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篇1

关键词: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税收扶持政策;劳动用工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作为县级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的三类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过几年来基层经济工作的开展,我深切感到在经济不断发展中,遇到许多瓶颈。粗浅感到经济不能只从数字上体现,应该是它相关各项指标的求同平均数。经济应该是长远发展、消除瓶颈、稳步推进。

经济从长远来看,不只是数字上的增长率是多少。我们这种小地方1个区有时经济指标竟能达到15%以上。这么快的经济数据让人浮想联翩。经详细的跟踪调查,我认为主要有引进强污染企业以牺牲周边居民环境生活为前提增长经济;有大面积房屋拆迁改造房地产拉动为前提经济增长;有开采资源造成大量落后产能为前提,使经济快速增长。虽然经济增长率居高不下,但造成经济增长率居高位的同时,物价水平不断攀升,拉高居民平均工资标准,造成不但生活物资水平价格提高、房地产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虽然经济增长率提高很多,但实际生活水平增长则远远滞后。造成经济增长率只是数字上的变动,而忽视了经济的长久动力,是要持续稳定增长,是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经济要增长,那么如何既要拉动经济增长,并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要立足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就要立足地域,挖掘产业优势,将科技兴企放在首位,利用高科技,开发能源物质的利用和再利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健康的经济效益来拉动经济。我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

第一,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房价亦年年攀升,使得资金大面积倾斜到房地产业。同时,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额度大大增长,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门槛高。那么在内蒙古今年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也提到,地方政府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加大扶持政策力度,同时做到政策要公开、透明,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融资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促进、保护第三产业(服务业)健康、有序迅速发展,国家几年来在减轻审批手续、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地方也应该紧随其后。尤其是内蒙等落后地区,更应在经济、服务等政策上大力倾斜。不断完善各项扶持税收等配套改革措施,将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加强用人制度改革,将劳务用工监管落实到位。虽然用工是雇用双方达成平等意向、待遇和效益相挂钩。但如果监管不到位或出现雇佣双方矛盾时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公平的解决,那么就会造成双方利益损失和信用危机,造成用工环境恶劣。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失业率高。就业环境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改善:1.是劳资双方要签订用工合同,同时强制用工单位要确保为雇佣人上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本生活的保险。否则不允许雇佣人员。从法律层面约束企业用工。保护打工者的利益。2.是政府等相应劳务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不能只是个摆设。同时用工仲裁部门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矛盾和问题。发挥效率及公平。间接改善用工环境。3.是从税收层面给予良好信誉的企业以奖励性优惠政策,鼓励积极用工,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保证企业人员的稳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使用工环境有序、健康发展,是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有利保证。

第四,加大污染治理,注重环保,打击假冒伪劣盗版力度,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扶持企业走健康发展道路。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山西某大企业向外排放生产废物,将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破坏。其实,大家也看到相关报道不少。我觉得这是有它积极的一面,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开始重视环保了。但从这些报道中也不难看出,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是管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污染造成环境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容忍姑息的。应得到法律严惩。这即是保护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是造福百姓的应有措施。做人民满意、实实在在、稳定发展的支柱型企业。才能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为提高地方经济总量服务。

第五,控制能源无端开采和浪费。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不断降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宁缺毋滥,将能源的利用最大化。在几年前,鄂尔多斯市发现大面积煤矿后,经济效益一路高涨,无序开发,各项经济数据已经没有控制,带动消费、房地产等产业齐头并进。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给提前预支了,经济过快、过热、无序发展很快带动房地产泡沫破裂,连锁反应,拖累各个领域包括财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和损失。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管理起来,使能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大提高利用率,带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篇2

关键词:城市名片;经济发展;沧州

中图分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14

1 前言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沧州的经典城市名片为运河文化、沿海特色、武术之乡。其中,以运河文化为主。其城市名片也就基本确定了沧州市城市风貌的总体定位――一座在河与城之间凝聚着运河古韵与现代风情的北方沿海之城。在沧州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我们要以城市名片为中心,建设具有沧州特色的产业,加大沧州市在各个城市中的竞争力,通过城市名片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2 沧州的城市名片与产业结构

2.1 运河文化与沧州经济振兴

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总是要与水有关的。沧州市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不例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像母亲一样,曲线优美、母性张扬,她默默无闻地养育着沧州这座城市以及市民。沧州市是中国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其在沧州境内蜿蜒前行,全长达到215公里,大运河也因此被称为沧州的“母亲河”与“生命之河”。沧州市可以说是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沧州段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其影响也颇深,沿河地带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沧州在今后的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的独有优势――大运河。那么如何利用沧州的运河文化呢?

(1)通过对运河沧州段代表性工程遗产进行重建和展示,以彰显运河沧州段的核心运输地位。首先,对沧州段运河航道工程进行旧貌恢复,对那些已经被损坏的文化设施进行重新修建。其次,要建设融自然风光、人文精神为一体的文化保护区或者主题公园。最后,还可以建立标志性的运河建设工程博物馆。总之,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弘扬沧州的运河文化同时彰显沧州段运河的核心地位。

(2)通过对运河周围有代表性的城镇以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复兴,彰显沧州段运河历史文化核心城镇的地位。建设文化城镇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由于沧州运河附近的城镇众多,所以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城镇先行重建与弘扬。其次,就是彰显运河文化内涵,彰显运河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介绍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途径来实现。只有赋予运河以及其相关城镇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地打造出运河文化之镇。

(3)加强水路运输。大运河穿过整个沧州市,全长高达215公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如今,网上购物越来越流行,那么对运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都知道水路运输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运输量大,运速快。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沧州段运河的管理,加强河道建设、河道清理工作.借助“南水北调”的机遇,补救已经干枯的河段,从而振兴沧州段运河的水上运输,加快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2.2 杂技、武术之乡与文化城市建设

