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农村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当中,乡村振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发展限制。所以,分析农村地区的金融领域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对应的提升措施,为后续乡村振兴道路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为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1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对乡村地区经济振兴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变化,就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实现产业创新和整体竞争力。目前虽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整体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种植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相对滞后,收入较低,不管是在农业科研设备补充还是产业融合等方面都缺少外来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1]。其次,农村金融支持也是实现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和谐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种植过程当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原材料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作物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水土和耕地面积流失,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肆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产生的污染,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来科学处理污染源[2]。再次,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淳朴的乡风是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现在农村地区依然有盲目攀比、大肆操办红白喜事的现象,同时文化建设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区,有限的文娱设施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保护传统文化、修复历史遗产以及宣传和引导道德风貌都需要引入资金,保证工作顺利实施[3]。
2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首先,农村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础。金融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要以重视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为基础,以引入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完善管理经验为目标,以此来调整现有的农产品结构,创新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农林、牧业的统筹结合以及种植养殖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4]。其次,要强化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手段来培育创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的多角度融合以及农村地区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确保多个产业结构可以实现互动补充,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再次,农村金融要以扶持绿色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从传统的追求高产转变为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应的金融导向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涉农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当中引入绿色导向,以绿色信贷业务来支持农业绿色循环的低碳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使依靠自然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重视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引入节本增效的创新技术,强调推广畜禽养殖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村金融支持可以依托农村地区现有的绿色资源,发展并扶持休闲、旅游以及健康产业,推动农林牧渔等产业和教育、文化、养老等实现有效融合[5]。最后,农村金融支持要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失衡,地区金融配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想要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振兴发展就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当中,通过拓展和延伸农村地区的服务链,形成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强化乡村地区发展的前提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普惠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提高金融服务的运用能力,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6]。
3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是以推动农村地区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资金融通可以确保各项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但受外界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融通支持以及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具体的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差别会导致相关工作受阻。
3.1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环境相对较弱,难以与城市地区相匹配。大部分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金融供给的主体相对单一,市场发展空间较小,商业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工作会过度关注个体利益,不能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细节。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有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因为结构单一而影响融资功能,直接限制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其次,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受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应问题的影响,金融监管体系对市场的约束性和管理性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细化和完善,失去对地区经营结构的约束。
3.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产品单一
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能充分展现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可知,丰富的金融产品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农村地区金融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以此来为农村经济主体的项目建设提供基本支撑。分析目前的建设成果可知,农村金融产品的类别和形式还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整体要求,也不能实现外界环境和内部政策对经营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导致资金的运营和使用受到较大的约束。
3.3贷款额度有限,贷款困难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所发展的业务当中,大部分为小额贷款,款项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甚至会阻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农民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一般会以相应的担保抵押为条件申请贷款,但因为农村地区的抵押物资较少,且大部分农民的个体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所以农村金融发展会受到一定约束,制约了农村经营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7]。
3.4农村金融保险不完善
农村金融保险对于乡村振兴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后续的风险防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保险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农村金融保险存在发展滞后以及缺乏担保的情况,在当前社会环境当中,商业保险不断发展,而农村金融保险相对落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限制了对保险的可承担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现有网点数量较少,在开展涉农业务时需投入大量资金,降低了贷款的收益率,导致资金流入到非农产业中。假如农村金融保险不能降低农业融资风险,就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8]。
4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
4.1构建合理的金融服务政策和体系
首先,分析目前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情况可知,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较大不足,要从农村金融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并落实对应的金融服务政策,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科学规划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以多样化的途径引导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确保该类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区域实现经济和文化水平双重发展,满足农村地区在各个领域建设工作的资金需求,另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效应,合理布局农村金融的业务网点,为完善和发展后续经济体系打下基础。再次,要细化现有的监管机制,规避各类风险,构建完整、科学、优良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相应的金融服务制度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9]。
4.2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首先,要引入新型技术手段完善金融服务。在过去银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信息不对称对农业金融发展的阻碍较大,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银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新型农业主体的个体需求,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创新并整合业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完善业务审批过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其次,涉农信贷增信途径和方法有待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来提高涉农信贷期限的时间和额度。例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业主体出现。农业金融应以此为契机发放农村土地经营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农业设施设备抵押和生产订单等方面加强融资,以此来提高贷款的额度并延长相应期限,针对农户、地方产业、农村合作社以及电商产业链等渠道增加贷款,并丰富融资模式,以此来满足在土地流转和服务过程当中涌现出的新经营模式。再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规模的共同发展,农村产业链经营主体的基本资金需求从小额化向规模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业金融机构要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后续流通和营销渠道当中的融资需求为切入点,打造出符合农业金融产业差别的新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完善定价细则,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满足不同农户的基本需求。
4.3保证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想要实现农村金融对“三农”工作的良好服务,就要完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明确其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具体职能。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思维,强化金融服务模式,依照农村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和农业种植生产等活动的有效融合。结合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多元化农村经济为主体的金融服务,确保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资金难题[10]。
4.4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服务
首先,要重视农村金融对绿色产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作用。农业金融机构要依照农业发展基础强调其实现绿色低碳化的转型方向,结合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呈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转变为重视生态节约环保的绿色经营,在此过程中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重视对农业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产业的金融支持。其次,要细化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制度,通过制定差异化信贷策略,创新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特点,探索农产品商标质押贷款的新型贷款模式,结合分类化的客户管理渠道,对现有的信贷项目库当中所涉及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分级授信,提高其授信额度。构建以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基地,开拓绿色贷款通道,实现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11]。再次,要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结合现有的政策标准和金融发展制度,落实农村绿色金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体系,构建并完善能和其相对应的、以服务于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投入充足的资金,调动涉农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以绿色金融服务为基础的绿色小微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4.5加大对农村农业贷款的管理力度
想要实现农村地区金融结构的稳定发展,就要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高利率会增加农民的贷款负担,阻碍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要以规范市场运营模式为主,合理调控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结合科学的利率机制优化现有利率,确保农民主体得到金融优惠,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要以小额信贷为主导,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信贷需求构建与实际利率相符合的金融制度,在强化融资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机构运营工作的科学引导,确保金融服务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4.6拓宽信贷渠道,提高农村农业贷款额度
发展农村信贷领域要拓宽农村信贷渠道,提高农村信贷的利用效率,强化监管水平。通过机构担保以及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信贷渠道,发展不同的资金渠道,实现多个渠道资金抵押,保证农村地区经营主体拓展融资渠道。另外要加大农村金融对金融贷款的投入力度,从地方经济的发展角度入手确定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依照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规范并引导市场环境有序发展。
4.7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
首先,要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来补贴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投入,并适当补偿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完善并推广农业保险制度。要丰富并完善农村信贷的担保体系,优化现有的金融环境,确保各类金融机构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农村金融服务当中,有序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制度,构建农业金融信贷的对应风险。其次,要扩大政策性保险费用的补贴范围,吸引更多创新型农业主体,结合政策性保险对策预防风险。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确保对应的保险服务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新型的农业主体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保险基础。再次,可以推出盈利涉农保险产品,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能得到启动资金补偿。最后,通过引入风险共担及补偿制度来构建政府机构、农户和经济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联保模式,充分落实集中担保、分散使用的灵活模式,采用综合化的保险措施来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完全应用到农村地区建设当中,促进农村地区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12]。
5结束语
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和完善直接推动解决了“三农”问题,目前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受环境及制度的影响存在诸多困难,对应的保障制度也不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发展,从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要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实现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杨玉琪,程露.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41-50,257-258.
[2]李茂,王晨阳.金融创新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衔接[J].河北学刊,2021,41(6):204-209.
[3]邵晓翀,杜尔玏.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76-80.
[4]袁文.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立法的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业经济,2021(10):94-95.
[5]王兴国,吴梵,刘韬.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84-91.
[6]李昱呈.开发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5):41-48.
[7]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金融,2021(15):26-27.
[8]林暹亮.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0.
[9]李自强,陈佑成,叶伟娇,等.网点布局视角下农信社信贷服务感知质量影响机制分析与展望———基于商誉评价的调节效应分析[J].农业展望,2019,15(11):27-34.
[10]陈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9(6):67-70.
[11]丁竹君.创新农村金融工具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0(1):117-119.
