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旅游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旅游经济

篇1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快乐指数,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在这一治国思路的影响下,国民收入可以用来支配用于购买基础生活物资之外的收入占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国民可以用来休闲的假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区域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改善,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逐步增强,同时对拉动当地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距离旅游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如何借国家发展旅游、建设边疆的良好势头,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而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内蒙古成为我国旅游强省,是未来内蒙古旅游产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区域旅游形象的理论概述

2.1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可以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的具体形态,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域形象是区域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在人脑中形成了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是指区域内旅游的相关服务和景色给旅游者留下的感知形象。

2.2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主要通过区域内旅游景观的整体印象、旅游基础设施印象、相关服务印象以及区域内旅游文化的印象所共同构成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在社会媒介上的广泛宣传,将其旅游形象传递给广大公众,从而在其心里留下印象,最终对其旅游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游客到达区域旅游目的地后,其客观形象会对其主观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游客会将这种印象再反馈给区域中,从而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改造。同时这个过程是不断周而复始的。

2.3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包括旅游者原因、区域旅游目的地原因、信息原因以及外力原因共同构成。

3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1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

尽管内蒙古发展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内蒙古旅游资源潜力深厚,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资源、群众有愿望、市场有需求的条件下,内蒙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扎实有效地实施“旅游兴省”战略,不断完善设施、提升品位,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内蒙古旅游产业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上涨。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9万亿元,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入境游旅客明显增加。随着内蒙古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如离境退税等政策的出台,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再加上新的国际航线不断开通,内蒙古各旅游景点入境游客明显增加。

3.2旅游对内蒙古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旅游产业,辅助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内蒙古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旅游包罗万象,可以开发的方向点非常的多。比如自助烧烤、绿色养生、放牧生活体验等等。这些方向上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的资金,这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内蒙古当地的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为区域,以家族为主体开展的。每个旅游接待的实体多数都是一村的牧民。他们向客人提供导游、饮食、居住、烧烤、放牧、渔猎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赚取较高利润的经济现象。这对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改善了内蒙古区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内蒙古地区推动旅游产业,就要有能够吸引旅游消费者来旅游的优良环境。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地方还是当地的牧民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主观积极性,来建设和改善当地的环境。地方政府将会乐于将财政支出投入这一层面。而当地牧民也将会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群策群力,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参与建设。这是由旅游业的特点而带来了益处。而这样的改变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卫生、医疗、交通、通信、居住、商超购物等物质环境和绿化、环保、等软环境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4)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旅游产业地的软环境必然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具体细节,从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在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着影响。在我国很多的旅游城市,市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以后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实际利益,也因此产生了全民共建发展旅游的主观积极性。由此可知,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努力保持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1保持稳定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要避免发生同质性。因此在对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之前,必须对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来说,草原旅游和民俗旅游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宣传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2制订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篇2

关键词:资源诅咒;旅游经济;地区差异;资源丰裕度

一、引言

“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徐康宁,韩剑从“资源诅咒”出发分析我国经济的地域差异,认为“资源诅咒”是西部区域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姚予龙、周洪等,通过分析1990~2007年期间“资源诅咒”变化趋势,将我国分为“资源诅咒”高危区、“ 资源诅咒”严重区、“资源诅咒”边缘区和无“资源诅咒”区。邵帅、齐中英等通过对西部地区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计量检验了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在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时,方法林以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聚类分析等对江苏省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证明江苏省旅游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韩春鲜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发现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王玉珍以山西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旅游经济区位熵、等方法,证实了资源与收入之间存在空间同步性和错位性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国内对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水平的“资源诅咒”研究多是针对一个省份的研究,对全国的省份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04~2015年的各省份的旅游收入,通过对旅游收入增长率与地区资源赋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存在长周期上的“资源诅咒”效应,并且我国省际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二、旅游收入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一)全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吴必虎在《旅游学概论》中提到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可见,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是旅游吸引物,通过对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有直接价值的旅游商品,为地方旅游发展带来大的经济收益。所以说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若一地的旅游资源抑制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若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则说明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A级以上景区代表各省份的旅游资源状况,旅游总收入来代表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和各省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通过对全国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总收入的分析,绘制出2004~2015年我国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的关系图(图1)。同时,为了更清晰的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做了线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在每张图下面的表格中(表1)。

总体而言,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基本上保持同方向的增长趋势,旅游资源增加率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基本上保持一致的波动,两者相关系数为0.17。这说明,在全国层面而言,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两者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无法证明“资源诅咒”在我国旅游业中存在,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资源诅咒”也不存在于我国的省际之间。

(二)各省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同时区域旅游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率差异正好可以反映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差异,一些旅游资源较富裕的省份的旅游收入增长并不定是快速的。究其原因是否与“资源诅咒”有关,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展示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大致关系。

各省市旅游资源丰裕度:

TR=Mi/W(1)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IR=∑Ii/12(2)

其中,Mi表示i省份的旅游资源总量,一个地区旅游资源总量由A级景区数构成;W表示全国旅游资源总量;Ii表示i省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增长率。

根据2004~2015年国家旅游局及各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得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同时,为了综合显示旅游资源丰裕度与各省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根据各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绘制出了散点图,并做了线性回归(图2)。

为了更清楚的看出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将两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得到两组数据的拟合。

方程:

y=-0.0328x+0.0395

首先,从旅游总收入增长前15名来看,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前5名的贵州、山西、内蒙古以及排名第7的,其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21.90%的水平,但是旅游资源丰裕度远远低于全国3.23%的水平,尤其是宁夏和青海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只有0.77%和0.61%,但是却取得了惊人的旅游经济绩效。

