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起源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的起源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78-02
一、藏传佛教概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民族作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与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和宗教往往作为一个有机共同体,影响着当地居民及其日常生活。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主要广泛的流传于青藏高原这片地域,是千百年来藏族先民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并且至今仍然对广大的善男信女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藏传佛教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不仅对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影响,甚至对周边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国内而言,诸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门巴族以及珞巴族等民族,至今仍然十分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到了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由于得到元朝的推崇,也传入了土族地区。
可以说,①藏传佛教不仅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己成为中国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二、藏传佛教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佛教传入藏族地区的时间,晚于中国内地、西域、克什米尔和尼泊尔等邻国地区。因此,藏传佛教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包括印度在内的以上诸国家地区和中国内地佛教的巨大影响。似乎正是因为藏传佛教汲取了四邻国家地区和内地佛教的精华而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在世界宗教园林中大放异彩。②
(一)关于藏传佛教起源的三个说法
相传,佛教正式传入吐蕃之前,当地有一种固有的宗教,名为“苯教”,苯教类似内地古代的“巫觋”,以占卜休咎,祈福禳灾,以及治病、驱鬼降神等事为其主要活动。③有一日,从天上降下一个宝盒,内盛金塔、经书、咒语等。桂・宣奴贝在其著作《青史》上说,这可能是印度人带来的东西,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也没有人懂得这些东西的含义,所以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留下来之后就回去了。现在看来,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也许是佛教徒把它进行佛化后的一个故事,无论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这个宝盒内的物品并没有对当地的藏人产生什么影响,因此,说佛教从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传人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二)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在位时期,佛教传入吐蕃
松赞干布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与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合称为吐蕃历史上的“三大法王”,由此可见,他的功绩对吐蕃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将吐蕃的领地牵往拉萨,派吞弥・桑布扎等人去印度进修,回来后创制了藏文,并且先后赢取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都是信佛之人,并且先后带去了许多法器以及佛像等等,后来松赞干布还专门为了供奉两位公主带来的佛像,先后在布达拉宫的周围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可以说,松赞干布是一位伟大的藏王,不但扩大了吐蕃的领域,还加强了吐蕃各方而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汉与藏之间的联系,但是当时吐蕃盛行的还是苯教,所以佛教很难段时间内融入到这片土地上来。不过我们可以说,松赞干布所做的功绩为后来佛教的正式传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吐蕃第三十六代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时期,佛教传入
正如前文描述的那样,赤松德赞是吐蕃历史上“三大法王”之一,他同松赞干布一样为了吐蕃各方而的发展,也为了佛教能够顺利的传入,他都贡献出了白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年幼的他由于没有权势,崇苯大臣掌权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佛运动,直到他长大成人之后,继续追寻父亲赤德祖赞的脚步,开始发展佛教,并且迎请了多位学者到来传法,从而弘扬佛教的教义,公元779年,他还亲白主持了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奠基仪式,接着就出现了藏族地区最早的七位僧人,史称“七试人”,之后曾被派出去学习佛法的人回来之后,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译经运动,佛教从此在吐蕃地区广泛的流传开来。
(四)藏传佛教的形成
综上所述,佛教正式传入的标志是桑耶寺的建立、“七试人”的出现以及大规模的译经运动,从这之后,佛教就逐渐在吐蕃立足扎根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佛教传入吐蕃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许多崇佛之人的努力之下一步一步走进了这片雪域圣地之中。作为一个新的事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的,佛教在苯教的基础之上去粗取精,摒弃了苯教中糟粕,例如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上大规模的杀戮之举等.吸收了苯教中的一些精华,让人们在接受这位“新朋友”时,不会感到陌生,这一去粗取精的过程也使得佛教能够在短时间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
(五)藏传佛教的发展
藏传佛教在形成过程中,也曾遭受了很多次的打击和创伤,最为严重的就是“朗达玛灭佛运动”,朗达玛是吐蕃历史上的最后一代藏王,这次“灭佛运动”可谓是毁灭性的,实际上,这是由反佛大臣策划、朗达玛赞普亲自下令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抑佛运动。赞普还下令封闭所有的寺院和佛殿,将所有的佛像和佛经都埋在地下、抛在水中或者焚毁。当然也有不少的信佛群众把一部分佛经藏匿起来,流传于后世,寺院和佛殿里的贡品被捣毁之后,用泥巴把门给封住。④从此,刚刚形成的藏传佛教进入了濒临灭绝的所谓的“黑暗时期”。
后来,有史学家以“朗达玛灭佛事件”作为分界点,将藏传佛教通史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是指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位时期)至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止的二百年时间,“后弘期”又分为“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上路弘法只要是指在西部的阿里地区展开的佛教复兴运动”,其创始人是益西沃,他是第一个在阿里地区开展弘扬佛法运动的人,而且在复兴佛教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路弘法”是指发生在安多地区的弘法运动,相传,朗达玛灭火之后,藏绕赛、约格迥、玛释迦牟尼三位出家僧人逃到了安多地区(今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境内)传法,史称“二贤哲”,后来他们收了一位高徒名为喇钦?贡巴绕赛,从此这位高徒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弘法活动,修建藏传佛教寺院、收徒传法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传佛教史上出现了“教派林立”的发展阶段,较为出名的教派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和格鲁派,各个教派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期间出现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界的藏族文献,例如《甘珠尔》和《丹珠尔》等,也出现了藏族文化之“大小五明”,供后人研讨和学习,并且继续发展和传播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至此,藏传佛教又一次的在青藏高原上散发光芒,直至今日,它在广大的善男信女们的心中永不磨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
