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内容;潜力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and analyz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development; content ;potential;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就是说县的发展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所以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面临许多问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如何结合实际,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和分类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并贯彻实施,就会形成县域经济特定的发展模式。因此也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某一县所选择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县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它主要有一些因素构成:
1.1.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县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县域经济由哪些产业构成,各产业所占比重大小及其相互联系。由于各县情况差异,资源不同,产业结构的转换及其特征也有区别,它成为区别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1.1.2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也构成区别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往往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模式表现为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国有、集体、个体以及外资经济成分的混合所有制;而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则表现为个体所有制占较大比重的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并存。
1.1.3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即先进技术和装备、中间技术和装备以及传统技术在生产中的构成状况和所起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县的技术水平和状况不可能一模一样,它也成为区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志。
1.1.4市场结构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国际市场为主,有的模式以面向区域市场或国内市场为主。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是以县域经济所拥有的优势为依据划分县域经济的类型或模式,可能更有现实针对性,至少对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我们把县域经济分为四类,即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和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这种分类法尽管把着眼点放在县域经济的优势描述上,但也内在地包含了劣势的分析。
1.2.1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已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主导地位不仅是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该类县域生产总值中占较大比例,也指第二产业的就业者在县域就业岗位中占绝对大比
1.2.2农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向型农业带动了许多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也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1.2.3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
随着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将成为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服务业带动型县域经济不是指服务业在整个县域经济比重中占绝对大比重,而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县(市)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
1.2.4活力经济型县域经济
活力经济是指符合某一区域内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源优势和特点,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模式。它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布局、经营模式、组织形式、战略规划等要素的统一体。
2.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经济发展潜力是对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判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潜力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区域发展潜在的支持要素来看,分析区域发展潜力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生态环境承载潜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指标。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现实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空间就大。区域环境承载力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提升的
最大限度,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要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社会发展潜力也会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2.1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优势
2.1.1青阳县域内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共7类36种,其中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俗称“三石”的非金属矿资源,因储量大、品质优享誉海内外。另外,地理位置优越,我县处于“两山一湖”腹地,其中国家5A级风景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雄踞境内南部,旅游业发达。等等,依托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县发展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我县地处“两山一湖”枢纽位置,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来许多名人墨客揽胜吟唱,李白、刘禹锡、杜牧、王安石、苏辙、 滕子京、岳飞等都曾驻足于此并留下大量咏赞青阳的诗篇,现在古文化遗址120余处。依托这些独特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是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重视旅游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打造青阳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实现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2.1.2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方面·····
我县11个乡镇总人口数为266373人,劳动力136050人,占农村人口的51.07%,其中转移劳动力总数61228人,女性28110人。
2.2青阳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劣势
2.2.1首当其冲的劣势是县域经济总量小
2.2.2环境承载的潜力有限。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选择
1 主导产业的界定
1.1 主导产业的涵义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目前流行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发挥地区优势,把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它强调主导产业的优势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产业理论”认为落后地区应当扶植发展目前还不是优势产业,但从发展眼光看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幼小产业,强调产业的发展优势。尽管这两种理论对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选择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仅依靠某一理论选择主导产业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产业科技含量大、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要素较为密集的产业,使其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水平,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三是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长短和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四是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认真考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小和增长的后劲,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的产业的扶持。
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与评价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既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聂华林教授在其主编并于2006年5月出版的《区域发展战略学》中,针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指出:“基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可以从比较优势度、市场竞争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三方面着手进行选择,并附之以相应的指标做定量评价。”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比较优势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现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几种主要指标分析评价、选择如下 :
2.1 比较优势度
(1)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选择主导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与县域及省、市域规模以上工业的该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县主导产业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2)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 运用主导产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入库税金四项指标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来分别反映主导产业对当地工业经济的总量、收入、盈利水平、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贡献。
2.2 市场扩张能力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该产业能否将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它不仅担负着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的演进方向。因此,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创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扩张市场潜力。
2.3 产业关联度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自身迅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将其创新的先进技术和规模扩展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整个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在产业体系中主要从三个层面与整个区域发生联系:一是后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向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上游部门的影响;二是前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其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下游部门的影响;三是旁侧影响,即主导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普遍影响与刺激服务性行业的增长。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主导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关联面越广,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越大。
2.4 工业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
无论国家还是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都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尤其是体现在主导产业序列的变化上。因此,笔者认为要选择好主导产业,就必须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主要产业、企业成长的历程。因此,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建国以来某县工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分析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对选择好该县未来主导产业,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将是十分必要的。
2.5 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
笔者认为,要准确选择研究期内主导产业,除了要把握好历史演变的规律,选择好恰当的研究指标,还必须对研究期内工业的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把握。
总之,由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时采取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创造性研究,建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内容上分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发展阶段的定位。通过对建国以来某县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分析工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及主要产业、重点企业的成长历程,界定目前工业发展阶段等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历史基础。
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一、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是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演化而来的,目前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四种观点:“县域资源配置能力”、“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能力”、“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范围限定,是指一个县域范围之内;二是内容方面,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是仅指包括经济方面,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三是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县级区域同另外的区域相比较的竞争能力、影响力,它是一种内在能力;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不仅指现实竞争力,而且还包括潜在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提出并展开。其评价指标体系由总量指标、平均指标和速度指标组成。
二是县域经济竞争力深度评价指标体系。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深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基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现存力、自然优势力、政府能动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竞争力、经济活力、外界互动力等8个一级指标及33个二级指标。
