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一年来,我办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一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组织保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了*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征订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为我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关心下一代
一是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扶贫帮困等活动。组织全办同志积极参加由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组织的希望工程及“千名干部结对帮扶”、亲情牵手百户帮扶等活动,踊跃参加青海玉树地震捐款和“天天慈善一元捐”等希望工程。二是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激励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机关干部职工2名子弟获年度“三好学生”称号的给予了适当奖励,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昂扬斗志。
三、强化工作服务,为建设教育强县献策出力
篇2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教育普及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15-02
一、普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国家战略
公民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各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从理论层面上讲,“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从近代教育学产生之日起,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学家们对教育的价值属性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康德的后继者赫尔巴特更是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两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因特网时代,科技教育等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比重正在膨胀,但是世界上有理性的教育学家们都一致肯定教育的价值性,因而都承认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这一点,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学会生存”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加以提倡,强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
从实践的角度看,将道德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也是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当代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建议“基础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现在美国许多公立学校都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二十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显然,《宣言》中的观念是在倡导人性的回归,这也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负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我们要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摆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地位去思考,把普及道德教育当作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头戏唱好、抓实、做强,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正效应。
二、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剖析
今天,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市场大繁荣、社会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膨胀,物欲横流,公民道德建设无形中被弱化、淡化。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令人担忧的地方,突出表现在:1.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上实下虚现象,有决策部署无法制保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手段为其护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体系尚不健全。2.在刚刚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更重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市场主要突出商业价值趋向。3.教育体制改革不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教学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4.教育科学研究滞后,尤其是对民族发展史、成长史和建设史研究认识不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缺乏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和指导。由此看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普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根据新的教育实践,坚持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现实,贴近未成年人群体,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努力把道德建设推进到德育普及的更高层面上去,提升国民文化软实力。
1.加强绿色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社会环境。道德建设及普及是全民义务,各部门、各单位应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普及化。在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中,各级政府要把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建设作为硬指标来抓,在治理整顿文化市场,净化乡风民俗方面出真招、下猛药,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形成。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大国办大教育,首先是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全民教育的重任。政府要进一步转换职能,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编制一张道德建设的大网,形成事事育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社会氛围。
3.加快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加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建设一支德育工作教师队伍,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加强隐形课程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教学渠道,完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评价机制。教育部门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切实矫正高、中考“指挥棒”指向,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
4.加强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树立科学育人观,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机制和德育网络。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人力研究探讨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方法指导。
5.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吸收外来优秀成果,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未成年人接受一些中国儒家思想熏陶,从国学中吸收人文精神的营养,让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吸收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用多元德育文化滋润未成年人幼小的心灵。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IET)石峻吴博士曾中肯地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年人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与其他种种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这是很值得我们深而思之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社会支持网络;社区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一151—03
