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区别

篇1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继续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加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应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一、全国县域经济强县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包括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东北十强县,共有309个。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规模格局是: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10.81%;县域总面积约123.3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2.80%;人口约为2193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地区生产总值约为55941.16亿,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为2824.87亿,占全国地方财政的11.99%。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平均水平格局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30元/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7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272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4%、139.15%、92.26%。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5倍,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数的10倍。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

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为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向导。

二、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

动态变化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期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格局呈现出一些鲜明特征,具体概括为:

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数比例大。浙江省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6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县域经济强县之间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县域经济强县组团,为城市群建设、区域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前十名中,江苏省占到7席。

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有91个,远远多于浙江省58个和江苏省52个。近几年,山东省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县域经济战略,百强县数量逐年增加,在本届评价中县域经济百强县数量与浙江省一样,达到26个。但是在山东、浙江、江苏三省中,山东省百强县的居民收入水平最低,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介于三省中间。

广东省县域经济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百强县的行列。在本届评价中,广东省百强县的数量有所增加,县域经济发展有起色。

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正在改变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格局。

三、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

百强县(市)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6个,山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5个,浙江省26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7个,湖南省3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浙江义乌市、浙江余姚市、山东荣成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第一名。

新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有9个:黑龙江肇东市,江苏姜堰市,浙江嵊州市,江西南昌县,山东青州市、高密市,湖南宁乡县,广东博罗县,陕西神木县。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2.3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52%、21.25%、30.84%、20.66%、13.02%、13.78%。

四、第八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评价中心将参加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西部十二个省(市、区)的县(市、旗)单列出来,按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排列,评价出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第八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除外,均有分布,具体是:内蒙古自治区2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9个、重庆市7个、四川省22个、贵州省5个、云南省10个、陕西省6个、甘肃省1个、青海省2个、宁夏回族自治区3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

西部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四川双流县、新疆库尔勒市、内蒙古准格尔旗、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陕西神木县、云南安宁市、四川郫县、云南大理市、内蒙古托克托县、四川西昌市。

新进入西部百强县(市)的有9个:内蒙古乌拉等前旗,四川达县、泸县、中江县,云南呈贡县、沾益县,宁夏平罗县,新疆沙湾县、和布克赛尔县。

西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53.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3.3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01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0%、30.77%、34.09%、29.03%、17.04%。

五、第八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

评价中心将参加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中部六省的县(市、区)单列出来,按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排列,评价出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中国中部百强县(市)。

第八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在中部六省中分布是:山西省15个、安徽省12个、江西省9个、河南省41个、湖北省11个、湖南省17个。

中部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湖南长沙县、河南巩义市、【河南偃师市、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禹州市、登封市】、山西河津市、湖南浏阳市、山西孝义市、江西南昌县、湖南宁乡县、湖南望城县、河南永城市。其中河南偃师市、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禹州市、登封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中部第三位。

新进入中部百强县(市)的有6个:山西潞城市、汾阳市,安徽繁昌县,江西德兴市,河南鹿邑县,湖北枣阳市。

中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5.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24.9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1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68%、22.49%、34.22%、21.73%、16.70%。

六、第八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

篇2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空间自相关;动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K902;F1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2-0007-05

因为区域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的迥异[1],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差异.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1)研究区域从沿海与内陆(东中西)差异[2]转向各省份省内差异[3-5]、经济区和城市群差异[6-7];(2)研究方法以传统统计学方法为主[2-3]到结合GIS的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空间统计方法成为主要方向[4-7];(3)研究尺度从宏观的省(市、自治区)为单位[2]转向微观的县域为单位[3-7];(4)研究指标为单一指标[2-3]和综合多指标测度[4-8]共同使用.近年来省际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差异开始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9].从目前的成果来看,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部省际边缘区,对中西部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内容更多关注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缺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探讨其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规律和动力因子,对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构建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轴线和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以洞庭湖为核心,所在自然地理区域为载体,由洞庭湖平原自然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复杂网络型经济社会系统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生态经济区.经济区由湖南省岳阳、常德、益阳3市,长沙市望城区,湖北省荆州市组成,共33个县(区),规划总面积6.05万平方公里.2011年经济区生产总值5 964.9亿元,常住人口2 279.06万人.由于人均GDP可以很好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被广泛用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因此选用其作为测度指标.本文将各市辖区合并为地市市区,最终研究县域28个.基础数据源于2002―2012年《湖南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自各地市统计公报.

1.2研究方法

1.2.1标准差和极差、变差系数和泰尔系数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用标准差(S)、极差(R)衡量,相对差异用变差系数(CV)、泰尔系数(T)测度.变差系数是用来表示一组数据标准差与其平均数大小的相对量,泰尔系数可将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分解成子区域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并能计算各自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公式见参考文献[2]).

1.2.2空间自相关空间自相关是指某要素属性值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相关性,是检查某区域要素属性值与相邻区域是否存在显著的关联.空间自相关一般有全域和局域两种指数,全域指数用于判断属性值在整个研究区域的聚集特性,不能准确指出聚集子区域;局域指数用来反映研究区域中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在属性值上的相关程度,能确定聚集子区域的具置.空间自相关计算方法有Morans I、Geary C、Getis-Ord G等,常用Morans I[6].

2县域经济差异时间演变特征

2.1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现同步波动式缩小

图1显示,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标准差由3 771.83上升到14 272.61,年均增长14.23%;极差由20 004.04变化为53 988.88,扩大2.70倍.以2006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6年为缓慢增长阶段,两者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45%和8.95%;2006―2011年为加速增长阶段,两者速度达到18.14%和11.95%.相对差异呈同步波动缩小趋势,根据变化情况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8年为波动式扩大阶段,两者均上升至最高点,分别达到0.678和0.084 9;2008―2011年为持续下降阶段,两者分别下降17.17%和18.37%.

