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显得愈加重要。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河南省连续多年国民生产总值稳居全国前五,仅2015年上半年全省GDP为16736.55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然而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却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以2014年为例,河南省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增速8.9%领先全国排名第五,但2014年城镇化率仅为45.2%,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54.77%水平的9.5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排名中仅高于甘肃云南贵州四省份排名,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河南省持续健康发展的羁绊,也是未来河南省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对城镇化水平究竟有何具体的影响,到底该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检验,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1、内涵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和谐互动的关系。协调的本意为和谐融洽、友好互补,强调整体性、一致性、多系统或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是系统内或系统间各要素通过长期磨合形成的各种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使得系统整体功能最优或效应最大化。区域经济协调归根到底是区域内各系统要素之间利益关系的相互和谐、融洽。城镇和区域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因此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存在有协调发展的问题。区域内部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协调以及各要素与城镇化体系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城市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

2、关系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含了互促共进、互为因果关系的复杂动态过程。

(1)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区域内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动引起了需求的变动和技术的革新,从而导致农业产值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使投入与产出开始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的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工业化发展为城市的形成演变和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物资需求,资本和人口向城市的高度集聚、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又促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往往决定着城镇的规模大小和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内部的各项分工也决定着城镇的基本经济活动和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区域内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以城镇空间作为现实载体来得以运行。只有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城镇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从而提升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2)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使人口和资本由原来的分散无序状态转变为集聚有序的状态,并能够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优化,使原来粗放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部门逐步向城市边缘地带转移,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管理和控制职能开始向城市集中。一方面,城镇化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区位的置换,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技术及劳动力资源,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粗放型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带的转移又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的经济活动中心的出现,使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区传播,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发展空间,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总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区域经济内部各要素从各方面影响着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用和数据来源

明确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来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具体影响。本文采用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数据作为整个区域发展的例证。根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的理解,在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自身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大量已有的相关研究,从多个角度选取了反映河南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7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展现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解释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具体影响。下面分析中所采用的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为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3人均工业增加值、X4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X6乡村非农产业人员就业比重、X7工业废气烟尘排放量。本研究会将上述7项反映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和“Y城镇化率”这一显著体现城镇化水平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城镇化率与各主要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模型。

依据以上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14年底的各项相应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数据资料来源于:2014―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年河南省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整理如表1所示。

2、模型构建和参数计算

假定区域经济的各个影响因素与城镇化率Y的关系是线性的,则建立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茁0+?茁1x1+?茁2x2+?茁3x3+?茁4x4+?茁5x5+?茁6x6+?茁7x7+?着

其中?茁0……?茁7为待定参数,?着为常数。

使用SPSS18.0进行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分别检查X1……X7这七个反映县域经济水平的指标与Y城镇化率的相关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城镇化率Y与X1、X2、X3、X6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X4和X7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Y与X5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见表3,判定系数R2=0.917,调整后的R2=0.853,复相关系数R=0.958,这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模型中的相关变量能够解释城镇化率。回归模型表示如下:

Y=0.005X2+0.011X4-2.298X5+

0.312X6+(3.569E-5)X7+17.375

3、实证结果分析

(1)人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X1与工业增加值X3均与城镇化率Y呈显著正相关,但X1和X3并没有被写入回归方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河南省经济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未实现有效结合、协调同步。河南省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使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缺乏规模以上的大城市使得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及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受限,降低了对周边县域及农村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现阶段河南省18座中心城市中规模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有5个,且从《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公布的结果来看,河南省仅4县入围全国百强县榜单,而人口相似的山东有16县市入围。区域经济尤其是工业化的实力不足,减缓了河南省城镇化进程。

(2)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加速推进城镇化,是一条大多数农村走向城镇化所必经的道路。相关性分析显示,河南省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成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单位,会引起0.011个单位的城镇化率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河南省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力度并没有发挥出来,影响较弱。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为缓慢,对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区域内城镇化水平提升的贡献率仍显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也阻碍了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3)从回归方程可知,当其他变量都受到控制后,城乡收入差距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就会降低2.29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起着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由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效率低、现代工业基础薄弱且起步较晚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在全国平均线以下。虽然近年来经济的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改善和提升,但在人均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收入基数低、城乡差异的经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间人口、资源的流动,抑制了城镇化速度的提升。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区域内各项经济指标与城镇化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区域内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增加值以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城镇化水平提升的潜力,而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进程中的重大阻力。推动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应成为未来河南省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对此,本文建议从河南省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是通过发展关联性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对省内各地级市经济的支撑,着力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在各地级市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并加大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注意工农业协调并举发展。二是要加快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发育,发挥其吸纳劳动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调适产业结构和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的积极稳健作用,通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综合实力。三是在强化经济功能的同时,要致力于消除政策壁垒并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力度,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多予少取,从根本上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转移创造条件,使农村劳动力真正融入城镇。

参考文献

[1] 徐春祥、韩召龙: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8).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

[3] 张英、周伟:黑龙江省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

[4] 黄庶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4(20).

[5] 李妍、薛俭: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分析[J].城市问题,2015(1).

[6] 林挺进、宣超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篇3

一、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与扩大的直接原因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要素流动主要是指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流动。三者在因果链关系上是承前启后的关系: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导致的劳动力流动,才使得要素产生了积聚效应,最终导致区域性差距出现并扩大。

(一)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力源

境外资本是改革初期全要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全要素中,资本是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其边际回报率比土地和劳动力的回报率高,必然导致了外资向我国大规模集聚。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率先改革,解除了制度性束缚,占据了经济发展先机,为外资流向创造了条件。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出现,这种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加剧了外资向东部地区集聚。从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前期资本的投入状况也会进一步加剧各自的比较优势,即东部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技术和资本,而西部则更多依赖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形成了资本流向的锁定。

(二)资本与劳动力由互补关系向替代关系转变

要素流动中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从互补关系到替代关系的转变。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初期原始资本的集聚。在发展的初期,这种资本集聚与劳动力的集聚是呈正相关效应的,资本的集聚为更多的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利用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资本与劳动力是互补的关系。

第二阶段,当产业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资本与劳动力的互补关系逐步转向替代关系,也就是产业资本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步减少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这也就是造成近10年来东部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出,资本以工资的方式反方向流入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前期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正汰效应,其在产业发展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地区的倒流。

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在政策上经历了一个从限制到放松的过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随着农民增收愿望强烈,加上政府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1992―1998年,平均每年转移468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增加,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4%。2001―2004年间,农村外出劳动力以每年5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以来增长更加迅猛。

与“农民工进城”并存的是高层次人才在发达地区集聚。这种集聚带来的是技术、资金、信息的流动方向单一性,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也正是这种集聚造成了难以改变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局面,造成了不发达地区优秀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的奇缺。

(三)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扩大

要素集聚包括行业集聚和空间集聚。产业空间集聚是由于资本要素的逐利性和风险规避的原因,导致某些产业内的资本要素在增殖率高和风险率低的地区内集聚,形成聚集经济。发达地区的要素集聚已经并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成为促进这一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所带来的价值增殖已超出要素原本具有的一般投资的回报率,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人才和市场等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规模化,将引致整个社会达到资产组合的最优化,而这个过程的形成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摸索中前进并取得巨大成果的过程。发达地区形成的要素集聚下的经济扩张型发展,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产生集中的经济效果和吸引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就是集聚效应,这也是导致城市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大量资本、技术、品牌、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形成了各厂商之间对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庞大的规模经济。这些在其他非要素集聚地是无法拥有的持续优势。要素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扩大、经济集聚程度提高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二、积极利用要素流动,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整体经济提升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完全符合“部分先富”的发展策略,但区域差距的扩大将会激化社会矛盾,也与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相悖,最终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因此,消弭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必将是一项极富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合理推动要素流动在缓和这种发展差异上的直接作用力上将更为显现。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产业转型迫切需要努力抢占国际市场产品生产的制高点,控制高级要素,这是未来发展的必须。在这个大背景下,由于东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失去,中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较低的生活成本、迁移成本和工资水平而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也加大了这些产业在西部转移的可能性。形成东中西部经济的梯度式发展,这样既符合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的现实,调动闲置资源优化配置,又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的要素争夺矛盾,为东部地区发展培育高级要素腾出资源和空间,也可以为中西部崛起和跨越式发展创造机会。