三、小结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在青藏高原之上,有一群勤劳朴实的信徒们世世代代信仰并遵循藏传佛教的信条,这一现象千百年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藏传佛教以其包罗万象的信仰、知识与价值体系,以其历史上形成的政教合一、寺院教育、经济、活佛转世等制度影响了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而。长期以来,藏传佛教深深植根于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当中,对藏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流传在青藏高原上的藏传佛教创造并且塑造了藏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表现与共同文化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它包括积极和消极的、进步和落后的、精粹和粗俗的各个方而,白宗喀巴大师在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对藏传佛教进行大规模的整饬之后,藏传佛教的教义就深深的烙印在藏族人心中了,把人们的思想完全纳入藏传佛教信仰的轨道了。对于生活在藏区的老百姓来说,藏传佛教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而,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体现出信徒们虔诚的心。
注释:
①土观・洛桑曲吉尼玛土观宗教源流[M]刘立千,译,人民出版社.1984:226
②④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M]人民出版社,2004:134
③王森,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上接第171页)
(3)他们/应该/对/机器/进行检查。
(4)他们/应该/对机器/进行检查。
我们可以看出,出现不同划分结果主要在于“对机器”是作为一个二音节词还是划分为一个单音词和一个双音节词,以及“进行检查”是作为独立的四音节词还是分为两个独立的双音节词。经过整理和统计这句话的翻译结果,发现了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二种结果,分别为:
(1) They should conduct a examination of the machine
(2) They should examine the machine
(3)They should check the machine
Joan Pinkham在他的专著《中式英语之鉴》中指出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使用不必要的词语,他指出,使用不必要动词的短语形式有:
l.unnecessary verb plus noun
2.unnecessary verb plus unnecessary noun plus third word
我们不难看出,句子翻译(1)中的conduct a examinationof就符合第一种形式,即不必要的动词加名词,完全可以更直接简洁用一个动词替代,表达为句(2)中的exaImne。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翻译结果的大部分在划词时将“进行检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双音节词,对这两个音节词分别进行翻译。而将“进行检查”当做一个词的几乎没有出现这种不规范情况,而是翻译为句(2)和句(3)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母语语感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规范英语的输出。许多同学在翻译时将母语中的形容词和副词照搬到英语中,从而导致出现中式英语。希望在教学活动中,母语语感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注意,从而有效的避免不规范英语的输出。同时提高英语语感,减少母语语感对英语输出的影响。
四、结语
鉴于国内对中式英语形成研究领域存在的缺憾以及语感测量这一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语言学上的应用,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入手,运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一定模本范围内的母语语感进行测量,并与翻译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统计英语句子中中式的表达方式与母语对于词的切分的相互关系。通过以上的探讨和研究,最终得出母语语感与中式英语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试图在理论上为研究中式英语形成机理和矫正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或有效的结论及经验性证据,在实践上基于理论结论的发现为基础教育中中式英语矫正对策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由于社科研究影响因素可变性原因,研究在对言语社区的设置和问卷的设计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语感测量只做到了词的层而,呼吁更多学者为解决中式英语问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葛传.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1-8.
[2]王初明英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Duranti,A.Linguistic Anthrop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82
篇2
关键词: 128公路园区 产学研互动 广州大学城
大学与城市的发展相互影响,紧密相连,产学研合作则是实现两者间良性互动的催化剂。MIT作为波士顿地区最为著名的创业型大学,对128公路园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8公路园区孕育、兴起、衰落、再崛起的历程,也是MIT与地方间产学研互动的不断变化调整的历程。本文通过梳理这段历史,归纳两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得失,为广州大学城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借鉴。
一、128公路园区的崛起:“大学―企业―政府”模式的建立
MIT与企业的“联姻”,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学校创始人威廉・巴顿・罗杰斯“一种全新的、与企业相联系、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大学的概念”。[1]罗杰斯的建校思想为后来校友所继承和发扬。MIT与企业实现紧密关系的里程碑是合同办公室的成立。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在工业界的建议下成立了工业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在工业界和大学之间建立直接的互利的联系纽带”。此外,MIT还设立了技术转让办公室,1988年,MIT的专利税收入达620万美元。
作为赠地学院,自建校起,MIT与政府间建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二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水岭。1940年,MIT与政府的合同不到一万美元。到第二年的9月30日,MIT已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研究合同。战时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MIT和波士顿地区的技术基础。校园内的研究者数量大幅增长。下面的一组数据很能反映问题。
二战结束时,波士顿大多数的资金集中于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可用于风险投资的资金非常少。康普顿校长为了向以研究为基础的企业提供资金开放新技术,于1946年组建了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在其带动下,私人投资也显著增长,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boston)在1957年也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并在1958年成立了美国第一家小企业投资公司。[2]
在技术、人才和资金几大元素解决的情况下,战争结束后的短短几年直接造就了“128公路”高科技园区。60年代至70年代初,大公司不断涌现,如EG&G,王安公司等。[3]自70年代中后期,该州经历了为期10余年的高速发展时期。1985年失业率降至全美最低,人均收入也出现大幅攀升,这一现象被誉为马萨诸塞奇迹。
80年代后期园区经济一度陷入低谷,在度过了短暂的低迷期后,通过推动主导产业多元化,减少企业对政府依赖,注重发挥中小型企业的作用,打造开放型社区文化等措施,128公路园区在90年代后期再度崛起。2000年1月,马萨诸塞州失业率降至2.9%,比奇迹时期的1987年还低0.3%。[4]目前128公路园区共计有1800多家计算机软件公司、1300多家环保技术公司。其中生物技术企业总数更是居全美第二。[5]
