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政策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政策

篇1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通过运营这一项目,得到了启迪,那就是:只有把农发行的服务广角着眼于运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责任共担,农发行的事业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把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全面置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整体规划之下,合作共赢,才能有更好的效益增长点。

多方合力,加快进度,东郊城镇化项目取得新成效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6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深入运城调研后提出,运城要建设成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中心城市,成为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运城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提出把运城建设成黄河金三角区域明星城市、先锋城市,同时做出了建设东部新区、北部新区和南山生态区,实现由地方中小城市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转变的具体规划。其中,加快建设东部新区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东部新区建设是指南起盐湖区张家坡、尉村,东到安邑、芦子沟,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总投资49.85亿元,主要内容包括:村庄搬迁改造与农民集中居住房建设、道路修建和湖泊湿地治理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与一级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城区东郊1.5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获得该项目建设信息后,农发行运城市分行雷厉风行,果断决策,先后六上北京,八到太原,在农发行总行和山西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终使该项目落地开花,是全省农发行系统和运城市金融系统单笔贷款额度最大的一笔信贷业务。在项目签约仪式上,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作为山西省市域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为山西省推进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新经验、探索新途径。”随后,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全省转型跨越标杆项目”。在农发行信贷资金的强力推动下,总体进度较规划提前三个月。全长3公里的安东路、1.5公里的魏南路已全面竣工,全长342米、宽37.6米的八一湖大桥和1.55公里的韩信路已投入使用,全长3.3公里的河东东街延长线已修建1.7公里,已收储土地11240亩。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项目的建成将加快运城市城镇化建设步伐,有效改善城郊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协调发展。在未来五至八年的时间里,东部新区将成为融“文体休闲、商务金融、节能住宅”为一体的具有现代、低碳、健康、宜居、宜商的城市综合体,成为现代文明与古老河东文化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新运城的核心区域和标志地带。

农发行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农发行运城市分行通过成功支持该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支持领域和空间,对改善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该行贷款总额达到64.5亿元,集中支持了以永济粟海、忠民、稷山晋龙饲料和绛县维之王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粮食、棉花、油脂、板材、农资、农业科技六大产业链条。一年来,随着贷款大幅投放,一改多年来经营利润小幅增长的局面,实现利润成倍增长。在全省系统2011年度业务经营考核中获得“信贷支农”、“经营效益”和“中间业务”先进行称号。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核心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农发行的社会形象得到根本改观,社会影响力空前提高,运城市委、市政府对农发行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该项目标杆作用引导下,各县、市(区)政府也主动与农发行寻求合作,农发行的社会认知度和“新农村建设银行”的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农发行运城市分行借着成功支持东郊城镇化建设35亿元贷款项目的东风,积极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联系,及时掌握政策和信息,与当地政府建立银政交流合作机制,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各县市支行也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获取项目信息。按照“政府协调、银行融资、企业承贷”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府推荐项目、银行自主审贷”机制的建设,搞好贷款项目储备,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特别是发挥高端营销优势,提升营销层次,对重大项目实施整体营销,提升农发行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

截至2012年10月底,农发行运城市分行已陆续营销11个大型支农项目,其中4个已经进入办贷程序,涉及贷款总额6亿元;7个正在办理有关手续,贷款总额45亿元。涉及到运城市城区北部新区土地收储、夏县温峪引水、部分县(市)土地储备、市区“三库一滩”城乡水系综合治理、运城农业物流园区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均属于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当地党政关切、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显著支农效果的水利和新农村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招商引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些项目的成功营销,对于保持业务发展良好势头,持续改善资产结构,提升农发行知名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谋划,协调服务,及时解决信贷支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篇2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发展银行 西部 新农村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结合西部实际,确定支持领域和重点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农发行贵州分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建立了56个县市的组织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并在其他33个无机构的县市区,设立了29个客户服务组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针对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农发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自身在信贷规模、资金、利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规模从2006年初的6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93亿元,其中,在黔东南州就投入了13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凯里市“两河”治理、凯雷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信贷投入力度、贷款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2009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加快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仅上半年就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支持贵州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发行在支持粮油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做好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立行之本。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变化,该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油购销,确保国家粮改政策的实施和全省粮油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的正常运行。2008年,农发行贵州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66亿元,其中,政策性粮油贷款14.6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粮油收购贷款11.89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 