一、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过程与特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本文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未满18周岁的儿童青少年学生。道德成长,指在社会化过程中,未成年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未成年人道德成长过程是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的体现,而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起点是道德认知,过程是道德体验,结果是道德践行。道德认知,是指个人通过学习、观察、感悟等形式了解社会道德生活实际与要求,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道德体验,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受的道德认知、情感与自己意义世界的关联融通,其中道德冲突非常重要,它会使个体“历经道德感知、思维、直观和智慧,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一般”的完整过程,使个体“从道德上的不成熟到成熟,从较低道德水平到较高道德水平的转化”,最终实现良好道德成长。这种道德成长依托的是真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虚拟的知识世界,在生活世界基础上的“自我统一性”和社会关联性,会有效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累加的过程。
在开放、多元、复杂的当代社会,未成年人因其判断、选择和适应能力的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道德困惑和道德矛盾,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道德抽象与道德具体的矛盾、道德协调与道德进取的矛盾、道德约束与道德自由的矛盾。社会支持网络若不及时发挥作用,未成年人很容易淡忘或抛弃道德伦理与道德规范,出现“道德有限”或“道德伪善”。当下,与未成年人道德成长休戚相关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社会的“家庭的决定性作用,学校的中心地位,社会的辅助地位”已渐渐转向“家庭的辅助地位,学校的基础地位,社会的中心地位”。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联系与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中,作为中观社会的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
由于身心上的未完成性和经济物质上的依赖性,未成年人无法规避和自主选择生长生活环境,必须依赖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力量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关系就构成了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人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人能借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发掘使用社会资源,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构建幸福生活。
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由主体(生活中的人或组织)、受体(未成年人)和介体(二者间的交往活动)组成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为个人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未成年人最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家庭、社区、组织(如学校、同伴等)。未成年人与国家政府层面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及监护人来实现的,国家政府的支持主要是通过社区支持、家庭支持、组织支持间接完成的,社区支持、家庭支持、组织支持构成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维度。社会支持的类型包括“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支持四种”,社会支持也可区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一般认为,当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受外部环境及支持网络的肯定、赞许时,个体会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有效激发道德成长潜能;反之,个体的道德成长潜能可能会渐弱或消失。也就是说,人的道德成长潜能与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及情感态度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就是从每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出发,细致、耐心、及时地保护和激发人的道德学习潜能的生长与壮大。
我国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与未成年人的需求有很大距离。第一,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政府支持规范性和程序性较强,但支持涉面不宽,支持内容单一,关系强度上是一种弱关系,提供的多是工具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团委、少工委、妇联、教育系统等组织是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机构。这些支持组织自身在政府强力机器系统中是边缘和弱势的,其网络结构虽然稳定,但辐射能力有限,不足以给予未成年人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家庭支持取向有待纠正。家庭支持作为未成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最重要的支持,主要提供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关系强度上是一种强关系。但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经常走向两个极端,即家长中心主义或孩子中心主义,要么强加自己的意志,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么过于溺爱,任其发展。工具理性取向非常明显。第三,组织支持体系有待培育。组织既包括正式的组织,也包括非正式的组织,前者如学校、职场等;后者如团体、同伴、社群等。从关系强度上看,它是一种弱关系,提供的多是工具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在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尚未改变,公益组织、慈善结构、第三部门等社会力量还非常弱小,组织支持体系有待培育和发展。第四,社区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社区支持在整个支持网络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承接国家与政府层面的社会支持,对下直接联系家庭层面的支持”。部分组织支持也是通过社区支持间接进行的。社区支持是强关系,主要提供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社区支持虽然重要,但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运作机制也有待完善。
三、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社区支持
滕尼斯于1887年提出“社区”概念,本义是指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的地域性社会共同体。在本文社区指一定地域内由拥有多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社会居民、组织构成的生活共同体。学校和社区虽是两个异质组织,但学校作为社区的子系统之一,二者又有天然的联系。大致相同的地域,关联的生活人群,共享的社会资源与文化等,使二者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学生群体是社区和学校共有的人群,从道德学习的角度看,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书本上的道德,在社区中学习生活中的道德,二者共同促进个体的道德成长。区别在于,在学校里学习的道德是抽象的、一般的、单纯的,而社区里学习的道德是具体的、多样的、复杂的,书本道德与生活道德的差异很容易导致未成年人道德认知的迷茫和道德行为的冲突,甚至无所适从。
