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

篇1

关键词:国际与国内城市;城市安全体系;对比;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X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6-0061-06

doi:10.19366/ki.1009-055X.2016.06.010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的规模与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城市所聚集的人口和积累的财富使城市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城市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1-2]研究国际和国内城市安全现状资料,剖析城市安全体系发展规律,对于全面构建城市安全体系,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应对城市安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别对香港、新加坡、东京三个国际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国内城市的城市安全现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比研究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发展规律,总结出城市安全发展总体规律,为城市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一、城市安全体系的内涵

(一)城市安全体系的概念

城市安全体系是指在城市安全范畴内,为了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以城市安全管理和城市应急救援为核心管理手段,对影响城市安全的客体(风险隐患、城市安全突发事件等)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有机整体。

城市安全范畴除了城市整体安全之外,从内容上划分,主要包括城市生命线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能源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安全、人防体系、社会治安十项城市安全子系统。

城市安全管理运行包含城市安全主体、安全管理工具、城市安全客体、城市安全功能四大方面。城市安全主体是城市安全管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要包括体制内的政府力量和体制外的社会力量两大类。城市安全客体是城市安全管理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风险隐患和安全突发事件等。

城市主体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通过各种管理手段积极地管理城市,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各种管理手段的集合体就是安全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实体化的技术装备和抽象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等。

城市安全体系的特定功能主要包括:城市安全管理的统筹规划,实现常态化管理与应急救援的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有序化、法治化管理,实现社会化的高度参与,预控风险和排除隐患,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二)城市安全体系的内在联系

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发展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城市安全管理必须符合城市安全的发展规律。城市安全主体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城市安全客体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而安全客体也会促进主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认识城市安全客体的手段有:城市安全信息统计、城市安全隐患排查、城市安全基础数据库、城市安全风险动态监控等。通过认识并明确城市安全客体的基础信息和资料,运行中介(管理)工具对城市安全客体进行管理,保障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行(如图1所示)。

[LL][TPt6.tif,BP][TS(][HT5”SS]图1城市安全体系内在联系框图[TS)]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城市安全管理的具体行为,认识关系指导城市安全管理活动,价值关系是衡量城市安全管理认识和事件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

二、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对比研究

以表格的形式对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三、城市安全体系发展规律

根据国内外城市安全体系的对比研究,综合国外城市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发展的大趋势,总结城市安全体系的发展规律,如图2所示。

(一)城市安全管理主体

1.主体多样化发展

城市安全涉及领域不断延伸,涉及的安全主体不断增多。政府“包揽式”监管方式任务繁重,以政府“有限”的资源和监管能力保障“近乎无限”的城市安全,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对政府而言,城市安全的可管理性是有限的。

积极提高现有城市安全主体(包括协会、企业、社区、群众等)的参与度和参与效率。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人才和领域顶尖人才参与机制,充分发挥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引领作用。逐步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城市安全主体不断扩大,从“政府+1”模式向“政府+N”发展,最终将城市安全发展为“全面事业”。

2.主体能力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发展

作为城市安全管理的主体,系统化的培养教育和专业化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安全的管理水平、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的安全感。城市发展对城市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监管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加强城市安全主体能力的系统化和专业化教育培训。借鉴学院式教学经验模式,根据监管职责、范围,明确能力培养标准和要求,制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编写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培训资料和学时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监管骨干或精英进行授课,巩固监管主体的基础能力的同时,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同时,建立课程教学与能力培养考核体系,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更新培养课程,形成培养体系的动态化发展。

3.主体的意识化发展

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国际城市极其注重城市安全的宣传教育,提升城市公众的安全意识。城市安全监管各项行为措施最终落脚点都是人的行为。人的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政府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企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程度以及自我安全的保护力度。

城市安全主体意识化发展逐步朝着“社会基层领域”前行。政府在总体上统筹安全宣传大局,将庞大的公众划分为微小单元,以政府科室团体、企业员工团体、家庭团体、单位团体、学校班级团体等小微团体为抓手,实现城市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和发展,提高城市安全素养,最终形成城市安全文化。

(二)城市安全管理(中介)工具

1.安全监管体系

政府全过程化监管。在城市安全管理的初期,以灾害类型划分,不同部门对城市安全不同领域进行监管。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但监管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叠和交叉。城市安全管理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合力。[6]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城市集中,城市风险不断积聚和累加。政府部门独立监管的机制与城市安全不相匹配,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性的危机管理,在组织和业务上也需要进行统筹。整合政府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集中力量形成“综合监管”模式,最终演化为一体的全政府监管模式。

源头治理。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治理,坚持消除风险和控制风险相结合,优先消除风险,实现源头治理。坚持高标准、全覆盖,仔细排查和从严整治安全隐患,以源头治理为方向,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城市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7]

信用城市。建立健全城市安全诚信体系,构建城市安全信用信息平台,打造“政府信用网”“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等“政企人”三位一体的城市安全信用平台,加强完善信用政策法律制度体系,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8],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

2.应急救援体系

通过科学的预案编制和资源储备,反复的演习和专业训练,使政府管理者和事件所涉及的社会组织和群众能够按照既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应对,最快地化解突发事件。

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加强各层级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总结完善,进一步推广不预先通知演练时间、地点和事件类型的突袭式“双盲”应急演练[9],提升应急预案与城市安全发展的契合性。通过常态化的应急演习,让政府和群众在面对危机时能做到从容不迫,有序救援和脱困。

建设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先期处置队伍。建立健全应急先期处置机制,强化对特大或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专业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步推进,加快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等专业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同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加快应急志愿者队伍等非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壮大应急后备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的激励机制与培养体系,形成“主力专注攻坚,辅助保障基础”主辅结合的应急队伍体系。

3.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城市安全法律体系。通过立法实现城市安全法律的全覆盖,同时进行法律体系的细化、具体化,建立由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作守则以及安全指引与指南组成的上下合理衔接、抽象与具体内容相结合的法律体系,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的有法可依、实操性指导作用。

城市安全严格执法,发挥司法威慑力。严格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安全工作,严格进行安全执法,对于涉及城市安全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增大违法惩处力度,在城市安全领域,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推行“依法治市”的理念。[10]政府职能部门以城市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加强各行业依法监管。同时,创新城市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模式,加强宣传的简洁易懂性,普及法律常识,为“依法治市”理念的宣传奠定基础。