2、农发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理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和推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6.3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发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投资22.7亿元的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贵州省赤水市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针对贵州林业资源丰富的实际、累计发放贷款16.4亿元支持的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是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全国农发行系统审批单笔金额最大的贷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季节性地为社会提供50万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种植出售竹原料、支持基地建设等,种竹农民每亩可增收100元/年,每年可增收2700万元,种竹农民实际增加收入1.03亿元。 

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贵州省情,农发行明确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骨干项目,加强对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农村电力、能源、信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24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15亿元,占一季度贷款累放额的75.8%,是2007年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额的6.33倍。 

4、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涉农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占全行总贷款户的30%,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5亿元,在支持贵州“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8年4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促进贵州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以拓展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强化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 经济 现状 建议

一、 双河彝族乡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双河彝族乡位于昆明市晋宁县县城昆阳西南方,南与玉溪红塔区、北与安宁市接壤,距晋宁县城---昆阳30千米,是昆明市9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境内直距长24千米,宽距长15千米,最高海拔2511.3米,最低1900米,总面积152.0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098.94亩,林地面积183688.5亩,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786人,其中,彝族人口7633人,占总人口数的78%。财政供养人员283人,全供养人员145人,其中:教师95人,半供养人员138人。双河彝族乡属于滇中高原浅割中心地带,年平均气温13度。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境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7.8%为昆明附近少有。1990年,双河彝族乡被昆明市政府划定为“昆明市双河磨南德水源保护区”,1999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云南省革命老区乡(镇)之一,是一个集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水源保护区、森林保护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乡。

双河彝族乡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乡镇所属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流转税和其他税收;烤烟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县属改制后下划乡镇的企业上缴的除教育费附加以外的地方税收;乡镇以各种方式引入的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不含国家、省、市直接投资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税收);乡级各部门上缴非税收入;乡财政支出包括:乡镇所属的各项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建设性支出和其他支出。县对我乡实行“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补助,超收分成”的分税制包干管理。收支矛盾突出,全乡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双河彝族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由于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不强,无论是种粮还是种烟,推广科技的难度都很大,造成产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如在烤烟生产中,中后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烟叶质量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慢,洋蓟、草乌等新兴产业推广难度较大,不能形成规模。大部分群众再生产资本缺乏,不敢干,不敢试,缺乏市场信息,部分干部群众怕担风险,不敢放开手脚大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农民增收困难。

(二) 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不够。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交通及人口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双河彝族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进展缓慢。投资数百万元建起的狩猎山庄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发挥到预期的作用,经济效益不明显,没能形成全乡旅游业的龙头。引进的一些生产性项目也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双河彝族乡属水源林保护区)、区位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难以实施。

(三) 乡财政收入单一,村、组集体经济薄弱,面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于财政收入的单一,当地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的缺乏,进一步造成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缓慢,要打破这样的经济循环怪圈,就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经济主体的发展,从“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角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外来投资环境也是十分有利的。

(四) 基本对策及建议

要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作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同其它经济发展一样,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的支持,即资金、技术及市场管理制度。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的作用并不是资金的直接投入,而是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经济,从而达到既定政策的目标。在我国的农村建设中,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其传导机制受阻,从而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不畅,传导力度减弱,使其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一、影响货币政策在农村经济中有效实施的原因

造成货币政策在农村传导机制受阻而不能有效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很低,自身就远比城市复杂,因此,货币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会遇到比在城市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

目前,在农村起主导作用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如北京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年贷款余额仅有六、七十亿元,。而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基层网点大量撤并,贷款权限上收,农业贷款的比重不断下降,也无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如1999年―2001年北京市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6.63%、38.42%、29.03%。大部分农户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也远远满足不了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据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而通过民间借贷借入达190元。因此,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主体弱化不仅满足不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也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畅。

