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潮流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潮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设计审美价值取向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的审美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个人在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作用、影响和刺激时产生愉悦、满足等美好感觉的原因,是人们通过反思和寻找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彰显、界定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人类对城市的设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当然,城市不是作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城市美的研究正在成为城市规划和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然而当下对于城市美的关注往往只停留在城市建设的具体现象上,其研究也多限于技术与形式美的范畴之内。从系统美学的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 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城市美学需要完整地反映城市审美活动的全貌,就不能将城市美过分地理解为物化的城市环境。而应当在重视城市这一物化的审美活动载体的同时,认真研究城市系统的主体城市人的作用。
城市审美主体城市人的划分归类有不同的方式。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而言, 政府、 企业及城市居民是最关键的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体。他们本着不同的审美追求对城市空间选择使用、 丰富建设, 最终促成城市美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拥有不同的话语权,并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城市美的发展。
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设计依据,强调为人服务。如何适应人的活动,调节人的心理感受,就成了城市设计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城市空间最终是为公众服务的,其空间体量、功能配置要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要把无形的空间创造成有情的场所,具有广大市民共享的社会性,易于识别,具有个性的识别性环境压力小,身心轻松安逸的舒适性,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达性、安全性,有视觉趣味和人情味,环境优美的愉悦性及功能和形式灵活多样的整体性、多样性和文化性,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思,并尊重自然、历史、保护生态。城市空间布局要以区域理论和全局理论,用系统的方法,把构成城市空间各要素作为研究的对象,要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不同需求,体现各种利害关系,融化各种文化,创造一个既是物质又能满足广大市民精神需求的场所。
二、南京和北京现代化城市设计发展的研究
南京和北京作为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两座古都,在现代化城市设计审美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北京皇城城建设时间最近,保存最完整,整个城市都是以皇城为中心延南北和东西两条轴线发展。而南京是民国时期的首都,西式风格和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颇多。审美取向受这方面影响比较深远。
北京是有着3000 年建城历史的古城,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历史风貌特征。7 .8 公里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两侧,严谨对称的格局;中轴线上的紫禁城、皇城、 城楼、 钟楼和鼓楼以及周围依衬的四合院平房群体;曲密的北京胡同中形态各异的门楼;贯穿市中心南北的六海水系、 环城护城河水系与流域水系相连;市内还坐落着许多坛、庙、寺、塔以及各历史时期遗
(北京市总体规划图)
留的诸多遗迹、中外古建筑;市区西北郊山区又遍布了古园林、寺庙、古陵墓、长城和诸多风景区, 形成了北京固有的独特、 浓郁的历史风貌。
1950年代, 国家刚刚建立, 百废待兴, 如果兴建新城,投资巨大,国家很难承受。
规划中新的城市中心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 在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大量建设办公楼,也不适宜。而适当利用旧城中原有的建筑办公,无疑是比较经济的。1970年代后期以后, 北京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 城市急剧扩张。由于采用了围绕旧城摊大饼的规划方案,城市基本呈环形扩张。目前北京城市发展,主要在南北和东西两轴的延伸线上。城市设计中以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作为第一出发点满足审美主体的精神要求。
南京的地理环境优越。“山、 水、 城、 林” 浑然一体 ,构成自然风貌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历史文化遗
(南京市城市模型鸟瞰)
存丰富。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是六朝古都、 十朝都会 ,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她不仅有 2500 年的建城史 ,而且在六朝文化、 明文化、 民国文化三个方面 ,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具特色。
《首都计划》作为南京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对于南京的城市发展布局和城市设计审美意义巨大。它规划了南京城市的格局、 功能分区、 道路系统及各项公共事业的安排等。譬如 ,按照功能划分了中央政治区、 市行政区、 教育区、 工业区、 商业区、 住宅区和其他重要地区。各区间均有道路贯通 ,并四通八达。规划还把南京的道路划分为干道、 次要道路、 环城大道和林荫大道四种。其中林荫大道平均宽度达到 100 公尺。规划按照现代城市的要求 ,对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作了周密安排。譬如 ,自来水厂和电厂地址的选择改良宣泄雨水及污水排放的渠道等。规划对住宅区的设计。为南京的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山陵等中西合璧式建筑成为公众审美的导向。
三、南京和北京审美价值取向的问题及建议
北京市近几十年的城市设计,在保护古城风貌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也走了一些弯路, 一些极有价值的内、 外城墙和城门建筑已基本拆除, 原有水系已遭破坏, 一些旧城街坊和胡同也被高密度中、高层住宅所取代。北京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特色正在逐步失去。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 ~1999 年的10 年间, 北京累计开工建设危改小区150 片,拆除危旧房屋436 万平方米。从2000 ~2002 年,拆除危旧房屋443 万平方米。北京的胡同以每年600 条的速度消失,解放初全市共有360余条胡同, 现在保留下来的总数不超过1500 条。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年2 月卫星影像技术提取的信息表明, 除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主要文物建筑外,支撑北京旧城风貌的老胡同、四合院现在只占旧城总面积的14 . 14% ,其中有一部分已列入近期的危改项目中。 照此速度发展, 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除了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文物建筑, 及部分胡同能够保留下来外,其他地区的传统风貌和世俗文化很可能在就会就此消失。从而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审美主体造成识别性环境的破坏,身心的舒适性减弱和人情味的缺失。
南京在改革开发初期,城市设计定位不清 ,建设理念不明确。对于南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摇摆不定 ,认识模糊。80 年代 ,报纸上曾不断宣传南京要建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当时人们理解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满城的高楼大厦 ,对南京能否建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也闹不清楚。南京是著名的古都。这里有大量的、 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但是 ,南京要发展、 要改造、 要创新、 要改变落后面貌 ,这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因此 ,如何处理好发展、 改造与保护的关系 ,是一个严峻考验。事实证明 ,这两者的关系并未处理好。1958 年 ,南京城墙被拆除,但是南京人固有的城墙观念与情结并未改变。南京人认为城墙外就是农村 ,一切建设与改造都在城内进行。要建新 ,只有除旧、 拆旧。南京今天虽然仍有不少民国建筑或其他重要遗存保留下来 ,但是许多民国建筑被拆掉了。各种政府机关和高等院校 ,都挤在城内。马路通行不畅 ,就拓宽、 砍树 ,或拆房子修新马路。高楼大厦绝大部分建在城内,设计风格不一致,布局零散,没有统一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与减少,城市文化韵味的降低。给南京市民的生活品质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造成了审美取向的不明确。
结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艺术审美观的不同。 城市设计是体现一个城市, 或者说一个国家文明与文化的标志, 但凡著名的城市就有着区别于其他城市审美形式的特点,如历史名城佛罗伦萨、 雅典, 现代化城市纽约等。 这些城市既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也同时向世界展示其现代化文明的程度。 可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良好的城市设计有利于开展对外交流, 也是城市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归根结底, 良好的城市设计有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及整个社会全面综合的发展。城市良好的视觉形象,不仅需要造型优美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而且也具有了民族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特色。 如纽约的联合国大厦、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佛罗伦萨的古老建筑群, 以及新加坡的城市花园等都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设计发展过程中对于审美价值取向的引导是有必要的。倡导根据城市条件产生出城市设计审美的个性,保持城市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Lynch K. Good City Form[M]. Boston:The M I T Press,1985.
[2]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 [M]. Boston:The M I T Press,1985.
[3] 陈朋. 城市美学研究的新视角—论城市审美主体的发展及城市美的表象. [A]现代城市研究,2006(7):83—88.
[4] 陈鹭王淑芬.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J].城市问题,2008(6):35—38.
[5] 张落成朱天明. 南京城市发展与布局思路探讨[J]. 规划师随笔,2005,29(6):76—79.
