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

篇1

关键词:目标;经济;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05;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相关概念

文化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又是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 ,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区域文化主要研究的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下,包括地势、环境、产品需求、风俗、科研等等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它在不同的地方变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功能,有些地方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有些地方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举例说明,A地区人口众多,没有山,没有水,土地多,人们思想观念薄弱,以种地创收入,根据地方的需求,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依旧传统思想,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B地区人口少,有旅游产业,交通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很高,人们在追求价值观的时候思想意识达不到觉悟高,地方经济水平逐渐增高。通过两个地区的对比,不难发现,这种结果是由区域差异、环境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等众多方面造成的,分析两个地区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A地区首先,根据当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人口和土地多可以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招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让企业来这里投资,餐饮、交通、物流等方面,最重要是要求政府开一些辅导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价值观。B地区,人们思想意识超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改进方法,更好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由于各个因素,如人的素质、居住的环境、需求不同,造就了非常大的文化差异,制约着经济发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过程决定的,区域文化的特点、构架、因素等各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状况的高低。地方产业文化的发挥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环境不同,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特征显然不同,因此地域差异的原因发挥出不同的功效。从而区域文化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状况的高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不同,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价值观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强,反而,文化价值观低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经济是有关联的,不是孤立的,他们互相影响着对方。结合地方文化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如开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度全市累计旅游接待量为1891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3469万人次,年均增幅16.3%,年旅游综合收入持续攀升,由2006年的6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8.4亿元,年均增幅20.6%。从数据表明,开封市旅游文化产业呈逐渐上升状态,这就说明特色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开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节日,如大宋年文化旅游节、清明文化节、第32届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到开封观光旅游,开封特色地方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氛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价值观会产生分歧,这就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人们对文化思想的改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关系 影响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区域经济

在对区域文化非常多的观点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范围,狭义的是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是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对生产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特定需求,决定了它对区域是有所选择的,而区域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以及市场空间,又决定了它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性。然而当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有文化产业来提供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及文化的促进能力,而文化产业达到相应的水平,也要在某一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来取得丰富的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技术经济政策甚至自然条件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而比如像水分、光照、土地热量、和灾害频率等这些自然条件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时还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又会受到什么因素所影响呢?其中包括:资金、技术以及劳动等这些因素所制约。区域经济反映出了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单只反映在一些指标数据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基本关系

首先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不仅是相互促进而且是相互约束的一个统一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文化和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作为人本质的一种体现,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都是人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知道,交通条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不太大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却不尽相同,有的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仅仅只靠经济因素来解释的。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以此解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由此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区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孕育着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也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文化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基础,优性的区域经济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上述分析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来看,不同区域即使实施相同的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绩效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区别,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正是区域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所带来的。

文化模式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

文化模式的这种特殊方式作用,不但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更让地区经济的发展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最终会让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就这样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所谓的特色经济,一般包含特色产业、特色技术、特色产品、特色资源、特色经济区域。

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从这些阶段中可以充分的说明了文化观念的更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起着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指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的开始。区域文化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现代文化,才能使文化真正成为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战略资源和内在精神动力,成为团结凝聚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作为区域内经济合作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因素,而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则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基础支撑:一是经济基础;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经济和文化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中国存在很多亚文化,比如温州、苏南、珠江三角洲有着不同的较为开放型的亚文化。还有较为封闭的孤岛文化、山地文化、盆地文化。山西的山地文化,很封闭、守旧、保守、保护性强、排他性强。盆地文化也是一样,自娱自乐,像成都就是这样。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亚文化形成均受其要素禀赋、自然区位环境、历史环境、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的影响。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不同亚文化反过来对他们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化影响到经济、经济影响到文化,但不是决定性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出现了多种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便是其中最著名的。温州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个体私人经济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苏南模式主要是通过发展乡镇集体经济来发展地方经济,珠江模式则是指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模式的趋同不是要超越地方文化,有些地方文化与全球化市场文化一致,不存在超越的问题,有些不一致,也不一定要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文化,需要他们自我觉醒,因为如果要发展必须跟其他地方交流,必须开放,必须减少保护,必须要吸引外地资源,在交往当中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化做出选择。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竞争、制度竞争、改制与市场冲击,对于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五、结束语

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但是形成之后又有相对稳定的过程,经济过程本身变化比较快,而且在动态特性上非常明显,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发生变化,在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排除可能会有。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现在越来越小了,世界文化的差异就凸现出来了,所以更要重视文化了。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就必然要把文化作为重要要素提到规划议程上,没有文化的规划是不完整的,是欠缺的,并且文化要占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我说可以包容多种文化,走向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谭希培.邱建明.论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5(3)

[2]徐李全.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5(2)

[3]欧人.关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4(5)

篇3

关键词: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壮乡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省略/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5] 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2).

