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会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仰体系价值观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神话故事,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都有着一些原始宗教的思想存在。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自然界的动植物等和人一样都有生死,于是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近一步就发展成了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又逐渐形成了图腾崇拜。作为世界观的宗教,都教导着人们有必要去追求人们自身之外的赖以生存的价值以及如何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信条。从古代起,宗教便利用多种途径向世人提供忠告、价值观和引导。
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价值观
中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对于信仰的解读是:“信是人类坦诚对世界的无知,仰是一种对存在的无限性的敬畏,两者加起来就是信仰。”在我理解,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真正的信仰不在于你是否信教,信什么教,主要是看一个人在精神追求上是否真诚和执著。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说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并且教导当时年轻人要这样活着,因此他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无端指控,最终被处死了,这也是为信仰而死的。
当然,一个人的信仰也是伴随着他在文化成长的历程中逐渐成型的。当你在一种文化中长大的时候,那种文化便决定了你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和什么是真实的,进而也就形成了个人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而信仰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于它们是价值观的基础。
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身的价值观,并且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个人的价值观最终会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所以,如果想更深层次了解他人的行为,就要先好好参透他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二、信仰与价值观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然而,信仰和价值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信仰是我们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会通过他的信仰所反映出来,但是,价值观却是个人生命中的最终信仰。所以,信仰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人们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三、信仰与价值观构成与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崇高的信仰与价值观为社会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特殊机制。崇高信仰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思维方式,是形成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是把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的重要途径,属于人类精神意识形成的一种独特机制。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反过来促使个体形成与时展相一致的信仰,通过共同的信仰力量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统一起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从而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努力。凝聚力的形成及其强大程度制约着人类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活动,如果丧失信仰尤其是崇高的信仰,很难寻求别的有效途径来激活自己的心灵、激励自己的意志,进而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消解与丧失。信仰缺失的人容易因怀疑心态而走向困惑,走向忧患,甚至从忧患走向幻灭。
崇高信仰是社会发展的健康支柱。信仰具有形成社会凝聚力的基本特质,能够使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而崇高的信仰能够使人焕发勃勃生机和彰显生命活力。每个时代的信仰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只有崇高的信仰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才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对社会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也只有这样,信仰才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要。
四、当前中国社会信仰与价值体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在中国,衡量一种信仰是否进步,是否适合时代的发展,主要是看它能否引导人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把全中国人民凝聚团结在一起。而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社会的转型,它不仅造成了社会结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还引起了社会信仰与价值体系广泛而深刻地变化,导致了尖锐的价值矛盾和冲突。价值冲突的实质就是价值观念的冲突。它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深化社会转型的重要原因。从表面来看,两种价值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如例道德价值信仰与利益价值信仰的冲突,政治价值信仰与文化价值信仰的冲突,等等。可是,一种价值和另一种价值就其本身来说是不会冲突的,发生冲突的是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信仰选择。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们往往因为追寻自己的目标而走得太快,没有停下脚步去真正思考一下自己的道德信仰还在不在,是否还会有恻隐之心。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要“一切向钱看齐”,只想着怎样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忘记我们做人最需要的优良品质。然而,我国的发展在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把政府所承诺给人民的条件都落实到实际中去,使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有所保障,这样才会大大减少那些因为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道德标准的人,才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发展、国民共赢的美好社会。
五、如何以文化的发展重建信仰体系,提升人的价值定位
信仰作为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是现实生活在人的精神意识中的内化,它蕴含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信仰,都可以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三大维度上去具体地探察它的内蕴。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下,如何以文化的发展方面来带动整个信仰体系的重建。
在当代,面对新的时代变化,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人的精神信仰体系。在坚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信仰体系,充实时代内容,这样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接受时代变化的挑战,战胜各种精神危机。
两千五百年前,管子就把“礼义廉耻”作为一个国家立国的根基了,“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一个丧失“礼义廉耻”的国家是不可能维持长久存在的,所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道德观的精华,使公民的道德意识得到苏醒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在振兴传统优良文化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是要有崇高的国家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作为保证的,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以人为本”,给国民个人价值的肯定和追求梦想的权利,让他们在重建自己信仰体系的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身朝着个性且全面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个人独立自由发展,价值定位得到提高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涛.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靳学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重建之信仰的发展维度.
