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篇1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三叉神经痛;疗效

三叉神经痛(痛性抽搐)为一种病因不明的、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征,表现为三叉神经下颌支和上颌支(很少为眼支)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烈的刺痛。男女总的发病率是4.3人/10万/年,女性多于男性(3:2)。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2~58岁,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平均发病年龄为30~35岁[1]。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381岁,平均63岁;病史5-15年,均为典型性TN。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人路开颅手术治疗。术中显露三叉神经,仔细锐性分离。全程探查三叉神经,辨别责任血管,分离三叉神经周围血管及邻近蛛网膜后,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Teflon减压垫棉置于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固定良好,严密缝合硬脑膜,不放置引流管。然后回纳骨瓣,常规关颅。术中未见责任血管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2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疼痛完全缓解且无并发症22例,疼痛完全缓解伴能耐受的并发症6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但无并发症2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轻度并发症1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重度并发症1例。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者8例,术后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出现轻度面瘫及一侧舌麻木感患者共有6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1例。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额、面部出现反复发作,短暂的阵发性剧痛,无感觉缺失和运动障碍,发作间歇期无疼痛,犹如常人一样。发病者以中老年人多见。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根据疼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时间以及刺激可诱发疼痛发作的“扳机点”,无特殊阳性体征等,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难诊断,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作特征虽与原发性的很相似,但一般疼痛相对较轻,而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呈进行性加重,常有与病因相应的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异常、听力减退、角膜反射减弱和嘴角喁斜等。尤其是疼痛的范围超过了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则应考虑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能。同时鼻咽部活检或鼻咽部X线片、颅底CT、磁共振等有助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2]。在过去的十年中,基底动脉的小分支压迫三叉神经根的病例开始增多,压迫引起T-22神经近端神经根脱髓鞘。症状性三又神经痛可由外伤或血管病,肿瘤和脱髓鞘疾病引起。疼痛局限于三叉神经1或2个分支分布区,第2、3支最常见,多为单侧,累及第1支或双侧仅占5%。典型疼痛表现为短暂的、针刺样剧痛,突发突止。极少在睡眠中发生。在面部常常有扳机点。疼痛可为自发性或是因刷牙、剃须、咀嚼、打呵欠,或吞咽诱发。疼痛持续时间多为几秒钟或一两分钟,但疼痛可以非常强烈,病人面部不自主收缩,也称为痛性抽搐。疼痛可在白天或晚上频繁发作,一段时间内发作持续数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没有感觉或运动障碍[3]。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三叉神经痛发作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特点。患者通常突然出现疼痛发作,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持续数秒至1-2分钟,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终身难忘,造成极大的痛苦[4]。

多年来,许多学者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针刺法、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神经节注射电凝术或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撕脱术和各种开颅手术等疗法。后者有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手术等。以上所述治疗方法,各具有其优点,应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病情加以选择,首选安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尽可能减少面部感觉障碍和并发症发生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应是先易后难。对初发病或症状轻者,首先考虑药物、针刺、注射疗法,以控制其疼痛发作。经以上治疗无效者,再考虑应用手术疗法[5]。本组资料显示,影响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因素是多方面的,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和并发症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魏成忠,许鸾森. 局麻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4,02:82-83.

[2]韩四勋,符明伟,王宏超.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14,02:126-128+193.

[3]李家伟,刘艳春,李 丽,等. 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2:263-266.

篇2

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探讨该病的形成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6至78岁之间。发部部位处于左侧的有10例,位于右侧的有3次,位于双侧的有3例。本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且不存在出血性脑血管病史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症。

1.2 诊疗方法。本组所有患者的普外科手术均采取硬脊膜外腔阻滞式麻醉法,都借助于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后确诊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0例,症状消失,彩超检查可见深静脉壁光滑,无血栓,髂股静脉完全再通,无返流。明显好转患者5例,症状明显好转,肢体略水肿,彩超显示深静脉内有少量血栓残留。无效患者1例,症状无缓解,彩超无变化,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三大方面,分别是: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动血液淤滞。其中,血管壁损伤是由于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对血管壁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作,可导致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壁上而发生凝聚,从而释放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继而加重凝聚,最终形成血栓。而血液高凝状态是由于患者受到手术的应激而导致血小板增加,同时手术过程中的失血以及脱水等均可造成血液浓缩,再加上有些普外科手术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病,都有可能加重高凝状态。另外,静脉血液淤滞主要出现在一些老年性普外科手术患者,由于患者年龄过大,机体功能出现了退化,心输出量也相应减少,静脉回流速度变慢,从而导致下肢血流滞缓,提高了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2 诊断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患者深静脉血管内出现血液凝结现象,一般好发于普外科下肢手术患者。对该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恢复凝结的血流,避免血栓再形成以及肺栓塞,极可能保留静脉瓣的功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下肢肿痛,且不断加剧;小腿肌肉饱满紧张,有明显的压痛感,在排除原发病所致的情况下,可考虑是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症。医务人员可借助于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进行检查、下肢静脉造影和凝血功能检查,以进一步明确患者下肢血栓栓塞的部位以及血栓类型。

3.3 治疗方法。

3.3.1 可以进行抗凝以及祛聚的治疗方法。抗凝药物只能防止已经存在的血栓加重以及形成新的血栓,但不能对已存在的血栓起到溶解作用,所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则考虑给予低分子肝素;若患者需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则可选用华法林。具体用量及用法是:每日进行一次0.4ml的注射,一个疗程(一般是一周)后给予三天的华法林,华法林可选择口服类药物,每天口服6mg,三天后可将华法林的剂量减半,疗程为三至六个月。而祛聚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一次;每日三次口服潘生丁,疗程为三个月;每日三次口服阿司匹林,疗程为三个月。

3.3.2 进行溶栓治疗,相关药物有链激酶以及尿激酶,这两种药物是针对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剂,可转化为纤维蛋白酶,从而对血栓起到溶解的疗效。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发现链激酶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3.3.3 若患者进行抗凝、祛聚以及溶栓治疗后未见明显疗效,医务人员可给予介入溶栓治疗。为了避免溶栓中血栓的脱落,从而造成肺动脉栓塞,对于置管溶栓患者,可以先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再进行接触式溶栓以及其他介入方式进行治疗。

