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与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略)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进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街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律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典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宜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贵等诸手段。法律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律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一)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法律的产生明显晚于道德。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愈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进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相同.法律并非对一切社会关系都加以调整,一把地说,只调整那些对建立正常生活秩序有重要愈义的社会关系,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广度上,进德远远超过法律,可以说任何社会关系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的调整,因此法律比价干预的一些行为,如不关心同志、不尊重长着等,都要受到道德谴贵。在法律上无过错的行为,不等于不受道德的谴责.
4.作用机制不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降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井不要求对等的权利。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斌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6,制裁方式不同。法律对违反义务的后果作了明确的规定.当违法行为引起惩罚性后果时,国家强制力就会出现,并按明确的标准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制裁.道德中对违反义务性的规定的后果并未给予明确的规定,其制裁的手段也限于臾论的谴责,若当事人公然茂视舆论,道德的制裁就显得无力。
(二)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墓木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律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孟子•离娄上》中说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木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三、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实施
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接受教育者对其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美德教育、家庭关德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等具体内容。高校学生正处于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是关系到高校学生的个人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建设中国法治社会的中流抵柱,是社会中最具理性的人群之一,提高其的道德水准,无疑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祛码。法律教育是指以传授法律知识、法学知识体系和培养法律职业为日的的教育制度和途径。现代法律教育一般分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两个基本部分。对于普通高校的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法律教育虽然只能局限于普法教育,但由于他们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菇础条件好,影响面大,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法律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的法制愈识、树立法制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文所述,道德和法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也不可偏废,不能互书l代替,既要重视道德教育,也不能忽视法律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实施
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高校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成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佰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1.形成全员进行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从简单意义上兑,高校是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直接责任者,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首先要担负起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对高校学’址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中囚传统道德等全方位的教育。高校领导要重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把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使全体教职员工能够自觉投入到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来.一线教师要为人师表,把课_L好的同时,利用课堂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能够把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同时,家庭作为家庭成员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高校学生影响很大,也要承担起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任务,尤其要发挥在家庭美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长辈、兄弟姐妹的影响使高校学生真正体会到家庭美德的内涵.
2.坚持从.荡校学生实际出发,把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愈见》中提出了六条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则,其中“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条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从高校学生实际出发,解决高校学生实际问题,包括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它同样适应于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高校学生是一个思想相对成熟但同时又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很大的群体,f’我愈识强但独立意识欠缺,突出表现在想摆脱外来力量对个体的束缚但是对外来力觅又有一定的依赖,于是,高校学生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思想_L的波动,或者在生活上碰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展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时候,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高校学生思想上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高校学生就可以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实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3.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需要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高校要重视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大学生形成自身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强、团结协作、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勇于挑战、敢于创新.要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青年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苛求他人,学会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法律教育的实施
