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教育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教育培训

篇1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培训 实施原则 实施对策

一、引言

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大量德智体合格的从业人员,而职业道德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全部内容的根基和核心,因为它促使劳动者树立正确合理的职业观念,从而以过硬的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它推动了社会企业的对外形象和经营效益,正是由个体的良好职业道德,才形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转;它帮助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劳动者身处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弥足重要,关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效益,关乎社会主体力量的思想水平。而近些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的职业培训教育畸形化,其教育只侧重于武装给受教育者以专业分工技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生产流程,而忽略了对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由此引发的对企业和市场带来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流水线一样的职业培训教育是不值得借鉴的。笔者从自身的教育实际出发,试图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具体对策。

二、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道德”一般被定义为“人们在职业工作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这个更多的是强调从道德的层面进行约束和规范,而忽视了个人在职业道德面临选择时的抉择,缺乏对解决职业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而且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二)市场经济大潮对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部分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切向钱看”成为部分人的信条,使得部分人在职场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当个人私利与他人利益、社会公利发生冲突时,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这些人可能也经过了较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当理论和实践遇到抵触的时候,仍然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原则而选择自己的私利。

(三)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

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知识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都较为重视学员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对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大都觉得无所谓,主要依靠学员个人的道德观念。学员自己道德素质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就高,并不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就可以提高的。与此同时,大量的学员也对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更多的学员更加期待能够学到一门专业的技术,将来可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学校和学员都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更加边缘化。

三、职业道德教育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基础性和公共性的原则

在职业教育培训中,极易走向的误区就是在对待职业道德教育上的轻视和漠视,过分的依赖社会公德教育和就业者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教育,而不将其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其实,职业培训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其培训时间和个体背景是千差万变的,我们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其在道德领域能胜任具体职业的要求。因此,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基础性的地位,做到使培训者先成人后成事,首先做到对具体职业所需要的从业品质了然于胸,再做好自身的职业打算。同时,职业道德教育的公共性也是重要的原则,无论受培训者有怎样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面对崭新的工作岗位和陌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武装给其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其专业技能的顺利施展。

(二)遵循适应性,与社会实际、学生个体、行业差别相适应

当前,我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大都流于形式化和书面化,以致收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这是当前职业培训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致命缺点。很多培训单位,把学员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输送单位考核,作为自身教育成果和在社会立足的唯一标榜,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不能得到迅速体现和收效缓慢的一个方面,自然地得不到发展,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在该类教育的实施中,应当注重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结合,针对当下职业道德领域的重要问题、主要现象展开教育;应当注重与学生个体的相结合,把握受教育者本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弥补其不足,跟踪指导;应当注重与行业之间的差别相适应,结合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对于容易出现道德危机的方面,加强教育力度,提前令学员了解其将面临的职业道德处境,达到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三)遵循多样性和生动性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不断的掀起改革和创新,旧有的照本宣科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再也不能符合师生们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众多80后、90后的社会成员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思想状态,对于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也应当从自身做起,思考探索、不断创新,采取生动活泼而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传达教育内容,提升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种理念不仅对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指导性的,对于职业培训教育更是有其实用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员,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生活化的课堂模式,把本该枯燥的道德教育进行生动诠释,使其深入学生内心、引发学员共鸣。若非如此,职业道德教育的课堂,将走向一潭死水的危险方向,出现教师没有热情、学生没有主动的局面,更不用谈论教育成效了。因此,多样化和生动性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守的。

(四)遵循成效性,注重教育成果的考核和运用

职业道德作为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部分,它的衡量不像一门专业的技术一样直观和容易操作,这也给培训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成效评价提出了难题。笔者认为,成效性仍然是该类教育的指导原则之一,对其考核也应该积极探索、多管齐下。例如将学员的日常学习表现和上岗实习表现,作为教育成果验收的重点渠道;也可以通过师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等的方式,巧妙地摸清受培训者的道德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安排,以及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

(五)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在任何的教育工作中,起到的都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为教育的主体在于学生,有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正确方法,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例外。身处踏上工作岗位的前夕,许多学员对于这份职业应恪守的品质,也是了解不全面或者有偏颇的,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回答学生的困惑、弥补学生的不足。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听取学员的心声,为其解惑、授业,因为他们的道德得到完善,才是这门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在职业培训教育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浅议