沧州市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其之所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不仅因为其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更让其闻名的那便是沧州的杂技和武术。沧州武术在国内外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是国家命名的武术之乡,门派众多。历史上,80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是在这里扬名。沧州的武术多种多样,除失传武术,共计50余种,全市习武人达到一百四十余万,可见武术在沧州的重要地位。沧州的杂技也是历史悠久,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吴桥杂技最为出名,吴桥有30多个杂技团、200多个民间杂技小组。杂技、武术作为沧州的一个城市名片无可厚非。

据统计,每年慕名去沧州学习武术与杂技的人都很多,此外,去沧州参加武术、杂技活动的更是数不胜数。这就带动了沧州市的经济发展,据预测沧州市今后的发展中,武术和杂技会继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沧州市应多强武术及杂技的宣传与传承,在城市内建设武术学院以及杂技学院,多举办些武术杂技活动与比赛,一方面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沧州武术及杂技的传承。

2.3 沿海特色――黄骅港

中国改革开发的政策使得沿海城市的发展会比普通城市更加迅速,沧州虽然距离海边有100多公里,但沧州市辖区是具有其海岸线和港口――黄骅港。沧州的土地都是盐碱地,既有晒盐的盐场,又有生产海鲜的港口,所以沧州也是一个沿海城市。

沧州城市的沿海特色如何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呢?和大多数沿海城市一样,沿海城市具有海上交通便利,黄骅港是山西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对外联系方便、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沧州也应像其它沿海城市一样,对外进行经济开放,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同时要抓住自己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旅游景点内发展海产品的销售。

如此才能促进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3 沧州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建议

经济理论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合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成为经济的发展的障碍。对于沧州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而言,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产业优化建议:发展科技农业,提高第一产业单位经济效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时期,沧州农业应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无土栽培技术、立体农业技术、观光农业、海洋渔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综合效益。

第二产业优化建议:走绿色工业化道路。近年来京津冀城市圈饱受雾霾问题困扰,这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主导密切相关,纵观历史,重工业主导的城市,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居多,因此沧州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对高污染重工业进行“手术”,引入绿色节能技术,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尤其对电镀、印染、造纸、化工行业的排放提升管控标准,严格施行污染排放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沧州实现第二产业的转型,走绿色工业化道路,还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如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技术潜力,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第三产业优化建议:发展物流服务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综合物流服务。沧州作为河北省重要的物流枢纽,其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不言而喻。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流经沧州,可以促进国内物流发展,未来的产业演进随着市场的导向必然是向着出口型和全球化进行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作为发展的必备因素,将对沧州渤海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黄骅港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可以推动沧州走向国际。

4 结语

沧州作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城市,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如果能合理地利用其城市名片,那么必定会增强沧州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必定会让沧州屹立于优秀城市的之林。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特有优势,我们如果能将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名片相结合,那么将会得到双重的收益。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对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森,王吉杰.运河景观带沧州一张新的文化名片[N].中国水利报,2013,(07).

篇3

关键词:河北省;夜经济;经营;消费;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市场的自由化发展,城市“夜经济”应运兴起,近年来,随着“夜经济”成功案例的不断出现,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夜经济”的热潮。河北省也在2010年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政策。如何正确看待“夜经济”本身及其在河北省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河北省具备的发展潜力对未来“夜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一、如何看待“夜经济”

(一)“夜经济”的概念

“夜经济”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其概念界定一直没有定论,但综合国内外各领域观点可以认为:“夜经济”即城市夜晚时空下的市场经济,是市民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在晚上进行的涉及餐饮业、制造业、休闲服务业、旅游业等各种商业活动的总称。“夜经济”不仅具备时代特征和自身内涵与发展规律,而且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消费,适应现代市民夜晚消费的特点。未来它将随着商品经济和文化交融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自主发展,在城市经济建设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夜经济”发展现状

“夜经济”发展初期,经营者们大多是因贫穷、受教育水平低难以就业,或者是经济不景气失业下岗等原因被迫进入夜晚市场。然而随着“夜经济”的普及和壮大,许多夜市主体是出于创业需要、特殊爱好而主动选择该行业,大部分夜晚商家白天有着其他稳定工作。尤其是近年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门槛低、发展快的夜晚市场是大学生创业起步的绝佳机遇。

一般自发形成“夜经济”的城市都是由小吃摊聚集形成早期夜市,夜市不断拓展领域和规模,餐饮业之外又兴起制造零售业、休闲服务业、观光业等产业,最终形成夜经济体系。夜市作为一种特殊的领域可以消化白天市场难以交流的尾货产品,如因过时、瑕疵、反季、存货等原因被淘汰产品以远低于市场的价位在“夜经济”中再次进入市场,这种特殊的“消化”功能有利于优化资源调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夜经济”很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通道以外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销售网络。

(三)“夜经济”的存与留

是否该发展“夜经济”的争议一直存在。一方面,因传统保守思想对人们观念的禁锢,很多人对“夜经济”存在认识偏差,夜生活中的非法娱乐行业和治安使人们形成夜晚外出是不务正业的印象,因此一票否决夜晚所有经济活动。而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格局的转变,夜晚外出的普及化和正常化,“夜经济”中许多领域是对传统文化、市井文化、地方特色的传承和表现,有种白天经济活动中难以寻找的草根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兴趣,放松着人们的神经。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夜经济”的弊病放大看待,认为发展“夜经济”是在扰乱市场秩序和污染城市环境。由于当下法规不健全和“夜经济”行业多样、形态不一,一直在合法与非法、现代与落后、传统与粗俗之间徘徊,发展壮大的同时备受诟病。尤其是夜市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或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其两面性,新生事物是否最终被人们接纳要看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哪一面更重要更突出。况且,“夜经济”存在的问题只是结构性的,可以通过人为设计和改良措施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夜经济”存在与现代化大都市理念和资本经济理念背道而驰的问题,却没有被城市管理者取缔反而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扶持。总之,要客观对待“夜经济”,它是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在大力发展“夜经济”同时要解决好发展中的负面问题。