法律教育达到较好的效果,应该采取以下儿条措施:
1.利用课堂主教育通道,搞好法律教育.《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知识,使他们懂得法学的基木观点,掌握宪法和法律的主要精神及其规定,这是高校法制教育最基木的途径,也是学生学法、知法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法学基础理论到实体法、程序法、有序而进。结合个体、典型、生动的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有趣、容易接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篇2
【关键词】职业性感染 职业道德 冲突
医学生职业性感染是指医学生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生物性、化学性等多种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1]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自身感染危险的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并制定了防护措施,而在我国医学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意识仍较薄弱。
1 医学生职业性防护缺乏的原因分析
1.1重视不够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病种的变异,感染性疾病的增加,各种对身体产生损害的仪器或试剂的应用使得职业性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如此,在实际医务工作中,只有部分人员在诊治病人时能够做到主动性防护,仍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并没有对职业性感染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如在病情复杂、感染机率较高的急诊科中,能按传染性制度对所有患者执行医疗和护理操作的医学生只占少部分。
这其中虽然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问题还未引起医学生的足够重视。
1.2预防知识较片面、不规范、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医学生主要从指导老师、书本、同事及工作经验中获得职业性感染的防护知识,但较为片面,[2]学校针对职业性感染的教育不足。目前,医学生在上岗工作前尚缺乏针对本专业特点开展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的训练,这是导致其在工作中忽视防护或不能进行正确、有效防护的直接原因。
1.3处理损伤或可能性感染不及时 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当发生损伤时应进行伤口的消毒处理,但常常忽视初步消毒处理后应进行的必要检查和进一步的预防性治疗。有些医学生往往存在侥幸性心理,认为病人无感染性疾病或自己认为不会被感染,这也是导致职业性感染发生的另一原因。
1.4医学生部分治疗性操作不规范 在大量的治疗性操作中医学生明显存在缺陷。在工作期间或治疗性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经常发生;在进行创口缝合、换药时也时有不戴上手套现象,这无疑增加了职业性暴露机会。在我国现有的教科书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中有关“无菌操作前洗手、操作时戴口罩”的规定,目的是保护患者,而出于减少医学生发生职业性感染所作出某项操作必需戴手套、戴口罩等规定的却极少。
2 传统职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自我防护之间的冲突
2.1传统观念中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的总和。从被世人推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医德规范日内瓦宣言》或《国际医德守则》以及我国颁布的《医学生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所有一系列有关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规范大多数是要求医学生用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去救治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 转贴于
2.2美德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运行中的偏面性 现代伦理中基本的美德是公正、谨慎、诚实、希望、博爱。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医院办院宗旨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3] “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在思想观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优质、高效、廉价、满意、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医院注重了服务高起点、医疗高质量的经营理念,却忽略了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性感染问题。在某些医院,为降低医疗消费或患者医疗费用,选择操作后洗手,而不戴乳胶手套的作法较多。[4]在某项调查中,有8.3%的调查对象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处理患者用过的敷料和引流管时不让戴手套。但接触患者体液时,不戴手套可造成指甲下微生物、唾液、血液持续存在达数天,严重者甚至可直接导致职业性感染的发生已经得到证明。另外,医院在降低成本时延长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这也无形中造成了医学生潜在感染的可能。“以病人为中心”不是单纯以廉价为出发点,而应本着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是“以病人为中心”办院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医学生职业性感染的机会,最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可能。
3 对职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防护之间矛盾的调和
[5]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强调”医乃仁术”,只有仁爱之士才能从医;医者应不计名利,在医术上要精益求精,要急病人之所急,救病人之所难,刻不容缓,一心赴救。我们的医学生在救治病人时的确是忘我工作,却忽视了自身职业的安全性问题。医疗工作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使世界各国医学生及医务管理人员在关注社会人群健康的同时高度关心医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
3.1加强预防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学习 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教育,使之能在医疗工作中能分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中哪些含病毒浓度高,哪些含病毒浓度低,并正确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如外伤患者在未诊断前首先采取普及性预防即常规戴手套后,再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将大大减低医学生感染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这种防护措施是每位医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3.2加强监督机制 医学生注重自我防护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健康,也将对患者健康的维护及社会人群健康的促进起到直接作用。发挥社会成员的监督意识,是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学生自身职业性感染的重要渠道。加强医务管理部门对职业性损伤等问题的监控、防护,势必将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机率。
参 考 文 献
[1]Cardner C.护士在从事卫生宣教、治疗和预防职业性HIV传播中应起的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3):119.
[2]陈倩.医学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09-1410.
