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会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谐社会价值观

篇1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线和主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和核心,就是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继承了我党在发展问题上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总结我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站在时代高度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大大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内涵和本质要求的认识。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问题,科学发展观都赋予“发展”以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把发展看成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主张要从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区、各个方面的联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的联系中把握和推进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界潮流和时展趋势的明智选择,是科学发展观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好形势下,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在机制体制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在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社会诉求日益增多、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碰撞日益剧烈、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在于:(1)是充满发展和创造活力的社会,即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物质财富相对丰裕;(2)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得到有效整合;(3)是有序、安定的社会,即通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睦相处;(4)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即社会成员的民力制度化、法律化,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5)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即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6)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过程,也是创新理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是指以社会为主体的发展。它包括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变,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递进、成长、变革和完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总结历史教训,正视当代现实,立足中国本土,顺应历史趋势,借鉴全球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阶段、本质、目标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刻阐述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当代中国必须采用和实行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发展观集中体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的“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上。这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全新诠释,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的发展内涵,表明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的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高度,进入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系统的全面进步的境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本质内容的精辟概括。因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中所蕴涵的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深刻内涵,就是和谐发展。发展的直接而外在的表现是经济增长、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其深层次的内涵则体现在社会的民主、文明、法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人权保障等诸多方面。经济增长固然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客观标志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

社会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的社会发展过程,即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明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维文明协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整合过程。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追求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更应倡导反映总体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人类发展指标体系注重生活质量、人均寿命和文化教育等各种人文因素,充分考虑和顾及了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就此而言,发展应该是社会诸因素的综合和全面协调的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等各方面的全面建设,所推进的现代化是整体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运用,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战略上的本质要求。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统筹发展”作为统领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和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把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这一社会主义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演化为一种和谐发展过程,就是要通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改革和完善,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使这种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融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之中。

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这其中有着许多必然的理论逻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与契合性,这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目标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种凝聚社会力量的价值目标,是历史运动与价值目标的统一。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认识。

这一社会价值目标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党的最高纲领要实现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谐意味着社会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文明的全面发展和内在的协调一致。这就把党的最高纲领的价值追求与现阶段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对于增强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活力

安徽与处于转型期的全国其它地区一样,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已发生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这些阶层由于各自的职业、身份、利益、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不同,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各自的生存方式,谋生手段。虽然他们之间从利益关系方面来讲可能存在利益一致的一面,但是各阶层成员的利益也存在矛盾性的一面。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任其尖锐和激化,阶层利益摩擦就有可能演化为阶层利益对抗,最后导致阶层冲突的严重后果,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能否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新的时期安徽能否抓住机会,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一大考验。安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独特的人文资源。而发挥地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和谐价值观,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和谐,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给各社会群体间提供了了解和互动的桥梁,从而营造了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安徽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的形成,是构成中华民族凝聚力、自豪感的力量源泉之一。人杰地灵的安徽,自古文风浓郁,国学底蕴深厚。古有老子、庄子、管子文章千古流传,建安风骨傲居诗坛,桐城派散文显尽风流;近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近年来,安徽省内一批致力于文化研究的学者,将安徽地域文化分成了两淮文化、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并着力发掘其中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积极意义的因子。专家们认为,从1949年以来,对安徽文化和安徽形象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以两淮地区为主,两淮煤矿、大别山五大水库、合肥的建设成就、凤阳大包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捻军起义、曹操、朱元璋、李鸿章、段琪瑞,这些历史事件及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代表了安徽的主流形象。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保存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的徽州地区成为20世纪80年代文化寻根热的焦点。自然徽文化也再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以牌坊群、屯溪老街、戴震、胡适、黄宾虹以及新安理学等构成的徽文化,使徽学研究风靡全球。而第三阶段皖江文化的异军突起,更是代表了进入21世纪安徽人的厚积薄发。从明代以来,皖江地区的仁人志士每每得风气之先,这其中值得安徽人骄傲的有,方以智对中西文化的汇通,桐城学派对士大夫精神和东林传统的弘扬,陈独秀毕生对民主、科学精神的追求,安徽最早完成传统城市向近代转型的安庆和芜湖,近代佛学大师杨仁山、赵朴初对佛学的复兴和振兴,现代众多学术宗师在各个领域中建立的规范和秩序,有王星拱、程演生、刘文典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在美学领域的贡献,徐中舒、严耕望、李光涛在史学领域中的建树、方东美、余英时在新儒学领域中的集大成,史尚宽在法学领域的耕耘,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在报业领域的贡献,杨石先、邓稼先、钟家庆、何祚庥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贡献。皖江文化的精髓是对科学和民主的追求。而这些都是安徽地域文化的精华。安徽地域文化的厚重孕育了一大批在华夏历史上书写不朽篇章的英雄人物,以及大量的改变历史的事件,其中的积极成分已然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念;而安徽地域文化中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也将成为安徽腾飞的宝贵财富。

