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加强形象直观的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学生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带学生到水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水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这时我让一个学生将小石子投入水塘中,激起一阵微波,水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水面变得凹凸不平,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二、加强对比性实验的训练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几年我常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比性实验可促进学生导出物理规律。对于学生易于形成片面认识的物理规律,设计针对性强的对比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初中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觉得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困难,但又往往形成片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中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籍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实例引发,进而做“二力平衡条件”的演示实验(课本安排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读出小车保持静止时两边吊盘里砝码的重力,并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二力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平衡?”学生往往得出片面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时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如下两个有针对性的对比实验: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即用两个小车拼合在一起代替原来的小车实验);②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小车)上,但两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自己否定了原先的片面论断,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平衡。”另外,运用对比性实验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还可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等。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承前启后;教学方法
一、做到“承前启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然衔接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直观状态.高中物理不像初中物理那样直观性、生活化,其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研究对象与范围都较初中物理复杂繁琐.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高中物理时可能无法适应这一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初中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自然衔接,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承前启后”的进行物理学习.
例如,在初中的物理学习阶段,学生已经学过有关于“力”的知识,像“重力、弹力、二力平衡”等,对于力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进入高中之后,学生需要学习“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独立性”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似曾相似”但又完全不懂.初中阶段对于“弹力”的要求只是“知道弹力是因弹性形变引起的”就可以了,但在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会判断弹力方向,知道胡克定律及其公式,根据二力平衡求弹力”.面对这样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进行力的教学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对初中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找出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速度、速率、位移、路程等的辨析,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高中物理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学生铺好台阶以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新知识的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枯燥的,很多学生对于物理都不感兴趣,觉得里面的知识太过于抽象化,知识概念繁琐难懂.因此,对于物理的学是力不从心、得过且过.而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有心无力,面对几十个学生恨不得都能够手把手的进行毕生所学的传授.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丰富自己的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
例如,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来进行教学,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教师让学生围绕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笔直的跑道为例,让学生进行“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的联系的讨论.这样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大胆的设想与发言,让学生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这个知识的教学,播放奥运会跨栏比赛的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的片段来进行位移、时间的思考,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得出“运动的快慢跟运动的时间及通过的位移都有关系”,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是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三、进行课后“反思”,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对于高中物理学习,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是如此.而学生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对于教后的反思工作却微乎其微.因此,这里的课后“反思”,不仅仅只是指教师要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后的反思,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加深巩固.首先是教师.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应该有一次自我认识的机会,很多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很少再进行教学的回顾,备课的时候也只是象征性的写下课后反思内容.因此,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就更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该在课后进行学生学习状态、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估算,教师可以与物理课代表进行情况的了解,然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措施的改变.教师在课后还要注意进行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以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顺利传授,真正做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其次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后也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后的反思,这样的反思可以是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是进行单元测评.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收获.这样通过交流让他们更清晰的认清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程度,进而进行相应的学习方法的改变.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进行课后的“反思”都有其必要性,在反思过程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以便在以后的物理学习道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总之,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工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有相关的进步学习.通过自身努力,让自己的物理课堂能够变得生动有趣,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在物理的教学道路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才能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陶家强.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物理,2013(1).
[2]李伟伦.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物理教学[J].教育战线,2013(3).
篇3
由于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主要探究重点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概念,以及两力之间的关系,因而笔者的描述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的建立
事实上在目前中考趋势的导向之下,初中阶段已经渗透了作用与反作用力的教学,经笔者的梳理,学生拥有的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关的先前经验有:其一,根据已经学过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知道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有力的作用,且这一规律在原来的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得到训练,如用桨划船时船向前运动说明了什么?其二,在一些选择题的选项当中,会出现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分别各占一个选项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老师为了解释清楚两者的区别,通常会渗透一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有的甚至已经提前告知了作用力与反作用的概念;其三,在一些简单的力学习题中,事实上已经运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关关系,即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部分知识.譬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桌面对其支持力是多少?
显然,这些知识的学习与习题的解答,已经给学生积累了不少的先前经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基于这些先前经验进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概念的构建.笔者采用的顺序是这样的:(1)回忆初中阶段力的定义,重点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义;(2)确定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并用“甲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概括不同的例子;(3)给相互作用的两个力进行命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探究
本课的探究重点是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异体、等值、反向、共线”的关系,而这一关系与二力平衡的特点“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是具有可比拟性的,因此可以借助于二力平衡进行前期的猜想工作.猜想的依据也是学生的先前经验,此处不赘述.下面重点谈谈对四个关系的探究(主要侧重于猜想环节).
关于“异体”,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及理解,结合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学生可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上,因此这一点并不难.
关于“等值、反向、共线”三个特点,本课的探究重点侧重在两个方面:假如不等值、不反向、不共线,那发生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会有什么样的运动?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重在通过物体的运动来寻找力的关系(因为力是不可见的,发生相互作用力时也是不易测量的),而实验的设计的重要性事实上甚于实验操作本身,需要花大力气进行.
