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与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茶文化;德育功能;大学生思想道德;途径
一提起中国茶文化,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种类丰富的茶品种、精致的茶具、优美的茶艺表演等内容,但是除此之外,我国茶文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尤其是思想方面,中国茶文化与我国传统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以“礼、和、真、静”为基础的思想内核,长久以来对广大的饮茶者以及我们的国民性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大学生出现的种种思想道德问题,高校若是能够从中国茶文化中汲取营养,探索出一条合适管用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道,那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将大有裨益。
1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偏差
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受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冲击,作为思想前沿阵地的高校校园,是最先被影响到的地方。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偏差,这些问题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和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高校往往会将就业率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大学生入学一开始,便围绕四年后能否找到好工作为主要目标而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以此来保证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但是也要看到,对就业率的过分重视,必然会导致高校忽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从现实中看,一些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普遍缺乏规划性、系统性,一方面是思想道德课程较少,又往往是一些没有严格要求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较为落后,教师多为照本宣科,没有创新,缺乏解读,导致课堂质量较低、形式枯燥,难以勾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在引进师资和提升教师能力时,最看重的是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往往会忽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缺乏有针对性及有效的培育和管理措施。因此,经常能看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但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这种现状的存在,就难免会通过教学等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有待健全。如何解决高校思想道德的偏差问题?一个重要办法就是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考核评价体系。但是在现实中,我国一些高校在对教育的考评中,主要还是以专业分数和就业率为主要内容,在思想道德教育考评上,没有严格的激励和评估机制,即便是有考试,也大多为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书考试,只要抄满试卷,基本上都能及格。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体系上的缺陷,就难以激发出教师与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2茶性对德育工作的启示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茶亦如此。茶生于天地之间,长于青山绿水中,吸收日月精华而成,蕴藏着清净、幽雅、质朴、高洁等自然特质,这与我们民族文化所倡导的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道德十分契合。茶的自然特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大有裨益。第一,我国的茶树多生长于一些偏远的山区之中,而一些名茶,往往产于山峰险峻之处,所以茶具有了远离喧嚣而亲近自然、坚韧不拔的性格。茶文化形成初期,正是我国儒家思想被推崇和发扬的重要时期,因此茶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逐渐孕育了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内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理,并要求人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种种苦难,并坚强不屈、用隐忍和努力去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现在很多大学生,从小便在“温室”中长大,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缺乏足够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理想,受不得一点点委屈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当他们步入社会后,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时,很容易因为这种脆弱的抗压能力而遭遇种种不如意。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茶性内涵,能够让大学生的心理变得更为强大,让他们拥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和不惧困难的抗压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第二,茶所具有的清纯质朴精神,能净化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国古人把茶树称为嘉木,因为茶树的自然特征上具有质朴、幽静、高雅以及清纯的特点。茶树喜静,如高士般高雅;茶树吸收日月雨雪之精华,纯净而高洁;茶汤外观清澈晶莹,口感淡雅清香,让人头脑清晰且回味无穷,能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有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泥沙俱下,交织出现,而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沉迷于灯红酒绿,有的沉湎于网络游戏,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把理想抱负当成一种笑话,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质朴的特质,能够让大学生内心平静下来,看清自己的来时之路,明白自己的未来方向,拥有清晰而明确的头脑以及清澈高洁的内心,进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3茶道在德育工作中的直接作用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茶道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环境、礼仪、形式等方面的内涵。首先来看茶道所注重的环境。中国的茶道对环境的选择和营造特别注重,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类是自然环境,饮茶者多喜欢在有着竹林小溪的静谧环境中去追求“天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第二类是在室内,比如说一些寺院、道观和一些极具传统色彩的古典建筑内,能够让饮茶者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茶文化蕴含的这种茶道精神,能够让大学生充分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这对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其次是茶道中的礼仪。这种礼仪一方面体现在茶具上,我国的茶文化对茶具十分讲究,煎茶饮茶,不能随便倒茶饮之,也不能如解渴一般大口而喝,而是要选择精致而合适的茶壶、茶杯去沏茶和倒茶,让茶具与茶叶本身发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另一方面,是茶道中严格的程序和礼节。作为煎茶的主人,会通过友善而尊敬的举动、语言,来向客人表示出地主之谊。无论是对茶具的讲究,还是在礼节上的注重,都能体现茶文化所具备的精益求精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这种茶道内涵,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加上进和勤奋,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友好待人、和善处世。第三,茶道博大精深的特点能够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广阔、胸怀更加宽广。我国的茶道精神不仅体现在茶事活动的过程之中,更是与社会各个领域相互通融,充分融合,具有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特质。譬如说,茶文化与儒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及哲学观点相互碰撞交融,锤炼出一种对人生对世间万物独特的辩证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既有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养性的入世精神,也有道教追求的回归本真、天人合一的出世精神,同时也囊括了佛教“禅茶一味”、“枯寂清净”的禅学内涵。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这些方面,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淡泊明志的价值观,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一种平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之路。另外,除了在哲学思想方面,茶道精神更是集美学、科学、文学艺术于一身,具体呈现在诗歌、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如果把茶道的这些特点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能够使大学生的胸襟更为宽广,激发起他们对各类知识的学习欲望,这不仅会让他们的气质更加大气,同时也能使其知识面更加丰富,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4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途经分析
首先,要真正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增加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比重。相关教师要转变思想,不能再把思想道德教育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科目,一方面要增加课程数量,另一方面要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茶文化的比重,可以从历史、艺术、茶艺等多个方面,向学生讲解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精神文化内涵。在这一点上,要针对不同院系大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比方说,对于中文系的大学生,要多从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入手,让学生们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而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向他们讲解茶文化对于我国古典建筑的影响,增加他们对我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认知程度,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古典建筑所融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大有裨益,更能让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进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这种精神。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机制。为什么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虚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高校就要针对这一缺陷,改变过去那种落后的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式,将其与其它考试放到同等地位,并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评机制,以此来增加学生们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要看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对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把与此相对的茶文化内容融入到考评当中,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带着兴趣学、带着热情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用。
作者:王乾 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8.
