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篇1

关键词:孔子;道德;育人;因材施教

引言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提出和实施是以他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指针的,他的“以 德为先”的德育首位思想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的 思想以其超越时空的科学性,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教师观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德育教师 素质的阐述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本文是以《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系统阐发了孔子德育方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论语》,在研读过程中还阅读了朱永新、程晋宽、鲍寅初的《中国道德教育》、刘韶军的《儒家学习思想研究》、丁冠之、王钧林、刘示范的《儒家道德的重建》、 牟钟鉴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骆承烈的 《孔学研究》、蔡尚思的《孔子思想体 系》、鲁洁,王逢贤的《德育新论》、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梁桂麟,徐海波的《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著作和大量的学术论文,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开阔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综述的整理过程中,对关于儒家德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德育中的成功实践的文献整理过程中,我分别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德育的成功实践和儒家德育思想在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中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许多关于把儒家思想应用于当前道德教育的有益的启示。

系统分析法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也是把它作为一个体系从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形成的基础和依据、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客观论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法进行全面客观分析。

讨论与分析

一、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之风愈演愈烈,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是否健康发展s充耳不闻,导致有些同学除了读死书其他都不会,上个大学还要父母来当小工。而有些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看作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且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师资力量的扩充,在教育理念和方针上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体系的教育。试想,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以曲靖师院为例,映入你眼眸的有:情侣之间的不文明恋爱―湖边拥吻、桥上拥抱、食堂搂腰;公交车上、图书馆出现抢占座位的现象;食堂里出现剩菜剩饭现象等等。所以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

发达[1]。

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孔子“十二字”教育方针的当代要求

孔子是中外闻名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丰富。但是集中一点来看,他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他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论语・述而》第六章中的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志于道”是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据于德”是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依于仁”是指掌握正确的处世本领,“游于艺”是指悉心研习“六艺”。如上所述,孔子的这十二字教育方针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属于德育的内容,“六艺”则包含了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孔子的十二字方针充分反映了他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同时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2]。从孔子“以德为先”教育思想的提出,到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不得不赞叹于孔子作为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的伟大,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教育智慧,因为2500年后的今天,他的这一育人理念对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依然起着指针的作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表明这一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但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今天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十二字”教育方针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也充分证明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理念的超越时空的科学性,重要地是我们要切实有效的把这一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贯彻到培养学生的每一个环节中去[3]。

(二)孔子“德育过程论”的当代借鉴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基本的前提,有了道德认识,才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坚持以及对道德义务始终如一的践行,又取决于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是其旨归。因此,孔子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考察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曲靖师院目前存在的偏失现象主要表现在: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普遍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而被教育者只有听从、接受的权利。在教育的实践中忽略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想法、感官,往往使得教育适得其反。

2.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单纯的依靠说教的方式强行向学生灌输道德教育,以及管教的方式强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育中抹杀了知、情、意、行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3.重视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重视他律轻视自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4]。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孔子的“知、情、意、行”的四阶段的整合方式的成功尝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在知、情、意、行的有机整合上下功夫,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创新和丰富“知”的德育内容:我国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现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除了应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全面优良的道德素质。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内容要包括:大学生有崇高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与平等观点,正结合作精神,有强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活动和创新,诚实守信,善于自律;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挑战,竞争。简而言之,应该是受过教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和道德,可以充分发展[5]。

2.重视和发挥“情”的桥梁作用:孔子认为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有认识的和情感的两种因素,只有认识的而没有情感的因素的介入,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儒家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的。所以他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甚至他通过以扮演诗歌、音乐等的方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反思我们的过去,道德有些僵硬,简单,忽视文化情感的作用[6]。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榜样,良好的监管他们的感受,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情绪,使其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自控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健康的情绪影响集体和同学。其次,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无菌环境。一方面,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环境,以促进学生发展充满活力,饭郏健康高尚的情感。另一方面,一个令人愉快的和生动的文化,集体的和谐协调,使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加强集体积极情绪。此外,课堂和课外德育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心理健康咨询类机构,通过渗透进教室,日常生活中,以个人谈判、组织培训和其他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使其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德育富有成果[7]。

3.增强和锻炼意志的自律性:孔子认为道德意志总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他通过立志、树信、有恒的要求加强意志锻炼,而今的大学生在道 德意志方面同样需要加强[8]。

(三)孔子“个别差异论”的当代启迪

孔子关于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心理学思想,是他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把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与其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同一思想相比,那就不难看出,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确实要系统而深刻得多。完全可以断言,孔子乃是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具有丰富差异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教育心理学思想家。”孔子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了较系统、较全面的考察与论述。他认为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关于智力的个别差异,分为智力类型的差异和智力品质的差异[9]。

孔子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的这种全面和深入了解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学习。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依据他自己的差异心理学思想,并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大学生是由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群体,个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状况也都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会相同,个体差异较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个性气质、性格上的差异表现的更加显著。 孔子以差异心理学思想为依据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启示。依据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把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化,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结构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10]。

三、孔子德育方法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愤启悱发”法的当代运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启发诱导法是孔子德育方法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改进德育方法,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既相当紧迫又有着一定难度的课题。借鉴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愤”是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悱”是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老师才予以开导指点,使之得其真义;只有当着学生欲言而又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词语时,老师才可以提示以促其用辞通达。在孔子看来,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与“悱”的时机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就容易使他们豁然开朗,触类旁通,自觉躬行,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1]。

