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篇1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开始逐渐突出。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开始朝向环渤海地区住哪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环境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而言,仍然处于初级水平,但是其当前具有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结构特征,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想要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首先应当对其概念进行明晰。虽然当前对于区域一体化的概念缺乏统一的界定,但是仍然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其诸多共性并且加以总结。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缘毗邻的城市或地区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制定统一的区域政策制度、区域规划布局以及对接措施,在共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发展目标,并且协调行动;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利用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地域的相邻性等特点,实现全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借助于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有效的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这样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重一体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和分工合理化,并且着眼于实现区域环境共赢,注重可持续发展。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主要是需要考虑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是建立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的优势体现。对于动力机制而言,其自身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根源,因此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于动力机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考虑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要实现区域内部多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发展,因此展开了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环境中,更为微观的区域性政策将会被统一的政策所代替,这必然会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环境中自由流动,推动其朝向更加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域集聚,从而实现对于地区环境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这种增长与优化还能够带来扩散效应,形成区域朝向周边的带动。其次,规模经济同样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发展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帮助经济的发展打破既有的行政区域格局,而转变向经济区域整合的方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优化利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都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规模经济在更为宽泛的区域环境中,比相对窄的地理环境之下更容易形成。最后,低成本机制的形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低成本并不仅仅局限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降低,而是来源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某些自然资源成本等,都需要考虑在内。由于突破了行政格局,因此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能够在有效流动的基础上,遵从市场机制实现优化调配,从而实现成本机制。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特征,因此对于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而言,毋庸置疑地有着积极价值。当前环境下,京津冀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得到加强,从2004年共同签署《廊坊共识》到2008年签署《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会谈纪要》和《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等,这些都无意成为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实现的诸多里程碑事件。

虽然从政策层面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但是从实际的展开状况看,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首先,不同区域合作主体对于经济合作的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并且尤其是在京津冀区域环境中,仍然缺乏具有一定高度的市场意识。从合作态度方面看,北京仍然以自我中心的态度十分突出,要求津冀为北京提供对应服务,在产业转移、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此种态度均较为突出,天津同样想要依据港口优势进行自我建设。这种状况造成了河北难以获取和京津两地对等的发展机会,因此从观念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整顿。

其次,^域内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层次区域合作、磋商与协调机制。近年来,虽然京津冀高层领导进行了双边互访和多边协商,但是总体说来这种机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想要建立起深入的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更为深入和密切的磋商机制亟待形成。目前仅限于首长联席会、协调会和合作论坛明显无法满足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实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磋商机制的建立,才能切实构建起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方针。

三、结论

针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的展开现状,实际工作中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导思想,深入把握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不发,并且切实加强不同层次之间主题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建立起更为均衡的政府协作机制。除此以外,应当注意转变观念,打造京津冀发展协同观念,以互惠互利作为发展的根基,建立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内市场环境成熟,支持资源和生产要素更为自由的流动和分配。

参考文献:

篇2

战后以来,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根据WTO统计,截止到2005年11月12日,向WTO及其前身GATT通报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中仍然生效的总计达142个,其中101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的。在所有WTO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国;协定当事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即调整对拉美出口产品的结构,利用好拉美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与拉美一些国家先行建立自由贸易区,尽快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美洲自由贸易区;影响对策

引言

战后的世界经济是以贸易、生产、金融乃至经济政策趋向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而这种一体化又首先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式表现出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诸领域、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秩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区域一体化过程在全球展开,形式日益发展,排他性日益减少,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从而为全球一体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和拉美对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各自所抱的动机及各自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及其进展受挫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分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它首先出现于西欧,其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维纳(J.Viner)于1950年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先引入了现代关税同盟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lwkoo.cn

在维纳提出现代关税同盟理论之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1954年)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认为,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国家贸易的自由化,并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

