次生灾害防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次生灾害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次生灾害防治

篇1

为切实做好雨雪冰冻次生林业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保障林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公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种苗、未成林造林、幼龄林的防寒防冻,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治理以及森林防火等方面带来的严重影响,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认真做好次生林业灾害的防治工作,确保预防到位、处置及时、应对有力。

二、突出重点,严密防范。一要抓好林木种苗的防寒防冻,继续做好春季造林种子、苗木的准备和受冻害苗木、未成林造林的补植。二要做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完善防治预案,防止森林病虫害大面积爆发。三要加强受灾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伤病野生动物的救助,强化监管,严防不法分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四要尽快开展受灾林木损失状况调查和评估,科学制定受灾林木清理方案,依法有序开展受灾林木清理,并严防借机乱砍滥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五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雨雪量大的地区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力排查雨雪冰冻灾害引发可燃物载量增多带来的火灾隐患;雨雪量较少的地区要严密防范因干旱引发森林火灾。要尽快重建倒塌的了望塔(台)、中继台等防火设施,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及时到位。六要加强巡查,做好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七要强化森林旅游的管理,雨雪冰冻灾害后,要对森林旅游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制定预案,健全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可能发生的次生林业灾害,制定应急预案。要实行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建立灵敏的信息报告反馈沟通机制,切实做好重点部门和部位的检查排查工作,一旦发生次生林业灾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各地要加强雨雪冰冻次生林业灾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发现次生林业灾害隐患,在及时查明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的同时,要迅即通报,组织、引导林区人民群众积极应对。

篇2

关键词:地震 地震灾害 环境影响

引 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不仅地震本身将引起各种灾害,还将诱发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其中,地震所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非常重要,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溃决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二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坏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历史经验表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有时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1. 地震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中国西部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带发育,地形切割严重,山高谷深,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山体斜坡上的松散堆积物丰富。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同时,由于地震造成山体岩土体松动,受降雨影响也引发许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

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地震对灾区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表现在对河床、自然生态环境、水资源和水质等诸多方面。对河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改道、河流断流、形成堰塞湖、水土流失加剧等。从电视或者遥感照片来观察,灾区泥石流、滑坡等大量存在,不仅堵塞了道路、摧毁了村庄,而且形成了堰塞湖,改变了灾区景观的格局,可能引发洪水灾害,对灾区再次造成伤害。

地震对自然生态影响巨大,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形成新的生态系统,“山河改观”、“沧海变为桑田”是地震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真实写照,对动植物生存环境也造成巨大的影响。地震导致地质结构的改变,引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水资源环境,由于在地震灾害发生和救灾的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污染源,再加上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河流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水质的变化。

2. 保障地震灾区的饮用水安全

由于地震带来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从而对水质造成了破坏。如有些地区的地表水不能更好地排泄,造成积水现象。再如随着气候炎热,因为人员伤亡进而形成了流行疾病等生物灾害。

地震可能引发一些危险品的泄漏。如受地震影响,一些危险品液体可能会流入附近水体,改变水质情况,造成水污染。而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可能会扩大污染影响。

此外,抗震措施也十分必要。如对基础设施进行防震处理,进行边坡处理、提高稳定性等,都能够起到保护周围水体的效果。

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他们在抗震防护方面有着很好的经验。

对于地震灾害重灾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受到了严重破坏,应尽快修复。而对于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来说,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工业原料、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现在在发生地震灾害的四川地区,出现了降雨的情况,一旦大量化工原料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将引发水污染事件。各地要加强地表水水质监测,加强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避免污染大面积扩散。加大地表水在线监测设施的监测频次,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管理,确保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问题是环保应急防范工作重点。各地要加强巡查排查,突出抓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居民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隐患排查,尤其要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 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要预防地震次生环境灾害,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防患于未然。如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环境灾害的建设工程(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要加强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环境灾害的知识普及工作,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地质灾害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人类目前尚不可能全部防治,但应当认识和掌握地质灾害发生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灾害,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或采取适时的避难减灾行动,以减少损失,这是可以做到的。

篇3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

这些大的灾难依然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有些画面依然能够十分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些人我们依然在缅怀,有些感人的事迹我们依然会为之动容。

