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防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灾害防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灾害防治

篇1

【关键词】城市灾害;现状;危害;防治方法

1、城市水灾害及其类型

1.1 城市水灾害

水灾害是以大气圈、水圈、土圈为主产生的灾害,如洪灾、涝渍灾害、潮灾、旱灾、泥石流灾等。水灾害是相对人类而言的,在人类生存的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水灾害,这就是灾害的普遍性。近20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和城市洪水灾害三大水环境问题,水危机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制约和障碍。[1]

1.2 城市水灾害现状

气候差异大,地势复杂,是我国致灾因素和灾种多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经济密度在地理上分布很不平衡,所以对水灾害更为敏感,易产生巨大灾害损失。

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财富集中,是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而城市水灾害具有种类多、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灾害损失增长严重等特点。城市水灾害主要表现为:雨水资源大量流失;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洪灾风险加大;生态环境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2]

1.3 城市水灾害的类型

根据长期统计分析,危害我国的水灾害种类很多,其中危害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较长的是干旱、洪水、涝渍、风暴潮及灾害性海浪、泥石流、水生态环境灾害。其中城市水灾害主要由干旱、洪水、涝渍等引起。

1.4 城市水灾害防治现状

1.4.1缺乏城市水灾害防治规划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时为了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甚至挤占河道,从而降低了河道的分洪能力,加剧了洪水灾害。另外,由于城市地域狭小,集水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生产活动集中,取水也集中,所以容易出现资源型缺水;同时,排污集中,对水环境破坏力大,又容易出现水质型缺水。[3]

1.4.2防洪措施单一

在城市水灾害防治规划中,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主要依靠工程措施,城市河段的防洪标准偏低,容易发生超标准洪水。在城市化地区,由于建筑物和地面衬砌的影响,使得不透水面积增加,截断了水分入渗及补给地下水的通道,使地表径流增加,滞洪、蓄洪能力下降,常造成洪涝灾害。[3]

1.4.3暴雨、洪水预报方法不完善

在洪水预报、防汛调度、通讯手段等方面落后,科研投入少。

1.4.4地下水次生污染严重,致使水质污染发展很快[4]

1.4.5市民和企业防灾意识淡薄,城市防洪资金筹措渠道不畅

2、城市水灾害的起因

造成城市水灾害的原因很多,但在所有致灾原因中,自然因素占主导位置。我国水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度高,致灾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地形、地势、地貌、地质、地理位置、大气运动和植被分布等。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当的或缺乏必要保护措施的开发活动,对河流会构成直接的威胁。主要因素为:

2.1 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用水量增加

2.2 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

2.3 城市发展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

2.4 城市建设使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改变了径流形成条件[3]

3、城市水灾害的危害

城市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集体及个人的财产损失。

3.1 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将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城市人口的急骤增加,好多新建的公用设施、企业和住宅向容易受灾的低洼地区或沟谷等危险区域发展的趋势增加,易造成更大损失。

3.2 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影响

城市和工矿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生命线的依赖就越重,而自然灾害对生命线工程的潜在威胁也就越大。如不加以防御,必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3.3 对地下设施的影响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城市中好多设施都在向地下发展,在地下生活和活动的城市人口将日益增加,如果在城市内出现洪涝灾害,首先应有足够的设施确保地下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4 对社会运行机制的影响

城市灾害不仅可以给灾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使社会动荡不安,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机制,从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4、城市水灾害的常规防治措施

4.1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既能减少水资源的需求量,又能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4.2 尽量减少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下垫面的透水性

积极开发城市湖泊的作用,兴建城市蓄水设施,修建雨水渗透设施,向地下补充地下水,既可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又可以缓减城市水资源不足所引起的问题。

4.3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

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各种防洪工程和防洪设施的作用。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改进防洪资金筹措渠道,逐步形成城市防洪建设的良性循环。

5、对城市水灾害防治的建议

5.1 提高管道建设标准

5.2 综合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污水

在沿河适当位置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原来排向河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截流收集起来就地处理,注入河道作为水源。这样,既扩大了城市净化水域面积,为退污还清后的河道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保证,又节约水源,有效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在当前水资源严重不足情况下,实现污水资源化,是城市节水的必然途径。[5]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是城市污水资源化的两种有效途径。

5.3 高额保险作保障

5.4 完善法制,加大执法力度

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及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治安、社会救援、市场监管、信息反馈与沟通、指挥协调等方面常备不懈的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并制定应对可能危机的长期战略,城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斯毛维克,特加大-古波特,陈吉宁编著.城市水管理中的新思维――是僵局还是希望[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

[2]车伍,李俊奇著.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左其亭等著.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4]周振民著.城市水务学[M].科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harm,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and has a certain theory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verybody reference.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4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引起的严重的水土流失。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⑽ 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其上部岩层失去支撑,平衡条件被破坏,随之产生弯曲、塌落,以致发展到地表下沉变形,造成地表塌陷。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灾害预测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恶化的终极反应,研究的核心和目的是预测预报、岩土工程治理及生态环境的恢复。