[3]韦挥德.“创新”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主题.医学与社会,2002,15(4):60.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义务 师德
1 教师的法律义务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由于教师的言行和品德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导和良好教育,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应到履行的义务做出了如下明确的规定:(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从这些义务规定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因此,作为教育学生的教师,不仅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还应该为人师表。特别是在高校里,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既有一定的思想,但却还不是很成熟,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如此,为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用自己备好课、讲好课、上好课的具体行动来当好学生的表率,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但从这些义务规定中可以更加明确得知的是,不论是在教师的教育职责方面还是在教师的教育内容方面,教育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育人育德展开的,这不仅深刻体现了品德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更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其优秀的品德就成为更为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资格和条件。
2 教师的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将道德融入在某一职业活动中,此时的道德就成为职业道德。据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就应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也简称师德,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由于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工作中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而,师德的含义不仅包含着教师在其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包含着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精神品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然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职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心理状态及外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不良习气,而且使教师这支较为纯洁的队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普遍反映教师师德下滑,师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抨击教育腐败等问题的论辞比比皆是。即使是在教学当中,仍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且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时常呈现出重教书、轻育人,重成绩、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等不良现象。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从根上讲,不能否认的是与教师的师德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
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想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效果,更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这支队伍必须是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若要把这支队伍建设好,应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义务的关系,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通过对教师的持续性教育和制度约束,使教师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习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和意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教育观。
(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人民教师,既要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又要淡泊名利,甘为红烛,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上作。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性,要廉洁自律,,有高度的自尊、自爱、自律精神,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义务和责任,牢固树立乐于为师、终身奉献的崇高志向,尽全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坚定不移地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人民教师所必须具有的高尚品德,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教师要想为国家培养人才,其前提是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特别是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爱生如子,才能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无私的传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自己纯洁高尚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4)严于律己,严谨治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其素质的最直接表现,教师只有努力钻研业务,创造性的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敢于进取创新,树立新观念,寻找新规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篇5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网络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育者根据网络道德规范对网络主体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网络主体接受这些原则与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网络道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道德教育即指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广义指在“网络社会”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却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无法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更谈不上教育任务的充分实现。实际上,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但是它和现实社会又不是对立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的。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道德的“他律”机制被破坏,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大大削弱。同时,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与互动性又给个体提供了宽泛的自主选择空间,道德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强制灌输式德育方法彻底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还在用老观念看待新事物,德育的被动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1.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网络道德理念。要使学生懂得,网络技术是人们进入网络社会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但不是全部。大学生要在网络社会更好地生存,除必须掌握网络技术等科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网络伦理道德等人文知识,信息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个人的“道德自律”、个人应具有的高道德素质与之平衡。否则网络技术就可能成为危及网络社会及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祸水。
2.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 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2]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3]刘守旗.试论网络道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5,1.
篇6
文化不同,行为也就不同,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属于禁忌,取决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随着人的逐渐成长,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情感认同,提供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决定着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通常是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涉及到人的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常常表现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潜藏在人们头脑中的价值观,尽管人们在做出行为判断时并没有意识到,但它却自觉不自觉地左右着人。它不仅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而且它支配和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就是人社会化的过程之一。人类行为的形成与社会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具有并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这种社会控制是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素质,使之能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同时,文化控制具有自觉性、广泛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它的影响力虽然不像政治、经济那样直接和强烈,但它的影响力往往更为持久和稳定,它往往能够跨越时代、超越空间,破除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而左右人的行为,进而影响政治、经济活动甚至社会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文化系统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建立和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文化支持系统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组织机构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必然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演进,许多政府的职能逐渐被各种社会组织所取代,社会组织可以完成许多政府办不了、办不好和不该办的事务。各种社会组织都是基于成员共同的兴趣和利益而结成团体。具有组织性、自治性、民间性、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等特性,决定并赋予了社会组织贴近群众、体察民情的天然优势。而且它们的特性决定了社会组织可以培养其成员合作和团结的习惯,造就更具社会信任感、更大行为能力和更多社会参与的公众。它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者的要求,提供形式多样的保障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由此,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组织支持系统是极为必要的。首先,社会组织具有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的功能。一些社会组织内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章程、规则、约定、自治能力等,不但能规范和约束其成员的行为,而且也能引导和规范一定范围内相关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而对其他社会群体产生辐射效应。其次,社会组织具有促进社会形成互帮互助风尚的功能。社会组织活动大多数是公益性活动,许多社会组织本身以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为宗旨,通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促进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友爱、融洽的道德风尚。再次,社会组织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许多社会慈善机构、福利机构、文化艺术机构,通过其组织活动传播爱心、弘扬美德、传承文明、发展教育,能够围绕着社会公共事务建立起各种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形成互信、互助、互爱、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和谐友爱。最后,社会组织具有缓解就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人们的一切行为和追求都跟利益相关。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产生社会矛盾、道德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组织植根于民众和社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能从源头制止不良道德行为的衍生。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家庭支持
