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缺失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教育缺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德育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它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被冷落;它费时又总是出力不讨好、效果差:它最应跟实际相联系但又总是太空泛、形式主义;它是教师最难教、学生往往也不喜欢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德育工作也受到了应有的理解和重视,这对于处在改革开放中的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 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成人化。现在中小学的一些教材和德育活动还存在着许多空谈政治理论、牵强附会、知识教学(如语文、历史)政治泛化现象。德育教材内容单一,致使教师无法用教材来揭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不能令学生信服。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反而增强了逆反心理。在政治泛化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不到发挥,德育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致使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政治课和德育课持不信任和抵触态度,加之在不良社会思想和思潮的影响下,增大了消极面对社会甚至对立的情绪。
德育必须遵循德育规律。必须服从教育规律。而我们的德育内容、德育教材、德育观念偏重于成人化,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道德概念讲得太多、太死,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涉及相关的事例太少,特别是对社会上存在的现实问题不能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加以有说服力的教育,在德育目标和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错位现象。
2 德育过程的单一化、教条化。德育过程中方法单一、僵化,缺乏科学依据,缺少互动性体验,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当前一些中小学政治课的教学充满了机械性,考试内容欠灵活性。只强调学生死背政治概念和法规条文,考试方式也仅限于填空、名词解释等。教师授课雷同于语文、数学等智育课程。更多注重课本知识要点的传授,轻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难以理解。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敢涉及,给人以不切实际和过时的感觉,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是在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源于人的生活,所以它应渗透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德育成了一个学校中脱离智育、体育等其他学科的单独领域。我们把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割裂抽离出来,仅仅靠单独的课程(如公民课、思想品德课等)、配备单独的教师、设立单独的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等),来实施德育,这是太片面的。德育不能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道德不是区别于社会现象中其他现象的特殊现象,不能限定德育的空间范围,道德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课。学生是很难对它产生兴趣的,也就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并进行道德判断、选择,进而产生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离开了社会实践。所教的道德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景。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
三、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
道德评价是道德行为的前提,科学客观的道德评价对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变单一性的评价体系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学生处在道德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加上受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他们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进行道德评价时已经不再轻易的将其简化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好坏、善恶的对立。对于学生自己来说,道德评价的结果和道德评价体系不仅会促使其依据一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会促使其依据一定的道德理想来激励自己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正确而灵活地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想有效地达到德育目的,必须遵循德育规律,掌握德育方法。但重点要落实在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造就德育主体或再生产德育主体的过程。
要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重在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必然要求。创建活动要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内容与形式,寓道德培养于潜移默化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社团在新时期学生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要解决动力机制。一切行为都需要动力推进,道德实践要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动力机制基础上,合理可行的道德评价与激励体系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实践的动力。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四)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
篇3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孝道教育 缺失 回归
一、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
孝道即以“孝”为做人之“道”,是人们行孝的原则。《孝经》里面有句话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古之孝道不仅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忠于君主,而且要成就自我,方是光宗耀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古代孝道强调居则事其敬,就是要顺从听命于父母。在现代社会,子女的个人独立性增强,不易接受传统的规范,因此,传统孝道教育中“愚孝”、“盲孝”的成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被淘汰。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现代孝道,是建立在父子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是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伦理保障,更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因而现代孝道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黄坚厚指出现代生活孝的内涵包括:爱护自己,使父母无忧,不辱其亲,尊敬父母,向父母进谏和奉养父母六项[3]。杨国枢认为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4]。笔者结合前人总结得出现代“孝道”应包含尊敬父母、赡养父母、精神上愉悦父母。所以,本文所说的孝道教育是从这些方面入手的,而家庭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的场所,应该首先担负起孝道教育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孝道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007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显示,仅有5.2%的被调查者“主动照料过父母的生活起居”,13.3%的被调查者经常“帮父母做家务”,24.8%的被调查者经常“关心父母身体健康”[5]。很多现代子女缺少对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和关爱,可想而知,对父母精神上的关怀和宽慰的子女少之又少。子女孝道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忽视。很多子女肤浅地认为孝道就是赡养父母,等父母老了给钱养老就是孝,生活中却忤逆不尊重父母,缺乏对亲情和爱心的理解。而很多父母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孝道没有全面理解,也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孝道教育。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培养感觉到理所当然,并用学习成绩向父母提出相应的物质交换,而父母也没有拒绝,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支持这种行为,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使得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也有子女对缺乏文化知识的父母产生歧视的心理和抗拒行为,埋怨父母不能给自己良好的生活条件,不顾家庭经济状况与同学进行攀比,而父母却对此觉得愧对孩子,支持孩子的任何需求。种种现象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现状令人担忧。
二、孝道教育缺失的家庭原因分析