篇4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曾经是主要经济指标在呼和浩特市所属各区县中位列倒数第一的国家级贫困县,经过不懈努力,聚集了一批以蒙牛乳业公司为代表的快速成长的优势企业,近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财政收入为例,2002年比1999年增长了32倍,年均递增61%。盛乐经济园区成为内蒙古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解读“和林格尔现象”,我们发现,这是当地政府和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开放,与时俱进,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结出的必然硕果。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和林县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呼和浩特市这一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长期以来,和林县经济增长缓慢,工业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和财政收入都很低,城镇实力也很弱,很难带动农村和全县经济的发展。因此,振兴和林县经济,必须有外力的强有力推动。但当时和林县归属乌盟管辖,而乌盟本身经济实力比较差,根本无力提供和林县加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九十年代后期,自治区正确决策,把和林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由此从体制上理顺了呼市与和林县之间的区域经济关系,使和林县能够更容易地融入呼市经济圈。回顾近年来和林县的发展,可以看到,正是呼市的各种要素随着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和通讯的改善快速向和林县流动,构成了和林县经济的新的增长因素。蒙牛公司通过快速扩张,迅速成为和林县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奠定了和林县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成为财政收入增加和就业增长的重要保证。而蒙牛正是在呼市的人才、资金管理等等生产要素向和林县扩散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起来的。同样来自呼市的伊利,与蒙牛共同带动了和林县奶牛养殖的迅猛发展。蒙丰种业的进入,则使和林县种业发展有了很好的支撑。近年来和林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也是由于呼市这个庞大的市场在拉动。目前,已有呼和浩特的著名高校决定落户和林县。

城市是现代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集聚中心。一般来说,人口、资金、物资、信息等和各种要素大多向这里聚集,或者由此向周围农村地区扩散。正是由于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所起的这种枢纽作用,因而通过城乡技术经济技术联系和信息交流,将市及其周围的农村地区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经济区。各个城市经济区相互连接起来,将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的城镇等级体系。在这个城镇等级体系内,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最显著的。

应该说,和林县自觉地运用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吸纳大城市的生产要素,把和林县的发展与呼市的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

二、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要紧紧依托中心城市

和林县的发展是一个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典型例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县域小康建设取得大的成效,全区小康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以内蒙古为例。当前,我区县域经济以农牧业经济形态为主。有61个旗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约占全区旗县区总数的60%。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达到一半以上的旗县有68个。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阶段背景下,内生力量不足以使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所谓外部力量就是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只有借助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走上快速和跨跃式发展的道路。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篇5

关键词: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Granger因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F 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32-05

以城市群和产业群互动发展为核心,提升地区竞争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特色产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资源和要素,使原本的优势更具有区域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成为当今最为推崇和地方政府最为热衷的发展模式。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地方“打造城市群”的规划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忽略了产业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关联性,忽略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耦合效应。鉴于此,本文实证研究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所达到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产业和区域之间共同发展,马歇尔(2005)做了较为全面论述。对聚集在特殊地区的产业专业化,马歇尔提出“外部经济”这一概念,并指出外部经济是行业集聚的结果,这是因为某一行业在一定空间聚集以后,行业个体可以相互之间获得一定的外部经济性。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种外部经济的溢出效应做了解释。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1.成本。韦伯(1997)的“工业区位论”理论认为,企业普遍向耗费其更少支出的地点靠拢,以降低成本,当达到了某种聚集化程度之后便形成一种优势。

2.生产条件。格迪斯(2012)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体系,认为一些企业会考虑到生态环境、经济现状、发展前景、工业布局等因素联合周边企业形成一定的地域组合体,这样的组合体可以更加完善各成员的生产条件。

3.经济增长。沙里宁(1986)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特定的经济体在城市的聚集,会促进该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这种促进发展的作用具有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同时发展。

4.竞争优势。克里斯泰勒(2010)在分析“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通过建立“钻石模型”分析指出,一国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其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点。极力主张一国的所有行业都积极投身国际竞争。

对于产业和区域发展,中国学者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例如,曾忠禄(1997)、仇保兴(1999)、景普秋(2003)、徐林(2006)等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群发展的程序、模式、原因、环境、策略等,并针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未来中国不同地区产业群发展起到积极理论指导作用。

二、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中原经济区(CPER)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为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经济区。为了深入了解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和城市群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我们选择该地区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市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城市产业群与城市耦合发展状况。

(一)指标选择

构成产业群实体的是众多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依次为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供应链。资金流是实现信息流和物流日常运作的首要基础;信息流反应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效率,;物流以资金流的货币表现形式对信息流做出反馈,是供应链的核心。 “三流”相结合,完整的体现出产业群竞争力的评价标准。本文选择检验对象为中原经济区的制造业、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为指标,对应产业群供应链的“三流”。

本文选择的城市发展指标主要是人均收入、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和城市绿化面积三个方面。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包括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样本数据选择2001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为了扩大样本数量,避免样本数据过少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年度统计转化为月统计值以获得较多的样本。

(二) Granger因果关系测试

滞后阶数选择对于VAR分析至关重要。常见的滞后阶数的统计标准有四个,本文选择最常见的两个标准AIC和和HQC。根据相关数据,估计结果如表1显示,选择2阶滞后效果最佳。

在Granger检验中,如果变量是协整的,那么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或者Wald检验是无效的,因为检验统计具有非标准的不对称分布。考虑到协整问题,我们用修正的MWALD模型进行Granger检验。MWALD模型估计一个,其中是每个变量的滞后长度,是模型中协整的最大阶数。为了使用MWALD模型,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变量在模型中的协整特性。因此我们连续对每个变量运用ADF单根检验。表2给出了每个变量ADF检验的统计值。结果表明,如果我们选择滞后2阶,所涉及得变量是稳定的,且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

按照MWALD模型的程序,我们通过检验具有2阶滞后期的VAR模型,并检验产业是否是城市发展的Granger原因,检验结果显示在表3―5中。

以上检验结果表明:(1)制造业的发展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四个城市的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对人均公共产品的促进只在郑州市和洛阳市有效果,而就城市绿化面积而言,制造业只在郑州市有影响;(2)信息业的发展对三城市的人均公共产品的投入几乎无影响,对人均收入和城市绿化面积只对郑州市和洛阳市有影响;(3)交通运输业对三城市的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均有影响响,但对人均收入和城市绿化面积都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和产业群发展之间的发展互动关系,本文还需要检验城市群发展是不是产业群发展的Granger原因,即检验城市发展不是制造业、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检验方式同上,检验结果如表6―8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1)四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制造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都不能引致郑州、洛阳、焦作和三门峡地区制造业发展;(2)公共产品投入的增长都不能引致四城市信息业的发展;(3)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和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能促进郑州和洛阳两市信息业的发展;(4)城市绿化面积和人均收入几乎不影响四城市交通运输业,但人均公共产品的投入增长能引致洛阳、焦作和三门峡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群和城市群的耦合发展还处于形成阶段,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之间相互推动发展局面尚未形成。

1.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发展的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制造业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四市发展存在显著的引致作用,而交通运输与信息业对中原经济区四市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

2.城市的发展对产业发展的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城市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四市制造业几乎没有引致功能,对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引致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且只在特定地区有用。

3.信息和交通运输业对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发展促进作用有限,尤其是信息业。这表明,以资本和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信息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没有起到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与中原经济区资本和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不无关系。

4.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虽然可以依托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获得稳定的发展,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代制造业越来越向资本和人才靠拢。相对于东南沿海而言,中原经济区经济落后,这就导致了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发展不能成为资本和人才的聚集地,没有充分实现城市群对资源的聚集和配置作用。

参考文献:

[1] 阿尔法瑞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3-243.