二、价值观重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

1、价值观的重建人自身的和谐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强调社会上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理性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受者。人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全面发展。安徽各级党政部门就必须既要为公众社会财富的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又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形成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推动人们政治、精神上的和谐,能够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最根本上的和谐,就是人们政治、精神上的和谐。人们政治、精神上的和谐,突出地表现在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它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必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人们的地位、利益、观念都经历了非常剧烈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是在信仰、道德及固有的社会关系解体的背景下进行的。伴随着各种利益调整,大量人群脱离原来的社区,传统的社会生活关系网络趋于瓦解。而在传统社区中,这些价值和网络既可以赋予他的生活以意义,又可以约束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脱离这一网络,如农民流入城市,工人脱离单位,居民离开老街坊,难免陷入精神焦虑状态,而伦理和道德的约束机制也必然趋于松懈。在这样动荡的心理环境下,被市场释放出来的欲望,不受任何拘束地奔腾;失去了内心约束的个人,追求利益的时候完全无所顾忌。信仰和道德的缺乏,法律也就自然遭到蔑视。人们不信仰利益之外的一切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人信仰道德和法律。这样的社会,必然把人们抛入焦虑与冲突中。假如民众只知道追求物质价值而缺乏道德伦理约束,这个社会注定了就是不稳定的。人们都在规则之外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而,获利者心里也不可能踏实。他知道,别人在怨恨他。至于那些竞争的失利者,也不可能接受自己身处穷困的现实,而将自己的处境归咎于他人,归咎于社会,从而产生的倾向。甚至连人们维护权利和利益的行为也会趋于情绪化和暴力化。财富的增加,未必能够修补人们的心灵。社会需要重建精神、信仰与道德。由此,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像一个邻居、与轻轻蹭了你一下的汽车司机、与不认识的农民相处的方式,让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道;让每个人重新找到共同体的感觉,学会善意地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对生命有所敬畏,即使自己有再大的冤屈,也知道有些底线是不可越过的。道德伦理规范本身可以约束人们追求利益的过程,使之敬畏法律和政府的权威。由宗教、信仰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也可以调和人们因为利益上的失落而产生的怨恨心理。它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而使个人超越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并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2、坚持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要保障群众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基本权利。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经济环境,也就不可能构建起和谐的社会,甚至可能给社会埋下不稳定隐患。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农村失去土地而又别无长技的农民,城里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在财大气粗的业主手下工作的卑微的员工,身处险境困境中的人们,都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救济和关爱。如果辛苦打工的农民到头来却拿不到应得的报酬,有的人仅仅因为贫困就得不到最基本的医疗救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就可能产生被主流社会遗弃之感。这种形态不是和谐社会应有的特征,在社会阶层间的过度分化与对立的基础上,也不可能矗立起和谐社会的大厦。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活力以及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强,而有的城市在人文关怀上却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对外地人及其子女低看一眼,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从而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播下引发不和谐乃至矛盾冲突的种子。没有目光四射的眼光,没有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胸怀,所谓人文关怀就很可能是一种有失公正的偏爱,所谓和谐也很可能只是一种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和谐.三、释放人的本能——充分激发创造活力

篇3

一、《名利场》中的不和谐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没有必然性的丑陋现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空洞的、被扭曲的,是一种荒谬的特征。这种内容和形式的不和谐造成现象和本质的不相符,使得和谐产生了扭曲,因此就产生了美学当中的不和谐。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到处充斥着这种内容和形式不和谐的现象,如一些腐朽的事物和没有价值的东西经常披着美丽的外衣,进而以有价值的形式来呈现,将其本质掩饰在这一假象之下。因此,这种本质和外表的强烈不统一形成鲜明的对立状态,这也正是作者萨克雷所要对其进行嘲笑的本质。萨克雷通过对现实当中的这种荒谬的、表里不一的现象进行分析,重点突出其中的不和谐,进而来揭露事物的真正本质并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萨克雷的作品中,这种不和谐主要通过对一些具体形象的渲染来体现。作者将这些本质空虚的人物赋予非常完美、尊贵的外表(如利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他们面貌特征等),为大家营造一种虚假的外表和美丽。然后,作者开始对人物进行一些具体行动的描写,进而在动的过程中将他们的丑的本质揭露出来。这样的暴露使得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存在严重的不和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会不由得对这种人物的前后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透视。于是,刚开始的美的假象在加入真假、善恶观念的同时发生了重大转变,出现了新的判定标准。在这种对审美感不断淡化、对理性认识逐渐增强的过程当中,读者心中产生更多的憎恨,他们和作者同时对这些丑陋的东西进行裁判,这种讽刺的笑和恨的完美结合使文章的表现力度更加辛辣和无情。在揭露这种不和谐时,作者还采用让人物自我暴露的方法来进行,即同一个人物的行为经常前后不一、不能自圆其说,使他们自身的矛盾顿然产生,与他们冠冕堂皇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这种表现方式正是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是丑陋的一种自我毁灭。