篇4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经济;发展前景

新增长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生产和供给主要部门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甚大。因此,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但经济社会的存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不可能离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为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融入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实现其最大功能和核心价值。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专业化分工的知识积累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人力资本积累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就会相互强化,这不仅有利于“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二者不能相互适应,则教育投入的一部分会成为人力资本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城的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大学自身定位不同,那么他们的发展重点必然不同,必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一样,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一个大学的校园扩建和多个大学的综合建成的大学城他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一样。

发挥集聚功能,汇集高素质人才,吸引优势高校入城发展。大学城不仅仅是本地高校的集聚地,更应吸纳国内甚至国外名校的加盟。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功能,满足地方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大学城除了常规性的高等学历教育外,还可利用园区内师资和教育场所的共享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大学后续教育;也可借助城内的办学条件和潜在的培训市场,吸纳各类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技术、技能认证机构到城区内设立或联合开设分支机构。各类培训机构在城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学术交流,将加速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中心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联动效应和城区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城市文明程度得以提升,促进了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建的大学城一般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在大学城内修建不同风格的建筑,这比在老校区上建设要容易得多。新建校园的人文景观使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园区内整合、升华,一方面可以陶冶在园区内就学的学生,培养其人文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中心,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周边地区的人群来参观,如果做得足够出色的话,可以集教育,旅游于一体。

现如今对于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目前理论界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其概念和内涵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吴志攀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区域化趋势[1],沿海地区展开教育资源竞争,以带动人才战略、技术升级和产业换代及文化发展。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背景下,教育被列入第三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北京地区高教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以及高教向边缘发展,向沿海发展,向企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走廊和远距离校区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表现。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交通及通讯事业发展的相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宋宏教授则认为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2],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我国的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刘志民教授提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3]。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在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紧随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大学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大学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让长三角地区大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如何将长三角地区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等问题,进而提出高长三角地区大学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以达到区域经济与长三角大学共赢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0).

[2]宋宏,程雁雷,夏焰.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学界,2008,(02).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文化力量;创新

一、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区域划分及特点

历史上,山东省东、西部区位划分如下:东部指胶东地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区(指潍河以东地区),其他地区即为西部。1995年,山东省政府提出重新划分方案,将山东东部地区扩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济南、东营、日照等8个城市,而西部地区即是滨州、德州、聊城、泰安、莱芜、济宁、临沂、枣庄、菏泽等9个城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山东经济的特点是东强西弱。东部的山东半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的,近年快速崛起,全国区域经济发展颇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板块之一,占全省一半的土地面积上产出近2/3的经济总量,并呈现出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势头。半岛区域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山东近年着力实施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半岛城市群是由青岛、济南、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八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目标是发展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城乡一体、文明富足的小康之地。西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菏泽还被称为“欠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2005年菏泽GDP仅368亿元,2008年820亿元,位居山东省第十五位。

二、影响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因素分析

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制度,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硬实力”,这里仅就文化的力量这一“软实力”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山东的东、西部文化分别可以概括为创新性和保守型文化。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经济风险的不同态度上。在各种可能性结果和发生的概率不可知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常常用“风险”来描述。面对经济不确定风险,人们常常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爱好者。一般来说,保守文化下的人们对风险极度厌恶,而创新文化下的人们对风险具有理性的态度。在今天,判断一种文化是否适应工业化社会,关键是看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具有冒险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因而属于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范畴,是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而风险规避型的、保守的、与现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属于落后的文化范畴,是保守型文化。东部地区的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使其总体上具有冒险精神,而西部地区的人们所处的文化使其在面对风险是时往往退避三舍,停滞不前。

