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区域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1太和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太
和县是一个较典型的农业经济大县,全县农村人口在157.9万,年增长1%左右,可耕地12万hm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2亿元,年增长3.7%以上。粮食总产103.6万t,年增长0.5%以上。肉类总产量9.96万t以上,年增长2.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8元,年增长8.7%以上。全县拥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3家,总面积0.112万hm2,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3856家,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
2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必须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无法紧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及时改革和更新,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国经济体制不相符,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更好发展。亟待相关单位制定一套系统科学的适应现代农业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2.2相关管理人员认识不足
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农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有些农业管理人员固守着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接受和尝试新的管理方式,不与时俱进,在处理一些相关事务过程中,执行力相对低下,使得管理效果不够理想。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的培训,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农业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对相关管理的重视程度。
3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构建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
为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实现营销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交易方式的现代化,批发市场的功能齐全化,物流配送系统的高效化,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销售常态化。
3.2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为适应时代的潮流,应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逐渐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培育优秀的人才投入到信息化技术生产中,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规范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及时向农民反应市场运行情况,促进农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
3.3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的组织,合作社的成立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农民市场谈判地位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更好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应的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质因素、商誉因素等关系到合作社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商誉因素与物质因素影响显著。要打好信誉战,创名优产品,做强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合作社的盈余,除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积累外,大部分根据合作社成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额的多少进行分配,实行按股分红与按交易分红相结合,要做到让每户农户满意。对农民合作社的物质资源进行适当增加,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及自身的服务能力。
3.4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思维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农业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消除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克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适应时展需求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农业经济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3.5实行农业经济产业化
篇2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国道省道;经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码】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6.243
引言:公路交通运输是城市内部和外部的重要连接,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其经济管理需要提高关注力度,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质量,才能保障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将依照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重要作用展开讨论。
1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在每个地区都会存在的问题就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偏远的农村等地区由于公路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得不到发展就会阻碍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爆出偏远的农村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等都比较多,但是由于没有健全完善的公路运输经济,所以导致偏远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等的滞销,导致偏远农村地区越来越落后。目前很多地区公路铁路等越来越多,这在很大一个方面上促进了这个地区的发展,使其走在了经济发展的前列。我们从这些现象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新经济常态下,整个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证。
1.2公路交通运输经济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交通运输不仅能够使各区域的经济生产活动有序进行,从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生产资源,同时还能够促进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进步。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提升国民财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使各区域劳动分工更加快捷、便利、成本低,劳动效率和劳动效果都能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环节是社会经济生产的必要环节,公路交通运输能将社会经济生产的各环节相互连接,使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更加完整化、全面化,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的有序进行。
随着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等,各类形式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帮助和扶持。公路交通运输业在整个交通运輸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常见、最主要交通方式,其不仅能够保证各类生活物资的运输及人们日常出行等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帮助和促进各生活工作项目设施的建设,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经济新常态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举措
2.1健全公路运输管理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从现实情况入手,对公路运输的特点进行全面性分析,在详细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保证每人有事做,每事有人管,以此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管理的针对性,避免出现重复化和堆积化现象。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细化现有的管理制度,采取针对性的方式,保证工作方法的最佳化,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强化管理的最终质量。另外,可以适当运用扁平化管理方式,减少中间层的数量,简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幅度,增强管理的细致化,同时能够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防止出现信息闭塞、相互推诿的现象,从长远角度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2.2创新建设运营机制,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推进农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我国农业改革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改革成效。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关注度,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经济有序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持续运转的前提。必须科学发展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经济的积极性,促使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在农业经济过程发展中,应当深入探究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剖析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与新状况,最大程度体现农业经济发展效果。农业经济管理应当与国家惠农措施相结合,构建出具备可行性的制度体系。