二、128公路的教训:“大学―企业”的隔阂和过于倚重政府
128公路有过数度衰落。1975年,128公路地区处于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不景气的时期,失业率居全美各州之首;80年代末,已持续了十余年的马萨诸塞奇迹戛然而止。128公路经历的两次危机有其深层次原因。
1.“大学―企业”的隔阂
波士顿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有着源于17世纪的保守传统。MIT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文化的痕迹。尽管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的初创者,但在1955年它缩减了对该公司的资金支持。麻省理工学院认为,投资于刚起步的公司太过冒险,不符合“谨慎、有判断力的聪慧之士的处事原则”。麻省理工学院与这一地区新技术企业的一定距离预示了这所学校与128公路地区的关系。尽管大学致力于商业化的研究,但它与公司总是保持一段距离。[6]这无疑大大阻碍了MIT与企业的广泛深入合作。
2.“企业―政府”的失衡
在128公路地区,稳定和忠于公司较之勇于实验,敢冒风险更受重视。军事合同低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与128公路地区公司文化十分契合,因此深受该地区公司的青睐。
MIT孵化出来的许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直致力于建立并保持与政府之间密切的关系。为军事市场的长期服务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本身的封闭性,忽视了与其他公司的交流与合作,128公路地区企业对外界经济发展趋势反应变得迟钝,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速度大为下降,产业区缺乏自我生存的机制和造血功能。一旦国防订货大幅下降,128公路园区经济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中。
三、对广州大学城的启示
MIT在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有过惨痛的教训,但经过不断调整后,终于实现了与城市的良性互动。这为广州大学城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其定位是以发展教育产业为基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的集居住、休闲、生产等多种职能的学、研、产、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7]大学城目前进驻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共10所高校,已建成两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和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于2009年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山大学等合作共建。基地自成立以来已开发产品368种,制定标准47项,汇聚专利1500多项,吸引企业228家,并且开展了云浮、中山等地百万户级的应用示范工程。[8]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由番禺区政府与广东药学院共同组建,成立于2009年7月。截止到2010年10月,已有广州新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进驻。
成绩面前,广州大学城高校在产学研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开放性和共享性缺乏,大学与社区互动不足。
由于对大学城的管理缺乏预见性的统筹布局,造成各进驻高校各自为政,基本上仍处在属地化管理状态,各高校缺乏“大学城共同体意识”,其共享机制与共同治理都比较滞后,公共设施、学科实验室、图书馆等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大学城整合各高校的资源和发挥学科优势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广州大学城地处偏僻,迁入的各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城市的联系减少,形成较为明显的“围城”文化。大学城精神文化活动局限于大学城精神生活圈内,影响了大学城精神文化对社会精神文化营养的吸取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加强大学城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广州大学城保留了五个原始村落,但由于大学城建城时间短,加上两者间的文化间距大,实际上大学城与周边社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并不广泛,大学城校园文化的服务与辐射功能不强,未能体现高校对当地社区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9]
(2)政府干预色彩过于浓厚。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协调、监督、宏观管理和一定程度配置资源的作用上,政府的作用不能取代市场的作用和替代市场灵活应变的功能。如果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就会造成市场失灵,影响大学城的效益和有序发展。
广州大学城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运行的。政府是规划建设的主体,规划、设计、审批、选址、划地等创建工作及入迁大学城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确定乃至搬迁都依赖政府的行政命令与指令性的安排,从而造成市场失灵。计划色彩过于浓厚,抑制了大学城应有的活力。
(3)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我省校办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企业自我循环发展能力不强。[10]在大学城已建的两个产学研合作孵化基地里,高校偏向于与规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政府科技资金的投入主要流向大型企业;孵化基地中的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眼球集中于即将上市的大型企业,银行为降低风险不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等等。以上种种都成为大学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现实障碍。
回溯128公路园区的历史发展历程,为使广州大学城更好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下一个阶段,应该做到:
(1)推进大学城内部各高校间教师互聘、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相互开放等资源共享的工作;鼓励并推动各高校共同开展科研、教学和产业开发等活动,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人为障碍,在大学城内真正实现学科融合和资源共享及有效整合,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社区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减少政府部门干预。政府固然是推动高技术园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园区必须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自我维持和自我造血的功能。地方政府须转变角色,从包揽一切的家长式转向为高新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如制定鼓励创新、鼓励人才流动、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等。
(3)大学与企业界合作时,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成熟的大公司,而要对发展前景好的小型高科技术公司给予高度关注,致力于推动新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要大力发展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拓宽融资渠道,为大学城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埃兹科维茨著.王孙禺,袁本涛译.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
[2][美]安纳利・萨克森宁著.曹蓬,杨宇光译.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7.
[3]曾晓萱.128公路创造发明的摇篮――MIT.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4).
[4]韩宇.战后美国老工业基地马萨诸塞经济转型研究.世界历史,2006,(6).
[5]谷贤林.美国研究性大学管理――国家、市场和学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4-95.
[6]Annalee Saxenian:《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128》:15.