篇2
关键词:社会分层;农村教育;发展;离农;为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4-0008-03
随着国家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纲要》)提出将“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来,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迎来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但是农村教育的实践却没有很好地跟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界在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社会分层理论与农村教育
社会分层是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2]。也就是说,不同的阶层占有的资源是不同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韦伯和布尔迪厄等。马克思从经济这个角度,以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将阶层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韦伯从权力、财富和声望三个方面对社会阶层进行分类;布尔迪厄则认为社会分层主要是由于资本的不平等分配所致,他将资本分为四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经过广泛调查,将我国阶层分为十类,分别为:(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
在社会学家看来,教育、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教育对社会阶层的合理分布和社会结构变迁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通过促进社会流动进行的;社会分层受教育者接受何种教育影响,同时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分层的实现。既然教育对社会分层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农村教育也不例外。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研究者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也会不同,这就造成我国农村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存在着“离农”和“为农”的悖论。国内学术界在表述这对矛盾时所使用的概念略有差别。一种表述是“离农”和“为农”。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为农”中包括了“离农”的含义,也就是说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民着想”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帮助农民离开农村。另一种表述是“离农”和“务农”,对这种表述也有反对者,他们认为“离农”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一对概念,而“务农”表现的多是工作选择,在逻辑内含上不对称[4]。在本文中,使用的是“离农”和“为农”这种表述。
二、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悖论
(一)“离农”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的背离
所谓“离农”教育,就是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5]。这种教育满足了农民对自己的子女通过学习考上大学,通过教育改变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成为城里人,过上城里人的都市生活的愿望。而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就是“跳出农门”,摆脱父辈们世代务农的命运。
“离农”教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与我国社会发展和特殊的国情有着紧密的关系。1954年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国家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社会,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的城市社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制定了先发展城市、后发展农村的发展战略,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发展不一致,形成了两个不能整体、均衡发展的二元社会[5]。由于建国初期的特殊国情和赶超英美的迫切愿望,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政策,为了获得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强制性制度,使农村服从于城市的优先发展,人为地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这种“离农性”取向,早在20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6]。而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教育中的“离农性”倾向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步入新世纪,今人对农村教育的指责与1920年中国乡村教育运动者的批评,何其相似,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80多年的岁月,何以中国农村教育几乎依然如故,这不能不令人深思。”[7]
(二)“为农”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的缺位
所谓“为农”教育,就是强调农村教育发展更应该使农村教育“农村化”、“自然化”,为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培养“为了农村,面向农村,改造农村”的人才[8]。这种取向符合国家发展“为农村的农村教育”的政策诉求,因此成为政府制定农村教育政策的依据。
“为农”教育的提出也是有渊源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以振兴国家的良好愿望,对我国的农村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晏阳初认识到,中国的大多数人民是农民,中国是以农立国。要想普及中国的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去。根据农村的“愚”、“穷”、“弱”、“私”四大基本问题,他提出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和“化农民”与“农民化”的教育理论来进行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在认识到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社会的基础上,实施农村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以进行乡村建设。陶行知先生主张从乡村实际生活中创办活的中心学校,以乡土物事为教材,以乡村建设为本位,培养出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才[9]。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教育必须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发展立足于为农村服务的农村教育,并试图消除当前农村教育严重背离农村实际,农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单纯教育消费等弊端。但是,如果农村教育只是追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不去考虑农村学生期望通过教育而得到社会升迁的机会,获得进入城市和在城市立足的文化资本的话,那么这种“为农”取向的农村教育虽然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会造成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功能的一种缺位,这将更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功能。如果农村教育只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只能导致农村孩子的低地位的社会再生产,农民永远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10]。
三、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农村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分层理论看来,“离农”教育虽然可以增加农村孩子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但是这种简单的移植城市模式“对于乡村来说暗含着一种意义,那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将通过对已有的城市与工业的移植与照搬而实现”[11]161。也就是说,这种“离农”教育取向“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乡村改造与乡村发展问题考虑在内,它的眼光集中在国家的建构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上,它只是将乡村作为人才选拔的一种来源而已”[11]161。这造成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和与农村社会断裂,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同样,“为农”教育虽然立足于农村实际生活与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催生”农村现代化模式剥夺了农村孩子参与城市生活的权利,不利于农村孩子公平地向城市流动。总之,“这种想从认识农村既有的物事、掌握农村既有的技能开始‘催生’农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事实证明是比较荒悖的”[11]169。
在“离农”与“为农”之间,在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之间,农村教育似乎陷入了发展的两难境地,农村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其实,根据农村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需求,可以将农村教育的功能分为三类:一是“为升学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城市升迁需求;二是“为务农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扎根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需求;三是“为进城务工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训需求。即要求农村教育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在教育目标、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和教学科目设置上实现多样化,其中学校类型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上,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职业高中;学校层次上既要在现有条件下发展基础教育,还有必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科目设置上既要开设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课程,还要传授必要的就业和发展的技能。这样不但会满足各个农村社会阶层的不同教育需求,而且会促进农村教育的自我发展。
因此,在《纲要》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离农”与“为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当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农村教育不但要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我们在制定各种政策,思考各种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时候就要从城乡这个大的系统出发,协调城乡各种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要多考虑和照顾农村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城乡教育差距才会不断缩小,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才会慢慢改变,农村教育发展中“离农”与“为农”的悖论才会彻底消除。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EB/OL].(2006
-09-27)[2012-1-20]省略/ReadNews.asp?NewsID=4511.
[2][美]波普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4.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4]邬志辉.关于农村教育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理论月刊.2009,(6):5.
[5]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6.
[6]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1).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9.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39.
[8]史成明.对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审视和对策[J].学术交流.2009,(12):244.
[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9-455,472-475.
[10]余秀兰.中国城乡教育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46.
篇3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策略
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职业教育本身出发,就农村职业教育论农村职业教育,没有或很少考虑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离开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从农村职业学校这个微观的角度,以湖南武冈职业中专为个案,对当前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寻求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
从一个案例看农村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
