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科手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科手术培训

篇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methods of neurosurgery in medical colleg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s are more passive and the training effect is not ideal; medical students and junior physicians lack the operation practice of hand-eye coordination under the operating microscope, the principle of the instrument and the related technical knowledge.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new way of teaching, which can make the medical students and junior doctors operate surgical equipment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and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microneurosurgery.

[Key words] Microsurgery; Surgical equipment; Equipment training;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在跨入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科技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的不断进步,当中受益较深的包括神经外科[1]。显微神经外科学以使用手术显微镜为特点,被人们誉为近代神经外科成长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从此神经外科学开始了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显微神经外科学的成立,也让神经外科在治疗技能上产生了跨时代的飞越,继而全球开始广泛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神经系统内疾病的外科治疗发生了重要改变,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提升,最大程度减少了并发症和病死率[3]。然而现阶段医学院校的培训模式还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快速发展;所以对医学院校的培训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器械培训教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与实践,现做如下综述。

1 神经外科手术教学概括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取代了传统的肉眼下手术操作。在显微镜下可将视野放大5~20倍,清晰显现病灶区域,能够更加精确运用各类显微手术器械对病灶进行切除,且尽量完好保留正常的神经组织,最大程度减少医源性手术创伤[4]。虽然有了高科技的设备器械,但如果医师技术不够娴熟,同样会影响效果。所以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器械的使用技术,是成功进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术中风险的预防非常重要。因此,术者需要掌握显微神经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与解剖神经知识;能在显微镜下手和眼、左手和右手等熟练配合,动作协调等[5]。可是,在我国目前医学上的教育培训方式下,不管是研究生还是住院医师,接触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机会较少,在显微神经外科的设备器械知识上非常欠缺,使用相当不熟练;并且缺少潜伏性医源损伤的基本常识,更无法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况且刚完成学业的医学生以及缺乏临床经验的部份医师,缺少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系统化培训,无法与资历丰富的手术医师进行有效配合,从而使整个手术的效率和质量无法达到最佳,甚至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组织损坏[6]。因而针对在校医学生和神经外科资历浅的医师,打造一套由易到难的规范性、系统化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器械操作技能培训是当前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自身技能和专业水平,为我国神经外科培养出高水平的医务人员。

2 显微神线外科手术临床上所面临的问题

2.1 被动的培养教学方式

通过培训和考核,能让校医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手术器械及其用途、结构和需注意的事项等,然而关于先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和器械,在校医学生和在职资历浅的医师却并不了解,使其无法在实践操作中有效配合阅历丰富的手术医师。在当前的医学专业培养教学阶段上,并没开设规范性、系统化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的基础知识讲解课程,更谈不上实践操作,此类知识和技能往往都是医学生结业就职后在临床上边学边用。然而此种培养教学方式在就职后因医师的技能问题,让医患双方都付出了较高代价。因此,医学院校组建一套系统全面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器械培训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2.2 缺少手术显微镜下手眼配合的练习

篇2

2013年9月~2014年6月我们已对4批100名学员进行了腹腔镜虚拟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轮转的低年资外科医师、研究生、进修生,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习人数及专业分布:4批学员共计100人,其中妇科20人,普外科医学论文40人,进修生10人,临床医学本科生;分组与培训时间:每2人一组,一组一机,每组集中训练时间一周共计30个学时。 

1.2方法 

1.2.1虚拟训练内容 

1.2.1.1按不同层次对象设置不同层次课程体系的内容:①编制有独处之处的“腹腔镜外科手术学”教材;录制相应的手术视频,加强理念教育,贯彻微创外科的观念,建立较规范的微创外科手术理论教学内容。②编制“腹腔镜外科手术学”课程的材的基础上,按不同层次人员编制出相应的教学大纲,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教学要求。③通过模式化、由易到难的操作体验,设计不同的进阶课程,模式化分级和等级内分层教学: 

等级一:腔镜下牵拉,切开,分离,钳夹; 

等级二:腔镜下止血,打结; 

等级三:腔镜下缝合,吻合; 

等级四:动物试验,包括模拟教学; 

等级五:活体手术。 

分解整个手术操作步骤,逐项练习, 逐个击破,从而串联起整个手术过程,分解如下(见图1): 

④建立完整,有效的测评考核模式:按照国际通用的操作型技能观察量表(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进行评价(见图2): 

1.2.1.2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腹腔镜外科手术学”课程体系的运作模式:①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②完善“医学教学中心”网站(页)的建设,以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要;③制订相应的管理与运行规章制度;④因为“腹腔镜外科手术学”课程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四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技能和探索性实验等。为把有效的时间与物力投入到综合与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故拟将第一部分内容制成多媒体和可以人机对话的模拟实验。即多媒体的制作与虚拟试验软件的开发。 

1.2.2虚拟操作教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2.2.1考虑了不同层次对象建立了不同级别的“腹腔镜外科手术学”课程体系,从而实现模式化、由易到难的进阶课程体系的目标。 

1.2.2.2打破学生以往“以观摩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体系。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新的考核方法,突出知识综合能力,独立操作学习能力。 

