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orld economy.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phenomenon and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33-02
0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它使世界经济在趋于融合的同时,又不断地以一些地区为核心进行聚合。在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新一轮。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持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并向更高的层次和形式发展。同时,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大国,我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问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特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根据合作国家政府的态度,可以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两种类型:消极的一体化和积极的一体化。前者是指合作国之间消除了一切贸易障碍,在一定区域实现了自由贸易;后者则指成员国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而积极调整现有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规章和协调机构以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区域的空间系统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区域、国家区域、国内区域。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差异,其中区域产业一体化在企业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外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外部资源有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城市化体系;市场一体化在消除了贸易障碍的基础上建立起资源自由流动的统一的市场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区域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国际市场上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已非单个的贸易伙伴国,而是那些以区域联盟形式出现的群体国家。
2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巨大挑战,通过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可以从中获益。
目前,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方向的经济区逐渐形成。我国区域经济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嵌套在这几大经济圈中的还有一些局部城市群,比如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广佛同城化等,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比较成型,发展速度较快,主要驱动力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需求,市场机制占主导因素。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比如延龙图一体化、沈抚同城化、郑卞一体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成渝经济区等。与海岸线一带相比,这一区域发展相对缓慢,一体化动力除市场机制的作用外,较大一部分要靠政府主导和政策调控。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展落后的经济区域。比如西咸一体化、关中天水一体化、乌昌一体化以及正在规划中的酒嘉一体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落后,一体化过程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显著,主要靠的是政府政令的调节。
3中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的问题思考
在全国性的城市一体化热潮中,如何实行“城市一体化”的整合发展,促进城市间合理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成为我国当前培植新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3.1 行政障碍造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阻力经济一体化最大的障碍是在行政方面,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之间没有关税,执行的是统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各个地区之间是没有贸易障碍的。但是,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不同行政区之间还存在市场分割现象。这实质是由行政壁垒造成的,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和政策表现[1]。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合作的障碍就是隐藏于行政区域背后的行政障碍及其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
3.2 交通、通信与网络等基础设施是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目前在我国的现状是,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这对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力。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交通的建设以及通信和网络的发达为要素的流动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3 缺乏一套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是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普遍障碍在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涉及到区域发展中需要跨区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而在现有的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条件下,很多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整个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来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区域内没有统一协调的公共管理组织。因此,在没有一个代表整个区域利益的组织之前,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难以开展,而良性的、高效的、区域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也无从谈起,区域内单一城市的利益最大化也很难与整个区域利益统一,必然会造成整个区域内公共管理的失调[2]。
4中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探索
在未来的10-20年,针对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1 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行政机制改革入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除了市场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对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态度和支持力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都牵扯两地甚至更多政府部门,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建立政府协调机制, 首先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政府职能应规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立跨区域的协作组织[3]。
4.2 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初期,建立一套对政府经济一体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从目前已经开展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地方发展经验来看,在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下, 各地政府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由此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很难正常运行,甚至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华东师范大学李建勇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观点认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益冲突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评制度, 并总结了政府绩效的评价方式和程序。通过政府对经济一体化的绩效考核,能有效的增强政府部门对区域经济一体建设与发展的动力,达到双赢合作,从而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4.3 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要重视各方利益补偿机制建设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利益。对于政府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搞平均,对于经济利益受损或暂时由于一体化的实施而延缓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应该以多种形式给予利益补偿。
参考文献:
[1]操世元,姚莉.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壁垒[J].嘉兴学院学报,2006,(5).
[2]李兴国,姜文超.关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经济论坛,2008,(3).
[3]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2).
[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许宁宁,储亚玲,刘总理.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与问题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8,(6).