2.2四地市内部和地市间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各异

根据泰尔系数空间分解特性,可将整体差异分解为荆州、岳阳、常德、益阳4地市内部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地市间的差异在研究时段内由0.008 3升至0.027 8,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率由11.61%扩大至40.10%;

荆州和常德内部差异呈波动式扩大,两者分别由0.005 7和0.011 8增加至0.007 7和0.015 2,贡献率分别由8.04%和16.59%升至11.08%和21.99%;相反岳阳和益阳内部差异明显缩小,岳阳对整体差异的贡献由比重过半降至22.78%,益阳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后减至4.05%.由此可知:地市间差异和岳阳、常德内部差异“三足鼎立”,是经济区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3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演变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按人均GDP均值的150%、100%、50%划分区域经济类别的标准,以2001、2006、2011年经济区各县域人均GDP为基础,可将县域划分为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落后4种类型,并绘制图2.计算Morans I,Global Morans I结果见表2,根据Local Morans I结果所有县域可分为HH型(high-high)、HL型(high-low)、LH型(low-high)、LL型(low-low),用ArcGIS.

3.1高水平县域为地市市区及周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由相对均衡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转变

据图2可知:2001年发达县域为常德市区、岳阳市区,次发达县域为益阳市区、荆州市区、望城、桃源、石首;2006年发达县域增加望城,而次发达县域除益阳、荆州两市市区,还有华容、湘阴、临澧、津市;2011年发达县域不变,次发达县域除益阳、荆州两市市区,还包括华容、湘阴、汨罗、临湘、津市.除2001年的石首外,均为地市市区及周围县域.另一方面高水平县域2001年随机分布于各地市,常德、荆州数量均为2,岳阳、益阳为1(长沙除外);2006年岳阳、常德数量各为3,益阳、荆州为1;2011年岳阳升至5,常德降为2,益阳、荆州不变.同期落后县域数量不变,但由2001年益阳所辖安化和桃江变为2011年荆州所辖江陵和监利.所以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由相对均衡分布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转变.

3.2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呈“四核”空间结构

如表2所示,研究时段内Global Morans I均为负数且接近于0,说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随机分布,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且Z(I)全部在(-1.96,1.96)之内,P值均大于0.05,也从侧面说明如此;其值上升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县域具有集聚的趋势,但未形成核心增长极.图3显示:(1)HH县域.2001年包括桃源、望城,2006年长沙、岳阳市区、常德经济辐射作用显现,增加华容、湘阴、津市;2011年长沙、岳阳市区辐射作用增强,益阳市区、汨罗、临湘成为HH型县域,数量增至6.(2)HL县域.此类县域基本为地市市区:2001年为4个市区和石首,2006年为4个市区,2011年降为3个.(3)LH县域.该类县域主要分布在HH和HL型县域周边,又被称为“边缘县域”.数量由12减至9,集中于常德、岳阳市区周围.(4)LL县域.数量变化不大,但由分散走向集中:2001年由石门、澧县、松滋、公安、江陵和南县、沅江、汨罗、平江组成两个聚集区;2011年平江、临澧变为LH型县域,安乡成为LL型县域,在经济区西北部形成大片LL关联区.综上所述,经济区呈现出以地市市区及周边高水平县域为代表的HH、HL型县域为核心,以LH、LL县域为边缘的“四核”空间结构.

4动力因子

有的学者认为动力机制包括推动事物发生的动力因子和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动力因子是理解作用机制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这为动力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10].本文据此进行分析.经济区过高的农业经济比重、未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低的外向型经济联系是经济发展内在属性.因此以2001―2011年各县域的人均GDP相对发展率(Y)为因变量,选用人口年均增长率(X1)、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对发展率(X2)和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相对发展率(X3)、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对发展率(X4)、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相对发展率(X5)为自变量,分别表示人口、工业化、市场和行政4种动力,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模型为Y=-0.147X1+0.621X2+0.292X3+0.308X4+0.195X5.可决系数R2=0.975,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0.969,统计量F=169.956大于F0.05(5,22)=266,表示模型总体上拟合较好;统计量t的绝对值均大于t0.025(22)=2.074,且双尾显著性概率Sig.皆小于005,表明标准化回归系数是显著的.2001―2011年人均GDP的相对发展率与工业化、市场、行政动力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分别为0.963和0.850、0.837、0.768,说明以上3种动力对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扩大起促进作用;与人口动力存在着较低程度负相关,反映出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差异扩大起延缓作用.

.000

4.1工业化动力

因子影响系数为0.621和0.292,居第一、三位,说明工业化是经济区差异形成主要推动力.2001年荆州、岳阳、常德、益阳、望城工业化率为35.44%、35.33%、32.16%、23.32%、32.77%,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011年除荆州外分别上升至51.65%、42.47%、42.19%、59.04%,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是因为湖南部分经济区改革开放后一直是重点发展区域,享有经济发展的优先权,而湖北省的重点发展区域一直位于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宜昌、襄阳为顶点的“金三角”地区,荆州获得的发展机会相对较小.

4.2市场动力

市场动力指区域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活跃程度,可以通过商品购买和销售状况进行观察[11].其影响系数达到0.308,为第二大因子.2001―2011年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荆州、岳阳、常德、望城、益阳之比由1.73∶1.60∶1.27∶1.14∶1转变为1.18∶1.54∶1.36∶4.92∶1;同时各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经济区的比重2001年为33.86%、26.06%、23.53%、2.52%、14.03%,2011年为25.24%、27.11%、25.09%、8.35%、14.20%.由此可看出岳阳、常德、望城的市场发育和活跃程度要明显优于荆州和益阳.

4.3行政动力

行政动力即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直接体现是国家、省级政府的直接投入,反映了决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图或目标,即区域发展采取平衡还是不平衡的方式[11].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先后实施“长株潭经济区”、“五区一廊”、“一点一线”、“一带两廊”等经济战略使岳阳、常德两市获得大量投资,而益阳长期处于投资边缘带,3市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湖北实施了“一点四面”、“重点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黄石、宜昌、襄阳为顶点的金三角地区”、“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投资重心在武汉,荆州未能获得足够投资导致与其余3市经济差异拉大.

4.4人口动力

区域丰富的人口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但人口过多则会消耗更多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果,最终不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12].2001年经济区人均GDP为6 153元,同期湖南和湖北两省为6 054元和7 813元,相当于两省的102%和79%;2011年经济区为26 080元,两省是29 880和34 197元,为87%和76%.原因除两省经济发展较快外,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抵消了经济发展成果,使得各县域经济差异缩小.