我们的周围也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危急情况。2005年的雨季似乎来得特别的早,6月的一天大暴雨降临在了我所在的小山村;突如其来的大暴雨给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从山间小溪顺势而下的水流迅速涌进河道,不那么宽敞的河道迅速的汇集了来自山坡的水,没一会功夫河流也满了。由于地势的原因,河流中的水迅速的向地势较低的村庄涌入,在很短的时间水漫成河。眼睁睁的看着水从家里的前门进,后门出;道路上的水很急,上面漂浮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拖鞋、扫把等物品。周围的邻居都有点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幸亏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周围的水位逐渐开始下降,这时我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暴雨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积水?幸亏暴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长时间的降雨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要思考:我们怎样来防灾减灾,怎样在灾难中进行自救呢?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

从2009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国家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宣传,告诉民众面对突发的灾害怎样及时的进行自救,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安全避险 ,从而教育民众一旦置身于各种险情、险境时,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的化解,求的生机,呵护生命。

防灾减灾,在灾害中进行自救已变得刻不容缓,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国际防灾减灾的理论和经验之后,对于如何防灾减灾、如何自救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重视灾前预防,向风险管理转变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灾难,等待灾害来临时的灾中救助已为时过晚。国际社会呼吁消除灾难发生的人为隐患,推迟、减缓灾害的发生进程和强度,将环境保护领域的预防原则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防减灾中。对于各类灾害的预治,重视从成灾机理入手,消除致灾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导致灾害发生的可能,同时提高承灾体的抗灾能力。

综合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强调灾前预测、减轻和早期警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预先处理,将多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而对于无法避免的灾害,能够预先提出控制措施,当灾害发生时,有充分的准备处置灾害,最大程度减轻损失。

灾前的预防工作也包括了工程上的预防。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特别是工程抗震设防上,是按最低标准执行的,这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有关。其实,最低标准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在有经济能力的地区应该适当的提高对防灾减灾工程的执行标准。

重视灾后次生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除其本身造成的影响外,还会引发次生灾害,这种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更严重。从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造成的原油泄露导致的海洋生态危机,到今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随后的核泄漏事故,次生灾害造成的危害已远远超过原生灾害本身。

当前,防治次生灾害已经成为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地震,引发海啸,破坏了房屋建筑;但是随后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导致周围几十公里之内的民众有家不能归,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产生滞销现象,对已经遭受了地震海啸灾难的民众而言真的是雪上加霜,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范围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我们在防灾减灾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灾害的防治,制定各项相关计划和措施,扩大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影响。

提高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能力

对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理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这里队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包括民众对灾难来临时的自救行动,也包括政府对灾害性事件的及时处理。

临时民众的自救行动,如在灾害面前我们如何逃生确保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最小的危害,也包括后期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

普通民众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灾害自救知识,比如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这些相关的自救知识要做到深入人心,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定期的组织演练,这样才能在灾害来临时从容应对。

政府的需要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抢险、后期的医疗、物品、资金的准备和技术能力的支持也十分的重要,这些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对于一些突发状况要有相应的应急准备,完善相关的机制。当灾害真的来临时,政府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解决灾区最迫切的需求。

重视灾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健康

灾害发生时,我们总是在竭尽全力的抢救受灾的民众,医疗救治、食物的提供等;灾后把更多的经历都放在了帮助灾区重建家园上。其实,关注灾后民众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危机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本身,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灾难后,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累,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一项调查显示,唐山大地震后,约有10%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急障碍。

人的心理是有结构的,就像躯体有

结构一样。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它会突破心理防线,侵入心理结构,并迅速或逐渐瓦解心理结构。当心理结构被瓦解时,人会出现急性的精神症状;而蓄积的心理结构破坏,可以表现为在灾难发生时尚无突出心理问题,但随着事件延长,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一个人在经历危机事件之后,不做心理干预,可能表面上看似度过危机事件了,但还会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若干年后,有的人仍然会回想起那些场面,出现情绪扰动、从噩梦中惊醒等现象,或被相似的情景重新唤起创伤的记忆,造成创伤的累积。还有一部分人,长期无法度过危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加固和重塑心理结构,顺利度过危机,预防创伤后应急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

篇4

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强化全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及“打非治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XX镇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

为确保此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成立以镇长樊培同志为组长,副镇长陈力为副组长,安办主任徐国峰、办公室主任谢永平、国土、村建及各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监督检查全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并将日常办公室设置在镇国土、村建站,朱江负责日常办公及相关业务工作。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危害,力争做到人员“0”伤亡,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地方稳定。