三是朱允卫等(2003)提出的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经济实力、自然资源优势与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政府管理能力、产业与企业竞争力、农村与农户竞争力、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发展活力与潜力、对外交流程度、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等10个一级指标及细化的55个二级指标。
四是王秉安等(2003)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实力竞争力、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服务业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教育竞争力和城市化水平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组成。
五是胡荣华等(2004)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一级指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贸易与外资、投资与文化、财政、生产效率、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环保11个二级指标及32个具体指标。
六是蔡坚等(2004)提出的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自然优势力、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政府能动力、人力竞争力、县域经济活力、外界互动力、技术创新力和环境创新力10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55个二级指标。
七是靳贞来(2006)提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及32 个二级指标。
八是朱翔(2009)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经济实力、三农竞争力、社会综合服务力、经济发展活力、环境承载力、资源配置力等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
九是周泽炯(2010)提出的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及43个三级指标。
从以上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发展来看,我国县域竞争力评价已经从简单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展为多种评价体系并存的局面,但总体上看,大多数的县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仍局限于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这两个方面,这对县域竞争力的评价显然是不够完备的。评价县域竞争力如果仅仅评价经济指标,则和以前进行的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百强县排名没什么区别,竞争力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县域竞争力评价研究,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县域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真正起到促进县域竞争力提高的作用。
2、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根据权重的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根据所用研究方法的数量来分,可以分为单一研究方法和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1)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评价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模糊评价法、指数加权法和功效系数法等。客观赋权评价法则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数进行综合评价。如熵值法、神经网络分析法、TOPSIS 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
(2)单一研究方法和多种研究方法并用。①单一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评估法、主成分分析法。吴育华等(2009)应用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其发达程度,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转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高树勇(201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2006年的30个城郊县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张志琴等(2011)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省96 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王林伶(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宁夏16个县2009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评价。评估结果表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全面提高。
②多种研究方法并用。多种研究方法并用,该类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高辉灵等(2010)运用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67个县( 市) 2008年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结果将福建省67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较薄弱、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仇方道等(2004)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的1682个县域和427 个县级市1999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水平和人口素质,而不单是经济因素;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自沿海向内陆表现出高─低─次高─低的4 元结构;全国县域综合发展可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型、中等协调发展型、社会经济结构滞后型、初级协调发展型、整体发展滞后型。张丽等(2005)运用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36个县域单位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李松志等(2011)运用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西省2006年的鄱阳湖生态区的部分(28个)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理论和实际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对象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选择出合理、适用的评价方法。
三、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1、在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选择上呈现出全面化、动态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评价指标的选择不单单是由原来只注重经济指标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指标的全面化发展,而且也由原来只注重现状的评价向现状和潜力的综合评价发展。在指标的舍取上方法更加科学。并非选用指标越多越好,因为指标太多,一来可能有些指标相关性很强,重复反映某些方面的信息,二则引入一些无关紧要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只会起到干扰作用, 这样将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但若选择的指标数量太少,又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发展情况,就达不到综合评价的目的。因此,有些学者通过对运用相同方法来测度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文章的度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一大类下各指标的使用频率,从每一大类中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其评价指标。
2、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呈现出多种方法组合应用的特点
评价方法已经由单一的评价方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评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向多种方法组合应用(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秩和比法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转化。
篇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拉大,金融支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与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县域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小,贷款投放增长缓慢,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许多县域金融机构县级支行往往只有信贷调查权,没有信贷审批权。实际操作中,有的机构虽有一定数量的贷款审批权,但往往有授信额度时,缺少配套的信贷规模,有信贷规模时,又没有企业授信。这些情况,使县域的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贷款难。
2、县域现有的金融环境与金融机构展业经营产生矛盾冲突,影响到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一是从生产力的布局上看,我国现有县域经济的生产力布局,从历史沿革上讲是在原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项目资源以行政计划手段配置的,因而往往县域内中小企业、小项目多,大企业、大项目少;传统产业多,现代产业少,产业层次低。二是从企业对资金吸纳能力看,存在众多障碍。
由于众多的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较少,尤其是许多个私企业实行“家庭式”的管理,财务报表不健全,这些特点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要求发生冲突,造成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三是社会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改制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较为严重,使许多金融机构对许多县域、许多企业降低“信用等级”,上收县域的贷款权限,压缩贷款规模,网点机构资金上存、调制使用较为普遍。
二、对策和建议
1、制定和实施有比较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改革和企业改制、重组工作,加速培育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增强企业对资金的有效需求和吸纳能力。
2、完善县域金融体系。一是深入研究县域金融发展问题,通过规划制定、机构合理布局、机构间业务的协作,为县域企业多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二是发展民营银行,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三是加快创新,考虑建立县域金融市场,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形成县域特色的金融体系。
3、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体系。一是要完善信贷授权制度,在落实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增加县域机构的信贷权限,特别要根据资产质量状况区别不同县域机构信贷权限。二是要加强信贷工作研究,积极鼓励县域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创新,如积极拓展应收款质押贷款等业务,加大对优势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开拓贷款市场。三是要针对县域经济特点,制定一套既有利于防范风险,又灵活快捷的贷款操作程序。
4、重点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一步壮大其资金实力。在新的金融发展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弱化,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了支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是要尽快落实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有关支持“三农”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上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二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从税收、呆账核销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使其能尽快卸下历史包袱,轻装参与金融竞争;三是着眼于农村信用社服务手段的提升和完善,积极探索在存款、结算等方面进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其在资金组织和为企业服务方面的能力。四是按照国务院的布置,加快县域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县域经济;传导链条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6-0086-03
一、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中的障碍
(一)中央银行方面障碍
1.货币政策缺乏灵活性。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差异较大,货币政策“一刀切”,缺乏不同县域经济灵活性,不能有效调节地区之间资金供求状况。基层央行在贯彻货币政策和发展县域经济中处于两难境地,形成信贷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现实不对称状况,产生县域经济发展差别性与货币政策统一性之间矛盾,削弱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1]
2.基层央行调控工具缺失。基层央行运用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这三大调控工具,但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这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受限较多,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一是再贷款操作没有活力。目前支农再贷款已经失去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而变成了农业信贷相对固有的资金来源。原因是上级行对支农再贷款指标控制较严、总量投放较少、使用范围过窄,难于起到调控农村基础货币作用,导致支农再贷款这个基层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县域失去活力。
二是再贴现操作日益萎缩。目前再贴现操作已名存实亡,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备付金充足,其它融资渠道较多,再贴现这种融资方式已不再是最佳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贴现和再贴现收益较小,而风险较大,量本利分析不划算。同时,目前假汇票较多,容易遭受诈骗。所以商业银行上级行对基层行限制过严,包括汇票承兑审批权过于集中,收取高额保证金,有的银行只对本行开立基本帐户的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这些限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汇票业务的推广应用,导致基层央行通过再贴现政策手段调节资金需求成了无米之炊。
三是窗口业务指导不具约束力。目前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的授权授信受制于上级行,信贷权力统的过死,缺乏自,不能适时根据本地区产业变化和市场变化调整信贷结构,对基层央行窗口指导很难作出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基层央行窗口业务指导又缺乏相应配套措施作保证,往往陷入一厢情愿境地,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二)金融市场方面障碍
1.利率在资金市场价格导向作用不明显,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对利率这一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反应不敏感所致。目前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对企业和居民信任危机普遍存在“惧贷”心理,导致“惜贷”行为,宁可保持高额备付率囤积资金,或将资金上存、投资股票、债券等,不愿意放款。资金使用不充分,开拓市场、开发客户内在激励和动力不足,利率资金价格导向作用往往失灵,所以尽管利率下调,但银行贷款并无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居民对预期收入不确定,对教育、养老保险、医疗等预期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往往对利率调整带来的存款或投资预期收入变化不能及时作出反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信贷传导渠道中利率与投资链条发生断裂,造成利率工具在信贷传导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2]