社区对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第一,社区道德主体的多样性增加了道德教育的真实性,但道德主体的差异性又增加了未成年人道德成长方向的不确定性。社区成员作为独立的道德主体,具有多样性,其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道德信念,对未成年人直接起到言传身教作用。儿童拥有天然的模仿能力,他们对成年人的模仿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成年人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良莠不齐,未成年人难免受到负面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增加了道德成长方向的不确定性。第二,生活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未成年人道德体验的丰富性,但生活内容的复杂性又干扰了未成年人道德价值取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未成年人的道德体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话、活动、体验等直接影响其道德判断、选择和评价,会带来道德行动的自觉和道德情感的愉悦。但生活又是复杂的,生活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以及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等也会使未成年人耳濡目染,影响其道德价值取向的选择。第三,生活的日常性和具体性增加了未成年人道德学习的渗透性和实践性,但日常生活的突变性和琐碎性又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连续性和累加性。生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对未成年人开展道德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德育的渗透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但“儿童的生活又是琐碎和粗糙的”,意外和变故经常发生,他们总是“在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和流动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异质性与不一致性,都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的连续和累加。
社区影响的两重性决定了未成年人道德成长社区支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何社会性问题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推行某种事先设计好的确定的方案来实现;相反,问题的解决在于每个社区成员共同创建和谐的环境,社区成员在其间可以共同采取行动,整个社会和市场以及公共管理部门都成为形成公共价值系统的一分子”。生活性特征、地缘优势及其在整个支持网络中的独特作用等,无疑都确立了社区支持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 环境层面的社区支持。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充分开放、开发、利用社区内的体育场、图书馆、文化公园,合理引导网吧、游戏厅等,趋利避害。社区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社区、物质社区,也是“精神社区”、“情感社区”。社区环境与教育、德育是双向互动的,社区在为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提供优化、净化、完整的德育环境支持的同时,也为自身持续的良性发展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 资源层面的社区支持。社区资源按存在形态可分为场所性资源、人力性资源、活动性资源和综合性资源。不同社区有不同的道德教育资源,资源的类型、数量与社区的德育潜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要善于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建立社区德育平台,通过与政府、学校、社会合作,向学生、家长、居民开放,将各种显性和隐性资源统合到未成年人的支持系统中,协调发挥其支持功能。
篇4
近年来,__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协调组织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__区__岁以下的未成年人______人,占全区总人口的__.__,其中在校中小学生_____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__.__。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各中小学校把德育纳入课堂教学,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幼儿园通过做游戏、讲故事、背诵启蒙诗歌等形式启迪幼儿心灵;小学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培养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中学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重视发挥团队、学生会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进步的能力和品质。各级充分利用清明节、“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扫墓、宣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二)工作合力不断凝聚。充分发挥文明委的协调组织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相应责任。____年,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党工委、团区委、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组织了“我心中的中心城”征文比赛;____年,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文体局、区教育局等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发起了“未成年人拒绝网吧”宣誓、签名活动;区直机关工委、区妇联等部门联合发起了“春蕾计划”捐助活动,三年内为贫困未成年人提供助学捐款近__万元,救助贫困未成年人___余名;区妇联组织开展了“十佳小公民”、“优秀小公民”等评选活动。
(三)基/:请记住我站域名/础保障得到强化。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牛庄革命烈士祠、时家村吕剧展览室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全区仅在中小学校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____万元;对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关机构,也都落实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全区每年__万元的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城市各社区积极设计公益广告、文明提示语,建设“五小”服务站等,努力改善未成年人活动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开展网吧专项治理、提供未成年人维权服务、提供助学服务等各种措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仅去年一年,全区就取缔非法网吧__多家。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尽合理。学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升学率的倾向;部分教师还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学校思想政治课还存在生硬说教现象。学校过分看重教学成绩,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的作用,随着年级的递升,这些曾经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未成年人组织正逐渐失去魅力。
(二)社会环境中仍存在消极的诱导因素。内容低俗的书刊杂志、电子游戏,强烈刺激着缺乏分辨判断能力、充满好奇心、处于成长发育期的未成年人;随处可见的洗头房、网吧、性病广告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甚至观点,也是影响未成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争夺未成年人思想的重要战场”,也是影 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之一。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城市家庭与农村家庭比较,城市家庭抓得比较好,农村家庭就差些;从油田与地方比较,油田抓得比较好,地方抓得相对差些;就城市组织而言,学校、机关抓得较好,企业抓得差些。近年来,中心城区一些外来经商创业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赚钱、发展上,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导致流动人口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良,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存在脱节现象。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仍存在方法、目的上的差异,难以对未成年人形成和谐统一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受家长和诸多社会因素以及消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比较注重当前利益,存在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一些从富裕家境中、从侥幸暴富家庭中、从溺爱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不懂得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成功,不懂得珍惜既有的幸福生活。