其次,从旅游资源丰裕度前15名来看,许多旅游资源大省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确实差强人意。如江苏省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类似的省份还有浙江、河南、云南、黑龙江、陕西、广东,尤其是北京,旅游资源丰裕度为5.26%,但是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最后,从各省市资源丰裕度与旅游总收入增长拟合方程式来看,线性方程式的系数为-0.0329,可以判定拟合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趋势,所以就全国各省市来说,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负相关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资源诅咒”,即丰裕的旅游资源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经济绩效,在我国一些省份中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也不能否认旅游资源丰裕的省市确实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资源诅咒”现象存在省份的确定

通过上面对各省份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一些省份是客观存在,但并非所有的省份都存在。本文将利用“资源诅咒”判定系数确定受“资源诅咒”现象困扰的省份,从而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研究突破“资源诅咒”现象的对策和方法,使这些省份的旅游业能够快速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旅游经济收益。

通常认为,一个地区应当获得和它的旅游资源丰裕度相匹配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即拥有较多旅游资源的省市应当有较快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较低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它可能是受到了“资源诅咒”的困扰;相反,一个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区若获得快速的旅游经济增长,那么这个地区已经摆脱了旅游资源的限制,是一个新型旅游经济地区;那些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的地区则为正常地区。

(一)“资源诅咒”的测度方法

1. 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为TR,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RI=×100(3)

其中,TRI表示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表示i地区的旅游资源丰裕度,T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小值,T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资源丰裕度的最大值。

2. 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IR,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RI=×100(4)

其中,IRI表示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表示i地区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IRmin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小值,IRmax表示所有地区中旅游收入增长率的最大值。

3. “资源诅咒”判定系数

一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IRI,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TRI,“资源诅咒”判定系数R为:

R=TRI/IRI(5)

其中,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大于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当R=1时,说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和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相等,两者发展相一致;当R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受到资源诅咒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其中,广东省的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为0,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为0.3864,存在较严重的“资源诅咒”效应;北京、江苏和浙江的“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大,说明这些地区的旅游收入增长率较缓慢,旅游经济发展平稳,虽然拥有较丰裕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资源并没有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其他的8个省份存在较弱的“资源诅咒”效应。

同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较好,例如贵州、宁夏、青海、和内蒙古这5个地区,“资源诅咒”判定系数较小,旅游收入增长率指数远远大于旅游资源丰裕度指数,说明这些地方的旅游经济发展十分旺盛,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四、结论

通过对旅游资源赋存与旅游收入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国家层面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具有并不显著的正相关性,省际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说明存在“资源诅咒”现象。

通过“资源诅咒”判定系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江苏、山东、浙江、北京、辽宁、新疆、湖北、河南、云南、黑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诅咒”效应,一些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经济呈现快速上升阶段,中东部一些发达省份的旅游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状况。因为“资源诅咒”理论是一个涉及时间因素的理论,所讨论的经济现象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可能本文选取的时间段较短,刚好选择在西部旅游快速崛起而中东部旅游稳定成熟发展的这个时间段,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了时间段选取的限制,无法精确地反应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的省份,但这并不能否认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参考文献:

[1]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06).

[2]姚予龙,周洪,谷树忠.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2011(01).

[3]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04).

[4]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05).

[5]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6]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10(08).

[7]吴必虎.旅游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篇3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游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某一类型的旅游经济系统所做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国情或地区情况不同,其旅游发展模式可能完全不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在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以及实现互利多赢等方面潜力巨大,也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根据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机理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发展规律,区域发展差距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自动弥合或自均衡的趋势,但是,市场在区域发展自均衡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宏观干预和调控对不发达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和相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和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及其关联的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据现阶段经济发展周期给定的市场条件和民族地区产业条件来确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增长和发展的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民族地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弱,产业结构化与高度化水平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限于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而言,我国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整体上起步较晚,属后发型产业发展类型。由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程度一般差异不大,所以存在发展特征上的共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着由资源、环境及社会历史发展水平等原因导致的起点、规模和档次的不平衡性,所以,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具有不同的选择。

2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其中,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及重庆等省市区,西北民族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3个民族省区以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我国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具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我国典型的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和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2.1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

不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不同的模式,其中影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因素主要有民族特色与民族知名度、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和决策者行为等。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从空间角度可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

2.1.1原地开发模式。原地开发模式是在民族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居住地直接进行旅游开发。为了便于游客充分了解或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地方政府或投资者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选取合适地段,建设以当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村、文化园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已经有所淡化的地方,为保留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便于游客参观等需要,也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民族旅游开发。在我国西南和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西北民族地区只是利用原生自然式的模式来吸引游客,而在西南民族地区,除了采用原生自然式的开发模式,原地浓缩式也有所运用,如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内的民族风情园。这种开发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人造景观靠近旅游接待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服务配套设施较好,既方便了游客进出,也有利于投资者的经营管理。

2.1.2异地开发模式。指在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大,旅游需求旺盛,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郊区,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等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路程领略民族文化。目前在我国民族地区,这种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是昆明的民族文化村。游客在民族村里,除了能够欣赏迷人的村寨风光,还能看到惊险的傈僳族“上刀杆”、万人欢腾的景颇族“目脑纵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妙趣横生的大象表演等,只要游览了这个村寨,就能大致了解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此外,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并综合考虑云南民族村的开发条件、影响因素等具体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强云南民族村的内在吸引力,实现以度假为主、观光与度假相结合的项目集群,形成适应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然而,这种开发模式在加工和复制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甚至会歪曲真正的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不适合采取这种开发模式。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中,民族旅游开发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体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适当形式,兼顾少数民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分配所得利益,以保证民族旅游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2.2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