(一)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突出其在日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时间和精力是取得成效最具有硬性的保障。培训单位应该摒弃职业道德教育费时费力的错误认识,在充分尊重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课程来开展教育,从而唤起教师和学员的思想重视。课程的设置应该是灵活和有适应性的,顺应职业培训教育的速成性特色,比如在相关专业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结合本阶段教学内容在社会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职业道德问题,针对性的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学员技能和道德的同步提升,这一点在会计、金融等专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以节次为单位的课程不是必须和固定的,培训单位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学员会议等形式,灵活开展道德教育,只要形成独特的模式和正常的流程,教学成果就容易得到保障。总之,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到正常的职业培训教育中去,避免随意性和突击性,而是像一门技术课程一样,有自己的师资和物力、时间保障,走向正规化、日常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二)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广泛发动校园媒体和学生活动的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最贴近学员的学习生活,职业道德教育应当渗入到其中,使其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学校拥有众多的宣传媒体,且它们大多由学生亲自组织亲自策划,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的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网站、报纸刊物、广播站、电视台等等,开辟专门的栏目和板块,强化该方面的宣传;充分发掘职业道德以及学生身边优秀人物典型案例,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广为宣传;可以展开诸如读书讨论书、征文比赛、相关电影音乐赏析等活动,发动学生以个体、宿舍、班级等多层次积极参与;通过奖项的评比、奖品的设置等,吸引学生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活动最后一定注重活动结果的验收总结,为下一步的努力和其他方面的素养教育积累经验和教训。另外,注重活动的组织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比如社区服务、扶老助残、帮贫济困等爱心志愿活动,在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体验良好道德的积极作用,培养诚实劳动、遵守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心地,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通过隐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其贯穿到具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去

针对培训学生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弹性较大、较为灵活的课程,专门开展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培训教育学校定期开设的心理辅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这些课程都传达了对学生非常兼具实用性和启迪性的内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课堂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机穿插到课堂讲授中,起到集中教学的显著效果。正如其他的道德教育领域一样,道德的培养从来不是孤立的和单独的,它应当融入整个培训内容中,无所不在地进行指导教育。在具体的培训学校中,负责职业道德教育的部门是较多的,例如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党委办公部门、学生工作处、教务部门等,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不断地优化,将这些部门的道德教育职责进行科学的统一协调,形成严密和统一的教育网络,使职业道德教育达到“无孔不入”的渗透的理想效果。放眼细处而言,德育教育工作者每次与学员的接触,每次的专业技能教育考核,都可以成为施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因为道德本身就具有隐形和潜在的特征,也只有一点一滴的感化、日复一日的教育,能收到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四)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先进模范和激励作用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

不论是哪一类的教育工作,案例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其真实性生动性,往往能比专业的知识宣讲更能起到教育效果。道德教育更是应该注重榜样的激励作用和负面案例的警示作用。放眼全社会领域内的思想道德教育,国家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劳动模范”等等活动,以及各个地方进行的人物宣传、优秀表彰等活动,莫不是在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教育成效。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培训教育机构应该受到这方面的启示,给予探索和实践。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绝非一句空谈。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职业道德和美好品质,将成为激励和鼓舞广大职业学生前进的精神力量,也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水平的极佳方式。职业培训教育单位可邀请有杰出成绩的优秀毕业生、社会上的先进模范人物以及道德高尚的优秀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或学生座谈等,用他们爱岗敬业、不辞劳苦、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敬业、吃苦、慎独、自律、进取等方面的生动教育,使学员们在听取事迹、接受感召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高尚,塑造其初步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信念,这对于学员一生的职业和生活过程,都将是弥足珍贵的。

(五)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考核评价中不断改善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正因为其与社会生活如此休憩相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因此这是一个决不能放松、又不能固化的教育环节,只有保持探索、积极实践,才能不与社会脱节、不辱教育使命。在教育思路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中,首先应该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深受欢迎又易于组织的职业道德教学方法,博取众长,在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创新;同时,应该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心喜好中,通过建议征集、问卷调查、亲切座谈等形式,倾听其声音、了解其偏好,令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更加契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同样重要的是,应该在职业道德教育成果的考评和验收上落到实处,以此来督促师生的思想到位、行动到位,例如在职业技能的各种考核中,无论是试卷的书面考核还是实际的操作考核,都可以通过给予学员一些情景和问题的设置,考察其在面对自身所处的岗位上一些敏感、关键的问题上,是否具备了正确的思想觉悟和处事方式,如果在这种专门的考验中学员都出现对职业道德的明显违背,那么当其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繁杂的压力和诱惑,情况就更值得思考了。考核是为了总结和改进,这就要求负责该领域教育的教师们善于反思、善于提升,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收到预期中的教学成果。

五、总结

近些年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压力仍然严峻,这其中不仅有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原因,更存在着劳动者本身职业道德缺乏引起的供需双方鸿沟。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将进一步深化,专业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这不仅仅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更是紧迫的,因为技能是具体的,有很大的短期速成性和更新性,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迅速获得合格员工;而职业道德的养成,却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思想素质进退。广大的职业培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育中穿插和组织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崔兰英.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

[2]胡晓毅 .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刘晓音,王琳. 新时期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11(27):58-60.

[4]李冬华.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浅析[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2 (3): 93-96.

[5]罗箭华.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范式转型[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 (10): 93-95.

