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会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谐社会的本质

篇1

[关键词] 社会资本;政治治理;和谐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之道应该是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为其根本目的,而和谐社会的形成依赖于有效的政治秩序、良好的政治治理。然而以制度理性为主要形式的政治秩序建构并不是自足的,没有与其对应的社会基础的支撑,政治秩序无法有序、有效运行。社会资本就是这样一种支撑政治良性运转的社会基础。目前社会资本和治理理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的关注,虽然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对于探索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之道、构建和谐社会,社会资本和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社会资本与治理理论的渊源及意涵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解析力的概念,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近十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新的解释范式来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会主席阿里简德罗·波提斯认为,社会资本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学者涂尔干对群体生活的强调,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自在的阶级与自为的阶级的区分。[1]尽管社会资本的思想根源由来已久,但运用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第一位对社会资本进行相对系统的现代性分析的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他提出了三种资本形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并把社会资本界定为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布尔迪厄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和探讨,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进一步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和阐发,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纳德·伯特认为社会资本不仅是交往者所拥有的资源,同时也是交往者的社会结构,从而提出了“结构洞”理论。奥斯特罗姆则将社会资本分为狭义的社会资本观、过渡的社会资本观以及扩展的社会资本观,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资本与制度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而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的贡献则在于将社会资本概念扩展开来并运用于政治学领域,使这一概念成为众多学科的流行术语。帕特南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令人信服地指出,民主政府在面对强力的公民社会时更负责任、更有效,与等级制的零碎组织或委托人结构相比,超越社会分裂而依水平状态组织的自愿社团更可能培育较广范围的社会合作,加强互惠关系,并因此更容易“使民主运转起来”。[2]帕特南将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综合上述观点,不难发现,社会资本概念的各种界定在基本内涵上是一致的:社会资本是指保证社会运转效率和社会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制度性的社会关系结构。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影响与治理理论的出现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的治理理论是“一套十分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思想体系”[3]。西方治理概念涉及的最核心的问题是权力多中心化,由此引发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过程互动化和方式协调化的诉求。其产生的背景是,“面对全球化的国际事务,以及日益活络的社会互动和高度复杂的公共问题,过去强调政府角色、国家干预的‘统治’典范,己然无法充分回应人民的需求以及有效地因应危机的发生,因此,一个超越传统政治学架构……的‘治理’典范就在理论与实务压力下酝酿而出”[4]。治理是相对于“统治”提出的概念,现代意义的“治理”是“世界银行在1989年发表的报告中面对非洲国家公共治理的危机而提出的,后来成为指导公共行政改革的一种理论基础”[5]。根据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一个任何组织、公与私管理共同事务的各种方法的总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的供应可以由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承担,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要从传统的政府垄断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社会各单元(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共治的局面。

对公民社会的关注已成为治理方面文献的一个共同主题,世界银行最近立场的最有新意的部分就是关注公民社会对于发展的意义。“善治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它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要求公民的积极参与,其基础就是公民社会。”[6]“公民社会基本被定义为非政治性的不受国家任意干预的民间团体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其共同性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前提。”[7]任何一种治理都要结合规则和契约。“建设一个世界社会和政治共同体的必要性要求我们自觉地制定共同的规则,因此要建立一个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一个社会的基础越具有契约性,就越能体现共同生活的愿望。”[8]公民社会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在于它构筑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确立起了独立个体性、个体自创性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原则。[9]“契约在其自身不断发展、]进的过程中,逐渐凝炼成了具有平等、人格、独立、自由、人权、诚信、协作等人文精神的契约理念。”[10]

通过对社会资本与政治治理的内涵进行解析,可以发现社会资本与治理理论都是强调一个实现良好治理的公民社会对于自由民主制度的意义,参与、信任、互惠、美德等等是社会资本与治理理论所推崇的基本理念。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考量,社会资本与政治治理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

二、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建构要求我们重视社会资本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在寻求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治理之道。然而,几乎全球范围内的每一种治理方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失效或政治危机,突出表现为:社会信任度的降低,政治权威的流失与合法性不断遭到质疑。社会阶层冲突与社会不公平感的蔓延。传统意识形态的定型以及个人与社会的日益疏远等。而治理危机最核心的表现是当下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困境:社会资本的缺乏或者供给不足。就连堪称现代民主国家之典范的美国也出现了标志社会资本衰退的“独自打保龄球”现象(罗伯特·帕特南语)。当代中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从政治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最直接的内涵应当是良好的政治秩序或有效的政治治理。然而,正如亨廷顿所说的“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一些薄弱环节,随着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社会阶层分化与利益格局的调整诱发了政治不稳定因素。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利益多元带来了社会分层问题。阶层分化所导致的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形成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和摩擦,这种阶层之间的差距和摩擦的加剧就会危及社会的政治秩序。社会阶层分化现象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差距仍然会不断拉大。社会分化的差距拉大强烈要求政府的有效政治治理。