近年来,岩土工作重点由资源调查向环境地质工作转移,在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和岩土工程灾害分析、预报、环境地质工程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公民的环境地质和生态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局部环境地质条件经过治理得到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环境地质工作任务还很重,在人口、资源、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下,将进一步产生负环境效应,并会引发各种岩土工程灾害。

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4.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4.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4.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4.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4.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1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情严重、分布面积广。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到人民生命时产安全,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和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几类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出发,通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岩土工程含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分析

1.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与工程地质学密切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以及岩石力学与工程为基础,以土和岩石的利用、整治、改造等为研究主要内容,它服务于主体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是主体工程的组成部分。

1.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发的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通过采取有效地质工程手段,改变有害地质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减少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对这一工程的研究体现着对地质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我国是农业大国,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较落后,总体承灾能力弱。这些国情决定了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特点。近年来,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时有发生。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分布范围占据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区灾害最为严重。

1.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主要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放炮,乱砍乱伐等。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有效的滑坡防治措施 :

1.2.1.1排水工程。通过平孔、支撑盲沟、渗水盲沟等工程来进行地下排水,以大大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强有效正应力提升抗滑力,加固效果极佳。

1.2.1.2改变边坡的几何形态。也就是通过增加阻止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削减推动滑坡产生区的物质来减缓边坡坡度。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坡面深埋的滑坡,把握好削减和堆填的位置往往可以产生极好的防治效果。

1.2.1.3支挡结构物,进行斜坡内部加固。对于体积不大的滑坡以及空间不足不能通过改变边坡几何形态进行有效防治的滑坡,可以通过采用挡墙、被动桩、沉井等支挡物或者是在斜坡内部进行锚固、加筋土等加固措施来控制岩体运动,有效进行防治滑坡。

泥石流

1.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1.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泥石流的诱因主要有: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1.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目前,我们将地质灾害分两大类:

第一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因素本身引起的,属自然地质灾害。

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属于人为地质灾害。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为地质灾害不断增加。这类地质灾害通常具有诱发速度快、灾害涉及面广、造成损失巨大的特点,它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据科学分析表明,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是人为原因造成,其中最主要的诱因就是能源开采不合理。 无论是自然地质灾害还是人为地质灾害,都给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2.1.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1.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2.2.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2.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2.2.3避让措施

2.2.3.1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2.2.3.2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3、结语

在岩土工程建设中,由于地质灾害能够对岩土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加大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视力度,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才能够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能。总而言之,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危害巨大,因此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防治,从而才能够确保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防治措施必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1.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诱因: 一是地震;二是降雨和融雪;三是地表水的冲刷、浸泡;四是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五是开挖坡脚;六是蓄水排水;七是堆填加载;八是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1.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1.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1.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2.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二是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三是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四是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2.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2.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3.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3.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3避让措施

一是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二是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总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址灾害;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定义。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2、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最近一段时期,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甚至各地的地震灾害也在不断的频发。这些灾害的出现直接的导致了很多人丧命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导致地质灾害如此频发的原因,除了地球本身板块正常的运转之外,还有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地球环境受到影响,增加了地球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地球的负担。并且由于人们在地球上的过度开采,使得地球地质的变化和破坏变得十分严重。

二、常见的岩土地质灾害类型

1、工程概况

某县地貌呈西北高东南低地势,依次分成山区、洪积扇区和冲积平原区三大地貌单元。山区海拔在800m以上,山势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沟谷多呈“V”形谷;山前洪积扇群发育,构成广阔的倾斜平原,平均扇宽2km~5km,扇顶坡度较大约2°~4°,下部较缓约在1°~2°;平原东西两面地势较高,中部汾河一线较低,最低点在汾河出境处,海拔753.0m。某县山区主要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局部出露石炭系山西组地层;平原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其地处晋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北段西北边缘,西陡而东缓,以边山晋交大断裂为界,平原区属新生代多字形槽地,山区则属于中生代多字形槽地。受新华夏系及祁吕弧形构造联合作用控制,以压扭性所产生的褶曲和断裂为主。本文就该工程分析岩土地质灾害的防止措施。

2、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

2.1.滑坡

区内滑坡灾害共11处,为工程活动型及自然滑坡,集中分布在公路两侧、群众居住区和煤矿开采区。滑坡主要发育在第四系与二叠系地层中。滑体主要由粉土、粉质粘土、砂岩、泥页岩、砂页岩等构成。滑床主要为二叠系地层的砂质泥岩、砂页岩。控滑结构面大部分为软弱结构面或基岩层理面。坡面形态大部分呈凸形,少数呈直线形、阶梯状。滑坡后缘拉张裂缝呈弧形、直线形、折线形,裂缝最宽达1m,走向与滑坡壁基本一致。

某县西北山区地形高差大、沟深坡陡,为滑坡提供了有利的孕育环境。由二叠系砂岩、砂页岩互层构成的斜坡,软硬相间,砂页岩软弱层遇水软化极易成为潜在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在水、构造、风化及其他外动力作用下,上伏基岩沿此面下滑的几率极大,是某县最主要的滑坡类型。同时,汛期降水、人工切坡或在斜坡体上建房,是滑动形成的最活跃的外部因素。