[6]赵娟. 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开封大学学报, 2012 (3): 64-66.

[7]李琼. 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机制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5): 56-58 .

篇2

农村教师教育培训的发展与策略

1.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培训。针对农村教师学历偏低、知识老化,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自主学习的条件也不具备,他们对教学本质的理解偏颇,仅仅理解为传授知识,而知识就是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教育院校定点培训、优质教育的同类学校参观学习、远程教育学习等形式,重建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培训模式,要根据他们的认识特点,在旧观念被新观念取代的条件下,把新观念转化成为行为的内在规律进行培训模式的重建。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有思想、有人文关怀的教师,使我们的教育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然后才是技术层面的教育,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2.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培训。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和各类通信技术手段去获取、处理并传递信息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对农村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熟练掌握获取网络信息和操作多媒体已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学生也不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场所或时间集中学习,只要有网络通信设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内、课外,可以选择各种学习形式如课堂、个人、分组讨论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课程信息、拓展与更新课本知识,激励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不断内化知识,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地不断更新,学习材料地不断丰富,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问题地讨论,并最终以一种平等和合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所以要重建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体系、电视大学、教育电视台、计算机网络、教师继续教育网等构成一个虚拟的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体系。

对教师进行学科能力提升的培训。

通常一个教师在学科上应该具备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学科知识可以通过阅读获得,但教师的学科能力,如语文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等,是需要培训而得到提升的。为此,在教师培训计划中必须有如何提高教师学科能力提升的培训。这对于农村教师更具有迫切性,因为农村教师普遍被认为学科知识相对较弱,更不用说学科能力了。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教师,使我们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达到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马力同志提出的五种能力:①娴熟地驾驭现代信息技术能力;②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③问题解决即行动研究能力;④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⑤批判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篇3

1

最近几个月,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曾被认为将超越新东方的安博教育,上演了沸沸扬扬的“私有化”剧情。因为三位董事辞职,以及负责独立审计工作的普华永道的撒手,这场“私有化”的过程严重受挫。到3月底,安博教育的股价已经从上市时的10美元,跌破1美元关口,面临被强制退市的危险。

而两年之前,安博教育还是资本与市场的宠儿。安博上市时融资1.07亿美元,仅次于新东方上市时的融资额。从2008年到2010年,安博耗资超过14亿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收购了近30家在其所属细分领域内前三甲的公司。

创始人黄劲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硅谷创办了安博教育。2000年,她回国发展,一开始就很独到地选择了发展前景广阔的软件培训行业,开始打造她的教育王国。2004年,使用安博教育软件的学生大约只有400人次,而到2009年,安博线下和线上的学员数量已经突破100万人次。

在基础教育领域,安博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升学教育服务机构,涵盖中小学学历教育、课外辅导与高考复读、国际教育、网络学习服务等,在中考和高考等升学领域占有第一的位置。基础教育的地域性较强,黄劲没有选择从零做起,而是寻找各地排在前3名的教育品牌全资收购,比如北京益智、天津华英、西安龙门等都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口碑。这种收购是双刃剑,安博的收购,主要集中于中小学课外辅导、职业培训、企业培训三块业务,使这三块业务能够构成一条完整的产品线;但另一方面,因为安博的产业链最长、旗下子品牌最多、并购最频繁,这种“多品牌运作的平台公司”很难协调运作。

虽然,安博教育集团可以将其核心理念概括成一句话“Better School,Better Job”。但黄劲要解决的对内整合和对外推广的任务,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安博还曾与东方卫视、杨澜的阳光传媒携手,推出过一档职场选秀节目——“职场新女性挑战活动”;2010年,安博教育甚至进入高校,建立了高校实训基地。

但随着并购过来的子公司高管、团队的离职,使得安博教育颓势明显,能干的创始人黄劲最终也无法把控局面,并引起投资机构的不满。投资机构试图让黄劲出局而未果,但安博的股价开始大跌,尤其是在其未能按时提交年报后,投资者的信心开始像溃堤一样无可挽回。

真实的创业故事不会像电影一样那么励志,人们只看到了成功的结果,而没看到过程的艰辛;人们只看到了某个阶段的成绩,而没想到一两年后公司就可能面临生死抉择。电影《中国合伙人》虽然是参照了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但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公众参股之后,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创始人所能掌控的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多次说过,他有些后悔让新东方上市,因为这时资本的影响力就很强了,整个机构像是航空母舰,要调转方向可不容易,作为创始人也会身不由己。

2

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单要快速扩张,抢占市场先机;要打通线上、线下,使之成为生态链;要取得资本市场的信任,获得足够多的投资;更要面临一些根本性的质疑。这种质疑,首先指向的是整个行业。

与英语学习潮相伴生的是对全民学英语的质疑,多年前,这种质疑就存在过。2013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的提案又引起热议,“学英语使中国教育质量遭毁灭性打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他的控诉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