(一)家长重分数教育,生活上骄纵子女。
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一从学校放学,问的往往是“今天有没有考试啊?考了多少分啊?”等类似问题,而很少关注孩子学习以外的学校生活状况。父母对子女过分教育或期待过高,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继续学习,减少了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自然也缩短了家庭教育的时间。父母往往以物质鼓励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甚至有家长在孩子取得高分时不惜代价给孩子买贵重礼物以表奖励。这种物质交换的行为不但无法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反而觉得自己获得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造成孩子对亲情的淡漠。在很多“421”结构的家庭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活上极度关注和溺爱孩子,恨不得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导致很多孩子在生活上无法自理,性格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言语上对家人恶语相加,观念上认为家人的付出理所应当。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深刻的爱,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没有家庭责任感,孝道观念在家长的溺爱中消失殆尽。因而,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孝道教育的有效进行的。
(二)家长自身没有发挥榜样效应。
很多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对待长辈的态度。例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呵斥年迈的父母,冷落独自在家的双亲,向老人理所当然地索要钱财,不给老人赡养费,对生病卧床的老人不理不睬甚至嫌弃等,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有朝一日,这些行为都将重演在父母自己身上,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好孝敬长辈的榜样。有些父母一有空就出去打麻将打牌,对家中老人和孩子不管不问,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关爱,等到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许他自己也不懂得如何经营家庭,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因为他自己是受害者,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因为他没有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如何孝顺父母。这种不良家风的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演,不仅影响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幸福和睦,更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
(三)家庭教育没有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孝道教育。
晏阳初说:“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更形密切,因为学校教育是有限制的,家庭教育是无限制的。”[6]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有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学校里讲公民教育,有一项是‘不要骂人’,说得学生明白这是一种坏习惯,孰知一跑回家,不是听见父亲骂母亲,就是母亲骂他们自己,或者母亲和邻居相骂,骂忘了形也把他们夹在里面骂起来了。在学校里所得的一点好教训,就无形中在家里打消了”[6]。所以说,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校里的孝道教育如果在家中没有实践的机会,或者说父母根本无视孝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日积月累,孩子的孝道观念自然会变得淡漠。譬如,学校的德育老师跟学生说父母很辛苦,回家帮父母倒水洗脚以感恩父母的辛劳,结果孩子回到家后,父母并没有支持孩子这样做,而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学习。这样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也不会主动提出类似的想法。其实这些家常的行为正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孝道教育的方式,也是及时巩固和补充孩子在学校学习孝道的一种实践性方式,因为学校的口头教育始终无法代替家庭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如果不及时巩固和补充学校的孝道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得不到真正的情感内化,则很容易出现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家庭教育危机。
三、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重智观念,增强孝道教育意识。
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不仅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孩子孝道观念的培养。把孩子致力于培养成“考高分达人”不一定是件好事,如果孩子仅仅只会考试和学习,而生活不会自理,过分依赖父母,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意识,减少孩子在培训班的时间,增加在家陪伴教导孩子的时间。父母应对孩子理智地施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步。父母应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孩子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情,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分担父母的忧虑,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等等。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他们为家庭、为子女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生活并能够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久而久之,孩子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及对父母尽孝的愿望。
(二)树立榜样,营造和谐家庭。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成员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7]家庭教育不仅是言传而已,身教更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与成人一起生活,很容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言行,所以父母要做孝敬长辈的榜样,才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父母的言行。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如果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父母对家里的老年人尊敬爱戴,耐心照顾老人的起居,经常抽空陪伴老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养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身教的影响大于言传。父母要处理好自己与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只有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体会亲情的温暖,并内化为自我人格,在行动上践行孝道。所以,孝道教育中,父母要身体力行,发挥自身的榜样效应,着力营造和谐家庭,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浓厚的孝亲观念,才会让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才会让“老有所依”、“养儿防老”得以回归。
(三)让孩子及时行孝,营造实践环境。
家庭教育要提供给孩子实践学校孝道教育的机会,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回家要给父母洗脚等孝敬父母的行为,父母就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并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孩子表示肯定,孩子在欣然接受的同时有温暖的亲情体验,这种实践的行动和情感的内化是学校孝道教育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加以巩固。父母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为自己分担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行为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父母应告诉孩子自己的生日并希望孩子能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让孩子在父母脸上看到幸福的笑容同时感到自己对父母的重要;孩子生日的那天父母要告诉他出生时的艰难与痛苦,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养育的艰辛历程并学会感恩父母。亲情的维系必须在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去联结,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孩子们的教育应从具体的、形象的问题入手”[8],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也从具体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对父母深刻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对父母尽孝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生.礼记・孝经[M].成美兰译著.上海:中华书局,2007:221.