2.县域资金流失严重,削弱货币政策传导资金基础。一是近几年邮政储蓄存款增长迅猛,而且只存不贷,象抽水机一样抽走了县域本来匮乏资金,流向资金相对宽裕的大中城市,客观上削弱了货币政策在县域传导的资金基础。二是县域商业金融机构经营收缩,大量县域资金被吸收上存。信贷管理权限上收,县级机构只保留小额贷款权限,组织资金大部分上存,成了上级行储蓄机构,造成资金在本地运用很少。
(三)金融机构方面障碍
金融机构既是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或信贷收缩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经营后,普遍强调经营效益和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灵。
1.严格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信贷权限上收,贷款集中审批,提出以贷款终身责任和“零风险贷款”的风险控制指标,造成资金过渡向上集中,制约了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极度短缺,信贷极度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县域金融货币创造功能被抵制,货币乘数效应不能有效放大,货币政策力度不断减弱,时滞不断延长。同时贷款风险责任约束过度,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信贷拓展能力,造成上级行权利过大,基层行权利过小,不能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出及时充分反应。
2.县域金融机构的撤并削弱了货币政策赖以传导的载体。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减员增效,大量撤并分支机构及网点,而且上收贷款权限,在有些欠发达的山区县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在县级信贷市场没有发放贷款,县域经济的发展仅靠农村信用社唱独角戏。商业性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血管”,如果一个地区的“血管”过少或全部堵塞,那么这个地区必将成为货币政策作用的肓区。
(四)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方面障碍
1.企业方面。多数国有老企业由于经营不佳,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多以变卖、破产方式进行,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借改革之机逃避悬空金融债务,将改革成本转嫁到银行,造成银行坏帐急剧增加,损坏正常银企关系,抵制银行投放信贷资金积极性。同时,企业有效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来,对宏观金融调控信号还不能作出灵敏反应。国有企业改制后,中小民营企业大量增加,成为县域经济主体,同时也成为货币供给主要接受者和货币政策重要微观客体。这些民营中小企业由于成长时间短,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着诚信度不高,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能按照资金市场价格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等问题,金融机构为自身利益和风险防范考虑,对这些企业不敢轻易涉足,往往将信贷资金投放集中于少数优势大企业、大项目,造成少数大企业资金充裕,众多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影响了货币政策对企业的作用效果。
2.居民个人方面。目前,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一是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强。二是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于扩大。三是受社会保障机制影响,储蓄养老意愿较强。四是受消费环境制约,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五是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六是投资经验不足使个人投资理财信赖于传统的储蓄方式。
二、改善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传导的对策建议
(一)避免货币政策“一刀切”,适当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性货币政策,避免货币政策“一刀切”,增强货币政策传导实效性和地区差别性。制定和出台货币政策时,在与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前提下,授予人民银行县域机构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整体状况、特点及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制定相应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上适当的审批权限,或在出台货币政策时按照区域性经济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促使货币政策实施更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金融机构发展需要,以提高货币政策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发挥基层央行职能作用,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执行系统
基层央行应充分利用所处地理优势和职能优势,积极采取灵活却实效性强的政策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针对商业银行信贷过度集中行为进行预警预报,严格要求各家商业银行按照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控制信贷集中风险,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已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定期对银行贷款投向进行分析,对系统性或区域性的信贷集中进行预警预报,采取措施对信贷集中进行控制。同时应赋予基层央行在控制本地区信贷规模方面一定管理权,对于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对货币政策反映积极、上级行授信比较宽松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应在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和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的权利。积极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通过银企座谈会、重大投资项目恳谈会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密切银企、政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合理信贷投放,促进经济、金融双赢双活。
(三)尽快建立市场利率体系,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神经系统
尽快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发挥资金市场价格信号导向作用,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利率变动敏感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快推进商业银行和企业改革,调整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资产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活动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四)改善县域金融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系统
一是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为货币政策高效传导构筑良好传导轨道。尽快建立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敏锐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实效性。改变目前信贷管理过于集中局面,对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收益状况和资金成本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信贷政策。三是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填补金融体系空白,提高当地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地方金融体系完善,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建立更多“毛细血管”,以实现在微观层面非银行金融机构担当金融支撑重心的艰巨任务。
(五)努力打造县域“资金洼地”,促进信贷资金回流
一是加大支农再贷款调控总量,以激活县域广大农村基础货币量,充实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载体。二是限制商业银行县域机构资金外流,解除商业银行对县域机构授信额度的过度控制,保证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将不低于资产负债比例的资金用于本地。努力在产业政策、社会信用环境等层面上打造县域“资金洼地”,鼓励和吸引外来资金流向县域。三是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变县域邮政储蓄“抽水机”为“引水渠”,使邮政储蓄资金取之于县用于县。
(六)努力拓展金融市场,搭建货币政策传导平台
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县域货币市场。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能力等方面加快县域货币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联社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条件,对不具备市场主体资格,可通过具有市场主体资格的银行融资,使大量县域中小金融机构间接进入拆借市场,为县域货币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七)县域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宏观环境
一是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可在现有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扩大征信范围,增强征信查询系统时效性,建立涵盖企业与居民个人主要经济活动的全国范围内联网社会征信体系,为诚实守信提供外在的硬约束,提高全社会诚信程度。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度,解决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三是建立存款保险体系,防范金融机构特别是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通过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为货币政策传导奠定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区域空间形态 区域创新 分层发展
一、引言
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Marshall的《经济学原理》(1890),并由Joseph A.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1912)丰富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也开始不断变化,区域创新也由技术、制度、产业创新向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转变。
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圈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但在以市场为主导、以区域创新为支撑的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已不能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创新发展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的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区域空间形态的内涵及其经济学意义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区域创新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方面已显现出独特的作用。对区域创新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的界定基本上介于两者之间,本文认为这种认识并没有从根本上清晰地抓住“区域”这个概念的本质。区域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集合体,区域创新不仅要反映区域的时间维度,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区域的空间维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对区域创新的理解只抓住了区域的时间本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强调区域的空间创新,而所谓空间的创新,即区域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及相互关联的创新。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的运行平台。
所谓区域空间形态是指区域内部各经济单位和功能组织在时空中以多种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在空间上显现出的投影。它是区域整体系统不断地演进的结果,意味着过程与功能。当它适应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积极、上升阶段;当它难以包容区域经济活动时,区域将处于抑制、停滞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决定了区域空间形态,同样,区域空间形态又会影响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形态是否适应区域经济活动取决于区域空间形态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即区域经济单位的空间组织结构。我国区域经济已在城市集聚形态、产业分布形态和区域间联系的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城市群(圈、带)、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等)和产业链(产业带、产业集团等等),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城市群是一种以其高密度的城市和一定门槛规模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城市体系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和其他城市类型的空间组织。事实上,城市本身的存在就明显是一种收益递增现象。但是,当单一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常常会产生一些阻碍城市规模增长的限制因素,这主要是由规模效应的“门槛”造成的。为跨越这些门槛,在空间形态上,规模效应的时空耦合特征将表现在三个方面:规模较大空间的生成、相同规模空间数量的密度周期性增加和空间范围的周期性扩大。因此,规模效应的归宿在于城市群的构建与不断完善。
开发区是人力资本的集中地,是高度熟练的人力资本、R&D的集聚趋势、创新的地方化的空间载体。开发区在区域形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一定量区域人力资本在开发区的集聚来实现的,并能够带动区域技术资本的存量的迅速提高,进而影响区域顾客资本、市场资本存量的增加。因此,在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区域政策的一个优先选择可以是争取区域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顾客资本和市场资本向高密集型转化。
技术进步一直被视为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而一个区域内的技术只有扩散并得到积累才能创造出规模效益,或者说是增殖效应。就区域而言,通过产业链来优化其内部子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产业链来构建城市群,降低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协调成本,则是区域内技术扩散的一条有效途径。与其他关联形式相比,区域产业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1)。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空间形态的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性、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
三、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现状分析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在实践上,为发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国家在确立了5个经济特区后,又相继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以此为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在吸引国外投资、引进技术、出口创汇等方面的作用,国家先后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各类各种级别的开发区,主要包括出口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形式,这些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后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先驱。20世纪90年代,随着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快速推进,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类开发区迅猛成长。在国家确立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后,我国已经形成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形式组成,遍布全国的发展格局。建立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开发区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发挥起体制创新的功能,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改革和实验,突破旧体制的制约,以局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软条件,迅速集聚起有限的科技和产业资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并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传统的以要素投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的作用日益弱化,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作用开始显现;二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是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四是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快速