5 结论

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2001―2011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和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经济区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变化:先扩大后缩小.依泰尔系数分解特性可知四地市间差异显著上升,四地市间和岳阳、常德内部差异是经济区差异主要贡献者.

(2)空间上高水平县域为地市市区及周围县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由相对均衡分布向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转变.Global Morans I指数呈上升趋势,但所有值均小于0说明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呈现出以地市市区及周边高水平县域为代表的HH、HL型县域为核心,以LH、LL县域为边缘的“四核”空间结构.

(3)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工业化、市场、行政动力对经济区差异扩大起促进作用,其作用程度分居第一、二、三位,而人口动力对经济区差异扩大起延缓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宋金平,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徐建华,鲁凤,苏方林,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 2005,24(1):57-68.

[3]张锦宗,梁进社,朱瑜馨.新疆县域经济分异特征、原因及对策探讨[J].地理科学, 2010,30(4):536-543.

[4]熊薇,徐逸伦,王迎英.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 2011,30(2):224-230.

[5]艾少伟,陈肖飞,魏明洁.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31(2):32-36.

[6]谢磊,李景保,何仁伟,等.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时空差异演变[J].城市问题, 2013(11):67-73,97.

[7]张永亮,白永平,黄永斌.呼包鄂榆经济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变化[J].经济地理, 2012,32(8):14-19.

[8]唐凯,周国华.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空间冲突形成原因及其风险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36(3):90-94.

[9]陈晨,王文杰,王维,等. 九龙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8(3):121-128 .

[10]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 2009,64(4):387-398.

篇3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

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83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6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县均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较上年增长48.9%。

四是县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陕西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979.14亿元,县均实现工业增加值23.85亿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县域经济明显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与中东部相比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和弱势?

张晓光:陕西县域经济从纵向比较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看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全国和发达省份及周边地区比较,发展相对滞后,“瓶颈”制约明显,存在差距明显。

一是县域主要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为6851.3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510.4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17位。在全国基本接近中游水平。但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4%、65.9%和81.5%,排名分别为18、27和22位,属下游水平。虽然2008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全省GDP的51.2%,但总体来看,县域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

二是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强县不强。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2007年,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平均31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达到1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分别是陕西“十强县”平均水平的3.2倍、2.9倍和2倍,其中生产总值平均值就高出2007年陕西县域最高值(靖边县)近111亿元。

三是经济总量规模水平较低。2007年,陕西县域GDP总量为2689.66亿元,占全省的49.2%,比全国57%的比重低7.8个百分点,比东部的浙江、中部的河南和西部的内蒙古分别低3.3个、21.6个和lO.5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32.41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137.56亿元、64.4亿元和13.4亿元,县域人均GDP为11200元,分别相当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的36.2%、80.1%和65.3%。如果按浙江省县域GDP平均169.97亿元计算,陕西只有靖边和神木两个县达到。

四是强县少且实力相差较大。在中郡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连续多年的测评中,2006年以前,陕西县域均与百强县无缘,直到2007年,陕西才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2008年神木和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分别排59位和93位。2007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浙江占到其全部县域数的60.3%,河南33.3%,陕西仅为3.6%,西部的内蒙古也高于陕西省。

五是县域财政收入水平低。2007年,陕西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05.5亿元,县均1.27亿元,分别低于浙江、河南和内蒙古9.03亿元、1.76亿元和3.01亿元。在财政总收入超过2亿元的县(市)中,陕西仅有29个。县域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49元,仅比河南高10元,相当于浙江的24.9%,内蒙古的20%。

六是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与全国的4761元相比,相差1625元,相当于全国的65.9%,排名第27位,2004年至2008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为1269元,同期全国的增加额为1825元,陕西比全国少增556元,与东部浙江、中部河南、湖北相比,分别由2004年相差4.077元、686元、1023元拉大到2008年的6122元、1318元、1520元,与西部内蒙古相比,差距由1762元缩小到1520元。

记者:陕西地域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各异,陕西县域经济划分为哪几个梯度,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张晓光:梯度分类分析表明,陕西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属于中等发达地区,且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第一梯度:即2008年度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关中平原、矿产资源富集区,承接省会城市和工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好,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大,活力较强,且发展环境良好,属于典型的工业主导型经济。

第二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11名到第30名,共20个县。主要分布在关中经济区、陕北能源富集区和汉中经济区。地理位置总体上相对较

好,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部分县(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县域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经过努力可望进入陕西“十强”。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县(市)大部分虽属工业主导型经济,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是很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

第三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31名到第65名,共35个县。涵盖了关中、陕南和陕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县绝大部分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城市,大部分县工业化程度较低,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

第四梯度:即2008年度县域经济监测结果第66名到第83名,共18个县。主要分布在陕南、陕北边远地带和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区位劣势比较明显,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多有不便,通信相对滞后,资源较为匮乏,缺乏特色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新的增长点。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都有哪些特点?

张晓光: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优势上。

近年来,陕西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在全省GDP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11.7:48.9:39.4,到2008年,这一结构变化为11.0:56.1:32.9,一产比重比2004年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6.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83个县(市)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6.7:61.0:22.3,虽然与全省有所差异,但整体结构与全省基本相同。从目前情况看,陕西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三阶段“231”。

记者:陕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制约因素?

张晓光: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陕西现实情况看,除“十强县”和第二梯度部分发展较快的县域外,绝大多数仍属于经济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在总体上表现为: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工业化程度偏低、需求水平不大、城乡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首先是发展水平差异,其次是非农产业差异,第三是两极分化差异。二是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县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结构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的现象。三是建设用地紧缺、发展资金短缺、招商引资困难等县域经济发展要素制约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为42.1%,在83个县(市)中,只有11个县(市)达到这一水平,有38个县不足20%。与浙江、内蒙古相比,陕西省大部分县域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优势产业支撑,县城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带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小城镇数量少、层次低,转移农业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品集散和消费重要市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记者:实现陕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有哪些对策建议?