4.区域合作体系

城市安全影响因子具有流动性、区域性等特点。城市安全与周边城市的整体安全是分不开的。如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区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以及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由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同周围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都市圈”安全带,建设联防联控体系,加强城市功能安全保障后援力量建设,推进区域城市安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城市安全。

(三)城市安全管理客体

城市安全管理客体指的是城市安全管理的对象,即破坏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威胁城市安全的风险隐患以及发生在城市内的各类城市安全突发事件。潜在的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包括:自然因子、环境因子、社会因子、技术因子、生态因子、信息因子、文化因子、人为因素、政治因子等。[11]

1.城市安全客体的多样化递增

城市安全客体影响因素存在于城市安全整体与城市安全子系统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汇聚到城市之中,城市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加多样的城市安全风险和隐患问题[12],威胁城市安全的新因子不断产生,城市安全客体呈现多样化递增趋势。

2.城市安全客体的复杂化发展

城市安全影响因子的密切联系。影响城市安全的客体因子数量众多,且不同的影响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城市安全客体网络。

城市安全影响因子的动态随机。城市安全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风险衍生的最初环境,通过萌发和酝酿,具化为安全隐患。由于某个因子的动态影响或随机突变,构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触发条件,风险由质量产生量变,造成城市破坏。城市安全影响因子呈现动态随机的发展状态。

城市安全影响因子的开放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与国际交流不断深入,城市发展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式发展。然而,随着开放式发展的同时,城市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开放的安全问题,先进的能源、技术、工艺、品种等元素的引入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必将给城市安全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挑战。各类开放式发展带来的城市安全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促使城市安全影响因子同步开放。

四、结语

近几年,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重特大突发事件频发,对城市功能、社会稳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城市安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泛研究国际与国内城市安全体系建设资料,提出城市安全体系发展的总体规律,为国内城市安全体系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龙江英.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体系[J].特区经济,2008(4):26-29.

[2]孙弘宇,关贤军.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J].工业建筑,2006(s1):157-158.

[3]卢文刚.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社区治理创新:“三社联动”模式优化路径探讨[J].宁夏党校学报,2016(1):52-56.

[4]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肖金成,李忠.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合作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9):3-29.

[5]杜文.巨灾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2.

[6]王雪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略[J].城市问题,2012(7):79-83.

[7]米.决策与风险源:社会稳定源头治理之关键[J].公共管理学报,2015(1):137-144.

[8]董瑾.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9]佚名.广州市借助“双盲”演练增强应急实战能力[J].中国应急管理,2014(3):65-66.

[10]倪怀敏.论司法程序公正与依法治市[J].学术交流,2014(2):63-66.

[11]刘星.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机制:问题与对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5):145-151.

[12]刘红波,赵晔炜.智慧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68.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人居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从原本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了全面社会发展方向。城市规划的科学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规划系统对促进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也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方针和途径,加以重视。可以说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旋律。

一、城市规划科学化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对此,城市规划者开始逐渐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问题。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概念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要尽量遵守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对城市规划的编制、监督和审批等要与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城市规划科学发展问题表现

(一)研究对象问题

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看,绝大多数规划师应该说是在努力寻找“城市的发展规律”,试图通过这种努力,预测城市发展的未来。假设这样的路径是可行的,那么就承认了城市研究是一门基础性科学,准确地说,这样的城市规划应该称为“应用城市学”。问题在于,从目前的城市学来看,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是其科学基础并不稳固,边界也十分模糊。不仅城市的定义存在种种困惑与局限,研究的方法也是“拿来”为主。由于城市学研究城市中的什么内容很难进行恰当的界定,于是就成了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政治学等学科的“拼盘”。更重要的是,虽然居民点按照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但实际上从特大城市到小村庄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人和各种要素不断在城乡之间流动。如果把城市规划当作“规划学”在城市的应用又如何呢?众所周知,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出未来某个时间要达到的目标,二是提出实现该目标的措施(霍尔, 1982)。从定义上看,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是需规划的。同时,规划也就是计划、设计、战略等的同意词,只不过是内容不同。好比政治学研究人的政治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规划学,如果要建立的话,必须要研究人的规划行为。困难在于,规划行为散布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种边界比较模糊的行为类型。与其将它作为一种与其他行为并列的行为类型,不如说它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一个构成部分,或一个阶段。

(二)学科定性问题

城市规划科学化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城市规划是什么性质的科学?是作为自然科学还是作为社会科学来发展?首先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认识,遇到了规划对象空间范围扩大后引起的“量变到质变“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物性,其变化法则遵循因果规律。只要找到“普遍真理”,就可以通过研究达到解释和规范的目的。一般认为,它必须通过四个步骤才能完成研究的全过程:一是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收集资料;二是用科学的方法把资料按照意义和作用加以分类;三是通过分析得出预测性判断;四是通过实践鉴别作为规律、趋势或者倾向的真实性,最终形成科学的结论。因此,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进程,若按自然科学标准来衡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理论难题。

从社会科学角度来认识,存在着规划研究范围和内容的界定问题。社会科学摆脱了“试管实验方式”(test-tube ap-proach)的限制,广泛运用社会调查工具,寻找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各种假设(如经济人、政治人等),对人类社会中人的不同层面存在的规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以科学的态度从事规划工作,与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门科学存在着层次和深度上的差异。由于城市规划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的内容,或者说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的科学化必须提供不同于前两者的解释。人居环境是整体的,同时也是无限可分割的。关于人居环境形成过程中人为干预现象的科学解释,在小尺度物质空间建设方面,更加容易接近自然科学,反之则更加容易接近社会科学;当将人居环境作为承载人的物质容器建造时,更加接近自然科学,当将人居环境看作为满足人的需要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时,更加接近社会科学,甚至与人文学科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学科性兼顾的问题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中有大量的数学应用,因此无疑具有科学性。有人认为,数学中几何学的词义本身即是“测地术”,这是规划与建筑的基础,方形和矩形也是建筑稳定性的需要而被抽象产生的?。城市建设,与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投资比较大,更新周期长。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认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从功能需要、经济能力、技术合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从这个意义上,建筑师与规划师离不开数学,不需要进行更多的说明。但是,只谈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够。一个仅仅符合科学规律的规划也有可能是没有艺术品位的,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如果只谈科学合理,或许可以整个地区的城市和建筑形式没有大的区别。居民点除了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本身还是一项公共艺术,必须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并不等同于主观意志的任意发挥。实际上,不少人普遍混淆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城市与建筑艺术。即使艺术,如果不限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而作为审美研究对象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即美学。美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一位具有美学修养的与一位只知个人艺术表现的规划师、建筑师是不同的。前者懂得如何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授规律性的知识,后者只能纯主观地展现个人的偏好,也许获得可能的共鸣,但难以发现规律,当然艺术家也可以从根本上否定这种规律的存在。