二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矛盾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热情之间的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他们好学。国家音乐学院认为,不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原来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自由,其结果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学方法;限制、压抑学生的热情将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12]。我们之前的做法道德教育是单向灌输,特点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成为单向灌输一个全方位沟通,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而且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交流。因此,对学生的主要突出的心灵和思想的影响,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的当代运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我教育修身是指个体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孔子十分重视修身的方法,他提出了“克己内省”、“学思结合”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之处是要达到使个体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因此,孔子有关“修身”的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是使德育方法有效的重要前提。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代德育应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创设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法、心得体会法、思想小结法使学生在“博学”与“慎思”中加强修养,通过温故知新、自我鉴定的方法内省、自察[13]。

1.论研究法是指通过政治、道德理论的研究,使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研究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采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2.得体会法:这意味着学生经常写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所以他们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道德。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应该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发记日记,写经验,谈谈学习好的学习经历,思维习惯,因此,他们靠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思维和自律持续升华。

3.想小结法:总结是通过思维,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自我教育,正确选择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生老师应该彻底实用,通常要求学生及时的总结确定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思S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总结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清晰目标的方向和努力的优势和劣势,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

(三)“诗乐熏陶、交往观摩”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情,注重感染教育。诗乐熏陶法、交往观摩法是孔子道德教育方法殊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诗乐之教”着重在教。“诗乐”是“教”之形式,“教”是“诗乐”之内容。“以诗乐为教”、“寓教于诗乐中”,这就是孔子诗乐熏陶法的总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其诗乐之教的目的是通过运用诗歌来进行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思无邪”的品质。感染教育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对象,尤其适用于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加上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的集体程度较高,具有激感的良好条件,效果更为突出。

1.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道德教育方法。要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首先要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环境的设计,创设优美、舒适、整洁、安静、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受到道德和人类精神的影响,例如,你可以设定著名古代道德在校园广告牌,校园宣传媒体有意识地传播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邀请外部专家和学者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情感激发学生达到内在的道德。古老传统的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校园环境按照科学、实用、教育效果的原则,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发挥其德育功能。值得强调的是,校园环境,既是基础设施“硬环境”,又是教师精神的工作和其他“软环境”,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自然会尊重有学识、有道德的人,而不学无术,品德败坏的人会遭到鄙视和孤立[14]。

2.艺术感染法

孔子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文艺作品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对人精神的丰富涵养,对人品格的完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他对诗经、音乐的教化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肯定了两者对人立身成性的作用。 艺术感染,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评论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艺术感染实际上是一个审美方面,是一个“教学艺术”的方法。它的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能够欣赏的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来看,培养品德,丰富精神生活,帮助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要的。而要艺术感染,首先,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介绍创意背景等一些文学或艺术作品,绘画内容和轶事等,联系学生的经验和背景,导致心脏升值。其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识别、组织书评,批评人士和其他活动,引导积极、喜欢文学和艺术作品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味,抵制低俗的事情,能够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第三,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孔子道德教育及其价值的合理利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刺激学生的惊讶、敬佩、尊敬、赞赏和其他情绪反应有着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练习,实际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

3.群体感染法

孔子认为,在增进道德、完善品质的过程中,朋友切磋、同学交流、相互劝勉、相互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他指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行为要求。他的学生曾参对先生的交友之道进一步作出了阐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群体感染的方法有着共通之处。 群体感染也叫交互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受感染体感染的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看球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同样的感染比一个人强得多。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会感觉舒适,生活在一个集体停滞会感到缺乏能源,萧条的感觉。所以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个体在群体中受感染的感染强度是加强还是削弱,要看个体与群体受感染的就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增加,否则,就会削弱个体感染的强度,甚至可能使个体的感染强度向相反方向发展。道德教育运用感染方法,就是要善于培养 群体的顺向情感,使其产生倾向感染去影响个体,使个体增强或激发顺向情感,削弱逆向情感,并尽可能使逆向情感向顺向方面转化和发展,从而使个体在积极、健康的环境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四)“文以载道”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文,专业课程渗透道德教育早在古代社会,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要把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道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据此来实现其德育理想。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似乎道德教育只是德育老师的事,与其它课程内容无关。事实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仅靠德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关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应该注意结合本课程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其次,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取得成就,而且是一个精通教育的人员教育艺术家。今天在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专业老师真的有必要加强这一质量培训。事实上,使用专业教师权威微妙,意味深长的方式,“渗透”类型的道德教育比其他形式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充分刺激内需和调动学生道德哲学,“我(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他(老师)需要”的潜在道德理性教育是正确有效的。

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上,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孔子已成功运用的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曲靖师院的教育现状进行比对,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发现了一些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策略上存在的偏差。所以我们更需要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活学活用,要在他的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性改革,以更适应现代道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语集[J].山东:齐鲁出版社,1984,(9).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匡亚明.孔子评传[M] .山东:齐鲁书社,1985.

[6]王常则.孟子[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中A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主编.说苑・杂言[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8]庞海坡.关于“德育首位”问题的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李世芬.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1,(7).

[10]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实效[J].江西: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

[11]叶扶荣..德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2]郭建新,叶国英.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2,(3).

[13]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3,(5).