二、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潜力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湾,涉及京津唐经济圈和环渤海京津圈,随着两大一线直辖市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强化,夕阳产业和粗放型产业不得不应市场决定或政策要求大批撤退外迁,河北省城市成为重要的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承载地域,同时为京津提供绿色食材产品,支撑其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如何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河北省当下首要经济任务。“夜经济”作为经济领域的一种特殊形态,有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点的经济功能。如何发挥好夜经济并将其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来至关重要。

(一)城市综合实力稳健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长期历史积累的,包括了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的实力。近年来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以省会石家庄为例,2010年全市GDP3401.0亿元,同比增长12.1%。2014年河北省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以求稳定,全省上半年GDP为13640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13154.60亿元仅增长了285.4。全国城市GDP百强仅河北省就占6个城市,石家庄排29名。扎实的综合实力表现在交通条件、文化习俗、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开展“夜经济”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夜经济”人口素质上升

人口是社会人群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导因素,也是“夜经济”的主要市场主体,河北省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休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已经成熟,“夜经济”以休闲消费为重要组成内容符合人们文化休闲需求。人口素质影响“夜经济”水平档次,受教育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初高中教育程度人口平缓上升,文盲人口也比2000年减少了187.74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为524.25万人,比2000年增长180.04%。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夜经济”产业由粗放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文化方向发展,更注重品牌效应和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投入增加

强大的资本资源投入能为“夜经济”带来启动基本资金,同时加速和保障“夜经济”稳步发展。河北省近几年,对其投入也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餐饮业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4.5%,公共设施管理业上涨26.3%,娱乐业上涨32.8%,第三产业上涨12.5%。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样化投资,将更加促进“夜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四)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夜经济”顺利持久开展的相关条件。交通道路和公交路线利于市民外出。2012年河北省第一座动车运用,北京到石家庄只要两个小时就到,远远突破客运及火车时速,使“夜经济”的客货运输更加便利。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信电话无线网等无线沟通渠道等都为“夜经济”快速、及时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内外机遇

国际上近几年经济整体低迷,欧债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蔓延,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为了应对这种外部环境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本身存在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因此,为了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北省政府在2010年专门出台文件鼓励发展“夜经济”,并制定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这对于各市“夜经济”的发展都是绝佳的机遇,同时机遇也是挑战,河北省各城市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发展“夜经济”,促进“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富东.基于钻石模型的扬州夜经济发潜力研究[D].浙

江师范大学,2012.

[2] 胡华.夜态城市[D].天津大学,2008.

[3] 杨振寰.南昌夜市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 张金花,王虹,杨嘉懿.对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几点思

考[N].河北日报,2011-12-04.

篇4

关键词: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Granger因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F 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32-05

以城市群和产业群互动发展为核心,提升地区竞争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特色产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资源和要素,使原本的优势更具有区域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成为当今最为推崇和地方政府最为热衷的发展模式。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地方“打造城市群”的规划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忽略了产业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关联性,忽略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耦合效应。鉴于此,本文实证研究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和城市群耦合发展所达到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产业和区域之间共同发展,马歇尔(2005)做了较为全面论述。对聚集在特殊地区的产业专业化,马歇尔提出“外部经济”这一概念,并指出外部经济是行业集聚的结果,这是因为某一行业在一定空间聚集以后,行业个体可以相互之间获得一定的外部经济性。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种外部经济的溢出效应做了解释。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1.成本。韦伯(1997)的“工业区位论”理论认为,企业普遍向耗费其更少支出的地点靠拢,以降低成本,当达到了某种聚集化程度之后便形成一种优势。

2.生产条件。格迪斯(2012)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体系,认为一些企业会考虑到生态环境、经济现状、发展前景、工业布局等因素联合周边企业形成一定的地域组合体,这样的组合体可以更加完善各成员的生产条件。

3.经济增长。沙里宁(1986)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特定的经济体在城市的聚集,会促进该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这种促进发展的作用具有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同时发展。

4.竞争优势。克里斯泰勒(2010)在分析“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通过建立“钻石模型”分析指出,一国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其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点。极力主张一国的所有行业都积极投身国际竞争。

对于产业和区域发展,中国学者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例如,曾忠禄(1997)、仇保兴(1999)、景普秋(2003)、徐林(2006)等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群发展的程序、模式、原因、环境、策略等,并针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未来中国不同地区产业群发展起到积极理论指导作用。

二、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城市群耦合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中原经济区(CPER)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为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经济区。为了深入了解中原经济区产业群和城市群发展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我们选择该地区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市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些城市产业群与城市耦合发展状况。

(一)指标选择

构成产业群实体的是众多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依次为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供应链。资金流是实现信息流和物流日常运作的首要基础;信息流反应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效率,;物流以资金流的货币表现形式对信息流做出反馈,是供应链的核心。 “三流”相结合,完整的体现出产业群竞争力的评价标准。本文选择检验对象为中原经济区的制造业、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为指标,对应产业群供应链的“三流”。

本文选择的城市发展指标主要是人均收入、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和城市绿化面积三个方面。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包括医疗教育、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样本数据选择2001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的相关数据。为了扩大样本数量,避免样本数据过少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年度统计转化为月统计值以获得较多的样本。

(二) Granger因果关系测试

滞后阶数选择对于VAR分析至关重要。常见的滞后阶数的统计标准有四个,本文选择最常见的两个标准AIC和和HQC。根据相关数据,估计结果如表1显示,选择2阶滞后效果最佳。