[6]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行政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中国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020-03
作者简介:陈朝晖(1977-),男,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锦州电视台特约评论员,研究方向:国际法学、区域经济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相对自由流动,并且正在根据经济收益和要素成本方面的考虑重新组织国际贸易与世界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并一直延续至今。截至2012年1月15日,GATT/WTO共收到区域贸易安排(RTAs)通知511个,其中319个已生效。
2001年5月23日,中国加入第一个区域性多边贸易组织,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2006年中国商务部开始提出将FTA 提升至国家战略,并陆续展开相关研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前,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包括:《曼谷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中国与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东盟、哥斯达黎加FTA,大陆与台湾ECFA。目前中国正加紧与海合会、澳大利亚、挪威、冰岛、瑞士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RTA谈判。同时,中国与印度、韩国等双边自贸区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正处于研究阶段。此外,东亚自由贸易区(含10+3,即东盟10国+中、日、韩3国,以及10+6,即东盟+中、日、韩、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6国两种设想),G20自由贸易区(巴西、中国、印度等20个WTO发展中国家成员),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概念也被政界提出并为学界热议。还有部分学者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主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发言中指出:“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如何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目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虽然体现为优惠贸易安排和自由贸易区两种较低层次的方式,并且中国已签署的RTA没有脱离亚太地区,地域特色明显,签署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不大。但是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潜在合作伙伴众多,而且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也有发达国家;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也有南美、大洋洲国家,还在与欧洲国家进行谈判。这些合作模式有些是相对独立的,而有些又相互影响。这都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增加了复杂性。
有学者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六个不同类型样本综合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建立“10+3”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对中国最为有利,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1.1%,出口年均增长9.5%,进口年均增长19.1%。次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1.0%,出口年均增长7.3%,进口年均增长14.5%。第三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欧盟建立自贸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0.3%,出口年均增长4.5%,进口年均增长8.1%。第四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将带动我国GDP年均增长0.14%,出口年均增长2%,进口年均增长4%。第五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贸
区,将带动中国GDP年均增长-0.02%,出口年均增长0.6%,进口年均增长1.2%。第六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方案是中国与巴西建立自贸区,将带动我国GDP年均增长-0.04%。出口年均增长0.5%,进口年均增长1%。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看,确立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在确立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和规划时,还必须考虑以下方面:
1.区分可能性与现实性。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个无论多么理想和完美的方案,如果短期内没有实现的条件,则只能从长计议,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能作为近期工作的优先选择。无论”10+3“(以及“10+6”)自由贸易区,还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目前都面临若干错综复杂、难以协调的利益关系,并且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从这个角度出发,双边FTA的利益诉求易于协调,应当作为近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谈判的战略重点。
篇3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缺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圈以小时覆盖。从甘肃来看,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在铁路运力方面,铁路运力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铁路交通运力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高铁方面,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之下,甘肃形成了“兰新高铁”“、成兰高铁”“、兰渝高铁”和“宝兰高铁”,但这显然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三是在机场方面,机场的航班、客流相对较小,出现供需失衡的问题。
(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甘肃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导致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同,甘肃有国家级贫困县四十余个,且主要分布在陇南边远地区、庆阳老区等地区,这就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比较显著;其次,以兰州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缺乏良好的带动力和辐射性,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被动;再次,资源发展不平衡,交通资源、水资源的补偿失衡,成为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2014年甘肃各设区市人均工资情况。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相比于天水、酒泉和张掖,人均工资反而出现严重偏低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兰州在充足资源的情况下,比较欠缺发展的带动能力,影响了以兰州为中心,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体系不完善,结构梯度不合理
甘肃处于欠发展省份,本身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但就当前的发展形态来看,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城市体系不完善,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吃紧;另一方面,城市结构梯度不合理,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尚不完善,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扩散,周边落后地区难以有足够的能力接收。
二、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甘肃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是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甘肃经济腾飞的关键。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协调规划,从本质上夯实发展的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深化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创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完善的交通设施网络化体系,是当前甘肃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网络化体系的形成,缩小了区域内的空间距离,却扩大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一是通过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一体化,实现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二是高铁建设步伐应加快,在已有的四条高铁线的基础之上,形成幅员更加广阔的高铁覆盖。充分依托高铁建设,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让经济发展圈在良好的联动机制下,获得长足的发展。三是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落后性。在深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针对各区域经济体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
甘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退出以市场为主导下的发展模式。甘肃作为西南欠发展省份,在“弱市场”的格局之下,应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协调规划,着力打造“强政府、强市场”格局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铺展,这更符合甘肃省的省情和发展的需求。此外,甘肃省要成立由省政府、发改委为牵头的区域协调发展联席会,让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一体化战略合作的方式具体体现并深化推进,更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