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市场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①市场型发展模式。是指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市场机制对旅游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手段来实现,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配置,使旅游供求关系在不均衡一均衡一不均衡和不适应一适应一不适应的矛盾运动中实现。②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各时期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或通过相关产业政策来推进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发生在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力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以及需要在短期内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这两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上具有时间承续性。一般来说,旅游业处在发展初期的民族地区常采用政府主导型模式,通过政府与民众的力量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皆属于政府主导型。在这些地区,政府不仅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规范,而且还对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加以控制。因此,在这个阶段,国家产业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侧重于旅游供给。当旅游业发展进入成熟期或稳定期后,作为产业主导力量的政府将逐渐退出,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安排制定与实施标准和区域旅游形象一般营销等方向,市场逐渐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云南丽江、香格里拉,四川九寨沟等民族地区的旅游业都已经发展成市场主导型。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看不见的手”自觉地发挥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市场参数间接调节。在这个阶段,国家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市场需求。事实上,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模式都普遍存在,只是由于西南和西北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阶段方面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而使它们在存在范围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2.3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活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实现多元发展。旅游活动在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必然也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除了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之外,也对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笔者集中从当地文化和当地居民两个方面来加以论证。

2.3.1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生活地区的文化带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使得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引起文化上的变迁。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族旅游的开发有可能使这种模仿与习得的过程被中断、扭曲,从而阻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协调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在西南民族地区,东巴文化是丽江独有的高品位世界级旅游资源。它的绝大部分属于精神文化,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难度较物质文化及其他的物质性旅游资源更大,也要更为谨慎。近年来,云南省对东巴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越来越完善,已经根据东巴文化目前的状况与特点制定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原真性原则和效益原则。东巴文化作为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资源,不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对东巴文化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除了坚持以保护为核心的原则,还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既有利于东巴文化的保护,又有利于丽江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北广大民族地区,尚未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保护机制,需要在保护的途径和规划中做出进一步的工作。

2.3.2对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影响。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首先是基于当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也就是说,旅游业只有首先保证当地社区的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居民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旅游开发,更重要的是自身得到发展,从而永久地摆脱贫困。在我国,民族旅游发展所产生的收益在参与利益获得的群体中的分配形式在很多地区是不同的。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中,社区参与模式比较成功的是云南泸沽湖摩梭社区中里格村的租赁经营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外地经营者向当地村民租地,并由外来投资者出资筹建不同风格的家庭旅社的方式发展里格村的旅游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村民不用承担还款压力,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而当租期满l5年后,旅社和地块一并归还村民。这一做法不仅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同时,通过聘请外村摩梭人还能带动整个摩梭社区的共同致富和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村民的经营能力。但是必须要提高村民教育水平,给村民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社区旅游发展的决策当中;要保护摩梭文化在不损害当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传人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当地旅游业往更优的方向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参与程度较低,在个别地区,广大农牧民甚至基本上被排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之外,也有个别地区旅游投资商或企业组织与当地人民群众在旅游业发展问题中存在利益冲突。对于西北民族地区来说,广大农牧民是旅游发展的主体及重要的相关利益者。因此,只有让广大农牧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受益,才能使他们自愿合作,对民族文化资源产生保护意识和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和谐的旅游软环境,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好客度,增强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更好地发展当地旅游经济。

3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透过西南、西北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可见。虽然我国很多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3.1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产品开发缓慢

不考虑环境与社区承载力,对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的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仍然普遍存在。此外,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缓慢,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仍然比较粗放,客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因此,亟需处理好开发、保护、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定位,延伸其旅游产业链,更好地使发展与保护并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2旅游发展的调节机制分工职能混乱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最初是以政府主导型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目前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政府是一种垄断组织,而垄断条件下,任何组织都有可能丧失追求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的动力,因此,政府决策面临的不完全信息问题可能破坏帕雷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影响整个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前进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地处偏远的西南、西北等民族地区的旅游市场可能会因管理的缺乏和市场的不完善而受限制。政府、市场和企业等在旅游发展中的分工和作用混乱,尚不能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和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布置。

3.3旅游地生态环境管理落后

民族地区多为环境资源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加上区域性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加强地域旅游的生态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旅游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是无污染产业,而一旦旅游活动过于频繁,人流量过多,导致废物大量堆积,从而超越了当地自然环境的能力时,旅游活动的污染性质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它除了破坏当地自然资源,还会破坏当地的文化资源,从而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消极影响,损害游客的利益。

4结论

4.1实行“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开发模式

如在一些区域,可以对游客完全开放,允许将民族文化内容包装成旅游开发产品;同时设定核心区域发挥文化功能,尽可能保持该空间的独立性和封闭性,限制游客的人数,实施严格的民族文化保护管理模式;在封闭区域和开放区域之间设立缓冲地带,即半开放区域,作为商业文化和原生态文化的过渡区,实行控制性开发,使其基本保持社会生活的原貌。这种模式有效地兼顾了保护与发展两方面,在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也初见成效。

