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不可否认,一体化导致了生产要素和资本在组织内部的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布局的设计和改造,发挥了比较优势和取得规模效应,在政治上有利于本地区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与和平并减轻了经济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冲击,但是发展中国家人要对一体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清醒地认识。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组织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效应
1.加大了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由于加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此时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遵守对区域内开放的原则,要实现贸易自由化,势必要向组织内的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如果是既有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发达国家一体化组织,发达国家将会凭借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绝对优势,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要远远大于或是早于发展中国家,这会加大受益较少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譬如,在一体化组织内部,有些发展中国家在未加入一体化组织之前,可以从组织外部的其他国家以更低的贸易成本进口本国所需的商品或工业制成品,但现在却由于一体化组织的统一协定,那些以更低价格提供商品或工业制成品的非成员国被组织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成员国家所取代。这些具有优势的发达成员国家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将自己过剩的产品与技术出口到这些需要进口的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贸易收益,但与之相反的是,这些急需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却因成本的提高而导致收益的减少和贸易条件恶化。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的收益就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损失。长期以往,发展中国家在狭小的区内市场中会处于高价格高成本的不利地位。其次,由于要实现统一的区内市场,就必须要降低或是取消关税壁垒,而关税则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收入来源,现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它的部分关税收入将会转化为这些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的收入,使自身收益减少。那些发达国家却因这种对内的贸易保护而免交关税,获得收益。这种现象的持续必然会使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两极分化,那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为不成为这种消极贸易转移的买单人。再次,一体化组织实行对内开放和对外排斥的措施,发达国家为了获得这种开放性带来的市场准入和避开对外贸易壁垒,通常会选择将原来的工厂转移至组织内部的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就地出售并开拓市场,这些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首先会遭到冲击,并且这些工厂往往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进入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恶化了他们的投资环境,加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组织内部贸易竞争与矛盾增加。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大多数成员国经济水平较低,大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之间较为简单和相似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也就使得他们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差异性的产品较少,而存在竞争的产品较多。这种情况,将会使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相关产业互相构成威胁,导致组织内国家竞争加剧,区域内的矛盾和冲突就会增大。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往往有一个大国处于领导地位,即“核心国”,小国的加入一般是通过单方面的让步来实现的,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当一个组织既有发达又有发展中国家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就发达国家而言,它更注重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而发展中国更希望资金及技术的注入以及差别待遇,这种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往往会在成员国家之间产生分歧,而处于核心国的往往是发达国家,他们利用自己的核心地位,谋求自身利益而伤害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也不会一味忍让与妥协,如果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那么大量的冲突和矛盾必然会爆发。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组织外的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效应
1.面临更大的贸易保护集团。一体化组织的贸易自由化仅仅只针对成员国,对非成员国仍然是排他和封闭,这就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提供了温床。一体化组织为了维护内部成员国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扭曲国际贸易流动方向,限制非成员国在组织内的贸易发展。一体化组织凭借其优势,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缺乏竞争优势的低档次、低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制定更高的技术、环境标准,使得区外发展中国家产品很难打入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这对以外向型发展战略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异于恶化了他们的贸易环境。
2.组织外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孤立的境地。近年来,“跨区域经济集团”和“跨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涌现,说明了现阶段的一体化组织已经不限于在地理上的相近。跨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一体化组织对地区上的分割,将区域内外的发展中国家分离开来,削弱了原有的合作关系,组织内的国家更加依赖一体化组织,而组织外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被孤立的地位。
三、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其消极一面任何国家不能忽视与回避,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红.国际贸易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65
[2]黄芳.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4
[3]王章莉.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济,2008,9
篇2
一、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如拉丁美洲、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出现。因为全球化过程中对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国内的,而且有国际的,并受国际影响较大。在这一点上应有充分的准备。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也要求世界各国在体制上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在金融领域中应加以防范,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金融风险。
2.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削弱一些国家的经济,使一些国家必须放弃一部分经济。如欧元的启动,使欧洲各国的货币统一,实际上就是这些国家的货币权力的丧失。对某些国家来说不仅其经济削弱了, 而且资金、人员、物资的自由流动,作为国家的象征的也在弱化。我们加入WTO后,市场要逐步开放,地域也要越来越大,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要对国外资本、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进行限制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呢?它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总体来看是好的,应当从我国十五大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来考虑。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对整个世界、对整个人类资源的分配是有利的,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化,市场化的原则是竞争。而各国经济实力、竞争条件不同,有的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而有的处于不利地位,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优势明显,从中获利较多,国际市场上也是以平等的条件来掩盖不平等的事实内容,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会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4.经济的全球化对金融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全球化以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会引起许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体制上的摩擦、矛盾、漏洞等,需要加大监管的力度。如对外汇的监管。在这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漏洞是很大的,造成外汇储备数量的虚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骗取退税, 中国存款利率低,将外汇收入存在国外而不拿到国内,隐瞒真实情况等,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力度不大,需要加强在金融业务领域监管的力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5.对待经济全球化要面向矛盾,不要回避矛盾,要面向挑战,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加入就会被排挤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道路之外,这对我国是很不利的。(1)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国外资源、市场,发展本国经济;(2)若不加入,本国的资源也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成就这一人类的共同财富,使本国的技术停滞,技术进步受到很大影响;(4)离开经济全球化,体制改革就有可能会偏离预期的目标和方向。从当前来看,国际惯例主要是市场经济,它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不这么做是不行的;(5)若离开经济全球化,企业本身的素质也不能提高。表面看来是对企业的保护,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限制了发展。如银行业,如果没有外资银行的介入,我们国有银行的质量就很难提高,如服务态度、服务项目、信用卡的使用等方面,都有待于改善。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间题多多,值得研究。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脱离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摆脱与别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都是不可能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两只轮子,其变化的速度充分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慢。世界贸易组织对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深入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商品和劳务在本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实行经济联合,采取共同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各成员国(地区)的经济构成统一体。目前全球共有100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成员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之兴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一体化组织内部实行统一的、自由的优惠政策,对外则采取一致的、不自由和不优惠的经济政策,从而扩大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如欧盟所实现的统一市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就远远低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所达成的关税水平;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在计划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为零。显而易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益处便在于由于其内部关税壁垒的降低而使其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大获其利,自由贸易的障碍得以清除,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从而导致一体化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3,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金融自由化。货币和金融推动着投资和贸易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金融国际化的基本发展趋势已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具体表现为:其一,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一方面更多的本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另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将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其二,各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趋同。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必然使各国在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上本国的特色逐渐淡化,而更趋同于遵循国际性金融机构制定的法规和监管准则,使本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的设计具有国际化色彩。其三,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银行和非银行机构越来越多的通过合并和兼并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同时由多国银行联合组成国际联合银行和不同国籍的银行间建立国际联络网,也进一步实现了跨国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其四,金融监管国际化。随着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日益增多,金融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对这种全球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单靠一国政府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这就使得金融监管也随之走上了国际化道路。由此可见,从放松金融管制到推动金融自由化再到金融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就使得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
4.跨国公司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主要表现在:其一,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极大地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依存,尤其是现代跨国公司,其传统的海外各分点,相互独立的组织方式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以革除,而更大程度的引入了跨地区的一体化因素,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将其各职能部门安排分配到最有优势,能最好实现公司全盘战略的地区,公司再通过网络集中安排研究与开发、中间产品的筹供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生产专业化和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其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一方面同一般企业一样,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直接从事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内部即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易,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其三,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跨国公司的形式,即全球性公司正在兴起,它打破跨国公司国与国的界限,使领导层国际化,这一新型的跨国公司形式的出现,无疑将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跨国公司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当今世界各国呈现出一种更广范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势。
三、当前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回避矛盾而要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究竟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问题呢?