篇2
建职工和谐之家
企业工会要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把“职工之家”建设作为维护职工与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落实集体合同制度。按有关规定定期签订《职工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保护集体合同》并定期检查,跟踪监督落实情况,确保职工权益得到合法保护。
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劳务合同,签订率100%,并跟踪检查。积极协调沟通职工利益问题。在涉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问题时,主动参与并主动与企业相关领导沟通,力争做到企业、职工“双维护”。从制度的建立到监督实施,维护职工合法权利,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投身企业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建职工民主之家
企业工会要加强民主管理,拓宽民主管理途径,把贯彻落实厂务公开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作为增强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主人翁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认真落实职工大会制度。坚持年初、年中组织召开企业内部职工大会,重大决策和经营指标计划及完成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工大会报告,职工审议、表决、通过的制度。坚持涉及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由职工大会审议、表决通过才能执行的制度。
坚持民主评议制度。年初组织职工对公司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并建立评议档案。做好年度各项先进评选工作,营造比、学、赶、帮氛围,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这些活动,从而增强职工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建职工温馨之家
企业工会要真心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增强企业的聚合力,把为职工办实事作为更好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坚持慰问看望退休职工、困难职工;看望生病住院、生孩子职工。坚持为企业工会会员办理住院互助医疗、特殊疾病医疗等相关保险,并积极做好理赔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职工图书室建设,并不断丰富图书内容供大家借阅学习,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定期组织职工召开座谈会,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而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建职工团结之家
企业工会要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把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增强职工交流沟通、加强团结,增强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加强活动区域建设。企业应设立职工活动室,配备乒乓球、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供企业职工使用;完善规范工会制度并制度上墙,“五亮”:亮组织、亮身份、亮职责、亮服务、亮牌子,在服务等方面虚心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坚持特色活动,每年根据企业实际,组织多项职工特色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职工兴趣培训班。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而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风貌,为公司职工提供展示、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进一步增强聚合力,促进工作效率效果的提高。
把工会建成职工娘家
企业工会要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各项职能,不断加强和完善工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提升服务能力。定期召开工会委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重点学习上级总工会相关精神,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同样需要我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在我国的每个公民个体身上的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即概括了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引导我国人民要遵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能够体现我们人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
1.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国家历史与个人思考结合起来,便能够将个人短暂的生命作为民族漫长发展的成果,并将有限的个体生活意义与几乎无限的民族延续结合起来,让个体自己的价值意义取得―种由民族历史锻造的厚度。中国显著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第二个特点是自己广阔的国土。爱国主义需要我们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整合进自己个人价值的内容系统。个人价值的内容不能只限于个人的物质享受和财富积累,甚至不能只限于个人的精神愉悦与知识追求,而必须超越个体的利益,将个人价值与更多人的幸福联系起来。民族精神的核心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相当于和谐社会的土壤。爱国主义还要求中国公民充分肯定自己国家发展的成就,自信有本国特色的理论、道路和制度。否定自己国家的进步和成就,对有本民族特点的发展理论、发展道路和制度体系缺乏信心,必然会动摇对自己国家前途的自信,否定自己对民族的感情,从而为我国社会带来的将会是不和谐的因素。
2.“敬业”相当于和谐社会的阳光
敬业即克制。没有克制,当岁月无情流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时候,就只有发出“时间去哪儿”的感叹了。克制与敬业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般,如影随形,相得益彰;而且一旦做不到克制,敬业也就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了。韦伯强调了文化条件对塑造现代精神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塑造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形成了克制的美德。韦伯把整个西方世界的兴起看作是克制美德的产物,这无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更要强调敬业精神中的克制品德。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敬业精神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古代社会如果不敬业的话,还只是影响到自己;而现代社会如果不敬业的话,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如果敬业精神在社会里普遍缺乏的话,那么这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会遇到困难。如果敬业精神在一个社会里普遍高扬,和谐社会的发展会顺利进行。敬业精神也是我们当下社会及其需要的一种传统美德,这样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阳光的普照。
3.“诚信”给予和谐社会建设的养料
真实、诚恳。不会有意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会有意歪曲自己主观意图的本来面貌。诚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与修为,而信则是一种外在的确认与表达。诚讲的是不能歪曲主观和客观的实际状况,更强调静态的真实;信讲的是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当更强调动态的坚守。静态的真实是动态坚守的基础,动态坚守也是静态真实的结果;内在的德性与修为会通过外在的言行加以确认,而外在的言行没有内在的涵养作为基础那也是难以持久的。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契约精神所要求的诚信维度也愈发凸显出来。
近代成为经济生活普遍组织方式的市场本质上是基于契约的,这又形成了中国公民诚信品德的第二个传统,即契约之信的传统。公民在现实中是相互依赖的,他们只有在交换合作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调节这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关系的办法,就只能是预先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彼此约束的方式来限制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冲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诚信的内涵是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它需要由更高、更重要的价值来引领和统率,当诚信的要求与更高、更重要的价值相冲突时,诚信需要服从那些更高更重要的价值。就是在爱国的基础上遵守诚信的规范也是让社会安定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和谐的社会,因而构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我们有诚信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思想的。诚信是每一个文明都很珍视的一种价值观,同样在西方社会也很珍视诚信这一价值观。
4.“友善”和谐社会的雨露
看到友善这个词语,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对待所有人都是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我认为友善也是以平等待人为基础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友善有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友”一部分是“善”,它的基本内容就不外乎是待人平等、待人如己、宽厚待人和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现代社会的基点,不在于传统社会重合的那部分家庭伦理关系,而在于社会的公共空间。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和逐步扩大,提供了人的本质的另外一种维度。而这个公共空间的氛围怎么样取决于友善的价值是否能够与工具理性共存。当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之后每一个公民都将能够获益。因此,总结起来说,友善体现为:它是人的本质的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剂;是每个公民都能从中获益的社会氛围。