其次,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度较低导致政治参与失序。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能够自由畅通地表达自己对价值分配和公共利益的意愿和选择,从而介入政府的政治过程。如果信息通道缺失或制度化程度低下,社会冲突就会发展成为恶性积累,最终给政治体系形成压力。我国当前政治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一旦参与渠道被阻,各种挫折感和不满感就被强化而导致政治失序。

再次,社会期望和社会满足之间的差距弱化了对原有政治权威的认同。在我国转型时期,改革的非“帕累托最优”效应以及利益分配的不均,使利益受损的社会群体感到不满,社会期望和社会满足之间的差距使其成员相应产生挫折心理,可能出现由不公平感所导致的行为失范,并有可能弱化对原有政治权威的认同,从而给政治秩序带来负面效应。

最后,转型时期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导致道德失范,影响政治稳定。社会阶层分化使社会结构趋向丰富和多样,必然会形成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现阶段各利益群体价值观念的冲突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整合,降低了社会内部的有机性程度,妨碍了社会的整体进步。

上述问题和矛盾的大量涌现正是社会资本危机的集中体现,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阻碍。治理危机就其本质而言,即是社会资本危机。如何化解危机,考验着政府的能力,也是和谐社会构建能否成功、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培育社会资本是当代中国实行治道之变的前提,也是治理危机得以消解的根本途径。

社会资本有与“第一生产力”之称的“科学技术”相似的特征,它一经渗透到政治秩序的各内在结构要素中去,也必然能推动政治的有序运行。福山就认为,社会资本对社会的繁荣以及所谓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但是它的最重要影响力不在经济生活中,而在社会和政治生活方面。社会资本能够培养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公民对政治的信任度高说明合法性程度高,相反,合法性程序就低。一个社会如果形成了公民对制度的牢固信任传统,就能维持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社会资本有利于公民形成价值认同,培养起公民的宽容和妥协精神,允许与自己不同的信仰和意见的存在,不同群体和集团之间就不会形成根深蒂固的仇恨,当争议发生时,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妥协;社会资本能培养公民的政治合作与参与品质,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了渠道,成为影响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

实践已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快慢,不仅取决于该国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个体素质,还取决于连接个体人力资本的社会资本的质量。社会资本雄厚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比较迅速;社会资本薄弱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比较迟缓;而社会资本缺乏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仅停止,还可能倒退。社会资本的有无、多少已经成为一国能否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必须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社会资本问题。

三、社会资本与政治治理:互相促进与相得益彰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造就出大批具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引发社会结构迅速变化,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增加,对现有的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使以“统治”为特征的政治体制转向“治理”。作为一种公共管理模式,治理因其科学性、民主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而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文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治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管理,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民间社会。没有一个健全、发达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里的治理理念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资本与政治治理二者是一种相互制约和依存的关系。“充裕的社会资本储备往往产生联系紧密的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是现代自由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12]丰裕的社会资本储量,为政治治理创造了优良的土壤和环境,而良好的政治治理,则培育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加强相互信任和合作,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

首先,社会资本的信任是政治治理的支撑点,良好的政治治理是社会信任和合作的持续保证。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社会信任是一种态度,相信共同体内其他人的行为或周围的秩序符合自己的愿望。它与政治关联密切,通过控制人们行为来整合社会资源,有利于政治制度的架构,并且维系着政府治理行为趋向规范而强制,确保政府绩效。但这种信任不是靠政治统治通过自上而下的野蛮的强制手段来获得,而是公民以社会组织为单元,在长期的公共生活交往中自然形成的,因为相互信任的合作便于减少交易成本和解决集体运动的困境。专制的政治统治则不依赖信任和认同的秩序,一方面铲除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另一方面又打击和取缔社会中间组织,使专制政治权力直接监控臣民行为和猜忌,人人自危。此外,政治治理能培育公民社会的公民精神和公民意识,保护公民权利,激活社会组织的自治力和独立性,从而促进公民的社会信任,扩大公民的参与网络。

其次,社会资本中互惠互利的社会规范是政治治理的前提,良好的政治治理是互惠、规范的正式制约机制。由互惠形成的规范是一个相互信任和紧密合作的整体秩序,反映了群体内的公共利益取向。由于这种制度化的规范涵盖着爱、忠诚、奉献、尊重、友谊以及恨、愤怒、恐惧和嫉妒等复杂情感,所以,“人们都是在基于社会认同的权威性规则来行动、思考、感觉的自我组织”[13],从而有利于增进社会成员的行为可预测性和组织的凝聚力,容易取得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认同,政治必然具有较强的合法性基础。但互利互惠的社会规范形成的秩序有其自身的脆弱性和局限性,需要政治权力的有效参与来协调社会组织间的关系,需要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来捍卫正常的社会秩序。良好的政治治理反映着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强固了公民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互利互惠的社会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

