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影响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总体得到了稳步增长,时至今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广阔。因此,我国仍然面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农村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缩短城乡差距,解决以上问题,关键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是加快城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从数量上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了农村人均自然资源的实际占有量,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工业、农业人均经营规模的提升,在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仍然是农民,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重视自给自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下,当然不会产生较强烈的消费意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式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在改变农村人口自给自足消费方式挤出上,刺激农村的商品消费意识。例如,近年来,贵州某乡的多数农村劳动力纷纷在城镇上买车买房,通过彩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种形式购买家用电器或者进行其他消费,为该乡的經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推动农村经济消费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贵州省某市在加快建设过程中,除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户籍管理等民生发面加强政策,还树立了3至5年形成交通畅通的道路体系,树立形成在城镇地区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为中心,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农村经济体系,全力建设领先全国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

作为连接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是大型、中型城市的“辐射和缩影”,新型城镇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城乡结合、产城互动。这一城镇模式不但可以接受来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可以确保多种信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物流资源输入到农村城镇中,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带动广大农村经济接收最快、最新的经济信息,提升农村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城镇具有集聚效应和吸引效应,城镇周围辐射的农村地区的生产资源和生产劳动力向城镇靠拢,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效益,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获得高于农村成倍甚至数倍的经济价值,作为交通枢纽、生产要素的枢纽,新型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场所,是贯彻一乡一村一体化的支撑,建设新型城镇能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三)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我省仍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扩容提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是促进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城镇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体系健全、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发挥黔中城市群和区域城镇组群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重点关注的、与广大农村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民计政策,也是中央始终不渝贯彻“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只有不断总结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成全,焦雷.基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4):112-114

[2]高利,杨子明.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3):245-248

[3]邓小华.城镇化建设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8),(3):98-102

篇2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8年开工的3.5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600亩土地治理项目;开工建设5.2万亩高标准农田,比去年新增1.64万亩;推进2000亩绿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预计明年三月份完工。

2.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今年全县粮食播面59.09万亩,粮食总产29.02万吨,比2018年增长400吨。其中:水稻面积56.64万亩,总产27.71万吨(早稻面积18.84万亩,总产8.21万吨;中稻面积17.46万亩,总产9.29万吨;晚稻面积20.34万亩,总产10.21万吨)。

3.主导特色产业发展良好。①绿色有机产业。“蜂蜜”成功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1个,达到126个;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②富硒产业。出台了《全县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9-2021三年规划)》,目前全县共发展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5.22万亩,“姚勉状元粮富硒大米”在第四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富硒好米”称号。③中药材产业。全县目前有中药材面积约1.7万亩,其中今年新增1.01万亩,10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

4.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出台了《县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实施办法(试行)》,对全县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奖补。规范提升特色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125家,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果蔬、油茶、中蜂、清水养鱼、花卉等产业,辐射带动1615户贫困户增收受益。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为3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第一桶金”。

5.农业招商引资取得质的突破。成功引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蔬菜产业基地,总投资2.8亿元,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蔬菜产业基地423亩,工程进展顺利;引进正宜农业发展蔬菜、中药材产业,已落实50亩蔬菜育苗基地和1500亩种植基地;引进客商发展中药材种植、红糖加工项目,已初步落实基地面积2000亩。

(二)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大美生态建设。

6.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行政村规划和自然村村庄调查和村庄分类;以“三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在春节、清明、国庆、中秋等节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习惯;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新开工建设12个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和2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厕所改造任务的90%以上,改厕数18561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县加快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着眼“有人看护、有钱维护、有制度管护”,探索建立全域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落实长效管护资金。

7.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19年,实际开工建设376个新农村建设点,较上年新增179个。全县新农村已拆“三房”12.31万平方米;改路114.4公里(主干道、内主干道、入户便道);改水9892户;改厕9205户;改沟42.17公里。全县新农村建设点规划第一批设计已完成100%,第二批正在规划中;启动2020年新农村建设点的申报、建设。

8.秀美乡村建设再添荣誉。先后打造了10个秀美乡村示范点,累计创建了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3个。、成功入围第二届“十大秀美乡村之锦绣村”。启动新一轮秀美乡村建设,安排秀美乡村建设点8个,总资金2525万元。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控良好。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等多项节肥技术和统防统治综合应用,全县农药、化肥施用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严禁秸秆焚烧,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10.推进土地流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颁证面积40.7万亩,加大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宣传力度,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9.02万亩,流转率达46%。

11.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已经结束,并通过了市级验收,共有1974个单位开展清产核资,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87亿元。农村集体清产核资数据全部录入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出台《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12.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集体流转或利用机动地、荒地、水面和村庄整治、宅基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结余土地及其它可利用的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集体经济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空壳村”全部“破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有175个,占全县比例81.39%。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小而全,缺乏龙头带动。稻、竹、油茶、中药材、富硒、果蔬、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都有一些,“三品一标”产品也累计认证了117个,绿色(有机)原料林基地面积达26万亩,富硒土壤面积有85万亩,一些产品的品牌和品质在行业内也比较认可,且有一定的美誉度,但缺乏重量级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产业和市场。