[2]罗成翼.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3(05):30-32.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视野;道德视野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是解读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维度。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评价标准。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道德为逻辑起点,其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追求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评价标准。将道德教育同时置于教育视野与道德视野之下,可以让道德教育获得教育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双重支撑,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教育视野 道德视野
作者简介:罗明星(1965- ),男,湖北天门人,法学博士,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
道德教育是“道德”与“教育”的统一,因此,道德教育可以有两种解读方式,一是从道德教育的教育视野,即以教育为本位,根据教育的内在规定和教化特质对道德教育进行解读;二是从道德教育的道德视野,即以道德为本位,根据道德的内在规定和伦理特质对道德教育进行解读。在当代中国,教育界对道德教育的讨论主要是基于教育视野而不是道德视野来展开。原因在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词,“道德”是道德教育的定词,主词处于本质地位,定词处于从属地位,于是“道德”相对于“教育”的语言学上的失落演变为“道德”在道德教育中地位的失落。同时,作为众多教育中的一个分支,“道德教育”相对于“教育”的属种地位又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主干性,加剧了“道德”的边缘化。然而,道德教育主要围绕“教育”而不是“道德”来展开,必然造成道德教育真实性的遮蔽,将复杂的道德教育简单化,将“道德”的道德教育“教育”化。事实上,立足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与立足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并非不可通约的两种教育,而是贯穿在同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互补性理念。笔者在此将二者进行比较,旨在引起教育界对二者的共同关注。
一、道德教育的道德定性
道德教育的道德定性即对道德作为文化的性质判断,是道德教育展开的前提。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坚信道德作为文化存在的当然合理性,将道德视为服务于受教育者的应然性存在。教育者相信,在追求精神价值的现代社会,道德展示着人的精神风貌,标注着人的精神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教养的道德之人。但是,教育者对道德合理性的肯定,并不是说教育者不对道德进行任何质疑就简单地接受和认同,恰恰相反,教育者对道德有着高度的善恶敏感性,在实施道德教育之前,会对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进行甄别和鉴定,只有在充分确认道德的真理性之后,教育者才会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但是,一般来说,教育者在对道德进行认真的过滤之后,就不再对自己传授的道德进行怀疑,而是致力于将自己推崇的道德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传授于受教育者,并希望受教育者将道德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这样,教育者对道德的再批判基本没有了,教育者传授的道德就有了不容置疑的合理性。
教育者之所以不再对传授的道德进行再批判,是因为教育者处在教育规律的约束之中。教育规律要求,道德教育必须保持道德的价值稳定性才能维持道德的权威性,并寻求最好的道德教育效果。相反,对道德的任何怀疑都可能破坏道德的权威,制造道德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间距。所以,从纯粹的教育学角度看,赋予道德当然合理性最有利于维持道德的价值稳定,有利于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也许正因如此,教育者在向受教育者传授美德时,总是动用全部智慧向受教育者对其真理性加以证实性辩护,不曾在教育行动上甚至也不曾在教育思想上对道德合理性产生怀疑和批判。假如道德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育者一般只怀疑教育却从不怀疑道德本身。科尔伯格曾经批判道德教育的错误是将学生当成了“美德袋”①,但并不怀疑“美德袋”中的“美德”是否出了问题。事实上,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成为“美德袋”,可能并不只是因为他们被当成了袋子,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塞到他们袋子里的“美德”并不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美。
所以,道德的合理性并不当然。当道德教育以不变的道德合理性为预置性前提时,就可能已经走向了道德教育的道德误区,结果可能是,道德教育在教育上走向了成功,在道德上却走向了失败。
与之相反,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虽然充分肯定道德对人类生活的价值意义,但并不将道德看成是当然的完美存在,而是将道德看成是有缺陷的文化存在。通常,人们将道德的缺陷理解为道德理论上的命题缺陷和道德行为上的表征缺陷,但这是基于道德的善恶性质而不是基于道德文化性质的区分。作为文化的存在,道德的缺陷与道德的善恶性质无关,无论是善性道德还是恶性道德,任何道德都是有缺陷的道德。历史上,马基雅维利探讨了“善”的人性危害,孟德维尔揭示了利他行为之恶的本质等,但他们以非道德主义方式面对道德的文化缺陷,其本质是基于个人本位对公共本位道德进行性质否定。柏拉图探讨了公正等伦理范畴的不可把握性,卢梭企图在自然本性的名义下避免道德的社会性不足,罗尔斯则试图用“最少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来修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漏洞,等等,很多西方道德家对道德的文化缺陷进行了有益探讨。道德的文化缺陷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全然克服,因为道德的文化缺陷直接同一于道德本身,对道德文化缺陷的根除将直接意味着对道德本身的消灭。文化意义上的道德缺陷,是道德的生存条件,是构成道德合理性的辩证前提。所以,道德教育对道德文化缺陷的肯定,并不以非道德主义为目的,也不意味着对道德的价值否定,而是对道德文化真实性的还原。它在让道德当然合理性丧失的同时,使道德更具有生活合理性。受教育者在对道德文化缺陷的审视中将会懂得:道德并不天然是人生的应有之义,道德之于个人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牺牲;用以展示人类公正的道德对自己可能并不公正,道德善举有时候并不必然带来善意的道德回报;用道德语言展示道德有时可能是一种困难甚至是一种幻想;道德的相对性是如此绝对,以至有时候我们甚至找不到道德的评价标准;等等。表面上看,对道德文化缺陷的揭示似乎制造了道德教育的混乱,弱化了道德的权威和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但客观上,它恢复了道德的真实,让受教育者接受的道德与社会现实的道德实现了一体化,体现了道德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它尽管在客观上增加了道德教育的困难,但在终极意义上却强化了道德教育效果,保持了道德之于受教育者的稳定性。
二、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
依据黑格尔的解释,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是理论的始自对象,理论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之中。按此理解,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逻辑起点的定位将从根本上决定道德教育的价值走向。很多人将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定位于“人”,因为道德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也是服务于人的教育。这一定位无可反驳但没有特色,没有体现道德教育的专殊性。如果将“人”的前置性和目的性固定下来,我们发现,“教育”和“道德”可以构成道德教育的两个不同的逻辑起点。
以“教育”为逻辑起点,是基于教育本性的道德教育选择。它以教育为本位展开道德教育思考,用教育眼光看待道德教育活动,关注的是道德向受教育者的传递进程和传递质量。以“道德”为逻辑起点,是基于道德本性的道德教育选择。它以道德为本位展开道德教育思考,用道德眼光看待道德教育活动,关注的是道德对受教育者的适应性和效用性。如果将道德比喻为一个苹果,将喂苹果的大人比喻为教育者,将吃苹果的小孩比喻为受教育者,我们会发现,大人在给小孩喂苹果的时候,可能会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考虑。大人甲考虑的问题可能是:怎样让小孩尽快吃下这个苹果,怎样让小孩愉快地吃下这个苹果,怎样让小孩吃更多的苹果,等等。大人乙考虑的问题则可能是:这个苹果是否含有农药,苹果是否适宜小孩吃,苹果吃多少对小孩合适,等等。在这里,大人甲和大人乙都在关注小孩的健康,可思考的问题具有明显差异。大人甲对苹果没有任何怀疑,将苹果看成是对小孩天然有益的食物,其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苹果更快更好地喂给小孩;大人乙对苹果充满怀疑,并不将苹果看成是小孩天然的营养物,其关注的是苹果本身对小孩的效用性。将这个比喻还原于道德教育,大人甲的思维就是以“教育”为逻辑起点的思维,它思考的主题是怎样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道德;大人乙的思维则是以“道德”为逻辑起点的思维,它思考的主题是怎样的道德才能让受教育者最快最好地接受。
有人可能会问,道德教育到底应该以“教育”还是以“道德”为逻辑起点?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因为这是一个道德教育上的不道德问题,制造着“教育”与“道德”的对立,对这个问题的任何选择性回答都将使道德教育走向片面。合理的回答是,道德教育既要以“教育”为逻辑起点,也要以“道德”为逻辑起点。道德教育的“教育”起点,为“道德”进入教育过程并实现向受教育者的有效传递开辟了通道;道德教育的“道德”起点,担当着维护“教育”之道德真实的重任,是道德教育质量的伦理保证。“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道德”的逻辑起点,为教育者提供了观照道德教育的两只眼睛,有利于对道德教育问题的聚焦,避免了道德教育走向的偏离。
三、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立足于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环境等教育要素对道德教育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行走的是道德教育的“教育”路径。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之教育路径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人类的道德教育发展史可以说是道德教育之“教育”理念的扬弃历史。至今,就教育主体而言,道德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重大转折,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展开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教育内容上,道德教育日益强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道德统一,注重道德内容的分层和优化;在教育方法上,传统的灌输教育已经被冷落,商谈教育、体验教育、欣赏教育等新兴的教育理念日益受到肯定;在教育环境上,杜威所期盼的“纯化”教育环境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网络环境等正在受到教育界的特别关注。道德教育的教育路径被青睐,原因在于,它关注了教育主体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位置,突出了道德教育的过程性和关系性特征,实现了教育要素与教育效益之间的直接链接,符合教育的发展逻辑。
在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上,一直还有与之并行的另外一条道路,即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它立足于从道德本质、道德语言、道德张力、道德回报、道德公正等道德要件对道德教育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行走的是道德教育的“道德”路径。虽然人类道德教育历史的书写以“教育”为主线展开,但道德教育的“道德”路径却很早就有人行走。洛克曾经反对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奖励儿童,认为“尊重”、“自由”、“称誉”、“赞扬”才是对儿童最好的奖励。洛克思想的创见在于,他看到了儿童心爱的事物与儿童道德的对立性,对儿童用喜欢之物进行奖励可能将儿童的注意力导向物质利益本身,从而矮化道德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在这里,洛克是通过对利益与道德关系的伦理解读,产生了对道德教育的反思,其行走的是地道的“道德”路径。卢梭推崇自然的道德教育,认为教育不是直接告知儿童行为的好坏,而是帮助儿童催生行为的自然后果,并引导儿童进行道德判断。其倡导的“自然后果法”其实是基于一个伦理学上的假设,即道德来源于生活,儿童是拥有判断力的生活主体。赫尔巴特将“同情”看成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认为同情能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增殖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但他同时认为,片面的同情是有缺陷的人类品质,对人类的危害可能比获得片面的知识更大。②他看到了“片面的同情”的品质缺陷,为道德教育提供预警,这是高远的道德家眼光。
应该说明的是,有时候道德教育的道德路径并不像道德教育的教育路径那样直观,它可能以隐蔽的方式潜藏于道德教育的活动过程,但道德教育之道德路径的效用价值并不因此受损。肯定道德教育之道德路径的意义在于,它促成了道德教育之“教育”行为的伦理化,同时也促成了道德教育之“道德”内容的教育化,让道德教育走向了道德深化,提升了道德教育的伦理水平。
四、道德教育的道德性
道德性是道德教育证明其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对道德教育道德性的追求是教育家和道德家矢志不渝的职业使命。
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即道德教育的合道义性,是道德之善在道德教育中的充分表达。基于教育视野的道德教育和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以不同方式践行着道德教育的道德性,只不过前者追求道德教育的“教育”道德性,后者追求道德教育的“道德”道德性。