1.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今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引起一系列的、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转变,现在一些习惯的东西要逐渐抛弃,不习惯的东西要逐渐适应。历史上中国的适应性是比较差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转变时期思想往往跟不上。
而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要求适应国际上的惯例。所以,经济全球化不仅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对外来思想的承受问题,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都必须重新认识。
2.在体制上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如果我们的体制与国际惯例相差很大,就很难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次我们加入WTO对我国最大的好处就是要淡化中国特色,强化国际惯例,要经济全球化,犹如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要按国际惯例来进行比赛、讦判。
3.在企业素质上要大大提高。尤其是大企业、上市公司,都要按国际的原则来进行运作。目前我国的B股、H股的经营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是国有企业转变的,不可靠;为何一些人曾经反对中国加入WTO,就是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运作不规范。因此,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4.产业结构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事实上全世界都在进行结构调整,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国际规律进行调整。谁调整快,谁就可以早分享国际经济利益。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快,而日本较慢,也说明结构调整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我国面临严峻的调整,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调整步伐。
篇3
有了北京新机场,未来首都人们的出行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新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彼此可以互相替代。即便有市场重叠的因素,两者却并不是只有你或只有我的单选题,更不可能是同城竞争的零和游戏,惟一的结果只能是1+1大于2。
“北城”故事
北京新机场能否最大限度发挥所具有的综合经济效应,首都国际机场的经验教训显然可以提供镜鉴。
关于首都国际机场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不一而足,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共识就是,其带动或者加快了北京北城率先于全市的繁荣崛起。
北京北部区县的发展格局因首都国际机场的存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显著改变。拥有大量科研院所的海淀和首都涉外资源的朝阳,伴随机场与全球的频繁资源要素流动,中关村和CBD首都两大经济增长极得以快速崛起。与此同时,顺应大势的制造业在机场周边遍地开花,也让顺义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一跃成为拥有汽车和航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业大区。
经过了不同群体相当艰辛的努力,以首都国际机场为轴心,悄然间崛起的顺义、朝阳、海淀北部发展“金三角”,始终为社会各界所称道。但其实这个看似光鲜的架构,内部却并没有想象中完美。
由于首都国际机场北部山水屏障的天然阻隔,又没有天津、河北的经济腹地可以依托,这极大影响了“金三角”经济功能的向外扩散辐射,使得“金三角”本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模糊的物理边界,却随着机场经济功能的逐步强大,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相互之间的合作几乎流于表面,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
现实的情况是,相关区县一方面严防死守自身的独有资源,一方面又不得不利用各种政策防止吸附在这些资源上的企业出走,但如此一来,却导致了近些年从这一区域不断溢出的相关企业,因当初的承诺限制或其他种种原因,无奈出走到河北甚至长三角区域发展。
尽管相互割剧又相互支撑的“金三角”,还不足以评判一个模式的好坏,但却因一时的成功进一步加剧了首都的经济重心北移,渐次拉大了北京本已失衡的南北发展差距。
更可怕的是,“赢者通吃”的定律似乎没有边界,“十二五”确立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发展格局多半又集中于北京北部便是最好的明证。
发展的失衡意味着某种巨大转变的可能发生。而逐步显现的问题也让北京市一方面加紧开辟顺义、望京、通州新的“金三角”战场,以承接原有的产业溢出,并以交通为轴线,将中关村的科教资源逐步向昌平延伸,另一方面,近三年更是集中财力物力“聚焦城南”,推动城南能够加速挤上首都经济发展的快车。
近日,北京市新确立的三年城南行动计划政府正式公布,北京新机场今年完成项目前期,明年将全面开工建设,初期建设预计达到4500万人次/年的吞吐量,2025年将达到7000万人次左右/年。消息一出,媒体立刻以南城崛起的“划时代意义”冠之。
无疑,“北重南轻”虽未显现实质性的扭转迹象,但管理层再次用行动吐露了此轮区域均衡发展重头戏的最积极信号。
“东南”攻略
其实,在北京新机场开建之前,南城区县早已磨刀霍霍向“新生”了。
年初时,曾于几年前将轨道交通研发制造确立为支柱产业培育的丰台区,一度传出有意将其转移到其他区域发展,以便腾出空间承载即将兴起的商务金融产业,丰台区委书记李超钢更是在多个场合直言“北京新机场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丰台”,足见其成为北京第二CBD的雄心。房山区也将北京高端制造基地,率先纳入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覆盖范围,眼光也直指未来的北京新临空制造高地。
庞大的吞吐规模、前沿的规划视野、发达的京津冀经济腹地、首都国际机场的前车之鉴,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假以时日,南城的“金三角”必将超越北城,因为北京新机场所处的独一无二发展位势,不仅会让南城“金三角”内部资源要素的流动成为大势所趋,还将从形成伊始便以整体优势向外延伸辐射,进而扩展成大兴、武清、廊坊一个更大的“金三角”。
这一点似乎已不容置疑,近期天津与北京就区域经济一体化签订的十项合作举措中,便已经有了在大兴和武清共建新兴金融试验区的战略构想,而这种两个直辖市在经济领域的联手行动,在喧嚣日久的京津冀区域合作史中实属罕见。
更为重要的是,超越首都国际机场的发令枪一响,也将倒逼大兴爆发出新的生存能力。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同步显现,同处南城的大兴与房山,又同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存在着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两者必然有一方要为北京新机场的到来作出未来发展的方向调整。
实际上,相比北京近年来规划建设11个新城的效果不彰,拥有国际机场的顺义仍然难以发挥市政府所希望的疏解中心城功能的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区域因大量制造业的过度集聚,已经导致了四化危机,即城市边缘化,资源散乱化,产业低端化,发展封闭化。
而深入剖析顺义、海淀、朝阳资源难以整合的瓶颈,也与首都国际机场周边布局的大量制造业背后的人群有着直接关系,因为一个再怎么强调高端的制造业,其所吸附的高端人群即便再多,也不可能多过相对中低端的产业工人,这也就导致了这一区域虽然一再强调对高端人群的吸引,而相对数量较少的综合配套又必须考虑服务大多数人群,也就自然失去了对高端人群的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讲,大兴和顺义一样若执意发展现代制造业,难免会再次出现类似北城“金三角”的发展境况。权衡利弊,大兴应主动将现代制造业向房山乃至天津、河北转移。
“得科技研发者得开下”。投资北京发展研究院的观点认为,在大兴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同时,北京市应以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契机,从战略高度启动一批机构外迁,将部分国家行政职能部门、科研院所、大学等迁至新机场周边,引导高素质的人群带动高端的产业向大兴迁移。
事实上,与北城相比,由于大量的科研院所、大学集中于海淀周边,使得高端的人才和产业自然集聚于北京的西北部,而南城最大的劣势就体现在长期缺乏科技研发服务业的核心引领带动。
篇4
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或运转的基轴是国际本位货币。所谓国际本位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世界各个国家出于经济条件或政策上的考虑,用法律的形式将本国货币与之固定地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本国货币价值的标准,以及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国际本位货币是在国际上占据中心货币地位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它首先必须能在世界上自由兑换;其次,还必须占据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能充当国际商品的价值尺度或价格标准,并成为各种货币汇率计算的中心。充当这种中心货币的曾经有贵金属——黄金,也有因历史、经济和现实原因形成的某些国家的纸币。
从理论上讲,能够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交易的最终清偿手段,应当具备如下条件或性质:
一是耐久性。具有的自然属性必须经久耐用,不因频繁的流通和岁月的流逝而丧失其重量或改变其质量,从而保证其所包含的价值量的稳定不变。
二是可分性。为保证贸易和借贷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各种不同面额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三是轻便性。货币的轻便便携有利于各种经济交易的进行,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但却可以包含较大的价值量,亦成为其一个特征。
四是同质性。货币由其发行国别和面值所产生的差别是客观的,但在质上却是相同的。即作为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媒介和一般等价物,它们本身都有价值,都是人类社会抽象劳动的凝聚。
正如马克思所说那样:“耐久性、不变性、易于分割和重新合并,因较小的体积包含着较大的交换价值而便于运送这一切使得贵金属在较后阶段非凡适于充当货币”。贵金属黄金、白银等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使之最成为国际本位货币的最佳选择。纵观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贵金属非凡是黄金都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职能。与之相应的是金本位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该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它们各自含金量的对比来决定的。这种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率又称为铸币平价,它是金本价的一种表现形式。金本位制度下作为决定汇率的基础的铸币平价,是外汇市场上由于外汇供求变化而引起的实际汇率波动的中心,其上下波动的幅度要受制于黄金输送点。这是因为金本位条件下黄金可以自由跨国输出或输入,当市场汇率与法定铸币平价之间的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有关国家不用外汇而改用输出黄金的办法来办理国际结算。决定黄金输送点的量的界限,是用于替代外汇直接用于国际支付的黄金的铸币平价加上该笔黄金的运送费用。
随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金本位制先后被以“黄金—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纸币信用本位制所取代。建立在怀特方案基础之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基本锁定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外汇平价;另一方面,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各国政府可将所持有的美元与美国政府兑换黄金。这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其本质是一种以黄金为价值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与金本位制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与贵金属黄金已无直接联系的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国际本位货币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耐久性、可分性、轻便性、同质性的国际经济交易一般等价物”已经不被视作充要条件,国际经济交易的价值符号,则成了当代国际本位货币共同特征。
当代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尽管各国非凡是国际本位货币的发行国都持有相当数量的货币黄金,但货币的发行与相应的商品预备从理论上来讲已无必然的联系。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国际货币体系所确立的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货币黄金在世界国际储备中所占比重呈总体下降的变化。
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各国货币的发行再不必与某种特定商品保持法定的比价关系,其结果是各国货币之间比价的客观依据也不复存在,这亦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浮动汇率机制产生和存在的温床。
二、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定位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的挑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投机引发的货币金融危机及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人们往往自然将导致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归咎于现行的纸币信用本位制,亦启发了对当代国际货币价值基础的思考。
纸币信用本位条件下的汇率决定与调整,要受制于众多的因素。究其性质和特点,可以从长期和短期角度考察。不同国家货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对比,是决定汇率的一个基本的长期因素。
在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的初期阶段,各个国家一般都规定过纸币的金平价。即纸币名义上或法律上所代表的含金量。在纸币实际代表的金量与国家规定的含金量一致的情况下,金平价无疑是决定不同货币汇率的价值基础。
然而随着纸币流通制度的演进,纸币的发行开始与黄金的预备及兑换相分离,黄金非货币化的纯粹纸币信用本位制条件下,货币作为价值的符号,其发行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需要为基础,其实质是由本国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组合为基础。不同国家的单位货币所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对比,成为其汇率决定的基础。当然不同国家货币的价值量对比,主要是由其购买力相对地表现出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纸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可以较为合理地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不同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状况,是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另一个长期因素。一国货币的强弱,是以该国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为重要依托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构成了衡量这一大背景好坏的综合指标。
除了上述导致长期汇率波动的因素,作用或影响短期汇率波动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相对利率的高低;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政府或中心银行汇率政策和其它干预行为;心理预期因素及信息因素,等等。此外,国际上政治、军事等方面因素也会在短期内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当然,纯粹的纸币信用本位制的存在,与现行以浮动汇率为主体的国际汇率机制,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利弊的争议表明,尽管浮动汇率也有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但倾向于汇率相对稳定的观点还是占据了优势。因为后者不仅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亦是经济全球化条件国际经济一体化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需要。
在实行纯粹的纸币信用本位制的同时,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离不开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确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行的以美元为主体,包括日元、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等在内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本质上仍是少数国家的信用货币。这种国际本位货币机制由于没有黄金作基础,其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发行国的情况。发行国相对经济实力的强弱变化,以及其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倾向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该国货币的强弱和人们对该国际本位货币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国际汇率的稳定。应当承认,现行的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美元”本位下基础货币发行国与其它国家相互牵连,国际清偿手段不足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并没有使“黄金—美元”本位制下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相反,国际汇率的波动大为加剧,国际货币金融秩序更加混乱,各国间非凡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日趋尖锐。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摆脱国际本位货币对少数国家国别信用货币的依靠。这种新的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应当是某种与SDR相类似的由一个类似于IMF的国际金融组织发行和掌管的纯粹的货币符号。这种货币符号是由若干国家和国家集团的通货所组成的“篮子”,或者说是由一个多种货币的复合体为依托。参与该“篮子”或复合体的货币,按各自国家GNP在世界经济所占比重的大小,确定在该“篮子”或复合体中所占权数。当然,这种新的作为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的多种货币复合体,是与黄金脱离联系的,与之联系的只是“篮子”组成国的货币的购买力。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均与该篮子货币挂钩,与之保持某种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调整的法定比价。
在国际经济领域,一切交换归根到底,实际上仍然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及服务的交换。由金本位制发展到与贵金属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代纯纸币信用本位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本身并非必须是价值实体,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流通手段或价值符号而发挥作用。一篮子形式的国际货币符号所代表的价值,源于组成该货币篮子的可自由兑换的各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既然后者可以成为国际流通和支付的手段,那么前者类似职能的发挥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这离不开一个由在世界经济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所共同认可的,组织较为健全的国际通货治理协调机构的存在。
三、国际本位货币重新确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定位,尽管是必要和理想的,但要最终成为现实,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及一体化作为一种趋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尚不能消除国家的界限和差别。世界经济领域里不同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客观上仍在发挥着作用。脱离了对国别信用货币依靠的纯粹的国际本位货币的出现,与拥有高度统一权威的国际金融组织的运作一样,势必在较大程度上与许多国家的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不仅在当代南北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中得以表露,更充分地反映在经济发达国家非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轻易是不愿意因此而放弃作为现行主要国际本位货币发行国所享有的铸币税好处及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特权。由此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本位货币的重新确立必然带有渐进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一方面,现行以美元为主体,包括欧元、日元和非凡提款权等在内的多元化国际本位货币体制,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将有其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脱离了对个别国家国别信用货币依靠的国际本位货币的运作早日成为现实,应是国际本位货币重新确立的发展方向。