[7]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城市规划,2002,(5).
[8]国家数字家庭获评广东省新兴产业基地.番禺日报,2010-8-28.
篇3
【关键词】科技园;企业;创新;发展;温床;围城;效应
我国举办科技园的政策在较大的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说,科技园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力的支持,并且在政府、高校、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的共同促进之下,科技园区快速发展,不断壮大,使之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示范,在科技园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要素高度聚集,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处于一种被活化和激发的状态之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自由选择和竞争。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科技园是一种技术创造和技术转移的社会实验,“温床效应”和“围城效应”并存,并非所有的科技园企业都能够获得创新绩效,还需要寻求适宜的、科学的组织战略,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科技园的“温床效应”,调节科技园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的“围城效应”。
一、科技园的概念及其功能
科技园是基于公司的赢利为基础而创建的,它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结合和联系,推动和倡导以知识型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建构和成长,并为技术和商业技能的传输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有效的管理。
科技园的正向影响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输送和支撑。科技园内有多种重要的资源,这些内部重要资源的配置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资源来源和渠道。在科技园内的交流技术研发经验、信息交换网络等不断溢出,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二)资金支持。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风险资本金,并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信用认证服务和资金支持服务,这些支持都极大地避免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失败。(三)文化支持。科技园的人才聚集,也极大地激发出创新的思S和文化氛围,在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前提下,科技园通过自身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园区内企业的形象,为园区企业吸引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关系。(四)市场支持。科技园的独特地理优势,还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极其宽泛的市场环境,集聚和汇集了大量的社会市场信息,成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与“围城”效应分析
(一)温床效应
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创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其具有的“温床效应”具体如下:
1、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技术创新驱动平台。科技园建构了一个优化而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在这个优化的系统和平台之下,企业可以获得极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通过这个“政策工具池”,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整体衔接,在这个整体之中,它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共享的知识创造机会和知识信息交换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科技园内企业创新的绩效性。
2、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科技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便利性特征,它临近大学和区域性的研究机构,这就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服务的契机,科技园可以为企业提供极其便利的公共建筑、办公场所、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等资源,在这些基础设施服务的前提下,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3、科技园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科技园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必要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咨询服务,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新的高技术企业尚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而提供的,它可以较好地使园区内的企业陷入到“新组织”困境之中,清晰地使园区内的企业界定自己的高科技定位,并在科技园的专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条件下,极大地提升自身的创新绩效。
4、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环境。科技园在国家的推动之下,俨然是一种“社会性的符号”,它集聚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各种资源,融合生成了一种全新的科技园创新文化和氛围,在这个和谐的、良好竞争秩序的合作创新商业环境和氛围之中,企业获得了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并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5、科技园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科技园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征,更容易使知识和技术产业化,而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产品和服务,更快地提升了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并在良好的市场对接服务前提下,极为有效地拉近了知识创新与增值市场服务的关系,使科技成果产业化更为快速和高效,切实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由此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围城”效应
尽管科技园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了绿色的温床效应,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学者看到,科技园的地理位置特征并没有完全达成企业的创新绩效,这种单纯的、地理上的位置拉近,并没有真正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链接。研究认为,事实上,在科技园内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的,它们并不是开放式的、自由的互动和交流,这就使彼此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加。尤其是当科技园集群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科技园集群会出现锁定和强化内部网络的意识和观念,这就使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弱化,处于科技园集体思维的禁锢之下,无法实现自身的创新,这便出现了科技园对企业的“围城效应”,这种“围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与外部网络的联系,无法打破在科技园形成的思维定势,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三、企业战略分析
(一)资源获取战略
科技园区的企业可以充分挖掘自身在园区内的地理位置优势,获取自身创新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自身在创新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大化地减少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资源获取战略的有效运用之下,可以使企业明显地获得创新发展所需的资源,活跃自身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获得科技园对自身创新发展的“温床效应”,削弱外部组织网络联系的“围城效应”,还可以克服和防范科技园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加的“围城效应”,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
(二)提升争力战略