再次,社会资本的参与网络有利于政治治理行为优化,而良好的政治治理则有利于健全和扩展公民的社会交往网络。每个个体、群体、民族等都有自我膨胀的本能,这是生命体及其承载的一切事物的本性。政治权力同样会形成自上而下垂直的惯性势力直接渗透到社会底层,除非遇上外在抗阻力,而作为社会组织的存在形式,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则随着组织活动在水平运动方向自主扩大,二者因运动路径和作用力大小各异而不断相互冲突和倾轧,从而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形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形态。要确保社会群体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自由、平等、独立不受侵犯,国家有义务维系社会组织间的协调发展和增进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资格和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社会组织通过公民参与的网络来制约政治权力的实施深度,均衡其实施强度和监督其运作宽度。同时,优良的政治权力运作,更可能促进公民参与网络的健康发展,增加公民社会中社会资本的总量。它是在制度化的框架下低成本而高效地运作,它在社会层面的目的是维持共同的安全和稳定,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和自治,培育社会中间组织在相互冲突和合作中成长;在公民个体层面的目的是保护公民参与的权力和权利,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公民精神以及公众对政治国家的义务。

四、以培育社会资本为向度实现和谐社会的政治治理

良好的政治治理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撑,而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则在政治治理的引导下才能积极向“善”发展。社会资本的培育是累积的结果,也是政治体系刻意安排的结果,社会资本的培育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尽量为政治的运转创造一个适宜的社会基础。“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症结真正的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二者之间没有形成适宜于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14]当代中国培育社会资本就是要把公共生活的秩序重新奠定于社会而不是国家或者政府的基础之上。

第一,增加“信任”社会资本的存量,促进公民社会发展,从而界定政府治理的边界,实现多元主体的政治治理模式。在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是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行政无限扩展的“全能政府”,政府职能囊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所以,就当下中国的治理实践来说,迫切需要政府摒弃权威主义治理理念,树立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治理理念。重点是处理的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治理的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即从以政府为唯一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转向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为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社会各阶层制度化、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商机制,推动政府能力的转换与提高。这可以促使政府及官员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利益,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可以增强政府及其官员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由此,政府的公信力、亲和力自然会得到提升,政府的良好形象亦将树立,因此也有助于增加“信任”社会资本的存量。

第二,以社会资本理念,催生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促进政治实体关系的和谐,实现有效的政治治理。和谐社会还须具备和谐的政治实体关系。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要素为各政治实体的政治行为的展开奠定了互动、沟通和合作的心理基础。社会资本催生公民意识,培养了公民的宽容妥协精神。公民意识是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参与合作意识等。这些为各政治实体的政治行为的展开奠定了互动、沟通、合作的心理基础,在政治合作过程中,各政治实体普遍遵循着彼此认同的互惠规范,为实现各自的政治目标,他们反复博弈以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反复博弈的过程必然能够培养各自政治实体之间的宽容妥协精神,这种宽容妥协精神对政治实体关系的和谐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促进政治治理的有效性。

第三,加强制度的有效供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实现良好的政治治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这在一个狭隘和封闭的社会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节约社会交易成本,但从现代社会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不利于形成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和稳定的行为预期。我国在体制转型时期出现了制度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当下必须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通过社会的制度体系将社会统一协调为一个整体,使其成为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第四,加快民间组织和公民社团的健康发展,促成“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和转化,实现参与型的有效政治治理。社会资本的土壤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以私人领域、志愿性民间组织、公共领域、社会运动以及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和宽容精神而展现着现代社会生活。汉斯·科尔曼认定:“社会资本被看作是公民社会的黏合剂。”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正式的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威权,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从一定程度上说,民间组织体系是凝结社会资本的网络和社会资本发展的表征。为此,面对我国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问题,要加快民间组织的发展,首先,政府要放松对民间组织的管制,要看到其在公共事务和实现政治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快规范民间组织良性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引导民间组织合法、快速、规范发展;再次,民间组织内部要形成合理的结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 A.Portes,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J].Annu.Rev.Sociology, 1998,p. 2.

[2][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6,203-204.

[3][4]陈钦春.治理的语言与转折:系谱学观点之剖析,铭传大学2005国际学术研讨会[ED]mcu.edu.tw/department/ pubaffair.

[5]张康之.公共行政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p.346.

[6]俞可平.引论:治理和善治[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7][14]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1).

[8][法]皮埃尔·卡蓝默.高凌瀚译.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2005.60.

[9]Obert leach,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M].New York: Palgrave, 2001

[10]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下):契约理念在公法中的确立[J].法学评论.2005(1).