4 总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肢体不可逆的损伤以及肺、塞栓塞等。医务人员必须重视具备血栓形成因素的患者,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手术;肿瘤

目前,神经外科手术正在向显微手术的方向发展,而神经内镜可以适应的手术病症非常广泛,而且具有疗效好、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自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神经内镜器械也在不断趋于完善,神经内镜已经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2]。现就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颅内疾病患者进行神经内镜治疗,68例患者中有26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4例为内镜辅助,2例为内镜控制。余下42例单纯神经内镜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5~63岁,平均29.1岁。行单纯神经内镜手术患者42例,行内镜辅助手术患者24例,行内镜控制手术患者2例。其中脑积水、脑室系统病变、颅内囊性病变的患者以单纯内镜手术进行手术治疗。颅底及脑室内病变的患者由于在显微镜下显露非常困难,采用内镜辅助。而鞍内垂体腺瘤则采用内镜控制手术。

1.2 手术器械 手术当中使用的全部神经内镜以及手术器械一律采用德国的蛇牌产品,包括硬质内镜和相应的显微器械、冷光源以及电视成像系统。硬镜长24cm,外径6mm,内含4个工作通道:窥镜道、器械道、冲洗道和排水道。

1.3 手术方法

1.3.1 单纯神经内镜手术 对于脑积水或者是脑室系统发生囊性病变的患者,采用单纯神经内镜手术,入路选侧脑室的额角处。在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从右额角进入到侧脑室,再由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然后由第三脑室底中线的上双侧体前方无血管的最薄的三角区造瘘,第一步先电凝一小口,第二步用扩张球囊导管将造的瘘口扩大直至0.5cm;对于交通性脑积水则行脉络丛烧灼术以及脑室的腹腔分流术,在神经内镜下将分流管的脑室端放于室间孔的上方无脉络丛区域,以避免在手术之后分流管在脑室端的堵塞;在手术治疗脑室系统的囊性病变的过程中,先对囊液进行抽吸,然后用平衡液进行反复的冲洗,再对囊壁进行部分切除,让脑脊液能够循环通畅[3]。对于有症状的几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按照囊肿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一样的手术入路,先切开硬膜使囊肿暴露在外,再在内镜或者手术用显微镜下将囊肿进行大部分切除,然后在内镜的辅助下打通囊腔与邻近脑池或者脑室,最后在内镜下部分切除囊壁,让邻近的脑池或脑室与囊肿腔相通。

1.3.2 显微内镜辅助外科手术 在一般的神经外科手术中,绝大部分的手术都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切除,但是也有用显微镜也看不清楚的地方,这就需要用内镜辅助的方式来发现这些病变位置,用以确保所有的病灶都能被显示,然后异形手术工具,如可弯角的吸引器和剥离子等特殊手术工具将其病变全部切除[4]。

1.3.3 显微内镜外科手术的控制 拿垂体腺瘤并且其内蝶窦气化良好的患者来讲,可使用内镜插入引导,再对中鼻甲、总鼻道和蝶窦隐窝三处借用肾上腺素纱条将其微缩,使之可以找到蝶窦开口,并将其扩大,使内镜进入蝶窦内;接着打开蝶鞍底和手术设备,用吸引器、显微刮匙、显微取瘤钳等工具对病变处进行完全切除。在手术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地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位置进行冲洗,以便在内境中能看清楚鞍内肿瘤的切除情况。在切除以后,要再次用内镜进行观察,以确保肿瘤被全部切除。在手术完成之后用肌肉片和生物胶进行修补,然后在蝶窦开口处以一小块碘仿纱条填充。

2 结果

在本组实验病例中发生手术死亡的病例为0,随访时间为3~10个月。在42例行单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9例有效,有效率92.9%。而在24例行内镜辅助和进行手术和内镜控制的患者中,不管是从肿瘤的切除率,还是从治疗结果上看皆有明显提升。实验中无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内镜仅仅只是用做观察工具,手术器械于内镜旁平行进行手术区域,与显微镜为下手术近似,操作的灵活度较强。一般的神经外科内镜手术均由2名术者完成,由1名术者操作控制内镜,另1名操作手术器械。神经内镜作为一种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可以运用到广大的神经外科领域:如颅内肿瘤、动脉瘤、蛛网膜囊肿等。

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神经内镜补充了神经外科治疗技术的空缺,但对于神经内镜的操作需要非常娴熟的技术。经过各位同仁的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神经内镜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技术也会更加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李传峰,王厚中,吴娜,等.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82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01:42-44.

[2]刘志坚,梁维邦,蒋健,等.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附59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04:228-230.

篇4

[摘要]尽管我省神经外科发展起步较慢,但是经过50多年努力,我省神经外科发展历史经历了起步、创业和发展以及全面提高的阶段,目前在临床、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学科学会建设等各方面事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神经外科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回顾世界神经外科的起源,有证据显示大约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学者对颅骨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传说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AD 222~280),神医华佗曾试图为魏王曹操行开颅手术以治疗头疾。神经外科学在医学中是最年轻、最复杂而又是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随着解剖学、麻醉学的发展,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我国神经外科发展日渐成熟。但也很不平衡。我省神经外科发展起步较慢, 1956年,福州神经精神病院在谢子康主任的主持下,施行了我省第一例脊髓肿瘤的切除术,宣告我省神经外科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1 福建省神经外科发展史

回顾过去50多年来,我省神经外科发展史经历了起步、创业和发展以及全面提高的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1 神经外科萌芽起步阶段