[2] 阿尔法瑞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13.

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支柱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23-02

1 邯郸作为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心城市

的几大优势

其一为区位优势。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进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南下可与珠三角经济圈联系,北拓与环渤海经济圈近邻。冀、晋、鲁、豫四省交界区域共有长治、聊城、安阳等13个城市,总面积9.6万km2、人口逾5 600万,这些城市距离各自的省会都在200 km左右,接受省会城市的辐射相对困难,而邯郸正好处在这些城市的中心位置。早在1985年,邯郸就作为发起者之一,与周边各城市组建了中原经济协作区,邯郸被确定为协作区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所在地,对推进中原四省区域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二为交通优势。邯郸交通发达,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横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309国道沟通东西,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邯郸也是四省交界区域唯一具有铁路交叉、公路交会、机场通航条件的综合交通枢纽,具有辐射中原、东出西联、通南达北的独特交通优势。“十二五”时期,邯郸还将实施高速路、铁路、机场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邯郸交通优势会得到更大显现。

其三为产业优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传统的煤化工产业方面,以总投资427亿元的峰峰煤化工园区和总投资500亿元的磁县煤化工园区为例,生产能力不容小觑。邯郸以钢铁、电力、煤炭为主导的重化工业体系完备,精品钢材、装备打造、高新科技、现代物流、煤电煤化、家电制造六大产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特别是邯钢、新兴铸管、峰峰集团、天铁、新武安钢铁、美的家电等六大企业集团等带动作用亦非常明显。

其四为科技优势。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邯郸科研优势非常明显,不仅有中船重工718所博士后工作站、邯钢博士后工作站,还有邯郸经济开发区清华新材料实验基地、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邯郸办事处、新兴铸管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和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各级各类技术人才达59.7万人,科技资源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邯郸的科技优势还体现在农业方面。邯郸市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邯郸市独特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顺利实现邯郸市“吨粮市”进程。

2 邯郸市支柱产业构建路径

①装备制造业。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支持条件。积极研发适合于邯郸的先进的、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邯郸动力谷重型设备、现代农机、精密基础件等优势产品发展。提升中原电器谷超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推动冀南冶金石化装备集群化发展。

②钢铁业。我市是钢铁生产大市,在国内的钢铁产业格局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基础好、规模大、品种多、发展快等优势。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中宽带、中厚板、带钢、钢轨、H型钢、模具钢、冷轧辊钢、球墨铸管、焊管、无缝钢管、螺纹钢、线材等十几个品种。钢铁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控制总产能、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培育大集团”,以组织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三个优化”为实现路径,全力打造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扩大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专用宽厚板、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等优质钢系列品种,从而加快钢铁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

③新型建材业。重点打造邯郸建材业品牌,拓展新产品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利废、节能、环保和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提高邯郸建材技术装备、产品质量和集约化发展水平。邯郸市作为中原经济区重心城市,要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家居建材优势企业规模,支持开发以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型建材产品,提升邯郸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等产品的竞争优势。

④文化产业。推进邯郸文化改革发展,传承邯郸优秀文化,塑造人文邯郸品牌,全面增强文化竞争力,率先建成文化强市,为中原经济区文化大发展做出示范作用。改造提升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针对邯郸加强赵王城遗址、磁山文化遗址、邺城遗址、大名府故城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并且做好资源保护开发,推动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加强邯郸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特色工业遗存基地城市。

⑤物流业。我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是四省交界区唯一具有铁路交叉、公路交汇、高速纵横、机场通航的海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总流通量约1.8亿吨左右,对外流通量1.2亿t左右,是四省交界区最大的物流中心。打造“国际现代物流枢纽城市”,重点建设交通、信息两大体系,强化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两大支撑。努力形成以航空货运、多式联运、批发配送、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物流基地。以构建主城区商业核心聚集区、外环物流带、绕城高速物流带“一核两带”为目标,提升邯郸市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地位,依托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推动物流园区、物流通道、枢纽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联盟、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信息系统,推动龙头产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

⑥旅游业。未来几年是邯郸市旅游业将迈进先进阶段的重要过渡时期和快速发展期。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将大幅提高,旅游产业作为邯郸市现代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地位愈加明显。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邯郸必须抓住重点,明确主题,发展聚焦项目,推出特线,组建网络,结合邯郸悠久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分期建设构建富有魅力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并且要强化自主创新,打造文化与历史内涵并存的健康旅游开发项目。在中原经济区共同发展的阶段,作为中心城市和旅游枢纽,突出特色、保护资源、科学发展、强调共赢。

3 快速发展邯郸支柱产业的对策研究

①优先配置土地资源。利用国家、省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和编制我市四期城市总规划、详规机遇、争取将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纳入国家、省、市相关规划,优先支持调规和供地。优先将产业聚集区内的项目推荐争列省重点战略支持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市、县两级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向推进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倾斜。

②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充分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进、整体开发”方针,创新邯郸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壮大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招贤纳士,搭建快捷高速的人才交流平台,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主导产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并且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公寓”,为人才提供便利的生活工作条件。建设完善邯郸人才信息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提高人才使用率,当然,资金扶持是人才引进不容忽视的环节和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方面,要重点培养产业结构化调整所需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人才使用要创新,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任用、流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

③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要把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入市、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并组织实施;鼓励产业管理机构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进行土地前期开发;市建设、城投、交投、水投等市级投融资平台,要积极服务各个支柱产业发展建设。

④加大优质产业项目建设财政支持。市财政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专项补贴、资本注入等方式,支持产业龙头项目、重大关键技术引进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当年支持额度要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对成长性强、成绩突出的产业进行奖励,并组织管理和工作考核。

⑤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都要把各个产业发展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城镇实力、活力、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加快推进步伐。市政府成立邯郸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指导管理办公室,挂靠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推进支柱产业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全市产业聚集区建设的组织、协调、考核、督导等工作。

⑥创优发展环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为各个产业发展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为推进产业聚集区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铁苗,颜世辉.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及途径[J].珠江经济,2008,(5).

[2] 吕传赞,于刃刚.加快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J].经济论坛,2008,(24).