[1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96,380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相互竞争,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转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现代信用体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2008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 法律机制 法治

一、民主与共和法律机制的构筑

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源泉,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民主政治是社会的政治保障,这主要是因为民主政治最为根本的特征是国家所有的权利都归属于人民,在整个社会当中人民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民主政治是一个程序政治,这也是当前民主在程序价值上的有效体现;民主政治是一个平等的、自由的以及公众参与性质的政治,各个政治主体的参与以及对决策的影响,使得法律以及立法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当前民众最为本质的利益以及共同的意志;民主政治是一个整合政治,民主是社会所发明出来的相对有效的整合机制,所谓的整合就是要进行兼顾以及协调,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整合的方式使得社会与人真正达到统一,使得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进步达到有机结合;民主是一种相对宽容的政治,宽容精神在核心上就是要体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化,使得整个社会能够实现和平相处;民主政治是权利决定权力的政治。另外和谐社会也离不开共和的存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人民共和是一种象征,共和精神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

二、尊重以及保障人力和人权的法律机制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就是要将人作为中心,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最终和保障人权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最为本质的特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筑的需要,只有对公民的权利以及人权加以尊重以及保护才能使得我国人民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地去学习以及创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怎样对弱势群体加以保护是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在人权的范围之内的,对人权的保障以及尊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对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保障,将其利益上升到人权的高度,对其处境加以关注,要进一步保障其生存的环境,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

三、激活创造以及活力的法律机制

对于和谐社会来说,其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会,是一个讲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机的社会,首先,要对人们自身所具有的物质利益加以保障,要不断激励人们对物质利益不断地进行奋斗与追求;其次,要对私有产权以及产权的关系进行确认和保护;再次,要承认以及保护相应的知识产权,要对科学技术加以解放和发展;最后,要进一步推动与保障制度的创新,要进一步降低交易的费用。

四、公正合理协调利益的法律机制

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公正而又合理地对利益加以协调是一基础性的问题,当前社会中存有利益关系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没有处理好,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在群众最为需要的领域中投入比较低,比如说教育、卫生以及社保等方面,尽管我国的GDP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人民生活的水平却没有同步提升,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农民以及工人来说,其自身并没有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我国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样就会使得社会不公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这样的现象往往涉及到了我国公民最为基本的权利,比如说基本的人权、发展权以及生存权,这样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收入不平衡造成的,再就是因为政策上的失衡导致的。为了能够对这些利益进行更加公正以及合理地调整和平衡,防止出现利益格局失衡的现象,首先要对多方面的利益机制进行良好的而又及时的反应,使得社会多个阶层以及群体能够更加顺畅的表达自身的利益,总的来说就是要遵循四个最为基本的原则:一是要做到尊重以及关怀的原则;二是要做到增量改革的原则;三是要做到公平的机会均等的原则;四是要在多元化的利益重叠的结构之中保持政府的中立原则。

五、重建社会信用法律机制

对于和谐社会来说,应当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诚信是当前和谐社会在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法律基础以及道德基础,只有秉承诚信,才会使得人和人之间能做到友好相处才能真正使得人与人之间做到真诚相待,才能真正建立良好而又完善的人际关系。但是当前我国的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对此问题加以解决,首先就是要针对当前市场上所出现的问题加快速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及长效机制;其次要真正打造和树立政府信用;再次就是要重建法治信用,要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建立和维护对法律的信仰以及尊重。

六、维护天人和谐以及生态平衡的法律机制

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不仅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当前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样的生态危机转而会对人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将自然当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对自然做到合理的利用,真正建立起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得和谐社会的建设应当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进行的。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的建设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在新世纪必须要走的发展道路,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问题都会与法治紧密相连,法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言,应当积极处理好人、社会以及自然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机制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条件。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图书馆要充分体现自身优势为创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提供学习平台、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服务。  

 

任何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三者协调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倍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与和谐文化的内在联系 

 

现代竞争,主要表现为为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教育程度,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和谐社会的诸多方面以文化形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出和展示,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和具体方式。 

 

二、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成果、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教育、科学探索、文化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履行社会教育及文化传播的职能。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图书馆是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导向性展示平台 

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谐文化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与战略目标。图书馆要注重积累并传播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成果,升华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激励力,促使人人自觉服从并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2、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成立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给我们信念和力量,使我 

们意识到价值和使命,给我们经验和智慧。图书馆可发挥社会文化财富保存者和社会教育、知识传播者的功能,真正体现图书馆作为社会大众深造进修、终身教育的“没有围墙大学”的功用。 

图书馆的知识收集和存贮,包罗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能满足社会民众多层面、多角度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提供其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体现了和谐社会和文化的公平和正义 

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条件,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大众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无论贵贱、贫富、年龄、性别或城乡差异,都有权利和机会,公平地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利用,公平地享有人类积累和文明文化资源,以达到学习求知、掌握技能、休闲娱乐、愉悦身心的目的,体现了和谐有序、公平自然的氛围。 