2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自然耕地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助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1]。
2.1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
对于有限的自然资源而言,提升利用率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污染源头的控制,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源的使用率,为后续农业发展提供力量,有助于提升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2.2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方案。就市场需求而言,要明确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可以通过市场采集样本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适合本区域的农业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区域发展,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扩大农业生产效益[3]。
2.3建构多方投融资体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举措,为吸收外来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开辟相应的绿色通道,充分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加大农民的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相关人员的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外来投资者的青睐。这样一来,我国农业发展拓宽了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财政扶持、降低税率以及设立绿色基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4]。
2.4加速农业的整体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水平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应用科学技术时,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形成特色。根据内部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农业发展方向,及时对生产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应该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积极吸收外部资金和资源,提升发展规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现代农业整体发展[5]。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就日常的农业生产而言,需要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加强技术指导,针对性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充分挖掘各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发展农业,既要保证生态效益,也要保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当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以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开发农村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开展绿色旅游满足人们的需求。从生态生产线扩展到生态旅游线,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经济效益。开发农业旅游,既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发展农业经济,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2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应用新兴技术还是建立现代管理模式,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利用政策效应吸纳人才,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以通过人才研讨会,结合民生、社会、农村、环境、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研讨,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好的方案,更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并完善基层信息收集渠道。新农村建设工作势必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保证信息收集渠道畅通,才能及时接收农业工作人员提出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反馈,保证农业工作人员保持良好心态应对日常工作。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行政工作及时、有效、公开、公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避免贪污、腐败等行为滋生。在出现利益纠纷或者责任问题时,明确职责划分有助于找到相关负责人,了解事件经过,避免浪费时间导致问题扩大化。针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维护农业工作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利益维护机制平稳、有效运行,在维护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其生活水平。
3.3联合当地企业,加强绿色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由政府部门牵头,全面关注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停止高污染的工程项目,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积极推广宣传当地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吸纳社会资本,打造绿色品牌,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严格把握生产流程,确保品质,杜绝破坏品牌形象的情况出现。企业与政府合作维护区域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信用贷款模式能解决传统信贷存在的问题,降低信贷过程中的风险。通过信用贷款,实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贷款人的诚信意识和守信能力,培养并引导信贷参与者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3.4提高农村内生驱动力
首先,要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采取一系列惠农措施以及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激发农民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农村年轻生力军主动回乡建设。其次,对于回乡建设以及留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搭建渠道,创建机会。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乡村发展的前景,农民才能鼓足干劲,继续奋斗。相关部门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手点,实现增产增收。再次,新农村建设中一定不能缺少农民参与。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提升村民对农村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定期下乡,为农民提供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以及宣传表演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村民提升文化生活水平,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素养、有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
3.5做好普惠金融宣传
用户良好的金融素养是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的基础,也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普惠金融发展受限。乡村地区要提高金融教育供给,提高农村居民对普惠金融的认知。首先,合理规划农村地区金融教育,有序开展金融教育。乡村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居民金融知识掌握也存在差异。各地区需要主动摸查农民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序、高效开展金融教育。其次,做好普及性金融知识教育。乡村地区要构建完整的金融教育体系,邀请专家开展金融知识宣讲,逐步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适当增加基础教育中关于金融知识的比例,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金融素养,继而提高家庭金融素养。再次,全面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教育作用。信用合作社及乡镇银行要开展金融宣传及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与方式提高用户风险意识,夯实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
篇4