湖南武冈职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3年,是一所由武冈市政府主办,市教育局主管的农村职业中专。学校占地282亩,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有一个本部、两个办学点,16个专业和16个实习点,教师122人,总资产5550万,在校学生人数2300多人。该校是一所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职业中专,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办学方向,坚持“培训、示范、推广、服务”的四大功能,坚持姓“职”姓“农”。学校先后与浙江阿德箱包、海南温氏集团、富士康等二十余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并与邵阳学院、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院联合办学。历经23年,该校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农民工培训百所职业院校”称号,培育了大量的技术类人才,对武冈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武冈职业中专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我国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办学缺乏自主权武冈职业中专是一所由武冈市政府主办,武冈市教委主管的职业中专,政府在硬件、政策方面给予了学校一定的支持。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仍沿袭过去的管理方式,对学校管得过严、过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在专业设置及各专业招生人数、教材版本使用等方面没有自主权,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的确定、教材版本的确定仍要由武冈市教委审批。但市教委作为政府行政机关,对行业市场敏感度有限,致使学校专业设置、毕业生人数及所学课程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其次,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干扰太大。各职能部门经常对学校进行各种检查、评比,包括教学、卫生、财务等工作,事无巨细,使得学校管理人员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各种接待上,而不是投入到学校发展事业中。再次,学校聘用教师没有自主权。虽然聘任制已经出台了几年,但武冈职业中专的教师仍然是由政府统一选派,教师工资统一由政府拨款,学校不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选拔优秀教师任教。
经费不足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并不是固定由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划拨,其经费来源有的是教育拨款,有的则是一些部门的事业经费支出,还有一些可能是公司或企业支出。经费的不固定、国家对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倾斜以及政府各部门职能的转向,导致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武冈职业中专65%的经费来源于武冈市财政,但近年来伴随武冈工业的不景气与农业税的取消,武冈市财政收入锐减,拨给武冈职业中专的办学经费自然也大幅度减少,使得武冈职业中专在2005年亏损200万元,正常的教学活动因经费不足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师资力量不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而目前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武冈职业中专的师资也同样不能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学校在职在岗正式教师122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仅有66人;二是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失衡。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三是“双师型”教师人数偏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专业课教师应是既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学校的专业教师只有33人(50%)属于“双师型”教师,有一半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与动手能力;四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老教师比例偏高,中年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56%,虽然他们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缺乏实践技能与教学经验。老教师所占比例为20%,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不利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五是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与科研素质较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使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学校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或网络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所占比例仅有56%。
招生日益困难武冈职业中专2002年的招生人数为2802人,2003年为2650人,2004年为2200人,而2005年仅有2056人。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招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这是因为农村职业学校很多是由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改制而来,虽然有些学校办学硬件和软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过去留下的“破旧”、“办学水平低”的印象一时难以改变,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与普高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别,许多人把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末流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普通高校顺应这一潮流,逐年大幅度增加招生计划,有力地刺激了普高招生,缩小了农村职业教育招生的空间。由于对口招生制度的不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属于“终结教育”,在家长及学生对教育层次的需求逐渐高移的情况下,选择普通高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
农村现代化建设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振兴农业的必由之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只有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了,才能培养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全新思维方式和全新精神面貌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的适用人才。因此,制定正确的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策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冈职业中专学校是全国农村职业学校的一个缩影,故其发展策略对于其他同类学校来说具有适用性与借鉴意义。
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我国农村职业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职业学校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得一定的发展,必须争取包括招生、专业设置、教学活动、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教师评聘、学生教育和管理等在内的各方面的自主权。首先需要完善立法,现行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实体权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缺乏程序法的保障,需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实体权利进行细化,增强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其次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与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管理。通过法律保障及监督体系的建立,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使农村职业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形成办学特色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陶行知先生早就有精辟论述。他指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为社会“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从而“以物利群”、“以事利群”。他强调“教育要与农业携手”,并指出乡村学校师生要有“科学的头脑,农夫的身手,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的职教办学思想对今天的农村职教仍有很大借鉴价值。一些成功的农村职校的办学实践也证明,农村职业教育只有突出办学特色,为实现振兴农村经济服务,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农村职业学校要培养一批有特色的农业科技人才,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根据本地区特点,加强新技术的辐射作用,促进广大农户走“科技兴农”之路,形成服务“三农”的特色。具体来说,农村职教必须坚持进村入户,可走“政府搭台,职教唱戏”的路子,由乡镇及村委会负责组织生源,职业学校负责提供师资,采用长班与短班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结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农闲期进村培训,培训后入户辅导,生产前现场参观,作业前实地演示,管理期巡回释疑,全程帮助解困。也可以与农村产业集团或专业户签订协议,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对专业户中的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应重点加强技术扶持,使其成为学校分布于农村各地的科研网点或培养专业户的试验基地。
多渠道筹集经费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教育,使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政府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相应的法规,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向职业教育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本着“成本分担、利益分享”、“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形成国家预算、社会投资、学生缴费、自愿捐款、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多元筹资格局,最终解决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难题。
加强师资建设农村教师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撑力量,近几年来,尽管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所改善,但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而言仍然比较艰苦,教师的整体素质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积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拓宽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来源渠道,积极聘请企业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和农村中的能工巧匠担任职业学校兼职教师;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在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三是积极引导鼓励城镇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标准,改进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办法,适当提高农村职业学校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教师的工资要按时足额发放,不能以任何理由进行拖欠。经过努力,逐步形成一支以在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就业农村职业学校要花大力气做好招生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增加宣传内容的深度与覆盖面的广度,引导家长和学生改变观念。为确保生源的数量,可实施提前招生的保护性策略,针对一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实行减免学费入学的办法或由企业出资培养人才,毕业后签订工作合同的办法。在招生对象上可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的办法,适当放宽对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的要求,只要有志于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都要积极鼓励他们入学。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变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不利的局面。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清楚各级人才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出台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鼓励涉农企业积极招聘农村职校毕业生。农村职业学校则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成立职业指导专门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与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禄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3).
[2]黄龙威.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3]张慧霞.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4]刘佩文.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篇4
关键词 柑橘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湖北秭归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6-03
秭归地处鄂西长江西陵峡段,是三峡工程库区坝首,也是全国著名的柑橘大县。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溪河网布,导致地势复杂。温层效应、坡壁效应、水体效应显著,立体垂直气候特点突出。境内最高海拔2 056 m,最低海拔40 m。海拔600 m以下为低山,海拔600~1 200 m为半高山,海拔1 200 m以上为高山。低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5 ℃以上,年有效积温48 000 ℃以上,土壤多为黄壤、紫色土和石灰土,磷钾含量丰富,微酸性至中性,适宜柑橘生长发育。与湖北其他县(市)比较,秭归低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柑橘生产条件。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1-6]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秭归柑橘产业的现状、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1 秭归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柑橘产业是秭归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县柑橘专业村达100个,柑农6.7万户,占乡村总户数的60%。从事柑橘产业的劳动力达123 950人,占乡村劳动力从业人员的61.3%。截至2015年底,柑橘总面积达18 798 hm2,占全县耕面积(27 200 hm2)的69%。2015年投产面积1.500 0 hm2,占种植面积的79.80%,总产量37.751 8万t,柑橘销售收入13.213 13亿元。柑橘产业是秭归低山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专业村柑橘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90%。从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和产业效益评价,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全国柑橘大县之一。