多年来持续的英语热,造就了新东方这样的全球最大的教育集团,但其结果是,“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是违背孩子的天性和接受能力的。而从中学开始,英语始终是语文、数学之外的三门主课之一,并逐渐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最后的结果是,中国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也有很多人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英语的考试模式,要真正重视听说会话能力,从而彻底告别“哑巴英语”。这种争议,虽然并没对英语培训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也算是对英语培训产业不利的舆论因素。

然而,中国的实际环境要远远复杂得多。这不单是要不要全民学英语,或者是否告别“哑巴英语”的问题。通常来说,人们会认为,中国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上的能力强于外国学生。但实际上,从大环境来看,中国在人文学科中对意识形态的强调是最大的软肋。如果不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来一次大规模的革新,中国不可能攀登到全球价值链的顶尖位置。从小环境来看,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又有很大的差别。在教育理念上来看,与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要好得多。中国学校擅长知识教学,对于求学早期阶段开设的一些学科来说,教学以知识为基础是很重要的。然而,当涉及到“如何学”而不仅仅是“学什么”的时候,大多数私立学校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私立学校往往都在推行素质教育,而前者则相形见绌。此外,私立学校强调协调合作,而协调合作的能力在职场工作中至关重要。在实际的环境中,私立学校数量少之又少,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在高考制度已经造成残酷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要不断参加考试,接受依据有限几个科目的成绩而制订的排名。这导致人们醉心于“自我提升”,不信任精神和群体信仰的价值。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很多有素质教育理念的父母,开始为孩子选择应试教育之外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当这些人还手握投资资金的时候,他们的影响会得到放大。

而素质教育,不只是学学小提琴,学个画画那么简单,这需要从教育理念,从思维逻辑上来解决。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曾经总结中国教育最需要的三个H理论,即“Healthy,Happy,Helpful”。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怎么鼓励Healthy。中国大多家长一直存在严重误区,认为孩子的成长意味着考多少满分,考上北大、哈佛这样的好学校。成长,首先是身体的健康,其次是心理的健康。健康再往上就是Happy,是快乐。当一个孩子真正Happy的时候,就会对学习对事物更有兴趣,这能触发孩子身上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创造力。只有创造力,才能完成为自己、为社会创造的责任,也才能拥有非凡的与众不同的人生。Being helpful,更多是指对其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对陌生人的帮助。对熟人的帮助,也就是传统社会所谓的“人情”,其实只能算交换。很多西方国家的朋友经常谈及他们最近对其他人的帮助,并以此为成就并感到幸福。徐小平创办的真格基金投资过聂卫平围棋教室,在这个学校里有一个“小柱子成长训练营”,让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孩子们去低年龄段的年级做义工,帮助学弟学妹学习和成长,这也是真正的成长。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过于功利,存在巨大的问题,而正确的教育产品又没有人来提供。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正是未来教育的希望,以及致力从事素质教育的创业者们的历史性机遇。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他们通过视频和高效的网页学习平台,让学习变得更加普及和高效,并不断获得巨额的VC融资。而国内的投资者,也在寻找类似的公司进行投资。

彩翼儿童美术馆的创始人谢震宇告诉《商界时尚》,他的美术学校获得的投资,就是投资人带子女来这儿学画画后,发现这正是他们想找的美术教育机构,因此才决定投资的。多年的投资经验,使他们相信,中国已经具备了重视素质教育的时机:城市里的年轻家长往往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有意识也有能力将孩子送到真正重视素质教育的机构。所以,2009年,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注资彩翼儿童美术馆;2010年,北极光创投的杨瑞荣带3岁的女儿去体验了彩翼儿童美术馆之后,也决定进行投资。

为少儿按月提供家庭教育产品的拉比盒子,也在创办初期就得到了天使投资人的投资要求。拉比盒子的创始人兼CEO王雯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天使投资人邵亦波一开始就想要投资他们,但被做事稳重并不急缺资金的王雯吉婉谢了。创办一年来,拉比盒子已经取得了几千位固定订户数,年营业额近千万。最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是,他看到自己生产制作的环保教育产品不单出口欧美,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年轻父母肯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他看来,素质教育不只是口头上说说的事情,关键是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中。

3

除了素质教育获得了投资人的追捧和父母的肯定外,在线教育的崛起也是很引人注目的事情。

2012年,不少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成立,可能对传统的英语培训机构产生冲击,决胜网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决胜网是基于学生潜力测试评估的搜索引擎,学生潜力测试评估是网站及其商业模式的一个基点。但也有一些行业人士不觉得线上模式会对线下教育产生很大冲击,因为教育本身是很讲究体验的。就如在电脑上看电影,无法替代你在电影院看电影。

篇4

员工教育培训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一、强化保障,有效破解“工学矛盾”

今年以来,公司秉承“培训是软实力硬基础”“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理念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施行“脱产培训日”制度,有效破解“工学矛盾”,全力打通培训工作“最后一公里”。