在Granger检验中,如果变量是协整的,那么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或者Wald检验是无效的,因为检验统计具有非标准的不对称分布。考虑到协整问题,我们用修正的MWALD模型进行Granger检验。MWALD模型估计一个,其中是每个变量的滞后长度,是模型中协整的最大阶数。为了使用MWALD模型,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变量在模型中的协整特性。因此我们连续对每个变量运用ADF单根检验。表2给出了每个变量ADF检验的统计值。结果表明,如果我们选择滞后2阶,所涉及得变量是稳定的,且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

按照MWALD模型的程序,我们通过检验具有2阶滞后期的VAR模型,并检验产业是否是城市发展的Granger原因,检验结果显示在表3―5中。

以上检验结果表明:(1)制造业的发展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四个城市的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对人均公共产品的促进只在郑州市和洛阳市有效果,而就城市绿化面积而言,制造业只在郑州市有影响;(2)信息业的发展对三城市的人均公共产品的投入几乎无影响,对人均收入和城市绿化面积只对郑州市和洛阳市有影响;(3)交通运输业对三城市的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均有影响响,但对人均收入和城市绿化面积都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和产业群发展之间的发展互动关系,本文还需要检验城市群发展是不是产业群发展的Granger原因,即检验城市发展不是制造业、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检验方式同上,检验结果如表6―8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1)四个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制造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即城市绿化面积增加、人均公共产品投入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都不能引致郑州、洛阳、焦作和三门峡地区制造业发展;(2)公共产品投入的增长都不能引致四城市信息业的发展;(3)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和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能促进郑州和洛阳两市信息业的发展;(4)城市绿化面积和人均收入几乎不影响四城市交通运输业,但人均公共产品的投入增长能引致洛阳、焦作和三门峡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群和城市群的耦合发展还处于形成阶段,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之间相互推动发展局面尚未形成。

1.产业发展对城市的发展的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制造业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四市发展存在显著的引致作用,而交通运输与信息业对中原经济区四市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

2.城市的发展对产业发展的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城市的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四市制造业几乎没有引致功能,对信息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引致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且只在特定地区有用。

3.信息和交通运输业对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发展促进作用有限,尤其是信息业。这表明,以资本和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信息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没有起到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与中原经济区资本和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不无关系。

4.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虽然可以依托中原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获得稳定的发展,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现代制造业越来越向资本和人才靠拢。相对于东南沿海而言,中原经济区经济落后,这就导致了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发展不能成为资本和人才的聚集地,没有充分实现城市群对资源的聚集和配置作用。

参考文献:

[1] 阿尔法瑞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3-243.

[2] 阿尔法瑞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13.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分析;Borda模糊数学法;合理等级排序;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2-0016-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2.04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各地区城市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相关理论的有待深入,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可靠的评价方法[1]。

目前,综合排名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直接利用因子分析结果,通过计算第一公共因子得分排序,或是结合权重计算公共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本文对国内研究成果加以利用和创新,首次将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系统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一方面,方法上选择基于因子分析的Borda模糊综合评判法弥补了因子分析法的不足,并根据序数总和理论建立合理等级排序,优化排序方案;另一方面,本文得出的我国36个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结果,对于帮助各城市判断其经济所处位置具有参考价值,对于思考其未来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启发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与因子分析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估时,可将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公共因子作为Borda法的评价因子,权重选择因子分析确定的权重,Borda数依据各评价对象在每一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排序计算获得,最后根据Borda法所建评价模型计算各评价对象综合评估Borda数。

因子分析基础上的聚类结果剔除了指标间相互影响,其精确度高[3]。聚类分析思路为: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将最相似的类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问题的现实需要选择阀值。

(三)实证结果

利用SPSS17.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4]。由表1,相关矩阵特征值大于1的共有3个:λ1=13.919,λ2=3.505,λ3=1.05;其对应的贡献率分别是:63.268%,15.931%,4.772%,累计贡献率为83.972%。

为便于各因子的名词解释,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表2)。从因子载荷来看,公共因子一F1在X5、X8、X11、X16、X9、X2、X17、X15、X14、X12、X4、X18、X21、X10和X7上有较大载荷;公共因子二F2在X1、X3、X20、X13、X6和X19上有较大载荷;公共因子三F3在X22上有较大载荷。结合各个指标的含义,可将F1命名为经济社会因子,主要反映各市地方财政预算、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和储蓄年末余额等经济指标;F2命名为基础设施因子,主要反映各市总人口和医疗教育等情况;F3命名为生态环境因子,反映各市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依据序数总和理论,将2种评价方法下的排序号相加,得到序数总和,确定合理等级排序[5]。若序号之和相同,则再结合其重要指标(主要是第一公共因子得分)。结果见表4。

应用SPSS17.0进行聚类,将36个主要城市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表5)。

二、结果分析

由聚类分析的结果并结合等级排名,把36个城市划分为三个能级。

第一能级城市数量最少,有3个,分别是:金融中心上海、沿海城市广州和我国首都北京,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因子分析综合得分上海为2.820 932 079,是最高分;而综合Borda数广州为31.49,是最高分。可见,按不同的衡量方法,会有不同的排序结果,因而综合两种排序方法的合理等级排序,比单独用某一种方法排序,可能更合理。从单个因子排名来看,这三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因子排名都名列前茅,验证了经济社会因子的重要性。

第二能级城市队伍最为庞大,有19个,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从地理位置看,排名相对较前的城市,如天津、深圳、杭州,多临海或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说明区域也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单个因子排名来看,杭州在第三公共因子生态环境因子位居第一,独具特色,其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借鉴。

