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化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化快速发展

篇1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殷乾亮(1970-),男,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江西南昌 330032)

随着农业用地逐渐被转换为非农业用地、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换,城中村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城市发展、用地向外扩展、农村被城市征用土地而“被牵引”走向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结合部位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破碎、零乱和不连片的特点。近年来,城中村现象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几乎每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都会把“城中村”列入大会的参考议题,研究城中村的文献也日渐增多。

一、城中村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急剧膨胀,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关于城市边缘地带的界定,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虽然有“城中村”、“城乡边缘区”、“城乡过渡带”、“城乡结合部”等不同的描述,但落实到具体的城市地域上,它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叠,甚至有些概念根本上就是对同一地域的不同定义:如周一星教授对北京市“近郊区”地域范围的描述与顾朝林教授对北京市“边缘区”范围的描述其实质内容一致。吴良镛教授也曾指出城中村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地区,即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区。

从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城中村是城市化的结果,城中村不和谐的问题也是由于快速城市化所产生的,成为城市化的巨大阻力,不仅对人居环境的塑造以及和谐社区的创建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中村问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解决了城中村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城中村的民生问题。因此,城中村问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城中村问题的特征

(一)劳动力闲置,整体生存技能不高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圈层式的向外扩展,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就由农业人口变成了非农人口。但就适应城市生活的技能而言,这些人普遍一无技术、二无文化、三无任何其他优势,工业的发展虽然为城中村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则感到束手无策,大量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面对复杂的工业化生产则可望不可及。相当部分农民“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

(二)流动人员大量集聚,环境恶化

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因城中村的行政边界划分不明确和管理不到位,城中村就为外来人员暂时的落脚提供了方便。由于生存竞争力的制约,他们大多数只能从事脏、苦、累的行业,不但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甚至有工资拒付的风险,而且缺乏社会保障、合法权益常被严重侵犯。工作上的不稳定往往导致经济上的困难,甚至难以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需要,从而引发犯罪行为,给城中村带来了社会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另外,由于区位关系,城中村常成为工业区污水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等污染严重的地带,生活、居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三)思想观念陈旧,制约城中村的发展

对于城中村的村民来说,他们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依靠土地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城市化过程中,既使城市政府或工业化的企业提供了一定职业岗位,他们也有十分不情愿或抵触情绪。再者,在城市政府转让开发土地的过程中,村民也从土地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和土地的使用价值,村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和利用方式也发生积极变化。因此,对土地的开发和占有则不择手段,先下手为强地进行了圈地建房,出租私房的“生财”运动,继而在整个村中蔓延,并成为“高密度、高容积率”为空间特征的城中村出租屋私宅建设恶性发展的催化剂。这种落后的自私自利、发家致富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了城中村健康良性发展,他们缺乏建设和发展城市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

城市政府强调产业结构升级,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剧了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难,使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于处在弱势群体的城中村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始终处于竞争的被动局面,痛恨城市化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激化了村民与社区或地方政府部门的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建议

(一)优化城中村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

城中村的租住问题,可以通过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改善优化城中村的区位条件,结合城中村村民就业技能的实际情况,建议将一些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基本能满足村民就业要求的产业布局在城中村的区域许可范围之内。同时城市政府可建立多核心、多组团的发展格局,降低城中村人口聚集密度,分解分流外来人口的能量关系,改善城中村的社会、文化、卫生居住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压力,分散城市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吸纳、化解城中村的矛盾,促进城中村良性互动发展。

(二)消除制度不到位的管理缺陷

在改造和发展城中村时,城市政府要积极引导市场进入,协调市场规则,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共政策的服务力度,创建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机制。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利益主体,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基本工具,应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即应按照“公平逻辑”,优先关注、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石。所以,要构建和谐发展的城中村,就要掌握和了解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性质和治理原则与方法,将城中村居民的子女教育、失业保护、防病治病纳入社区管理,并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社会保障制度,承担社区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救助责任,保障城中村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避免补偿不足而产生负面效应,实现社会的总体和谐与公平。解决好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缓解与抑制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

(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形势下,要打破规划上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中村建设纳入统一的规划管理,进一步增强规划意识,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推进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资源共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按照节约利用资源的原则和小区化、公寓化的形式,建设一批具有样板效应的城中村,带动其他城中村的建设。避免大规模推倒重建现象发生,对于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空间结构,延续其文化文脉,遵循规划建设的“门槛理论”。城中村不是贫民窟,更不是难民营所在地,他们和城市富人享有同等的权力。城市规划、住房建设塑造的是一种凝固的社会架构,如果这种凝固的架构是以贫富分化为前提,那么就可能把已有的贫富差别固定下来。这对社会而言,是莫大的威胁。

(四)完善文化教育功能

对于城中村而言,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汇集与本土居民在有限的就业空间中产生了一定的竞争矛盾,以及在多元文化、多种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相互冲击的条件下,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文化教育功能。首先要创办创业就业培训机构,帮助无业、失业人员获得创业和就业的知识技能,并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其次要培育健康的社区文化,可以从居民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建筑空间特色、建筑环境特色、建筑格局特色等方面人手,培育出具有人才型的市民素质,学习型的社区风气,创新型的社区主流文化。再次可建立健康的社区心理。健康的社区心理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它不但可以使社区成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社区文明氛围,也可凝聚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城中村健康的社会环境。