英国经济学家宾德(J.Pinder,1959年)引申了牛津字典关于“将部分合成一体即一体化”的解释,指出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不仅允许商品在它们之间自由流动,而且还允许生产诸要素自由流动,为此消除各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各种歧视,做出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1962年)在其论文中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定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一个过程的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2] 3

前苏联学者马克西莫娃(Maximova,1976年)提出的有关经济一体化的定义认为,一体化是国家经济间发展深层次且稳定的生产分工关系的过程;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体制的国家群体框架内的国际经济实体的形成过程,这一经济一体化过程显然由统治阶级所操纵,因而,也是一个商品政治化的过程。这一定义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国际经济学出发的。

霍兹曼(Holzman,1976年)强调,一体化是一个成员国家间相似产品和同类要素价格一致化的状态。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是成员国间在有关便利的制度支持下货物、服务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的状态。这一认识实质上将区域一体化的讨论由关税同盟进一步引向了共同市场的层次。曼尼斯和素迈(Mennis和Sauvant,1976年)的研究则将经济一体化同产业部门的融合,政策和行政的统一联系起来。

马洛和蒙蒂斯(Molle,1988年)强调了经济一体化中传统经济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派内克(1988年)的研究则提出了一体化同开放经济及经济相互依赖等观念的差别。[3]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这一定义所揭示的内涵在于: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其次,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最后,区域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4]

我国国内的学者们也对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对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可以无阻碍地流动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是以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差别或范围大小来衡量的,从而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有不同的形式。[5]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推动和各国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主观努力的综合作用下,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要素流动的自由化以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直至形成各国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体制某种程度的统一。[6]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不同的组织模式。以一体化的目标高低为序,最低层次的是“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在这一组织形式下,区内各国取消内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政策仍保持独立。

在自由贸易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同盟内部除了商品自由外,最关键的是建立统—的对外关税,从而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

较关税同盟再高一层次的是“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除了统一贸易政策外,各国间还实行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更进一步在超越交换关系安排的基础上,将协调机制延伸至成员国国民经济的几乎所有领域,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达成一致,并谋求建立基于成员国部分主权让渡的超国家协调管理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FullEconomic&Politic Integration),最终形成一套放大至区域尺度的“国民经济体制”,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享有相当充分的超国家主权,从而拥有区域内各国所认可的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各项谋求不同层次制度性安排的组织形式外,还出现了另一类更关注功能性目标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即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合作方式。其特征首先是开放性,即在谋求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和经济融合中反对对区外国家“以邻为壑”;其次是非体制性安排,即支持为达成经济一体化开展国家政府间合作和设立一体化的辅常设机构,但反对组建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和让渡主权。

篇3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在战后的迅速发展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经济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强烈地逾越国界的要求时,实际上使一国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分工与规模经济,另外,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R&D费用不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国所能承受的。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跨国性的集体力量或协调来解决,经济一体化组织成了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较好选择。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只构成一体化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甚至唯一条件。一体化还需要有下述条件才能形成:一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产生逾越国界的要求却遇到来自其他地区对商品、资本流动设置的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这种障碍又难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双边谈判予以解决时,才有可能率先在本地区形成区域经济组织,以便在局部范围内妥善加以解决;二是当生产力发展的逾越国界要求退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商品与资本的严峻挑战时,需要依靠地区组织来保护其成员国产业,确保对本地区市场的占有;三是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必须同处于一个经济区域中,而不是困于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区域是指区内诸成员国经济具有竞争性(可以实行产业内分工)或互补性(可以实行产业间分工),有长期交往传统,否则,即使在同一地理区域里形成一体化组织,也难以获得真正发展,这是一体化形成的基础条件(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便是典范)。战后蓬勃兴起的遍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多或少与上述条件有关。