“教育”道德性是走向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基本条件,它以“教育”的合道义性为价值所指,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及教育环境等方面体现出道德教育的道义性质。其核心表现是,强调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尊重,尤其是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先秦时代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强调对受教育者差异性的关注,已经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朦胧确认。西方至文艺复兴以后,随着人文主义的盛行,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不断提升。卢梭曾经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③。卢梭的立意是,“应当把成人当成人,把孩子当孩子”④。卢梭反对用成人的要求对待儿童,将儿童看成是区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摆脱了长期以来儿童对成人的道德依附性,这也许是卢梭对儿童所行的最大的道德。赫尔巴特则强调教育目的的实现应该将儿童的个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而且注意到了教育者根据自身癖好判断学生个性与行为的道德性问题:“我们特别要求教育者识别他本人的癖性,当学生的行为与他的愿望不一致,而在两者之间又不存在带有实质性的优劣时,他应当慎重考虑。他必须立即放弃他自己的愿望,如可能,甚至连表达这种愿望也必须抑制住。”⑤赫尔巴特不仅看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可能的癖好差异,而且看到了教育者将自身癖好道德化,将与己相反的受教育者癖好不道德化的可能,避免了教育者对道德权威的滥用,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特别尊重。至今天,道德教育中学生中心地位的确立,可以说达到了教育道德性的至上高度。与此同时,教育过程的人性化,也为教育的道德性增添了浓重一笔。黑格尔曾经将教育过程理解为普遍精神向主体的灌注,“个体的形成就在于个体获得这些现成的财产,消化他的无机自然而据为己有”⑥。黑格尔的论述客观上明确了受教育者的道德接受过程是一个消化过程,人通过教化而获得了教化的道德,同化了道德。杜威也认为,“一个真正的目的和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没有一点不是相反的。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这种目的不能在特定情境下激发智慧,不过是从外面发出的做这样那样事情的命令。”⑦杜威对真正的目的的强调,对外面强加的目的的反对,实质上也是对受教育者人性的肯定。当下的教育者已经懂得,“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儿童、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⑧教育界一致反对将教育作为纯粹的外部力量施予受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自愿打开心灵的窗户对道德加以接纳和认同,将受教育者德性的养成理解成外在教育与内在反省合一的过程,这是教育道德性的时代进步。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中的教育道德性将会以更新更好的方式被诠释。
但是,“教育”道德性仅仅只是走向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其中一步,“道德”道德性也是走向道德教育道德性的基本条件。注重“道德”道德性,是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它侧重对道德自身的道德批判,寻求道德对受教育者的道义价值。其具体表现就是,特别强调道德本身的真理性。教育者在将道德传授给受教育者之前,会对道德进行理性审视,只有对道德的真理性进行自我确证之后,教育者才将道德视为可以传授的道德。当然,道德的真理性并不具有绝对性,只是特定条件下的相对真理性。夸美纽斯曾经豪言,“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美、最美好的。”⑨在当时,它是对中世纪原罪论的反叛,体现着人文主义情怀,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获得了教育界的广泛赞美。但这一论断的真理性在今天却值得怀疑,因为其代表着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正被看成是人类陷入生态困境的终极文化根源。虽然道德的真理性是相对的,但教育者对道德真理性的确证却是绝对的。而且,教育者在对道德真理性确证之后,并不是将道德直接传授给受教育者,教育者还要继续追问,自己传授的道德是否适合于受教育者?这一问,体现了教育者对道德适用性的关注,道德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性也显现出来。我们知道,道德范畴本身是抽象的符号,纯粹抽象的解读难以让学生信服,赫尔巴特的主意是,将抽象的道德符号还原为具体事物,并“通过对事物的实际应用来证实抽象本身的意义”⑩。赫尔巴特将道德的属性与受教育者的需要相关联,实现了道德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也体现出道德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性。
此外,道德对受教育者的有用性,也直接关联着道德的道德性。教育对人有用,但并不等于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道德必然有用。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认为,只有道德对受教育者的有用性得到真实表达,道德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性才成为事实。斯宾塞曾经批判英国的古典教育带有“装饰主义”色彩,它考虑的不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而是什么能获得最多的称赞、荣誉和尊敬。于是,他提出了“教育预备说”,认为怎样生活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11)在此我们可以说,道德的有用性不是装饰,而是生活,只有当道德成为生活的有用价值时,道德本身才有价值。
总之,道德教育的道德性是“教育”的道德性和“道德”的道德性的统一,仅仅基于教育视野展开道德教育,或者基于道德视野展开道德教育,都会走向道德教育的失衡。
五、道德教育的效果评价
由于逻辑起点和实施路径的不同,道德教育的效果评价也存在明显差异。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以道德是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则注重道德教育的“道德”效果,以道德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生活为核心的评价指标。
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教育特征,它体现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设定的教育逻辑之中:接受道德——内化道德——践行道德。在这里,道德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递进性质。接受道德是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初级步骤,是受教育者经过自己独立的道德评判之后,将道德理解为向己性存在并有意开放自己的精神世界予以接纳;内化道德是受教育者在对道德高度认同的基础上,自觉将道德储存在精神世界的观念系统,并建构起道德与既有观念系统内其他价值要件之间的正向关联,使道德成为主体价值世界的有机部分;践行道德则是主体在生活世界自觉启用价值世界的道德储备并加以现实化演绎的过程,也是道德教育发挥作用的高级阶段。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立足于对教育基本规律的尊重,充分显示了道德教育的教学特性。它以教育者的道德传授为前提,承认了“教”的优先性和“学”的必要性,将道德教育过程理解为一个教学促进过程;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规律,特别强调以道德内化为表征的道德自觉,避免了道德接受的表象化和虚伪化;它将道德的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以受教育者的道德行动作为评价道德教育效果的终极方式,符合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趋势。可以说,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代表着教育者的殷切期盼。
但是,从道德教育的道德视野看,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接受了道德甚至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了道德也不意味着道德教育的成功,它关注的焦点是道德教育的“道德”效果。它要追问:受教育者是否在意志自由的前提下接受道德?受教育者接受的是否是道德的道德,而且是以道德的理由接受道德?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受教育者在践行道德的时候是否实行了德与福的同一?比如,一个受教育者通过学校的道德教育接受了“诚实”美德,走向社会以后自己也因为诚实受到褒奖,受教育者会由此感到幸福并更加坚守“诚实”美德,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因为道德实现了与受教育者的利益同构,主体获得了生活意义上的道德自由。反过来,如果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因为诚实受人所骗,诚实甚至成为生活不幸之源,尽管这本身不是道德教育的过错,也不是“诚实”美德的过错,但德与福的分离宣告了道德教育的失败。基于道德视野的道德教育不能容忍道德成为生活的排斥性存在,更不能容忍受教育者因为践行教育者传授的美德而被社会生活所遗弃。它认为,道德教育的教育效果并不等于道德效果,换句话说,受教育者对道德的教育接受并不等于生活接受,只有当生活认可了受教育者所接受的道德,道德才会真正成为受教育者的道德。
注释:
①钟启泉等:《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页。
②⑤⑩[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45、83页。
③④[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74页。
⑥[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页。
⑦[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⑧朱小蔓:《道德教育:内在自觉的唤醒》,《新课程》(综合版)2007年第9期。
篇3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篇4
1.使道德教育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传统德育更多关注社会政治层面,强调从政治层面开展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思想态度方面的教育内容。国内研究者钞秋玲就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这种观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将道德教育仅仅限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之中,过分缩小了道德教育应有的内容和范围。吴俊清在讨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化时认为,大德育模式下的德育,用一句直白的话说,就是“德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几乎成为一种定势。这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接受政治思想的内容,过分关注学生对意识形态的态度与适应性,而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想法,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心理-道德教育更加关注道德教育的心理元素,是从心理层次关注道德教育,而不是仅仅从意识形态层面关注道德教育,从而弱化了意识形态对学校德育的限制。心理-道德教育强调从人性的角度面对生活问题,从利于个体内在发展的心理层面入手,引导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从政治思想层面,以要求式、命令式方式教育个体,从而弱化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心理-道德教育摒除影响个体内在判断的意识形态因素,但并不意味心理-道德教育要拒绝思想政治教育,拒绝学校德育的政治价值和社会责任,相反,它拥有一种更为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心理-道德教育既尊重个体发展,又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使学校德育从外部判断标准中解放出来,摆脱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2.使道德教育重新回归人性塑造的轨道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更多关注政治意识形态,强调外部规范标准,没有将人性塑造作为目标,给予人性应有的关注,常常容易使人性发生扭曲。当人无意识地以这种外部标准作为行动出发点,而不是以人性作为出发点时,人性就已发生扭曲。以政治思想作为道德教育指导方向的道德教育,在做每件事时都以是否符合政治思想为前提,符合了才可能去做,不符合或者没有规定就不能去做,这使得人总是将自己的立场规定在政治思想所许可的范围内,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道德教育对人的教育增加了感情投入,更关注人性,既考虑到社会对人的需要,又从人性的层面关注个体,顾及个体自身的需要与发展。它不是用机械的标准规范人,当道德的社会要求过于强大,以至个体自身内在的需求受到压制时,心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就会通过对话这一更为人性的手段,调节社会的需求程度,从而降低其过于强大的需求,以防止社会需求对个体成员产生过度的压制,以致人性的扭曲。也就是说,心理-道德教育是以个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展与社会价值统一为目标的,它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旦社会价值需求超越这个目标,使人可能受到不正常压抑,心理-道德教育就会不断调节社会的可能需求,而不是把人看作只能“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更好地完善自我。
3.使道德教育解除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宣传在一个时期起到构建规范道德体系的教育作用,但它在很多领域与相应的学科发生思维方式的冲突,造成某些人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将教育单一化,限制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影响人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这种思想偏见的产生,使得人们将学术界缺乏活力与创新力的现象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将中国高等教育缺乏思想活力与原始创新力归因于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导向的道德教育也开始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使道德教育独立于思想教育,教育就不会被认为过于单一化,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心理-道德教育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可以解决将思想单一化的教育问题,化解思想教育引发个体的抵触情绪。因为它从心理的层面关注个体的道德发展,弱化了创造性的限制元素,从单纯关注意识形态转化为对道德生活的全面影响,从生动的、真实的世界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更好地融为一体,使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标准。这样,心理-道德教育从道德教育的立场出发,既顾及到社会的政治价值,又考虑到个体的道德发展,缓解了教育过程中的抵触情绪,改变了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了学生接受和参与德育过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心理-道德教育具有超越心育与德育的新功能