人们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是建立在文化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基础上的。文化成本是指人们抛弃或建立某种习得的文化信念或价值观体系时所付出的最高代价,它一般包括认知成本、心理成本、认同成本、信仰成本等内容。文化成本通常在需要对传统习惯超越和创新的时候顽强地表现出来,因而经济创新活动往往会造成“心灵方面”的困难,它需要人们做出意志上的巨大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对于不同的经济现象,人们也许会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文化成本并不完全相同。在特定情况下,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文化成本最低的某种价值观体系。在创新型文化的环境下,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文化成本往往低于保守型文化。在文化这个“钱币”的一面看到的是文化成本,另一面则是“文化收益”。从满足人类的需求来说,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世界的价值观体系。这一价值观体系将一切事物和行为的价值进行排序,为我们做出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人们判断、决策的代价。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个人所拥有的能为其带来持续收益的特定文化称之为“文化资本”。以此,创新型文化的收益是大于保守型文化的。

从文化角度出发,经济发展与增长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文化资本与降低文化成本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且制约着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

山东东部地区的人们认为做一件新的事情虽然要冒很大的风险,要放弃许多原有的生活习惯,要造成“心灵创伤”,改变熟悉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文化成本,但是,与新的事情成功的收益相比,这些成本都算不了什么,改变观念,用创新观念代替保守观念所得到的文化收益是远远大于文化成本的。因而,人们纷纷抛弃小农意识,投资于新兴经济模式。而西部地区,人们则对新兴事物敬而远之。原因在于西部人们认为新兴事物的文化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小,因而是得不偿失的。一方面,西部一些人的观念认为原有的经济方式的安逸的文化收益很高。另一方面,在面对冒险和受穷的选择上,对冒险是厌恶的,认为因冒险而失败会造成身心难以弥补的创伤,因冒险改变生活方式的文化成本是非常高的。墨守成规的文化成本很低,而收益有很高,因而人们就积累保守的文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要落后一些。

2.文化力量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个案分析

西周初年到东周末年,现在山东的地盘上,有两个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齐国从公元前11世纪(约前1046)至公元前221年,历时八百多年。鲁国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历时近八百年。这期间,在齐国大地上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概称为齐文化;在鲁国大地上产生的一切文明成果,概称为鲁文化。

(1)山东西部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以鲁文化与济宁的经济发展为例

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和核心,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将五千年中华文明联为一条不断的长河,具有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

济宁被誉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受鲁文化的影响,济宁人具有许多传统美德和优秀人格特质。第一,他们富有牺牲精神。第二,他们富有进取精神。讲究立德、立功、立言。“立德”,讲做人,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功”,讲做事,就是要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立言”,讲学问,就是要会写文章,著书立说。第三,他们的家庭观念特别强烈。第四,鲁文化对妇女特别是家庭主妇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妇女们肩负着家庭的全部重担和教育子女的神圣责任。第五,他们重义轻利。从而造就了无数反对见利忘义、讲究义利并重的“儒商”的出现。第六,他们重视教育。山东“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一直比较浓厚。

济宁的经济发展受益于鲁文化,他们承继的优秀品质为他们在经济发展中打造了一个“人品”的完美品牌。这使得济宁的经济优于我国西部落后地区。但也受制于鲁文化。第一,农本主义。由于以农业为本、重农轻商,加上其地理位置处于大陆内部,与外部世界隔离,所以商业活动很难展开,市场很难建立,自然经济成分在农村中占很大比重,社会与经济的流动性受很大限制。因此他们商业意识滞后。第二,整合意识。即鲁文化中“乐天知命,尽其在我”、“天人合一”的消极适应的思想。这种整合意识如果从哲学理念的高度降到低级的层次上来加以考察,它就是一切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动的根源。第三,重道德实践、轻事实的认知。道德伦理的各种规范是儒家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体现道德伦理方面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这种传统文化只注重恶善的区分,不注重真理的追求,也是社会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限制使济宁人的精神状态距离东部沿海城市人民的标准,甚至是他们在物质条件的匮乏方面更显得遥远。

(2)山东东部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以齐文化与青岛的经济发展为例

齐文化的前身为东夷文化。其文化代表就是山东境内的泰安大汶口文化和章丘龙山文化。今山东东部地区是东夷文化比较集中的地区,有著名的三里河文化、东岳石文化等文化遗迹。

东夷文化又是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沂蒙文化是指长期生活和活动在沂蒙山区(地理意义上的)及其辐射地带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是民族文化因沂蒙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形态。当然东夷文化的范围并不限于沂蒙山区及其辐射地带。