这就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生产力逾越国界的国家都能具备实施一体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能与其他国家成立一体化组织。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主要是选择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这也是跨国公司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的原因)。跨国公司把R&D、生产、销售、服务等诸价值链增殖环节分解到世界上各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国家,把生产力发展与资源和市场的矛盾分散化,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来解决一国无法承担的生产力逾越国界的要求,跨国公司也利用规模化生产和各国要素价格优势组合出价格最低,且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跨国公司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和营销网络,把市场交易内部化,使生产力发展大公司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排外倾向,区外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内的大量投资来绕过这种人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在实际上也促进了战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早在欧共体成立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以1966-1977年这一时期为例,在1966年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向世界市场上出口的制成品总额中(不包括返销美国部分),有46%是设在欧共体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到了1977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4%;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块跳板来减少美国关税对其不利的影响。

战后通讯和运输的迅速发展及其服务费用迅速下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世界银行、IMF和GATT(WTO)等机构的成立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协调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他如联合国的调节、多边国际协定的执行等,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宏观一体化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市场的力量,其触角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不局限于民族利益和国家疆界,通过跨国经营活动,追求全球性的机遇、抉择和效果,以获得企业全球战略的实现和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区域不断投资,便会促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这就是说,作为微观层次的跨国公司,其市场机制力量能够推动作为宏观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纵观当今最成功的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大量投资,使区内比较优势上升,从而为推进一体化创造条件。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加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跨国公司微观一体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条件的实现,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跨国公司在区内扩张,将传统的国家产业间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产业内分工,这种分工形成的规模经济使该区内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为跨国公司以本地区为出发点重构企业的区位优势、技术垄断优势和经济资源优势,还可以使那些本来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或者优势并不明显的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优势定位外化在国际比较优势中,让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如果经济纯粹在一国之内而不发生跨越国界的要求时,国际经济活动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它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对国际经济交往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当资本开始国际化时,东道国在根据自己国情吸引外资时,也逐渐改变国内立法,接受国际惯例,对跨国公司活动的游戏规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予以认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既给自己带来了利润,又实现了其区域战略和全球战略,也使东道国实行更开放的对外经济发展政策,优化了国内的法律、政治和人文环境……这些变化都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仅仅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分享互惠互利,区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实现。

如果该区域经济发展遇到外来的阻碍和威胁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便会很快建立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比较优势,优化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来本国投资以强化自己的经济优势以及相互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出困境的便捷之路。

三、区战经济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微观一体化,这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发了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座。这是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相对应的现象。投资创造主要是指,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产生的贸易转移现象,使区外的企业产品进入该市场变得困难,因此,区外大量直接投资涌入区内,在那里建立分支机构和占领成员国市场。而投资转移则指先前进入的企业,为了利用市场统一以后所提供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机会,对该地区的生产经济活动进行重新布局,即进行生产合理化方面的投资;第二,区域一体化使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跨国公司实行复合一体化的经营战略提供便利。传统上,对外投资作为要素流动的一种形式,与商品流动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刺激资本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特征便是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上保证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因为一旦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通过区内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推动,使区内的跨国公司在这块已经“围起来”的商场上较易占据优势地位,使其在区内扩张更具有便利的条件。而且,一体化组织还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微观一体化的实现。如欧共体执委会在70年代曾援用《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有关条款对美国大陆崩头公司吞并一家荷兰公司实行了严厉的制裁,80年代还制定了一项10年的“欧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目标是将西欧在世界技术市场的占有比重从那时的10%提高到90年代的30%,这些倾斜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区外的竞争对手,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国的跨国公司对这些重要行业的渗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保证还表现在,如关税同盟是实现对内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对外统一关税,关税消除后,市场随之扩大并向纵深发展,为区内各国产业间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国无法再运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市场;必须面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各国公司便加速对区内直接投资的步伐,成员国之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也会加快,这样便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微观一体化。例如,在欧共体内,1959中的西德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47亿美元,其中在西欧的投资为1.97亿美元,而到1978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18亿美元,其中对西欧的投资增至212亿美元,分别增加57.1倍和106.6倍,英国1971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总额为985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8%,1973年加入欧共体,1974年对欧共体直接投资总额达到22.82亿英镑,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9%,分别较1971年增加1.3倍和上升7.1个百分点。