首先,作为一种机制创新,新的国际货币本位机制的建立要考虑现实的基础和创新成本的高低。可以考虑从进一步扩大和改进非凡提款权的作用或职能人手,使之逐步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构成和国际清算的主要手段。要改变按份额分配非凡提款权的原则,而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往来的需要,根据各国GNP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以及各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占世界贸易与投资的比重进行分配;并使非凡提款权成为各国货币的共同定值标准,各国货币均与其挂钩,保持某种形式的固定的或可调整的法定比价。
其次,推动区域性国际货币合作,作为迈向新的世界单一本位货币和执行全球统一的货币治理体系的过渡。适宜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现状,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合组织这三大区域性一体化经济圈,责无旁贷地将成为21世纪范围最为广泛、经济实力及影响最为强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代表,并以既相互联系合作,又鼎足对峙的态势,把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矛盾的错综复杂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体化性质的经济集团内部,随着商品、劳务、资本与技术的跨国流动自由度的加大,为稳定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降低区域外其它国际货币波动的冲击,建立一体化区域内的本位货币及其特定汇率机制显得很有必要。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欧洲货币单位和汇率机制的成功经验表明,这种特定区域性国际本位货币单位,作为欧洲货币体系运转的基础,是由加入该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按一定比重所构成的一篮子复合货币。它起着确定各成员国货币汇率的依据,成员国官方之间清算和信贷的手段,以及被用作欧盟的储备手段和进行汇率干预的手段的作用;并成为欧洲货币体系以区域内各国货币汇率实行可略有调整的准固定汇率,对外则实行区域货币“篮子”的联合浮动为主要特征的汇率机制得以在顺利运转的基础。尽管这种区域性货币联盟的实施,对该区域内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作刀一个方向,区域性货币政策的推动,不失为介于由传统国际本位货币走向未来的实现单一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心银行治理体系的一种可行的过渡形式。当然,适于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区域性货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选择,如联系相对松散的货币区,或支付同盟等多种形式;在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达到较高程度时,再走向货币联盟,即实现区域内的单一货币,并建立区域性中心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除此而外,还应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非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基金组织在监督协调成员国货币、汇率政策及全球性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发行和掌管新的国际本位货币的具有相当权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并作为未来统一的世界中心银行的前身或过渡。应给予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中以平等地位参加重大事项讨论与决定的权力。参照战后建立的关贸总协定及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所确定的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积极探索并寻求逐步建立相应的适应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凯恩斯。货币论【M】.第1、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美】C.C.Lodge.全球化的治理—相互依存时代的全球化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P.霍尔伍德等。国际货币与金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英】劳伦斯,S.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6】姜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南北经济关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篇5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形成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趋向自由化,各种关税壁垒被逐步削减、非关税壁垒逐步被取消,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和约束。突破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必然。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此背景下诞生,它是一种新式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新的全球贸易条件下,寻求以新的形式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实施贸易保护,以保护本国就业,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方式从奖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向支持和保护国内产业延伸,保护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延伸。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保护的隐蔽性、范围的广泛性、影响的双刃性、手段的多样性、技术的复杂性等特点。它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主要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通过贸易保护,达到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约束,适应本国政治目标,保护本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维持在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
2008年由美国金融海啸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当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对经济对出口有很大依赖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2009年3月16日,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oreignInvestmentReviewBoard)公告称:就中国铝业公司195亿美元增资力拓的交易案,审查期限将再延长90天。3月27日,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万(WayneSwan)表示,出于国家安全方面因素的考虑,中国五矿集团对OZ矿业的收购若包含ProminentHill铜金矿资产,交易将不予以通过。一桩普通的商业收购最终以国防安全的理由被否,中国五矿集团对澳大利亚矿业巨头OZMinerals公司高达18亿美元(26亿澳元)的收购遭澳大利亚政府否决。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万的声明再度重燃了目前在全球逐步升级和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纷争。在美国众议院2009年2月份通过的《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议案》,“buyAmerican”(买美国货)这一条款赫然在列。新贸易保护的手段林林总总,但其特征却有迹可循。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兴起于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载体,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体现出更复杂、更隐蔽、更歧视、范围更广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环保等新内容向着多边贸易规则发展的动态趋势。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陷入其中,时至今日,金融海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深了经济危机的深度和广度,全球进入经济衰退的国家名单越拉越长。这次经济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涉及范围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全球性。在市场经济体制共识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贸易、服务把世界各国结合在一起,国内外市场日益融合,经济发展正传递和经济危机的负传递加快。在美国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买美国货”条款的示范下,可能引燃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之火,几乎所有国家都不能置身局外。保护商品的范围日益扩大。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幼稚工业、弱小的新兴工业或与国内就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主要涉及传统货物与农产品。新贸易保护主义除了坚持对传统的幼稚工业、弱小的新兴工业的保护,还把保护范围扩大到新兴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等领域,而且实施贸易保护的国家由以前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为当下的以发达国家为主的世界大部分国家。目前,可以说受到保护的商品已经涉及各个行业,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区域化和集团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正逐步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国家纷纷结成各式各样的经济贸易组织,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显而易见,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与竞争。在当今世界上,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经贸集团遍布全球。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04年,全球已有174个国家(地区)至少参加了一个区域贸易协定(RTA),只有12个岛国(地区)没参加任何RTA。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利弊双刃性。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科学技术、资金和检验能力的相对落后,在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面前,发展中国家将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无论是反倾销、反补贴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歧视问题,有时公然违背了发展中国家加入WTO法律文件中有关措施启动的前提条件,严重违反WTO一贯倡导的公平贸易原则。比如我国一些日常用品进人美国市场时,美国常常夸大事实,认为对其构成市场威胁,单边采取反倾销措施。而且在多边贸易体制内部,形成了发达国家一直控制和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对多边贸易谈判规定自己的目标,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对其不利的条件。正在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使发展中国家受到重创,但在经济全球化传递机制加速的情况下,又会出现反向作用,成为发达国家的“飞去归来器”,陷入谁都保护不了的局面。
形式隐蔽性。传统贸易保护无论是数量限制还是价格规范,相对较为透明,人们比较容易掌握和应对。而新贸易保护主义则不同,其隐蔽性极强。以经常被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它的隐蔽性在于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为了保护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基本安全、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WTO赋予了成员国可以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权利。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这项权利制定各项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盖其贸易保护之实。
方法复杂性。新贸易保护主义涉及的多是技术法规、标准及国内政策法规,它比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中的关税、许可证和配额复杂得多,涉及的商品非常广泛,评定程序更加复杂。比如,发达国家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形式多样,每一种形式本身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并形成一个复杂的体系。以产品质量认证为例,产品质量认证包括安全质量认证、性能质量认证、卫生环境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产品质量评价、监督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出口产品只要加贴了这种标记、标志,就等于获得了产品安全质量信誉卡,就容易被海关、进口商、经销商和各国的消费者接受。而以产品质量认证为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则很难被分辨或指责。难于判断名义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难于判断正当还是不正当。
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大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来自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信息显示,截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可以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强化的今天,完全靠单打独斗已很难适应,我国应充分利用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和东盟的主要对话国,应实质性地发展同成员国间的经贸关系,加快同东盟一体化进程,提高本国的竞争实力和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同时,我国应最大限度的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用一切可能的公开场合,积极开展维护自身利益的活动。
增强环保意识,运用环保壁垒维护我国正当利益。为了保护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从自我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紧跟国际标准发展绿色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团结国际力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采取歧视政策,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绿色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对从外国进口的产品进行适度的限制。要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环保法规和标准,严禁国外不符合我国环保法规和标准的商品流入我国。
充分利用WTO协商机制,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针对我国实施的歧视性政策,一旦发生贸易摩擦,政府应充分利用WTO解决双边和多边贸易纠纷的协商机制,帮助国内企业维护正当权益。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反倾销和采用保障措施调查,有的国家滥用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劳工标准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甚至个别国家利用“特殊条款”对我国制造麻烦等情况,要掌握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处理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的能力,改善贸易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迎接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尽快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改变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无人应诉或应诉者寥寥的被动局面。
加强对西方国家贸易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的研究,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有关信息,引导企业避开贸易壁垒。政府应组织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加强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的研究。研究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认真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国外贸易保护的数据库。及时搜集世界各国的技术标准法规的变动信息,动态监控及预测出口商品遭受技术壁垒的状况,建立相应的国外贸易技术壁垒数据库,并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并预警信息,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统一国家标准,建立健全适合WTO规则的法律制度和壁垒体系。针对我国产品质量标准种类多、门槛低、不规范的事实,政府应借着入世有关法规大调整的有利时机,尽快调整、制定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国家标准。积极借鉴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研究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反倾销、环保条例,建立健全适合WTO规则的法律制度和有中国特色的壁垒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传统的关税,特别是新兴的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我国市场,求得贸易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采取的对策
加强学习,掌握规则。我国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应全面、准确的学习理解WTO规则,只有全面了解了国际上通行的贸易程序和法律规则,才能面对不同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的放矢,泰然处之。在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中,我国企业是“输多胜少”,就是因为没有熟练掌握运用WTO游戏规则、国际贸易规则等。所以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学习、了解透《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反倾销协议》等文件和协议,把握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实质,以便在国际竞争中合理、合法地保护自身权益。
篇6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原则,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在认识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维和路径。