张晓光:一是要认真做好扩权县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目前陕西省扩权县已达30个,但从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看,工作不到位,对扩权强县的创新意识和力度不足。应本着“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则放”的原则,进一步扩权、放权。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县域发展的实质问题,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实现县域跨越发展。

二是主攻特色、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施富民工程。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着力推进板块经济发展战略,打造规模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集聚,特色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从县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特点等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认真做好县域城镇化规划,以城镇化促进县域工业化、以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篇4

摘 要:壮大县域经济,重在突出个性,形成特色。从地域自然资源特色与县域经济特征和发展方向的关系,整合狭义、广义资源特色,发挥综合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地情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并围绕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就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料,提出了强化地情文献工作服务特色经济的意识,按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要求加强地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加工的几点具体建议。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 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1、从服务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高度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地方党校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不能只注重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及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采购、收集和管理,也要重视地情文献的采购、收集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用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大服务的观念搞好资政服务。在充分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地方文献资料,研究和整理出地方文献信息中有关经济资源记载的特别内容,为发展特色经济服务,这是由地方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篇5

关键词:县际经济;云南省;发展路径;经济水平差异

引言

云南是中国西部边疆省区之一,其经济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又面临着重新调整,而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制定,一方面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充分认识自己的现有水平和在全国的位置;另一方面更要立足于云南的实际,明确云南经济发展的现状,立足于云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只有这样,所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才能既符合国家宏观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又切合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才能促进和加快云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研究云南区域经济差异,探讨其变化过程及解决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数据与方法论

1.1数据的选取与来源

本文数据选取1992年至2008年云南省各县域总人口、总GDP,数据来源于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目前有各别年份各别县域的数据不全,本文用spss13.0软件进行修正。

1.2选取的方法

(1)空间分异序列

利用各县域人均GDP数据及各县域总GDP在各个年份进行聚类,进行逐年区域分异。

(2)时空路径分析

逐年对属于不同类别的类别时间序列进行聚类,其中隐含了空间要素,因此形成了时空发展路径的分异,并根据各经济数据研究时空路径分异的经济特征演变。

2.1992-2009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路径分异与县域发展类型

本部分运用spss13.0中的系统聚类法,依据各县1992年至2008年人均gdp、总gdp对每一年云南省所有县域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各个县域的类别时间序列,再依据各县域的类别时间序列对各县域再次聚类,将云南省各县域分成六组,分组如下:

第一组:红塔区(玉溪市)。

第二组:盘龙区(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市)。

第三组:瑞丽县(德宏州)、呈贡县(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市)、水富县(昭通市)、楚雄市(楚雄州)、个旧市(红河州)、开远市(红河州)、弥勒县(红河州)、大理市(大理州)、安宁市(昆明市)、麒麟市(曲靖市)、官渡区(昆明市)。

第四组:隆阳区(保山市)、潞西市(德宏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临沧州)、晋宁县(昆明市)、富民县(昆明市)、宜良县(昆明市)、石林县(昆明市)、嵩明县(昆明市)、陆良县(曲靖市)、罗平县(曲靖县)、江川县(玉溪市)、澄江县(玉溪市)、通海县(玉溪市)、华宁县(玉溪市)、易门县(玉溪市)、峨山县(玉溪市)、元江县(玉溪市)、昭阳区(昭通市)、禄丰县(楚雄州)、蒙自县(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红河州)、文山县(文山州)、思茅市(思茅区)、景洪市(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双版纳州)、宾川县(大理州)、丽江县(丽江市)、华坪县(丽江市)、香格里拉县(迪庆州)。

第五组:梁河县(德宏州)、马龙县(曲靖市)、宣威市(曲靖市)、牟定县(楚雄州)、南华县(楚雄州)、姚安县(楚雄州)、大姚县(楚雄州)、永仁县(楚雄州)、元谋县(楚雄州)、建水县(红河州)、石屏县(红河州)、普洱县(思茅市)、景谷县(思茅市)、孟连县(思茅市)、永平县(大理州)、洱源县(大理州)、腾冲县(保山市)、盈江县(德宏州)、陇川县(德宏州)、临沧县(临沧州)、云县(临沧州)、东川区(昆明市)、师宗县(曲靖市)、富源县(曲靖市)、新平县(玉溪市)、祥云县(大理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怒江州)、德钦县(迪庆州)、西盟县(思茅市)。

第六组:鲁甸县(昭通市)、巧家县(昭通市)、盐津县(昭通市)、大关县(昭通市)、镇雄县(昭通市)、威信县(昭通市)、彝良县(昭通市)、元阳县(红河州)、红河县(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州)、绿春县(红河州)、西畴县(文山州)、丘北县(文山县)、广南县(文山州)、墨江县(思茅市)、澜沧县(思茅市)、宁蒗县(丽江市)、福贡县(怒江州)、凤庆县(临沧州)、永德县(临沧州)、禄劝县(昆明市)、寻甸县(昆明市)、会泽县(曲靖市)、永善县(昭通市)、绥江县(昭通市)、双柏县(楚雄州)、武定县(楚雄州)、屏边苗族自治县(红河州)、泸西县(红河州)、砚山县(文山州)、马关县(文山州)、富宁县(文山州)、麻粟坡县(文山州)、景东县(思茅市)、镇沅县(思茅市)、江城县(思茅市)、漾濞彝族自治县(大理州)、弥渡县(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理州)、云龙县(大理州)、剑川县(大理州)、鹤庆县(大理州)、施甸县(保山市)、龙陵县(保山市)、昌宁县(保山市)、永胜县(丽江市)、泸水县(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怒江州)、镇康县临(临沧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沧州)、沧源佤族自治县(临沧州)。

3.云南省总体差异及其区内、区际差异演变

上文我们根据云南省各县92年以来发展路径将各县分成若干类。本部分,我们通过对各县人均GDP数据的处理、计算并结合上文云南省各县域的空间聚类数据,分析92年以来各组内部、各组间和云南省总体泰尔指数演变。

3.1云南省总体差异及区际差异演变

图1 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演变

Fig.1 The process of spatial difference and tatal difference of Yunnan province

由图2所示,1992年-2008年云南省总体泰尔指数及区域间泰尔指数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明显的扩张――缩小――扩张――缩小的波动性变化。总体泰尔指数要略高于区域间泰尔指数。1992年至1994年,泰尔指数迅速增减,平均增长率接近70%,1994年,总泰尔指数和区域间泰尔指数分别达到0277和0262的最高点。1995年至2003年,两泰尔指数逐渐下降,年均下降率约10%,2003年,两泰尔指数达到015和0137的低值水平。2003年至2004年,泰尔指数出现增加,增长率分别达到187%和175%。2004年至2008年泰尔指数再次出现下降,2008年,降至0138和0122的低值。