成年人自律意识欠缺,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五)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直以来,中心城区缺少必要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比较少,这些都制约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身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工作计划,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利用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使他们成为宣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对网吧、OK厅、游戏厅等场所进行集中整顿,坚决消除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因素。制定严格的工作落实责任制,积极联合各部门形成完善的责任倒查机制,杜绝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进入未成年人领域,杜绝未成年人出入经营性网吧、OK厅、游戏厅,从源头上建立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管理机制。三是强化未成年人维权服务。与“平安中心城”创建活动相结合,围绕校园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主题,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防止他们受到伤害。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形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挽救机制,发挥社区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站、法院“少年法庭”等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四是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加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文化市场管理队伍、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以及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培养建设力度。重视妇儿委、少工委、青联的工作,支持他们以特殊的号召力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篇5
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扎实开展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使未成年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结合教育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学校化、家庭化为发展方向,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了我社区三结合教育工作特色。
一、走学校化、家庭化道路,创“三结合”教育工作特色
特色一、为加强对三结合工作的领导,社区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其他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的三结合教育工作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在此基础上,要求三结合领导小组在广泛吸收其他社区经验的同时,重点吸纳部分优秀家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同志加入领导小组。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特色二、结合社区教育实验,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优势,通过四点半课堂、读书会等系列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社区。随着辖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不断增强,社区的教育功能也日益显著。社区积极推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创新方面的培养,并联合高等院校,多次举办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提升未成年人的创新动手能力。
二、以活动为载体,确保社区教育的连续性
社区举办运动会,跳蚤市场等多种家庭式活动,由家长带领孩子一同参加。这不仅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结识更多的好朋友。通过活动还可以锻炼孩子参与探索的性格,能让孩子在少年时期,身心健康发展。
联合警务室一起到学校为未成年人进行“禁毒知识讲座”,让未成年人在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清楚认识到的危害。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社区以三结合教育为契机,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行动快、求实效,成为我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与法制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尤其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举办了道路交通安全进社区知识讲座和宣传过活动;通过小区宣传栏,微信平台等,让孩子和家长们了解法律法规常识,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篇6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策略; 创新教法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s teaching to the student the educ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lega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each link, perforative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lay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advantage, in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of minors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strategies;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12-02
创新教学,创新学习,是新程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然而,怎样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以下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遵循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在这种教育思想统治下,教育只是为了选拔人才,无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培养过程。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育人原则,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承认他们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看到他们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充分挖掘每个人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
2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1 让学生表演。我们大家都知道,初中生都好奇心强、活泼、好动,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表演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也可以教师编,学生演。这样就创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2 播放歌曲。根据教材内容,课前、课中、课后播放一曲与教材内容相关,学生熟悉、喜欢的优美动听的歌曲,能换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3 故事导入。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盘活一堂课的学习气氛,可以使整堂课都处于一种意味深长的情境体验中,从而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4 语言幽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幽默艺术,主要是指用可笑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用谐趣的手段来揭示观点的内涵,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成为教学语言的幽默大师。
3 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1 作业内容不定量。旧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一般是老师布置几道题,让学生统一完成,其结果是差生通着做,优生压着做,中等生顺着做。这样的教学模式怎么不让学生怨学呢?在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按其能力选择练习,或者让学生写出相关的体会、相关的观点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3.2 作业形式多层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让不同层面上的学生完成不同类的题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使在同一层面内也可以允许作业有多样性,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作业答案多样化。政治课的练习答案是允许多样化的,言之有理即可。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 让学生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