三、预防措施

(一)预防为主,及时报告。

地质灾害点涉及到的各村要严格实行辖区责任制,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灾害易发点所在各村主任为灾害防御责任人,落实可靠的观测人负责现场监测,要随时观察所在灾害点的扩展、滑动、裂变、下陷、移位等发展趋势。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要迅速上报镇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和错报,对靠山、靠岩、斜坡前缘及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暴雨来临前,要采取果断措施撤离人员,主动避让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全力预防群死群伤的地质灾害事件发生。

(二)突出重点,加强巡查。

各地要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开展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重大险情,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地质灾害发生后要立即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置。

(三)严格制度,加强值班。

各地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监守工作岗位,确保信息畅通。

(四)强化监管,预防事故。

对各类在建工程,尤其是道路,建筑等施工现场的切坡,要按照“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督促业主依法履行地质防治义务,防止和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事故发生。

篇5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篇6

第二条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设防,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市政公用设施,是指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等设施及附属设施。

本规定所称抗灾设防是指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所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第三条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实行预防为主、平灾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防灾要求,制定、修订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将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设防要求和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措施纳入工程建设标准。

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材料设备,进行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设计与施工。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用可能影响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且无相应工程建设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核准。

第七条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以及从事市政公用设施抗灾抗震鉴定、工程检测活动的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建设工程抗灾设防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城乡规划中的防灾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对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抗灾性能、功能失效影响和灾时保障能力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根据各类灾害的发生概率、城镇规模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性、使用功能、修复难易程度、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等,提出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建设和改造的抗灾设防要求和主要措施;

(三)避开可能产生滑坡、塌陷、水淹危险或者周边有危险源的地带,充分考虑人们及时、就近避难的要求,利用广场、停车场、公园绿地等设立避难场所,配备应急供水、排水、供电、消防、通讯、交通等设施。

第九条城乡规划中的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一)快速路、主干道以及对抗灾救灾有重要影响的道路应当与周边建筑和设施设置足够的间距,广场、停车场、公园绿地、城市轨道交通应当符合发生灾害时能尽快疏散人群和救灾的要求;

(二)水源、气源和热源设置,供水、燃气、热力干线的设计以及相应厂站的布置,应当满足抗灾和灾后迅速恢复供应的要求,符合防止和控制爆炸、火灾等次生灾害的要求,重要厂站应当配有自备电源和必要的应急储备;

(三)排水设施应当充分考虑下沉式立交桥下、地下工程和其他低洼地段的排水要求,防止次生洪涝灾害;

(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应当符合灾后恢复运营和预防二次污染的要求,环境卫生设施配置应当满足灾后垃圾清运的要求;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城乡规划以及防灾专项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各项专业规划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

位于抗震设防区、洪涝易发区或者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还应当分别符合城市抗震防灾、洪涝防治和地质灾害防治等专项规划的要求。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应当按照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灾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抗灾设防标准。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市政公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安全监测、健康监测、应急自动处置和防灾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安全监测、健康监测、应急自动处置和防灾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第十三条对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工程选址和设计方案进行抗灾设防专项论证。

第十四条对抗震设防区的下列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

(一)属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的市政公用设施;

(二)结构复杂或者采用隔震减震措施的大型城镇桥梁和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直接作为地面建筑或者桥梁基础以及处于可能液化或者软粘土层的隧道;

(三)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设施;

(四)震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共同沟工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五)超出现行工程建设标准适用范围的市政公用设施。

国家或者地方对抗震设防区的市政公用设施还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第十五条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的内容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及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采用、场地类型和场地抗震性能、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及防止次生灾害措施、基础抗震性能等。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还应当论证其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和健康监测方案设计。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组织抗震专项论证时,应当有三名以上国家或者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成员参加。

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成员分别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公布。

第十七条对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城镇桥梁和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风专项论证。

第十八条施工图审查机构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时,应当审查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内容。

对应当进行抗灾设防专项论证、抗震专项论证、抗风专项论证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施工图的同时将专项论证意见送施工图审查机构。

对应当进行而未进行抗灾设防专项论证、抗震专项论证、抗风专项论证的市政公用设施,或者进行了抗灾设防专项论证、抗震专项论证、抗风专项论证的市政公用设施,其设计图纸未执行专项论证意见的,施工图审查结论为不合格。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针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期间的防灾薄弱环节,组织制定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定期对市政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检查和更新,确保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

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加强对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的安全监测、健康监测工作,定期对土建工程和运营设施的抗灾性能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保存有关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资料和维护、检查、监测、评价、鉴定、修复、加固、更新、拆除等记录,建立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将有关资料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防灾设施、抗震抗风构件、隔震或者振动控制装置、安全监测系统、健康监测系统、应急自动处置系统以及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设施。