篇2

一、全球的城市化趋势

城镇人口的增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几乎翻了三番,从7.34亿人增加到23.90亿人,或从占我们这个星球总人口的29%增加到45%。绝大多数增加的城市人口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从i,〕50年的2.86亿人到1990年的15.15亿人,增加了5倍。城市人口每年大于3%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内是十分普遍的。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的爆炸性增加,城市人口在今后的3。年中增长势头将更为迅猛。预测1990年到2020年,世界总人口将由52亿增至78亿(增加50%),所增加的26亿人中的23亿将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迅速的增加是两个因素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而另一方面,由于出生数大于死亡数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从总体上来说,当国家达到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移民的影响将变得不那么大,而自然增长就更为重要,尤其在低收入的人群中。

二、城市化给健康带来的问题

城市生活的物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都对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通过如人口流动、工业化、人造和自然环境及社会组织的改变等施展影响。这些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综合作用大于它们的简单的总和。发达国家城市中健康问题包括高发病率的心脏病、中风、癌症;滥用药物和酒精;意外伤害;暴力行为;AIDS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上述健康间题与传统的健康问题例如妇女、儿童、孕产妇、婴儿的高死亡率并存。

经济因素失控的工业化{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引起污染、高昂的物价、实际收入的减少、失业、公用事业投入下降、经济非良性发展等。移民和自然增长导致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与之相平行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传染性疾病低下的机体抵抗力、不充分的免疫、不良的营养状况等是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条件。而这些情况又因不安全的饮用水供应、简陋的卫生设备、不适当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适宜的地面排水系统、不良的个人和家庭卫生、不充足的住房和过分的拥挤等问题变得更糟。而个人行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HIV感染和AIDC对城市居民健康是一大威胁,因为其病例大都集中在城市地区。贫穷、不安全的、滥用静脉注射药物、不安全的血制品等都是传播HIV和AIDC的要素。有效的干预需要公共、私人、志愿者等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非传染性疾病许多慢性病和精神创伤,以及中毒、烧伤和损伤,与城市环境、生活方式、疾病早期防护和治疗不当、薄弱的健康教育有关。危险源还包括室内空气污染、道路交通危险因素、结构陈旧的工作场所、不安全的建筑材料等。

精神障碍城市生活给予居民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然而,城市生活也有增加个人和家庭孤独感的缺陷。社会和情感上的压力对新进_入城市和尚无个人家庭及生活来源的人来说是严重的。城市的压力经常通过意志消沉、不安、自杀、滥用酒精和药物、犯罪和家庭暴力来显露。在老市民中不断上升的精神障碍发病率也有报道。情绪不安在农村移入城市的孩子中间不是常见的,自私自利、药物成瘾、犯罪、和自杀是威胁居住在城市贫民区儿童或街头流浪儿的灾难。

敏感人群城市中最大的危险人群是城市贫民。贫穷强化了陪伴他们的危险。贫穷也经常被缺少健康、教育、社会和其他公共服务而加剧。所有城市中的儿童都是敏感者,贫穷的儿童尤其如此。没有法律地位或脱离家庭的儿童处于危险的状态之中。估计仅拉丁美洲就有超过24万无家的街头流浪儿童。从整体上看,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已下降,但在城市贫民中婴儿死亡率仍然是高的,尽管在对抗可免疫的传染病方面取得成功,但每年仍有280万儿童死于传染病,300万儿童身患慢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1/3儿童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在非洲几乎有一半的儿童患有营养不良。

妇女可能从出生开始由于没有适宜的营养、缺少教育、沉重的工作负担、早婚、早孕和多孕使健康受到损害,不适当的避孕、不安全的流产、缺少卫生设备、低劣的健康保健可解释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妇女中,分娩时死亡的危险性比工业化国家的妇女大100倍以上。

随着数量的增多,所有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在迅速增加。在过去的5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是最令人瞩目的,到2025年全球期望有12亿年逾60的老人,其中71%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间题由于贫穷、生活压力、地位和收人的改变、朋友和亲戚的丧失而增多。

世界上残疾人数估计已达5亿。下一世纪初可能翻一倍。每5个残疾人中有4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1/3是儿童。有关职业卫生和意外伤害的统计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薄弱的,但总的来说,意外伤害率是相当高的。住在工厂附近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经常直接地接触高浓度的污染或受工业事故的影响。

三、发展城市环境卫生服务

城市环境卫生不是个新问题,环境卫生曾做为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认为治疗学将成为未来健康改善的钥匙,许多国家忽视了公共卫生环境任务,环境卫生被置于不被重视的位置。然而,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卫生问题。那种把环境卫生仅视为与环境污染有关的观点显然已不适时宜了。这种观念错误之处在于没有把环境卫生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它在促进改变危害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的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环境卫生是一项社会工程,有效的环境卫生活动将包括比以前更多的部门。既然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是全社会的一个大目标,环境卫生必须被所有能影响环境状况和人民健康的个人或组织所关心。在许多工业化国家,环境卫生已不再由卫生部门独家管理,而在发展中国家如此重任仍落在卫生部门的身上。在这些国家的城市常面临资源短缺、专业人员不足、信息缺乏等问题的困扰。

环境卫生服务的目标包括:

1.充足安全饮用水的供应安全水对生活、卫生、预防腹泻和其他传染病是最基本的。同时,在改善生活标准的工业和商业活动中水也是不缺少的。近十几年来,城市供水项目中的主要压力是增加管网水的供应点,这个压力甚至超过了对水质、安全性水源和废水处理的关心。

2.基础卫生设备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垃圾和废水的处理设施建设未能同供水设施一样受到重视,因此,生活在贫民区的居民面临传染病的威胁。经济因素经常限制一个满足公共卫生需要的项目发展;近年来,低成本基础卫生设备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些间题得到实际解决的前景。