1、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八项刚性规定》,构建了岗位自查、区队互检、专业主查、代表巡查的“四维”排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层级主体责任,把落实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强化培训效果贯穿于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公司智能化高效生产、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2、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整合员工培训内容,将每周二定为脱产培训日,并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与安全责任制、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隐患排查治理、消防等专项培训固化,做到全员参与、注重实效、扎实推进。

3、整合员工培训内容,建立“集中+自学”“线下+线上”相结合模式,开展每周一天的“脱产培训日”活动,让一线员工轻装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4、结合不同岗位需求,开展线上品牌培训课程评选,把点击率、平均学习时长、好评点赞率等作为主要评定标准和课程收购依据,着力激活课程开发内生动力。

5、为实时掌握培训成效,严格培训过程管控,在季度线上检查的基础上,采取月

度剖析抽查与日常动态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训工作进行动态跟踪;积极健全完善网络可视化监督体系,把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到每一个教室,统一纳入到集团综合监控中心,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网络监管无盲区”。

二、创新载体,培训方式与时俱进

1、深化培训信息化建设,初步建成员工成长中心,着力将企业发展需求、岗位能力需求和员工个人成长需求有机结合,学习培训与技能评价有效衔接,形成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图,让员工清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

2、加快“公司培训”手机APP建设,开发课程直播、“每日一练、每周一案、每旬一学、每月一考”学习功能,让员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突出正向激励,加大培训积分商城、流量兑换商城激励力度,完成与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运营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流量兑换全覆盖,喜培乐训的氛围更为浓厚。

3、线下培训同样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对优秀学员奖励XX万元,参训合格率达到100%;开展“3+1”岗位操作XX期,考试XX人,实现了应培尽培、精准施培。

三、掯住重点,员工培训提质增效

1、严格落实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安全培训重中之重位置,刚性落实从业人员岗位安全资格培训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专项培训,加强案例警示、虚拟体验等全员安全意愿培训和“三违”人员“靶向式”培训,以培训效力提升安全能力。

2、依托实训基地,把生产活动的各类规范与竞技活动的指标体系有机融合,积极打造员工技能提升大赛场,实现了“生产即练兵、练兵亦生产”,为实现“一流安全,一流业绩”提供动力源泉和有力支撑。

篇5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将上述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二、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

五、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鼓励各地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者团队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力度,专职培训者每年研修不少于100学时。

七、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八、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加强学员选派管理,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篇6

[关键词] 行知教育;职业培训;实践指导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53-1

一、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平民教育、小学教育、乡村师范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

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陶行知的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他指出生活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包含有教育,社会可以说就是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并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分解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并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所以,发挥职业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贯彻教育理念、落实教育目标。而作为职业教师要敢于创新,并能有效的把自身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多接触知识的途径。要灵活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老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设计学习的内容和课程,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倡学生自己动手做事,让学习变得更加的实用和具有针对性。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平民性、大众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职业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职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

可以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其发展现状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尤其令人担忧。当前,我国职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通过相关的调研、有关学者的研究及有关部门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此外,大部分职业教师都存在着层层选拔、提升的现象,这使得职业培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这亦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另外,职业地区信息闭塞,不能为教师提供很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使得其限于时间精力及经费,在岗培训和职后教育的机会很少,部分在岗培训还存在着工学矛盾及针对性差等问题,致使职业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如无源之水,教师的业务难有提高。

因此,必须有效借鉴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以此来延伸和拓展职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职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要通过再教育改变其发展滞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再教育的质量和机制保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行知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研究,积极落实职业培训。

三、运用行知思想开展职业培训

(一)提升职业培训师的整体素质。现阶段,促进职业培训师的整体性素质提升是当务之急。首先,企业应该培训师提供必要的轮岗培训,并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只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才能在促使培训师改进培训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培训的效果。然后,企业应加大对培训师的培训投入力度,在确保培训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提高职业培训师的工资及待遇,从而更好地激励培训师投身于工作中。其次,提高选用标准,只有在选择、聘用职业培训师上适当的提高标准,才能促进培训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激发培训师工作热情的同时,促使他们潜能的充分发挥。

(二)营造职业培训的学习氛围。职业培训以学习为旨归,因此在职业培训中应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企业应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以培训师的发展和提升为核心,将职业培训师定义为不断学生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把工作学习化,把学习工作化。企业通过自身努力,为培训师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还可以积极与外界相关专家联系,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此外,企业应该组织培训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企业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培训师针对案例开展讨论和分析,进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三)明确职业培训的发展理念。要促进职业培训师队伍的专业化,就必须把培训师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内在需求。在职业培训中,不断的引导培训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以深化对培训本质的理解并使其自觉的对自身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从而养成自我专业的发展意识。并明确企业自身和培训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制定企业的愿景规划,通过两者的共同愿景形成职业培训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共同体,从而使其更加明确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责任与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下册)[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冯雪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高焕祥.陶行知思想的当代人文价值[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1).

