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蒙学读物 伦理道德教育 文化土壤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现阶段道德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色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伦理道德教育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1000字且没有重复的字眼,但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哲学、伦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个方面。
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日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
把伦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这正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缺失的意义与内容。
伦理道德教育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千字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的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这个特点对今天的伦理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伦理道德教育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应该是具体可感、实际可行的行为尺度,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践行、实现。如果今天的道德教育能够学习这种方法,不把理论架空,不故作姿态,那么道德教育就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能够在怡情悦性中使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基础,形成良好习惯。儿童心智处于成长阶段,“蒙昧未知向方”,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先人为主,使儿童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人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使“先人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那么,如何实现“先人为主”呢?首先是熟读成诵,在儿童尚未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浸染之前,首先让他们熟悉相关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规范铭记于心,率先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防止外界不良思想侵入的一道屏障。《千字文》的韵语形式非常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读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其次是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后来朱熹在《童蒙须知》怍了如下总结:“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就是强调从细微处人手,首先要确立道德意识。这个特点虽然到朱熹时有了理论上的总结,但《千字文》的教育实践无疑是宝贵的积累。
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语言简约生动,充满活力
《千字文》的语言简洁精约,无疑是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的典范。其语言简洁易于记诵,加上它的韵语形式,许多精警的句子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后来的蒙学读物大多采取这种形式,所以,《千字文》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篇2
关键词:《三字经》;语言特点;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一、《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三字经》,全文共一千余字,之所以名为《三字经》,是因为它采用了三字一句的形式,这样的表达既便于诵读又利于记忆。有人曾经这样调侃过“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因为中国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最深厚的,岂能让别国他帮的荒蛮之人轻易就能掌握呢?”笔者认为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对中国的文化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读了《三字经》,你便会深有感触,原来我们的老祖宗并非只会满口之乎者也,说一些似懂非懂、难以捉摸的文言文。《三字经》的语言概括能力之强,措辞造句之严谨可以用“前无古人”来形容。如果说唐诗宋词用简短的文字就可以创设出一个个空灵的意境,足以证明中华古代文人才华横溢的话,那么《三字经》在语言组织方面的造诣也是堪称一流的。其次,《三字经》并非随意拿来些文字表意堆砌而成,在语言的韵律、节奏感等艺术性方面,《三字经》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翻开《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心相近,习相远。”你不难发现,《三字经》在韵律上,采用的是三字一顿、隔句押韵的形式,非常具有节奏感,读起来如歌谣一般朗朗上口,听起来如仙乐一般轻松自在,孩子们自然是喜闻乐见,非常利于在民间口耳相传。暂且不说《三字经》的知识性有多强,就它所采用的这种语言表现形式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成功了。正因为《三字经》在语言上的美学优势,所以在中国古代蒙养教育几乎被忽略不提的时代背景下,《三字经》却依然被世世代代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耀眼的奇葩并将流芳百世!
二、《三字经》的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一)《三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
《三字经》虽然全文只不过短短的一千多字,但它包含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通读《三字经》你可以发现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几乎涉及到了天文、地理、礼、乐、射、御、书、数等所有学科。例如:“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是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讲得是天文知识;“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讲得是地理知识;“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唐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讲得是中国的历史;“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讲得又是关于中国风水五行的相关知识。总而言之,《三字经》囊括了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的精髓知识,但如若你细细品味,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在《三字经》所涉及到的内容里,谈到最多的其实还是关于人的道德伦理教育。
(二)《三字经》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及其意义
1.《三字经》关于孝、悌的内容及其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孝、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蒙养教育的经典读物,《三字经》引用了一个简单而又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孝是为人儿女必须要具备的德行。“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这个故事是说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为父母暖被窝,这种孝顺长辈的的美德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的。同时又借用“孔融让梨”的典故让世人知道尊敬和友爱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品德。《三字经》将孝和悌这两种原本严肃的道德品格编写于歌谣似的文字中无非是想让后人们在轻松传诵《三字经》的过程中,不禁意间潜移默化地将孝、悌的品质传承下来,成为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这样做既达到了道德伦理教育的目的,又寓教于乐脱离了教条式的说教,何乐而不为呢?