图书馆是汇集了在大量文化知识的场所,集中了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汇聚了古今社会、科学发展的精华,在进行社会教育及传播文化时,利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文馆藏资源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宣传先进文化,升华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中的具体举措 

 

图书馆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提升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从而融入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1、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服务和谐社会和文化奠定基础 

一个和谐的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在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倡导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公平公正,进行有益沟通,多多换位思考等等,形成尊重理解和关心鼓励的良好互动体系,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交流整体。 

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具体地说就是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扩大服务职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要注重服务的多样性。重视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类型多样化,满足读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2、以资源共享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建共享正在变为现实。开展文化信息服务工作,实现资源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共享,实现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和谐文化和社会提供有力的知识保障。 

 

 

3、拓展服务功能,以利于和谐社会和文化的长足发展 

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式,可以实现馆藏文献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实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先进的文献管理模式,先进优良的技术为图书馆优质服务备下前提条件。只有不断地运用现代新技术,才能使图书馆持续强劲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和文化的进步获取支撑。 

图书馆不但要方便读者。还要能够吸引读者。扩大读者服务内容,加速知识的传播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服务都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图书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满足人们渴求知识的欲望,不断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是公众终身学习获得精神食粮的能源所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慈武.《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新理念》[j].图书馆,2005(4): 

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26- 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主要是针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关系不和谐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协调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十分艰巨的深层次改革任务的顺利进行和改革目标的实现,对于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的意义。

一、社会与“和谐社会”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学科,与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关系。

1.社会的涵义和特征

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则是社会的中心要素,人类正是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结成了社会。”

因为社会是是相当数量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的特征是以人的活动为主体:“(1)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 (2)社会是以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3)社会是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 (5)社会是有具体形态的。”

2.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如果说,社会稳定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形式上的特征的话,那么“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在社会稳定本质上的特征,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虽然这些资源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矛盾也会比较小,和谐社会容易建成。”

“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前进,社会规范会更新。更新后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整体前进的推进器。”

“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社会结构是人搭起的架子,社会规范也是人制订的,一句话都是人运筹起来的。运筹得当,兼顾各方,兼容并包,各得其所,人与人和睦,人与社会融洽;运筹得当,方能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而言的。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关注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研究及提出解决社会失调、失衡等社会问题的对策。所谓从社会学角度看问题,正是从良性运行和协调的角度看问题。

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问题

我们从系统论的观点知道,合理的结构联系,能使各个部分的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达到最佳。具有合理社会结构的社会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结构的功能相加之和。社会各个部分的最优化,不一定能达到社会整体的最优化,而社会整体的最优化,也不简单地表明社会各个部分的最优化。

“冲突论认为社会系统运行不可避免地伴随出现紧张、失调和利益冲突现象。不和谐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任何一个社会只要在发展,就会产生社会结构本身各部分的发展失调问题,就会产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失衡现象,也会出现社会各个部分运行中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某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1.在近十几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中产阶层-白领阶层,“目前他们还被认为是‘中国不成熟的中产阶层’。其表现主要是其生活方式、文化素养、社会声誉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觉悟)、自觉的阶层意识和阶层性心理识别还不够高,还欠发展。这本不是大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阶层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但是,这种社会阶层状况,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工程框架中,就是应该予以注意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社会角色地位、财富状况和社会权力,都使他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状况下,人的心理是紧张的,活动的频率极高,意识的变异也迅速,这就造成人们的紧张、浮动、烦躁与焦虑的心理状态。这是不稳定状态,欠安全状态,是社会和谐的隐患。

3. 社会作为家园而保护、保证人们的安定、祥和、温馨的生活。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分工也逐步趋于细密化,一定程度的利益分化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秩序出现了混乱。例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合理等不公平现象的存在;社会公共管理者问题,下岗工人、农民和农民工、老年人、各种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员。

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激发社会活力。所谓和谐是社会在发展中、进步中建立新的体制、新的机制过程中的和谐,和谐不是僵化的、绝对的,不是绝对没有不和谐,而是在不断解决不和谐的过程中趋向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就是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和谐,这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1.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1)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的和谐,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各阶层之间和谐的具体的、个体人格化的表现。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

(2)人自身的“自我和谐”。自身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和谐体。现代社会没有绝对的孤立的个人,每个人的自身和谐,是全社会的和谐的个体人格化保证。

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时期,暴富心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懑心理,投机取巧心理等等,都是现代社会心理症候,也都是和谐心理的、健康心理的敌对因素,因而是破坏和谐社会的个体因素,是和谐社会的威胁。因此,社会的人保持其自我和谐,是很重要的。

2. 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冲突的出现,寻根究源最终只能归之于社会利益的不平等占有,它是社会冲突产生的前提条件。但社会利益的不平等占有不会直接产生社会冲突现象。”

(1)“就资源配置方面看,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是为了使社会成员能够多赢互利,使社会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处理。”还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其他再分配制度建设。