发展到以城市群或城市带为主体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周边大中小城市为依托,区域城市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形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出现了诸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现象。
不论是城市群的发展,还是开发区的建设都离不开地区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空间上的集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并从贸易层次向产业带和产业集团的方向转变,产业链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模式。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为主导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城市群、开发区和产业链等区域空间创新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从分异到同步、从传统向创新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更加突出了创新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综观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历程,可以总结出如下新的特征:
一是区域创新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区域创新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实现形式。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区域创新的形式有多种,如科技创新,企业、政府与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互动等等,这些形式的创新虽然对地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效果则最为明显,最典型的城市集聚区(群带)、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科技园区)等新的区域空间形态大量产生,它们改变了传统的区域发展格局,如开发区、科技园区就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或相关产业在一定空间地域的集聚来降低交易费用,使产业的布局向一定的空间集聚,实现集聚效益,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发挥高新技术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城市群(带)突破了单一城市发展的格局,使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得到了实现,真正形成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机制。这些区域空间形态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区域发展形式,使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寻找到了新的实现途径。
二是地区之间的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梯度和阶段性。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创新的程度、创新的范围和创新的发展阶段上就存在着明显的梯度。以中部地区为例,在城市群的发展上,由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周边地区城市存在着长期的经济社会联系,城市群的发展比较成熟,而安徽虽然提出了沿江城市带,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则存在着中心城市缺乏、发展条件并不成熟的问题,在其他地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种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梯度就决定了创新的程度。因此,中部地区要形成共同的创新发展格局仍然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三是区域创新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已经得到了各地的认同和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的发展又是有差异的。如中部各省虽然在城市群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但都把城市群的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制度、政策安排,相信在不长的时间内,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开发区的建设方面则主要倾向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对产业链的构建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发展形式上主要以集团化和区域化发展为主。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对鄂州钢铁公司的兼并,湖北省内几大卷烟厂的合并等。这些区域创新形式的发展对中部地区的振兴和地区共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途径选择
我国区域经济虽然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但各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阶段性、地区之间的层次性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特色上。这些差异性和非均衡性决定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发展不可能具有唯一的统一路径,而应该是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由此,笔者提出我国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我国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和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两个方面。
(一)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阶段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变出发,突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差异性,针对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多个地区采用不同的适合地区发展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具体操作上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对地区进行阶段的划分,然后再确定适合其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1、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征
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的原因在于:同一地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其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发展阶段性存在差异也需要采用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要素的形成是需要具备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背景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起飞的途径一般在于要素集聚,如集中优势建立开发区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比较合适的路径选择。而产业链的构建和重组则需要区域内部存在比较成熟的产业基础后才能实施,城市群的建立更是需要区域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水平极高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后才具有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对区域发展阶段性的划分是确定某一地区创新发展模式的前提,而阶段性划分是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的。一般来说,对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既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也要突出区域空间结构变革或演进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标准和区域开发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标准作为区域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参考标准。
按照钱纳里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方法和陆大道关于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划分方法,笔者将区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发展的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低级阶段: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也可认为是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开始出现,并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经济梯度;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开始向先发达起来的点状地区集聚,城镇居民点等级――规模体系开始形成;中级阶段: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加大,消除区域之间的平衡开始受到重视;集聚经济占主导地位,点一轴系统的空间形态形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得到飞快发展;高级阶段:区域发展由不平衡向平衡协调过渡,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得到带动;经济扩散作用开始显现,中小城市得到发展,城市体系得到完善。
2、按阶段分层的发展模式
根据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顺序可将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分为三层,各层可以确定适合的发展形
态和区域创新发展的主要模式和依托(表2)。表2反映的是以开发区、产业链和城市群为代表的点一线一网三层发展模式。根据区域发展及其结构变化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或低级阶段,发展的途径在于要素积聚,依托点状发展形态可以集中优势发展重点领域,为实现经济的起步做准备。例如在一些县域经济区,在经济起步阶段面临资本短缺、投资环境差的发展障碍时,通过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设立,改善投资环境,依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在本地的集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开始加强,为了节省交易成本,通过构建产业链,依托一定的线状基础设施,通过扩大区域经济的集聚面进一步提高区域的集聚功能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而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广大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过度膨胀的干扰,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依托网状发展形态,尤其是通过产业链体系的重构、城市群体系的建立,达到更高层次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发挥广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对外扩散功能尤为重要。
(二)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
分区域的分层发展模式是指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出发,突出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针对不同发展类型地区确定不同层次的适合特定地区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
篇7
一、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起着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河南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必将带来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
二是引领城乡发展一体。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涵盖了农村的城镇化,更加注重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转变。
三是引领城镇功能完善。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既对城镇功能完善提出要求,又为城镇功能完善提供机遇,促进城镇以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就业承载能力为核心,实现城镇功能完善化、发展机制良性化、公共服务配套化,实现城镇功能提升与城镇人口增长的协调同步。
四是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新区、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特色专业园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载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工业化、服务业的发展集聚生产要素、创造宜居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带来集聚效应,必然加快工业项目集中布局。
五是引领农业现代化进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发展现代农业,只有转变生产方式才能转变农村生活方式。这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根本目所在。
六是引领资源节约利用。资源节约、生态宜居、环境友好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目标要求,河南发展每年实际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80万亩,国家每年下达的指标不足30万亩。同时,河南18多万个自然村(47766个行政村)星罗棋布,面积总和比城乡居住和工矿用地总面积3/4还多。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定符合河南实际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将有效推动城乡发展向节约集约和生态宜居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引领存在的问题
尽管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效应开始凸现,但从发挥引领作用的角度看,我省城镇化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1、城镇之间协同发展水平较低。河南探索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新型城镇体系。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郑汴都市区与地区性中心城市之间、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县域中心城市之间、县域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功能定位、产业分工、重大基础设施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2、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程度。河南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二是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多数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缺乏产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配套的产业园区发展相对滞后;三是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土地供应和资金筹措压力较大,影响了城镇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四是由于政府财力相对薄弱,融资能力不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直接制约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