2.《三字经》关于三纲五常的教育内容及其道德伦理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三纲五常的人伦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是根深蒂固的。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和教育集大成者在人伦道德教育上花费的精力更是有目共睹的。读《三字经》你可以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老祖先们的无限智慧。 通读《三字经》,你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三纲五常的语句“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意思是说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得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之间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就是说父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意思是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那么他的臣子就会对君王忠心耿耿了。“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三字经》中关于人伦道德教育的语句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从这些语句我们可以看出,《三字经》虽然主要是作为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读物而流传人间的,但其人伦教育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即使在当今社会,《三字经》中所提倡的许多为人之道,依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上、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篇3
当代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个性张扬,同时又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急待关注的心理问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实现人才强国,培养对国家有利,对时代有益,对家庭有贡献的大学生,需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建设。
一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生思想进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首要内容。人的思想必然产生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人的自我意识涵盖价值的实现,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生存及生活的意义等范畴,因此,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就是引导并促成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一方面要着力在在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引导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最终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要着力在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观上,使其生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方法,直接影响其个人成才和价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做好引导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进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自子女不占少数,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障碍存在比较普遍,具体来说就是在独立性、勤俭节约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大学生或者深受父母长辈的溺爱,自理能力较低;或者家长无暇顾及,只是本着“重智轻德”思想不断给予压力,使其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要打破这一定式,除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上多加以关心之外,还需要与家庭建立配合。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早已精疲力竭,孩子一上大学许多父母自以为长舒一口气,但是,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解决特别需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思想工作还必须紧密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思想上全面进步。
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个体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伦理尺度,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元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立足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发丰富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当前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工作需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自身辨析能力尚弱,自控能力较差,在没有引导的前提下不能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这就需要大学思想工作加以引导,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方法,因人而异,使其偏离的道德观念得以走上正确的方向。
2.纠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里,呼吸着轻松无羁的自由空气,思想观念很容易想当然地自由化,只知道追求所谓自由,而不明白所有视域下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是会被剥夺的。对于思想道德层面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确地指出错误,纠正心态督促其改正,因为对于几个个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忽视,微观上可能导致几个人的思想品德指向问题,如果放任发展,最终会造成一个群体的社会问题。
3.示范,在加强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工作的同时,还应在教师队伍相应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网络用语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一代学子。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一个自身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即使满口仁义道德也没有说服力,不能使人真正感同身受,更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其次,根据普遍哲理对事物发展的看法,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与时俱进的品质,道德也不例外,不加强自我学习就无法开展工作,守旧落后的道德标准对于学生只能是一种缚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除了在大学校园一直贯彻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尊老爱幼等道德要求外,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其灌输职业道德理念指的是:敦促其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岗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把心态摆正不犯政治与经济错误;灌输其善待他人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和同事和谐相处克己奉公。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1.尊重大学生的成才和展才需求,关心和包容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差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展式自我的意识,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自怨自艾的情节要多加以鼓舞,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帮助其重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于那些不能认清自身“资本”,心态自负的学生在不打压其积极性和成才心态的前提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找准人生定位。