篇7

关键词:团体辅导 教师培训 沟通

研究表明,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参与式培训形式,在改变态度、提高能力和转变行为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技能习得方面也有着较强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培训形式。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普遍认为与学生沟通很有必要,但沟通的主动性不够,沟通效果不理想;同时认为专题讲座的培训形式,培训效果一般,希望以更有效的形式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

因此,本研究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教师的师生沟通能力进行培训,以研究团体辅导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并为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36名瑞安市中小学教师,均接受前测、后测以及追踪调查。培训为期3周,共6天培训。培训期间无人退出。

2.研究工具

教师师生沟通问卷、瑞安市中小学师生沟通研修班沟通方案、团体反馈单、现场观察单以及追踪访谈大纲。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结果

对前测后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团体辅导,教师的沟通能力总分及其各分量表在培训前后测的单样本t检验中呈现显著性差异;团体辅导对教师师生沟通能力中沟通内容有显著的即时性效果,对沟通内容、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持续性效果。

对参训教师的现场记录资料以及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在学习状态上,学员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并表示非常喜欢此次培训;在学习效果上,认知上,对沟通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情感上,学员增强了沟通的意愿和信心,行为上,学员积极运用沟通技巧与他人沟通,乐于分享;在工作应用上,学员积极主动运用沟通技巧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并感受到沟通带来的变化。

四、讨论

1.团体辅导对学习状态的影响

团体辅导以活动为本,强调学员在活动中进行主动地参与和体验,注重学员的主观体验。团体辅导打破了传统讲授式的单方面沟通的培训方式,而是使学员通过小组讨论、技巧训练、角色扮演、填表、画图、头脑风暴以及现场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养成,直观生动。

另一方面,团体辅导通过团体建立期的系列破冰活动,建立安全、真诚、信任、开放的团体氛围,让学员打开心防的同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学员的社会支持系统。

因此,团体辅导激发了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的改善了学员的学习状态。

2.团体辅导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团体辅导对沟通认知的影响

团体辅导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现场演练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的分享反馈,使学员体验到自己的沟通模式给对方的感受,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发现自己沟通模式的不足。并通过头脑风暴、技巧训练、现场演练、角色扮演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分享的成功经验,学习沟通理论,产生新的沟通理念,学习新的沟通技能。

(2)团体辅导对沟通情感的影响

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经验与感受的分享,产生“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当个体遇到挫折和问题时,往往会把自己的问题严重化,进而感到恐惧、无助和失望。在团体中他们发现别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于是他们孤单感减少,同伴感增加。并且在分享中,通过角色扮演、技巧训练、现场演练等活动,以及其他学员的反馈和成功经验的分享,增强沟通的信心和意愿。

另一方面,在团体辅导中,学员间彼此帮助,互相支持,真诚开放,分享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学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对别人很重要,这种体验使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欣喜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自信心。并且在这一系列互动中,学员可以观察、体验人际关系如何形成,人际沟通如何进行以及各种微妙的人际反应,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增进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信心。

(3)团体辅导对沟通行为的影响

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技巧训练、小组合作、现场演练等活动,学习掌握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作业,将沟通技巧运用于工作生活,体会沟通对象的不同反馈。这种反馈增强了学员沟通的信心和意愿。

另一方面,团体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团体领导者的引导,营造安全、真诚、开放的氛围,学员彼此提供行为示范,他们可以通过团体经验进行仿效性学习。并给成员提供接受反馈的机会,成员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团体的反馈比之个别的反馈更有说服力,能够有效地改变学员的不良沟通行为,发展良好的沟通行为。

3.团体辅导对工作应用的影响

在团体辅导中,学员通过参与活动,完成作业,亲身体会到良好沟通带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成为将认知落实到行为的内驱力。当学员运用新的沟通理念和沟通技巧与人沟通的时候,沟通对象良好的反馈,沟通将变得更为顺畅。这种顺畅,将进一步推动沟通行为的落实,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学员的良性沟通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沟通模式。

五、建议

1.团体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团体辅导强调通过营造安全、真诚、开放的氛围,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分享、反馈,进而改变学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不仅可以运用到提升学员沟通能力的培训中,对于其他技能的提高,也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2.团体辅导需精心准备

团体辅导是主题式、参与式培训方式,确定培训的主题前需做好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主题是从参训教师的实际出发。 主题确定后,团体领导者的确定,活动的设计,以及场所和教具的准备等等,每一个环节够可能影响到团体的良性运作,均需精心准备,才能确保培训效果。

3.团体辅导注重营造氛围

团体辅导作用的内在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安全、真诚、开放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员方可以打开心扉,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用心体验,进而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蒋晓姗.小学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研究 [J] 科学导报,2015,(1)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2007.7