4.2实施“政府主导一政府规制一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产业发展初期,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协调区域内所有产业和部门,以提供结构合理和完整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当旅游产业发展的各类软硬件条件和设施都基本具备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观组织配置资源的功能,使企业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当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时,应辅之于政府的管理,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运行模式。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使西安、咸阳已成为供旅游消费者休闲度假城市中的佼佼者。咸阳市被授予国家级的旅游城市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咸阳市2007年接待了国内外游客1032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支45.8亿元,同比增长6%和28%。而2007年,国旅接待的44万海外游客中,超过1/3的游客都到过西安,仅五一旅游黄金周,就接待游客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7.41%,旅游税收11.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8家餐饮业实现销售2097万元,同比增长7.08%。这种以点代面的经济增长率,已使旅游产业成为拉动两地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产业。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两地逐渐形成了以文物古迹为主体的观光旅游体系,然而一成不变的旅游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有资料表明,在观光旅游人群中,到同一地方旅游两次以上的仅占21%,近几年来,两地虽然加大了旅游产品的结构调整力度,开发了度假休闲、商务旅游和红色旅游等多种专项的旅游品种,但主题仍一直局限在以文物古迹聚集带和自然景观聚集带,其旅游结构本质上仍属于观光旅游,很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再投入。所以,西、咸两地的旅游业与全国旅游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相比较,其经营状态和旅游税收处于滞后状态。为了拉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新世纪伊始,西安市政府和咸阳市政府达成了共建西、咸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两地资源共享、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此前提下,两地旅游业也应强强联合,制定双赢策略,在保持稳固发展的传统旅游项目的同时关注旅游市场的热点,蓄势开发那些具有健康元素和田园文化元素的旅游新品种,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北京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必将引发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旅游热,从而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奥运商机,这种以体育为平台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效应无疑将对全国的GDP的增长系数产生有利的拉动,为此西、咸旅游业应抓住北京奥运商机,投资开发奥运概念旅游新产品,吸引中外游客,向世界展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种和品牌。这种借“势”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将会使西、咸的旅游产业驶入旅游大市场的快车道。

“发展是硬道理”,面对新一轮的历史发展机遇,西、咸的旅游业应携手走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困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上放在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对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规划,优势互补,并对开发新的旅游品种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管理目标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消费观念,提高旅游市场的占有率,同时亦要加强招牌性旅游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会展业、广告业和各种媒体宣传西咸一体化旅游的整体优势和旅游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喜来:《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2]张鲲:《关于我国开展体育旅游的市场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3]柴晓钟:《奥运北京新动力》,《市场报》, 2001.10。

篇5

(一)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及财政收入。乡村旅游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当地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都与农村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进行乡村旅游活动,必然少不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所以,由旅游“六要素”所带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也必然得到发展。农村居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为游客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与物质需求,同时也使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得到增收,农民自身的收入增加的同时也相应促进了当地财政收入。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升级。今年中央一号首次提及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乡村旅游无疑是最好的融合器,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催生了休闲农业的全面繁荣;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可以带动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车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能拉动文化、信息、金融、商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

(三)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村就业率。农村人口的就业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及农村产业链结构上,可为区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另外,向乡村旅游产业转移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常会比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的收入更多。因为农民在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利。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而这类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共性,它们的改善也意味着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后,农村区域内更易获得投资,投资又将吸引消费,再配合各种措施宣传,提高景点(区)知名度,如此乡村旅游可以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五)乡村旅游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独特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文化资源属于乡村旅游中的特色资源,相对来说,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持久,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乡村文化资源被开发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借助这些文化资源,乡村区域的知名度得以提升,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消极作用

(一)扩大区域内居民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会改变农村区域原有的经济结构,即原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受到旅游业的冲击。由于旅游业对从业者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基于区域内居民素质和能力不同,使得区域内居民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差异很大,这势必扩大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引发的较大的贫富分化,这将引起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不满,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区域经济的风险。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区域内居民解决不了,将会交给外来投资者来经营。外来投资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大肆修建别墅、餐馆、旅舍等设施,许多农村用地被占用和毁坏,这可能会造成传统产业的消失,使那些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农村居民面临失业的危机。

(三)社会成本上升。乡村旅游者相对乡村居民而言,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在乡村的消费会占用相应的资源,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这样会使得当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使得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有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惠,而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成本的上升又会导致在区域内的其他投资需要更大的支出,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扶持原则。政府部门应引导乡村区域居民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对于不具备旅游潜质区域内居民的开发热情,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以避免他们不理智行为所带来的损害;而对于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区域,则要积极鼓励当地居民进行有效开发,并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扶持。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由政府出资对乡村区域内居民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增强其经营乡村旅游的能力;第二,对无力投资旅游设施建设的居民,政府部门需要对其提供信贷支持,相对来说,低息或贴息小额项目抵押贷款是比较合适的;第三,对刚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政府应考虑税费方面的优惠;第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改善乡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道路、桥梁等,为旅游开发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不仅可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参与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参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如接待服务服务、餐饮服务等;间接参与指参与与和旅游有关联的产业活动,如养殖业、食品加工、纪念品生产等。

(三)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只有一部分乡村居民参与其中,而没有参与的居民也要承担社会成本的上升及旅客的打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区域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区域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才能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公平分配旅游收益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四)乡村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开发的乡村性原则要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保持和体现乡村性特色,住宿产品和餐饮产品都要求具有当地乡村风味,其他旅游产品要求有广泛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深入到乡村居民之中,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能够不受损害或受到尽可能少的损害,以使旅游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依托,只有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6

好客山东休闲汇的源起

首先,强烈的社会需求。因为休闲已经成为时代的需求,它有三个方面。第一,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了休闲时代,从国家旅游局到各地市都在普遍认同从观光时代进入休闲时代;第二,休闲是人们的新诉求和新期待;第三,休闲已经成为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如何满足人们的新期待作为执政的方针和长期发展的重要的工作重点。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休闲汇的整个推动过程当中,于冲局长专门做过一个报告,提出劳动是光荣的,休闲也是光荣的,劳动是生产力,休闲也是生产力的概念。这是对社会需求的一个崭新展示。

其次,《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出台。在全国各省区大型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品牌的推广过程当中,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特别是省政府的名义出台基本文件,山东还是第一个。所以,《山东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出台成为最直接的一个动力。这是全国第一个从省级层面来讲专门来指导休闲发展的一个政府纲要,应当说这在全国是一个巨大的首创。