[2]谭树辉.传世文化经典儿童读本:弟子规[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4.
[3]黄坚厚.现代生活孝的实践: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25-38.
[4]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M].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46.
[5]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6]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22.
篇4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教学;幼儿教育;素质培养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必须从娃娃、儿童抓起。每一位父母深谙此道理,于是每一个儿童都在提前接受教育,包括钢琴、舞蹈、乐器等等。幼儿舞蹈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是非常受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是实现幼儿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发展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教育,舞蹈教学非常容易理解和学习,能够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够提早开发幼儿的心灵,对于审美的熏陶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舞蹈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在素质教育面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比重还是占据相当一大部分,特别是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师对舞蹈教育认识的片面性,使幼儿在学习舞蹈时,有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这些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儿童今后的成长会深受其害。作为幼儿舞蹈教育的执行者,幼儿舞蹈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笔者对教学多年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几点关于舞蹈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①端正对幼儿舞蹈的正确认识;②对幼儿舞蹈的兴趣培养。③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④加强幼儿的素质培养。
一、端正教师对幼儿舞蹈的正确认识
鉴于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制约,以及一些教师对于舞蹈认识的局限,再加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舞蹈教师对于舞蹈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教师普遍忽视了对幼儿教育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活动认识不够清楚,对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和完整。另外,教学方法陈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严重的对幼儿毫无用处。在每天具体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单纯地让学生去模仿各个舞蹈动作,忽视了引导学生去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达不到幼儿情感的培养和陶冶。学生不会学习新的动作,常常产生疲劳、厌倦、乏味的感觉,最终结果学生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教师越教越厌倦,产生了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对舞蹈教育的认识问题,必须对教师敲响警钟,端正对幼儿舞蹈的认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幼师舞蹈的独特性特点,中职院校的舞蹈课程同专业舞蹈学校的课程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幼儿的舞蹈教育不是为培养专业舞蹈演员而设立的,而是利用舞蹈教育对儿童进行心灵的开发和审美的教育。因此,幼儿舞蹈教育课程要针对儿童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要始终贯穿儿童的直观性和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儿童舞蹈的过程,就是一个进入童心世界的过程,应该把所学的舞蹈知识转化成一种可以对儿童身心进行美的耕耘、美的培育、美的熏陶的能力,达到通过舞蹈陶冶个性、开发心灵、启迪智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目的。
有了这种正确的独特的认识后,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选取课程教材、准备教学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创造和调整。理论寓于实践,有可能整理出一套符合舞蹈教学的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
二、注重对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新生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兴趣的培养也就成了舞蹈教学的重点。
首先,选择舞蹈素材兴趣培养的开端。当我们认识到儿童的心理特征后,就要从儿童心态出发,寻找有趣、新颖的素材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就成了选材的主题。所以,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重新审视蓝天、白云、汽车、小鸟等千奇百怪的事物,感知事物的特点,分析处理人和事物,再直观的表现,把童趣艺术性的一面展现给儿童。任何一种舞蹈要抓住儿童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和观赏兴趣。
其次,提炼活泼有趣的舞蹈动作。幼儿天生好动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身体语言蕴含着很多情感因素。因此,我们要和他们产生共鸣,合理运用身体语言,用新颖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比如,眨眼、耸肩、晃脑袋、扭屁股等儿童身体语言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分别表示了一个幼儿的心理状态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心理的变化,分析幼儿的学习状态。身体符号是儿童日常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天真的形态举止,从中提炼出童趣洋溢,富有纯真、活泼、可爱的通俗易懂的舞蹈动作形态。当我们也会运用这些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和他们交流时,他们自然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后,追求舞蹈形式的多样性。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某一新生事物不会保持很久的兴趣。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解决兴趣持久性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方式多样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调节画面,极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兴趣,在舞蹈示范和讲解中,很好地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这种形式的教学必将吸引幼儿。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灵活地应用电化教学手段。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幼儿舞蹈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某一个学生成为专业舞蹈人才,也不能让学生在短暂的几年内把舞蹈的知识门门掌握,通过舞蹈教学,我们的目的是使儿童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启迪对美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不拘一格,不能限制在某类风格或种类,应该全面系统,从整个舞蹈整体捕捉舞蹈这门艺术的总体规律,学习舞蹈要分清哪些是主干动律,哪些是连接动律,哪些是静态和动态,哪些是起式和落式,对整体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有个宏观的把握和理解,对各种动作进行规范化,提炼组合与分解动作,创造性地向儿童的鲜明特征转化。经过反复的创造和实践,舞蹈教学内容不再生吞活剥,而是根据儿童的本身不断总结出的自己的教学方法。