在改革开放初期,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迅速扩大,后呈现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2004年左右出现扩大迹象,随后又逐渐缩小。总体来看,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总体差异和区际差异呈缩小态势,但下降幅度逐渐缩小,曲线趋于平缓。

3.2云南省区内差异演变

图2 云南省六组组内差异演变

Fig.2 The process of interal-group difference of six groups of Yunnan province

从图3可以看出,5组区域内部差异大小不尽相同,但均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态势,区内差异由大到小大致依次为组3、组6、组4、组5、组2.(组1因只有红塔区,不做考虑)。

组2内部泰尔系数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趋势,1992年至1995年,泰尔系数呈上升趋势,1995年至1997年,泰尔系数逐渐下降,1997年至2003年,泰尔系数小幅上下震荡,基本维持不变,2004年,泰尔系数跌入最低值,为0000558,2004年至2007年,泰尔系数迅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0022,2008年有所回落。总体来看,组2内部泰尔系数呈现增大趋势,说明组2内部地区差异呈扩大态势。

组3内部泰尔指数呈现变小――小幅变大――变小――变大――小幅回落的变化趋势。1992年泰尔指数处于峰值,接近0039后知道2003年呈现逐渐回落趋势,2003年至2006年,泰尔指数迅速上升,其后泰尔指数有小幅下降。总体开看,除个别年份,组3内部泰尔指数是所有组别当年泰尔指数的最高值,说明组3内部地区差异是所有组别中,地区差异最大的。泰尔指数总体呈现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说明92年后地区差异逐渐缩小,2003年后又迅速扩大。

组4内部泰尔指数变化整体比较平稳,呈变小趋势,除2002年至2003年有比较明显的变大。总体来看,组4内泰尔指数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而且曲线逐渐平缓,变化率也逐渐变小,说明组4内地区差异逐渐缩小,而且地区经济波动逐渐减少,地区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组5内泰尔指数1992年至2002年虽有小幅震荡,但一直比较平稳,2002年至2003年出现明显下行,2003年至2005年,出现急剧变大――急剧变小的剧烈震荡,2005年后泰尔指数逐渐变大。总体来看,1992年至2003年,组5内泰尔指数比较平稳,说明该时间段内地区差距变化不大,2003年后,泰尔指数快速上升,并出现剧烈震荡,说明该段时间内地区差异迅速扩大,并且地区经济出现过比较大的震荡。

组6内泰尔指数呈现变大――变小――变大――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区域内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演变趋势。总体来看,组6内部泰尔指数比较平稳,呈缓慢扩大趋势,1992年,组6区内泰尔指数为0018,2008年为0021,涨幅不到17%,说明组6内地区差异变化不大。另外,组6内泰尔指数一直维持在高位,说明组6内地区差异一直比较大。

4.云南省地区经济差异影响因素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具有比较优势地区会率先得到经济的发展,成为增长极,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由此可见,适度的区际差异是区际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云南省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政策的重点向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中心城市倾斜,加大对这些城市的政府投资,这些城市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从而形成了全省经济增长极极点,同时与之相邻的安宁、呈贡、楚雄、弥勒、宜良、沾益等县市最先接受其经济辐射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边远县市远离经济中心,政策扶持力度较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形成边缘地区[1]。

云南省县际经济发展差异还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省是一个多山省份,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4%,高原和丘陵约占10%左右,盆地、河谷(坝子)仅占6%,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极大,类型多样错综复杂。全省129个县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面积都占到70%以上,没有一个县是纯坝区。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这种特殊地形、地貌导致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因为地理条件的千差万别,导致县、区、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

6.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云南经济,缩小地区间差异,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上文叙述了制约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和三产结构,而解决上述经济结构问题的核心措施是扩大内需。唯有扩大内需才能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且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另外,扩大内需可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在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在扩大消费[3]。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第二,政府加大对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投入,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增加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让社会保障不仅覆盖城市,而且也覆盖农村。第三,增加居民支付能力,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4]。

(2)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着重加强基础建设投资

对云南这个内陆省份而言,扩大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尤为重要,在强调提速消费引擎的同时,唯有保持投资引擎的平稳快速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迈进。一是吃透西部大开发精神,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大项目支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二是创新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搭建融资平台,鼓励和带动社会民间资本,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三是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协调机制,努力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四是进一步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抵制投资率的过度上升,提高投资效率[5]。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投资的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成就。为了进一步加快云南省基础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机场、电网、通讯、水利设施等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公路、铁路等建设,而重要目标是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突出云南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对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密切与国内外市场联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不低于、甚至应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高收入的税收调节,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6]。(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参考文献:

[1] 邱膑扬,廖春花,明庆忠.云南参与泛珠、澜-湄次等多重外向区域科技合作的区位优势对云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发展措施[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2] 孙丽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3] 张文通.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9.

[4] 孙丽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篇6

[关键词]因子分析县域经济浙江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学所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省区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因而研究省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十分必要,而且对各省区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浙江省历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山东以及江苏,省内强劲的县域经济实力是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对浙江省58个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县域经济实力研究回顾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构造地带经济、经济区、省区、城市(城市群、大都市区、一般城市)等区域经济的基础(彭宝玉,2007)。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的趋势,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李小建等,2001)。而中国东西、中、西部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来源于三者之间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因(郑炎成等,2004)。因此,深入研究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特定省份而言,张小军等(2005)指出浙江省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全球化程度、科技支持能力等这五个方面。部分学者对一些省份的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解释。黄飞飞等(2009)通过建立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与空间自相关技术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进行了评价与解析,指出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集聚不明显,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到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苏南地区随着距上海距离的增加,经济实力空间集中度逐渐递减。其他学者如周慧秋(2000)、刘伟东(2009)、彭宝玉(2007)等也分别对黑龙江、辽宁省、河南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结论。

总体上,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以及特定省市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县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寻找影响县域经济的因素以及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同时,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实力分析的文献较少,因此以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分析与评价