4.1 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师语言,而很少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当主角,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当导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情绪内容时,我们让学生说出自己或别人的情绪表现,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们只要分类、归纳就可以完成这方面的教学任务了。
4.2 充分利用小栏目。新教材中的“说一说”、“议一议”、“探究”“活动”“分享”等小栏目,它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并作出回答,这也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3 有针对性地开展辩论。对某些观点的辩论,不但提高学生的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理愈辩愈明”。通过这种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你我争辩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交友内容时,我就设置问题“形影不离是不是真正好朋友的表现?”一题,让学生辩论,此举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开始激烈的争辩,最后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真正的朋友不仅仅是形影不离,更重要的是从心里为朋友着想,帮助朋友进步。
5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5.1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健全人格,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青少年心理发育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这是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培养未成年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前提和基础。
5.2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与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知识的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从而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篇7
关键词:未成年职校生 思想道德 现状 德育 创新
安徽芜湖技师学院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塑造学生“成人”,努力探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安徽芜湖技师学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
笔者在安徽芜湖技师学院三个系的一、二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这6个班学生年龄为14~16周岁(见下表)。笔者共发放247份封闭式问卷,每道题目均有四个以上答案供选择,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回收率为100%。
表 学生基本情况
性别构成 是否独生子女 家庭居住地 家长职业 生活主要来源
男:178 是:129 城市:38 工人、农民:201 依靠父母:229
女:69 否:118 县乡:209 其他:46 其他:18
1.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呈积极向上的状态
(1)思想十分活跃,关注时政,民族自豪感强烈,对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2)绝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追求,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知识、友谊和健康。
(3)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识到要诚实守信,要以集体利益为重。
(4)学生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敢于跟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做斗争。
(5)大部分学生认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会过时,主张文化娱乐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活泼健康。
2.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确,对各类事情的认知、判断能力较差,是非观念混乱,纪律性不强。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和方法不恰当,文化基础差。
(3)较为敏感、自卑,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别人的尊重,也希望能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4)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多,很难敞开心扉,时常有孤独感,普遍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同学间的交流较多,讲义气。
(5)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韧劲,部分学生存在上网成瘾和早恋现象。
(6)对所学专业认知不够,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概念模糊,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今后的工作既轻松又能拿到高薪。
二、安徽芜湖技师学院德育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1.制定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中长期规划
制定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中长期规划,做到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的硬件建设,从校园环境入手,开发学院全部教育资源为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2)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场所建设,如学生心理咨询室、师生谈心室、学生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校园绿色网吧等的建设,确保思想道德教育场所多样性。
(3)抓好学生自我管理的岗位建设,发挥学生组织如团委、学生会、青少年维权岗、校卫队等在学生自管自育中的作用。
(4)抓好校外基地建设,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文体活动基地等的建设。
(5)抓好好学生队伍建设,搞好业余党团校、团支部、学生会、班委会建设,搞好学生干部培训,在学生中利用榜样的力量树立正气,形成良好学风、校风。
(6)抓好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大型活动的策划和包装建设,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技能节等,形成良好、有序、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活动更具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7)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主阵地的学科渗透,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学院思想道德教育全员化、全过程化,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
(8)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经费的落实,做到年初有预算、年度有决算,保证思想道德教育有场所、有经费、有手段,将思想道德教育落在实处。
2.确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为本,教学生学做真人,要求学生说真实的话、干真诚的事、做正直的人。直面学院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时俱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充分发挥学院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设计符合学院特点、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道德讲堂”“中国梦”“青年志愿者”“身边好人评比”等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3.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
(1)责任机制。明确学院、系部、班级直至每个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职责,做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体化,齐抓共管,形成联动机制。