结语:

城市规划学科需要提高科学性,加快科学化进程。但城市规划毕竟仍是一个应用程度很高的专业,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协调工作。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训练,永远是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传统建筑学的最基本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需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如果将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它只能是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的应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取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C].厦门:2012.

[2]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3]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篇3

1.1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

园林管理相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现在大多数园林的管理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规则,无法使园林管理在市场中竞争,会逐渐被市场淘汰,政府管理机构对公共管理没有做到应有的职责,没有强化公共管理,导致园林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合作,不能做到协调统一,发挥不出应有的优势,对整个的园林管理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1.2管理意识淡薄

园林管理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受上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虽然得到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但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园林管理的意识淡薄,不明白园林管理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使园林管理得不到重视,甚至认为不需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园林管理不再是保护园林环境,为人们提供娱乐场所,它也可以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实际功效。

1.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科学

只有进行大量的科研分析,才可以进行园林规划建设。不进行科研分析,就不能使园林设计满足于城市的规划中,不能使园林在城市中体现最大化的价值。设计园林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整个城市提供服务,真正地发挥园林中绿地效果,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地方建设城市园林,就会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有帮助。由于城市人口的日剧增多,用地紧张,再加上资金不到位,加上城市绿地规划不科学、得不到实施,没有被充分运用。

1.4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

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绿化行业的管理上有一定的缺陷,许多部门之间不能相互配合,不能协调统一地为园林建设服务。各个部门之间都不想把精力投入到园林建设中,园林建设就发展不全,也有许多园林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不懂行业的发展前景,这都需要加强。

2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管理水平

2.1建立与完善园林管理机制

只有不断创新,园林管理才会符合时代的发展,才会满足人们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地对园林管理进行创新,才可以提出更加适合于现代园林在城市发展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不断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园林管理机制,城市园林的管理会逐步提高。

2.2加强对城市园林管理认识

园林的建设不单单满足人们观赏,休闲娱乐的需要,同时也要为整个城市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需要我们园林工作人员的参与,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公众共同参与,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我们共同为城市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城市将会更加美好。在园林建设上,要多宣传,多做活动来提高民众的园林绿化意识,让园林建设和保护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成为城市的特色。也要加强园林的管理制度,保证园林事业的进行。

2.3规范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提升园林管理的重要一步就是规范城市绿化。而城市绿化则要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依据来发展,使园林绿化融入到城市中去,让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绿化就是保证其生态化和可持续化,任何城市的绿化都要有其基本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城市绿地才会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在这其中,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也需要我们市民的共同参与,还要把城市绿化向乡镇延伸,在绿化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规划管理要面向社会,保证其公正性,提高民众的参与,真正实现规范城市绿化管理。

2.4充分调动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城市园林中的主要职责就是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而想要发展城市园林就需要我们对政府职责进行创新,在体制和本质上进行创新,把园林管理当成一个行业管理,让园林管理在市场中竞争,接受市场的考验。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园林的管理制度和维护制度。

3结语

篇4

【关键词】高校 中水 雨水 水资源

我国高校众多,用水量巨大,而且浪费现象严重,虽然部分高校配备有节水设备,效果发挥不是太理想,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高校冲厕、清洗路面、洗车、灌溉等用水都是直接使用自来水,如果把高校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利用,可以减轻供水压力、节约水源、减缓地下水位下降及改善高校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环保、经济、社会效益。

中水雨水利用节水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足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无疑给给水治理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在节水上做文章。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的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一小时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个月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12吨;哗哗响的“大水流”每小时可集670公斤,每月可集482吨。所以,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城市生活用水其损耗是相当惊人的,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建筑中完成的,因此要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挖掘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水中的应用。

所谓“中水”即再生水,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故名“中水”。虽然中水不能作为饮用水,它可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厕、洗汽、清洗路面、灌溉、景观用水、工业冷却和锅炉用水等。再生水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建筑物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供水技术。中水水质低于城市市政供水而高于污染水的排放标准。中水可以作为城市的再生水源。中水的有效回收利用可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

城市水资源主要着眼于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不重视 城市雨水汇集径流的利用,任其排放。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大量排放雨水带来城市水涝。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城市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我国600多城市中有400多城市缺水甚至严重缺水。虽然在国内有部分雨水收集示范项目,但是没有获得大范围的推广。更多的雨水收集设备和装置处于开发推广阶段,需要强化政策的扶持和扩大宣传影响范围。雨水收集主要有三种方式:1、屋顶建筑顶部汇集2、地面、道路、绿化用地 3、公共场合及运动场

雨水收集的流程:雨水初期弃流过滤-雨水蓄积装置-雨水提升泵房-深度过滤-消毒装置-用水点

(一)高校节水的措施

(1) 自发或者鼓励设置节水机构,加强宣传教育。如郑州大学开展世界水日、节能减排宣传周、节能减排大赛、节水标语校园大赛等活动进行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加强节水设施建设维修升级等工作保障节水能力、提高节水效果。

(3)对厕所、水房、餐厅、澡堂等用水场所及时安装、维修、升级节水设备。及时安装新设备,及时维修、升级老设备。

(4)灌溉节水 中国高校占地面积巨大,绿化百分率很高,所以灌溉用水也是高校用水量的一大方向。可以在绿化带根据需要配备较适合的供水节水设备,同时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温度等当地因素适当种植节水型植物。