在小说《名利场》中,克劳莱小姐一直对利蓓加说一个人的家世并不能说明什么,她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可是这“平等”二字还没有全部落下的时候,这位老小姐便开始指使利蓓加来为她干活,让她给火加煤,给自己改衣服。这种同一时间和场合所表现出的人物语言的反差,其内心的想法不言而喻。还有,这位表面主张平等的阔小姐,一面夸奖利蓓加应该做到公爵夫人,一面在听说侄子罗登娶了利蓓加之后便非常生气,竟然放弃让罗登继承财产的决定。这样的人物自我标榜和实际行动之间所形成的差异,表明人物的形象外表和内心是存在明显对立和不和谐的。克劳莱小姐的这种外尊与内心的自卑通过自我披露使得她立刻从崇高下跌到渺小地位,以前读者心中对她的尊敬之情立刻消失,对其前后言行的不一致一笑了之的同时也更清楚地看到她的真正本质。在这里,作者首先通过人物的自我吹嘘来将其拔高,然后再通过后面的一些行为来对其进行揭露,形成一种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人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将自己吹捧得越崇高,她们反过来却越卑微,这是一种严重的客观与本质的对立,一旦这种华丽的外装被剥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露出其荒唐滑稽的一面,给人一种出奇的意外,激发出人们的轻松感和对人物的蔑视感。在揭露这种丑的本质时,萨克雷有时候还会通过甲人物的口来对乙人物进行攻击。小说中,斯丹恩勋爵有一次不期而至,毫无准备的利蓓加便匆忙上楼照完镜子之后才去迎接这位大人物。她的动作虽然麻利,但还是耽误了几分钟,便急忙向勋爵解释,说自己出来晚的原因是因为在准备布丁。而勋爵却当面反驳说,你明明是在楼上的房间涂抹胭脂。随即,利蓓加反问勋爵自己打扮好看点不好吗。作者借用勋爵斯丹恩的口来解释利蓓加的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同时也通过这一情景向读者展现这两个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小说中的不和谐不仅通过人物的自我暴露和互相揭露来展现,同时也通过作者的主观评论来进行评判。萨克雷经常自己出面,反唇相讥,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议论。通常在故事叙述到一半的时候,作者暂停描述,添加一些富有讽刺意味的话语,或者对人物的话语进行反驳,或者去对他们的用心进行指责,这样的一番感慨直达读者内心,就像自己亲自上去将人物的假面具掀开一样。在早期的英国小说史上,这样的夹叙夹议方式已经在18世纪得到大量使用,萨克雷是对其进行进一步发扬。在小说《潘登尼斯》的序言中,萨克雷指出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具有“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版”的特性,是萨克雷进行人物塑造的典型手法,进而缩短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 班级 班干部 卫生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05

这个学期,某个班的班主任因为身体的原因,不担任那个班的班主任了,因此这个班就得另选一个教师来担任班主任,可是没人愿意,为什么呢?因为上个学期这个班的科任老师没有一个管得了这个班的,学生普遍存在上课讲话、睡觉、吃东西,课后不交作业,宿舍卫生差等现象。哪个教师来上课都一样,学生各行其是,不把教师放在眼里,教师的批评教育对他们无济于事。特别是有几个男生,课堂上走来走去,无组织无纪律,教师批评他们,就与教师顶撞,有的甚至威胁教师。所以当校长找了几个教师来当这个班的班主任,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了……开学的头一天,校长打电话给笔者,要笔者去他办公室一趟,而在他办公室里坐着的还有副校长、政教主任等领导。笔者一看这一架势,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就有点慌张地问:“校长,怎么了,你们都这么严肃?”校长说:“我们考虑让你当这个班的班主任,你看怎么样?”笔者说:“你不是说因为我工作任务太重,要减轻我工作负担,不让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了,一心一意做好教务工作吗?”他说:“实在没办法了,这个班的科任老师我都找过了,他们有的说小孩太小,有的说身体不适都不愿意,所以我才想到了你,你看怎么样?”笔者想了想,说:“作为教务主任,我不能不管吧,那我答应你,试试看吧。”挑下了这个重任,那笔者就必须得想办法管好这个班。晚上笔者打电话向原来的班主任了解他们班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情况,他详细描述了一下,笔者心里有底了。