为了掌握各区、县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的工作情况,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的通知》(劳部发〔1996〕137号)的有关要求,劳动部及市劳动局将组织对各地执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现将这次检查工作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此次检查内容为《实施计划》中提出的五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第一、第五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及流动就业统计工作为对区、县检查的重点内容;关于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信息网的情况不列入对区、县的检查范围。
二、检查工作分为自查和抽(互)查两个阶段进行,以自查为主,抽(互)查为辅,自发文之日起至12月20日为自查阶段,96年12月11日至12月20日劳动部将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抽调人员进行抽查。北京市作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重要输入市将是被抽查的重点,请各区县劳动局做好准备,认真积极配合。
三、检查工作完成后,各区、县劳动局应将《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形成书面报告于12月25日前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1996年4月22日 劳部发〔1996〕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基本制度、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特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盲目无序的问题,还需经过艰苦努力。继续实施“有序化工程”是“九五”期间劳动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为此,我部研究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初步形成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下简称“民工”)按需流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单位跨地区招用的新民工80%实现证卡合一,持证就业。
(二)新民工有组织地输出、输入的比例和老民工有组织地探亲、返岗的比例明显提高。
(三)初步建立与跨地区流动就业相关的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持证就业的民工凭证享受服务。
(四)1997年春运期间盲目外出的新民工明显减少,基本消除因民工流量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交通客流严重积压现象。
二、具体任务
(一)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
1.劳动力输出地普遍对新民工实行外出前凭输入地劳动部门认可的用工信息登记发卡的制度。劳动力输出地区劳动部门根据输入地区的管理要求制定简便易行的工作程序,建立监督机制,使大部分外出民工纳入管理;逐步提高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比例。
2.全国各主要城市和重点劳动力输入地区严格实行新民工凭卡办证、持证就业的制度,同时继续与劳动力输出地配合,为1996年春节以前就业的老民工补发证卡,力争在1996年12月31日前使所辖单位使用的外省民工领到标准式样的外来人员就业证,并做到证卡合一。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跨地区流动就业凭证服务制度,制定并公布凭证服务和跟踪服务项目,明确输入地和输出地各级劳动部门的服务职责。
4.争取制定统一的流动就业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全国统一标准未出台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本地区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对有关收费的程序和用途明确规定,严格管理。
(二)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1.保证足量、准确的信息上网,并做到信息传输顺畅。北京、上海、天津市要做到劳动部门新批准跨地区招用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已招到的注明);广东省今年联网的市要做到新招外地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包括就地招收转换职业的外地民工,已招到的注明)。各省级站保证一定数量的跨地区求职人员群体和个体信息上网,最低数量由三大网中心协商各省级站确定;主要输出地要做到全部由劳动部门组织输往外地的人员情况以群体信息上网。建立用工和求职信息的修正制度和程序,保证网上信息的准确性。
2.各入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地、县级信息站和信息收集、传报制度。广东、上海、北京对本地各区、市级信息站建立跨地区用工信息传报制度。其他入网省年内至少建立5个地级站,其中至少2个站使用计算机联网,其他站以传真方式传报信息,并建立跨地区求职信息和劳动部门组织输出人员信息传报制度。各主要输出地区至少建立一个县级劳务基地,根据用工信息开展培训,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并做到基地劳动力资源信息上网。
3.劳动部就业司与信息中心联合建立三大网信息监测分析制度,由信息中心具体实施监测。从1996年7月1日起,对三大网网上信息每两周汇总分析一次,并随时对各省级站信息上网情况进行抽查。就业司和信息中心向各中心和省级站定期分析数据。
4.各入网劳动力输入省、直辖市与劳动力输出省、自治区相互配合,探索建立以信息引导为主要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民工流动总量的机制和制度。
(三)发展服务网络,开展流动就业各环节的服务
1.大力发展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乡镇劳动 服务机构的现状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和分类,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已建立的乡镇劳动服务(管理)站、所加强管理,落实职能,切实将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落实到基层。乡镇建站比例达到80%以上的地区,重点完善机构,强化职能,使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乡镇建站比例未达到50%的地区,重点在输出劳动力较多和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发展机构,年内争取使建站比例提高5-10%,并通过建立中心站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2.整理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各输出地对驻外地劳务工作机构进行一次整顿,明确职责,提出规范性要求;三大劳务协作区分别制定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管理制度;各主要输入、输出地共同总结推广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的典型经验,指导其开展跟踪服务,协助当地劳动部门搞好跨地区就业民工管理,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开展对持证民工的服务。输入地与输出地劳动部门加强配合,以多种形式为已领到流动就业证卡的民工服务,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并协调有关部门为持证民工提供各种优惠和服务,争取让每个持证民工了解能够享受的服务项目,并凭证享受服务。
4.加强对民工的培训。各地劳动部门将提高民工素质作为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重要措施,列入计划,作出具体安排。输出地劳动部门发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作用,在民工外出前加强有关知识教育,并根据用工单位的需要,积极开展就业训练;输入地劳动部门指导企业对民工进行必要的教育,组织民工根据工作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劳动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对持流动就业证的民工可给予优惠。
(四)做好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
1.各主要输入、输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对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向地方政府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方案。
2.在坚持前两年各项有效措施的同时,1997年春运前集中力量做好民工返乡、返岗的组织工作。指导企业分期、分批安排民工休假;输入、输出地劳动部门共同对民工返乡、返岗进行登记、预测;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信息沟通,扩大预订团体车、船票的比例,尽量使春运期间民工客流量保持均衡。
3.下大力气做好宣传工作,加大管理、监察力度,尽可能减少春节后一个月内新民工外出的人数。
(三)加强流动就业统计工作
1.将证卡发放与登记、统计工作相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充分利用登记资料,较准确地掌握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情况。
2.按照劳动部《就业与失业统计报表制度》(劳部发〔1995〕436号)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情况统计表”的要求,落实责任,逐级做好统计工作,保证报表质量,按时将报表汇总后报劳动部。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确定主要领导牵头,专人负责“有序化工程”的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凭证管理制度、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上述各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劳动部门,并列入工作考核指标。
(二)加强部门间协调。劳动部和地方各级劳动部门与有关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主动协调政策,开展合作,争取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开发就业的政策措施。
(三)制定工作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实施计划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作出各阶段工作的安排,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建立检查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1996年7月底和12月底前对所辖各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阶段小结和总结报告。劳动部就业司将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五)补贴工作经费。对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按时报送计划、总结、报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根据工作量和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少量工作经费补贴。
四、活动安排