第三能级数量居中,有14个,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城市。从地理位置看,排名相对较后的城市,如西宁、银川和贵阳,多位于内陆的中西部地区。这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有关。另外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使得这些地区与经济较发达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可看出,我国西部各省份应注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 加强区域间协调和协作,以增强区域竞争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应力争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成为当今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所依托区域间的竞争。因而,各市在经济发展中,应注意加快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聚类结果和合理等级排序有很大关系,但略有不同:石家庄和厦门两个城市排名和聚类结果有出入,可能是由于排序与聚类的数学原理和方法不同造成的,是合理的。

三、总结

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创新,首次将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实证发现,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有经济社会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和生态环境因子;基于序数总和理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前三名依次为上海、广州和北京;运用聚类分析方法,36个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可划分为三个能级。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是当今城镇发展的规律,城市的竞争更多表现为城市所依托区域的竞争。基于此,各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应加快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到的权重,受客观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影响,与实际可能会存在偏差;第二,本文参与因子分析的指标只有22个,可能不足以解释问题;第三,因子分析法的缺点表现在样本容量要足够大,评价标准与样本有关,评价结果是一个相对优劣顺序;第四,序号总和理论有两条立论的前提是评价方法要足够多,每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要大体上准确,但评价方法多就很难实现[6]。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71-172.

[2]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8-129.

[3]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2-85.

[4]苏金明,傅荣华,周建斌,张莲花.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实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62-463.

篇6

【关键词】 三化协调 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中心城市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三化”协调发展格局,否则就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我们考察发现,世界上城市化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前进,多见于先行工业化国家;第二种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的国家类型,一般在拉美。中国是典型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国家。这种滞后的特征在于:国家把大量的公共发展资源过早过多的用于工业化,使得城镇化缺乏资源,人口进城就很困难。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存在差异。从东中西部的发展来看,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模式上也存在一些差异。部分东部沿海和内陆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很大程度是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我国的粮食主产省已由过去的20多个减少为13个,粮食调出省也由以前的10多个减少为6个。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布局相对稳定以后,中西部传统农业大省的三化发展模式不可能也不允许复制沿海模式。这些农业大省不仅要承担本省的三化建设,而且要担负着在全国区域经济分工格局中提供借鉴的参考的贡献作用。

结合我国国情“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破除中国“工业化远远超前城镇化”的现状。因此我们提出以建设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深入发展的思路。

一、河南省创建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考察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为了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河南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化体系。

1、以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

为新型城镇化化注入活力,就需要全面规划城市新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续郑东新区规划建设成功之后,先后有开封、洛阳、焦作、平顶山、新乡、许昌、南阳、鹤壁、安阳、漯河等获准建设复合型新区,大幅度提升了中心城市发展实力。特别是每个城市新区更加重视产城融合与地域文化建设,建设高质量绿地系统,研究探索和推广应用节能低碳建筑技术,形成产业发展特色和规划建设特色。郑州、三门峡等市县全面启动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城市群一体化与城镇特色化并进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与之同步的公共基础设施为载体。从而加快集聚发展,提供城市经济的发展效率。发挥“两群融合”(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融合)的叠加优势,一方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和现有产业基础,从而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结合当地的政策优势,产生了放大效应,从而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让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和地方特色。河南省把县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沿基地,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吸引人口转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用产业集聚区发展带动产业与人口聚集,促进县城的快速扩张。除此以外,一批特色镇崛起,以特色工业、旅游业和商贸业,形成了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获突破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村,按照一定标准,经过统一规划,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筹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新型农村社区不是新农村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要延伸到自然村难度很大,但可以到达农村社区。通过这种途径,未来10年,河南至少可以节约400万亩耕地,这些耕地可以部分解决河南未来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河南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一步到位,高标一流,努力建设“百年社区”的思路,把产业集聚、工业发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为新型工业化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4、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调整完善财政体制,强化财税政策激励,以中心城市、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推动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发展。随着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态势进一步增强。

二、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基本思想。不仅注重物的分配,而且还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不仅强调同代人之间权利发展机会和成果共享的均等,而且还注重代际之间的均衡,注意环境的保护。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城镇的所有阶层,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发展。

1、采取更为公平的制度

篇7

关键词 低碳模式;低碳均衡;循环经济;综合集成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0001-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自1972年首次提出以来,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环境问题,其中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2007年,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表明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2];2007年,主席提出中国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8年,日本以《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为基础着手实施“低碳社会行动计划”[3]。《斯特恩报告》指出,“现在全球以每年1%的GDP投入碳减排,将可避免未来因环境恶化造成的每年5%-20%的GDP损失”[4],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通过判明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阐述循环经济的理论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困境,提出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并运用系统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低碳模式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1 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是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然而,在目前技术水平约束下,循环经济在能源环节中面临巨大瓶颈,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要突破该瓶颈,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

1.1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分析其指标体系,可从深层次上判明循环经济 “减碳”的价值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由能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指标、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和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1.1.1 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能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包括: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供电标准煤耗和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四类指标。其中前三者是逆向指标,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正向指标;前三者的值越小、后者的指标值越大均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耗量越小,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越少。

1.1.2 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其中前两种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前者的值越高或后者的指标值越低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水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1.1.3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前者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其指标值越优说明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矿产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徐玖平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3期1.1.4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和处理效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前五类指标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上述分析表明,在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具有明显的低碳意义,体现着循环经济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发展原则。表 2 显示了循环经济指标在节能减碳方面的低碳价值及其所具备的化石能源利用减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化的内涵和品质。

1.2 循环经济面临困境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现有框架下,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而言,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1所示)。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碳循环是平衡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PPM,但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5];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凡特•阿累利乌斯认为,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6],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550PPM[7],这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性气候频繁等,极大地扰乱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为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循环经济亟需通过模式创新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人为碳通量,通过减排CO2、减少碳源、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

