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群;制度变迁;制度需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21-04

一、城市群与区域制度变迁

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往来日益密切,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城市群体化的趋势。城市群体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普遍经历的一个高级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用 “城市群”这个概念来概括当时发达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全新的城市化空间模式。在中国,城市群体化以及产业集群化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尤为明显。姚士谋等人在《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中首次界定了城市群的概念。他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型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以发展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城市群的兴起,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从空间经济联系的角度对城市群的产生、发展、演变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城市群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次制度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是一种行为模式对原有的行为模式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或者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动因是交易费用的节约。从制度变迁的供给方来看,如果新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之差大于旧制度的收益与成本之差,那么制度变迁是可能发生的,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基于对预期净收益的判断同意对现有制度进行改变。从制度变迁的需求方来看,当新制度能够带来在旧制度下所无法得到的某种利益时,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一旦出现由于包括相对价格变化、新技术的发明等因素导致新制度的供给或需求出现,即制度供求的非均衡发生时,则原有制度将发生变迁,制度的变迁将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形成同方向的路径依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城市群的出现可理解为更加集聚、城市间联系更紧密的网络型城市化制度对分散的、单一的、联系松散的单核心城市化制度的替代,是城市化制度的制度变迁的产物。

二、城市群产生的制度需求分析

制度变迁首先源于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或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由于新制度相比于旧制度而言具有更大的效益,具有旧制度无法实现的净收益,又或者人们对旧制度存在着不满,现有制度安排将产生制度的非均衡现象,即制度需求大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只有制度的供求处在“均衡点”上时,制度效率才是最佳的。所谓制度均衡,是指“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从供求关系来看,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一定时,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需求”。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制度的需求者。城市群能否产生取决于城市群制度的出现是否能够带来之前的旧制度无法实现的潜在利益。如今企业的生产已不再是单厂制的组织形式与产供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跨城市、跨地区、跨国界的专业化经营与统一管理。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协作生产关系,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必须依托大量的承包商与转包商、分销商的网络体系,大企业逐渐形成了以品牌营销与战略管理为核心的高附加值职能,而将低附加值的生产职能转包出去,逐步形成了由中心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相互持股、合作等紧密或半紧密关系连接而成的,以总厂或核心企业为主体,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跨地区、跨省的企业网络。同时随着企业前后向联系的加深以及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联系也不再是过去那样形成单一的价值链体系,而是通过更复杂的空间作用获得企业联系的空间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断诱导下,相同区域不同城市的企业之间更希望通过合作与交流以构建区域品牌,通过区域整体营销的营销市场优势,获得区域内纵向一体化利润,获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红利”。在这种大趋势的作用下,衍生出了企业对更加合理有序的网络体系与更密切的城市协作的需求。显然,城市群的出现能够使企业更大程度地应用网络资源,降低与承包商、转包商之间的交易费用,加快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建立。同时,来自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也是城市群需求诱致的主要组成。消费者希望更大程度地获得消费者剩余,希望得到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以及更低廉的商品价格。在一个地区垄断的市场上,消费者无法获得应得的最大程度的消费剩余,市场是低效率的,从而产生了对打破地区分散与地区垄断,建立区域网络体系和城市群的制度需求。

图1为城市网络体系与空间联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看出,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与空间经济中,企业不仅与地区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更要依赖外部地区的企业与市场网络。

三、城市群产生的制度供给分析

制度变迁供给使新制度的生产者基于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理性预期前提下设计、实施并维护新制度的行为。制度变迁生产者是否能供给制度,取决于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具体而言包括制度变迁中产生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政治成本与收益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制度的供给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区域政府两个角色。

城市群建立与否首先取决于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在城市的经济收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根据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分析,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以及兼顾竞争与合作的竞合三种关系。城市之间是孤立、分散的单极发展,还是合作、集聚的整体发展取决于各城市自身的“目标函数”。是否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往来以及城市流流量与城市合作所带来的本城市经济净收益与规划成本直接相关。城市的净收益包括了城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产生的额外价值,它包括由于基础设施、产业网络、交通网络、企业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的构建所带来地方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建立还将使地方企业面临外地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人才、要素以及资金的分流等溢出效应。一个城市的溢出效应将为周边城市创造出额外价值。城市净收益是城市正效应与溢出效应之差。一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规模越大、首位度越高,则溢出效应越高(见图2)。

在区域城市的利益博弈中,核心城市总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其博弈行为被视为区域内城市中的先发行为。作为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城市,若其选择合作的先发行动能产生的整体正收益大于合作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则核心城市将与周边城市之间建立以合作为主的联系方式,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将沿着与周边地区合作的路径发展,加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提升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城市流的流量以及政府交流。随着城市流强度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净收益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当城市的净收益趋向于零后,次核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将显著表现。城市群将出现二次极化。随着区域内部城市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地方城市在很大程度内将获得净收益,在城市分散阶段,若区域内的核心大城市政府意识到紧密联系的网络型城市化路径能带来显著的城市净收益,则在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将沿以空间联系为主的城市群路径不断地延伸,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形态不断变化。

从区域政府的角度来看,区域的整体利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城市群能否形成取决于形成前后区域整体利益的比较。显然,城市群形成的合作机制将对区域带来正的收益,但对内部各城市可能带来间接利益损失,若城市群的正收益大于各城市间接损失的总和,那么区域政府有理由采取相关的方针与规划,推动制度变迁。当地方政府意识到城市联合是有利可图时,有必要在区域内已经成型的城市体系中建设一个由地方政府选举产生的城市群政府或都市圈政府,对整个城市群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协调地方与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函数,对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以及短期投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治理从而取代省政府、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四、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形态演化

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描述了过去对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报酬不断增加,制度变迁不仅得到了支持和巩固,而且在此基础上,各种因素相互促进组织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城市群制度是以逐渐聚集、相互联系为制度变迁的初始路径,随着制度的演进,地方城市、区域经济、地方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主体获得利益,这使得城市群这种制度不断自我强化,企业、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不断增加,在新的制度需求的诱致以及报酬递增效应激励“制度生产者”增加制度供给。新的制度会不断代替旧的制度,原有的制度均衡将被打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将依赖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的循环演变机制以及城市群自身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不断发生形态上的改变。新的城市群形态不断出现并代替原有的城市群形态。

聚集和扩散是城市的两个基本功能,也可理解为城市化制度结构中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由非城市地区或周边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域流动以及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在聚集的过程中,城市生产将表现出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然而,由于城市经济资源存在稀缺性,随着城市的聚集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聚集将超过城市生产可能性边界所规定的极限,而产生聚集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而使得经济主体产生了对新制度的需求。聚集制度将被扩散制度代替,城市将通过辐射功能将聚集能量向周边地区释放,强化了周边城市,扩大了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当扩散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的功能又将扩散转为聚集。当聚集效应到了下一个极限时又将转为扩散,如此反复循环,促进了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化以及城市群的良性发展。

因此,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具有因果累积循环并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机制。从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城市聚集――城市辐射――城市再聚集――城市再辐射的无穷循环。从城市化制度变迁的过程上看主要表现为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再次非均衡――制度再次均衡的无穷循环。据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制度变迁的特征,城市群大致经历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组团阶段、城市群组阶段、城市群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式都与初始阶段的路径选择有关。