篇2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儒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思想体系,其德育思想都是依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内容十分丰富,是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的思想源泉。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强调“义”的重要性,个人行为以“礼”为规范,“孝悌”是德育的重要目标。

1.关于“仁”的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中庸》有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亲爱、亲人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第一位。这里所说的“仁”是指发自内心的爱人之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爱。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仁”就是社会的最高准则,君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充分体现了孔子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理想。这种爱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有层次差等的,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这种“仁”所体现出来的有层次差等的爱对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复杂的关系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关于“义”与“利”的思想

先秦儒家对于“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重义轻利的,提倡人们见利思义,孔孟二人对此有充分的论述。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就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极大地强调了义的重要性。孟子在对待义利关系上,比孔子更看重道义。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就是说为了道义,生命都可以舍去,更不用说自己的私利了。他主张在义利冲突的时候,舍生而取义。可见孔孟二人在物质需求与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完全否认“利”对人们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这种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没有彻底否认利的作用,也不是反对人们追求利益,而是要求人们在利益面前,首先考虑义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追求正当的、长远的利益。

3.关于“孝”“悌”的思想

“孝”是儒学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所履行的义务。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重师长,谨慎做人,言而有信,有一颗博爱之心,仁义之德,广爱大众。孝悌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反应,在家庭中自然存在,是不能用功利想法去表达的情感。“孝”“悌”是“仁”德之根本,儒家把孝道作为教育之核心内容,基于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人们要知礼守德。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育人理念和德育方法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主线,孔子曾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指出,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包括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层次,也就是说,“圣人”人格是最高的目标,都成为“圣人”是不太可能的。“君子”人格是大众化的追求目标,可以实现。

对君子人格的培养是先秦儒家所追求的人格目标,而修身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没有人天生就是特别完美的,只有通过修身来改变自身不好的习性,才能成就高尚的品德,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先秦儒家学者们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也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德育方法,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实效与教育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主要思想包括立志立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同时,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此外,在传统道德教育实践中,儒家学者们也特别强调“身教重于言传”。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首先应该以诚相待,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教育者自身要“修身”“立身”,“以身立教”,时刻激励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高尚人格。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有目的的传播道德教育的活动,通过教育活动进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而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但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有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淡薄,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目标主体性、层次性缺失

培育四有新人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总体要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价值取向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有着很多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校主流道德教育目标是从社会的效能出发,以社会为中心,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过于重视国家的主导意识和社会需要,片面追求社会效能而相对忽视道德教育的个体需要。这样就容易使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过高或过低的、缺乏层次性的道德教育目标都会必然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实效,把道德教育变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工具。大学生作为年轻有活力的新生代,有主见、有思想,有着自己的道德需要。可是在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只注重教育,追求成绩、学分,却不曾真正的走入到学生生活中间,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并不够,长期忽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样的道德教育目标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道德需求,也不能有效实现。

(二)教育内容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性不强,现实性不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该门课程在很多学校作为考查课不受重视,对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泛泛而谈。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一比较,我们便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很多内容与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内容是重复的,针对性不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道德水平现状。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日趋成熟,对一些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理论内容并没有全面反映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不适应,也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只是简单的讲课,不注意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甚至会有排斥心理,道德教育效果一定不乐观。一旦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良好的道德行为,最终就容易产生知行脱节的现象。

(三)教育方法单一、缺乏艺术性

道德教育方法是道德教育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道德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内容的实现以及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缺乏道德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道德教育方式大多仍以传统的讲课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导,注重政治性的说教,只注重课堂上道德理论和道德观念的灌输,缺乏道德实践行为的训练,切断了道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一种全封闭式的德育课程,导致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其次,忽视个体差异性。当前我国高校仍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式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集体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这种普遍灌输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缺乏人为关怀,使学生很难从情感上认同并接受道德教育内容;再次,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只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高低,教学研究成果的好与坏,在师德建设上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有些教师逐渐丧失自身道德性,功利性强,不能为人师表,以身示范。

三、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道德教育目标,构建合理有序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道德教育目标是对人在思想品德方面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这一阶段的心理要求,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他们的道德需要。

1.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突出主体能动性

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首先都是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人的个体。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人本教育,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借鉴孔子的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包括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达到知、行、情、意的统一,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自我完善。

2.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

先秦儒家学者们在道德培养上最基本的是君子人格,最高目标是圣人。首先要成为君子,其次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不断提升、完善和超越自己,最终朝着圣人的目标不断努力。这样的目标突出了层次性、渐进性,也更容易实现。所以,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的设立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其思想和心理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具有层次性的培养目标,以短期目标为基础,只有一步一步的目标实现了,长远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充实道德教育内容,继承优秀传统,坚持与时俱进

道德教育内容是德育活动中具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不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

1.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加强仁爱教育。“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做人的标准,要求人们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不仅爱人,更要爱大自然的一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冷暖、道德冷漠现象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仁爱意识,让大学生真正做到关爱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帮助人。其次,加强礼义教育。以礼待人,为人正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重视礼仪学习教育,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以礼示范,生活小事为人处事也要注重礼节。对于义的教育,要教育学生在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最后,加强孝悌教育。大学生只有在家庭中对父母孝敬、对手足关爱谦让,才能为朋友为他人着想,最后才能做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道德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内容只有符合时展要求、富含新意,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现状来进行阶段性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生活化。同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道德规范行为有不同的要求。当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删改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坚持与时俱进,增强现实性,而不能一成不变。