到了80年代,由于对内部统一大市场的预期,四大流通尤其是资本、服务的自由流通给区域经济微观一体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1984年开始的6年时间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从405亿埃居猛增到3534亿埃居,平均每年以54%的速度增加,这一不平衡发展趋势的直接结果是,成员国相互投资在对外投资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从1984年的19%上升到1989年的52%。这种状况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促进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推动作用发生的根本前提仍然是区内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里宏观一体化的作用仅是在为潜在的微观一体化显性化扫清障碍。当前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实践由于缺乏微观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所以比较脆弱。一些发展中国家企图用协议分工和协议投资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实践,更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准则,其困境的出路是必须在区内形成比较优势之后才能实行一体化。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与进一步融合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依存的,即跨国公司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在宏观领域实现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反过来推动跨国公司在微观领域的进一步扩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成既促进了区内跨国公司的扩张,也促进了区外跨国公司的对内扩张,因为大市场形成给区内跨国公司带来的发展优势是区外跨国公司所没有的,区外跨国公司不得不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商品出口,这使跨国公司在规模和素质上都得到提高;而不同区域内跨国公司的相互扩张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疆界上的扩大,加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身的自我加速机制,使区域经统一体化组织在边界和深度上都获得很大的发展,两者互动的结果,便是跨国公司规模和区域经济组织疆界的扩大。

篇4

关键字: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在世界经济区域中,东亚经济合作进程明显滞后于北美和欧洲。因此,消除东亚经济合作障碍,强化东亚经济合作是一个紧迫的现实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尤为需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把握机遇,来促进一体化进程的前进。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1.内部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竞争逐渐让位于区域组之间的竞争。而东亚国家基本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国家要想摆脱世界落后地区的形象,就必须加入到一体化的进程中。这样,国家自身的进出口贸易会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而迅猛增长。通过对比1996年和2009年东亚部分国家之间贸易额占各国总贸易的比重,得出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关系贸易已达到非常紧密的程度。1996年,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10个国家中的任何一方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都未超过10%。但是,从2009年来看,比重都比1996年未建立一体化时期的贸易额有了很大的增长。事实上东亚上述国家、地区对东亚各国、各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比表中统计数值还要高些。由此可见,增进一体化进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贸易的强大推动力。

2.外部因素。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合作关系是主要的,竞争关系是次要的。而在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竞争关系是主要的,合作关系是次要的。因此,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不能企望别人帮助解决,而只能通过区内各国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东亚各国的关系要求他们必须实行经济一体化,齐心协力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及现状分析

1.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日本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1997年)这一时期,韩国等亚洲“四小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东亚各大经济体经贸联系日趋紧密,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缺乏有效的国际合作。

第三阶段(1997年至2008年)为亚洲金融危机后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时期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中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化阶段。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为迅速发展阶段。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亚经济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当前东亚合作处于深化的关键阶段,一体化的进程将明显加快。

2.东亚经济一体化现状分析

1.对外开放度持续增长。一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是该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GDP之比。通过对近几年的东亚地区的贸易数据来进行分析看出东亚国家(地区)的经济对外开放度是很高的,尤其是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还有越南的开放度也超过了100%。显然东亚国家(地区)越来越依赖于世界市场。

2.从合作的层次机制及形式呈现出多重性和多样化。一是双边与多边合作的相互交叉重叠。二是合作机制程度上的多样化。由此可见,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是按照多层次、多机制、多形式的组合进行的。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的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竞争合作问题

由于在东亚区域内,各国经济实力不一,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都是采取出口导向型,比较优势不明显,造成相互之间竞争性强,合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贸易摩擦问题

由于中国与东盟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和竞争加剧,在经济贸易合作加快发展的经济体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但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很多事带有报复性的和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现象,这将不利于东亚经济区域合作的正常运行。

2.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对策一:对于竞争合作问题,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争取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首先,尽力争取美国的支持。