[3] 刘玉梅,李毅超,张学礼,等.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4] 水.产业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中职教育:集团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32-05

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的中职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为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成渝两地的中职学校都将中职教育集团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态,需要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促进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提档升级。

一、和而不同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观

任何类型的学校教育形态都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话题。中职教育集团要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契合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在走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教育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本身也是见仁见智。

有研究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过程,即人才培养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实施的综合过程;也有研究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制度、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过程等各种要素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还有研究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的各种要素的有机构成方式和运作流程的方式,培养模式的本质是组织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还有的学者从教育教学过程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界定,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在本质上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或是某种人才培养的标准构造样式,或者它就是教学方式。我们将这些观点归结为方式说。其本质相同,所不同者在于各自对方式的选择不同。

无论是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还是机制说,均包含以下要素:一定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培养目标及规格、整个教育过程及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我们认同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观:一定教育理论与思想指导下,按照某种特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某种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由目标、培养、制度、评价等方面要素组成,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尽管《决定》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明确措施,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看作是校企的深度融合,是与《决定》提出的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并行不悖的。

二、成渝经济区中职教育集团化人才培养模式扫描

(一)成渝经济区发展背景

成渝经济区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成渝经济区城镇分布密集,城镇化率高,人口近亿人,拥有职业技术学校近800所,在校学生100多万人。

2011年5月,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基础、能源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为成渝两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渝经济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对成渝两地教育结构与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要求,需要两地政府谋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方略,构建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数量充足、适应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此,担当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培训实用型人才任务的职业院校自是应当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两地经济发展提速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目标的实现推波助澜。

(二)成渝经济区中职教育集团人才培养现状

成渝经济区现有中职集团16个,在推进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积累了采用多渠道、多机制和多模式发展中职教育的办学经验。

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成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都市建立了由重点职业院校牵头,一般职业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以专业为纽带、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组建了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计算机、汽车、旅游、美容美发、机械制造等8大专业职教集团,覆盖全市远郊区县全部中职学校和三分之一的民办中职学校:集团所属学生人数达7万多人,加入集团的企业145家,有31家企业的产值上亿,学生中农村学生占51%。

重庆市中职教育集团起步较晚,最早建立的是2009年5月成立的重庆职教基地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和财贸职教集团。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陆续建立了重庆工商职教集团、重庆旅游职教集团、美容美发职教集团、技工教育集团,以及重庆职教基地农民工培训职教集团。

成渝中职教育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以制度建设为起点,探索校地、校园、校企的互动,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破惯性,寻求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1.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力求用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集团发展

任何组织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职业集团发展模式的探索尽管已经走过了10年的时间,但总体上来说,其发展仍然还不成熟。成渝经济区各专业职教集团成立初期,成员均保持着自身在单位性质、人事关系等各方面的原有状态,视集团运行情况进行深度战略合作。集团以专业为纽带,实施“1+1+n”组建方式,即一所高职或示范性骨干中职学校加一个公共实训基地加n个开设有同类专业的中职学校和企业,成员单位之间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实行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人才培养的集团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与市场的综合效益。如重庆工商职教集团按照“市场运行、龙头带动、多校一体、校企结合”的指导思想,以重庆工商学校为依托,拥有渝西、黔北、川南、滇东等西部地区中职院校30所,在校学生6万余人,近50家企业加盟其中,发挥中集团的规模优势和组合效益来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成都市美容美发专业职教集团以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与成都市美容美发协会为龙头。联合组建了25个美容美发成员单位的“大家庭”。依托省、市行业协会。从组织结构上发挥校企合作的聚集效应。

2.以集团为载体,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人才培养

成渝经济区内各中职教育集团,以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为纽带,将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同专业的职业院校吸纳进职教集团,根据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行“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原学校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年在具备实训教学资质的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着力构建以专业为纽带的“社会复合体”,构建起集团成员互利多赢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成都旅游职教集团涵盖成都市部分开设旅游专业的职业院校和酒店、旅行社等主要旅游产业部门,在人才培养和产销衔接上力求实现四大突破:突破区域限制,立足“全域成都”,实现城乡统筹、全域覆盖;以现代化、国际化合作为目标,突破常规思维,体现集团运行的高起点、高标准:以旅游市场研究、品牌开发为核心竞争力,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实现集约式发展:以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突破以往衔接松散的瓶颈。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集团建立了成都旅游职教集团共享型实训基地、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中心、培训鉴定中心和产销衔接项目与实习员工调配中心,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3.抱团发展,追求集团发展的聚变效应

职教集团成员间抱团发展,能有效抵御发展过程的市场风险,并产生聚变效应。成渝经济区的中职教育集团本着“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到企业充分实践,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最实用的人才。职教集团建立后,从最初的外延扩展到逐步过渡到内涵建设,在促进学校办学实力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集团实施产学研结合,形成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的“自由联合体”,同时又是分工明确和资源互补的“利益共同体”。集团成员在运行过程中。一手牵着学校,一手拉着行业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掌握企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信息,聚变效应明显。

成渝经济区的中职教育集团以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带动了内部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重构、实训基地建设等。成渝经济区内的中职教育集团通过市场运作和龙头带动,已形成了校际联合、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运作模式,极大满足了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的成功之路。成都市美容美发职教集团内由美发单位的教师担任学校专业比赛评委和客座教师,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到行业授课,极大缩短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期。集团内校企合作培养的选手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多项大奖。重庆市技工教育联合体聘请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参与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牢牢盯住经济发展走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中不断充实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在教学中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亲身体验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突出就业指导课和技能创新,狠抓心理健康教育,使毕业生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集团式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过去学校与企业互不搭界、校校之间恶性竞争、专业与课程设置闭门造车、教学方式单调落后的局面,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就业的通道逐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催生了集团发展的聚变效应。

三、中职教育集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构想

成渝经济区中职教育集团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总体上是成功的,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惯性,中职教育集团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外部环境对内部结构的支撑度不够,集团内部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贯彻不彻底,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都还存在一些偏差。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成渝地区中职教育集团的健康发展,为成渝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一)寻求外部资源支持,确保集团人才培养模式的常态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决定发展方向,外因的加速或延缓作用也不可低估。在成渝经济区的中职教育集团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理所当然是中职集团本身。当前,各地的职教集团是多头管理,主管部门对教育集团发展的支持往往限于口头上而缺乏实际行动。2015年11月底在成都召开的第十届职教集团会议上,专家学者对职教集团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职教集团也进行了经验交流。但总体来看,外部环境的支持力度并不大。集团内企业接受中职学生实习实训,既是为集团的发展。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作为经济实体,追求经济利益是其本性,政府应给予中职教育集团政策扶持,对参与中职教育集团发展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提升集团发展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主动地为中职学生实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进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功能的发挥,继而向引导功能转化。

(二)平衡内部权利义务,提高内部成员的积极性

成渝经济区中职教育集团的合作模式几乎都是以一家职业学校牵头,联合其他职业院校、企业及行业协会组建的中职教育集团。尽管所有的集团都制定了集团章程,明确规定所有单位须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但企业在其中的话语权却非常有限。在接纳中职生实训环节,企业为学校提供场所,尽管学生在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能够生产出一些合格产品,但效率毕竟不如熟练工高。而且还要浪费相当一部分原材料,企业得不到有效补偿,难免会影响经济效益。还有些职教集团要求企业接受一定数量的中职生到企业就业。但当企业积极支持学生到所在企业实训后,学生又离开企业,企业落得人财两空的境地,积极性受到很大挫伤。人才培养聚变效应的真正产生,是集团内部各成员间权利义务的均衡,同等的付出得到相同的回报。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企业对中职生提供岗位实训时,直接与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合同,ρ生进行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管理,一定比例的学生毕业时自动转为企业的正式员工,把企业对集团内部中职生免费提供的实训场地和设施转化为对自己员工的培训,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和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三赢。

(三)深化以人为本思想,着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纵观成渝经济区的中职教育集团,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对学生技能关注多,对文化素质关注少,对优生关注多,对学习困难者关注不够等现象。职业教育不应将学生工具化,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成为只懂技能的单向度的人。人才培养不可短视,教育的功利取向必将以牺牲人的本真为代价,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开设仍需加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学校、企业抑或行业协会,都要肩负起学生智力与体力、品德与修养全面发展的重任。以人为本的另一个维度是关注学习困难者的发展。进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的成绩通常都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也可能是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制约中职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缺乏学习动力和明确的目标,会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限制了他们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这部分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是实行分层教学,帮助其制定指向性较强的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来之能学、学有所成。

(四)合纵连横交错发展。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

篇8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22-03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决定着中职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也反映着中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推进专业课课程改革是提高中职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专业定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