友善是社会和谐的剂。现代社会的形成与相应的公共空间的出现与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相伴随的,相应地,兴起的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强调的是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并不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甚至由于工具理性推崇的效率挤压了人的自由空间,由于其支持的个人理性计算明确了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对立,它不是促进而是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工具理性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为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面对工具理性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正确的出路不是退回到非理性的传统社会中去,而是对之加以平衡和限制。在这里,就显示出了友善的价值。友善首先可以抵消工具理性的消极影响,给冷冰冰的效率原则加上了人情味。虽然重视效率,但也需要在此之外考虑公民之间的尊重和感情。其次,友善还可以限制工具理性的作用范围,将之控制在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某些领域之内,而不至任之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
篇4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和谐劳动关系 企业文化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凝练,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从对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关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价值关系中,“人”都是价值关系的主体,所有的价值均是以“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人”的需要为存在前提的。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和优先权。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就是要使劳动者能够更有尊严、体面地劳动,实现人性化劳动,这也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论。其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顺利进行,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的和谐进行和发展,客观上又必然促进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同时,由于劳动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它将会延伸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道德规范,并由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形成和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有企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骨干力量,是倡导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创造时代精神的中流砥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不能简单地把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仅仅当作劳动力来使用,而应该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应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而应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另一种是文化契约,又叫心理契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契约的关键,以此为规约,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即职工认同企业愿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总结提炼并不断完善企业价值理念,让企业的价值取向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让文化建设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职工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篇5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谐文化
一、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同样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上对竞争力的讨论。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在竞争力量的抗争中,总是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无论是哪一种战略,竞争最终落脚在企业的文化差异上。实现企业特有的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不同于其他企业、而且是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
而就中国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协作、缺乏合作竞争的理念,缺乏共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关键所在就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
笔者理解的企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企业所凝结、弘扬、倡导而形成的以和谐为特征,以体现“以人为本”,并且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一般表现为企业的使命、责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鲜明的企业外在特色等。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包括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内容。所以,社会和谐也必须要通过打造和谐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人的核心价值,必然涉及到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全球环境、企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必然要体现出一定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容角度分析,影响和决定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和谐素质、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企业共同观念的形成、学习型组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企业员工的和谐素质是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决定因素
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仅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也普遍具有低素质的特性。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世界知名优秀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有这种体会:企业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群体,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得多。
第二,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在与未来,影响着企业的和谐与气氛。如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约翰・鲍尔认为,只有幕僚和职工之间心心相印、精诚合作,企业才能发挥高效益。努力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企业的今天与明天努力奉献:而只是追求薪金的员工则只是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收入、奖金与待遇上,将企业当作是获得收入的单位,缺乏和谐精神的创造。
第三,优秀的企业员工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文化。和谐的本质含义之一就是员工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因此。当代的企业文化与以往的企业文化的区别就在于更加强调员工的合作与共赢,体现出鲜明的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企业管理中已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企业文化必不可缺的主要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能够创造出共同的“产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二)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因素
和谐社会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谐的企业也会从社会责任、利益观念、企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发展共同形成的文化观念的产物。它所包含的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企业文化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是以社会文化的内容、背景为条件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特征,必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得到反映与表现。社会价值观念、利益观念、和谐观念以及文化观念无不在企业文化中产生相应影响。
第三,和谐社会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和谐社会的社会精神是企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和谐企业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发展前提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三)企业共同价值观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石
文化的本质在于具有社会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所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性约束条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企业共同价值观从文化角度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因此,不同的企业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针对具体的企业所具有的文化,则必须是共同价值观念的综合表现。