再次,旅游行业的使命感和文化自觉。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有个感受,就是旅游产业的发展,肩负着三大使命:第一推动经济发展,第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是传承和创新社会文化。此外,他还有社会和文化职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文化发展、服务经济进步。

所以,这是好客山东休闲汇决策的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使命。从文化自觉来讲,旅游业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这两年走了两大步,休闲是对中华民族休闲文化的全面继承、创新和发展。

休闲汇的体系构建

休闲汇在三个月的组织过程中主要的体系构建。从总体发展来讲,首先,休闲汇就是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全民休闲发展纲要》是第一个以纲要形式颁布实施的全面休闲促进性文件,这个文件提出了休闲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权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实际是旅游业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

其次,是完善的社会动员体制。一、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如《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鲁政发(2011)30号和《转发省旅游局国民休闲汇活动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1)98号。二、建立机构。此次,由32个部门组成了大规模的,在山东近几年的活动史上,除了全运会以外的重大活动,重要的是12个部门的参与推出了以休闲汇为主题的休闲活动。比如,农业厅推出了“乡村休闲、利农惠民”活动;文化厅开展了小剧场话剧节,它是10月31日闭幕;省体育局开展了“全民健身休闲”精品项目,动员了一千几百万的各行各业的职工参与活动,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一种督导体制。这些活动实际上是提出了或是组建了良好的平台。

再次,形成全民参与的运作机制,构建最大的社会平台。从这个“汇”是汇集了景区、社区、城区,聚集了城市和乡村等各方各面。所以,可以高度概括为这样几个层次:汇集了资源,汇集了部门,是汇集了活动。这个汇还展现了四大板块,一是休闲主题周,二是休闲系列活动,三是休闲购物打折季,四是各项活动的评选。这四大板块构建了休闲汇最丰富的内容。我们推出了品牌标识体现了休闲的元素,表达了汇这样一个丰富的内涵,并且用三原色概括了生活丰富多彩的特色。那么同时这个主题口号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健康和幸福作为休闲的主题的这样一种特色,就是健康休闲、幸福人生。

第四,就是构建了完善的休闲体系。从休闲汇推出开始,就打出了九大休闲产品体系。这九大产品体系就不多讲了,像烟台的启动仪式别具一格,把游轮和休闲汇的启动放在一起,体现了新创意、新的产品空间和新的特色,并评选了三个一百,奠定了休闲汇的三大要素。休闲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吃、游、购、娱这些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三个一百构建起永不落幕的全民休闲汇。它不仅是一个品牌,而且会是一个长期的生活活动。所以,政府把休闲、娱乐和景区融为一体,纳入一个体系。

休闲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首先,巨大的引导价值。它在培育消费概念、引导消费习惯、引领文化消费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是继贺年会节日文化品牌后的产品集群品牌。那么济南市依托休闲汇推出了“济南一日游、海纳天下客”这样一个活动。

其次,它实现了三个价值,一是社会价值。构建和谐社会,满足广大人民丰富精神生活的热切愿望,是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的。二是经济价值。促进产业调整,促进城市转型,扩大就业,火了景区,富了农民。仅黄金周国庆7天时间,全省共接待游客3694.6万人次,同比增长22.4%;旅游收入250.8亿元,同比增长25.3%。三是文化价值。通过健康休闲,形成具有齐鲁特色的、能够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新的生活方式。

再次,产业的融合功能。休闲产业的拉动远超越了旅游产业本身,休闲产业的范围比休闲更广,休闲产业的融合能力比旅游产业更强。如,蒙阴的农家乐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农业的收入,休闲产业成为了主流。产业功能的放大,使社会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第四,促进文化的创新功能。“好玩,是指喜欢休闲,乐于休闲。玩好,是要玩的有品味,玩的有文化。”山东的休闲汇就是要创造一个休闲的环境,通过休闲汇来传播、弘扬、创新休闲活动,让大家在休闲当中自己去体会,并从中得到收获。《论语・先进》中写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各地在休闲文化创新方面,如水浒旅游:从观光产品到文学名著产品,如水浒餐饮等;遍布山东的旅游演艺活动等。

第五,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休闲城市建设和城市休闲功能的完善,是休闲汇带来的一个结果。那么从园林城市到卫生城市,再到休闲城市是对城市终极功能的回归,这种城市功能的进步,实际上休闲汇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引领。另外城市休闲功能完善,通过管理能够取得城市管理性质的提升。

总结一句话,旅游引导休闲,祝愿休闲汇成为真的旅游文化休闲盛筵。

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55-03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2014]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和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1]。当前,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功能的深入认识,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现代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够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也能够调整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平衡。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众所周知,体育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心剂。体育旅游市场在体育产业占有重要份额,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消费空间、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一、生态旅游与体育旅游内涵解读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是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接受环境教育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3]。体育旅游与其他休闲旅游一样,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4],不同的是以体育为要素,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新兴产业形态。从生态旅游视角将生态、体育与旅游三者结合的旅游形式,有助于扩充体育产业的类型,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绿色、生态、健康发展。

二、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旅游受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因素制约,存在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行无节制、超容量开发与管理混乱等现象。

(一)生态旅游开发混乱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业余时间的相对增多,释放或者解压身心是现在人们的假日首选。旅游恰恰为人们提供了减压释放的时空环境,也就促生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假日游,人喜欢走到大自然去亲近泥土的芬芳,去听山泉水的律动,去听鸟儿的歌唱,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而生态旅游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并发展日益增快。但是,在催生生态游市场开发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专家、学者热衷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习惯于文字范本的规范或者说框架结构思维,以期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域风情、项目特色、人文环境的差异,生态旅游的发展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为此,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5]。在利用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用经济收入回馈、爱护、修缮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管理与服务意识匮乏