3、城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河南创造性的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五级城镇体系,对各级城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城镇精细化管理还有待于完善,环境提升、交通道路秩序整治等工作推进亟待加快,管理长效机制急需健全;二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数量将持续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并村调整,势必引发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向社区管理制度转变。三是保障房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迫切需要由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由多种保障房并重向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转变,由注重建设数量向提升建设品质转变。四是社会管理理念落后、社会管理手段单薄、社会管理法规缺位、社会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更加突出,影响新型城镇化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
4、资源利用方式亟待转变。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国家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政策,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加剧了用地紧张。河南省20多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中,饱和度最高的达到85%,最低的仅32%,多数饱和度不足50%。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和环境容量不足也是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的制约因素。在转型发展期,河南以资源型为主的偏重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仍然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的情况下来运行。
5、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及其引领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二是土地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现行一系列土地制度创新的效果受到抑制,无法发挥。三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完全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就业、就医、就学、养老在内的一系列制度造成进城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四是行政区划调整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市县同城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五是城镇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突破。六是城镇化统计考核体系不完善,不能全面评价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不能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现代城镇体系
1.构建“核心+亚城市群+放射状发展轴线”的中原城市群空间组织框架。第一,加速郑汴都市区的发展,形成河南省的核心增长极,加强洛阳作为副中心的发展。第二,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构建郑汴焦新亚城市群、豫北亚城市群、许平漯南亚城市群、洛济三亚城市群和黄淮亚城市群等五个亚城市群。第三,构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米”字型城镇空间发展轴线。
2.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城镇的组团式发展。近期,各个城市的中心新商务区规划陆续获批、开始建设。在以中心城市市区为中心的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和中心城市关系密切的周边卫星城镇(县城、县级市市区和特定功能区)。通过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商业服务功能,藉此可强化中心商务区和周边城镇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加速中心城市的增长。
3.实现城市与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互动发展。河南省共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每个省辖市、县均有产业集聚区。每个县市中心城区通过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承担区域增长核心的功能,产业集聚区通过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承担产业发展功能,城市新区通过三化协调、城乡统筹,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
(二)提升城镇功能
1.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作为全省的增长极,郑汴都市区主要承担着区域经济增长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对周围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其承担着作为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技术研发和扩散中心的功能。
2、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战略下,地区性中心城市是其周边区域的组织核心,主要发挥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承担该区域的商业服务、产业发展功能,也是重要的宜居之所。
3、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发展实力。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和主导,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理想之地、首选之地,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4、完善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建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是更低层面的区域发展核心,其为城乡居民提供居住、生活服务功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5、加快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旧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是不同等级城镇快速发展的产物。旧城区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纪念和见证,但生活环境较差,城中村和棚户区生活环境更差,对它们改造势在必行。
(三)推进城乡统筹
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是强化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引导作用。二是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城镇发展的融合。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关键节点作用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统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构建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与救助等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
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经济增长;非线性影响关系;空间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金融危机过后,政府债务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希腊债务危机使其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希腊成为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违约的首个发达国家.而最近意大利政府公债规模持续攀升,其债务问题成为继希腊债务危机后欧洲经济关注的新焦点.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政府债务的合理水平存在争论,各个国家也都在政府债务的决策上有着不同态度.然而,与国外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地方债务主要表现为内债,债权人以国内机构和个人为主.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16万亿,当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9.2%;截至2016年12月14日,地方债发行已高达6.04万亿.日渐突出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热点并受到较大的争议:是否高速攀升的债务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向作用.
对于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已有的文献存在不同的结论.主流经济学领域将政府债务加入增长模型,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存在着负面影响(SaintPaul,1992)[1].Friedman(1987)[2]、Borio等(2001)[3]的研究也都表明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显著影响.Kumar和Woo(2015)[4]的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变量一定时,由于高度负债对投资与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得到初始债务存量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性的结论.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则是围绕两者的非线性关系展开.Reinhar和Rogoff(2010)[5]发现当政府债务与GDP比率未超过90%时,二者相关性较弱,但若超过该转折点时,债务对长期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Cecchetti等(2011)[6]和Padoan等(2012)[7]选取OECD国家为样本对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同样发现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超过85%时,政府债务的增长将会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Checherita和Rother(2012)[8]、Baum等(2013)[9]以欧元区国家为样本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OwusuNantwi和Erickson(2016)[10]通过实证对戛纳1970~2012年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间长期及短期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真实GDP增长率与政府债务之间在长期来看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短期显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联系.Schclarek(2004)[11]以1970~2002年间24个工业国家为样本,对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验证,并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Ogunmuyiwa(2011)[12]选取尼日利亚1970-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EC模型探讨了尼日利亚的外债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关系很弱且不显著.Herndon等(2014)[13]对Reinhar和Rogoff(2010)[5]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们使用相同的数据重新计算未能得到相同结论,增长率在政府债务超过90%的阈值前后并无明显区别.
上述研究尝试证明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固定的影响关系,而还有部分文献发现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不同样本中结果各异.贾康和赵全厚(2000)[14]认为影响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国家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规模标准,且适度规模具有时变性,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对应的规模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难以测算适度规模的具体值.刘洪钟等(2014)[15]的研究基于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对比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府债务与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其结果表明两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债务阈值存在差异,两组国家具有不同的债务承受能力,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债务的增加会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随着其规模的不断膨胀,最终产生不利影响.缪小林和付润民(2014)[16]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地方债务的促进作用在高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小,在低社会投资率样本中较大.Kourtellos (2013)[17]的研究发现民主政治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债务与当地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民主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债务的增加则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Megersa和Cassimon(2015)[18]探究了公共部门管理效率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利用政府部门管理指标将样本分类为弱与强国家,发现在公共部门管理效率较低的国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在公共部门管理效率较高的国家呈正相关关系.Egert(2015)[19]运用非线性阈值模型探究了政府债务是否在某一区间对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的非线性影响并发现,负线性相关关系只当政府债务水平占GDP的20%~60%时显著.Ghosh等(2013)[20]、Panizza(2014)[21]的研究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着针对该国的特定阈值,在该国家的债务水平超过其特定阈值后,债务水平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负影响.
以上文献针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结论尚存在较大争议:部分研究表明两者呈线性相关或非线性相关关系,另一部分研究认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关系.此外,前人研究多集中于对国外债务、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对比分析,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对我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分区讨论.而我国国情决定了其地方债务问题的特殊性.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债务承受能力不尽相同.那么,针对我国不同经济区域具体分析地方债务的增加对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其必要性.另外,根据Anselin(1988)[22]提出的空间相关性理论,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经济增长问题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空间相关关系.李新光和胡日东(2016)[23]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政府的债务规模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区域之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空间依赖性逐渐加强.而现有文献对两者关系的探究多使用普通面板模型,相较于传统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考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从而使本文的研究结果体现更加准确并体现个体差异.