(2)协作机制。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资源,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校外即与社区、家庭之间的协作互动,校内即为学院各部门工作、各学科教师、各管理与服务人员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始终立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做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化。
(3)研讨机制。定期召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研讨会,收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各类信息,讨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研究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方式与新方法,确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4)指导机制。首先是对家长的教育与引导,以提高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效益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其次是针对学生中可能产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健全积极向上的预防与干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引导的措施。
(5)评价与监控机制。大胆创新并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院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形成预防―发现―干预―引导―反馈―再预防的闭环监控机制,确保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6)激励机制。完善对优秀思想道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有进步学生的评优、奖励等细则,及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激励,弘扬正气,强化正效应。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以美载德”的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1)环境文化。包括伟人、名人塑像的设置以及名人名言的张挂、校园的绿化美化、艺术长廊的建设、文明礼仪的警示等,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熏陶之中。
(2)宿舍文化。包括整容镜、时钟的配设,格言警句的张挂,别具一格的宿舍布置,学生自己构思舍名、舍训及个人座右铭,张挂宿舍成员的照片和全体同学的合影等。同时,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宿舍内务管理,使学生宿舍洋溢着独特的人文气息,成为学生温馨的生活乐园。
(3)餐厅文化。包括名言警句的张挂,卫生设施的配备,文明用餐的规章,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的警示,电视、音乐播放的管理等。
(4)班级文化。包括国旗的悬挂,名人名言的张贴,学习、宣传专栏的开辟,报刊书籍的管理,班级板报的出版,卫生工作的规范,主题班会的举办,文体活动的开展和“班级之星”的评选等。
(5)文学艺术。包括各类社团的创办、艺术团体的组建、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以及演讲、征文、摄影、书法、绘画、舞蹈、手工等活动的开展。
(6)文明礼仪。包括《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等。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感受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自己的思想情操。
5.正确引导上网,防范网络危害
学生上网无非是因为三种需求:一是渴求友谊,寻找网友;二是享受网络游戏的;三是满足对异性的好奇。这些都是未成年人发育成长期正常的心理需求,关键是要正确引导。安徽芜湖技师学院采取了以下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通过举办网络知识专题讲座、组建兴趣小组、开设选修课、开展网页制作比赛等,主动关心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需求,认真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设校园“绿色阳光网吧”,加强学院网站建设和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与分析,封锁或删除不适合未成年学生的网站,对有害信息进行“解毒”“消毒”,让学生健康上网。
三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艺术、体育、科技活动,吸引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火热的校园生活中来。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面对学生存在的厌学、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脆弱、焦虑、抑郁等外显和内隐的心理问题,学院探索开展了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普遍欠缺的情况下,请专家到校指导,送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培训学习;二是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灵导航”信箱,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印发心理健康知识小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咨询、辅导工作;三是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运用方法;四是以家长为载体,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7.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关注未成年人的工作合力
篇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才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同时学校开展“阳光活动”’,加强学生与校领导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这样以来,信息得到了及时的传递与反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得到解决。特别是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放学生潜能三个层次上展开工作,力争使学生做到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评价上自觉、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在科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创设主题,寓榜样教育、励志教育、自我教育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之中,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个体教育,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使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逐渐形成,学生变得睿智、成熟而坚强。
学校开展“诚信考场”活动,诚信是学生成长成才之基。根基不固,何以矗立高楼大厦;何以长成参天大树。个人的成长成才靠的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诚实奋斗,任何的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游戏人生收获的都将是失败。中外历史上的诸多名人,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何尝不是一种诚实奋斗”。同时,诚信也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没有这牢固的基石,个人的成长成才,团体的生存发展,只能是水月镜花。
素质的真正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学会做人。做人比知识的用处重要得多。只要具备基本素质,就可以在未来不断学习。而品行习惯没有养成,会影响孩子一生,说透了就是会使孩子输掉一生。其根源就是近些年来,许多学校与家长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发生了偏差。悠悠万事,分数为大,为了分数一切都可以排斥、教师成了教书机器,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只要成绩搞上去,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学校如此,家长如此。在如此的学校与家庭氛围中,学生耳濡的是重智,目染的是轻德与健康。天长日久,必然影响孩子的茁壮成长。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言传身教则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言传与身教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然而目前在教育中却有重言传轻身教的倾向。一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自己却时而迟到或随意调课,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一些不雅之举......,而作为学生,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 获得德育方面的信息,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既要“学为人师”,更要做到“行为典范” ;既要有学术水平,还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学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使他们能自觉地接受传递给他们的信息,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一定更容易滋润当代青少年。