(三)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扩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点,在于中心城市带动力、辐射力的有效体现。因此,甘肃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体系建设,确保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圈的发展动力。并且,区域经济要以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甘肃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但发展的空间巨大,这就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样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一是甘肃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应该从甘肃整体城市群的发展厨房,做到各方利益的协调;二是甘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注重产业格局的优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内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深化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三是重点区域进行城市群功能定位的协商,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布局。
三、结束语
篇4
一、物流与区域物流概述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上的定义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以看出,现代物流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囊括了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它可以通过缩短原材料及产品送达及库存的时间和优良无差错的运送等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它的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
二、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首先,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物流一体化打破单一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的界线,在竞争中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不是靠产权关系或任何行政关系维系的,而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整合成的一个虚拟企业群体,竞争模式也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因此,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是流通领域不断革命化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为应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国内区域合作渐渐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他们旨在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至此物流一体化呼声日高。
再次,从国外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成功范例来看,物流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合作和行业一体化的进程中,从一开始就担当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重任
物流行业跨区域的合作与经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了很大的互补性。北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北美经济圈后,区域经济开始明朗起来,物流即是其经济圈内最早实行横向合作的行业之一;欧盟辖区国家间形成了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前提下,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或国家就会成为主导经济的主体。而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即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其优势表现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促使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因而它的发展将直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依托现代物流中先进的区域信息网络对经济的协调和管理,能改变产业发展的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
第三,激发区域经济体内城市的“极核”作用,强化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载体的扩散作用。依据增长极理论,区域中心城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一个高效的区域物流系统能促进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区域物流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现代物流区域化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
三、我国区域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一)整体概况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物流业也随之高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1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物流业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0.1%。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有近千个物流园区,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品牌。北京、上海、沈阳、天津都把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并编制了相应的《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山东省更是由省经委牵头,从启动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人手,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物流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的今天,物流业“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严重;物流企业内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此外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西气东输”等,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物流区域化发展仍然
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区域物流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具体问题
首先,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系统规划。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只能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
其次,经营理念落后。我国物流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原来的一套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许多企业涵盖产供销全部内容,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浪费惊人。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比重的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仅为15%左右。
再次,物流硬件设施落后。具体表现在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此外,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到信息的共享和作业效率。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我国物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府对策分析
(一)合理规划区域物流体系,搭建区域物流发展平台
区域物流规划是物流区域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应制定以区域物流基础平台为重点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在内的综合干线网络,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信息平台规划建设。物流区域规划应着重于解决地区的物流规模布局和发展顺序,提供融资、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和销售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区域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引导区域内各经济主体按统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第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城市自身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城市之间的联运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与IT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CP贴、EDI、POS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产业快速的发展,因此,建设完善、顺畅的信息系统是建设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第二,统一物流标准。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由于区域物流平台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涉及诸多因素,实现统筹管理相当不易。因此,必须遵循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日本作为物流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为推进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就公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统一了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加快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物流一体化的进程。
(二)优化物流发展的法规政策,营造区域物流发展环境