我省神经外科技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福州神经精神病医院谢子康主任于1956年主持施行了我省第一例脊髓肿瘤的切除术,不久福州市第二医院郑遒光主任做了一例临床上诊断为小脑肿瘤的颅后窝减压术,这两例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宣告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拉开了序幕。50年代末,郑遒光主任与福州中国协和医院程法平主任合作开展了一些脑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摘除术,尽管当时由于病例少,缺乏经验,设备简陋,所以手术死亡率较高,这些萌芽阶段的手术仍为我省神经外科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2 神经外科创业阶段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从50年代末开始各单位陆续选送人员外出培训。福建医学院附属合组医院送刘俊翰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福州市神经精神病院选送黄克清到北京宣武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进修,后又送陈锦峰到南京工人医院进修,厦门市立医院梁燕瑜和龙溪地区医院冯兆森也先后到北京宣武医院进修,以上人员均在学习期满后回原单位开展了神经外科工作,并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各所在单位的神经外科专业组。1959年底福建医学院附属合组医院率先开展了以脑外伤为主的一般手术。1960年,福建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原福州精神病院)正式成立了神经外科,有独立病房和专职医师7名,开展了脑肿瘤和脑外伤手术,厦门市立医院和龙溪地区医院也先后开展了神经外科的诊疗工作。由于受到“”的冲击,我省神经外科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70年代初,黄克清、陈金雄到福建省立医院后立即开始组建神经外科,刘俊琛、陈锦峰先后调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全省各地也都增添了一些神经外科人员,使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恢复了生机;从1972年起,省立医院先后为部队和地方举办了几期颅脑外科培训班,为全省各地市培训了大批的神经外科专业人员,使神经外科队伍逐步扩大。此时省内能够开展以脑外伤和脑肿瘤为主的一般手术,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全省地市级医院也开展了脑外伤的救治手术。许多地、市县医院都有了开颅器械并配有神经外科的专职或兼职医生,能处理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

1.3 神经外科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有了全面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省立医院和协和医院先后购进了颅脑CT扫描机,九十年代初协和医院进口了西门子的DSA,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全省各地市医院全面开展了神经外科手术,许多地市医院成立了神经外科或神经外科专业组,许多医院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推动本地神经外科的发展,一方面选派优秀外科骨干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地学习进修;一方面引进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厦门中山医院引进了张俊卿、莆田市立医院引进了林秋泉、莆田县医院引进了林光畴后,使这几所医院的神经外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省内不少单位和国内重点神经外科单位合作,邀请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到我省讲课、技术指导和专业人员互派学习等,有力地推进我省神经外科诊疗水平与学术水平的提高。部分的县市级医院也在此阶段开展了颅脑外伤手术工作,这些基层单位的开展神经外科为早期抢救危重病人担任重要角色,这些是我省神经外科全面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5年,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神经病学研究室,开展了血肿内注入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新疗法,并对脑血管畸形注塑模型做了观察,为脑血管畸形立体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福州总医院开展了立体定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独立设计制作了立体定向仪规划方案;八十年代末,杨卫忠由省立医院调往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后重新组建神经外科,并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颅脑手术。该科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快的发展,随后还成立了福建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室和福建省神经外科研究所,承担了十多项省、部、厅级科研攻关项目,先后获得福建省或卫生厅10项科技成果奖。

2 我省神经外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由计算机辅助的先进仪器日新月异,以及在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杨卫忠主任委员带领下,完成了地市级分会的建立和健全,加强国内外和全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推动了我省神经外科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

2.1临床治疗工作全面开展和提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省地市级医院全面开展神经外科,许多单位都积累了大量临床资料和丰富的经验;所有的县级医院也都成立了神经外科或神经外科专业组,成为全省各地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前沿阵地,我省神经外科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三级治疗网,全面开展中枢神经外科系统疾病的防治。

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成为近二十年来的新亮点,尤其是伽玛刀、神经导航、多功能高精密度的显微镜、神经内镜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护系统等新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动神经外科事业的全面发展。

2.1.1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镜有良好的照明, 清晰度高,术野内病变组织和邻近结构放大,加上配合使用双极电凝器、显微手术器械、激光刀、超声吸引等,使手术精确度和准确性更好,损伤邻近重要结构的机会减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残率明显降低。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上述优越性,很快受到神经外科医生重视,神经外科手术由肉眼下、眼镜式放大镜下手术,进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州总医院等单位神经外科引进了手术显微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工作。目前显微外科手术已经普及到我省、地市级乃到县级医院,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几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手术、脑室内肿瘤、鞍区肿瘤、颅底肿瘤、以及过去认为属于手术的脑干肿瘤和脊髓内肿瘤等。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范围和比例,已是衡量神经外科技术水平的主要条件之一。

2.1.2 神经导航辅助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治疗

复杂的神经系统三维解剖结构及病灶精确定位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手术的一大问题。神经导航系统把病人术前的影像资料与术中病人手术部位的实际位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它准确地显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三维解剖结构及病灶的空间位置及其毗邻,因此,神经导航系统不但可应用于包括活检在内的所有手术,而且还能够帮助手术者完成许多复杂而精细的操作,将正常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不必要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厦门市中山医院、协和医院和福州总医院先后引进了神经导航系统,并开展了导航辅助下神经外科手术,据查新,截至2006年6月,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已经开展了389例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报道例数全省最多,病种包括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转移瘤、颅咽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生殖细胞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等。299例脑肿瘤全切除279 例,占93.3 %;46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44例脑AVM中全切除40例, 4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

2.1.3 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取得全面发展

脑血管病病情复杂,其破裂出血后危害甚大,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脑血管病以高血压脑出血、脑动静畸形和颅内动脉瘤以及缺血性脑病为主。目前全省各地县医院基本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根据病人情况、出血量多少和部位等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治疗策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案也从早期单纯扩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和锥颅血肿清除术发展到现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立体定向血肿清除、神经导航血肿清除、显微镜和内窥镜辅助手术清除血肿等多种手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神经、血管以及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目前省立医院、协和、附一、福州总医院和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市级医院已经全面开展了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在90年代中期就率先独立开展动脉瘤夹闭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应用了“锁孔”入路夹闭动脉瘤手术,目前我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动脉瘤手术治疗经验。同时,对于动脉瘤介入治疗也取得较好的开展,各省级医院神经外科也相应成立了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组,这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更多的选择。

2.1.4 新设备应用,丰富了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

1998年开始,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肿瘤的伽玛刀治疗,截至2006年12月,已经积累了4352例颅内疾患伽玛刀治疗病例,病种涵盖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其中2880例获得了较长时间的随访,疗效满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省立医院先后开展了脑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氏病,取得预期效果;福州总医院开展了X刀治疗颅内肿瘤,积累不少成功病例。这些新设备应用,为治疗颅内疾病提供有效的补充。