明确专业定位是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总结中职办学实践可以发现,一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定位的依据就是相关产业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专门化方向与标准,也就是区域化、校本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海靠江,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受益于周边地区,尤其是上海和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南通地区的工业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海洋工程、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这一变化使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区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精细化、智能化的行业分工,在机电行业,原先以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等为主要专门化方向的分类已经被现代化的工艺流程和智能设备生产制造业重新整合,基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基于这一变化,南通地区中职机电专业的定位应由过去以培养加工制造类人才为主调整为培养三个方面人才:数控加工技术专门人才,以满足精加工生产需要;机械制造加工产品检测、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机电设备特别是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专门化人才。

二、课程设置――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

课程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最主要载体,直接反映中职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任务之一就是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包括专业课主干课程的设置、教学课时的确定、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学习强度的安排。从中职的办学方向来看,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下进行专业课程优化,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吻合度。以机电专业为例,依据南通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可以对专业课程进行如下优化,见表1。

三、教学内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

通过产品或项目来整合知识技能,重新组织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学生专业与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可以按照职业发展的一般能力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方法及心理素养等;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增加实用操作类知识,构建起宽基础的专业课程模块;增加职业群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构建职业群模块。

专业教学内容的确立,首先要进行机电专业领域职业群、工作任务分析,形成机电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机电专业群链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筛选,确定典型产品或项目作为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现专门化方向。

四、教学模式――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南通地区是油泵的重要生产基地。如N761-15油泵是一家企业的新开发产品,该产品主要分为机油泵盖、机油泵体、轴和齿轮四个部件。学校可以围绕这四个部件开发项目课程,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等专业课程、实训课程融入这四门项目课程中,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课堂(生产车间)现场指导,让学生感知、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另一方面,营造情境式的学习课堂,学生通过岗位轮换,体验不同的工种岗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岗位适应性。

五、评价机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其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即中职学生能否适应区域机电企业的用人需求。

建立专业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确立专业课程评价的实施基础。南通市通州区有机械商会,中职学校可以联合机械商会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市场跟踪机制,根据企业反馈的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接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变革专业课程学习评价的标准。一是以产品(服务)的生产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作业规范,并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明确的质量表述用语来评判;二是以员工的企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纪律规范,以改良版的5S管理体系进行学习现场管理;三是以经理的创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六、专业拓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

所谓专业拓展,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细化中职机电专业门类,开发出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机电专业专门化方向。与以往相比,南通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又使得机电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一些新兴、主导产业分布于多个行业,机电专业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开发出更为适宜的专门化专业方向。

以南通市为例,目前模具加工与制造专业因其较强的劳动强度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学生专业学习的意愿不高。近年来,南通地区承接上海及苏南等地产业转移,加工制造类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加工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设备的生产性能逐步更新,加工机械零件的精度、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有了新要求。同时,随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宇智能管理专业成为机电专业需要关注与大力开发的重要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区某些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又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以不锈钢加工产业为例,其产品早已不是人们原有意识当中的不锈钢生活器皿,其产业群链已经延伸到大型的建筑装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艺术形象等领域。机电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应企业,可以是车间生产一线的机床加工工人,可以是产品工作室的普通设计员,还可以是在工地现场进行施工、美化的技术员。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加工技术,还要掌握CAD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的一般性常识与技能,甚至还要具备美学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次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空间互相关模型;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024-07

一、引言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足是山东省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蓝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经济发展显现出巨大活力,但各市间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与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相比,其他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2012年,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济南、青岛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480367亿元、730211亿元,而其他城市则大多在2000亿元~3000亿元。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来看,济南、青岛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3256975元、3214473元,而其他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东营和烟台达到30000元以外,其他城市都在25000元左右。可见,济南、青岛虽在经济发展方面处于龙头位置,但向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并没有充分展现。因此,在济南和青岛以外增加适当的次中心城市,对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大多从城市发展角度入手。早期Ebenezer Howard针对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被学者们不断完善和应用,并衍生出了新的城市模式“卫星城”[1]。其后,Chris Taylor对德国城镇布局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①。Krugman通过创新和集聚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分析了中心城市之外的新城市及其发展[2],Masahisa Fujita和Paul KluglnRn则在归纳总结一系列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内次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3]近期,学者们对交通、人口等社会因素方面进行了分析,如Hideo KoniShi分析了交通成本优势和人口集聚因素对枢纽城形成的影响[4],Vernon Henderson等研究了政府政策对次级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的影响[5],Kloosterman等提出了关于主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共存的多中心城市区域问题。[6]

国内对于次中心城市的研究虽然已有部分文献,但相关的定量研究仍然不足。李锦章、初玉岗等以次中心城市GDP占主中心城市的比例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是因为缺少次中心城市的带动,并提出了次级中心城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7]59曹佳对成渝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行比较,并以城市间空间距离、城市、人口这3个指标为基础建立引力模型并进行量化研究。[8]郑治伟和孟卫东借助空间引力模型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对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9]伍月云、胡德茂运用实证分析法从经济功能、区域空间、周边关系、建设模式等四个维度对芜湖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芜湖为安徽省次中心城市。[10]

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对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方面的分析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15个城市(不包括济南、青岛)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选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然后利用空间互相关引力模型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来考察山东省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利用威尔逊模型对各城市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这三个量化结果,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城市作为山东省次中心城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次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

山东省城市格局和全国大多数省市和区域的格局一样,人口、资源等不断地向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聚集,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就经济辐射来说,仅靠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以“摊大饼”模式带动整个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较为困难。由于中心城市数量太少,需带动城市较多,从中心城市辐射出的能力最终到达每个目标城市的经济能力大大降低,辐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辐射效率低下(见图1a)。增加次级中心城市使其在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间发挥关节点的作用(见图1b),一方面能降低中心城市辐射成本;另一方面能加大各市间经济联系,弥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空缺,提高城市间的合作效率。

图1次级中心城市带动下的经济辐射效果示意图

在传统的中心城市结构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很大。次级中心城市空间组织体系构建以后,人口、资金、人才等资源被吸引到次级中心城市中来生成新的中心。在众多中心作用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减小,区域经济得以更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李治国,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次中心城市选择

四、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数据选取及处理

所谓次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城市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城市的较大城市。它具有较强的生产、科技、物资集散能力,既有较强的辐射扩散能力又有较强的接受辐射和扩散的能力。[7]59鉴于此,本文认为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至少应包含三点:一是内部较扎实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外部与周边城市较强的空间联系能力;三是较优越的发展环境。

基于这三个标准,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原则,建立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4个指标,并确定具体指标的选取原则:必须符合次中心城市的真正内涵,必须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必须符合经济增长特征。本文选取了14个二级指标,涉及山东省各市的投资、工业、财政、对外贸易、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就业等领域,见表1。

表1山东省各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标

指标类型具体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GDP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总产值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对外开放水平出口总额

实际使用外资

人民生活水平

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公共服务水平

邮电业务量

公路里程数

卫生机构床位数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对于指标的量化,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5个城市(不包括济南、青岛)进行综合竞争力分析,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山东省各市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为消除因各指标量纲不同而对指标大小差异造成的影响,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Yij=(Xij-EXj)/δj, i=1,2,…,n;j=1,2,…,m(1)

式中,Yij为标准化后变量值;Xij为实际变量值;EXj为第j个指标平均值;δj为第j个样本的标准差。标准化后,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KMO和Bartlett’s Test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MO度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卡方估计自由度显著性

0707383520910000

由表2可知,KMO值为0707,说明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拒绝了原假设,即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卡方统计值为383520(p<0),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模型的量化分析

1.综合竞争力分析

城市综合竞争力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人文及社会的能力集合,因此城市全方位功能的综合竞争力指标应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综合发展能力指标。本文研究对象为山东省除济南和青岛以外的15个城市,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这15个城市2012年度1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其中信息量在98%以上的主因子进行综合计算。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给出的数值以及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的因子得分情况,并根据最后加权得分进行从高到低降序排名。加权后总得分R是利用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的,在这里选取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综合计算公式为:

Ri=贡献率×因子得分,i=1,2,3,4,5,6(2)

R=R1+R2+R3+R4+R5+R6(3)

由式(2)、(3)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见表3。

表3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主因子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城市第一因子第二因子第三因子第四因子第五因子第六因子综合得分排名加权综合得分排名

烟台0761077104440064122402273491107051

潍坊0707-0297-021313840781-042319383052

济宁059-0362-04010326-1199-0502-1549110333

淄博0382-08980301-0942264800571548401334

临沂0193-0624-04441601-012220292634200945

泰安-0061-061-0363-016302390278-067910-01636

菏泽-0167-008-115709-0508-2013-302513-01817

枣庄-0247-0337-0771-14550253-1155-371214-03388

聊城-0433-0367-0729019210220221-00947-03829

威海-06905330693-0781-05540387-04129-039710

德州-07240026-03921344-0252-0385-03838-047811

日照-07610394-0696-1168-0611-0923-376515-057412

滨州-1143040100280713-0579095803786-070713

东营-1149-049832810409-0228-086209535-070914

莱芜-12030171-0559-1514-05821716-197112-090315

由表3可知,2012年山东省中部的潍坊、淄博由于靠近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处于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受两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综合竞争力较强;东部沿海的烟台和威海,由于烟台靠近青岛,受青岛的辐射带动,综合竞争力远超威海;西部的各市中济宁综合实力最强,远远超过鲁西的其他城市,对于鲁西来说,济宁市作为这片区域的次中心城市非常合适;西北部的德州、滨州、莱芜三市虽然与省会济南很近,但综合竞争力依然很低,这也说明了济南市作为山东的省会,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济南和青岛之外,培育新的次中心城市是当务之急。此外,选择次中心城市应考虑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所以,在以下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中,将山东省分成几块区域进行研究。

2.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分析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即城市间空间互相关程度,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对外辐射、带动的能力以及接受周边辐射的能力。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充当着节点和枢纽的作用,与中心城市以及周围地区在人口、资金、资源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互动行为。本文用经济联系强度来衡量次级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公式如下:

Rij=PiGiPjGjD2ij (4)

式中,R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量,PiGi、PjGj分别为城市i、城市j的人口数量和GDP。但是该引力模型过于简单且存在缺陷:考虑指标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人口数量和GDP对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模型中的两城市间的距离为空间距离,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城市距离。因此,陈永林等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把各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加入到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研究中,并采用更科学合理的通达指数Dij表示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11]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Rij=3SiPiGi3SjPjGjD2ij (5)

Dij=12Tij∑Tin+Tij∑Tjn (6)

式中,SiPiGi、SjPjGj分别为城市i城市j的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和GDP;T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最短交通时间,∑Tjn、∑Tjn分别为城市i、城市j与区域内其他n个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各市之间距离以两市市中心之间距离为准。Dij值越小,说明两个城市之间相对于整个区域的通达性越好,Dij>1说明两个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低于区域平均水平。据此,把Tij的值带入式(6)可计算得到2012年各市的通达指数Dij,见表4。

表42012年各城市间的通达指数Dij

城市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威海德州日照滨州东营莱芜

济南―1381420830750510408308504815504313064088054

青岛138―064061350971124147123152075148052108087105

烟台142064―0751651111351631711531450215309129096147

潍坊08306075―138046114105138141060921081066054082

济宁075135165138―113075055041056071740861119137075

淄博05097111046113―10907211911908212807511036053047

临沂11135114075109―072094048115147112062107109066

泰安04124163105055072072―08061065175061102086108031

菏泽08314717113804111909408―069078178093117122139099

枣庄08512315314056119048061069―09916309608812313508

聊城04815214510607082115065078099―155058137089108088

威海15507502092174128147175178163155―162102141109161

德州0431481531086075112061093096058162―136067083082

日照1305209081111062102117088137102136―121108097

滨州064108129066119036107086122123089141067121―045064

东营088087096054137053109108139135108109083108045―089

莱芜05410514708207504706603109908088161082097064089―

由于受距离衰退的影响,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所以,在选择次中心城市时要重点考虑各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量。本文按地理位置把山东省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根据各市政府网站中对各自城市的定位来划分所属区域。本文将处在两个不同区域边界的城市同时放到两个区域中进行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由此将山东省城市划分区域如下:东部包括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中部包括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枣庄、日照、滨州、东营、莱芜;西部包括济宁、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莱芜。

将各市相关经济数据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及表4中的各城市间交通通达性指数Dij代入式(5)计算得到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见表5、6、7。

表52012年山东省东部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

城市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

青岛32455849231101595710723684416329590872372497

烟台―1486635211420767534146830544781594

潍坊14866352―4453391742292559118850369

威海114207675344533917―1442298215543372

日照414683054229255914422982―11596011

东营447815941188503691554337211596011―

合计13769901733543403651216577024109779857190771346

Tij=Pjexp(-βrij)(8)

由式(8)可知,采用逆过程可以计算β,并且各城市间β是存在差异的。

β=-LnPjTijrij(9)

很显然,β越小表明经济资源阻碍越小,政府办事态度和工作效率越强。通过计算可知,2012年山东省各个城市分别接受济南和青岛的经济辐射时的相应β值,从而可度量政府的办事态度和工作效率。根据式(9)计算得到2012年度山东省15个城市政府对资源的阻尼作用因子及其综合排名,如表8所示。

表82012年山东省各市政府对资源的阻尼作用因子值

城市济南青岛合计排名

烟台0010561000804800186091

威海0011702001109400227962

临沂0014731001026700249983

菏泽0016862000923900261024

济宁0016813000955500263695

潍坊0016623001125000278736

枣庄0018265001106900293347

德州0021483001030900317928

聊城0022043001024900322929

日照00162110016408003261910

淄博00200710012602003267311

东营00193470013865003321212

泰安00223180012227003454513

滨州00219170012876003479214

莱芜00332300018023005125315

2012年山东省的烟台、威海与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的联系中阻尼系数较小,总体发展环境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说明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为活跃,政府工作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在发展环境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而地处中西部较为偏远且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如泰安、莱芜、滨州则与中心城市的阻尼系数较大。因此,在山东省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次中心城市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综合评价及次级中心城市的确定

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发展环境的关系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较好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较优越的发展环境则是一个城市成为次中心城市的两项关键条件。

本文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对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和发展环境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依据专家反馈意见,综合竞争力权重赋予04,空间经济联系量赋予03,发展环境赋予03。三组数据的赋分规则如下:15个城市各单项按排名由高到低顺序赋分,第一名为30分,第二名为28分,第三名为26分,以此类推,最后第十五名为2分。对三组数据的单项排名结果经过赋分后再各自乘以权重,分别得到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量和发展环境的分值,再将三个分值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见表9。

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在山东省的东中西3个区域中,烟台、潍坊、济宁综合得分最高,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第一名,因此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中心城市是可行的。山东省东部可以烟台为次中心城市,和青岛这个中心城市相呼应,带动威海、日照、东营等地区的发展;中部可以潍坊为次中心城市,在济南和青岛两个中心的共同作用下,承东启西,更好地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西部以济宁为次中心城市带动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的发展,更好地弥补济南和青岛在西部辐射和带动能力的空缺,从而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和济宁为次中心城市的全新发展格局。