第一,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整个物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研究和制定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美国在1991年通过了《陆运多式联运效率法》,为物流综合运输方式的有效联运提供了重要指导;为确保综合物流政策得以实施、落实,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以确保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物流企业、货主等各方面能够合作实施有关政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2年7月正式《货物运输行业行动纲要》;韩国制定了五年规划。这些国家加快发展物流的法律法规等各项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第二,放宽物流业准入条件,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各类所有制物流企业公平竞争。
第三,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业。
(三)建立推进现代物流区域化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物流一体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物流管理部门必须牵头组成物流区域发展协调小组,就协同区域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整合区域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业链条,合作建设区域内大型物流基础设施、消灭地方保护主义等共同重大课题进行全面的交流、磋商与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和规则对接。并将协商内容由过去的对话、交流、协商等非制度性安排逐渐向组织、协议、地方立法等制度性安排转变。通过协调机制,逐渐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消除贸易壁垒和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商品流通一体化格局,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
第一,由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机构,共同研究和制定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全局性政策和战略性规划。
第二,建立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物流行业
第三,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内部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提供最有效率的组合方式,降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
五、小结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促进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本文则认为,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一致的,故在用语上二者可互换。)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的促进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以贸易自由化为目标,与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相吻合,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由于数量更少、地域较近、经济文化水平较为接近,因而更易协调各方立场和利益,能使有关参加方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暂时无法实现的自由化利益在小范围内得以实现,从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
3、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成员远少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各成员间就贸易自由化进程达成一致的难度相对较小,从而有利于在小范围内更快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坐在WTO谈判桌前的代表数量就可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多边贸易谈判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4、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作为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试验场”, 通过小范围的“试验”可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大有裨益的经验教训,为国际贸易自由化提供可供借鉴的先例,发挥示范效应。如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产生之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澳新自由贸易区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已就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规定。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认识,有助于消除人们的疑虑,为多边规则的达成和实施提供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WTO发展并走向成熟的中间环节,有助于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深层次发展。
5、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有重叠性,即某一国家是多个组织的成员国,这类国家能起到桥梁的作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
6、区域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可在多边贸易体系中抗衡经贸超级大国,从而防止和避免多边贸易体制成为超级大国称霸的工具。
7、某一区域内的自由化行动可以激励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同样措施,进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如1996年11月,APEC苏比克峰会批准到2000年消除信息技术产品的所有关税,并在新加坡召开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呼吁将信息技术协议推向全球。APEC称如果 WTO成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准备加入该协议,APEC将于圈内自行实施之。此举显然会导致出现新的差别待遇,于是圈外国家对此作出了正面回应,这样APEC在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又推进了全球自由化。
8、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向。所谓贸易创造就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带来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加,而贸易转向则是指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贸易壁垒后所造成从非成员国进口转向到从成员国进口的贸易方向转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贸易转向,因此使许多人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利于全球的共同繁荣,并从而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鲁曼、巴拉萨、克雷宁等经济学家曾对欧共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及其对欧洲自由贸易区造成的贸易转向,进行了数量化评估,所得出的结论是:贸易创造远远高于贸易转移,欧共体的一体化发展并没有对其最重要贸易伙伴———欧洲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目前存在着一种研究倾向,即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简单地归结为贸易转向的结果。例如,有的学者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加、墨的3边贸易增长单纯看作是对区域外贸易壁垒的结果。1987—1997年10年间,美墨贸易额增长了3.5倍,而同期中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6.7倍,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额增长了近5倍,泰国对美贸易额增长了4.3倍。此间没有证据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造成了严重的贸易转向。1997年以后,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泰国、马来西亚对美贸易的大幅度下滑,而中国对美贸易则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9、区域组织间相互重叠交叉,而非相互封闭、孤立与对抗,且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将使全球化步伐加快。
10、GATT和WTO承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采取宽容态度。GATT第24条第4款写道,“通过自愿签订协定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化,对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类似内容也见于GATT1994年对24条的谅解之中,“考虑到自1947年GATT成立以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并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部分,则进一步确定,此类经济一体化可能对扩大世界贸易做出贡献”。由此可见,GATT并没有完全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作是GATT的对立物,而是肯定其对自由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同时有监督管理规范,一是规定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GATT要求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建立的目的应是便利区内贸易,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规章方面的限制,不能高于或严于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建立之前的水平,即不能对区外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应最大可能避免对GATT其他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GATT一成员方因组建关税同盟计划提高约束税率,与GATT第2条冲突时,必须按第28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并进行补偿调整。二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运行做出了程序上的规范。首先,确立了通报制度。任何缔约方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必须向GATT缔约国全体通报。通报的主要内容有:相关资料、协议的运行情况,协议的任何重大变化或发展等。