(二)工作任务重,统筹协调事项多。统筹协调的“国字号”工作任务有两项,即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省字号”工作任务有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6类123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任务7类24项,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重点工作任务8类10项。三项共计重点工作任务21类157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70多个。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改革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各地政府出台了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惠农政策,并且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但是,在农业经济实际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限制条件,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农业技术装备和科研水平较为落后,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分配,导致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应抓住根本,立足实际,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而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以上。2020年,我国农业经济增加值已超过8万亿元,占全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25%。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计,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逐渐深入,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管理模式老化、管理人才缺失、管理政策过时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1]。为了精准施策,必须分析并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现存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农业经济管理将农业与经济、自然和科技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规范农业生产活动,提高种植规模和种植技术,增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专业性,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收益。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帮助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农业经济管理停留在政策、制度层面,管理体制不健全,经济增长与现实需求存在差异,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用体制、机制保障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因为如果体制、机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将直接影响到执行者的执行力和推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1.2农业经济管理者对政策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较低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易操作的指导性管理措施,提出了许多惠农经济政策[3]。在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基层农业经济管理负责人重业务、轻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在现实工作推进中没有将相关措施落到实处,甚至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1.3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人来具体操作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要求,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在农业经济收入指标中。地方政府和乡村直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太理想,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储备比较薄弱[4],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甚至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导致人才无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限制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限制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6个方面精准施策,解决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短板,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2.1转变管理思维,由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首先,建立现代农业管理思想,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中推出的有关农业政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融合“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验优势,建立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改变农业经济机构,提升地方农业经济水平。其次,转化农产品生产方式,由简单加工走向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拓宽农业经济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5]。借助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和市场化

了解农业经济发展信息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前提。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部署更先进的设备,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为农业机制和管理系统提供适当的支持。各级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区域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6]。地方政府还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通过人才工程加快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农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知识水平,促进区域农业向更大的产业规模发展。

2.3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技能是提升农业经济的前提。各乡镇要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队伍。重视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团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合理的制度,切实调解矛盾,鼓励农民表达诉求,保障农民权益。要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化政府的服务和经济职能[7]。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资金的管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清查,对村干部开展离任审计,通过加强区域农业经济治理成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4采取规模化农业管理模式

集体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整合资源集聚农民的力量,实现了集体联合生产,是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中扩大规模和提高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相比,农民集体集中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率。同时,集体化生产方便在乡村中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实现集体富裕。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更能迎合市场需要,方便农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大型企业将当地农产品作为基础原料,既解决了销路,又提高了农民靠农业生产致富的积极性。

2.5完善人才队伍晋升机制,拓宽人才队伍建设平台

各乡镇要建立干部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在农业经济建设中表现优异和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才搭建晋升平台,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通过民意测评和层层推荐,将他们吸纳进村“两委”队伍中,继续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对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作出巨大贡献且工作成效显著的农业工作者,上级组织部门要派专人定期进行考察调研,将这些农业工作者专门建档,以“一人一档”的方式跟进了解。在年终考核后,将表现突出的干部纳入各镇党委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畅通激励和提拔机制,最大程度鼓励农业管理人员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2.6积极创新管理方法

建立农业专业机构,设立热线咨询电话,结合当前资源,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开发相关门户网站,要求专家学者定期在网上解答疑难问题,为农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定期农产品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对农户提供点对点的技术培训、现场教学和科技示范等服务,提高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的储备,帮助农户应对突发的农业种植问题,在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篇4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农村建设

1.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坪头村;灾后重建;发展模式

凤仪镇坪头村位于阿坝州茂县县城西岸,距成都188公里,国道213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该村90%以上的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通村道路全部毁损,农业收入几乎为零,直接经济损失达257万余元。在灾难面前,凤仪镇党委、政府及坪头村两委会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奋力爬坡,抢抓被列为全州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就近、就地、分散和原宅基地重建”的安置原则,按照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村庄规划要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加快推进发展新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绩,树立起了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一、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做法

坪头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551户1824人,是一个典型的羌民族聚居村。现有耕地1200余亩,主产甜樱桃、枇杷、葡萄等特优水果和无公害蔬菜,2007年该村农业总产值为17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羌民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村庄布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幽雅恬静的桃源风情的整体布局。

(一)理清思路,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坪头村两委班子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打破简单原样复制的束缚,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思索长远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考察学习了云南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地城乡统筹、城乡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后,大家深深地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农业难以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坪头未来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出路在哪里?几经反复,最终确立了依托毗邻茂县县城、国道213线横贯全境和九寨、黄龙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发展以乡村酒店、农家乐、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游的灾后经济发展模式,立足实际培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思路确定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定位。茂县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谋划坪头村发展,倾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中转、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高地”。错位思考后的产业发展模式,高点定位后的跨越发展目标,引领灾后的坪头村在废墟上崛起,稳步迈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二)因地制宜,高标准规划发展布局

该村在重建中,始终坚持“科学重建”理念,切实做到整体推进。一是根据三个自然组的区域特点,合理布置产业发展结构,以离县城最近的坪头组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小组的发展。具体的规划是:坪头组全力打造以乡村酒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目的地;波西组,根据县上羌城的打造,建设为以羌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和餐饮服务区;桥头组,根据其地处九环线公路要道和临近县城的优势,集中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在村庄建设中,突出羌民族的传统特色,把坪头组的每一处农房建设为精品民居,合理配置公共设施,运动场、卫生室、停车场、联户公路、人畜饮水管理、KTV、啤酒长廊等浑然一体,一个全新的坪头新农村在历经灾害后以更加秀美的姿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整合资源,高效率创新发展体制