1.1 柑橘品种结构趋于优化
秭归从2008年起,采用高接换种与新建园并举的措施,优化柑橘品种结构。截至2015年底,全县柑橘总面积达到1.879 8万hm2,其中早熟品种735 hm2,占总面积的3.91%,比2007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中熟品种1.293 0万hm2,占总面积的68.78%,比2007年下降21.3个百分点;晚熟品种5 133 hm2,占总面积的27.31%,比2007年上升6.2个百分点。2015年柑橘总产量37.751 8万t,其中早熟品种0.651 8万 t,占总产量的1.73%,比2007年上升0.8个百分点;中熟品种产量27.500 0万t,占总产量的72.84%,比2007年下降22个百分点;晚熟品种产量9.600 0万t,占总产量的25.43%,比2007年上升21.3个百分点。具体的柑橘品种结构如表1所示。
1.2 山区柑橘产业比较优势显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015年全县柑橘产地平均售价3.5元/kg,销售收入13.213 13亿元,利润7.927 878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20倍、4.25倍、4.77倍。秭归柑橘产业效益逐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晚熟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延长了鲜果供应期,与赣南、渝东等地在同一时间竞争市场的压力得到缓解;二是春节后中熟品种市场供应转淡,秭归晚熟品种质量优,且果品新鲜,售价高,目前无销售压力。
1.3 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
2007―2015年,秭归在搞好县内宣传引导的同时,每年投资100多万元,充分利用广告、媒体、会展、异地举办“秭归脐橙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秭归脐橙”品牌,充分发挥“中国脐橙之乡”、中华名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品牌效应,提升秭归脐橙的品位,提高市场知名度和覆盖率。2008年“秭归脐橙”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9年和2014年“秭归脐橙”商标被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湖北著名商标”。
2015年底,秭归县成立了“秭归脐橙”驰名商标申报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对秭归脐橙的品牌内涵进行深入发掘,进一步强化了由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理念。现正着手在申报“秭归脐橙”全国驰名商标,一旦获得认定,将可取得更多的法律保护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1.4 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素质稳步提高
秭归有屈姑食品、帝元罐头、泽侬饮品等6家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它们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农户个体经营的市场风险压力正在逐步减轻。此外,全县有家庭农场29家,通过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秭归进行果品商品化处理(洗果、分级、打蜡生产线)的企业共有47家、柑橘果品包装服务企业10家、柑橘果品销售公司2家、秭归脐橙电子商务网店9家、涌现销售能人151名,产业分工日趋专业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1.5 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柑橘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
秭归于2002年成立了柑橘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截至2015年底,全县有农民柑橘专业合作社12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示范社3个、县级示范社5个。秭归柑橘良种繁育中心被确定为“国家引种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柑橘育种秭归试验站”,建立了较高标准的母本园,贮藏了50多个柑橘品种,已具品种优势,为全县柑橘品种结构更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秭归建立县特产推广中心、农技服务中心、植保植检站、种管站、柑橘良种繁育中心、柑橘研究所和12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共同服务于柑橘产业。
2 秭归柑橘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果园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和建设严重滞后。首先,大多数果园无排灌设施,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质量。秭归年降雨量在1 000 mm左右,基本能满足柑橘生长发育的需要,但由于降雨不均,大多数年份伏旱连秋旱,每年有不少果园因干旱果实品质降低、产量减少。现在柑农所建的抗旱水池,只能满足打药用水,大多数果园在旱季不能抗旱。其次,大多数果园无主干道和田间作业道,肥料、鲜果运输多数靠肩挑背驮,花费巨大,如泄滩乡和沙镇溪镇采收费高达200~300元/工。再者,交通不方便,严重影响柑橘销售。从2005年后,秭归乡村交通条件有所改善,陆续有了公路(一般汽车可通到村委会驻地),但路面很窄(只有3 m宽),且因缺乏资金,普遍没有硬化,秭归柑农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行路难”的困境。
2.2 果园立地条件差
果园土层薄,养分贫瘠,土壤性质严重酸化和板结,这是秭归柑橘果园立地条件差的主要表现。丰产柑橘园要求土层厚度在1 m左右,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土壤有机质达3%以上。秭归柑橘园土层厚度大多仅40~50 cm,不少果园土层还低于30 cm,土壤有机质在1%以下。秭归有些柑橘园土壤pH值在5.0以下,有些果园只有3.5,相当于赣南初开垦的生田,这种理化性质的土壤不适宜柑橘生长发育。由于柑农从前单一施用化肥,很少施用有机肥,致使果园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些果园自建园起,就没有进行过抽槽换土和深施有机肥。近5~10年来,柑橘园施用化肥普遍为撒施,既造成土壤板结,根系上浮,肥料浪费也很大。这样的土壤环境不可能实现柑橘丰产优质。
2.3 果园严重郁闭,肥料撒施
全县郁闭柑橘园达1.2 hm2,占全县柑橘总面积的64%,占投产果园的80%。树冠覆盖率超过100%,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极差,病虫危害严重,肥水管理、防虫治病效果差,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大小年结果严重,秭归柑橘大小年幅度在50%~80%,有些地方空怀树达15%以上。
由于果园郁闭,病虫防治效果差,农民被迫加大了农药使用剂量和打药次数。超过100%的树冠覆盖率使得农田已无操作带,农民施肥被迫钻入果园,把肥料撒到地面,浪费惊人。据秭归县特产中心2012―2015年柑橘成本调查,2012―2015年的数据分别为农村统计年报数的1.95倍、1.86倍、2.83倍、3.12倍。施肥量逐年提高,但产量仍处于低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秭归柑橘园施肥,已大大超标,但所获产量仍是低产水平。2008―2015年秭归柑橘园施肥量,已相当于单产52.5~150.0 t/hm2 3~4倍补偿标准的施肥量,但2008―2015年实际单产仅14 565~25 170 kg/hm2。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将会使农药和化肥用量继续上升,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4 不严格执行良种区划要求和盲目品改
秭归有1 333.3~2 000.0 hm2柑橘园不是建在经济栽培区,中熟脐橙橙分布到了海拔600~700 m高度(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始),晚熟脐橙分布高度超过350 m,夏橙种植到了海拔550 m高度。秭归海拔500 m以上的中熟脐橙,因积温不够,果小、酸度大,唯着色较早,在未达到生理成熟度时就着色了。若提前上市,会严重影响秭归脐橙的声誉。等达到生理成熟度再上市,又有可能使果实遭受冻害。每年高海拔地带的脐橙销售结束后,低海拔地带的脐橙销售才开始。这时已售出的高海拔地带脐橙鲜果,已严重损害了秭归脐橙名声,消费者说秭归脐橙“果小味很酸”,也有的说“好看不好吃”,低海拔地带的脐橙虽然果大味甜,也不能买个好价钱。
近年来,秭归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方法,扩大晚熟品种种植面积,但有些地方没有严格执行良种区域化要求,不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一窝蜂的把海拔400 m以上刚进入盛产期的纽荷尔脐橙、大浦温州蜜柑、崭桃捕几呋怀陕淄砗秃烊馄瓿龋结果每年这些地方的晚熟柑橘,不能安全越冬,粒化严重,至今收效甚微,甚至无收。2008年早春秭归遭遇低温冻害,郭家坝镇文家岩村的脐橙几乎全部冻死,但温州蜜柑受冻很轻。2012年春季,邓家坡村海拔450 m左右的伦晚脐橙大多数因低温而粒化枯水或落果。2016年3月两河口镇王家垭村上半部的脐橙园在海拔500 m以上,有2/3的植株末级梢被冻枯。
2.5 分散产区大实蝇严重,防治不力
大实蝇是秭归的主要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海拔400 m以上的分散产区。目前,柑橘还不是这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不少农户全家周年出外务工(春节期间未回家)。近几年,采用国家扶持与农户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大实蝇联防(农户和财政支农专项各承担预算资金的50%)。从开展大实蝇联防以来,县、乡、村都实行责任制考核,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不少分散产区由于上述情况,农民自筹资金落空,因此分散产区大实蝇至今很严重。
3 振兴秭归柑橘产业的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逐步提升产业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具体如下:一是整合农业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级公路硬化、果园道路、排灌设施等),在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的基础上付诸实施,“各处一道菜,共办一桌席”,避免条块分割、重复投资和建设质量低的现象。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尽快帮助其与农户建立互利合作的运行机制,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充分发挥其在柑橘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三是做好品牌创建与保护保护规划。加强县柑橘协会(“秭归脐橙”商标持有人)的力量,继续吸纳脐橙种植、经销、仓储、包装、科研、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及产地负责人入会。到2020年脐橙标准化生产率力争达到95%。
3.2 严格实行良种区域化,适地适栽
海拔600 m以下低山河谷地区发展脐橙为主的柑橘产业。其中海拔300 m以下,以伦晚、红肉脐橙为主,分别在1―4月分批上市。海拔300~500 m,发展中熟脐橙。而海拔300~400 m,应以纽荷尔脐橙为主。海拔500~600 m发展早熟脐橙。
3.3 狠抓老果园改造
一是对计划密植果园疏株间伐。根据秭归县实际,统一按平地保留600~675株/hm2永久树(即株距为4 m×4 m)、坡地保留825~900株/hm2永久树(即株行距为3 m×4 m)的原则,区别郁闭程度、树龄等情况,分期分批将间栽树间伐。①定植规格不统一、没有株行距之分的“满天星”式果园(这种果园多是柑农在成年果园中补苗和育苗形成的),若现已封行,按上述永久植株密度要求,先用油漆做标记,圈定出间栽树,之后将其伐掉。间伐后,虽然仍不成行,但解除了郁闭,2株之间有了足够的操作带,实现了全园通风透光、可立体结果。②定植规格统一的计划密植果园(如20世纪80―90年代所建的内、外贸易脐橙基地)。若已全园封行,就采用隔株或隔行方法将间树伐掉。若当时是按永久树的2倍以上加密间栽树的设计,需进行第2、3次间伐;若计划密植果园当时是按永久树的2倍定植的苗木,现在即将封行,或虽已封行但未交叉,就对间栽树采用疏删结合回缩的方法(不考虑树形),适当推迟间伐,当间栽树体积只有永久树1/2或1/3大时,就将间栽树彻底伐掉。
二是改良土壤。在7―9月对老果园进行抽槽换土,重施有机肥,逐步使果园土壤有机质达到3%以上,土壤结构逐步形成团粒结构。
三是整形修剪。①落实大枝修剪技术措施,用2~3年时间将现在的多主干改变为单干,删除多余的骨干枝,消除树冠郁闭现象,形成丰产稳产的立体结果树形。②对衰退枝进行回缩,重塑树冠,更新复壮。实现1年复冠,2年投产,3年丰收。
3.4 高标准建园
一是正确选址,所选品种布局在经济栽培带,做到良种良法,适地适栽。二是统一果园规划设计,园、林、路、水、肥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统一定植规格(以小区为单位拉线定栽植点),整体美观。三是根据地势选择正确的建园方法:选择坡地建园,坚持等高定植。如果有石料,就修筑等高石壁梯田;如果没有石料,就修筑削壁式土壁梯田(如赣南),茅坪镇就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划等高线后,挖鱼鳞坑定植苗木。四是定植前土壤熟化,为定植后早投产受益打下营养基础。
3.5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技术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秭归县已建立了土肥工作站,有比较先进的土壤养分检测设备。采用例行检测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式,把这项技术普及到所有柑橘产区,既促进农民增收节支,也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是整形修剪和疏果。秭归柑农过去过分追求高产,片面强调肥水管理,不重视整形修剪,现在柑橘园园相很差。在“十三五”期间补上整形修剪这块短板,结合疏果,合理负载,实现丰产稳产与优质的统一。
三是绿色防控病虫。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果园安装太阳能杀虫、挂黄板等物理防治病虫措施,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使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四是合理间作。进入21世纪后,秭归县柑橘集中产区养猪的农户较少了,不少柑农吃蔬菜也是在城镇购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果园郁闭严重,果园蔬菜无法正常生长,杂草密集。在“十三五”期间,狠抓疏株间伐,果园植株降到常规密度后,在果园恢复合理间作,种植不影响柑橘生长的蔬菜;大力推广种植荷香蓟、白三叶、印度豇豆等绿肥作物,改良土壤和果园小气候。
五是高接换种。高接换种技术在秭归县已普及,农民普遍嫁接成活率高。存在的问题是嫁接质量不高,一是接芽位置不当,接“顺风”和集于内膛;二是接芽过多或过少,接芽过多很快郁闭,接芽过少,资源浪费严种,不能早丰;三是没有清砧就嫁接,接芽过密,主要原因是秋季嫁接,树上有果,柑农舍不得当年产量。“十三五”期间要纠正这些问题和推广春季嫁接,提高品改质量。
六是水肥一体化。秭归年降雨量在1 000 mm左右,基本能满足柑橘生长的需要。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大多数年份伏旱连秋旱。目前采用传统的浇灌方式抗旱效果差。秭归县在“十二五”期间,已选择在郭家坝镇烟灯堡村和茅坪镇九里柑橘场建立了微润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样板,“十三五”期间将对其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秭归县柑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4 参考文献
[1] 邓秀新.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
[2] 邓秀新.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与柑橘优势区域规划[J].广西园艺,2004,15(4):6-10.