(三)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实现德育手段多样化

1.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应变通教育方式,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第一,教育者要注重道德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儒家学者们认为,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纯粹的说教,应该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受教育者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没有发生好的改变,这样的道德教育是没有成效的。一个真正具有良好道德的人,不在于他学了多少有关道德的知识,而在于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照所学标准去要求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思考,让学生将所学与所用相结合,这样道德教育才不只是空谈。

第二,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性。孔子就非常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门槛降低,大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多难题,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地道德教育,因材施教法是教师施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

第三,教育者要身教师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孔子认为教师首先应该用自己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以及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其次,教师自己在平时生活里要严格地按照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高尚人格的代表,其道德品格和行为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是最真实的典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大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做到自觉自律

第一,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人才,承担着未来社会栋梁的重任,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生要学会克己内省,通过“内省”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对高校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如同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打的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遇到问题时总是找别人的原因,却从来不会自我反省,容易苛责于人抱怨社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只是一部分,要真正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学生自己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促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需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了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了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梦竹.先秦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4,(5):12.

篇3

关键词:仁爱思想;思想道德教育;孔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7-02

面对社会转轨、价值多元、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人生价值观暴露出诸多缺陷。显然,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唤醒个人内心的纯真,呼吁真正的理性提供了出路与借鉴。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爱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孕育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等方面仍然需要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浇灌与熏陶。实践经验证明,只有以儒家“仁爱”的伦理思想为根基,高校的教育才能彰显出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才能不断丰富和印证教育的主导性与科学性,进而保障高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已然成为高校教育的理论指南。只有将高校教育与儒家“仁爱”思想相结合,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做圣人,因此,哲学最重要的并非存在论的“是”,而是伦理学的“德”,重要的不仅是“知”,还要重视“行”。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典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和自我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在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狭义的教育的认识,而且蕴含着整个古典时代对人的理解。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阵地,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国家与民族的栋梁。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与完善。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呼唤人们心底的人性与内心的良知方面具有足够的魅力。作为一个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怎样做人与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追求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系列关乎生存与生活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去思考去抉择去实践。总之,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首先,缺乏自尊自爱的意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具有爱国爱家的崇高信仰、敢作敢当的价值定位、自尊自爱的自我肯定意识。这些品格都要求大学生接受自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自我约束,实现人生价值。人的价值实现是人一生之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自己生命光辉的印证,是促使社会和谐的动力。个人的善与爱的价值是一种饱含激情的、灵动的、充满了梦想与希冀的精神取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会缔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使自己变得虚怀若谷,懂得人情冷暖,不惧怕苦难与生死,以更正面的正能量来展现自己,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其次,缺乏爱人的能力。当今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同时伴随着自私与狭隘个性的急剧膨胀,这些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已经明显得表现出来。学生待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放松个人私欲,不懂得换位思考以自我感受为标准,存在典型的个人主义问题,不善于甚至不乐于帮助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再次,缺乏爱世界的胸怀。孔子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以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为己任,这无疑在教导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处世,用自己的真心、自己的力量去爱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爱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个人私利面前大学生往往将爱世界的思想感情遗忘殆尽,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费尽心机将自己置身事外,这是没有担当、缺乏爱世界的广阔胸襟的表现。

三、大学生在仁爱思想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校仁爱教育工作的不足。当今的高校已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目标定位,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足,这与我们思想道德教育在落实时存在着“见物而不见人”的现象有关,同时说明高校在施教工作中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其次,缺少仁爱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仁爱品德的确立也举步维艰。市场经济呼吁以个人利益的最实现为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其个性的觉醒,使得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来为人处事,不愿意信任他人,产生了社会性的信任危机。而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市场经济以利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肯定人们的利益观,部分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要知道,一切物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与平淡,只有精神上的丰富与收获才是永恒的财富,只有真正为他人与社会做了什么,才会让大家铭记于心,才不至于使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生过客。

再次,大学生仁爱意识的缺乏。伴随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高,养成了他们放纵狂妄的个性,没有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与呵护,使他们渐渐形成了自己是中心的思想,并伴随这种观念成长,进而在高校与同学相处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观念。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就会忽略他人的存在,轻视他人的需要,漠视他人的付出,忽视他人的感受。另外,由于在家庭中备受关爱,以及长辈的代劳而逐渐养成懒惰、依赖的思想,变得不愿意也不会劳动,并把享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溺爱的结果是对孩子个人生存能力的伤害,感恩之心也不复存在。

四、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仁爱思想要求人们在尊重与关怀他人的同时彰显人性的本质与光辉。鉴于大学生仁爱品德缺失的现状,应重温圣者的待人之道,汲取圣者的文化精华,站在历史的前沿从新的视角审视孔子仁爱思想的精神价值,进行冷静的判断和认真的思考,挖掘出仁爱思想对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所具有的启示与作用。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意识。仁爱的最高境界是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社会,爱国爱民,成就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就是拥有一份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孔子的一生便是时刻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断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爱身边的人。以身作则,是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的道德典范,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热血融于国家建设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孔子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用实际行动来彰显自己坚不可摧、百折不挠的积极精神,教书育人奉献国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陶冶大学生的仁爱情感。在道德教育工作中,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外在的教育要求,只有得到人们的认同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并在内心积淀巩固下来,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展现出一种情感的力量,促使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将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并付诸行动。没有内心情感的参与,道德教育不能深入人心,道德教化就不能实现自律,也不可能内化为人的心理需求,更不可能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外在的灌输,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理性使人摆脱了蒙昧,从而使人的活动趋向自觉和自为,但合乎理性并不等于合乎德性。