其次,要求一体化制定内部壁垒减让计划和时间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须在合理期间内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合理期时间一般最长为10年。如情况特殊要求超过10年,须向WTO货物贸易理事会提供完整的解释。预订的计划和进程表如要修改,必须向货物贸易理事会通报。最后,建立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审查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有关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资料提交GATT后,GATT即组成工作小组,根据第24条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并通过货物贸易理事会向有关各方提出建议。审查中如发现没有订立计划和时间表的,GATT须建议订立此类计划和时间表,如成员方不遵照执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不能保留或实施。如发现虽订有时间表和计划,但GATT认为在所拟议的期间内不可能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或认为所拟议的期间不够合理,GATT可向有关成员方提出修改的建议,如各方不遵照执行,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也不能保留和实施。GATT的上述规定目的在于,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尽可能最小化,同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发展、变更纳入GATT的管理和规范体系,以保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GATT的规定相一致。
11、相对于区域内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外确实存在歧视和差别待遇,但这是一种相对的歧视和差别待遇。GATT要求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建立的目的应是便利区内贸易,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规章方面的限制,不能高于或严于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建立之前的水平,即不能对区外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组成一体化的成员国应最大可能避免对GATT其他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GATT一成员方因组建关税同盟计划提高约束税率,与GATT第2条冲突时,必须按第28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并进行补偿调整。因此这种歧视和差别待遇只是相对于区域内的,与绝对提高对外壁垒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特点(区域组织也与区域外组织和国家有广泛往来),以及GATT、WTO谈判成果,对外歧视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在降低。并且,歧视和差别待遇导致区域外国家加入区域组织,导致区域组织扩大。
12、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贸易行政管理、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趋于一致,使区域外国家贸易便利性大大加强。
13、区域行动能够为官员、 政府和国家提供学习机会 ,从而更好地建立多边贸易体制。
区域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为成员国政府、 管理阶层和利益集团参与多边谈判、 开辟贸易自由化新领域并制定相应的规则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区域行动能够使官员、 政府和国家熟悉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自由化进程的设计和实施 ,从而使它们最终能更容易地转向类似的多边行动。
综上所述,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本文总的观点和结论如下: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将长期并存、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
2、在承认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存在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更多看到它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促进意义。
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步骤、途径和必要阶段。
篇6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贸关系;新挑战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4-4
当今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下并行不悖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狭义上普遍认同的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以及经济货币联盟等形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涵盖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甚至提出要具备共同的民主理念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在参与国际经济的活动中,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契机的发展战略。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拥有22个国家、14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39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群体。50多年来,中阿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阿关系的良好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而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将这一关系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进行调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际贸易固有的外向型特点,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的影响,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和阿拉伯国家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中阿经贸合作关系朝着更深层领域的拓展。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的第贸易对象国,其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决于阿拉伯国家自身的供求关系市场和支付能力,以及中国所提供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中,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成为集消费、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这就为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中阿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阿拉伯世界对我国经贸发展愈显重要,它不仅是我国进口能源的最大供应方,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从长期来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困难是暂时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前景广阔。中阿间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巨大的经济互补性为双方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当前阿拉伯国家普遍实行的工业化强国战略,将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设备、信息通讯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物美价廉的纺织制品提供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一)中阿经贸论坛的成立和发展
国际和区域论坛不仅是全球流行的多边对话、交流和智力碰撞形式,而且可以形成颇具规模的消费链条和低碳经济。成功的大型论坛,不仅可以集纳高端、专业和权威智力资源,为国计民生发展和内政外交决策提供方向性、趋势性和全局性的判断、预测和建议,而且能着实形成以会议服务、高档消费和旅游观光为核心的内需拉动,形成论坛GDP,改善经济和就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实现以服务、旅游、贸易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长期举办,必然会填补这一空白,并有望形成世界性论坛品牌。
2004年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开罗召开,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签订“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中,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贸易、投资、能源、科技、农业、环保、工程承包、劳务及其他项目合作;鼓励双方非官方机构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和新闻等领域合作和互惠发展。自从中阿论坛成立以来,中阿互信互利关系进一步加深。
(二)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走向
双边贸易不断上升,是双方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双方经济的互补性。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为实现持续发展,每年进口的油气不断上升。双方投资起步良好,前景广阔。
篇7
P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OFDI;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随着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逐渐由浅度一体化发展为深度一体化,各区域内成员国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虽然国外学者对此部分的研究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但是国内学者对其关注度仍然不够。对于OFDI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大多从制度质量、文化及心理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出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的完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部分的不足。
一、基于影响因素视角的综述