夏朝时代,今青岛大部分地区为东夷族莱人聚居地。商代,今青岛大部分地区为莱国领地。商周时期,莱国疆域广阔,今即墨、平度、莱西地区均为莱国属地,在今平度市唐田乡保存有莱国古城棠邑遗址,是莱国的大邑。周武王灭商后,封少吴后裔兹于期为莒子,都计,遗址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今胶州、胶南均为莒国领地。春秋前期,因齐国势力向东扩张,连年征战,齐国国土扩张至胶东半岛,今青岛地区皆属齐国。齐文化也由此发展。为巩固东部地区,齐国在东南海滨和今胶东中心地区分别建立了琅琊和即墨两个大城邑。琅琊位于今胶南市琅琊镇,是齐国著名的海港城市和军港。元朝统一中国后,于1280年开凿胶莱运河。胶莱运河胶莱河开挖南起胶州湾北连莱州湾,沟通了黄海与渤海的海上交通胶莱运河是中国唯一的一条沟通两个海湾的运河,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同类运河,对海运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仅过了10年,胶莱运河便被废弃。元朝时期,道教支派全真道成为中国北方主要宗教。北真七子丘处机、刘处玄等均在崂山传道授徒,崂山原有道众全部皈依全真道。崂山成为全真道的主要基地之一,道众繁衍,支派蔓生,道观众多。至明朝仍兴旺发达。据史书记载:形势险要的胶州湾口,古称“淮子口”。在湾口以东有一自然村,名青岛村,属仁化乡文峰社。明朝万历年间,即墨知县许铤奏开青岛、女姑、金家等海口为贸易港口,青岛口成为青岛村及胶州湾口的通称。1862年清朝在烟台设立东海关,并在青岛口、女姑口、金家口等海口设立税务“分卡”,青岛逐渐发展成为比较繁荣的贸易港口。

齐文化使青岛人表现出仁智、勇武和创造,多神信仰,务实、功利、开放、兼收并蓄以及浪漫、舒缓的特点,这使青岛的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化为商业气息较浓的商业经济,并在山东各文化副区中冠领群雄。

三、结论与建议

山东西部地区应克服地区文化中的弊端,发扬文化因素的优势,使西部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经济现将融合,突破儒家文化的限制,将其与时俱进的理性精神、包容性的特点和对外来文化吸纳的特征发扬,有效地吸收其他区域的科技文化,实现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互补,完成经济的长足发展。

1.吸纳现代商品经济观念

现代市场经济不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即掠夺、欺诈、权力的基础上,而是一种规范经济,有进入市场的准则;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性经济、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是那种本质上必须用法来规范的和约束的经济;契约经济,信守合同,恪守准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纽带;平等竞争经济,由商品是天生平等派的特性所决定;信息经济,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要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借鉴东部地区的商品经济观念。

2.更新文化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无论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创新有比较清晰的规律可循。

首先,制度创新先行。创新首先在经济体制领域寻求突破,从而获得发展空间。其次,敢于和善于组合创新要素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敢于和善于组合创新要素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94.

[2]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张佑林,陈朝霞.区域文化精神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4]周霞,王仁强,王建.企业家精神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9).

篇6

关键词: 河南; 文化历史;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18-02

一、基本概念界定

1. 文化历史资源

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它是历史的沉淀,因而,文化资源都具有历史的特性,历史资源是文化资源的主干,文化历史资源包括了文化资源的绝大多数形态和类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出发,对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为了突出文化资源的历史属性,有的学者直接用文化历史资源的概念等同于文化资源[1]。

文化历史的分类有多种,不同学者的分类不同。有学者按照性质把文化历史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如历史遗存遗址、特色民居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玩、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和无形文化历史资源(如语言文字、民族舞蹈、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民族节庆、地方戏曲等);按照内容可把文化历史资源分为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等;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把文化历史资源划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文化历史资源;从经济开发角度可把文化历史资源划分为可开发和不可开发资源;此外,按照地域不同,文化历史资源可分为世界文化历史资源、民族文化历史资源、地方文化历史资源等。