坪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建设“天下第一羌寨”最为匮乏的是资金和项目。茂县县委、政府和坪头村两委会大胆创新发展机制、体制,多管齐下,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走出了一条适合坪头的发展之路。一是勇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积极与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联姻,按照“村两委+公司+农户”的思路,组建“茂县水风羌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坪头新村。二是通过“政府补贴一点、农户自筹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的方式,高效整合各方资金,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设备购置等资金不足的问题。该村风貌改造等资金主要依靠灾后村庄保护资金解决,而乡村酒店内装修及设备购置资金则由符合条件的村民委托茂县水风羌寨公司在县农行争取的每户50万元农村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予以解决,其他农村小额贷款主要满足从事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重点扶持优势农产品种养殖大户、羌家乐经营户和农村流通领域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微型企业。这样,就彻底打破了制约发展的资金瓶颈,走出了一条符合各方利益的融资之路。

二、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成效

(一)立足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坪头村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基于这种优势,一方面,通过整合农业生产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在解决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的同时,又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探索出了新途径。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提升旅游档次,改善旅游产业结构。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充分挖掘、整合、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抢占市场,在体现羌民族特色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着眼长远发展,实现管理科学规范

硬件设施上去了,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软件提升。为了真正打响4A级乡村旅游品牌,该村由村两委牵头,全村农户以土地和住房自愿入股,公司统一租赁,再以相同的价格出租给茂县水风羌寨有限公司等经营商,由经营商将房屋改造成乡村旅游酒店,用于接待旅客。由公司支付房屋及门前果园每月每平方6元的租金,考虑到农户急需公司一次性将5年的租金支付给村民。入股后的农户按成本价在村集体统规统建的安居点购买房屋居住,购买房款使用已到手的租金即可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产权的资本化运作。对于未入股又具备经营条件的农户,则由农户先行在县工商局进行个体工商户注册,再向村两委会提出申请,两委会按其经营场所的硬件设施、接待能力统一规定经营价格,有效避免了村民之间为谋取个人利益而进行恶意竞争的现象发生。同时,符合条件的农户向公司提出申请,参与到经营活动中,领取相应的报酬。

(三)注重工作实效,实现群众根本利益

该村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立足长远,注重实效,既解决了经营过程中有序竞争的问题,又让农户有长期的经济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带动群众快速致富和保持市场长期繁荣的有机统一,破解了后续管理的难题,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据统计,公司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正式营业,截至10月份,扣除213国道遭受泥石流冲毁等因素的影响,累计接待游客约2000多人次,经营性收入达200余万;今年前三季度该村农业总产值达212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180元,比2007年震前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8% 和6%,较上年度同期增加9%和12%。

三、坪头村灾后恢复重建的启示

(一)科学完善规划方案,有效的资金运作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前提

坪头村之所以能在灾后重建中一跃成为全州新农村建设的尖兵,最根本的是该村充分利用了其地处城乡结合部和大九寨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风貌改造为契机,合理规划村庄布局,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公共服务功能和水平,成功将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设技术融为一体,倾力打造“水风羌城”,缩小了城乡差别。以星级标准装修的碉楼式样、精致的木栅栏围成的庭院、一扇扇张开犄角的羊头窗、古朴的木门,坪头发展的成功经验,再一次表明了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色,找准发展定位,统一规划方案。

坪头“天下第一羌寨”的成功打造,得益于其创新发展机制体制,积极引进公司化经营模式,通过贷款、引资等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借鸡下蛋”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的难题。同时,通过自愿入股、务工就业等方式,为广大村民找到灾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藏区跨越发展、扩大内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等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更多的资金,只有有效地对各类项目、各种资金进行整合,发挥资金使用的叠加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的基础

坪头村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大力振兴乡村旅游产业,用最短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关键在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该村两委班子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坚持不懈地发展村级经济,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坪头村发展的经济模式,实现了全村共同致富的梦想。坪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其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人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坪头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规划作引导、群众自主搞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统一思想、主动参与、自觉融入、形成合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携手共建和谐自然、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的新家园,携手共创坪头美好新明天。因此,要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把权力交给农民,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三)加大管理规范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篇6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品牌惠农”战略,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有机化、品牌化、产业化为方向,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实施四大产业振兴计划;以基地化、园区化为重点,推进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拓展功能,拉长农业效益链,提升“”农业品牌综合效益;以股权化、股份化为方向,深化农村土地及集体产权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夯实基础,增加投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1、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全县农业增加值增幅达到8%以上。

启动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率先实施苹果产业振兴项目,示范带动10万亩苹果逐步达到园区农业水平,亩均收入12000元以上。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名优特新果品,建立新品种展示园。

规范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总面积达到15万亩,争创全国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打造一批有机农业、都市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县。

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创建,争创一批信誉好、美誉度高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名牌基地。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打造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在部分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

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2、拓宽增收渠道,提高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增收14%以上。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增加政策性收入。