[3] 沈兆敏.中国柑桔技术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沈兆敏.中国柑桔良种与柑桔区划[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
篇5
关键词:中小城镇 建设 发展 规划
近年来, 我们国家在中小城镇建设上立足于“小城镇、大发展”的战略, 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化城镇为目标, 以完善城镇各项功能为重点, 按照“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崛起、小城镇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 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使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总体来说,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 东、中、西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今后的城镇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 加强中小城镇发展统筹
(一) 规划统筹
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本依据。中小城镇建设必须以规划为龙头, 明确功
能定位, 整合空间形态, 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路网骨架,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逐步形成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格局。
(二) 设施统筹
基础设施是城镇要素集聚和辐射的载体, 是城镇体系的骨架, 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决定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素质水平, 还决定着城镇功能的培育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三)管理统筹
当前城镇建设的依法管理, 是一个最薄弱环节, 严重影响着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品位。今后, 要统筹城镇管理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 实施依法管理, 提高中小城镇的发展质量和品位, 按照“大城管、全覆盖、广参与、动态化”的新型城管格局, 实施城管体制最大限度的覆盖, 综合治理城镇面貌, 彻底清理滥设摊点、探头经营、马路市场、非法占道经营等行为, 坚决治理私搭乱建、乱卸滥倒、乱堆乱挖、乱贴乱画等行为
(四) 生态统筹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要按照生态城镇建设的要求, 把我国的中小城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现代化文明城镇。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建立生态文明城镇污水排放标准、垃圾处理方式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于垃圾的处理, 应由堆积、填埋、焚烧的消极处理, 走向积极地综合利用; 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 预防、消除或减少废物排放源及其废物排放量;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保障城镇居民生产、生安全; 严格控制农业污染, 防治农药、化肥、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环境。
二、落实中小城镇发展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中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形成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城镇建设督查考核机制, 制定中小城镇建设考核标准, 加大督查力度。三是定期召开中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总结会,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工作目标, 抓好示范建设。四是完善监督机制,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视察指导, 为城镇建设发展献计献策
(二) 体制保障
一要完善城镇管理体制。要结合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 合理确定镇一级政府的机构和职能, 适当强化中小城镇的统一管理权, 要健全城镇建设管理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二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镇建设必须树立“经营”理念, 要盘活存量、递增增量, 坚持“财政、社会两条腿走路”, 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杠杆作用, 增强中小城镇的财政投入能力和调控能力
(三)政策保障
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常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 建立与农田规模化经营、农( 居) 民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政策相协调的户籍管理制度, 放宽户籍限制, 逐步实行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的户口申报制度。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土地使用要严格遵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定城镇耕地占用指标流通政策, 强化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的调控作用, 坚持规划引导,强化总量控制, 保证城镇的土地收益。
(四)服务保障
一是城建部门要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指导服务。加强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力度, 做好各项配合服务工作。二是国土部门要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用地服务。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市场化运作,把后备土地资源保护好, 利用好。三是环保部门要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环境服务。在招商引资项目上, 早期进入环境评价, 指导企业清洁生产, 提倡引进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项目, 引导企业减少排放。
四、建设与发展
(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进小城镇工业化进程
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宪法已经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一些相关政策法规中还没有得到具体体现。目前, 要抓紧清理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章, 使之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观念上的影响, 虽然政策上有规定, 但操作起来仍然阻力重重。各级政府必须下狠心从问题的源头抓起, 使其尽快得到解决。放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由国家兴办以外, 其余大多数行业, 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进一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成分的非公有制企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化快速发展
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中, 使第三产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建设小城镇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 小城镇发展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 尽快地把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加快发展第三业, 可以促进市场充分发育, 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城镇开发和开放, 更多地吸引外资, 有利于城镇机构的精简, 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兴办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 主要是商业、物资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城镇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积极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 主要是咨询业( 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等咨询业) 、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三)积极推行科教兴镇战略
振兴中小城镇的经济,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人才加科技, 才能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中小城镇要民富城兴, 就应当把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重视人才问题, 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在小城镇及农村, 大力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要大力推广适用、配套的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产品经济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 要不断提高城镇与乡村建设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 提高城乡住宅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赵春音.城市现代化: 从城镇化到城市化[J].城市问题,2003.12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西安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9-0043-04
1 引言
2008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增长15.6 %,创15年来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61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3亿元,增长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分别净增2545元和8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2.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同时,结合西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西安市有4项指标位次前移,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项指标分别以19.8%、23.3%和20.9%的增速位列15副省级城市中的首位。
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西安市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发展的条件正在形成,西安将进入一个城市价值的充分兑现期和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西安在大关中经济圈的主体与核心地位,促使西安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笔者认为,对西安市所辖区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进行协调与整合十分必要。
2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2.1西安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地带最大的中心城市。现属副省级城市,所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区以及蓝田、周至、户县、高陵4县。据西安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西安13个区县实现生产总值1009.75亿元,首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3.8%。其中,雁塔、莲湖、碑林、未央和新城5个区县GDP总量超过100亿元,高陵、碑林、雁塔、长安、新城、灞桥和未央7个区县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高陵以18.8%列增速第一。
2.2西安市经济运行特点
纵观西安市2009年上半年以来各区县经济发展,城区(新城、碑林、莲湖)、郊区(灞桥、雁塔、未央)、远区(阎良、临潼、长安)、郊县(蓝田、周至、高陵、户县)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在发展速度上(主要是生产总值增速),郊区提升快于城区、远区和郊县,即增长速度呈现:郊区(15%)>城区(14.5%)>郊县(12.4%)>远区(12.1%),郊区提速最快。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从经济总量看,有7个区县增长速度超过全市13.3%的平均水平,依次是:高陵县18.8%、碑林区16.9%、雁塔区15.8%、长安区15.8%、新城区15.5%、灞桥区15%和未央区14.3%,其中高陵县、新城区经济复苏势头不错,排名攀升较快。
(2)在投资规模上,雁塔占全市总量1/4。区县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合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237.86亿元,同比增长41.7%。从投资规模看,雁塔、未央、莲湖、长安、碑林和新城6个区县总量超过100亿元,其中雁塔以309.94亿元稳居第一,占全市1/4的比重。有7个区县增速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央、灞桥和新城是增长最快的3个区县。
(3)在消费上,城三区包揽前三甲。13个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05亿元,同比增18.6%。新城、碑林、莲湖和雁塔4个区零售总额均已超过百亿元,新城以124.46亿元位列总量第一。新城、碑林、莲湖依然包揽前三甲,三区合计占全市的比重为54.8%。5个区县实际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其中未央和雁塔以21.4%和21.3%的增速继续保持区县前两位。