2.2 全省各地神经外科队伍不断扩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

截至2005年10月,全省现有神经外科医师近400人,现有高级职称者达80余人。许多三级医院引进了学科带头人,如泉州市第一医院引进了神经外科专业田进军主任,厦门中山医院引进田新华主任、厦门市医院引进了王占祥主任和福建省人民医院引进李会忠主任和任新海主任,这些人才的引进为发展本地区神经外科事业提供了人才保证。许多青年医师也走出去,前往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中心学习进修,回到原来单位成为神经外科技术骨干。近些年来有条件的单位还引进一些博士,为福建神经外科队伍注人了新鲜的血液。

协和、附一、总院、厦门市医院、厦门中山医院、莆田市医院等单位先后被列为福建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授予点,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15位,近10年已经培养并毕业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协和医院也是神经外科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唯一一名博士生导师,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自行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6名。这些人才培养,为我省神经外科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3 全省学术交流的开展和各地市学会的成立

经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批准,福建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于1991年12月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之后分别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交流会(1993年,南平)、第三次学术交流会(1995年,莆田)和第四次学术交流会(1998年,厦门),同期还举行了华东六省一市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为我省神经外科同仁提供了基础理论、临床、科研、新技术、新进展以及护理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2000年10月,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顺利进行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新一届委员会在杨卫忠主任委员带领下,团结全省神经外科同仁,开拓进取、全面开展我神经外科事业,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从2000年开始,每一年举行福建省神经外科高级研讨班,每二年举办福建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和福建省神经外科新进展学习班,每个季度在福州地区举行神经外科病例讨论交流会,这些学术活动为全省神经外科大夫提供较好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全省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

2.4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蓬勃发展

2005年10月10日―15日,福建省第八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首届闽台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于在美丽的漳州花博园胜利召开,由台湾医事联盟理事长高明见教授和台湾神经外科联盟理事长黄棣栋教授组成的台湾医师代表团应邀参加本次首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265名神经外科医师与台湾宝岛的21名医学专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当前国际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和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发展状况。大会共收到373篇海峡两岸高质量医学论文, 内容涵盖显微神经外科、导航、内镜、血管内、锁孔、放射、分子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以及神经外科护理等,大会设专题讲座及讨论、大会发言、大会交流,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与展览等。16位台湾医学专家和56位我省医学专家在大会作了精彩的发言。本次大会有力地推动我省神经外科学术的发展,促进闽台神经外科的学术交流,促进和加强全省及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会议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相互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海峡两岸同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与台湾医事联盟协会签订海峡两岸双方互访、互相交流协议书。这次大会还进行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换届选举并成立了第三届委员会,杨卫忠教授连任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007年10月11日~15日,福建省第九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闽台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在泰宁大金湖畔胜利召开,台湾医事联盟理事长高明见教授再次率团参加本次第二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275名神经外科医师与台湾宝岛的10名医学专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当前国际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和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发展状况。台湾专家带来的当今世界神经外科最新理论,引起我省神经外科大夫高度重视,尤其高明见教授提出“性胞免疫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最新免疫疗法,而高振兴教授介绍的“神经脊柱外科新进展”,代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新成果。会议期间,海峡两岸专家还对“锁孔”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等前沿学术研究进行广泛的交流。大会还决定第三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将于2008年10月在宝岛台湾举行。

2.5 神经外科基础研究取得突破

近十几年来,我省大力开展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承担的福建省科技厅和福建省教育厅共同资助的课题《第10号染色体上抑癌基因功能丧失与胶质瘤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第10号染色体上抑癌基因PTEN和DMBT1基因功能丧失与胶质瘤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及预后关系密切,为今后胶质瘤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该系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已经陆续在全国性刊物发表系列论文14篇,并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杨卫忠教授课题组还在榄香烯抗肿瘤和脑缺血细胞凋亡机制中也取得可喜成果,在国内外15篇。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承担了省、部、厅级科研课题,在胶质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林志雄主任的《人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与侵袭特征及其相关机制的系列研究》于2005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省神经外科的骄傲。福州总医院王如密教授和王守森教授课题组在经蝶入路解剖学研究提出许多新理论,并出版了专著,为临床手术入路提供理论依据。

篇5

一、概述

精神病是一种以情绪、认知、行为改变为特征,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全球总患病率10%左右,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我国目前重症精神疾病的比例大约为1.3%,主要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为主,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已超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情感障碍,导致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尤其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伤人、毁物、纵火,破坏性大,威胁家庭和社会安全,同时因其不能对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因而无法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作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精神病采用三大疗法,即药物治疗、电休克、心理治疗,约有20%的病人经过上述治疗无效,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病。难治性精神病是指病史在3-5年以上,经过内科系统住院治疗,连续使用3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且经过电休克、胰岛素等方法治疗后仍然效果不佳的患者, 这部分患者治疗十分困难,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讨新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患者发病与遗传因素,个体素质,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也不明确,近年的研究表明,患者精神症状的产生,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的失衡有关,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使神经递质恢复平衡,可减轻或消除症状。