第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不具有
模式的普遍性。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成功是指形成了企业家及广大员工都认同和恪守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与难以统一性。企业文化主要分为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原因就在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所导致的学习型组织、合作型人际关系的严重缺位,
(四)创造学习型组织是实现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保证
彼德・圣吉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这种能力获得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和谐的、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环境。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获得成功。要想使广大员工从被动参与转到向往和追求,就应尽快建立先进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引导和要求广大员工进行自我“修炼”,树立共同目标,越超自我,突破思维定式,主动参加团队学习,才能为进行和谐企业文化的建造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
三、总结
企业战略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它需要企业具有恒久存续的文化支撑,构建起的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同样应该带有中国特色。企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企业相应地也有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要使企业形成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教育、提炼、创造的过程。它集中地反映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对自身现实目标和未来使命的认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最高精神境界。
从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没有形成不同的企业内涵,形式上相互雷同化,缺乏个性,流于形式。没有对特定的企业核心价值科学定位,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形式的存在,外表的模仿或者雷同化的产物,没有很好地发挥战略支撑的作用。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格外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仁”、“和”的文化底蕴上,倡导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企业特色、具有不可模仿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应该早日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只有将我们倡导的核心理念和行为方式达成普遍共识,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才能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动。
所以,如何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和谐性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彼德・圣吉,变革之舞[M],东方出版社,2001.
2.李忠杰,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J],半月谈,2006(9).
3.陈飞虎,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IN],光明日报,2006-12-13.
篇6
关键词 影视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影视文化是建立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交汇点之上的综合性艺术文化类型,兼容政治、经济、社会、哲学、法学、文学、教育等多种社会科学富有深邃思想内涵的一个门类。影视文化以其“图文声像并存”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审美品格甚至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影视文化是承载社会价值观的大众文化
影视作品承载着人类生活的各种信息,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或文化消费的手段,而且体现着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承载和传播着各种社会价值观念,而且在交流和传播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社会规范方面起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其特点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深远。
在今天,电视已经介入到世界的多数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文化传播的及时性、快捷性、同步性。是任何文化媒介都不可比拟的。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电影作品可以通过DVD、VCD等形式被复制保存,并通过网络迅速地传播。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播放中的时空限制,为电影的观看和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的艺术相比,影视文化是一种贴近百姓的艺术,它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游戏广场。影视文化在传播中,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甚至是视频短片、MTV,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同时还承载了许多的文化理念。影视文化传播用直接、真实、生动的形象再现生活、记录事态、传播信息。让观众从直观化的视听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无论是新闻报道、专题讨论、实况转播,还是故事片、科技片、系列片等,都为各类形态的文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表现空间。影视文化的兼容性使它成为拥有综合性手段最多并得以全方位展示的文化载体。
二、市场化条件下的影视文化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影视作品也由原来单纯的政治类影片向情感、娱乐等类型转变,更趋向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影视作品在反映大众生活的同时。必然考虑收听率、收视率、上座率,它决定了影视作品能否在商品社会中生存下来。影视作品的商业化以及市场经济对文化的渗透,导致某些影视作品生产者价值观扭曲,将追求商业价值观作为唯一目的。特别随着影视产品迅速普及,电脑、光盘、互联网等主要媒体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影视作品中的许多思想观点、情感取向和审美取向,极大地影响乃至改变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对社会新思潮、生活新风尚、新时尚的塑造,是其它任何媒体力所不及的。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感到混乱、空虚、压抑和无所适从。影视以其便利的形式和条件,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日益成为学生们重要的思想源、心理依托和感情寄托的对象。大学生喜欢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影视作品,因为影视作品反映着大众的世俗生活,反映着物质消费和娱乐的合理性,许多影视作品中影视人物的行为思想为学生所追逐、所渴求、所效仿。但在消费文化的狂热鼓吹和利润的驱使下,往往会使影视文化走向浅薄、粗俗的一面,沦为享乐和满足感官欲望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渗透,推进“文化殖民主义”。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影视传播的途径增加,由于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西方文化的渗透与意识形态的入侵更加便捷,使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观念触手可及,很多青年大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影响,从而淡化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打破了我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特点。由单一的价值观信仰转为多样的价值观信仰:由充满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转为求实务实的价值追求:由集体本位转为重视个人价值:由重义轻利转向义利并重等等。
影视文化较强的感观刺激特点,与青年大学生爆发式的激情和青春期的特殊心理,一拍即合,社会上媚俗取利的作者投其所好。粗制滥造影视作品,诱导青少年陷入艺术欣赏的误区,就拿“异类影视片”来说,这种以暴制暴处理社会和生活矛盾的简单方式、渲染和夸张的武功、以及黑社会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极度扭曲、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刺激,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当异类影视形象成为学生的青春偶像时,学生的审美情趣发生鲜明的倾斜,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教育所传授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所起的作用。异类青春偶像主导着受教育者的情感和价值判断,使学生在教育与情感行为上产生矛盾和背离。
三、发挥影视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对策