2.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的更广泛、更深刻的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文化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基础等要素一起,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又以其乘数效应渗透于劳动力、资金、技术、市场等牵动性要素与制度性要素之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2]。

区域经济理论中的不平和发展理论、极增长理论和中心都可应用于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运用不平衡理论可把地区文化历史资源丰富的相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利用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运用极增长理论可把文化产业培育称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运用中心理论可把文化历史资源的空间聚集区域作为中心,向发展。

二、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1. 旅游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历史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点,是物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河南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河南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大。如表河南省旅游的总收入呈递增趋势,由1999年的307.8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52.44亿元,增幅明显不到十年增长三倍之多。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由1999年6.8%上升到2007年的9%。旅游收入对河南GDP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加,近年都是10%以上,2006年贡献率达到13.56%。第三产业对旅游的依存度逐步增大,2009年达到29.97%,可见旅游对河南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加且日趋明显,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依存度和贡献率是分析旅游业对GDP拉动效果的重要指标。GDP对旅游的依存度是指旅游收入与GDP的比率;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是指旅游收入增加值与GDP增加值的比率[3]。

河南旅游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随时间呈显著递增趋势,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创汇的作用。2007年入境河南的游客达到9千万人次,创汇收入3.2亿美元。如图1

2. 文艺表演业、图书、音像影视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

文艺演出是非物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包括戏剧、舞蹈、武术、曲艺、杂技等。近年来河南文艺演出业不断发展壮大,民间表演艺术团队初具规模有4400多个,年收益达7亿多元,濮阳、郑州、漯河杂技团常年坚持在美国、东南亚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宝丰拥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400家,年收入达4.1亿。《程英救孤》附意大利、法国演出,《风中少林》赴新加坡演出,少林功夫在拉美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自2008年3月开演以来,演出240场,门票收入2000多万。《大宋东京华梦》自2008年4月到10月半年就演出200多场,观众11万人次,门票收入800多万。

全省共有图书出版社12家,出版能力居全国前5名,基本形成以党报党刊为主,多门类、多层次、覆盖多领域的出版结构,音像电子出版社4家,互联网出版单位3家,国家动漫基地1个,各类印刷单位6588家。文史类书籍如《中原大典农业典》、《中原文化大典》、《河洛文化》、《河南文化产业蓝皮书》等成绩较好;许多旅游景点刻录成光盘在市场出售或由河南省旅游在各省市推介。

2008年,广播影视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河南省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第一部大型文化纪录片《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王屋山下的传说》作为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创下较高收视率,节目《梨园春》彰显豫剧的魅力依旧受到好评。

三、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增加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包含项目多,可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河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产值快速增加,文化就业人员共有127.92万人,比2006年增加4.6万人。其中核心层从业人员30.52万人,增加1.21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23.9%;层从业人员31.92万人,增加1.11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24.9%;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65.48万人,增加2.29万人,占全省文化从业人员的51.2%。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层、相关层从业人员之比为23.9:24.9:51.2。

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从业人员也相对较少,由图显示河南省文化就业比重偏低,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因而要加大河南文化历史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更加促进文化就业。

四、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进人民与社会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提高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文化福利,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河南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品逐步提高,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公共图书馆135个,藏书总量1286万册;群众艺术馆24个,文化馆188个,文化站2217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423个。坚持开展了文化先进县(市)的创建工作。全省目前已命名1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15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25个省级文化先进县、30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

开发河南文化历史资源,充分发挥河南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工作,让河南优秀文化走向省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可以弘扬河南文化,彰显河南文化历史的魅力,还能提升河南形象,增强河南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张德丽.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建设闭[J].理论导刊,2002(06).

篇7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出“V”型线,由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先后批复了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9个区域发展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的经济区域规划的划分始终遵循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首先,遵循“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即各个区域内部地区拥有相似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且在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问题,面临的任务与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而区际间则应存在差异,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部门经济区或经济类型区之间的差异应非常明显。例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规划不仅遵循了“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还展现出“突出地区优势,同时与本地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区划原则。其次,遵循地区经济中心要与经济腹地相结合的原则。经济腹地通常指一个密集的城市区,一个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群。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主要区域包括山东省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但其主要内容是依托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而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中,主要以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为核心地区,其三,遵循经济区的界线尽可能与行政区界线一致的原则。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该区域规划主要包括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个城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为区域范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则包括了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此外,各个规划同时遵守了“同级经济区之间在地域范围上没有重叠或交叉”的原则。除了继续关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央还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旨在推进中国西部和中部的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更在于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联运并进的桥梁。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都不只是单个区域的“独奏”,只有各地携手并进,方能担起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中国正抓紧改变以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强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解决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二、“新区域经济版图”产生的原因与过程