1.2.1 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节能降耗与发展排放”问题突出。2003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8],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9],目前,由于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表3所示),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并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 排放国[10]。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1.2.2 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相对而言石油和天然气比例较低,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左右[11]。我国能源结构 “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

1.2.3 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我国经济在高增长过程中形成了“高速发展、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结构单一,三大产业发展模式高碳问题异常突出,高能耗的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过高,尤其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强排放、重污染”的行业在我国第二产业中比例过高,而低能耗的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持续高碳”。

综上所述,面对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瓶颈,亟需创新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模式结构特征

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通过末端控制,即固碳,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量化排放,重构人类的经济社会系统,使“社会-经济-生态”在低碳目标下具有耦合结构,形成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2.1 系统整体特性

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在系统要素、层次、目标、运行等方面都具有复杂、有序、多元、耦合、动态的整体特性。

2.1.1 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炭生产力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2 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高维性。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2.1.3 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复杂性。低碳模式是 “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 体,发展低碳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2.1.4 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涌现性。在低碳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2.2 立体模式结构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从而根本上改变对化石能源的高消费造成的高碳排放;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碳封存技术,积极发展炭汇林,建立炭汇交易机制,减少环境中CO2的存量,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的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2.2.1 多跨度时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制约着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同时较短周期跨度的变化累积形成较长周期跨度的动态演进。低碳模式时间结构如图4所示。

(1)短时间跨度-企业层面低碳经济。一般为5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的外部环境作用相对较稳定,其核心环节是通过实施碳减排技术,减少CO2排放量承担起企业的生态责任。

(2)中时间跨度-产业层面的低碳发展。一般为20年以内,在此期间,经济发展会显著改造系统内外部环境,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范围内的结构调整,通过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

(3)长时间跨度-社会层面的低碳社会。一般为5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超出人类的认知水平,其核心问题是在全社会进行低碳模式的系统改造,“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理念深入人心,人类全面、稳步、有序地步入低碳时代。

(4)超长时间跨度-全局层面的低碳生态。一般为10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已深刻影响系统每个组元的运行,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低碳生态系统,实现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条件下的碳平衡,全面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

2.2.2 多层次空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逐次扩大的四个层次,形成 “企业-产业-社会-生态”的整体空间结构。

(1)小空间跨度。关注企业层面的低碳模式,在企业内通过推行碳减排技术和能源替代策略,减少生产和服务中化石能源使用量,实现CO2排放最小化。

(2)中空间跨度。关注产业层面的低碳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行碳减排和固碳技术,提高炭生产率,在同样经济产出水平下,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系统的低碳化。

(3)大空间跨度。关注社会层面的低碳发展,最大限度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构建低碳社会体系。

(4)超大空间跨度。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低碳发展,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CO2的排放量,使得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恢复至正常的CO2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目的。

综上分析,低碳模式要求人、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子系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微观、中观、宏观和超级四个尺度动态、立体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动态运行模式

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低碳高效经济系统、低碳和谐社会系统、低碳均衡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控制理论,在经济系统高效运行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碳源,减少碳排放;在社会系统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习惯,减缓高碳生产的动力,控制碳源;在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与发展森林、草地、湿地等微系统,增加碳汇,恢复生态系统自然的碳循环平衡;通过低碳模式的耦合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动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2.3.1 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低碳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耦合体,由若干清洁生产企业、循环关联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多条生态工业链组成,涵盖了经济系统中的生产、物流、消费、能力支撑各个层面。企业、产业和园区之间,通过节能减排,调整生产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使系统中的化石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开发清洁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和高效化。

2.3.2 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低碳社会系统是将低碳理念注入社会生活各层面,以政府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文化道德体系、约束激励机制等为支持,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发展绿色住宅、建立生态社区、构建低碳消费等措施,全面减少社会层面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和谐文明的低碳社会。

2.3.3 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低碳生态就是在经济领域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均衡,从根本上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CO2过量排放的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自然碳循环的动态平衡,消除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解除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

3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发展特征,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的发展体系以生态伦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控制理论和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耦合产生低碳模式的理论体系;通过产业模式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在低碳政策保障体系的框架下,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综合集成体系如图5所示。

3.1 理论集成

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低碳模式是在生态伦理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低碳模式将 “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在低碳发展框架下,通过继承已有思想,融入低碳理念,耦合形成低碳模式理论体系和理论创新。低碳模式理论集成体系如图6所示。

3.1.1 理论体系

生态伦理、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构成了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哲学,生态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框架,循环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路径。低碳模式通过继承与发展现有的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以系统低碳均衡为价值判断,从资源、产业、社会和生态四个层面演绎出完整的低碳模式理论体系。

低碳资源理论是以资源能源为对象,阐述在低碳模式框架下,关于资源减量化循环化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及其开发利用技术的相关理论;低碳产业理论是以产业经济为对象,阐述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关于利用低碳技术进行企业清洁生产,产业优化布局的相关理论;低碳社会理论是以社会系统为对象,阐述在追求低碳和谐社会过程中,关于如何贯彻低碳理念,优化社会消费方式,构建低碳社会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理论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阐述在实现低碳生态均衡过程中,关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碳汇、维护自然系统碳循环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构建低碳生态的相关理论。

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中,低碳资源是基础,为实现低碳均衡提供资源利用的理论技术;低碳产业是核心,为低碳经济的重点经济环节提供相关理论技术;低碳社会是保障,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低碳均衡提供社会制度保障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是目标,通过低碳资源理论、低碳产业理论和低碳社会理论刻画人类社会的低碳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

3.1.2 理论创新

低碳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继承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思想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在理论创新方面具有全新的理论品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通过继承与发展,从发展哲学和发展范式两个层面成了新的理论品质。