1、影视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指导,唱响社会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价值体系,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要求的价值体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人们个体的、集团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相协调,这样才能够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打牢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作为文化的载体,影视作品必定反映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社会生活,传达出社会文化的各种信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进而体现出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从媒介的社会责任而言,影视作品应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找到平衡点。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驾驭者、使用者则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文化承载和传播功能,以及媒介开启心智的功能,使其肩负起教育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影视文化传播的思想文化导向应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影视文化的品位,提高道德情操,唱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发挥影视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篇7
【关键词】心理和谐 和谐社会 创新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角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转移到了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心理和谐的概念便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公民心理和谐不但有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公民心理和谐的基本范畴和重要意义
公民心理和谐一般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科学对待失败、成功、挫折等各种状况的心理健康状态。公民心理和谐的核心价值与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相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公民心理和谐作为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公民心理和谐也逐渐成为评判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代表着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着转变,即从原来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转为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公民幸福水平并重,这一执政理念的变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很多地方政府仍然片面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尽管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发生了干群关系紧张和大规模频发的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得到提高,而忽视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在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单纯地发展经济不但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还极易造成公民心理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心理和谐是提高道德文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因为公民只有达到了心理层面的和谐,才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不至于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相割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公民心理和谐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极大地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公民心理和谐无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探析
权利义务观念。中国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法律法规得到了全面修订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也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进一步规范运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个人维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在法治社会中,各项事务的开展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维护必然要求社会公众具备较强的权利义务观念,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法律规定得以真正地贯彻执行。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权利义务观念,才能够在法治环境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并科学地通过法律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权利义务观念的增强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诚信友爱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所谓诚信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帮扶,互不侵害对方合法权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公民的心理和谐既来自于内心的思想认识,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人必然与周围的人进行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维护,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为人处事以诚相待,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心理和谐。由此可见,诚信友爱精神是公民心理和谐的重要方面,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每个人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同样也是公民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在坚守自己信念的同时包容别人的思想观念,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尊重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包容精神对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有积极作用,从广义上来讲,这里所指的外界不仅包括他人,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并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任务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但是,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只有具备了包容精神,才能够有力地维护团队的利益,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公民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公民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公民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公民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公民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处理好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心理和谐要求社会成员必须科学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不能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公民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和谐主要源自于成功时所获得的满足感,而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自身的成功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无休止的生态破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必须正确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再次,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每个社会成员由于自身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职业以及的不同,都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思维模式可以使公民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最终达到心理层面的和谐状态。而消极的思维模式则可能造成公民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激化,非常不利于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公民心理和谐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已经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变换思维模式,产生出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社会活动。从创新的定义可以发现,创新是一种智力创造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创新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人才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积极培养公民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战略意义,而这也是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科学地认定自主创新才是未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大批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科学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篇8
关键词: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构建现状