学生的猜想应当说还是精彩纷呈的:首先,要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那就必须有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于是,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桌面上放一本书)、两个人互相用手推等,都成为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的例子.还有聪明的学生想到了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而这样恰恰就可以一下子解决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一猜想在课堂上是能揿起一个小的,因为学生基本能够发现这一个设计就能一下子解决三个问题,从而对猜想的结果又增信了几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的引导是“实验结论的普遍适用性”要求,即尽量通过多个实验来证明猜想的真实性.于是,用两个装有相同磁体的相同小车作为实验器材,利用磁体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来进行实验,也成为学生的共性选择.
那么,如何利用这一实验装置进行猜想与实验呢?笔者将探究重点放在实验的构思上,即让学生通过假设的思路去构思:如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不相等,那相互作用的两个小车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多能猜到排斥时运动的距离不相等)如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不完全相反,那相互作用的两个小车会发生什么现象?(排斥后运动的方向不相反)第三个问题可以想像,不重复.
这一过程发生在学生的想像当中,这种想像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其得出的结果已经接近于实际结果,因此可以说探究的部分已经结束,余下的只是证实了.而一旦结论得到证实,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也就成功地被学生发现了.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学的反思
当很多探究课堂将重心放在实验本身时,笔者却发现实验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对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结合猜想去设计实验,即让学生想到去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其实才应当是探究的精华部分.
篇4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中可以看见如下动词:“经历”、“体验”、“领悟”、“内化”等,从这些动词中不难发现都在突出强调“体验式的教”和“体验式的学”.
体验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体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他与个体的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实施体验教学最重要的理念就是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情境中体验、在情境中感受,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获得体验和感受,进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目标和情感的有机融合.
1体验学习的特征
实施体验教学首先要了解其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1.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验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判断,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并在判断、反思中形成自己的体系、观念.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这也就要求体验教学要体现个性化,而不是进行标准化教学.体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不是毫无经验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心理认知,需求等,这些都是学生独特的体现.因此,体验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2情境具有虚实结合的特征
体验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去检验获得经验,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去应用这些经验.这些经验的获得来自于学习情境,而这些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因此,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1.3学习过程具有亲历、反思、交流性
体验学习的本质特质就是亲历性,这一特征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来自实践的亲历(如实际操作等);第二,来自于学生心理层面的亲历(如自身原有经验的回顾,心理上移情理解等).也就说学生必须自己亲力亲为,这是任何一个老师无法替代的体验.
反思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积极地进行反思才能让学生的体验获得升华,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如,在体验中能多问自己“为什么?”等等.当然这些也离不开交流,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因此,体验教学中也要有必要的交流,一来可以加强体验中经验的交流,又可以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1.4体验学习要具有行动性
体验学习强调学生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实践中体验,这是体验学习的最根本的特征,尤其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实践,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和反思,获得最终的结论.
通过体验教学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体验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体验教学中积极地去体验、感受,获得知识的升华和情感的内化,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中一堂复习课谈谈体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浮力”复习案例
“浮力”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即是对浮力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平衡力”学习的开篇.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很重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第一环节:借助演示实验(实验器材:瓶子、橡皮泥),创设问题情境,复习浮力,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引起对“物体浮沉条件知识”的回顾.
师:请大家观察接下来的实验(把橡皮泥和小空瓶同时按到水中,然后同时放手),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小空瓶浮出水面,橡皮泥沉到水底.
师: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小空瓶沉到水底下,橡皮泥浮出水面,并根据所学知识点说明原理.
生:把瓶子装满水,把橡皮泥捏成空心的.原理是增大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橡皮泥的体积,进而使其浮力增大.(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个生鸡蛋、半袋盐、一个搅拌器、一个装有清水的量筒),加深对知识的回顾和掌握.(这个实验简单、易操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有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促进经验升华,形成自己稳固的知识)
师:同学们请把课前准备好的实验物品拿出来,先把生鸡蛋放进清水中,观察现象,说一说为什么会如此.
生:鸡蛋沉入水底了.原因:水的密度小于鸡蛋,鸡蛋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就下沉了.
(这是学生对第一环节的亲身验证,通过自己动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大家向清水中注入盐,并用搅拌器搅拌,直到鸡蛋能够浮在水面上.提出问题: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和在盐水中漂浮哪种情况所受到的浮力更大一些?
生1:我认为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原因是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
生2:我认为这样说法不对,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还应该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虽然盐水比清水的密度大,但是鸡蛋在盐水中有一部分是露出水面的,清水排开的体积要大于盐水排开的体积.因此,两种情况下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应该是相等的.
生3:我认为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以得出在盐水中漂浮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应该等于重力;根据物体浮沉的条件,在清水中下沉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应该小于重力;而鸡蛋的重力又是一定的.因此,在盐水中鸡蛋受到的浮力要大于清水中鸡蛋受到的浮力.
(三位学生各有看法,这是体验教学所得出的结论,从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好,看待问题要全面,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能够进行思维迁移,把知识联系起来.
师:请大家继续向盐水中加盐,你们认为浮力有变化吗,说一说原因?
生1:我认为没有变化.原因是根据漂浮条件,鸡蛋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
生2: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密度大了浮力却不变?
师:那么请大家看看鸡蛋露在外面的体积,再加盐,再看看鸡蛋露在外面的体积有什么变化?