2.2.泥石流

某县西山地貌类型属中低山,自新第三纪以来持续抬升,坡面陡峻,沟谷深窄,主沟沟床比降一般,而支沟深长,沟床比降远大于主沟,为泥石流的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碎屑岩,山坡覆盖有零星黄土及厚度不等的残坡积物,沟谷底部有全新统砂砾石分布。碎屑岩总体呈软硬相间,易于风化,产生大量松散岩体,成为泥石流主要固体物源。降雨是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素,降雨诱发了崩塌和滑坡,造成固体物质的富集和饱和液化,降雨径流造成坡面侵蚀,将固体物质汇集到泥石流沟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80%左右,汛期降雨强度大,历时短,雨量集中。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补给区坡陡沟深,沟谷呈“V”形,流程较短,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水动力条件。区内发现有1处泥石流,位于马峪乡白石沟。泥石流的类型为崩塌、滑坡体补给型泥石流。

2.3. 不稳定斜坡

某县部分地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多出露有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的砂页岩及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粉土、粉质粘土地层。且山高坡陡,水系发育,因此形成多处不稳定斜坡,一旦有降雨、人工开挖等外部诱发因素作用,极易形成崩滑。不稳定斜坡相对滑坡的变形迹象较小,变形体在应力集中部位常出现拉裂缝和局部坍塌现象,变形体上建筑物基础下沉,斜坡上房屋垮塌、歪斜、地基变形、院坝开裂下错。区内共发现不稳定斜坡7处,按行政区划分:东于镇6处,马峪乡1处,潜在灾害规模在3.0万m3~210万m3,其中大型3处,占42.8%;中型2处,占28.6%;小型2处,占28.6%。按构成斜坡的物质组成划分全部为岩质斜坡,按成因类型分为自然斜坡和人工斜坡。斜坡形态大多呈凸形、阶梯状,控制面结构类型主要是节理裂隙面、泥页岩层面等。在部分斜坡体的前缘有临空面,后缘和坡体上可见走向与斜坡斜交的拉张裂缝,岩土体有明显的蠕动,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已发生裂缝变形。

三、岩土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滑坡的防治措施

1.1.支档工程:它是防治滑坡最主要的一种工程措施,它可以改善斜坡的力学平衡条件,以达到抵抗其变形破坏的目的。常用的措施有锚固、挡墙、抗滑桩和支撑等。

1.2.排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的时期,特别容易渗到坡体,当渗到滑动面时,抗滑力大幅下降,滑坡也会随之出现,在坡顶开挖排水沟,特别是在斜坡变形区四周开挖排水沟,拦截地表水入渗,排水沟应用片石或混凝土砌置。其它排水措施还有地下廊道等。

1.3.削减及反压:减载主要是将较陡的边坡变缓或将滑坡体后缘的岩土体削去一部分,以达到减少下滑力的目的,反压是将削减下来的岩土体堆积在坡脚阻滑部位,减载与反压往往配合运用,使之既降低下滑力,又增加阻滑力的良好效果。

2、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2.1.防治泥石流的生物措施:生物措施其实就是把原有的地质进行修复,让地质回归最初的形态,其中包括植被的培育,地貌的维护,特别是对于出现过崩塌的地段,或者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地段严禁耕作。

2.2.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拦挡、蓄水、引水工程都是预防及治理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坝体的建筑需要在流通区域进行建造,不仅起到加固坡体同时还具有拦挡泥石流的效果。为了起到更好的拦挡作用,坝体内还应该有排水孔,并且分布要合理科学,同时为了更好的阻拦泥石流的冲击力,可以进行分级坝体的建设,这样可以通过一级一级的分化泥石流的冲击力,所造成的危害也会减少。同时还应该建设蓄水库,截水沟、引水渠等引水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可以分化洪水的水量,同时也可以削减洪水的冲击力以及有效控制泥石流产生的暴发力。

3、崩塌的防治措施

崩塌现象主要是因为岩土体拉裂面被破坏,从而与母体分离而产生位移、坠落等。造成崩塌的原因:地形是造成崩塌的主因,存在高陡临空面的斜坡易产生崩塌地质灾害。地形切割越强烈,崩塌现象越频繁。风化是造成崩塌的第二大主因,风化会造成裂隙加大,对于崩塌起助推作用。当然,崩塌同时也因为水压、采矿、暴雨等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而引起崩塌现象

崩塌是一种毫无预警的自然地质灾害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崩塌问题,不仅需要考察好地形地貌,产生的原因,以及受到破坏的范围等,同时对于地质测绘这样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减少危害以及人民人身财产的安全,还是需要建立标知,让百姓避开,或者直接搬迁等办法。如果不具备搬迁条件,需要及时治理,进行相关植被的种植,以及坡底的加固。

4、地表变形的防治技术

4.1.填堵法。该方法适合应用在塌陷深度较浅的坑洞处理中,先将坑洞中的松软土体清除干净,然后向坑中填入碎石和块石,以此来形成防滤层,最后覆盖粘土并进行夯实处理即可;

4.2.强夯法。该方法是利用夯锤对土体的冲击力来不断提高土体自身的强度,属于防、治结合的技术措施,适用范围相对较广,效果也比较好。不仅可以用该方法对发生塌陷后的松软回填土进行夯实,而且还可以用来消除隐藏在坑洞中的软弱带,进而提高土体的强度。

结束语

地灾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仅取决于治理方案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支持程度。以后地灾防治工作更应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地灾防治工作的科学研究,争取用最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150-151.