3.固体和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在城市地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更为困难。近来,家庭和商业废弃物的数量不仅增加,而且包含更多的非微生物能分解或有毒的成分。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有毒的渣滓,医学废弃物的处理则是一个特殊的问题。除了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系统外,还需要通过使用可再利用物质以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总量,此外有害废弃物的鉴定和监测,安全处理办法的评估,被弃的废弃物堆放点的清理,公众教育和信息等也不容忽视。

4.空气和水污染的控制在城市地区,工业生产过程、能源生产和个人交通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随气候而变化。在热带国家,健康问题能产生于在通风不良的住房内燃烧生物燃料。在寒冷的地带,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室内,房屋的设计疏忽r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污染物可以在住房和工作场所内蓄积达到危险的水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排泄物和垃圾不安全的处理,溢漏的工业废水等。预防和处理环境污染需要鉴定和评估危害的技术,建立标准和规定,监测污染情况和强制实施规范。公共教育和促进“初级环境保健”都是必需的。污染控制还必须涉及许多部门和组织的合作,特别需要政府内部的合作以解决河流上游城市的排污染问题。

5.化学安全工业、农业、食品加工和家庭化学物质的广泛运用意味着现在需要把控制重点放在减少急性危害和早期暴露,预防和处理影响范围较大的化学事故上。农业化学品使用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地区产生了现实的危害,而人口的集聚使化学安个在城市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卫生问题。

篇3

【关键词】建设;特大城市;重大设施;经济实力

宜昌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关键五年。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三峡后续规划、武夷山区域发展规划和湖北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这些重大机遇正在宜昌产生叠加效应,也为宜昌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撑。促进“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科学建设、快速建设,全面构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把宜昌建成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昌盛之地。

一、先行布点重大设施,从战略高度掌控新区拓展的重要节点

一般来讲,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设施、居住建筑等方面。其中,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建设的聚核点和支撑点,布局好这些设施,也就实质上解决了新区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方向问题、骨架问题和定位问题。重大公共设施是确定城市交通走向、级配的决定性因素和前置条件。只有先行对重大公共设施进行布点,才可能合理地、科学地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架构,并拉动周边土地升值。纵观青岛等城市的新区建设,都是将重大公共设施作为新区建设的“引擎”,先行布点、先行建设,发挥了重大的先导作用。宜昌要依靠集中建设大型项目撬动新区建设,如能先行布局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那么“十二五”新区拓展方向问题将迎刃而解。基于宜昌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的紧迫性,建议“十二五”期间的新区拓展可考虑“南北对拉、分片集中、项目定位、道路引领”的战略,即东北方向在东山四路沿线(即东山四路以南-城东大道以北范围内)布点行政服务中心及体育、医疗等主要大型设施,迅速搭建起北部新区框架;在西南方向江南大道以南布点文化、新的商业中心等设施,迅速搭建起南部新区框架。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对新区拓展和交通组织具有突出的引领、核心、主导作用。目前,我市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呈散点分布,整体档次较低,在规模、品质及拉动发展等方面与特大城市的差距还较大。建议对市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重新“洗牌”,通盘考虑,坚持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原则,突出拉动新区拓展、缓解老城区压力,来重新建设市级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大剧院、新博物馆等)、城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及新区医院、学校、商业设施等重大公共设施项目,以形成项目集群优势,并迅速聚集新区人气。

二、优先谋划交通问题,前瞻地科学地构建未来城市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现在,交通拥堵已成为普遍的“城市通病”。建设“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必须把交通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未雨绸缪地、高屋建瓴地构建整个城市未来的交通体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城市之间的联系问题;快速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各区及各大组团之间的联系问题;路网系统,主要解决核心区域的内部联系问题;公交系统,主要以公汽、轨道交通形式解决大众在区域内的中短途出行问题;步行系统,主要解决市民步行通道及人车分流问题;静态交通系统,主要解决车辆管理等问题,其核心是停车设施的规划、设置和智能化管理。在研究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要同步科学合理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多中心格局,以分散人流、车流。

篇4

【关键词】韩国城市化 能源消费 能源政策

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化水平大幅度的提升,但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能源。

站在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的角度上,中国能源供需的矛盾已经成为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约束,协调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进入城市化完善阶段时,城市化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是否保持类似的状况?能源消费的政策应如何调整?回答这些问题就有必要研究发达的高水平城市化地区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韩国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国家,但是它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且与中国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与现代文明,研究韩国国情的同时,必将对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和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及所应采取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研究高城市化水平下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及政策的影响,以他人的经验为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能源消费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变量与数据来源

为了对韩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1981年―2010年韩国的相关数据。选取这一数据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完成了新村运动的基本框架和任务,城市化达到了高度城市化水平70%,开始进入城市化完善阶段,并且在这一时期,韩国实行了新的能源政策,因此本文对1981―2010年之间的系统数据进行考察。本文选取的能源消费指标为电消费量和城市燃气消费量。一方面,在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过程中,由于在城市生活中电力被广泛的利用,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直接动力,所以城市化进程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方面,城市燃气的消费量直接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对此的影响。因此,韩国电消费量和城市燃气消费量能较准确地反映韩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城市化率指标选取现阶段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非农业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计量。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数据来自韩国国家能源统计综合信息系统,能源消费量的单位为百万千瓦小时,城市燃气消费量单位为百万立方。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据来自韩国国土海洋部,单位为%。

篇5

关键词:快速发展;城市化;消防工作;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城市化进行的快速推动下,大量人口聚集,城市人流、物流量集聚增加,尤其是车辆的快速增加,使得全国几乎每一个小区的道路,晚上都变停车场了,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灭火,救人,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城市消防安全运转带来了新的压力。