2.要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误区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人生价值蕴含了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责任以及社会对人的尊重、满足两重含义,针对“奉献意识弱、索取意识强”的错误观念,要加强思想教育与政治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群体还出现了“追求奢侈享受,摒弃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加之部分社会媒体的误导与渲染,这股不正之风渐入人心。对于享乐主义危机,大学校园中更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期大学生有理想追求,但动机趋向功利化。针对拜金主义观念要加强引导而不是盲目打压,要帮助学生树立“立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学生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把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
四关注大学生权益的维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变化和大学生权益意识增强的现实背景,尊重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创设必要条件促进大学生权益维护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要强化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全力维护大学生应享有的权益,保障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发展状况、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师资队伍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知情权,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学校资金、管理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基地或产业园区,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获得合法的劳动保障。
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舞蹈;特点分类
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幼儿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健康的行为心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将从这一时间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的进行音乐、舞蹈训练将对幼儿一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潜质的培养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
这时的幼儿就像一页白纸,在这一阶段所接受到的任何信息和提示信号都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思维习惯。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朗诵等艺术潜能的关键时期。所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这对幼儿一生的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也起到关键的启发导向作用。
由于这一阶段是幼儿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他们对身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更善于用学习和模仿来理解探知事物,通过学习和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模仿中潜移默化的丰富完善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针对幼儿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认真开展好针对幼儿的音乐、舞蹈、美术、诗词朗诵、演讲口才、表演能力等内容的学习训练,是一项耐心细致的重要工作。下面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与特点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幼儿舞蹈教学效果。
一、幼儿舞蹈教学的类型
幼儿舞蹈教学类型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和表演型舞蹈两大类。按照舞蹈表演形式来划分,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简单的律动舞蹈、集体舞蹈、歌伴舞(载歌载舞)、即兴舞蹈、音乐游戏。
(一)律动舞蹈。律动舞蹈是一种本能的对音乐节奏的反应,当幼儿听着喜欢的音乐节奏时会自发的产生身体舞蹈动作。尤其是当幼儿听到了喜欢的音乐曲目时,不禁会跟着哼唱,身体也会情不自禁的跟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候幼儿在潜意识中将音乐的节奏与自己的朴素情感互相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互适应,自发统一的情感动作。
科学的培养和挖掘幼儿的这种律动特点,进一步进行引导训练,就形成了幼儿舞蹈基础的潜质。幼儿通过模仿可以将几个简单的动作结合起来,再配合音乐节奏将这些动作合成一串基本的舞蹈动作,这就是舞蹈创作的源头。舞蹈教学中将这种自发的律动舞蹈意识加以引导挖掘,就能培养出幼儿的舞蹈兴趣和爱好。
(二)集体舞。集体舞是一种必须由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舞蹈形式,在舞蹈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舞蹈整体中的一部分,每个舞蹈动作都是整个舞蹈节目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每个参与表演的小朋友都必须在固定的队形里、固定的舞台位置上做着规定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上必须整齐划一、舞蹈节奏上必须协调一致,音乐节奏上必须共同配合协调,整齐划一的共同创作出一种舞蹈节目的整体美感。
集体舞相对于单人舞来说,集体舞蹈的难度更大一些,要求也更高一些,每个参加舞蹈的小朋友都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和对音乐舞蹈内容的理解能力。在集体舞蹈排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舞蹈训练,不断重复的配合练习,熟练的掌握音乐节奏旋律,细致的把握每个舞蹈动作,才能达到集体合作表演的效果。
通过集体舞蹈节目,可以培养小朋友的集体协调能力、团结互助精神、整体配合意识。通过舞蹈动作共同体验音乐情绪,共同实现舞蹈表达效果。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集体舞蹈动作要求简单易学,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统一,能体现出幼儿的天真烂漫的精神面貌。
(三)载歌载舞。载歌载舞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以“歌唱”和“念白”为主,辅助以舞蹈动作的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方式更多的表现在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表演中,也被民族音乐和舞台表演节目中普遍采用。
在幼儿儿歌演唱形式中,演唱是一种很生动的节目表演方式。歌曲演唱者通过配合简单的舞蹈形象动作、结合表情姿态、整合节奏动作等一系列动作要求,进一步表现舞蹈的内容和音乐内涵,来向观众传递共鸣信息。这种边唱、边念、边表演的形式,在幼儿舞蹈中也被广泛的采用。载歌载舞的节目中,舞蹈动作一般都会贯穿于整个节目过程,成为一种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
(四)即兴舞。即兴舞是指舞蹈者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配合音乐自编自演的一种即兴表演方式。这种舞蹈表演形式在幼儿最初的舞蹈行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老师也应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空间,积极的参与舞蹈动作的设计,和老师一起配合编排出适合自己的舞蹈节目。
好的即兴舞表演需要舞蹈者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舞蹈基本动作,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表达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理解的歌曲内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即兴舞对大多数幼儿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必须通过学习训练掌握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即兴表演。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的编排一些简单的儿歌动作,让幼儿在舞台上即兴发挥表演。比如:数鸭子、拍手歌、数星星等这些生动欢快的儿歌节目,都是进行即兴舞蹈的很好题材。
(五)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几乎每一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游戏内容,都是在游戏的伴随影响下快乐成长。我们幼儿时期常做的游戏有“木头人”“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等,都是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游戏,这些游戏丰富了童年的生活乐趣。
音乐游戏是幼儿进行音乐、舞蹈学习的很好途径,幼儿喜欢在歌曲的伴奏下,按照音乐的内容、音乐的节奏来进行游戏玩耍。这些游戏往往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和动作要求,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气氛中、在有趣多变的动作造型中、在欢快的游戏气氛中体验着音乐的美感和游戏的愉悦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美有趣的音乐游戏,才丰富了幼儿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童年的生活内容。