1.扩大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心理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个体的发展,缺乏社会性;而道德教育的功能发挥局限于对社会的适应,缺乏个体性,虽然两者都涉及到对方的功能,但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9]林教授对心理教育功能的看法,主要在于强调个体人的发展,而没有将个体的社会责任功能体现出来。约翰·马丁·里奇和约瑟佛·L·戴维提斯认为,道德教育是指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道德规则教育。[10]他们认为道德教育主要的功能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人,侧重点在于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对个体自身的内在发展重视不够。心理-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了个体发展的功能,也适应了社会对个体的需要。因此,心理-道德教育既扩大了心理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发展潜力。心理教育是为了培养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的学生,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和道德行为的学生,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和一致的价值取向性。心理-道德教育使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两者的不可分隔性。在心理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是心理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应用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的技术手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的人,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在心理教育中,总包含着道德教育,因为完善人格本身就具有高尚人格的特质;而在道德教育中,也总进行着心理教育,因为良好道德行为离不开心理教育的支持,两者具有交叉性。
2.打破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将心理教育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内部发展,将道德教育局限于外界的社会需求,这样的人为界定造成心育与德育的教育偏离。李建刚在《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析异》一文中认为: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不同,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工作机制不同,评定标准不同。这种区分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交叉性、渗透性、重叠性,决定了它们的依存关系。只看到它们的区别,人为地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分离,一方面使得这些重叠的问题在定性上常碰到归属问题,引发争论与冲突;另一方面,不但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还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将心育与德育目标与内在架构统一起来,化解其间的界限,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人格完整的人。心理教育重视个体发展,道德教育注重社会普遍要求,心理-道德教育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社会要求的基础上尊重个性发展,根据个体的独立性进行社会需求教育,避免内容设计和实施过程的矛盾和冲突,既为了个体的内在发展又适应社会需求。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解除心育与德育之分,化解交叉性内容的归属问题,避免心理课或德育课在设计上应该归入哪一科目的人为矛盾,避免长期以来在归属上的理论争论,避免对心理教育课性质认定上的争论,避免因过分强化区别而产生的不利实际的操作,从而将为解决这些矛盾而消耗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3.实现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心理教育的实施过程与应用目标是技术性的,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以参与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以指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参与活动、心理咨询、情境熏染都是心理教育的教育手段,它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心理知识;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体验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质;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使学生从心理指导者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通过情境熏染,传授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应用学习、体验的知识与技术手段。对于道德教育,拉思斯曾经提出四条原则:第一,以生活为中心;第二,对现实的认可;第三,鼓励进一步思考;第四,培养个人能力。从这四条来看,它的中心是“生活”,其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学校德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生活,就是以社会与生活作为个体发展的前提,把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个体的价值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社会遵从性,能遵循社会的价值标准,因此它具有价值性。
篇5
东亚是一个区域性的历史性的概念。其内部各国道德教育具有共同的儒家和汉字文化背景,这是东亚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东亚各国的民族性使其道德教育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两重性,在全球文化开放和融合的过程中,东亚道德教育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才能得以继续发展。
【关键词】东亚/道德教育/民族性/全球化
随着世界教育国际化和合作化的加强,区域教育,特别是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的教育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道德教育又是教育之首,因此,探讨东亚道德教育问题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
一、东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利弊
东亚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相同历史文化传统,并且相对独立的地域。从地域看,所谓“东亚”是指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华夏文明所覆盖的中心地带以及这一文明所能够辐射到的周边地区,包括东南亚和东北亚,既拥有韩国、日本、新加坡这样一些发达国家,又包括蒙古、越南、老挝、柬埔寨这样一些贫困国家。在具有相对一致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地域中建构起来的道德教育,有鲜明的共同特征,形成了明显的地区特色。
相异于西亚的伊斯兰文化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东亚道德教育主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内容上,它突出国家意识,以国家为中心,把个人的德行培养和国家大计联系起来。例如“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把自己的荣辱哀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强调国家兴衰是每个人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彰显了国家与民族大义,张扬了“大一统”思想。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国家对道德教育的至上权威,强调由上而下的直接教育。国家灌输的方式还体现了东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在东亚区域中,道德教育的特点使得东亚文化的特点凸显,并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形成鲜明的反差。概括起来:首先,深受儒家文化和汉字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成为东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道德教育内容突出国家中心,以对国家的基本态度作为个人操行培养的基本内容。再次,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模式,极易形成在道德教育中的国家权威。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所处的主导地位,使教育带有了比较强烈的灌输倾向。诸如种种,构成了东亚道德教育不同于其它区域道德教育的共同点。
东亚区域受儒家文化和汉字文化影响形成的鲜明特色,对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新加坡在实现现代工业化之后对儒家文化积极提倡,表现在文化方面,新加坡政府从1984年到1992年开设了8年的儒家伦理课程,全面向学生灌输儒家伦理及其道德价值观,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停开儒家伦理课,但其公民的道德教育仍然吸收了儒家伦理的精华,在道德教育中继续弘扬儒家精神,使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开展新一代道德教育中继续起着重要作用。在个人方面,通过对新加坡青年开展儒家伦理教育,将前辈们坚强不屈、谦和通达、自力更生的精神继承下来,对由于西方文化传入对青年产生广泛影响的极端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以及颓废消沉的心态给予了鞭鞑。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新加坡倡导儒家以礼待人、讲信用和尊重别人的原则,倡导宽厚谦和、忠于职守的合作精神,通过强调和谐和平等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儒家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对新加坡建设有文化修养的、高度优雅的文明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受儒家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的东亚道德教育也存在着明显弊端。这其中包含由于儒家文化传统的积淀造成对东亚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还有在东亚道德教育的长期推行中,由于缺乏改革所导致出现了种种问题。具体表现为:在道德教育方面,过于注重从构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的角度展开道德知识的传授,有强烈的道德知识化倾向。与此同时,再配合应试教育,注重分数而不关注日常操行的培育,使道德教育的目的出现了偏差,目标定位不准造成教育效果不明显。东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封闭式的国家主导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的自立系统,经过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育途径,因而不可避免地强化了道德教育的灌输功能,忽视了道德教育的认同和信任功能。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东亚道德教育与其它知识教育的重大差别,就是时代感、现实感不强。加上教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脱节,无法应对和解决当代社会的很多伦理和价值方面的新问题,出现了因为道德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滞后,造成人们思想的困惑和认同的失落的结果。东亚道德教育始终坚持走精英教育之路,缺乏对大众教育关注的氛围,致使广大的生活贫困者和失学者被排斥在国家道德教育的体系之外。总而言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其它地区的道德教育相比,东亚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揭示了东亚道德教育要继续发展,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二、全球化背景下东亚道德教育改革的设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通过吸收东亚道德教育的成果进行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比利时佛德兰地区教育系统的改革就是“为了适应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欧洲与东亚的教育系统研究,促进两地区的交流与发展”①而进行的。在欧洲,欧洲共同体强调教育的多方面交融和联合,早在1999年就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渗入,东亚道德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从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化意味着文化形成越来越失去固定空间的限制,很难集合为整体和传统,这也正是“全球化”对东亚道德教育造成强劲冲击的写照。全球化对东亚道德教育的冲击,首先是开展道德教育会面临众多的矛盾,如社会
功利性与道德目标的矛盾、教育目标高取向与教育实践手段低端化的矛盾、多样的民族特色在交流中保留与融合的矛盾等。诸多矛盾归结为一点,就是东亚道德教育和西方道德教育之间产生的激烈碰撞和冲击。面对西方道德教育的冲击,东亚道德教育只有适应全球化的特点,实施改革,才能推进其发展。
篇6
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使人意识到自己存在,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权利,要承担什么责任,从而出自内心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并承担责任。因此,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培养有主体性的人,即培养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追求美真善爱的有理想的人。经过多年的思考后,我把对道德教育本质的探索纳入了一个焦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思想是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而得以实现的。彰显主体性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摆脱传统社会伦理规范的束缚,开始摆脱血缘、地缘、人缘以及种种人身依附的生活方式,人的个性得到张扬,人的主体人格、主体地位、主体权利得到尊重,人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人要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这必然要求教育应重视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发展自身创造更有利的制度体系与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人遵守普遍的道德规则便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好的道德教育要追求生态伦理与生命伦理的统一。显然,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规定共同行为与共同生活的标准系统。道德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遵守集体规则,尊重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并实行人道行为,不以武力威胁其他群体及其成员。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个体内在美真善爱价值的唤醒。个体的道德素质,主要是通过内在价值观的培育与外在交往行为规范的训练来形成的。如果说传统道德教育是以强调国家主义的社会本位和纪律约束为特色的话,那么,在当代的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则应重视个体价值本位与人类共同价值的统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也就是说,倡导“我好,你好,国家好、地球好、世界好”的价值观,实现“小我”与“大我”的融合,把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建立在既为我负责,也为他人负责,为国家负责,为地球负责,同时也为人类负责这一基石之上。关于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有上百个主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学校教育处理的主题主要有:
(1)价值的核心理念: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学;
(2)价值的中心机构,诸如家庭、社区、学校、工作场所、国家、联合国;
(3)价值与文化,诸如价值和传统、价值和宗教、价值和法律、怎样解决价值问题、价值差异、人类共同价值与民族多元文化的统一、我们怎样获得价值、我们怎样改变价值;
(4)基本的人类价值,诸如生态、生存、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健康、自由、平等、博爱、幸福、友谊、自尊、满足、生活的意义;
(5)精神价值取向,诸如通情达理、远见、整体感、惊奇、感激、希望、超然、谦恭、爱、和善;
(6)道德价值取向,诸如诚实、公正、责任、勇敢、自制、可靠、真诚、无私;
(7)社会和政治价值取向,诸如公民权利与义务、和平、正义、程序正当、宽容、参与、合作、分享、忠诚、坚定;
(8)谋生方法(或生活技能),诸如身心健康、做决定、应付变化、选择和改变职业、财政预算、人际关系、家庭生活;
(9)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诸如文学、哲学、科学、社会研究、历史、地理、艺术、音乐、人类文化学;
(10)当代价值问题,诸如贫穷、失业、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虐待儿童、虐待妻子、对老年人的歧视、消费主义、生态恶化。
幼儿园
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使人适应人类共同价值与生活环境、培养各种道德能力、通过形成内在美真善爱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个体道德的形成,一般要经历0~3岁的“无律”阶段,幼儿与小学生的“他律”阶段,青少年的“自律”阶段与成人的“自由”阶段,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经历了“无律——他律——自律——自由”这样四个阶段的发展才能完整与深刻。道德教育的实施主要有十种策略:(1)首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责任;(2)通过“道德行为规范训练——奖励与惩罚——反省”进行教育;(3)活动德育——以行动为主通过参与去感受、去体验、去内化;(4)教师与父母的言传身教;(5)树立道德榜样;(6)对道德问题进行知识教育、影视教育与情境创设训练,通过提问、慨念、判断、推理、观察、体验、感悟、讨论、演讲、反省、角色扮演、表演、写感悟、写日记等实现道德教育;(7)道德案例分析与讨论;(8)提高个体的艺术审美能力与人生哲学的能力等。
任何人在精神发育的早期(即儿童期),总是首先作为一个被教育者而存在的,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与老师的行为规范的宣示、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来进行的。行为规范是特定社会对人的行为表现应遵守的法则的基本要求。这个时期,儿童对事物进行审视、评价的认知能力和体验他人情感的移情能力尚在待启状态,他们首先需要的是直接掌握一些行为规范,以这些规范构成他们日后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和框架。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通过父母、教师这些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成人对儿童进行规范的宣示,这是儿童初次接触并掌握规范的必经之途。
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学前班,小朋友们入学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在地上用粉笔为全班的23个幼儿划了23个方框,让每个幼儿都站进一个方框里,然后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个自我的空间,在自我的空间里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我们用脚踏过了边线或身体超过了边线,就侵犯了别人的空间,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侵犯我们的空间,所以,我们就不要侵犯别人的空间。心中有自己同时也有他人有社会,这就是生存的道德。
从这一行为规范教育的案例里,我们应该体会到,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这里,情感是一种具有条件反射的心理联系,知识可以传授,情感则无法传授,情感的培养要靠养成、靠养成教育,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后内心的体验才能逐渐形成,爱父母、爱自然、爱花草树木、爱学校、爱国家、爱同学、爱周围的人、爱弱势群体等。“爱”是一种情感,靠的是养成,通过“爱的交往活动”,在“爱的体验”中,“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与“爱的能力”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婴儿出生后,社区应该定期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或游玩,或运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他人,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才能快乐,这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对孩子的行为礼貌教育,从小应贯穿四个单词:第一,“您好”,见人一定要打招呼;第二,“谢谢”,人家帮助了我,一定要表示感谢;第三,“对不起”,做错了事,一定要道歉;第四,“分享”,有东西一定要给他人分享。这些都是人文的养成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做”的过程中养成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这一辈子将会受用不尽。
小学
当个体的成长经历了幼儿阶段进入小学以后,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有更高的要求,这时,道德教育应主要围绕《公民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系统训练来展开。
一般说来,公民意识包括了三个层次:一是公民法律意识,二是公民纪律意识,三是公民道德意识。所谓公民素养,就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包括文化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多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目前,美国中小学教育将公民教育的目标规定为17个方面:(1)自律;(2)守信;(3)诚实;(4)实现最佳自我;(5)利己但不损人;(6)勇于认错;(7)具有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懂得取胜是重要的,但这并非至高无上的;(8)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貌;(9)像希望他人如何对己那样待人;(10)懂得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其行为是常常会影响他人乃至社会的;(11)具有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的理智;(12)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3)尊重他人的财产;(14)遵守法律;(15)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16)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17)没有过早的性体验,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相一致的性态度。
这里,让我们从教育学者杨跃的《法国小学教育考察》一书所讲述的事实去借鉴法国小学相关教育的经验:
法国公民教育有四项具体培养目标:培养作为一个法国公民应该具有的正确的思想态度、端正的行为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爱国情操与国际和平思想。而这四项目标分别通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公民教育来实施。小学主要实施公民道德训练,旨在培养儿童以下几方面的品德:
1)对待集体:养成遵守团体规则的习惯和个人对社会团体的责任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促进个人与集体其他成员的良好关系,行为积极但不盲目服从。
2)对待他人:承认并尊重社会成员间存在的差异,接受他人的存在价值,听取他人的意见,了解他人的意愿,尊重他人的行为,以礼貌、诚恳、忠实、友好、喜悦、积极的态度与社会成员和睦相处。
3)对待自我:养成整洁活泼、朴实无华、乐观合群、敢负责任、遵守纪律、肯定自我又不骄不虚的品行,自觉配合集体行动,与集体融洽相处。
1995年新教学大纲指出,“儿童正是从班级的集体生活中,发现并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则,建立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并从中演习自己的责任。”根据新大纲,主要内容为:
一、基础阶段。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学校生活,进行以社会的基本准则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自立和责任的基础上达到:对人的尊重;对公共财产和生活环境的尊重;对集体生活规则的尊重;了解公民基本常识。
二、深入阶段。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让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跨越中具备一个负责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人类的权利与尊严,了解法兰西共和国,了解民主生活,了解世界中的法兰西等社会实际。
中学
篇7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比较 借鉴
一、中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比较
(一)教育目标比较
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一直以推崇“圣人”、“圣人与我同类”,圣贤人格“学而至之”为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孔子家语・五仪》中,孔子将“圣人”描述为:“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由此可以看出:“圣人”既具有教化民众功能,又具有提升人格功能。于是,“学为圣贤”便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一贯的价值追求和德育目标。当然,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德育目标的变化,发展到今天在“四有新人”基础上提出的德育目标,就已全面涵盖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但德国由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目前尚无统一表述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联邦德国教育总法》对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而献身的精神。”[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对18岁以后的学生,要求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综合来看,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民主、自由、诚信意识、守法精神,做事严谨、崇尚人性,有自尊心的、负责任的,以及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可依赖的自由公民、劳动者。”
(二)教育内容比较
在私有制社会里,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明显的阶级特征,如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而当代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则具有全新内容。增强了科学性,减少了政治化、抽象化的空洞说教,突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内容比较贴近社会现实和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德国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诚实、自尊、责任感为主的道德教育;民主、自由、平等、和平统一的政治教育;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教育。
德国高校以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为起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理性思维,因而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地位显著。德国高校重视解决学生面临现实问题,以理解现实社会、理解现实自我为起点,理解他人,进而培养诚实、尊严、相互谅解、乐于协作,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理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向往崇高、自强不息、思维严谨、富有尊严与责任感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特质。德国在普鲁士复兴时期,就建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传统,这种传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加强。[2]追求个性自由是传统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而当代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则以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建立为侧重点,充分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途径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德意志民族精神。
(三)教育途径比较
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等。
而德国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多渠道、全方位的。在德国高校文、理科各专业的教学中都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教师要求学生不仅从学科角度,而且从人文和伦理学角度进行专业知识的研修,并重视对该学科领域内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德国高校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各专业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与专业教育目标的全程结合和有效统一。