1. 市区域阶段。区域内仅有一个孤立中心,集聚作用尤为明显。大多数城市沿区域交通干线分布,只有少数城市远离交通沿线分布,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比较微弱。

2. 城市组团阶段。受区域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在区域交通干线上的重要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其功能的完善,城市间开始建立较密切的联系。

3. 城市群组阶段。随着中心城市聚集与扩散作用的循环发展,区域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伴随着与交通干线有着密切联系的支线网络的发展,那些位于干线上的城市作为次级中心地区的功能逐渐被强化,对次级城市产生辐射,然后次级城市再通过支线影响到更低级的城市。这样强化了城市间的关联性,逐渐形成不同地域结构功能的以都市区为中心的城市群组,至此,城市群形态基本形成。

4. 成熟的城市群阶段。随着城市群组交通网络日益发展以及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城市间的职能分工日趋明显,城市等级体系逐渐成形。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以及不同等级间的纵向联系均有所增强,逐渐形成具有完善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成熟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周天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制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谢永琴.城市外部空间结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2

区域性高校即地方高校,特指在某一地域或领域具有特色的高校,它以地方为依托,以专业为特色,服务领域辐射范围以地方为主,发展的功能和特色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因此在发展方向上往往异于全国性重点高校。一般来说,重点高校要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紧跟世界先进科技前沿,在创新、产业孵化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都是根植于重点大学实验室,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多的责任落在重点高校上。与之对应,区域性高校则承担了为先进科技落实培养应用人才、将科技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作用。

一、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森林、农垦较为发达,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地方性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依油而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这些地方高校既具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更富于地方特色。

(一)办学理念立足于服务地方,主打特色牌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各地市由省市共建共管的综合型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一类是专业特色明显,依托资源而兴的院校,随着规模扩大、学科齐全也逐渐呈综合型发展,以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代表。这些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依托资源、服务资源,特色明显、专项突出,在区域竞争中实力强劲。东北石油大学的生物驱油技术极大促进了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产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寒地水稻旱育技术为垦区300亿斤粮食的稳产增收做出重大贡献。

(二)人才培养以技术人才为主,增强实用性

当前,大庆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四大煤城要永续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相比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人力资源的可塑性、高附加值优势明显。全球范围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大庆油田的产业升级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庆市建立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需要各类人才的广泛参与。鹤岗、鸡西等煤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的技术人才。与地方共生的特色高校自然就承担了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大庆油田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大多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积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垦区和农村培养大量技术骨干,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积极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乡村工作;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为黑龙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稳固的人力资源保证。

(三)高校科研优势与地区特色紧密衔接

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大批科技成果都诞生在高校实验室,具有技术优势,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和市场处于彼此割裂状态。在新一轮企业升级过程中,黑龙江省区域高校主打地域特色牌,发挥了重点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庆市肇州县富美佳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提高养殖技术,建立了150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东北石油大学立足大庆,积极参与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推进了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大庆油田4000万吨持续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成果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必将迎来新一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校支撑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类型的城市。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林业等资源遍布全省,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大庆、煤炭为主导的四大煤城、森工城市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天然禀赋优势这些资源城市已发展了几十年,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破坏以及产业的升级压力、城市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严重。

(一)高校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孵化能力薄弱

黑龙江省各地方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专业门类日益完善,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适用性强的重点学科。但总体看来,趋同化严重,片面模仿学习重点大学的科研模式,致使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而且有些科研实验室与市场无任何对接,孵化能力极其薄弱。大庆市的非油产业逐渐形成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汽车产业为主,地方高校如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之对接严重不够,横向研究几乎没有,培养的计算机、车辆工程等专业人才大多流出域外,专业和市场处于各自为政局面,严重制约了双向发展。

(二)缺乏高校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缺乏科学性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属于矿区城市,条块分割,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品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矿区这一先天劣势不仅不利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的构建造成极大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美丽中国就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科学发展城市。地方高校具有理论优势、技术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地方与高校极少进行城市合理规划,一些城市发展往往具有跟风与随意性的特征,破坏环境、求新求奇盲目追求政绩时有发生。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就大庆而言就需要就需要整合高校的智力优势、地域特色、经济实力通盘考虑,从而避免盲目性。

(三)缺乏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制约城市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为原材料的上游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传统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性使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庆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四大煤城的煤炭产业、大小兴安岭的木材产业,产业单一,严重依赖资源,造成可持续发展困难。城市要转型、产业要升级增强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和地方合作应长期进行,但从目前看来,很多地方的校地合作目的性、逐利性太强,合作具有短期性、随意性。偶尔做一项合作课题、增加一个培训基地、实习基地。城市要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从而科学化、规范化。

三、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与资源型城市的有效对接具有“双赢”意义

(一)区域性高校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1.区域性高校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大多位于资源型城市,依托地方而建、省市共建共管,各院校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创新,突出和彰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为主、理论为辅;人才方向上,以培养专业为主、通识为辅。为油田、煤矿、林业、农垦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专业发展上,区域高校以地方为依托,服务地方为己任,加大横向课题研究,科学合理规划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仅为垦区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更广泛的参与属地地方经济建设,大庆市在发展棚室经济、良种培育上较多依托农大实验室,近期八一农大太空育种的成功为科学种植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2.区域性高校是提高地方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资源型城市要彻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资源产业要升级,就必须以信息化驱动、增加知识附加值。石油、煤炭、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破坏环境,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近年来,大庆市积极与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由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战略规划,更新创新观念,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和高校的对接上成果丰硕,一批富有大庆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陆续涌现。“日月星蛋白”、“油龙水泥”、“昆仑油”等一批品牌在全国叫响,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极大增强了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3.区域性高校是弘扬地方文化,增强资源型城市软实力的依托平台。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并打上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区别于域外文明的独特性。黑龙江省作为一个移民大省,长期以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闯关东”文化,“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区域性高校有很多根植于这种独特文化之中,东北石油大学深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弘扬的“北大荒精神”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进取精神。资源型城市曾经孕育和发展了地方文化,在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性高校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积极研究探讨地方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进而形成资源型城市软实力。新时代的大庆精神更多体现在创新、升级,铁人精神则更强调竞争,在大庆市现代化国际化转型战略中必将有效增强大庆的软实力。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区域性高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1.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高校教育科研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以创新为导向、以高校技术人力为支撑,资源企业产业升级、矿区城市角色转换,极大增强了资源城市的竞争力。反过来,城市财富的增加、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反哺属地高校,无论是硬件支持、协作机制的构建、横向科研的扶持,地方都给予极大地帮扶。在科研上,大庆市政府、大庆油田每年都拿出巨资在东北石油大学设立科研基金;在福利待遇上,大庆市政府对高级人才增加政府津贴、住房、医疗等补贴,保障了高校教师的科研热情,促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兴建。

篇3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对阜阳市承办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此次跳伞赛对阜阳市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结果得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还能推动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小城市 体育赛事 城市发展 重要性

一、有力的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迎接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阜阳市从2010年开始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策划实施了28项城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使中心城区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公用事业支撑城市高水平运行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心凸显带动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实施“魅力阜城计划”,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标升级改造。到年底,全市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全市、城镇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7%。颍河、沙河、泉河等八条水系污染治理效果明显,其景观和城市减灾及治污减排效果已初步显现[1]。