1.2.2.3把“腹腔镜外科手术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临床教学中心的建设有机地进行了统一。 

1.2.2.4通过教学平台与科研平台的同步建设,以理顺原来诊断学、外科学和动物外科学三个教研室因教学中心的建设而产生的教师理论与实验脱节产生的矛盾。 

2 培训效果 

将基于模式化的腹腔镜虚拟训练应用于教学培训中,这是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引入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手段的初步尝试。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模式化虚拟训练,让学习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技能,使其适应从肉眼直视操作到观察二维平面图像操作的视觉上的转变,训练学习者的腹腔镜手术中手眼配合、左右手相互协调的能力,并且熟悉和掌握了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基本使用方法,让其进入临床实际操作时不会对镜头和工具产生陌生感。并且临床带教医生反馈意见表明,有虚拟训练经验的学员比没有经过模拟培训的学员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实际操作中,同时手术操作也能更好的按照规定操作,相比较之下,带教医生更愿意让进修医生上台手术进行体验阶段。 

3 讨论 

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对21世纪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手术学的教学是医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按照教育部高教[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和重庆市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精神,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切实做好操作技能课程的建设。因此,搞好医学操作实验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形势所趋,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素质医学生培养的需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医学发展领域非微创外科莫属,腹腔镜技术也会成为每个外科医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培训则是缩短学习曲线,顺利开展此项技术的必经过程[2]。目前,我国基础教学中还未展开微创外科手术教学,我国普及腹腔镜技术仅仅是在一些大型教学医院举办学习班、研讨会及手术观摩上,缺乏医师对腹腔镜手术规范的临床前培训。并且在腹腔镜手术技术培训规范上处于初级阶段,只是通过临床熟练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员手把手地教,学习者也只能自己通过观看、参与担当助手等经验逐步摸索和体会。由于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学习都是在实际手术中进行,所以存在许多问题,如:风险性大、学习者的耗时较长、理论指导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规范等。在欧美国家,对从事腹腔镜外科的医师及本专业医学生已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资格论证和质量控制制度[3],有严格的训练大纲,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培训大纲。 

因而,把微创外科技术引进到医学生手术学中基础教学是可行的,也是现在临床所需要的,在传统外科手术学理论教学中应加强微创外科的观念,需要建立规范的微创外科手术理论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首先在掌握传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可以引入微创手术基本技术训练,并且是学院通过对动物或计算机进行模拟手术,练习微创手术的基本操作规范与过程,让其医学生更好的了解微创手术技术,打好基础进入临床,我们将逐渐使用这种培训的初级阶段前移,将选择部分临床医学生在外科手术中增加腹腔镜实验教学内容,以期达到预定的效果。 

为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模拟教学中心与美国强生公司合作建立了腹腔镜操作的虚拟培训部。这是一门虚拟医学教育技术,将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微电子技术、行为学为一体的研究。在虚拟环境中,学员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一个仿真实环境的完全互动的患者环境,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力感装置的完美结合,成为当今世界先进的将视觉、触觉、听觉结合为一体的医学虚拟系统,并特别突出了“力反馈”技术,使用者能更好的感知对操作执行,学员通过在这种无风险的虚拟环境下不断的反复训练,受训者能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技能,为进入临床实践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4]。 

参考文献: 

篇3

方法:对我院发生的102次护理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对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认真进行分析,观察事故的发生与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

结果:管理因素、患者因素和护理工作者因素是外科护理中的主要因素,其中护理工作者因素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护理工作者因素、患者因素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结论:对于外科手术的护理应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外科护理工作者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外科手术 护理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4-02

外科手术护理的安全性对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危存在直接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手术的失败,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护理工作时,对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要严格遵循,不得仅将其作为一种形式,同时护理工作者还应确保在护理过程中不出现过失,让患者在治疗和恢复中获得安全有效的护理。本研究结合了我院的一些情况,对外科手术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外科手术护理过程中总共发生102次护理安全事故,对导致这102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结果

将外科手术护理安全事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类,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得知由护理工作者因素引起的护理安全事故百分率最高,因此护理工作者因素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护理工作者因素、患者因素与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3 讨论

由于外科手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的特殊工作,护理风险始终贯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手术的整个过程[1],因此外科手术中安全的护理对于整个手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降低手术中的风险,提高手术效果,对于手术护理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必须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3.1 危险因素分析。

3.1.1 护理工作者因素。①在传统的手术护理方式中,巡回护士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手术类别来预测和预防手术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因此常使手术中的护理工作不能比较紧密的衔接。②工作作风缺乏严谨。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要求,态度不认真,缺乏手术室中的无菌观念,对于器械没有进行严格查对和消毒,思考问题没有全面化,使要求和制度仅限于一种形式,不能够有效的遵循。③工作方法缺乏科学性、缺乏理论知识、护理的技术水平较低。外科手术是一项不容易掌握的工作,同时对于护理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护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经验,则会对手术的进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外科手术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1.2 患者因素。①不能积极配合手术工作。有些手术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因此手术前须对患者禁饮和禁食,但一些患者仍在此阶段擅自进食,从而导致手术中出现事故。②患者自身的手术耐受力较低。手术是一种对患者身心创伤比较大的治疗手段,有些患者由于年龄或一些基础疾病使机体的耐受力较差,让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因无法耐受手术而导致手术失败。同时一些患者对于手术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使血压出现上升,从而影响了手术护理工作的进行。

