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教育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杜威看来,教育成其为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命题即是:教育即生活。其内涵大致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教育为生活所必需,因而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其次,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与社会生活的节拍相一致。同时,教育应成为满足儿童真实需要和兴趣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对此,杜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他的道德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质而言之,在杜威看来,教育应当成为连结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中介,从社会需要和儿童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调控、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教育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教育不是为成人时期做准备,从事学习也不是因为它以后有用。一个人教授道德不是因为某人将来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而是因为一个人现在就应该经验道德。”与此相联系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学校即社会,学校生活应当是一种社会生活或至少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学校即社会”的命题在此显然与“教育即生活”命题紧密联系,因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那么学校就应当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必须反映并呈现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既然教育并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所能提出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本身。这个生活过程并不是各种科目和活动所属的目的,各种科目和活动乃是整体的组成部分。”杜威以此将其学校观概括为三个方面: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有意义且富有成效的生活过程相一致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促进儿童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保障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毋庸置疑,这一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育断不能脱离生活而自我陶醉。教育必须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最终是为了生活。这就是教育之为教育的基本存在逻辑。舍此,教育就成为无根的教育,没有意义的教育,值得反思与批判的教育。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写的《学会生存》中论述得相当深刻:“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的过程论意蕴
杜威对教育的本质言说的第二个重要维度即是“教育即生长”这一具有过程论意蕴的命题。必须指认的是,此处的生长乃指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即经验。按杜威的观点,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的和道德的生长。”换句话说,教育是指向儿童的生长、因而是必须满足儿童需要与兴趣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过程本身;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的;教育促进儿童的生长是通过使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儿童的道德发展蕴含在其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在其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同样,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同样植根于生活经验基础之上,个体的道德学习和社会的道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经验传递和互动”。对此,斯宾格勒曾对儿童的道德学习做过这样的论述:“高贵的(道德)习惯完全是长期不断的训练的不知不觉的结果。它是在交往中学会的,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它是一种被感知的节奏,而不是一种观念。”“习俗伦理是一种生长出来的和成长起来的东西,是一种情感和有机的逻辑。”这与杜威的道德即生长的观点几乎一致。杜威认为,道德不是个体既定的事实,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具体经验。换言之,道德是人的行为,是一种活动的过程。“生长本身是唯一的道德目的。”“杜威的伦理学是包含着一个近于绝对的行动为标准的。它就是生长、个人的特别是社会的生长。”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本身也只能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方面:本能与习惯行为;有意识的和有所选择的、以目的与理性加以重构的行为;有意识引向“更高程序的自我组织即品格”的行为。教育要促进人的道德生长,必须注意到个体道德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才能把握其道德生长的过程与特性。面向生长的道德教育,就应当是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兴趣的教育,就应当是个体的身体、知识、能力、品格的教育。这一点表现在当代西方的品格教育运动中,不难发现杜威教育哲学的踪迹和影响。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的目的论追问
篇2
关键词:生本教育 教学模式 评价制度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和他的团队经多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重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教育理论。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倡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释放学生自然天性,实现“人的完满发展”。生本教育充分体现了全面进行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意图。
通过教育局和学校的组织培训和个人读书感悟,我对生本教育进行思考并浅显地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设立开放性的前置作业和有针对性的后置作业
每节课之前,给学生布置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一节的前置作业设计如下:(1)运用这节课本上推导方法,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推导方法吗?(2)我们在第二章1~4节学习了哪些公式?(3)第二题中每个公式在什么情况下用更方便?为什么?这样设置前置作业,既起到了预习作用,又敦促了学生的复习,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后置作业是针对知识的的巩固性练习,不仅有针对性还要分层次设计同,我们备课组把其分为知识、能力和拓展三个层次,从易到难分层设置。供学生进行分层练习。
二、培养积极负责的中心小组
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吸收一名物理成绩较好、积极负责的成员为中心小组成员,对他们进行前期辅导,再让他们对小组成员进行辅导,这样一帮二、二帮三……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互助,学习主动性提高,班级学习风气就有了显著的改善。中心组成员可以更替,当一组成员状态稳定后可更换其他成员,这样一个小组多位成员就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积极的主动性,并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其他成员,整个过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建立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前置作业为依据,课堂组织中的每个环节都由学生完成,过程中老师要适时给予有高度的提点和帮助。其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和控制,小组讨论时间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控制,不要给学生设定太多时间限定,以免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老师在对小组指导过程中要学会把握学生完成讨论时间,并及时给予讨论停止信息。小组展示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要让尽可能多的小组进行展示,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小组中水平较低、不太主动的学生展示,增加自信;较复杂的问题留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展示,提高能力。展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随时关注并及时发现展示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给予提点和纠正,而且要善于找到上台展示的学生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评价环节主要实行的是学生组间互评、组内互评和组内自评、个人自评制度。组间互评和组内互评,学生不仅可以发现其他小组存在的和组内各成员出现的问题,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注意和改正。自评中,学生主要针对自身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改正,有助于学生从思想中纠正错误,改正缺点。最后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提纲挈领的评价,使学生的认知上升到新的高度!