其次,协调和处理好于东亚各国(地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关系。

最后,尽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对策二:对于贸易摩擦问题,加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努力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高新技术产品在贸易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因此,我们要尽快提升我国产品和贸易的“含金量”。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就必须增强科技兴贸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将我国的贸易做大做强。

四、结语

东亚经济一体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国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背景上情况都要比欧洲和北美复杂得多,这就决定了在这个一体化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作为东亚区域的重要一员,中国在积极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有长期的系统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应继续支持东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应充分利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要素推动中国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朝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经济学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马洪.《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地区发展的新机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篇5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1.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被广泛引用并得到首肯的由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1961年提出的定义: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而经济学家弗历次・马克鲁普则批评:它的主词是经济一体化,都只说明不同国家加入一个经济集团;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后者又分为区域性的和次区域性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也不同意经济一体化作为过程和状态的解释。

2.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念的借鉴与演绎。主要是比较全面的总结国外关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并且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个层次是运用相关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制度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较全面的分析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政治、经济、民族等各方面的因素,或者对OPEC或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进行效应分析。

二、欧盟和APEC特征比较

1.动力机制比较――制度与市场

欧洲国家的相对同一性是建立制度性一体化框架的关键因素。欧共体成员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近,贸易政策基本一致,相对容易就融合。欧盟拥有紧密的制度性联合和较强的组织机构,成员国政府通过签署条约对其在一体化集团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超国家机构共同决定一体化的发展。

与欧盟相比,亚太地区包括众多经济体,它们不仅社会制度不同、经济运行体制相异、发展水平悬殊、贸易政策难协调,而且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非经济障碍,难以寻求统一的“价值”或“理念”。A P E C 以自发形成的密切联系的经济活动为基础而产生,这种以市场为动力的一体化,绕过了影响贸易、资本流动和其他经济交流的制度和法律障碍。A P E C 成员在保留自己的前提下消除各种壁垒,形成市场的扩大和客观的融合,其一体化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成员之间以松散的形式进行经济合作。

2.运行机制比较――开放与封闭

如果一体化组织的运行通过谈判机制来完成,该组织往往以对内的开放和对外的封闭为特征。在谈判机制下,欧盟给各成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以成员间彼此消除壁垒、开放市场、甚至出让一部分为代价的,因此具有排他性。这将减少成员国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封闭性。

相反,如果允许成员通过特定的协商机制来确定经贸合作的共同目标,并在实现这些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那么一体化组织在对内开放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外开放。

3.组织机构比较――紧密与松散

以谈判机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欧洲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色彩较浓,因而其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强度在各成员国的主动认可下远远强于A P E C 。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从关税同盟开始,随着一体化的深化,各成员让渡的相应增加,欧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结构紧密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和欧洲中央银行等。

在APEC协调的单边主义机制下,成员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产生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虽然这种合作模式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协调合作目标、合作进程和相互利益关系的场所,但A P E C 的组织机构完全不同于欧盟的“超国家共同体机构”,它强调功能性合作,不需要让渡,是比较松散、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机构。A P E C 既没有法律和协定的约束,也没有超国家机构进行管理,它只设有一个秘书处,除财务管理外,主要是联系和协调各方面的活动。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展望

1.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起点和基点,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又有在当地经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华人华侨。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关系得到了迅速改善和全面发展。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根据协议, CAFTA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CAFTA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CAFTA虽然已启动,但在8年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制度又不同,现阶段中国采取先让利与东盟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双方的全方位合作。

2.以中日韩与东盟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最终发展方向,积极推动“10+3”的经济合作进程

所谓“10+3”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就东亚地区的合作所进行的对话。当前中国与东盟在20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情况下,日本由于害怕中国在东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会加速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的谈判进程,促使中日韩三国与东盟的大市场形成。由于东盟国家的国民收入较低、市场较小,也只有当日本和韩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情况下,才能建立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相匹配的经济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组织的影响力和存在价值。日本虽然在这个问题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但日本决不会在中国与东盟持续增强的经济政治合作中甘于寂寞,日本对中国一定会亦步亦趋。从长远看,整个东亚地区都具备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3.积极推动和参与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