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和构成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参与城市、区域开发与管理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过程中,开始关注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系,由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英国的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而可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这种安排以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其中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区域邻近性。一是区域创新体系是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由于地理邻近,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使得技术外溢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是主体多元性。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三是文化根植性。根植性代表一组适合于系统创新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社区按照共同的合作规范、互信的相互作用以及非贸易的相互依赖进行运作的程度;四是系统集成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范围内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政府部门等子系统构成,其互动关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五是网络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是特定区域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流动的网络。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域内要素,并尽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六是创新集群性。产业集群带来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某种角度讲,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库克等人(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都有两个子系统:一是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主要由具有垂直供应链网络的公司组成;二是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主要由公共组织组成。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在5个构成元素之上:一是区域,一个行政政治单位,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的同质性,并享有某种法定权力;二是创新;三是网络,可理解为基于信任、规范和契约的互惠且可靠的关系;四是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制度学习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五是相互作用,由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所推动。
从构成要素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以下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主体。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第一层次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第二层次是在主体之间构建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的“管道”机制,关键是解决好信息、知识存量的高效流动、创新合作和技术外溢等问题,形成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合理分配、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环境要素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环境要素一般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除少数较好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一些有相当发展规模的企业,对研究开发还不够重视,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虽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创新主体体系,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
(二)技术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且各主体对创新的认识不够
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从企业方面看,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对创新利弊的把握是企业能否真正开展技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必然使企业创新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削弱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企业经营决策中非经济因素干预过多等种种因素,使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科研机构、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没有真正实现转轨转制。鼓励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没有大的突破,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研究手段、工作待遇不尽人意。从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看,存在着支持和服务不够的问题。现行体制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和制约了技术创新。
(三)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少
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稳定长效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且集聚效率不高
虽然每年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在外国公司的高收入吸引下,这些高科技人才纷纷外流。企业技术中心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公众科学素养不高。
(五)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且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中介机构是联合创新与经济的纽带。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发育不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制约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实际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技术市场发展缓慢,技术交易基本项目数逐年下降,经登记的重大成果中付诸实施的项目数比例连续下降;技术市场发育不平衡,大中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小城市,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农村;政府办的技术市场多,民间、社团创建的技术市场少;技术市场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都亟待提高和转换。(六)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且缺乏核心技术
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数。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创新过程本身是开放性的,开放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创新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连接。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形成和互补,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区域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互补性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
(二)系统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完整的系统观来看待区域的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将区域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和跨区创新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下。区域创新体系一般来说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过程创新系统和基础条件创新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同子系统应当实现有机组合。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要以推动创新为中心,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组织和管理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系统的活力,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系统。
(三)特色性原则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还要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经济会出现诸多不同,如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的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等,这些就构成了区域的特色。尽管大系统的总体目标会是趋同的,但是区域的特色仍然不会被完全遮掩。所以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也就是以个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化会造就多样化,而多样化正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
(四)激励性原则
利益激励是驱动创新的根本动力。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因为市场具有自由选择组织的功能,可以从创新可能性、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以及创新主体优化等五个方面激励创新。
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建立规则、利益诱导两个方面来体现。政府激励创新有不同的利益诱导方式:直接的方式包括各种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提供服务等;间接的方式包括暗示、预期利益等。这些方式可以为创新者节约成本,也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利益,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措施。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功能,又要体现政府引导的作用,使两者在激励创新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新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要适应在未来区域竞争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同城化对策 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伴随着区域一体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和探索,“同城化”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实际规划工作中。自从2005 年深圳市政府的《深圳 2030 城市发展策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同城化”的概念之后。“沈抚同城化”(辽宁省沈阳市与抚顺市)、“合淮同城化”(安徽省合肥市与淮南市)等发展战略也相继提出。“同城化”成为了一种两个或几个相邻城市协同合作、共谋发展的新战略举措。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文件第三十六条明确提出:“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化发展,加强清水江、都柳江等流域综合治理,有序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建设西南林产业基地,率先开展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推进凯麻同城化发展成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如何结合贵州黔东南地区特有的特点发展“同城化”?围绕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对凯麻同城化提出的背景进行介绍,之后就体制、建设以及土地利用三方面对凯麻同城化提出创新性建议。
1凯麻同城化发展动力机制
1.1泛珠合作的外部推动
泛珠三角州经济区的构建为贵州省优化区域城镇格局,整合区域城市竞争力以及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凯里—麻江以其广阔的旅游知名度、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灵活的投资政策,吸引投资和承接来自珠三角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链条延伸。泛珠三角州经济区区域要素互补与效益最大化的共同要求,为凯里-麻江实现同城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1.2贵州省域开发的迫切诉求
贵州省现状的产业与城市基本沿交通轴线呈十字布局。现状有 1座特大城市、1 座大城市、7 座中等城市、4 座小城市、69 座县城和建制镇若干。省域城镇体系中缺少二级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支撑,凯里—麻江应整合发展成为一个超过百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真正成为州东南部的中心城市。
1.3黔中经济区的持续拉动
凯里、麻江位于黔中经济区 28 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之列,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黔中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今后 10 年重点推进的全国西部 12 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必将为凯里—麻江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1.4国发2号文件的强力支撑
国发2 号文件是一份加快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发 2 号文件的出台,为贵州、黔东南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文件三十六条明确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发展,这必将成为推动凯麻发展的强劲动力。
1.5黔东南州城镇布局的统筹需要
到2030年,黔东南州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凯里—麻江)、2个中等城市(黔东新城、从江新城)、3个小城市(天柱、黎平、榕江),9个县城(黄平、施秉、台江、剑河、三穗、锦屏、从江、雷山、丹寨)和其他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2建立创新行政体制以配合同城化发展
2.1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凯里-麻江地区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山区,属于典型山地城市。因此城市建设成本很高,特别是路网建设,其包含的地形差异非常大。因此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应把新城建设的范围内新增的部分所缴纳的税收,全部用于新城建设,支持新城再发展,使新城“再造血”。在经济方面用税收政策支持同城化过程中的新城建设。
2.2土地政策
由于山地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土地指标比较有限,在土地的用地指标上应该优先保障新区发展建设。同时应该尽量争取各类试点项目政策的支持,政策支持下的新区建设难度会降低。
2.3交通政策
在铁路方面,在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铁路。特别是在凯里—麻江一线经过的湘黔铁路,在凯里到麻江的车站空闲的时间可以开短途直达客、货车。既可以提高铁路的利用率,又可以利用现有铁路降低城市建设成本,同时利用交通拉近了两个城市的距离,有利于城市建设。
在高速公路方面,可以设置麻江到凯里的两个出口间不收费,这样的做法可以促进发展。比如苏州地区的 “赵成高速”,其中就有免费通行的路段。当然这需要政府补贴高速铁路,具体补贴办法可以再商榷。这种做法使得同城化发展能够在交通上少投入,利用现有的交通条件改善整个交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量的建设道路。
3从总规角度看新区建设
3.1总体规划体系的完善。
在战略层面的规划完善方面,凯里—麻江区域的重要战略资源包括所处的发展模式、模式的判断以及下一步战略目标的确定和战略空间的安排。这其中包括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统筹安排,以及战略实现的路径安排、体制机制支撑等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另外在实施层面,道路路网规划以及市政管线综合规划需要最先完成。因为在山地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只有这两个规划结合起来设计以后,框架拉开才会对后面的规划设计有指导作用。如果没有道路路网规划的前提情况下很多道路很难连上,因为往往在修建的过程中差距很大。而在市政管线综合规划中,提前安排好各种管线在道路两边怎么埋设,可以为以后的建设节约。
在下面的规划建设当中尽量维持总体规划的总体格局结构、框架、规模、增长边界,因为这个已经够发展空间了,这样也利于相对集中的发展。现有的规划对用地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可建设用地基本上该用的都用上了,再要拓展其他空间可能就会有一些非常大的措施去进行,所以要尽量保持这个框架。
3.2土地利用体系的完善
这边经济开发区产业要严格的限定,特别是一类工业,现有的一些商业工业或者污染大的工业需要迁出去。这里可以以开发区为核心,整合南北到这里,包括甚至可以向未来的空间拓展,像龙山包括开发区为核心,整合成一个区域。
在新区建设方面。老城区现在拓展的空间有限,只能是以协调为主,对新区建设可以以开发区作为依托,对于龙山、宣威统筹安排,有序的进行开发建设,因为老城区包括生态旅游、度假等等可能空间会有限,这些空间如果做一般性的安排可能对空间资源是一个大的浪费,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包括文化创业的功能,可以在这个地方进行一些安排,因为这也是体现凯里特色包括城市定位的一些功能。
3.3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
在交通建设方面,由于凯里—麻江地区属于山地城市,因此中原城市大量使用的环路、方格网式的路网形式并不适用于此地区。因为该地区应该利用现有的地形依势而建,加强两个地区的轴线联系,考虑带形城市里面的逐项公共交通的加强,今后作为城镇新型轨道交通可以提前考虑。
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同城化目前在政府层面上最大的推手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容易启动的,特别是交通设置。目前首先应该建设联系组团,特别是轴线上的一些快速路系统,包括组团间的快速路系统。这些交通建设的加速推进,可以缩短组团间的输送距离,能够使同城化真正的把效应体现出来。快速路的路面也不一定是所有断面都要采用城市快速路的断面,部分也可以公路的断面,像这样的区域经过没有开发的地区完全可以采用公路的断面,不要设人行道,就是在城镇经过的区域断面可以采用城市快速路。另外,水源地和水厂的建设,因为未来这里如果形成一个120万人口的都市地区,那现在的水规模包括水源地包括污水处理都要重新选址。
4土地优化利用
土地利用方面要考虑土地利用的难易程度,因为有些地收储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有些地可能有相应的一些拆迁,也比较难,这个跟工程实施的进度、周期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接下来需要盘点出了所有土地资源后,明确现有土地的利用方式。
4.1促进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产业层级,到了一个层级后应该是一个产业链上的链条与相关集群的共同发展,比如在北京南部包括大兴的电子还有光机电,有新媒体、生物医药、新石化,这些都作为国家战略中关村大的创新开发区里的一个制造业的分布,所以在南部区域内,他的产业是形成产业链的,是形成集群的,那么有限的地应该优先摆放这些产业。
4.2坚持以产业有限带动的情况下职住的均衡
改变原来单点单一功能的模式,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打混模式。以前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一个项目一个产业,比如一个学校或就是一个工业,现在需要把多功能综合的放进去。现在往往搬过去一个产业项目,同时将相应的居住、科研产业园以及相应的一些配套放进去,这样就形成的有序的良性互动。
4.3突出重要节点的综合利用的开发
这个在大城市可能一般依托轨道交通重要的枢纽节点,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社区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商服、交通节点,有转变的居住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同样的模式用到东南州的可能也是需要在交通廊道上找到一些这样的节点,抓住重点之后,通过综合化的使用提高这些节点的利用效率的强度。
4.4为未来优化提升土地
因为每个阶段确实产生发展水平要求是不一样的,资源总体比较有限,所以还是要在有限的空间下分布安排一些土地,可以利用年度实施计划来安排,这样就可以通过土地、财政、发改、规划及基础设施等的横向配合,以及市、区、两级包括实施主体的纵向配合,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统筹机制。
5小结
同城化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合并,不是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而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诉求下的一种区域治理模式。因此,凯里麻江同城化的生成离不开基础条件和动力机制的相 互作用,凯麻同城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间各种因素的融合和各种利益冲突的磨合,需要包容发展和多元路径设计,以达到共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邢铭. 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城市规划,2007,10:52-56.