最终得出结论:同一个物体漂浮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是不变的,只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漂浮,排开液体的体积小,在密度小的液体中漂浮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导入 重要性 方法 反思
一、物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很快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够启发学生,催人奋进。"确实,好的新课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极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物理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
下面就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新课改下我在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上采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1.提问导入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提问导入方法可以唤起学生的自觉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增强学生思维的乐趣。
如:在讲解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时,可以这样引入:台灯的亮度可以调节或者电风扇转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改变电流的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路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仪器中哪个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正确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变化?这样步步深入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设计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验导入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另一个解释。"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是新课导入的最常用方法。在引入新课中,实验的选择很重要,应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和使学生感到意外的实验,创造一个愉快的物理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讲解《浮力》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新鲜的鸡蛋在水中下沉,当老师继续加一些物质下去时,它居然浮起来了。加的那种物质老师先不跟学生说明是什么,好问的学生此时就会有疑问了:"加的那种东西是什么?鸡蛋为什么又会浮起来了?"又如讲"浮力"概念时,用弹簧秤先测出物块在空气和水中所受的重力,当学生观察到两次测量的结果不同时,教师问:两次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学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新课自然导入了。
3.故事导入法。在人类物理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物理故事和物理家轶事。在讲授新课时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物理史或有趣的物理故事进行导入。
如:在学习《磁场》时,可讲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故事。学生会思考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
4、复习导入法。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学习新知识前需要复习哪些旧知识,设置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教师在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后,紧接着提出如下问题: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不受力吗?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看法,由此导入课题。
5、讨论导入法。对于学生不易建立的概念或难于理解的规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就一个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众说纷纭时教师适时导入:让我们来通过认真学习,看看教材是怎么解释的。
如:在讲"惯性"前,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火车在平直的轨上匀速直线行驶,一名乘客在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又落在车厢里。对于"落在何处"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仍落在原处,一是认为落在起跳点的后方。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相互争论。并带着自己的观点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由物理课堂导入引起的反思
正如高尔基所说:"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用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在新课改下物理课堂导入教学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入不能枯燥乏味,要有趣味性。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而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致,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出良好的铺垫。
(二)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要短小精悍。如果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过分地渲染导入部分,只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
(三)导入不能偏离教学重点,要有针对性。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在这个统一目标下,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保证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首尾相连,前后照应。
(四)导入不能过于照搬,要灵活运用。导入的方式很多,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要富有变化性导入。设计导语时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篇6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做到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在持续性和个体自主方面有天生的不足,很多时候,还需要学校相关组织的推动.这些途径与教师个体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融合不够自然,也就是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更好地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课外活动等.如果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自然地与这些方面融合,并找到一种伴随着常态、日常的教学行为,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具体做法,就能使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易操作、草根化,实现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善用,是指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以期达到某种效果的行为.善用习题,就是有意向、有目的利用日常教学的习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实例,来阐述善用习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1善用习题,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声音的传播课堂教学,常常由于容器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课堂实验教学失败.也常由于抽气设备的庞大,或者抽气的效果差,而导致课堂教学浪费大量的时间.
习题1如图1甲所示,把小铃铛拴在线上,线上端穿过橡皮塞,照图1乙那样,用橡皮塞把烧瓶口塞紧,然后摇动烧瓶,记住铃铛的铃声有多么响;取下橡皮塞,向烧瓶中倒入一些水,给烧瓶加热使水沸腾,大量水蒸气排出部分空气后停止加热,并迅速照图1乙那样塞紧橡皮塞,冷却一会儿再摇动烧瓶,听铃铛的响声.(1)第二次听到的响声比第一次听到的响声要些.(2)这个实验近似地说明.
这道习题,让这节物理课从课堂调控、教学效果、吸引学生以及启发思维等方面得到改善.强调了从外延到内涵,注重学生天性和个性得到良好发展的课堂教学质量.让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物理课堂实验,不应过分强调器材的新奇、抢眼;不追求器材本身的复杂.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正如特级教师黄厚江所说,“新课改的课,应该是一般老师都能上的课,要研究家常课怎么上,大多数老师都不能模仿上的课是贵族课,这不是我们的追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趣、有疑”.应该说,“有趣”,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在“有趣”的基础上“有疑”,实现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相对来说,就比较难做到.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既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分组活动,实现学生自主参与,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新趣实验,让课堂教学,至少是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我们会发现,这里包括学生质疑方面的思维并不明显,就是说在动手、动眼的时候,有品质的思维或是有一定深度的思维含量不高.
习题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4所示.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一群初学者,我们不能认为结论显然的,因而简单地“教给”初学者.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的直线传播”.步骤清,实验有趣,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到知识的拓展,学生在肯定和质疑中逐步领悟等方面显然是很不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指的学习方法,也不是传授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学生领悟学习方法.善用这一习题,围绕如图4所示实验开展课堂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做到真实、正确,不欺骗学生;实验仪器结构、操作简单;对比实验现象可见度高;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培养目的性明确,思维发展有效.学生们会思考在不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以及“搅拌”后,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有对比,有思辨.