依法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增加资产性收入。

3、夯实机制基础,实施“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持全县农村和谐稳定。

完成全县3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4个综合典型村建设任务,实现1年见成效、2年上档次。

落实监管制度,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步伐,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纠纷调处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实施10大提升工程:

1、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提升主导产业效益

坚持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完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编制,牵头组织启动实施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改造郁闭果园4000亩,建矮砧密植现代化栽培示范园600亩,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基地600亩,示范带动10万亩;实施品牌畜产品产业化提升项目,规划建设黑山羊原种场1处、良种繁育基地5处,建设省级以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3处;实施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实施精品园创建工程,打造悦庄韭菜、鲁村芹菜、西长旺藕、南麻佛手瓜、越夏萝卜、悦庄消水蒜黄等地方名产蔬菜;突出桔梗、丹参、黄芩、黄芪4个品种,抓好中药材标准化园区建设,完善加工营销网络,积极开发保健性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把引进新品种、改革栽培模式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认真研究我县所处纬度适宜发展的果品品种,积极引进名优特新果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中药材、黄烟、花卉等特色增收项目,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2、扩大有机基地规模,提升有机农业的引领作用

按照有机化、规模化、区域化的要求,集中抓好50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10个片区、20个行政村整建制推进有机生产,新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5万亩,全县有机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加强基地软、硬件综合配套建设,建立完善农事记录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管理控制制度,全面提升基地建设管理标准,争创全国有机农业(红富士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增强有机农业引领作用。

3、发展都市农业、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增收空间

实施农业精品园区创建工程,抓好都市农业示范园、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培育创意农业,规划建设1-2处农业主题公园和城乡果品长廊,配套提升6处都市农业示范园,新创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2处以上。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打造农业旅游观光区2-3处,乡村旅游示范点1-2处,举办赏花节、采摘节等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

以沼气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太阳能开发为抓手,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纵深发展,重点建设2处省级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扶持建设“小型养殖场沼气池标准化果园”为主导模式的生态农业示范户1万户,建设沼气池4000个,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争取1家沼气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列入市级示范典型。实施阳光沐浴工程,开展“千户太阳能热水器进农家”活动,争创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县。

4、加强品牌培育,提升品牌竞争力

建立完善农业品牌创建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争创工作。力争新认证有机食品5个以上、争创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个以上。建立完善农产品宣传推介激励机制,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高层次农业会展,组织办好农产品专题推介会、苹果节、大樱桃采摘节等活动。下大力气推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进超市,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在知名超市设立专柜100处以上,初步形成直供营销网络,品牌农产品在高端市场直供数量提高5个百分点,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品牌保护管理,规范使用“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大对盗用、冒用有机农产品标识行为的查处力度,树立农产品品牌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苹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成立“苹果”品牌产业发展协会,抓好“苹果”品牌的市场化运作。

5、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龙头企业资本运营和品牌运作。重点培育2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加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突出重点、创新方式、示范带动、规范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新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创建市级示范社5家以上。

6、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力

完善网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县、乡两级技术人员作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的模式,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发挥好1000名科技示范户带动作用,示范带动2万户。培育队伍。开展创业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干部学历教育,集中培育100名技术骨干、200名经济组织负责人、1.5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成立30人的农业讲师团,建立12支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队伍。抓专项技术推广。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重点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控害、郁闭果园改造、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等10余项新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60万亩,推广绿色控害技术30万亩,推广统防统治技术6万亩。加大土壤墒情动态监测,定期监测报告,指导农业生产。抓教育培训。实施冬春、夏秋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和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举办百期主题培训班,年内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实施引智工程。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系,建立2处科研工作站或试验基地,实现产学研对接。全力抓好抗旱工作。以强化技术指导、工作督导、宣传发动、落实补助政策、推广旱作技术为重点,全力组织抗旱双保。

7、完善监测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源头治理力度,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疏导力度。以有机农业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全县农产品质量提高。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及品牌运作,积极争创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绿色有机示范区县和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提升完善省级6万亩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0万亩。加大堵防力度。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具备覆盖全县大宗农产品常规检测能力。在“三品一标”认证基地和示范园区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抽检制度。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开展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农资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健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积极开展春夏秋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严防违禁假劣农资进入市场,农资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加强植物检疫,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生物和重大病虫害及时预测预报,进行行之有效的跟踪控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我县品牌农产品信誉度。

8、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一是全面落实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足额到位。二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落实“四项制度”,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创新筹资机制,争取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三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开展农村“三资”管理试点。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推进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集中开展村级换届离任审计。四是严格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工作,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工作,证书发放率达到95%以上。督促乡镇全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纠纷调处体系,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探索开展“土地股份制”试点,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9、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农业有效投入水平

实施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抓好郁闭密植园改造、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循环农业三大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苹果产业振兴。实施农村能源项目,新发展沼气池4000个、发展村级服务网点45个、推广应用秸秆反应堆大棚334个、建大型秸秆青贮站2处,实现沼气建设、管理、服务同步推进,促进沼气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农业重大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成立12支防治队伍,推广统防统治面积6万亩,提高农业专业化防治水平。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年内推广使用配方肥14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技术覆盖面积40万亩以上,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完成2010年项目,争取2011年续建项目。完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提高检测能力,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长效机制。认真做好CDM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另外,争取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等项目,力争在项目争取上取得新突破,争取无偿资金2000万元以上。