篇8

一、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1. 力推中华五千年优秀中医养生文化教育

中国直销行业在推动中国中医养生文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直销行业的企业序列中,除了部分外资企业建立在西方医学基础上力推西医健康产品与文化之外,所有中国民族直销企业无一不在推广中医养生文化以及建立在中医基础上的健康产品。在这些企业对于广大消费者的教育中,他们推广的是中医养生理论,高举的是中医养生旗帜,传授的是中医养生通俗方法,传播的是中医养生文化,销售的是中药材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工的产品与产业。在这方面非常突出的直销企业有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天津金士力佳友日用品有限公司、湖南炎帝生物科技公司、上海春芝堂生物工程公司等,这些企业通过专门讲座、大型报告、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专门栏目、在全国建立中医养生馆等形式,使无数百姓和中国家庭感受到中医养生文化的巨大价值,并且从中受益。

2. 助力中华五千年优秀国学文化教育

近几年来,国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中国大地上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而在这种文化潮流中,中国直销行业同样行走在前列。行业内诸多企业在自己的教育培训中制订了国学教育与推广计划,把有各种造诣的专家学者、国学大师请到了自己的课堂,从各种角度让自己的经销商受到健康向上、蕴涵正能量的国学精神洗礼和熏陶。其中,在中国直销企业的参与者中,有许多优秀案例,如南京中脉集团道和商学院,把国学教育列为对于广大直销员的必修课程,儒家经典著作《弟子规》也成为其直销员的必备学习资料;新时代集团更是每年召开多次有数千人参与的大型讲座,讲解国学精髓,弘扬国学精神;江苏安惠公司更是把《孝经》专家请入企业,专门向自己的经销商讲解“孝道”;通过这些形式,直销企业不仅成为国学教育与国学文化传播的首发阵容,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对于国学文化的激情与传播。

二、推进中国的商业道德教育

1. 力推传统商业精神和道德教育

在中国直销行业的教育培训活动中,各个直销企业对于直销从业人员的商业道德教育也同样非常重视。做事先做人,直销虽然本身是一种并不太复杂的商业活动,但是由于它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且销售人员的收入和他们的销售结果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这种简单的商业活动中遵循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和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一个直销从业人员而言,讲求营销活动中的诚实守信,做到童叟无欺等也是直销的基本要求。故此,诸多直销企业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在岗前教育中专门设计和规划,同时在直销员从业过程中也经常贯彻,并且建立严格的“营业守则”和“商德约法”共同遵守。许多直销从业人员也通过接受这种传统的商业精神和道德教育。而做好直销的核心就是信守这些流传千古的商业道德和法则。很显然,在中国直销行业中,能够出现这种对于中国传统商业道德和现代商业精神的认同,正是体现了这种教育培训的巨大力量。中国直销行业正在这种传统商业道德的教育下表现出健康向上的主体形象,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商业文化的净化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 推进健康人生与个人成长教育

篇9

关键词:职工培训 重要性 路径 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培训的竞争。因此,加强职工培训已成为煤矿企业应对社会化竞争的紧迫任务。职工培训是企业在知识经济中制胜的“法宝”。

一、加强煤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职工培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煤炭行业正在由过去那种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精密型转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必须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

2.职工培训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职工是企业最有效的投资对象。人才资源的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操作性人才是企业和社会人才的最基本的力量,企业吸取具有职业技能的生产工人,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不可缺失的因素。企业发展离不开人、财、物、时间,但是,只有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决定和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主体。

二、加强煤矿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实施路径

1.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理念。企业的发展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入,要着力提高人才素质,必须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解放思想,克服职工教育培训就是以安全教育为主,教育培训工作是为了经营挣钱的观点;各级领导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培训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的大事,所以企业的创新发展首先就要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理念。

2.对培训主体进行科学、有效的选择。企业能有效地利用培训资源,培养关键岗位上的技术实用人才为原则,选择培训主体。选择那些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高、忠于企业热爱岗位、年轻有培养前途的职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企业为职工提供培训机会也体现了企业尊重知识、留住人才的技巧与方法。

3.明确培训内容。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日新月异,一个企业必须掌握相关技术信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掌握技术集成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职工培训,主要分为思想文化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思想文化教育。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讲真话,讲实道理。通过教育来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使其能够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外,要抓好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清除私心杂念,克服拜金主义,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职工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去,使职工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

(2)岗位技能培训。对于煤矿企业的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生产各环节中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队伍培训建设和抓好操作层面员工的技能培训。