通过教学我发现,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非常的积极和主动,我感到非常的欣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们怎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展示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而且都不会运用物理语言呢?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老师才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得都不够,又何况是学生呢?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需要老师去逐步地培养和挖掘。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才能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生本教学模式。这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进步是一致的。
篇3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导师制
民办教育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本科教育在师资建设、管理制度与教学条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的长期任务,也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笔者将从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出发,分析应如何定位本科生导师及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民办高校如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
“导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指导个体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本科生专业导师就是指导本科生学习的导师。导师向学生真实地、无私地传递知识,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这个影响、感染学生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本科生导师要在本科四年的较长的时间中,不仅要对本科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自学等方面进行引导,还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人生观和道德观。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各个大学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招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既是民办高校目前的燃眉之急,也是长远的规划。只有培养出出色的学生,学校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本科生导师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关怀,发挥学生个性,实现人人成才。这应是民办高校探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内容之一。
二、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做好专业规划,建立平等、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将学习指导融入生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
(一)是指导专业规划的需要
在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大学任课教师只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负责,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没有直接责任。虽然有些学校设立了专业指导部门,但其行政机构的形式难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指导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少数学生对所选专业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造成的后果就是,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学生学习没有长远的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所以,本科生导师应从大一开始,为学生做好专业规划,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方案,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和学生的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他们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本科四年的专业规划,使学生怀揣希望上路,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二)是实行学分制的保障
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成为学习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才能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学分制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等。为了使学习任务安排得井然有序,需要学生自主拟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进度。但民办高校的一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的依赖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趋于弱化,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统一安排,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检查。根据调查,约80%的民办高校实行了学分制,但碍于各种客观原因,其学分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实现学分制的宗旨――选择性和自由性①。而为学生配备导师之后,学生选课、学习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目前,民办高校中除了少数几所学校外,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较弱。特别是软件人才培养面临一定的困境,与众多的培训机构存在激烈竞争。这一现象的存在,师资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引进人才以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内部增强师资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实行导师制后,可以参考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由专业导师自主设立学生的实验项目,尽早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一措施可从大二开始,约每个学期设立一个小项目,到了大四时,可直接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及毕业设计接轨。这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的受众面,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类似于“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已得到证明:这是学习技能的好方法。高校也不妨借鉴这一模式,优化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大学里,任课教师往往“踩着铃声上课,踩着铃声下课”,学生在课外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较少。导师与学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马上适应任课教师的教学,有时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会出现一些学生学习落后的情况。此时,需要专业导师以第三人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促使学生与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并针对学生的个性,提出合理可行的学习改进建议。
另外,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但学校对这一领域尚没有专门的管理和指导。专业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导学生选择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兼职和实习工作。并且导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尽量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社会锻炼。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毕业前统一实习的压力。
三、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根据已经实行导师制的学校的情况反映出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难题主要集中在师资不够、机制不健全、场地有限等方面。所以,民办高校要实行导师,必须先建设和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在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问题时,民办高校同样存在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在师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实行导师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民办高校的薪酬制度比较灵活,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可以课时等方式直接计算入工资内,这对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有一定作用。虽然为本科生设立专业导师似乎增加了学校的教学成本,但是如果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投入将获得更为长期和有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民办院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时有具体的制度和标准,这是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关键。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师制度,就要从制度上确立导师制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导师的选派程序和原则,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导师制切实可行,达到应有的效果,最终提高民办高校的本科生人才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注释:
①郭红.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VOL20,(1):132-136.
②任成印.关于深化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几点构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6,VOL8,(2):100-103.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从大学的起源看西方教育的精髓[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VOL9,(1):1-6.
[2]蒋琼.导师制―本科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171-173.
[3]张家勇,张家智.哈佛大学本科生住宿制和导师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VOL8,(5):80-85.
[4]王建平.论导师制是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VOL28(增刊):50-54
[5]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73-74,88.
[6]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VOL11,(3):97-103.
篇4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88-02
一、有助于本科教育实现社会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1.思想上。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一般生理与心理都处于变革时期。高中时期紧张的学习转变为大学校园的轻松自如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高中时期对大学的种种幻想,而到接触大学生活的实际状况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许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巨大动力,进入大学校门之后这个动力消失了就容易迷失自己。而大学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状况,面对辅导员一对多的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价值观的构建上。本科教育的这四年时间,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修整时期。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的历程规律进行教育。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已经趋于成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期。对大学生来说,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束缚之后,出现了类似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生活社会经验明显不足、政治思想方面虽有自己的见解却明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这些因素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心理的健全,在学生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导师能够适时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师通过科研、教学言传身教、渗透式的教育可能比辅导员单纯的思想政治管理更有意义。
3.专业引导上。当今的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同学们之间的诉求尤其明显,所以在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素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实行导师制这一教学制度之后,导师不仅作为他们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同时在生活作风、处世态度上都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帮助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对那种较高年级的对大学生活产生一定适应能力的学生来说,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专业的构建、克服专业选题的盲目性,尤其在论文选题这一过程,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由导师循循善诱把握好选题、调研、基础研究、论文形成几个阶段的关键问题,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二、导师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1.导师制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从目前本科的教师设置上可以看出。现有大学教育的教师清晰地分为两部分。育人成为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任务,专业教师只有教授专业知识的作用。现在大学的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了育人的功能,比较注重书本上知识的教授,这从狭义上讲是教材意义的传递,只管传授,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大学教育现在有一重要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适当的教学交往,老师上课来、下课就走,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本科教育中学生生活的管理者都是由专职的辅导员来完成的,它与教学、科研基本上是脱离关系,变成了很明确的分工,教师只负责教学科研、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这样做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实施导师制可以使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中言传身教、教学中循循善诱,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科研兴趣。一所具有教育精神和传导能力的本科大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而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思路。实施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可以利用专业教师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使本科生在学习课堂内知识的同时,及早激发科研兴趣,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创新能力,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方向,培养专业领域的爱好。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体制,在导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导师制运行机制下,学生摆脱了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学习。
三、可行几种导师制的类型
1.科研导师制。所谓科研导师制,就是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以科研为平台,利用导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科研导师制存在的最终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诉求无疑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科研制导师的特点就在于:首先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包括社会实践都能够能动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主动能动性地发挥和教师的主观引导作用。
2.精英导师制。所谓精英导师制,也可称为精英学生导师制,它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作为本科生导师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它以大学学生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为扎实理论功底的学生为主要的培养目的。通过师生的双项选择机制,为学生配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教师为这类学生的导师。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都有较强的意义。
3.完全导师制。所谓完全导师制,是指所有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除去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外,另有导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专门辅导。在完全导师制这一模式下主要是组成人员较前两种导师制的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导师制包括除教学、科研外的教育管理人员,指导学生的数量也较另外两种导师模式要多。这种导师模式的特点在于,可以大面积、全面而又公平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辅导。这种辅导可以不仅是课堂上的,也可包括科研旨趣的提升、人生规划的完善等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不过这种模式须与另外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做到有针对性的、有特点的、分批分层次的展开。本科教育引入导师制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过程,是对现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这有助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完善,以期为本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保垒,孙坤权.试论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4):90-93.