(2)从本质上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使得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具有了正当性。对利益的追求一直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但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是一柄双刃剑,需要秩序的规范,而秩序则有赖于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民主法治与诚信友爱就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道德的精神支撑。作为在制度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民主法治与在道德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诚信友爱,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社会相对公平正义的基础上,调节人们的社会心理。“以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与宽容、仁爱、温良恭俭让等精神指导人们的思维言行;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必须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有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政治、精神上的和谐。

3.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需要改变一直以来对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要既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又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保护自然、养育自然、敬畏自然。这样,人类与自然才能保持和谐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协调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的利益,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和谐社会”蕴含的整体性思想,要求我们看问题具有全面性,不要以单视角的方法只看到问题的某些方面而遗漏了另一些方面,仅仅看到了局部而忽视了全局,仅仅照顾了部门而忘却了全体。因此,在社会发展中,要考虑到使社会结构的部分的目标与功能服从社会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增基主编.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5,(2).

[3]邓伟志.“和谐社会”的浅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第12卷第2期

[4]彭定安.和谐社会:四维建构社会关系的和谐诉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考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第7卷第5期.

篇7

关键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如校园组织结构要素、教育环境、教师间人际关系、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方面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即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校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传播与发展,要使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在中学大学阶段和未来发展中获益,就要时刻改进小中大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评价、考核中重视程度的不平衡,搞清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内在联系。要制定实行有益于思想品德好的学生规定。目前,奖励品德优秀学生的涉及面较小,像中小学“三好学生”升学考试加分、免试入学的优势只局限在一小部分人,这与作为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的学校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方面,和谐社会可提供和谐校园建设所需要的持久动力,公平公正、和谐友爱的社会能够给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提供思想和智力的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践行。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心和尊重他人。再是,立足学校角度,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营造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而和谐校园实现这些目标。从学校的总体发展而言,构建和谐校园有助于完善学校自身的发展,实现软件硬件兼顾建设。和谐的环境有利培养美好的品德、激发人奋发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对培养合格人才的有着重大意义。

2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建设和谐校园。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近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一切教育都要以人为本。如同上文所言,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关心和尊重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使师生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是要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不良风气,加强校园人际关系建设,坚持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全面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深化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办学的效益最大化。和谐校园在培养团结力量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效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建设和谐校园。

3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篇8

1.1和谐法治思想更加关注人的尊严与人的幸福的需求把人的尊严与人的幸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作为指导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发展是和谐法治思想的宗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法治来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让每一位公民的正当权益都能切实得到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为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应当尊重社会成员的独立人格,让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能够得到保障,让社会成员能有平等的机会去充分发挥其能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的多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现代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为指导。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宗旨,义务的设定和履行都以维护公民的一定权利和利益为目的,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制约权等使公民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公民的利益得到切实实现。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因此,我们说只有法治才能从根本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能够依靠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2和谐法治思想更加注重人文法治环境的构建注重良好的人文法治环境的构建,主要体现在将人的解放、尊严、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将民主、公平、宽容作为法治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人们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的愿望,公平、正义、有序、自由、平等、效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意,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只有实行了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只有真正当家作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故和谐与法治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的统一结合代表社会主义发展的成熟。社会主义社会成熟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同时又是完善的法治社会。和谐社会要求物质文明的建设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协调一致,要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协调一致,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是全面而又可持续的,所以和谐社会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广泛的领域。但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法治为中心,要求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公平正义,人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个人能够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人文法治环境,需要以和谐法治思想为指导。

2和谐法治思想的价值

2.1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法治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式,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都依法管治,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是凭借法律这种公共权威的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依靠人格的权威或当权者的威严,更不是依靠亲情。它要求把坚持法律至上、树立法制权威作为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国家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任务、职权、活动范围和程序,以及国家机关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即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组织国家机构体系。法律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调整者,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要无例外的接受法律的规范以及约束。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法律规范,规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积极引导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法律正是通过对各种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来确认、保护和促进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的,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平安、稳定,可以通过法律这种特殊的调节手段,制定出能够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法律规范。通过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让人们信仰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2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思想保障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包括: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合理的分配,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不断得到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使社会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平与正义正是现代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法治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应该更准确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用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法律来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利益格局等经济问题,让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用法律来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司法公正等问题,使人们生活在一种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之中。这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法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和价值构建。

篇9

关键词:体育;和谐社会;体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16-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全新概念,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由自然秩序向社会秩序、由个人和谐到全体和谐、由原始和谐向现代和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渐变演进,而且还反映了当代中国由传统经济学范式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变的深刻的、科学的革命。[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1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决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期,尤其在当前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因而,现阶段怎样认识体育事业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1) 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2) 体育促进和谐社会个体的健康,并能协调社会生活情感;3) 体育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并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最后,体育促进价值取向的转移,如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质,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因此,长期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等。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和谐社会的建立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实践证明,经济是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它是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逐步繁荣起来的。因而,和谐社会的建立能为体育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其次,和谐社会的建立也为体育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体育运动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稳定。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相互尊重,呈现出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社会各部分协调发展,社会良性运行的局面。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会呈现出蓬勃生机,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2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与影响