鉴于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与“有序化工程”实施联系紧密,故将有关活动作出统一安排:
5月1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实施有序化工程工作计划。
6月3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报告及典型材料(调查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省上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和试点县、市经验材料(试点总结的要求另行通知)。
7月3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小结。
8月下旬,召开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试点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各地开展乡镇就业服务工作的经验。
10月下旬,劳动部对各地实施“有序化工程”情况和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篇5
1.1总体水平不高
经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我国2014年的GDP将高达10万亿美元,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增长,但是总体水平不高,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收入处于中低水平。
1.2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国西部、中部的经济发展长期不如东部、南部沿海城市,反映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情况比较严重,数据显示,经济水平最低的城市甚至不如经济水平最高城市的十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乡镇和城市之间的,而且是城市和城市、地区和地区之间的。
1.3工业化水平低
虽然在数量上我国工业在经济中占据的比例已经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当前国家工业化程度是从工业化附加增值效率反映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工业化数量。工业效率提高才能带动经济水平提高,人民才有更强大的消费能力,以此带动诸如服务业等行业的增长。因此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在计算机、汽车等高科技领域,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外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核心技术并不属于我们。
1.4城市化水平不高
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在2012年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不平衡现象,由于城市建设占据了大量耕地,农民不得已进入城市从事薪资很低的艰辛工作,这并不能称之为城市化,实际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
1.5人民生活压力大
物价上涨是现在人民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前段时间燃料价格也在上涨,这也说明很多行业、物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这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1.6自然资源负担重
我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口密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可用土地是有限的,因此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是每人2160立方米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每人7000立方米,还有我国的石油已经很难满足自身需求,大部分石油需要进口。
2.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重要性
我国的经济体系正处于转型时期,人均GDP仅是世界人均GPD的一半左右,造成社会发展和国家组织管理结构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划小经济管理范围,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成熟,中西部和中部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划小经济管理范围,施行适合区域实际的经济发展计划;我国沿海地区的科技水平较为先进,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而相对的我国中西部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生产力不及沿海地区,因此划小经济管理范围才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3.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实际情况
3.1放眼世界,针对实际
要做好划小经济范围管理工作,必须立足实际和本地,放眼世界,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个地区的人文状况和地理情况,才能针对当地实际经济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身的缺点和优势有充分了解,才能抑短扬长。
3.2加强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合作
我国内陆城市经济水平不及沿海城市,因此内陆城市要在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发展目标,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开展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投资,让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3把握机遇,开拓市场
要充分实施划小经济范围管理工作,应该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发展地方产业。例如广西河池有一个小县城叫天峨县,水资源丰富,当地居民原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产业大都是种植果树和沙木,经济水平不高。随后意识到该县丰富的水资源,在这里建立了龙滩水电站,这也是亚洲最大的水电站。而该县的旅游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都得了大幅度提升。
3.4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投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引言
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也愈来愈重视,愈来愈多的公司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建设,并将其并入公司发展的战略计划中去。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中又称为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大量投入主要是未来提高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间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人才文化,保证人才良好的流动性。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通过增长人员的知识及能力,满足公司当下及未来发展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强调长期的需求。通过对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激励调整以及培训的一系列过程,实现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身潜力的开发。我国自从加入WTO之后,各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与外国大型公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需要坚持发扬人本精神,加快各层级人员开发的步伐,才能跟得上国际人才培养的趋势。随着各种管理思想的宣传,公司管理人员开始愈来愈重视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关注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2.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指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来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而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来看,产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够说明一个地区生产水平的总体的提高,也不意味着代表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人均GDP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这个主体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开发过程。区域开发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对这个区域未利用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所以,区域开发是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三、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1.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一个地区物质、自然资源的匮乏是不会阻碍其逐渐从落后水平至先进水平的发展,但是如果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储备量的滞后、跟不上,将会直接导致虽然该区域拥有众多的物质资源也难以在整体的经济丛林中崛起,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首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其产出产品的生产率有着非常高的相关程度,同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文盲劳动者的生产率相比,小学学历的劳动者可将其提高45%,初中学历则是109%,大学文凭则更是高达300%。高等教育的人才则可以更好的回馈区域经济,更好的将其所学、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运用与工作中,为公司提供更好的管理思路,创造更多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人才的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个高等教育的人才所回馈给区域经济的部分我们要引起加倍的重视。另外,人力资源的投入还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很高程度的体现,大力培养人才的区域往往也拥有着相对先进的技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的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内部地区,因而其技术的发展较为快速,经济的发展较为持续。按照经济学的新古典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有了这些要素的投入,地区的经济就能够实现增长,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的投入将会在技术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实现持续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添动力。