二、精神外科的历史

1935年,Fulton和Jackson对两只黑猩猩施行额叶切除术后,发现其兴奋性降低,术前恐怖状态消失,该实验结果在伦敦第二届国际神经精神学术会上发表,1935年11月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与神经外科医师Almeida Lima合作首次采用双侧额前叶脑白质切断术治疗精神病患者,获得成功,精神外科从无到有,开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1949年Moniz因首先介绍额叶前部白质切断术治疗严重精神病成功而获得诺贝尔奖,故此,这位葡萄牙的精神病学家被认为是精神外科的创始人,额叶白质切断术也被命名为Moniz- Lima手术。1936年在美国也开始了精神病的手术治疗,美国精神学家Freeman和神经外科学家Watts逐步完善了Moniz的观点,于1942年设计了标准前额叶白质切断术,使精神外科迅速发展普及。当时在北美约作了50000例手术,在英国约作了10000例,这些病例中几乎2/3为精神分裂症,1/3为情感性精神病,治疗结果:18%精神分裂症效果好,50%情感性精神病得到改善或恢复,但有3.1%病人在术后出现严重人格障碍,1.3%发生癫痫,死亡为0.3%。英国卫生部回顾了1945-1955年间经手术治疗10365例精神病患者的结局,其中3/4的患者进行了额前叶白质切断术,结果证实手术对情感性精神症状疗效最显著,精神分裂症最差,30%的精神分裂症术后可“完全恢复”、“社会恢复”和“显著进步”,3%的患者术后人格障碍达到不能出院的程度,2%病情恶化,4%死亡。前额叶白质切断术当时曾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然而该手术在取得疗效的同时,部分患者遗留无可挽回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智能和人格缺陷等等,其后许多学者试图在减少脑组织损害而又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对该手术进行了有限制地改良。该手术虽然几经改良,副作用有所减少,但仍未超出脑白质切除或切断的范畴,终因并发症严重和缺乏明确的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和批评。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合成的有效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上述手术在世界范围内急骤减少,额叶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9年Spiegel与Wycis首先报告采用立体定向行丘脑背正中核破坏治疗精神病。1962年Foltz与White报告用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术来治疗恶痛、焦虑症和其他精神病,所做16例手术,12例效果良好。Ballantine等也采用Foltz的定向方法治疗各种严重精神病,共294例病人做了410次定向手术,无1例死亡。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精神外科,是现代精神外科诞生的标志,它将对脑组织进行纤维切断或切除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改为用定向技术进行电凝或射频热凝,使单部位单靶点手术发展为多部位多靶点手术,由一侧半球手术发展为两侧半球同时手术,在减少脑组织损害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近几十年,随着影像技术、电生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立体定向手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各种手术中。

自1948年以后的历届国际精神病学会议关于精神外科的讨论中,都肯定了精神外科的效果和成就,认为精神外科对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和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成立“人的生物医学与行为研究保护国家委员会”,对美国1971年至于1973年间每年所进行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手术并未导致明显的精神缺陷;美国国会1977年在对手术病例历经3年调查后发表了《关于精神外科的实践和研究》的调查报告,肯定了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并驳斥了一些认为精神外科不人道、不安全和无效的臆测,为该学科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济和医疗发达国家均有精神外科手术开展,每年报道约数百例,以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强迫症和癫痫性精神障碍为主。

三、中国精神外科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精神外科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前后国内有学者进行了少量的额叶白质切除术,因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快终止。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内陆续开展了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1987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首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上,交流了一些地区开展精神外科的经验。1988年首届精神外科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交流论文30余篇,手术病例542例,代表们对我国精神外科发展的现状、学术上的分歧以及如何促进精神外科健康、稳定地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立体定向手术虽然有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有限制和科学地开展。会议对精神外科手术病人的选择、手术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预防、量表的应用、疗效评定的方法等提出了原则性意见,起草了《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关于现代精神外科手术治疗的要求(草案)》。1991年10月在山东曲阜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精神外科研讨会上,交流论文99篇,手术病例943人次。从这次交流论文看,我国精神外科手术病例选择规范,普遍采用了大型定向仪和射频仪进行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目前通过精神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强迫症、癫痫、癫痫性精神障碍、药物依赖等。近十年随着大型定向仪,新型射频仪,微电极,高精度螺旋CT及磁共振的应用,手术定为更准确,疗效更佳,并发症亦明显减少。手术方法也由单靶点毁损发展到多靶点毁损,手术效率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更好。

四、精神外科的局限与不足

精神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确定,手术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尽管通过动物实验,人们对边缘系统的Papez环路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确定这些结构与人类的情绪、行为等重要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在动物实验中无法制造出相应的精神病模型以模拟手术效果,因此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精神外科争议的焦点之一。

早期精神外科进行的脑白质切断或切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出现记忆、智能和人格缺陷等严重并发症,在社会舆论的过分渲染下,使人们对精神外科手术缺乏信心。另外,精神外科手术涉及多个学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医师从不同角度看待病人的利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精神外科手术的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指标,很多类型的精神病有自动缓解期,这往往被统计在手术疗效内,使得疗效评定欠客观可靠。

精神外科不但存在医学观点的争论,还涉及较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伦理道德问题及特殊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些国家甚至将精神外科用于政治目的,选择政治犯或有色人种进行精神科手术。科学家担心一旦精神外科手术被政治野心所利用,就可能将反对他们的人们变成没有独立思考、盲目执行指令的工具,因此,有些国家曾立法加以禁止。尽管美国国会于1977年肯定了精神外科的疗效,但某些州议会仍通过立法对精神外科手术严加限制或禁止。许多国家的精神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繁杂的申报和审批程序,使多数神经外科医师不愿涉及此领域。另外,许多权威性医学杂志为了避免引起伦理、道德及其它方面的争论,不愿登载有关精神外科方面的文章,使得精神外科方面的论文大多只出现在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中,影响了这一学科的正常学术交流和发展。

精神外科术后的随防与评价也是精神外科中复杂、困难而又充满争议的环节,其原因在于,精神病本身即缺乏必要的客观诊断标准及病情轻重的客观衡量指标,精神科量表的评估也很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干扰,精神外科的术后评价更是牵涉到精神科、神经外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标准统一困难,制定更科学、客观和易行的疗效评定标准,也是精神外科面临问题之一。

精神外科是现代医学中最复杂的学科之一,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当然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精神外科的安全性有了极大提高,手术并发症已降低至可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很多国家重新恢复了对精神外科的热情。在精神外科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应密切合作,对手术适应症、手术部位及范围达成共识,制定科学的、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深入进行多方位的合作研究,采取科学负责的态度,面对困难,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能使精神外科沿着科学规范的方向稳步发展。

篇6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标准大骨瓣减压; 颞肌贴敷术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109-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urgery of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51 patients with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were given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and roofing of temporal muscle.They were followed up and were given prognostic scoring.Result:According to the GOS score,4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or good,15 patients were mild disabled,25 patients were severe disabled and 4 patients died after the operation.Conclusion: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and roofing of temporal muscl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treating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Roofing of temporal muscl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cheng County,Gucheng 441700,China