篇6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以上三个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性,所选指标必须准确的反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特征的信息,保证实证的合理性。二是简单易的,所选指标应该简单明了,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1.选取全域Moran I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理由如下:Moran系数是反映空间或邻近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能很好的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特征。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变量x,通过计算相应的全局MoranI指数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空间关联程度,以综合反映区域之间一体化程度。

2.选取基尼系数(G)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指标。理由如下:相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外在特征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2012),期间包括了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概念以及“十一五”的整个时间段,年鉴中明确统计了“一圈”“两翼”的数据,方便计算。

(二)分指标讨论

根据公式(1)(2)(3)分别算出重庆市2006——2012年“一圈两翼”之间的Moran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Moran系数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这表明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一直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基尼系数稳中有所降低,在整体降低的事态中2008至2009年有所回升,但并不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间差距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整体经济增速较快,均位于西部先列,其中“两翼”的发展速度要快过整体发展速度,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整体增速近年有所下降,这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的体现。

(三)综合评价

根据表3给出数据,为了避免由于数据量级不同而带来的分析差别,将数据标准化得到的新数据y=x/max x;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C的值,并针对表2划分出相应等级,如表4。

从“十一五”初期到末期,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0814增加到了2011年的0.971,2012年有所下滑。这说明,自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统筹城乡、缩小差距、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圈两翼”战略实施以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并分别运用Moran I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对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的协调程度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05:41-46

[2]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3]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篇7

关键词:两岸;产业协同;序参量;分析;建议

一、 引言

自中国在中国台湾重新执政以来,两岸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越来越热络。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经济合作互动频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岸正式统一之前,通过一个类似于经济一体化的组织让两岸人民在经济上先统一起来是可能的。经济的统一是一个宏观概念,具体而言,微观上要依托企业加强合作,中观上要依托各产业加强协作。台海两岸的经济合作,肇始与20世纪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自20世纪90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中国大陆已稳居中国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以及最大贸易顺差来源,中国台湾也于2011年度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岸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的根源在于两岸在区位优势上的互补性,中国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上的先发优势,而大陆所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正是中国台湾孜孜以求弥补的短板。虽然中国台湾岛内曾经出现过不和谐因素的干扰,但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如大江东去、不可阻挡。台海两岸区位优势互补的现实,决定了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很强的自组织性。因此,本文试图应用自组织理论,对两岸的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

在自组织理论中,协同学处于一种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是组织如何保持自组织活力的重要方法论,它所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特别是序参量原理,对于系统自组织的演化以及使得自组织程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台海两岸的经济系统而言,利用序参量原理,寻找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决定性因素,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的研究成果很多。唐永红从两岸在经济相互依存性、经济市场规模、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经贸政策可协调性四个层面,分析了两岸实现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实现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提出了建立开放性次区域自由经贸区的构想;郑王莹通过研究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实践,总结了两岸经济一体化需要借鉴的经验;刘瑛华从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入手,提出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渐进模式:机制上从功能一体化到制度一体化、形式上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空间上从次区域突破到向全区域扩展;王治以东亚一体化为大背景,对两岸经济整合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构建两岸共同市场的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在自组织理论的经济应用方面,蔡绍洪、汪劲松等研究了从企业聚集到企业群落、到产业集群、到创新网络的协同演化路径;郑文智、孙锐通过对系统自组织规律的研究,提出在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生成和升级的过程中,由于自组织过程不存在组织者,因此政府不可以成为集群演化过程中的组织者甚至控制者,政策目标应该使政府行为成为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内部相互作用的一个因子,依赖于其他元素推动集群创新网络和复杂性的形成;芦彩梅、梁嘉骅中山小榄镇五金集群为例,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将自组织协同演化理论应用于台海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中,力求实现理论和现实的合理衔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 自组织理论概述