2.1体育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与作用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关注人性的拓展和不断完善,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的实质就是追求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显而易见,人文精神作为体现着人对自身自由本质的一种积极价值的取向,它的弘扬和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大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具体来讲,体育人文精神是作为人文形态的体育精神,它是身体运动技能和优秀的人类品质通过人体得到的一种精神升华,是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精神内核”,包含着体育和人文的双重内涵。体育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1) 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精神资源。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被全世界人民广泛认同,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具有普适性的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人文精神就是和谐思想。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体育即和平”、“参与比取胜重要”等观念中蕴涵的“和平精神”、“参与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要素。这种人文精神同“更快、更高、更强”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竞争精神”、“奋斗精神”同等重要。[2]此外,奥林匹克精神,如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等,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中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2) 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平等”的体育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与理论支撑。《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 中就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3]因为只有首先促进人的发展,才有可能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向良性的、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也正好道出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心环节――人的和谐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奥林匹克主义所强调的是容忍,是共处,是整个世界的和谐。在体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受有参加体育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不公正都与奥林匹克格格不入。 3) 体育运动是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体育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是人的本质最深刻、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人主观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体育运动能带给社会、带给人类一种观赏的魅力和一种精神的动力。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就是精神文化生活和素质境界的提升。体育运动之于每个社会个体,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人们在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中,使人乐在其中,从无悔倦;在运动竞赛的观赏中,最能解除人我之间的藩篱,达到物我一体,人我合一的境界,这是最典型的人际和谐状态。[4]此外,体育人文精神汇聚了人类创造的全部智慧和崇高理想,涵盖了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并通过体育文化的理想世界使其得到张扬与升华。

2.2大众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健康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现代健康的观念中,健康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方面。当前,四维健康观的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今天人们所追求的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的和谐完美状态。因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物质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心理压力过大为中心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工业化、信息化这些现代文明加速了人的异化,加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疏远和隔离,导致了种种“文明病”的产生,给人们造成抵触、恐惧、怨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使人们身心时刻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各种心理疾病迅速上升,亚健康人数的比率也越来越高。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亚健康率高居全国榜首达75.31%,上海、广东紧随其后,分别为73.49%和73.41%。[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健康问题非常严峻,如果再不有效遏止“亚健康”、“文明病”的蔓延,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个体的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个体的全面健康,社会也就不完整,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性的发展。以休闲、娱乐增进身心健康为宗旨的大众体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文明与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积极影响。实践表明,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展休闲、娱乐体育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良好的价值功能与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促进和谐社会个体的健康。这是全民健身的根本任务,也是体育健身的本质属性。自我国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倡导休闲、娱乐体育以来,人民群众的体质不断得到增强,亚健康比率逐步得到抑制,部分地区呈现减小态势,人们的健康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体质的增强、个体与社会健康状况的改善,又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 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解决后,对生活质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专注自身的健康素质,以及对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的需求增长。实践表明,全民健身与娱乐、休闲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又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还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它具有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功能,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3) 改善社会人际关系,调整缓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和良性互动。现实中可以经常看到,当有些局部利益和个人矛盾冲突没有协调处理好,就会引起社会更大范围的波动,甚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大众体育在改善邻里关系,协调人际关系中起到积极的、的作用。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优良个性品质,且在培养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功能,它能有效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

2.3竞技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体育运动的“游戏规则”揭示了社会的基本原则。体育运动大多是通过一种竞技、比赛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的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同时具有教育的功能,以及激励动力机制的作用。体育运动为社会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财富”。这种“文化财富”具体来讲,那就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学会运动竞技场上的“游戏规则”,要求人们按照诚信、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等原则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使得社会全体成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机制,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从而使激励动力机制能更持久、更广泛、更正常地运行并发挥作用。体现激励动力机制作用的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在观念上充分地反映了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无障碍地显现其作用,并使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4]体育运动水平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辱,而且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往往能牵动亿万民众的心。每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每一次夺得金牌,都激发出广大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它使民族感情得以抒发,爱国热情得以张扬,民族自信心得以提高,使民众之心融为一体。在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中,一个体育代表团就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化身,这种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争光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渗透到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就成为人们为现实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的力量源泉。

2.4学校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与坚实基础。学校体育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与生活理念,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以全局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纪律的优良作风。同时,体育运动还能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与吃苦耐劳的优良个性品质,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能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态度积极,生活充实,对学生心理健康及个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呈现在校园文化中。通过有组织的校园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人际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快乐地度过余暇时间。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力、凝聚力、荣誉感等。而以上这些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5体育产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