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各个方面的资源开发与发展受到诸多的门槛限制,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立法滞后、规范不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6]。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理论支撑与政府实践策略支持,再者,高校对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没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导致现有人才队伍思想懈怠、管理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等经营管理问题。加之,我国公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态意识不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破坏、设施设备毁坏等问题较多,有的旅游者甚至骑在塑像的脖子上拍照等不文明现象,缺乏对旅游者违规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教育。因此,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培育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要根据我国地域宽广、特色不同、区位差异等实际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促进和提升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三、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它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7]。体育旅游的开发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旅游开发所能获得资金多少决定着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体育旅游开发的目的、开发的手段,又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就体育旅游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来说,是尽可能使现有的体育旅游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潜在的体育旅游得到充分的发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但是,体育旅游客观存在的形式是各不相同和千差万别的,其体育表现的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在体现经济利益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更要认识到体育旅游的开发应具有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是体育旅游开发必须要考虑的基本问题[8]。

野外生存是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几年来,野外生存运动已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了广大中青年消费者的青睐,挑战自我、磨炼意志,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开发一些层次高、项目定位准、线路精致的体育旅游景区,能够对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反之,则不利于开展。野外生存大多都是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沙漠、高原等复杂的地域,这些地域也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需要专业的运动装备才能实现野外生存,而这些装备又是体育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体育旅游使中青年户外运动爱好者远离都市的喧嚣与嘈杂,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洗涤净化心灵的过程。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体育传统,各地区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因而对于增加体育资源数量的开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带动户外运动实物产品与非实物产品的销售,推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体育消费。所以,对体育资源的外延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开发方法。低级别重复建设,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导致体育旅游者在选择上受限。

四、生态旅游为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条件

我国有着1 072万公顷的湖泊和水库面积,28万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面积,9 491万公顷的森林面积,32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面积和95.59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流域面积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来自体育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收入的支持,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例如冰雪、漂流、徒步探险、草原生态旅游区等[8]。所以,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环境,这一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9]。体育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健身健体的本位,同时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体育旅游不仅仅是简单游山玩水、观赏比赛、参与比赛,而是通过体育这个名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例如体育服装、鞋帽等产业资源开发,这不只是单纯的体育内部资源开发,它同时也会带动区域交通、住宿、餐饮一系列的经济收入。这种收入反过来可以投入到对环境的改造、修缮,环境变好了就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体现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的互补性。体育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的健康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的旅游活动,是现代人寻求释放压力的一种新的选择[10]。体育旅游借助体育资源所得经济收入,也为民俗风情传承保护、体育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二者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五、构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闭性的,挖掘和开发区域内与区域外经济联动,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11]。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引入高水平赛事为陕北的黄龙县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2]。黄龙县通过引入体育赛事,使比赛项目与地方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省内外人士前来领略黄土高原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体育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力作用,进而拉动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

国际性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具有参与性广、影响力大的独特作用[13]。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而是将平面媒体、数字媒体、广告宣传策划、体育服饰等都纳入进来,一次知名赛事活动囊括了诸多关联产业的参与,也促M了关联产业的经济收入。各地区根据自身先天资源优势,实现“体育+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依托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休闲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相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健身、旅游于一体,把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经过引入“体育”变成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开创地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开发保护新局面。

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和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体育资源,充分、有效和合理地把稀缺的体育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体育生产中去,实现旅游促销费,消费拉动经济,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服务人类。打造“体育+旅游+生态”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品牌,是旅游、体育、生态深度融合的一步[14],这种生态、体育、旅游三者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健全体育旅游产业政策法规,推动展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盘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亮点[EB/OL].中国网―体育中国,2015-12-03.

[2] 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部署体育旅游发展[EB/OL].中国地产网,2016-12-23.

[3] 赵元顺.祁连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J].群文天地,2012,(9):30-33.

[4] 季娜娜,段婵婵.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SWOT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3):56-61.

[5] 张玉杰.我国生态旅游探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8.

[6] 高欣.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7] 杨广站.浅谈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124.

[8] 钟晨.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9] 张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10] 张洪海,颜振兰.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旅游发展的关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6).

[1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

[12] 蒋涛.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1.

篇8

(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宁乡 410614)

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60-04

作者简介:姜赛飞(1974—),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省宁乡县职业中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途径探索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26);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引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衡阳为例”(项目编号:2011C023)

生态文明教育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但讨论的重点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个方面:要么着重在生态文明教育,要么倾向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人是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以扬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获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应是全国一盘棋,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为了获得旅游利润,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虚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存有速利主义倾向,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

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篇9

关键词:旅游; 区域差距; 经济增长; 敛散性

作者简介: 周文丽(1979-),女,博士,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旅游经济。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旅游业因其在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或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实业界对旅游经济影响的重视催生了学术界对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并成为长期以来研究的焦点。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是旅游经济效应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受我国旅游业发展特征及国外学术界旅游经济效应研究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有关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省市层面上探讨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判断旅游业在一地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二是从全国或省际层面上探讨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见。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必然会阻碍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旅游具有空间流动特性,这种特性是否会将财富由富裕的地区带向贫困的地区,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旅游业的发展能否成为中国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途径?这正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1997年~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影响。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相关的旅游学术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相关文献综述“收敛”是反映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经济学概念,其实质是考察一些结构相似、初始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或地区在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发展之后,其人均收入是否会趋同。在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国外大多数学者得出了旅游业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结论,但也有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旅游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