(二)中水的回收及利用。

众所周知,高校人口众多,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高校集教学、科研和生活于一体,具有用水人员集中、技术应用先进、排水水质高于普通居民的特点,同时存在很多可以稍加处理就可再利用于校内厕所冲洗、绿地、树木浇灌、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喷水池等各个方面的中水回用雨水再利用的水源优势,实现高校污水、雨水资源化利用,建立节约型高校供水体系已成为迎合可持续发展之路迫切的要求。

具体的内容包括在高校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需要城市供水的(含自建供水设施的供水),应当配置节水装置、雨水收集装置、中水回收利用设备。具体内容应包含:对于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再建的工程项目需要城市供水的(包含自建供水设施供水),应当配置建设成套的中水回收处理设备。对用水量较小经济等因素不划算的工程应当配备基础设施(管道)和设备的安装空间,以备时机成熟后续的再建。对于要求市政园林绿化用水、建设施工、道路清洗及景观用水等只允许使用经过处理的雨水和中水,不许使用自来水等新鲜水源。对于特殊群体高校可以实行用水价格的调整和改革,从而制定合理独特的价格体系,要合理的拉大自来水和处理后的中水雨水的价格关系,尽量拉大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实现优质水优用,实现水的利用效率。扩大处理后的雨水中水的使用、影响范围,达到市场化产业化的目的,达到节水的终极目标。政府及一些环保机构可以给予相应的扶持与帮助,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环保部门给予宣传教育,达到鼓励中水雨水广泛利用的目标,扩大雨水中水利用的市场需求。

总结:节水最关键的不是建筑节水技术,而是人们的节水意识,人们的用水习惯。据调查,目前这种观念尚未真正有效树立,所以倡导人们将淡水资源当作一种珍惜资源节制使用,呼吁全民节水势在必行。只要采取一项措施或几项措施兼用,其节水效果都将是显著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不节约放在首位。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的前提下,在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在完善的法律体系框架内,以政府为主导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管理、经济、宣传教育及科技的手段和措施,统一管理,科学配置,不仅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解决高峰期缺水问题。还能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节水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篇5

2016年仲夏的贵阳,绿色显得尤为夺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盛大召开,来自国内外政府机构、科研院校、国际组织、民间团体、企业、媒体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2000余名重要来宾,围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的主题,从绿色增长与绿色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价值、道德和全球治理四大议题进行了内容丰富、卓有成效的探讨。

中国历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中国将更加牢固地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天人合一:最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合一,即强调“天”(自然)与“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是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并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而道家也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

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则认为,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绿色发展的困与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需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并持之以恒,才能让世界人民健康地享用和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快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始终坚持顶层设计。近期,不少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日常生活中,多地排水管道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不断翻修。究竟如何才能减少洪水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管道不断被翻修等状况?这需要城市设计规划者把握6个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发展和保护统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空间均衡,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并在该理念指导下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妥善处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

让每一个栖息地都是文化城。生态文明不仅包含自然生态,还包含人文生态。而城市不仅是居住生息的地方,更是文化容器、新文明的孵化器。若要改变水泥丛林城市发展的噩梦,则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人文观念,再通过自然山水的修复,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创意氛围的营造,来建设现代生态都市。

全国各地可以把各族不同文化,各地特色文化和有特点、有规模的农村、村寨以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的方式或作为硬的指标保存下来,并在建设中保护传统建筑风貌,挖掘精神文化内涵,甚至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延承,让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很好地融合,让栖息地成为文化城。

多途径发展。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实现百年梦的一个短板是全面要脱贫、全面小康。为努力脱贫和实现小康,全国各个省份可以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环境生态友好型产业。

……

要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要绿色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要落在行动上,也就是说,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它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

它需要企业家通过联盟广泛聚合创新资源,提升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聚焦山水林田湖等关键领域,创新生态修复的投融资,构建生态福祉发展新模式。

它需要政府和宣传机构大力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倡导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提高,并让其在脑海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活中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的行为。

它需要政府保证全民在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方面可以有平等、公平的机会并能参与其中;它需要大家付出智慧、努力和汗水;它还需要从你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贵州做起,从中国做起。

篇6

关键词:区域供热、节能、优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能源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大部份区域供热系统普遍都存在着供热不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表现在距离热源近的地区温度过高,远离热源的地区温度达不到要求,为了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还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必须加大热能的利用率。

二、优化供热系统实现供热节能的必要性

供热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而节能也是目前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式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优化供热系统,利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多的热量是目前我国各级供热部门的所想,因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供热系统是尤为重要的,既要保证城镇居民的正常供热,又要做到节能。鉴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一些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因此,不断的积极创新是我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下将通过分析节能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意在促进我国供热系统的不断完善,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目前我国国情决定,众所周知,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我国目前最现实的国情,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一些欧美国家来讲,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另外,我们的城市居住的人口较多,一个区域里存在多种热用户,多种用热方式,仅用一个集中热源去满足所有的热用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满足所有的供热品质需求,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鉴于我国目前这样的国情,节约能源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而在整体城市布局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节约能源又是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需,因此,做好系统节能,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是尤为重要的

2.世界潮流所趋,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今发展的主流旋律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而一个城市的环保水平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现今环境中,欲通过发动建造大型高污染、高排放的供热源已经不现实,每个高污染的大型热源都足以降低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通过自己的政策和措施合理配置资源。另外,目前世界各个城市也已经达成共识,要合理利用高效的利用地球资源,实行惠及子孙万代的发展战略,所以环保、节能也是世界潮流所趋,更是适应时代潮流的措施。环境保护是人们紧密相连的,大到工业运转,小到人们的常生活,都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进入工业社会以来,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意义更是重大,世界人口逐渐增加,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科技环保概念近年来被逐渐提上日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暖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供热系统是保证我国城市供暖的基础设施,因此,优化供热系统,实现供热环保是尤为重要的,这既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每个城市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本文将针对如何优化供热系统以实现供热节能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供热系统的绿色优化以及能源的节约。

三、目前我国供热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节约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成熟,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而且我国是煤炭的主要产区之一,但是供热系统不够完善,使得我们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用,而这一问题首先就是管理人员不能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创造发明出更加完善的系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最直接的办法,而目前我国传统供热行业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的没有意识到这一浪费的重要性,往往还是热衷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不能将先进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上日程。而且在用户方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节约,因为靠近热源的地方温度会相对偏高,而远离热源的地区温度会偏低,资源不能让用户得到满意,造成近热远冷的局面,同样的资源由于技术问题不能达到让用户满意效果。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供热管网的实际特点,了解管网的运行特新,创新的提出质调节、量调节综合运用方案,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前提下节约能源。