家庭作为人最初的生活环境,它是个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的第一场所,也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中存在着血统和情感的天然纽带。所以,相对而言,家庭是所有组织和集体中关系最密切、感情最浓烈、责任最强烈、利益最一致的群体。这一切都决定了家庭教育是最早最宝贵的教育,它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比拟和取代。一个合格的未来社会的主人,不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技能,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道德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这些德育因素的发展将直接有助于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最大、最迫切的愿望,他们最早、最系统地把人类精神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最能激励人的美德输送给子女。同样,子女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与指导。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功能要比学校、社会都大得多。首先,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习惯,基本上是来自家庭的熏陶。人的善恶、真假、好坏、是非等一系列最初概念,都是从家庭集体成员间的道德、伦理、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会在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主要的教育基础是五岁以前奠定的,你们在五岁以前所作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可见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初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其次,家庭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场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虽然学校道德教育也在着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但其内容与形式,均不如家庭教育丰富和灵活。
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同辈群体支持
按照威廉(Wilson)等人的观点,陪伴性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内容和方式之一。同辈群体又称为同伴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大体相当、年龄大体相仿,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心理体验、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共同的生活经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在众多的人群中感到孤独。这一研究表明融入同辈群体对人的心理、情感、道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辈群体在大学里存在的比率最高,而且依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构成多种类型同辈群体。但各种同辈群体所发挥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是一致的。首先,它具有满足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和心理调适的功能。需要是人类心灵的驱动力。需要的满足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自信心。需要的不满足导致体内长期处于空乏的状态,就会表现为紧张、孤独、怪癖、抑郁、不安等状况。同辈群体中成员之间自由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能够共度时光,满足了大学生交流、归属及尊重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它具有交流信息和培养能力的功能。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错综复杂、良莠不齐,大学生的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交往密切,交流自由,彼此可以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社会信息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的不足。同时,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每个大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各个成员的能力有别,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培养能力,学会沟通与合作,提高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和利用同辈群体的教育力量是非常必要的。
五、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支持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与导 关系 认识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gui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Zhang Yongxin
【Abstract】To eliminate the one-sidedness of knowledge, students are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in learning. Teachers in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strengthen teaching preparation, control the speech right firmly and put students’ main-body position into effect through their leading function.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guiding Relation Understanding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这是语文教学认识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体现了对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尊严与学习权力的尊重。因为落实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呈现出主动局面,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之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于是,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中的主动,便淡化教学预设,放弃教师的话语权,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让学生阅读,让学生议论,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甚至脱离文本乱说一通。还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其实,这是对学与导关系的误解,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片面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不意味着老师的被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动关系;不是互争高下的关系,而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的是两个主动,而不是一个主动。如果单有学生的主动,而无老师导的主动,学生的主动也便失去了必要的支撑,也就变得不够现实、不够持久或者不够彻底。因为作为一个中学生,他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都决定了他还有别于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的主动还得靠老师的启发、诱导和帮助才能形成,他的主动是老师主导作用的主动。因此,从组织学习活动、完成教学活动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加强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精神。很清楚,我们要善导,而首先要敢导,该讲的还要讲,不要轻易放弃属于老师的话语权。
篇8
一就业导向的学习观含义和特点
就业导向是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内化为促进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统一而确定的目标价值取向。观念是学习活动的先导,大学生要尽早培养与这种导向相一致的学习观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观要求学生个体以培养和提高就业能力为基本指向,以完善就业所需的智能结构为目标,在日常学习和与外界接触中逐渐形成对知识和学习持有的直觉认识和信念系统。合理的就业导向型学习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其具有的特点如下:
1目的性。即学生意识到今天的学习是未来就业的筹码,并由此产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大学新生来说,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与中学阶段迥异,学习的对象不只是书本知识,而是要实现从偏重书本知识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转变,向优化自身综合素质及人生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2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是因其目的性而产生,新同学在学习方式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督促、自我检查。作为元认知知识的一部分,自主性学习观念能积极影响到学习过程中的计划、监控和评价,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大学生能否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生存、立足和发展。
3创新性。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面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所学的课程尚不能有效紧跟社会实际需求,大学生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创新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探索,树立信心,不断培养和锻炼个人的创新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观教育内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大学新生能辩证地看待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引导他们在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转变学习观念,合理地确立就业导向型的学习观。如果在新生阶段不能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好在思想、心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基础,就会白白浪费大好光阴,贻误学习储备的良好时机,甚至影响到能否实现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将来的职业发展。[1]