2善用习题,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教学研究是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工作研究,以学科的研究为主,强调常规性,追求实效性、操作性和例行性.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学情、编写教案(学案或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教后感或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个体的活动,都是教学的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是学科教师互动的平台,比较注重感性认识和经验交流,过程相对比较随意,活动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主题讨论、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探讨(示范课、汇报课、研讨课、公开课等)等,研究的内容比较具体,注重实践操作.必须在实践中实现,教师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融合,既能提高教学成绩,也能写出教学论文,还能让我们和学生都轻松一点,快乐一点.而不是只有“盯关跟抢”.也就是说,适合不同教师的教学研究,才能使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常态性,使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融合成就教师职业的美好.教师收获教学研究实惠,愿意投身;感到教学研究的“简单”,乐于触摸.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诸如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用;班级讲评及其实施策略;复习课中如何放飞学生的思维;复习课如何把握方法提升能力;初三物理高效复习课;巧用多媒体,突出中考“重围”等研究课题,这些可以通过善用习题,来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习题3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善用此习题,会让教师发现,虽然沙子和水的加热,在操作上比较困难,测温与搅拌都不如用水和煤油方便.但是,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像煤油、二甲苯、醋酸等物质,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相去较远.而现今的教学,是从海边的沙滩,引到容热能力的大小,既能让物理与学生产生亲切感,也能让学生的物理学习自然生动.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一股采用如图6的方式,进行比热容的教学.进一步对比此习题,还能发现,图6中的加热方式,不易让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而习题中的图5,相比就易做到.此习题还引发教师的后续思考.图5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更好地实现便于测温与受热均匀.如图7,使用白炽灯作热源,既可以模拟太阳下的沙滩,又能较均匀地给沙子和水加热.这样,善用习题,不唯习题.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有了现实提升与持续发展,有了适合一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3善用习题,提升辅导学生效率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取消了早自修、午自习,或是辅导课等自修课,也明确地规定,不允许加班加点,过重加大学生课业负担.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辅导,怎样开展?
首先是确定“目标生”,善用做错的习题进行辅导.班级所有学生全做,但不全辅导.教师进行作业习题的选择性批改与微辅导;其次是建立教师的学生错题库,而不是让学生自己整理错题本.因为,尤其是初三学生,一开学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开始的激情、良好的愿望,最终会被摘抄的疲惫所打败,时间一长,纠错变成了抄答案.恒定的温度能把鸡蛋孵成小鸡,五分钟的高温只能将其煮熟.
教师通过学生错题库,对目标生进行“微辅导”,然后再把目标生放入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准优目标生”和“合格目标生”相结合,进行小组自主学习.而对目标生进行的“微辅导”,是指教师课堂上或是课间,有意对“目标生”进行分层微辅导,然后再让这些目标生,做其他学生的小师傅,进行分组自主学习.为提升辅导学生效用,不必拘泥于课堂的形式与结构,尤其是习题讲评课.
习题4如图8所示,斜面长s=10 m,高h=4 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 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100 J的功.求推力F的大小.
教师对目标生进行微辅导如下.如图9,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向左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向右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这个实验说明: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还能说明,滑动方向改变,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没有改变.是因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压力大小)没有改变.接着,进一步丰富实验,把水平的长木板支成一个斜面,如图10所示,先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斜面向上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通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但摩擦力和拉力的大小并不相等.再出示水平面和斜面上物体被匀速拉动的两幅图,让学生先进行受力分析(图11).水平面上的情况,完全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这是建立在物体受的另一对力也是平衡力的基础上.而斜面上,若拉力和摩擦力也平衡,那说明重力和支持力也是平衡的,但显然不平衡,所以推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目标生就不会有:“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和摩擦力平衡,从而直接得出摩擦力大小等于300 N”的错误了.然后,这些目标生带着老师辅导的成果,再对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二次辅导.