消防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过快,就使得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过度的集中,城市人口稠密、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财产密度大,给消防安全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一方面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灾害的破坏性,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甚至影响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所以,要根据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对一个新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首先考虑其消防工作的因素,将消防工作放在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使城市的发展向着一个科学、合理、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消防工作的主要问题

现在许多地方只顾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却缺乏对其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城市的消防规划比较滞后,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通信、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都缺乏合理的规划,消防规划跟不上城市规划调整的步伐,留下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市政消防设施缺乏,消防供水不足。消防的水量较小,压力也比较小,在进行城市供水管网的规划时只是考虑了生产和生活用水,未将消防用水考虑进去,供水管网小,满足不了灭火所需的水量和水压要求。并且许多供水管道长时间没有得到管理和维修,有的过于陈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再加上城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这就导致城市中的建筑物逐渐增多,相应的城市用水也在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消火栓达不到出口压力的规范要求,在出现火灾时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远远大于规定要求。但是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也没有增加消防站的数量,或者是增加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壮大的规模要求,这就使得一个消防站需要管辖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许多,消防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使灭火的力量大大地减少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行驶要求,这就导致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上下班高峰堵,到现在的周末也堵,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而且也给城市的消防救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如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消防工作的困难

(一)对城市的消防设备做好合理的规划,加强对火灾的多发区的消防建设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要对城市的消防设备及设施做好合理的规划和统一的建设,对消防设备不要仅仅停留在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设备的维护,要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保持设备的运转良好以及功能的更新,要结合城市现在发展的情况和以后的长远发展的前景做好城市消防的长远发展的工作。

同时,还要对城市火灾的多发点进行重点的关注,城市火灾主要集中在人口及建筑物比较密集的社区,所以,要根据社区的不同的情况对其消防工作进行不同的管理。要建立完善的群防群治管理网络化,规范合理的社区消防工作机制,借助社区人力,加强群众义务消防组织建设。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保障社区内的消防车道畅通,保障社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定期对社区居民住宅楼的消防设施及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加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关系着消防工作的救援效率,要加强消防专业队伍建设,除了日常的常规训练外,还要定期对消防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在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组织一些实战演练,积累其实际的救援经验,提高社会抢险救援能力,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建设。

(三)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

现在私家车的增加,交通的拥堵,给城市的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使消防人员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要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消防救援意识,提倡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相应地减少私家车的数量,缓解交通的压力,减轻消防救援工作的难度。

三、结语

总之,要把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消防工作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要把消防工作的规划放在首要的位置,做好城市整体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增强人们的环保和消防意识,为城市的消防工作当好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发展;结合

1 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1.1 园林绿化的生态作用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与当今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相违背,城市园林的绿化有利于减轻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绿色植物的增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创造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1.2 园林绿化的经济作用

良好的绿化环境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者的加入,具备良好绿化环境的房地产也成为市民对居住场地的基本要求,因此园林绿化工程本身也带动了巨大经济效益的产生。

1.3 园林绿化的文化作用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使得各国城市和建筑倾向于统一的标准,缺乏自身特色,作为城市文化一部分的城市特色无法传承,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自身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面貌的主体具有重要作用。

1.4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城市的扩大伴随着人口聚集量将越来越大,我国又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人口的扩张和老龄化人口的加剧对城市环境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市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2 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缺乏创新,没有对城市绿化提前进行总体规划,使得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发展无法协调一致,影响城市现代化进程;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没有根据城市自身环境采用因地制宜的植被种植,城市的生态环境缺乏独特的风貌,影响城市美化,不利于树立城市形象,同时弱化了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用。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由于城市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和土壤污染严重,严重的病虫害使得绿化植被不能旺盛生长。城市建设者又往往只重视绿化的效果,忽略园林绿化是个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工作,缺少专业的人员进行及时的看护,容易导致植物的死亡,严重影响绿化效果。

3 园林绿化同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3.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是城市化进程的主题,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园林绿化的建设都是围绕人类日常生活展开,是人类为了追求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只有将园林绿化同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

3.2 坚持创新性原则

城乡一体化道路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园林绿化要打破城市园林规划中原有的体系,在保持区域特色的同时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思想,将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相结合,在完成大环境下的园林建设的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3.3 坚持科技性原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园林绿化需要加大技术投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园林绿化专家,不仅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对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坚持技术性与美化性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绿化植被的选择,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绿化植被进行定期的病虫害处理,对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进行分区,明确责任制,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很多城市的园林绿化会重绿化轻美化,但是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也是促进园林绿化发挥其生态效果的重要因素。

4 结论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智慧型;城镇化;空间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47

21世纪的主题是生态,人居城市的生态化是信息发展和环境文明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家的转变,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据预测我国在未来十年间将有26亿农民进城居住或完成城市化转化。[1]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失衡问题。党的十提出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并将生态文明作为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基调。同时,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城市运行模式与居民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型城市开始成为中国城镇发展的更新理念。

1生态城镇化与智慧型城市的内涵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的快速膨胀和传统乡镇的城市化变革,给居民生活、就业以及相应的产业布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城镇化,即是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题,统筹思考在城镇发展中建设与人口资源、人文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和谐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民、和谐、宜居和低碳为建设基调,努力打造一种具有持续性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城镇模式。生态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将展望未来的生态理念与当前城市的既有规划相“契合”,强调城镇规划的功能性、层次性和协调性,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生态与文化和谐。

在20世纪90年代,智慧型城市作为一种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相关城市化问题的战略手段在发达国家首先被提出。在我国,随着互联信息化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崛起,信息技术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的基础手段快速发展。目前,关于“智慧型”城市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诸多学者常常将其解读为“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和“创意城市”。[2]本文认为,“智慧型”城镇是以城市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智能”空间体系。