表9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区域城市综合

竞争力经济联

系强度发展

环境综合

得分排名

东部烟台303030301

潍坊282620252

威海1228282163

东营142481524

日照822121345

中部

潍坊282620251

临沂2224262382

济宁262022233

淄博2430102164

泰安202861825

枣庄1618181726

日照812121047

滨州62241028

东营4168889

莱芜21425610

西部

济宁2628222541

临沂2226262442

菏泽182224213

枣庄162418194

泰安203061885

聊城122014156

德州1018161427

莱芜2162628

五、次中心城市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除济南、青岛以外的15个城市中,烟台、潍坊、济宁三市是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发展环境三方面能力综合起来较强的城市,适合作为次级中心城市。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级中心城市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山东省域内各市连成一个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首先要明确济南、青岛在山东省内双核中心城市的地位,其次明确烟台、潍坊、济宁三市与双核中心城市是主动呼应和接受辐射的关系。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限制了烟台、潍坊、济宁三市的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次级中心城市在接受辐射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心城市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发挥自身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内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北濒渤海、黄海,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对外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海外交流的重要跳板。所以,从国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加强与山东半岛各市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辽东半岛、京津唐区域的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积极与日韩合作,引进国外资金技术,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与周边城市对接,承担起次级中心城市的功能。

潍坊市位于山东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接淄博、济南,南依日照、临沂,北濒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资源进出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横贯潍坊东西,交通便利,与区内各市间的联系较强。潍坊市同时受济南、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是两中心城市理想的经济腹地。因此,潍坊市应充分利用其有利区位条件,加强与济南、青岛两个主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制造业、汽车、纺织业、海洋化工等产业应积极与其他各城市互动,发挥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腹地,东邻临沂、枣庄,西接菏泽,南邻江苏徐州,北面与泰安、聊城相望,拥有较好区位优势。济宁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济宁应将浓厚的孔孟文化、运河之都、生态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定位,充分发展旅游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并加强城区与县域城镇的建设。同时加大航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功能。

注释:

① 见Chris Taylor的“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The Futurist, March, 1994版,第17~32页。

[参考文献]

[1] Ebenezer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London: Commercial Press, 1898:2545.

[2] Krugman P.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2):129144.

[3] Masahisa Fujita,Paul KluglnRn.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fie Yon Thiinen and Chamberiin Unified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5(25):505528.

[4] Hideo konishi. Formation of Hub Cities: Transportation Cost Advantage and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48):128.

[5] Vernon Henderson,Hyoung Gun Wa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3):283313.

[6] Kloosterman R C, Lambregts B. Clustering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The Case of the Rand Stand [J].Urban Studies,2001,38(4):717732.

[7] 李锦章,初玉岗,周志斌.次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J].汉江论坛,2003(2).

[8] 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9] 郑治伟,孟卫东.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选择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3943.

[10] 伍月云,胡德茂.省域次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皖江示范区芜湖市为例[J].理论建设,2013(2):7176.

[11] 陈永林,钟业喜,周炳喜.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2):121127.

A Study of Choosing Subregional Central Cities from th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Data of Shandong Province

LI Zhiguo, PAN Cu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The subregional central c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o it is crucial to choose the reasonable subregional central city. Taking Jinan and Qingdao for example as the "two core" central cite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quantifies 14 indexes, and then all the results are evaluated and ranked. Finally, Yantai, Weifang, Jining are chosen to be the cultivating subregional cites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Yantai, Weifang, and Jining echoed with Jinan and Qingdao. The new subregional cites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ly "two core" central cites can make a secondary radiation and create the new reduplication and mutual complement advantage.

Key words: subregional city; economic linkages; space interaction gravity mode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篇10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 最后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三大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打造北部湾城市联盟,协调北部湾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和玉林六市的现代化港口群,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产业协调发展;灰色关联法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400290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地级市所辖行政区域,同时把处于两翼的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物流规划纳入该经济区统筹发展,即“4+2”的空间格局。经济区陆地面积425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 595千米,2009年末总人口1 316万人。虽然和我国一些已经建成的、成熟的经济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总量仍然相对较小,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后发优势:一是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二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三是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四是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一、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也不断改善和优化。1998—2011年间,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所占份额从2998%下降到1656%,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从2798%提升到363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有了小幅上升,从4204%上升到4701%,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则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1998年,各个产业增加值的比为2998∶2798∶4204,到2011年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该比重调整为1656∶3636∶4701[1]。数据表明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并且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内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和优化。但是,从目前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来促使三大产业日趋合理、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

1北部湾经济区农业贡献率偏低

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增加值只占到广西区内生产总值的1568%,同时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也只有1494%,可见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已经相对滞后,对经济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显得偏低[1]。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农业还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深加工的农产品屈指可数,这就造成农业处在价值链的底端。而且当前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再结合市场需要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并想方设法提高农业产业的层次,以此来提高农业对区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2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显著

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增加值占到区内生产总值的3523%,相比服务业的4891%低了很多。同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2002%,也要低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1]。由此可见,工业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低于服务业,工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能起到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较少、现有的大多数企业规模还较小、企业内和行业内都较难形成规模效应、科技创新不足和产品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经济区内整个工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3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加强

第三产业虽然对北部湾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还有不足。有利的一方面是2012年北部湾经济服务业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到了4891%,同比增长速度也达到2561%,是各个行业中发展得最好的行业[1]。不足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新兴的一些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动漫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整个服务业仍然是由传统服务业作为主导,总体的发展层次还略显偏低。

总的来说,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产业的协同发展来实现经济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是模糊、随机和信息不完全的[2],经济增长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是典型的灰色系统,适合用灰色关联法来研究,产业结构内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可以用来衡量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3]。

1北部湾经济区GDP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2008—2012年北部湾经济区三次产业的GDP数据列出基础矩阵,如表1所示,根据基础数据表得基础矩阵,将基础矩阵的各列除以第一列,消除量纲,得到矩阵和离差矩阵。

根据表2数据,以2008—2011年广西的GDP数据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列为比较数列,量纲化、计算绝对差、计算关联系数,最后算出灰色关联度并排出关联序: r03> r02> r01,其中r01、r02和 r0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北部湾经济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3]。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关联度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第三。可见,从2008—2011年对广西北部湾GDP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一产业。由此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是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发展贡献率较低。

2北部湾经济区重点行业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方面,重点建设石油化工、造纸、冶金、轻工食品、高技术和海洋等现代加工制造业;农业则重点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海洋渔业;服务业以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会展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以下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产业与其重点行业的关系。

(1)第一产业及其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关联度,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作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业和畜牧渔业的增加值为比较数列,灰色关联度为r01=092,r02=055。由关联度数值可以排出关联序为: r01> r02,其中: r01表示农林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r02表示畜牧渔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显而易见,在第一产业内部起主导的是农林业,畜牧渔业次之。

(2)第二产业及其重点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第二产业及其重点行业关联度,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4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作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第二产业内部生物制药、铝加工、石油化工、钢铁、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以及造纸等重点行业的增加值为比较数列, 通过均值化、计算绝对差、计算关联系数,最后算出灰色关联度,排出关联序为: r05> r03> r06> r07> r01> r04> r02。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大,是主导产业,造纸和生物制药业次之,钢铁和铝加工的关联度较低。

(3)第三产业及其重点行业灰色关联分析。用上述方法计算关联度,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中的数据,以2008—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参照数列,以同一时间段其内部的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以及房地产业产值增加值为比较数列,得出灰色关联度排序为r05> r02> r01> r04> r03。由此可见,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中,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最大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其次是旅游业,物流业居三,金融业第四,会展业的关联度较小。根据产业关联度,在北部湾经济区房地产业居主导、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和会展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

在2008—2011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大,是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其次是第二产业, 贡献度最小的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差别不大,表明发展较为均衡,会展业关联度较小,表明虽然起步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远高于钢铁、铝加工业,反映了前三者在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后三者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程度相对来说较小,发挥作用相对较小。第一产业内部,农林与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其关联度远大于畜牧业和渔业,后者还需进一步发挥潜力,扩大产出。