第二十二条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应急措施,设置安全报警、监控电视、漏电报警、燃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报警、防汛、消防、逃生、紧急疏散照明、应急发电、应急通讯、救援等器材和设备,定期维护、检查、更新,并保持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市政公用设施超出合理使用年限,或者在合理使用年限内,但因环境、人为等各种因素抗灾能力受损的,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估,需要进行修复或者加固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修复或者加固。

第二十四条抗震设防区内已建成的下列市政公用设施,原设计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改造、改建、拆除计划的,市政公用设施的产权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属于《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的城镇桥梁,城市轨道交通,燃气、供水、排水、热力设施;

(二)第(一)项之外的其他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市政公用设施;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市政公用设施;

(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

经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进行改造、改建,或者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按照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依法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未进行改造、改建或者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根据市政公用设施的具体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抢险和救援队伍,配备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定期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二十六条灾害发生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营、养护单位应当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应对响应。

第二十七条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受灾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应急评估,并及时将市政公用设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报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同级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门。

经应急评估需进行抗灾鉴定的市政公用设施,其运营、养护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鉴定。经鉴定需修复、加固或者重建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修复、加固或者重建。

经应急评估可继续使用的市政公用设施,其运营、养护单位应当进行安全性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使用。

第二十八条自然灾害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标准允许范围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对因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破坏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灾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恢复重建时,应当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

需易地重建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

地震后修复或者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应当以国家地震部门审定、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当发生超过当地设防标准的其他自然灾害时,灾后修复或者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应当以国家相关灾害预测、预报部门公布的灾害发生概率,作为抗灾设防的依据。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对本行政区域内市政公用设施执行抗灾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文件和资料;

(二)发现有影响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质量的问题时,责令相关责任人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测、鉴定,并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规定,擅自采用没有工程建设标准又未经核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擅自变动或者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防灾设施、抗震抗风构件、隔震或者振动控制装置、安全监测系统、健康监测系统、应急自动处置系统以及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未对经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改造、改建或者抗震加固,又未限制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本规定所称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快速路、主干道、对抗灾救灾有重要影响的城镇道路上的大型桥梁(含大型高架桥、立交桥)、隧道工程、城市广场、防灾公园绿地,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镇水源工程、水厂、供水排水主干管、高压和次高压城镇燃气热力枢纽工程、城镇燃气热力管道主干管、城镇排水工程、大型污水处理中心、大型垃圾处理设施等。

篇7

关键词:陕北煤矿;地质灾害;黄土;滑坡;突水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陕北地区地理概况

陕北地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陕北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储量丰富。

二、陕北煤矿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与诱因分析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一般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产生的灾害,以及由这些原灾害衍生的次生灾害。由煤矿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种类很多,陕北地区因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陕北煤矿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类型

1、开采煤矿时潜在的灾害类型

(1)瓦斯突出

瓦斯能够储气于封闭系统之中,并以游离状态或者以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煤层的缝隙、孔隙之中,一旦出现地应力改变原有的平衡时,将封闭的空间破坏,那

么大量蓄积的气体将会外溢。在自然或者人为的某种作用下,会发生瓦斯突出爆炸、人员中毒以及火灾等安全事故。

(2)地面沉降和塌陷

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是对煤矿大量开采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地下开采对采空区围岩的初始应力构成破坏,从而使这部分岩石发生了粉碎、冒落甚至是地表位移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地面沉降与塌陷灾害的发生。除此以外,在人们大量抽排地下水与采空区不断外扩的双重作用下,地下水的分布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面积非常大的降落漏斗,那么地表将会相应地出现沉陷。

(3)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是指人类在挖掘或者采矿的过程中,当巷道揭穿导水断裂、积水老窿、富水溶洞,而导致大量地下水突然涌入矿山井巷的现象。矿井突水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也时常发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2、闭坑后煤矿采场的潜在灾害特征

陕北地区煤矿多位于中低山区,沟深坡陡,地形复杂,植被不甚发育,人们沿沟居住,自然环境比较脆弱。区内煤系陆相含煤建造,煤层厚度大,产状平缓,变质程度有一定发展。大型国营或集体制煤矿均采用冒落法一次采全高法,开采深度相对较大,煤层开采后,地表一般表现为大面积缓慢下沉,而小煤矿开采一般在煤层露头线附近,煤层埋藏浅,开采后地表一般形成串珠状塌陷坑。 