大面积脑梗死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较少部分,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1]。较多此类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1例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1例大面积脑梗死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65.2岁,全组患者均行颅脑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左侧24例,右侧27例。

1.2 临床表现

无明显诱因突发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运动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至偏瘫者30例,言语不清或失语15例,意识障碍伴大小便失禁10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8 h~4 d,平均30 h,术前一侧瞳孔散大者8例。

1.3 影像学表现

经颅脑CT或MRI证实均为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其中20例因病情变化复查颅脑CT示梗死范围扩大、脑水肿加重,梗死范围均波及2~3个脑叶,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者35例,伴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者16例。

1.4 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方式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充分剪开硬脑膜,硬脑膜骨窗边沿悬吊防止硬膜外血肿,颞肌贴敷于脑组织表面并将硬脑膜与颞肌蓬状减张缝合,手术均于2 h内完成,估计术后短期不能清醒者行气管切开。

1.5 GOS预后评分

5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1死亡。

2 结果

所选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术,术后随

访6个月~2年,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15例,重度残疾2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其中死亡患者中,3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死于重度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目前国外学者将急性脑梗死范围直径在4.0 cm以上或梗死面积波及两个脑叶以上的脑梗死称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最常见。大面积脑梗死往往起病急、病情危重,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患者临床表现常为突发头疼、恶心呕吐、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少数患者可出现梗死后出血从而使病情更复杂、增加治疗难度及影响预后。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时与脑出血相似,颅脑CT早期提示脑动脉区高密度影及6 h后提示脑组织低密度灶结合病史可基本明确诊断。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内科往往单纯使用脱水药物来降低颅内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脑水肿和颅内压持续增高疗效欠佳[3]。而且大剂量脱水药物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导致脑水肿加重,故很多患者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接受部分颅骨切除术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死亡率明显减小[4]。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诊断明确后,一旦错过动静脉溶栓时间,应尽早手术治疗[5]。早期充分有效的手术减压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并且是改善预后的关键[6]。目前,目前对于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尚无统一意见。作者个人体会患者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1)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患者意识水平下降、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颅内压持续增高;(2)脑疝前期或已发生脑疝的患者;(3)颅脑CT或MRI影像学表现提示颅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 cm,脑室及环池明显受压。年龄因素并非手术绝对禁忌证,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7]。一旦患者出现脑疝后再手术则效果不佳,特别对于年轻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不需等到多种因素引起非手术不可的地步才考虑行减压手术以防止小脑幕切迹疝。

目前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方法较多,有单纯去大骨瓣减压、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在去大骨瓣减压基础上并颞叶前部脑组织及梗死脑组织切除内减压术。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主要采用去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脑组织表面+硬脑膜充分切开后与颞肌蓬状减张缝合手术。术中骨瓣去除面积要足够大、需直径达12 cm以上才能达到充分减压目的,该手术也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因骨窗过小而诱发患者术后脑组织嵌顿在骨窗处的情况[8]。术中行颞肌与硬脑膜减张缝合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皮下出血进入颅内从而引起脑血管痉挛影响脑组织血供。脑梗死患者外科手术目的是通过去除骨瓣及硬脑膜减张缝合充分减压从而降低脑水肿所致颅高压,防止脑疝形成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形成颅内压持续增高的恶性循环,使缺血半暗带脑组织恢复血供改善脑功能,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减压同时行颞肌贴敷主要目的是通过术后颞肌与脑皮质发生粘连产生小血管沟通形成缺血脑组织的侧支循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最大限度的改善脑功能。为保护颞肌血供,术中注意保护颞浅动脉主干及颞肌血供,手术分离颞肌与颅骨时切勿用电刀进行分离,应使用剥离子钝锐性剥离。颞叶前部脑组织及梗塞脑组织切除术目前已不常用,目前尚无有效方法确定缺血坏死区与半暗区,缺血半暗区脑组织可在手术后血供改善而恢复正常神经功能。但有时颅内压在常规外减压效果不佳时迫不得已只能切除部分颞叶前部脑组织及梗死脑组织来降低颅高压,本研究中有2例非优势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术中脑压太高行部分颞叶前部脑组织及梗死脑组织切除。

外科手术术后常规给予充分的脱水药物治疗进一步控制颅高压,长期应用脱水药物应注意肾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控制血糖,高血糖可加重脑功能障碍。术后应适当控制血压,慎用或不用抗凝药物及溶栓治疗以减少脑梗死并出血的发生率。术后还应常规应用相关药物预防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

手术的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的脑保护及相关并发症处理。外科手术治疗使很多患者有了较好的预后,外科手术是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基层医院很多此类患者入院时多收住在神经内科,较多患者往往在出现脑疝、一侧瞳孔散大后才转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此时才进行手术治疗往往会影响患者预后。在外科手术及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从而让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得到较好恢复。

参考文献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781-783.

[2]韩松,周晓平.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外科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5(2):108.

[3]朱缙伟,成力伟,叶碎,等.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6):802-803.

[4]王任直.尤曼斯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5-1186.

[5]高亚飞,常涛,杨彦龙,等.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4):338-341.

[6]蔡恩源,白志强,董玲,等.翼-颞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6):69-72.

[7]王玉宝,高寒,梁亮,等.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3):212-213.

篇7

脑梗塞是一种后果严重的脑部疾病,原因在于:为脑组织供血的血管被阻断而引发脑部缺血 ,并继而引起脑组织坏死,坏死的脑组织发生永久的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在这些患者中, 1/3的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终生残废);还有1/3者,甚至撒手而去!