篇2
创始人:何伟庭
2011年营业额:4亿
模式特点:OEM、多渠道经营、专注快时尚
快时尚行业,最受诟病的是企业为保证产品的热销,遵循紧跟潮流而非创造潮流的原则。
作为经济低迷期“口红效应”的受益者,ZARA、H&M等快时尚品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以至于ZARA创始人都为其品牌扩张的快速而惊叹。在洋品牌一统天下的快时尚领域,隶属于三沐时装的“花木马”(huamuma)则是中国本土快时尚行业的一匹“黑马”。
花木马(huamuma)品牌诞生于1999年,初创的定位为女装外套方面的经营。女装外套市场快时尚风潮来袭,三沐时装做出了“花木马”采取快时尚的运营模式的决定。作为潮流的“追随者”,“花木马”以女士休闲服装中的外套为主要经营品种。多年浸于女装行业的经验,使花木马具备“老马识途”的优势,能紧跟流行趋势。2011年,“花木马”的销售收入达到了4亿元人民币。其产品由三大产品系列构成:都市风尚、经典简约和街头时尚。
从生产经营模式上看,“花木马”采取的是轻资产的经营模式,生产阶段采用OEM(即“代工”)方式。“轻模式”使得“花木马”能够迅速把握快时尚市场的潮流,并迅速推出自己的产品,运用最少的成本去撬动最大的资源以获取最大的利润。OEM方式使得“花木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设计、品牌经营与管理、质量把控等方面。同竞争对手如ZARA、ONLY、VERO、邻家女孩等品牌相比,花木马品牌具有研发团队强、市场反应迅速、库存低、重培训、性价比高等优势。
“花木马”的销售渠道呈现直营、加盟和电商三架马车并行的态势。截至2012年6月,花木马已经拥有直营和加盟店达300多家,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逐步攻占市场。“花木马”以二三线城市为发力点,着力提高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避开对手的锋芒。在销售价格上,其采取面向中低档消费群体制定价格政策。预计在十年内,“花木马”的店面、专柜将开到2500家。
篇3
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也有诗情。不想去美术馆,可以试试看陶艺或者DIY的手工作坊。折纸、彩绘、T恤,剪刀上下翻飞之间,画笔尽兴涂鸦之际,是自由灵魂的释放和性情的陶冶。这样的小作坊零零星星地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作坊主人大都是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人。除了这些,一些瑜伽班也是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之余放松的好去处。
都市人爱上了“种菜”,不久前被当做新闻也上了电视。有人深受启发,开设了菜园,将网上种菜搬到了现实生活中,受到了追捧。我相信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浪漫气质,对艺术和山水田园都有挥之不去的情结。时展迅速,人们在城市之间的行走多少有点匆忙,广场上鸽子展翅的声音像极了高速运转的生活模式中城市人内心深处的叹息。我们需要更多的远离计算机和卡拉OK的健康休闲方式,为城市森林的快节奏生活找一个出口。
出于一种逆反心理,在工作过程中与人打交道多的人更倾向于蜗居在家里享受独处。独处中的消遣方式大多是听音乐、看电影。前些年强调的外来文化入侵问题已慢慢缓解,这些都离不开优秀的影视制作和音乐人的共同努力。中国风越来越得到认可,歌者愈加注重的歌词内涵以汉字所特有的韵味浸润了我们的视听生活;而表现中国式的家庭、中国的历史以及青年一代生活的连续剧、电影,从共鸣、深度上下足了功夫,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我相信,美的东西是自然而然能打动人的。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只撷取一枝一叶就另有韵味。只要树立好民族自信心,引进的文化和我们本土文化之间一定会碰撞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而不是撼动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潮流,作为城市生活的一种衍生物,给城市生活带来另一种具有新意的浪漫气息。明星、模特作为潮流的引领者,进行着“很潮很环保”的壮丽改革。除了学校的老师担当着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任,健康正确的潮流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很多成年人对美好世界的关注和爱护。环境保护,用官方的话说是“可持续发展”,用咱老百姓的话讲是为人类的子孙后代造福。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科技让人们对它的利用成为可能;而潮流需要推波助澜,那就让环保得到普及,让我们的城市之美绽放异彩吧。
城市,是一种现代文明的标志。抛开逆城市化、郊区化的专业术语不讲,它像人一样,在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过程中,终究逐渐摸索到返璞归真的道路。中国人数千年的浪漫不会成为斑驳的记忆,它融入我们的生命,催促我们为这脚下的土地,用最浪漫的赤子深情,注下诗的韵脚。
篇4
【关键词】“大悦城” 城市综合体 发展模式
城市综合体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突出热点,政府、开发商都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大量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中粮集团发展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全服务链城市综合体,是建立在深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的系统的模式思考与定位,不仅对于厘清大悦城下一步发展方向有所裨益,对于其他房地产企业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特征以及功能
(一)城市综合体概念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明确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城市综合体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本文认为,城市综合体应该主要与建筑综合体相区别,在土地混合使用的基础上,强调多种城市物业功能系统化的有机组合。
(二)城市综合体特征
德思勤公司认为城市综合体具有“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型、土地使用均衡性、空间连续性、内外部联系完整性、社会效应大、升值潜力大”等特点。
(三)城市综合体功能系统
笔者根据王磊所论《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定位于组织研究》分析了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系统,认为其基本功能包括了商业功能、办公功能、居住功能、酒店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会展功能及交通功能;而且根据功能子系统的规模比例、重要程度在综合体中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主导功能和辅助功能。通常商业、办公、酒店、居住功能最为常见,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主要成分,其不同的构成比例,能够演化出不同的功能定位模式。
二、大悦城的核心属性所在
今天的大悦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综合体产品线品牌。在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后,我们认为,大悦城在策划定位上有四个坚持,这四个坚持构成了大悦城较为核心的品牌属性。
(一)大悦城坚持面向年轻人
大悦城的商业描述是这样的,“以18~35岁的新兴中产阶级为主力市场,以年轻、时尚、潮流、品位为特征,以购物中心为主体,支持公寓住宅、写字楼、酒店等多种业态的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这个定位很明确,年轻是大悦城的性格特征,大悦城要面向的客群,就是18~35岁的新兴中产阶级。目前,在国内的城市综合体市场上,全客层的购物中心较多,细分客群的还并不多见,这既与国内城市综合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也由于城市综合体往往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米的体量,面对这么大的体量,开发商多数会选择全客层的客群定位,覆盖尽可能大的客源面。
与之相比,大悦城成为了国内少数几个按照年龄段来划分客群的购物中心之一,这源于它对定位之于购物中心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大悦城客群精准细致的研究,使之能够适度超前的找到了较为适合大悦城稳步经营与发展的客户群体。
(二)大悦城坚持面向全城
在传统的商业项目定位中,往往一个商业有效的辐射半径不超过3公里。万达广场就曾经提出,7公里是两个万达广场的最小距离。这是因为传统商业项目基本都是面向大多数的市民,满足的是适用性较强的基本需求,商业项目自身的个性和主题并不突出,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差异化相对较小,所以比较容易满足近距离的消费和小商圈的辐射范围,但不足以辐射全城。