[2]王德,宋煜,沈迟,朱查松. 同城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展回顾[J]. 城市规划学刊,2009,04:74-78.
[3]焦张义,孙久文. 我国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模式研究与制度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2011,06:7-10.
[4]谢俊贵,刘丽敏. 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视点[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24-28+85.
[5]桑秋,张平宇,罗永峰,高晓娜. 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J]. 人文地理,2009,03:32-36.
[6]李晓晖,肖荣波,廖远涛,魏宗财. 同城化下广佛区域发展的问题与规划对策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2:77-83.
[7]彭震伟,屈牛. 我国同城化发展与区域协调规划对策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1,06:20-24.
[8]赵英魁,张建军,王丽丹,邹莹,李铁鹏. 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0,03:85-88.
[9]高秀艳,王海波. 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J]. 企业经济,2007,08:89-91.
[10]王振. 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 科学发展,2010,04:101-109.
[11]李红,董超. 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32-7033+7036.
[12]秦尊文. 武汉孝感同城化问题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3-16.
[13]范弘雨. 宁夏沿黄城市群的同城化构想——解读宁夏打造“黄河金岸”发展战略[J]. 宁夏党校学报,2008,06:86-89.
[14]王开科,庄培章,黄如良. 厦泉同城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及其发展路径——区域中心城市整合发展的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9:133-137.
[15]叶祥松,彭良燕.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02:62-67.
[16]王玉,许松辉,林太志. 同城化背景下的地区整合规划——以广佛金沙洲地区为例[J]. 规划师,2011,12:18-23.
[17]王尚,赵新. 广佛同城化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9:108-110.
[18]杨海华. 同城化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广佛同城化例证[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02:20-24.
篇8
关键词美韩FTA 对外贸易 自由贸易区
一、 美韩签署FTA协定的简要回顾
2006年2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宣布美国将与韩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他评论说:“这是美国15年内最有意义的FTA谈判,原因在于韩国经济的份量超过目前已与美国签署FTA的所有伙伴。”
2007年4月2日,经过近十个月的谈判,美国与韩国最终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了双边FTA。对韩国而言,这是其有史以来最大的FTA;对美国来讲,则是自1992年签署北美FTA以来规模最大的FTA,同时也是美国首次与亚洲主要经济体签署此类协定。美韩两国谈判代表对此评价很高,美方认为美韩FTA的达成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经济和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消除双边贸易和投资壁垒,韩方认为,韩美FTA是一项互利的双赢协定。
美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是美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预测,韩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后,韩国对美国年出口将会增加35―46亿美元,美国企业在韩国的投资每年会增加39―96亿美元,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4万个,韩国年GDP有望增加29―135亿美元。又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估计,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会使两国2006年780亿美元的贸易额在今后3―5年内增加到1000亿美元。
二、美韩签署FTA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正面效应
(一)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尽管美韩FTA协定还要得到两国议会的批准,而这一前景不会一帆风顺,但协定的签署本身在亚洲地区具有标志意义。当前,中国和东盟10国的FTA谈判基本完成,双方都表示按期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中国的带动下,日本、韩国都和东盟展开了谈判,亚洲地区双边FTA浪潮已经开始,而美韩的FTA协议对这股风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信美韩达成FTA协议后,韩国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因为两国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第一,韩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的高储蓄,资金相对比较充足,但韩国经过对劳动密集产业投资后,产业发展空间较少,所积累的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而中国工业发展正以投资需求拉动为主,而且,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且投资收益率日益提高,因此中国成为韩国资金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第二,中国现在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从东亚国家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出口到美欧等国家,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劳动力价格低廉,虽然这种优势会逐渐减少,但目前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还是很低。相反,韩国劳动力的短缺致使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有关资料显示,韩国的薪资水平差不多是中国的8倍左右,因此韩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是增强韩国厂商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为缓解中国就业压力助一臂之力;第三,韩国具有较强的加工和生产技术,但在航天航空方面的技术相对较弱,高新技术的科研力量也缺乏,而中国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协定会促进双方技术的进步。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协定会进一步扩大两国的贸易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各自的国家战略。
(二)有利于推进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正式启动,今年美韩又签署了FTA,那么日本在东北亚地区一体化事务上必将处于被动地位,这将刺激日本,迫使其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事务,在建立亚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东亚几国存在分歧,但东亚地区存在的问题其实恰恰需要经济一体化这个工具来优化国家间关系。
当前,关于亚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有三个方案,分别是中国提出的东盟与日、中、韩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日本提出的东盟与日、中、韩、印、奥、新16国东亚经济合作协定构想,此外还有美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设想。对于亚洲而言,比较现实的一步是在东盟“10+3”的框架下实现贸易自由化。2007年4月日本与东盟已开始了第七轮自由贸易谈判,力争在2007年签署一项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和日程安排逐步落实,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东亚合作发展的经历看,东亚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经济合作日益加强,相互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东亚各国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使中国获得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三、 美韩签署FTA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负面效应
(一) 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从图1可见,对韩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韩国有利;对中国来说,因贸易转移而出口减少,所以中国的福利必然因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随着协议的签署,韩国制造在出口上的竞争力势必会有所提高,同时中国商品也可能面临部分美国进口商“弃中投韩”的危机,据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对182名美国采购商进行的调查,在与韩国进行过贸易往来的采购商中69%表示将在协定签订后扩大从韩国的进口,在被调查的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采购商中36%表示其采购方向将由中国转向韩国或扩大从韩国的进口。中国与韩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部分商品重叠,所以由于韩国产品关税降低甚至取消,相应地提高其产品竞争力,这部分产品出口市场可能被韩国挤占。
(二)根据显示性比较优势比较中国和韩国的商品竞争状况。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ij>1时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且RCA值越大,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ij
在美国市场中韩两国主要竞争在纺织、服装(LT1),加工工业产品(MT2),机械产品(MT3)和电子器件和电器产品(HT1)上,根据图表数据可知,韩国低技术产品(LT1)的比较优势低于中国。目前,美国对于外国纺织品征收13%左右的关税,这次双边FTA中美国对韩国的纺织品领域达成长期废除关税的协议。但一方面中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主打的是棉纺织品,而韩国的优势在于高档的化纤制品,所以在纺织品和低档服装方面中国不会损失很大,但中高档服装将会与韩国在美国市场竞争很激烈。在中等技术和高等技术方面,韩国的竞争优势明显高于中国,而且根据这次协定的规定,美韩双方将取消85%的工业产品关税,其余15%的工业品关税将在3至15年内逐步取消,这将使中国中等、高等技术工业品在美国市场遭受韩国同类产品的威胁。
(三)贸易竞争度与出口结构分析。
由于中韩两国在美国市场商品有很高的重合度,所以有必要分析中韩两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度。
1. 出口相似度指数。
ESIij={∑Min [ (Xki/Xi),(Xkj/Xj)]}, Xki表示i 国k产品出口至美国的额度,Xi表示i 国对美国的总出口额,Xki/Xi表示i 国k产品出口至美国的额度占该国对美国出口的比重。ESI指数越接近1,两国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就越高。
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从1998年0.53到2003年的0.58,说明两国的出口结构逐渐趋同,逐渐发展为激烈的竞争关系,这样的出口竞争对两国产业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但激烈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的深化会给中国带来消极的影响。
2. 中韩出口结构趋同。
从表3可以看出,2004年两国出口相似度超过50%。电子产品均为双方第一大出口产品,而中国的电子产品与韩国电子产品相比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这次美国对韩国削减关税会进一步提高了韩国电子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两国排在前五位的出口产品中,均包括电子产品、机械类产品、化工产品,所以两国在同一产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四)中美两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韩国属于农业资源匮乏型的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除大米、园艺作物和畜产品等少数几种农产品已经实现了自给外,韩国几乎已经变成一个纯粹的农产品进口国,在对韩出口国中美国居领先地位,90年代美国始终是韩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一大供应商,此期间美国向韩国出售农产品约占韩国全部农产品进口总量的47%,近几年由于中国向韩国出口量增加而使美国的出口比例下降到不足30%(见表4)。
虽然我国的农产品向韩国出口增加,但我国的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容易的农产品生产,不具有生产竞争优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机械拥有数量少,难以进行机械作业。中国农产品RCA自1978年以来几乎是逐年下降的,并且在1994年就失去了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中国农业在1978―1990年具有次强比较优势,1991―1996年具有中等比较优势,1996年以后只具有较弱比较优势。
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1.1―1.2倍,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美国的1.2―1.3倍。我国蔬菜类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1995年的0.988下降到2002年0.933,说明蔬菜国际竞争力正在减弱,同美国相比,我国蔬菜生产技术仍有差距,集中反映在单产水平不高,且美国蔬菜质量比我国高,所以不能否认物美廉价的美国农产品会逐步取代中国的农产品。而美国的农业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国的农业部门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美国是世界上农业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科技手段最先进的国家。2001年美国政府对农产品进行的价格补贴占农场主纯收入的10―30%,2002年5月生效的新农业法决定在未来10年内给农民拨款1970亿美元,较此前实行的补贴增加了80%。
纳入自贸区协议的农产品按照关税削减方式共分为5类: 一、立即免关税产品:超过美对韩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包括小麦、饲料玉米、大豆碎粒、动物皮革、棉花,以及大范围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二、两年关税实施期产品,包括:鳄梨、柠檬、李子干、葵花子; 三、五年关税实施期产品,包括:食物调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糖、甜玉米、沙拉酱及调制品、其他类饲料和草料(苜蓿类)、面包和糕点、柚子、干蘑菇。 四、关税配额产品:乳粉、食用乳清、乳酪、加工淀粉、大麦、爆米花、食用大豆。五、以下产品的市场准入有所扩大:牛肉和猪肉产品、梨、苹果、葡萄、柑橘。所以美韩双边FTA在农产品方面的协定一定会影响到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四、 解决对策