二、幼儿舞蹈的基本特点
幼儿舞蹈除了具有一般的舞蹈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鲜明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幼儿舞蹈的“活泼”“天真”“夸张”“有趣”的特质。在幼儿舞蹈的结构编排中,动作整齐简单,动作活泼有趣,是表演效果期望的目的。所以幼儿舞蹈具有“短”“浅”“童趣”的基本特点。笔者通过长期教学观察,简单总结幼儿的舞蹈特点如下:
(一)幼儿舞蹈的直观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排的幼儿舞蹈,具有表达简单直观的特点,因为幼儿只能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来表达生活情绪。比如:表达伤心的情绪就会用“揉眼睛、摇头晃脑”的动作,表达瞌睡了就会“打哈欠”或双手和臂做“枕头”,表达高兴的心情时就会选择蹦蹦跳跳。他们的舞蹈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那些抽象的舞蹈动作不属于这个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舞蹈具有鲜明直观的动作特点。
(二)幼儿舞蹈的模仿性。幼儿处于大脑发育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积极的、兴趣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身边的事物。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会乐此不疲。
幼儿的舞蹈动作编排也是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动作细节,把它形象化的融入舞蹈表演中。比如:模仿小鸟飞翔、青蛙跳跃、企鹅行走、马儿奔跑等动作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三)幼儿舞蹈的幻想性。幼儿舞蹈具有丰富的幻想性,因为幼儿的生活经历很少,他们对出现在视野里的每一个事物充满了幻想和想象。这些想象往往超脱了现实生活内容,形成了一种充满了童趣的幻想画面。在这一时期,幼儿喜欢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喜欢看科幻画册。在他们的舞蹈动作中,也同样充满了幻想色彩。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些合理的想象,编排出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舞蹈动作,就能塑造出鲜明的幼儿舞蹈特点。
篇5
一、图画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教育价值
(一)丰富文本的意象:语言的修辞美
图画书中的修辞性语言具有唤起幼儿丰富意象,创造出饱满立体的形象,产生图画书欣赏意境美的力量。感性形象的语言在引导幼儿掌握形象化的语言的同时又符合了幼儿的欣赏水平。儿童文学创作应抓住幼儿独特的表达和修辞风格,构建作者与幼儿之间的共同“语义场”。经历类比、推理、分析、想象等心理过程,其实就是幼儿运用修辞性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首先要找寻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然后构建起相关事物的联系。这不仅丰富了幼儿对原有知识的认知,而且还促使他们把新知识吸纳入原有知识的系统中。通过使用夸张、比喻、通感、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幼儿可以无限拓展想象力,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认识所描述的事物。
1.比喻与夸张
形象化的语言,在图画书中往往可以唤起幼儿美好的审美阅读情趣。为了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有趣。《我爸爸》这本图画书,对文中的酷爸爸有如下的描写:“我爸爸长得又高又大,看起来像栋大房子。”幽默、夸张是图画书的语言特点,《我爸爸》为了展现出“我”的爸爸很酷,作者进行了如下描写:“我的爸爸,他一跳可以飞过月亮。”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激发了幼儿阅读的热情与体验。
2.通感与重复
通感指的是使用一种感觉来描述和表现其他感觉的修辞方式,也是多种感觉相互交汇的心理现象,它在激发幼儿产生丰富联想方面,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很快就会长高》中:“脚踏车骑得很快,把声音都盖过了。”就较好地用语言呈现了各种感觉互相交汇的意象。一些重复出现但又有所递进的语言结构对幼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利于他们掌握。在图画书中,相同的一个短句或者是拥有同一句法结构的句子的反复出现,不仅可以让幼儿体验到阅读的趣味,而且可以使他们快速理解故事内容,锻炼其表达能力,复述故事内容。这样的语言特点在《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两本图画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契合幼儿的思维发展:语言的认知性
为实现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思维必须借助语言,以知识为介质。在语言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幼儿的思维也逐步发展起来。幼儿阶段的思维类型主要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方面。图画书中的很多语言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生长点。幼儿在阅读图画故事书时,不断改进经验、体验、感受以及阅读趣味,不断生成新的逻辑意义,同时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这种发展具体表现在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上。如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玩具动物找医生的故事内容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1到5这5个数字的概念以及运算方法,以此来帮助他们阅读《第五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天之中,幼儿最早感知的是早、中、晚,其次是知觉一周内的时序,最后是对一年四个季节的时序产生认知。《鲸鱼》是这样描绘渔民轮流寻找鲸鱼的情景的:“从早晨到夜晚,从夜晚到早晨,一点儿也不放松。”幼儿的语言知识具有直观性、非概念化的特点,如此联想,形象化地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图画书语言的陌生化会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探究心理。幼儿具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使他们对陌生的的词语持有高度的敏感性。如《獾的礼物》中,幼儿对“信赖”与“流逝”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的猜测过程,可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并激发他们猜想与探索的兴趣。
(三)图画书的叙事张力:语言的节奏感
幼儿在阅读幼儿文学的时候,由于识字不多,他们主要依靠听觉来欣赏作品,这就要求文学语言要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活泼生动。幼儿一般用身体和世界建立联系,图画书的语言具有丰富和谐的节奏和韵律,幼儿通过图画书语言的多元节奏感可以增进故事的动感感受。幼儿比较偏好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如“咔嚓咔嚓”“白天又黑夜,黑夜又白天”,这些富有悦耳动听的乐感、节奏又明快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天性活泼好动,用这种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感知来参与图画书阅读,有助于幼儿边阅读,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既陶冶幼儿阅读的情操,又可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
二、对幼儿教师指导方式的建议
(一)培养幼儿运用修辞性语言的能力
1.为幼儿修辞性语言的发展提供模仿对象
儿童偏爱修辞性语言文本,在感知语言的新鲜感、有趣性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美感,并在合适的环境中加以模仿。由此,教师可为儿童提供丰富的修辞性语言文本,激发其“崇新”“羡美”和“趋同”的动机,使其积极模仿成人的语言结构及表达方式。如图画书《你很快就会长高》中运用了很多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晚上,泡在有一百万个泡泡的澡盆里吃冰棒。”这些话语实现了幼儿的幻想之梦,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即使这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多鼓励幼儿模仿并努力说出更多类似的词句,使语言更为形象具体。如:“我兴奋地骑着新买的小自行车,感觉车轮都快要转飞了。”
2.促进幼儿审美“择语”能力的发展
幼儿通过创造性地使用修辞性语言来增进其语言经验,使语言表达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及想象空间,这不仅加强和巩固了幼儿对旧词汇的认知,又可适应交流时表达新概念和新事物的需要,弥补“语言空档”。在引导幼儿累计修辞性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逐步要求幼儿养成从审美角度审视语言表达的习惯,让幼儿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语境表达的短语和句子。如幼儿在自己很热的时候,通常这样表达:“我很热!”这时,教师可作一定的引导,如追问:“你热成什么样啦?”幼儿可能会说:“我身上的汗就像下了雨一样。”“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蒸包子的蒸笼里一样。”幼儿一旦养成了审美“择语”习惯,就会对更多的词语、句子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此过程中大量地延伸其语言经验与表达能力。