大悦城在区域的定位上跳出了通常的做法,不只是做区域的配套,更试图辐射更为广泛的区域乃至全城。探究其原因,一是大悦城的客群特点决定了它需要面向更大的区域。大悦城客群聚焦18-35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体购物频繁、消费活跃、热爱社交、追捧潮流,跨区域消费能力强,随着交通的愈发便利,空间的距离已经抵挡不住年轻人的消费欲望。二是大悦城“时尚潮流”的鲜明个性能够很有针对性的吸引跨区域的消费群体。大悦城在品类组合、品牌落位、卖场营造上极为注重时尚潮流的引领性,独有品牌的吸引力较大,强化了大悦城的品牌精神和性格,形成了年轻人心中较高的品牌号召力,这种影响力有的甚至超出了城市概念。三是大悦城的体量大、业态全、创造了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休闲娱乐服务和体验的可能,来满足消费人群更全面、更多样的消费需求。所以说大悦城面向全市的区域定位不是盲目的,是其项目自身特点与城市客群的消费需求决定的。
坚持面向全城,大悦城无论是交通位置,还是建筑特色,无论是体量规模,还是品牌影响,都更需要保持甚至创造明显的优势和特色,从而确保大悦城的复制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坚持稳定的品牌合作
在招商方面,大悦城坚持70%左右的模块品牌和30%左右的当地特色品牌结合的复制模式。在大悦城复制的过程中,稳定的品牌合作是保障大悦城核心属性得以复制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继承、强化大悦城的定位与品牌组合,延续商户优异的经营表现的同时,保持思路创新,大悦城提出了模块品牌的管理思路,即70%左右的模块品牌,其中既有代表大悦城定位的核心商户,也有已经与大悦城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着较好经营表现的重点商户,大悦城正在通过品牌库的形式灵活选择与这些商户品牌的合作,努力建立与这些商户间的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30%左右的当地特色品牌,为各个城市、各个项目留出了因地制宜、自主招商的空间,让每一个大悦城都能保持一定的本地化与个性化,同时也能较好的促进大悦城与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即有消费习惯的结合。
在业态组合方面,大悦城充分研究了目标消费人群的生活与消费习惯,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以及消费目标不明确的特点,规划60%左右的零售业态、40%左右的餐饮休闲业态。零售方面,以主流时尚品牌为零售主力,并以其中产品丰富度高、货品更新度快的快速时尚品牌,如ZARA、H&M等为零售核心,整体基本保持零售、餐饮、休闲体验三大业态6:2:2的业态配比。再将三大业态细分为主流时尚品牌模块、快速时尚品牌模块、时尚餐饮品牌模块、快餐品牌模块、甜品小食品牌模块和休闲体验模块共六个子模块。每一个模块不仅仅是单纯的复制品牌,还包括了品牌的组合、品牌的落位、品牌的经营服务等一整套完备的招商运营管理体系,多维度且有深度的来保障商户品牌在与大悦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顺利落地、健康成长。
(四)大悦城坚持有亮点的建筑形式
大悦城将“年轻、时尚、潮流、品位”作为最核心的性格特征,其时尚发源地的定位和潮流引领性的地位,决定了大悦城从选址开始就需要有独特的要求,对地段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解决高容积率、地块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同时塑造建筑亮点,打造城市商业的地标。大悦城坚持有亮点的建筑形式,笔者认为总体有以下几点亮点:一是在建筑规划上,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二是从体量上说,以10~20万平米的体量最为合适;三是从沿街面上说,由于选址区位上的限定,市核心区域的沿街面相对有限,必须十分仔细地安排业态布局;四是从层数上说,大悦城购物中心的楼层相对较高,这也是对业态规划、建筑设计的一个挑战;五是从外立面上说,大悦城讲求创新和特色,敢于运用大胆的创意,处处凸显时尚气息和激发年轻想像力的精神;六从空间规划上说,大悦城追求体验感和舒适度,大挑空、宽过道、室内外广场,配合大手笔的景观装饰、园林小品,都提供了一种与传统购物场所不同的新购物体验和生活方式,成为青年群体乐于在此集中、聚会的向往之地。
在客群定位、区域定位、商户品牌和建筑特色方面的四个坚持,都是大悦城品牌精神内核的延伸,是大悦城的灵魂之所在。在品牌扩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大悦城的灵魂,才能让它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三、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
(一)房地产行业的规模扩张模式
规模扩张模式是房地产企业重要的模式思路。房地产企业的产品特殊,是位置固定的由土地承载的建筑物。因此,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扩张,是以不断转移开发地点和增加开发地点为条件的,它的规模扩张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土地储备的扩张。
规模扩张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资本实力,要有足够的资本和现金流或者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渠道;其次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专业团队;再次要有对扩张局面清醒的认识和把控,不是盲目的扩张,是有选择地向区域市场蒸蒸日上的地区扩张;最后还要有非常优秀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制度作保障。扩张要跟随经济发展的节奏,自觉地按照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规律进行。
(二)大悦城的规模扩张模式
大悦城要想与资本市场对接,就需要加速规模扩张。商业地产证券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提是持有物业收益稳定、成长性好、具有规模优势和持续拓展的能力,对大悦城的规模扩张提出要求。
大悦城的规模扩张战略要点,是全面推进“以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布局。大悦城的布局如果做不好,大悦城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目前,大悦城布局的雏形已经形成,接下来,大悦城将坚定推进布局的战略导向,通过不断吸纳优质项目进行布局,实现资产的动态扩张。
(三)大悦城发展实施的三步走设想
第一步,布局,在一线及二线领先城市寻找“西单”,抢占核心商圈,进行产品线复制,实现上市融资;第二步,深耕,把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做透”,进入城市副中心,同城多个大悦城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和能力快速积累;开展金融创新;第三步,全面扩张,全面打通融资渠道、形成成熟的产品线复制模式和跨区域管控能力后,加速向经济发展较好的二线城市扩张。
(四)针对大悦城的核心灵魂统筹发展
购物中心产品线策划,要坚守大悦城的品牌内涵,准确定位、优化组合、放大亮点。大悦城购物中心在主题定位、功能组合、品牌组合、店铺切割等方面与其他购物中心以及传统百货有明显的区分,这样既可以避免硬碰硬的同质化竞争,又可以凸显自己的品牌性格,独树一帜。
大悦城商业的核心目标客群锁定18-35岁的年轻客群,坚守“时尚、潮流、年轻、品位”,有清晰且鲜明的主题定位,不是全客层、全业态的混合。大悦城的商业策划讲求组合,组合是大悦城商业的生命力,是实现大悦城主题定位的灵魂,大悦城强调业态、空间组合的逻辑,不是唯租金或无序的堆砌,通过业态功能的组合、商品品牌的组合、主次店铺的组合、主题区域的组合、大悦城为消费者创造了最佳的消费体验。大悦城店铺的切割尽量小而细,不是大业态的拼凑;以内在逻辑和主题街区形成品牌的混搭,不完全是按品类、业态进行分类。
大悦城商业以主流时尚品牌为主力,形成零售、餐饮、娱乐三大业态,流行时尚模块、快速时尚模块等六个可复制的模块,充分满足目标客群的需求。零售、餐饮、休闲体验的面积占比是6:2:2,零售业态功能侧重提升租金,餐饮、休闲体验业态功能则偏向于拉动客流。
大悦城规划了40%餐饮休闲面积,明显区别于传统百货。娱乐细分多厅影院、KTV、电玩、冰场等休闲体验模块。不设高端奢侈品、商务宴请,及低端的普通零售及大排档等业态。零售以主流时尚模块的品牌为零售主力,还包括了欧、美、日、韩、港、内地的主流时尚服饰及主流化妆品、配饰、用品。
针对大悦城的核心灵魂统筹发展模式规划理论体系的研究应该是模式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城市综合体的模式规划研究,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在每一环节都十分完善,这就为将来更细致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四、总结
最后,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本出的模式框架体系必然需要结合实际不断修正不断调整,这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探索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曲艳丽,杨朝华.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J].城市建筑.2009(05).
[2]王刚,肖铭,郭汝,陈煊.西方城市规划史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7(02).
[3]于寰.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及实例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0.
[4]吴景坤.商业地产项目市场定位分析[D].天津大学,2011.