2.传导工具的缺乏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减弱

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基层央行仅有名义上的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等调控手段,但是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紧急性再贷款和经营性再贷款,而且都需要经过上级银行的严格审批,再贴现指标被控制得较紧,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窗口指导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主体。过多依靠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的办法,缺少其它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都不强,货币政策操作手段的匮乏客观上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同时,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基层商业银行在执行政策时,会以其上级行的政策取向作为执行标准,央行的指导意见显得苍白无力。传导工具的缺乏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农村经济中的有效性。

3.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实施“大城市、大企业”的战略目标,其在农村的经营状况开始收缩,大量的农村资金被吸收上存。例如农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权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县级以下机构基本上仅有发放5万元以下本行存单质押贷款权。目前市级国有商业信贷审批自被削弱,组织资金30%左右上存,而县级支行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存款,除小额质押贷款外,基本上没有放款权。

同时欠发达地区受到经济结构调整迟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其社会有效信贷需求相对不足,信贷失去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基本上成为总行派出的专门负责吸收存款的大储蓄所。资金的过度集中背离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农村经济中自然也就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与资金基础。

4.农村社会信用环境的欠佳导致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传导实效

由于农民信用意识淡薄,再加上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贷款的收回。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信用环境治理力度,但金融维权难,农户、村组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等问题对金融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了支农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的后果,而且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投入的积极性。

而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使逐步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失去效应,过高的负债成本逼迫各基层行贷款利率的刚性上浮,使央行的最高浮动利率演变为实际执行利率;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中介机构,贷款抵押难、抵押物资处置难、担保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信贷资金正常运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需要一个良好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欠佳不仅导致货币政策难以有效传导,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形成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首先,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模式。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可以考虑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其次,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要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第三,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第四,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目前,国务院已批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应尽快组建县级邮政储蓄银行,以改变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资金外流的现状,应充分发挥邮政储蓄机构农村网点多的优势,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最后,要引导和扶持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农村经济已经呈现出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民间金融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注定要成为农村金融主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法律、制度、政策上规范民间金融的行为,既要肯定扶持,又要改造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引导和鼓励民营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持续地发展,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灵活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2.适当增加农村货币供应量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尚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货币供应量增加幅度可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留在地方作为支农贷款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合理比例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返还给农村金融机构使用;还可以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比例和备付金比例,增加可用资金规模。

3.人民银行应加强“窗口指导”,用活支农再贷款

应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适时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紧张的矛盾,同时,人民银行应修改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延长贷款上限,以尽量满足农户对资金不同档次的需要。

4.合理运用再贴现以及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在再贴现利率政策上对农村信用社以一定程度的倾斜,调动农村信用社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的积极性,对涉农已贴现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通过票据市场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总量。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将利率杠杆运用好,可以以单倍的投入创造出多倍的产出。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普遍滞后,制定与利率相关的货币政策时必须有所差别,应当考虑到政策在各地的操作和效果。虽然央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定了一定的浮动区间,但农信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并没有区别对待,导致在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执行中“就高不就低”,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和企业无法承受贷款利息负担。因此央行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上限;农村金融机构也应按照不同贷款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政策。

5.创新适应农村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目前在我国,农民享受到的金融服务非常缺乏,绝大多数农民与金融机构的接触仅仅限于存款、汇款而已,金融产品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与开拓,除了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认真整合外,还应加大对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与营销,特别是加强银行承兑汇票敞口业务、信用证、贷款承诺业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保险、金融机构委托等业务的创新与营销,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的同时提高货币供给的效率。

6.注重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则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引导和配置经济资源的“原动力”。两大政策的均衡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制约经济发展。因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套安排和联动。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挥能动作用:(1)继续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财政支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为农业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2)为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适当剥离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3)制定税收、利息补贴等优惠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

7.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离开信用,任何新的经济模式都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农村诚信获益失信受损机制和农民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大对逃废债的制裁力度;二是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诚信教育,提升农民诚信意识,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状况;三是加强与农村政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农民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形成完善的诚信体系;四是各级人民银行应积极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将各自的信贷政策、诉讼结案率和执行率与农村信用建设挂钩;五是对农村企业和借款人按信用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期限放宽等优惠政策。

作者单位: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于丽红. 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思路[J].北方经济,2006 ,1:59-60.