(二)剖析吻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图画书语言
1.通过具体的时间概念帮助幼儿发展时间知觉
幼儿在学前阶段,是依靠具体活动特征来认识时间的。所以,图画书经常采用幼儿最熟悉的“夜晚”和“白天”来展现时间的长短。如图画书《蝴蝶和大雁》中是这样描写蝴蝶和大雁的互相等待的:“天黑了,天又亮,可是蝴蝶飞飞、丽娜没有下来。”幼儿通过白天和黑夜轮流转换的感受,了解时间的进展情况,体会到故事主人的期盼心情。幼儿具有感知时间知觉的年龄特征,教师可在此基础上促进他们时间知觉的发展。如教师可通过对日常事物进行描述,多鼓励幼儿使用类似一天、一月、四季、一年这样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以达到丰富幼儿的用语经验的目的。
2.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
为促进幼儿想象、感知、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在组织早期阅读活动时,应选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图画书。如《好饿的毛毛虫》,这本深受幼儿喜爱的图画书在语言描写方面极具特色。“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很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梨子,可是肚子还是很饿;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排比的句式,帮助幼儿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并引导幼儿感知毛毛虫饥饿的不同程度。
3.引导幼儿大胆猜测陌生的词语
随着知识视野的不断扩大及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所以,幼儿的语言常常呈现出探究美。教师可结合图画书情节发展的方向引导幼儿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陌生词语进行大胆猜测。如在阅读《三个强盗》这本图画书时,有的幼儿对“躲躲闪闪”和“倒霉”这两个词的意思产生了疑问,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激发幼儿猜想与探索的兴趣。在观察画面和推测其他辅助语言的意思的前提下,幼儿会渐渐了解这两个陌生的词,同时获得探索语言意义的乐趣及成功感。
(三)以富含节奏感的语言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1.利用语言的音韵美促进幼儿的言语记忆
一些质量较高的图画书,会格外注重字符音节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并综合考虑文字的结构和修饰美,以重复、首尾衔接循环或以排比、递进连贯,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及音 韵美。如《爱吃青菜的鳄鱼》在描写鳄鱼吃萝卜发出“喀滋!喀滋!”的声音时,采用了节奏感强、整齐匀称的声音描写,因此深得幼儿的喜爱。在幼儿阅读、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他们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这不仅利于幼儿的记忆阅读,还利于故事情节的生动表达。
2.选取富含节奏感的词语作为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
篇6
1 体育舞蹈本身的美
1.1 形体美
体育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美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体育舞蹈的美通过躯体所反应的舞蹈所展示的形象,身体的表现是舞蹈的载体,身体通过四肢、五官、腰、胸、臀等部位,展示充满活力的体育舞蹈之美。
1.2 律动美
舞蹈的美和音乐是分不开的,舞蹈时跟着音乐表现出姿态美、律动美、节奏美、韵味美,用身体的律动向人们展示美,音乐和舞蹈相结合使其更富感染力,在和谐的音乐和舞蹈中达到对美的升华体验。
1.3 造型与服饰美
体育舞蹈的类型并不是单一的,有优美的华尔兹是一种美,飞扬激情的拉丁舞又是另一种美,所以,造型和服饰在每一种舞蹈中都是不相同的,体现的审美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和谐的造型和服饰对体育舞蹈的美也有着极大的提升。
2 体育舞蹈的美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及特点
2.1 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体育舞蹈是一种运动着的美,不同于画和雕像,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体育舞蹈本身是艺术的再现,是由多种美结合而成的,因此,在体育舞蹈的审美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欣赏艺术作品,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在更大的范围内让学生感受美。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舞蹈不仅仅可以通过老师亲身教授其舞蹈动作和技巧,也可以通过电教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更轻松的获取舞蹈的美。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幻灯片等教学方式,一一展现体育舞蹈动作、技巧,把体育舞蹈审美教学变成可以直观感受的教学方式。把枯燥的体育美学课变得生动并且富有生机,加速学生对体育舞蹈审美的知识、技能的掌握。
2.2 优化体育舞蹈教学环境
体育舞蹈是美的表现,体育舞蹈在美好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展现生动的美。教学的环境对学生的体育舞蹈审美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能潜移默化的感受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舞蹈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教学环境需要卫生整齐,一个干净清洁的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心理需求。其二,课堂环境的布置需要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在这种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环境下,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对体育舞蹈学习中,对体育舞蹈的审美有着更良好的感官感受。其三,教学设施需充分良备,质量良好的音乐设备,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舞蹈的学习中,舞蹈室中有干净整洁的大镜子,使学生在舞蹈过程中能更好地观察自己的动作、姿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姿态美。
2.3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舞蹈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是一种自发自觉的审美体验,是审美的主观、客观、感性、理性的高度结合之美。审美教育必须以审美主体主观上的意愿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学生才能主动去感受体育舞蹈之美,提升体育舞蹈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个人意愿,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不过度干涉学生的主观审美,鼓励学生自我练习,自我体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发的去编舞、排舞,从而更细致的感受体育舞蹈的美,完善学生的自我审美。
2.4 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学生,也是社会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学生们健康发展的条件,一个健康、良好、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造就出更出色的人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体育舞蹈中也显得很是重要,舞蹈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师生关系平等,同学团结、相互帮助、热情友爱,才能使学生和老师在体育舞蹈方面共同进步。学生和老师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美,人际关系美,团结协作美给学生们塑造一个良好的审美空间。
2.5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
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自然而然的,是自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飞跃,学生的审美很容易被外界嘈杂繁多的不良艺术所吸引,从而影响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的树立。随着体育舞蹈教学的推进,学生的审美会在过程中产生指向,自发的展开想象和情感,逐步形成审美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时时刻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体育舞蹈给自身带来的愉悦感受,从内心触发对体育舞蹈的崇敬和爱意。诱导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实践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
3 结语
体育舞蹈本身是表演性艺术,随着学生们的体育舞蹈技能学习的深入,培养了良好的审美习惯。所以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体育舞蹈美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注重学生的美学素养,将所学的体育舞蹈美学迁移到学生的未来,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晨.体育舞蹈在教学研究中的价值与应用[J].体育世界,2014(3):116-117.