市场规模被发现在影响RTA参与国接受FDI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潜在市场规模的扩大,无论是国内还是来自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质量都会得到提高。除市场规模之外,国内人口规模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因为它将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可获得性。研究发现大部分FDI都会选择区位于市场规模大和人均资本拥有量高的国家或地区。
Levy and Stein(2003)利用属于OECD的20个来源国对OECD成员国和非OECD成员国进行投资的FDI存量,分析区域一体化协定(RIAs)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国家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国同属于同一RIA的东道国会增加来自于此来源国的FDI大约27%;由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FDI;只有那些属于RIA,并且可以给来源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整体环境的国家才是最后的赢家,也就是说区域一体化有助于吸引FDI,但是好处是不可能均匀分布的。
Nwosu and Orji(2013)研究区域一体化在FDI区位选择时所产生的作用。文章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区域外国家是否会对此区域FDI取决于该地区的宏观经济基础,特别是市场规模和利率。区域内的FDI却与这些因素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先前投资。这一结果提示东盟区域内国家的FDI更多的受经济一体化的驱动。
Otieno and Moyi(2013)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探讨区域一体化对东非共同体国家FDI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指出区域一体化对该地区的FDI流入并没有产生影响,而政治风险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却是显著的。
Jaummotte(2004)探讨在众多决定RIA参与国吸引FDI的因素中,市场规模是否是其中之一。文章从市场规模和其他决定因素出发,对一国接受FDI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市场规模对成员国吸引FDI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口规模也会对此产生影响,并且并不是所有的成员国都能从一体化中受益。
Chen et ai(2010)测度一个RIA的投资转移效应,基于一个生产力和收入差异的三国自由资本模型。他发现RIA的施行带来了强大的投资转移效应。更多的FDI流入到一体化区域内,但是由于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生产力差异的存在,也有部分FDI流出该区域。当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成员国和非成员国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RIA内的FDI总量变得更大。Ornelas(2010)认为贸易转移效应会使得贸易协定无益于成员国和非成员国。
Blomstrom and Kokko(1997)分析RIA的投资效应以及这种布局如何影响FDI流量。他们的研究结果是FDI对RIA的反应取决于协议所带来的投资环境的改变和参与国的区位优势。另外,当RIA与成员国的自由化及经济稳定相结合时,它的最大经济影响将会产生。Motta and Norman(1996)在一个拥有三国家的寡头垄断模型之上分析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两个一体化(东道国)国家,同属于RIA成员国,一个来源国是一体化区域外国家。市场可获得性(区域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程度)和单个成员国规模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他们指出经济一体化通过提高市场可获得性促使区域外国家投资于一体化区域,形成区域内平台型FDI,最终导致一体化国家贸易量的增加。
Neary(2002)研究贸易自由化与对内投资。研究结果显示关税跳跃动机促使企业合并。他同样指出当企业认为在一FTA内进行FDI比出口更有利可图时,企业会接受出口平台动机。
相反的,Heinrich and Konan(2000)测度最惠贸易协定如何影响跨国公司投资于一体化区域的动机并且发现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取决于贸易壁垒程度。
Donnenfeld(2003)研究当企业拥有进行FDI的选择权时,区域集团的形成对区内和区际贸易形式的影响。他发现对于外生给定的外部关税,并且当企业拥有FDI选择权时,区域内集团贸易可能会停止竞争性的贸易转移,取而代之的是FDI投资创造。他同时发现两个区域集团的形成会提高所有国家的福利水平。
二、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的文献综述
区域一体化对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吸引直接投资有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大多将注意力放在诸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比较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上,研究其对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可获得的实证研究倾向于将区内与区外FDI相结合。对于不同的区域、国家和企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FDI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并且国家特性也会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因素。此外,对区域一体化和FDI的关系的研究,不论是区内或者区外FDI,大多从研究欧盟开始。
Egger and Pfaffermayr(2003)研究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三个事件对欧洲双边FDI的影响:单一市场项目、1995年扩张和欧盟与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签订欧洲协议。结果显示,对FDI的预期效应通常会在宣布和正式建立一体化之间产生。在官方宣布进行一体化建设之前,FDI不会增加,但其会随着一体化的形成逐渐增加。
Clausing and Dorobantu(2005)测度在进行欧盟扩张计划的第一个十年期间,中东欧国家吸引FDI的能力大小。他们发现市场规模和成本要素是决定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进行区位选择的Q定因素。Rougier等(2016)利用引力模型,通过对1985~2009年欧洲――地中海地区对非洲四个主要接受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进行估计测度区域投资协定是否会增加FDI以及来源国的经济不稳定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估计结果显示,FDI对经济不稳定的反应不会受“北北型”和“南北型”投资协定的影响,但是对“南南型”投资协定的反应是消极的。Dunning(2000)发现自欧洲内部市场计划(IMP,1985)成立之后,无论是区内FDI还是区外FDI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同样,Pains and Lansburry(1997)指出自IMP成立之后,英国和德国的FDI都得到了增长,他们同样找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投资于欧盟内的投资转移的证据。Bevan et al(2001)同样发现1994~1998年间,欧盟扩张计划的宣布直接影响FDI由18个已建立的市场经济体流向11个转型经济体中。
另一方面,Balasubramanyam(2002)通过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没有发现REI或RIA对双边FDI流量的方向产生影响。相反,经济体的特征,比如人口、收入、市场规模和距离却成为主要决定因素。
Buch et al.(2003)发现,在区域扩张时期,区域一体化并没有促使德国对中东欧国家FDI流量的增加。研究同样发现现存的FDI流量在中东欧国家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德国的跨国公司往往基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法律制度环境和距离等因素进行区位选择。
然而,许多近期的研究则更关注北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Blomstrom and Kokko(1997)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描述性分析,指出当区域一体化和成员国国内自由程度及经济稳定相结合时,其对FDI的积极作用将会产生。他们发现“北北型”一体化协定并没有引起对加拿大FDI流入的显著性变化,相反,像NAFTA这样的“北南型”协定却给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国内及国外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Feils and Rahman(2009)分析NAFTA对区域内和单个国家FDI流入的影响。文章指出NAFTA的实施使得整个地区成为更具吸引力的FDI投资区位,对区内FDI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益处只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NAFTA区域外对区域内的FDI也会有显著的增加。
Waldkirch(2001)研究NAFTA对墨西哥对内FDI的影响发现其FDI有一个连续性的增加,大部分来自于他的区域伙伴国―美国和加拿大。对于“南南型’一体化协定,那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协定表现出了对FDI复杂的影响。Jaumotte(2004)发现RTA市场规模对FDI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成员国来说,所接受的FDI是不均衡的。他总结说接受来自于非RTA国家的FDI反映了非RTA国家对RTA国家的投资转移效应。
但是,Blomstrom and kokko(1997)通过拉丁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场的研究,指出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投资显著增加。但事实上,FDI的流入并没有在所有成员国之间平均分配,阿根廷和巴西接受了大部分的FDI流量。
Bende(2001)探讨1970~1996年间东盟最惠贸易协定(APTA)是否显著影响了FDI流入到本区域。研究结果发现其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有积极作用,对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却是反方向的。
Mirza and Giroud(2004)关注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113个企业,发现流入东盟的FDI增加,特别是签订AFTA之后。但是,单个经济体的经验却是不相同的。他们发现许多跨国公司将他们的总部或指挥中心区位于新加坡,研究和发展机构安置在马来西亚,主要的零部件生产则放在越南和柬埔寨。Kawai and Naknoi(2015)探讨ASEAN的贸易和FDI面临的长期挑战。计量结果指出:(1)贸易和FDI相互促进。贸易量的增加同时会促进FDI的增加;(2)一体化带来的市场扩大能够吸引更多的FDI;(3)自由贸易协定能够促进FDI流入。
Ismail and Smith(2009)致力于研究AFTA对东盟国家吸引来自成员国和非成员国FDI的吸引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系列协议增加了FDI流入。文章引用1995年东盟成立后的相关数据,利用基于面板数据分析的引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东盟5国投资于彼此的投资量远远少于他们投资于新东盟国家。区域外FDI的实证结果显示欧洲国家比其他地区更多的投资于东盟。同时发现美国和日本更倾向于投资东盟5国。