(一)从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以追求GDP增长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由此取得辉煌成绩,但贫富差距加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尖锐问题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不足和劣势。作为追求和谐社会的政府而言,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大幅上升,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情况下,应该思考追求产业增长外,把注意力向追求产品合理分配以及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方面转移。

(二)以县域为单位的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期形成了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体,而地方政府出于经济主体的动机和利益冲突,争相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的产业,惯常追求小而全的经济模式,从而导致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各地重复建设的后果。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离,且地方政府自扩大,又逐渐导致区际经济关系紧张、经济秩序紊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区际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争夺日益加剧;地区间贸易壁垒、市场分割进一步抬头,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正常流动,扰乱了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市场发育,主要表现在商品销售排外、资源强调就地加工、生产布局区内配套、资金流向流入不流出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使向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失衡,首先是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的问题,其表现在各个方面,诸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一般地区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乡村地区之间以及资源省区和加工省区之间,发展差距都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异扩大令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向东部沿海过度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利于在稳定中求发展;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区际经济关系和产业关联受到损害,不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区际分工格局,也不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此外,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老工业基地虽然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其区位条件和外部条件都是不错的,但与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化地区相比,却出现萎缩现象,增长不景气。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现象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它们正处于经济成熟期,即将走向衰退期。它们大多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加上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转换重视不够,致使出现产业、企业和产品老化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更新、改造与重构。

三、如何防范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各区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利益冲突和摩擦。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的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然此前我们谈到,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当前我国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我国中央政府本着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逐渐把精力投向合理分配和保障民生的层面,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分配、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内部的目标是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长期发展,提高区域内工业化水平和文化水平,提高区域内部人民的富裕程度;加之出台区域发展规划的地域,经济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长期落后,亟待经济发展。故而,各区域主管经济发展机构仍将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解决体制上的障碍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灶”使得各县级政府的财权受到限制,但是属于县级政府的事务并没有减轻。各政府面对利益用力争抢,面对责任相互推诿的局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分不利。故而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规划的实施,以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得以解决;或者设立专门机构,综合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施,保证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结合,达到综合治理问题区域的目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以20世纪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为范例:美国为了拯救衰退的煤矿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为了使该地区重新焕发生机,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美国政府还特别通过了《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从立法的高度来扶持该地区的发展,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建议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出台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分配;以有助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规划领域和内容,避免高层次区域规划事无巨细,无所不包,防止地方政府盲目竞争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保证中央与地方责、权、利协调统一。

(三)政策支持是关键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通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得以腾飞就是很好的实例。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得了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国家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积极稳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此外,有专家学者提出可以设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专款专用,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篇8

1.1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础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从投资到技术再到信息与知识的转变,社会形态也在这种变化之下经历了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20世纪90年代文化资本理论的兴起成为了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1]。文化资本能够转化成为经济资本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进入到21世纪,文化创意经济已经成为了主导经济模式,以人的创造性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具有文化特性,其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2经济转型期湖南省经济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就需要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加入到农业经济中。文化创意与农业经济的结合诞生了农业创意,例如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的出现,表明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涵盖了文化、娱乐、艺术等,整体提高了农业价值。(2)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2]。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对工业设计、品牌策划、推广营销等增加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经济转型期的工业经济更加看重的是顾客的价值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入整体提高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