篇6

【关键词】城市地质灾害;勘察;地球物理方法

近些年,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地质灾害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出了地球物理方法运用到对灾害的勘察中,对此本文针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析。

1 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1.1 在滑、崩、流中的应用

(1)滑坡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城镇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航道河流等都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经常使用的滑坡勘察的地球物理方式主要有:探地雷达、激发极化法、微重力法、音波大地电场法等,对于滑坡体的空间分布界限进行圈定是这些方法的主要用途,对滑坡城区的含水状况进行探测,探测滑动面与结构面的深度、数目、隐伏地质体积隐伏的边界。比如,地震勘探的方法在滑坡灾害中可利用其对滑坡体的范围进行圈定,对滑坡的形状和深度进行确定等,尤其是滑坡体中的含水呈干燥或是甚微的情况下用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好。而该项技术就可以用于寻找滑坡的面。图1是某地区滑坡地区的探雷达图像,从图1中可以发现,滑坡在7m―12m深度的范围内呈连续的分布。

图1滑坡在GPR图像中的反映

(2)地球物理方式,在崩塌中主要进行测探第四系覆盖层的具体厚度,划分下伏基岩界面与第四系之间的界面,探测含水层的厚度、深度和具体的分布;探测裂缝、熔岩的深度及分布;探测崩塌体边的软夹层和塌体的底面等等常见的现象。常用的方法是弹性波法、电法、反射性法、磁法等。

(3)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应用。据数据显示,我国有19个身份存在着泥石流的威胁,其中一些山区非常的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地球物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浅层地震、声波探测、探地雷达等。具体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另个方面:首先,主要是分析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构造、发生区的地层、风化的程度及分带的特征,对于泥石流的堆积地区积物质的性质、分布及其厚度,然后设计坝区的具体冲击厚度;其次对于此灾害的有关防治工程的现场监测主要是明确土、岩的具体分布层次与厚度;查清楚基岩的起伏状态、深度;测定土、岩的力学、物理学性质。

1.2 对于海水入侵现象的应用

我国的海水入侵灾害,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后就经常的发生。较为严重地区主要是山东半岛附近、大连等地区。如果海水的持续入侵,必将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地球物理的方法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对于海水入侵的通道进行圈定;对于入侵的分布界限进行圈定;对于咸淡水界面的移动规律进行观测及其入侵地区地下水中所含的氯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

下面就以某地举例,对于海水入侵问题用电阻率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海水入侵的主要通道、确定基石储水的构造、对咸淡水的界面进行划分、入侵的的范围和具体的规模。根据监测发现这个地区的水层主要是中粗砂、细砂及砂砾石层,电阻率的范围大概在40Ωm―130Ωm。当有海水入侵的时候,岩层就会全部处于饱和的状态,有大量的盐分在海水带中,并且在地下水中被分解,在岩层的空隙中积蓄,造成地下水的含盐量大增,因此就会使电阻率降低。利用对称电阻率的方式判断淡咸水的水分界面。依据利用这种方式得到的视电阻率断面的等值线图,准确的给出了海水入侵的断面形态及通道的具置,ρs

1.3 对地面变形灾害的应用

(1)对于岩溶塌陷灾害的应用

这种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岩溶强烈至中等发育的覆盖式碳酸盐的区域。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危害最重、分布范围最多的地区。这种灾害的发生首先会令这个地带的工程设施带来破坏,其次使该地区发生严重的自然恶化与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对于各种有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这样地区的地球物理方法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对于岩溶形成的基本因素和条件进行评价,给岩石和相关的的构造进行填图,然后采用的方式主要为地震折射法及电阻率法。其次对熔岩的洞穴的具置,形状、具体的填充物的性质进行直接的探测,主要运用探地雷达,电阻法、微重力法、地震法。运用这些方式还可以对其他的地区进行探测,由于不同岩溶地区的的差异,因此对具体的方式也要因地制宜择优选取。

(2)对于地裂缝灾害的应用

这种现象是地表的岩土在人为与自然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在地面形成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裂缝现象。在裂缝中往往带有一些变异的物质,对城市的环境带来巨大的灾害。因此,地球物理物理方式可以有效的用于对裂缝的深度进行研究,第四纪沉物质的结构特征、具体的成分、基地的具体构造情况等还可以勘察裂缝的具体范围和分布的具体规律,裂缝形成的特征、形态及其活动。利用较高密度的电阻率方式可以对裂缝的产状、具体的位置、具体的填充情况进行勘测研究。进而进行有效地治理。