篇7
关键词:初中科学 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器具和材料开展活动。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验。但是一般来说,学生从书发到手就已经开始翻看书上的实例与实验,虽然还不太懂,但这会造成学生对今后的学习缺乏新鲜感。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就很难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了。因此,教师需要突破教材,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1.设置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学生的特征就是有好奇心、爱动手,学习时受兴趣的影响程度很高。如果他对一个问题兴趣不大,就会懒得动手、动脑。探究性学习的倡导者萨奇曼认为,只要有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焦点,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加上一个容易引起反应的丰富的环境,学生就能开展探究活动。为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的新奇的实验情境。
在讲“安全用电和人体的导电与电阻”时,笔者引入了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
我先把窗帘拉起来,让教室暗一点。让甲同学站在木凳上,用测电笔测插座上的火线,测电笔发出红光。然后,让乙同学用测电笔测木凳上的甲同学的脸,测电笔同样也发出红光。乙同学大叫:“XXX同学带电。”其他同学也非常惊奇,甲同学却没有感觉。怎么回事?我给同学们每人发一支测电笔,两人一组,让他们自己体验一下。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们很多的问题。我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测电笔为什么会发出红光?如果乙同学把测电笔倒过来,测木凳上的甲同学的脸时,或木凳上甲同学来测乙同学,测电笔会发出红光吗?这又是谁“带电”?这个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找答案,他们从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很难忘记,因为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
又如,在讲“惯性”一课时,我用鸡蛋来做被观察的物体。实验中,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眼睛很自然地就被吸引到讲台上来了。还有“纸盒烧开水”、“楼梯开关”、“万花筒”、“小潜艇”、“不倒翁”、“试管煮鱼”等等小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像这样的小实验很多,这些有趣的实验会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探究情境,有时甚至忘记了下课。
2.改进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只负责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那么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得出的教学结论在教师看来是“显然的”,而对学生来说却是“茫然的”。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参与进来,去自主探索、讨论、分析,则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会很深刻,还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教学“大气压”时,第一节课做了很多吸盘实验,学生兴趣很高。但在第二节课讲测量大气压时,由于教材对水银气压计的原理降低了要求,只是展示了福廷式水银气压计,学生不知道760mm汞柱怎么来的。笔者在这里引进一个改进的托里拆利实验,即将整个托里拆利实验器具用自制的有机玻璃罩密封起来,罩背面画有高度表,可以读取水银柱的汞高,罩边上装有通气管。如图2、3:
在没有罩玻璃罩之前,学生对于托里拆利实验就很惊奇。水银柱为什么不下来?什么力支撑着它?笔者先让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后会提出:凭什么说这水银柱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呢?我就引导他们:大气压在晴天和雨天、夏季和冬季会不同,水银柱也会有升降。但是短时间怎样改变和证明呢?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去观察气压在小范围内怎样变化。然后依照学生设计,拿出玻璃罩,将托里拆利实验器具放入玻璃罩密封起来。让学生自己体验:通过通气管用嘴吹气、吸气,就可以使水银柱升高或降低2~3厘米,最高甚至可以达到5厘米以上。学生非常惊奇:真的是气压作用?于是每个同学都想吹一下。体验完后,学生的探究兴致非常高。通过进一步追根寻底的积极探究,学生对760mm汞柱产生的原因也理解得很清楚了。
3.开境实验,启发学生科学思维
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方式;引导他们“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主动思考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逐步养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我们可以在备课、上课中加入一些自制的情境实验,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由于自制的情境实验容易操作,学生可以自主操作、体验和思考。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会乐此不疲。
笔者在上“电动机”一课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直径0.6毫米的漆包线,回形针和磁铁,并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一节电池。如图4所示:
取直径0.6毫米的漆包线,绕长×宽为4×3厘米的线框20圈,可以比磁铁略宽。两端漆包线油漆刮掉一半,放在两枚回形针的弧形弯钩上,回形针另一端扳直,接在电池两端当导线用。这样,线框就会很快转起来。
我先放录像并提问:“这线框转动是真是假?”学生觉得是假的。我让他们分组做一做。两三分钟后,有的学生就做成功了,他们很兴奋。于是我让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做。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转,再让同学带着问题看书,引导他们研究书上的实验,搞懂后再解释为什么。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来验证与交流,效果非常好。
4.增加探究实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如果能够根据需要,巧用学生所熟悉的材料,制作一些使学生有新奇感的探究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接受,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上大、下小的梯形容器,存放液体时,底部所受的压力小于液体的本身重力;而上小、下大的梯形容器,存放液体时,底部所受压力大于液体的本身重力。这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好多学生难以理解。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我指导学生做了底面积同样大小的三个有机玻璃盒,如图5。下底面用橡皮膜封住,再用电子秤来“秤”压力,可见度很好,学生探索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实验也是学生主动设计做的,因为学生不相信作业本上的答案。
在实验中却发生了意外,即把上小、下大的梯形容器存满水后称量时,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6,电子秤显示的压力却是等于重力。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奥秘,设想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本身的重力,这样水和容器所受的支持力就不能与重力保持二力平衡了。是因为橡皮膜传递了水的压力,硬容器的底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于是容器产生向上运动(很小幅度的向上升),水通过橡皮膜向外凸出,在凸出的过程中,橡皮膜与秤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力F=P×S,S(接触面积)减小,压力也开始减小,直到与重力平衡,这时电子秤所受压力等于重力。
怎样才能真正显示容器底部的压力呢?我和学生一起研究,学生提议将有机玻璃容器用铁架台固定,不让有机玻璃容器上升,并且使容器底部的橡皮膜基本平贴在电子秤上,而有机玻璃容器则不与电子秤接触,如图7。这样就比较完美地演示了上小、下大的梯形容器,底部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这个实验。其实在探究过程中,不光是学生,连教师自己本身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新课标指出,教材的内容不是要让学生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提供一些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与活动建议。初中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适时地创设一些新奇的动手实验,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中来,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与获取。这样的科学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倍增。
参考文献:
[1]何风国,王爱生.关注新课程挖掘生活资源 改进物理实验和教具制作[J].中国民族教育,2006(3)
[2]林彩琴.浅谈如何优化初中科学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7)
[3]刘燕霞.新课程理念下的低成本物理实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
[4]王爱生,丁长泰.开发自创性实验的策略[J]. 物理实验,2012(3)
[5]王 颖.低成本实验对中学物理教育的促进[J]. 龙岩学院学报,2005(6 )
[6]夏瑞亿.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J].科学之友,2010(03)
篇8