(4)在利用外资上,新城从末位移至首位。2009年上半年,13区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共1.71亿美元,同比降15.3%。城区和郊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超过2000万美元,其中雁塔、碑林和新城位居前三甲;郊区和四县均在千万美元以下,最低的周至仅为165万美元。新城的增幅较高,由上年同期的下降31.9%转为增长60.4%,由上年同期的末位前移至首位。
(5)从各区县的三次产业对全市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长安区、临潼区、户县贡献率排前三位,分别是23%、16%、11%;第二产业,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高陵县、新城区排名靠前,分别是16%、13%、12%、12%、12%;第三产业,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排在前列,分别是25%、17%、12%、12%、10%。
以上数据反映出西安市经济圈重心在向外扩散,即西安市经济圈的重心由城区向郊区、远区和郊县扩散,影
响着各区县的发展对全市的贡献率、比重和排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至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基于各区县资源禀赋的差异,其内在经济发展的差距亦相对较大,概括来看,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尤以郊区和郊县为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按照陕西省县域经济划分方案,西安市的长安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高陵县与户县6个主要农业生产区县属于县域经济统计范围,这几个区县由于经济地缘及产业禀赋、发展条件等原因,经济实力弱于西安市其它区域。西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可以说是影响西安市经济增长的“短板”,对西安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虽然西安市产业门类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比较优势突出,但投入产出较低,经济实力和多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落后于同等级城市,其影响及效应,制约了城市竞争力建设。
3.2城市(镇)化水平较低
西安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经济薄弱。据有关资料,目前西安市的城镇化百分比为40%,即处于城镇化启动阶段,离60%的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与此同时,西安郊区与郊县在加速发展城市(镇)化的过程中,因征地拆迁又致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这些人面临就业的困境,由于西安市第三产业多以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为主,缺少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影响了这些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发展。而工业经济薄弱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郊县的经济态势上。比如:六区县第一产业比重大,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欠优。虽然近几年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力度较大,但与农产品深加工相契合的工业化程度不高。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六区县平均水平为27.57亿元,其中,周至县、蓝田县仅达2.44亿元和6.63亿元。
3.3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由于支柱财源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多数区县级财政运转困难,有的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政投入及扶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经济活力和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以郊县为例,2008年,六区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77.11亿元,仅占全市的24.7%,除长安、高陵处于平均水平外,其余几个区县均呈下降趋势。另外,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产品大多面向低端市场,缺少精细产品和名牌产品;市场消费低迷不振,2008年六区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174.57亿元,仅为全市的15.1%。
3.4建设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2008年以来,由于多种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年初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致使西安市工业企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工业经济增长的增速放缓,使得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而刚性支出相对增多,各区县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任务上面临很大压力。再加上2009年工程开工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困难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4协调区县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坚持科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在科学发展中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是西安市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安提升发展层次、切实改善民生、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消解增长束缚的重要举措,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具体来看,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
(1)以工业化为龙头,实施农村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农村工业化主要着眼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升级,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工业强则县域兴。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化并举”中,工业化在县域经济中处于首位。从西安市县域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自身优势考虑,农业工业化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业上工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工业化,以此加快农村的城镇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依托地区产业架构和资源优势,营造产业飞地,即就是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抓特色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市场。要做强特色经济,就要坚持从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产业发展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竞争力。比如:临潼区着力打造“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特色品牌,在“中国御温泉之都”正式命名后,成功举办了中华温泉文化国际论坛、“宜居临潼倾国倾城”温泉地产高端论坛,有力地提升了该区温泉产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出比较优势的倍增效应。再比如:现今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喜爱的一种旅游活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一村一品”的重要举措。如何能使其在众多的旅游项目中异军突起呢?长安区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村,带动了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家乐产业化发展。
(3)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主要看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快慢既是东西部县域经济的主要差距,也是导致西安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县域经济民营化程度已达到80%,西安市城区与郊区的民营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之一。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要高度重视民营资本的合理流动,突破县域经济融资困境。
4.2推进城镇化建设,抓好特色工业园区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镇化建设应实行梯度发展的策略,即在时间顺序上,优先发展县城、小城市卫星城镇以及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在规模体系上,每个县优先发展1~2个镇;在区域布局上,优先发展城市郊区和辐射区以及沿交通干线的小城镇。对西安来说,要把握陕西省城镇化建设“3亿元打造关中百镇”的部署时机,按照现代城镇的理念做好规划,并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发展规划相衔接,提高西安市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这些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其拥有寄托产业的优势,为加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目前,西安市已有14个县城和建制镇位列其中,像蓝田县汤峪镇、高陵县通远镇、周至县哑柏镇等已提前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长安区的草堂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城镇化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壮大重点镇的特色产业,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在如上所述的“关中百镇”建设中,政府将按照这些建制镇各自的特色和基础,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包括装备制造工业镇,能源化工工业镇,食品工业镇,冶金、有色、建材工业镇,旅游文化名镇,商贸、交通、教育等服务中心镇等,其城镇建设的特色化很明显,为形成特色工业园区打下良好的基础,既能强化产业对城镇建设的支撑作用,又可以吸引各类产业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真可谓“一举双赢”。
4.3加快传统招商向集群式招商的转变
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既决定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也决定和反映本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西安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并且这五大主导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但与国内东部发达城市比较来看,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集群效应并不明显,有的也仅是空间上的积聚,没有体现出产业集群优势,也难以产生显著的积聚效应。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较快发展,就要依靠政府的作用并结合招商引资的科学规划与部署。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产业集群一般根植于本土,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但对于落后地区,为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依靠“内生性”作用是不够的,而且集群成长也过于缓慢,与此同时,依靠政府的作用,结合招商引资的“外生性”作用,从外部引进、嫁接培育产业集群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能大大缩短集群成长的周期,这对制造业领域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行业集群发展更具有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组织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根据开发区二次创业阶段专业化园区建设的需要,在机构设置上由过去按地域设置调整为按功能和行业设置,机构最好要细化到按小行业设置,以便于和专业化园区相对接,也能逐渐将同业协会真正作为区内资源整合的主体。同时,对那些配套能力较差和缺乏配套能力的开发区,可实行“一揽子”招商,将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打捆”引进,充分利用园区在生产要素和投资硬、软环境上的优势,尽可能从外部根植进来一个集群框架,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4.4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的力度,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发展县域工业化的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力度,通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县(区)及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满足率达到60%以上,5年内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将土地出让金市级分成部分下放区县;对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的区县,根据发展情况,保持若干年内将其工业企业新增的地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市级集中部分,通过年终结算予以返还。完善市与区县财政分配关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超收返还的激励型财政机制。