综上,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全国30个省份的基础上,将全国总体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并考虑省域经济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在中国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不同区域地方债务水平变量,究竟会对该区域经济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抑或是两者并不存在影响关系,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2模型设定与数据选择
2.1标准面板模型
本文选取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参考国家统计年鉴,在全国30个省份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省份所在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由于数据缺失本文特将其剔除.参照张晏和龚六堂(2005)[24]以及ChecheritaWestphal (2012)[8],设定二次项形式,回归方程为:
其中,i表示不同地区,t代表时间,ui代表不可观测的个体效应的随机变量,εit代表随机干扰项.git表示 i 县(市、区)在 t 时期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时滞,同时为了避免逆向因果问题,借鉴王文剑和覃成林(2008)[25]的处理方法,采用本年与滞后3年的人均GDP的增长率的滑动平均值代表t时期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Ln debt表示地方政府人均实际的债务水平,Ln debt2it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二次项,用于分析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X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
2.2空间面板模型
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是由于数据测量上的误差和相邻地区经济的往来造成的(Anselin,1998)[22],传统面板模型忽视了不同地区存在空间相关性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误.一般而言空间相关性会体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常用的两种模型为空间自回归模型(SAR)与空间误差模型(SEM)(Anselin,2004)[26].空间滞后模型的形式如下表示:
2.3.2地方政府债务
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地方债务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机制,往年的地方政府债务的具体数据并没有系统全面的进行测算,各省市的审计结果没有对外.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性受到关注,国家审计局公布了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统计结果,之后在2012公布了部分省市审计结果、2013年公布了全国各省市债务审计结果.学者们往往会根据网络各渠道公布的零散的数据对长期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推测,但是无法考证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其次测算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有学者通过寻找合适的变量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刻画.本文参考张廷和赵艳朋(2016)[30]的做法,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变量,并以2004年为基期的各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再除以当年常住人口得到实际人均债务,并对数据取对数消除异方差性.
2.3.3其他控制变量
参考Kourtellos(2013)[17]、刘洪钟等(2014)[15]、OwusuNantwi和Erickson(2016)[10]等文献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选取实际人均GDP水平的对数值(Ln gdp),以衡量经济增长中的“赶超效应”,这一指标被大多数实证研究所采用.人口增长率(popgr),是劳动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投入要素.宏观税负水平(tax),用每省当年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代替.对外开放程度(openness),为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城镇化率(urban),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此外,考虑到人力资本(humanc)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参照林毅夫和孙希芳(2008)[31]用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学人数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库.从全国的经济增长来看,我国过去十几年里经济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且全国整体的城镇化率水平已超50%的中等水平.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比较来看,中西部地区实际经济率略高于东部地区,对数人均GDP水平却相对较低,说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整体的经济体量仍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从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其次,人均实际债务水平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增加,以此来看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此外,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人口增长率、宏观税负及城镇化率等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因素,都表现出在经
3实证分析
3.1基本面板模型回归
模型(1)的标准面板模型包含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两种形式.表2给分别出了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其中,豪斯曼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在不同地区都由于随机效应模型,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固定效应模型的可决系数都大于随机效应模型.故只针对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
从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全国及各地区债务水平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确实能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债务水平的二次项系数都显著为,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倒U性的非线性效应,而且刘金林(2013)[32]门槛值的测算公式debtthreshold=-b/2a(其中b为Ln debt估计系数,a为Ln debt2的估计系数)得出,东部地区的门槛值为5.813,高于中部和西部地^的债务门槛值,表明东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债务承受能力.
此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力资本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税收会抑制经济发展,这与实际结果相符.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ln gdp的系数值为正,人口增长率的系数为负,这与刘洪钟等(2014)[15]的估计结果一直.此外,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长期增长呈现出L型,而城镇化率是逐年提高的,所以在回归中城镇化率的系数表现为负.
3.2空间面板模型估计
空间相关性是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实证的前提,本文选用常用的lmerr、moranI及Walds空间相关性测度方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在全国及不同区域中都拒绝了截面个体之间不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原假设,说明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是合理且必要的.
出了基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对全国数据的估计结果,对此使用了无固定效应(1)、空间固定效应(2)、时期固定效应(3)和空间时期双固定效应(4)等方法进行估计.从表5中的(1)~(4)中模型的可决系数及模型似然值可以发现,两者数值都依次增加,其中可决系数达到0.491,也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中的可决系数0.387,从而表明对空间效应和时期效应都进行控制的模型(4)的表现更好.空间时期双固定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债务变量及债务的二次项都十分显著,两者系数与标准面板中的固定效应模型一致,说明债务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的非线性“倒U”型的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人均债务水平变动1个单位会使得经济增长0.052个单位,但4个模型的债务水平的门槛值范围为4.6~5.2,换而言之,即当债务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债务的增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当债务水平超过门槛值时债务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此外,空间自回归项的系数为0.583,且十分显著.在控制变量的系数估计结果中,实际人均GDP、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宏观税负水平及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表现出负向作用.在对全国样本运用SEM的估计中,最优模型为空间及时期双固定模型,为保持估计的一致性,在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中,仍选择SEM空间、时期双固定模型对三大区域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空间误差模型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其债务门槛值从5.8下降到了5.1,表明对于东部省份而言经济关系的往来会使得债务门槛降低.同时,人均债务水平仍然对经济产生正向作用,且仍具有线性的“倒U”型影响关系:在东部地区,二者呈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关系,保持适度债务规模,当其不超过特定阈值时,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刺激增长;但若任由地方政府债务无限扩张,当债务规模超过临界值时,反而对经济增长造成阻力,带来巨大风险.而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地区人均债务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变得不再显著,也表明债务对经济将不存在门槛效应.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相比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体量较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等原因,当经济出现较长期的下坡趋势时(本文使用的是4年人均GDP增长率滑动平均值,能代表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率),以非再生资源开采为经济发展导向的中西部省份之间的下行风险,具有明显的趋同效应,如山西、陕西的煤炭经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中西部省份地区基于高债务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不能有效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所以不能对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概而论,两者关系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有着很大差异.对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有着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的东部城市来说,保持合理的政府债务水平能够有效的拉动投资、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但过度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反而导致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带来新的产能过剩,加剧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副作用.而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债务承受能力较东部地区较弱,难以及时消化存量债务,因而政府债务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水平放缓,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经济环境,而中西部地区对于举借债务、投资项目缺乏有效规划和科学的项目论证,基于高债务的基础设施投资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从而政府债务的急剧增长反而给经济基础较弱的中西部地区造成巨大的偿债压力,占用流动性,对经济发展没有起到预期中的实际效果.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考察了2004~2015年我国省级人均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人均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考虑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及债务水平具有差异性的基础上,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运用了基本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分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为:
就全国整体而言,人均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显著的非线性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倒U”型影响关系,即当人均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超过特定值时,会抑制地方经济的增长.从分区域样本的研究来看,东部地区的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全国样本相同,也具有非线性的影响效应.这与现有研究从国家层面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刘洪钟等(2014)[15])、OECD国家(Cecchetti等(2011)[6]和Padoan等(2012)[7])、欧元区国家(Checherita和Rother(2012)[8]、Baum等(2013)[9])债务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论一致.而中西部地区在考虑省份之间的经济空间相关性后,债务对经济增长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基于高债务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是拉动经济的有效方式.