关键词:初中科学;“合作学习”模式;科学试卷讲评;课堂教学效率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九年级的复习阶段,试卷讲评课更是一种常规的课堂教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民主性与开放性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主体学习效率,加强学习密度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出现,决不能占据主体地位。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教师、解放课堂、突出学生。
一、在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背景
1.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
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接受式教育”模式的熏陶下成长。而“接受式教育”模式的精髓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一节课40分钟,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上教授的重难点就是考试的重难点,往往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动性基本被扼杀,他们学到的学习方法就是被动地接受。在这样的课堂上,常常能看见学生茫然的眼神,他们的思维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不能及时地跟随老师的上课步伐,上课走神、做小动作等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效率不高,有时候甚至可以说很低效。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深刻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变被动的“接受式教育”模式为主动的“合作学习”教育模式。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更是我们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
2.试卷讲评课的弊端
以前,一些试卷讲评课完全就是教师给学生对答案,教师一题不漏地将试卷从头讲到尾,整堂课都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几乎没有思考,没有参与,优秀的学生不想听,后进生听不懂,中等生懂了不会运用。只要题目稍作变动,学生就不知所措,这样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这只能说明你懂了,而不是你的学生懂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试卷讲评课之后,让学生纠错,学生只是把错题和解答过程抄写到纠错本上,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只是把黑板上的答案抄到试卷上,再把试卷上的答案抄到笔记本上,这样的纠错只限于形式,没有实现真正的纠错。那么,什么样的试卷讲评课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被动为主动呢?“合作学习”教育模式的提出,在课堂教学和纠错中同时实施,就变得很有必要,两者双管齐下,才能体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二、在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
1.合理分组,以优补差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合理分组,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按照班级人数分配小组人数,一般6人为宜。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按照学习基础差异、表达能力强弱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搭配。一个六人大组中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能力的不同分为讲解者(优秀生),纠错者(中等生),解答者(后进生)。在合作学习中他们有着明确的分工,顾名思义就是解答者解题,纠错者纠错,讲解者讲解。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德育和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重视,每个小组都要取个名字,拍合照,写好小组的奋斗目标,放到班里的宣传角中。
2.先学后教,合作学习
之前纠错在试卷讲评课之后,“合作学习”模式把纠错放在试卷讲评课之前,让学生先行思考。试卷教师批改之后,及时下发,要求各个组的学生先自我纠错,试卷上一些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达到自我纠正的目的。自己解决不了的,合作学习,由中等生(纠错者)讲解,中等生解决不了的,由优秀生(讲解者)来帮助讲解。所有学生将错题订正在原卷上,在错题边上要写明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这样节省抄到纠错本上的时间,让纠错不再成为形式。同时及时把整组不能解决的题目反馈给老师,老师可在课堂上让其他小组讲解,教师可适当对学生的讲解加以补充、强调,进行必要的点评。对于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重点讲评。
3.展示成果,当场评价
课后完成纠错的合作学习,为课堂节省时间,而课堂则是学生的展示平台,由学生来当小老师,组和组之间互助,解决难题。解答者有优先发言权,其次是纠错者。同时“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的是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这样体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每月评出最佳小组,给予全组每人加分的奖励,并将其胜利小组合影相片展示于班级布告栏中。为了调动全组成员积极参与、用心思考、主动发言、互帮互助的积极性,尤其是解答者和纠错者的参与,他们每回答一个问题的分值比讲解者要高。讲解者回答一个问题得1分,纠错者回答一个问题得3分,解答者回答一个问题得5分,解答者的分数高,也使得纠错者和讲解者乐于教,真正实现了“兵帮兵”。还要用平时成绩测验的增量(进步量),检测小组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的效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激励了组员,促进了竞争,达到全员参与、合作共赢的高效课堂。
4.巩固扩展,触类旁通
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设置这一环节,目的是检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让所有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针对学生试卷中出现相对集中的问题,准备一些配套练习和巩固提高题,以便及时矫正错误,巩固讲评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实现真正纠错。做到一题多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变,扩宽解题思路,通过母题从题目中归纳方法,教会学生思路,让学生懂,通过衍生题让学生会。让学生在听懂和会做之间画上等号,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例如,讲摩擦力习题时,木块之间的抽拉问题。
母题,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F使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N,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思考:这题的突破口在哪里?A物体。
分析:用假设法,假设A有摩擦力,势必有力
和它平衡,有那个力吗?
物体A和物体B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10 N的拉力,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为零,所以物体B一定受到地面10 N的摩擦力作用。
故答案为:0;10。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提炼方法:
(1)读题,圈关键字“光滑”“粗糙”“静止”“匀速”等字眼。
(2)受力分析,注意分析对象。
先分析受力少的物体,再分析受力多的物体。(一般从上到下分析)
(3)运用平衡力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列式计算。
衍生题1.如图所示,大小为5N,方向为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水平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
答案为:5N;5N。
衍生题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受到一个水平力向右的力F1=5N的作用,物体C受到一个水平力向左的力F2=8N的作用,A、B、C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状态,物块C对B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答案为:5;3。
三、在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于在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的“充实”,老师永远有教授不完的知识,整堂课,老师讲话的时间可能估计要超出三分之二,而学生的思维也就一直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自己的思维扩散时间,同时,老师的这种教授知识的模式也让老师自己感觉很累。实施了“合作学习”模式后,老师变得轻松起来,讲话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在我看来,在初中科学试卷讲评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老师不敢放手。传统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教师最擅长的就是进行传统教学,他们怀疑学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生怕一旦放手让学生讨论后,整个课堂会收不住,或者严重影响教学进度。这样的思想是正常,但是,我们要探索的是教学模式上的突破,要在课堂上关注那些后进生,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主动地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势在必行。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引领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获得自信,在快乐中学习合作,在进步中不断成长,高效的课堂效果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国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2013(2).