Williams和Shaw(1988)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旅游发展能促使财富由北向南、由富裕国家向贫困国家分配,对该地区的经济收敛做出了贡献。因此,从区域角度考虑,旅游可以使经济发展由经济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地区,可以作为减少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一种手段。Petrakos和Saratsis(2000)基于α收敛、β收敛及回归分析,探讨了希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结果表明,拥有适合旅游发展的资源是影响该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因素之一。EugenioMartin等(2004)使用1985年~199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拉美地区国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能促进中等收入或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能促进拉美地区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但对于发达国家却不一定。Soukiazis和 Proena(2008)基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β收敛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旅游发展对葡萄牙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旅游发展在对葡萄牙地区人均收入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会加速其收敛速度,弥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均衡。因此,在旅游业供给能力得以改善的情况下,旅游可以作为促进葡萄牙地区经济增长的另一种选择。Proenca 和Soukiazis(2008)基于Barro 和 SalaiMartin的条件收敛假说,利用面板模型,结合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探讨了欧洲南部国家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及意大利四国1990年~2004年间旅游对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是一个影响该地区经济收敛的重要因素,旅游对改善四国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Liargovas等(2007)以希腊51个州为案例地,构建旅游发展指数来评估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结论显示,与具有较低旅游发展指数的地区相比,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指数的地区能够从社区支持计划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即旅游发展不但无益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反而会加剧区域贫富差距。这一结论与欧洲利用旅游促使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政策相悖。Pessoa(2008)以葡萄牙波尔图、阿尔加维、米尼奥—利马等地区为例,对葡萄牙区域经济增长战略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地区与外部市场脱离,存在老龄化、外向移民、缺乏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等突出问题,因此,优先发展旅游的战略对区域经济收敛没有太大影响。文章还认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单靠旅游业难以实现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均衡发展,在依靠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其他竞争因素。3收敛假说新古典增长模型用技术进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差距,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落后经济体比发达经济体具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它能在一定时期后赶上发达经济体,使经济的发展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理论把这种可能的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收敛。经济增长收敛主要有三种假说:σ收敛、β收敛及俱乐部收敛,β收敛又分为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

从变异系数的大小来看,全国31个省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在0.6~0.7之间,变异系数最高,就全国范围而言,各省市间经济增长的差距最大;东部地区各省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在0.4~0.5间,差距次之;西部和中部地区变异系数在0.4以下,差距较小。从变异系数的变化来看,全国31个省市人均GDP变异系数先升后降,总体趋于上升,说明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有所扩大,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东部地区变异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各省市经济增长差距的变化并不明显;中部地区各省市人均GDP变异系数有小幅下降,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有些许缩小,经济增长有收敛迹象。西部地区各省市人均GDP变异系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部地区各省市人均GDP差距扩大,经济增长趋于发散。

4.2旅游收入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在探讨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各省市人均GDP差距及其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各地区旅游收入与人均GDP的关系。1997年和2010年分地区的全国31个省市旅游收入及其排名和1997年、2010年各省市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见表3。由旅游收入的相对位置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省市,其旅游收入排名也较前,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等人均GDP排名较后的省市,其旅游收入相对位置也较后。与人均GDP呈现出的梯度分布特征一样,我国各省市旅游收入大体上也具有东、中、西的梯度分布特征,说明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考察旅游收入与人均GDP的相关性,我们计算了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各省市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1138、0.1613、0.6208及0.3804,相关系数显示各地区人均GDP的变动与旅游收入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中部地区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西部、东部和全国,进一步说明旅游收入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来看,1997年~2010年间我国各省市旅游收入增长较快,1997年各省市旅游收入总计5311.4亿元由于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的不同,31个省市各年旅游收入总和不等于全国旅游收入,因此,5311.4亿元为31个省市旅游收入的加总。 ,2010年达到37236.6亿元,增长了601%,年均增长16.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内各省市的旅游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9%、20.9%和23%,年均增长率的均值均高于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均值,旅游发展促进了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就各省市旅游收入差距及其变动来看,全国范围内,1997年青海省旅游收入最低,只有1.3亿元,广东省最高,为812.0亿元,是青海省的624.6倍。2010年青海旅游收入仍然最低,为49.7亿元,江苏最高,达到3788.4亿元,是青海的76.2倍,差距明显缩小。因此,13年间,与人均GDP差距变化趋势不同的是,旅游收入差距有了显著的改善。

5.1模型及数据说明为了进一步探讨旅游发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本文接下来利用条件收敛方程做进一步分析。方程以各省市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为因变量,以实际人均GDP的初期水平和实际旅游收入为自变量,将实际旅游收入看作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条件变量引入方程中,其具体方程如下:ln(yi,t/yi,t-1)=γi+blnyi,t-1+clntoui,t+μi,t(3)式(3)中,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于不同的稳定状态γi,即方程具有不同的截距项。如果收敛系数b

5.2估计结果分析如表4所示,表中前半部分是绝对收敛方程的估计结果,后半部分是引入旅游收入后的条件收敛方程的估计结果,同时对两个方程进行估计有利于我们更为直观地比较判断旅游这一条件因素对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5.2.1全国样本估计结果分析由表4绝对收敛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b>0,绝对收敛系数为正,绝对收敛假说不成立,说明1997年~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是发散的,发散速度为3.33%。进一步验证了前文σ收敛得出的结论。旅游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由表4中条件收敛的估计结果反映出来。估计结果显示,旅游影响系数c>0,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旅游收入每增加1%,人均GDP增长率会提高0.0089%;在收敛方程中加入旅游收入后,收敛系数b仍为正,但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发散速度变慢,发散速度由原来的3.33%下降为1.95%,说明旅游发展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也具有积极影响。