2010年,阜阳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开工和续建总投资76亿元以上的城建重点工程,其中当年完成投资58.9亿元以上。2010年城南新区建设道路共23条,续建项目5条,新建项目18条。根据计划安排,将有21条道路(段)在今年完成建设。八里松路(西清路―颍州南路)、阜王路(三清路―润河路)、润河路(西清路―阜王路)等5条续建道路项目,大大提高了道路的输送能力,为跳伞赛的顺利举办打下了坚实地基础[2]。

二、树立了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

阜阳市委、市政府立足于阜阳提出了“航空运动、阜阳特色、赛展游结合”的跳伞赛的主题思想,将以富有成效的大会组织、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整洁的城市容貌、和谐的社会环境、欣欣向荣的城市姿态、文明热情的群众迎接跳伞赛[3]。比赛期间将开展许多富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传播跳伞赛内涵,打造成具有阜阳特色、具有观赏性的体育盛会;举办一系列的航空交流活动、“航空宝贝”的选拔、“我心目中的航空”摄影活动等,传播航空文化,让跳伞运动与普通百姓实现零距离接触,向人民普及航空运动的知识;策划了一系列的阜阳风光旅游等活动,丰富、增加、传播跳伞赛内涵,让游客朋友们尽可能的感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阜阳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推动了城市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阜阳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坡对颍州西湖有着“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高度评价。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的承办,海内外的运动员和媒体记者云集阜阳。跳伞赛期间,阜阳市各大酒店以及乡村旅游餐馆接待异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跳伞赛期间餐饮消费比往年提高两至三倍。受跳伞赛拉动,酒店入住率也明显上升,入住率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37.5%,营业收入增长35%,阜阳国际大酒店、国贸大酒店等商务酒店客房入住率实现快速增长,平均入住率达到85%以上,跳伞赛期间,有的经济型酒店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4]。

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阜阳居民的体育消费变得活跃,健身运动成为当下阜城市民的流行趋势,体育健身消费产业链也已逐渐形成。从阜阳金仕堡、宾仕堡健身会所了解到,从2011年跳伞赛后,前来健身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健身人群也由以前的白领为主体向普通市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四、结束语

运动会对举办地具有多种潜在影响,举办者要根据地方发展的需要,确定举办该届运动会的综合目标,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5]。跳伞赛前后阜阳体育事业的集约发展,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和深刻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牢牢抓住体育赛事带来的机遇,大力构建“城市体育运动城”打造集比赛、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优质项目。

参考文献:

[1] 孟根芳.18条河流“编织”阜阳“滨水城”[Z].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2] 张丽.阜阳城南新区21条道路今年将完成建设[Z].阜阳新闻网.

[3] 肖锋,沈建华,刘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2-3.

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省域空间;经济转型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考虑的事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即从全市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图1)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看,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而相互作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则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2]。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省域视角的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考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有较高的效应;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3]。省域要素空间配置,反映的是不同区域内的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是资源型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集聚能力的体现。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重庆市有规模资源矿产分布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 根据王青云[4]、樊杰等[5],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即为资源型城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迫于数据因素,着重考察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9年仅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10%以上的就有万盛、南川、綦江、奉节、荣昌、永川、梁平等接近10个区县,另根据重庆市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资源的存储情况估算,重庆市具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接近20个。。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6]。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3]、刘赣州[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重庆市总体生产函数:

LnY=729-045LnL+053LnK

(002)(057)(000)

R2=099

一小时经济圈生产函数:

LnY = -472 + 124LnL + 054LnK

(017)(002)(000)

R2=099

渝东北翼生产函数:

LnY = 1033 -108LnL + 045LnK

(000)(002)(000)

R2=098

渝东南翼生产函数:

LnY = 1193 -165LnL +036LnK

(000)(000)(000)

R2=098

由此可以得到重庆“一圈两翼”各资源要素的贡献率(表3)。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笔者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 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 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F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F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LP(E)>0,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KP(E)>0,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3)TFP(E)

由于“区优效益 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成功转型[8]。基于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9]。

重庆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城市空间功能优化,一是要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强区县合作,加强发达城市圈与资源型区县的互动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如万盛地区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发展,促进两翼地区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尽可能整合跨区域资源,打破行政界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主要表现为接续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则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重庆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是要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协调推进机制[10]。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的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映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1]。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优化重庆市市域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分布于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路,按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解决转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后续规划中,将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中,特别考虑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

第二,建立倾斜性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应采取以贴息、垫息、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重大项目布局上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发行企业债券、确定外资的区域投向、筛选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时,应向资源型城市有所倾斜。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高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性投资,以诱导和启动社会性投资。

第三,建立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市级专项资金、专项投资的补助力度,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倾斜,增加对荒山、沙地等未利用土地用地指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适当降低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在人才保障上,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EB/OL].wwwgovcn/zwgk/2007-12/24/content_841978htm

[2]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 [M] .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3]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7.

[5]樊杰.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6]肖劲松,毛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2006:146-152.

[7]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1):59-63.

[8]刘吕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成本要素探论[J].求索, 2008(2):10-12.

[9]常春勤.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转型期优化调控[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22-35.

篇5

关键词:城市形象;节庆活动;旅游节;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65-03

一、城市形象概述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客观形势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物质景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形势、社会面貌、政治表达及历史文化作出的总体分析和全面评价。[1]”城市形象由精神形象、行为形象与视觉形象三个层次组成。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的著作中,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视角,论述了城市形象的五种主要构成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强调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活动与城市环境的双向交流,进而形成意象。同时凯文・林奇指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的物质元素是同等重要的。[2]”城市视觉空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的特定形象。城市视觉空间是城市的各种文化、现象、内涵的提炼,是城市形象外在的视觉表现形式。由静止的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设施等所构成的城市视觉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持续性,不会产生很明显的变化。城市居民的活动则成为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城市居民的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日常生活活动等。

节事活动是文化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节事”是“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的简称,指事先经过策划具有明确的主题,针对广大公众有组织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3]。旅游节是大规模的人群聚集活动,人们在充分感受当地独特的地域风情、丰富的娱乐活动、热烈的大众狂欢。旅游节活动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人们的活动和心智的发展产生交互作用,在对城市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体会到了城市的精神,形成了对城市特定的印象。

二、上海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的视觉形象以人工环境(建筑物、景观、装饰)和自然风光(地形、植物、水体)为主体,是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对城市历史、传统的浓缩,反映出城市决策者、建设者和城市居民对城市的理解和向往,体现出一定时期内城市艺术和技术达到的水平,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外在标志。地域文化是城市视觉识别形成的语境,城市文化理念是城市视觉识别的基础,而城市的行为识别则是城市视觉识别的依托。城市的视觉形象可以是有形的、可见的具体局部形象,例如城市的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水景、雕塑以及其他视觉感知的景观等,也可以是色彩、造型等视觉要素组成的、在受众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意象。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外来文化的互相渗透与交叉,逐渐形成由多元文化汇集而成的大都市,其特性为海纳百川。城市建筑、空间是城市市民生活、风俗习惯和维系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市民集体记忆和日常体验的场所,是城市的物质形态和区域文化的综合反映,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海派建筑,是上海开埠160多年以来历史、文化的沉淀,显现出上海的城市风貌与特色,构成了上海独特的视觉景观。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优秀的历史建筑得以形成,特别是集中反映上海近代史,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风貌,是上海重要的都市文化遗产,是市民文化认同与城市可识别性的重要依据[4]。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些优秀建筑与视觉空间是上海提高城市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本和景观资源。