篇9
一、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有三重意义
第一,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前对这点已经取得共识。
第二,科学探究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平常所说的知识包括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以前我们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探究。这在过去强调得不够,应该引起重视。
第三,科学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这点尤为重要。
例如,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虽然不是自然规律,但也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学习。有一种说法,认为学习这类内容时不能进行探究,只能严格要求,即使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要记住这些规则,否则这些重要的要求在学生头脑中就不清晰,还可能损坏器材。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学习这些道理。天平的学习就是一例。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三个步骤和要注意的两点,可以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探究学习这些内容。
例1:想想做做――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们通过称量橡皮、铅笔的质量来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中要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天平应水平放置。
你所用的天平有没有检查天平底座是否水平的装置?应怎样测平?
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用来调整横梁的平衡。
你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安装在什么位置?如果横梁的左臂偏高,应该向哪个方向旋动平衡螺母?
你的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多少?实际上,天平还能够分辨出比它更小的质量,这时就要靠游码了。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很小的砝码。
在你的天平上,一个这样的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使用天平之前,应该使游码停留在什么位置?使用天平时,要求把待称的物体放到左盘,在右盘中增减砝码。为什么要这样做?
……
关于天平的使用,你认为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当然,涉及人身和器材安全的问题应该作为强制性要求,但即使对于这些要求,学生也要明白它的道理。
二、科学探究不追求“完整”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了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要素”不同于“环节”。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环节就会中断;而课程标准指出的要素是科学探究的标志,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一两个这样的要素,它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学习时的科学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
例如,在引入强相互作用时,下面的思考与讨论就是一种科学探究。
例2: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对呀,同性相斥啊……可能除了库仑力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力,使得质子相互吸引,不然怎么会……”这小段教学过程也许只有一两分钟,但它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以及极其简单的分析。尽管学生不可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但它具有科学探究的典型要素,这种互动就是一段科学探究。
又如,在学过匀速圆周运动之后,学生对以下问题的研究也是科学探究。
例3:思考与讨论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半径。地面上有一辆汽车沿着赤道行驶。根据前面的分析,汽车速度越大,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就越小。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他这时可能有什么感觉?
学生在拱形桥的问题中已经知道,半径越小时车对桥的压力与重力之差越大,地球的半径很大,这种效应应该不明显;但学生还知道,速度越大两力之差越大,所以要在地球上产生明显的效应,车就要开得很快。要多快呢?其实学生已经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了……
这个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根据解决拱形桥问题的经验,可以做出有很大把握的猜想,然后沿这个方向进行数学推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过程。
实际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虽然有意义,但未必与教学发展方向一致。因此,多数课题恐怕还是要由教师提出。这样做还是科学探究吗?还是。根据现象或过去的知识找出矛盾或疑问,把它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经常这样做,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这样做,遇到相似的场景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产生疑问,于是就形成了提出问题的习惯,也就逐渐学会了怎样提出问题。我们强调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我们这样做是在引导“批判性的思维”,是在培养“怀疑精神”。
三、不同问题中的猜想与假设,它们的不确定性并不一样
科学的猜想与假设在本质上不同于不负责任的乱说,它是根据有限的事实或不严格的推理得出的不太可靠的结论。在上面例2中,我们得出―个猜想――存在着另外一种相互作用,根据的是库仑力的性质和二力平衡的知识。但是,它仍然只是一个猜想,不是科学的结论,因为我们不能排除另外的许多可能:两个质子之间只有库仑力的作用,但库仑定律在很小的距离上不适用;或者
不同探究过程中做出的猜想与假设,它们的不确定性并不一样。上面例3中的猜想与假设实际上已经是对问题的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很小;而例2中的猜想与假设则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中学生做出这样的猜想,更是如此。
可以说,中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最应该注意的就是猜想与假设这个要素,猜想与假设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这样说,是基于我们对科学过程的理解:科学定律不是根据有限的(尽管可能是大量的)事实归纳出来的,新知识的建立常常不在于实验证据的多寡,而在于研究者的洞察力。科学中的重大发现是这样,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新认识、新见解也是这样。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包括了狭义相对论的少量内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狭义相对论的学习中再一次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即人们认识世界的下述过程。
学生在大致了解几个关于“光速不变”的实验后发现
了矛盾(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猜想与假设)。尽管麦克耳逊实验和其他几个实验及天文观测表明,光速不依赖于观察者与光源之间的相对速度,但这只是有限的几件事实,还不是一般性的规律,因此我们只能把它叫做猜想与假设;至于狭义相对性原理,也只是“没有发现违背这个原理的事实”,也属于猜想与假设的范畴。
在这两个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得出了同时的相对性,进而得出长度的相对性和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分析与论证)。最后介绍对宇宙射线中μ子计数的解释、狭义相对论的宏观验证,并简单提到它在粒子物理中的应用。
这段教学要使学生体会认识世界的如下过程。实验或观测事实(或直接经验)―猜想与假设(两个基本原理)逻辑分析(数学推理)可检验的结论
在狭义相对性的教学案例中,两个原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得出的大量结论都与事实一致时,才能说当初的猜想与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正确的。新高中课程还要求极简单地介绍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猜想与假设的不确定性就更大了。与它们相比,课堂实验中关于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结论,其不确定性就小得多,但仍是个假设,因为后来发现它对半导体导电和气体导电并不适用。我们只能说,对于金属导体,这个猜想与假设发展成了欧姆定律。
以上分析有助于打破我们对于科学探究的狭隘认识。学习中无论是极不确定的想法,还是似乎板上钉钉的实验结果,其实都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中学物理中几乎所有内容都应该按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
四、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动手做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这是从整体上说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但绝不是说,物理学中的每一个规律都“应该”或者“可以”直接由实验总结出来。明确了这个认识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敢于确认:包含了科学探究的若干要素,但不包含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也是科学探究。例如,在学过了功和能的关系,经历了动能、重力势能的定量表述过程之后,学生可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过去研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经验来确定探究的方向,即通过弹力做功来探讨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然后分析弹力与重力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初步猜想弹性势能应该随弹簧伸长的增加而增加,还应该随劲度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最后通过定量的分析与论证得到所求的表达式。这个过程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等要素,还可以包含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因此,尽管没有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要素,它也是―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际上,前面例2、例3也是不包含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