(3)对于地面沉降的应用

地面的沉降现象往往呈现出影响的范围面积大、速度缓慢,很难察觉,对于城市的建筑物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是普遍的发生。目前检测的方式主要有精密水准测量法与重力测量的结合,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对地下的物质进行很好的调查及了解。主要是地下水,我国在地震的预报工作中布置了很多区域性的重力检测网,在很多城市中,都发现了相应的城市下降的情况,因此这种节省成本而且效率高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2 结语

在城市的各种灾害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地球物理方法作为现阶段最具成效地质灾害勘测应用方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的勘测方式进行比较,他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对地质灾害的勘测中具有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装备轻便的优点,并且面对不同的地质灾害能够快速及时的传递出灾害的信息,提供大量的综合性资料。因此,我国在很多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都应用了这重方式,减少了灾害发生对城市人类造成的伤害,因此,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篇7

本文详尽地叙述了食用菌的主要病害的特点、危害和种类,提出了防治原则、注意事宜、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具体措施。

食用菌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其生长与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采收、加工和储藏的各个环节,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遭受其他有害微生物侵染,使菌丝体或子实体生长发育受阻,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不正常的变化,如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畸形、枯萎甚至死亡等现象,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整个生产失败。

1 竞争性杂菌

1.1 特点

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侵染培养料,不直接侵染菌丝体及子实体,有间接破坏作用。多为腐生性杂菌,能通过多种渠道感染。有些在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与食用菌类似,增加了对其防治的难度。

1.2 危害

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导致烂料、菌丝萎缩、子实体变色、畸形、甚至腐烂。

1.3 主要种类

1.3.1非丝状杂菌

细菌:导致子实体病坏;使培养料变粘、臭、酸等。

酵母:使料变酸、发酵变质。

1.3.2丝状杂菌

前期菌丝近乎白色,待孢子成熟后便呈白色。

主要种类:

木霉:有几十种,危害最大,呈墨绿色。

链孢霉:速生恶性菌,多呈橘红、橘黄色或粉红色。

曲霉(黑曲霉及黄曲霉):呈黑色或黄绿色。

毛霉和根霉:黑色。

青霉:青绿色。

白色石膏霉:后期变为黄褐色,有恶臭。

鬼伞:小伞状,熟时腐解流墨汁。

小核菌:米黄色,似油菜籽。

胡桃肉状菌:浅褐脑状子实体,漂白粉味,破有腥臭。

2 病害

2.1 危害

侵染菌丝体与子实体,有直接致病、致畸、致死作用。

2.2 主要种类

2.2.1真菌病

褐腐病:又名水泡病、湿泡病、白腐病、疣孢霉病,只侵染子实体,患处变褐色,流褐色溶液,有腐臭味。

褐斑病: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可沿菌丝索生长,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幼菇受侵染后菌盖变小,柄变粗变褐,形成畸形菇;子实体中后期受侵染后,菌盖产生许多针头状、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灰白色凹陷。病菇常表层剥落,生褐斑,不腐烂,不流褐色液,无臭味,菇体干硬。病程约14天。由轮枝霉引起。

软腐病:也称蛛网病、树枝状指孢霉病。先在床面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很快蔓延成水红色。侵染子实体从菌柄开始,直至菌盖,先呈水浸状,渐变褐变软,直至腐烂。由枝孢霉引起。

猝倒病:也叫立枯病、枯萎病、萎缩病。主要侵染菌柄,使菌柄髓部萎缩变褐。患病的子实体生长缓慢,初期软绵呈失水状,菇柄由外向内变褐,最后整菇变褐成为僵菇。由链孢霉引起。

2.2.2细菌病

细菌性斑点病是重要病害,由托兰氏假单胞杆菌引起。

斑点病:只侵染菌盖,呈凹陷状,分泌粘液,斑点干燥时菌盖易开裂。

黄斑病:柄菇出现黄斑或整体黄化,呈水浸状,不腐烂。

干腐病:菇体畸形,菌盖歪斜,柄基部膨大,后期菇体萎缩,干硬但不腐烂。

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技术)。在防治上以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基础,选择一些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综合利用,组成一个较完整的防治系统。以达到降低或控制的目的。

3.2 防治注意事宜

食用菌栽培周期短,且直接食用,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在栽培过程中,必须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对残效期长,不易分解及有刺激性气味的农药,不能直接用于菌床或菌袋上

3.2.2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食用菌无害的药剂,并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

3.2.3出菇期间禁用药剂防治。

3.3 防治措施

3.3.1.农业措施

生产环境洁净,工具用前先消毒,污染源要深埋或焚烧。

生产上选用抗逆性强的菌种,用适宜菌龄的菌种,播种时加大用种量。

选用新鲜的栽培料,勿过多加糖、粮食类营养料;拌料时加杀菌剂;将培养料酸碱度调至偏碱性。

生产环境忌高温、高湿、通气性差。

要合理轮作,不同菇类或不同品种、不同场地间要适当交换。

3.3.2 生物防治。抗生素类药剂(如链霉素、金霉素)防治食用菌上的细菌性病害,效果理想。

3.3.3 化学防治。常用杀菌剂

篇8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山洪灾害作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和措施,一直都是相关部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要想全面的发展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综合了解山洪灾害的特点和影响,正确的理解非工程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防御作用和避灾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合理的规划好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完善山洪灾害的防治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山洪灾害防治中的预警功能。