可是令笔者想不到的是,开学第一天,当笔者刚踏上二楼时,就听到从二楼的教室里传出的哄笑、怪叫。这强烈地刺激着笔者的神经,笔者知道此时教室里正上演某种闹剧……笔者快步走到教室门口,停留片刻,扫视了一下教室,过一会儿,沸腾的教室才慢慢安静下来。然而,笔者很快察觉出这里笼罩着一种异样的气氛,有的学生脸上挂着神秘的怪笑,有的虽低着头,目光却偷偷地瞄向白板。当笔者走进教室,便震惊了:白板上写下了斗大的一个“滚”字,笔画故意写得歪歪扭扭,左下方还有一行小字“献给阳魔鬼的礼物”。

看到此情此景,笔者很生气,笔者知道他们排斥笔者,不想让笔者当他们的班主任,嫌笔者太严、太凶(因为笔者是教务主任,对学生一向要求严格,学生都很“怕”笔者),但没料到这帮学生会给笔者如此的“下马威”。笔者真想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人是不可以随便侮辱的。然而,这时笔者的耳边猛地响起加里宁的声音:“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想到这里,笔者缓缓地拿起讲台上的黑板擦,默默地擦去了讲台上的字。擦完后,笔者的情绪已经平静多了,然后拿着花名册淡然地点名,面对眼前发生的事却只字不提……一场风波还没掀起就悄无声息了。点完名后,笔者想:既然这些学生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那我也得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因此笔者话锋一转:同学们,请你们听好了,这个学期我和同学们将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其实笔者是想用制度去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用制度管人,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这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个概括,从大处讲,实际上就是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理由。从小处说,如从我们班主任管理班级方面来讲,实际就是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班级、建设什么样的集体、培育什么素养的学生的真实写照。

学校是每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必须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初中是行为习惯的巩固和反复期,所以每一个班主任都要积极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研究在班级中如何开展管理才能有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而笔者一直认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班级和谐了,具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心的发展,学生会健康成长。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班级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制度,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开学之初,利用一节班会课,采取全班学生讨论的民主方式制定出包括学习、纪律、生活、劳动等方面的班级规章制度。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可以获得全班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因为他们自身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和维护者,进而推动班级学生自觉遵守班级规定,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算偶尔有部分学生违反班级制度,大家也会根据班规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这对犯错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教育机会,让其明白现有制度是不能违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也不准例外搞特殊。同时根据班级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地完善班规,这样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和谐的班级生活氛围。

二、加强班干部的管理,明确分工

民主选举班干部,然后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做到明确分工,从而让班干部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其他学生监督班干部,班干部做得不好要给予批评指正。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同时帮助他们知荣辱、讲自爱。

三、完善学生评价机制,给予学生激励

要建设平等、公正、和谐的班级,就必须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激励。我们设立了多种自我评价表,如班级评价表、同学评价表、教师评价表等,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好人好事、迟到、旷课、课堂纪律、早操、课间操、考试成绩、值日、参加各种活动获奖等多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时候加分扣分,由专门的班干进行统计,最后根据个人的表现,进行先进评比,这样保证了评比的公平公正,对形成良好和谐的班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5

主席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地起作用,必须融入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才能更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此,双河社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送书到基层,培养小区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

双河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站按照上级部门工作安排,持续开展“流动书屋”送基层活动,以“全员读书”活动为契机,组织大家把图书按计划分送到各单位,每季度进行流动周转,扩大员工读书范围。并通过开展“推荐书籍”、“自学一本好书”和“读书交流”等活动,鼓励员工畅谈心得、体会,丰富广大居民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全员读书创造阵地,逐步形成学习、思考、工作、提高的良性循环,提升社区员工队伍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

为了把“流动书屋”这项工作长期有序地开展下去,双河社区工会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健全和完善职工书屋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制定《流动书屋的建设实施方案》,并由双河社区工会、小区居民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定期对大家的意见进行收集和汇总,从而形成了“工会组织、居民参与”流动书屋管理模式。

为了让“流动书屋”读书的环境更优雅,书籍常更新,双河社区的“流动书屋”争取各方的支持和援助,在社区党政工积极协调下,为各小区的书屋提供场所,配置电脑、桌椅、灭火器等基础设施。2012年至今,双河社区新购图书10000多册,征订杂志56种、报纸15种。扩大了居民选择的范围,开阔了居民的视野,培养了居民阅读的积极性。

一年来,双河社区的“流动书屋”共为基层的14个单位交换图书8000多本,把知识和先进文化送到各个小区。每到晚上或者节假日,人们争相在书屋里读书的场面成了小区的一道风景线,人们戒掉浮躁,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科学素养和文明素质也在逐渐提高,居民不文明现象少了,学生沉浸于网络的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书香满社区。

二、开展“讲・学”活动,实现“学”和“用”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探索社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双河社区用“讲座―学习―讨论―应用―提升―再学习”的“讲・学”模式,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效果显著。