5结语
总之,只有激活、协调好各区县的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总体经济才能取得长足进展,西安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才能焕发年轻、现代的气息,才能展现出它激扬的风采。(执笔:李亚绒 )
参考文献:
[1]09年上半年西安市3项经济指标增速独占鳌头列15副省级城市第一[EB/OL].中国日报网2009-8-4.
[2]西安13区县GDP首破千亿[N].陕西信息报,2009-8-5.
[3]曾昭宁.振兴陕西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策研究(续)[J].陕西经济研究,2007(2).
[4]李进权.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J].陕西经济研究,2007(4).
篇7
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 ,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篇8
**市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动植物药材可达140余种,107味药材,现已收购的就有99种,大宗地道药材近80种,珍贵药材14种。根据**市中药材的分布可规划成东部森林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药材分布特点为东多西少的趋势。东部区域以自然养殖为主,中、西部区域以人工养殖为主。为搞好本地区药材开发与利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条例》,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繁育与利用并重的方针。应建成有规模的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开发优势药材生产,建立山特产中心市场,合理调整中药材收购价格,加强横向联合,发挥**市资源优势。
一、前 言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农产品,它作为一种特色经济,近几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最有实力的是中医中药,全国各地种植中药材的势头很猛,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部分品种已被国家科委列为“星火计划”,省委做出“三年使北药成为支柱产业”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则把北药开发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符合**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资源实际,相信北药开发工程必将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
北药开发作为一项跨世纪的朝阳产业,不论从市场发展潜力或人们渴望延年益寿和渴望回归大自然的趋势来看,都使其充满了无限的前景和开发机遇。其一,医药市场前景广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四十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估计中草药开发利用,在未来十年内将在世界全面兴起,这都将为**市北药的开发形成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二“入世”给北药开发带来了难得机遇。中药由于不受国际知识产权限制,将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其三,随着科技的发展,无污染的天然药物正凭着高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使治疗效果和无副作用的优势越来越被人们公认,这也为北药开发创造了无限商机;其四,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由于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需求,国内外对中医中药的研究都在加快。已有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各地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上都加大了力度,使北药开发处于强劲的发展势头,提出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市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为药用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场所。黑龙江的主要地道药材在**市均有分布,并且蕴藏量大、质量好。如人参、鹿茸、五味子、刺五加、满山红、林蛙等名贵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黑龙江省重点保护的二十一种野生动、植物药材,在**市就有十六种,占全部药材的76.2%,故**的药材资源在黑龙江省中药资源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掌握中药材的资源分布、科、属、种蕴藏数量、生长规律和开发前景,为保护、繁育和发掘与利用中药材资源,使中药材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和谐**的奋斗目标。
**市处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半部的西麓,位于北纬四十六度二十八分;东经一百二十七度四十二分,共有大小河流三十多条,境内山多林密、沟谷纵横、河流密布,是一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半农半林地区,气候条件属于大陆性气候区,地处温带,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发育生长。**市的植被属于小兴安岭南麓植物分区,主要分布着森林、草甸、草地植被。其中森林植被面积最大,在这些植被群落中,蕴藏着多种木本、藤本、草本、菌藻等药用植物,形成了天然的丰富药用植物群落,尤其是茂密的森林植被十分有利于稀少药用动、植物的发育生长。
二、调查分析与结果
**市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根据分布的状况,资源大体可分为天然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家养家种人工培育的动植物资源;又可根据药用部位系统地分为:根茎、花、叶、全草、果实、种子等类别。据统计境内的常见的动植物药材可达一百四十余种,一百零七味药材,现已收购有九十九种,其中常见的药用植物药材为49科、97属、130种、98味药材,每科超过10种的,有菊科与百合科各为14种,毛茛科为11种,现已收购的为92种;在动物药材中,有10余种、9味药材,现已收购的有7种。中药材资源共有九类五十八科,一百一十八种,名贵药材十四种,主要种类有:熊胆、麝香、鹿茸、田鸡、山参等,家种家养药材种类有十二种,发展前途的种类有人参、平贝、鹿产品、田鸡等。大宗地道药材近八十种,主要种类有刺五加、黄柏、五味子,其他草本药用植物蕴藏量也极为丰富,具有北药开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适宜生长的各种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中药材资源的自然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性。据调查**市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是:1、中药资源分布的种类与蕴藏量由东向西递减。由于境内东部山区植被茂密、气候湿润、土质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所以中药资源在东部山区分布上有明显的优势。药材资源在地域分 布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的趋势,全市分布的140余种药材资源,生长在东部山区的就有130种,占全部药材的92.8%。由此可见,东部山区是中药资源分布集中地区,因此要重点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利用。2、在东部山区集中分布的药材资源多为木本、藤本,兼有珍贵稀少动物药源,木本有黄柏、刺五加;藤本的五味子;槲寄生和稀少动物类的田鸡、熊胆、麝香等品种,而中部丘陵及西部平原地带分布的药材资源多为草本,并分布广泛,便于群众采挖,商品利用率较高。3、中药材资源蕴藏量有明显下降趋势。随着人口增加,森林的采伐,大量的开荒等人为活动和不合理的采挖,出现了收购数量明显上升,资源越来越少的问题。这种掠夺式的采集,使境内的中药材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失调,违背了自然规律,延长了生长周期,这是一种“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行为。因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对药材资源要切实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市境内分布的中药资源是一个种类繁多、较为完整的资源分布地理单元,但为了加强资源保护,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区域性资源的优势,有必要根据资源分布、地形、植被等自然结构的各自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对中药资源分布进行区划。
(一)区划的目的:在于区分重点,兼顾一般,有利于对资源重点地区加强保护,合理开发,使资源得到休养生息,繁育更新永续利用,挖掘中药资源潜力,发挥各类药材优势,以满足人民防病治病和国内外医药市场需求。
**市分布的药材资源可以划分为三个适宜区。即东部山林地带木本为主的动植物药材资源分布区:中部丘陵以人工种植为主的药材分布区;西部平原以草本为主的植物药材资源分布区。
(二)分区概述
1、东部山林地带木本为主的动植物药材分布区。包括东部的郎乡、神树、桃山等地区。稀少珍贵大宗地道药材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并且蕴藏量大、质地优良,蕴藏量大约有1159万公斤,占全市总蕴藏量的73%,分布的主要种类有:刺五加、黄柏、五味子、槲寄生等木本植物药材,野生动物类药材有:田鸡、熊胆、麝香、鹿产品等多种药材。该区每年的药材采挖数量约占年收购量的80%。同时该区又是人参生产的重要基地,人参种植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0%。
过去由于部分生产者对药材资源的保护利用缺乏知识,在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存在着只采不保、只捕不养、只顾眼前效益,没有长远打算的现象,致使本区很多药材资源遭到了破坏,蕴藏量逐年减少。鉴于这种情况,必须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本区药材资源的保护,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保护:这就是要做好长远打算,重视加强药材资源管理,严格贯彻执行《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繁育、利用并重的方针,引导生产者认清药材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高思想认识,严禁滥采乱捕,尤其是加强对稀有珍贵药材资源的保护,扩大森林植被面积,形成天然的林药兼有的生态植被群落,使各种动植物药材资源得到良好的繁衍发育,为北药开发提供更多的优质药材商品。
(2)、合理利用:这就是既要充分发挥本地区地道药材资源优势,又要对大宗地道药材根据生长周期、蕴藏数量做到有计划的生产,保护资源采育平衡,永续利用,尽可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科研开发北药:就是要对稀有珍贵动植物药材进行人工养育,扩大种类增加产量,缓解医药市场紧缺状况。
2、中部丘陵人工种植为主的药材区。该区位于**市中部。包括**镇、年丰、工农等乡镇的区域和部分市直属养、种植单位。该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藤本、草本植物药材的生长,该区是最大的药材种植区,药材资源约有98种,主要的野生药材有:元胡、玉竹、百合、草乌、赤芍、升麻、苍术等种类。种植、饲养的有:人参、平贝、黄芪、天麻、鹿等十多种。
由于本区交通比较发达,人们活动频繁,村屯较密集,所以药材资源利用率很高,提供的药材商品较多,该区应大力发展以人工种植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因地制宜的抓好平贝骨干药材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挖掘生产潜力,建立生产基地。
3、西部平原草本植物药材分布区。包括双丰、工农、**镇等部分地区,本区地势平坦,北部有部分缓坡岗地,该区的药材资源多系草本植物。主要品种有:独活、水菖蒲、茵陈、仙鹤草、透骨草、车前子、益母草、蒲公英等几十种草本药材,其蕴含量为95万公斤,占总蕴藏量的6%,分布的种类多为当年生全草,果实类药材。同时该区的家种药材面积较大,主要以平贝为主。所以建议该区药材生产发展方向,要根据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做到资源有效利用,扩大庭院药材的种植面积,节约耕地,利用荒坡、田边发展药材种植,重点抓好平贝生产,建立平贝生产基地。
(三)、目前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灵,盲目性生产,效益不稳定。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农信息不灵,只能参照上年的效益,并不了解这个种类的社会销售量,所以就随大潮盲目种植,导致个别产品过剩,造成烂市,历史上我们有过多次这样深刻的教训。
2、布局分散,生产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规模。最近几年,不少地区把种植中药材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大面积发展,但由于药农信息不灵,和对市场风险的恐惧,只好多品种小面积种植,导致各品种星罗棋布,没有形成优势品种规模基地。
3、缺乏龙头带动,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中药材销售主要是依托市场,种什么卖什么,没有龙头企业和商家或中介组织与药农实行订单种植、合同种植,与药农的关系也只是市场买卖关系,盲目性很大,收益不稳定,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体化经营机制。解决的办法是:
①、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预测,减少盲目种植,建立全国中药材信息互联网站或中药材种植信息咨询中心,拓展视野,增加信息量。对当前市场状况、未来市场发展趋向、未来市场容量进行预测,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对农民进行信息和信息预测。通过信息服务,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更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减少种药风险,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多我转”的药材生产原则,保障药农收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②、扩大单品种规模,发展基地化种植,一是抓好地道药材的规模化种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标准化模式田和规模种植区,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二是在药材单品种开发上求突破。以国家科技部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开发为依托,实现品种地道化,栽培规模化,科技标准化,建立国家级中药材种植基地。三是调整生产结构和种植计划安排上,有关部门要互相协调,有条件的乡村要积极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或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鼓励药材成方连片规模种植。