外滩自上海开埠后,洋行、银行林立,开始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及贸易中心,也被称为“东方华尔街”。外滩建筑呈现西方多个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风格,西面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仍然保留着具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各式风格的大楼52栋。外滩是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源头,公园、马路、电车、路灯、电话等现代文明率先在外滩出现,引领上海的现代城市建设[5]。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标志性的大楼,由政府机构所在地变身为世界著名银行、保险、饭店、外贸机构等的驻地,外滩的城市功能、风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黄浦江两岸的道路是上海城市中的重要通道,也是一个明显的边界。20世纪90年代,在外滩的对岸,现代性的高楼大厦群开始矗立在黄浦江东岸,东方电视塔、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高耸入云的建筑与外滩隔江相望,外滩的景观发生巨大变化。浦东陆家嘴与浦西外滩,两个风格迥异的区域,在人们的意象中将当代上海与租界上海连接在一起,跨越中西文化的壁垒,形成上海独特的视觉形象。

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新旧完美融合的城市风情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使上海成为全球独具特色的文化城市。外滩、城隍庙、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外白渡桥等,是上海这座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经典地标式建筑。据调查,外国人眼中印象最深的是中西荟萃的文化积淀,外籍人最喜欢的地方是外滩,排在第二位则是豫园。同时,上海又是一座现代时尚的城市,“从‘国际人士’的视角看来,上海是一座现代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上海‘壮观大都市’的形象还是非常鲜明的。[6]”通过对台湾游客的研究表明,台湾游客把上海旅游目的地看作是一个现代化都市风情浓厚的地方[7]。

三、上海的城市节庆活动

城市节庆活动是基于城市社会发展与城市传统文化特色,具有浓郁地方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特征的周期性民间节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城市节庆活动突出了资源整合、社会认同、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充分展示了城市的独特形象与吸引力,对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日益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事件和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宣传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手段。上海不仅拥有传统文化的精粹,如京剧、越剧、沪剧、评弹、滑稽戏等,而且还是油画、话剧、交响乐、电影等源于西方的文化形态在我国的发祥地,体现着东西方文化在这座城市里的交融[8],塑造了上海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形象。近年来,上海节庆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快,已形成一批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品牌渗透力的节庆活动,比较成熟的有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电视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桃花节等[9],这些节庆活动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从主题看,有综合类、自然类、民俗类、文化类、艺术等类别;从形式看,节庆活动融入了文艺演出、游览参观、展览会、商贸洽谈、论坛等。

城市旅游节庆是以主题化时空、现场聚集为特征的,依托城市某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举办的大型节日活动,不仅为公众营造一个集体愉悦的城市氛围,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接近城市文化、了解当地民族风情的机会[10]。

上海每年举办上百个各种主题的节庆活动,营造了以上海地域文化为特征的快乐体验时空,是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符号性代表,同时,城市影响力得到扩展,凸显出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优势。

上海旅游节自1990年开始举办,依据上海本土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形成了涵盖观光、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展览等近40项旅游节庆活动,多项品牌活动在旅游节亮相,如国际音乐烟花节、南京路欢乐周、浦江彩船大巡游等传统节目,还有上海特色旅游食品评选、召稼楼中秋放灯游园等全新活动。上海旅游节平均每年能吸引游客800多万人次,一半以上来自海外和内地其他省市,前来参加旅游节的国内外游客以及表演队伍,都能感受到上海旅游节给城市带来的热情和节日气氛。作为上海旅游节核心产品的花车和方队巡游,更是为市民、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节庆盛宴,是上海旅游节的传统品牌。多支来自海内外造型各异的各国花车,还有充满民族风情的境内外团队表演,展示了各国各地区的风光和旅游特色,是上海旅游节的亮点所在;开幕大巡游则有来自境内外的几十支团队参与表演,是一项集结了世界各地花车巡游和表演团队巡演的精彩盛会。

四、城市形象整合基础上的上海旅游节创新机制

随着体验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态度和出游方式选择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游客参与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文化体验[10]。旅游节庆包含丰富多彩、种类众多的旅游产品,营造各式各样的欢乐氛围、境内外民众参与,满足了体验文化时代游客的需求。但专家认为,上海节庆活动的服务对象应更加明确。许多活动吸引了外地游客,但本地市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本地市民的参与与消费状况对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本地市民把某个节庆看作自己的节日,让市民选择近距离出游或者就在本地参与旅游节庆,活动才能深入人心、做大做强。同时,上海的一些综合性节庆活动包含的子项目过多,形式混乱,互相干扰,反而会冲淡活动主题,不能很好地体现节庆的内涵与特色,上海节庆活动的主题也应进一步聚焦[9]。

可持续整合沟通,是在美国学者舒尔茨整合营销理论的基础上,由日本电通公司提出,该模式秉承了舒尔茨整合营销沟通的传统,强调营销即沟通理念,注重内外沟通过程中全社会所有接触点的个性互动,通过主题化活动,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并积极行动[11]。

视觉形象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视觉空间与精神文化底蕴的融合。城市的各种视觉要素需要有序的、系统的组合,才能体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完整,才能给人统一的、整体的、和谐的印象。上海东方与西方建筑的结合、历史传承与现代化都市的融合,在国内外游客眼中呈现出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现代时尚的城市视觉形象,旅游节庆活动需与城市视觉形象整合,才能更加突出城市个性化,加强节庆的特色与吸引力。

(一)精心构思旅游节的主题

城市节庆活动源于城市历史渊源与市民活动,源于居民的生产与生活,而后又内化为居民自身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节庆的兴起往往是城市居民自发的行动与诉求。“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其本质是将传统节庆植入现代旅游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参与性与休闲性,激发广大游客的旅游情趣,实现传统文化的旅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2]”

上海旅游节的主题应根植于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传统,提炼出上海鲜明的文化符号系统,融汇中西文化的元素,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涵,才能吸引更多市民与游客的参与。

(二)旅游节活动内容要突出地域特色

旅游节活动包含演出形式、仪式、程序、传说等,与传统节事活动相比更为灵活,在活动创意上既要突出主题,具有参与性、娱乐性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性,每项活动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又需要时常更新,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与游客的变化,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以增强旅游节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让本地市民感到亲切,又要让外地游客有新奇感。上海旅游节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近40项丰富的节庆活动,来自境内外花车和方队巡游是上海旅游节的标志性活动,带给国内外观众的特别旅游体验。旅游节大量的演出形式、仪式、程序、传说等如果能结合上海城市的视觉形象特色进行整合,不仅进一步加强上海旅游节的整体形象,形成区别长三角地区其他旅游节的特色,还能增加游客的整体体验感受。

(三)旅游节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旅游产品是节庆活动举办时凭借的各种物质载体,以及在节庆活动基础上延伸的、专为游客设计制作的各种旅游物品,如赠品、纪念品和旅游食品等。旅游产品是特色化旅游城市所特有的产物,是文化与传统的集中表现,不仅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更是一种传达文化价值的载体。旅游产品是游客参与旅游节的符号,能够唤起民众的情感,传承节庆的文化精神,延伸旅游体验的意义,深化游客的记忆。上海旅游节产品的设计应当深入挖掘、拓展和保护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内涵,以海派文化的差异性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有效汲取上海地域文化的精髓,利用上海独特的文化元素,打造丰富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市民与游客的需求,开拓旅游消费市场。

(四)旅游节形象传播过程中注重地域视觉元素的应用

旅游目的地形象包含感知形象、情感形象,以及两者综合形成的整体形象。旅游经历、亲身体验会形成游客的目的地形象,而游客对自己认知、情感经历的评价又会通过人际传播,向周围人群扩散重游意向、推荐意向、口碑等,形成了潜在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潜在的游客,媒介不仅是旅游节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还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甚至对旅游节进行虚拟体验,影响了市民和国内外潜在游客对旅游节的总体印象,从而成为旅游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者。因此,无论在旅游节活动现场的标志、设施、道具,还是传播媒介上的旅游节要素,都会最终影响旅游节的整体形象,需要将旅游节的各项活动进行整合,利用上海地域文化元素联接旅游节形象的各个环节,并与上海城市的视觉形象相互映衬,才能让上海旅游节的形象得到有效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陶建杰.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J].城市问题,2011(2).