1培养自学能力,完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是在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条件下发挥主体意识,通过独立学习和思考来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是“鱼”,自学能力是“渔”。在目前各高校专业设置相对稳定但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的情况下,大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才能拓宽知识面,合理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方式上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性学习充实和完善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相对于中学的学习,大学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在能力上也要求有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新同学必须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在知识结构上,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需求,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知识面宽,相对应的能力就容易培养,适应未来岗位变化的能力也就强,毕业时的社会适应性就强。
2重视课外实践学习,提高“软素质”。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涯的必修课。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了解自我,丰富阅历。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检验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发现自身的劣势与不足,并通过自主性学习及时进行改善与提高。同时,课外实践活动也能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等“软素质”,为未来学习、就业和生活积累经验,成为“一种‘前职业能力’或职业发展潜力”。[2]因此,职业素养的形成、就业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大学生从新生阶段就要有意识走出课堂,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习与社会接触,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软素质”,才能成为有职业发展潜力的人。
3增强适应能力,学会做人。适应能力就是心理自我调节,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一个对困难畏惧、对环境退缩的人很难有所创造。培养和增强适应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无论哪一个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挫折、困难会时常遇到,而能否经常保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已成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除了学习能力之外,还看重毕业生对新环境、新集体的适应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是一个不断调试和改进的过程。因此,大学新生要从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其核心就是会做人,目标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在中学时期,广大学生背负较重的学业负担,无暇顾及道德品质培养、了解为人处事之道。所谓“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进入大学之后,既要学会“软素质”,又要学会“做人”。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会做事,还要会做人,会合作,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人的一生中,通过学校的学习只能获取需用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学习所得。随着社会知识和信息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大学生要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世界,必须要变革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自我充电”,提高知识容量和辩证思维能力。一些大学新生入学之后离开了父母的叮咛、老师的教导,学习劲头锐减,甚至学习目的缺失,导致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无序和不良效果。因此,在新生阶段就应当逐渐把学习当成一种基本生活习惯,意识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终极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基础,树立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达到事业有成、个人成才和人生成功的最高境界。
三对新生开展学习观教育的几点措施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以通过各种措施,让大学新生明白在基础知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尽快了解学习与职业定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个体的要求,明确职业认知和需要具备的能力。
1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行动才会正确。基于就业导向的学习观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提高道德品质,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把学习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其次要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期和近期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的目的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出来。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合理设计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首先对新生进行目标教育,正确的方向、崇高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引导新同学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目标,下决心促进自己身与心、智力与非智力全面和谐地发展,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是心态调整教育,引导每位新同学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心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新定位。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适当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充实和丰富业余生活,有利于对学习中产生的紧张情绪的放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提倡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为大学新生提供了崭露头角、表现才能的机会,使他们保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养成文明行为。这对于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引导他们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早日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综上所述,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新生只有未雨绸缪,以就业为导向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简而言之,大学生在新生阶段确立就业导向型学习观有助于发掘自我潜力,促成自我实现,更好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参 考 文 献
[1]张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徐超.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篇9
关键词:浅谈;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3-0250-01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导之以理,授之以法;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这二者的协调同步,就是“主导”“主体”的最佳结合。教主导着学,学离不开教。教是为了学,而且依靠学。学要靠教的指导,而且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统一的规律,体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层次,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水平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一些浅显的问题,可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答对了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不能随意批评斥责,应予以鼓励引导。对一些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考虑问题的思路上加以诱导,启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作扼要的分析归纳,给出正确完整的答案。
教师的行为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课堂上,让一些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问题,教师从旁引导,保证他们回答的正确率,并给予肯定,答错了也不随意批评斥责。同时注意他们上课时的状况,对个别上课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应及时地善意地进行提醒,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进而创造课堂情感氛围中不可缺少的“和谐”环境。
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在备课中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学是十分复杂的工作,一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还要准备如何导入课文。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的是“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就是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深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在客体面前有主动和自由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根本上说是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满堂灌之所以为素质教育所不取,就在于它取消了学生能动地、自主地思考、探索、参与的资格。
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则主要是:一是“引而不发”原则。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动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让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替他得出结论。二是总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从参与过程看,由身入,到心入,到神入。引而不发原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主体观的基础;总体性原则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是主体观的核心。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无具体的学习活动。具体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实践出真知,活动出成绩。只有具体活动,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讲解可多可少,但学生的活动不可或缺。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的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轻重之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于无形中显现出来,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都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绝不能忽视甚至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还应该加强。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学生的“学”是核心,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保证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撇开教师主导作用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的,反之亦然。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文静,彭坚.“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J].高教探索,2006,(4).