“和谐”不仅是指事物本身协调、均衡、有序的l展状态,更指一个具体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乃至冲突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和谐家庭构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 和谐家庭具有家庭关系融洽、氛围温馨,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邻里和睦等特点。
一、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构建的重要意义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持基础,对于回族相对较多的西北地区,回族和谐家庭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为地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也是家庭成员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基于和谐家庭内涵以及构建和谐家庭对于社会、家庭、家庭成员的积极作用,探析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建设取得的成就
随着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区活动的多样化、人们社会经验的积累,加之西北地区基于少数民族较多,社会致力于多民族团结共处的不断努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已实现较大进步。
回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友善是重要内容,本民族伦理文化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规范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持有效传承。
三、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本土文化受到冲击,无论价值观还是道德评价都明显不同于中国传统标准,其对于人与人平等关系的强调得到大部分年轻人的认可和提倡,但受开放、自由思想的影响,更多复杂的家庭问题日益突出,如婚外情、第三者、多元的婚恋观等,在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受多元婚恋观的影响,加之社会的极速发展,跨民族、跨地区通婚较之前也显著增多,长辈、晚辈对于异族通婚的看法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标准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家庭成员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的不同步,个体对于多种价值观的盲目遵从或摒弃以及跨省区婚姻带来的磨合问题,都使得在多元化价值的冲击下,西北城镇回族家庭产生不和谐问题的可能性增大。
(二)家庭关系的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对于家庭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明显减少,生活方式出现变化;同时,随着女性地位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夫妻关系日益取代代际关系传承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双方更为独立自主,个体本位开始超越家庭本位,个人价值也高于家庭价值,现代明显权利意识高于责任意识,婚姻关系脆弱,在家庭发生问题时,彼此不愿意承担,而是相互埋怨。而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而言,在此基础上,回族家庭特别是西北地区回族家庭受本民族部分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庭以男为主,以男为强,即我们通常理解的“大男子主义”的理解性存在与现实变化使得家庭中女性对配偶有很高的期望,这与实际中夫妻的独立、责任承担力差相冲突,离婚率持续上升,单亲家庭也明显增多。
(三)复杂的代际关系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随之变化,传统大家庭解散,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在价值观上,晚辈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追求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长辈们却有着为国家为后代谋福的责任意识,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在消费观念上,晚辈们轻价位超前消费;生活习惯方面,晚辈们由于生活节奏较快,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的生活习惯也全然不同于长辈,两辈人之间彼此互为打扰;在养老问题上,老人的实际需要与晚辈的实际给予有现实差距,在情绪的影响下,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加之西北城镇回族的长辈们较之晚辈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强,而晚辈们的生活成长环境已全然不同于长辈,其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明显区分,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那么在更多问题的认识上两辈人存在分歧,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当代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途径
(一)家庭自身积极调整
那么西北城镇回族家庭,其可以积极发挥回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家庭增强自身积极调整的,回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以及对两性平等的强调等等对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是要重视建设良好家风,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都有受动和能动的方面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良好的家风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体而言具有感染、促进和约束的作用。注重良好家风的建设,从而使得家庭环境与个体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积极开展心理调适
在积极利于回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庭自身调节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而言,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当问题发生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提前对居民在心理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化解矛盾、冲突,减少不稳定因素,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家庭和谐的目的。同样,在多方协作,重视心理调适工作同时,关键还是应该引导家庭自身加强科学心理调适意识,对于西北城镇回族家庭而言,应结合其心理问题的民族因素的影响,加强与专业心理机构的合作,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加解决家庭矛盾的渠道和方法,从而助力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
(三)建设社区与清真寺双向合作平台
清真寺对于每一个回族家庭而言,都不仅仅只是宗教活动的场所,特别是城镇的清真寺,每个清真寺都有其辐射的隐形社区,对于回族群众而言,清真寺发挥的实际作用在很多方面是和社区管理一样,更多地是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大小方面。而社区在协调处理回族家庭的矛盾方面,有其局限性,那么建设社区与清真寺双向合作平台,不仅仅有益于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的构建,对于加强回族家庭、回汉家庭之间的交流以及打造社区整体的和谐环境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杨雄.和谐家庭: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怀承.中国家庭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李萍.现代家庭和谐心理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4]沈洁.论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1026.
[5]张麒.论和谐社会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学刊.2006,6:15-17.
[6]李光玉.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08,5.
[7]海存福.回族家庭教育的特点[J].回族研究.2001,02.019.
[8]李蕙.回族族际通婚家庭关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篇9
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调节器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规范的调节作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要有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规范的“调节功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向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版权所有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鲜明提出,可以使人们能够按照这种社会规范的要求,不断地衡量和测定自己的行为,或坚持、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力图不断地同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一种有序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
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因此,“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正向性的激励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反向性的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正向性的激励工作还是反向性的调解工作,都离不开道德价值的支撑和指引。
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提升的助推仪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素质提升作用。一个人的荣辱观的社会化程度高低,决定了其文明的水平,从而也决定了其发展的限度。无论中西方对道德与人性的关系之认识有多大差异,但对道德特别是荣辱观对人的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是一致的。事实上,道德及其荣辱观教化的程度,在客观上决定了人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而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靠两条一是社会制度,二是人的素质。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贫困生资助 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