科技园区内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考察和优化,即: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企业成本创新能力、吸收资源和技术的能力、网络信息能力。通过对这四种核心能力的提升,可以极为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其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科技园的集体行动所带来的限制,突破科技园内的群体性思维固有模式,同时这也是企业不断学习和知识累积的成长过程,它可以极其明显地提高和优化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品牌创建战略
科技园与企业的链接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声誉,科技园的各项有利资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关注者,并引发良好的评价和社会声誉,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创建,进而也可以极大地扩大企业产品的销售,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具体来看,科技园的管理咨询服务和创新文化氛围,可以较好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建设。然而,科技园所提供的市场对接服务则可能会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企业的内生行市场行为,没有积极地向外开拓市场,而仅依赖于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的市场对接服务,这显然对企业的社会声誉的创建不利。为此,企业应当积极地开拓外部市场,增强自己对外界的吸引力,提升自己的市场形象和声誉。
四、科技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渠道与举措
(一)充分挖掘网络平台信息,提供合作契机
科技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建立与国外科研机构或公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机构,获得相关的合作与交流信息,为企业建立良好、稳定而有价值的合作契机,要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各项信息,推动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技术引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技术的转移和对接。例如:可以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座谈会、联合设计、合作办实验室和研究所等,推动科技园区企业的国际化建设。
(二)注重科技园内企业的技术互动与合作
科技园是一个具有强强联合的优势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企业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同行企业等,这些企业可以从技术上、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联合和合作,利用其地理优势和文化融合优势,更好地实现生产和技术的链接,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并且,科技园还要完善自身的“组织协同”和“互利共生”机制和体系,使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在体系的激发之下,更好地形成一个网络,达到最大化的激发效应和反馈效应。
(三)优化创建科技园金融服务平台
在科技园的资本驱动前提下,还要开发和优化科技园的金融服务平台,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举措,更好地激发科技园区的企业创新发展。要通过设立研发成果奖励基金的措施和方式,对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技术增值能力、合法性、风险性等,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对研发成果良好的企业给予研发成果资金基金的激励,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绿色温床,在设立科技园区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科技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考虑区域经济集聚所产生的“围城效应”,要通过有效的举措和策略,规避科技园的聚集负向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探讨[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05)
[2] 苏屹,姜雪松. 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构成主体与运行过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S1)
[3] 王伟浩,陶爱萍. 高技术企业分权损益经济学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4] 蔡锐,何伟胜,王涛. 基于创新网络的高技术企业治理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07)
[5] 陈琦. 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J]. 财务与金融. 2010(04)
[6] 杨震宁,吴杰. 不同功能分类科技园的资源供给差异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09)
篇4
目前电动车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顾客对电池的寿命、成本、安全性和充电设备基础设施不足存在顾虑,政府对高额的购车补贴、废旧电池的处理以及制造电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担忧。目前国家对私人购买纯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分别给予每辆最高6万元及5万元的补贴,北京、上海等地私人购买纯电动车每辆将最高获得12万元的补贴。但即便这样的补贴力度,仍然难以在市场上大范围推广。
早在2001年,法国汽车工程师Guy Neger就发明出了靠压缩空气供给能量的汽车,之后印度和美国也已研发成功了自己的压缩空气车,并已在2011年投产上市。但目前各国研发出的气动发动机普遍存在能量转换效率低和气缸容易结冰的问题,使其实用性受到限制。我国的辽宁、广东、浙江、湖南、安徽等地都在针对这一难题,组织研发,并取得初步成果。广州一家公司经过多年的攻关,利用极冷极热两种气体瞬间相遇爆炸的闪电原理,使压缩空气充分吸热膨胀爆炸活塞下行,解决了上述两大难题,它能量转化效率高达70%左右(目前各国研发的气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只有38%),核心技术已获得了中国和美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已经开始试生产空气动力大巴样车。与汽油动力及电动车相比,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具有四大优点:节能、省钱、零污染、安全。有专家预言: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发明与生产是继蒸汽机、汽油机、电动机之后世界工业和能源的又一次革命。
中国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与日俱增,理应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特别在发展空气动力汽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具体建议是:
一是对国务院2012年6月28日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做出修改。虽然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已提出要“示范推广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空气动力车辆等。”但在国务院2012年6月28日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却对空气动力汽车只字未提。这就会在落实过程中出现文件相互矛盾的现象。建议对国务院和地方出台的有关文件进行清理和修改,以利实施。
二是将空气动力车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务院2012年6月28日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的第一部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中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随着空气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产业化,建议将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改为“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和空气动力汽车。”
三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技术路线上应把发展空气动力汽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技术路线的第三部分中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建议改为“以纯电驱动和空气动力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空气动力汽车的产业化。”
四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规划中的发展总目标上做出适当调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第三部分关于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建议改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空气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10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空气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5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