篇10
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服务行业,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各行业的运转。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家间的区域交流、贸易往来与日俱增,更加凸显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地位。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建设和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人口集中度提高,车辆猛增,道路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市拥堵日趋严重,地铁和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在如此背景下,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轨道交通在西安市发展规划
城市化进程增速和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必然给轨道交通创造黄金发展期。陕西省政府日前出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10个中心城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83个县城(市)及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为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质量,创建生态、绿色、宜居城市。意见提出,要推进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西安地铁1号线延伸段,3、4、5、6号线以及临潼市轨道交通建设。到2015年,西安市建成90公里的地铁运营线路。到2017年,西安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126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150万人次。推进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建设,加快西安北客站-咸阳机场、西安-富平-铜川等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形成覆盖西安、咸阳、铜川以及西咸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
(二)西北地区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开设情况
目前全国多家本科院校均开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其中西北地区共有5所本科开设交通运输专业,分别为陕西省: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甘肃省:兰州交通大学;新疆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以上院校交通运输专业专业主要培养:公路交通相关部门高层次的运输管理人才、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方面的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型人才、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签派、航行情报及机场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目前西北地区虽然有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但都集中在道路交通运输、设计和航空交通方向,并没有本科院校开设交通运输轨道交通方向,结合目前西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开设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很有必要。
二、轨道交通在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情况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专业建设上与时俱进,适时新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专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三个专业鼎立的特色。
(一)专业建设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是本院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突出计算机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中的应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地铁系统控制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在地铁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调度指挥,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务、行车、客运组织、行车调度、票务管理等一线工作中具备列车接发、车站调度、旅客运输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养护技术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强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建设的大背景下,学院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院对青年教师定期进行培训,组织讲课大赛,并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教师队伍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学院教师队伍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约占50%。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求。
(三)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保障。为了贯彻职业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院利用中央财政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学院自筹的资金,加大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了各专业校内实训条件,满足了实训要求,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沙盘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塞拉门实训室、地铁售检票系统实训基地、地铁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基地、地铁机车驾驶技术模拟训练基地、地铁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地铁车辆维修控制实训基地8个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现有的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为轨道交通教学、实训奠定了设备基础。
(四)校企合作建设
学院成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校企合作办公室”,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采取“全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三全就业体系,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目前,学院的校企合作方式:一是实行“订单式”教育,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二是与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用人关系,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主要合作企业有:上海地铁、北京地铁、广州地铁、西安地铁等。
具体到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全部实现了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操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企业的骨干,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凭着“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而赢得企业一致好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学院
三、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在学院的建设展望
我校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为抓手,建立与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
(1)优化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继续做好地铁订单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互换双通,建设强大双师队伍。让校内教师(包括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互换身份、互换工作环境,通过企业和学校对他们的培训及锻炼,使其在校企间可以双向通用,建立一支既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有用性”。在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以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根本,同时根据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调整教学内容,以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为目标,使学生与企业之间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好,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以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在开发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地铁LOW操作上岗证、职业技能考证培训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
(二)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按照紧贴岗位、能力为先的育人思路,以轨道交通对应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研究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本校教院理念和教学现状,明确专业学习领域,完善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立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为前提,外语、计算机等为工具,学科基础知识为根本、专业技能培训为导向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组织建设符合专业技能发展客观规律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行业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方向显得很有必要。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有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有优越的区域环境;有现成的基本建设用地和用房;经过整合,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及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产学研配套的运行机制。综上所述,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达到了开设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