[2]王辉,孙文斌.基层人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障碍与建议[EB/OL].中国农村金融网,2006-10-23.

[3]袁仕,陈冯一.城乡二元经济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2006,4: 37-39.

篇5

[关键词] 财政支农 资金 管理体制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能否实现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对农业的支出。因此,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不仅决定于其支农数量,更关乎其支农效率。因此,本文将从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结构和绩效三个方面来分析财政支农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财政支农的作用。

一、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状况分析

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分析

自1978至2006年,我国财政累计向农业投入资金达20941多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8.46%。从绝对量上看,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过去的20多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增长了20.06倍,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等。我国财政资金支农金额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平均每年的支出额为722.13亿元。在整个财政资金的农业支出中,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和农村救助的各项费用基本上都在逐年上升。统计数据同时显示,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资金不仅数量多,而且增幅很大;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除个别年份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用于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两块历年呈低水平徘徊之势,农村救济费略高于农村科技三项费用。计算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可以发现,支农比重波动幅度较大,支农比重最大的年份是1978年,比重为13.43%;支农比重最小的年份是2003年,比重为7.12%,相差6.31个百分点,1978年之至2006年,年支出的平均比重仅为6.24%,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负。

3.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分析

本文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使用的软件为Eviews3.1。

选取财政用于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的费用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X3、X4表示;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被解释变量Y,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与农民收入作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Y=645.1802+0.82636X1+2.57128X2-74.13884X3 +10.41249X4

(3.98545)(1.25184)(2.09164)(-0.70845)(1.06739)此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

R-squard=0.68699Adjusted R-squard=0.60579

F=21.5849AIC sta=14.6245

因变量X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系数,拟合度较好。对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F检验,均有相伴概率p

回归方程中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概率大于0.05,表明该回归方程不具有解释和说明力,通过反复进行变量之间的回归检验,发现拟和优度最好的回归方程为:

Y=698.0747+0.58293X1+2.0756X2+3.61071X4

(5.00905)(2.20428)(2.7962)(2.6971)此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

R-squard=0.90548Adjusted R-squard=0.88367

F=41.5122 AIC sta=14.4721 P=0.0000

可以看出,各因变量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系数,拟合度较好。对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F检验,均有相伴概率p

另外,农村科技三项变量,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其可能解释是在现有的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权有了明确的划分,中央政府集中了相当大的财政收入却未能承担对等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在非常有限的财力下,形成了对中央财政支农的非有效利用。

以上的回归计量模型表明,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对农民纯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财政支农各项资金中,支援农业生产及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各自的被解释变量能够发生正效用。

二、现阶段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来,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支农总量虽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总量不足

通常,投资总量可以用投资比较率作为衡量标准来判断。所谓投资比较率是指农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与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之比。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中期,农业投资比较率的值应接近或者超过1。在我国,自1985年至2006年,我国投资比较率均在0.2左右。说明我国农业的投资极端不足,在我国农业总投资中,财政投资占有很大的比重,以此可以的出结论:我国的财政支农总量严重不足。

2.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减弱,且稳定性差

从总体上看,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1984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在10%以上;1999年~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平均比重为6.24%,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地方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减弱。在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1978年该比例为13.43%,此后再也没有超过1978年的水平。财政支农的波动性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

3.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1)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国家财政的支农的各项支出中,农民直接受益或者说农民获益较多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三项费以及农村救济费。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的现实却是这三项的比重由1990年的47.88%下降到2001年的30.80%,农民得益较少的支出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其比重由1990年的52.12%上升到2001年的69.20%。与此同时,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三项及农村救济费这三类与农民收入增加直接相关的资金,在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这些比重下降的同时,却是农村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费用在不断的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用于政府农业行政事业的运转费用,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是财政农业支出的主体,所占比重近年大体维持在70%左右。