2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空间结构问题

21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空间结构设计功能性欠缺

城镇界定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依托区域产业资源完成由农业、半农业向工业或服务业的转化,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化提升,称为“资源型”;二是依托临近城市的地缘性优势,通过地产开发和劳务输出打造为城市边缘的扩展地带,称为“依附型”。两种城镇建设的发展基础不同,在空间结构的设计功能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别。

“资源型”城镇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在城镇化建设中根据自身产业能力向独立性的城市化发展,如位于河北省的迁西、迁安两个城市就是依托矿业和钢铁资源完成由县级城镇向城市化的转变。这类“资源型”城镇化在建设的空间结构功能上,容易发生由于自身产业限制而在空间设计上的天然弱势,以及过于依赖产业资源而造成可持续发展空间过小。

“依附型”城镇的建设发展主要取决于依托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影响,在城镇建设中基本从属于某些大中城市的功能刚需,如承接了北京房地产需求的燕郊和保定、沙城等城镇,以及受到冬奥会影响的张家口崇礼县等。这类“依附型”城镇建设的最大特征是在空间结构功能上的单一性,同时由于其依附的弱势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风险。

22城镇化发展规模大,空间结构规划层次性不明确

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规模大体现在城镇化总体量和个体规模两个层次。我国行政体制以城市为核心,即绝大部分城乡农村的行政能力属于对应城市的高阶管辖。地方政府为缓解产业和居住压力、以及提升政绩的多重考虑,在国家政策的推行下大力发展下属乡镇的城镇化发展,盲目扩大建设规模,将着眼点关注在经济动力上而忽视了城镇建设在空间结构规划上的层次性。

空间结构层次性是指城镇在规划建设之初应明确自身承担的城市功能、现有基础和发展优势,将城镇发展分类为城、区、镇等不同层次,并为持续发展和功能转型预留可用空间。“城”是指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和综合功能的区域,可以实现由县镇向城市的转化;“区”是指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和单一功能的区域,可以形成依附于城市的新型功能城区,如承接北京和唐山工业产业能力的曹妃甸区;而那些不具备产业和功能转型的区域,则应积极寻找发展空间,准确定位发展层次。

23城镇化建设定位高,空间结构模块协调性不完善

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城市化发展意识,在建设规划中大多能够体现空间结构的功能模块性。“资源型”城镇具有独立的建设特点,行政模块、商业模块、生活模块和产业模块建设相对完整;“依附型”城镇模块也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形成单一的生活模块或娱乐消费性模块。

承接城市生活功能的模块型城镇具有较大的居住密度和日常性特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承担了部分城市住房的刚需压力,同时形成了农业转化中的城市劳动力输出,会形成较为严重的城乡结合部交通压力和文化差异矛盾,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成本提高。承接城市娱乐消费功能的城镇模块具有突出的季节性和局域性特征,即城镇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出现季节或局域性的不均衡。如何完善多空间模块间的协调性和单一功能模块的均衡性,是城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定位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生态与智慧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结构优化思路3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性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城市扩大和传统农业转化的双重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空间结构的规划如何体现生态性主要从宜居性和文化提升两个层面进行优化。

宜居性是指间空间结构规划理念关注于当前城镇居住的主要问题上,如城镇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绿化不足、生活配套不完善和交通拥堵等迫切生活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城乡文化差异矛盾是近年来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开始显现的问题,从当下影响看并没有得到政府和居民的普遍重视,由于居住人口的复杂性和文化差异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不断发生。通过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和高质量中小学配套,是实现城镇发展中文化提升的主要途径。

32通过智慧型管理理念,打造和谐现代生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早已突破了城乡界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加大。巨大的信息流在整个社会实现了无限制的流通,为实现城市和新型城镇的协调性统筹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在城市的扩展中,可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周边城镇为功能模块的协动性管理模式;城镇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把握依托城市发展脉络,从而确定自身的建设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区域限制,没有量身定制和经济基础的约束,为新型城镇从生态型建设向智慧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和重要的时期,各种早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厘清现有城镇建设空间结构中的存在问题,对更好地完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将生态和信息化的智慧理念引入到城镇发展中,为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提供了良好的优化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2]Komninos NIntelligent Cities:Innovation,Knowledge Systems and Digital Spaces[M].London:Spon Press,2002:198-199

篇8

1.1高层建筑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建设也在逐步的发展中,在市内的占地可用资源也越来越少,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与城市土地资源的逐步减少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所以,这也是高层建筑为何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高层建筑的占地资源较小,可利用资源却很多,使得加快了城市化的脚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体现,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的经济在发展中的负担。说到高层的建筑,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经济与现代化、城市化,这是很正常的,不过我们必须对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进行仔细的研究与分析,高层建筑的增加虽然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展现,不过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可用占地资源已经越来越少,据分析,中国大陆如今的高层建筑已经达到了两万幢以上,其中有一千幢是在一百米以上。这是中国土木行业重要性的几种体现,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与必然要求。

1.2公路建设

经济快速发展与公路的大力建设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在土木行业里公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先发展经济,我国很多方面的快速发展都是依赖经济,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与服务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这样就能够增加该地区与其它地区或者是国与国之间商业的往来,推进了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加强道路的发展能够改善产业的整体结构、带动附属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障人口的质量、转变城乡结构方式、减少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在整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相比以前来讲,我国目前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都有了质的提高,但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运输设施及设备满足不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有一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佳,道路建设也相对滞后,因此,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这种现象会对我国人口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和谐建设了,因此需要从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事业,促进经济、交通的协调发展,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对社会资源的消耗也逐步加大,但是可利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怎样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供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土木以后的发展是要沿着低消耗、集约式的方向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