2.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更容易引入、留住人才。首先,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将会给有能力的人才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告诉他们这个区域内公司、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岗位众多机会众多,等等这样的一些暗示都将有利于该区域内公司的招聘以及人才的不流失。其次,良好的增长态势为人才在工作中发挥所长提供了优质的外部基础,优越的工作学习氛围、良好的基础设施配备、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些都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面,有了这样优越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拥有着高端技术、优质能力的人才才会蜂拥而至。第三,优质人才对于薪资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如果不能保证其满意程度,将很难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让其为公司诚心服务,这将极大的损害公司的利益。而一个稳定增长的区域经济则为此提供的坚实的保障,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来财富的增加,这样的信号对于各方面人才的吸引、留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对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投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根据上述对于人力资源与区域增长的关系分析,将对如何获取高端素质人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结合区域发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激励制度。各个省市应当根据其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划分新的区域,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省市县,然后根据各地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引入制度,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各大企业应当明晰人才激励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不仅仅在于经济报酬,给予员工足够的薪酬奖励,还应当使得其员工在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上得以满足,比如荣誉感、成就感、安全感等方面的激励。另外各个公司需要明确奖惩措施,保证赏罚分明,营造出一个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
2.促进各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分配及流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区域之间也暗涛涌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促进各地人才交流学习不失为一个好对策。可以组织一些各个公司之间的参观学习,促进其共同发展的脚步。各区域之间如果不能够实现良性的交流学习,将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注重各区域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区域内部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不同的人才,资源型区域要培养勘探、冶炼、营销等的人才,而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则更多的需要培养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对于特殊工程项目要培养特殊知识型人才,尽量做到专、精。目前全球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仅仅依靠引进人才已经很难以满足各地区发展的需要,区域内应当注重自行开发和培养独特的人才,这样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拥有最强有力的资本。
参考文献:
[1]谢波,陈仲常.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04:35-44.
[2]李慧娟.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22:58-59.
[3]杨莉莉,邵帅.人力资本流动与资源诅咒效应:如何实现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增长[J].财经研究,2014,11:44-60.
[4]翟翠霞,吴宏伟.人力资源开发与我国经济增长——基于教育及三次产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04:70-75.
篇7
Abstract: Is imbalanced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terzone as well as the local intern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growth way is very difficult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form the effective demand to cau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get employed the question. The affable university student gets employed the area of concent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Transforms the regional economies growth way, speeds up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enhances to university graduate's buying in ability.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大学生 就业 对策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ifferenc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王丽娜 女,河北省唐山市人, 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
一、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对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影响
自21世纪初期,我国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正在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形成了一股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潮”。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占70.7%,在乡镇的占5.5%,在农村的仅占1.9%。这样长时期的一边倒的就业流向,使得这些城市对大学生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而对于急需要大学生的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工作岗位空缺同时存在的矛盾局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力图把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转化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80年代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90年代又重点建设了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这种发展战略使全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区域之间明显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显著。由于劳动力报酬和发展空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大量人才流向了发达区域,进一步削弱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在客观上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1、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存在产业差异。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通常用就业弹性来分析。就业弹性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它反映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讲,就业弹性越大,表明该经济体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在第一、二、三产业中,三次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三产业是是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已占总劳动的60-70%,而中国,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第一产业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而第一产业对作为高级人才的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是最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2、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存在地区差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的农村从业人员中,东部地区占36.9%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52.4%,西部地区占29.1%,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6.3%;而在整个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这说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西部地区吸纳的不多的劳动力中有大部分吸纳的是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的第一产业生产者,可见,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要低,存在着地区差异,加剧了大学生就业流向发达地区,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