双河社区在“讲・学”的过程中,把国学的精髓深入挖掘,让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用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灵魂,也是“讲.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双河社区还通过文化墙、楼道文化来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指引着我们的行动。

三、做好先进人物的“选树”工作,发挥先模的人格感召力

古人说:“百行德为首”,因此,每个人都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在各自工作岗位建功立业。“亲情邻居节”作为双河社区居民提高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每年的9月份都会隆重举行。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社区里的星级文明单元、星级文明窗口、星级文明邻居、星级文明家庭、星级文体协会等先进集体,以及星级文明居民(助人为乐型、见义勇为型、孝老爱亲型、热心公益型、遵纪守法型、邻里和睦型)等进行表彰。让小区居民以先进为榜样,自觉投入到社区的双文明建设中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以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四、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和谐友善之风遍及社区每个角落

在社区的每个基层单位,都有志愿者服务身影。双南区在原有“五支队伍”的基础上,为突出离退休老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2014年7月成立了“爱心服务站”,制定志愿者章程、公约、承诺、标准;规范十大志愿者岗位职责;双中区的“家庭联防”活动,长年坚持义务巡逻不断线,保护了小区居民的平安。

篇6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政治价值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在当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传统伦理思想中克己复礼、德治仁政、中庸平和等观念应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社会个体的修身养性,而且可以成为执政者兴国安邦之道。

一中国传统伦理的“和”之思想

“和”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基于思想观念、普遍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和谐”,即社会、思想、政治诸多领域的争端消弥,社会各阶层的融洽和睦。在这里,“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而且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伦理学家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对于“和”之思想的应用,传统伦理是从个体的“克己”、人际的“忠恕”两个层次为“人”设计一种和谐状态,最终促成社会的和谐。

“克己”就是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克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自觉追求仁德。一方面是自觉学习,即“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即用“礼”约束行为,从而使个体行为不背离正道。另一方面就是自我修行,即达致“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归根结底是建构在个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之上,需要个体的自我完善、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且,从精神层面看,整个社会就是由个体思想汇聚而成。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个体私欲有所膨胀,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显现。对此,就必须调整弱者和强者双方的心态,使其认识到任何个体的发展必须以他人的发展为基础,即“每一个人的自由当以他人的自由为限”,从而在自我克制、相互理解中获得稳定的人际、社会和谐。

在人际关系中倡导“忠恕之道”,即要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反两方面的结合。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讲究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一方面,在社会关系中要确证自身的地位和身份。其根本特征就是要求相关各方必须在彼此行为的互动中调整自身行为取向,在遵循“应然”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对他人的自觉和责任。另一方面,要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坚持互为观照的理念。就是用人格平等的精神超越现实中严格的等级界限,使不同阶级和阶层都能在人格平等的平台上,实现心意感通、情感互动。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公有制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人际间的和谐具备稳定的所有制基础。同时,在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下的社会关系应该是一致的、和谐的。冲突的存在仅在于局部利益、主观情感的不统一。

因此,处理此类矛盾必须坚持换位思考、利益观照的精神,运用“忠恕之道”解决问题。以“克己”和“忠恕”之道,可以为和谐社会政治价值观的构建奠定个体上的支撑。

二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政治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在某种政治文化影响下,社会成员在总体上都存在一种基本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和态度”。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就需要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诉求四个方面着手。秉承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和”之理念,以“礼”治国,将“德治”、“仁政”、“忠恕”、“中庸”的价值原则和行为方式应用于社会各类关系的处理之中,将是促成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路径。

(一)稳定的政治秩序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要求以“礼”为手段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即以“礼”构筑一套由传统习俗演化而来的规范制度。当前的和谐社会构建不论是对法治建设的重视,还是对德治理念的复兴,都是在强调秩序的作用。此外,“礼”以深层次思想约束的方式,控制人的私欲和行为,从而在社会关系的和谐建构中达到了思想引导和制度保障的双重效果。

一般而言,政治秩序是指社会各种政治行为体依据法律制度和政治规范开展政治实践的过程,即政治行为体对法律和政治规范进行贯彻、实施和维护的过程,因而它反映的是一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系统模式。它的运行过程要求制度性、稳定性,其背后的政治结构则需要均衡性,表现出来的人们政治行为要有规则性。从历史来看,中国现代化的启动,与中国知识分子运用西方先进文化理念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新的文化观念与文化秩序,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政治秩序的不断循环往复、渐次呈螺旋式的发展过程相一致。l2当前,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国家,政治秩序的构成同样需要对传统予以批判性继承。因此,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秩序,一方面要引进西方国家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政治意识扩大的同步,疏通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和沟通渠道,满足众多社会成员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着眼中国实际,努力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缩小贫富差距、遏制腐败现象,以社会各领域的公正制度维护政治大系统的稳定。