与此同时,德国高校非常重视心理咨询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德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卫生类机构,其中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学或教育学学位并受过专门训练。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充足的经费和严格的工作制度及规划。心理咨询人员向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全方位指导。
另外,德国还非常重视发挥社会团体或机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德国,不仅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政治教育中心机构,而且有大量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如阿登纳基金会、天主教联盟、联邦青年联合会、农村青年联合会、德国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团体和机构。这些机构与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德国民众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伦理学及心理学教育,以及宣讲国内外社会政治实事。
二、中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分析与借鉴
(一)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趋同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圣人”追求,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和推崇。中国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四有新人”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塑造渴盼。其中,“有理想”更是体现了对大学生的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要求。
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民主、自由、诚信意识、守法精神,做事严谨、崇尚人性,有自尊心的、负责任的,以及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可依赖的自由公民、劳动者。”实质上也是要求高校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从而达到人格完美。
因此,中德两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趋同的,可以相互借鉴,从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其中对学生“做事严谨、崇尚人性,有自尊心的、负责任的、以及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可依赖的公民、劳动者”的要求。这些内容可以充实我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并使其更加具有操作性。
(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借鉴
德国高校重视培养学生道德理性和批评能力,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何谓道德理性?道德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主要意指人的普遍意义“理性”在道德领域内的体现。而中国儒家伦理实质上是一种特殊主义的血亲情理观念,与普遍主义的道德理性精神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儒家伦理精神实质是一种“情理”精神而非“理性”精神。亲情伦理只是人类伦理中的一种特殊伦理,血缘亲情也不能涵盖人类的所有情感,因而血缘亲情伦理不能作为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具有普遍性的理性精神。
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还包含政治教育。德国政治教育分为知识积累和政治修养两方面,政治知识积累在大学前已基本完成,因而大学阶段政治教育主要以政治修养的锻造为主。大学青年由教师引导开始体验式地参与政治教育实践,由实践活动及实践总结中提升政治修养。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实例式”和“研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德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探索与研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及责任感。形成了“入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形成判断”的教学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德国政治教育在大学阶段以前较中国超前,在大学阶段则较中国更具实践性和实效性。因此,德国的政治教育模式值得中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和借鉴。
(三)思想道德教育途径借鉴
德国高校心理辅导是思想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途径。而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育和辅导员教育。而课堂教育多以知识灌输和应试为目的,辅导员教育则以管理为中心和重点。心理辅导,并未成为中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的和普遍的途径。许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也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经费。有些甚至只是学生工作部门中某一两个工作人员在其主要工作以外所兼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职责。因此,借鉴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以心理辅导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途径,明确规定高校心理辅导专门机构的规模和心理咨询专门人员的师生比,充分而且切实做好中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并以心灵为契机,做好中国高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体育教育在整个高校,甚至整个国民教育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教育。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见,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发展的全面性教育。该文以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为研究视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一些失范现象,从而提出了体育教育中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其目的在于使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更好地结合,实现二者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育中体育道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师生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调整和制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育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帮助大学生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上,起着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教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直观性、动态性和实践性,同时也具有交往性、社会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优势所在,有助于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2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失范现象
2.1 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是一种隐蔽性课程和教学内容,离不开学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的重视和挖掘。然而当前,体育教育中关于道德教育的环节却被相关领导所忽视,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材中德育课程的挖掘和开发。尽管有学者曾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都承认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价值的存在,承认体育是实现和发展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较好手段和途径,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有所懈怠。许多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其缺乏足够地重视,在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教育。同时,超过一半的体育教师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院学工办、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和自身的课程教育没有关系。这说明了许多体育教师未能真正理解体育、体育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没有真正领会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和体育课程的目标要求。
2.2 体育教育中道德内容缺乏
道德内容是对学生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媒介,生动、实效的体育道德教材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直接地提高道德素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身体动起来,学生流血流汗,就磨炼了学生的意志,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不可否认,但这样的内容是有局限性的,并没有完全理解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其他教育内容。同时,许多教育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政治化教育,就实现了所谓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实际上,这些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古板的教育形式,并不适合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除了以上内容,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等。而这些内容需要体育教师通过借助体育教材来设置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让道德教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2.3 体育教育中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多
道德是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体育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调整和制约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体育道德失范是道德矛盾在体育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个体和群体在行为层面的一种轨迹现象。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有关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遵守约定的课堂规定,学生之间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的主动意识,许多学生以自我或者小团体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感;第二,学生在面对学生批评时,顶嘴、顶撞,甚至辱骂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内部打架的现象常有发生,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第四,学生在课后破坏体育场地器材,在课后的各项体育比赛中发生打架斗殴。
2.4 体育教师行为失范时有发生
作为体育教育主体,体育教师体罚学生、辱骂学生、打骂学生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是常有报道的。个别体育教师利用教师职业之便,向学生强行推销质量低劣的各种资料、服装、保健品等,直接或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有的利用各种名目向学生直接或间接索要钱物,也有的上课而不教,专待课外办培训班来收取学生的费用。这些失范行为和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部分任课教师对课堂放任不管,或者厌恶学生提问,充当教育的警察,这些都应归结为体育教师管理失策和道德失范的现象。
3 高校体育教育中实现学生道德教育发展的策略
3.1 加强体育教育中实施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体育主管领导应首先重视体育教育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把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看作并重的地位,将二者教育缺乏任何一方都应视为不完整的教育。这种重视程度应落实到实处,监督体育教育开展进程,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对一线的体育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教学任务。同时,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把学生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学习作为引导的重点,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进一步将道德教育付诸于实践。
3.2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减少体育教师在教育中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学生将教师视为崇拜的偶像。教师教学行为若发生失范,一方面学生可能会瞧不起这个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可能会效仿教师。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职业形象,而且可能带坏学生,给了学生负面的东西。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此外,更新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防止体育教师滥用权威,增强体育教师法制观念,保障体育教师的正当利益。