四、构建城市联盟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

1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实行城市联盟的必要性

(1)产业协同与城市联盟的关联发展。城市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城市政府为了一定的愿景和利益目标,建立在一定契约和协定基础上的一种合作性超边界组织[5]。城市联盟可以消除城市市场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有效配置资源,因此具有协同效应[6]。

从产业集群与城市联盟关联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产业协同发展,可以看出,在城市联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在产业内部及产业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但是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分离趋势与产业集聚同样明显,在联盟城市内部形成产业链条,伴随着现代交通设施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间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成本都大大减少了,城市间便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协同发展,并逐渐融合为经济一体化。城市联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必然手段,可在更大区域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与系统功能,促进各城市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系统谐振的功能。

(2)北部湾经济区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家具、服装及纤维制品等制造业协同发展。通过以上关联实证分析,发现家具、服装及纤维制品等制造业在北部湾经济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互补和良好的协同性,在北部湾城市间都是协同的。可能的原因在于经济区的地区环境、人文因素和消费特征的相似性,以及经济区的森林、木材资源较为丰富,在文体用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和木材深加工方面其产业专业协作水平较好,协同度高,但是这些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不够长。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产业链上实现增值是延长产业链,提高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的途径。

第二,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工业协同发展。通过以上关联实证分析,发现北部湾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行业、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业和食品制造加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依存性,形成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近几年来,北部湾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为主的四个优势产业集群,2011年,这四个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81%,总资产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79家,同比增长179%,已经成为广西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

第三,有色金属、金属制品业等重工业发展不协同。由于北部湾各城市的产业资源优势不同、产业发展优势差异较大,在许多重大制造业等产业上发展不协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及其制品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产业发展不协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产业发展需要精细化的分工协作与产业整合,行政区域层面上必须进一步协同,需不断完善和协同市场与政府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中的作用,使其功能互补,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协同机制[7]。

(3)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的模式。北部湾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加上与之联系紧密的崇左、玉林、柳州和湛江共八个城市,可以组成以南宁为核心城市的单核空间结构城市联盟模式,形成共生关系的的发展区域和极强的带动辐射功能区域。

第一,打造单核空间结构的城市联盟。单核空间结构的城市联盟,是指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与本经济区其他大中小城市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联盟城市群体系。城市等级必须主次分明,核心城市突出,因此必须大力快速扩大南宁市的规模,以南宁市为经济、金融、商贸、物流、政治和文化中心,居绝对主导地位,以成为整个地区城市相互作用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

第二,城市联盟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导致城市规模不断快速扩大化,北部湾城市联盟区域的空间因素十分突出,联盟区域内城市的人口愈加集中,物质要素更加集聚,人和许多社会、经济、文化、科学、金融活动逐步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的核心城市里,增加了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扩大了城市联盟的区域范围。北部湾经济区城市联盟可以南宁为中心和核心城市,向整个广西和海南以及部分云南地区辐射,甚至可以辐射到包括部分东盟国家的泛北部湾经济区。

第三,高城市化率的城市联盟。联盟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郊区化现象出现。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内,南宁的核心地位是毋庸质疑的,南宁的发展必定带动群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南宁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下,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形成以柳州为二级中心的工业城市带和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二级中心的城市港口群,城镇等级齐全,城市化率高[8]。

2北部湾城市联盟的产业空间布局

(1)着力打造北部湾“一小时经济圈”。打造畅通的信息和交通是城市联盟建成的前提,北部湾经济区要完善经济区域的信息和交通网络,提高经济区内信息和交通网密度和质量,优化地区交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打造以南宁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构建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及北部湾地区高速铁路网络,提高广西沿海城市及港口的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建设和改善县城之间、中心镇与县城及县城与市区之间的道路网络,重点推进二级以上市域主要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县镇(乡)公路改造升级和乡村公路建设,加强改善农村运输服务设施条件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2)加快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北部湾沿海亿吨港口群。优先发展交通,构建出省、出边、出海的国际大通道,全力建设西江黄金水道,迅速打造北部湾沿海亿吨港口群。整合协同沿海公路、铁路、港口资源,一体化路港资源,提升港口功能。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沿海港口,着重抓好大集装箱泊位、专用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设,把沿海港口群建成安全、高效、可靠并且结构合理、信息畅通、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群。

(3)利用好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北部湾经济区要以沿海三市的港口群为依托,打造以南宁为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为规划产业业务,增强港口群在泛北部湾范围内聚集优势、配置资源的能力。

(4)布局科学、分工协作,协调建设临海产业集群。要加强对项目的引导,不断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抓好防城港市企沙工业园区、钦州市钦州港工业园区和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园区等园区的规划设计与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园区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积极引进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壮大特色板块经济促进产业集聚,拉长加粗产业链,形成布局科学、分工协作的北部湾临海产业集群[9]。

(5)建设“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化的北部湾旅游圈。北部湾经济区要 用“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战略眼光来开发资源、开拓市场,加强六城市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实现北部湾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建设高层次、多元产品的旅游产业,优化旅游产业水平[10]。

3基于城市联盟战略的北部湾产业发展方向

结合国内外发达地区沿海工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以港口群为依托,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玉林六市城市联盟为支撑,以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海洋经济为特色,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群联盟。

(1)协同发展临海重化工业集群。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和人才到钦州经济开发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园区和北海铁山港工业园区兴建临海临港重化工业群。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高起点、大规模培育沿海能源、修造船、林浆纸、石化、钢铁等现代工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形成临海重化工业集群。在石化工业方面,重点做好钦州的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一体化和深加工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布局,推进北海钦州的林浆纸一体化,形成石化产业集群。冶金工业方面,重点建设以环保、节能、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业发展方向是要建设成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与泛北部湾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的沟通联系,与国内外航运公司合作,开拓运输市场,形成完善的海陆空联运网络。

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主枢纽,加强建设对外通道,加快推动南凭线、南钦线、柳南客专、南广高速、云桂线等铁路线的建设和改造,积极配合全区“一轴四纵四横”铁路网建设。配合全区“四横四纵六支线”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一批途经经济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国道、省道公路网改造。加快南宁、北海国际机场建设,建设国际化的“黄金水道”,建造老口航运枢纽工程、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和南宁港新港区等重大项目。

加强港通运输建设,加快南宁物流基地的建设,完善其余五个主要城市的物流结构,使物流业也成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港口物流成本低的优势来发展加工贸易和仓储业、运输中介、服务等相关产业,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3)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广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利用北海和钦州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建设广西制药产业基地[11]。

(4)协同发展旅游业集群。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业具有较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着经济区经济基础差、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及旅游产品结构和功能单一等不足,因此,北部湾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2]:①加强对环北部湾跨国旅游圈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规划。②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塑造区域城市特色。③加大力度开发多种旅游产品。④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中心城市的旅游形象。⑤突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特性,彰显少数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李杰,于春田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4,(2):38

[3] 符鹏长株潭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灰色关联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30

[4] 肖岳峰,蒋满元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问题研究,2000,(6):54-58

[5] 靳景玉,蔡继荣城市联盟边界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69-74

[6] 刘朝明,靳景玉,杨玉明西部区域增长极培育与形成条件的判断[J] 经济学动态,2004,(9) : 35

[7] 赵瑞霞,胡黎明,刘友金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1,(2)

[8] 王中昭区域性产业结构演进与协调机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改革,2008,(8): 47-54

[9] 靳景玉城市联盟的奖惩机制研究[J] 学术论坛,2011,(11) : 23

[10] 靳景玉,谭德庆,蔡继荣基于利益分配的城市联盟进化博弈研究[J] 软科学,2012,(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