另外,教学内容要注意动作与情感的结合。舞蹈训练中,对于单个的动作练习,难免会显得机械、生硬、没有情感。于是,我们把贴切生动的情节加入到动作中,这样使动作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比如,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一群姑娘在蓝天、白云、沙滩、大海环境中嬉戏玩耍,再把各种嬉戏的动作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配上《渔家姑娘在海边》的乐曲,舞蹈有了生命力,动作有了感情,达到有机的统一。
四、加强幼儿的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幼儿舞蹈教育的一个难点,它是面向全体幼儿进行的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1)舞蹈是一种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内在气质。舞蹈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灵敏度和耐力,并有助于大脑训练,保持健美体形,提升内在气质。
(2)舞蹈是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集体意识。在舞蹈训练中,多数是集体舞蹈,要注意保持整齐的队形,一致的动作,必然会要求儿童相互合作,强调集体观念。久而久之,集体主义观念会慢慢加强,舞蹈有一定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3)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某种意义上,舞蹈教育是美的综合体,包括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等等,这四种形式组成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直观形象的美的教育方式,使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幼儿舞蹈教师是高尚的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尤其对幼儿的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付出智慧和汗水做好这项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创新、实践,使幼儿舞蹈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全面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做好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一、帮助新教师树立目标理想
新教师要做一个有志的“匹夫”,树立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理想目标。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的心理学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那就是目标理想。
首先,通过成功案例和培训学习交流帮助新教师树立高远的志向。让他们不把目光投在眼前的得失上,在新教师中树立榜样,推己及人,让他们明确有了理想目标的追求之美,需要厚积薄发的努力和不断追求的脚步。其次,学校应该通过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帮助新教师提高自己和树立高尚的人文情怀。一个有高尚人文情怀的人,才会有厚重的教者仁心,才会把学生的感受时刻挂怀并上升到研究水平。再次,大力开展老带新活动,请老一代教师收徒弟,把自己的教育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让新教师工作上不走弯路,理想上不跑偏。理想之光,需要各种外因和内因的成就,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大环境和各种人文因素的支持。
二、使读书学习成为新教师提高个人修养成为日常功课
修养是教师的头等功夫,一个有修养的教师,绝对是一个受欢迎的教师。试想,铸造别人的灵魂,你怎么可以是一个猥琐的人?所以,高尚的个人修养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是新教师树立正确教育理想的决定因素。学校应提供大环境,让新教师有理想、自信、勇气和热忱。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永远比他的外在业绩更加重要。”
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要从提高新教师的个人修养做起:青年时期是人创作旺盛的时期,学校应该督促组织各种读书交流活动,树立学校的文化氛围,使新教师融入这种氛围,不断鞭策自己读书学习。大儒钱钟书先生,就是一生不断读书,学贯中西,却又淡泊名利,拒绝了诺贝尔奖的邀请,潜心学问,成为大家心中真正的大家。这不是一般的修养和境界,前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做到,青年教师更不应该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放弃做学生的身份,学校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树立各种读书机制,使教师有兴趣学习,有兴趣读书,产生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三、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信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不良思潮也会影响着新教师的思想,教师的薪酬并不能与社会上一些行业相比,甘守清贫和寂寞,不断完善自我,坚守理想,是对新教师意志上的一个考验。
篇6
青春期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我国近年来在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的学生当众顶撞、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它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与父母一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盲目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二是感应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冲撞家长、教师,以敢于和教师唱对台戏为荣,把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如不善加引导,对班风、校风建设影响很大,妨碍学生进步。
三是自发性。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事后,教师处理严了他不服,处理轻了他会认为教师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出难题”。
四是可变性。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假如一个喜欢随地吐痰的学生,进入了一个十分注重文明礼仪和清洁卫生的学校情景中,两者可能发生冲突而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这是坏的逆反;一个喜欢创新的学生进入一个限制创新的“工厂型”学校情景中,两者发生冲突而导致逆反,则是好的。因此,无论是从其特点来看,还是从其产生的历程来分析,逆反心理具有正效和负效的双重属性,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其推动个体自我统一性发展的方向的正确与否。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遗传因素是心理现象形成的一种自然条件,它仅仅提供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能决定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家庭和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影响着他们。例如,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或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教育(包括广义的社会教育含家庭教育及狭义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环境、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起着特殊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主要由专职的教育者对学生施行的双边活动。因此,对学生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首先,是教师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呆板化,教学方式强硬化,都会造成学生厌学、逆反的心理。
2.主观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引起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关键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情倾向于批判态度。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由于学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产生矛盾,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加之经验不足,认知的偏差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固执己见,走向极端。对教师、家长的劝说、批评,他们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助人为乐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去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会形成主体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三、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类型