1.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的作用

1.1、防御作用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就是通过检测预警系统,实施的收集当地控制点雨水情和工情等信息,从而有效的达到对雨水的情况变化的掌握,重点区域重点进行监控,开展和完善防御预案、强化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改变山丘地区山洪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在极短时间内紧急转移大批的人员和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地区的地质环境和经济条件,建立准确、高效的监测、预警、通信和预报等监控措施,确保在山洪灾害的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和群众疏散工作,将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二,制定科学的山洪灾害防治预案,为有效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处置保障。第三,有目的的培养群众山洪灾害防治意识,宣传山洪灾害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在山洪灾害中的自救能力,能有效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管理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能有效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山洪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

1.2、避灾方法

山洪灾害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山洪灾害的治理措施较为困难,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在灾害发生中,一般采取移民搬迁的形式,确保人们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正常的生活质量。在工程措施治理过程中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巨大,但防御效果不明显,为了帮助群众避开山洪灾害多发区,最佳的非工程措施是移民搬迁,最大限度的控制山洪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实践得知,只有将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应用到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才能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的效率。

2.引发山洪灾害的原因

山洪灾害成因主要为降水量集中、持续时间长,加之受灾地区荒山面积大,植被稀疏,保水能力差,每逢普降大雨汇洪成灾,导致山洪暴发。具体分析如下:

2.1、突然降雨。我县地域全部都是山地丘陵,该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并且降雨较集中,当7月和8月份突然降雨时,雨期通常较长,则为山洪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2、特殊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沟壑纵横,海拔高程落差大,山峰岩石,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源短流急,极易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

2.3、沟道阻塞。由于地质结构原因,土壤松散,连续降雨饱合后,易倾泄淤积大量松散物,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

2.4、人为因素。有些群众房屋选址不合理,一些房子建在沟口、山脚、陡坡下,甚至行洪河道内,还有一些房子通过开挖坡脚、削坡取地修建;不经批准随意开矿、挖窑,随意弃土弃渣,不同程度加剧了泥石流、山洪灾害隐患。

3.山洪灾害防治实施的非工程措施

3.1、确定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分为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1)雨量预警指标。降雨是导致山洪灾害的最主要因素,临界雨量是实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中诊断山洪灾害是否可能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关键性指标。临界降雨量是指可能导致山洪灾害发生的一定时段的最小雨量。参照雨量预警指标为参考值,系统建设后需根据雨情、水情、灾情资料积累不断修订,以适应特定区域预警需求。以诱发山洪发生的临界雨量为预警的基本指标,实施预警指令需依据基本指标和流域前期影响雨量(土壤湿润程度)因素综合确定。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接近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流域内居民准备转移的指令。当小流域不同时段面雨量到达临界暴雨值时,各县山洪预警中心应向危险区内居民立即转移的指令。

(2)水位预警指标。水位预警指标分为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参照各水库的防洪预案执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内,缺乏实测历史水位资料,目前水位预警指标难以确定。为此在各县小流域选定下游有重要城镇,工矿企事业单位,且人口相对密集的水位预报节点,进行历史洪水位调查,依据各调查点的山洪灾害成灾情况,确定历史成灾水位为立即转移指标;结合当地水利工程在历史成灾水位上适当降低,作为准备转移指标。

3.2、预警内容及方式

(1)预警内容。预警内容主要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2)预警方式。根据监测、预报、调查、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警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报警信号。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预警信号城区可为电视、广播、Internet网络、电话、传真、移动通信、短信;乡(镇)及村级则可采用广播、电话、锣鼓号、报警器、短信等方式通知民众,具体预警信号的形式可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自定。

4.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应用

4.1、提高山灾害防治的技术监控研究

为了全面发展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要提高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的技术研究,促进山洪灾害防治监控技术的发展。第一,合理划分山洪灾害的区域,根据山洪灾害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山洪灾害可能会发生的地区、程度、类型、影响和范围,正确划分安全区和危险区,进行灾害监控区的重点规划,合理分配监控设备和人员,确保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监控质量;第二,正确调整预警指标,预警措施是为了尽可能第一时间疏散人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预警指标的设置,会出现误报或谎报的情况,这样会催生群众的麻痹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正确调节预警指标,提高对山洪灾害的预测能力和监控技术,是强化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必要手段;第三,加强对山洪灾害的预测研究,提高山洪灾害的准备工作,确保山洪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当前我国的山洪灾害预测技术有待发展和完善。

4.2、规划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监测

为了完善山洪灾害防治管理工作,适当开展不同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评估,有利于灾害防治工作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还能有效引导山洪灾害防治地区建房设施的质量,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对突发性灾害的预防能力、抢救措施和修复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促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对小规模流域的山洪灾害进行评估,结合地域地形的特点和雨季的变化,加强山洪灾害的预警,为山洪灾害的抢救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的减小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山洪灾害中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根据地势的情况,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防雨措施,并且提高预警系统。根据2010年编制的《山洪地质灭(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的基础要求,对山洪灾害的防止进行系统化的防治措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建立健全长远的防治系统和防治措施,在山洪灾害中全面实施非工程的措施,全面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蒲自平.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297+322.