10、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住房改造、农村社区化建设相结合,引导资金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继续集中培育3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4个新农村综合典型,带动新农村建设上水平。抓好骨干企业、重点部门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深化农村集体项目带动工程,不断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工作措施

1、完善政策扶持。发挥农业部门牵头作用,按照大农业发展思路,给合我县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发展目标,建立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增强政策引导和支撑能力。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增加投入。

2、落实工作责任。落实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业务科室承办制,逐项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性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服务“三农”先锋活动,组织实施“三联三抓”基层党建项目,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预防和监督。深入开展“五讲五提高”活动,提高机关作风效能,增强干部职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能力。把“学政策、提建议,策项目、助发展”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策划好对上争取项目、谋划好工作项目,使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规范化,日常工作制度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篇7

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农村剧的成功制作渗透着主流意识形态,它的内容和思想符合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农村生活

一部剧的创作必须跟随时代潮流,也就是说一部剧的成功不可能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乡村爱情》这部电视剧尽管向我们展示的是社会某一阶层(农民)的琐碎生活,但其文本的构建也在有意识地渗透着主流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一切大众文化都不可避免地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服务。因为这不仅为电视制作者和作为消费者的电视受众之间提供了共同点,也为不同群体之间的观众提供了共同点,使他们之间的分歧降到最低限度。在该剧中,虽然拍摄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但经济文化建设这条主线始终鲜明地贯穿其中。情节展现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农民在语言、行为、服饰、居住条件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和发展正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所积极倡导的,也就是说,《乡村爱情》成功播出的大前提是它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乡村爱情》所构建的文化框架与其受众的文化层相吻合

由于这种吻合性,受众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就拥有了一套文化能力,因此便会采取倾向性解读的方式。霍尔将受众的“解码”方式分为倾向性解读、协商式解读、对抗式解读三种,而文本与大众的文化吻合度是关系受众采取哪种方式的重要因素。《乡村爱情》这一类型剧,由于它所定位的受众比较明确,而且同时受众的文化框架与文本构建的文化框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乡村爱情》构建的是农村文化及农村生活实践,这与它的绝大多数农民受众是一致的,那么在进行解读时,受众就具有了解读的文化能力。

传播环境为农村题材剧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传播环境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进行,或者说它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类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活动一样,脱离具体环境的传播是无法想象的。《乡村爱情》讲述的是东北新农村的故事,从大学生谢永强大学毕业开始,到刘一水办养殖场,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带来的人们思想的转变。近几年东北地区的发展要慢于沿海开放地区,但文化艺术却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在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村产生的变化以及传统的娱乐方式交融在包括都市人在内的生活中。国家除了要振兴老东北工业,还要抓紧文化振兴,不能把其特色――东北二人转丢掉,也把东北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表现出来,让全国人民不仅关注东北工业,也要关注东北人民。

文本与现实具有很大的接近性,可读性强,同时又高于现实,观众又有期待性

《乡村爱情》这一文本就充分体现了文本接近性的成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也是一样,如果电视剧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那么它对受众就没有任何新鲜感和吸引力。它的创作一方面必须让受众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又能使受众感觉到高于生活的成分。我们看《乡村爱情》的语言是朴实的农村人说出的话,但又通过人物不同的语言特点渗透了幽默的成分,虽然场景设置都在象牙山的乡户里,但又不完全展示农村生活的无趣,而是通过爱情这一展示美的主线来表现乡村生活的另一面。

从内容分析看,《乡村爱情》成功要素的构建有五个方面

个性化语言。《乡村爱情》作为农村剧,它的场景设置比较单一,整部剧几乎都集中在象牙山,同时又将焦点放在谢大脚商店、刘能家、广坤家、小蒙家、主任几家中,情景就限于小的家庭单位。该剧抓住了人物语言这一细节加以突出,整体上形成了观众易于接受的平民化、通俗化语言,又形成了一种具有幽默取材于感性化、个性化的语言。其人物语言的展现是观众特别关注的。如范伟扮演的王木生对他爹(赵本山饰演)说:“五十五的都光棍,我三十五愁啥!”村主任长贵的口头禅:“事就是这么个事,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李大国的自我介绍:“李大国,城里人儿,现在在刘一水的养殖场担任一个重要职务――司机。”还有刘能那结巴式语言:“大脚啊,我……也消费,标准……一样,一……一瓶啤酒,一个一个鸡爪,外加一包饼干。”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乡村爱情》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具多元化、个性化和真实性,在这部剧中由于生活背景为乡村,掠去了浮华的商业利益,赋予人物本身更多的是符合其身份的小农意识色彩,在剧中人物没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性格和利益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小摩擦、小矛盾,如谢大脚的泼辣、直爽,刘能的自私、爱贪小便宜,李大国的贫嘴、捣蛋,无不在剧中得到充分表现。《乡村爱情》取材于现实,情节编排上接近于现实。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又在还原现实上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塑造,因此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