研究结论表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并不能对全国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概而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利于债务融通、较快消化存量债务、及时化解风险,保持合理的债务比率,政府债务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而相对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其抗整w经济的下行风险较弱,过高债务及其投资水平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以上结论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政策:对于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务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也要防止过高的债务水平给经济带来抑制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也不能一味盲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保持谨慎态度,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过高的地区应逐步减少举债,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水平整体放缓,应逐步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勿因短时之利而以高债务拉动经济增长,这对于中西部地区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紧紧围绕政府债务管理、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两方面,明确专员办监督重点,全面覆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以及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加快推进建立全方位、常态化监督体系,督促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融资和担保行为,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参考文献
[1]Saintpaul G.Fiscal policy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1243-1259.
[2]Friedman B M.New direction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debt[J]. Science,1987,236(4800):397-404.
[3]Borio C, Furfine C,Lowe P.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J]. BIS Papers Chapters,2001,1(6):1-57.
[4]Woo J,Kumar M S.Public debt and growth[J]. Economica,2015,10(328):9-13.
[5]Reinhart C M,Rogoff K S.Growth in a time of deb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100):573-578.
[6]Cecchettl S G,Mohanty M S,Zampoll F.Achieving growth amid fiscal imbalances:the real effects of debt[J].Economic Policy Symposiumjack Son Hole,2011,68(3):145-196.
[7]Padoan P C, Sila U, Noord P V D.Avoiding debt traps: fiscal consolidation,financial backstops and structural reforms[J].Journal Economic Studies,2012(1):151-177.
[8]ChecheritaWestphal C,Rother P.The impact of high government deb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channel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or the euro are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12,56(7): 1392-1405.
[9]Baum A, ChecheritaWestphal C,Rother P.Debt and growth: New evidence for the euro are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32(1):809-821.
[10]OwusuNantwi V,Erickson C.Public 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hana[J].African Development Review,2016,28(1):116-126.
[11]Schclarek A.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 countries[R].General Information,2005.
[12]Ogunmuyiwa M S.Does fiscal deficit determine the size of external debt in Nigeria? [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2011,3(10): 580.
[13]Herndon T,Ash M,Pollin R.Does high public debt consistently stifle economic growth? A critique of Reinhart and Rogoff[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4,38(2):257-279.
[14]Z康,赵全厚.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J].经济研究,2000,10:46-54.
[15]刘洪钟,杨攻研,尹雷.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与非线性效应[J].统计研究,2014,31(4):29-38.
[16]缪小林,伏润民.地方政府债务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分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4):35-40.
[17]Kourtellos A, Stengos T,Tan C M.The effect of public debt on growth in multiple regime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3,38(4): 35-43.
[18]Megersa K,Cassimon D.Public debt,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s there a link? [J].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5,35(5): 329-346.
[19]gert B.Public debt, economic growth and nonlinear effects:myth or reality?[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5,43:226-238.
[20]Ghosh A R, Kim J I,Mendoza E G,et al. Fiscal fatigue, fiscal space and debt sustainabil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J].The Economic Journal,2013,123(566):4-30.
[21]Panizza U,Presbitero A F.Public debt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ere a causal effect? [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4,41(C):21-41.
[22]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M].Dord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23]李新光,胡日东,2016,地方政府债务影响因素及空间传染效应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6(16):153-156.
[24]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 (季刊),2005,5(1):75-108.
[25]王文剑,覃成林.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 假说及检验[J].管理世界,2008(1):9-21.
[26]Anselin L, Florax RJM,Rey S J.Advances in 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ology,tools and applications[M]. Berlin: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4.
[27]Elhorst J P.Spatial econometrics[J].Springerbriefs in Regional Science,2014,1(1):310-330.
[28]Baltagl B H.Econometric analysis of panel data[M].New York:Wiley,2005:197-200.
[29]林光平,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1978―2002 年[J].经济学(季刊),2005,4(S1):67-82.
[30]张延,赵艳朋.预算软约束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J].经济问题探索,2016(4):8-13.
篇9
一、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效果
1、增进银企合作,提升循环经济内涵。针对模式中园区企业参差不齐的情况,该市金融机构积极优化服务,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对项目企业实施区别信贷政策和科学的市场化信贷导向,促进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辅导制度,与规模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信贷营销。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间,该市金融机构与32家(次)项目企业签约38亿元中、短期融资协议,履约率和本、息偿还率均达到100%。至20xx年底止,金融机构与循环经济体中92%的中小企业建立了信贷辅导关系,与100%的规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授信a级以上企业占比81%,授信金额为10.2亿元。
2、调整信贷结构,扶持循环经济项目。循环经济启动的重要条件是资金的高投入。该市金融机构适时加大对招商、新建和技改项目的金融支持,重点实施信贷结构调整,在逐步增加辖内信贷总量的同时,有效地增加了中长期信贷比重。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间,该市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集群的33个新建、招商项目和16个技改项目进行重点支持,累计投入中长期信贷资金15亿元。至20xx年底,该市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达38亿元,占比高于短期贷款余额4个百分点,实现了中长期贷款高于短期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
3、配置金融资源,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该市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集群重点配置了金融资源。20xx年至20xx年的4年间,该市金融机构通过辖内调剂而增加信贷资金投入5.8亿元,通过引进异地融资增加信贷资金投入6.4亿元,通过上级倾斜累计增加信贷资金投入8.9亿元。到20xx年底,该市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整个宜春市总量的19.30%和25.36%,贷款年均增长率达22.8%,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信贷总量的扩张有力地支持了该市经济总量的扩张,20xx年,该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跨入中部地区20强。
二、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做法
1、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带动企业资本扩张。该市金融机构坚持按照市场客观规律,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企业作为金融支持的切入点。通过实施招商项目的提前服务,确保招引项目与宏观政策的相关性、与窗口指导的一致性、与信贷投入的吻合性。通过实施在建项目的配套服务,对重大项目企业在建、技改项目多的特点,配套中长期信贷进行支持,确保重大项目产能扩大。通过实施重大项目的精细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辅导,与重大项目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而配置相应的信贷产品,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在促进其经营安全、平稳、效率的同时,快速实现资本扩张。
2、金融支持循环产业带动信贷资产扩张。该市金融机构明确信贷支持循环产业,对循环经济五大支柱产业的23个重大项目企业进行调查和评估,突出金融支持重点;争取上级支持,开辟信贷投入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集群在准入、评级、授信、审贷、放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实施辖内信贷资金调剂,将信贷营销重点向中长期信贷转移,并利用时间差调剂支农信贷资金,鼓励异地融资进入项目建设并享受本地银行同等待遇;建立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金融机构就项目企业的评估论证及相关信息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金融支持增长速度带动经济总量扩张。通过对重大项目集群的重点信贷支持,较好地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由煤电衍生的新型能源产业是金融支持重点,煤焦化、余热发电和煤层井下气化等项目为民用和精品陶瓷基地企业提供燃气,为水泥建材企业提供原料,形成数十家企业、经济总量上千亿的循环产业链。废旧金属、塑料的收购、加工是传统行业,在金融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再生物资市场,每年可供利用的废旧物资达20亿元,进而使再生金属产业异军突起,4家集团公司进驻该市,总投资达10.8亿元。在金融支持下的生物食品产业也应运而生,5家规模企业相继竣工投产,构成“一带一村一园”45平方公里富硒产业示范区的总体框架。