[2]孟东勇,秦亚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探讨[J].江西建材,2014,06:82.

篇9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奉化市地处浙东南沿海,宁波市区南面,距宁波市区28 km。介于东经121°03ˊ~121°46ˊ,北纬的29°25ˊ~29°47ˊ。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县、嵊州市、余姚市,北与鄞州区相邻。东西相距约70.5 km,南北相距约42 km。本市辖5个街道,6个镇,356个行政村,2011年全市总人口483937人。全市陆地面积1268 km2。地貌构成大致分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奉化市境内有两大水系,大部分属奉化水系,属甬江流域;小部分属莼湖水系,也称港湾水系,为独流入海(象山港)小河流。奉化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县江、东江、剡江。三江流至东北部平原地区支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流贯通,有水闸调节。莼湖水系包括莼湖、松岙、裘村等乡镇的溪流,源短流急,自北向南,单独流入象山港。

二、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问题

奉化市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最近10多年来,对重点水库及小流域安装了自动水雨情测报系统,改造了防汛数据采集和预警中心,对7个镇(街道)进行了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案的编制,国土部门也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普查。同时,还兴修、扩建、改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为因素影响

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山洪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山林破坏严重,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山丘土地,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违规开发占用河道,致使河道过水断面变窄,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开挖坡脚、削坡取地建房建路,破坏了山坡原有的稳定性,且无任何防护措施,造成山体失稳,加剧山洪灾害。在09年“莫拉克”台风中,溪口镇岩头村一小时、三小时、六小时降雨分别为56.8毫米、131.2毫米、192.3毫米,造成房屋冲塌、道路冲毁,4人死亡,造成该村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二)保护工程欠缺

奉化地处浙东沿海,特殊的地形和地质结构,给山洪灾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遭强降雨后容易失稳而导致水土流失及泥石流、滑坡的产生,原有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河道过流能力不足,当山洪暴发时,洪水无法及时下泄,而山区村民往往依河建房,成为受山洪灾害威胁最大的区域。1988年7·30洪水,奉化的西南、西北地区在11个小时内骤降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西南片、西北片平均降雨分别达到420毫米、337毫米。致使西南、西北山区多处山洪暴发,造成13人死亡,堤防、房屋等冲毁,经济损失达1.2亿元(当年标准)。

(三)监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山洪灾害范围小、破坏强度大、预警时间短等特性,靠现有的监测系统,往往还是无法全部监测局部性、小范围的强降雨,为此需加强小流域监测系统建设和预警系统建设,从基层建设,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考虑,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

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

根据国家对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奉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小流域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县(市) ,投入600余万元,开展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宣传防御知识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项目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山洪灾害防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平台

建设了市级和镇级山洪灾害防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平台,实现了实时雨水情、卫星云图、基础信息、预警、应急响应、系统管理等功能。建立了水雨情和水利工程等数据库,实现了省、宁波市、奉化市三级平台兼容和数据共享。

2、视频会商系统高清改造

对防指视频会议中心和计算机房进行了改造,主会场大屏幕改造,配置了交换器和电力保障系统。实现了从村—镇—奉化市级—宁波市级—浙江省级高清视频联接。

3、水文监测站点建设

在全市40个山洪灾害易发行政村(44个自然村)建设安装46个的简易自动雨量站和46个河道断面的水尺和水位警告标志,柏坑、大堰、石门等重要山洪防御点自动水位雨量语音报警站6个,重要屋顶山塘水库建设自动水位报警站27个,实现降雨、水位变化自动监测和报警。

4、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对剡江、县江、东江等重要河道断面安装了视频实时监控5套,与亭下、横山2座大型水库视频实时工情监控联接,配置了单兵巡查设备,若发生应急情况,可以将实时情况以视频方式传送到指挥中心的大屏上。

5、报警设备建设。建设LED气象信息预警屏48处,将灾害天气信息及时通过LED屏进行预警,为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时间。每个山洪灾害村都配备手摇报警器和铜锣,对人员相对集中的重点村安装了6套预警广播,有关责任人配置了PDA移动预警终端,在降雨或水位达到山洪灾害预警值时及时报警,组织人员撤离。

(二)强化群测群防体系

市、镇、村三级建立了防御组织责任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采取市、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制作安装转移图44张,危险区警示牌44个。向危险区的每户村民发放了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明白卡上印有转移对象、联系联络方式、注意事项等。并落实“四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汛前,每个村(居)、每一户由谁负责,转移到哪儿,怎么走,什么信号、由谁都要一一明确,落实到人。遇情况,要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

(三)完善防御预案

对全市受山洪灾害威胁的16条小流域所涉及的7个镇(街道)、40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普查,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和警戒区,确定危险区人口3013人,房屋3360间。对各村河道断面进行水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两个等级,以及临界雨量、临界水位在内的预警指标。并编制了各防御区域的洪水风险图和撤离路线图。编制完善了市级防御预案1个、镇级防御预案7个、村级防御预案44个。