3.1.3 管理因素。①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实施的管理措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②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方法,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护理工作者缺乏有效的监督作用。③护理工作人员缺乏,每个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3.2 防治措施。

3.2.1 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法制教育,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比较大的联系,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是安全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充足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护理工作时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减少手术安全事故的重要条件,定期进行培训,举办各种护理讲座[2],督促其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注意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让其能够更好的完成护理中的配合工作,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

3.2.2 在手术之前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能够完全按照医嘱要求自己;对患者机体的耐受力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对于患者存在的一些基础疾病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控制,减轻其对手术护理工作的影响。

3.2.3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4],加强监督工作,严格控制外科手术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提高医疗水平,手术室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意义重大[5]。

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虽不能完全消除,但作为外科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手术护理工作高风险性的认识,尽一切努力防治手术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珍芹.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14-115

[2] 韦喜艳.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对策[J].北方药学,2011,8(3):88-90

[3] 郎芳.护理危险因素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8,20(3):654-656

篇4

1.1一般资料:我院将护理安全文化运用于手术室等外科护理管理中。我院目前合计有6个洁净手术间,每年的手术量大概在3000台;手术室护士合计22名,均为女性,护士年龄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28.6±1.7)岁;护士工作的年限为1~23年,平均工作年限为(8.4±1.5)年;中专学历7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5名;职称:护士9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3名。将2013年6月~12月未提倡和实施的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60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108次当作对照组;2014年1月~6月提倡及实施护理安全文化期间的40名外科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半年1592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45次当作研究组给予研究比较。

1.2护理安全文化实施方法

1.2.1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外科安全管理重在预防。要对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让其充分意识到安全护理之意义及价值。护士长应该针对过去存在的各种护理安全问题及教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人员熟悉外科患者护理规范以及医疗事故的相关的处理条例;加强护理风险识别的教育,并科学制定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2.2树立“安全第一”的护理理念:在日常的外科护理工作中,要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并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护理理念,积极倡导对患者要有爱心,细心与耐心地做好护理工作,在工作态度上一定要有责任心及上进行,护理安全从我做起,基于护理安全理念出发,做好每一个护理操作,认真配合好每一台手术操作。此外,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对做好外科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医院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护理安全技能的培养,通过教育培训,让护理人员端正护理安全的态度,让护理人员明确如何尊重患者的健康与尊严,如何关注患者的安全、如何珍视患者的生命等[2]。

1.2.3建立非惩罚性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要积极构建出一个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并能够善于发现错误之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护理过程中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建立非惩罚性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就是防范类似错误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种措施。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外科护理水平。具体的流程为:①当事人如果出现不良事件则应该向护士长报告并协助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不良事件,努力把不良后果控制在最低水平;②当事人在事后要及时并且详细地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及处理的方法等。护士长要不定期地针对这些不良事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及讨论,并科学制定出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案[3]。③要保护不良事件的责任人,不要仅仅是惩罚责任人,而是要着重改进护理方法,并且引以为鉴,让错误能够起到良好的提醒作用。

1.2.4加强跟各协作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外科手术过程属于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涉及到病理科、血库、器械科等部门的合作。所以要不断加强跟这些协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比如,患者身份的确认应该运用姓名和手腕带等方法进行核对;实施手术的部位之确认要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等三方一起核查,以提升安全性。

1.3观察指标: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外科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率等临床护理指标。

2结果

研究组中40名外科手术医师有39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感觉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5%;1592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45次,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中40名外科手术医师有30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感觉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1560台次的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108次,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9%。由此可见,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篇5

在美国,如果说要做标准培训的话,大概需要七八年手术经历。五年是普通外科专科医师的资格,再有两到三年要获得正式高级医生专业培训。有些采用了快班形式,即七年,三年是普通外科,三年是胸外科,还有一些整合的培训。总的来讲,需要花六到八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有手术的经历。

在培训当中,需要多少钱的投入?在英国大学要读五年,大概花24万英镑;接下来还需要有两年的普通外科的培训,大概要花4.7万英镑;西药还要有两年的时间,也需要花3万多英镑;接下来还要有五年高级外科培训,需要花6万英镑;还有一年医师的培训,3万英镑。在英国接受外科培训的话,从大学学历一直到最后医师资格总的来说需要花40多万英镑。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在英国,医学的学位是非常难得到的,因为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外国人是没有政府资助的,就需要花那么多的钱。

怎么样能够有一种创新的外科培训?严肃游戏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培训方法。如果我们想要对外科手术进行模拟,我们能做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严肃游戏是可以减少培训成本的。第二,它还可以减少培训时间,学习曲线也会变短,还可以更好地提高手术娴熟度。因为你做得越多,在实际手术当中信心越足,严肃游戏还可以很容易地重复做,可以用电脑软件重新做。