(2)财政在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两方面分配不尽合理。两者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区别在:①就农民增收的问题,促进科技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农村救济只是缓解农民生活困难的应急措施。②从两种资金的受益范围来说,只要农业科技进步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的农民都可以受益;而救济只是针对农村贫困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的一种补贴,受益范围很有限。③从作用的结果来看,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救济就不具备这一功效。在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作用远远大于农村救济的作用。但自2000年至2006年,财政用于农村救济费平均为86.51亿元,科技三项费用的平均水平为14.19亿元。足见支农资金在分配上的不合理性。

三、提高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果的对策

1.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人总量和相对规模,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我国的农村经济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远远少于城镇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要建立稳步的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实现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稳定可靠的财政支农投人保障机制的形成。并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即增加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救济资金的投入比重,直接受益于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增加农村科技三项费的投入比重,大力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加强以农业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农业建设。同进行农业行政事业机构调整,控制并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费开支。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惯例将我国众多的农业机构精简,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农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费。

3.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其次,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的立项、选择、实施、竣工、后续管理等整个资金运行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第三,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并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体系,同时,国家必须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的立法监督,使其早日进入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李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7(2)

[2]黄小舟王红玲: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5(30)

[3]孙健夫: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轨及其制约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1~44

篇6

关键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0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6-02

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一直都是政府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非耕地类型的建筑用地也在日益增加,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推行新农村的着重关注点之一[1]。随着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针对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此次研究的主题就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途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1 统筹城乡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概况

1.1 统筹城乡建设整体布局和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根本和大局上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城乡建设。在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大前提下,结合各个农村实际的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建设,避免建筑用地和农耕地、林业用地的冲突,务必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1.2 错落有致的整体规划布局概图

整齐的街道排列有序,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结构布局,东西向的街道符合北方农村坐北朝南的习俗,也是布局规划错落有致的的体现。鳞次栉比的院落、干净朴素的农家小院坐落于街道的两旁,进入室内可见房间的面积较大,采光效果极佳,基本符合农村建筑群落设计的要点[2]。

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与模式

村庄建设规划布局是体现与反应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之举,也是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城镇一体化不仅是响应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更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举。

2.1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从2004年,我国首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政策,首次对城乡建设用地提出了增减政策,即是指在新农村建设推行的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对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平衡的挂钩政策。此次意在对农村剩余建设用地的重新“洗牌”和调整布局,做到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力求缓和人均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解决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并随后在全国开展试点,就城乡用地增减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反馈[3]。

2.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

目前,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有3种:第1种,全村定居型,即把分散的居民合并村庄,把新农村定居于相对中心的位置,是相对于周边较小聚落的农村而言;第2种,城郊合并型,把居住于县城和主干道路的居民接纳到城市的周边区域进行统一安置,这是针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第3种,拆旧建新模式,是指把主要村落的年久失修或者无人居住的建筑物拆掉,在此基础上建造新的房屋,这样就不必整体的迁移,既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土地,又不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4]。

3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其本质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整体重新规划,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3.1 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总要求下,对新农村建设的选址很关键,既要避免工业建筑群,又要与交通主干道相连接,和林业用地相错落分布,这样的布局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3.2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减少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商业用地,建筑各种公共设施,开设集约环保的新工厂,方便居民就业。这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和土地集约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3 助推城乡规划建设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大难题。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对于节约出来的土地,或是农耕用地,或者林牧业鱼塘业,集约化农耕,都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可提高农民的额外收入,使土地规模效益增加。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明新的发展方向[5]。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由于实施过于急切,易损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切身利益。有的新农村模式选址不当,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对农业会有一定的冲击;或者工业用地、交通占地与新农村建设的冲突,造成城镇利益优于农村利益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6]。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政策在根本上对新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和规划做出了量化规定,既能对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提供合理和充足的建设用地规划,同时也可为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设计。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资源合理应用,避免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5 参考文献

[1] 韩清怀.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思路探析――以人口的流动性与宅基地的区位固定性之矛盾为视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37-140,146.