[2]李瑞.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与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22-23.
篇5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职学生;缺失;教育措施
职业道德是就业的根本要求,然而,在不少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毕业班的学生在找工作和实习时乃至毕业后参加工作都会出现一些道德缺失的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校的人才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在工具书中一般解释为: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行为规范,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职业道德实质上就是一种与职业活动有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在自身的体现。广义上的职业道德应当包含求职道德和岗位道德两个方面。求职道德指的是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水平,而岗位道德指的是固定行业和职位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
一、高职毕业生基本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一)诚信观念缺失
1.夸大履历、把协议当儿戏。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经济危机的阴霾没有完全散去,大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由于平时不努力,不少高职学生为在自己的简历上涂上绚丽的一笔,往往绞尽脑汁地夸大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甚至还有伪造证书的现象。
2.毁约现象严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一些被调查单位每次批量招聘的毕业生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二)工作责任感和集体感缺失
1.功利性强,缺乏踏实精神。不少毕业生经过短暂的实习后就认为单位不理想,薪金水平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而且还认为工作又苦又累,于是便放弃了实习。这种好高骛远、缺乏踏实精神、盲目追求功利的毕业生是不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的。
2.强调自我,重个人轻集体。在带领毕业班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毕业班的老师发现有部分学生重个人利益,轻社会集体利益,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知行不一致。例如,一些毕业生在实习或工作过程中,经常以私事或身体原因请假不去上班,甚至不经正常手续中途离职,导致用人单位的不满。有的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好表现,做事情好大喜功,领导吩咐的斟茶递水的小事情往往不愿意去做,时不时还埋怨领导看不起专科生。这些想法与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
二、高职毕业生基本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现在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的教育课程,但是,有时候枯燥无味的思政课程让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生动灵活地给予学生基本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从内心上不会排斥职业道德的说教。
(二)社会不良氛围的负面影响
受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逐渐有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想法。同时,这也诱发了不少懒惰之人不劳而获的求利心理。不少大学生已经将通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走后门、送礼金等手段参与求职竞争或晋升的做法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高职学生自律不够
如今的高职学生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追求平等自由,但是,由于缺少磨练而导致辨别能力较差。如果这部分学生从小再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那么这部分学生在道德学习方面就极易接受不良现象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形成道德自律以及道德观。
(四)缺乏系统职业指导
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指导只侧重求职技巧的训练,忽略了个人与职业环境的介绍以及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的养成等基础内容。由于学生在就业时并不了解职业、行业的基本信息,也没有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系统地总结,导致在面试过程中“见风使舵”,一旦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由于工作枯燥或没挑战等原因辞去工作。
三、进行基本职业道德教育的五项重要内容
(一)合理价值观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吴海波曾对高职生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认知进行过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各项价值观水平与其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这也意味着其价值观水平得分高,那么其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也就高。因此,我们必须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强化他们合理的价值观,促使他们运用这条内藏于心的准绳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并做出正确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诚信观念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需
诚信是人的必备道德之一,也是中国人做事理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职场里,诚信体现了一个人对其岗位和用人单位的承诺。所以,为使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工作,对其进行诚信观念的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三)责任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无责任感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的标准。在职业活动中,兢兢业业工作、服从大局和集体利益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应该提倡的,所以,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强调工作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教育十分必要。
(四)法制观念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加强的内容
法律和法规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则。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尽管约束性质不一样,但是在社会上都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法律法规意识。人一旦缺少了法制观念,也就少了他律的约束,仅仅靠自律的道德有时候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五)竞争意识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延伸
人才竞争已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竞争意识理所当然就成为当代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良好的竞争可以使一个人变得精明强干,能够提高其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强化竞争意识,可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质量意识,促进他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从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的道德认知要求转变成为道德行动。
四、高职学生基本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通过法律思想修养等课程以及主题班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从目前德育教育的实施来看,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是进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着重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活动所要求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以便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注意创新,要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该类教育的最好形式就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可以采取讨论、案例分析、小品演绎、观看影片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构建校园道德文化。
(二)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服务活动,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以就业指导体系为平台来展开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高职学校应该通过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测评系统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就业兴趣和就业能力,使之有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应该辅以就业咨询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合理的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摆正他们的就业位置,激励他们不断增强能力、追求上进的进取心。另外,通过系统的行业见习或调研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让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前景等有一个前瞻性了解,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也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和定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相应的职业道德认同感和职业道德付出感、实践感。在毕业生就业前,组织召开就业诚信和责任感教育会议,要学生充分意识到缺乏诚信和工作责任感的危害。另外,进一步跟踪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对不诚信的毕业生不予推荐工作。
(三)院系要开展有利于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培养的活动
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现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相适应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懂得承担责任,只有在承担责任的体验中才能产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借鉴一些本科院校所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也要组织这类服务活动,走出一条自己特色的实践道路。
另外,竞争意识也是职业道德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除了思想教育外,专业技能比武和各项竞争活动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举行专业技能比赛或各类竞赛活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知识技能,还可以促使他们保有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四)重视实习生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管理