[2] 董黎.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大舞台,2015(10):153.
[3] 张莉.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效果的分析与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5(71):132-133.
[4] 舒渊,宋晓荣.新论体育舞蹈美及其美育的实施[J].凯里学院学报,2009(2):175.
[5] 王曼,宋文利.略论我国体育舞蹈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3):169.
[6] 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190.
篇7
“导游基础知识”,特别是其中“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因为涉及面广,知识要求高,所以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分析这一门课程的定位与特点,进而探讨该课程的教法与学法,将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课程的定位由于笔者认为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命名能较好体现《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定位,故以下皆以“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的课程和教材。
1.“知识”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功能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知识性课程。“知识”与“技能”相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与《导游业务》(上海市考试教材称为“导游服务规范与技能”)相对。我们常说导游是“杂家”,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也就是说导游要广闻博识,要有丰富的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博的知识,导游技能也就无从发挥,导游服务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导游”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职业性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导游的课程,也就是从导游的职业特点出发,明确导游“应知”的内容,基本框定导游的知识结构。
3.“文化”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范围定位,明确这是一门文化类课程。笔者认为“导游基础知识”的定位太宽,导游的“基础知识”涵盖了从政治到经济,从科学到军事,从游客的职业知识到国内外热点时事,“天文文/沈民权地理‘鸡毛蒜皮”,几乎都要了解,都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但是,作为课程,却不可能无所不包,“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不同于“鸡毛蒜皮”,突出了“天文地理”的部分,强调的是对未来导游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与大多数同样性质的教材内容涵盖相符。
4.“基础”
这是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定位,明确这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基础”的理解,笔者认为要强调两点,一是“入门”,定位在“入门教材”,即职业资格准入标准,也就是初级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二是“基石”,导游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必定是最能体现“终身学习”特点的。而这时候的“基石”很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它已经为导游员的职业成长搭建了文化知识的基本框架,起“索引”的作用,以便他们顺藤摸瓜地去学习和积累,为导游今后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面广点散”四个字来概括。“面广”是指导游文化知识的“包罗万象”,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民俗、建筑、园林、宗教、饮食等等,真正地体现出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要求。但是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面广”的特点同时必然带来“点散”的特点。以“中国历史”一章为例,篇幅较多的教材,如北京、浙江、上海、江苏、河南、山西,一般在1.8~3万字之间,而篇幅较少的教材,如广东、海南、江西等,就只有1~1.5万字了。其中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在陕西、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市的教材中已经缩减为短短的一首《中国历史歌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只是罗列式的“选介”。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要浓缩在l~3万字的篇幅里面,必然被压缩、抽干,呈现出来的只能是零散的、缺乏逻辑关联的“点”。其他章节也是这般情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面广点散”的特点,给教学上带来很多难题,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学生没头绪,常常记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老师也没有头绪,常常以“划书(重点)”代替授课,以“做题”应付考试,或者以天南地北的闲聊代替严谨的课堂教学。
因而,我想在《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与学上,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导游的培养与成长有所裨益。
三1、对老师教学的建议
1.反对灌输,不提倡“背书”导游知识犹如浩瀚海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不断吸收和掌握;导游知识也是生动鲜活的,很多“知识点”的背后,都有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提倡让学生背书。很多学生起先都对《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津津乐道,可是到后来却对它望而生畏,为什么?就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太死板了12.激发兴趣。讲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游知识是教不完的,学校的课时量有限,导游短期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更少,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比起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更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用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方法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导游员的讲解服务必须在研究游客、了解游客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那么,在导游的教学培训中,教师就更应该自觉地站在学生——未来导游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教学。
其次,要帮助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既然有“面广点散”的特点,教师就一定要善于寻找一条“线”,从而完善“点线面”的关系。就像夏夜的满天繁星,如果我们用“线”串起,便能明确地指认这是“××星座”了,知识也就容易辨识和记忆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笔者推荐几种本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分享:(1)共建博客。笔者和学生一起建立了一个名为“未来导游俱乐部”的博客,在博客成员中,又分为“普通成员”“高级成员”“管理者”等几个级别,鼓励学生发贴和晋升。其中“旅游文化”一栏,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一些知识。然而书本和网络的知识难免鱼龙混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共建博客,也建立起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效果非常显著。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游文化知识量大,学生学得累,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学法指导。而教师设计好学案,提示学习的路径,使得学习内容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模式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景区网站虚拟游,以及众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极大地改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过教师切忌被大量影像资料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过分使用影像资料,而是应该有所选择、组合与提炼。
3.热爱传统,自觉传承