3.3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校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特殊的体育手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针对当下学生容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体育教师要多想教育策略,及时纠正,及时教育,善于沟通,既不能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也不能放纵一些不良行为任其发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感化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3.4 建立体育课堂道德激励机制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对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和现象进行批评、处罚和教育,而缺乏对一些表现突出的正面的道德行为进行及时的激励,这就使学生容易看到的是处罚,而没有感受到激励的正能量。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除了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被先进的道德行为所同化,从而影响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3.5 完善相应的体育法制建设和课堂常规建设
截至目前,党和政府先后公布了一系列体育法规、标准、守则和通知,这些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学校体育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武器保障。但这些法律法规建设还十分薄弱,对一些新发生的道德失范行为和现象还比较滞后。同时,学校应以体育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好体育课堂和学校体育教育相应的配套的课内外的常规建设,将一些新发生的不良现象及时地进行总结,必要时制定和完善新的文件和要求。
篇9
关键词:高校 体验式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17-0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理论,为体验教育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其倡导的“发现法”提倡学习过程的体验,强调内在的动机,注重信息的提取,这些都成为体验教育中“体验”、“感悟”等诸多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尽量让大学生的每一点认识都从鲜活丰富的体验中产生,使学生在体验中选择新的观念来丰富精神世界,抵制消极影响,并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内化及情感升华。体验式德育已经成为时展的迫切需要,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学校道德建设体系的迫切需要。
一、诉求:体验式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验式德育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坚持和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取向”,针对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提出了道德教育人本化理念。传统道德教育过分强调了人的实然性,忽略了人的应然性,某种程度上将人物化。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都反对将经验存在的状态局限于人,认为这种经验存在并非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存在于超验的理念存在之中。因而,大学的道德教育理应摆脱过去单一说教模式,应该采取体验模式,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应然性,使青年学生在主动追求道德境界的同时,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体验式德育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被贯穿始终,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全面客观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研究时展和人的发展的新变化,科学地预测发展趋势,适时提出符合时代及人的发展的最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性、发展性,选择和创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主动适应、选择和改造教育环境。同时,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一样,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应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者进行沟通,并实际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有价值认同,积极应对环境的改变,并能自教自律。因此,整个道德教育活动也将成为一种相对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体验式德育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因素,满足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需求。
二、方向:实施体验式德育坚持的原则
1.激发动机。所谓道德动机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行为的内在动因。它由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两部分所构成,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成为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因时便成为道德动机。只有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信念时,人们才会真正具有自觉和自律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
一般来讲,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的方式是统一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动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行为,所以针对道德结构中的情感层面,我们可以积极地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用道德标准来评价别人言行,丰富内心体验,使道德认识与情感相融合,从而产生积极的道德动机和行为倾向。青年学生积极的上进心理冲动易生易逝,这就需要教师抓好上进心理进行诱导,留住冲动、延伸冲动、形成萌发、凝聚、扩展、生长的升华态势,最大化地促进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需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合适的道德教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应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体验式德育应把道德体验教育和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把道德体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道德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注重激励学生的内在认知和要求。体验式德育要把道德引导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2.培养兴趣。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所以,教师应不断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应充分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和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可,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二是更新道德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他们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三是运用多种创新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兴趣。如设疑式教育法、案例式教育法、活动式教育法、讨论式教育法等。
3.渗透情感。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因此,在大学生的道德体验教育中,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有了心灵的震动和思索,情感的体验、道德的教育才会生动。古人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与情是不可分割的,情渗透于理中,理中藏着情,明理先得动情,触动感情之弦的道德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不应高高在上,而应走向“平民化”,走出“贵族化”,让生活走进我们的道德体验教育课,让我们的道德教育课走出课堂。所以我们教师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细节,做个有心人,以生活中的小事作为触动学生心灵的契机,产生情感记忆。
4.强调内化。所谓道德内化,就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道德内化过程包括:社会道德规范在认识上的内化、社会道德情感的内化、社会道德评价的内化和社会道德行为的内化。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德育过程并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怎样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道德内化的关键。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德育的内化,首先应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化是德育找到自身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基础,德育只有深入到学生实际中去,才会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真正变成学生的实际行为。一切外部教育的影响,最终都要经过受教育者内心的矛盾运动,取得其思想心理上的认同和接受,才能发挥效应,所以德育内化的实现需要心理基础。
三、构建:实施体验式德育的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体验式德育应该是一个促进个体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心理过程。教育者应明白体验式德育过程的本质是一个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需要,从而实现社会教育目标的过程。高等教育最终要实现育人的目的,就必须经由教育者引导大学生实现这种转化,教育者只有依照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在“体验”中心理状态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与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行为。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常常只是形象教育和简单觉知,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情感意志都发展到一定水平,大学阶段道德教育应该从更加理性的层面展开。体验式德育的实施应该从道德认知入手,通过激发动机和培养兴趣开展道德体验活动,以此促发道德情感的产生,并使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发道德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内心道德世界,将道德体验的成果进行巩固和强化,遵循这样一个循序反复的过程。
此外,体验式德育的实施应从大学生容易感知到的内容入手。由小及大,培养社会公德:从爱护花草树木到爱护环境意识的培养;从尊老爱幼到服务人民意识的培养;从规范行为到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由近及远,培养职业道德:从不说谎到诚信意识培养;从勤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三大’教育理念统领下的大学生德育实践体系创新研究”;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高校道德体验教育奋学习到敬业精神培养;从谦恭态度到团结协作精神培养。由浅入深,培养家庭美德:从爱家到培养爱国情怀;从责任心到甘于奉献;从感恩到回报社会。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江苏:南京出版社,l993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家长、社会及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对其选择的专业技术学习期待的特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与同龄本科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相比,又有着显著的不同。当前,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相关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地认识这种困境,积极探索高职大学生德育的创新模式,才能顺应当前高职德育的新要求。
一、高职院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目标过于知识化,与德育目标的生活化相违背,道德教育方法陈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道德教育方法为课堂讲授法,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是高职道德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调查、讨论等教学方法所占比重都很小,手段也比较单一,更有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直接将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复制到课件而“朗读”,授课过程中缺乏生动的、真实或仿真实的道德实践情境与体验活动。灌输式教学方法过于注重课堂知识转移,道德实践不足,导致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道德教育从学生生活和专业教育中脱离出来演化成了空洞枯燥的说教,使得学生在面对工作实践时仍然不知所措,未能发挥道德教育应有的德育功能,从而无法以真实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情境教育去塑造他们应有的道德品质。这种德育教育模式是对现代社会德育多元价值、德育自主性和德育创新精神的忽视,在解决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与社会的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传递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需要相脱节,道德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就现有的高职德育教材体系和德育内容来看,更多的是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在道德教育中依此而进行的德育过程表现为过分地强调德育内容的“理想化”和“理论化”,缺乏对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状况和道德的认知水平细致地了解与分析,同时,课堂教学中对于高职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当今社会就业问题以及对现实的困惑很少涉及,因而,德育过程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德育的课程体系、内容脱离了他们的实际需求必然难以被接受。高职院校的德育活动与社会现实联系不够,使学生没有掌握现实资料,难以将社会德育热点、德育难点问题、社会生活道德矛盾问题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在教育实践阶段层面,在“职业教育应以学技能为重中之重”错误管理理念指挥下,很多的高职院校甚至直接将道德教育的任务直接甩给了企业,加之学校指导教师无法及时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交流,使得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失去它应有的发展途径和方式。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水平与教学的实际需求不对等,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一方面,高职院校德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低下,专业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犹如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滥竽充数者”“南郭先生”之类充斥着德育工作队伍,必然难以满足高职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单一。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才能做出判断。道德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方式,是以德育目标为主要依据,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考核,进而对学生道德水平进行判断的过程。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的道德水平评价方式主要为试卷考评模式,考察的内容仅是限于教材中涉及到的以及教师平时在课堂中讲授过的德育知识点,评价方式也主要基于学生的各学科半期及期末考试德育成绩及日常操行得分,评价体系比较单一,不能全面地、真实地衡量学生所达到的道德水平及德育效果。