(二)合法的政治制度

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指政治权威得到人民的广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并通过特定时空条件下当的决策及政策实施来塑造政治秩序和适应环境化,保持政治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所以,不论古今中外,合法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等同于政治治理的合理性存在。而这种合法性、合理性的关键就在于统治者的地位获得承认,外在表现就是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生活和谐,内在要求就是要建构一套符合民众利益、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古代,帝王治国都是以维持王道作为中心诉求,追求王道政治的实现,其中就要包括一套具备合法性的政治制度。此外,还有一些教化世道人心的理论方法和政治手段,以此教化民性,扬善惩恶,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良善的实现,促成对统治者的信仰和忠诚。孔子所言“正名”,就是要确认统治者的正确名份,使民众认识到其统治的合法性所在在施政方法上,孔子一贯主张对人民要实施道德的教化,反对“不教而杀”;主张“胜残去杀”,“宽以待人”,“恭宽信敏惠”等等。同时,孟子也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要求施政者对民众和臣属要有宽厚仁爱之心,而这种“仁政”的实施就是以维护政治合法性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现阶段的“以德治国”同样昭示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统治者要坚持“德治”,强化道德感化和道德引导的作用。同时,要对政治权威的政治行为施以合理、有效制约,即统治者就不能为所欲为,而须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成员与政治体系的归属感,使其自主自愿地为政治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支援。

(三)中庸的政治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相继涌现,各种政治诉求接踵而至。协调和处理好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必须要有宽容的政治思想,在坚持主流的基础上,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方式。对此,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中庸”思想,在适度中融合、在协调中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极为推崇“中庸”精神,他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概而言之,中庸之道主要内涵在两个方面:一是“中”,一是“和”“中”,不同于折衷主义、调和主义中的“中”,而是指“适度”、“适当”,即“无过无不及”。“和”,是指不同事物相互间比例协调、配合适当,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状态,即寻求对立面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观无疑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贯彻“五爱”精神的政治价值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施政者对多种政治价值观不能一味追求大一统,而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确保主体政治价值观的稳固。施政者应坚持“中庸之道”,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对于消解政治价值观的冲突,引导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树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处于一种比例协调、配合恰当的状态。

(四)为民的政治诉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即要求统治者实现“仁者爱人”,对民众要以儒家的道德理想来熏陶影响,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他们思想纯朴,民俗和顺。对己要为政清廉,“修己以安百姓”,充分认识到“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苟子·王制》)的道理。可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要求执政者以“仁”为本,以“爱民”为指向,在宽厚仁爱的道德情感中进行合理、合法地统治,从而获得民众的支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这种“爱民”精神恰是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他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取得任何发展进步、共产党要实现任何治理目标,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对此,江泽民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爱民”思想的现代演绎,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篇7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篇8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曾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早在先秦时代,圣贤就掷地有声提出了“和”的畅想。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论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戴圣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阐释,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中华“和文化”,后世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变法,无不是向着和谐社会迈进。

不过,同学们,你可曾想过,这个“高大上”的追求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社会的和谐来源于每个角落的和谐,而三帆的和谐中,有你有我。

请大家想想,当我们迎着朝阳踏进校门,看到左手边小花园绿意油油,微风中嫩绿的枝条随风舞动时,你是否感受到那份“和谐”?当我们走进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听到教室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体会到了那份“和谐”?体育节中,运动会上,当我们看到同学们为了自己班级荣誉而努力拼搏,在场下对手们却又有说有笑时,你是否觉得,自己就在“和谐”中?在和谐的校园中,我们才能健康成长。但是校园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和谐校园首先要有清新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校园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爱护校园的一花一草,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并随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管理她。有这样一句话我非常欣赏:“随手捡起的是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心灵。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因为这是我们创建和谐校园的举手之劳,而随手的举动中体现的是我们对校园的热爱,能奉献一份爱,收获的一定是满满的幸福,这份幸福感必会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涤荡,灵魂得以净化。

和谐校园更应该有高雅的人文氛围。营建高雅氛围,离不开儒家所推崇的那个“礼”字,老师们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应该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当我们把“尊师重道”的旗帜举起,和谐校园中便会盛开一朵灿烂的鲜花。同学们同窗三载,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情谊,生活中学习上互帮互助。当然,磕磕碰碰难免,若我们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化解所有的矛盾,和谐校园中就能长出一片娇嫩的绿叶。当我们投下一颗颗和谐的种子,我们的校园必会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和谐校园最不可或缺的是积极健康的文化气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神圣之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学子都应该树立远大志向,投入知识的海洋,尽情汲取文化的营养。我们背诵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这样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担的是民族的希望,又怎能荒废这大好的青春时光?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三帆校训,笃志、博学、质朴、方正,立足当下,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学习,持之以恒奋斗。