2.由于我国供热系统处于新老交替阶段,对于系统的管理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很多地方仍在采用粗狂的管理,这对于煤炭的浪费,实在太可惜,不计后果的提高供水温度、流量会导致浪费成倍的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引进技术,加以创新,把资源最大化利用,把零散的小锅炉热供应变成集中型供应,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改变我国目前能源使用的现状,真正做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供暖的压力也逐渐加大,因此,如何处理好城市供暖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对于我国来讲,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经济上的制约,但相信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实现绿色供热、环保供热,切实落实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人民构建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四、优化供热系统实现供热节能的控制措施

1.锅炉的选择

第一应通过合理的计算结合实际确定锅炉的设备容量,绘制出图表进行分析。第二,分析供应的能源类型选择炉型。如果锅炉炉型与能源不符合,就会出现不完全的燃烧等一些问题,造成能量的损失和产热效率不高等一些问题。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根据上述所说,分析出需要的锅炉,包括数量和型号,合理的使用一些锅炉器材,使其利用率最大化。。

2.采用新技术

第一,变频调速技术的采用。因为风机和水泵是锅炉房中最耗电的部位,在选择其类型时要根据锅炉的额定负荷等的要求让其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一般来说在运行中风机的风量是变化的,用变频调速技术通过调节电机功率来调节风量,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炉排电机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可以控制炉排的速度,从而让煤炭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在我们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前提下,管网系统的流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水泵上安装变频装置也是非常必要的。据统计,如果在一个区域使用变频技术,风机和水泵大约可节电35%左右。第二,提高操作技术,加强技术管理首先,提高燃烧效率及运行的稳定性。调整运行,使燃料量的调节与负荷的变化相适应;当燃料与燃烧设备不相适应时,除了改变燃料的品种外,常将燃料加以处理;在一些锅炉的内部砖砌部位涂抹一些耐高温的材料,这也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其实,防止锅炉老化,要定期的维护和清理,让其达到最佳状态也很重要。

3.提高操作技术,加强技术管理。首先,提高燃烧效率及运行的稳定性。调整运行,使燃料量的调节与负荷的变化相适应;当燃料与燃烧设备不相适应时,除了改变燃料的品种外,常将燃料加以处理;在一些锅炉的内部砖砌部位涂抹一些耐高温的材料,这也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其实,防止锅炉老化,要定期的维护和清理,让其达到最佳状态也很重要。最后,合理调整循环水泵的运行台数。目前国内供热系统,包括一次水系统和二次水系统都普遍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实际运行的供水温度比设计供水温度低15℃左右,循环水量增加30%左右。此种运行状态使大面积的热用户供热不达标,而小面积的热用户温度超标。循环水泵电耗急剧增加、管网输送能力严重下降、换热站内热交换设备数量增加。因此,应该在供热系统中按设计要求增大供回水温差,提高供热效率。合理调节循环泵的运行台数,通过调节入户的压差控制器调节远近热用户的流量不均衡问题;通过增大距离近的热用户的管道阻力,均衡各热用户的供热量。以提高热系统的输送效率。

五、结语

在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中,能源问题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关注的话题,而城市生活中热能是消耗最大的能源,如果不加以节约,循环利用将会带来能源的损失,最主要不去改进优化不能达到用户冷热均匀的效果,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我们又能节约能源,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通道,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文永:《区域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平衡探讨》,《华章》,2011(24)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概念解读;实施条件;育人模式

众所周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已经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职业学校的共识,对于以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中职教育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部有宏观的政策导向,并推广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在这些经验和模式的引领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不少成功的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要使其进一步有效推进,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需深入解读

首先从概念入手剖析其深层意义。“校企合作”指的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1]。而“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校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2]。这样看来:“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了解二者的概念,进一步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深刻体会其深层意义,将这一概念在实践中升华,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体系需全面到位

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要想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功运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地方政府要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如:制定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准则、指导并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的法律法规、建立协调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对参与企业的鼓励制度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提高企业积极性的鼓励制度,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法可依,将全部参与主体纳入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轨道,并有所作为。

其次学校要制定相匹配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如:学校要根据合作企业、合作项目、合作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对旧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教学进程进行相应地调整,以符合新的教学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要以文字形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带队教师的指导制度、学生成绩的考核制度,半工半读的学习管理条例,健全、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以保证学校和企业长期和谐共处。

第三企业要深化合作意识和提高合作积极性。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强化合作意识,将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到企业价值链中,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并要凭借企业的实力,以满腔的热情,真挚地吸纳中职学校的学生到企业中学习、工作,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切实有效地落实。

政府、学校、企业各取所长、各尽其职,找准契合点,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发挥整体力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成功实施的充分条件。

三、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需适销对路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中,我们看到:学校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自身优势,更大力度地拓宽了合作范围,更广角度地更新了教学理念。这更是这一教育模式成功实施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优势,即最近便地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地方支柱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区域技术、人才汇集的中心。学校充分利用这种地域优势,围绕本地产业的发展,积极联系各企业,并与其一道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各用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提升学校办学效益的双赢目标。

其次更大力度地拓宽合作范围。学校不仅和本地企业合作,还要加大与周边城市、地区各民营企业的合作力度,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资源,达成校厂共建协议,为学生“工学结合”提供更大舞台。二者在合作方式上也不拘一格,如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为各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第三最广角度的更新教学理念。学校要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从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有效结合起来,紧贴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型”队伍,共同完善“工学结合”下的教学管理育人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从狭义角度看:我们深入理解其内涵,广泛吸取其经验教训,有选择、有目的地借鉴其成功模式,必将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从远期目标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学校和企业顺应发展规律,明确合作目标,加大合作力度,定会将我国的经济建设推上一个更加辉煌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毛金波.论校企合作制度的深入发展[J].继续教育,2009(9).

[2] 陈继红.“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7(21).

[3] 赵志江.校企合作办学的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4] 袁媛.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职业教育本质[J].中国商界,2009(6).