当采空区上覆地层为基岩时,地表变形滞后,采空时间较长,但变形对地表的整体性破坏较大,多形成有一定落差的陡坎;上覆地层为黄土与基岩成二元结构时,往往在塬区形成沉陷盆地,斜坡地带形成裂缝,农业生产中易于恢复,但它易诱发斜坡变形灾害。 

采空塌陷区位于山坡时,则多向下坡方向滑移,在坡度大于20°时可诱发斜坡重力地质灾害,而基岩区的采空塌陷比塬区地表移动变形范围大;不同地貌部位下沉值也有明显不同,山坡地带下沉值明显增大,塬区或山间谷地,地表多呈挤压状态,但沉降裂缝仍属张性。

(二)陕北煤矿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的特征

群发性

采煤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其反馈行为所产生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矿区的某一时段形成灾害群。如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煤层自燃灾害等在矿区的某一时段同时或相继发生。

衍生性

直接地质灾害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一系列成因联系的灾害链。如顶板灾害—地面塌陷、地裂缝—毁坏耕地、破坏地表建筑物和改变地表径流条件,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

区域性

就各种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如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气候条件、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的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受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陕北矿区的地质灾害主要以下错地裂缝及滑坡和泥石流为主。

影响的多方面性

煤矿地质灾害不仅影响矿区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矿区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如从灾害导致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由此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煤矿地质灾害的诱因分析

缺乏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

众多的小煤矿中,多数既无地质资料,又无开采设计方案,更谈不上环境保护措施,加之各矿之间因争抢资源而破坏保安煤柱和越界开采,在村民居住区下直接开采而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从而引起各类地质灾害。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不健全

采矿者环保和防灾意识淡薄,小煤窑开采前几乎没进行过任何环境影响评价,出了问题例行的赔款、搬迁,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治理与恢复的目的,从而使灾害隐患得不到有效的防范。

小煤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随意开采,一方面易造成煤矿本身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诱发地表地质灾害,对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陕北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忧患意识

各地方政府、煤矿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煤矿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煤矿员工养成防灾意识,即使灾害真正出现在眼前,人们也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对其承受,宣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除此之外,煤矿的各级领导与广大员工还需要对自己煤矿的特点有一个全位的把握,同时对各种防灾方法、防灾措施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一些灾害频发的地区,要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提高对灾害预测的准确程度。

(二)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对目前正在生产的煤矿,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测量等手段,查明历史至今的开采范围,对开采强度高、采空面积大、采煤方法易引起沉陷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其变形规律,做好地面变形预报工作。加强小煤矿采煤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护知识的培训。

(三)做好危险性评估

对于地裂缝及塌陷,重点收集灭失煤矿和采空区范围资料,了解矿井的开采层位、层数、开采厚度与开采深度,上覆岩体土体的工程力学特征,了解采空区和出现地裂缝、塌陷的内在规律,对未来采空区进行监控。对崩塌和滑坡以矿区、山区和重要交通干线为重点展开调查,了解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已发生和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的次生影响,进行危险性评估。对泥石流灾害以矿山开采区的主要沟谷为重点,详细调查沟谷形态、沟床坡降、沟谷坡度、集水面积、岩层倾向、碎屑团体物源等特征,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

(四)预防瓦斯与煤尘爆炸的措施

1、防止沼气聚积的措施

一是加强通风管理,增加有效风量,降低沼气浓度,各采区和各工作面都应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二是建立健全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三是工作面、掘进巷道停止作业后,若要恢复生产,需加强通风,检查瓦斯含量,无危险后方可进行作业。

四是对废巷、采空区要及时封闭,对盲巷封闭或设栅栏挂警戒牌,严禁入内。

2、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一是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煤尘发生量和浮游煤尘量,可采用静压洒水或综合防尘措施。

二是消除引燃的火源,如消除井下火花(包括机械摩擦产生的火花),防爆设备失灵要及时更换。

(五)避免突水事故的主要措施

1、煤矿和小煤窑在采掘前,应探明所在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掌握矿区开采史和采空区分布情况,圈划水害威胁疑问区,制定井下预防水灾技术方案。

2、在与相邻矿井或煤窑(包括老窑)的积水区和生产区、含水断裂或破碎带两侧的可采煤层留设防水煤柱。

3、必须遵循“对水害威胁疑问区采取探水措施,探清和消除水害威胁后,才允许掘进”的原则。

4、凡遇到煤层变得潮湿、光泽变暗;巷道壁或煤壁“挂汗”;煤层变凉,工作面温度下降,水蒸气增大;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鼓起;出现压力水流,煤层出现水挤出的“嘶嘶”声或空洞泄水声;工作面沼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老窑“死水”渗入,煤壁或巷道会出现挂红、酸度增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等现象,应停止掘进,进行探水工程。