[2](美)林奇著.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

[3]吴国清.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的影响机理[J].人文地理,2010(5).

[4]张松.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J].上海城市规划,2011(4).

[5]孙玮.“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刘康,韩瑞霞.上海国际形象实证调查结果及启示[J].对外传播,2012(7).

[7]胡瑞明,黄妍.台湾旅游者对上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J].北方经济,2010(16).

[8]东华大学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褚云茂.塑造上海“世界城市”新形象[N].解放日报,2010-11-05.

[9]徐敏.节庆活动:应吸引更多市民“同乐”[N].解放日报,2008-11-09.

[10]黄猛,李丽霞.城市旅游节庆体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4(1).

篇6

关键词:立体造型;城市园林;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3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恶化,因此使得环境的话题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市园林的建设。城市园林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是为了能够美化人们居住的城市。因此,植物立体造型在城市园林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 植物立体造型的树种选择

植物的立体造型是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利用植物进行全方位的绿化、美化环境。在有效的空间内将绿化的面积做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在选择植被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最好是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那就更相得益彰了。

因地制宜,城市的基调基本上都是以乡土树种为主,加之引进新的外来的树种为辅。比如安徽本地的马尾松和国槐,加之引进的青铜、紫荆、合欢等,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再比如,长江流域引进的夹竹桃,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体抗风沙和空气污染。

中国很多地方的植物,都是具有独具特色的。例如,扬州的琼花,花开之际满城飘香;上海的白玉兰种植道路两旁,已经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标志;还有开满昆明的山茶花,为这个城市带来一种别样的美。

2 植物的配置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现在的城市绿化过程中,不仅仅考虑的是绿化,同时要兼具科学性和观赏性以及艺术性。所以植物的立体造型,反而成为现在城市绿化的一个标准。植物的配置要有2个要求:要考虑构图、色彩。季相和种类等,使之要相互和谐;要考虑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配置。

2.1 顺应地势,划分空间

简单地说,就是因地制宜,顺应天然,不要强制性的进行不合理的配置。对好的进行保留,切勿过分的以人工为主。

2.2 具有多样性

植被以多样为主,既不要单一乏味,也不要重复杂乱。空间是一个整体,可以进行大的单一,布局可以多样为主,既存在观赏性,又不显的杂乱。

2.3 错落有致,凸显主题

这就是常说的,要有明确的主题。确定好主题,就不会把每个植物造型变得复杂,凸显主题,其他植物辅助,要求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体现园林之美。

2.4 与自然协调

这里考虑的就是植物的种植要考虑是不是与环境相符。

2.5 突出季节性

设计立体造型时应考虑每个季节的需求性。不要导致每年只有一个季节能观赏到,要运用好植物的季节性,保证每个季节都可观赏。

3 植物立体造型的应用

植物的立体造型并不是单指植物,而是指设计的园林景观的立体造型。比如最常见到的立体花坛。它是应用最广泛的立体造型。由于占地小、植被少、极具观赏性的几大特点,被建于广场、街心花园、步行街、公园、城市绿地等等,甚至还被移到室内,例如商场,展馆等,充分发挥着立体造型的优势,满足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

4 植物立体造型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决定着植物立体造型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城市的建设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注重建筑建设和道路建设,忽略了绿化建设。随着环境不断被破坏,环境也逐渐恶化,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的重要性,因此城市绿化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只是简单的栽种一些简单易活的植物,不但作用比较小,同时也不是非常的美观,因此植物立体造型应运而生,很快的融入园林建设当中,并在当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将会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来说,绿化是一直广受关注的话题。对于城市园林的建设来说,植物立体造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合理的运用不但能够节省土地面积,同时还能够将绿化效果有效提高,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装饰出自己城市的风格,在未来的一阶段中,植物立体造型的应用将会愈加的广泛。

参考文献

[1] 唐登明,李双全.观赏藤本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6):12986-12987,13084.

篇7

【关键词】重力模型 城市地价 经济发展

一、数据来源

西方学者对地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地价内涵出发,通过对区位要素的综合分析来探讨地价的评估方法,或者对地价进行评估实例的研究;二是通过分析市场地价资料,解释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城市区位要素的关系,以完善空间地价理论,我国由于土地市场形成较晚,且不成熟,缺乏系统的地价资料,地价资料不易获得,有关地价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地价影响因素、地价时序变化、地价政策和土地市场研究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影响地价的因素地区经济做以分析经济gdp数据和地价数据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往往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

由于江苏省发展极其不平衡,所以将其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经济gdp数据来源于2007到2010年《江苏省年鉴》,地价水平数据来自2007到2010《江苏省地价报告》。

二、研究方法

正是因为江苏省各个县发展不均衡性,才有了经济发展的县有“热点”、“温点”、“冷点”之分,同时由于政策地域等等复杂的原因,也使地价水平的县有热点”、“温点”、“冷点”之分。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根据聚类分析,利用spass软件对研究区的地价和经济水平进行分别分类,分别分出“热点”、“温点”和“冷点区域”。

要素分布的重心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因为要素的分布重心必然向该要素的高值区偏移,所以一个区域内某要素的重心位置能较好反映该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要素重心位置的时空变化规律,则能更有效地反映该要素在二维地域空间分布的偏离性和演化规律。重力模型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数理模型,是指区域空间的某一点,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力量”能够维持整体的均衡。重力模型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N=■ (1)

N=■ (2)

式中:N、E 分别为区域某要素空间重心的纵坐标、横坐标; Ni、Ei分别为区域中第i个元素的纵坐标、横坐标;Qi为第i个元素的要素值。仅将重力模型用于地价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各个县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gdp数据和地价水平的地价数据统计比较精确完善,使之有一定可比的基础,有连续性和动态性;二是省内经济发展多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经济主导区域的周边地区往往成为第二核心市场,距离衰减规律有很大作用,重力模型的精度在衡量省内经济地域时空分布规律时会受到干扰。本文根据经济重心值得地理坐标是否与地理重心指标吻合,得出结论。

三、数据分析

由于在江苏地区,苏南苏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所以我们主要分为三类,以大概区域地理位置划分,苏北中包括:

根据表1苏北地价三个区域的重心和GDP三个区域的重心来看,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热点区域与温点区域的走势基本吻合,冷点区域在2010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稍有差异,但整体r值全部在0.8以上,属于高度相关。