2.1向高空延伸

根据相关资料现实,目前世界上人工最高的建筑是波兰的长波台钢塔,其高度为646m,作为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其承载能力是十分巨大的。这将是未来土木工程建筑领域发展的趋势,高空的距离是无限的,因此,只要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建筑物不断向高空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一种策略。这种高层建筑可以集工作、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一系列功能,这就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为城市的发展节省了土地。而我国在此方面的展望是,在上海附近拟建一栋高达1250m的仿生大厦,居民可以达到十万人左右,这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史的一块里程碑,将在世界人工建筑领域中堪称奇迹。

2.2向海洋拓展

地球可以称作为一个“水球”,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百分之三十,因此,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是人类不断向外扩展过程中的一个创举。海洋比陆地情况更为复杂,但其巨大的潜力对人类一直是比较具有诱惑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土木工程方面人类已经在海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例如,为了减小机场噪音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为了节约陆地资源,2000年时,日本围海建造的1000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在土木工程方面迈出了向海洋进军的重要一步。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中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上海南汇滩的围垦成功和黄浦江的拓岸成功都是我国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为土木工程在将来向海洋的发展积累了科技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篇9

现代社会的产权制度是与生产中效率这一概念相关联的,效率概念要求每一种物品均由该物品最低成本的生产者来生产,而每增加一单位的生产则须依照成本由低到高的次序由成本相对较低的生产者来完成。产权制度的安排会影响产出,产权制度使所有者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求带来最高价值的资源的使用方法,而所有权和契约的自由产生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激励,使之提高生产中的效率,生产的效率因此是私有产权的重要结果。对于生态环境的产权制度和生态环境资源①的使用效率而言,前者是后者必要的、相当的条件。

但是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上看,由于认识和理性的有限性,界定生态环境的产权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局限性。因为缺乏对于生态环境实施严格制度化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力量保障的过程,生态环境作为“公共品”与“自由品”可以无价获取被作为普遍的原则来看待,结果,这种无产权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大量的低效率的结果,引发了不少的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问题。那么产权制度是如何实现对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呢?以水环境为例,基于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方式如图1所示。假设有一片可以自由排污的水域,一个企业的排污量的多少将减少其他人的预期产量(假定产量与排污量之间存在同向的增长关系,即产量越大,排污量越多),因此存在外部不经济,企业个人行为优化的结果是向水域过量排放污染物。图1说明了这一点,图中横坐标表示沿岸企业的数量,纵坐标表示处理排放污染物的成本或支付给他人的工资。AP是平均产量曲线,MP是边际产量曲线。如果W代表其他替代行业的工资,竞争均衡状态下的企业数量是OB,此时一个企业的平均排污量是其从事其他行业获得的工资。显然,此时每个企业的排污活动都将增加他人的成本。因为企业数量太多,企业的边际社会产出低于其他行业的边际产出价值。产权方法可以纠正这种与资源环境自由使用相关的低效率问题。假定通过某种产权拍卖的形式,将水域的产权从共有转为私有。再假定水域的产权所有者寻求行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为组织企业生产,支付工资W。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意味着水域的所有者将只雇用OA数量的企业,使企业的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工资W,排污的企业数量将减少AB,水环境的污染将随排污企业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可见,产权界定清晰的结果是使环境资源的配置更为有效。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生态环境产权的确定与否影响着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产权缺失的情况下,普遍的低效率问题得不到解决,环境污染加剧;在产权得到清晰界定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改善,环境得到保护。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产权制度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各国,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以往的出口驱动型经济面临重大的挑战。调整结构,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工作中的关键所在。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将作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并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对于我国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结果的微观机制在于:

一方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仍遵循着传统经济学对于生产要素的认知,生态环境并未作为关乎产出的重要的生产要素来考虑。按照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的基本观点———供给创造需求,社会的总产量依赖于社会的总供给。在描述投入与产出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函数中,即所费和所得的一种函数关系中:y=y(N,K)其中y代表一定时期的产出,N代表劳动的投入,K代表资本的投入。从这一简化的函数关系中不难看出,产出仅随就业量、资本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要素的构成中,环境这一实际生产要素却未被列入。

另一方面,从产权理论的视角来看,由于产权的缺失,生态环境作为“共同财产”、“自由物品”不存在一个市场价格,这就意味着生产者可以无需付出代价就可使用生态环境这项资产,环境成本无法内化于工业化生产的生产成本中,于是在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就会出现污染物排放加剧的现象,此时对于生态环境这项资源的配置也就是无效率的。由此,在理论上也就可以发现,在城市化高速发展而不变革生态环境的配置机制的条件下是无法形成有效的环境治理机制的,从而难以矫正传统的环境资源利用方式,难以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还没有明确提出产权的概念,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一直作为公有资源被无偿占有。我国《宪法》中规定,矿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生态环境也作为一种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站在环境使用者的角度,如何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产权、产权的初始分配如何实现等目前都没有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地确定下来。虽然我国目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的理念是“建立和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其背后都涉及产权的实质,但是生态环境基本上仍廉价或无偿使用,产权的缺失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目前,优化环境资源配置、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治理措施一般是基于政府的“命令—控制”型管制理论,而缺乏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如排污行政许可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而我国目前所建立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费制度仍具有传统的“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尽管这种行政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手段具有动员资源和增强政治压力与组织压力的优势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于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低效率性质,片面地认为一切可以用行政命令来纠正,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改善环境质量的市场竞争压力或非行政压力,难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高效率,难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善。