导游是“文化使者”,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导游员实则担负着历史的责任。因而,教授《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老师应当树立“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意识,并且自觉践行之,使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教师要把这种意识和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导游成长,素质优先随着旅游内涵的不断拓展,文化旅游的不断深化,对导游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良好的内在素养支持外在形象,导游的整体形象才能立起来。导游必须多读书,通过“知识”特别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导游的内涵,修炼涵养,做好文化使者。知识是优秀导游的“源头活水”,导游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找到与游客共鸣的话题,越容易使游客作出“这个导游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评价。
2.活读书本,活用教材
导游要博览群书,更要活读书本、活用教材,千万不能迷信书本。由于受编著者水平与教材篇幅的限制,现行考试教材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局限,学生死读死记的方法实在不可取。笔者认为,学生既然把教材当作入门之本,不妨以此为导游知识学习的线索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顺藤摸瓜地学习。
3.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导游的学习,靠勤奋,二靠方法。
(i)列表归纳法。正是对应于导游知识的“面广点散”,所以老师们往往会建议学生用“列表法归纳法”来学习,这是非常适用于《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的方法。不过笔者不是很赞成老师给学生列好表格,也不赞成学生把表格列得很大,写得密密麻麻,因为表格是为自己学习用的,表格里的知识点是学生自己提炼出来的,所以,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力求简洁精练,~目了然。
篇8
[关键词] 导师制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导师制是学校内部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专业辅导、思想引导、心理指导,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的必然性及可行性进行探索。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为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提供了必然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新高职或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教育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包括: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高职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面对当前就业的激烈竞争,导师制的提出使高职教育由“批量式”的统一育人模式转变为“分流式”的个性化教育,使高职院校的“育人”在统一化中彰显个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院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高职教育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特点。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入学后具有坚定的“职业意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此外,高职教育突出或强调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以获得专业教师更多的指导,并重复学习和反复训练。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是批量培养,不仅校内专业教师难以具体指导,而且企业接纳实训实习也比较困难。如果能采用导师制,增加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班教学和实训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导师制就成为对建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3.从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导师制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师资队伍素质偏低,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目标不够明确,办学缺乏自己鲜明的特色等。因此,如果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教师的资源去缓解上述问题之中的大部,同时导师制将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加强科研活动。导师制的实施,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高职导师制实施方式与内容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类型和方式的导师制,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全程高职生导师制。学生进校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从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就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型学习。一般每位导师指导5~10位学生,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依靠日常的为人处事、答疑解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学生。低年级阶段主要指导学生思想和学业,介绍专业发展状况和前景,指导选课,指导暑期社会调查,协助制定调查提纲,点评和批改调查报告。高年级阶段吸收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实验室建设、实训项目研发等环节,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导师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或深造前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2.优秀学生导师制。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个性化培养,有的高校对优秀学生在进校后,先按大类学习规定的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主修专业并实行导师制,进行个性化培养。其主要特点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导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优秀学生导师制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课,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学生培养灵活性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改变以往“千姿百态进校,一个模式出门”的状况。
三、目前导师制推行存在的瓶颈和对策
1.导师人数的缺乏。高职院校既能够熟悉相关专业的企业,又具备教师资格,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学知识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目前大部分教师属于“校门”到“校门”,并且本科学习课程大多是理论知识,在大学学习期间也同样缺乏相关实践,对企业人才需求缺少应有的认识;部分教师属于校内转岗,熟悉教育,了解学生,但是对专业和业务缺乏认知。导师制呼唤“双师型”教师。针对学校导师缺乏的具体问题,我们应该将眼光关注到校外的企业,在企业中有大量具有实战经验的经理与资深业务员,通过简单培训完全可以胜任学校的学业导师,弥补校内导师的不足。
2.导师与班主任工作的协调。导师的工作主要侧重学生的学业,既教书也育人,在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共性,也关注学生的个性;既面向全体学生,也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活动与学生思想工作,更多地涉及学生德育教育。显然导师与班主任的工作有交叉,导师与班主任之间不应该有分水岭,导师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补充、配合与完善,应该相互沟通双管齐下,以取得“1+1>2”的工作效果。
3.导师的绩效考核。高职专业教师普遍承担每周1~l6节授课任务,繁琐的备课任务、批改作业,同时不同程度地担任课改、教改、校企合作工作,有的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已经超负荷工作。学校要做好工作统筹,专业教师既担任班主任工作,又担任本班级学生的学业导师,同时要让学生积极加入专业的课改、教改与校企合作等项目,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应该制定学业导师考核标准,定期考核导师工作,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导师制是实现授业与育人齐头并进的最佳途径,不只在于给予学生知识,而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多次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导师制的实施正是符合这些教育思想,如果各高职院校对实施导师制积极探索,认真探究,有力实施,导师制必将在全面提升高职生素质、提高高职生技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占军.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现代企业教育,2007,(9下).