根据地价热点区域的经纬度和经济热点经纬度走势来看,其重心基本处于波动状态,在2010年底基本是往东往南部发展方向偏移,其原因如下:

(1)热点区域,也就即徐州,有向东向南部发展的趋势,原因有三:

城东板块的商业繁荣特征优于西区,大量的企业选择在东部方向附近拿地。况且往东南发展有大量廉价的土地,方便其发展

徐州将成为东陇海地区城市群核心区。作为城市集群的核心区,徐州市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样看来,在徐州投资房地产,盈利的空间很大。过去讲徐州都市圈,讲淮海经济区,现在我们研究认为,应该把徐州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那就是在国家战略规划中,徐州在东陇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定位。

高铁附近是未来新城市核心区的商业区,将来徐州城市的商业路,除了淮海路、和平路的发展前景是最大的。所以,较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愿意将眼光放在东部高铁附近。

(2)在冷点区域中,以连云港为首的包括赣榆,灌云以及徐州周边地区,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下,GDP与地价的地理坐标统一向东部发展,由于连云港东部临海,政府为了打造东部临海城市的崛起,所以从08年起,大量财政投资在东部,带动了临海城市的发展。

(3)温点区域的经纬度波动较大,在2009年前期有向徐州重工业基地发展的趋势,在2010年后,由于煤炭资源的减少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控,向东南部发展。

从三个区域的经纬度发展来看,往东南部发展,并且由于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地价与GDP受影响较大,波动幅度较大,但整体来看,GDP重心的发展还是与地价重心是同步的。苏南主要包括:

根据表1苏南地价三个区域的重心和gdp三个区域的重心来看,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其两两走势基本吻合。通过分析两两重心的相关度,r值全部在0.8以上,属于高度相关。

根据地价热点区域的经纬度和经济热点经纬度走势来看,其重心基本是往东往南偏移,基本是往上海方向偏移,其原因如下:

(1)根据资料显示自从2007年以来,上海土地交易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涨幅,高于同期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其中,以住宅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价格上涨最快。土地价格的加速上涨,体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未来房价上涨抱有较高预期。与此同时苏南地处长三角这一全国主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市密集带, 紧邻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基本上属于上海1小时辐射圈内。

(2)2008年7月1日,铁道部、江苏省及上海市三家共同投资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开工,进一步加强了苏南地区和上海的联系,靠近上海的地区地价被进一步带动。分析温点地价经济重心走势和冷点地价经济重心走势发现,其均往热点区移动,与热点区的绝对值差距越来越小。

三个区域重心经纬度差呈现出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表明,随着保障性住房政策出台等政府地价调控的加强,以及目前政府调整经济发展轴等调控行为,苏南各地的地价状况和经济发展虽然很差距,但差距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苏中包括:

苏中经济地价经度关系

苏中经济地价纬度关系

根据表1苏中地价三个区域的重心和GDP三个区域的重心来看,从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三个区域经济地价重心的走势基本吻合,整体r值全部在0.85以上,属于高度相关。冷点与温点区域的重心与热点区域的重心差值在逐渐的减小,逐步的向南通沿海这些热点区域靠近。

热点区域分析。热点区经纬度在08年经纬度基本保持不变,从09年开始,开始往东南方向发展,其原因如下:近年来由于苏南和上海的产业调整,部分一般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中转移,南通等沿海城市由于地域和交通灯因素成为转移的首选地,其用地量也大大增加,出现了地价上涨的趋势;宁启铁路的开通,再加上南通等热点城市的自身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些城市更加的靠近沿海,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温点区域分析。温点区由于政府的调控作用,特别是相关免税等优惠性政策的出台使其GDP在2008年大有增长,往后的几年中,在gdp的增幅与地价的增幅保持一致,几乎为同一地理位置,符合客观事实。

三个区域重心经纬度差呈现出逐步缩小的变化趋势,但是其差距还是比较大,政府仍需加强调控力度,借鉴苏南模式,维持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篇8

关键词:外溢型经济 SWOT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战略

一、引言

外溢型经济是基于外溢效应理论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外溢型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论述较少,比较接受的一种定义是:外溢型经济是经济体之间在技术、成本等势能落差的作用下,处于优势地位的经济体通过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溢出知识、信息、资本等要素,获得经济收益并对外部经济体产生显著外溢效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外溢型经济不同于外向型经济,它具有开放、合作、互惠的特征,对相关行业、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国外许多学者针对不同要素溢出效应的存在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如罗默[1](1994)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意识到知识具有外溢效应,知识生产部门通过外溢效应机制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卢卡斯[2](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指出人力资本高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有利影响,提高了周围人的生产效率。MacDougall(1960)[3]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国内对外溢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国外研究基础上的应用研究,韩燕[4](2004)在对FDI对东道国的外溢效应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FDI技术外溢是跨国公司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载体,并认为FDI技术外溢能够对东道国产生正外溢的效应。惠宁[5]对知识外溢进行了研究,周平[7]、陈美兰[8]等学者通过量化模型对人力资本外溢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基于SWOT的深圳市外溢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本溢出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国内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集聚和扩散地,发挥着重要的资本溢出功能。截至2010年6月底,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系统流入资金8.21万元,流出资金7.08万亿元。2010年深交所新上市公司321家,位居全球第一,筹集资金4083.79亿元,位居全球第二。深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外溢中心。

2.产业外溢步伐不断加快

伴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市产业向外溢出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内地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深圳产业外溢逐步多元化。在国内方面,2006-2010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在广东省内投资项目共39个,项目投资总额638亿元,投资地点涵盖全国大部分省际城市。在国外方面,2010年深圳经核准新设境外投资项目257个,经核准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88671.72万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71464.62万美元,海外并购项目30个,并购项目逐渐深入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研发领域。

3.技术外溢效应正在逐步增强

截止2010年,深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已达98.58万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4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超过3万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832.4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7%,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排名第二。此外,在空间地理上,基本上形成了以深圳为技术研发中心―东莞、惠州为加工制造中心的产业布局,深圳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所发挥的外溢作用越来越显著。

(二)劣势分析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80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3亿美元,FDI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对深圳的溢出,对推动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1991-1996年间最为明显,深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3.9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20.51亿美元,年均增长40%。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深圳市进出口贸易增速逐步趋缓,对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降低。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放缓,对深圳的外溢效应也逐步减弱。

(三)机遇分析

1.产业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跨国公司重新整合全球生产供应链、先进服务业跨境转移、国际人才流动加快、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以及,都为深圳发展外溢型经济带来了难得机遇。低碳经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国际跨境投资新的重点领域,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投资新兴产业研发、制造活动的重要地区。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先导区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拥有发展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产业基础,同时具有吸引国际投资的丰富经验,有成为国际新兴产业外溢技术、外溢资本重要承接区的条件和可能。

2.政策机遇

近年来,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为深圳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如《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及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推出,为深圳向外溢出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吸纳优质资源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了深莞惠一体化和深港创新圈、金融合作区建设进程。此外,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再次授予深圳四项“先行先试”权,新的政策优势,为深圳设计、制定走外溢型发展道路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挑战分析