同时我国目前的环境治理措施有其内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排污许可证无偿取得。这一方面意味着目前我国企业可以在无任何竞争机制的条件下,无需付出成本直接被授予排污的权利,企业排污简而易行;另一方面意味着对于企业排污缺乏有效的约束。(2)排污费与后期环境治理成本差距甚大。不能诱使生产者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据测算,我国排污费的缴纳标准仅相当于后期治理污染所需成本的20%,而一旦排污超过许可标准,处罚费用与污染治理成本相比又显偏低,所以企业宁肯排污受罚也不愿付出成本改善环境。[2]一般而言,市场经济制度可以引导资源的最佳配置,而市场制度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所谓交换,实质就是所有权的交换,因此,明确生态环境产权非常重要。基于上述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生态环境作为公有资源存在着所有权的缺失情形,即产权的缺失。假若产权制度被清晰地界定并被严格制度化,同时获得法律的保护,那么就可以改变生态环境的公有资源性质,通过市场有效地组织经济活动,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的集权式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只能依赖于以资源的高消耗为基础的外延增长方式。在目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不改变现存的廉价或无偿的生态环境使用制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依赖于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高效率的环境资源配置方式。

三、我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基于产权理论的视角

在我国,生态环境作为废弃物的接收者一直被无偿使用,由于对其所有权缺乏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界定,因此生态环境产权不明确,当然无法实现交换,不能交换,生态环境的优化利用就会受阻,于是,通过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进而导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关系。这里侧重于从产权理论的角度考察产权缺失的环境治理制度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受阻机制。

1.环境成本外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对协调发展的制约。产权缺失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形成生态环境无偿使用制度下的成本外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在此种模式下,由于存在着所有权的缺失,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所做的努力的成本———为弥补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治理成本,被外部化,即由于对于生态环境这一公共品来讲,无法通过价格信号来反映该资产(生态环境)真实的稀缺程度,从而导致产品的价格中未能充分反映环境损害的成本,结果这一部分环境污染外化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构成当中。因此,不能激发生产者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进取精神,不能促使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低效率地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不能鼓励生产者自主地不断追求和采用更为有效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具,不能诱使生产者调整产品结构,逐步转向环保型产品结构。[3]结果,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一般的生产者自行进行环保型生产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偏好于传统的污染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需的制度构建难以实现,环境资源的利用缺乏效率便难以避免,使二者的协调关系受阻,成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瓶颈。

2.产权制度缺失强化了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效应。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缺失导致对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未能形成直接的约束,也导致城市的产业部门内源创新潜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缓慢,集中于传统的粗放式的模式,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而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从而影响到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因此,高质量的城市化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说,低质量的城市化是恶劣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资料显示,目前全国661座城市,几乎个个都以工业为支柱产业,工业污染严重超过环境容量,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限制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国内许多大城市重庆、沈阳、抚顺、上海由于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由于城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排放,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对城市水体产生威胁;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居民生活垃圾已经使全国2/3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中,人口的转移开始倾向于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可见,所有权的缺失是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基本原因,是城市化受到制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受阻的基本原因。基于上述分析,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缺失是造成城市化和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城市化要走的必将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新型工业化战略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征,由此推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将是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因此,为达到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预期成效、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触动生态环境的产权制度、不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

四、我国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确立的前提条件

前已提及,基于产权的视角,明晰的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成为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来消除生态环境资源的严重低效率问题,首先需要透彻地了解产权制度确立的现实基础,并借助由此获得的认知来对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的有用性做出评价,从而提高产权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效率,降低试错成本。鉴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策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等存在需要突破的藩篱,在探讨如何确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时,更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现实基础,在此前提下探索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1.生态环境产权制度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关于生态环境产权制度与就业问题,理论上可以推导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一种是在发达国家,建立产权制度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较小;一种是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产权制度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损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国清晰的产权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会提高环境规制的效率和严格的环境治理管制效果,同时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被内部化,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产品的价格上涨,产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对企业的就业产生影响。这一效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因其产业构成多为资本密集度相对较高、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就业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构成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建立产权制度对人口就业产生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中的人口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料显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7%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约1000~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可见,未来城市中的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值得各方慎重思考的重要课题。如果忽略了中国的人口就业问题,只为单纯地改善环境,将会减少就业机会从而产生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而影响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于是,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建立并得到有效保护,会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但人口就业也会面临由于建立产权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如Mehmet(1995)所说:“由于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密集,发展中国家再就业与环境之间将存在两难选择。”[3]

2.建立完善的环保市场机制具有复杂性。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传统体制与现代体制间不可避免地存有众多的矛盾与问题,其中的根本问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普遍低效率问题。这一矛盾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出一系列艰苦的努力。由于制度结构安排,中国传统的集权体制下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过低,这也体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的利用上。建国初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经济结构过度重型化,资源和环境的廉价或无偿使用普遍存在,传统的环境使用制度缺陷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然而通过市场机制改善经济发展的绩效和生态环境的愿望始终是存在的。市场制度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而交换实质上是所有权的交换,没有产权制度的显著改善,就不会有资源配置机制的显著改善,就不会有生态环境整体质量的显著改善。但是政府体制的改革步伐却未能协同配套,以及行政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手段有其内在的不足,并且如果环境资源涉及的产权的主体过多,那么实施产权界定的交易成本会太高,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将会受阻。而这种行政体制的转变和环境治理手段的改进实施起来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此,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市场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技术进步

文化产业发展是学界、政府部门和实体经济研究的热点课题。研究某一产业的产业政策,首先要厘清该产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特点等问题。笔者将文化产业置于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结合经济增长、城市化、技术进步等几个现代化理论范畴,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奠定了文化产业发生发育的社会基础