五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规划中补充有关空气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内容。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第四部分“主要任务”中第一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部分中提到:“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建议改为“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和空气动力发动机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和空气压缩气瓶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
篇5
一、农耕文化朴实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朴实性作为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指它的内容以及研究方法都比较简单朴实,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的简单描述,并不具备现代社会下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当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识。而一旦一种思想意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指导性。正因如此,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成了当时成都平原人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广泛运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尚处农业社会时期的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成功建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思想保证。战国末期,秦国蜀守李冰及其儿子治理岷江水患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在于他们吸取了前人的治水经验;另一方面则在于他们在治水过程中巧妙地结合了当时成都平原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成都平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耕文化朴实性的重要代表。它是成都平原人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巧妙地运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解释自然和社会未知领域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先进的,而相对于当前的科学理论而言它却是一种非常朴实的农耕文化。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是当时成都平原上的主要制度安排,它指导和规制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李冰父子将阴阳和五行巧妙的运用到对江水的治理中,按照学说中的“土胜水”、“水土相克”、北斗星“齐七政”和“杓星”“主西南(1)”等朴实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水理论,从而建筑起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上游来势凶猛的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全国著名的“天府之国”。
第二.农耕文化的朴实性思想是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就主要得益于朴实的农耕文化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需求理论的角度思考,需求的多寡以及需求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人们的需求心理偏好的影响,而需求偏好正是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需求方面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需求偏好决定了不同的需求。同样,对于教育的需求偏好就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不同方向。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士大夫虽好学,但多以静退相高,淡薄荣利,读书的目的为修身固道而已(2)”,这与成都平原流行的道教思想是统一的,也正是这种朴实的农耕文化形成的教育偏好使当时成都平原人对功利性质的科举并无明显的需求,“不事科举反而成为时尚(3)”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相反,在当时宋王朝的其他地方,“望子成龙”、“福荫子孙”、“光宗耀祖”等功利性的教育需求偏好就决定了其对科举考试的乐此不彼。但是,成都平原朴实的教育需求偏好并没有妨碍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当时,文人贤士大都乐于兴办书院,而他们兴办书院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应付政府的科举考试,而是传授文理学说或修身养性。这样一来,教育的内容比以前就更加广泛和丰富,同时受教育的人群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致使在宋王朝时期成都平原的书院得到了最为迅速的发展,数量和规模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成都的沧江书院、眉州的东馆书院以及涪州的北岩书院等。诸如苏轼、苏辙这样的著名学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二、农耕文化自私性思想的历史变迁
自私性是小农的典型特征,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小农出于自身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从自私的角度保护和扩大自身的财产是人性的必然驱使。这种情况在秦汉时期的成都平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农耕文化的自私性为秦汉时期成都平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当时的环境分析,成都平原人的自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私有观念上。
第一.农耕文化的自私性思想是促使土地私有制最早在成都平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国移民以前,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人人都可以开垦到足够的土地,土地私有观念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随着秦人的南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外来人口占据。第一生产资料的减少直接威胁着生存安全,于是,成都平原的原著居民就不得不考虑土地的安全性问题。由此,自利思想开始得到加强,土地私有观念在成都平原产生并确立了起来。一方面土地原始产权的确立,既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性又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正如舒尔茨指出:“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润而创新(4)”;另一方面通过搭便车侵占他人土地的行为得到了遏制,促进了人们对荒芜田地的垦殖,使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进而出现了“溉田畴之渠以亿计,然莫足数也(5)”的恢宏场面,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土地私有制被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地位,并在全国推广开来。从而,成都平原上一次重要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吻合取得了成功。发展至西汉,成都平原的土地私有制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土地买卖也日趋成熟,土地集中现象逐渐明显,大土地私有制初现端倪。
篇6
关键词
数字城市、信息化、计算机、gis、gps、rs、综合应用。
1. 数字城市的起源、定义。
1.1 数字城市的起源。
1.2 数字城市的哲学定义。
1.3 数字城市的技术定义。
2.数字城市的基础。
2.1 gis技术定义与研究内容。
2.2 gis的应用。
2.3 3s集成。
3.中外数字城市发展状况。
3.1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状况。
3.2 外国数字城市发展状况。
3.3 中国数字城市的发展道路。
4.数字城市应用举例。
4.1 数字北京。
篇7
引言
“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这句顺口溜是老百姓对城市印象的幽默描述。
当经济大潮来临,眼球经济、招商引资、自我炒作等意识占据重要地位,很多城市在建设地标性建筑、争夺名人、文化遗产、寻找“城市名片”、打造城市形象方面可谓殚精竭虑。诸如大家熟知的“韩国申遗”、“炎黄雕像”等形象工程。他们严重忽视了顺其自然和尊重历史,殊不知在这种“近视”意识主宰下而建的“城市名片”,即使再高、再大、再全、再美,也只能现出浮躁功利的立场和哗众取宠的不实,给社会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城市名片
一、名片的起源
名片起源于交往,名片最早出现始于封建社会。早期名称“谒” [yè] 。
进入东汉末期,纸张开始普遍采用,“谒”又被改称为“刺”。
唐宋时期由“门状”代替了“刺”。
明代,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就递“名帖”。
清朝才有了“名片”的正式称呼。
现代意义的名片则来自于西方,是现代商业活动的产物。
城市名片概念的起源于个人的纸质名片。