近几年来,涉华贸易救济案件及安全问题严重限制深圳产品出口与技术获取,阻碍外溢型经济发展。未来深圳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与增加出口方面,将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在国内区域经济方面,受行政区划与地方利益的影响,国内每个地区都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利益,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地方保护等问题严重阻碍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产业分工协作;同时,由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制度性的差异,也限制了区域间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此外,深化深港合作还存在体制障碍,两地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阻碍了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教育合作的顺畅开展,严重影响了两地资源的共享和双方优势潜力的发挥。

三、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突破空间和资源瓶颈制约,增强承接外溢和辐射能力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性资源的紧约束、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社会发展模式的脆弱性、战略性空间的低效利用的四大问题日益凸显。深圳要发展外溢经济,必须拥有自身作为“增长中心”的强大实力,强化极化效应,促使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快速在自己周围集中,才能引领外溢发展的格局。深圳外溢型经济发展应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围绕技术和知识密集化聚集,打造外溢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高端制造业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及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抢占产业外溢发展制高点。

(二)壮大外溢型产业,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深圳市发展外溢型产业首先要将以发展成熟的、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制造业或车间迁至原料、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而在深圳本市可设立相关总部,主要的任务是进行研发和创新,设立行业的公共技术平台,着力实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同步策略;其次,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抛弃以往的“内部化”策略,采用“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外部化”策略;第三,出台某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或建立大型的工业园区,保持这些产业上的优势和聚集。

(三)科学谋划外溢发展战略,通过区域经济创新提升深圳经济质量

深圳市发展外溢型经济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首先,政府等相关部门职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外溢型经济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观念。更加高度重视技术和知识力量,更加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更加高度重视打造支持知识创新机制。政府必须加快转变经济管理重心,从发展速度管理转向发展效益管理;促进经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职能分离,着力营造适宜经济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其次,发展外溢型经济国内尚无经验可循,必须充分借鉴外部经验,依据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创造“深圳质量”要求以及全球外溢型经济发展新特点,制订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应当健全外溢型经济统计和专项报告制度,对外溢型经济运行实行动态监测,根据经济运行需要,及时调整政策措施,避免因经济过度外溢出现产业“空心化”局面。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外溢效应不断增强。发展外溢型经济是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市外溢型经济发展要强化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按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深莞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深圳作为首个提出外溢型经济发展的城市,因此要将其打造成外溢型经济创新发展的发源地,经济辐射的基点,全国市场的核心,形成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慧宁. 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7 (01).

[2]徐盈之,朱依曦.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 6):105-112.

[3]Romer,P.M. 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 1002-1037.

[4]Lucas, 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5]MacDougall, G D.A.,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from Abroad: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Economic Record 36: 1960,13-35.

[6]周平.二元经济理论与人口流动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2008,(8):40-42.

篇9

一、深圳建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标

深圳市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应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l、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

四、深圳建设 现代 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的主要 问题

深圳具有成长为华南地区重要句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种种挑战,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就使得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紧迫。

1、物流增长低于 经济 增长,与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减弱

深圳物流量增长明显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 着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wWW.133229.COM从物流产业主要指标 分析 ,深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居于劣势,物流专业化运输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近年来过境运量下降、平均运距减少的现状来看,深圳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由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经由深圳到珠江三角洲的中转运量在深圳全 社会 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深圳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趋于弱化。

2、物流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域市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目前 虽然传统的三级批发和零售的固定流通模式被打破,流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物流产业。主要表现为:物流组织和 方法 以及手段与现代经济 发展 要求不相适应,生产与流通、消费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造成物流 企业 规模偏小,产业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薄弱。

3、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

从华南地区来看,深圳位于国际性贸易中心和购物天堂的香港及华南地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之间,而且在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集中了13个城市,在商业服务的半径和争夺顾客群方面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从全国范围分析,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上海等大城市的竞争。近年来上海大力提高物流 科技 含量、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绝不是一个城市就能完成的,但上海的快速发展的确对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步伐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五、深圳建设物流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物流产业国土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鉴于物流产业与设施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和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与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l、明确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单位不得擅自自行进行,应依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制定全市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各节点区功能应以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流的国际性城市和花园式的环境为指导,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地理优势,形成各具分工特色的转运。仓储。批发。配送。展示。购物、消闲以及娱乐互相配合的物流中心。

2、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1997年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100万箱,这是一个 历史 性的突破。按照国际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惯例,100万箱是一个港口从转运港口走向远洋港口的起点。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深圳港群,特别是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充分利用深圳优越的港口和已经形成的 交通 枢纽条件,改变目前深圳单纯充当过境运输要道城市的形象,变过境物流为与商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将是深圳近期在发展物流业方面重要的任务。

3、加快实施铁水联运的布署

深圳地处京九、京广和广深铁路的交会点,这三条铁路与平南、平盐两条地方疏港铁路连通,货物可以直通深圳东西两海港区,实现铁水联运。深圳西部港区可以通过珠江水系完成江海联运。广深、深汕、深惠、梅观、机荷五条高速公路,把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城市相联。对此深圳将贯通行业间的信息联系,打破行业界限,提高货物转运效率。

4、促进物流与商流的联动

在加快建设华南集装箱转动中心及盐田港集装箱后方转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功能,发展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引进新商业经营方式,建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辐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物资配送中心,同时努力发展对香港供应的国货大型配送中心。对经香港输入国内的商品,在深圳建立大型进口货物物流中心,沿京九线和京广线形成面向全国的长距离物流运输。

5、加快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平湖物流中心在深圳物流业的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深圳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发展物流业的公铁水衔接的枢纽点。为此,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加快平湖仓储区建设的规划,制定开发建设平湖物流中心区的扶持性优惠政策:

——允许有条件的平湖物流中心区内企业设立保税仓库业务,以支持盐田港的发展;

——平湖物流中心区对用水、用电严格管理和控制价格,以降低物流业投资成本;

——为了吸引仓储物流企业投资,在平湖物流中心区实行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设施费,缓交地价。

——原笋岗仓储企业经批准改变功能后,迁往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可获部分补缴地价退款优惠。

篇10

摘 要 通过问卷式面访的形式对贵阳市省社区府社区体育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合有关的文献资料,对该社区的体育组织的产生,居民的健身意识、体育健身条件、组织管理和经费状况等与全民健身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社区尚未形成健全的体育组织,组织者和居民的健康意识还存在误区,体育锻炼意识还不够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还有待深入。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贵阳市 省府社区 社区体育 形成与发展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社区体育正在各个城市兴起,但是由于社区体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的需求。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针对社区体育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社区体育的定性、社区体育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社区体育活动群体的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场地设施、指导员队伍建设及社区体育产业化运作等,其研究成果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对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从社区领导对各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活动程度、活动形式、体育消费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更好地发展我市社区体育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对贵阳市省府社区7个活动点的相关负责人与参与者进行了调查。

(二)访问法

面访了体育局群体处和省府社区的主要负责人,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三)文献法

查阅文献、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当前我国社区全民体育活动现状,收集全国社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先进经验,为撰写本文寻找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开展状况

1.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情况

贵阳市省府社区的前身是贵阳市云岩北京路办事处第四居委会,于2001年8月社区体育组织建立,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共同组成的社区体育组织,实施着街道的文化和体育双重组织管理职能,社区体育也逐步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经访谈获知,贵阳市省府社区组织受到贵阳市和省体育局群体处、云岩区办事处文化教育体育工作站、居委会的领导。社区的体育组织以锻炼方式来分别组建,都是由群众自发、自愿组建起来的,如枫叶红舞蹈队就是由爱好民族舞蹈的群众自发组建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担负着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基本职能。省府社区有一定规模的健身点7个,每天参加锻炼的人数达600人左右,已形成了以办事处为龙头,以辖区单位为依托,就地、就近、就便开展体育活动格局,有效的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2.社区体育活动情况