5、查明活动构造,规划煤矿工程活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查明矿区内新构造运动性质、特点及活动程度、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或属不稳定易复活的断裂,分析、认识各种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及分布规律,合理规划矿区工程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立民.浅谈加强煤矿地质工作预防安全事故[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篇8

关键词:桃蚜;单一;缺乏

1山桃主要蚜虫种类及危害

1.1桃蚜

1.1.1分布与危害:桃蚜又名桃赤蚜、烟蚜,属同翅目,蚜科。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桃、樱花、月季、蜀葵、香石竹、仙客来及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危害特点:吸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生理伤害,使受害部分褪色发黄、畸形、营养不良,甚至整株枯萎死亡。有的会引起煤污病,有的会传播病毒病、类菌质体病害。

1.1.2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黄绿色或赤褐色,卵圆形。复眼红色,腹管较长,圆柱形。有翅胎生雌蚜头及中胸黑色、腹部深褐色,腹背有黑斑。复眼红色。若蚜和无翅成蚜相似,身体较小,淡红色或黄绿色。

1.1.3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年发生10―30代,以卵在桃树的枝梢、芽腋等缝隙和小枝等处越冬。生活史较复杂。翌年3月开始孵化危害。5、6月份虫口密度增大,不断产生有翅蚜迁飞至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10―11月又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树、樱花等树上。不久产生雌、雄性蚜,产卵越冬。

1.2粉蚜

1.2.1分布与危害:属同翅目,蚜科。中国南北果区都有分布。越冬及早春寄主(第1寄主)除桃外,还有李、杏、梨、樱桃、梅等果树及观赏树木。夏、秋寄主(第2寄主)为禾本科杂草。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卜和嫩叶背而吸汁为害,被害叶向背对合纵卷,叶卜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为蜜露),常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使枝叶呈暗黑色,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

1.2.2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3毫米,宽1.1毫米,长椭圆形,绿色,被覆白粉,腹管细圆筒形,尾片长圆锥形,上有长曲毛5~6根。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2毫米,宽0.89毫米,卵形,头、胸部黑色,腹部橙绿色至黄褐色,被覆白粉,腹管短筒形,触角黑色,第3节上有圆形次生感觉圈数十个。

卵:椭圆形,长0.5~0.7毫米,初产时黄绿色,后变黑绿色,有光泽。

若虫:形似无翅胎生雌蚜,但体小,淡绿色,体上有少量白粉。

1.2.3生活习性:每年发生20代左右,属全周期乔迁式。主要以卵在桃、李、杏、梅等枝条的芽腋和树皮裂缝处越冬。第2年当桃、杏芽苞膨大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以无翅胎生雌蚜不断进行繁殖;5月中下旬桃树上虫口激增,危害最重,并开始产生有翅胎生雌虫,迁飞到第2寄主危害;晚秋又产生有翅蚜,迂回第l寄主,继续危害一段时间后,产生两性蚜,性蚜交尾产卵越冬。桃粉蚜扩大危害,主要靠无翅蚜爬行或借风吹扩散。

2发生严重的原因

2.1人工营造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过于单一

由于固原市地处干旱少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近年来,大量营造人工林时,注重了经济效益及观赏价值,对纯林的病虫害发生预测不够重视,并且以营造单层纯林为主,造成了当前林木组成单一,林分结构脆弱,林内天敌种群数量少的不良状况。而林分调控灾害的能力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其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制约着林分的稳定性[1]。人工林树林内的天敌种类稀少,数量为天然次生林的30%[2]。对蚜虫的种群不能起到抑制作用。由于天敌种类不多,数量又少,不能形成稳定的相互制约关系,一旦发生虫害,容易暴发成灾。

2.2 缺乏管理大规模人工林的经验与技术

多年来,对大面积营造人工林的认识仅停留在“栽树”阶段,重造轻管,经营简单,管理粗放,使林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成活率低,生长势差,导致其抗生物灾害能力低下。同时缺乏维持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技术,尤其对简便有效的林木害虫控制技术掌握不多,不能对经常出现的生物灾害进行有效控制并指导实践。