1. 区域经济系统的协同与竞争分析。

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发展,是以内部各要素、子系统的竞争和协同作为原动力的。区域系统内部的产业、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来自于市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体现在通过产品或要素价格的变化,引导资源在区域间进行转移,导致区域间的竞争和发展不平衡。随着区域间竞争的发展,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优势企业逐渐战胜、淘汰劣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的形式,在产业内进行重组整合,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力。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即表现为由竞争走向协同。

通过上述竞争—协同的发展路径,区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经济主体形成紧密的发展关联,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通过自身的协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

综上所述,竞争与协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复杂系统的辩证统一,系统中的不平衡和非线性导致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趋向协同,反过来,一定程度的协同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更进一步的竞争。

2. 序参量原理。

在方兴未艾的自组织理论研究与应用中,学者们一般把序参量当作用来描述与物质性质有关的有序化程度、以及伴随的对称性质的一种变量。在系统从平衡到不平衡、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量,相对于其他稍纵即逝、影响有限的“快变量”,其存在发展具有持续性,在系统演化中起到决定作用的那个“慢变量”,便是我们努力寻找的序参量。

(1)序参量的宏观性。

协同学是从宏观上进行的是复杂系统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特征是大量化、整体化,运用的研究工具也必然具有宏观性,序参量正是这种在复杂系统的大量子系统的大规模运动中,从纷繁复杂的无序运动中甄别出有序决定因素的宏观参量。

(2)序参量的形成机制。

对于系统而言,序参量是内部自生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各子系统的运动是无序、独立,不相关联,这时系统中都是稍纵即逝的快变量,不存在序参量。而当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由无序到有序的临界状态时,各子系统由竞争而引发协同,就会导致序参量的出现。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东北亚 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3―0―01

东北亚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基础良好,是亚洲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因此,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进展

由中日韩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多边合作,将是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一面具有突出象征意义的旗帜。由于环黄渤海沿岸地缘经济的优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从贸易开始,然后向生产、技术合作发展,由双边关系向多边关系发展,逐步形成更多的合作机制。因此,东北亚地区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一个紧密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特征与一体化动力

东北亚地区既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又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了高互补性、高增长性等一些特点,近年来更是呈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一、经济发展高互补性;二、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和区域内经济联系加强。

(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

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是区域经济实现整合的前提条件,经济优势的非均质分布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大小。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梯次结构对于开展地区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东北亚经济合作对内来讲,通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达到双赢或共赢的目的。对外来讲,合作是基于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这样一种战略性考虑。

三、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障碍

由于东北亚地区形势的复杂性,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困难。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形势不稳定,特别是朝鲜半岛。国家相互间的信任不够使区域经济合作缺乏稳固基础。

(二)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区域经济合作中虽有互补性,但合作的基础很弱,各国利益取向不同,找不到共同合作的切入点。

(三)双方的投资环境需要改善,目前的投资大多在贸易和饮食服务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领域几乎没有。因此,改善投资环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西方散布的“中国”,如何加强交往,增进了解,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排除“中国”的干扰和影响,是双方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五)东北亚区域外的国家――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影响很大,东北亚战略将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

四、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一)加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合作

中国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东北亚各国在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在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在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享和平。继续深化睦邻友好,在东北亚各国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在涉及各自国家、和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要继续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方位、高水平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

(二)加强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汹涌而来,中国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应该采取如下战略措施:

第一,同东北亚地区所有国家继续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切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稳定的国际事务,对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起到促进作用。发展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

第二,积极参与“10+3”地区合作。增强对进行东北亚地区多边经济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建立。

第三,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在东北亚地区这种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东北地区正处在垂直与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快重组,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技术的转移和产业的传递。

五、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意义、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以及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障碍,进行总结,规划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并提出一些建议。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对东北亚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地区稳定、人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传君.应对危机:东北亚需要区域贸易自由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7)

篇10

【论文关键词】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欧洲模式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11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 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 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历史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