到目前为止,医学研究人员还没有找到使神经组织再生的方法。因此,预防脑梗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病在颅内,根在颈部

我们知道,维持大脑正常的工作需颈动脉正常的供血。颈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了狭窄,其破裂、脱落后的斑块和血栓会随血液流到脑部的一些血管,小栓子会造成不同脑叶的脑栓塞,大栓子则会引发大面积的脑栓塞。或者因颈动脉狭窄造成脑血流速度减慢而致血栓形成。

近年来,在对脑血管疾病的论述中,有“病在颅内,根在颈部”的新观点。据有关数据统计,约20%~30%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及其栓子脱落所造成的。因此,由颈动脉狭窄而造成的脑梗塞,必须得到有效的治疗。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并及时采取措施疏通颈部血管,就能很好地预防脑梗塞发生。

提高警惕,早期诊断

颈动脉狭窄是有“信号”的。当有以下症状时,必须尽早到医院接受有关检查:

(1)早期:突然发作的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上下肢无力、面肌麻痹、单眼突然发黑以及突然发生语言功能障碍。

(2)后期:感觉障碍、偏瘫、失语、偏盲等。

另外,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头晕、头昏、一过性眼前发黑等。

以上病人在检查全身血管时,要特别重视颈内动脉的检查,明确是否有颈动脉狭窄或斑块形成。

目前颈内动脉检查的方法主要有:颈动脉超声波、磁共振颈动脉成像、颈动脉血管造影等。

患者若发现颈动脉存在狭窄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疏通颈部动脉,这样才能减少“后患之忧”。

提前手术,预防脑梗塞

目前,国内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内科药物治疗,二是外科手术治疗。

一般而言,患者若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颈动脉狭窄率超过50%,或没超过50%但斑块较大并伴有脑缺血发作症状,均视为手术适应症。

患者若经超声波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颈动脉狭窄率超过50%,或有内膜斑块较大,或形态不规则的溃疡,这时也应该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剥离切除增厚的动脉内膜和粥样化斑块,这样就使颈动脉内壁变得光滑,颈动脉内径恢复正常大小。这种手术称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又叫“颈脉剥脱”。

北美每年缺血性中风人群发病率约为0.省略

专家简介

篇8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发生疾病的概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需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而颅内感染是临床上神经外科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约为9%,作为神经外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不良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受到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1]。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16)岁。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例;②手术之后出现诸如头痛、呕吐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③患者术后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指数还有蛋白含量出现异常升高;④对患者脑脊液进行多次细菌培养,结果均显示为阳性。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如下:①虽然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2],但不属于神经外科的患者或者不属于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②对患者脑脊液进行多次送检,将其重复部分剔除[3]。

1.2 调查方法 对本次研究对象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手术类型、易感因素、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原发病以及症状体征等,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原发病构成 本次研究中患者原发病主要如下:16例患者为脑外伤、5例患者为血管畸形、4例患者为四脑室肿瘤、脑膜瘤以及脑积水疾病患者各3例、脑出血患者4例、蛛网膜囊肿与转移瘤患者各有1例、松果体肿瘤患者2例以及听神经瘤1例。

2.2 药原学检查结果 具体状况如下:在本次研究中培养出细菌共有53株,分离出来的细菌主要有: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诸如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鲁氏不动杆菌等。脑外伤患者病原菌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金葡菌;脑出血患者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

2.3 颅内感染主要诱因 导致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诱因有:脑外伤、手术时间超过6个小时、置入异物、自发脑出血以及脑脊液漏等。在本次研究中脑外伤患者占据比例为32.5%,自发出血患者17.5%、手术时间过程患者17.5%、置入异物患者6.5%、脑脊液漏患者5.0%以及其它原因患者25.0%。

所有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对应的使用抗生素药物,病程时间最短2周,最长3个月,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并顺利出院。

3 讨 论

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断,当前临床主要是通过脑脊液常规检查还有生化检查来达到目的。如果患者为细菌性脑膜炎,经常会出现脑脊液白细胞指数升高、葡萄糖含量下降以及蛋白含量有所上升等情况。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如下: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每升超过1180×106,蛋白含量每升超过2200mg,葡萄糖含量每升低于1.9mmol,这些指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4]。但有研究结果指出,脑脊液常规还有生化指数并不能作为确诊的主要依据,只能够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参考数据,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来说,更高的白细胞数还有蛋白水平以及相对更低的糖含量水平,有着更为突出的临床诊断价值[5]。

脑脊液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术后颅内感染的“金标准”[5],患者在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出现颅内感染临床症状的时候,患者脑脊液里面的细菌浓度还没有完全出现,也有可能因为培养方法并不正确导致其培养结果呈现阳性的概率偏低,因此出现阴性结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神经外科后颅窝手术之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所以将脑脊液培养结果当做重要诊断标准并不正确。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病菌培养结果显示其主要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需要重点关注。对颅内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应该在准确得到脑脊液病原学培养还有药敏试验结果之后才可以进行,但是细菌培养周期一般来说比较长,通常情况下细菌培养需要(24-48)小时,如要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需要时间最短为2周,所以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之后进行颅内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脑外伤是导致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对有相关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密切关注,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对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具体情况分析,争取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其坤.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与药敏分析[J].山东医药,2012,35(13):351-352.

[2] 王顺,王永涛,贾征夫.脑卒中患者合并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7(06):155-156.

[3] 杨冬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4(15):163-164.

篇9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显微手术

在我国,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在脑卒中的比例较国外报道的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根本措施在于促进血肿尽早吸收、控制脑水肿、减轻或逆转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发展,使脑外科手术更加安全、精细,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外科治疗效果与病例选择、治疗方式、治疗时机等诸多因素有关。传统开颅手术死亡率27%~35%[1]。外科治疗由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转向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CT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显微镜或内窥镜血肿清除术。为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本文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符合标准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病人男26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4岁。入院时昏迷37例,嗜睡或昏睡5例,出现小脑幕切迹疝者5例。39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所有病人的出血量均在30mL以上,无严重心血管疾患,无手术麻醉绝对禁忌症。头颅CT扫描:壳核出血23例;壳核丘脑出血10例;皮层下出血5例;破入脑室4例。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6h以内21例;6~24h14例;24~72h 6例;72h以上1例。

1.2 手术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根据CT显示的血肿部位、大小及有无脑疝的发生,30例幕上血肿分别采取经额或经额颞骨瓣开颅,12例经翼点小骨窗手术。剪开硬膜后,避开重要的功能区,穿刺发现血肿后,切开皮质,在显微镜直视下进入血肿腔,用微型吸引器分块吸出血肿,如血块较韧则用显微瘤钳钳碎后再分块吸出血肿。以小输出功率电凝对活动性出血点进行止血,血肿清除后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残腔暴露的脑组织表面贴附止血纱布或止血棉,血肿腔内均留置引流管。破入脑室者在清除脑室内血肿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前有脑疝发生者,术中血肿清除后若脑压仍较高,向骨窗外膨出者行去骨瓣减压。