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形成的生产相同具有高度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目前,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定位仍处于商业、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的范畴,其实可以把文化产业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因为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产业则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分离分化出来的产业部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畜牧业、商业等先后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才开始形成。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演进历程,产业结构、产业功能、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形态不断完善。

文化产业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据国际学术界的一般看法,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并进入快速发展发展时期,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其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城市化率要达到50%。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城市化率,这几个文化产业起步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人均GDP3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35%左右,城市化率50%,恰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工业化,制造业、建筑业GDP逐步达到峰值,开始后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这种一致性表明,文化产业的开始起步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特别是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程度息息相关。

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根据相关研究发现,美国工业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中的比重,1965年达到顶点为28%,到2000年则降为14.4%;与美国同期的英国为34.7%和17.1%;法国为27.85%和17.4%;德国为37.4%和24.1%;日本为27%和20.5%。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都经历了30~35年的后工业化过程,尤其是欧美工业国有几百年工业化背景的支持,其后工业化表现得更为稳定。美国文化产业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逐步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60年代开始逐步进入高峰状态;日本的文化产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后工业化过程反反复复,在经历经济不景气的打击后,政府才痛下决心,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前期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增幅明显;①而1962年才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韩国,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991年就达到35.6%,2000年下降为27.9%。10年的降幅比日本30年的后工业化幅度还大,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后,韩国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从起步到快速发展,在触发快速发展这个质变的条件中,经济总量因素不容忽视。通常我们讲引起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资源丰富与稀缺、技术的先进与落后、国家大与小、政府的鼓励与约束等都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文化产业是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科学和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产业,它能够从其他产业中独立出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其首要因素是经济现代化水平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触发文化产业起步最核心的因素是经济增长水平,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000美元,是其最显著的标志。达到这个临界点,人们从物质生产的繁重压力下解脱出来,开始不仅关注物质生产和消费,也关注精神生产和消费,逐步使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达到平衡。所以,快速经济增长是触发文化产业发生发育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城市化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需求

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现代产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求的带动作用是最重要的,没有规模需求,就不会有规模化的产业形成。城市化进程,不仅是物质世界的解体和重构过程,也是精神世界的解体和重构过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使得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维系社会交往沟通的行为范式被打破,来自地域性的自给自足的价值形态,不仅受到现代商业文化的挑战,也受到多元文化的挑战。个体迫切需要在多元价值冲击中寻找自我,从而使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精神需求。这种多样的精神需求,很难从社会公共服务中得到满足,人们转而通过商业化或市场化方式寻求满足。

同时,城市专业化劳作使人身自由获得了空前解放。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特别是经济社会现代化,人们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休闲的权利和时间。个人消费中,物质消费逐渐平淡下来,相应地精神消费的激情逐步被激发出来,人们从精神文化消费中获得的是尽可能多的审美体验和精神熏陶,更好地理解人生真谛,净化灵魂,享受生活。出版业、影视业、网络信息业、娱乐业、演出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业、展示业、艺术品业、体育业、广播业、音像业、博物馆业等适应这种精神需求,在整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地位逐步凸现出来,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文化产业逐渐独立出来。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作为东方第一大都市、大港口,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交通通讯中心和工业中心,是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造成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和高度集中,人们闲暇时间的文化生活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精神消费市场。商界、政界等上层社会把“文化”作为一种奢侈品,以商业化的形式消费着,形成文化高消费的社会精英群体。与之相对应,一些文化人也敏锐捕捉到城市中文化大众消费群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家最具代表性,他们凭自己的嗅觉和敏锐办刊办报,制造着时尚和流行。他们“以情感为中心的各种酷情成为小说吸引读者的招牌:哀情、酷情、忏情、孽情、惨情、悲情、鸳情、幻情、喜情、、妒情、侠情、奇情,不一而绝,以‘鸳鸯’为书名的作品应接不暇”,他们“主编的各种杂志和小报以及大报副刊,仅上海就达304种”。②这些杂志和报纸都是以商业化的形式运行的,显示了城市文化市场化的活力。

技术进步成就了文化产业的业态形式

文化产业是符号经济,人们对文化的消费是借助媒体传播符号,其产品实质上是信息,消费者消费信息实现精神愉悦。信息的消费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必需借助传媒介质才可以完成,这种传媒介质既可以是我们常见的纸质媒体,或者是广播、电影、电视、电子网络、磁带、光盘,也可以通过人的肢体、舞台、建筑和器具。

文化产业的发育程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哪种业态发展的比较好,在于本国本地区能抓住历史机遇,充分把握当时的技术进步,发展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业态。如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抓住当时的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强势文化产业业态。

中国东汉时期蔡伦的造纸术、北宋时期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15世纪德国人约翰·尼斯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是传媒介质的技术性革命。印刷术的诞生使人类文化加速行进的同时,也为文化信息的批量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英国人贝尔德电视技术的成功,使得文化传媒介质实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技术层面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今天,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主流,它依靠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计算机技术,建立起包罗万象的资信世界。它为传媒业、印刷业、娱乐业、体育业、旅游业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移动电话等文化传播创造了前提条件。

信息时代,围绕网络技术发育文化产业的竞争正酣。谁是网络技术时代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取决于其把握机遇的能力。在一项针对计算机网络服务的专项调查中,人们发现网络越普及的地方,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越高。在全球25个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中,文化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比开通互联网前平均增加17.5%,从业人员增加43%。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该馆成为北美乃至世界最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商,围绕网络进行数据库服务的年收入达3亿多美元,其文化产品也由原来的图书、胶片发展为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形式,成为全球进行文献信息服务的最大企业。

(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思政部)

【注释】

①于素秋:“日本内容产业市场现状及其发展预测”,《现代日本经济》,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