2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机制分析

2.1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1)从演化的角度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创意的深入、创意的扩散、创意的放大,实现了在产业内部的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将技术、创意与文化等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实现了整合,在优化生产结构的同时优化了经济结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资源实现了对经济资源的拓展,这种拓展体现在资源边界、资源内容、资源持续再生3个方面[3]。从资源边界的拓展方面,文化资源在湖南省的投入一方面推动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是塑造了湖南省的文化品牌。文化资源中的精神文化资源因具有流动性,只要是接触到的主体都能够利用。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下,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相互之间发生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一种公共的文化资源。从资源内容的角度,本身文化创意产业最终会形成一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集群,各种文化产品的出现带动了工业、传媒、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一直在我国省级卫视中获得第一,《快乐大兵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等多个十分具有影响力的节目从某种程度推动湖南经济发展。另外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资源能够反复利用,打破了经济资源有限的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这种局面的产生就是因为其具有价值创造机制的能力。云技术是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云技术能够适应大型综合的覆盖网络、媒体、杂志、广告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云技术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支撑体系。(3)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不断涌现的创意成果促进了文化生产样式的出现与文化消费方式的出现,刺激着人们新的文化需求[4]。技术的创新直接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物理形态的多样化[5]。科技的创新提高了文化资源可利用的范围、数量、质量与种类。从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内容的来源来看,技术创新赋予了媒介终端内容生产功能,扩大了文化内容创意来源的多元化。通讯、视频等复合型功能的数字标准终端的出现就是一个良好体现。(4)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引发了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的创新。其体制的改革与变迁,文化生产力得到激发,文化繁荣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内涵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制度作为激励与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则以及方式、手段。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制度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导其主导产业带动与创新发展。反之,不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制度会提高制度运营成本,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效率低下,影响经济增长。

2.2湖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动力

(1)经济总量的壮大成为了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湖南省2014年生产总值达到27048.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417.8亿元。经济总量的增加会带来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开始逐渐追求生活品质,人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理方面。从各项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我国人们在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方面的消费需求出现快速增长,这一点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经济总量的增长,对经济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收入得到提升,整个社会内部需求就会从物质产品向文化产品倾斜。从湖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值来看,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围绕着消费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官体验发展而来,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文化创意产业从出现到发现到繁荣正是因为抓住了人的内在需要,满足了人们在心理、精神与文化上的多重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进一步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文化创意与知识等精神产品已经取代了自然资源和技术在经济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6]。举例说明,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产业的重点,并且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2)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关键。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同时还带来了整个市场环境的成熟,这一点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中的产业要素依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有文化资源、创意人才与金融资本[7]。文化资源内在所有的文化内容与信息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经营、营销的基石。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重点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加工与提炼。利用科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新的产业组合链开始形成,利用文化形成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下逐渐形成了文化集团公司,加快了文化商品的流通。创意人才提供创意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8]。创意人才因具有共同的特性会不断集合在一些特定区域,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形成了一个创意阶层,正好给经济体系带来高质量的创意人才资源,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从湖南目前的创意氛围来看,整个湖南良好的社会氛围、浓郁的人文气息给创意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湖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创意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前期启动资金多、投资回收慢等是其显著特征。加上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活动的投入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分析湖南省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湖南省目前的文化事业发展良好,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都是以生产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居多。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企业可以借助良好的金融行情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3)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渗透和经济在文化中的双向性使得整个市场氛围与人文环境保持在一定宽松、包容、信任、创新、合作的状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易会选择在某个特点空间中来。经济形态的逐渐转移,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创意能力的创意人才会选择将未来工作的地方放在更加容易获得新思想的地方,因此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这种人才的涌入又更好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2.3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演化机制

篇9

三、监狱警察“监狱化”成因分析

就像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些职业一样,任何职业都有它的特殊性,每个不同的职业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从业者打上不可磨灭的职业烙印。但相对而言,监狱警察这个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承受的工作压力,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监狱警察“监狱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狱工作的特殊性

首先,从工作环境来说,多数监狱警察远离繁华都市,长年累月工作在相对偏僻的高墙电网内,有的还需要定期进入监管一线。工作环境的相对封闭,接受外界事物相对滞后,繁重的工作压力得不到释放,这些都是监狱警察“监狱化”的不可避免的客观成因。

其次,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一个区别,监狱警察的工作对象是那些曾经犯罪的人,例如盗窃、贩毒、杀人、抢劫、等犯罪,有的甚至是再犯罪者。监狱警察必须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对这些人进行监管改造、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和必要的心理疏导。长期反复接受负面的、消极的因子,很容易使监狱警察自身产生心理问题,身心疲惫。

第三,监狱工作的自身要求,监狱警察必须高度密切防范狱内犯罪、罪犯脱逃、自杀、安全生产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使监狱警察承受着太高的工作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二)监狱警察自身素养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