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自负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受挫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等。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这样就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引导
1.全面评价学生,努力挖掘“闪光点”。把握教育时机,促进教育过程中师生的认同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2.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小。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
3.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立体教育模式,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尽量消除其中的不和谐音调和消极因素,共同做好转变学生思想的工作。
篇7
关键词:轨道交通 城市 规划
相对来说,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现城市发展的不足,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对我国的总体发展产生影响。目前,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不仅仅在某一个城市出现,而是逐渐成为了一种“通病”。同时,因为各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一个合理化的方案,很有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影响不断扩大。在此,本文主要对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进行一定的分析。
1. 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分析
1.1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构成
城市总体规划包含了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战略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城市详细规划包含了城轨站点与沿线地区的规划设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总体规划当中,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主要的工作范围,由于目前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超出了原有的规划,必须根据现阶段的情况和各项诉求来进行规划,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做。我国城市在总体规划当中,遇到的问题较多。比方说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要对未来的战略部署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均衡,现阶段的很多城市都是市中心发展、郊区荒凉,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当下各项城市化工作的进行。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只有在客观上实现全面的轨道交通进步,才能在主观上满足城市规划的各项进程。
1.2城轨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对位缺失
图1为城市轨道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包含了对城轨站点和沿线地区的规划控制,但城轨规划并不把城轨空间这一层面作为强制性内容。从实际的工作来分析,城轨规划在多数情况下,是从战略规划阶段直接切入到具体的项目规划与设计。所以,城轨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存在规划层面的对位缺失。对于对位缺失而言,其实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在影响范围上,却不容忽视。在城轨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当中,二者是互为依存的,对位缺失可以称之为二者之间的“纽带问题”,如果此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日后的发展和现阶段一些交通问题的解决。对位缺失不是突然才发生的情况,有些城市是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规划到位,有些城市是在逐步建设过程中有所忽略,还有一部分城市是因为客观上冲突导致。
2.对位缺失的对策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多数城市当中,这种对位缺失已经成为了交通的一部分,并且时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所以,对位缺失代表着某种城市发展困境,只有果断的走出困境,才能帮助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此,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对策进行一定的分析。
2.1城市规划控制层的增加
对位缺失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控制层上的问题所导致的,在解决对位缺失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城市规划控制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客观上的问题,同时对主观上的意见也能够给予最大限度上的满足。本文认为,从以下几点出发,能够很好的增加城市规划的控制层。第一,城市规划控制层应该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努力,比方说,城市周边的一些网店或者郊区在控制的时候,需要以市中心为基准,逐渐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结构以及层次分明的城市规划。第二,城市的交通、建筑、整体的发展应该设计出一个较大的网络化结构,各个区域之间既可以相互独立,同时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融为一体。综合而言,城市规划控制层的增加并没没有办法一蹴而就,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彻底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固有问题,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2.2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改进
目前的对位缺失情况并不严重,但已经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并且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些负面的言论。在改进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改进,这样不仅可以对全局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解决对位缺失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利。第一,将城轨外部的效益量化。城轨的经济效益除了票价和广告等一些直接受益以外,还包括沿线房地产升值,以及因此带来的经济乘数效益提升等巨大间接效益。量化外城轨外部效益,对解决对位缺失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这种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改进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避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第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多层次配合。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在目前的工作当中,需要依靠多个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每一个层面的工作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这些工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比方说,通过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减少总体交通量,优化出行,避免城轨建设前后交通压力剧变。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虽然不固定,但却有一个合理范围,超出范围势必引起较大的交通问题,并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其他方面也会产生影响。