(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要求与大学生的主体性认知要求表现不一致,没有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大多数高职大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动机基于实现父母的愿望,或是源于预期从事的工作的高收入、稳定性等因素,并未能够主动、自觉地去理解所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更没有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应具备乐于奉献、甘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道德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无论高职学校开展何种形式的道德教育,都应站在学生道德主体性的社会需求和自然需求的立场来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德育过程忽视了这一教学客观性要求,仅仅把学生当作的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被动的受体,违背了德育规律。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创新机制的构建
为了培养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需构建创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方式创新。一是进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道德情境,从而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行为规范。教师应根据德育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某些真实的、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例如,在教学中尝试结合国内外时政大事,结合实例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爱国爱民、勇于奉献的情感与责任,或者多搜取道德建设标兵、成功校友的先进事迹激励、教育学生。二是构建院、企道德教育合作的桥梁。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体系,应重视院、企的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校方应积极联系合作企业,有针对性地增强职业道德实践。在校企合作协议中组织学生定期赴企业进行实践,明确道德教育实践的内容,让学生能直接参与行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将道德教育融入现实的工作场景,亲身感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修养对彰显人格魅力的作用,深刻体会它们对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现场体验教学等形式,深化校企合作,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同时,还要在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品行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优秀劳模精神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将抽象的知识趣味化、具体化,还能将各行各业人物的奉献精神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相结合,促使高职大学生对道德境界的提升。三是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凝聚点,是一个学校的魂。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把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是提升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举办各种讲座、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比赛、参加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无偿献血等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企业进行活动服务等活动来丰富课堂生活等,可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促进道德教育。
(二)教育理念创新。一是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入学初期,应通过入学教育从萌芽期更正高职大学生某些不正确的道德思想。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于那些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异态”的学生,可以由班主任加强与之交流沟通,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班级活动逐步渗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转变他们在道德教育价值认识上的狭隘与功利,使之慢慢转变思想道德观念。在学习期间,专业课教师应多在课余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学习中的困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二是注重德育社会实践训练。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深入到社区服务中,督促他们尽早了解本地区对未来从业人员道德素养的要求和自身存在的道德问题,帮助他们培养基层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进而加强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加速其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的内化。三是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德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应转变重专业轻人文教育观念,树立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协调发展教育管理理念,明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职德育工作必须全方位思考,总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与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德育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现代企业的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及职业道德的要求,帮助学生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相关知识,通过人文社会学科学术社团研讨活动、专题讲座活动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在教学中自然地将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育中,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引导他们在道德成长历程中求实、求真、求善、求美。
(三)教育体制创新。一是完善道德评价体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做到结合行业的相关要求,将学习习惯教育和纪律教育相结合、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教育相结合,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境界。例如可以通过《实习管理手册》《实训管理手册》,要求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实训课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工作态度、遵守制度、团结协作精神、业务能力、出勤情况、工作效率等方面给出客观准确的道德评价,反馈给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可以结合这些反馈情况,同时也可以经常到实习单位和岗位上亲自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状况,通过这些情况的综合考量,客观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二是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提高德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应定期举办德育师资队伍培训班、业务研讨班等,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不断地提升德育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三是营造良好的德育软环境。高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太成熟,可塑性强,道德情感变化较大,易接受教育和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道德的楷模、知识的化身,又是人生的引路人和思想传播者。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随时随地都会模仿,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及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职业生涯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德育教师的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专业及人文素养的建设,率先垂范,时时刻刻以自身的言行来熏陶影响学生。
(四)教育内容创新。一是加强专业教育及技能培训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道德的取向性,应将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教育及技能培训过程中,寻找德育课与专业课及技能培训的结合点,做到道德教育随机渗透。例如:在讲授如何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的教学任务中,使之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品质。二是重视德育课堂中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教育应从学生在学习不同阶段的需求出发,针对学生每个学习阶段、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要求,进行逐层递进的职业道德教育。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对于新入学的学生,应采用渐进式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对道德价值形成初步的正确判断、选择和遵循。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主要是加强学生理解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职业道德的深层次内涵和作用,进一步养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素养品质。在二年级,应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在三年级,则结合学生实训、实习为主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在职业活动中贯彻落实职业道德原则和要求,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三是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高职院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理念和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结合学校开设的职业教育专业的特点,融入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融会贯通式的教育,因而,需将德育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召集起来,集思广益,分组分模块编纂与行业文化及思想道德相关的内容,最后统一校稿,编辑成册,作为学校的德育教材,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道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地探索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体系更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德育模式,是高职德育教育者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徐财龙.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与应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6).
[3]张均煜.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4]甘洁仪.构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教育体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