在发展哲学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理念为核心创新了低碳世界观、低碳伦理观和低碳价值观。低碳世界观是在继承“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基础上,用“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的观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人类实践活动;低碳伦理观是在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以“人类属于地球,而地球绝不属于人类”的价值判断,重新定位人类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巨系统中的坐标;低碳价值观以低碳世界观和低碳伦理观为基础,以“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标准,重塑人类社会在“高发展-高排放”困境中的价值体系,以低碳价值作为作为人类生产、消费的价值取向。

在发展范式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导向创新了低碳发展观和低碳经济观。低碳发展观是在低碳世界观的基础上,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存危机,以实现低碳均衡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最根本、最现实、最紧迫”的发展目标,通过“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观是在低碳发展观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高发展、高排放”的高碳瓶颈,在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支撑下,以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手段,通过清洁生产机制,追求经济发展路径由高碳经济向“高发展、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转向,实现低碳均衡前提下社会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

3.2 现实框架

低碳模式为解决循环经济碳减排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发展路径。低碳模式是针对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构建低碳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的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高碳排放”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构筑低碳均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低碳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模式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模式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低碳模式通过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加速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低碳模式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发展是低碳模式的根本方向,低碳模式是最具操作性的、可量化的持续发展模式。

3.2.2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低碳模式以循环经济为本质。节能减排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的着力点。低碳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同时又向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中,“减量化”首先应该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化石能源利用少量化和碳排放最小化、无碳化。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发展低碳模式,循环经济是低碳模式的本质,低碳化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3.2.3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低碳模式以能源结构调整为手段。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改善能源结构,通过限制高碳能源在社会能源构成中的比例,积极开发低碳能源,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因此,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3.2.4 以低碳产业为支撑实施产业优化模式

低碳模式以产业优化模式为途径。产业结构将制约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决定社会经济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生产特征不同,其能耗和碳排放量也不同。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要实现社会经济低碳转向,须调整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通过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发掘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减少碳源;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吸收CO2,增加碳汇;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模式优化。

3.2.5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低碳模式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方法。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应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从组织体系、对象体系、投入体系、服务体系四个层面,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投入为基础、服务为保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3.2.6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开展低碳模式示范

低碳模式以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低碳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低碳能源结构调整、推行低碳产业优化模式、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低碳模式的发展须依靠政策保障来降低其成本。我国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低碳模式试点机制,有重点、有针对地从区域(城市)和产业(企业)两个层面系统性、有步骤的开展示范;积极打造以“高速增长、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模式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其“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试点示范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实现低碳发展。

4 结 语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是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发展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通过构筑低碳均衡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R].2003.

[2]Federal Government of U.S. Lowcarbon Bill [R].2007.

[3]Japanese Government. 12 Pieces of Strategy to Build a Low Carbon Society[R].2008.

[4]N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The Stern Review[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IPCC. Emission Scenario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77-179.

[6]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41.[Academy of Sciences Energy Strategic Seminar.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39-41.]

[7]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77-79.[State General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Report of China's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System 2004[R].2006:77-7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Country Profile――China [R]. 2005:89-91.

[9]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 [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1643-1659.

[10]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 Term: 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 1723-1743.

[11]A 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 .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 Energy Policy, 2006 , (34) : 2113-2122.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Metasynthesis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XU Jiuping LI B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610064, China)

篇8

一、零距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基层工商所按管辖区域,对口与全县所有乡镇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联络员制度,每个乡镇固定一名业务骨干,定期与所在乡镇政府联系工作,接受乡镇领导,并无偿及时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

二、贯彻品牌强县战略

每个工商所指定一名干部为企业创品牌指导员,全程免费协办申报服务工作。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今年争创1件湖南省著名商标,引导企业申请6件注册商标,力争我县的省著名商标数量及质量居全市前三名。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注册有特色的农产品商标。积极引导新落户的工业企业申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真情关注弱势群体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从事公司经营的,两年内工商部门只收缴登记费、年检费。下岗职工来县工商局查询登记资料一律免费,下岗职工再就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凭本人下岗优惠证免收登记费。持有伤残证件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一切费用,只要手续齐全,免费办理营业执照。

四、放宽企业登记和年度检验

企业注册登记和年度检验,直接由县工商局办理相关手续,取消工商所登记注册和年度检验初审程序。除按法定程序需实质审查的项目外,原则上取消实地考察程序。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各类生产经营性内资企业和30万元以上的各类服务性企业,均可直接由县工商局代向市工商局申请冠用“市”或“”字样名称登记。

每年7月1日后新设立的企业,本年度免予年检(企业自愿要求年检的除外)。新设立企业首次年检逾期的,先责令限期改正,如在责令期限内补办年检的,免予处罚。企业逾期参加年检,但在一个月内主动补办年检手续的,一律不予处罚。逾期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主动补办年检的,在法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逾期三个月以上,但主动补办年检的,在法定幅度内从轻处罚。

五、规范监管执法行为

(一)严格遵循纠错原则

对涉及注册资本的案件和初次发现的虚假宣传行为,除涉及药品、食品、农资和用于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救灾救济商品外,先不予处罚,由办案单位下通知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限为两个月。

(二)严格控制自由裁量权

对于其他依法需要给予处罚的行为,一律按《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规定的幅度,按下限予以处罚。

(三)杜绝对企业的重复检查

全县工商系统行政处罚实行立结案备案制度,严禁进入企业重复执法。对县政府挂牌保护企业,严格按县政府检查申报备案的规定。对存在多项违法行为的企业,在帮助其整改的基础上,给予一次性处罚。全县公用企业统一归口县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监管。

篇9

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经历了不同变化发展的过程。依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改革现行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国家对人、材、机消耗量确定标准的宏观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员 市场经济 发展规律