③、广辟渠道、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进程,千方百计与药厂、商家建立供求关系,实行订单种植,合同种植,实现卖什么种什么,繁荣市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使药农、基地和龙头企业(市场)之间,建立稳固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切实保护药农的利益,激发种药积极性,促进全市药材种植业健康发展。
三、**市药材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野生药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市自然条件优越,野生药材资源雄厚、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有广阔的前途,很多种类都是产量大、质量好的大宗地道药材,如黄柏、人参、刺五加、五味子、槲寄生、田鸡、鹿产品等都畅销国内外,是医药市场的紧俏商品。
多年来,**市的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收购的种类数量逐年增加,现收购的种类已达99种之多,各种药材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如刺五加,是**市生产的大宗药材之一,尤其为原料制成的各种中成药,在国内外畅销,被誉为“五加参”,该药为省营二类品种,来源于五加科植物刺五加干燥根茎皮,主要分布在**市东部山区的针、阔叶混交林中,蕴藏量约为264万公斤,年收购量最高达31万公斤,为有关药厂提供大量的原料,保证了各种中成药的生产。但目前刺五加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大量采挖和林业部门的采伐清林,使刺五加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刺五加资源的保护是当务之急,对刺五加要实行计划收购,有组织分区采挖,做到采大留小,采密留稀,采成保幼,这个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把这个资源优势保持下来。
a、人参。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在国内外历来享有盛誉,十分畅销。**市是全国三个人参商品生产基地之一。人参是**市栽种历史长、面积大的主要药材种类,又是**市多种经营生产的主要骨干项目,人参生产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参生产,因此,**市的人参发展迅速,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参,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由于山多林密,土地肥沃,具有发展人参生产的天然有利条件,因此在北药开发进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高度重视人参生产,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抓好人参生产,有效地利用林地实行林药轮作,退参还林,逐步建成规模大、能力强、商品多的人参生产专业基地。
b、黄柏,又称关黄柏。系芸香科多年木本植物药。其内皮用药,也是东北的地道药材。由于其资源多分布在阔叶林种,**市林区蕴藏的黄柏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蕴藏量为479万公斤,是黑龙江省的主要产区,省内外药材生产部门都曾来**市大量收购,黄柏资源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但是黄柏资源蕴藏量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造成下降的原因是:(1)黄菠萝树是**市林区的阔叶树种之一。近年来过量采伐,使该树种相对减少,出现黄柏资源下降。(2)部分生产者无视法规,进行滥砍盗伐,尤其是个别生产者为追求经济收入竟出现剥活树皮的严重现象,造成部分母株枯死,即所谓的“站杆”,破坏了黄柏资源。(3)该树种过熟林的大量采伐,采伐失调忽视对该树种的扶育,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
为了保证黄柏资源的优势,不仅要合理开发现有资源,而且林、药有关部门也要搞好协作,采取措施,做到既保护林又保护药,把加强林药资源的保护作为林药部门的共同责任。加强法规宣传,计划采育,计划收购,使黄柏资源能够久续长存,保证优势。
综上所述,过去**市在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绩显著,但从发展经济来看,部分中药材资源还未得到应有的发掘与利用,没有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而,我们要立足本市药材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大宗地道的野生、家植药材资源,使药材资源得到最佳的开发、振兴北药。
四、讨论
关于今后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药材生产的几点建议。
野生的药材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与森林、草原共生、生长周期长。一旦遭到破坏,则很难恢复。实践证明,只有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繁育,利用并重的方针,才能保证资源休养生息、繁育更新、永续利用。因此,如何加强药材资源保护、积极发展药材生产,使药源立足长续久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市药材资源和药材生产现状,发展药材生产的方向应是:保护、开发、利用并重。坚持动物药材猎捕与饲养相结合;草本药材采挖与培育相结合;木本药材利用与营造相结合的原则。把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我市药材开发的对策应该是:
1、坚持特色开发、形成规模、建成地道药材生产基地。
中药材生产讲究“产之有地、采之有时”,北药发展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中药材的地道性问题。中药材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却有适合自己地区小气候的药材种类。在我省提出北药加工业七大系列中,具有优势的中药材种类有:刺五加、人参、满山红、暴马子、平贝、五味子、林蛙等,开发我市的北药资源,一个乡镇可根据自己乡镇的特点,以一种或几种为重点或几个乡镇以一种为重点大力发展,不求种类多,但求规模大,是生产基地乡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抓好专业户、专业林的药材种植,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建成具有特色的药材生产基地。
在坚持发展地道药材的同时,应注意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相结合的原则。长远目标应为建立起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按中药材生产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设的地道药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短期行为是应考虑广大种养户的利益,在未形成基地之前,要使广大种养户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以利于调动广大种养户的积极性,使他们增加投入,看到长远,这样才能建成基地,否则,一些“忽悠”型的项目,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极易损伤广大种养户的积极性,对北药开发的事业发展不利。任何一个地区、一个乡镇,每开发一个品种、每上一个项目、都应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都要有专家论证,包括技术论证、市场预测等,最后领导小组审批,还应列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时间进度表,从而便于全市整体运作。
2、依托自然条件,开发自己的优势品种。
人参、平贝、刺五加、五味子、暴马子、满山红、林蛙等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并且现在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对于今后的发展,笔者认为:以上种类为今后的北药发展重点,各乡镇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现在的自然储量集中、种养规模、技术条件、资金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自己乡镇特点的中药材种类。
人参以桃山参药集团、林业局参场、鸿达公司为主,在现有10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目前,国内人参面积下滑,我省其他地区因受前几年人参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而受到了严重冲击,总面积不及我市的现存面积,而**市经过二十一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几大块:桃山参场、林业局参场和鸿达公司,并且已向药材集团化方向发展,资金技术已形成优势,现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今后只要在林地、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就会有极大的发展,林业在更新林地的同时,可将森林采伐迹地给参业企业有偿使用几年,并且要求他们在种参的同时,在作业道上栽上树苗,当人参起收后,立即交还林业部门,这样林业部门即可以节约了造林成本,又有收入,同时有为参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林地,一举两得,**市的人参因无污染、低残留,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打出“绿色人参”的品牌,是有可能的。
平贝以**镇、年丰乡、工农乡为重点,在保持4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平贝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技术资金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并且现在还形成了一只成熟的销售队伍,每当平贝起收时,一支收购队伍活跃在城乡,平贝种植户足不出户就可将平贝销售出去,目前,平贝已成为城乡人民发展庭院经济的首选品种,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种植户大部分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平贝,这样既不利于形成规模,又因连作使平贝的病害加重,导致收益降低。今后,平贝要走出庭院到大田中种植,以村屯为单位,实行集中种植,这样既便于看护,又有利于轮作,减轻病害,增加收益。平贝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先集中加工,集中销售,摆脱农民以卖鲜货的局面,增加农民的现实收入,以后再图深加工。
五味子以林业局各有资源林场为主,采取保护加繁育的方法增加产量,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五味子现在主要以采摘野生果实为主,药源极不稳定,难以做到有计划生产和供应。所以,五味子应在储量丰富的地区划出保护区加以保护,并且大力发展人工栽培,这样可以形成稳定的货源,抢占北五味的市场。近几年由于过量采挖,野生刺五加资源面临枯竭的困境,所以,应加强保护现有的刺五加野生资源,同时加快人工发育的过程,适量作货,维持可持续发展,刺五加可以郎乡、林业局的林场为主。
暴马子、满山红等品种主要以野生为主,在本地区的储量也较多,随着林区封山育林的进行,他们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暴马子又是绿化树种,繁育也较容易,我们只要加以适当的保护就可做到永续利用。
林蛙作为一种滋补保健品,人工养殖现已取得成功,作为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在严加保护的同时,积极进行人工的饲养,保护可以使林蛙资源得以繁衍生息,使药材的品质,不至于因为人工养殖而退化,又为人工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种源。神树镇在林蛙养殖上先行了一步,在为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时,又使国家的野生资源得到了保护。今后神树镇林蛙的发展,应重点放在保护与饲养上,使林蛙这一资源得到进一步发展。
3、建立山特产品中心市场。
**市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哈伊铁路、哈佳铁路贯穿全境,尤其是哈伊公路的全面贯通,为小兴安岭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小兴安岭地区所产的山特产品,绝大部分要通过哈伊公路出,**市是**最南端的一个行政区市,在这里建成一个小兴安岭山特产品中转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应把地域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4、正确引导,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药材发展环境。
随着我省北药开发的进行,各种虚假广告也乘虚而入,“南北可种,四季皆宜”,不分土壤、温度等不实的广告扰乱了广大种养户的视线,由于当前有些中药材种子比较紧缺,有的不法个体业户,利用北药开发契机,抓住广大农民盲目求购种子的心理,不仅高价出售种子,牟取暴利,而且出售假种、劣种和以商品代替种子,有的种子价格过高,每亩种子投入接近或超过产品收益,致使农民种植药材无利可图或造成亏损,有些不法业户也把一些病、残或毫无繁殖能力动物做各种育培,坑害广大养殖户,还有的广告效益分析几乎是天文数字等等。
虚假广告严重的扰乱了中药材生产,极大的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开发北药的同时,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对于境内宣传种药材饲养广告业户,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宣传内容负责,要求他们到指定部门进行登记,在登记的过程中,对他们的种植与饲养场地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他们的条件、设施、规模、种养的数量、时间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技术人员的数量、职称,回收合同是否规范。提供的种子(种畜)的质量如何,经济效益分析是否可信。还应组织一个专家组,在考察作广告业户的同时为广大种植与饲养业户提供技术、市场等咨询服务,为他们种植与饲养中药材提供可靠的帮助。这样做既可以打击虚假广告,又可以保护广大种植与饲养户的利益,维护中药材生产的正常发展。
5、运用价值规律,合理调整中药材收购价格。
在价格体系中,收购价格是与生产者直接见面的价格。许多重要的改革。收购措施都要在收购价格中体现,所以运用价值规律,合理调整中药材的收购价格是中药材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其他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调整,部分中药材收购价格表现出偏低,使很多药农和药材采集者弃药从农,造成很多野生药材资源的浪费。稀有中药材出现脱销,因此,要遵循价值规律,依据其他农副产品的合理比价,调整好部分药材收购价格,调动药农采挖药材的积极性,做好资源既不浪费,药农有又效益,保证市场供应。
6、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我市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