没有实验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科学探究,明确了这一点能使我们解放思想、放开眼界,克服教学时科学探究中的形式主义。有些学科、有些教师所做的“做中学”的尝试有助于改变我国科学教育中轻视实践、轻视操作的倾向,但像任何教学方式一样,它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分学科、不分学段地一味强调在操作中学习,并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
五、科学探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学习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对于某些内容,教师可以按历史的发展展开教学,使学生从前辈大师的工作中体会科学探究。例如,能量子概念的教学,可以沿这样的线索展开:
冶金工业促进了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
用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实验规律
难以解决的矛盾
普朗克能量子的假设
数学推理
与实验事实的对照
在这个例子中,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的要素都是十分突出的,实验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另一个好例子。
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还可以是师生讨论的过程。
例4:课堂实例――为公式x=v0t+1/2at2的导出做准备
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0.38×0.1+0.63×0.1+0.88×0.1+1.11×0.1+1.38×0.
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从表中看出,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0.38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用这个数值乘以0.1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后面的几项也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可以的。
老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这样估算。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如果当初实验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1s,而是取得更小些,比如0.06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是不是会小一些?如果取0.04s、0.02s……误差会怎样?
这段教学过程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多个要素,学生参与了讨论(不论是否有发言的机会),就是参与了科学探究。
综上所述,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它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这样就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究精神。我们不宜说某节课是科学探究课,某节不是;也不宜说某个教学活动是,某个不是。科学探究要渗透到全部教学活动中。
篇10
摘 要:本节课在设计上突显“任务驱动式的合作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关卡,让学生真正的亲自动手,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找出规律,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适当、适时地给学生逻辑思维的点拨,体现新课程改革课堂特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任务驱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本节课以摩擦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设计四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关卡,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摩擦的利、弊,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培养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团队意识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及改进实验装置。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
2、学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多层面的师生间、生生间信息交流,每个学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约3分钟)
1、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把它们分开,容易将他们分开吗?这是为什么?播放剪辑视频《快乐大本营》中“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两本书交错叠在一起荡秋千的环节。播放结束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2、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春天雨水连绵,有些路面长藓苔,这样的路好走吗?(2)洗澡时用的搓澡巾,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在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4)现有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如果你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你要去溜冰你又会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二)新课学习
1、交流体验,生成问题(约5分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通过亲身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
(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力相关的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也更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约为20分钟)
我们要做摩擦力有关方面的探究,该如何进行呢?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闯关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卡一:(1)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2)猜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
比如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 有关;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探究活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关卡二:[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物体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
[设计]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利用 和 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通过改变 来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关卡三:[小组实验]
如图为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装置,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做四次实验,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小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
关卡四:[小组总结]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问题,学生以闯关形式通过不同问题,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体验探究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解决问题难点。
3、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教师注意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设计意图:在这让学生自己展示,目的是再次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三)检测反馈、拓展延伸(约6分钟)
1.回顾刚上课时的游戏,解释游戏完成的原因。
2.回想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你认为该设计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五)当堂检测(约4分钟)
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木板上的一个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与木板之间 (选填“有”“无”)摩擦;若物体被拉着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这个摩擦力叫做。
(六)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非一帆风顺,课堂越开放,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就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及时分清突发问题对本课的教学价值,调整教学策略,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变干扰为资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李日兰,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