2. 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思考
目前的两项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但随着其他领域的进步,交通领域也要不断的革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在压力集中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的产物。未来的工作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同时针对不同情况的对位缺失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通的恶性循环和市民的生活与工作。
4.总结
本文对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对位缺失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种对位缺失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总体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从客观上和主观上解决了一系列的不良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控制性的手段,避免问题复发。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对位缺失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并且城市交通也能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准。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岑慧.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编制技术创新――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J].规划师,2012(07).
篇8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
(一)中职学生主体因素导致的缺失
中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在中职院校中学习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是最重要的,忽视了职业道德在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样的想法导致他们对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的重视不够,使他们在职业道德的教育、训练、养成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消极甚至厌烦,导致了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中职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1.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
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一些职业院校受落后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知识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缺失。
《职业道德》课程应该是中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职院校没有开设该课程。为了更好地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应当在中职院校开设《职业道德》必修课程。
由于对职业道德教育理解不够深入,一些中职院校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任务,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全员的重视,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导致中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在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而一味以讲授式为主的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中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缺失。
二、建立立体、多元、全过程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一)改革课程体系,发挥《职业道德》课程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1.将《职业道德》课程从《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分离出来,以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作为本课程核心内容。把体现时代要求和更能反应和适应时代变化的职业道德规范添加进来,注重对中职学生进行规范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使《职业道德》课程更具适用性和实效性。
2.改进教学方法。根据《职业道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摒弃以讲授式为主的授课方式,采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演练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在教学中体会职业道德,理解职业道德,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只强调让学生记住职业道德规范。
(二)专业知识学习中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他们的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甚至某些专业知识中就包含着职业规范、职业精神等职业道德范畴,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在专业知识学习中重视和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也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重视实训实习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对中职学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2.在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
中职阶段的教育,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根据职业和社会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3.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1)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和时代的要求。其主要缺陷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行为能力上。
(2)在企业机制中规范和约束。
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既要满足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
(3)形成动态的校企联合的职业道德培养模式。
在学校中培养,到企业里锻炼。中职院校的培养是按企业要求的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由企业决定,这并不意味着在订单培养模式中,中职院校的培养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
4.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学生社团活动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训练,增加了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兴趣,促进了中职学生在各项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我们学院现在开展的职业能力训练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职业能力的训练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敬业态度、心理适应能力等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促进了我院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还可以聘请成功人士开展关于就业、择业和创业等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形成更正确、更明确的职业观,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艰苦奋斗、敬业、精业等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方晓红.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6期.