再次,养成大学生的仁爱行为。大学生仁爱的行为,首先应从关爱自己的长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开始。懂得感恩父母的陪伴,用孝心与真情回馈父母。要教育大学生:经常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谈谈校园生活与学习上的趣事;用电话与短信为父母捎去节日的问候,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感激之情与我们最真挚的祝福;有空便回家看看,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疲惫,用生活的小细节与小行动来感恩父母养育之情,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仁爱之心,培养其同情心和责任感,逐渐使平和、谦恭、真挚的爱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扎根,学会用爱去对待他人,体谅他人。

结论:孔子仁爱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道理,而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任务就是教导大学生如何为人、怎样处世,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怎样做人做事是孔子仁爱思想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共通之处。如何借鉴、吸收孔子仁爱思想,挖掘其中在教育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精髓从而构筑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底蕴,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四想四对照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四想四对照”教育活动把孝道、立志、劝学、尚德等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元素,通过“孝道感恩”、“读书明志”、“辩论赛”、“演讲赛”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主题的活动,激发学生确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自觉、学习自觉的行为习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赢得学生、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

高职院校的生源是“三校生”(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和普通高考中的第五批考生,录取的学生分数低、学习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对高职在校生所做的调查中显示,在新生遇到的学习问题中,排在首位的为 “缺乏学习动力”,遇到最主要经济问题是“‘必要支出’过多”。高职学生进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沉迷于网络游戏、花钱大手大脚、上课迟到早退已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针对上述行为出台一系列教育和管理措施,但效果却不理想,究其根本,是我们缺少能唤起学生内心良知的道德与情感教育,缺失能唤醒学生作为子女、作为公民的内心责任意识的教育。

学会感恩仅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步,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磨炼,才能最终形成一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动。感恩教育须与学生反观自身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感恩父母、学院、社会的外在情感转而化为自身责任的内在动力。学校必须给学生以专业认同、职业认同、学校认同为前提的人生理想教育,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入到每天的学习行动中去,才能起到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综观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是缺少感恩教育,也不是缺少人生理想教育,而是要么沦为只有感恩而无行动的口头派,要么步入只讲人生理想而不与专业学习的虚无主义,要么陷入只谈学习行动而缺少人文关怀的僵硬主义,这便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系统的、有机组合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缺失的现状。

二、感怀恩情反观自我,汲取动力志于成人

“四想四对照”的主要内容为“想一想父母含辛茹苦送我来学校读书盼什么,对照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是否对得起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想一想我在学校做什么,对照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否达到父母的期望;想一想我将来走上社会干什么,对照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达到培养目标;想一想我要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凭什么,对照社会对人才需求,自己应该如何努力。”“四想四对照”所对应的感恩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成才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及重要的现实意义,四部分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立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一)明孝以正心,道德之根本

孔子在《孝经》中讲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意即德性的根本在于孝道,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是孝。又言“百善孝为先”,进一步开宗明义地指出:孝心一开,百善皆开。一言以蔽之,孔子以来的儒家十分注重“孝”在民生道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开展的“四想四对照”活动,以“孝”作为学生德性开发之起点、之根本,以孝贯通一系列学生思想教育活动。首先让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小事入手,以开展主题班会和座谈会的形式,要求学生算一笔经济账,回忆和述说父母及长辈为自己付出的感人事例,体谅父母的辛苦,感知他人的善意、养成助人为乐的品德,让学生初步具有传统孝道、责任感、爱的回报的情感体验,形成勤俭之谓德、骄奢之谓恶的道德认识。同时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通过自我反省、班主任积极引导、同班同学相互帮助,形成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以尽孝道的共识,探讨个人尽孝的具体做法。

因势利导,学校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作为指导思想,展开“自爱、自强,心中有爱”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知孝,进而知关爱自己,然后自强不息。由孝敬父母而生恭敬之心,由体谅父母之辛苦而知勤俭慎行,由爱敬父母而知尊重他人、感恩学校、关爱社会,最终形成一种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校园文化。

(二)立志以帅气,精神之源泉

树无根不活,人无志不立,一个有志向的人,他的生命才是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把“立志”看做成事之首,孟子有“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之言,晋代嵇康在《家诫》中的“人无志,非人也”之说,更是把立志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志向是道德形成的重要的内在条件,不仅表现在它作为道德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它左右着实践的道德方向。

“四想四对照”活动除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述立志的重要性,帮助分析学生的优劣势,确立其人生志向等,还通过“寄家书”、“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坚定志向、砥砺志向。家书的内容涉及学生的思想感悟、人生规划、想对父母说的话等,让家人感知学生的奋斗目标及当前的思想状况。同时为父母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渠道,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代表会,邀请家长来校参观,从早上出操到晚自习,从宿舍到食堂,让家长感受自己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状况,一起探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演讲活动来不断强化学生关于个人志向的内心体验,从而内化为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增加发奋图强的信心,形成学习的勇气和毅力,排除干扰,战胜困难,取得进步。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孔子作为古代教育圣人,对人性善恶虽提及甚少,但他以“仁”、“礼”观念为中心,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品质、人格和道德修养等问题,这种以“仁”和“礼”