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事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向优秀的教师队伍看齐,向重庆市开展抢险救灾,保护学生的优秀教师群体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四位模范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出色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大力支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料整合起来,形成人人尽责,人人出力的强大合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常可以看到,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二三个三轮车流动式摊点,向学生兜售一些盗版的图书。由于其价格较低,不少学生贪图便宜,争相购买。而这些图书除制作粗糙外,有的还语句不通,有不少错别字,断页码等,易使孩子们分不清好还,以错传错,误人子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非法出版物,进一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们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社会实践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读书、看革命传统影片、写读书体会和观后感等。使广大青少年的到思想情感的熏陶,精神生活的充实,道德境界的升华。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孩子的成长成才,有学校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对小孩而言,父母的表率作用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最重要得个环节。但是现在,有的孩子被家长带坏了,有的被家长惯坏了,有的则被家长逼坏了,很多孩子是集诸多不良习惯和不好的性格与一身。家庭教育何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有些家长的素质过低,有的父母甚至根本不会教育孩子。另外,对待孩子,听之任之或信奉“棍棒”教育的家长依然不少。
篇9
我们凤祥社区现有居民户人,有所学校、,所幼儿园,共有教职工人,在校学生多人。社区有工作人员名、爱心群众多名。几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育人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育、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教育责任,积极延伸学校教育链条,努力链接家庭教育环节,营造出了全方位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和帮助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一、构筑载体,拓宽社区教育渠道
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有相应的育人载体作保障。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努力,我们辟建出了富有社区特色的育人渠道。
一是着眼家教水平提高,共同创办社区家长学校。我们针对学生家长职业成份复杂、缺乏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实际,与区一小学联系创办了大庆第一所社区家长学校,聘请知名老教育工作者邹玉书担任学校顾问,传授包括平等交流、习惯培养等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家长孟凡学,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无计可施,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她变更多批评指责为更多赏识鼓励,使孩子消除了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大幅提高。几年来,我们已培训家长多人次,有人被评为省、市级好家长。
二是着眼理想信念树立,共同开设教育辅导站。根据一些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生活境遇坎坷的实际,我们成立了社区教育辅导站,组织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担任义务辅导员,组建了理想信念引导组、“问题”娃娃帮教组、贫困娃娃帮扶组,定期为他们讲革命故事、忆创业历史、谈人生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做“问题”娃娃的思想引导工作,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积极帮助贫困娃娃解决实际困难、度过生活难关。中学生李丹以前一直想的是考大学出国,“五爱”意识淡薄,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明确了学习目的,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很快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像李丹一样,其他多名需要帮助的未成年人,在老人们的帮助下,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三是着眼意志品质磨砺,共同辟建农事体验基地。针对未成年人多为家中“独苗”,受宠爱有加、受挫折不足的实际,我们积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联系,辟建了农事体验基地。每逢假期和农忙时节,都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体验农村生活。今年,我们先后组织多名学生,到体验基地耕种农田多亩、植树多棵、育蔬菜秧苗多株。经过锻炼,孩子们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砺和增强。一位家长感慨地说:“以前,孩子干点活就喊累,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愿洗,经过锻炼,也愿做家务了。”
二、丰富活动,突出社区教育针对性
参加社区活动是未成年人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社区特点,认真设计和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一是围绕增强主人意识,开展公益活动。我们把社区内的凤二路辟建为“红领巾一条街”,由区一小学少先队负责这条路的卫生清洁和绿化管理。还在居住老年人较多、楼道卫生较差的个单元开展了“青年文明楼道”创建活动,由十九中学的团员青年每周到共建楼道捡拾垃圾、清除张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那里的卫生环境,而且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增强了公益意识和主人意识。
二是围绕培养传统美德,开展关爱行动。以“雷锋精神在社区扎根,雷锋行动在社区闪光”为主题,组建社区送欢乐和送温暖小分队,利用节假日,为名残疾人和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表演节目,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尊老爱老、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也逐渐在孩子们心理扎下了根。队员刘小峰,看到班级残疾学生宋小丽腿脚不灵便,就主动陪伴她一起上下学,解除了宋小丽父母的担忧。
三是围绕激发爱乡情感,开展感受活动。我们积极与驻区大企业生产车间、万宝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大项目基地联系,利用节假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游家乡,看变化”参观活动,以此加深孩子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一位中学生在观后感中写到:“现代的龙凤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繁荣了这片沃土,作为未来的龙凤建设者,我怎能不努力、怎能不作为!”至今,“游家乡、看变化”活动已经开展五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未成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责任感。
三、活化方式,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关键在于适合“胃口”。几年来,我们积极改进育人方法,坚持给孩子们最需要的,做孩子们最盼望的,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一是因需施教,给孩子自由学习和特长发挥的空间。我们与辖区学校联合开展了“金色双休日”活动,全天候开放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活动场所。同时开设足球、文艺、手工制作等假日课堂,由有特长的爱心群众担任教师,孩子们完全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参加。我们还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大家演、书画技能大家赛、科技制作大家比”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才艺风采,激发参与社区活动热情。目前,我们已开设假日课堂个,多名未成年人参加,许多过去迷恋上网的学生也加入进来。