3、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存在着行业差异。据有关研究表明,金融保险业的就业弹性最高,第二位是房地产业,其后依次是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卫生体育福利业、等。可见,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最强的是一些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的服务性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而我国的服务业总体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在经济中的比重过小,造成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实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就业集中度。
首先,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随着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应拿出更多的资金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多种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发展。其次,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建设,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高欠发达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相互融合,减小城乡差距,缓和大学生就业一味流向发达地区的趋势。第三,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活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
2、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而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也只有在这些行业,大学生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展示出应有的风采,从而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可以避免大学生就业中的人才浪费。
参考文献:
[1] 刘庆利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篇8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新疆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新疆大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新疆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至2012年末,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比2009年增长了1.69倍。新疆农村金融也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11月,新疆基本实现了空白乡镇100%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但由于受新疆地区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不利于新疆跨越式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分析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自治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有关农村金融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新疆的研究更是较少。从研究内容方面可分为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性、区域金融差异和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三类: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
King和Levine(1993)利用77个国家数据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强正向关系;Luigi Guiso等(2002) 通过设计新金融发展指数,得出多数金融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比不发达地区快1%;Genevieve Boyreau-Debray(2003)运用GMM面板模型研究得出:银行扩张信贷抑制经济增长,但银行分支机构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赵洪丹(2011)基于1978-2009年样本数据研究得出: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负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有滞后性。
(二)区域金融差异研究
钱水土等(2011)利用中国23个省1988-2008年面板数据,引入地区和时间两个虚拟变量:发现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具有地区和时间差异;吕勇斌等(2012)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强烈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依赖性,且空间依赖性逐年增强。
(三)金融发展收敛研究
张胜林等(2002)研究发现:农村民间借贷与金融服务优劣有显著关系,在服务“三农”机构缺失、信贷服务不到位的区域,民间借贷机率较高。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黄文等(2011)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数据,得出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
二、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本文参照已往研究,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原则,最终选取的经济金融指标如下:选取人均一产GDP体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剔除地区人口差异对农村金融的影响,选取人均农业贷款余额(即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人口总数)反映金融发展数量效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贷比率为农村贷款与农村存款的比率;金融相关度=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农村增加值,其中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主要由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构成。大多文献采用人均农业增加值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新疆未统计农业GDP数据,一产GDP中包括农业GDP,且两者相关性较强。农业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与农信社集体农业贷款、农户贷款、个体经济户贷款之和;农村(业)存款为国家银行除去信用社转存款后农村存款与农信社乡镇企事业存款、承包及个体户存款、其他存款之和。实际上农村金融资产包括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证券和保险等,考虑到证券和保险占比较小,且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因此用农村存贷款之和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本文借鉴司正家(2004)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域:1.天山北坡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2.北疆西北部区主要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州四个地州;3.南疆东北部区包括巴州、阿克苏两地州;4.东疆部区,包括哈密和吐鲁番地区;5.南疆西南部区,包括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
(二)差异衡量工具介绍——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由泰尔(Theil,1967)利用熵概念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由于泰尔指数将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并测算各种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因此通常被用来对多组样本差距分解,当区域分成k组时,泰尔指数T(0)可分解为:
(4)中, 表示区域内差距, 代表区域间差距,所以 代表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 指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泰尔指数是取值在0-1范围的正向指标,指数值越大则农村金融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三)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1.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运用泰尔指数测算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总差异、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详见图1。