二、什么是城市名片
城市名片,要具有城市的代表性、独特性、稳定性;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现实;引领城市的发展、进步、和谐;体现城市独具魅力的精神和追求。
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然、生态、文化、历史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 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
城市名片,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价值,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三、城市名片如何定位
首先,要把城市代表性、特质性提炼出来。一座城市可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秀丽的自然风光等,在众多优势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精华,让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完美地结合起来。
其次,集中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一个城市的魅力取决于它的个性,这种个性就在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它不但要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更要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检验。
再者,突显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一个影响深远、响亮的城市名片,一定要结合城市的优势、积聚城市能量,相互协调、相互支撑。这无疑将为城市的竞争合作中赢得先机,为城市名片的塑造增添魅力。
北仑山与海港文化
一、北仑港的历史
宁波北仑港是 “中国港口皇冠上的明珠”,全国最大的深水良港。它发端于秦汉之际,连绵近2000年;唐代已是全国最大的开埠之港;宋元时期已与泉州、扬州和广州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海港;
1979年,宁波港成为第一批开放的港口;
2010年货物吞吐量位居成为世界第一;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宁波港口岸扩大开放,加快迈向国际强港的步伐。
二、北仑山溯源
北仑山位于宁波北仑区新碶街道下三山北侧的海中,山体面积约7800㎡,区域面积约50公顷,海拨19.9米。旧称北轮山,因形圆似轮,加上地处新碶街道北面,故名,今衍写为“北仑山”。山顶建设有一座距海平面48米的北仑港导航灯塔,加上视野开阔、风景优美,且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1996年被核定为区级文物保护点。北仑港、北仑区因北仑山而得名。
三、北仑的海港文化
宁波北仑山不但见证了港口历经千年的变迁与发展,也是港口文明的传播地、海港文化的承载体。它集中体现海港文化的特征,最具历史性、标志性、独特性、文化性的唯一代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北仑山是诞生港口文化之源,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北仑山是传承海洋文明之脉,需要我们塑形扬名。
塑造城市名片
一、北仑山区域的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北仑山区域是港口历史、海洋文化、城乡建设的诞生地,见证了港口兴衰、文化交融、城市变迁。
2、建设的缩影,形象的代表。北仑山是指引“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灯塔,伴随着海港建设、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它的形象早已融进了港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
3、地理较广阔,资源很独特。北仑山区域约50公顷,是北仑港海岸线中心及三条母亲河汇集点,是我们的“海上明珠”的生活出海口。山矗海中,周环滩涂、湿地、沙滩、礁石;远映蓝天、阔海、巨轮、大港;集中体现了北仑海港资源特色。
4、展大港神韵,现港城秀姿。登山极望,北眺“洋洋东方大港”,是观看大港雄姿,领略港城景致的绝佳胜地;南望是蓬勃发展的新城,凸显了城市的朝气与秀美;是一轴生活与建设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
5、生活创业热土,休闲旅游胜地。北仑依港临海而建,不但可以享受港口带来的壮阔、激情和成功事业,还能领略海洋给予的轻松、悠闲和惬意生活。
二、北仑山区域主题定位
北仑临海而建,依港兴市。生活化的海岸、海水、海岛、海味等代表海洋要素,因而,北仑山亲海岸线是一个生活化的海景岸线;生产化的码头、远洋轮、货物、道路、城市等代表港口要素,因而,北仑山深水码头岸线是一个港口门户。风景岸线和港口门户的融合叠加出了形象岸线,而且是对主题定位的具体化和品牌化。北仑山区域的主题定位和城市名片已了然于胸:
“传扬海港历史文明之窗,
彰显东方大港神韵之门;
追求卓越品质生活之地,
品享山河陆海风情之境。”
三、树立北仑城市形象,传扬海港文化
可喜的是,我区已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等城市建设目标,“港口生产”只能代表一半的城市形象,而另一部分就是人民享受海洋休闲、分享绿色城市、富足喜悦的“海洋生活”形象。北仑为世界带去的不仅仅是悠久的港口发展历史、繁荣的港口经济,更是让各国人民了解我们独特的海洋传统文化,还有人民亲海、享海的当代海洋生活文明。
篇8
看了这条消息,那些排在烦恼前列的城市,肯定会很不高兴。他们一定会问,你们那个调查和排名,真实吗?准确吗?客观吗?全面吗?凭着几个人的印象,就说我们这个城市,是让人烦恼的城市,不仅城市的领导不能答应,城市的市民也不能答应。
榜上这28个城市,我都去过。按照我的印象,排在烦恼前列的城市,未必那么让人烦恼;排在幸福前列的城市,也未必那么幸福。幸福和烦恼,是每个城市的两个侧面。有幸福的地方,也有烦恼;有烦恼的地方,也有幸福。如果光看幸福,那么就都是幸福;如果只看烦恼,那么就都是烦恼。
“幸福指数”的基本含义,就是民众生活的满意度。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也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它虽然只是一种主观心理体验,但却可以成为各个城市和地区衡量民众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值。
“烦恼指数”也叫“平衡指数”,主要反映的是职场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程度。在每个城市的职场,都存在工作任务、人际关系、角色模糊和冲突、职业发展、时间平衡、组织倾向等6大压力源。在这种压力测试中,如果职场人感觉工作压力越大,那么“平衡指数”就越低。同样,“烦恼指数”就会越高。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公布的城市“烦恼指数”,并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各个城市参与测评的职场人打票打出来的。某些城市之所以“烦恼”,是因为这个城市的职场人员自身感觉到有压力。或者工作任务的压力,或者工作环境的压力,或者工作待遇的压力,工作与生活不平衡,所以心理感受不平衡。就像一双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城市幸福不幸福,只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最清楚。别人说“烦恼”不算“烦恼”,只有自己感觉“烦恼”,才是真正的“烦恼”。
我们看待一个城市,应该多看它的“幸福”之处。比如经济总量的增加、居民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善、科教文化的发展、城市管理的加强等。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鼓舞人心的力量。
但再多再大的成就,也掩盖不了“烦恼”。有些“烦恼”,是发展的代价;有些“烦恼”,是客观的差距;有些“烦恼”,是管理的漏洞。虽然多数的“烦恼”,只是出现在少数人或者部分人身上。但如果不及时排除,也会影响城市的和谐和稳定。
篇9
关键词:生态文化;宜居城市;平衡;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livable city
――Oriented city and the natural balance of ecological culture
(ZHOU Guo-wen,WANG Ying)
ABSTRACT:The world is facing a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being depleted, and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ir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other problems. It all originated from the evils of urbanization, therefore, a new balance between human needs between reconstruction and nature, and to maintain awareness of the agency that is the balance between its ecological cul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view, through the city and elabor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to find the natural balance of urban and livable city,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harmony from the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historical context as well as other aspects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s, and thus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city and nature-oriented livable urban ecological culture, the way to find a new balance and nurturing nature, better support human life.