在实习期间,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既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顶岗实习人员。假如一味地按照学校或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对高职毕业生进行管理,是不利于他们职业道德的养成的。假如完全按企业的管理模式,一到企业马上实行白班或夜班制度,而且每天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学生是很难适应的,这样学生不仅身体上吃不消,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因此而讨厌所从事的工作,这不利于职业道德的培养。所以,学校应当与实习单位沟通,出台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要涉及到实习生正常的工作、学习规定细则。
参考文献:
[1] 王开生.顶岗实习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2] 王锡金.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7).
[3] 宋荷英.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3).
[4] 杜建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
[5] 于洛加.深化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J].民航政工,2008,(6).
篇6
一、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概念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理论是一种理论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建立缺陷。内部控制是一个专业的管理体系为基础,防范风险,有效监管建立过程控制体系,通过全面,关键控制点,并描述在商业生产过程中的视觉表达形式的过程的目的管理实践形成的。
内部控制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一,是内部控制和公司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机制来实现我们提出的联合研究企业内控标准,是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如目标控制操作,实现所希望的效果处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了直销渠道的目的。还提供了该组织实现安全目标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一般包括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社会责任,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系统的分析,及时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控制在宽容度风险的业务。
4、信息和通信。信息和通信企业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保证了企业之间和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外的信息。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包括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以评估为确定及时加以改进内部控制缺陷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盈余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盈余管理是符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企业管理者,外国企业会计盈余报告的信息来调整或控制的企业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人体自身行为带来的好处。
盈余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概念在会计理论的西段引起广泛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盈余管理也慢慢被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接受在我们的国家,它在测量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质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评估在中国的业绩和激励补偿。有些公司在短期内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反映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管理层通常意味着盈余管理企业最真实的情况给投资者。
二、轨道交通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轨道交通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在减少股东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冲突上的分布,为了更好地实施轨道交通企业系统和战略,规范企业管理。现实情况是,不当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了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在的症结所在,从而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的初始目标是抑制不当盈余管理的方式。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供信誉,效益和业务运作符合财务信息的程度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保护。其中,在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实现执行管理和内部控制目标的程度盈余管理的影响被有效抑制盈余管理。
(一)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抑制盈余管理
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盈余管理与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抑制作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必然带来良好的收益管理的效果。部分原因是不论是企业管理监督还是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看完整性较差,无论是什么动机,企业管理者都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进行盈余管理的。此外,轨道交通企业管理注重财务报告和是否禁止不当正确盈余管理的内部控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不当盈余管理发生。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跟外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轨道交通企业内部控制的挺好,但是由于管理者价值观、重视程度的问题,没有好好监督内控的实施,最终导致盈余管理还是不理想。
(二)抑制盈余管理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供保护的程度遵循企业经营业绩的可信性和相关的法律和财务信息的规定。盈余管理会造成财务资料的若干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但也实现内部控制和镇压的目标的实施程度方面的可信度。
内部控制问题密切相关的盈余管理。因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有很多漏洞在系统中,执行力度不够,而导致利益的扩张或减少使用自己的优势在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的内部人。在“内部人控制”,公司将出现通用会计准则,并选择放弃,为了兼顾各种利益集团为核心,以内部人为本,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直接须按既定值取代偏好的“内部”的利益。这样一来,人们会滥用内部控制,采取以收益最大化管理,以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
(三)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依赖信号机制
有效的内部控制具有限制轨道交通公司管理层操纵会计盈余的能力。内部控制有可能限制程序上的错误,估计中的误差以及盈余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被认为是实现高质量财务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控制效率这一抽象指标要依靠信号显示机制来实现。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信息披露是最重要的信号显示机制。例如,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一些信号向外传递其真实的信息,这是目前显示内部控制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进一步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高质量轨道交通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比如好的业绩,较好的内控及风险防范信息)及时传递给股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显示该公司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与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率。即内部控制效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详细的内部控制信息,而内部控制效率低的公司不愿意过多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三、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轨道公司的管理水平成为了目前限制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是轨道交通公司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抑制不当的盈余管理,促进轨道交通企业的健康发展。
篇7
关键词:校本教研 研究意义 方法和模式 研究理念 改进
一、提出问题
什么是校本教研?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二、实施校本教研的意义
(一)校本教研是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开展以校本课程、校本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将有助于增强教研部门的服务意识,拓展服务空间,积极主动介入中观及宏观的问题研究,与校长和老师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一起对学校现状进行分析诊断,共同制订立足于学校实际、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富有校本特色的中长期教科研计划,从而实现从微观课堂教学问题研究到中观学科课程研究及学校宏观办学特色研究的转变。
(二)符合哲学上的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避免等同化一概而论
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从校本教研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校本教研是从每个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教师为了改进教学,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实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目的。
(三)校本教研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其理论和实践都是一片处女地,特别有待学校一线教师和广大教研员去开拓,在这种开拓的过程中,教师会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教研员也需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因为在其中现成的经验、传统的做法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探索新的理论,构建新的模式。
三、校本教研的方法和模式
校本教学研究不只是关注研究的结果,而且重视整个研究的过程,这与“行动研究”的精神是一致的。
行动研究法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四、校本教材的具体研发
我校的校本教材的具体研发是用了“四环节模式”:
(一)发现问题
由于我们的学校是职业学校,所以适合我们层次的学生使用的现成的教材很少,也不理想。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组织各学科都根据自己的情况统计已用教材,发现知识空白的部分。最后在多次研究之后确定了,在应用最广泛的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编写校本教材。
(二)组织团队
学校最后落实了研究人员的名单。领导只起监督作用,不参加编写。所有的编写人员都是一线的授课教师。向学生说明了编写教材的意图,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家长询问意见。结果家长非常支持这项活动。