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呈波动式扩大。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新疆农村经济差距波动呈两个阶段:2004-2006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迅速扩大,是新疆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初显成效阶段,支持政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7-2010年,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经济推动由政府拉动转向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新疆各区域农村经济差异逐步回升,但增速明显削弱。
区域间差异是农村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较大,新疆经济区域内差距较小(泰尔指数在3%以内),且泰尔系数频繁波动,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2.农村金融区域差异情况
(1)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①2006-2009年新疆人均贷款总差距呈倒V形。从图2看出,人均农村贷款总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区域间差距和总差距波动趋势基本相似,区域内差距的变化是V型的趋势,贷款总差异有明显缓和。近年来,随着新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机构功能不完备、扶持政策不到位的短板问题正逐步解决,推动主体由政府向农信社和农户过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新疆农村金融地域性差距缩小。
②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明显超过区域内差异贡献度,但新疆各区域农村金融差异仍逐年缩小,但因为北疆各地州间的贷款差异扩大,出现了“马太效应”。
(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趋于平稳。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看,农村贷存比越高越好;但从风险角度分析,贷存比过高则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图3显示,五个区域中1992年南疆东北部农村贷存比达到最大值12.31, 1995-2009年新疆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贷存比保持在2左右。
②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78-2009年新疆各经济区农村贷存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贷存比不断上升,以天山北坡区域为代表的农村贷存比率先达到最高点,南疆东北的农村金融效率最低;第二阶段农村贷存比迅速下降,贷存比从最高点迅速降至平衡水平;第三阶段是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1994-2009年),五个经济区域的农村贷存比差距不大,波动明显减弱。这与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草帽型”特征基本相符。
③北疆西北及东疆区域农村金融贷存比率高于其他区域,但差距不断削弱。从图3可以看出,尤其是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天山北坡继续保持农村金融良好发展势头,东疆把握政策先机,放大政策效应、顺势直追,贷存比不断优化。
(3)农村金融相关度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相关度增强。1995年新疆天山北坡、北疆西北、南疆东北、东疆和南疆西南农村相关度分别为59.85%、14.37%、21.24%、35.24%和11%,至2009年各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达到118.08%、36.7%、77.08%、57.72%和47.79%,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疆西南地区,为11.06%。
②天山北坡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1995-2009年,天山北坡农村金融资产与一产GDP之比持续保持新疆五个区域前茅,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强于其他四个区域,但金融相关度差异逐年缩小。
③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偏低。样本期间,新疆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在2002年差距最大;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农村金融相关度最大,分别为36.7%和47.8%。
三、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1.区域经济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导致农村人均收入的差距,而且在金融业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科技与管理人才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相比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杨国中等(2004)研究发现资金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信贷资金的非均衡流动将导致资金的低效配置。近几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大多集中在北疆和东疆地区,南疆的弱势经济难以获得金融资源青睐,金融机构比较匮乏。
2.资源和地域优势差异
天山北坡区域煤、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丰富,新疆政治经济中心(乌鲁木齐)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辐射作用;东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交通枢纽的优势及矿产开发,东疆的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农村经济也受益于本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天山北坡和东疆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两区域的农村金融得到优先发展,而南疆农村市场化程度低。
3.政策与信贷机制差异
汪兴隆(2000)认为资金区域配置失衡是导致区域金融差异的重要原因。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资本金要求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在金融机构设立成本上处于劣势;另外,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标准是盈利能力,农村地区资源贫竭,新设机构实现盈利周期长,鉴于此,商业银行新增机构会向发达地区倾斜,造成机构资源配置区域失衡;中央银行实施无差异的货币政策,不能根据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控,再加上货币政策传递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不通畅,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区域间差距是农村区域金融总差异的主要来源。根据本文区域划分,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基本相似,区域间经济差异明显,因此,区域间农村金融发展差异较大。
2.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95年以来,新疆农村金融贷存比基本保持在2左右;新疆农村金融区域间差异逐年缩小,区域内差异不断扩大。
3.新疆北疆西北和东疆区域的农村金融效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北疆西北和东疆地区依托地理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展成熟的特色农牧业,促进了农业贷款总额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并未采取倾斜性金融政策,农村地区拥有相应的投资项目,因而农业存款的规模相对减少。
4.天山北坡区域经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位于天山北坡区域的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依托乌鲁木齐金融资源的辐射,并且由于乌昌一体化的逐步展开、石河子兵团政策支持以及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优势等原因,能够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二)对策建议
1.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平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发展差异,新疆各地州应加强区域间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互补与合作,努力实现新疆农村金融平衡发展。
2.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统一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不同,亟需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差异化的授信审批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效率。
3.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与证券业。目前,新疆农村金融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保险业与证券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较好,因此,新疆应以发展农业保险业和农村证券业为突破,提升农村金融发展质量。
4.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有效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的农村融资需求,缓解银行信贷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King, Robert G. and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 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3:17-38.
[2]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学家,2011(11):58-63.
[3]吕勇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9):111-116.
[4]张胜林.交易成本与自发激励:对传统农业区民间借贷的调查[J].金融研究,2002(2):125-134.
[5]谢琼.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了吗? [J].经济评论,2009(3):61-68.
[6]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经济地理,2006(1).
[7]汪兴隆.货币资金区域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调整一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0(6):60-64.