(四)宣传防御知识和开展预案演练

市防指对各镇(街道)防汛信息员和小流域山洪预警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LED气象预警屏向公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制作并发放宣传折页3000份、宣传光碟60张,市防指组织各镇(街道) 农业镇长(主任)、防指成员单位、部分村的防汛责任人,在莼湖镇河泊所村进行了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练, 现场有600多名群众观摩了演练。预案演练过程制作成教育片,分发到有关村进行宣传教育。

四、工作建议

1、加强责任制落实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而直接面对防御工作的是基层,由于镇(街道)的防办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再加上人员调动频繁,业务不熟悉,工作连续性差,对山洪灾害防御的重点、弱点掌握不全,缺乏深度,难以发现事故的隐患。所以要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对新任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了解山洪灾害工作情况,确保责任制落实。预警员是险区人员是否能及时安全转移关键岗位,必须要加强对山洪灾害预警员业务培训。

2、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和应急演练

山洪灾害具有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的特点,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对提高基层防汛人员的抢险救灾能力、群众的避险意识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宣传方式,通过宣传册、宣传展示板进村等形式,广泛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确保防御预案、避灾方式深入民心,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加大演练和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重点是演练抢险组织工作,演练应急撤离方案,使防指各成员单位通过演练提高协调配合能力,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更加到位。

3、加强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后期维护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已基本能实现管理各类预警信息、分析和展示预警信息、和传递预警信息三大设计功能,在运行和使用中要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作用。这次建设后,我市各地共有测站百余个,站点密度非常大,后期的维护管理和资金保障压力将会很大。要拼弃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保证山洪灾害非工程建设的后期维护费用,建管并重,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建设项目真正为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服务。

五、结语

我市属于山洪灾害多发区域,不仅点多,而且面广,因为它的突发性较强,破坏力较大,预报预警难,防御难度大。山洪灾害防治可以使人员伤亡降到最低,这是防治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防治措施的重点是在防的基础上进行的,防与治相结合,站在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地结合工程措施。通过今年汛期运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成项目在汛期所发挥的防灾减灾效益是比较突出的。

参考资料:

篇10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前言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是我国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地质灾害类型相对较多,分布在各个地区,一旦发生就会给当地造成极大的影响,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在地质灾害中,矿山地质灾害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矿山的开发而引起的,并且对给当地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矿产开发的历史相当久远,目前已属于采矿大国,但是由于开采的技术与设备不够先进,这就导致矿产开采之后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一、地质矿业的开发与地质灾害的联系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需要大量的开采矿产资源以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矿产开采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契机,但是企业在开采矿山之后,由于没有对其合理的管理,导致矿山极容易出现地质灾害,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矿山当中,这种现象极为明显。再加上矿山开采技术与设备不够先进,没有加深环保的意识,这就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存在着地质灾害隐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致灾隐患就会发展成为直接的地质灾害,一方面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的损毁;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矿山地质灾害的几种类型

在矿山地质灾害当中,其发生的类型相对比较多,我们将其按照灾害的发生与时间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两种,其中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矿坑突水、瓦斯爆炸等;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地面变形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是根据空间分布与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而分类的。

1、岩土体变形灾害

(1)矿山地面塌陷问题

一般情况下,矿山地面塌陷是由于人们采用井巷开采方式而导致的。如果人们在矿山采空区开采矿产资源时,没有保留足够的矿柱,或者由于矿柱受到损坏,那么这就会导致矿山的地面塌陷,尤其是在地表或平缓的地区,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明显。而在一些地下较深的矿体资源,人们如果没有没有对采空区进行回填土或者合理的处理,那么就会导致采空区大规模的塌陷。

(2)采矿场边坡出现失稳或者滑坡现象

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开采,这就导致失稳、滑坡现象的发生,一般来说,这种灾害往往发生于建材矿山当中。

(3)坑内岩爆现象

当矿产资源开采完毕之后,矿坑与顶部以及底板的围岩会受到地壳运动而导致其压缩,如果人们在开采的过程中消弧线圈的自由面,那么其中的应力就会突然释放,因爆裂而导致岩体出现各种碎片,从而带来巨大的地质灾害。

2、因地下水位改变而引起的地质灾害

(1)矿坑突水、涌水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并且这种灾害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一般来说,人们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没有对矿坑的涌水量进行分析,往往因为失误而打穿老窿,此时矿坑内就有大量的地下水涌入,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坑内遗沙涌泥

这种现象一般会与上述突水现象一起发生。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蓄水溶洞,一旦将其挖穿,那么就会有大量的泥沙极其岩屑伴随着地下水涌入到坑内,从而导致各个矿坑被堵,机械设备、开采人员都会被埋于其中,情况不堪设想。

(3)环境污染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环境污染是地质灾害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在矿产资源开采是,由于采矿以及选矿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物、废渣,并且没有将其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至外界环境当中,从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另外,在采矿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

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1)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地热。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

(1)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

(2)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

(4)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2、次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

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可能有滚石和飞石危害。

(1)科学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进行合理支护和加固,边坡上方应设置排水沟,做好地表挡排水措施。

(2)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

(3)开采结束后,将弃渣场扒平覆土,植树还林,恢复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