(三)设计实施
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例如:计算机英语、机电英语和服装英语。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找到的好的内容上报上来,共同参与。观察面对的困难,即时解决问题。例如有些词汇在计算机英语里的含义与普通英语的含义不同,有些不能望文生义,是学生遇到的难点,也是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如:drive驱动、upload上传、download下载等。
(四)总结反思
经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最后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编写。计算机英语的校本教材共分为十四个单元。编写组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最后定稿,并交稿印刷。
五、我校校本教研的研究理念
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学机制,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学习性的组织。
(一)分组形式
学科型教研组(备课组)与综合型教师研究小组(经挑选将有经验的教师组为一小组)相结合。
(二)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主题活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主要形式为教研形式。
六、校本教研的核心在于改进
(一)改进主体――教师
重视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走向。为了督促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教育科研水平,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研究部门均提出制定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进修提高。
(二)改进主旋律――合作
“合作”或“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合作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参与各方长期的努力,共同承担责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达到某种结果,它不光是共享信息,而是要带来改变,即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
七、总结语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4页)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我们相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思想的指引下,校本教研实践是21世纪现代教育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人们对与其重要性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同时给予它应该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慧琦,胡兴宏主编.《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吴锦骡.《反思实践法初谈》《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2期.
篇8
论文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在于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制度化、具体化,其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成熟、有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本文尝试从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和优化,分析导师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行办法,找到恰当的途径优化本科生导师制,以实现其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本科教育实现社会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1.思想上。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一般生理与心理都处于变革时期。高中时期紧张的学习转变为大学校园的轻松自如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高中时期对大学的种种幻想,而到接触大学生活的实际状况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许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巨大动力,进入大学校门之后这个动力消失了就容易迷失自己。而大学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状况,面对辅导员一对多的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价值观的构建上。本科教育的这四年时间,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修整时期。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的历程规律进行教育。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已经趋于成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期。对大学生来说,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束缚之后,出现了类似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生活社会经验明显不足、政治思想方面虽有自己的见解却明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这些因素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心理的健全,在学生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导师能够适时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师通过科研、教学言传身教、渗透式的教育可能比辅导员单纯的思想政治管理更有意义。
3.专业引导上。当今的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同学们之间的诉求尤其明显,所以在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素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实行导师制这一教学制度之后,导师不仅作为他们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同时在生活作风、处世态度上都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帮助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对那种较高年级的对大学生活产生一定适应能力的学生来说,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专业的构建、克服专业选题的盲目性,尤其在论文选题这一过程,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由导师循循善诱把握好选题、调研、基础研究、论文形成几个阶段的关键问题,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二、导师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1.导师制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从目前本科的教师设置上可以看出。现有大学教育的教师清晰地分为两部分。育人成为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任务,专业教师只有教授专业知识的作用。现在大学的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了育人的功能,比较注重书本上知识的教授,这从狭义上讲是教材意义的传递,只管传授,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大学教育现在有一重要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适当的教学交往,老师上课来、下课就走,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本科教育中学生生活的管理者都是由专职的辅导员来完成的,它与教学、科研基本上是脱离关系,变成了很明确的分工,教师只负责教学科研、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这样做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实施导师制可以使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中言传身教、教学中循循善诱,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科研兴趣。一所具有教育精神和传导能力的本科大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而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思路。实施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可以利用专业教师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使本科生在学习课堂内知识的同时,及早激发科研兴趣,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创新能力,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方向,培养专业领域的爱好。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体制,在导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导师制运行机制下,学生摆脱了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学习。
三、可行几种导师制的类型
1.科研导师制。所谓科研导师制,就是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以科研为平台,利用导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科研导师制存在的最终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诉求无疑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科研制导师的特点就在于:首先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包括社会实践都能够能动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主动能动性地发挥和教师的主观引导作用。
2.精英导师制。所谓精英导师制,也可称为精英学生导师制,它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作为本科生导师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它以大学学生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为扎实理论功底的学生为主要的培养目的。通过师生的双项选择机制,为学生配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教师为这类学生的导师。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都有较强的意义。
3.完全导师制。所谓完全导师制,是指所有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除去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外,另有导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专门辅导。在完全导师制这一模式下主要是组成人员较前两种导师制的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导师制包括除教学、科研外的教育管理人员,指导学生的数量也较另外两种导师模式要多。这种导师模式的特点在于,可以大面积、全面而又公平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辅导。这种辅导可以不仅是课堂上的,也可包括科研旨趣的提升、人生规划的完善等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不过这种模式须与另外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做到有针对性的、有特点的、分批分层次的展开。本科教育引入导师制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过程,是对现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这有助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完善,以期为本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保垒,孙坤权.试论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4):90-93.