[8]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69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农业经营模式亟需从传统模式转变为现代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三农产业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农业技术现代化改革,加快农业经营管理优化进程。但由于惠农政策和强农制度执行力的缺乏,基层政府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田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以及农业科技装备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进,这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1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
1.1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式承包作业模式,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而现代农业要求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作业[1]。在我国农村,强壮劳动力日益减少,没有太多富余劳力。农业生产主要劳动力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劳动力处于紧张的状态,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根源上讲,是我国旧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无法满足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造成的。由于我国农村正在逐步向城镇化转变,原有的农民不愿再进行农业生产,而是选择进城务工,这就导致农田荒芜,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我国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制约,土地流转缺少制度保障,种田大户和专业化农民手中没有聚集足够的土地资源,土地大规模经营受到限制。
另外,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带动力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与当地农户建立较高的业务关联度,无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机制。由于农业生产企业对农户利益输送不足,农户对农业生产企业信任度低,双方未能建立合作共赢生产协作关系,未能形成企业带动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1.2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农业产业金融体系和产销连接机制建设不足
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我国农业产业正在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化。这一转变需要大量金融资金的支持[2]。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营管理者没有对农业金融产业做出系统化的安排,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其惠农支农功效,致使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缺少金融资源支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另外,农业经营者也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由于农业经营者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没有通过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增加农民受益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流通机构与农产品生产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信息也无法及时传递到农产品生产者手中。导致生产者盲目生产,无法按照消费者终端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
1.3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迟缓,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创新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经营管理者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制约着农产品生存率的提升。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有限,支农资金规模较小,需要建设的农田基础设施却很多,这就势必造成投资效能低下的问题。
我国的农业产业虽然拥有强大的农业科技与教育团队,但仍面临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创新的困境。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有限,农业科研机构人才短缺,后劲不足,加上农业技术设备投资周期较长,收益率低,农业科技发展受到限制,科技水平提升缓慢。
2 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2.1 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机制,从而适应新农村建设环境
针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建立创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各地政府部门须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确切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依法建立当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对于部分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项目,要严格规范管理。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当代,农村经营管理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保证农民土地合法权益。
各地政府部门要适时发展农业生产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自主、自愿、合理、有序的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扶持农业生产企业,以企业带动农业;汇聚农村资金资源,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组织,解决单个农户生产力薄弱的问题,并扩大农业合作社发展规模[3]。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改变以往侧重农作物生产水平管理的传统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往的一元化产业结构只强调粮食生产,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经济管理者应力图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利用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支持特色农产品规模生产、销售,逐步形成区域农产品产业特色优势。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以这种方式拉长农产品价值链。初级农产品一般价格较低,农民收益不高。对此,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当积极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适时推广农副产品仓储技术、包装技术,降低农副产品损耗率,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价值链,让农民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管理者还需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促进加工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类型企业区域聚集度,形成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3 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技术水平,助力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着力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改造农田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农机道路网、农业输变电配套等设施,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缺乏水利设施的部分农田,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强化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平稳运行,发挥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稳产效益。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快速增加农产品机械装备总量,并努力提高其质量水平,提升机械化作业能力,尽量节约农产品种植和收获时期的劳动力资本耗费,加快促进区域农产品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模式。对于难以适应机械作业的农产品,如棉花、油菜等,农业科技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研发与其种植和收割技术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努力提高各类农产品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鉴定制度,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并着力规范农业机械维修市场,打造农业机械专业化供给机构,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
3 结语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为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实施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农业经济管理者需积极优化管理策略,努力健全农业发展新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创新农业科技装备,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23-24.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群化;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207;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64—03
一、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1];产业集群还能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作用以及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使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2]。
目前,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最典型的是“第三意大利”现象,[3]如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40%以上的出口量都是在近200个产业集群地完成的。国内最典型的有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这些地区大多数县域形成产业集群,2011年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江苏、山东、浙江进入全国百强县数量为29、26和24个,分别占其县域总数的55.8%、28.6%和40.6%。
因此,在我国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呈现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
1.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就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空间集聚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特别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使聚集在一起的相关企业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形成良好的创新基础和条件,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4]。
2.产业集群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县域经济发展要借助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走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县域地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县域经济与农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机制。农村实现城镇化必须依靠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化推动农村工业化[5],以农村工业化推动县域地区城镇化,而实现农村工业化重要的途径就是营造创业的氛围,给农民就地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发展小作坊、家庭手工业,甚至创办小企业,这种小企业的聚集会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反过来由于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又能够促使小企业发展,有效地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从而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6]。
二、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与优势
县域经济是一省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县域。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包括实行财政鼓励支持政策、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服务、改进建设用地管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科技和人才支持力度、加大对欠发达县扶持力度等10项政策;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以发展县域经济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2009年辽宁县域经济发展迅猛,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县(市)30个,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9个,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0年5月26日辽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开原市召开,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肯定过去较落后的开原市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的成绩,为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示范作用;2011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关于县域经济重点任务是“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与2005年比较,全省44个县(市)生产总值由2579.8亿元增加到8483.2亿元,接近全省半壁江山。2011年8月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辽宁省有10个,占辽宁省县域总数的22.73%,,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列位次大幅前移,发展较快,被称为“辽宁现象”。
但是,阻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县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工业集约化程度仍然很低,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县域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园区建设中招商力度不够大,对大项目和大资金的吸引力不足;政府服务功能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