1.3 结果

术后4例再出血,死亡2例(死亡率为5%)。余40例患者ADL[7](日常生活能力)评级: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9例;Ⅴ级4例。预后不良率30%。较传统开颅手术死亡率(27%~35%[1])下降明显。

2 讨论

微侵袭性手术是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目的:①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因血肿而继发的脑损害、脑水肿,使患者度过急性期。②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最大限度保持神经功能。提高日后的生活质量。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术式众多,但至今尚无获得公认的治疗手段[2]。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相比较,死亡率下降明显,预后好,重残率较低。

目前国内外普遍倾向于超早期手术治疗[3]。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自体血留在脑内引起急性期的病理损害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继发性缺血和水肿的体积又可以数倍于血肿的范围,血肿在出血初6h内引起灶周的损害处于可逆状态,随后逐惭加重呈进行性改变,最终成为不可逆性损害[4]。早期手术的理论依据:①脑出血发病后30 min内血肿己基本形成,且大多数的继续出血发生在发病后3~4 h内。脑出血6~7 h后出现水肿,紧靠血肿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不可逆性损害。②脑内血肿引起的继发性缺血及水肿范围明显超过血肿的范围。血肿周围的压力明显大于颅内压力。大量出血者因颅内压急剧升高,早期即脑疝形成,大部分死亡病例均在脑出血早期。③血肿周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血管运动麻痹,血脑屏障受损及血液降解产物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均加重对脑组织的损害。血肿的存在加重脑的继发性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重。

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的优点是能够安全、彻底地清除血肿,精确电凝出血点,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即时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解除或终止脑病病理变化。患者意识尽快得到恢复,切断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对防止脑水肿、再出血、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致命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作用,近些年文献也有报道该手术方法[5]。显微手术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微侵袭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而保留更多的神经功能而获得最佳的效果。显微手术可以创造良好的术野,止血准确,操作便利,而手术时间相对缩短,掌握好手术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高血压脑出血以壳核出血居多,壳核出血手术有经额皮质入路和经侧裂入路。血肿的清除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直视下操作的原则,坚持使用头架和自动牵开器有利于术野的显露及减少人为牵拉导致的脑损伤,对深部手术尤为重要,更能确保对脑的牵拉降低至最低的程度。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除手术外的其他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控制血压、降颅压、防治感染、防治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平衡、神经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恢复期的治疗也不可忽视,而且治疗越早越好,如高压氧和神经康复理疗、按摩等。总之,显微外科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段国升,朱诚.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2.

[2] 易声禹.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20(3):149.

[3] 张延庆,颜世清.伦学庆.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21(4):220.

[4] Xi G,Keep RF,Holf JT.ErythrocvLes and delayed brain edema formalion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rats[J].J Nerrosurg,1998,89:991-996.

[5] 谢京诚,单宏宽,宋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8,21(4):285.

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锥孔引流术;直视下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033-02

Small bone under direct vision cone window craniotomy and drain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ompared 3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ANG Kai, XIAO Yuqiang, FU Liqi, WANG Xiaomin, WANG Yuchu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16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bone under direct vision a small window craniotomy an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HICH cone of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brain 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mall bone under direct vision window craniotomy) and the control group (surgery to remove the hematoma drainage cone) of the 32 patients,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surgery. Results: Hematoma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DL recover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Taper hole drainage; Under direct vision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之一,致残率、病死率高。临床采取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受压脑组织功能功的尽快恢复[1]。目前常采取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等。本研究旨在比较直视下小骨窗开颅与锥孔引流治疗HICH的手术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64例患者为本院神经外科2007年12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所有病例选择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术前GCS 评分: 4~8分36例,9~12分24例,13~15分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血肿平均体积及出血部位、Brunnstrom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手术方法

①观察组采用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术:采取全麻,依据头颅CT确定血肿部位,行头皮直切口约5 cm,以乳突牵开器牵开头皮,颅骨钻一孔后扩大骨高直径为2.5~3.0 cm,避开功能区及血管,以脑针穿刺确定血肿腔后切开脑皮质1.5~2.0 cm,进入血肿腔在头灯光源或手术显微镜下先于血肿腔内吸出血肿,尽可能把血肿吸干净,血肿腔内置引流管2~3 d后拨除,脑室外引流管根据血肿引流情况7 d内拨除。②对照组行锥孔引流清除血肿术:局麻,根据CT定位在离血肿最近处锥颅,在导针的引导下将14号硅胶管置入血肿腔,并抽出少量血肿(1~2 ml),然后留管持续引流,往管内注入尿激酶10 000~20 000 U/次,夹闭引流管2~4 h后开放引流,引流管固定平外耳道高度,如果合并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引流管一般留置3~4 d,待引流不通后,视复查CT结果拔管或再行血肿腔抽吸引流。

1.3 ADL分级

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情的轻重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并且与脑小血管的病理改变、血压急剧增高的程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有关;对于出血量多、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有意识障碍或内科治疗病情无好转的患者,应该积极施行手术治疗[4]。高血压脑出血常用的外科手术中,去骨瓣开颅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术后脑组织反应重,并发症多;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操作复杂费时;锥孔引流术可因血肿形成血凝块,不易达到引流的目的。直视下小骨窗开颅术通过头颅CT准确定位,血肿清除程度较高,止血确切、彻底。术中小骨窗有部分减压,减轻术后脑水肿,同时骨窗小,可以不用进行颅骨修补[5]。另外术后留置引流管,既可以引流血肿腔内血性液体,同时还可以观察术后有无新的出血,手术时间短,能快速清除血肿;可直视下操作,利于止血,有效地预防再出血对脑实质的损害[6]。

本组资料中笔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直视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148.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6.

[3]董宇峰,吴春荣,于海东,等.小骨窗显微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0):623-624.

[4]王平.高血压脑出血125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67-68.

[5]冯凌,唐晓平,唐文国,等.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65-66.

[6]夏凯,王新志,郭玉臣.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