篇8

关键词:青岛园林植物;物候研究

一、物候――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现象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都是物候现象。对气候的季节变化,最初人们不是根据对天象的观察,而是根据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去捕捉气候变化的信息。“物候”一词初见于唐代文献,如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平看日月,唐都之物候可知”、《论衡?变动》“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这就是所谓“物候”。园林植物随着四季气候及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活动现象,称为植物的物候。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是很关心物候的,在他们看来,暑去寒来、鸟语花开、秋天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象大自然在召唤农民赶快春耕;桃花开了,又好象在暗示农民赶快下种;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在农民耳里,它是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很多地方的农民历来是以物候来定季节和农时的。可以说,物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变化的最直接的语言。

二、物候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物候,全球生态变化的“积分仪”

物候学一直关注自然界,特别是生物界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在全球变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物候学则更加注重气候变化对这些季节性现象和规律影响的研究。全球变暖,比人类更敏感的动植物被迫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桂花一年开了2次,候鸟冬季不再南飞,不少昆虫开始“早生贵子”,某些珊瑚索性改了“食谱”……所有这些,都是生物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要捕捉这些变化,有赖于动植物学家对于自然界的“望、闻、问、切”。反过来,从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科学家又得以探询气候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全球之变。如此过程,正是物候学的研究范畴。

形象地说,物候现象是全球生态变化的“积分仪”和环境改变的“指示器”。通过多年的物候观测研究,我们发现植物不仅忠实“记录”了环境变化的全部信息,而且比任何人造仪器都要复杂和精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植物将改变生活节奏,那些处于高海拔或纬度之巅的生物更将遭受灭顶之灾,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将陷入一场危机。面对不断出现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暖”,各国科学家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物候变化。因此,物候研究迫在眉睫。

(二)物候研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研纽带

园林植物物候期的观察是研究树木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重要手段,是多项园林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根据物候观测,掌握其发展规律,应用这些规律,对建设美丽中国,更好地确定城市园林建设发展规划,构建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立体利用物种资源,确定本地园林绿化乡土树种、适生树种彰显城市魅力;确定城市绿化各项栽培与管理措施;_定更加合理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顺应地域风土、开发设计资源;保存、发掘、延续园林科研历史,传承地方园林文化,善待自然要素,风景名胜资源;确定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园林树种之引种、育种的选择与方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物候科研成果的重要价值

物候研究是人类认知自然的基础。自然界赋予人类生存的大地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象,其中的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园林之魂。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具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的敏感性,它们已经感知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并已经在调整着自己的行为,而气候本身也以各种方式在我们的星球上刻下烙印。理论上讲,全球变化引起生态因子变化,特别引起主导气候要素的变化,结果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该过程中,生态因子变化往往首先改变植物物候期的出现时间和物候期长度,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因此,物候与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关系是最近几年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物学的关注焦点。物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研究上均得到很深入的应用,在全球生态学研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物候学已经融入全球变化的各个研究领域。

三、青岛地区物候观测研究历程

青岛的物候观测始于建国前。建国后,物候观测主要安排在崂山县气象站进行。80年代初期也曾改在市区中山公园进行。记录结果为:青岛市区物候“春分”时节,迎春花盛开,至3月26日前后杨柳开始发芽。4月15日杏花盛开,到4月20日左右,樱花也争先开放。“谷雨”之后,刺槐发芽;“立夏”到来,紫藤开花;“小满”时节,在5月25日前后,刺槐花盛开;“芒种”蔷薇开花;“小暑”过,棉花开;“立冬”时节,草木凋零。时到“大雪”,水始结冰。90年代初期,青岛的气象部门选择了对物候变化反映敏锐的七种植物(樱花、刺槐、紫藤、桃、杏、蒲公英、法桐)进行了系统的记录。

青岛园林植物的物候研究起源于原青岛市园林科研所,王金生、牟淑英等园林前辈曾做过多种园林植物的观测记录,但因受单位改制等因素影响,没能长期的坚持,科研成果未经整理、鉴定。

青岛园林植物物候研究与生态应用课题组成立于2007年,在经过前期4年物候观测的基础上,2011年课题正式由市建委立项。课题由青岛市果树园艺总场牵头组织青岛气象台等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实行课题负责人制。科研人员在青岛市园林植物最为集中的中山公园、植物园、关风景区、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在山东省植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崂山;在青岛地理区位最北部的莱西市,选择月湖公园;国家气象局指定的农业物候观测站――胶州市气象局物候观测种植区,建立四个基准观测站。按照统一的观测方法组成园林植物物候观测网,对物候现象同时进行观测。

课题组历经8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批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于2015年底终于完成了全部科研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四、青岛园林植物物候研究的独特价值

青岛的地理区位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决定了其物候观测研究的独特价值。众所周知,青岛因三面环海,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一倍多,海水温度可直接调节青岛的气候,故冬季较内陆温暖,夏季又格外凉爽,这就形成了青岛气候的基本特点“春迟、夏凉、秋爽、冬长”。

青岛东依崂山、西有大小珠山等山脉,均对冷暖空气的流动起着屏障作用,致使方圆400里的崂山南侧与北坡气候有“十里不同天”之称。北坡如“关东”,10月初就见飘雪,冻冰早一个月;南侧赛“江南”,不仅茶园片片,竹林茂密,且有热带、亚热带植物达几十种。崂山主峰高达1133米,是我国整条海岸线上的最高峰,它能强迫暖湿空气抬升,加剧山区降水,故主峰的雨量较山下多近一倍。青岛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使其自然原生的园林植物在特殊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物现象与园林观赏特性。而研究和探索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园林植物的物候演变,是我国植物物候观测研究的空白。

因此,园林植物物候研究的地区性成果是国家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数据,在植物学、生态学、景观学等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和环境质量,是由自然规律和人类影响叠加形成的。在不同时期观测取得的地区性物候成果是一个城市生态演变的数据化体现。经专家鉴定课题组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一)对青岛地区216种代表性的园林植物进行了连续8年的长时间序列观测

观测植物的品种、数量、周期居国内领先。通过大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区间算法,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荟萃分析、统计模拟、方差分析等多元研究手段,总结出青岛园林植物的物候规律,最终完成《青岛园林植物物候历》的编制,建立了园林植物物候研究的“青岛数据库”。