篇5
真维斯针对18-25岁青年的特殊心理,派遣品牌设计师到世界各地吸取全球顶尖的时装设计潮流精华,并将这些流行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服饰产品中。真维斯的风格是“紧贴潮流”,其服饰产品不是潮流尖端的时髦单品,但易穿易搭,实用性和功能性受到市场肯定。
真维斯的市场策略是“物超所值”,其决定了真维斯在追求潮流设计风格和优异产品质量的同时要保持低价格。通过产品设计选材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更新、卖场管理持续升级,真维斯20年来成功贯彻“物超所值”的策略,成为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服饰名牌。
真维斯以自营店与加盟店结合,实体销售与电子商务互补的销售渠道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上至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下至各乡、镇等地区,都能看到真维斯品牌专卖店。不仅如此,真维斯还积极开拓电子商务业务,与淘宝商城、拍拍商城、一号店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合作,为更多喜爱真维斯、热衷网购的年轻人服务。目前,真维斯已经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专卖店2800多间。
品牌推广方面,真维斯坚持“不请代言人”的推广策略,而是通过举办年轻人喜爱的活动,感兴趣的比赛来促进沟通,建立鲜明的真维斯品牌形象﹐令目标顾客认同及喜爱真维斯﹐从而增加购买度及忠诚度。多年来,真维斯先后冠名《真维斯娱乐现场》节目和真维斯娱乐大典,通过电视屏幕树立品牌形象;携手李宇春、陈楚生等国内的明星艺人推出跨界服饰产品,增加品牌影响力;坚持20届举办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为服装行业挖掘设计新秀。
在一系列品牌运营策略的推动下,真维斯已成为中国内地休闲服最成功的品牌之一。2012年,中国真维斯的营业额比上年连续有两位数字的增长,达45亿元。
“当我有能力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帮助别人,无论什么时候,我始终觉得能够帮助别人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这是真维斯董事长杨勋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本人和真维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切实行动。进入中国市场20年,真维斯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销售业绩连年攀升,在不断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真维斯从来没有忘记自身肩负的企业社会责任。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理念,真维斯的爱心行动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构建了一幅巨大的公益版图,捐款超过1亿元!
20年,永不止步——从当初济济无名的外来品牌到如今几乎家喻户晓的时尚代表,从当初300多平米的店铺初设到如今百市千店的零售规模,20年,真维斯在不断变化。20年,经典不改——始终坚持“物超所值”的市场策略和“名牌大众化”的经营理念,始终践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公益理念,奉献给消费者的永远是那一片赤诚!
篇6
助推产业新潮流
汕头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潮流之都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为助推特区转型升级,汕头市在建设
“智慧城市”过程中,重点在引领产业潮流,推动智能信息网络建设、
“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电子政务服务、“物联网”应用、“云计算”产业发展、“幸福汕头”民生应用等八个方面加大深度合作,并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信息化服务力度,助力实现城市管理更智能、政府管理更高效、经济发展更协调、公共服务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捷。
2011年5月,汕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签署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汕头”十二五信息化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承诺五年内在汕头市总投资不少于30亿元用于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目前,汕头电信已经建成粤东规模最大、省内前四名的国家级四星级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心累计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3000个机架,托管服务器数量超过3万台。IDC数据中心出口带宽320G直达国家骨干网,智能化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累计投资超10亿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7x24小时的专业服务。目前已吸引腾讯、新浪、帝联、动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将中心节点或核心业务落地汕头。依托该中心,正加快升级转型进一步建设“粤东云计算数据中心”,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汕头推动全市电子商务的应用发展。
此外,汕头经信局还启动“数字企业”活动,将三年打造千家“数字企业”作为汕头两化工作重点来抓。“数字企业”行动是为广大中小企业客户量身定制,在实现光纤化互联网、语音、短信、网络传真、邮箱、会议电视、企业总机的一揽子服务的基础上,与云存储、云生产管理系统、RFID生产/物流管理等新型服务融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两化”工作;“天翼长城卡”、“翼定位”、“全球眼”、“天翼税通”、“信誉通”、“家校通”等行业信息化产品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GPS、RFID等先进技术,将有力促进以现代金融支付业务、智慧物流产业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城市发展。目前,汕头电信“天翼长城卡”、“翼定位”、“全球眼”等新型信息化产品的用户已超过15万,在传统产业两化转型的实践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2年3月,汕头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签订了《推进汕头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汕头电信将充分发挥“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内容和应用参与者”领先优势,积极参与汕头市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平台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拓展。汕头作为全国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城市,推动企业加强自身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在政府机构的引导和支持下,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性、行业性产业链布局,如澄海玩具业构建B2B和B2C电子商务产业链应用平台,以此提升扩展空间,提升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建设国际级“数据特区”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如何凸显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关键。建设“数据特区”,对于汕头市大力推动现代信息外包服务产业发展,抢占国际产业链高端优势地位,扩大汕头的国际影响力将起到积极且重要的作用。2011年以来,汕头将“数据特区”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努力打造国际级、舒适型、高安全、高可靠的国际数据特区。预计到2015年,项目启动期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园区年收入可达到294亿元,园区内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贡献在900亿左右,并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近3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数据特区”是指以大规模、高可用、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为核心基础设施,实行特殊政策,专门为境外机构提供数据中心运营和应用服务的离岸服务外包园区。在建设“数据特区”方面,汕头具有独特的优势:汕头是重要国际光缆中美海底光缆在全球9个、国内3个登陆站之一,汕头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共有亚欧、中美和亚太3个系统6条国际海缆,联接36个国际运营商,涉及面相当广,在互联网界具有标志性意义。“数据特区”项目将建成国际首个聚集各种数据中心业务的特色产业园区,包括数据存储、挖掘、加工、备份、互联网数据中心、金融后台服务,电子商务、动漫、呼叫中心等各种高中低端数据中心基础和应用业务,并形成产业链体系。
依托这一国内最大海缆登陆站位于汕头的优势,汕头电子商务有了辐射世界的良好基础,依托汕头海缆登陆站的国际通信能力,汕头市政府正组织开展“数据特区”的建设,配套电子商务支撑基础设施,以吸引国际一流的网商企业落户汕头,同时为本土实体企业提供走向世界的电子商务良港。
汕头市对“数据特区”建设高度重视,市科技局组成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积极推进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项目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选址在濠江区南岸,周边交通便利,土地储备充裕,环境优美,同时又临近海缆登陆站和华能海门电厂,通信和电力资源都极为丰富,并且周边中信度假村景色优美,配套生活设施齐备。选址周边土地储备充裕,目前已有500亩土地规划,后续还有2000亩的配套产业用地计划,并且土地未来扩展能力较强。濠江区规划建设滨海新城,未来配套设施完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篇7
关键词 老建筑改造 建筑设计
当时间慢慢逝去,老建筑成为一种记录我们曾经生活的视觉记忆遗留在城市里,他们或许是令人兴奋的,或许是乏味的;或许是令人畏惧的,或许是历经沧桑的;但他们无一不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价值流淌于他们的存在之中。如何让城市持续发展,同时又保留住老建筑曾带给我们的记忆与感动?老建筑的改造与再生,已成为当代建筑不得不谈的一个热门话题。
19世纪中叶,当西欧各国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对制造业的升级,随着拿破仑战争的平息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封闭的生活模式,娱乐,交流,购物等现代商业空间的需求,引领了欧洲各主要城市以开放封闭街区,让现代生活方式融入传统社区的城市改造,从而开始了一场赋予老建筑新生命的建筑再生运动。然而,真正将老建筑改造推向建筑设计潮流的,是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环保的理念,这让老建筑的改造与再生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就像一块等待被再次创作的画布,迎接建筑师们的无限创意与激情。