[2]夏令海.谈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篇9
【关键词】杜威 德育思想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32-02
一 杜威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杜威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传统德育思想理论进行尖锐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独特的德育思想理论体系。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道德的要素、性质、目的、方法及价值标准等方面。
1.个体道德的组成要素
传统的道德观认为,道德就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杜威看来,道德是个体的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合金。而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而是一个包含知识、情感和能力在内的综合性概念。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要具备一种知识、智慧,才有判断善恶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才知道因果利害及其行为的结果对他人与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必须有一种内在的信仰、愿望、热情和社会的同情心作为一种动力,促使个体自发、主动地去追求和表达“善”。
仅仅拥有社会智慧和情感只能使道德停留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主体还必须使内在的、正确的思维和判断付诸行动,使道德行为外在地表现出来,才能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道德的实效性才得以体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困境并不仅仅是个体对社会既定行为规范准则严格遵守的缺失所造成,本质原因是人们对道德内涵的误读与道德内容范围的片面认识。中国道德教育的现实尴尬在于,由于个体社会智慧、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能力的缺失在频频发生的道德事件中得到必然的体现,而这种缺失正是我国道德教育的盲区和错位。
2.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教育的目的难道仅仅是把一套既定的道德规范交给每个人去记诵和遵从?难道没有违反这种既定规范的人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杜威极力批判道德教育就是教育人们遵从既定的规范,甚至变成所谓的自觉。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发展的德育目的,即发展坚强的意志力、卓越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因为人的鉴别力和判断力随着智慧的增长是不断发展的,而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不断提高的,对人们的要求也是变化的。
第二个层次是明智的德育目的。既然道德教育强调发展个人的智慧、情感和行为能力,尊重个体自身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但是人总处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因此,这些品质的培养并不是感性的、随意的,而必须是理智的,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个层次是民主的道德教育目的。杜威严厉批判传统教育目的的强制性,认为它只是无视个体的外在强迫,而在这种状态所谓的道德教育目的其实是强制个体循规蹈矩,毫无民主可言。人们拥有的更多的是遵守既定规范的意志和忍耐力,甚至把这种规范变成强制的“自觉”,而不是处理问题的智慧和能力。
3.杜威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点:(1)营造真实的道德情境,培养个体的鉴别力与判断力;(2)培养个体的主动意识,形成“自动道德”;(3)培养具有行动力量的品格,积极实践道德;(4)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传统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文字符号向学生传递必须遵守的
道德行为规范,同时宣扬一些所谓高尚的行为表现方式。但在现实中,社会、家庭对道德教育的忽视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发挥,甚至由于外界环境对学生道德教育起反作用而导致三者的教育方向南辕北辙,使学生在道德成长的关键时期陷入道德教育漩涡,并对其产生潜在的、长久的不良影响。
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在真实、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的道德鉴别能力与判断能力,使其主动做出道德选择与决定,从而形成外在道德行为习惯。培养道德实践的智慧和能力正是中国道德教育所缺失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停留在加强道德教育的热情口号上。
二 杜威德育思想的评价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足。
1.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优点
第一,调和了理性主义道德论和功利主义道德论。杜威批判传统道德理论时直接指向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道德论,理性主义道德论偏重人体意志训练而轻视道德行为的养成。功利主义道德论与之相反,偏重个体外在行为而忽视其动机的善恶。而我认为杜威融合二者的优点,不仅重视个体的意志、动机,还强调了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第二,改变了知识传授与品格发展分离的传统观念。杜威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一针见血、具有颠覆性。传统德育观念认为对个体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通过道德教学训练个体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或者认为个体的道德化是在教育过程中的自动展开等。知识能促进个体智力水平的提高,而智力、智慧是培养道德感受力、判断力与鉴别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育者要改变这一错误观念和实践方式,对个体的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渗透着道德教育,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