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有日常活动和经常性体育竞赛两种。日常性活动主要在晨晚活动站进行,活动规模受场地、天气、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晨晚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7个健身点。每个健身点在12-100人之间,体育活动的频率为第周5-6次,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为60-90分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离退休老同志、部分在职的中青年同志、学生、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年龄结构特点是年龄偏大,大多数都在40岁以上,70岁以下,个别老同志达80岁。退休人员大多选择上午7:00-10:00,在职人员选择晚上8:00-10:00,师生选择节假日。社区有居民600多户,2100多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人员占社区比例大约30%左右。体育竞赛有的安排在节假日、双休日,按照季节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从省府社区体育活动情况表显示,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因人、因地、就便而宜。日常活动的主要项目有:太极拳、剑舞蹈、腰鼓、健身操、民族舞、木兰拳、剑扇、长穗剑、羽毛球、门球、剑系列等,从表中可以看出,社区体育的内容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极少,这与参与社区体育健身的人基本上以中老年为主有直接的关系。在练习的内容上参与的项目有其性别的差异,男性的活动项目以太极拳最多;女性的活动项目以健身操、民族为主。女性参加人数多于男性,中老年多于青少年。以上这些项目都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的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化一体化特点。经常性体育竞赛内容有羽毛球、门球,各社区竞赛内容的选择通常与社区的体育传统和场地设施条件有关,其中娱乐性、趣味性活动更受人们的欢迎。

3.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指导情况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组织的体育指导者,由办事处文体站推荐,仅部分指导员经过专业培训,而很大一部分都是无证指导,不懂得如何指导社区的体育活动。省府社区只有2名国家级三级指导员,并且管理者和指导者年龄偏大,这表明中老年人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会辅导员的主要构成者。性别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在体育的价值观方面的认识等特点上是相适应的。并且社区指导员的学历普遍较低。省府社区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低等级的过多。这种等级不合理的状况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指导员,以义务为主,低价有偿服务为辅,社区体育指导员没有工资。

4.社区体育场所、设施、经费来源情况

贵阳市省府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在省府大院里的省府公园、以及附近修建的活动场所为主。省府公园占地面积1110M,1999年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有16件(双杠两件、单杠两件、天梯两件、浪桥一件、压腿架6件、肋木两件、平衡滚筒一件),室内器材有27件,体质测试器材有一套,总局投资了7.7万元,其它投资了5.5万元。由于全部器材都是第一、二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健身的地面不符合体育科学健身原则,加上有的器材已损坏,现已申报有的器材淘汰。单位的设施由单位管理,小花园的由社区管理。2004年省体育局从彩票返款5万元投入省府社区体育设施的更新。因此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相对较为稳定,基本上以生活区或者居住区为中心进行锻炼和健身。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状况一般,希望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

经费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政府,如彩票经费,这种经费主要用于体育设施、组织竞赛。二是辖区单位的集资、赞助,这种经费主要用于健身小器械和健身服装的购置。三是自筹,如个人缴纳会员费等,这种经费主要用于外出搞表演活动等。

5.社区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缺乏

尽管从1998年实施体育彩票健身工程以来,社区的体育设施投入有所增加,但力度不够、覆盖面小,社区体育设施远不能满足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的要求;从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中,也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贵阳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已经成为发展社区体育的瓶颈。

(2)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

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动机正确、合理,只能说明居民对社区体育健身锻炼的效果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够多,说明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衡量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意识强与不强,用实际参加人数来衡量是比较正确的,因为体育活动本身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特征的。

(3)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全民健身开展的实际不相适应

由于人事编制和街道社区主要工作性质所决定,大部分社区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员和管理者,其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大多是以兼职进行或自发行为。体育指导员大多以义务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且大多为离退休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员比较少。调查中显示:辽河社区无正式体育指导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由于非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组织社区体育的经验,很难胜任起全民健身的指导责任,管理工作上也有一定的困难。无法对小区居民的锻炼进行宣传、组织和引导,只能顺其自然。而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参与者的年龄不一、爱好不一、体质不一,某一种统一单调的活动方式来组织群体活动会使部分居民感到缺乏兴趣,必然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为满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不同需要就应对组织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专门从事社区体育的经验。解决缺少社区专门的健身指导者和管理者的问题是发展社区群体工作的当务之急。

(4)体质监测站缺乏

定期进行体质监测是了解身体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前期体育锻炼效果的具体检查,同时为调整锻炼计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然而,调查中发现,体质监测站远远不能满足贵阳市居民社区体育锻炼对体质监测的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

采用广播、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居民体育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同时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体育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贵阳市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市利民、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社区体育的投入

仅仅依靠体育彩票来进行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取政府拿一点、街道、居委会(社区)拿一点、居民个人拿一点的办法,按照国家政策,逐步转向由政府办体育向社会办体育过渡。号召个体私营企业赞助、为社会做贡献等来增加社区体育经费,实现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加社区体育的投入。

(三)利用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任何国家、地区、城市的社区体育无论怎样发展,体育设施都很难满足居民健身体育的需要。因此,发展社区体育解决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办法是利用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一方面是物资条件共享。利用辖区内已有的体育场馆、区域公园、游乐场以及学校的体育场地与设施,突出辖区优势,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更广泛地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资源共享不仅仅指场地设施等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发挥辖区内人力资源优势来提高社区体育的质量。

(四)提高居民健康消费意识

尽管贵阳市省府社区开展了一些体育健身活动,但健身活动中的自觉性还有差距,在体育健身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人们用于社区体育健康消费的认识没有到位,这是制约社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首要因素。应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工程的意义,引导社区居民全面认识体育健身的价值,各级行政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提高市民体育健康消费意识,使居民认识到适当的体育消费是健康的储蓄,只有当今的体育消费才能换来未来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五)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们是社会体育的传播者、组织者、指导者,其作用的发挥对于社区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社会化和法制化都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的管理和培养,十分重要和必要。必须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使之年轻化、专业化、全面化。队伍的培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紧紧依靠全市体育专业院校来进行队伍的培训,使专业体育院校成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地,以培养多方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如:青少年体育指导员、老年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指导员、娱乐体育指导员、医疗康复体育指导员和竞技体育指导员。

(六)加强宣传活动的力度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活泼多样的内容,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和青壮年积极投身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逐步建设就近、方便、文明、有序的体育健身环境,形成全民健身的局面。

(七)建立社区体质监测站和科普咨询站

用科学的手段和指标,来满足人民群众了解自身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是建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国民的科学生活方式的需要。

(八)组织、扶植健身团体、加强健身指导

体育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社区要联合起来,组织居民或充分利用居民的自发组织,扶植健身团体,并利用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各种形式对居民健身进行指导。如高校可以以实习点的形式与社区形成固定的联系,定期的深入社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深入了解全民健身活动中群众的需要、要求和问题,及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力措施。政府和高校部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和鼓励学生到社区从事健身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1997.9.

[2] 刘德佩.对现阶段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4):25-28.

[3] 李志强,郭兰.试论社区体育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6-9.

[4] 毛俐亚,等.成都市街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