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出这些的本质在于爱人,在于从人的本质出发去教育人,完善人。

孟子把孔子的“仁”转化为人的内在本质,提出“性善论”观点,并以此作为人的道德属性,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中庸》中的“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的思想是为其性善论的直接体现,孟子的“四心说”,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仁义之心”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荀子从人的情感欲望出发,提出“性恶论”,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性恶, 认识到人的行为不仅受自然性制约, 更受理性的支配、控制和引导。但其提出教育的方法还是要遵从儒家道德规范。

董仲舒吸收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并加以发展形成新的人性论,即“性有善有恶论”、“性三品论”,从而奠定了自己的道德育人理论基础。

总之,儒家从人的本质出发去探讨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古代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我国后来历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二、西方人性论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集大成者。柏拉图认为善是出于知,而恶则是出于无知,一个人如果有了善的知识,他就会从善而不会作恶。柏拉图的人性思想对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有两点重要启示:一是他把道德看成是现实中的人们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内在需要,是一种高尚的内在的精神性需要;二是他认识到了人性的可塑性,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来塑造、提高和完善的。

亚里士多德发觉人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他指出,人性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依据这些层次进行教育,能够增加教育的实效性。他认为从个人的角度看,教育是一个依靠内在发展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的特殊形式,将其固有的人性、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精神分析引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揭示了人本身的三个不同层次,暗示了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自我把人从本我上升到超我的层次,即上升到具有高尚道德的理性自我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动机决定的,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要求道德教育要遵循需要的层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西方人性论从不同层面对人性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适合于其国家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三、人性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教育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综合教育实践。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人性论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但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理论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根据,即人性,它的全部学问在于教人和做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传播统治集团的政治理论和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接受并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整个思想教育系统的本质还是人性的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人性的比较和同化,我们应立足于人性起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人性的变化相吻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性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是十分复杂和深奥难测的,从远古人的诞生到现在,人的发展更加丰富化和复杂化,人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难以把握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如何实现对人的改造,使之成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人。诚然,从“人性”问题入手,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方法,定位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定位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育是一个依靠内在发展的自我认识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的特殊形式,将其固有的人性、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的人性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对策,就是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活动,从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只能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分析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运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教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从“人性”出发,将教育对象的人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透彻的了解和分析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人格特点,各个层次的人性,寻找适合每个层次人性的教育方法,从而找到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的角度和途径。从而摒弃传统的灌输教育,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使其顺应人性的发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转型期,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性”为出发点,以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其建立一种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王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刘春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审视[J]. 西化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 王海明.人性论[M]. 商务印书馆,2006.

篇6

关键词:孔子;教师理论;教师素质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文献的活动,专注于教育事业,在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其中关于教师高尚道德的养成、广博知识的积累、灵活方法的应用以及无微不至的爱生精神的倡导。

1 用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以个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个人素质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教师自身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以及甘作“人梯”、“铺路石”的精神也蕴涵了巨大的教育力量。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政治命令和刑罚手段,而且在他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处于核心地位。所谓道德教育,即教师根据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礼记》中对教师的作用这样描述“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作为师长的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不停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砺自己的毅力,常常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断激励自己,共培养了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人。众多学生都是因为仰慕孔子的善良正直、谦虚谨慎、刚毅果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优秀品质远道而来,并把老师仰之如日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育好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用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从孔子的德育思想不难看出,教师要想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就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安贫乐道的治学精神、躬身实践的治学态度、埋头苦干的育人精神。

借鉴孔子的教师德育理论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在教师道德素质的养成中,首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用高尚的道德感染学生,作好他们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2 用广博的知识浇灌学生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一生孜孜不倦,从未停止对知识的追求。他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时说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凭借持之以恒、至老不衰、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孔子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学生称之为“圣人”。古语常说的“孔席不暇暖”就是其努力发奋、忙碌治学的写照。“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孔子精神的激励、感召下孔门好学之风盛行。孔子精通六艺、六经,具备了象天象、气象、鸟兽、草木、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当时一位学识非常丰富的人。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学不辍,“假我以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毕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使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面对学生的提问对答如流,令学生满意。借鉴孔子的教师理论,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而且需要终身不辍的求学精神。只有在平时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真正作到一专多能,象孔子一样能够既当专家有当杂家,真正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向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断渗透,新的科研领域层出不穷。教师只有站在科学的最前沿,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获取最前沿的知识,并将其传递给学生,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运转。在教学过程中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递前沿的科学知识,同时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方面,一方面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积极走向企业参与社会调研。