第三,确立了个体在德育中的地位。传统德育观念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既定规范,不违反规定就是“善”,不顾德育的内在规律,否认道德学习的主体化。受教育者挣扎于“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之间,从而形成了“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而杜威意识到个体才是外在的道德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品格的最终决定因素。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中,教师付出巨大努力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因此,在认知层面,学生了解道德原则与标准,但在情感层面,学生不认同教师灌输的道德原则与标准。于是,在行为层面,学生缺乏道德的行为表现。
1.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情感的体验,导致道德感的缺失
学生作为公民,接受了教师或家长实施的道德教育,并知晓相关的道德知识,却不一定产生与之相应的道德行为。因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形成与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由于目前的“公民道德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情感的培育,致使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出于同甘共苦的情感)帮助别人,而是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2.注重道德义务的宣扬,忽视道德自由的赋予,导致道德责任认同意识的缺失
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即教师从外在道德义务层面对学生提出诸如“不可以破坏公物”“不可以伤害他人”的要求。这样,在教师的约束下,学生没有行动的自由。当学生的所有行为都在成人倡导的道德义务下进行时,学生就很难形成爱护公物、珍视他人的道德责任认同意识。
3.注重公共善的实现,忽视个体善的实现,导致“公民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当前,在“公民道德教育”中,一些教师注重公共善的实现,强调一切以公共善为标准,忽视学生个体善的实现,这样,他们只好接受教师提出的目标。总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大多数学生被要求实现公共善。但随着公民自我意识的形成,学生开始反叛传统的道德观念与公共善标准的束缚。这样,以公共善的实现为最高标准的“公民道德教育”便形同虚设。
二、原因分析
当前,学生表现出的道德感缺失、道德责任认同意识缺乏以及道德行为表面化等问题与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现代家庭结构与育子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
1.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
如今的大多数学生,从出生就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面对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社会现实,再加上一些成年人追求物欲满足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享乐,并对道德感、生命价值与个体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
2.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
当下,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占去了教师与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德行培育和精神关怀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最终使他们变得自私、冷漠和孤僻。因此,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技术教育与以德行培养为目的的道德教育如果不能平衡发展,就会从根本上制约人的发展,最终影响“公民道德教育”。
3.当代浓郁家庭氛围的缺失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
在古代家庭,成员较多,家长与孩子的互动频繁,于是自然形成浓郁的家庭氛围。在当代家庭,成员较少,为了生活与发展,家长奔波劳碌,不仅很少有时间与孩子沟通,更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在家长看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道德教育应由教师负责。其实,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的最初园地。家长的关爱能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责任。家庭的和谐有助于孩子将善意施于他人,以实现个体善与公共善的结合,最终促进公民良好道德品性的养成。
三、有效对策
要真正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就要针对上述原因,拿出有效对策。具体有三点。
1.培养同情意识,促进道德感的形成
道德感是道德认识的感情表现形式。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就要使学生具有道德感。虽然道德感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但在基本道德原则上,人们可以取得一致,原因在于人们普遍具有同情的情感,它可使人们消除矛盾,达成共识,共创和谐。
道德感的基础是同情心。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教师可让学生记录自己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以使他们回味作为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的失败与成功。这种基于同甘共苦的经历而形成的同情的情感既是道德感产生的源泉,又是激励和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互相帮助的最佳方法。
2.倡导自由、节制的教育观念,促进道德责任认同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具有自由、节制的德性品质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赋予学生行动的自由。这样,他们就会逐渐明白,一种合理行为不仅是个体的权利,更应受到校园共同体的认可。久而久之,当学生具有行动的自由时,他们就会自觉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节制自己的欲望与行为。这样,他们个体善的实现便限定在校园共同体准许的范围内。学生个体善的实现与他们作为学校成员的节制须统一,这是学生道德责任认同意识形成的基础。
3.培养对物的生产之真与沉思之美的追求,促进个体善与与公共善的实现
对物的生产之真与沉思之美的兴趣是学生认知能力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也就是说,教师要引领学生追求真与美,以实现他们自我的意识。只有个体对真理的感知、对美的认知是明确的,才能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人,最终真正促进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实现。
总之,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具有道德知识,更要让他们具有道德感、道德责任认同意识与道德行为能力,最终将“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