[2]李瑞.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与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22-23.
篇9
关键词:杂交稻;指纹图谱;纯度鉴定
中图分类号:Q7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22-03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ngerprinting Map of 12 Ternary Hybrid Rice Parents based on SSR Marker
HU Jing-tao,HUANG Wen-zhang,YAN Ming-jian,HUANG Cheng-zhi,LEI Shu-fan,L? Zhi-we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anzhou 404155, Chongqing, China)
Abstract: Polymorphism analysis on 12 ternary hybrid rice parents were taken by choosing 112 pairs of SSR primers from 12 chromosomes of rice; and 35 polymorphic primer pairs were detected at last. 25 pairs of SSR primers which showed higher polymorphism we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fingerprinting maps of the 12 ternary hybrid rice parents. The particular primer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seed purity of Wanyou-2 and Kyou-8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 of SSR test and field test.
Key words: hybrid rice; fingerprinting map; purity identification
DNA指纹反映同种生物体中的个体差异,由于个体DNA序列信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可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指纹图谱。在水稻研究中,指纹图谱可用于杂交稻种子的真伪及纯度鉴定,避免田间鉴定的繁琐工作,同时为品种或材料申请专利保护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SSR作为基因组研究中的一种主要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稻中,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李云海等[1]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生产上常用的杂交稻亲本,结果表明,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遗传背景较为单一。郭慧等[2]利用SSR标记分析了24份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四川及其他省(区)使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之间的遗传基础较窄。姜树坤等[3]利用SSR标记对辽宁省大面积种植的14个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多样性不够丰富。李进波等[4]利用SSR标记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胜的种子纯度进行了鉴定,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的结果完全吻合。曾大力等[5]对湖北省某公证处封存的2份杂交稻材料进行了真假鉴定,结果显示2份材料的微卫星指纹差异明显。肖小余等[6]利用SSR标记对四川省主推杂交稻品种进行了指纹图谱构建及品种鉴定,从指纹数据库中筛选出了用于D优527纯度及真伪鉴定的特异引物。詹天才[7]利用SSR标记对杂交稻种子进行了纯度鉴定,用两对多态性引物分别对掺假的威优46和金优207两个品种分别进行纯度鉴定,结果发现两者都能有效地将掺入组合中的假种子区分开。彭锁堂等[8]利用SSR引物构建了9个杂交稻组合亲本的指纹图谱,组合纯度鉴定表明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研究选取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112对,对重庆市常用杂交稻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以期为杂交稻品种的真伪及纯度鉴定等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杂交稻亲本共12份,包括6份不育系(中九A、K18A、协青早A、金23A、川香29A、宜香1A)及6份恢复系(万恢88、辐恢838、蜀恢527、绵恢725、万恢646、万恢355)。纯度鉴定材料为万优2号(宜香1A/万恢355)和K优88(K18A/万恢88)。
1.2DNA提取
取杂交稻亲本种子各20粒左右,杂交种万优2号和K优88各500粒,单独浸种并催发幼苗,待幼苗生长到约5 cm时取单粒苗分别提取DNA,DNA提取采用CTAB法[9]。
1.3PCR扩增
引物序列来自网站(http://www.gramene.org/microsat),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PCR仪为Eppendorf Mastercycler Personal。25 μL的反应体系中包括:10 mmol/L Tris-HCl(pH值8.3),50 mmol/L KCl,1.5 mmol/L MgCl2,1UTaq酶,4 nmol/L dNTP,10 pmol/L引物,20ng模板DNA。PCR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s,55℃复性30 s,72℃延伸45 s,35个循环;72℃再延伸10 min。每管反应产物中加入2 μL溴酚蓝(含0.25%溴酚蓝和40%蔗糖水溶液),再用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于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记录。
1.4数据处理
选取扩增效果好的引物进行数据统计。每对SSR引物检测一个位点,视每对SSR引物扩增产物中具有相同电泳迁移率的一条多态性条带为一个等位基因,并将清晰条带赋值为“1”,无条带赋值为“0”,构建亲本指纹数据库。SSR标记进行纯度鉴定时,真杂交种应同时具有双亲电泳谱带,只具一个亲本电泳谱带的均视为杂株。
1.5田间纯度鉴定
2010年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高峰试验基地种植杂交稻万优2号及K优88各1 000株,试验设3次重复。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观察植株形态并鉴定其纯度。
2结果与分析
2.112份杂交稻亲本的指纹图谱构建
选取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12对SSR引物,对12份杂交稻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具有多态性的引物35对,占所用引物的31.25%,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4个。选取多态性较好的25对引物构建指纹图谱,25对引物的特异条带组合构成一个亲本材料的指纹,该指纹可用于相应杂交稻组合的真伪及纯度鉴定。
2.2万优2号及K优88的特异引物筛选
万优2号的亲本宜香1A与万恢355之间有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图1)。其中RM17可以将宜香1A与其他所有材料区分开,RM252和RM237可以将万恢355与其他恢复系区分开,这3对引物构成万优2号及其亲本的特异引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K优88的亲本K18A与万恢88之间有9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图2)。RM1、RM144可以将K18A与其他不育系区分开,RM213和RM341可以将万恢88与其他恢复系区分开,这4对引物构成K优88及其亲本的特异引物。
2.3万优2号和K优88纯度鉴定
利用亲本差异引物RM17和RM341分别对杂交种万优2号与K优88进行纯度鉴定。300个单株中,万优2号共检测出杂株11株,杂株率为3.67%;K优88共检测出杂株13株,杂株率为4.33%(图3)。两者田间鉴定检出杂株率分别为2.40%和3.40%,两种鉴定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吻合,说明SSR标记纯度鉴定与田间鉴定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讨论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杂交稻亲本指纹图谱后,可从中寻找相关杂交稻组合的特异引物,并用于该组合杂交种子的纯度及真伪鉴定。研究利用多态性较好的25对SSR引物构建了12份杂交稻亲本的指纹图谱,从指纹数据库中筛选出杂交稻万优2号和K优88亲本的特异引物,并对两组合的杂交一代种进行了纯度鉴定。结果表明,田间鉴定与SSR标记鉴定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比较而言,田间纯度鉴定容易受到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且费时费力;利用SSR标记进行纯度鉴定则可以完全在实验室内完成,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并且其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用时短,研究从催发幼苗到完成PCR共耗时10 d。
利用引物RM341对K优88进行纯度鉴定时,杂交种除出现双亲的互补带型外,还有一条较弱的第三条电泳带。辛业芸等[10]认为,此种电泳带的产生是由于杂交种的杂合链所致。如果这种电泳带的确由杂交种的杂交链所产生,则可以进一步加强SSR标记鉴定的可信度。因为只有真杂交种才可能产生杂交链,产生了杂交链才会出现除双亲互补带型以外的第三条电泳带。
参考文献:
[1] 李云海,肖晗,张春庆,等.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中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差异[J].植物学报,1999,41(10):1061-1066.
[2] 郭慧,李树杏,徐建第,等. 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SSR多态性分析[J].杂交水稻, 2007,22(3):56-61.
[3] 姜树坤,王政海,钟鸣,等.辽宁省近十五年部分主栽水稻品种的SSR多态性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69-72.
[4] 李进波,牟同敏,夏建武,等.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两系杂交稻两优培胜的种子纯度[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10-13.
[5] 曾大力,钱前,何平,等.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真、假杂交稻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2):93-96.
[6] 肖小余,王玉平,张建勇,等.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水稻科学,2006, 20(1):1-7.
[7] 詹天才.利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J].杂交水稻,2002,17(5):46-50.
[8] 彭锁堂,庄杰云,颜启传,等.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1):1-5.
[9] MURRAY M G,THOMPSON W F. Rapid isol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lant DNA[J]. Nucleic Acids Res,1980,8(19):4321-4325.
[10] 辛业芸,张展,熊易平,等.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及其纯度[J].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95-100.
篇10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的理念被称为“工作本位”STW(School to Work)。由于其着眼点在于职业对人、而不是人对职业的需要,STW理念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各种缺陷。本文从职业生涯指导、中介机构桥梁作用和“多元整合”课程三个方面,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学生本位”STC(School to Career)理念的构建,把满足工作领域的需求转变为对学生个体生涯发展的关注上。
一、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工作本位”STW理念
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比上年增加31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45.8%。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8.43万人,比上年增加6.95万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3872所,招生870.42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0.94%;在校生2238.5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从数量上看,职业教育已经几乎占据了中国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他类型的教育所没有的功能。
中国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了数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从传统学科教育中分离;全国职业院校先后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改革;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顺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围绕专业领域和具体工作情境,强化校内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当今的这种职教发展理念可以称为STW(School to Work)。顾名思义,STW主要内容是把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学习,又可以为未来择业或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在工作场所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以成人职员的身份参与工作,将学校中得到的学术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同时通过真实工作环境下的锻炼,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架起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的桥梁。
二、中国职业教育“工作本位”STW理念的缺陷
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STW理念中“以就业为导向”的概念可能被片面地理解和偏激的执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要根据人才市场来定位专业及设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市场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在这个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在目前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现出来一些负面的思想,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口号抽象为“以就业为本”。有人甚至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求一份工作”。这种“工作本位”的观点是“以就业为导向”思想所天然具有的特质,强调市场需求,强调个体是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根据企业的要求来训练符合企业需要的劳动者,工作是“以就业导向”的唯一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着眼点是在于职业对人、而不是人对职业的需要。
因此,一些学校和企业在实施STW时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受到严峻考验,具体表现在:
(一)STW教育模式关注从工作要求出发,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是围绕着工作具体岗位要求和企业需求进行设计,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二)许多学校的教育内容与工作场所要求的内容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企业也曾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但是,鉴于企业的业务性质,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能用实际业务资料来与学校进行合作,不能提供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学习。而且,现代工作场所的工作流程、设备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可能前期通过多方论证的工作任务在投入教学阶段时实际已经落伍甚至淘汰,这点在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中表现犹为明显。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而言,由于真实工作场所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的巨大差距,往往更多体现出“学校本位”的特点,这种半封闭的办学模式造成了教育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就业导向”只能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选择。
(四)在STW模式中,课程领域的整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整合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课程内容和结构局限于某一狭隘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学生失去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并欠缺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从“工作本位”STW理念到“学生本位”STC理念
职业教育的STC理念(School to Career)从STW(School to Work)改革而来,体现了职教改革的出发点从满足工作领域的需求转变为对学生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上。STC理念核心内涵包括:终身职业教育和全民职业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多元整合课程。
(一)终身职业教育和全民职业教育