严肃游戏是否真正能够产生一种特别逼真的解剖和生理特征呢?应该说严肃游戏现在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这方面的帮助,比如说电脑游戏、视频游戏,医生就在玩游戏。我也曾经做过非常简单的谷歌搜索,键入医生玩视频游戏,有很多的搜索结果。当他们玩手术游戏的时候,可以在这里锻炼更多的手术技能;而且医生玩游戏玩得很好的话,也可以使他们在手术当中更加有信心。医学院的学生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帮助他们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有更好的逼真的体验,所以说有很多的医学院或者说医生,他们都采纳了手术的严肃游戏帮助他们培训。

再看看技术方面。对于严肃游戏来讲,特别是对于手术培训,需要有3D的保真度。逼真度、互动、以及用户的界面,对于手术培训游戏来讲是很关键的几个模块。到底这些游戏怎么样能够帮助我们呢?导管插入培训,有三方:第一方是患者,第二方是医生,在中间有一个设备,有不同的管和不同的形状,必须要把不同的管患者的身体里面。有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器械,比如说插入脑子里边的话,需要特别精细的线,在游戏里面可以看到手术时有一个真实的场景。

在互动方面,我们需要对脉管系统和导管之间互动实时模拟。比如说像心脏内的干预是非常精细的,需要有三维立体的成像,我们也有很多专利,对于插管模拟的专利。最后需要有手眼协调。什么叫手眼协调呢?比如很好的打字员从来没有见过看键盘,他看的是显示器,看一下到底键入的东西是否有错误。当然在开车的时候很少看车轮,我们只是看车的前方,这些技巧是需要时间锻炼而成的,这就是手眼结合。医生会用一些设备,比如说注入,他会看监视器,还可以看到导管是否已经进入了血管,也使用了一个设备,从显示器上也可以看到插入的位置是否是合适的。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有视觉化、互动和用户界面,但是真正的挑战需要有一个模型,非常的逼真,要高保真度,和现实是非常接近的模拟。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手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工作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以及患者投诉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投诉事件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是一项减少手术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应该深化对核查工作的认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减少因此产生的医疗纠纷,提升医院声誉。

关键词 :手术安全核查;问题分析;依从性;干预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54

医疗机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安全,资料表明,每150例入院患者中有1例因为医疗差错而死亡,而其中三分之二的事故发生与手术治疗和外科护理相关[1]。在意识到如此众多的医疗事故与手术治疗相关后,为保障患者安全,医院采取了干预措施,包括增加外科手术的培训工作、增强手术室协同工作质量等措施,此外,也发展了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表。世卫组织手术安全研究小组的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表应用效果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的8家医院中,引入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表后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从11.7%下降至7.0%[2]。然而,在我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医院工作人员对于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相对较低[3]。本研究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在我院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2年4月干预措施实施前我院共进行1568例手术,其中泌尿外科手术278例,妇科手术320例,肛肠科手术296例,B超介入手术450例,普外科手术224例;2012年5月~2013年4月干预措施实施后我院共进行1780例手术,其中泌尿外科手术316例,妇科手术349例,肛肠科手术367例,B超介入手术429例,普外科手术319例。我院共有手术医师80名,其中主任医师16名,副主任医师23名,主治医师31名,医师1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19名,本科学历61名。我院共有麻醉师1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名,医师7名;研究生以上学历1名,本科学历16名。我院手术室共有护士2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护师13名,护师11名;硕士1名,本科11名,本科以下15名。

1.2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方法(1)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培训和教育。准备最新详尽的资料,动员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手术安全的核对是一项多分工多部位合作的工作[4-5],涉及到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的协同合作,因此培训对象要全面。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并结合本院因安全核查不到位而引起严重后果的实例进行教育,培训方式多使用幻灯片、视频等,既生动形象,又能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2)明确责任。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手术安全相关法律[6],增强安全意识,按照正常程序完成手术安全核查工作,防范于未然。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共同完成术前准备,加强团队的沟通,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警并进行交流,如预计术中出血量,进行术前备血,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明确三方责任,护士应该完成的工作一定按照要求完成,各自履行自己的责任,对患者和医院负责[7-8]。(3)加强管理,奖惩分明。医院从上到下都要做到足够重视,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工作开展初期,管理组长不定期进行巡查并指导,使工作顺利开展。每周抽查手术安全核查工作表的填写情况,对于按要求完成的予以奖励,与绩效挂钩,对于未按要求完成的要进行一定的处罚,并以因未做好核查工作而导致的严重医疗事故为例进行教育。

1.3评价指标(1)依从性。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进行评价,共分为5个条目,总分25分,其中≥20分为依从,<20分为不依从。该部分经Cronbach′s α值检验,问卷的整体信度值为0.758,证实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投诉。由护士长记录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实施前后手术室投诉事件,并将其录入电脑进行存档。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投诉事件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比较(表1)

2.2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投诉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然而手术同样也与并发症和死亡密切相关。据统计,发达国家中,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为0.4%~0.8%,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为3%~17%,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更高[9]。因此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必要。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在我国引入较晚,制度尚不健全,因此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存在核查不规范、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的问题,并未真正起到改善医疗差错的作用[10]。

本研究针对工作人员进行手术安全核查工作培训和教育,建立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等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工作人员的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依从性显著提升,对于核查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并真正付诸于实践之中,使得我院患者投诉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甚至达到了杜绝的程度,效果非常明显。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是一项减少手术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应该深化对核查工作的认识,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手术安全核查工作的依从性,减少因此产生的医疗纠纷,提升医院声誉。

参考文献

[1]Haynes AB,Weiser TG,Berry WR,et al.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global population[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0(5):491-499.