(一)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韩国副总理权五奎表示“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将会是下一个重点,我们与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签订FTA后,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成了重要课题。可以说,韩美自贸协定是韩中自贸协定的事前准备工作。”中国总理4月中旬访问韩国时建议“尽早就中韩自贸区提出双赢方案“,这些表明两国都认为建立FTA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步骤来实现。例如:建立制度性贸易合作来促进贸易便利化,进行局部地区经济联合等。短期内中韩两国政府在制定各自的产业政策时,应相互磋商,降低双方重点产业的重合度,双方可以开展协议分工,在每个产业内部侧重发展不同的产品,以合作代替竞争,这样会避免激烈的竞争。
(二)加强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韩美FTA对牵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做了战略性铺垫。我国对美国顺差超过千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国,由此不断引发经贸争端。这样加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就至关重要了。今年4月17日美国前副国务卿、现任高盛集团负责全球事务副董事长的罗伯特・佐立克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中美需要新的上海公报》的文章。文章指出,《上海公报》拉开了界定中美战略关系的序幕,现在需要进入下一阶段,中美合作须加强。5月22―23日,第二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美在知识产权、航空开放,甚至美国企业最关心的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达成一些协议。双方通过对话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地协调各自职责范围内所涉及的中美经贸关系,妥善解决好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三)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目前还处于东亚经济“雁行模式”的中后部,也就是说中国产业在整个东亚产业结构链的中低端。一国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了它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国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就应该积极推动与处于“雁行模式”前部的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从而提高中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产业结构链中的位置。尽管我国对美存在高技术产品顺差,但改变不了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事实,中美之间仍属于垂直型分工,我国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半壁江山,我国从东亚进口原料经过加工出口到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链条中利润最低的制造环节,获取微薄利润,所以,我国应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于农产品,应增加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提高单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适当进口饲料粮,降低饲料成本,同时用足用好WTO“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政策,培育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总之,美韩签署FTA,对中国利弊兼而有之,我们要认真分析美韩FTA对中国工业品、农产品在美韩市场竞争力的影响,针对美韩FTA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对策,我国应充分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中韩FTA及东亚地区的FTA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何帆、 齐俊妍: 中韩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裴成焕: 中韩贸易相关性及其影响,《技术经济》,2005年第11期。
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 ,2006.
刘春、 闫国庆、 陈丽静: 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4期。
篇9
关键词:港口 资源整合 功能 定位
一、广东省沿海港口的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现状
广东省拥有大陆海岸线3368公里(仅次于海南居全国第二位)和4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岛屿岸线长2429公里,是我国岸线资源最丰富、沿海港口数量最多、水路运输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省有很多地方适合建设港口经济。例如,在珠海的万山列岛、江门的上下川岛、阳江的海陵湾、茂名的博贺湾、湛江的东海岛等这些广东西部的五个点都能够建设港口。而从广东全省来看,沿海从东到西的柁林湾、南澳岛、靖海湾、碣石湾、大亚湾、大鹏湾、万山列岛、上下川岛、海陵湾(广东谋划30万吨级国际深水港)、博贺湾、东海岛等地带,都具备建设大吨位泊位港口的优越条件。
广东大力发展以枢纽港为中心的港口体系,2008年广东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8795万吨,增长5.6%;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038.93万TEU,增长6.3%。广州港全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4700.17万吨,增长1.0%,位居全国第四位、全球排名第六位;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7941.87万吨,增长1.0%,回落12.4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100.14万标箱(国内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且比2007年前移5位),增长18.5%。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25.45万吨,增长5.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200.15万吨,增长5.5%,回落7.9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2141.64万标箱,增长1.5%,名列世界集装箱港第四位。全省货物吞吐量突破千万吨的港口超过11个。广东省沿海港口不仅是广东,而且也是我国华南、西南等广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交往的门户。目前,广东省已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通航。
与此同时,广东加强航道建设,进一步疏浚挖深广州、深圳、汕头、湛江等枢纽港出海航道,积极进行西江等主要水道建设。2008年,广东沿海、内河港口拥有的生产用码头泊位2842个,比上年新增17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个,新增吞吐能力255万吨。全省拥有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最多的是广州港(57个)和深圳港(63个),占全省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的54.1 %。全省沿海港口码头泊位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省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1-3万吨级泊位102个,3-5万吨级泊位80个,5-10万吨级泊位31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
2.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港口已成为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发动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港口建设也不断加速,一方面总体能力不适应的局面得到了缓解;而另一方面港口产能结构性过剩也逐渐显现出来,港口之间缺乏合理分工,经济腹地重叠,竞争异常激烈,内耗严重,且呈进一步加剧趋势。
(1)港口结构性矛盾问题。广东港口量多并不意味着质优,广东看似庞大的港口数量并没有赢得总体规模上的优势,从而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广东现有港口的中小泊位占92.2%,万吨级以上泊位仅占7.8%其比例和结构与港口业的发展趋势相悖。广东是一个能耗大省,又是一个能源短缺的省份,目前的石油、煤炭运输体系比较脆弱、布局不够完善,过分依赖北煤南运。
(2)港口重复建设问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港口布局也呈现出东西两翼少、珠江流域多的状态,在围绕珠江口和伶仃海的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港口与珠江河网一样密集。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的港口群处于同一水域的两岸,间隔距离不到50海里,经济腹地基本相同。
(3)港口功能定位不明确问题。珠三角的众多港口都是因为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密集、能源需求巨大、国际贸易增长等优势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情况是各地的行政划分导致了大家的经济利益划分开来,于是,就各自关起门来,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大部分力量都花在了内耗之上。港口要跟经济腹地联系起来,不是说谁有码头谁就可以做港口,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目前,珠三角已经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大家反而是忽略了港口的定位之间的区别。
(4)港口间无序竞争问题。珠三角地区的集装箱港口竞争也比较充分,已初步具备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深圳区域性航运中心和广州港等众多城市港口为补充的集装箱港口群,而主要的三大集装箱港口之间竞争非常激烈,香港的龙头地位受到深圳港的威胁,而广州港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各个港口为争夺货源,纷纷进行压价恶性竞争。据统计,专用码头达产率一般不足70%,有专用码头的企业由于拥有稀缺资源,较易形成竞争优势,也有违公平竞争原则。
(5)外贸货源不足问题。区域内产业转型和企业外迁,使本地货源的生成量受到影响,长远的影响难以预测。2009上半年,全省港口生产能够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主要是依靠内贸运输带动。受出口不景气影响,全省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6916万吨,同比下降9.3%,以外贸货源为主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45.53万标箱,下降14.1%。外需持续低迷,珠三角地区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二、国内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1.国外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而国外对于港口群协调建设的大胆尝试,为我国的港口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纽约—新泽西港口群:共同组建港务局,统一管理与规划。
(2)欧洲海港组织(ESPO):不直接参与欧洲各个海港的发展、建设,以及日常运营业务,反而强调了港口的自主经营的法律地位,来确保港口之间的自由竞争力;通过议会的形式来协调各个港口之间的利益;用法律的形式来确保欧洲海港群总体利益,其政策包括多式联运、近洋运输、海运安全、环境等方面;为港口的特定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及资金支持;主持特殊项目的研究,统计欧洲港口的各项数据。
(3)日本东京湾港口群:运输省协调港口群发展,港口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港口机构;内联外争;分工明确。
(4)国外港口群的长处
①统一协调。无论是纽约/新泽西港务局、欧洲海港组织还是日本的运输省,政府对于港口群的管理和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缓解港口之间的竞争关系,协调港口发展方向,同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辅佐协调。
②广泛合作。港口群内各个港口的合作除了统一规划、分工定位外,还体现在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维护共同水域的生态环境;共同组建数据平台,交流先进经验;共同揽货,整体宣传,提高港口群整体知名度,形成区域品牌。
③港口群规划的新思路。政府对港口群的规划除了传统的分工思路外,还可以将港口的发展同临港工业相结合,以港口的对外运输作用便利工业的进出口业务,以工业的繁荣带动还可以将港口的发展同临港工业相结合,同时工业的错位发展深化港口群分工。港口群的规划还要同国家交通运输相结合,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功能,推动多式联运,以及内河转运。随着港口群内各个港口合作的深化,有必要完善港口之间的公路、铁路、桥梁,以及隧道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辅助港口间合作政策的实施。
④确保港口运营的自主性。港口运营的自主性可以确保港口服务的竞争力,除了费率的优势外,优质的服务,高效的通关速度,以及EDI电子平台的建立将成为港口间良性竞争的有力武器。
2.国内港口资源整合的经验借鉴
全国沿海港口从北到南,港口资源整合大戏纷纷隆重上演。近年我国港口整合大事有:
(1)2003年,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两个港结合在一块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内耗增加凝聚力,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
(2)2005年12月,青岛港集团与威海港投资设立威海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经营威海港集装箱码头。这对于进一步整合山东省沿海港口资源,促进该省港口间的共赢和良性发展,建设以青岛港为枢纽港的港口集群,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和山东省半岛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发展,提供了样本与范例。
(3)上海港“长江战略”又开新花:上海港分别于2005年11月和12月,收购武汉港55%的股份,入股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20%股份;2006年2月26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和重庆港务集团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在重庆举行,入股重庆寸滩港50%股份;于2008年收购九江港91.67%的股份。