同学们,当我们能从这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便是为“和谐三帆”的大花园播种耕耘,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园必会沐浴在春风中,和乐融融。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2-0154-04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不仅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我们不得不从哲学高度予以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

价值作为一种哲学话语体系,是人类用于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及其人类自身一种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解释原则,是关于客观世界对人类社会及人的发展作用、功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马克思明确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可见,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表示主客体关系定内容的哲学范畴,是指客体的属性、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应的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满足人与社会某种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无疑有着重要的价值。同任何价值概念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功能和属性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这样一种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价值本质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是现实中的人,而且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也是为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从本质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现实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关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应用,完全是为着人的发展与解放服务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价值,直接满足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间接满足的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存在与发展又离不开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推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实践指向,必然是现实社会中人的需要的实现和满足。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最集中的反映与表现。

今天,我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来加以认识并不断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不仅是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重要工具手段,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功能。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群众对和谐社会理想的认同。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把我国建设成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之间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尊重信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这是我们的共同价值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心愿。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加强共同理想教育、团结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本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客体(教育者)通过对象化活动,影响价值主体(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塑造真善美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往往通过它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基本价值特征。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是客观的,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并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的特性。首先,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属性是客观的,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来源的客观性。马克思在谈到价值的客观性时说:“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如它本身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着精神动力与合格的人才保证,无论自身的存在与属性,还是教育对象的存在与属性,都是客观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需要和能力是客观的,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价值形成过程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现实的人,他们的能力是历史客观地形成的,他们的需要也是为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这表明教育对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其需要和能力也是客观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的客观性。最后,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一种客观事实,即价值事实。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观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是否真的对教育对象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这些后果作为一种价值事实而存在,并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接受检验。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效用性。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在于它对于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同时对满足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需要,有着巨大的实际效用。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效用在于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获取效益、促进发展。现实生活中,不同利益群体或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要求得以满足,受到社会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极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在特定价值关系中显示出自己的对象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只有为教育对象服务并满足其需要,才能最终体现自己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满足的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问题,间接满足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离不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只有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性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与方法等必须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对象的具体需要去不断创新与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旨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自觉维护并不懈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厘清价值目标,实现向“应如何”的思维过渡。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其价值,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效果和标准。价值目标的确立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4]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是有目的的,只有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各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才能齐心协力,为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积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的对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使其形成本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即阶级性,我们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依据和围绕这个最终目标确立,就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脱离党的奋斗目标的独立、特殊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由党的目标规定、派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只能依附于党的目标和任务而存在。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的转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担负的具体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价值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党为夺取政权而奋斗时,党的中心工作是搞阶级斗争,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宣传、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为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根本任务而服务。在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中心工作发生了根本转移,党的工作目标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安康的幸福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党在执政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深刻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党的根本宗旨和最终奋斗目标出发所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任务。作为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理应担负起在人们的精神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把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教育、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使和谐社会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以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而努力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把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像其它系统一样,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与此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也是分层次的,在总价值目标的指导下有着若干分价值目标或者说具体价值目标。当然,各具体价值目标的制定必须以总目标为依据,同时思想教育总价值目标的实现也是以各个具体价值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因为,人类社会出现以后,面临着千千万万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以及人类与这个环境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关系。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应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二是人与人应该有一个什么的关系。三是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类致力于解决这三大问题的过程就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的过程。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追求这三大和谐,奔向与达到全人类共同幸福、最好生存与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价值目标也就是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功能,促进三大和谐的实现。此外,就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即人类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同接受教育的价值主体,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或是由这样的人所构成的组织。因此,从“现实的人”出发,如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可以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价值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路径

对价值本质的追问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价值目标的明确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而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组织所确立的价值活动的方向,动员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而奋斗的价值追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的、本质的和一贯的要求。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特殊形态,既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又具有理想性的特点。现实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实际状况出发,而且要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关系的现实状况出发。理想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现实的同时也必须高于现实、引导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但并不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简单再现和机械复制,它需要前瞻性地把握未来,建构理想的蓝图,体现出高于现实的理想性特质。理想的实现作为一个过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在现实中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不断调整实现理想的具体目标,从而激发人们在现实中不断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价值理想,是对美好社会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之奋斗的远大价值目标和自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虚无缥缈的“神奇预言”,而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反映,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认识和把握、从而一步一步加以实现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既从现实出发来建构理想,又要以面向未来的实践眼光来认识和改造现实,表现为从当前现实走向未来和以未来引导当前的双向辩证运动。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把理想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