[2]de Vries EN,Prins HA,Crolla RMPH,et al.Effect of a comprehensive surgical safety system on patient outcomes[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3(20):1928-1937.

[3]吴玉联.手术安全核查表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106.

[4]Semel ME,Resch S,Haynes AB,et al.Adopting 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could save mone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US hospitals[J].Health Affairs,2010,29(9):1593-1599.

[5]凌丽娟.前馈控制在防范手术室安全隐患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25-26.

[6]Conley DM,Singer SJ,Edmondson L,et al.Effective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implement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1,212(5):873-879.

[7]秦宝聚.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72-74.

[8]王莉.手术患者接送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7):966-966.

[9]Bliss LA,Ross-Richardson CB,Sanzari LJ,et al.Thirty-day outcomes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a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2012,7(4):78-80.

[10]Cullati S,Le Du S,Raё AC,et al.Is the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 successfully conducted?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operating rooms of a tertiary hospital[J].BMJ quality safety,2013,4(2):98-101.

篇7

“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 外科手术学

一、兽医外科手术教学现状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也是基础理论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一门临床课。外科手术学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兽医外科手术学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更着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外科手术的复杂性、个体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手术过程,一直是长期困扰着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难题。传统的外科手术教学还存在如下弊端:如教师做手术示范,学生直接观看,往往有很多手术细节难以被学生观察清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较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以理论授课为主,集中进行实训授课,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自学意识不强,总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无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等。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在教学中,既可先讲理论内容,用以指导实际操作,也可从生产实习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提高认知程度,还可以在实习教学中,就现场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最终达到教、学、做合一。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设置与实施方法

该研究通过建立《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该体系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更新、操作训练的强化与考核等方面全面进行了改革,并用以此教学方法对我系08级学生一年的教学摸索实探,对我系09级学生以此教学方法进行检验。

1.实施对象

选择我系09级三年制畜牧兽医专业二个班级共112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54名)和对照组(56名),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基础知识和专业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可比性。

2.实施方法

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综合技能操作考试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采用“理论讲解一示教一学生练习”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一个个教学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边学习、边演示、边实训、多媒体课件、模拟动物外科手术处理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各学习情境教学中逐步掌握外科手术消毒与灭菌、麻醉、组织分离、止血、缝合、绷带、头颈腹部手术、手术前后护理等常见外科疾病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一体化教学还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一体化教学模式前期工作的基础条件。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大纲、教材(初期可结合教学实际,自编讲义作暂用教材,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现状的教材)。

(2)一体化教学要求:实验室一体化、教师一体化。实验室一体化,建立功能完备的多功能教室,融教室、实训、考核于一体,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等多种功能,多功能实训室由专业教师兼管,使专业教师与专业教学设施“零距离”接触,激发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热情,方便教科研活动。此外,必须配备专门的实训动物房,外科手术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训动物,每次手术后动物需要一个较长的身体恢复期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手术。在专业整体课程安排上也要设计合理,如在外科手术课程与解剖课程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考虑到课程间动物的交叉使用,手术课程中手术效果差、动物身体状况差的动物可以用于解剖课程。

(3)教师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亦为实训指导老师。一体化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在课堂上是教师,在实训中是实训指导老师,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操作演示传授技艺,还能解决现场技术问题。一体化教学初期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还比较差,因此还应配备额外的实训指导师,以保证教学的有序性。

(4)建立多元化实训考核体系。构建多元评价指标体系,以多元评价促进教与学过程改革,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平时技能训练操作过程的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学习态度,保证成绩评定更客观、更公正性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扎实掌握手术基本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主观上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兴趣和操作水平,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

四、结果与讨论

1.统计学处理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采用统一的手术实训操作进行综合考核,采用Z检验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实验组优良率为68.71%,对照组为34.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作预习,设计安排内容,通过学习情节让学生理解、体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思考,知道学习的目标;一体化教学,需要老师既重视教的过程,又要重视学的过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现场示范,通过这种情景化仿真教学,增强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从而对知识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通过亲自设计、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提高了参与度,将可以解决的基础知识交由学生自主解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学习内容得到巩固,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毛爱武.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小管理企业科技,2008,(22).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040-03

心胸外科常常收治各种胸科手术后的重症危重病人,常涉及或毗邻重要大型脏器,由于病人刚刚接受完手术,身体处在极度的虚弱状态,易造成各医院感染,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感染途径包括由于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治疗器械污染、空气、手、水和食物污染等引起的以肺为主的呼吸器官感染,由于长期留置尿管所导致的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体外循环机等引起的相关感染和手术部位的切口感染等[1]。其中,手术部位感染是心胸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之一[2],据报道外科切口感染率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40%以上,是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的医院最常发生的一种感染[3]。国内外许多护理界学者对心胸外科病人切口感染监测和控制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诸多研究,本文将其综述如下,为心胸外科手术切口的抗感染护理提供参考。