(二)对多种珍贵及稀有园林树种的重点观测和研究

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杉科、水杉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种:杜仲(杜仲科、杜仲属)、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榉树(榆科、榉属)、厚朴(木兰科、木兰属)、猬实(忍冬科、猬实属)、喜树(蓝果树科、喜树属);列入《中国珍稀植物名录》的树种:金钱松(松科、金钱松属)、银杏(银杏科、银杏属)、玫瑰(蔷薇科、蔷薇属)、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琼花(忍冬科、荚o属);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植物红色名录的珍贵花木紫玉兰;在青岛可以陆地越冬的稀有濒危植物:金钱松、鹅掌楸、黄檀(豆科、黄檀属)、厚叶石斑木(蔷薇科、石斑木属)、六道木(忍冬科、六道木属)、红楠,以及金丝吊蝴蝶、厚朴、棕榈、耐冬、榉树等30多种珍贵园林树种进行了重点观测研究。此次研究对保护我市稀有濒危物种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青岛历史上特殊的殖民y治时期,引进了很多富有特色的园林观赏植物如:日本厚朴、欧洲荚o、日本石岩杜鹃、西洋山梅花、欧洲山楂、美国红枫、北美肥皂荚等,课题组对这些稀有外来观赏树种进行了首次观测研究,填补了国内此类园林植物的物候学研究空白。

(三)课题组在继承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始创新

经科技查新认证:在植物物候学研究方面首先提出了“芽始长度”的概念,形成了花期预报“花芽开放物候期推演法”的理论体系。

(四)利用5度以上有效积温和多因子线性加权模型解决难题

运用5度以上有效积温和多因子线性加权模型,解决了对日本早樱(染井吉野 Prunus x yedoensis)进行花期预报的难题。在成果应用阶段,利用“花芽开放物候期推演法”和“物候期不同气象因子甄别法”两种花期预报方法,成功为2014青岛世园会进行了花期预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篇9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传媒跨区域发展;顶层设计;交互理论;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1-03

一、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的背景

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长河,贯通东西,众多支流以及交通干道,将全国的经济连为一体,对于我国发展内陆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包含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个省以及重庆、上海两个直辖市,横跨我国东中西发达及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的代表性。而“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脊梁”,对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江经济带”这种区域经济化的产业结构决定着该区域文化的转型以及传媒区域化的发展。但是如何实现传媒区域化发展,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指导其发展,以及如何革新结构与管理、制度与思想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去探究的。

(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长江经济带”视域下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方面,此课题将充实和丰富整个新闻理论,从而服务新闻界以及整个社会。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株洲经济带等,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同时推动了媒介的区域化发展。

另一方面,打破以往行政区域划分的藩篱。传媒的区域化,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自发形成的类型齐全、又具有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传媒区划而言的。自建国以来,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媒体被分为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地区级媒体和县级媒体四种媒体类型。而这种媒体的划分形式并不是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布局而成,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传媒区域化将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域划分,对其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及重组。在区域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传媒集团为了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求,必须在采编内容、发行范围、人员配置等多方面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按照市场需要和受众需求摆点布摊,以期在市场化、区域化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2.研究“长江经济带”视域下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决定了区域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使传媒区域化发展趋于常态,因此这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值得去探究,也需要理论来指导其前进。第二,研究该问题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和范式作用。现如今,我国除了长江经济带以外,还有珠江三角洲经济带、株洲城市圈经济带等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带,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区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二、关键词的概念及内涵

(一)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包含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个省以及重庆、上海两个直辖市横跨我国东中西发达及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根据区域经济理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上升空间也十分巨大。

(二)顶层设计

自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发展中的顶层设计”以来,“顶层设计”一词就在中国各行各界流行开来,这个来自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词汇,顶层设计问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理论焦点。所谓顶层设计,指的就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设计。从这一概念被重视的程度说明了,在新世纪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更需要有前瞻性、指导性和系统性。

《五年规划草案》的主要执笔者之一解释道:“‘顶层设计’指的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主要目标以及先后顺序。”以此推理,所认为的顶层设计,主要指的是其思想具有统领的高度性,重点在于上层设计、下层执行,强调推行改革要自上而下的设计和改革方案的权威性。换一种说法,就是要统筹规划、全面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大环境下,进行传媒的发展改革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系统性问题;第二,战略性问题;第三,方向性问题。系统性是改革的基本要求,改革的系统指导离不开战略重点,而有序性是改革系统性、战略性在改革推进方式上的直接要求。只有三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改革的顺利完成。

(三)传媒跨区域发展

传媒跨区域发展,又称传媒区域化,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依托,在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自发形成的种类齐全、具有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株洲经济带等,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同时推动了媒介的区域化发展。换一种说法,就是传媒区域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传媒的区域化发展也给传媒业带来了许多优势。

三、立足于“长江经济带”,探究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问题

(一)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迅猛,各项指标也增长较快,但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它既包括制度、政策上的问题,也包括传媒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及发展问题,同时还存在着资金、技术等科技方面的问题。某些问题已经成为“瓶颈”,严重制约影响着传媒业的发展。

非协调性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十分扎眼的问题。各地区、各媒体间均存在大大小小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报纸与期刊、广播与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也都存在着非协调性发展的问题,而这些正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二)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困境

1.从经济方面来看

(1)各省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格局不一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东部地区有上海、浙江,中部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而西部地区则是重庆、四川。据2004年不完全统计,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地区的GDP分别为23837亿元、15336亿元、6846亿元。

如表1所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明显,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且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批实力雄厚的重点优势企业,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累计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等低附加值、低收入的产业仍占据不小的地位,因此其产业结构形式不仅仅落后于长三角地区,甚至还落后于全国总体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格局的相异性,必然对传媒产业的区域化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2)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各异。随着传媒多元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报业已不再满足于依靠广告招商来获利的单一方式,而是寻求更加丰富的盈利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潇湘晨报》董事长刘剑主张,报业未来发展要“异质立体化,同心多元化”,“报纸要紧紧扣住影响力,利用诚信度和品牌做产品,对媒体价值链产品进行深层开发”。据报道,《潇湘晨报》联合其他商家连续几年在长沙举办国际车展,统计显示车展的单次直接会展收入可达3000万,利润超过1500万。它成功地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转化为会展品牌,不仅拓展了集团的收益渠道,又进一步提升了报业的影响力2。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思路的引导下,许多报业集团已经从传统的报纸广告、发行、印务的盈利模式中脱离,并逐步向网络、房地产、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进军,谋求报业集团更大的利润与竞争力。