[2] 杜军,廖和平,唐娜,等.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53-159.

[3] 郭哭成,黄专伟,李何超.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利刃――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9):24-26.

[4] 张宇,欧名豪,张景泉,等.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13):13-19.

篇7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县委、县政府在深入研究我县实际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以“六化”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为实现这一目标,县里制定了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和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思路,区分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对于当前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村庄绿化分别出台了详细的文件,新农村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展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借鉴有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笔者以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要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总书记指出:“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放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追求短期行为,要切实做好规划,分步实施。但是,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展工作,从细微处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比如村容整洁的问题、村庄绿化的问题,从量的积累最终促成质的变化。

要处理好建设新村庄与培养新农民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比如新房子、新街道、新设施等。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在有些地方,我们也看到虽然街道宽阔平整,却到处是粪便垃圾无人过问;虽然楼房漂亮,却有邻里不睦、子女不孝的不和谐声音;虽然家电豪华,却存在违犯法律、赌博迷信等落后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究底是新农民培养上抓得不够。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的主人,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新农村。因此,要在改善农村物质面貌的同时,要按照“六化”的要求,及时制定措施,加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力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真正建设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的新农村。

要处理好政府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措施,县委、县政府也制定了扶持的办法。各级要充分利用好政策,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新农村建设。但是,从全国来讲,我国也只是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也需要逐步加大,这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利用好政策,又必须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挖掘当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面对资源挖潜力,面向市场找门路,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地创造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要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的关系。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不搞一刀切,不搞达标工程。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讲政策、谈发展、做宣传,深入征求群众意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把新农村建设打造成利民之举,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上来,带动广大群众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来。

篇8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乡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3-0079-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本质上讲是以广大农村群众为主体、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农村改革发展活动。一个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关键要看这个地方的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在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人才缺乏,导致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意识缺乏,主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不少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至今仍处于政府主导、群众被动参与的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人才匮乏是制约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

“十一五”以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集中帮助边远贫困山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这些政策措施涉及到边远贫困山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通过试点、示范等方式,推动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有效起步。经过前一段工作,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地的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正在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迈进。与此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个突出的问题成为不少贫困山区新农村顺利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难点不仅在于自然、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还在于缺乏一批能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本质含义、能真正担当新农村建设重任、能在广大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动作用的人才队伍。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起步慢”、“不平衡”和“持续难”的突出问题。

“起步慢”是指贫困山区在经济社会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可能像粮食主产区、城镇周边地区、交通发达地区那样迅速起步,需要在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贫困山区大都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再加上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质缺乏了解。在一部分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相当于“新村庄建设”,就是政府出钱给物改善环境;在另一部分群众眼里,新农村建设也就是“政府工程”,搞好搞坏责任全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身上。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难以在短时间内变成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行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主要落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身上,当地群众基本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不平衡”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从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贫困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村镇至今仍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大都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生产建设带动村镇建设和农村社会建设,而不是像其他地方那样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其二,从整个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各村之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因素,即使是比较成功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也难以推广到其他村寨,整个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难以实现整体推进。

“持续难”指已经起步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地方,由于缺少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由政府牵头实施的各种发展技术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当地群众所掌握。因此,当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持续力度减弱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会出现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新农村建设缺乏后劲。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在各类生产建设上,当帮助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各类农技人员离村后,当地农民群众难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这种情况说明边远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前提是广大农民群众主体意识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具有建设新农村的强烈愿望,而且具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手段。因此,在加快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除努力改善客观条件外,还必须下功夫解决人才匮乏等制约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推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二、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应该承认,人才匮乏是由边远贫困山区的特殊条件所决定的。一方面,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社会服务功能较弱,特别是教育普及程度不足等因素,使边远贫困山区的广大群众中难以产生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人才成长条件有限,外来人才也难以在这些地区安心工作。贫困山区既是经济“洼地”,也是人才“洼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各类人才的条件下,培育造就一支立得住、用得上、能持久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是当前缓解贫困山区人才短缺困难的现实选择。