(4)2006年1月,新的港名“宁波—舟山港”正式启用标志着宁波和舟山两港正式合并,而港口事务由新成立的“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协调管理。两港的资源整合将有利于实现两港优势互补,促进宁波和舟山两地互利双赢,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促进长三角沿海港口的良性互动和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助于增强两港参与全球港口业竞争、服务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宁波-舟山港首次荣登“2008港口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5)2006年1月1日,厦门市与漳州市所辖的共八个港区合并组成新的厦门港,成立厦门港口管理局。这是全国首例跨行政区整合港口行政管理资源。这首先解决港口规划一体化,以整体优势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划,实现厦门湾各港区的统一规划,定位明确,错位发展。
(6)2006年4月,烟台与龙口两港整合重组,龙口港成为烟台港管理的法人独资子公司,法人主体地位保持不变,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合并后的烟台港将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沿海港口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
(7)2007年2月14日,由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重组整合成立“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这有助于充分利用港口资源,避免岸线资源的滥用和贱用,以及恶性竞争的出现;有利于充分发挥港口一体化和港铁一体化的整体规模经营优势,提升北部湾沿海港口、铁路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港口物流,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真正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
(8)2007年5月,青岛港与日照港合资共同经营日照港集装箱码头。这是山东省整合港口资源、做大做强山东港口的重要步骤,将有助于发挥青岛港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全省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提升港口竞争能力,加速推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
(9)2008年9月,大连港与锦州港举行合作签字仪式,双方以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共同开发建设锦州港西部海域。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完成整合过程,把大连港打造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综合性的组合大港、国际航运中心。
(10)2009年2月下旬,青岛、烟台、日照三大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这种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一港两翼)的布局非常科学合理,三港各有各的优势,但分散发展会削弱优势。
(11)2009年6月30日,注册资金达7亿元的虎门港集团公司挂牌成立,将重点发展集装箱、石化、物流以及公用事业服务四大板块业务,并成立相应的子公司,以壮大虎门港的核心产业。公司成立后,将可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六大转变,分别是从政府为主体向国有企业为主体转变,从单一财政向多元化资金来源转变,从卖地招商向国有资本控制开发转变,从企业自行经营向国有资本为主导多元化经营转变,从产权、经营权不分向两权分离转变,从政府有效控制产权、企业分散经营向政府导向的联合经营转变。届时,集团公司将可充分发挥国有大企业集团在开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控制港口岸线和土地等核心战略资源,协调开发,带动虎门港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12)2009年7月8日,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等组建世界最大散货港口集团-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是国有独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港口建设、开发、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由河北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13)2009年7月15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向显创投资有限公司(显创投资)转让的是其持有的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港股份)951512511股国有股。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天津港集团将持有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港发展)不低于51%的股权,成为天津港发展的控股股东,并获得约39.3亿港币现金;同时天津港发展将通过显创投资持有天津港股份56.81%的股权,成为天津港股份的控股股东。
(14)2009年8月1日,招商局国际对深圳西部港区妈湾港区、蛇口港区的整合,为发展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亦符合珠三角经济发展网要所需。深圳西部港区“内陆港”雏形正逐步显现。
3.国内外港口实施资源整合的主要动机和模式
(1)国内外港口实施资源整合的动机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某一个主要港口的发展空间存在制约,需要借用另一个港口的岸线资源。②为了消除区域内港口恶性竞争或自相“残杀”,以形成整体优势。③为了降低商务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强对船公司的吸引力,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业务量。④为了形成业务网络,提升枢纽港竞争能力。
(2)国内外港口整合主要模式有五种:①两个或三个港口完全合并模式。②两个或三个港口联营模式。③邻近港口主要经营企业合并模式。④其他地区的港口企业集团控股兼并模式。⑤邻近港口在专业码头方面的资源整合。
三、推进广东省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路
广东港口资源相当好,就是缺少进一步整合。为了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使广东尽早从海洋大省发展为海洋强省,广东省要推进新一轮港口资源整合,其思路是:
1.总体布局科学规划
这个大原则已在2008年4月1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广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得到进一步体现。《规划》口布局方案分为两部分:
(1)分层次布局规划
规划广东省沿海将形成以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珠海港、汕头港为主要港口,潮州港、揭阳港、汕尾港、惠州港、虎门港、中山港、江门港、阳江港、茂名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2)分系统布局规划
①煤炭。规划沿海煤炭一次接卸港分别是:潮州港、汕头港、揭阳港、汕尾港、惠州港、深圳港、虎门港、广州港、珠海港、江门港、阳江港、茂名港和湛江港。形成以广州港为主、珠海港和虎门港为辅的煤炭中转港布局;同时,为适应未来煤炭到港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特点,煤炭中转港应重点建设10~15万吨级的大型煤炭接卸码头以及相应的中转配套设施。对于粤东内陆地区需要经沿海港口调入或进口的煤炭,主要由汕头港接卸。
②外贸进口原油。规划沿海主要原油接卸港为惠州港、茂名港和湛江港。同时,汕头港等沿海其他具备建设20~25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码头条件的港口,可结合新炼厂布局或者扩建的新增能力需要,配套建设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③外贸进口矿石。规划沿海外贸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接卸港为湛江港。未来拟建的东海岛钢铁基地以及西南地区所需的外贸进口铁矿石由湛江港集中接卸;京广铁路沿线已有钢铁企业所需外贸进口铁矿石应考虑集中接卸,并应抓紧开展有关港址的比选及其它前期研究工作。
④集装箱。规划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为深圳港和广州港,其主要功能是以远洋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近洋和内贸集装箱运输,重点发展满足停靠远洋干线集装箱船舶的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汕头港、惠州港、虎门港、珠海港、湛江港等为集装箱支线港,主要功能是开辟内贸和近洋航线,同时也承担向周边集装箱干线港的喂给运输,有条件的港口可逐步开辟并发展远洋航线;其他港口为集装箱喂给港,以喂给周边港口和内贸航线为主,根据运输需求相应发展等级适宜的专业化或多用途码头。
⑤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规划形成以汕头港、深圳港、惠州港、广州港、珠海港和湛江港为主,虎门港和茂名港为补充的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品转运体系,主要满足各地成品油、液体化工品进口和转运需求。
⑥LNG(液化天然气)。规划近期沿海LNG码头布局以深圳港和珠海港为主。未来随着广东LNG需求的增长,其他具备条件的港口可根据新的LNG接收站布点配套建设LNG接卸码头。
⑦商品汽车。规划广州港为沿海商品汽车的主要装船港,商品汽车的卸船港以广州港和虎门港为主。
⑧旅客。规划以深圳港、广州港、珠海港为主布局国际邮轮运输设施;以汕头港、惠州港、深圳港、虎门港、广州港、中山港、珠海港、江门港和湛江港为主布局国内、外旅客中转运输设施。同时,沿海港口可根据本地居民生活需要和海上旅游发展要求,相应建设陆岛滚装和小型游艇码头。
2.功能互补 差异竞争
港口之间分工不尽相同,在功能定位上实现互补才能保证港口运行效率的提升,实现效益最大化。竞争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每个港口必须在竞争中保证并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体现差异化竞争。
例如,广州港是连接国际国内市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加快广州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适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要求,促进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保障区域能源供应,实现向世界“第三代港口”转型。加快港口基础设施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港口装卸仓储、中转换装、多式联运等传统功能,加快发展和提升保税工贸、口岸商贸、物流增值、信息服务、融资保险等现代功能,把广州港建设成为全国综合性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运输枢纽港,以及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化强港。广州港与香港的港口分工不同,具有互补作用。广州要建设与香港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是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服务整个中国内地,以转口为优势;而广州港是综合性运输枢纽港,主要腹地是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以内贸运输为主。
2009年5月上旬国务院批准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深圳将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并在八个方面加强与香港的合作。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粤、桂、琼三省的交汇中心,占广东省总海岸线46%。这个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大陆通往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湛江是目前国内少有同时拥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立体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湛江港是12个国家级主枢纽港之一,2008年12月23日成为环北部湾首个亿吨大港。港口优良,地理位置特殊,偏中国西南方,是欧亚大陆对接东盟之南海海上各国的最佳港口,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珠海一直处于珠三角的“交通末梢”,明确提出力争两年突破交通瓶颈、五年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经过8-10年的努力,建成全国沿海主枢纽港,成为集群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发展水平高的现代重化产业基地。按照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设计划,未来3到5年,珠海(高栏)港不仅要建设25个万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还将启动大突堤码头围堰工程、6000万吨煤炭配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粮食仓储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汕头计划用8年左右的时间,把汕头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东南沿海亿吨深水大港。要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泊位,努力争取保税港区政策,实行区港联动,打造临港物流核心功能区,把汕头港建设成为辐射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物流中心,建成面向全国、通向世界的航运大通道。
3.利益共享积极参与
港口整合时各方的实力有时并不是对等的,每个港口都有自己的发展情况和利益需求,都想做强做大——整合前后皆如此。因此进行整合的时候应该通盘考虑各方利益,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综合起来考量,实现双赢,不能顾此失彼,倒向一边。各港口之所以需要整合是认识到了整合后的效应是1+1>2,2+2>5,否则不会有整合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各地港口来说,港口经营主体和地方政府要认真权衡利弊,尤其要有纵观全局的眼光和顾全大局的思想,积极参与到港口整合中来。港口整合不仅是企业行为,更多的是政府行为,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港口资源整合规模和范围会越来越大。
4.机制健全 合作深入
虽然整合行为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但港口资源整合不是将两港简单叠加形成拼盘,因为那样不仅无益,反而使规模庞大,行动迟缓,阻碍港口发展,而且整合后港口的磨合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建立促进港口整合发展的长久机制,以促进和保障港口整合的顺利进行。
《港口法》颁布和港口体制改革将港口资源总体规划提升到国家依法治港的层面。港口资源特别是深水资源已实现在国家港口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市场化配置,港口资源优化配置基本上是在国际范围内港口经营人参与下的市场化运作。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岸线管理办法,不仅应该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而且应该提倡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岸线规划,严格岸线使用许可的审批程序,明确深水岸线资源重点用于公用码头建设,尤其是国家枢纽港建设,从而提高深水岸线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
所以,港口资源整合不是将两港或多港简单地相加,而是以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为港口整合的内在动力,实现“1+1>2”甚至“2+2>5”的效果。港口整合不但提升了港口自身的形象和地位,而且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潘符颜.2008年广东交通运输运行情况简析.广东统计信息网 2009-05-06
[2] 省局工业交通处.上半年运输邮电运行持续向好.广东统计信息网 2009-07-13.