[2]钟明耀 ,尹海文.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篇9
关键词:道德教育;典型生活;道德实践
1“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理论背景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使然:起始于2001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模之大,力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改革明确指出:课程应当“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1]“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自然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在道德教育上的具体体现。1.2以往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以往的道德教育已经蜕变为将“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2]”,把道德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一种知识体系来对待,这就直接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3]”的状况。这种状况反映在教科书上,就表现为“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教科书的呈现,往往以德目或道德规范为逻辑,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4],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反映在课程上,尽管德育课程不同于知识类课程,而德育课程的设计和编制却多采取学科类课程的形态;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忽视儿童的行为变化和个体的内心体验,仅仅强调道德知识、概念的传授和规范的逻辑体系;反映在儿童的学习上,则表现为只重视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背诵,而不努力去实践这些道德要求”。因此,如果不进行道德教育的根本性改革,不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的话,道德教育是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1.3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少年儿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往往是既有认知又有情感、意志和行为,此种种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同时发生,并同时作用于生活的。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力求使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年儿童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与此同时,在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道德教育的结果不仅促使少年儿童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更应该关注他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最终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6]。
2正确理解“生活”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强调以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应当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观点。少年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7],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求我们应该重视生活所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其别应该关注他们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以及他们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由此可见,这里的“生活”,如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具有典型性特点,应当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从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典型生活应当是蕴含丰富的道德教育因素的又与少年儿童密切联系的现实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回归的“生活”,并非是普通的生活,随意的生活,或者说是具有自发性、笼统性和价值取向多元性的生活,这样一来,“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也就并非是将道德教育这一种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建立在了一个没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的基础上的,恰恰相反,道德教育回归的“生活”,应该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个人生活自理活动;模拟化的儿童真实生活,如有关家庭生活的游戏、以爱护自然为主题的儿童剧、情境对话”,以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等等。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竞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面对自己的竞争结果,往往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振奋有人沮丧,有人如过眼烟云又有人反思不已。不得不承认竞争的结果是残酷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冷静地分析竞争的结果,面对成功,我们不应该沉湎和陶醉;面对失败,我们也不应该灰心和气馁。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竞争,更要正确地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同学们都沉默不语,但是眼中却闪现出智慧的光芒。老师如此触景生发的激情洋溢又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全班同学都获得了教益。应该说授课老师这番话语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早已超出了《小小发明家》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之外的,是具有典型生活的特点的,但是其教育意向、价值选择却是确定而又难以估量的。品德教育要以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关于这一点,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都有明确的说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另外,《〈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道德教育回归的生活,不仅是一个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事物,而且还是一个充满了“童心”“童趣”的事物。
3“生活”与道德实践的关系
篇10
摘 要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教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道德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因此,本文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提出三点建议:明确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注重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效果评价。
关键词 师范院校 体育教学 道德教育
在高校大力倡导“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根据新时期学生特点及学校环境的变化探索出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成为了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量的文献资料已经验证了体育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方法,也是将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就如何在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明确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目标设立的合理性和明确性是收到良好道德教育效果的前提。为了克服以往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能和技能目标的状况,在设立道德教育的目标时应考虑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明确性等特点,即以宏观目标为导向,将每节课的道德教育目标进行量化,突出重点。同时,在设定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之前应该对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即在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
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1]。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观察到的学习行为,且目标的行为水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清楚的表述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完成条件和达到程度。
二、根据道德教育目标进行教育内容设计
体育教学过程中宏观道德目标的设定使体育教师能够明确体育教学过程展开的方向,而根据具体道德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则是为体育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什么和做到什么提出建议。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在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具有相对灵活性和针对性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的每节课中都可以灵活安排设计道德教育的内容,从细节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通过素质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执著奋进的意志品质;通过技术学习培养塑造学生一丝不苟、仔细认真、循序渐进的精神意志等。因此,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设计是通过体育开展道德教育产生效果的关键环节。
三、注重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道德教育方法,避免流于形式。
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法、榜样法、表扬与批评法、奖惩法等。而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拉思斯认为,树立榜样、说服劝告、诉诸良心等传统的德育方法效果不佳,是因为这些方法都含有说服的意思,都有灌输的性质,缺少自由探究和审慎思考,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和技巧,以便形成个人的价值观[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具体体现,也有利于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二)积极探索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体育教师可以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根据体育教学的独特性积极探索出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比如,团队协作法、竞赛评比法、胜利勉励法、时机捕捉法、行为规范法、挫折磨炼法、情境创设法、榜样示范法等。针对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对象,有选择、有意识地在具体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
四、进行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效果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检验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效果,而评价的结果又对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调整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选择适合的评价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道德教育评价必须解决“谁来评”和“怎么评”这两个基本问题。
(一)选择适合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应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单方面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即应由教师、学生、本人三方共同进行评价,这样组成的评价主体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避免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一致的现象,道德教育的评价不能忽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注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动态性评价。同时,在制定测评要素的过程中,根据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赋予其一定的权重,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准确衡量。另外还要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体系[3]。
总之,在探讨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对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干预是未来研究丞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蕾.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与评价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