篇9

一、近几年嘉祥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嘉祥县立足经济欠发达的实际,牢牢把握全省“扶持县”、全市“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农民增收和水路电医学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修柏油路1400多公里,投运农村客运车辆150多辆,实现了村村通路、通客车;新建农村集中供水站52处,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架设光缆线路800余公里,村村通上了有线电视;2005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率先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2%。实施了“三进工程”,一是工业进区,规范发展了石雕、石材、木材加工等10个乡镇特色产业集群区;二是农业进园,扶持发展了19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0个,创办农业示范园区53处;三是农民进城,坚持三大板块(旧城、新城、园区)统一整合、梯次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示范引导、政府扶持、农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构建产业新格局、打造乡村新面貌、培育造就新农民、建立完善新体制、创建乡村好班子”为总抓手,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加大投入为保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力争全县农村总体上达到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所确定的水平,努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嘉祥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常规做法

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组织调度、保障和监督管理县级补助资金,参与制定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按照各项工程项目的进度拨付补助资金等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按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用于农村建设资金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的要求,今年安排“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4811万元,比去年增加了848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为12.02%,高于去年的11.19%;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为382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65万元。县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新农村“十项工程”建设资金2514.4万元,占“三农”资金总额的52.26%。

(二)通过“边争取、边建设,先建设、后争取”的方式,认真实施好重点项目

近年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确定为全省试点后,全县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争取到省、市扶持资金1155万元;同时,还实施了“村村通柏油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等项工程。

(三)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嘉祥县财政经济状况虽然实现了基本好转,但财政支撑能力仍然较弱。为了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们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继续实行“通过上级支持一点、本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筹集一点”的做法,搞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的建设。

(四)发挥财政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在“村村通自来水”项目建设上,制定了“每建一处集中供水站,奖励财政资金3—5万元”的政策,吸纳企业投资1670万元;在“一池三改”工程建设上,制定了“每建成一个沼气池,奖励财政资金900元”的政策,引导农民投入到“一池三改”的建设资金均在1000元以上。通过资金政策引导,有力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五)发挥财政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在今年实施的“十项工程”建设中,财政部门配合组织部承办的“村干部工资统一打卡发放”工作,配合民政部门承办的“五保供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事项,也正式运作;配合民政部门承办的 “乡镇敬老院的改造”任务,其维修改造资金247.9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目前,财政部门所承办的各项事项运作良好,受到了定职村干部和五保老人的普遍欢迎。

(六)发挥财政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调节作用,整合更多的财政性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将预算内、预算外、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上级专款等用于支持“三农”的资金整合一部分,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按照上级的政策,积极筹集资金,落实好财政配套资金,今年用于新农合补助的县级配套资金为538万元,比去年增加481万元。财政部门的调节作用,有力的推进了农村重点项目建设。

三、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财政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虽然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财政支撑能力较弱

嘉祥县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县,财政支撑能力不强,尤其是乡镇自身财力严重不足,即使加上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就目前的工资标准,也仅仅是吃饭型财政;去年全县财政“三农”投入达到3963万元,在全县总财力的11.32%,如果扣除工资性支出,本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十分有限。

(二)扶持政策措施滞后

一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还没有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政策措施,财政支持的重点不明确,难以形成上下结合、配套联动的投入机制。二是已经出台的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还没有正式兑现。

篇10

一、考核对象

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区级部门、各镇(乡)、行政村。

二、考核依据

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后山区扶贫开发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性意见》、《关于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镇乡村争先进位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到村”工程的意见》、《关于全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及部门包村调整的通知》、《宝鸡市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和农民增收考核办法》。

三、考核内容

1、镇乡:

(1)新农村建设“星级村”创建活动,以各村在创建活动中晋星数量和晋星格次为依据,结合各村在镇(乡)考核中所占的比例综合计算得分。(镇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一(1)、附件一(2))