鉴于市辖区产业结构、经济密度等与县或县级市相比有很大不同,本文所指的县域经济是指以县或县级市为地域单元的经济体。目前,浙江省共辖35个县,22个县级市以及1个自治县,县域经济个体数共58个。2009年该58个县市GDP总值占全省GDP总值的52.0%,总人口的68.4%,从业人数的60.7%,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评价指标的选取

多指标评价涵盖的信息会比较广,所以本文拟采用多指标来评价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按人均指标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或经济结构以及反映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方面。本文对相关学者采用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可行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如下: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二产比重、三产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县域经济活力的指标有,全社会固定资产、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GDP增长率;反映县域经济潜力的指标有,教育事业费、专利申请授权量、境内公路通车里程。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绘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实际观测的随机变量,而哪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而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其优点是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到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14个指标之间的KMo=0.83,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择的特征根分别是8.623、2.184和1.040,累计方差贡献度达84.6%,包含了绝大部分信息(表2-1),因此,这里提取前3个因子分别作为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和第三因子。

表2-2中,公因子反映的变量特征如下:

公因子1的贡献率为61.59%,其在GDP、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教育事业费均在0.95以上,反映出上述因子对县域经济实力的影响情况。公因子2的贡献率为15.60%,其在二产产值比重载荷比较高为0.96,反映出工业对经济实力的影响。公因子3的贡献率为7.43%,其在境内公里通车里程上的载荷为0.80体现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实力的影响。根据公因子的贡献率,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出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公式如下:

根据F的高低,将其分成三部分,(-∞,0]、(0,0.5)、[0.5,+∞)。图形如下:

3.综合实力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共25个地区,占全省53.1%,即浙江省近一半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大于0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高。综合得分小于0的县(市),共33个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的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第一因子得分比较低,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从分类的具体情况看,综合得分大于0的县(市)中,位于杭州的有4个县(市),位于宁波的有2个县(市),位于温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嘉兴的有5个县(市),位于绍兴的有4个县(市),位于湖州的有2个县(市),位于金华的有3个县(市),位于台州的有3个县(市),衢州与丽水均未有综合实力大于0的县市。其中,全省排名前四的县市为:慈溪市、绍兴县、诸暨市以及余姚市。以从图一可直观了解到,浙江县域经济实力强劲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浙东北地区,尤其以杭州湾周边地区的县市。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出从浙西南到浙东北的梯度差异,与浙江地势相似。丽水-金华-绍兴-宁波沿线为典型梯度带。其中丽水与衢州地区为全省经济低洼地区,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均小于0。杭州湾地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县(市),如慈溪市为浙江县域经济领跑者。目前,浙江经济实力强劲地区主要位于浙东北,中部地区正形成崛起之势,西南低洼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提升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继续发挥浙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辐射力

浙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浙东北地区与上海、江苏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腹地经济活跃。杭州湾周边地区以及温台沿海部分地区大部分县域地区综合实力大于0,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核心,继续发挥并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度值得深思。由于经济发达的县市在开发过程中较早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三方面的压力。优化开发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市功能,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县(市)的竞争层次,积极优化开发这些县(市),对今后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腾飞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区产业集群有着紧密的联系,浙江省是典型的块状经济省份,经济发达县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今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之一。浙东北地区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的派头兵,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2.积极引导低洼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浙江省丽水、衢州等地的经济滞后,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浙江省经济差异的重要来源。通过重点扶持低洼地区,提升该地区产业层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发达县(市)所具有的产业集群形态,从而加快实现经济低洼经济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最终降低省内县(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丽水市、衢州市以及温州市应当积极抓住海西经济区的开发机遇,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例如温州南部的苍南县与福建地区语言互通、气候较为相似,抓住海西建设中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等,从而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浙江省正稳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政府应切实改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解决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工业化“先行官”问题,破除工业化的“瓶颈”,为浙江省工业化的发展及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积极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对低洼经济地区的优惠政策扶持等,从而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衢州、丽水等地融入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就农业方面浙江省应尽早出台地区对台优惠政策,对台商创业中遇到的诸如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从而推动外资(港澳台)进驻低洼地区,最终推动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21

[2] 胡良民 苗长虹 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268-274

[3] 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3):409-412

[4] 李小建 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8(2):136-144

[5] 郑炎成 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异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30(7):121-129

[6] 张小军 李植斌: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8(12):21-23

[7] 黄飞飞 张小林 余华 崔开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24(2):84-89.

[8] 周慧秋 李友华 等: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2):49-51

[9] 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25-129

[10] 彭宝玉 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45-50

[11]黄源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47-153

篇7

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支撑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我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意义

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农牧民收入低的根源主要在于工资性收入偏低。2011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10.86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9.7%,比全国低22.8个百分点。此外,城乡社会保障差别明显、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更为明显。导致我区城乡差距的核心是县域经济不发达,为农牧民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为县级财政提供收入的能力有限。县域经济大部分是与地区资源相结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门槛低、易操作、普通劳动人员都可以胜任等特点。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农牧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可以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使县级政府有更多可用财力,从而加大对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有效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三农三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二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0名的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仍有58个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到5亿元。从东五盟市所辖旗县与呼包鄂三市所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辖旗县来看,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830亿元,最低的兴安盟阿尔山市仅为10.6亿元,相差78倍。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2011年,伊金霍洛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66.5亿元,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26亿元,相差近53倍。县域经济对经济发展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上。我区呼包鄂三市经济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县域经济发达。如全区2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都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1个集中于呼包鄂地区。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可有效提升各旗县特别是落后旗县的综合实力,使地区间差距逐步缩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区农牧业基础仍然薄弱,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县域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镇化率仅为31.8%。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牧业现代化的一个交汇点。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可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可以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地域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使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此外,还可为农畜产品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为农畜产品转化提供渠道,促进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可见,县域经济是“四化同步”的一个有力抓手。

二、我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截至2012年底,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区总量的59%;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区的64%。但是,我区县域经济仍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新形势下,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注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短缺,培育主导产业,要坚持借助外力和培育内力并重的发展原则。借助外力就是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我区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机遇,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要注重做好两方面的结合。一是要与既有优势产业相结合。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引进延伸配套加工产业,使其做大做强。二是要与新一轮产业转移特点相结合。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结构高度化、分段化趋势特点。要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链分支环节——中间价值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内力就是要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创业热情,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是推进城镇发展。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城镇建设要根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在做大中心城市的同时做大县城,发展特色镇、专业镇。县城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的重点县城。建制镇建设要围绕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对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专业镇、特色镇。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在产业层次上差别化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高的行业,把相对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渡给