[3] 徐进杰、尹崇斌.我国港口整合的动因和路径研究.中国港口 2009-6-18
[4] 李向凡、路玉萍.两个建议与港口息息相关.湛江晚报 2008
[5]谈国外港口群模式.2009-3-19
[6]试论我国区域港口群竞合战略(下) 2007-7-16
[7]虎门港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启航”.广州日报 2009-7-1
[8]河北组建世界最大散货港口集团.中国港口网.2009-7-9
[9]天津港靠资本运作推动港口资源整合.新华网.2009-7-16
[10]深圳西部港区“内陆港”雏形已现.深圳特区报 2009-8-7
[11]茅伯科:以辽西港口整合为突破口 实现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大政网辽宁站.2008-8-10
[12]广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2008年4月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
[13]关于加快广州港发展的意见(穗府〔2009〕17号).2009-3-15
[14]深圳综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 深港共建物流等四大全球中.中国港口网 2009-5-27
[15]湛江要争取成为中国南方“欧亚大陆桥“桥头堡”.湛江政府网 2009-6-3
篇10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三大产业 资本渗入
一、 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也叫国际直接投资,它是以控制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一种国际投资基本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GDP指数逐年攀高,外国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来华投资。据统计,200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6年外商投资中国总额为17075.6亿美元。FDI占我国GDP的比重已超过40%。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决定了近一半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储备资产的增减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
二、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分布
(一) FDI的产业分布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引进外资要有利于调整,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然而外资的投向却呈现出与我国现有不合理产业结构相似的局面。近年来,对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约占60%,而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则偏低。200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其中高能耗产业增长尤其快。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倾斜,使得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 FDI的地区分布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从其投向的布局来看,主要集中于东部经济带。从表1可以看出,截至2005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自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所占的比例出现明显的失衡。2006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9.22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90.32%,而中西部地区仅占不到10%。这种非均衡格局的出现,既与我国在较长时间内实行的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地的梯度开放战略有关,更与东部地区具有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新兴产业聚集和区位等优势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具有明显的矛盾,使我国经济发展布局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 原因分析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之所以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主要与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1. 与外商的经营目标有关。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占领我国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一产业是我国重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领域,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其原因在于我国农业开发条件较差、农业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风险大,这与投资者所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不符。
2. 与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相关。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是轻工业投资较容易,而重化学工业投资较困难。相对于能耗高,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重工业,轻工业能耗低,投资较少,对于交通运输要求相对不严,选择余地大;加之轻工业品投资能够利用消费变化快的特点,投资者可以开发出更新、更适用、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外商比较青睐于对轻工业的投资。
3. 与区域经济投资环境相关。地理位置是跨国公司在评判投资目的地时的重要考量。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无形筹码所带来的效益不是很明确,如地方政府对招商项目的态度,与跨国公司真正开展合作的能力,以及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透明度等。因此,外商投资向我国中西部扩展的趋势相对缓慢。
三、 FDI在我国的分布的影响
(一) FDI之利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增加国内投资,促进资本形成。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2006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超过7000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了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外资企业涉及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5%-50%,外资企业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2. 增加劳动力就业量。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资料显示,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就业人数也是随之不断增加的。从静态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低,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很小;但从动态角度来看,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2006年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数约2800万人,占全国城镇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
3. 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进入九十年代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国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国内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4.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FDI企业的进出口比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2007年1-3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2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9%,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扩大。FDI企业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优化我国贸易结构使我国享受到了全球分工的好处、促进出口和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
(二) FDI之弊
随着大型跨国公司的涌进和对并购的逐步放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消极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使中国本土企业受到挤压。外资凭借其技术、规模等垄断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使我国的民族产业受到挤压。
(1)由于国内本土企业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再投资能力有限,因此跨国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本土公司要多得多,间接削弱了我方原有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加大了我国民族工业对外国的技术依赖。(见表2)
(2)在对产品市场的控制上,由于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先进程度与国外产品差距悬殊,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致使国内相应产品市场大部分被外国产品所占有或为外国品牌所主导。我国原有品牌的无形资产逐步丧失,民族工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2. 导致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从上文可以看出,外资投向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中西部地区受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其本来就缺少的资金、人才难以遏制地向东部沿海流动,造成中西部产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地区间GDP差异无论在相对数还是在绝对数上都进一步扩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经济自由化的条件下, 以自身利益为主的外商的投资活动经常会与我国一些产业政策的主旨相悖,导致产业政策的效力减弱。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汇率变动的影响,也使得我国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增加。
3. 引进技术结构不合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虽然有42%的企业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但另外58%的企业仍在使用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原始技术。这与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不相符。从外商的角度来讲,他们绝不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培育出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所给的技术往往是一些落后的或者相对落后的技术,即便给了相对较高的技术,也会通过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来影响国内相关技术的发挥。这样就导致了国内企业长期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与他们对垒的筹码,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
4. 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对我国的就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第一、二产业的就业起到了负面作用,只对第三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方面外商投资并购我国企业后,把大量的闲置人员以及素质较低的人员和必要的原本可以就业的一部分人员从原有的就业岗位上剔除出来,形成规模较大的就业损失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为了应对外商投资进入后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不得不采取“减员增效”和引进设备、技术革新的手段来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使企业所能吸纳的新增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5. 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挑战。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正带来一种新的全球性分工格局。发达国家在获取产品高额利润的同时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将劳动密集型、大量污染环境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中国吸引国际投资的流向可以看出,中国除了继续作为原料、初级产品的供应者外,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供应基地。这样的国际投资流向将会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低级化,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成本加重等不良后果。
四、 对FDI的思考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有19.3%是由外国直接投资贡献的。可见,FD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正确高效的利用外资,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经过近30年的改革积累及近些年来的巨额贸易顺差,对于FDI的需求已经显得不再那么紧迫。目前,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引进FDI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并无益处。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及壮大,是近30年来GDP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给予民营企业更为公正的待遇。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实质,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以“竞争换技术”的策略替代“市场换技术”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二)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从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及其影响来看,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1. 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同时,引导外商投资增加对薄弱的第三产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根据本国发展实际,以制度化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外资投向,提高第三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部门的发展水平
2. 引导外商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政府在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外资地区流向的引导,以便有更多的外资投入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三) 建立以内资拉动就业为主渠道的就业模式
1. 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化就业结构的政策。截至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家登陆中国。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大多分布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但它对劳动者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从扩大就业角度来讲,我国应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作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以及今后政府政策的重点。
2. 真正落实国民待遇原则,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会使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地打压了民营资本的积极性。我国应对外商直接投资尽快落实国民待遇原则,为国内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发挥国内企业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四) 制定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国家发改委称,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但高耗能产业的增速总体依然偏快。中国总体能耗远高于世界水平是不争的事实。要始终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应该明确产业规划,按产业来招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即高消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企业的数量,为了对地方政府不考虑生态后果的开放与招商冲动有所制约,政府在多年前提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007年发改委已将治理“两高”作为实施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以市场导向原则为基础,实施污染者付费、弥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对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和明.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稳定增长――利弊之新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科学》,2001,(04).
[2]牛勇平.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动态》,2001.
[3]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4世界投资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叶伟伦.民营资本发力正当其时.《财经》,2007,(09).
[5]郭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研究》,2006,(06).
[6]潘建成,席念霞,范宝虹.《200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