1 心胸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手术后切口感染涉及患者和手术操作两方面的多种危险因素[4]。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列出了3项危险因素指数,即患者全身状况差者,手术切口属污染、感染者,手术持续时间长者 [5],本调查结果与国内报道相符。

1.1 术前的危险因素

有报道称术前备皮也是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据报道,近年来很多研究显示毛发去除是一个感染危险因素。用刀片剃毛易在皮肤上留有伤痕,增加较深皮层细菌定植,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1]。患者抵抗力下降及外科医师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不严格等亦是危险因素[2]。

1.2 手术期的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延长、急诊手术及患者危险指数升高时,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增高,有学者在某医院抽样调查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78%,其中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5.77%,高于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39%;手术时间>2h 切口感染率为0.53% ,高于手术时间

1.3 手术后的危险因素

1.3.1 手术部位致病菌感染 心胸外科无菌手术后的切口感染致病菌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大部分为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多为绿脓菌、变形菌、荚膜杆菌属)[7]。目前引起感染的致病菌通常为厌氧菌及需氧菌,这些细菌多具有耐药性,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而且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医院其耐药菌株也各不相同[8]。

1.3.2 患者自身固有的菌群感染 内藏菌群的污染和皮层携带菌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手术伤口感染来源。术前没有进行有效消毒,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并发术后尿路感染都是手术伤口感染的来源。

1.3.3 病室空气因素 病室非清洁的空气也是心外科病人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物品污染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高峰为晨间护理时和上午11―12时[2]。

1.3.4 患者自身体质因素 心胸外科监护室主要收治心胸外科术后的患者。其特点为:以儿童、中老年患者占多数,抵抗力低;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伤口暴露时间长;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局部抵抗力低;术后伤口疼痛,呼吸、咳嗽受阻,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医院感染[2]。

2 心胸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检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系统、主动、连续地观察一定人群中的医院感染发生和分布以及影响染的各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指术中的接触播和空气浮游菌,通过各种途径降落于手术创面而引起的感染,因此,不但要加强手术室、监护室的空气、物品消毒工作,还应对空气、物品进行细菌学监测,通过监测及结果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1 实施严格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

制定详尽、明确的监护室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考核,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医院感染办不定期深入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科室在规定期限内落实完成,所有资料留档备查[9]。

2.2 加强细菌学监测

每月进行细菌学监测,包括层流室、治疗室、病室、治疗车、餐桌、工作人员的手及开启的消毒液。

2.3 实行严格的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制度

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早期发现感染流行趋势,对避免感染暴发流行至关重要。感染办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控制感染蔓延[9]。

2.4 做好病房及监护室空气监测

场所包括病房、病房外走廊、监护室和监护室通道,检测空气包括病房和监护室无患者,消毒后使用前的空气,采样时段包括术前、术中、术后[10]。空气监测结果反映病房和监护室空气的清洁度,污染的空气有导致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2.5 做好物品监测

包括病房及监护室的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重点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灭菌物品。因此要加强手术室、监护室的空气、物品消毒灭菌工作,继续进行短期目标性监测,并评估改进上述控制措施的效果。物品监测结果反映病室、监护室内消毒物品污染程度,有导致伤口感染的可能性。

3 控制心胸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很多,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与配合,包括医师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护理以及患者全身状况等,但切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控制措施的监测是徒劳的[11]。手术医师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与控制结合起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取得手术医师的配合,提高医师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与责任,以逐步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3.1 做好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护理管理

3.1.1 学习洁净手术部的建设标准是做好手术病员感染护理干预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已经把建立洁净手术部(室)作为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院感染的必要措施之一。卫生部2000 年颁布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使我国有了统一的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和规范,包含了建筑、医

技装备、消防设施、洁净手术处理、室内建筑装饰、电气、自动化控制、医用气体以及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复杂系统[12]。直接影响着洁净手术部的最终目的――手术感染率。每个胸外科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它是作好术后医院感染管理的理论基础。

3.1.2 全面开展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控是做好胸外科感染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有学者提出开展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控需进行以下项目:

3.1.2.1 沉降菌浓度 主要用于监测静态条件下的手术区和周边区的细菌沉降数,定点定位检验高效送风口细菌过滤的有效性。

3.1.2.2 悬浮菌浓度 主要用于动态监测手术运行状态中的实际细菌浓度。检测和预测特殊手术综合因素下的感染危险性。

3.1.2.3 含尘浓度 主要用于监测静态洁净度的级别,定点定位检测大于等于0.5 p.m 尘粒数和大于等于5 p.m的尘粒数。

3.1.2.4 压差 主要用于监控洁净手术部内各区域的正常压差。防止发生由于气流走向产生错误而导致手术感染。

3.1.2.5 温度 手术环境的温度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密切相关.温度的控制实际上是控制细菌浓度的有效手段。

3.1.2.6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与细菌的生存率密切相关,恰当的水分是细菌的营养源。