5.2.2次级样本估计结果分析东、中、西部地区次级样本的估计结果见表4,绝对收敛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东、中、西地区的收敛系数均为正,且检验相当显著,b>0,绝对收敛假说不成立,说明1997年~201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呈发散态势,东部和西部的结论与前文σ收敛得出的结论相同,中部的结论与σ收敛的结论有所不同(不同的可能原因参见后文结论部分)。EGLS估计结果表明,1997年~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分别以2.32%、3.13%及3.32%的速度发散,西部地区差距扩大趋势较为明显,其次是中部和东部。条件收敛结果显示,收敛方程中加入旅游收入后,东部地区的收敛系数b变为负的,即加入旅游收入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由发散变为收敛,收敛速度为 1.09%,说明旅游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影响;中、西部地区的收敛系数b虽仍为正,但均有了明显变化,据收敛系数计算的两地区收敛速度由原来的3.13%和3.32%变为2.33%和2.79%,即,加入旅游收入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开始以2.33%和2.79%的速度发散,说明旅游发展虽然未使这两个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收敛迹象,但却减缓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发散速度。东、中和西部地区旅游影响系数c西部地区的旅游影响系数c可能受到截面个数少及时间跨度短的影响,未通过t检验。 均为正,说明旅游收入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旅游收入每增加1%,会使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提高0.0266%、0.0064%和0.0031%。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是发散的,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日益加剧。旅游发展对全国、东、中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旅游对全国及各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具体见表5。

参考文献:

[1]Barro R 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106(2):407443.

[2]Barro R J,SalaiMartin X.Technological diffusion,convergence and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7,2(1):126.

[3]EugenioMartin J L,Martin M N,Scarpa 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A Panel Data Approach[Z].Fondazione Eni Enrico Mattei,Working Papers,2004:26.

[4]Islam N.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11271170.

[5]Liargovas P,Giannias D,Kostandopoulos C.An assessment of the Community Support Framework(CSF)Funding towards the tourist sector:The case of Greece[J].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 Studies,2007,7(1):4766.

[6]Petrakos G,Saratsis Y.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Greece[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0,79(1):5774.

[7]Proenca S,Soukiazis E.Tourism as an Economic Growth Factor:A case study for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J].Tourism Economics,2008,14(4):791806.

[8]Pessoa A.Tourism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the Portuguese Douro Valley[J].Revista Portuguesa de Estudos Regionais,2008,(18):5575.

[9]Soukiazis E,Proena S.Tourism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of regional growth in Portugal:A panel data analysis at NUTS Ⅱ and Ⅲ Levels[J].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2008,7(1):4361.

[10]SalaiMartin X.Crosssectional regressions and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4,38:739747.

[11]Williams M,Shaw G.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estern European experience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8:111.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篇10

一、引言

旅游业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新型发展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作为了一种重要的力量。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为其他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餐饮业等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景点较多的地区,强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的旅游产业也在不断的向国外进行延伸。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满足自身的最为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精神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及相关渴求度日益提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旅游业的最初起源于二战过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世界较为发达的国家中,旅游业占的比重较大,根据相关的统计,早在上个世界80年代,旅游业就已经在当前较为发达的国家成为了一种发展较快的产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在最近几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拉动作用,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本文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为例,研究旅游业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旅游业发展的所带来的经济功能分析

根据经济学相关的角度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分析,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对物质进行观赏所形成的,消费者可以有偿的对文物进行观赏,从而可以进行消费,使消费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方式有利于对产品的生产资金进行积累,可以使游客从传统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游客的心情得到愉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及相关的方式,进而在愉悦的旅游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具体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促进当地及国家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有一个地区发展至另一个地区。第二,对于较为贫困的地区而言,可以结合当地自身所具有的旅游特色,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结构化发展,形成一种结构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来促进当地经济能够进行顺利正常的进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劳动力,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这种旅游业工作。可以对旅游行业进行调查,首先,一年内不同出游次数的顾客在旅行社服务创新个性化要素方面的重要性期望认知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次,预期出游目的不同的顾客在旅行社服务创新概念性要素和个性化要素等创新要素的期望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次,出游了解信息途径不同的顾客在旅行社服务创新营销性要素和技术性要素等创新要素的期望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再次,关注服务要素不同的顾客在旅行社服务创新保障性要素和移情性要素等创新要素的期望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不同出游形式的顾客在旅行社服务创新个性化要素和移情性要素等创新要素的期望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第三,旅游业能够加快农业的发展,旅游业带来了顾客对当地土特产进行购买的能力,从而可以促进当地在农业加工方面的发展。

三、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为主导作用,使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依赖于单一化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旅游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带来的是单一化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同时是一种良好的产业的发展观念与发展理念,能够促进经济较快较好的发展。它带动了相关的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例如在服务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是旅游产业相关化的发展,如果游客到本地区进行旅游,一定会在本地区进行住宿,提高这种餐饮方式与生产化的发展水平,作为一种较快的发展理念,游客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对自己的旅游路线做出适时的调整,因此,也需要有关部门适时的向游客反映景点的旅游状况,不断的提高旅游信息产业的信誉度,应及时的向有关部门反映,根据游客的情况,适时的调整对策,加强空港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方位,不断的提高旅游产业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及相关的方式,进而在愉悦的旅游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产业也是一种较为密集的旅游型产业方式,通过不断地加大劳动输出的方式,改变更加优质的劳动力,提高产品的有效型。同时,可以将国内旅游与国外旅游两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打造品牌旅游计划。结合我国旅游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较为贫困的地区,应加大财政的投入,努力通过发展经济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种较快的良性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旅游行业的良好较快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