2.从政治方面来看

(1)政府管理制度不统一。众所周知,地方宣传部门在自己所掌管的行政区域内具有决策权和调控权,因此,各地政府都对本地的媒体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而又由于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政策或法律法规均有出入。因此引发了“坏事不出门”的信息封锁、分割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加剧了行业内低水平市场的重复建设,也加剧了传媒区域化进程中的恶性竞争与矛盾冲突。

(2)缺乏一致的发展规划。传媒产业的发展一定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共生,要促进传媒相对集中地聚集在某个区域内,带动整个大区域的发展,就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这些狭义的传媒业,而应当着眼于整个文化传媒行业。

政府管理者或政策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自然、历史、人文、经济等相关情况,并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做比较分析,同时从产业布局、发展战略高度考虑,明确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要形成什么样的产业链条。

在有些区域规划发展,人们看不出产业的布局,看不出促进传媒区域化发展与产业的关系,看不出资源共享。这样的规划能推动形成怎样的产业链,又能实现怎样的传媒区域化大发展,都是顶层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3.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

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也影响着传媒区域化的发展。上文也提到过这一点,虽然长江经济带这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其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家统计局的结果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除上海和湖南外,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均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四川、安徽是全国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社会发展水平也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位次。

社会发展水平的缓慢增长,从某一方面说明了该区域的文化传媒产业也发展缓慢,因此为实现传媒的区域化,不仅要注意经济发展水平,也要注意社会发展水平。

4.从地区文化的差异性来看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不同,各地区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租界,遗留下大量的西方思想和文化,并且其位于沿海开放地区,便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当地的受众思想比较开放,信息的接受度和能力较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内陆,山川河流较多,经济较为落后,如四川等省份还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地理环境也决定着这里的人民思想较为落后,信息较为闭塞,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适应新事物的周期比较强,因此对于信息的接受度也相对较弱。 在传媒区域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整合信息资源及传播渠道,如何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及信息接受程度,如何扩大传媒的影响力,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传播机制,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三)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8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他从四个方面强调了传媒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必须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其次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新旧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第三从未来发展道路上讲,要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技术先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媒体集团,同时要形成立体多样、完整健全的现代传播体系;第四要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基本哲学告诉人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换句话讲就是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虽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是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便是文化经济化的产物,其对于政治、经济的反作用越深远,即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也就越突出。因此可以看出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之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也就是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还能满足其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也越来越强,并且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政治力、军事力、保障力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而其自身也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大力支持文化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罗荣.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7(2).

[2]虞孝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R].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99(9).

[3]葛国耀.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与顶层设计的理论反思[J].学习与实践,2013(5).

[4]邓聿文.顶层设计的困境和破解[J].学习时报,2011(15).

[5]聂高民.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内涵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2(8).

[6]赵振祥.传媒的区域化趋势问题及对策[J].新闻记者,2005(1).

[7]余建清.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

篇10

关键词: 历史复习课 有效教学 知识 思维 能力

历史复习课,每个学期都会涉及。它不等同于新课,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历史概念、现象和规律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新奇度已经大大减弱和降低。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如果在复习中,只是对原有知识简单机械地重复,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而且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历史学习。因此,上好历史复习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历史复习课呢?

一、知识方面,多元化的联系

历史教材中涉及的现象、概念和规律复杂多样。在上复习课时,就是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结构,立体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1.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同样,这种历史现象一旦出现,就必定会对当时社会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注重同一个时期历史现象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比如儒家思想的发展,春秋战国:产生,只是众多学派之一,没有受到格外重视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汉武帝独尊儒术,成为正统思想宋明:发展为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明清:受到冲击,仍居主导地位。在掌握了这种方法后,我们对任何一个历史事物都可以从这些方面建立整体知识结构。

2.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

历史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有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对前后知识的纵向联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结构,形成立体知识体系。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由于教材中的知识是零散而没有体系的,我们可以对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纵向联系对比归纳,帮助学生比较完善地把握和认识。

二、思维方面,联想型的思维

1.注重对比思维

引导学生对相同历史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历史事物的相同方面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以便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本质。如:近代史上为什么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都不可能真正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并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呢?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他们都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都要维护的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对当时先进的能够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本能的排斥,他们无法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也就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从而使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共同性。

2.注重联想思维

引导学生把相类似或相关联的历史事物尽可能地联系起来思考,传授给学生“捕风捉影”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我们在复习元朝的人口迁移时,第一可引导学生联系中国历代的人口迁移并进行归类:按方向分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原地区迁往边疆,比如秦朝迁移人口到河套地区和南越地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人民的南迁;唐朝安史之乱时中原人民北迁契丹境内和南迁南方。一种是边疆人民向中原地区的迁移,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周边民族的内迁和南北朝时的“五族内迁”。按动力分可分为两种:一是政府组织的迁移,如秦朝和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一是人们自发的迁移,如历次中原人民的南迁。第二,可联想到现在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分几种:①由农村迁移到城市;②由内地迁移到沿海地区;③由西部迁往东部。

三、能力方面,综合运用的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分析评价能力、综合归纳能力、阅读和吸取有效信息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历史教学特别是上复习课时,有意识地利用历史知识为载体,结合有效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1.知识迁移

利用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历史知识复杂多样但又有规律可循。在复习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已有的思维能力,对历史现象进行整合、归类,发现知识的同一性和统一性特征。如: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兴盛)和思想活跃等方面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加强训练

规范答题技巧,培养学生吸取有效信息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复习中可以设计一些典型的材料解析问答题,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严密审题,学会读懂材料、分析材料和理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重点提示语等有效信息,并强化答题的语言规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扼要而又全面,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倾心投入,充分施展才智,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愿复习课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学会方法、培养能力的场所。只有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轻松地学习,如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自然可以消除。我相信复习课一定能变得有效起来,让学生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雒启坤.《中学历史创新教法――课堂组织艺术》[M].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