故事情节幽默、风趣。整部电视剧都贯穿着风趣和幽默,既让观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又能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给观众以全新感觉。近几年,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目的的商业化趋势,传播资源泛化现象严重,电视剧的制作也出现了类型集中现象,由于制作商对高收视率的关注,往往导致一段时期内要么集中热播都市剧,要么集中热播历史剧题材或红色经典改编剧。因为这些类型剧都占有收视的优势,而处于边缘的农村剧是制作商所不屑顾及的,正是这类热播剧处于过于饱和的状态,才给农村剧留下了市场空隙,而《乡村爱情》的制播,正好把握了这一潜在的市场,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乡村爱情》正是以描述闲淡、朴素乡村生活为内容,使人们观看时可以掠去城市生活的商业气息和尔虞我诈,让受众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气氛的营造正好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看电视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精神需求,从使用满足理论看,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农村题材剧热播的传播学分析

传播者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传播者是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方,是信息的收集者、加工者和者,是传播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首位因素。从传播学控制分析的角度看,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不能随心所欲地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电视创作者总是通过电视文化向受众传达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电视作品是一种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娱乐,又教诲人的精神产品,担负着神圣的责任。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人们的美好理想,最终达到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乡村爱情》符合传播者的意图,向受众传达出新农村的新风貌,揭示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全剧通过对农村青年婚姻、爱情、生活的描写,塑造了一群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青年形象,揭示了他们固守农村、建设家园的信心。

受众定位为城乡共享。受众是传播活动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完全是由于传播行为的发出和信息的流动才产生的一种社会群体。现代传播十分重视受众,受众既不是一枪就倒的“靶子”,也不是呼风唤雨的“上帝”,而是构成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受众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信息产品的反馈者。没有受众的参与和积极反馈,大众传播将不复存在。接受电视传播的观众就是精神产品的接受者,观众反馈是电视传播的重要环节,观众收视状况是衡量电视作品的重要标准。《乡村爱情》以新鲜的选题、深刻的内涵获得了城市与农村观众的喜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近几年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的一个主题。大量优秀农村剧的拍摄,不仅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搭建了桥梁,同时也为农民和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综观这几年收视率情况排行,靠前的现实题材作品大都是直面现实生活,剖析普通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深刻地揭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就较好地选择了贴近生活的创作视角,将镜头对准农民最为朴实与纯正的感情,真实地描摹他们的所想所思,不仅赢得了中国9亿农民的认可,也受到了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篇8

乡村振兴计划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点内容,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打造先进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刻不容缓。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除产业化的合理调整之外,新农村环境建设也十分重要。以打造生态文明为方向,新农村建设重在优化居住环境,通过对农村景观建设、农村居住房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建设等工程来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优化农村环境为途径。

古往今来,农村交通问题一直是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交通道路的封闭,农村经济产业输出十分艰难,同时,农民的出行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新时期农村交通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产业的优化和生活环境的提高,在经济与环境建设中,新农村经济战略需要借助农村交通道路的改善来实现发展目标。另外,农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交通建设工程的实施能够兼顾二者,在促进农业经济输出的同时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笔者在研究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31)、2020年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029)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了农村交通建设的实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参考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收入效应及形成机理》。该书以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战略之下的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为基本研究内容,以西部11省农村交通建设为案例,详细论述了农村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编者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挖掘农民收入增长的可能途径,以收入不平等、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三角联动关系为分析框架,全面说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新时期农村交通工程建设对农村经济产业流动、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产业衔接城市经济市场的接口,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工业经济有效结合,有效引进先进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在城市工业经济与农村产业有效结合的经济体系中,农民是主要的农村产业支持者,通过农村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农村产业模式得到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产业,开始在产业营销模式、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运营模式中进行农产品营销,扩大产业营销市场,提高收入。在实现经济产业工业化和增收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农村交通工程建设是对农村封闭落后面貌的初步改造,唯有实现交通通畅,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富裕目标。

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农民的生活状态与经济发展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工业化迅速发展,但落后地区的小农经济模式依然不变。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农民的出行受到了很大限制,尤其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农村居民缺乏走出农村的交通条件。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中,解决农村交通问题十分紧迫,交通建设战略关乎农村全面发展,唯有解决农村交通问题,振兴战略才能得以有效展开。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重在安全建设,不论农村交通工程如何紧迫,安全保障是第一要务,这需要交通建设人员具有专业的建设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充足资金来保证交通建设基础设备的安全与牢固,另外,应定期检查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当然,交通建设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是工程建设的专业性,在资金投入充足的情况下,交通建设者需要具备专业的建设能力,打造安全牢固的交通工程,才能确保农村交通道路质量的合格与安全。交通工程的建设同时也是美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障基本道路安全的条件下,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也可以融入交通工程建设内容中。就建设工程来说,道路建设是一种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讲究美观原则与安全原则的统一,农村的绿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整个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带建设是交通建设工程需要考虑的内容,绿化景观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美化农村道路。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绿化景观建设主要是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建设,通过道路两旁的花草绿化带造景,提高农村交通道路环境的美感,另外,交通建设工程可以修建自助服务建筑,提供休息场所,来完善交通建设的多元化功能。

新时代背景之下,农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交通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生态环境策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全程性的交通建设工程中,应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基本的交通工程安全与持久,与此同时,跟进交通道路美化项目,实现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