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城市经济加强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链分解,把配套型、服务型产业实行外包,推进县域经济配套发展,最终形成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要突出抓好旗县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牧区饮水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推进县城电力扩容、农村牧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城乡电网同价。加快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宽带、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四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一定要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与当地基础和特色相结合,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未来我区人口转移趋势,坚持特色发展、集中集聚发展。要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坚决杜绝遍地开花式发展造成环境破坏。自治区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坚持各旗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各旗县主导产业。

相关链接: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财政;三农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72-0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如何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自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特别在边疆地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这既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又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

1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经济的总和。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应,一般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和农业为主体,是由一、二、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县域经济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相对明确的行政界限;二是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县域经济囊括了生产要素流通、消费、分配的多个环节,涵盖了城镇经济、农村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具有相对完备的产业结构和门类;三是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补充;四是具有鲜明的中界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系统中宏观、微观的过度界态,并具有联系城乡的突出优势。

1.2 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性”,即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一是区域性。包括经济网络的区域性,即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大网络中的小网络;经济运行的区域性,即征税、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有些是在县区域范围内进行的;经济优势的区域性,即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县域经济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包括产业部门优势和产品优势等。

二是综合性。县域经济具有类似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综合性特点。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产业部门,又包括计划、财政、税收、物价及教育、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是综合各产业各部门乃至社会单位于一体的国民经济小系统、小网络。

三是层次性。县域经济还可以分为乡村经济层次的基础层、乡镇经济层次的中间层和城镇经济层次的中心层,县域经济实质上是一个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网络。

四是开放性。县域经济具有开放性,是开放型经济。这是由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属性所决定的。由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与梯度。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人力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往为前提条件。县域经济不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地方“割据经济”,而是没有行政区划边界的区域经济。

2 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2.1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是“三农问题”,县域是“三农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针对农民增收、农业效益提高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改变,找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也就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捷径。

2.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乡产业、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抓手,县作为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过渡地带,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突出优势。

2.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

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区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要把县这一级区域经济的根基作牢。目前,我国农村的投资、消费环境还比较差,接受国际市场梯度转移的能力也还比较弱。因此,结合县域内的资源优势,发挥县级政府的机制优势,加快县域内传统工业化、外商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混流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3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进县域经济中地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作为财政部门,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灵活运用财政支出政策手段,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综合运用投资、参股、贴息、补贴、奖励等手段,集中财力用于重点产业和项目,主要是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垄断性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性大的产业。同时,财政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要突出抓好四项重点:

3.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投入。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尽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居民保障制度的对接。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县域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3.2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筹措问题

目前,各级财政能拿出来培植财源、发展项目的钱是杯水车薪。因此,要积极开辟资本市场,一方面通过拍卖、转让、出售、并购、重组等形式,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实现资产变现,既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又减轻财政负担和资产损失。另一方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贴息、担保等形式,在政策上扶持投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变一方投入为多方投入。

3.3 落实激励性财政体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市级财政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激励县级财政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对县(市、区)所报项目要区别不同情况,除给予贷款贴息和招商引资费用补助支持外,对经济欠发达或边远县所报项目,经考察论证经济效益较好、贷款确有困难的,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同时,鼓励县(市、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招商引资成功并达到一定额度的,给予必要的费用补助。各县(市、区)要在认真分析本地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实行因乡制宜的县乡财政体制,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龙头企业;经济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龙头企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某一县(市)生产力的总量。它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和生态经济。

(二)龙头企业的涵义

龙头企业一般是指在某一县域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产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一般来说,龙头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其他企业有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强势发展,能有力地带动产业集群建设,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二是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三是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竞争有优势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实体。

(三)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它们不论是在市场份额、制造能力、还是名牌优势上都有排头兵的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对一个县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能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对一个县的税收、财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龙头企业是区域中重要的行为主体,它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其他行为主体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二、龙头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增长

1、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前提下,假定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

yi=aiki+(1-ai)li+tt

上式中,yi、ki、li、ti分别是指一定时期i区域内的区域产出率、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率,ai为资本对收入的弹性系数。通过上面的新古典学派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看到,假设规模收益不变,则区域经济增长的源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要素的区内供给与区际流动,而龙头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主要行为主体,是这些要素的具体承载者,要素优化的实现者。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竞争力的提高,必然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方面发展自己,创造财富,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模型除了考虑有素的供给外,还考虑了需求、规模收益递减、集聚经济、区域空间结构等区域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其数学表示公式如下:

y=[ak+(1-a)l]a+t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把周边企业吸引到为自己配套的产业链条上来,将本地资源整合到产业链条中,集聚成产业群,形成相互需求的合作网络。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聚经济刺激了区域内的需求、优化了区域内的空间结构。根据上面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很容易看出龙头企业的发展自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龙头企业的溢出效应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把溢出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罗默(romer)建立了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lucas)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溢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是,在某一经济活动中,“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充分利用积极溢出,及时消除消极溢出,对于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的整体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溢出效应特指积极溢出。在县域经济中,带来溢出效应的主体主要是县域内的龙头企业,因此,龙头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三)龙头企业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经典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又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表面: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在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而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是技术的集约化。龙头企业作为县域内先进技术的载体,为了提高其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必然会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技术,导入新的生产函数直接或间接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或优化原来的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四)龙头企业促进县域公共设施建设

龙头企业除了提供大量的财政、税收,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之外,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企业附近改善基础设施,也会间接促进县域基础设施的改善;有些企业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和地方政府合作,直接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从而为县域内的公共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三、玉立集团对通城县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

湖北玉立砂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涂附磨具、绝缘绝热材料,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一)有利于当地经济总量的增长

通城县县域经济近些年来取得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结合玉立集团发展的历史,玉立集团对县域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设全县生产总值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0-2007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0.8312x-1023.6(t=5.927;f=40.056;r2=0.728)

从2004年起,通城县玉立集团的产值获得突破性增长,若以2004-2009年数据为依据,再次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2.41x-3312.4(t=7.727;f=50.213;r2=0.956)