3.2 护理措施

3.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

病房尤其是监护室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洁净度,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符合感染控制要求。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24h 使用空气净化器。床单位终末消毒除使用1000 mg/L 有效氯常规擦拭外,还使用臭氧床单位消毒机。各种监护设备、无菌用品、患者的用物要加强消毒与管理。同时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循环往复。对地面实行湿式清扫,当有脓血等体液污染时,及时用5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拖擦:换药后的污染敷料应及时装入密封的塑料袋内,集中进行焚烧,不可扔在病房的垃圾篓内,以免污染病房[13]。在空气微生物含量的高峰时段尽量减少护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的操作,各种必须的操作要轻、稳[14]。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并注意加强对其他科室人员的入室管理,配备隔离衣、帽子、鞋套等[9]。加强对心胸外科监护室的感染监控及管理工作,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缩短病程、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也是抢救重危患者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9]。

3.2.2 重视洗手的管理

大量资料表明,工作人员不严格洗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监护室实行无家属陪伴制度,护理治疗项目繁多,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病原体容易通过医护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传播。因此,必须按正确操作规范洗手,擦手毛巾每日进行高压灭菌处理。每位患者床头有洁肤柔消毒剂,供操作前后擦拭手部,防止交叉感染[9]。

3.2.3 减少不必要的备皮操作

只将切口部位的粗毛剃去,使皮肤消毒剂能充分发挥作用,剪毛比剃毛对皮肤的损伤要小得多,采用剃毛剂则更安全。剃毛后立即或短时间内施行手术。

3.2.4 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

3.2.5 加强对污染伤口术前、术后、换药时局部皮肤的消毒处理,减少伤口周围的病原菌[15]

3.2.6 加强对胸外科护士和实习生的素质教育

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培训,放手不放眼。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素质,使其自觉遵守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防止医院感染中真正起到监护人的作用。

3.2.7 合理使用抗生素

依据药敏实验选药,避免联合用药及长期使用。防止患者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9]。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尤其要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掌握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的最佳时机[16]。

参考文献

[1] 窦永媛.心胸外科监护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J].华夏医药,2004.2:31~32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 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403.

[3] 胡东生.外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70(4):947.

[4] 王林,李玉峰.嵇菊珍等.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1):48~49.

[5] 16j Mangram A J,Horan T C,Pearson M L,el a1.Guidelinefor prevention of sucal site infection[J].Infect Control HospEpidemiol,1999,20:247~277.

[6] 吴睿,陈冬枝,万琳,普通外科手术医师切口感染专率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10(4):329~330

[7] 朱怡然.临床护理全书(外科康复分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60~62.

[8] 刘燕,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概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4):610~611.

[9] 张洁,姜建新.心胸外科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和护理[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2):181~182

[10]刘红艳,熊 辛,茆尤尤,经晓杰,王希明.心外科医院感染监测及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67

[11]罗蕊,张富玉.外科医生手术感染专率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l1(3):181~182.

[12]曹晋桂.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4.11(6):536

[13]朱艳萍,李晓玲.我院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1(3):7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l75

篇9

[关键词] 压疮监督小组;外科手术;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06-02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一般好发于老年久病卧床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加上患者的基础疾病的影响,很难治愈和康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对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室从2011年3月成立了压疮监督小组,经研究显示,有效地降低了外科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并提高了已患压疮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压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6~92岁,平均(68.2±11.1)岁;对照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7~91岁,平均(68.3±9.8)岁。两组患者创面大小6~420 mm,平均24.6~45.1 mm;创面深度0~12 mm,平均(2.3±0.5) mm;潜行0~10 mm,平均(2.2±0.2)mm;窦道0~10 mm,平均(2.2±0.1) m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创面种类、创面大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压疮督查小组的建立 由我院护士长牵头,外科全体护士及病区高责护士组成的监督小组,通过制定压疮管理制度,对患者的年龄、体重、肢体活动情况、压疮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进行评估。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并进行相关的考核。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压疮的发生原因、好发部位、压疮的分类、如何预防及其治疗等。

1.2.2 督查工作的实施 督查小组对我院外科手术压疮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病区护士长每日协同高责护士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压疮情况、创面皮肤有无水肿或渗出。责任护士必须负责压疮患者的护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交班时要逐一做好床边交接。对疑难或者新发病情,需要定期召开讨论会,讨论和制定实施方案,做好详细的记录备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治愈情况、创面清洁时间、再次发生感染的例数、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清洁时间及再次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压疮治愈率为91.1%,创面清洁的时间为(15.4±4.5)d,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2.2%,创面清洁的时间为(21.5±5.6)d,治疗期间发生再次感染的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小组的指导下,住院天数平均为(13.5±3.4)d,住院费用为(0.7±0.3)万元;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20.5±5.7)d,住院费用为(1.4±0.3)万元。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与舒适度的比较

经压疮督查小组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得到肯定;治疗前后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满意度采用评分法,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压疮属于慢性创面的一种,很容易形成“坏苹果效应”,虽然创口很小,但是皮肤下肌肉组织已经大量坏死[2]。这种伤口最难之处在于长期存在,伤口极难愈合,且易引发各种感染[3]。目前对于压疮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效果不怎么显著,所以积极地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压疮显得格外重要,也是目前各科室住院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4]。