3 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教育情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模仿。教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创造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否则,纵然有满腹经纶也一无是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在孔子的教育实录――《论语》中就包含了多种教学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启发法。在所有的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处于“愤”、“悱”状态时才对学生及时“启”、“发”以达到“举一隅”而反“三隅”。此时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说明他们没有进入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教学活动就要终止。《论语・阳货》就记载了孔子对学生子贡的启发。子贡问孔子:“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智者。”接着他反问子贡:“赐也亦有恶乎?”子贡随即说道:“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教学活动中孔子往往将几种方法相互结合、穿插使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借鉴孔子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对学习的领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闻一知十”,发挥能动性,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4 用满腔的热情爱护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师生之间只有获得共鸣,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陶冶学生身心,启迪学生思维。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产生润物无声的效应。伟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弟子冉伯牛得了重病,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不怕传染前去探望,并握着弟子的手悲痛地说:“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高徒颜渊早逝,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内心的悲痛之情难以抑制。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障。教师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从实际出发教育学生。孔子倡导“当仁不让于师”, 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学生对教师唯唯诺诺,主张师生间平等交流。有了这种氛围,自由与开放的学习风气才能够出现,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极大地发挥。另外在对待学生上孔子往往作到宽严相济,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对于弟子子路的粗率,孔子就批评道:“野哉由也!”;看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殊!”当发现学生的错误得到改正时,及时给于表扬。如看到子路有进步时,曰:“由也升堂矣”。 对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他常高度赞扬。例如对于学生颜回的勤学不懈就不只一次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生只有被老师欣赏、爱护、平等对待,他们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展示,才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这样学生不仅智力上得到了发展,情感上获得了愉悦,而且师生间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创建了科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2500年前所提出的教师理论,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拥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借鉴孔子的教师理论,增强教师素质的养成,使教师真正作到“学深为师,品正为范”,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史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室.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本源 社会需要 个人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尽管当代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问题进行专门探讨的不多,但从诸多论述中还是能够发现,当前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工具。比如,廖德胜、余忠钦认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由我们党的根本目的决定的。不难看出,这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阶级性出发来确定并阐述其目的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需要的工具。首都师范大学杨生平教授则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本质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意识性和政治意志性。而然,以上学者均是从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角度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这也应该算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的一种诠释吧。实际上,这一观点可以追溯到中西方古代学者身上。

关于道德教育的本源,我国古代统治者及先哲们从社会和个体层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从孔子开始,古代先哲们便从社会层面强调道德教化,并把德育看成是立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则有“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尽心上》)一说。从治国安邦的角度来看,道德教化具有必要性,但可行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子从个体层面出发,通过提出各种“人性论”,为道德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佐证。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的“性善说”,再到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假设不同,但都认为,通过教化可以使人的善性得以增长。人人向善是形成稳定的统治局面的前提。于是,道德教育自然就成为安邦治国的一种方略。

西方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的本源的探索,和我国古代先哲相同,基本上也都是从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论述的。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善邦”,培育理性和养育善德的目的都是为了治国。可见,任何社会、国家都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想的生产和分配”,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从这个角度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服从和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无可非议了。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

再次分析先哲们从个体层面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论述,不难发现,先哲们从人性角度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着人自身对善和教化的需要,否则,教化对人的改变起不了多大作用。于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又有一种观点: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

譬如,余玉花教授认为,“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在具体活动过程中,要增强人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培育人文精神。余文始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由于人”和“为了人”。再如,张耀灿教授提出: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观点已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人在社会中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政治保障工具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为何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来分析。大家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由原始社会的道德教育演变而来,而原始社会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起源于人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或者说更好地生活及发展的要求。比如,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道德规范就是约束和调控和性关系的道德。为什么要约束?就是为了加强内部团结、巩固外部联系,从而实现氏族整体利益的要求。这种规范通过风俗习惯的形式在共同生活中对氏族成员施加影响,黄济教授把这种原始形态的德性生成过程称之为“生活式德育”。原始道德及德育的产生是出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处境的体悟和生存意义的领悟,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从实践观的角度来分析,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或者说人的所有思想、全部社会生活都根源于人的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包括物质生产、物质交往,而且同样包含精神生产、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就是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成为人生存发展尤其是把握精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因此,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存在绝对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客观存在,而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社会存在。因此,人必然具有对思想和精神的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与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这一需要,它才有存在的必要。换句话说,人对思想和精神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

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由于人们有更好地生存、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需要尤其是有德行修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人的这种需要,因而成为人们认识和发展自己,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获得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人们追求自己的价值理想的目的性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个人发展的需要”两个观点并不矛盾,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在本源上应该是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

首先,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来看。社会由人构成,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人的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又能推动社会发展;而且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供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互为目的、互为条件。个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且,只有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来都是根源于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

在人类早期,其主要活动是维持生存,产生于人们共同生活需要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以风俗习惯的形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断增强,这时,便产生了制度化的教育,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维

护统治秩序,传承道德,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随着阶级的形成,道德发生了分化,统治阶级为了强化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使思想道德教育日益突出了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的教育,使其逐渐演化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有不同性质的国家、政党、制度存在,反映并维护国家、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就一定要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重要方式,必然要为维护统治阶级的自身利益服务,其地位是独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然而,我们不能笼统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没有或不能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实际上,这一形式始终没有也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需要。历史上凡是施政纲领脱离人们生活实际的统治阶级,其政权总是不长久的。历史也同样证明,凡是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适应时展要求,不断满足社会群体现实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被社会群体所接受,取得预期成效,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融入人们的社会共同生活,服务并服从于社会发展,同时,密切结合并不断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指导。只有基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者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既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物质基础、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也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的关系,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也不能过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而脱离社会主导意识的指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世俗化。(作者单位分别为: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注释

①廖德胜,余忠钦:“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第1~8页。

②杨生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及其实现”,《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第115~118页。

③余玉花:“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目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舍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72~77页。

篇9

【关键词】知行合一 道德认知 道德实践 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内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内心,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德信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机统一的过程。“知行合一”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遥相呼应,是知识道德与行为实践最关键的节点,是道德与实践两个向度的合一。