在95%的可靠度下,上述回归均能通过f检验与t检验。从而可得,玉立集团在近17年的发展中,平均每增加1吨对该县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8312万元,而最近4年内贡献率则提高了2.41万元,可见通城玉立集团在近几年发展壮大起来,促进通城县县域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有利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

设全县财政收入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0-2009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1.312x-1836.3(t=6.153;f=37.168;r2=0.696)

在95%的可靠度下,上述回归均能通过f检验与t检验。由以上回归分析可知,通城县财政收入与玉立集团的产量的线性回归系数为1.312,这表明当玉立产量每增加1吨,能够带动财政收入增长1.312万元。近些年来,随着玉立集团的壮大,尤其是集团内产品的升级,市场的扩大,对通城县财政收入的贡献已是越来越突出。

      (三)有利于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玉立纱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职员工3000余人,玉立集团在不断扩张主导产业的同时,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逐步发展辅导产业,先后成立了华隆建筑公司,玉立运输公司,玉龙泉酒业公司,玉立服装公司,玉立农业合作社和玉立学校,并建成了四星级的玉立国际酒店,使得整个玉立集团主导产业上和辅导产业链上直接或间接服务就业的人员上万人。

(四)有利于通城县产业结构优化

1、玉立集团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玉立集团的带动下,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及其配套企业分别增至11家、15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龙头企业玉立公司成长为一家年产值5亿元、创汇1200万美元的跨国集团公司。整个行业,所生产的砂布、砂纸、砂带古全国同类产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覆盖亚、欧、非和北美等20多个国家,年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些企业的出现大大促进了通城县内工业的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另外,玉立集团的发展与通城的服务业、养殖业和金融业之间也关联互动的作用。如服务业,玉立集团旗下的玉立国际酒店大大促进了通城当地的餐饮酒店业的发展,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此外,玉立集团产品热销国内外,拉动了县域内加工、包装、交通运输业、营销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兴起。

2、玉立集团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结合通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目前通城县内产业结构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逐步缩小,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加阶段,即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设县内工业产值为因变量y,玉立集团的产量为自变量x,以1997-2009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有:

y=8.452x+9736.3(t=4.153;f=14.168;r2=0.696)

通过检验,以上回归具有显著性。从而可知,当玉立产量增加1吨,能促进县内工业总产值增加约8.462万元。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先进生产线的引进,涂附磨具产业目前产值和税收占全县规模工业中的比重达85%。

(五)玉立集团对通城县社会发展的贡献

1、对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玉立集团把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通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通城县域经济发展。以玉立集团为中心建成的“通城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为通城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劲的拉动、辐射作用,已真正成为通城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

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做贡献。玉立集团在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致富不忘乡梓,大力支援通城县老区建设,到2009年5月,集团已投入扶贫资金2300多万元。

第一,教育兴村。新农村建设不优先发展教育,新农村就不可能有先进文化的光环。为此,集团以“治穷先治愚”为宗旨,从1993年以来,在黄袍老区荻田小学,按九年义务制教育要求,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一期“希望工程班”,扶助45名特困学子学业有成,承诺为优秀学子读大学包保、优先安排就业。2006年,投资100万元为石南镇牌合村新建“玉立希望小学”;投资50万元为黄袍“希望中学”建学生宿舍楼。

第二,项目兴村。2005年,玉立集团与通城县石南镇牌合村合股创办牌合绿色农业生产合作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5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该合作社不仅能有效促进全县养殖小区建设和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而且对促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民族出版社,2001.

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篇10

关键词:区域优势;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发展对策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县域经济的背景及特点

(一)县域经济的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潜力,特色也是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善于抓住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经济,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县域经济是民生经济,就全国而言,我国现有的2,200多个县市,其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而我国GDP总量中的63.4%是由县域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

(二)县域经济的特点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2、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是关键。”

(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二、萧县县域经济的优势

县委、县政府凭借四大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目前,全县已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广大名牌企业,新区开发联动正在崛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人文四大优势,全力打造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城建旅游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农产品生产供应、配套加工、休闲观光、劳务培训输出四大基地,经济工作、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发展。

(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萧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如葡萄,进行葡萄种植和利用葡萄酒品牌优势,大力吸引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入驻。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葡萄12万吨。该县依托这些优势,把葡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对外推介,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葡萄加工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已先后有古井双喜集团、萧县园艺总场、安徽纳瓦拉酒业等12家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年可加工葡萄6万吨,产葡萄酒4万吨,产值1.6亿元,利税1,600万元。这些企业的入驻为“萧县葡萄酒”业再创新辉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时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等各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萧县古迹遍布,如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子骞鞭打芦花处等。

(三)旅游资源丰富。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km2,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洼、“萧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坡曾作《石炭歌》赞之。改革开放以来,萧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企业,近2万家乡镇企业,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达尔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来萧县投资。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亿元(1990年不变价),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

三、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应当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立足县、市、区情,制定切合县域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萧县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按照市“一心三线”经济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县域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扩大视野,冲破自我封闭的圈子,跳出县域抓县域经济发展。应正确处理“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在壮大县域经济中统筹城乡发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影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具有特色农产品优势的地区,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构建以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专业市场和农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在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县,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建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环境的纪念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餐饮、宾馆服务业的产业链条,一方面可以吸纳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县域工艺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具有交通优势的县,可以构建商品集散、贸输业。

(二)切实改进招商引资工作。安徽县域经济基础较弱,企业规模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落后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自身力量,很难赢得竞争主动权,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找出路,切实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牢固树立“县外即外”的开放观念,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以对内开放促对外开放。扩大开放最根本的是要搞好投资环境。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要加强行政管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软环境建设。通过优化环境促进开放,通过扩大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一个县域拥有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数量的多少是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以民营化为方向,全面引入民营机制,加快具有发展潜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民营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使企业成为适应县域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民营化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是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元素,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县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四)因地制宜,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积极培育集群经济,通过集群经济体中各经济主体相互伴生、相互促进、形成产业链和集群优势,从而真正构筑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此,湖北县域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消除对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区别对待态度,积极推动各种经济主体,特别是大量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小规模经济和小企业的发展;二是根据各地的特点,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特点的产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