Keywords: ecological culture; livable city; balance
一、城市何以产生
(一)城市的缘起
城市是千百年来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沉积而产生的独特聚集空间,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物质聚集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活动中,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
(二)城市的美与伤
城市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依托于一定的自然而得以存在的。纵观中国的传统哲学,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一体”论、“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希腊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部分地反映在哲学思维中,但是,更主要的是通过神话――哲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从中国和西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好印证了城市寓于自然之中,而自然也内存于城市之中,两者之间在其本质上要保持平衡关系。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数量的日益增多,逐步出现了城市化现象。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整体面貌为之一新,生产力提升、生活状态改善、社会发展进步都呈现全新面目。但人类在享受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福利外,城市化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过度拥挤、环境恶劣、空气污浊、水质退化等贫民窟问题,城市“肥胖症”;城市空气恶化;城市垃圾围城;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规划失衡:两极化现象;城市社区隔裂化:社区区隔、社会排斥和文化排斥等综合性问题也反映出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渐失衡。
二、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与价值旨归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程度与水平在观念形态的反映,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所建构的文化基础。可以说,生态文化是致力并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尊崇自然与以人为本指向一致的文化,是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想结合的必然产物.
篇10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内在动力 路径探讨
了解学习型城市,需要把握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和起源。学习型城市的概念起源于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教育城市的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确定了学习型城市的起源,该计划主要是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战略。由此,学习型城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2年,经合组织明确提出“学习型城市”概念。同年,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将“建设学习型城市计划”列入研究行动议程。可见,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从教育型城市向学习型城市的跨越。这对我们来说,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今时今日,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繁荣程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程度。
1 激发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在活力
(1)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建设学习型城市,其工作对象是人,工作动力也是人,“人”始终是这一工程的主体。拥有一个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才会有效地防止轰轰烈烈“一风吹”。可考虑以机关、企业、社区、乡镇(村)为单位,调研统计不同层面群众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并由此制定学习过程中选学目标、选学内容、学习形式,把自上而下的必学内容和自下而上的选学内容有机结合,确保学有方向,学有所得,由内而外产生学习的愿望,养成学习的自觉。
(2)注重组织的学习。组织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过程。只有各类组织都能积极推动学习活动在本组织内的开展,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才会走向深入。因此,结合当下的“两学一做”,全体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并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时效化,坚持做到用体制机制来规范我们学习行为、让每一个人养成学习习惯。尤其是机关干部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进修和培训,并且将学习理念带入家庭,带进社区,发挥机关干部在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中的表率作用。
(3)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意义重大,让城市领导干部率先成为学习型的领导干部。设立领导干部讲堂,建立领导干部讲学制度。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在本部门内部、或是到党校、行政院校、大学、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讲学或在电视、广播设立栏目讲学,从而促进全社会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4)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职人员、兼职及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与师资队伍,统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开展,确保学习型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确保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
2 丰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载体资源
(1)强化品牌建设。举办好城市大讲堂和乡村讲堂,定期举办讲座、论坛,促进学习与沟通交流。同时,还可通过举办“文化下乡”“文化信息进社区”等活动,多样化地推进知识的传播。
(2)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及城市精神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主题学习活动,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共识和自觉。可创造性的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社区学习节”等活动,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举办比如公园、体育场等以鼓励阅读为主题的公众阅读活动,在广大市民中传播学习型城市应树立“终身学习”“文明城市,快乐阅读”等理念。
(3)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意义重大。提倡城市公共教育和文化活动场所逐步对社会开放,城市市民享有更大资源空间,使广大市民能够有机会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分享知识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门与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使教育与学习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让市民便捷地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4)利用现代手段。在利用传统媒体的同时,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创新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让更多市民能够体验便捷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促进“终身教育互联网+”应用,跨界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城市终身教育在线”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5)建设体验基地。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可选择一些现有资源及硬件基础都比较好的社区,乡村,打造一批诸如民俗教育、农耕文化体验、尊老爱老美德教育等方面的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创建活动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
3 营造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氛围
(1)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没有围墙的学习型城市,使终身学习成为全民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形成、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使“学习”成为城市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使学习价值观成为城市社会共识,城市成员能够自觉地终身学习。当前,可选择或征集一些朗朗上口的格言警句,张贴于机关或公共鏊,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重视学习,关注学习。比如将“文明铁岭,学习先行”、“快乐新铁岭,书香伴我行”等宣传语在媒体及公共场所密集宣传,可以很好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
(2)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大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宣传力度,为学习型城市建设造势鼓劲。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橱窗、户外公益广告、“村村通广播”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整合宣传资源,及时、准确、充分地报道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动态与学有所成的先进典型,着力介绍推广组织和个人积极学习的经验,引导全员学习,不断提升城市群体的学习力。在全社会确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全市营造“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因学习而受人尊重”的良好氛围。
(3)营造政策环境。可以考虑在职称评聘、公务员晋升等方面,加入学习指标的考核,以外在的环境压力,竞争压力,倒逼危机意识、学习意识的强化,进而激发人们自身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4 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运行机制
(1)建立激励机制。把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绩效纳入目标考核。将学习考核与岗位年度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推动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形成。要充分发挥学习绩效在晋升、招聘、用工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促进全员主动学习。定期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优秀学习品牌”、“学习型组织示范点”、“社区教育名师”等评选活动。制定实施一系列奖励措施,加强对学历教育、进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岗位培训等学习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
(2)资金投入机制。推进学习型城建设需要政府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学习型城市创建比较好的深圳市,近3年来,除基本建设投资外,市、区两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日常经费的专项投入,年均超过6亿元。实际上,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就是对民生的投入,因此,在这方面的投入政府不应吝啬。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公益性捐赠,减免各种税费并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3)落实考核评估机制。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有一系列科学的评估标准,要有定性、定量的指恕5鼻埃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分类,分层次的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估标准,各部门按照分工,定期开展考核评估,以评促建,对完成任务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扣分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