3 防治措施

3.1 调整害虫防治思路,搞好预防工作

惨痛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不积极转变林木虫害的防治理念,把林木虫害的预防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并融入到实践中,带来的害虫灾害将会更加严重。搞好预防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现林木害虫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通过建立新的防灾机制,大力推进由重除治向重预防,由重治标向重治本,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预防,由一般性防治向工程治理,由以化防为主向多种措施合理运用,并逐步以生物、生态调控措施为主的转变,把林木虫害防治工作真正贯彻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3]。

3.2 积极实施多种防治技术措施

在具体的防治实践中,要努力改变目前防治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被动局面。第一,防治工作应突出重点,全面预防,对分布广,危害重的林木害虫要重点治理,综合防治。第二,要以生物防治、林业技术措施、兼以化学防治为主,改变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状。在林区内要积极保护、招引天敌,开展以菌治虫等多种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林木害虫的可持续控制。第三,在防治时间上,要以发生初、中期为主,掌握桃蚜和粉蚜的发生发展规律,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第四,在药品的选择上要以高效低毒药剂、仿生制剂和菌类制剂为主,广谱性杀虫剂为辅。

3.3桃蚜的防治方法举例: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卵,结合冬季修剪,除去有虫卵的枝条,可减少第2年的虫源。

生态防治:桃粉蚜天敌很多,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瓢虫、草蛉对桃粉蚜的分布场所有跟踪现象,l头七星瓢虫、大草蛉一生可捕食4000―5000头蚜虫。1只大食蚜蝇幼虫1天可捕食几百头蚜虫。因此,在用药时要尽量减少喷药次数,尽量选用有选择性的杀虫剂。

药剂防治:在卵量大的情况下,可于萌芽前喷洒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5%柴油乳剂或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保护天敌:保护异色瓢虫、横斑瓢虫、大草岭、丽草岭、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等天敌。

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编.林木果树病虫害防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2]骆有庆,刘荣光,刘乃生.杨树天牛可持续控制策略与技术[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32-35.

[3]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黄河中上游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潘宏阳.我国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42-47.

篇9

【关键词】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治理;影响

在矿山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矿山的地质环境遭受破坏、矿山的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影响着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部署和落实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避免对矿山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减少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等,是矿山资源开采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的研究课题。重点分析采矿区地质构造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部署和落实造成的影响,研究分析针对性治理措施。

一.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影响

随着人类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在开采出大量的矿物质、抛弃大量废弃物等一系列的开采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矿山的原始地形地貌被破坏,不可避免的给开采区内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地质灾害在矿区的发生情况较为普遍。在分析矿区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影响的基础上,尤其是矿区质地环境中的地质构造,合理制定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综合目标,落实具体的治理部署工程,对于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的科学开展和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量的影响

矿区具有节理裂缝发育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周边矿区在受到各种开采活动以及区域范围内地质构造等多方面的影响,矿区的各个安全台的边缘存在较为明显的缝隙;边坡的角度远大于岩层的倾斜角度,随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滑坡等安全事故隐患,矿区开采区域内的底边的边缘沿着斜坡呈现较为复杂的节理性发育特点,岩层破碎情况严重,在安全平台之上可以见到有大量的崩落的岩石存在,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增加了难度。岩石大多处于的状态,因为边坡的倾斜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矿区之上随处可见大量的滚石,安全隐患的存在状况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着矿山的外在景观;在矿区周边由于民采和各种小型开采场的乱挖乱采,使矿区的整个开采面积增大,且在开采深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使整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受到严重的破坏,给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开展,增加了较大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

2.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内容的影响

在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中,矿区的地质构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开采活动引发的地面坍塌、滑坡、裂缝、露天矿边坡的碰裂、爆裂等引起的较大的冲击波和飞石带来的破坏等,对原本已经遭受到破坏的地质结构还会造成较大的次生灾害影响,将直接危害着开采活动前后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矿区地面上的建筑物,并且地质结构严重破坏有所带来的地质灾害远不止限定在矿区及周边,在巨大内外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对其他看似相距遥远而无关的区域带来较大的地质灾害,甚至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质量工程的部署开展造成较大的危害。矿区的地质构造被严重打破,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频率,矿山开采原就是一种对山体岩层的破坏行为,开采作业不可避免的打破了矿区边缘岩体内所原有的应力及平衡状态,造成次生应力场的形成,在次生应力场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使矿山的边坡岩体出现变形,使岩体失去最初的稳定性,导致崩落、倾倒坍塌、滑落等现象的发生,这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内容。