我院外科就压疮问题专门成立了监督小组,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职责,建立管理流程,进行相关理论培训,对患者的年龄、体重、肢体活动情况、压疮的情况、皮肤有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进行评估,对已有压疮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对于疑难或久治不愈的压疮进行定期的通论,制定实施方案,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治愈率91.1%,创面清洁时间为(15.4±4.5)d,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2.2%,创面清洁时间为(21.5±5.6)d,治疗期间发生再次感染的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压疮护理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临床护理人员要不断地从疑难的临床问题中去寻求最佳护理方法[5],最后形成经验总结。督查小组自成立以来,对每一例压疮患者进行资料的总结分析,不断摸索经验;对疑难问题进行定期开会讨论,每个值班人员在交班时需要详细汇报特殊患者的详细病情以及在班时所做的处理;做好详细记录。观察组经过督查小组统一管理,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小组的指导下,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13.5±3.4)d,住院费用(0.7±0.3)万元;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为(20.5±5.7)d,住院费用(1.4±0.3)万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压疮督查小组的建立还能促进医患关系的融洽,对患者的病情予以重视并得到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给患者减轻痛苦,也为后续手术患者减少压疮的发生奠定基础,提升护理质量(P < 0.05)。

综上所述,成立“压疮督查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带入压疮患者的好转率及治愈率,提升护理质量,可以为其他科室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Mona Baumgarten,David J,Margolis,et al. Extrinsic 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ulcer early in the hospital stay: A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 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08, 63A(4):408-413.

[2] 蒋琪霞,刘云. 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3.

[3] 陈肖玲,谢雪霞,吴彩玉,等.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严重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21-22.

[4] 宋雅萍,张艳华,李爽,等. 压疮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实施[J]. 中国水电医学,2008,8(4):216-218.

篇10

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过渡的桥梁课,是临床外科的基础[1]。通过手术学的学习,可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学生,如何将手术学的学习与未来临床工作结合起来,是学生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学习该课程的核心目的。本文作者从学生角度总结如下。

1树立无菌观念

无菌技术不仅是外科医生必备的操作技术,更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外科无菌技术,可以使手术环境和手术区域的病原微生物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尽可能防止发生手术污染、感染[2]。因此,这是学生学习手术学的首要环节,必须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不能因为不打算做外科医生,或者认为手术对象是动物而降低自己的无菌意识甚至简化无菌操作,长此以往,在临床工作时可能会形成难以纠正的不良操作习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站在临床工作的高度,将无菌操作贯穿于无菌技术学习以及动物手术的始终。无菌技术不仅包括洗手、穿手术衣、术区消毒、铺单等,更重要的是手术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意识和无菌技术的应用,如人员换位移动、器械传递等,杜绝手术中出现随意接触非无菌区(如混淆手术包打开顺序、自行搔痒等)的违规动作[3]。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配合教师的严格要求,不但可加深学生对无菌原则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

2正确对待实验动物实验

动物在医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手术学中亦是如此。现在临床上所用的手术方法都是经过反复的动物实验才应用在病人身上的,决不允许存在“手术至上”的观点,以病人做试验。学生在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手术学操作时,必须操作细致轻柔,杜绝粗暴随意,甚至以之取乐的现象。同时,学生应该很好地融入自身角色,进入外科手术的环境,将实验动物当作自己的病人,只有在这种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中才能使自己的操作更加接近临床要求,避免因为手术对象是动物而放松对操作的规范。

3手术实践的准备

在临床上,任何一台手术的实施都有外科医生周密的准备策划作铺垫,如此可以避免盲目操作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学生在手术课之前,也应做到充分准备。首先应通过教材熟悉手术的部位、基本步骤,也可适当复习局部解剖学的相关内容来加深对手术部位解剖结构的记忆;其次,通过教材或教学录像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及所使用的器械,可以加强对手术方法的理解;再次,充分预见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以及处理措施,如在气管切开术中,切开气管时可能会有较多血块落入气管内导致动物呛咳甚至呼吸困难,应当如何避免或处理。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临床医生的工作方法,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打下基础。4正确看待动物手术与临床外科手术的差异学生在手术学学习过程中,实验对象只可能是动物,而动物作为手术对象,由于其解剖结构与人体的差异,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教材上的操作步骤,不应生搬硬套,而要立足于实验动物的特点进行手术;同时也不应把动物手术操作时的某些方法步骤误用于临床,如利用犬进行脾切除术时,由于其脾脏在左中腹,而且脾胃韧带和脾肾韧带较长,所以在开腹后较易探及脾脏并游离体外,但学生应认识到人的脾脏位置特点与犬有一定差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会与当前有所差别[4]。总之,外科手术学是医学生从基础步入临床的重要衔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作为学生,应从课程学习的众多方面,提高对本课的认识,培养自身全方面能力和素质,努力将手术学学习与未来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为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向志钢,张业军.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1):47.

[2] 易卉玲,向贇.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