工程造价人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了解我国工程造价人员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国工程造价人员实行职业资格注册制起步较晚,由于原体制的影响,造价管理大多是宏观政策的制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职能就必须加强,而工程造价人员更多是进行微观管理。目前,我国想关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尚无正式立法,权威性不够,在管理办法执行中还存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势在必行。

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工程建设产品价格已市场化,人工费大幅度上升、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建筑业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3、目前,招标投标标底大多以预算为基础与市场经济相悖,调整定额单价的方式仍沿袭计划经济方式,其实质反映了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工程造价人员无法依据市场信息和结合投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去做投标报价,这种招标投标办法既不反映市场需求,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水平,违背了价值规律,难以开展真正的公平竞争。

二、结合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经验

1、在国外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经济领域里完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建筑产品完全商品化,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其价格关系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确定与控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建筑产品买卖(承发包)自由化, 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就无必要制定法定性的造价控制定额,而是由承发包双方自行商定价格。但是,作为政府必须有宏观控制和指导的职能,不论是哪一级政府都在抓标准与指导价格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对各类工程技术标准,政府都有有效完整的法规公布,一切按标准执行,一切按标准办。造价的确定也建立在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标,在招标文件上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和投标者在此标准下考虑各自的报价。

2、工程造价人员应在确定工程造价时把造价、工期、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先有标准(质量要求)才能谈得上造价,有什么样的质量就有什么样的造价,有了确定的造价必须要严格控制工期进度才能控制造价的实现。所以,质量、造价、工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3、在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人员十分重视前期造价的确定和后期造价预测,科学地确定工程预算造价,只要一经确定,在执行实施中始终围绕这个指标不轻易突破。

4、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和提高建设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素质,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对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人员是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的管理者,他的执业范围和所担负的重要任务,要求他必须具有现代管理人员的技能结构,应具有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来达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造价人员为了履行职责,必须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收集信息,以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技巧,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工程造价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1、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企业经营效果。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

2、工程造价人员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管理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市场应变能力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随着竞争市场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造价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全国各地区的造价资料以及发展趋势,要掌握现代化管理和方法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参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总结经验,收集造价资料数据,分析造价变化因素,把握造价的真实和合理性,使自身的管理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程造价向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规范;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138-02

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是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关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经济、政策上支持不足,成功的经验也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过于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化,生态基础差,这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加了不少难度。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只有在工业化城市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并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来进行改进和建设。当前,我们所追求的生态城市不仅是“天蓝、水清、地绿”这些形态上和形象上的目标,还应是城市生态功能的健全以及这些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生态机制,使城市的生态形象和生态功能统一起来,协调一致,从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规范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学家薛利·霍爱尔说得好:“没有生态就没有经济。”站在新的时代高地瞭望城市的未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政府有责任以更前瞻的眼光、更创新的思维来规划和建设好富有“诗意栖居”的生态城市,以此实现经济与生态互促共进。为此,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必须遵循四项基本规范。

1.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工业文明急剧推进城市化的巨大洪流中,我们正着手于开创现代城市迈向生态文明的伟大时代。建设生态城市、推进城市生态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在建设理念上,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走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奋斗追求。

2.增强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审美意识。先哲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城市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人工创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她的美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宽的道路,而更多地体现在她的自然。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充分保护好原有的江河湖水和山木园林,融城市的现代文明于自然环境之中。必须尊重人对自然的情感,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必须摒弃那些“推山造山、填塘挖塘、砍树栽树”等等大挖大填,舍弃那些以人工“美化”代替自然景色等人为的雕饰和斧凿的痕迹,真正达到人与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3.丰富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现代城市的生态系统,不仅维系着人们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也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绵延传承。把她视为纯粹的人工产物,觉得人在城市面前可以为所欲为,那么这个城市必然失去品位、韵味、个性和魅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增加绿地面积和林地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把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完美糅合在一起,突出历史文化、地域特色、自然遗存和城市个性的有机整合,把城市的文脉深藏于生态环境之中,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人本化、人文化和人性化。

4.提升良性循环、永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城市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地理单元,而是一个由经济、文化、景观、市民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生命体,而不能仅仅把她当做钢筋水泥森林的物质实体来对待。她是无私、慷慨的,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创业、生息、繁衍的住所。但她又是敏感、脆弱的,渴望我们倾注更精心的关爱、更耐心的培育、更细心的呵护,需要我们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一座生态城市不是追求奢华的城市,而是崇尚节俭、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精神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发展愿景

生态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政策、社会、经济、科技、经济和公众的参与等。中国目前的远期规划年限一般在一年左右,而这种全面深人的规划在一年内往往难以实现,会出现铺的摊子过大,效果差,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最终会导致规划目标不能全部实现。

当前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未来愿景主要有:

1.优先利用城市周围先天的自然环境。对城市周边区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加以改善和合理利用。开辟城市生态走廊,加强对城市地区自然和生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及生态预留地。新规划的城市应预留出一定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老城市应结合城市危改工程等,预留出一部分区域用于绿化,对于有历史文脉的遗址或建筑应加以保护,开发时可以适当加以结合。

3.推进生态节能住宅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对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有驱动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4.城市中的工厂要实现清洁生产,逐步通过碳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只有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各类垃圾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安全从城市运出。鼓励工商业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可持续的市场、工艺与方法,开发、销售生态产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5.要尽量使用清洁能源,逐渐改变中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城市活动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6.合理规划卫星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中国目前很多城市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是比较明智的策略。小城镇在规划时要注意生态绿化工程和绿化设计和养护,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和高水平施工相结合。

7.编制和修订科学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和改进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随着人们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规划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加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力度。公众参与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支持生态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保证。

当前,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力求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中国城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路,必须坚持高标准的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高起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这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 杨宁娜.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社会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