STC理念超越了STW中狭隘地促使学生去适应现实工作领域需要的职业教育理念。“C”是“career”的缩写,可以理解为整个职业生涯、事业的发展和提升,意味着将职业教育的目标方向反转,STC的目标是为个体的终身职业发展提供规划,让个体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建立一个向所有学习者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以利于个体在学校与工作之间灵活地转换、过渡。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还不是很高,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院校毕业出来后就是从事低级体力工作,不愿进入职业院校学习。STC理念致力于改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群体范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和家长开始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价值,做两手准备,选择双重发展的道路。即使是学术类高校,现在也开始重视对学生某些特定职业技能的培养。STC提倡为学生在学校与职业生涯之间转换做准备,这个理念符合了学生和家长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的需求。
(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STW理念关注从工作要求出发,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是围绕着工作要求和企业需求进行设计,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STC理念将职业教育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变化,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道路选择,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教育做准备。在进行工作本位课程的学习时,STC理念提倡基于一个职业群的学习标准与课程,而非某个具体工作岗位,这样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加灵活、宽泛的基础。
(三)加强与企业界合作
中国许多学校的教育内容与工作场所要求的内容之间存在严重脱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STC理念认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不应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活动和项目,企业应积极地参与变革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企业与学校之间应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协调整个企业的时间、内容和资源来为教育改革服务。
(四)课程整合
在STW运动中,课程的整合主要包括:整合学校本位与工作本位的学习、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STC理念继承了STW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继续坚持并实践课程整合。STC理念不将职业教育视为终结性教育,而是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为选择职业课程的学生提供了与其他课程系列学生同样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还是直接就业。学术类高校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趋向,返回职业高校接受其他领域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通过将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来实现面向所有学生的职业教育,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加强学术课程的学习,而普通院校和学术院校的学生可以完成一定职业课程学习,使所有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四、构建“学生本位”STC职业教育
(一)确立“学生本位”,强调职业生涯指导
“学生本位”观点强调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自我特质的独立个体。STC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职业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STC理念中相互协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个性发展、创新,关注培养个体特质,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STC理念将会主导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经常用到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法有职业选择测试、面向职业定位的课程、职业生涯会谈、聘请职业顾问。另外,现阶段正在使用的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方法有是个人发展计划(PDP)的方法。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能促进学生职业化和社会化。因为职业是每个人都要从事的,在人的一生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个人在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指导在人的一生中起至关重要的角色。国外的职业生涯指导与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相对已比较成熟,各地区都建立了就业与训练委员会,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值得我国借鉴。
(二)确立“服务意识”,强化中介机构桥梁作用
走出“学校本位”的怪圈,职业学校的产品是提供教育服务。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就要努力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STC理念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和专业,帮助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学校与当地的企业和其它社会资源良好关系的建立可以由中介机构来实现。
国内现有的职业中介机构服务不如国外那么发达,规模也不是很大,但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职业中介机构可以与职业院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将社会上大量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组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致力于在企业和教育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期望。中介机构既是资源整合平台又是沟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我国的职业院校除了要和中介机构合作,应长期聘请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界人士担任学校顾问,帮助专业设计和更新课程,评估检查教学活动,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安排学生实习,录用毕业生。学校应经常向企业了解其岗位需求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作为评估学校教学效果的参考。相应的,学校应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对企业已有员工和潜在雇员进行技术或学术上培训,形成双赢的良性互动,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供需关系。
(三)进行“多元整合”课程开发
从STC理念来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非常复杂,采用任何单一的主体课程模式,都不可能产生良好效果。STC理念采取“多元整合”的策略进行课程开发,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课程的综合化,不是将两门或多门学科课程内容简单的拼凑、合并,而应该是构建专业职业知识体系时创设一门“新课程”,是将相关相类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态度等内容的综合,进行专业群知识体系构架。模块化课程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学生主动学习;可集各课程流派之长、利于多元整合;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阶段式课程循序渐进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生明确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课程的个性化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克服以往由于过于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而造成内容偏深、单科教学周期过长等毛病,顺应当代国际课程观趋向综合化的潮流,广泛吸取国内外各种课程模式之长处,采取“多元整合”的策略进行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陈禹.美国STC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2]董彦,陈麦池.STC视野下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新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3]张惠娟.美国STW策略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08,(01).
[4]郑阳.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