保留老建筑原有的外观和基本建筑构架,通过改变内部的装修和局部的空间结构,建筑师在“新”与“旧”之间进行抉择与创作,从而大幅提高老建筑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让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的空间里融合,正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伦敦西区的House on Bassett Road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公寓(图1),经过Paul+O Architects的重新改造与设计,将原先四个独立的单位通过玻璃与庭院的连接打造成一所极具现代化的寓所,不仅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砖块外墙,玻璃庭院更像一条华丽而简洁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寓所内部采用开放式结构,两层楼高的落地窗很好的展示了寓所内部现代简约的设计,与两侧维多利亚砖墙相呼应,既能读到从历史中走来的仪式感,又不乏能够将人带入憧憬与幻想的未来感。在采光与通风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寓所所采用的环保材料以及热能技术使得老房子的保温及散热更符合当代生活的需求,这无疑是当代建筑师在寻求历史与现代的平衡中一个很好的试验。
篇8
一、选址问题是硬伤,氛围营造是软肋
伊力诺依武汉直营店所在的位置,位于汉口火车站斜对面,与武汉知名家居卖场品牌欧亚达、金马家居相邻,呈三角鼎立之势。伊力诺依选址在此,很多人认为其地段周边环境和商业气氛来讲,与其时尚潮流家居定位不符,是大一大败笔。笔者以为,气质匹配固然有理,可此地并非一无是处,欧亚达家居的成功经营便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如果这还不具备说服力,那么同样地处汉口火车站半径不足2公里范围内的唐家墩家电卖场的成功,仍然可以说明,发展大道临火车站沿线并非是大型家居家电消费类卖场的伤心地。但客观来讲,从伊力诺依倡导的家居理念来看,其目标人群应该是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时尚中青年白领,选址在此,和目标人群为主流大众化的其他家居卖场相比,已然还是一大硬伤。其实,伊力诺依还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虽然,地处汉口火车站周边,其租金比市中心的商业繁华地段肯定更实惠,但是,向市中心进军不一定意味者高租金,至少地处市中心的某些高档住宅区的底层商铺,就是相对比较好的选择,这些商铺往往因为虽处市中心,虽交通便利,但又不是商圈核心;面积大,却并不容易整体招租,如果作为伊力诺依的卖场,不但可以直接吸引大批直接客户,而且因为地处高档住宅区,与其定位匹配,更易彰显品牌个性,形成固定的用户群。
其次,伊力诺依作为引领时尚家居潮流的家居品牌,奉行设计+家居+家具的经营模式,应该来说,骨子里应该透出时尚潮流气息,并为此营造一种温馨而有品位的家居消费环境,然而,我们在其直营店看到,除摆放的各种设计时尚新颖的家具、软装饰品和稍显个性的玻璃钢构楼梯在提醒我们这是一家时尚家居卖场外,甚至其外立面并无明显的家居卖场标识和装修,诺大的上下两层家居卖场更多整体呈现的是一种仓储式装修风格,和其倡导的时尚潮流品位家居理念并无直接联想,也许,伊力诺依认为,简约也是一种时尚,可在这里,显然成了伊力诺依的软肋。光这样说也许不具备说服力,我们只需要走进对面的欧亚达卖场就可以鲜明的感受到这种差异和失落,走进欧亚达,整体营造的是星级酒店式中厅大堂和浓郁的实景家居体验消费环境,人们在优雅柔和的钢琴音乐中或选看体验,或热烈商讨,一种品位感和对家的美好憧憬油然而生,无疑大大增加了成交的几率,而在伊力诺依,很遗憾,我们看不到、体会不到这样的场景。还原生活场景,营造时尚品位气息,才能更好的发挥伊力诺依的特长,更好的让身在其中的消费者感受品质。
二、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效传播很必要
伊力诺依凭借创立人极具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设计成名,在业内和相应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品牌口碑,应该说,树立了一定的品牌个性,然而,这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武汉这个城市来说,显得相对陌生,即使是具备一定的口碑传播影响,和宜家这样的小资时尚所喜爱和称道的品牌来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伊力诺依这样相对小众的家居消费品牌。武汉有业内人士最后在评论其不足时,大多把伊力诺依在武汉的“呛水”归结为定位高端,价格过高所致。笔者以为,进军武汉,没有做充分而有效的整合传播,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武汉作为湖北省会城市和新兴的中部特大城市,高端消费能力已越来越为各种高档甚至是奢侈品牌看好,更不用说,伊力诺依和同类相比,也只能算做中高价格,还并不是绝对的高价。产品品质具有保证的前提下,如果能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品牌感受,绝对是会获得相对应消费群体的认可的。
所以说,伊力诺依在对自己的品质充分自信的前提下,应该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武汉市场的消费特点和传播规律,借助多种传播手段进行宣传,让其时尚潮流的家居定位传递到目标人群中间去。而如何更好的表现这样的定位和品质内涵,传播的形式和创意非常重要。对于武汉这样一个时尚和潮流还处于起步萌芽的城市来说,一个新颖的传播形式,无疑能够在传媒和大众中间引起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譬如,结合伊力诺依国际化的视野和不断追求创新的设计,伊力诺依在进军武汉之初,完全可以把“时尚潮流家居配饰会”作为一个引爆点和宣传亮点,然后形成每季度一次的惯例,通过在星级酒店,采取专家观点和模特时尚展示这样的形式进行,必将引起轰动和传播效应,并在目标群体中产生高度的品牌认同感。此外象举办类似“时尚潮流家居展”,或者开展时尚家居创意设计大赛等,都是很好的传播手段,不但传播成本可以有效控制,而且在传播效果上,既可以达到传达品牌特色,也可以借助设计界的消费指引推动产品的销售。可惜的是,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伊力诺依,在传播手段上不但没有足够亮点,甚至连常规直接的广告也很少去做,时尚潮流,品位家居的定位无法有效传达,品牌溢价自然无从实现,客观上,也造成高价无人买帐的尴尬。
三、促销手段单一,资源整合不够
篇9
一、时尚店出现的客观基础
顾名思义,时尚店是指经营时尚商品的店铺。时尚商品是指具有新潮、时髦和流行等特点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对时尚的心理需求。从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一种零售业态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基础的,时尚店也是如此。时尚店出现的客观基础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消费方面存在对时尚商品的需求,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消费需求方面追求新颖、时尚已形成趋势;第二,在生产方面时尚商品非常丰富,不断推陈出新,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这样在客观上就需要有一个连接时尚商品消费和生产的载体,这个载体之一就是时尚店,时尚店应运而生,如北京的“三点三”时尚店,长春的“美临”时尚店等。时尚店的出现顺应了消费需求的发展,为零售业态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时尚店的选址
时尚店的店址选择至关重要,因为时尚店的商圈较大,其目标顾客可以来自所在城市的任何角落,所以在进行店址具体选择时应以便利消费者购买、能够为经营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原则。因而时尚店的店址要选在城市中心的闹市区或是繁华的商业区,最好选在城市中知名度高、商业相对集中的商业街,因为这一地段属于城市的黄金地段,客流集中,也是时尚店的主要目标顾客――年轻人喜欢光顾的地方。实践证明,离开这些地段开办时尚店很难成功。目前,在一些城市中,有的时尚店选在大型批发市场内但规模较小,属于专卖性质的时尚店;也有的百货店逐步向时尚店转变,划出一定的区域经营时尚商品,尽管这两类经营时尚商品的场所选址较好,但不如单体时尚店更能突出经营特色。总之,时尚店的选址时要综合分析所选地点区位条件,以能吸引、方便时尚商品的目标顾客和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为前提。
三、时尚店的目标顾客
时尚商品的特点决定了时尚店的目标顾客应该定位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有经济收入的年轻人,特别是追求个性和独立的年轻女性“上班族”群体是时尚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在消费需求方面具有富于幻想、渴求新知、追随时代潮流的特征,这些需求特征反映在消费需求方面就是追求新颖、时尚,追赶乃至领导消费潮流。另外,这些人追求个性独立,希望形成完善的个性形象,因而非常喜欢个性化的时尚商品,力求在消费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总之,这一群体所具有的追求时尚与新颖、表现和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决定了她们是时尚商品的尝试者和追求者,成为时尚商品的主要目标顾客。此外,部分有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也是时尚商品的消费群体。因此,时尚商品的目标顾客以有经济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主,时尚店的经营管理要围绕这些目标顾客来进行,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四、时尚店的规模
时尚店以年轻人为销售对象,其规模取决于经营品种多少。时尚店的规模一般大于专卖店但小于百货店,营业面积在2000~3000平方米左右为宜,特大城市的时尚店营业面积可在5000~10000平方米左右。实践证明,时尚店的营业面积过小不能满足经营业户展示时尚商品的要求,而且卖场显得拥挤;过大则会因为时尚商品无过多品种经营,或者显得空虚,给人以单薄稀少的感觉,或者重复经营,这些都会影响经营效果。因此,时尚店的规模要在确定经营品种以及对客流量进行调查预测的基础上来确定,不能盲目追求规模,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
五、时尚店的商品结构
时尚店的商品经营结构在品种上以非著名品牌的服饰、鞋帽、皮具和饰品为主,这些商品时尚性强,式样、款式变化快,往往具有新、奇、特的特点,是青年人喜爱的时尚商品。也有的时尚店经营化妆品,但化妆品时尚性不强,而且消费者看重的是品牌,因此效益不好,应当引以为鉴。
时尚店在经营商品档次上以中档商品为主。但要根据所要服务得目标顾客来确定。如果以学生为主要目标顾客,则以低档为主;如果以上班族为主,则以中档为主。在价格上要同商品的档次和目标顾客的消费水平相适应。以服饰为例,价格有几十元的、几百元的,也有上千元的,但百元左右的时尚商品销路相对好些。
时尚店的内部以精品屋的布局为主。在装修上,时尚店要有自己的特色,以明快、紧凑为主题,经营业户可根据经营的商品的特点进行装修和陈列。
六、时尚店的经营管理
时尚店的经营以出租摊位为主,摊主(业户)独立经营独家的时尚商品品牌或自有品牌,因而招商工作非常关键。时尚店的招商工作必须在广告宣传的基础上进行。广告宣传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向社会告之有经营能力的业户租赁进店,二是向目标顾客告之时尚店即将营业。广告媒体的选择以地方性媒体为主,周期为三个月以上,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时尚店在业户的选择上要慎重,进店业户经营的商品一定要同目标顾客的需求相适应,在这一点上,以宁缺勿滥为原则。在开业初期,以招满业户为出发点。随着经营的发展,逐渐淘汰在产品上不受消费者欢迎、效益不好的业户,引进新的业户,从而保持活力。
篇10
“逆城市化”,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现象?究竟是城市化的最后阶段,还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派生出来的新现象?如何描述和鉴定“逆城市化”,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如何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如何建设。