二是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社区“大家乐”活动,先后组织家庭越野赛、拔河赛、卡拉ok赛等活动余次。作为家庭一员的广大未成年人大多数踊跃参加比赛,有的父母本不想参加,但在孩子们的鼓动下,也加入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活泼爱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身心得到了放松,情趣得到了陶冶。同时也领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友谊比竞赛更重要等人生哲理。
三是情景再现,使孩子们在换位思考中改正不足。今年,我们社区居民楼全部安装了可视电话,在小饭桌寄托的一些小学生出于好奇,经常在午休期间,到居民区按门铃玩耍,居民反映强烈。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我们没有采取蹲坑抓人、揪住批评的办法,而是由教育辅导站的老同志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通过开展“你演我,我扮你”生活角色换位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居民的烦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再没有居民反映这一问题。
四、优化环境,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育人环境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牢牢抓在手上。
一是强化监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积极协调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和辖区派出所等单位,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仅今年就清理违法经营的书店和音像制品零售摊点个,没收各类不健康书刊多册、音像制品多盘,清除距学校米以内的营业网吧家、歌舞厅家,消除了不规范经营和不健康文化制品对广大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是强化整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借助“改树塑”活动开展,坚持把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确定为“环境清洁日”,发动居民家家行动、人人动手,集中清理家庭和社区内的垃圾、杂物、小广告,清除卫生死角,美化家庭环境,净化小区卫生。同时,积极协调环保局等部门,加大对辖区饮食娱乐场所噪声和油烟污染治理力度,为孩子们营造出了一个安静、清洁的居住环境。社区年被评为大庆市“十佳绿色社区”。
篇10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上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岚清同志曾强调指出:“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网络传播便利,快捷信息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为此,笔者尝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一些探索,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利用网络及其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性,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但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习惯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政治课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变得“枯燥无味”。按照新课程理念,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报刊、图片、音像、网络,包括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等也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以其信息量大、方便快捷、贴近生活、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实践参与等特点,能及时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德育效果。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在教学时可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有关国内外形势最新变化的材料,缩小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时间差”,用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从而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此同时,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且易于接受。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是一些动态性知识的教学,应尽量选用最新的资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目标和思想道德目标的最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课堂上对网络材料的应用,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激发学生正确上网、用网,引导他们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的主流思想,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丰富课程资源,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资源的应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热点问题。网络的材料往往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是一些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用这些材料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例如,针对学生有切身体会的“甲型H1N1流感”这一时政热点,教学中教师可预先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设置以下问题:(1)国家为防控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在财政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2)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防控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工作?(3)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懂会用。
三、利用网络及其资源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素材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进行探究式地学习,都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知识目标和思想道德目标的统一。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学过程以泉州地方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学生设计泉州文化旅游线路为线索,通过多媒体展示“泉州文化旅游线路”探究成果,进而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体验、感悟。这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现象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通过情理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提升学生分析、创新的思维与能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充分互动,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道德目标的高度统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四、利用网络及其资源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创新,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政治教学不能仅囿于课堂,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政治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及其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布置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电子作业,引导学生在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道德价值观念创新。开放化的网络也能以宽容的态度,认可和接受未成年人群体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从而为网络社会和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多元的网络,无疑开阔了未成年人的价值视野,并进一步作用于他们的道德层面,促使其依据其自身的网络境遇,不断构造自身的道德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未成年保护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