三、加强煤矿企业职工培训的现代价值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1.有利于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就企业而言,对职工培训得越充分,对职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有利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职工培训能够促进企业与职工、管理层与职工层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3.有利于企业和职工达到双赢。培训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训能够使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永续经营的生命力。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有了一流的人才,就可以开发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业绩,公司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全体煤炭职工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职工培训工作必须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开拓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全员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使企业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训化倾向;标准;承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03-03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教育规定出某些活动或过程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价值标准,即教育要采用道德上可接受的方式教授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知识标准,知识的深度、全面发展中包含的知识的广度以及“善的知识”构成了教育;第三,过程标准,即采用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习者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从而以自觉或者自愿的方式进行学习。[2]

因此,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职业教育是正规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教与学的活动,它符合教育的三个标准:以合理的教与学的方式教授价值、教授知识,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即“出于内在动机,具有全面知识,而追求事物内在价值的人”[3]。职业培训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某种技能或者特定的知识而进行的一种短期的培训,是一种带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的短期学习。

二、高职教育培训化倾向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高等教育意味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高等知识的高级别人才,职业教育意味着其培养的人才具备特殊的技术与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具备高等知识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甚至是专业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具有创新性、发展性的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出现了培训化倾向,追求短期的功利性目标,就知识传授来说,将教育的目的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知识或者技能的习得,轻视原理或者理论的学习;就价值教授来说,轻视道德教育;就教学过程来说,缺乏对学生自觉和自愿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培养目标出现了偏差,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更谈不上培养高技能人才。”[4]

三、高技能人才的特质

高技能人才除了完成常规任务之外,面对复杂的实践情境能进一步完成复杂的技术任务,总的来看具有以下特质:第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自我完善,达到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第二,具备高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情境中的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规到异常的所有任务;第三,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够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提高效率,对于工作任务要求的提高、条件的改变甚至延伸的工作等都能够应对自如;第四,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工作中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任务,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组成了强大的实践智慧,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意外的情境,具有做出重大决策或完成重要任务的潜力;第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领域,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四、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

当前,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持续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才能完成这个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特质决定其培养模式必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为基础,在知识传授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

第一,加强道德教育。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道德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征之一,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活动。“教学是一种道德实践,这一观点是世界上对教学工作最具生命力的理解之一……教学活动本身充满着道德意义……”[5]“教学既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行为,也是一种培养道德的活动,教学的这两部分内容是绝对不能分开的”[6]。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康德认为,教育就是要使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自觉运用社会规范来支配行动道德的人,也就是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而变得富有教养,从而塑造出“文化—道德”人来[7];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能明辨善恶,陶冶情操,坚定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德,“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8]。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真正的、必要的目的,是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都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在赫尔巴特看来,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教学中教书和育人是紧密结合的,道德教育是教学的目的。因此,无论从教育的本质还是教育的目的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以道德教育为使命,注重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肩负着职业道德教育的使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到社会关系及社会风貌;同时,社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帮助大学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第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并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在技术人员成长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习得与实践实习同等重要,“一个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能够理解特定的作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而是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能够处理各式各样材料的那种手、眼、心经过系统训练所学到的需要具有适应性的一般技能。”[9]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能够理解不断变化和复杂化了的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智力和知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学知识理论方法对人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直接,在生产过程中,知识型技能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人们把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直接运用到生产活动中,为企业创造价值。

教育不是训练,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获得某种特定的技能,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习得,要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如今,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在学校期间学到的新技术可能到了毕业的时候已经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了,并且企业需要创造性的开发研究才能发展,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担此重任。学校应该是理论知识获得的主要场所,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从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转向以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为主,而新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在企业部门接受继续教育获得,所以应用技术的教育应该由企业部门完成。如日本的横河电机公司,1951年建立,1952年开始初期的企业内培训,形成了公司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及其他措施在内的继续教育体制,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科学技术水平,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销售额、纯利润、专利数比培训前增加了好几倍。因此,企业内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各司其责,才能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理论与实践并举,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转变轻视理论、“理论无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缺陷,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逐渐引导他们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联系起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启发他们去探索、发现现象背后的原理、理论,拓展他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让他们参与到实践课题研究中来,带领他们做开发性的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愿望。

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取得生活上及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具备三种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实践实训中都注意到了学生的分析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培养,而创造性智力常被忽视。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反映在技术工作中就是技术工作者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性智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个人才能及经验积累到一定量之后产生的质的飞跃,而这一切需要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及融会贯通,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满堂灌”的现象,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挑战的勇气。

第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工作性质使他们面临复杂的工作情境,需要他们开发性的、创造性地劳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他们必须加强身心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化的工作情境。

五、结语

教育不是训练,而是理解。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职业培训”的误区,这是教育的使命所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承载价值标准、知识标准、过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3]【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邬冬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孟庆国.论高技能人才师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

[5]Hansen, D. T. Teaching as a moral activity, in V.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4th edn[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1.

[6]E. Campbell Connecting the ethics of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7.

[7]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8]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日】细谷俊夫.技术教育概论[M].肇永和,王立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The Training Tendency and Conduct Criteria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Yuan-yuan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05, Hube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