1976年,美国地理学家j.l.berng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这一概念,他描述的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特点:城市社会的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影响力也由城市中心向地区转移。之后不少学者将“逆城市化”看成城市“空心化”。如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刘琦在批评城市建设时指出:中心区毕竟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而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是缺乏原动力的。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空心化”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欧洲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结果造成了逆城市化现象,老城区变得冷冷清清,经济衰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还有学者将城市的异化视为“逆城市化”,如江苏省社科院经研所所长葛守昆认为,“城市化发展中已出现了异化——‘逆城市化’现象,如单纯的经济增长、土地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贫富差距、不安全感等”[4],因而需要“警惕‘逆城市化’”。
本文认为:美国学着j.l.berng关于“逆城市化”的认识开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领域。但“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无节制拓展,不是“穷人住在拥挤的市中心,富人住在清静的市郊区”,不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随着富人的转移而转移,导致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派生物。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形成、壮大和分化的成因。茅于轼先生认为,当城市规模发展到边际效益为零甚至为负数后必然形成递增与分化的对流趋势。[5]城市发展正是这样。任何优质的东西都有它的时间性、相对性。由于城市化不断地聚集资源和产业,到一定程度后,城市的空间就会接近饱和。新的资源和产业要挤进大城市,而城市空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优质的资源、优势的产业就可能异化为城市的累赘,要么提高新的资源和产业进入城市的成本,要么“吐故纳新”,分流传统的城市资源和产业。理智的选择是“吐故纳新”,是“分流”。因为进入城市的成本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发展的边际效益必将为零甚至为负数。这类“吐故”现象,就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且,随着信息化、生态化时代以及汽车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空间差距大大缩短,“吐故”还不仅表现在城市的传统产业的转移,还包括一些新兴产业完全安排在小城镇和乡村,如村镇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人们从着重欣赏城市的繁华转移到着重欣赏乡村的宁静。
“吐故”是为了“纳新”。“吐故”与“纳新”在同时进行,都是城市化现象。如果说“城市化”是指一定区域的优质资源、产业和人口向城市聚集,这是大前提。那么,“逆城市化”则是中心城市的一些传统功能、优质资源以及人口向卫星城及村镇分流。这些分解和分流不同于国家的政策性安排,如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三线建设”,如国家政策取向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城市功能老化、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城市空间压力增大等问题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必然出现的功能分解、产业分解和人口分流。因而“逆城市化”并非阻止“城市化”的继续推进。恰恰相反,“逆城市化”有助于城市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压力减轻,有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内在关系是: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既然“逆城市化”是中心城市一些传统功能和产业的分解及人口分流,因而“逆城市化”是周边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谁与“逆城市化”趋势对接,谁就抓住了周边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机遇。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将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使城市化得以在新的格局里持续发展。因此,认识到“逆城市化”是客观规律,当城市规模面临边际效益为零甚至为负数时,城市化应在优化城市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上着力,应在疏通“逆城市化”渠道,主动地安排和促使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有条件的村镇转移上着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村镇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对接中心城市,接应“逆城市化”潮流上,二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创造新优势,为吸留“逆城市化”潮流创造条件。
二、“逆城市化”是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
综观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城市化、工业化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也最早面临城市病问题,如城市化率一度最高、大工业一度最集中的伦敦是出名的“雾都”。1898年,针对英国日愈严重的城市病,英国人霍华德发表了具有划时代价值的专著《明天的田园城市》。霍华德认为,城市本身具有的吸引人的磁力导致城市人口聚集,而城市对人口聚集的承载力总会有限,因而需要从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角度来管理土地,解决城市发展问题。霍华德从城乡协调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城市的发展,把城市与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对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和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后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霍华德倡导用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后来学者尊称霍华德为城市发展转型的理论奠基人。1946年,著名城市理论家L.芒福德称赞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是二十世纪初与发明飞机并列的两项最伟大的发明[6]。“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理念第一次提了出来,城市化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由此,我们可以把城市理念和城市化发展的转折点定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虽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克服大城市的弊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这些理论思想主要还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化解自身的弊病,对大城市病难以根治。在此基础上,1930年代,美国学者、设计大师赖特出版了《消失中的城市》、《宽阔的田地》两部代表作品。我们从这两部书的名字就可以窥见赖特对传统城市理念的颠覆。他在《消失中的城市》书中指出:现代城市背离了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因而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他认为:反映人类的愿望、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城市,将是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很大的城市,城市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来看待。赖特在《宽阔的田地》中正式提出广亩城设想。基本理念是“城市分散于广亩大地,人人拥有一片自然”。赖特的理论被称之为“广亩城设想”,就是把城市向乡村扩散,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散在地区性农业网格之上。相比之下,赖特提出的“广亩城设想”,从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的本能出发,满足了人在城市功能的异化(弊病)中对克服异化和追求本能的需求,因而更能被人们所接受。
紧接着,与赖特几乎同时代并同样享誉世界的著名学者、美国刘易斯·芒福德发表了巨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CityinHistory:itsorigins,itstransformationanditsprospects),以革命性的姿态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观。芒福德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是从对城市与人类命运的关注出发,对城市、人工环境和历史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认为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后工业社会加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的冲突等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突显出来。我们说芒福德之所以是以革命性的姿态提出解决城市问题,还因为他率先把城市化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上升到了制度的高度,所以要从制度安排的高度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城乡之间的对立,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一个地方享受到同样的生活质量。因而芒福德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包括了对城市的政治中心功能的分解,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可见,“城乡统筹发展”完善了“城乡一体化”思想。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在欧美发达国家有了长足发展。如托马斯和库恩的城市地域结构思想,如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提出“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模式。[7]