“知行合一”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道德实践,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包括道德理论体系。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观念、道德认识、道德觉悟共同形成的,需要道德实践的佐证。“知行合一”是个体德性的自我彰显,是一种君子美德和品性。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自觉实践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个体道德的形成。道德意识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方面,一个是本能的,一个是后天的学习或教育生成。根本上来讲,“知行合一”追求的是人道德意识的自觉,以塑造人的道德意识、实践社会道德为目的。通过道德意识即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情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实现道德理想。

“知行合一”可以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道德精神的形成需要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有社会对个体的道德教育、自我道德教育等,通过道德教育转化为内在品德以此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道德修养则涉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道德精神的培育不仅是满足个体道德实现道德人格的价值需求,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群体、社会的道德精神和道德价值观,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道德精神,为道德实践服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也是指言行一致,注重社会责任和担当。培育现代道德精神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精神信仰的需要,更是为了完善个体道德的同时强调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强调共同担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

“知行合一”能够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通过个体行为、行动、表现,充分发挥个体道德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促进个体在社会中实现、遵守社会公德。通过知识转化为美德,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知行合一”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是理想道德人格立德、立功、立言的基本要求。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道德意识促进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知行合一”的内涵之一,如能通过道德教育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在社会道德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言行一致,就能形成道德文明的社会环境。因此,提高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修养和加强道德建设成为社会道德文明发展中不可漠视的重要环节。

篇10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教育;影响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主要发展趋势,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网络、电视、手机上随处可见各大电商的全球购;只要时间、经济允许我们可以便利的出国游;从未退热的移民潮、留~我们已然生活在全球化之中。但是到底全球化是什么,怎么定义它。关于这一定学界仍有一些争论,但还是有相对同一的观点。一般认为广义的全球化指地理大发现后,资本主义兴起出现的世界性的历史变化过程与现象。而狭义的全球化指的是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通讯技术、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而引发的以金融业、跨国公司为开端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走向一体的趋势和过程。显然我们经常使用的主要是全球化的狭义意义。

我们对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单纯的从正面积极的或反面消极的去定义。它是一个时代的潮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可以把全球化比喻成一把双刃剑,它是时代的机遇,更是一个历史的挑战。所以我们时常至少更关注的是全球化对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教育的影响,相对而言很少去特别关注全球化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样全球化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也是有着对立的两面影响即积极的正面或消极的负面。全球化与道德关系是相互影响与制约。

一、全球化对我国道德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正面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不同背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不同文化个体通过这种彼此的交流,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在我国,全球化打开了我们民族固有的思维,让我们了解到许多的道德选择。我们可以借鉴许多先进的道德与德育思想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其中我国对的借鉴、学习就是一个例子。

全球化的大环境也加强了世界对于我们的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我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传播。是一个让世界真正认识我们的机遇,减少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文化间的隔阂,有利于避免一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障碍。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全球化的传播我国优秀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我们不能只洋洋自得于全球化带给我们的这点积极影响

全球化使我国德育教育面临艰巨挑战,它带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负面影响

1.扰乱了我们对于正确道德的选择和判断

全球化的大浪潮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道德的选择,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扰乱我们对于道德价值观的判断。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世界全球化,我国青少年深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所以社会常以80后,90后,00后等带有专有意味名词形容这几代。

2.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冲击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道德伦理可能会与我们民族的传统伦理产生冲突,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误会,争议。更有一些全球普适的观点会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美国就以人权为借口经常对我国指手画脚。

3.不利于我国自身传统道德的传承与保护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间的道德思想和观念相互借鉴、交融,形成了一些世界普遍认可,全球公认的观念,制定了很多共同遵守的规则。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平问题等,这些都是全球已公认普适的伦理。但许多我国传统优秀道德被取代或淡化。

三、面对全球化,我国道德教育应该怎么做

1.重视道德教育,提高我国道德教育水平,提升我国道德教育的竞争力

邓晓芒在阐述全球化观点时说道:“全球化肯定不只是经济上的全球化,而同时应当是文化心态和道德意识提高到可以相互宽容、相互协作的结果;也不应当只是‘多元并存’,而是谁最先意识到并且最能做到文化宽容,谁能把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到能够宽容其他文化,谁就能在多元中占据主导位置。”

2.警惕西方社会假借全球化企图实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全球化

辨识全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风险。“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既不应造成文明单一化与文化同质化,要维护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又应开展不同文明的对话,增进相互理解,消弭隔阂,化解对抗,共同进步,反对‘文化冲突’,实现一种基于文明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全球化。”

3.保持我国道德教育的传统特色、独立性,在尊重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基础上,辨识、抵御全球对道德教育的冲击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就指出了这一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对于道德的相应的理解。“都有它自身的规范,这一规范的有效性始终以该文化本身为依托。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普遍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

把握好道德教育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明确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定位。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道德教育一定要抓紧抓好。面对世界全球化,实施适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道德教育我们要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对道德教育的冲击,与世界各国之间应加强对话,增进交流,相互理解,采取取长补短的策略。“全球化时代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基于多元文化的主体间的道德教育,每个民族的文化、伦理价值都成为一种主体。多极文化主体通过交往实践,一方面达成全球化伦理共识,另一方面,尊重每一种价值文化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