作者:李冰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篇9

为贯彻落实省、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加强生态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效激发和持续保持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协调推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实现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

二、工作目标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实现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的紧密结合,大力创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努力使农村的环境有一个大的改观,农村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把我镇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使全镇农村两年内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化”任务,同时三分之一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三分之二的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到20xx年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率先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迅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营造优美宜居新环境。

按照“一年净化、两年城乡环卫一体化、五年全面实现‘五化’”的目标,通过集中整治提升,使村庄、镇区、镇域主干道路两侧、河道及两岸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村庄进村路和大街小巷卫生得到彻底整治,无“三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倒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庄绿化整齐美观,为下一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镇区的卫生、绿化、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镇域主干道路两侧违章建设、各类料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方面得到彻底整治,广告牌等宣传设施规范有序,无卫生死角,确保道路两侧无白色树挂、边沟漂浮物等垃圾杂物,无有碍观瞻的建筑物、构筑物,无外接棚舍及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的物料和“三堆”。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标准,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关键和基础。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业层次。要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着力培育不同类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好中心面粉、胜大面粉、天红鸭业、汇通粮食、万亩苗木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继续按照扩大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抓好大园区、大项目、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将农民组织起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社”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好示范社建设行动,着力培育一批实力强、覆盖面大、运行规范的高层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四)做好结合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三创三评三推进”活动统领生态环境建设全局,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两评一树、党务村务公开等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取得最大成绩。

一是形势教育与素质教育两措并举,培育新农民。以聘请专家授课、职能部门下村等为载体,做活农民政策培训和百姓科技户户通工程,普及时事政策、实用技术和卫生保健知识,崇尚科学;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村级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各村文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外,利用农闲时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养成讲科学、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和风气。二是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倡树新风尚。认真组织开展“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好媳妇”、“好婆婆”、“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小康文明户”等群众性评选和争创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各村成立道德协会、道德议事会,带领村民移风易俗,引领倡树和谐村风。三是深化平安村庄建设。要深化农村普法工作,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及时预防和妥善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构筑完整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农村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办事处、村,镇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整治工作开展。

篇10

(一)基本情况

灌云县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南翼,东临黄海,西接沭阳、东海两县,南与灌南、响水一衣带水;背靠连云港市区,因南有大川灌河,北有名山云台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灌云县1912年建县,行政区划面积1840平方公里,辖8个镇、12个乡,3个省属农盐场、6个县属农林场圃,共有3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5万。

2006年以来,灌云县委、县政府以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扎实开展“人人走出门、家家忙调整、户户上项目”活动,一大批农村优势项目在灌云大地上生根开花。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以河床整治为抓手,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大大改善了乡容村貌,大力发展绿化造林,建成一批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绿化造林面积、植树总量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国家和省、市绿化造林工作先进县。

(二)资源情况调查

灌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是该县的传统产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

1 滩涂、湿地。灌云东临黄海,有近海滩涂45万亩,发展紫菜、对虾养殖以及盐业生产加工。燕尾临港产业区正在兴建3000亩湿地公园。五图河农场至灌西盐场,有近5万亩的沿海湿地,长年栖息着各种鸟类、兽类生存繁衍。圩丰沿海滩涂、水面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被誉为的“苏北沙家浜”,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新沂河穿县境而过,全长70多公里,面积35万亩的沂河床,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牧场,沂河大堤两侧的绿荫、水面、草场,时常呈现出“风吹草低现牛羊”、“鱼游虾跳”的生动画面。

2 果园、林地。灌云县有县属农林场圃6个,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板浦果园背靠山后河,船上赏桃花有世外桃源的感觉;白蚬果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这里产无公害水果砀山梨和蜜枣远近闻名,已初步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果、冬垂钓的格局。南岗、东王集等乡镇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栽培。已形成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陡沟、农苴等乡镇成片经济林都在8000亩以上。

3 设施栽培。大力发展农业设施栽培,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2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50万亩,培育了陡沟万亩芦蒿、杨集沂北万亩苔蒜、伊芦万亩浅水藕、侍庄千亩辣椒、小伊千亩食用菌等五大高效农业规模基地,全县千亩连片设施蔬菜基地已达19个,新组建芦蒿生产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个。

4 新农村建设。伊山镇王圩新村位于县城西郊,结合旧城改造、居民安置和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样板。新村大道环绕,绿竹葱郁、乔木林茏,成为乡村新近兴起的一道亮丽风景。新村大道两旁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民营创业园、商贸中心点缀期间,成为城里人、乡下人驻足的乐土。像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新区还有仲集、板浦等等。

5 原始农牧业文化遗址。在灌云县伊山镇任庄村,挖掘发现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期石棺墓遗址,这是我国最早的石棺墓,早于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年。由于它处在南北文化交汇处,因而既有黄河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点,又具有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自身文化因素,是一个受南北文化影响且相互渗透的文化遗存,属青莲岗文化类型,是中国同期文化遗存中具有完整葬法的原始氏族墓群,1996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本体保护的基础上,现正在规划建设古人类文化公园,再现原始农牧业文化雏形。