三、国内学者对区域一体化和FDI区位选择的研究起步较晚,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及研究规模
鲁晓东、李荣林(2009)构建了一个具有四国八地区的自由资本模型,通过模拟方法分析了南北型、南南型及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对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方向、区位分布和流动规模的差异化影响。证明了存在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情况下,国际资本会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内部等三个层面产生集聚现象,形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东艳、李国学(2006)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引入经济一体化协定的政策因素,指出一体化协定通过影响成员国的区位优势,促进厂商发挥其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同时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来创造新的所有权优势,并将其进行内部化,使一体化国家FDI增加。
陈丽丽、余川(2011)以三国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考察差异化收入水平和生产率条件下区域贸易协定对FDI流向和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FDI会从区外向区内流动,更多流向区内高收入成员国;当区域自由化程度越高,区内外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或区外国家收入水平越高时,有越多的FDI从区外流向区内。
宗芳宇、路江涌等(2012)建立关于双边投资协定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9年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弥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进行投资作用更大。
东艳(2006)以古诺数量竞争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三国模型,指出区内贸易壁垒下降能够促进跳过关税型投资和重组型平台投资。通过对中国、东盟地区1992~2004年FDI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指出市场规模、进口额、工资水平等对FDI流入有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而提高区位优势,促进区内FDI流入的整体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Yeyati,E.L,Stein E.&Daude C.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FDI.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Programs Department,Research Department,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3.
[2]Cherif M,Dreger C.The effect of south-south trade integration on FDI.DIW Discussion Papers,2015.
[3]Velde,D.W,Bezemer D.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7.
[4]Chen,L.,Yu,J.How the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affect FDI.Base on Three-Country Footloose Capital model.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
[5]Chou,K.H.,Chen C.& Mai C.The impact of third-country effects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China’s outward FDI.Economic Modelling,2011.
[6]邱立成,R如静,唐雪松.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篇8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影响因素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寻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寻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二、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形式问题的分析
现在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交互合作方式,但这仅仅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过渡阶段,并非真正地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假使这一阶段过渡得很成功,区域经济合作要朝着一体化层次发展,那么可能会表现为哪种一体化形式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层次高低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形式会给成员国带来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让渡不同程度的国家,因此,各成员国会谨慎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协调以做出抉择。
由于在东亚区域内,既存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又有东盟的一些小国家,况且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上述X指标在东亚各国间差异很大,因而可以认为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各国组成货币联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东亚区域内采取经济联盟这种一体化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各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如果自由贸易区能够建立,会形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由于取消了关税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内部贸易额肯定会大幅度上升,这样就能够通过促进各国外贸额的增长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形式并不妨碍各成员国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采取其它的贸易政策,即没有要求各国进行国家的转让,这使得东亚国家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阻碍
根据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论上建立自由贸易区给各国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较容易实行,但来自经济理论之外的因素却给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这些负面影响来自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美国方面的阻碍,由于之前欧盟的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威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不愿再看到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联合体的崛起对其造成影响,同时更担心被其认为是潜在对手的中国会借助区域合作的力量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因而其会阻止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上日韩均是美国的盟国,美国的干扰无疑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与1997年日本提出建立AMF均因美国的反对而未成功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同时,区域内的不和谐因素也对区域经济合作构成了干扰。主要表现为:(1)作为“10+3”主要推动者的东盟由于担心其内部合作会被区域合作体制所吞噬,近年来对推进全区域范围内经济合作已热情不在,有回到原先那种仅在东南亚小范围内实行合作的趋势,此点由2000年第四届“10+3”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发言可见一斑。(2)欧盟的成功经验证明,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够顺利实施,大国之间必须要相互协调配合。但是占东亚13国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中日两国却由于特殊的历史矛盾以及一些领土的争执近年来政治关系跌至低谷,这种相互的不信任使得双方难以协调配合,从而影响到东亚区域合作的局势。(3)比之世界上其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东亚各国之间无论在社会制度、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种巨大差异面前,即使是自由贸易区这种低层次的区域合作,也会由于一些国家担心本国市场受到外来的强大冲击等原因而变得举步维艰。(4)公认的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缺陷是内部缺少一个核心力量来推动一体化进程,成功的一体化组织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拥有自身的主导力量,而东亚国家或者因为实力不济或者因为不愿出头而无人担当主导力量,这就导致目前的合作只停留在论坛层面而无法就更深层次的事项作出决策安排,使得一体化进程受挫。
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方保护主义 创新
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改革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当是理念改革。
理念改革存在的问题
政府意愿和制度安排
目前,政府意愿一直是推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度安排是支持区域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区域一体化有多种模式,一体化的具体模式取决于有关国家的意图以及实现这些意图的相应机制。然而,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可能会产生地区封锁、画地为牢的弊端。
官本位和地方保护主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源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在经济上某种方式的联合来共同分享分工协作带来的经济利益。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的不一致和传统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思想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格局。由此,引发不同行政区经济上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低,浪费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利益摩擦因之激化,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在现行行政区划条件下,行政边界的“硬”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却阻碍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极大地损耗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效益。