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是指在当前“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实现目标的层次性、实践手段的多样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态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上必须坚持基本的利益导向,确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在多样化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张力,藉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坚持抵制并摒弃一切落后、消极的思想,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批判,提高群众明辨是非的能力,引领人们的价值观念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不是要消灭价值取向的差异,而在于以主流价值取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既要高扬主导价值取向的“主旋律”,又要允许多种价值取向的“百家争鸣”,使主导价值取向与具体价值取向在实践中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认同感,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快速、稳定而和谐地发展。

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辩证统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两个方面,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以外部和谐来促进内部和谐的构建,积极引入对内部和谐有利的一切因素,同时也要以内部和谐来谋划更高层次的外部和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这种内外的交流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化,又要以某种为各民族公认和接受的价值观为基础和前提,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根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巨大智慧和技巧,其中许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共同的规范意识,为人们所体认和遵循,对全民族的价值取向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鲜明的民族性,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为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坚持价值取向民族性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开放、宽容的理智态度对待外来的各种价值观,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力吸纳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又能保持中国特色。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内在价值与对社会所呈现的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实现社会发展,又要实现个人的发展,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在不断寻求两方面的统一中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要得以更好地实现,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社会和谐首先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规范,必须通过个人发展的实际进程才能得以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是与个人发展协调而趋向一致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实现对个人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即服务于社会、造福社会的功能便无法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善于发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方面,肯定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发展意义,以和谐的思想引导教育对象去理解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从而坚持价值取向上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篇10

[关键词]和谐科技观 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

一、和谐科技观的基本内涵

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的、社会的和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其基本内涵是: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在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要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为目标,追求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以人为出发点,从人的本质、人性出发,与人性的发展、人的存在相适应,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二、和谐科技观的外在价值

和谐科技观的外在价值,也称工具价值,是从人和其他生命的角度,揭示科学技术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即它作为他物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的价值。和谐科技观的外在价值包括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

(一)和谐科技观的宏观价值

1.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科技观,它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追求自然生态的平衡,即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和谐科技观克服了过去那种只看到自然的“消费性价值”的思想,认为自然的生态价值对人类的任何活动的意义都是绝对的。

2.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现最终是要落实到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和谐发展上,落实到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效途径上,否则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陷入理想空谈。和谐科技观回应了和谐社会建设对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和谐科技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内涵、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和谐科技观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动力和手段。

3.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在工业经济时代,利益的驱动和竞争的压迫使得传统科技观对发展的物质外壳的关注走向了极端,而忽略了发展的核心部分,忽略了对人自身发展的深层关注。和谐科技观克服了这种缺陷,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和谐科技观是生态科技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 和谐科技观的微观价值

1.和谐科技观的经济价值

和谐科技观遵循生态原则、社会原则和人本原则,倡导绿色生态化技术,这就决定了既能够带来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2.和谐科技观的政治价值

①能够增强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好,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那么它必然就有较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反之,经济发展质量差就必然带来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下降。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质量的好坏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互相联系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必须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协调好效益效率和公平公正的关系,是和谐科技观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体现。要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真正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要给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以公平的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机会,并用公正的体制来保障人们公平享有物质、精神财富,享有平等的资源、生态空间。

③和谐科技观的文化价值

和谐科技观倡导绿色生态消费,绿色生态消费是反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反映了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人们的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的消费模式将自然视为可以自由取用的对象,崇尚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畸形消费方式。

三、和谐科技观的内在价值

和谐科技观的内在价值,是指其所具有的不以人为尺度的价值。即它自身的自我满足、生存和发展。

(一) 科技系统的内在自洽

和谐科技观要求科技系统内部是多样统一、关系协调的自洽系统。和谐科技系统具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比例恰当,即科技系统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比例搭配适度;第二个特征是科技系统中的要素各得其所。不同要素具有不同的潜能,不同潜能的释放需要不同的条件。第三个特征是科技系统中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

(二)科技系统的动态优化

和谐科技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但这里的统一并不是灭异求同,而是殊异之间经过不断的相互作用而达到一种平衡。这种相互作用包含着竞争。和谐科技系统不排斥竞争,为了和谐,有时必须去进行激烈的竞争。当科技系统发展需要竞争时,竞争可激活科技系统各要素的潜能,使之充分发挥,从而为达到科技系统更高度的和谐准备条件。所以科技系统的和谐是一个包含竞争的动态过程,通过竞争达到系统的动态优化。

四、内外价值的自然协调

和谐科技观内外价值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是一个统一整体。但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展为对抗和冲突的形式,因此两者之间的自然协调尤为重要。人类的繁荣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繁荣的基础之上;反过来,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系统的多样化,维持科学技术系统的平衡协调与发展,从而达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与科学技术系统的协调发展,推进整体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忠学、秦书生、陈凡、徐强,《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03

[3]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分析》,《科学学研究》,1999

[4]魏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5]UNEP IE PAC.Cleaner Production World Wide.UN Publication,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