对城市理论发展的回顾,不难看出,整个20世纪的一百年间,引领城市化理论发展创新的学说呈现出与20世纪前的“大城市化”理论渐行渐远。这些大师们,凭借自己在理论界的权威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城市化的方向:城市化由“大城市化”转向“城乡一体化”,更加注重城市的发展对农村的牵动和影响。实践表明,“城乡一体化”,疏通了城市化面临的瓶颈,为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新天地。
回顾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市化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了三种方式:第一个时期是城市自然形成阶段,可追溯到城市诞生之日起,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出现为止。这个阶段很漫长,城市化方式是顺其自然,特点是主要依从政治、文化、商贸乃至军事的发展需要来发展城市;第二个时期是“大城市化”阶段,可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出现起,到19世纪末霍华德发表《明天的田园城市》。由于工业化需要以大城市为基础和吸纳大量农村劳力,人口和产业源源不断地向大城市“单向”汇集,创造了一大批特大中心城市。这个阶段城市化的主要方式是“大城市化”,特点是主要依从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需要促使农村资源“单向”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聚集;第三个时期是城乡一体化阶段,20世纪初开始起步。由于“单向”聚集的“大城市化”所积累的“城市病”和城乡矛盾已经导致这样的城市化不可持续,在新的城市理念的影响下,城市化开始将农村的发展纳入自己的发展系统,出现“城市”与“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双向对流。这个阶段城市化的主要方式是“城乡一体化”。特点是“城市”与“农村”有机地构成一体,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双向对流”。这里的“双向对流”,其中“一向”就是“逆城市化”。这时,一方面“大城市化”还在推进,另一方面“逆城市化”趋势也更加强劲,大城市的一些功能和产业、人口向周遍村镇转移。在这个阶段,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有机地利用了“逆城市化”的力量来促进中小城市甚至是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既缓解了“大城市化”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的城市病,又使中小城市甚至小城镇、乡村的发展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产业呼应、优势互补、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双向对流的格局。可见,“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逆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双向对流的其中“一向”。在“城乡一体化”阶段,中心城市曾经辉煌有加的政治中心功能、经济中心功能、文化中心功能以及居住功能、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中心城市的功能分解和人口分流,为“城镇化”、“乡村都市化”提供了新的条件、机遇和能量。
美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阿瑟·奥利沙文在其《城市经济学》为我们记述了始于20世纪中期大城市化趋势减弱的一些具体数据。奥利沙文写道:(世界)“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百分比从1948年的64%下降到1990年的39%。制造业就业百分比从67%下降到45%。贸易与服务就业下降更大:中心城市的批发业就业百分比从92%下降到49%,零售业就业百分比从75%下降到48%;服务业就业百分比从85%下降到52%。”[8]在美国,制造业城郊化始于1948年代,中心城市制造业就业份额从1948年的约2/3下降到1990年的为足一半。同时,人口城郊化趋势也突出,居住在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从1948年的约三分之二下降到1990年的五分之二以下。伴随着制造业城郊化、人口城郊化是零售商的城郊化。中心城市的零售所占比重从1948年的2/3下降到1990年的不到一半。由于数字信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写字楼就业的城郊化。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前,写字楼仍定位于市中心的居多,自20世纪70年代起,城郊办公空间以较快的比率增长,仅70年代间,美国城郊写字楼就业就比中心城区写字楼就业增长快7倍多(116%比15%),芝加哥大城市地区城郊写字楼空间在1980年到1987年间翻了两倍多,城郊占的总写了楼空间从29%增加到38%[9]。
尽管百年来城市化发达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仍在不断提高,如今已经突破城市化率75%(2005年)的水平,根本原因是城市化的推进方式转向“城乡一体化”,利用了“逆城市化”力量优化城市功能和发展乡村。20世纪中期以后,“城乡一体化”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选择:城市化的路径转变为优化城市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疏通“逆城市化”渠道,主动地安排和促使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有条件的村镇转移。这个时期是村镇发展的黄金期。由“大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这一美丽的转身,既破解了治理“大城市病”的难题,促使城市化更加稳健地可持续发展,又注重了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带动和利用农村的发展来支撑城市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三、典型案例:“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
布兰桑镇(CityofBranson,Missouri)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的内陆小镇,人口仅7500人,面积约30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主题公园和剧院,到2006年,该镇拥有3座主题公园、49座剧院、10座博物馆,以及众多的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餐厅等。2005年接待游客72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税收0.7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成为美国中西部以适宜人居和休闲度假而闻名的城镇。[10]
一个内陆小镇,能够造就超过本地人口10倍以上的就业岗位,形成巨大的旅游度假消费市场,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布兰桑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中国大陆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小城镇发展道路。布兰桑的发展兴盛,主要是依托众多主题公园、剧院、博物馆,以及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餐厅等,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这些原本属于中心城市才有的优势资源,小城镇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创造,只能在吸引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上着力。可见,布兰桑市的发展兴盛,走了一条吸引中心城市优势资源之路。由于这些中心城市优势资源的到来,布兰桑镇跨越式地提升了吸引消费的能力和自身消费水平。
第二,自然优势和历史优势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传。布兰桑镇自然资源禀赋一般,历史文化遗产一般,能够创下年接待度假游客720万人次的奇迹,成为以家庭度假为核心的世界级旅游城市,是找准了自身发展的定位——针对具有普遍性、时代性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人文优势。可见,发展小城镇,事在人为,关键在于发展理念。
第三,布兰桑镇的发展兴盛依托于传统中心城市优势资源的转移。20世纪60年代正是全美放弃“大城市化”,中心城市优势资源及产业向村镇转移,即“逆城市化”势头强劲的时期。布兰桑镇能够迅速发展兴盛,正是抓住了中心城市优势资源及产业“分化”的机遇。可见,中心城市优势资源及产业的分解势头,是小城镇发展的巨大力量。
成都是中国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城市化速度超过全国平均速度,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成都的城市化率以年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跃进,200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成都的城镇化率达到49.7%[11]。同时,成都中心城区(二环路以内)人口密度超过平方公里2万人,是全市人口平均密度的25倍[12],城市发展与人口、土地、环境的矛盾突显。这些矛盾蕴涵着强烈的“逆城市化”冲动,成都“逆城市化”流动特别活跃。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中心功能分解,机械制造业外迁。成都是国家“一五”期间就确立了的西南工业重镇,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成都东城区的机械制造业对工业GDP的贡献率一度高达70%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曾经辉煌、曾经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柱企业迅速衰落为城市发展的累赘。进入21世纪,成都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城市东区重工业企业调迁计划。截止2006年底,城东200多个大中型企业全部向郊县或有条件的村镇整体搬迁。
2.文化中心功能分解,一些文化教育体育娱乐优质资源突围。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形成了一大批文化教育体育优质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位居中心城区的文化优质资源难以就地扩张,纷纷突围。如四川大学新校区选择了双流县白家镇;如新落成的国际会展中心毗邻双流县华阳镇[13];如大型文化娱乐项目“极地海洋公园”落户双流县万安镇;如特色鲜明、蜚声海内外的“建川(抗战)博物馆”建在大邑县安仁镇。这些文教体娱重大项目向周边地区扩散,极大地改变了成都文化功能的空间布局。
3,消费功能分解,“农家乐”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成都被誉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20世纪90年代,郫县农科村农民就在自己的农家院坝里接待星期天和节假日从城里来的客人,声名远扬。之后“农家乐”在广袤的成都平原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形成成都乡村旅游一大亮点。再之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绽放“五朵金花”,集观光经济、休闲经济、体验经济为一体,蜚声海内外,标志成都“农家乐”发展到新的境界,吸引城市居民消费的能力增强。“农家乐”发展升级的历程反映了中心城区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对乡村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向往。