理念改革的具体措施
形成市场主导的一体化格局
统一规划区域经济难度很大,因为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市场主导是一个基本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产业布局,起主导作用的更是市场而不是政府的规划。但从现实看,又确实需要统一规划,避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区域不协调等。因此,区域规划的一个指导思想应当是规划与协调并重。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以正确的产业导向推动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经济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突出不同区域的特色。这样,一方面国家有总体的战略,另一方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又有适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区域规划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产业发展,若牵涉到一些重大的、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项目布局,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实施;二是地区的产业重点,包括产业发展的方针和空间布局,国家应有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即在国家战略下,各地区应有一些支柱企业和产业;三是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由国家来统筹。如港口、道路、桥梁、信息等,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协调管理作用,而且有些问题牵涉到构筑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政策平台、市场体系,比如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的分割问题,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统一的投资发展环境的优劣。而一些具体产业的问题,比如汽车、医药,有一些在国家的战略中已有安排,有些可以交给市场来进行整合。
建立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有一个代表各经济体利益共同组成的机构。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可以考虑由中央授权,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一体化协调机构。在统一的利益补偿机制保证下,从体制上实现行政区局部利益服从经济区全局利益的可能性。协调机构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经济圈统一发展规划和统一政策、组织利益协调、以及仲裁经济纠纷。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的作用在现有行政区划下难以充分体现,因而从制度、体制和组织诸多方面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常必要。协调机构具有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如美国的区域开发委员会及区域规划协会;德国的区域联合体,加拿大的大都市区政府,欧盟一体化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确立创新和合作的一体化竞争观念
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要确立一个观念:竞争力的提高源于创新,同时也源于合作。这个观念的确立,就要求我们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工具创新等来提高内在的竞争力,同时在与其他城市的合作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即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使整个地区的竞争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体系,构建人才高地。其次,铸造城市的灵魂。深入研究和分析各城市文化个性,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创新精进的城市精神。最后,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环境创新,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在文化创新方面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改革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强化文化产业,进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效益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一体化 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 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 and 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网络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由此可见,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2.跨国公司的并购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因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跨越各国的贸易壁垒等原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了生产机构。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战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就和西欧跨国公司在本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有着密切联系。以英国、德国为例:1962年~1988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976年的15.8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64.5亿马克。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年~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18.5%,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6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24.41亿英镑,198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1962年~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
正是这种跨国公司的区域内部的交叉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转化为企业内分工,加深了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协作的依赖,为日后政府间签订经济一体化条约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的直接投资对该区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内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
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制约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企业跨越国界的扩大经营,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区域内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大小是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欧盟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欧盟内相互投资的增加,欧盟内部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比重逐年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34.5%上升到2000年的64%,几乎翻了一番。
4.跨国公司对区域内的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仅仅是形成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则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区域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得以加深。
5.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而当代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动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他经济组织。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超过40%的世界生产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并掌握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75%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劳务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然,今天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可以说,今天国际市场竞争已经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上的剧烈变化。因此,它们一方面要组建本国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联盟,彼此协调。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
四、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规则、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深化了区域内市场、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市场开辟与市场替代的统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茆训诚: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8(6)
[3]万建强: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J].经济纵横,2001(8)
[4]汤碧文:欧盟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4(4)
- 上一篇:儿童房的装潢
- 下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