(2)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实行百分计分法,分增收政策落实、增收措施和增收效果三个方面。其中落实增收政策12分,落实关键举措、培植增收后劲68分,增收工作效果20分。(镇乡农民增收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一(1)、附件一(3))

2、涉农部门:

(1)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主要以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后山区扶贫开发步伐,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渭发()22号]文件涉及区级部门的相关工作任务;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区级部门包村帮扶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宝渭办发()125号]文件要求的工作任务。(区级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见附件三)

(2)农民增收主要考核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

3、行政村

《关于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渭发()36号]文件中所包括的内容和农民增收效果中所包含的内容。

三、考核办法

1、原则

(1)按照“公正、易行”和“重实绩、求实效”的原则,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全面检查与个别抽查结合,定量打分与相互评议结合,查看资料与走访现场结合,最后综合评定。

(2)坚持考核新农村建设与考核农民增收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对新农村建设晋星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等工作一并进行考核。

(3)坚持考核长远增收后劲与考核当年增收效果相结合的原则,以落实增收政策和关键举措,推进星级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过程为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实效。

(4)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主要目标任务以定量考核为主,兼顾无法量化的工作任务,综合评定考核结果。

2、组织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增收工作考核统一由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区农业局、发展计划局、区人劳局、区新农办等部门按职责负责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文明家园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日常检查考核。年终考核纳入区考核办对镇(乡)、部门的统一考核一并进行,区新农办负责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进行汇总,将结果报区考核办。

3、计分

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实行量化计分。

(1)镇(乡)新农村建设按照“星级村”创建活动的组织机构15分、工作落实60分、工作效果25分,经综合考核后计入总分。

农民增收工作考核实行百分计分法,分增收政策落实、增收措施和增收效果三个方面。其中落实增收政策12分,落实关键举措、培植增收后劲68分,增收工作效果20分。

(2)67个行政村按照《宝鸡市新农村建设升阶晋星测评体系》中涉及的六大类二十二项指标逐项计分,总分为1000分。其中无星村:综合评定得分500分以下;一星村:综合评定得分500分――599分;二星村:综合评定得分600分――699分;三星村:综合评定得分700分――799分;四星村:综合评定得分800分――899分;五星村:综合评定得分900分――1000分。行政村工作被一票否决后,该行政村考核年度内不能晋星,并以零分计入镇乡年度新农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总分。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立足村情,各行政村是农民增收的实施主体,对各村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百分制单项考核。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5%占50分、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增长20%以上占30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增长10%以上占10分、农民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收入增长12%以上占10分。

(3)对承担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区级相关部门,按照承担任务项目实行百分制量化计分;主要考核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考核内容以文件附页下达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任务为主。

4、方法

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查总结与考核组考核相结合。凡列为新农村建设考核对象的镇(乡)、区级部门和行政村年终进行自查总结,并于11月底前上报自查总结,迎接年终考核。

四、奖励办法

1、奖项设置。农民增收先进乡镇2个(增速和增幅两项综合排名前两名,各奖励10000元);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先进村和农民增收先进村共10个(各奖励5000元);新农村建设先进部门6个(各奖励5000元);新农村建设星级创建先进个人20名(各奖励100元);“两联系两服务”示范标兵10名(各奖励500元);“一村一品”示范户10户(各奖励1000元),按照总量领先,存量增加,重在新发展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民增收先进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乡村游、干杂果、鲜果、蔬菜、畜牧各一个)3个(各奖励1000元)。按照争当先进,争当典型的原则,示范户和专业协会的评选奖项有效期三年,三年内一般不再重复奖励。

2、根据《关于开展星级村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区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星级村创建活动的以奖代补,重点对市上管理的五星级村进行配套资金扶持。每创建一个四星级村,区财政给予每村3万元的资金扶持。每晋升一个星级格次或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貌变化大的村,奖励该村2000元(五星级、四星级村不再重复奖励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