3.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的影响

在对矿山的地质构造等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造成的影响做出科学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出针对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内容,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中重要的工作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内容有,综合治理开采矿区周边边坡的地质环境,有效的消除危岩等滑坡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建立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模式,并为其他矿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为矿山的开采及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程的开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矿区内的采空区的边坡,以及安全台等岩体滑落类安全风险较高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对已经发生过滑坡的危岩体实施治理,有效的减少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在对矿山已被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和落实保护措施之后,适当的种植草和树木等植被,使矿山的地质环境尽快的恢复至良好的状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依靠科技的进步,在矿区发展起循环经济,建立起绿色的矿业;通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最大程度的减少有可能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因素,实现地表生态环境以及地质构造的切实保护与恢复;对矿山的开发建设活动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恢复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被破坏地质构造,实施矿山及周边区域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控。

4.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时间的影响

开采活动中造成的地质构造严重破坏,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较为严重,甚至会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开展中给相关人员和工程落实造成较大的危害,使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在部署上要坚持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质量并举的原则,确立保护优先、防治结合、以防促治的保护与治理思想,切实的提高和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也就是在各种开采活动进行的过程程中,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能已地质结构等地质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开采活动开始之前要先进行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评估,针对不可避免的要造成的地质破坏提出防护措施,随着开采活动的开展,调整防护措施,将对地质构造造成的破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在恢复质量工程的开展中将地质破坏严重部位的恢复治理订立为重点恢复内容,减少地质破坏因恢复治理不善引发的次生灾害。

二.地质环境背景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措施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要立足于地质构造

现就所要开展综合治理和保护的矿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全面收集矿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底层岩性以及工程地质等相关的地质条件的资料,调查并分析矿体的赋存条件等特征,地质构造等遭受开采破坏的情况,地表土地、地表植被以及土地资源被破坏和占用的情况,以及矿山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分析研究矿区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育程度以及具体的表现特征,地质构造引发的多种问题对施工人员、公共财产、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周边设施的影响程度,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地质环境等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程部署的影响,确定出治理工程的部署重点和难点。

2.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

对需要进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矿区,进行开采中各项开采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合治理矿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就各种开采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环境问题、矿山建设中所受到的来至地质灾害的影响等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危害的发展趋势、综合防治的难度等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矿山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所需要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就治理工程部署中涉及到的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工程部署施工中需要的技术方法以及措施等进行详细的落实。

篇10

针对目前全县小麦苗情特点,今年小麦下一步田间管理,要坚持以“科学肥水运筹,精准绿色防控,增粒数,增粒重”为原则,以“防‘倒春寒’、防倒伏、防干热风,抗灾夺丰收”为重点,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切实抓好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夏粮实现丰收。

一、因地因苗管理,做好肥水运筹

1.拔节期因苗分类管理。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以及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要做到因地因苗分类管理,对于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应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麦田,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偏大旺长麦田,要坚持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倒二叶露尖)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尿素10~15公斤。群体较大的高产地块,要在追施氮肥的同时,亩追钾肥5~10公斤,提高植株抗倒性。

2.酌情浇好开花灌浆水。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10天左右,若墒情适宜,则不必浇水;若墒情不适宜的话,应适时浇水并应控制水量,不宜大水漫灌,以保证小麦籽粒正常灌浆,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此期浇水应特别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

二、科学绿色防控,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1.防治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0%时,要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3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2.防治赤霉病。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小麦抽穗扬花期一旦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多雾天气,立即喷药预防;若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隔5~7天再喷药1次。可亩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15~25毫升,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0~6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3.防治白粉病。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5~60克,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5~4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4.防治麦蚜。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3克,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5.防治麦蜘蛛。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8毫升,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防治。

三、科学有效应对,做好灾害预防和补救

1.防“倒春寒”。小麦拔节前后发生“倒春寒”冻害或冷害,将导致小麦结实粒数减少,影响产量。在降温前及时浇水,可以提高小麦植株下部气温,防御或减轻“倒春寒”冻害。若发生冻害,要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可及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蘖迅速生长和潜伏蘖早发快长,减轻亩穗数和穗粒数的下降幅度。

2.防后期倒伏。目前全县仍有部分旺长麦田,后期存在着大面积倒伏的风险。一定要高度重视麦田后期倒伏的预防工作。首先,要通过肥水调控防倒伏。群体较大麦田肥水管理时间要尽量后移,加快分蘖两极分化速度,通过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其次,要注意灌浆期浇水时间,建议在无风或微风时浇水,遇大风天气要停止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