4.居住功能分解,人口向城郊和小城镇转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居住成本、生活成本加重和人的自然天性与大自然的隔离,中心城区居民越来越向往村镇的低成本居住、低成本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拥抱。城乡结合地段,甚至远郊,开始出现优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大楼盘,显示出中心地段的人群开始向城市周边转移。在成都,不仅近郊有高档楼盘,如双流万安镇的“麓山国际社区”、温江万春镇的“芙蓉古镇”,甚至远郊也出现吸引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的特大楼盘,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等系列高档楼盘拔地而起。这些表明人们居住选择的郊区化趋向。
这4大趋势,无论是机械制造业外迁、文教体娱优质资源突围,还是城市居民消费、居民居住的郊区化趋向,与阿瑟·奥利沙文在《城市经济学》一书所记述的20世纪60年代起发生在美国的制造业城郊化、人口城郊化、零售商的城郊化等趋势很相似,这些趋势均是村镇发展的巨大力量和重大机会。
这些趋势表明成都的城市化已经处在一个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化所带来的“逆城市化”冲动非常强劲,另一方面村镇渴望有重大发展。是继续走城乡分割和城乡对立的单向城市化之路,还是抓住“逆城市化”冲动非常强劲的机遇,走城乡一体的城市化新路?成都选择了后者。2004年2月,成都顺应城市化的规律,不失时机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努力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形成有机的内循环,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创造条件。经过近3年的努力,“城乡一体化”迅速提升了成都乡村都市化水平,使成都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生产方式的改变,主要反映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现代农业。居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反映为“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整合土地资源。最能体现成都“乡村都市化”水平的是成都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业和观光农业。2006年,国家旅游局高度赞扬成都发展乡村旅游,认为成都把乡村旅游纳入城乡规划统一布局,纳入城乡产业统一推进,纳入城乡建设统一配套,值得借鉴。[14]成都的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在全国独树一帜,足以表明“城乡一体化”给成都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城乡一体化”促成了成都的“大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变。政府顺应“逆城市化”趋势,鼓励、支持就引导一些城市产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转移,并确立了13个优先发展镇,使小城镇发展突飞猛进。小城镇正在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投资的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吸纳劳动力的洼地。同时,“城乡一体化”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创新了方式,着力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产业升级,有力地促进了成都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这座城市功能更强、人居环境更佳、投资环境更优的城市已受到国内外越来越频繁的追捧。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成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率年均增长两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全国同年平均水平。2005年度中国200城市竞争力排名,成都居27位[15]。2007年2月,成都与大连、杭州被评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这一切表明,疏通“逆城市化”潮流,不仅有助于村镇发展,而且有助于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市产业结构,确保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四、启示与经验
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村镇自身的实力,即依靠村镇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结合发达国家城市化演变的历史和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表明发展村镇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逆城市化”的力量。由于“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基于解决空间压力和城市病的需要所进行的自身结构调整和自身功能优化而向小城镇和乡村扩散和延伸的规律性趋势,所以,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乡村和小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必然选择,也是保证城市化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剖析上述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在“逆城市化”趋势影响下乡镇发展的一些新动向、新特点、新启示、新经验。
1.“逆城市化”趋势是促使村镇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力量。那些正在发生跨越式变化的村镇,其主导力量并非村镇自身,而是中心城市的一些功能分解、产业转移和人口的分流在发挥主要作用。城市化水平越高,逆城市化冲动越明显。逆城市化趋势终将缩小中心城市与村镇的现代化差距。“逆城市化”潮流流到哪里,那里的村镇发展就加快。认识到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逆城市化”趋势和所蕴涵的能量长期被我们所忽视,拘泥于就村镇发展村镇。
2.交通、电信的发达是“逆城市化”得以畅流的基本物质条件。交通、电信的发达为消除城乡之间的空间隔离创造了可能。比如,高质量的城市道路向乡镇延伸,公用及家用汽车的普及,满足了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天性需要;比如,电信、光纤向乡镇延伸,增强了促使一些城市传统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等)向有条件的乡镇转移的物质条件。
3.村镇发展的着力点是,对接中心城市,创造吸留“逆城市化”力量的条件。所谓吸留“逆城市化”力量,就是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注重与中心城市“对接”,重在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提高小城镇的吸引消费的能力和消费力,为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
4.“逆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方式:渐进式与跳跃式。进入新世纪,随着诸如数字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随着诸如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加上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发达,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逆城市化”的流向和承载条件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20世纪之前的“逆城市化”基本路径是渐进式衍射,相似于城市规模扩展。而新世纪的“逆城市化”,在保留渐进式衍射的情况下,还出现跳跃式——突破空间距离的迹象。比如,高档楼盘,原本应建在中心城区附近,如今,在远离中心城区,但道路宽畅、自然条件好,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镇,高档楼盘比比皆是。这些主要吸引成功人士入住的高档楼盘,将极大地提高所在地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极大地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由于跳跃式现象的出现,开拓了利用“逆城市化”发展乡村的新视点。承接“逆城市化”潮流的村镇可能此起彼伏,即使是离中心城区最近的村镇,也可能昙花一现,“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逆城市化”的跳跃式流动,结束了中心城区周边村镇“守株待兔”坐享“逆城市化”成果的历史,同时也给远离中心城区的村镇吸留“逆城市化”潮流和利用“逆城市化”能量创造了平等的机遇。“逆城市化”潮流如何流?流向哪里?道路、交通不再是首要问题。首要问题是这个村镇吸留“逆城市化”的条件如何。各地村镇纷纷亮出底牌,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和创造新优势,其实就是在创造吸留“逆城市化”的条件,创造能够承接中心城市功能分解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条件。
200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3%的水平,总体上进入“城市化”后期,“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增大。但43%仅仅是一个平均值,由于中国“发展很不平衡”的格局没有重大改变,因而必须针对特定地区的发展实际,选择不同的城市化方式。“城市化”水平低的地方,重点仍然是强化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则应该关注“逆城市化”现象和趋势,利用“逆城市化”的能量发展村镇。
中国已经进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面临种种“城市病”,促使人们的生活和居住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中心城市并非是所有人居住和生活的最佳地点。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和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与融入,带来了人们对水泥空间的“反叛”和对返朴归真的向往。这些生存观念、生活观念的重大变化作为“逆城市化”的“元动力”,不仅推动着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且也促使了中心城区人们的生存、生活、消费向外“突围”,为村镇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刘伯霞: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和城乡关系现状分析。
第3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主题演讲:“城乡一体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