6 濒水风景区――潮河湾,位于沂北乡潮河村与后山村之间,距沿海高速灌云东出口处仅2公里,204国道横穿而过,是淮北平原上最大的一条人海河道,水面占地面积1200亩,南至新沂河北堤,北与五图河相接,为自然河流,呈“S”状。据考证,属海潮百年冲刷而成。潮河湾自然风光秀美,优美传说很多,观鸟、戏水、尝鲜、吸氧、拾趣已成为这里的旅游品牌。目前正举全县之力,打造生态休闲景区,服务设施配套。

(三)市场情况调查

乡村旅游虽然发展的起步较晚,但发展步伐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既迎合农民求富心理,也适应游客消费需求。灌云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已经具备,从市场角度分析,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 全省、全市大旅游发展,辐射或拉动乡村旅游发展已势不可挡。连云港市年旅游接待人次已突破1000万人次,按5%测算,每年就可有50万人次到灌云旅游观光,这将是灌云县旅游业发展最为宝贵的消费群体。

2 全县旅游产业布局,给乡村旅游带来商机与活力。经过几年打造,灌云目前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一个,旅游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服务机构发展迅速、项目合理,旅游区划定位科学、功能配套。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以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县为目标,着重做好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和文化四篇文章,为此,乡村旅游必占一席之地。

3 传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乡村旅游必然成为都市游客的新宠。旅游业发展要想“青春常在”,必然要对老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或产品升级。连云港市一直主打山海风光游,已远远不能满足一些成熟旅游者的需求,就连当地的市民也在寻求新的旅游目的地。本地传统旅游产品的季节性很强,带来明显的旅游淡旺季,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必能改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功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4 乡村旅游发展是旅游大众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驾游、休闲度假游呈大幅上升趋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下放知青怀着对农村的一片真情,渴望追根。约亲朋好友,看故地变化的心情日益迫切;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城市一族,对农村陌生的向往,渴望溯源,离开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步入充满生机的乡村,能得到异样的感受;随着城市老年化的加快,银发一簇、空巢一簇将成为休闲养性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一簇的工作节奏加快,释放工作压力的要求日益迫切,……

二、灌云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乡村旅游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工作实践中,灌云县发展乡村旅游,也存在一些“瓶颈”,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灌云乡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优势还不明显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且属粗放型发展,缺乏“知名产品”、“拳头产品”,产品链之间的连接还不够紧密。在旅游淡季甚至有可能出现断链现象。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缺乏

在乡村各种业态发展中,能够按照旅游产业标准化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对旅游产业的倍增效益、乘数效益认识还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一线,从事乡村经济发展的人当中,懂旅游的人几乎为零。在全县旅游钛业人员队伍中,专业层次较低、专业结构单一,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深、不透,指导力不强。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灌云大旅游发展起步较迟,对乡村旅游的带动力比较弱。连云港市的旅行社总量近百家,瞄准乡村游的寥寥无几。灌云全县旅行社仅2家,全部是国内社,而且都以组团为主,地接则是业务的“软肋”。

(四)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措施还不够完善

对摆在全县重点扶持发展的乡村旅游项目上,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尤其明显,但对一般的乡村旅游项目,乡镇政府或主导力不强,或政策性措施不到位,发展还不快。全县目前还没有形成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包括服务体系、目标管理体系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 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发展乡村旅游,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来讲,也无现成的章法可供遵循。只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立足实际,大胆尝试,才有可能实现发展的目标。农民从一产拓展到三产,由生产者的角色向经营者转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灌输;乡村干部从领导到服务、从因循守旧到超凡脱俗需要全新理念的点化;旅游部门干部从机关到基层、从城里到乡村,工作思路需要调整,工作作风需要转变,这都需要学习和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制定人才兴旅战略,分层次培训乡村旅游发展人才,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的政策性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力量,开创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2 实施政策扶持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及振兴苏北的各种优惠政策。最近,国家面对金融危机,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唯有做好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才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国家和地方在农村发展三产,如能出台一些政策性规费减免、人才流动倾斜等相关政策,也必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地方政府在研究目标管理政策上,能把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摆到议事日程,出台一些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也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风向标。

3 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建设、规范管理。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立足农村实际,以不破坏农村自然环境为前提,不能避土求洋,还要与农村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4 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关键,也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条成功经验。灌云县潮河湾景区等经验证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政府牵头,把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凝聚起来,最终形成政府主导、村组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5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集群是繁荣产业经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能够产生一定的“集群效益”。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先导型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具有集群优势和特性,抓住重点、突出龙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也将成为灌云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1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规划是建设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的蓝图和方向。乡村旅游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人本、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体现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服从服务于综合性规划、县乡(镇)大规划,要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乡镇域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及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要充分体现民声民意、乡土本色。

项目是发展的根本,是产品的灵魂,是否具有亮点、卖点,关键看项目的策划、创意和包装。项目是建设的载体,按不同的手法、风格打造包装的乡村旅游项目,体现本地、本村和本户特色,是乡村旅游产品生命力所在。要注重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塑造出与本地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相协调,与群众要求相一致,与旅游品牌、产品质量相匹配的乡村旅游精品。

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乡村旅游发展要从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向现代科学管理跨越。要及时协调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创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要立足规划和旅游产业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乡村旅游各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