三、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的启示
1、支持重大项目是基础。实现经济金融总量放大,关键要求金融机构与时俱进。要发挥中央银 行窗口指导作用,抓住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把信贷结构调整到实体经济和重大项目上来;要坚持与项目带动战略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为金融支持项目带动战略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要形成与项目带动战略相适应的风险防范机制,使项目资本扩张、集群产业发展和经济金融总量放大成为风险防范的坚实保证;要正确处理支持项目带动战略与中小企业、三农经济的关系,努力实现从项目经济良性循环向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递进。
2、形成项目集群是保证。实现金融强力支持下项目经济良性循环向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递进,必须重点发展区域项目集群。要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形成的是产业集群,奉新孵化式融资形成的是板块集群,在更大的区域中就必须有更大的概念作支撑。经济的梯度转移是形成项目集群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长三角”和“海西”项目集群的兴起,是将区域优势溶入国家乃至国际大背景的产物,这也正是内地形成项目集群所必须的借鉴。目前,内地项目集群的形成更多是依靠大型项目的带动,然而其最佳效果是企业带动市场、市场带动企业,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浙江、山东一些地方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点。
篇10
关键词:文化;旅游业;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79-02
在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中,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和优势产业,作用日益显现。各级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非常重视旅游业,把它纳入省、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全民要树立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积极主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湟源旅游业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高起点、严要求,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谁投资,谁受益”,“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为湟源县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湟源的新型朝阳产业。
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是国家的一种软实力。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拓展一个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经济正在进入市场,进入产业,经济与文化交融一体,合二为一。例如,澳大利亚近年来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每年创汇40多亿美元,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五大行业;一艘巨轮《泰坦尼克号》给好莱坞带来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抵得上中国二三百万农民折腾一年的收入总和;每年美国人用于娱乐的支出费用是2 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花在体育上的。
旅游业更是大众公认的动力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五个就业机会。在未来5―10年内,全球旅游业将创造1.3亿个就业机会,其中中国将上升得最快,这对于中国解决经济减速增长,解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分流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无法安置的问题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双重特性,而且具有引导、激励、整合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其作用称为“文化力”或“精神动力”。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脆弱的民族、一个单薄的民族。在明天,谁拥有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经济、政治的优势。在今天区域经济精彩纷呈、各显身手之时,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走区域经济独特发展之路。比如,同属西部地区的陕西、宁夏、云南等不发达地区都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在中国西部旅游网络中开辟了自然风光、历史遗址、红色旅游等独特的旅游基地。他们将旅游业或定位于支柱产业,或定位于主导产业,职能部门都树立了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积极主动为旅游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省旅游业高起点、高效益地、吸收和借鉴别的省份已有的良好经验,瞄准生态旅游和文化、专题旅游等未来旅游发展方向,将历史文化旅游和绿色旅游作为发展湟源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并举,谁投资、谁受益的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
1.文化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文化,最早源于拉丁文calture,意为耕种、居住,进而引申为人类为摆脱自然状态而特有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今天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则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给旅游者真善美的享受和扩充知识和深入思考的特殊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血脉相连,相互渗透,又与一般文化相区别,文化不仅孕藏在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中,而且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也有文化层面鉴赏方面的需求,挖掘出属于自已特有的美学价值便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旅游文化的终极本质就是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美学价值。
2.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一个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利益。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三、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意识
1.文化挖掘。“旅游业像一把火,他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弗克斯)“仅对旅游业做经济上的定性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林洪贷)“‘七五’以前(即199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增长点是历史的必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应该是高起点发展的,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要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为文化型的经济事业。”(于士英)当前,旅游业突出体现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在于相对于工矿企业,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等优势,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具有带动作用。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相对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因此,旅游业是公认的文化产业,也是公认的动力产业。
2.文化丰富。一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托,寻找、放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点。大力开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赋予原有旅游景观以更新、更深的文化内涵。二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品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服务、旅游商品进行高品位的文化开发,挖掘其文化内涵,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实施精品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强烈的文化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完善统一。
3.文化优化。“文化不仅是除旧立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温故知新。”()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美的设计,美的提炼,美的升华,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
4.文化保护。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为其解决社会服务的时候就要十分重视对其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既保留传统文化,又要融合外来文化,重视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更是一件功盖千秋的伟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的今天,强调文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特别要防止那种不切实际、一哄而上的借保护之名行“利益之实”的“破坏性建设”。更要防止在短暂性利益的幌子下毁灭民族文化最本质的原生环境。文化是一种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不是封闭一些知与行自身,而是从更广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上去保护,因此,只有加强民族自信心,增强文化自豪感与发展文化的使命感,才能做好文化的保护。
四、湟源旅游业有待提升文化竞争力
自2000年以来,湟源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推进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根据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基础条件大有改善、但不尽人意的实际,湟源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进行旅游招商,加大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日月山景区从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投资2 06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文成公主广场、文成公主纪念馆、商业区等项目建设,旅游服务功能增强,现已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投资60万元对城隍庙、北极山、东科寺、扎藏寺等景点进行了维修;大黑沟森林公园、宗家沟两个景区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赞普林卡、和平旅游购物点、河湟花卉观光园、大华休闲度假村;投资2 500万元修建了湟源峡石刻走廊建设项目;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日月山景区垃圾处理厂;投资106万元改建了人民公园;全县农家乐1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500多人;以开展“文化湟源”宣传活动为契机,推出了两大文化旅游品牌,即日月山“大地艺术”生态雕塑节、摄影艺术节;特别是湟源古城的开发投资巨大,在1 000万元以上,注重宣传和推广,得到了应有的效果。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纪念品加工规模化发展,把过去以农民为单位的加工点组织起来,成立了旅游纪念品开发服务公司、皮绣公司、刺绣公司等等。
五、着力打造以“文化湟源”旅游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品味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011年湟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文化湟源”旅游,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1.抓好丹噶尔古城的深度开发,在古城开发建设上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投资不减,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实主要景点文化内涵,发挥文化特色,完善旅游配套产业,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古城真正成为王牌景点,实现“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目的。
2.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强与省内周边旅游景区互补联合,构建主题突出、功能互补的旅游格局,努力使全县旅游资源尽快“串珠成链”。加大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洽谈衔接力度,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路线,拓展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人次,努力将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综合旅游,过境游变为消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