体育与经济结合,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结合,对发展生产力,促进商业、贸易、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展市场经济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逐步面向社会。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逐步普及,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体育作为一种投资,逐步被人们接受。许多企业、团体、个人涉足体育市场,兴办经营性体育运动俱乐部,举办各种商业性体育比赛,体育初露产业端倪。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体育产业对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在继续发挥其生物、教育、政治、娱乐等功能的同时,体育的经济功能也日渐显著。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产业,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部门,已为我国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尽管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但我们坚信,随着体育的进一步产业化,体育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更大的贡献。2) 表现在增强劳动者素质方面。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身强体壮、身心健康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身心素质对一个人成功与成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现代化生产,自动化程度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就很难发展生产力。体育运动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健康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状况的综合反映。对个人而言,健康是个人智力、体力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基础。对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3) 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职工的素质,工作的效益和企业的利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育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出勤率与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扬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4) 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健身、休闲等需要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步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特定的功能。体育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需求和欲念,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实践表明,体育产业还是一个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结语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文体育所追求、所推崇的理想境界是与上述和谐社会的特征一一相对应。因此,当今体育以其特有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和谐社会发展日益重要的环境优势。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实践证明,文化软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民主法制建设,越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越有利于体现人们的诚信友爱,越能反映出社会的活力,越能实现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也越有利于其产业经济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看待和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态势,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刻认识体育事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确实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自觉促进体育经济与人文体育精神的融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体育经济和体育文化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先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J].金融信息参考,2005(2).

[2] 郭讲用,沈.体育人文精神的有限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05(1).

[3] 卢元镇 马廉祯.追逐奥林匹克的精神――读奥林匹克[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4] 董杰.体育运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思想精神资源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5(1).

篇10

关键词:儒家“和”文化;传统武术;功能

一、儒家“和”文化的产生及内涵

拥有璀璨文明的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也缔结出丰硕的精神文化果实。虽然经历了战乱颠沛,历朝兴亡,华夏子孙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将这笔物质、精神财富沿传下来。儒家“和”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一是人伦和谐;二是天人协调。其中人伦和谐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天人协调是说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弘扬和发展儒家“和”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来讲意义重大。

二、儒家“和”文化对传统武术的润泽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中国传统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他们之间源与流的关系铸就了中国传统武术抹不去的儒家思想烙印。无论是儒家思想对传统习武者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唤醒,还是由于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和”文化对传统习武者的强势教化,儒家“和”文化思想都不可避免地会渗透于中国传统武术之中传统武术教育把现代的和谐观念纳入其中,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多了一个生活情趣和精神寄托。

1.形与神相“和”。传统武术的形神相“和”还表现为习武要注重内外双修。内外双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形神兼备,使习武者无论是从形体到精神,还是从技术到意识,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磨砺和提升。在传统武术的习练中,内与外是相互依存的,“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如偏执一端,均为等而下之者”。传统武术对内外双修及形与神俱的钟情,是受制于儒家“和”文化的规定而形成的。当然,这也是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技进乎道”的内在要求。以其外而达于内,完成身心和谐之真,才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技与德相“和”。以仁慈、忠厚、善良、爱心等为内容的传统武术武德,渊源于儒家“德”的思想,符合“儒家性情敦厚”的品格。对于传统武术而言,高深技艺是与习武者人格力量的促进密不可分的。人格是技艺的前提,而不是对功夫运用的限制与规范。习武者的技术练习过程和其他的日常生活,都是自身人格的历练,也是成就人格的一个过程。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做人与习武,都是对宇宙大道的证悟,都是对人的本性的回归,两者本质是“和合”统一。现代和谐社会建设,更需要传统武术的教育来改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完善社会人的人格。

3.武与义相“和”。儒家弘扬“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的精神。武术是重正义、求侠义的。武是义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义的成就者。传统武术的这种武与义相“和”,渊源于儒家“和”文化的思想。我们开展传统武术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武,从而成就现代社会的义,以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作贡献。同时,和谐社会的发展,也为传武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三、传统武术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增强人民体质,而且有利于发展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传统武术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总是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它不仅可以丰富当下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传统武术的技击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武术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人与兽斗、人与人争战的时代,技击始终是传统武术的本质属性。从武术的发展史来看,传统武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人们进行武术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还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素质,在危难之际可以防身自卫。

2.传统武术的明德思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既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倡导社会公共道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培养公民的道德,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传统武德的精华,使之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样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培养社会诚信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也必将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3.传统武术经济意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传统武术习练,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传统武术是健身、养生、娱乐康复和祛病延年的有效方法。同时,传统武术的经济功能还在于,由传统武术的习修而隐藏的健身修身效果,所蕴含的潜在经济效能,即通过传统武术的习修,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增强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