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篇1

关键词:中国;中亚国家;投资;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01—05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现状及特点

(一)中亚国家51资(FDI)概况

中亚国家独立后都经历了痛苦的“转轨”过程,经济大规模衰退,迫切需要资本投入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国内资本极度短缺;同时,中亚国家区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能源资源是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资源禀赋决定了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的能力强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4.8亿吨(世界排名第10位),占中亚地区总储量的80%,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占中亚地区储量的56%。据哈央行统计,1993—2009年哈萨克斯坦累计引进外资(FDI)1080.46亿美元,17年来年平均引进外资63.5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32.73%。2005—2008年为哈引进外资的高峰,平均年增幅为112.5%,2009年哈吸引外资126.49亿美元,获得内陆发展中国家直接外资流入量的58%(2009年内陆发展中国家直接外资流入量220亿美元);1996—2009年土库曼斯坦平均每年吸引外资4.0629亿美元,2009年吸引外资13.55亿美元。相比之下,自然资源有限、高昂的运输成本、远离市场、潜在的政治风险导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吸引外资的能力明显较弱。总体来看,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的能力日渐增强。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现状及特点

我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始于20世纪,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勘探与开采、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钻井机械设备维修、化工、轻工、食品加工、农业等诸多领域;投资形式有合资或独资建厂、工程承包等;投资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由于缺入,我国对土库曼斯坦投资大幅提高,2009年中国对土库曼斯坦直接投资流量也超过1亿美元,达1.1968亿美元。

但总体来说,我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总额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很小,约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2%。

二是投资企业增多,投资领域多元化: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石油勘探开发、加油站网络、农副产品加工、电信、皮革加工、餐饮服务、贸易等领域。

从中哈来看,目前,中哈之间投资合作项目最多,在哈萨克斯坦的中资企业有1500多家,哈萨克斯坦在华投资项目有70多个。目前中国在哈萨克斯坦较大型企业有:中国控股阿克纠宾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哈萨克斯坦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阿拉木图分行、中国一汽集团与哈萨克斯坦“纳伊扎”公司合办汽车组装厂、新疆轻工集团的“新康番茄制品厂”等。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主要投向油气开采领域,据哈萨克斯坦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中国累计对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40.825亿美元,中国为哈萨克斯坦第9大投资来源国。

从中吉来看,目前在吉尔斯斯坦注册的中国企业有500余家,正常经营的158家,中国企业(独资和合资)约占吉尔吉斯斯坦外国企业的10%。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中国企业以非国有企业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多在100万美元以下,新疆企业占到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企业的一半以上。其投资领域涉及轻工、农产品与食品加工、农业种植与养殖、矿产资源开采与冶炼、工程承包、通讯服务、运输、旅游等多个领域和行业。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较大的中国企业有:中吉合资的造纸厂、萨尔肯一乌苏啤酒厂、楚河禽业生产股份公司、新疆德斯果汁厂、新疆大成亚欧投资公司等。

从中乌来看,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领域涉及农业灌溉、水电站建设、机电产品供应、化工厂建设、煤气表生产、油田作业开发、缫丝、小型拖拉机组装、电信等。在乌兹别克斯坦较有影响的中国企业有: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化工、电力、农业水利、交通领域等),华为、中兴、上海贝尔公司(电信领域),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机械、化工、农田灌溉水利修复等)等;同时,借助土库曼斯坦一乌兹别克斯坦一哈萨克斯坦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2009年竣工),乌兹别克斯坦利用中方贷款实施了昆格勒纯碱厂、德赫坎纳巴德钾肥厂以及在油气、土壤改良、电力、电信领域的大项目。2011年4月中国央行与乌兹别克斯坦央行签署一项金额为人民币7亿元(合1.06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促进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从中塔来看,截止2007年1月,中国在塔吉克斯坦各经济领域共实施近50个合作项目,有40多家中资企业在塔吉克斯坦开展业务。中国在塔吉克斯坦的投资以项目合作为主,中塔在通讯、农业、公路改造、输变电领域的大型合作项目成果显著。

从中土来看,土库曼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非上合组织成员国。我国对土库曼斯坦的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双方近年来在能源领域(天然气)的合作尤为突出。截止2008年8月,我国在土库曼斯坦注册的中资企业数量已达30家,正在落实的中方参与的投资项目49个,合同总金额12.849亿美元和14.783亿元人民币(约2亿美元),项目主要涉及油气、化工、交通、电信、纺织、建筑等领域。

(三)中亚国家对我国投资现状及特点

1.中亚国家对我国投资现状。哈萨克斯坦: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能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具备了一定对外投资的能力。如2005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投资项目21个,合同金额2 405万美元,实际使用金额233万美元;2006年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投资项目28个,合同金额649万美元,实际使用金额333万美元;2009年哈萨克斯坦对中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240万美元。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主要以贸易企业为主,投资规模大多在百万美元以下。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有合资、独资企业或代表处10余家,涉及皮革加工、商贸和汽车维修等,2005年实际投资50多万美元,2007年660万美元,2008年464万美元,2009年325万美元。其他中亚国家对我国投资相对较少。

2.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特点。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整体来看,中亚国家仍然是外资的需求国,吸引外资的能力远大于投资能力。中亚国家油气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加工工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比例失衡,这一特征揭示了为什么中亚国家对外投资仅集中于商贸、物流领域;中亚国家对外出口能源、矿产资源等原材料,进口轻工业品和食品等消费品,其他投资领域基本是空白。中亚国家对外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其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不足。

二是中亚国家中哈对我国投资最连续、投资最多,规模也较大。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对我国有连续的投资,但规模较小,起伏波动较大;乌兹别克斯坦对我国的投资不连续、规模非常小;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对我国则仅有1—2笔小规模投资。

三是我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表现出明显的单边性,即以我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为主,中亚国家目前主要还属于资金需求国,多数国家不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

除了中亚国家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我国与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

二、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因素

与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以哈萨克斯坦为例,截止2010年底,在哈直接投资占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荷兰(275亿美元,占哈引资总额的21.7%);美国(204亿美元,16.1%);英国(104亿美元,8.2%);法国(74亿美元,5.8%),意大利(53亿美元,4.2%)。2010年中国(50.3亿美元,3.9%)对哈萨克斯坦累计直接投资排名从上年的第九位上升至第七位。对比部分国家(中国、荷兰、俄罗斯、日本和美国)对哈萨克斯坦国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这五个国家对哈萨克斯坦FDI与哈萨克斯坦所获得FDI总量占比,2001——2010年五个国家对哈萨克斯坦FDI与哈萨克斯坦所获得FDI总量占比平均值为49.54%,表明哈萨克斯坦进行本国的经济建设中对主要经济体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对欧盟国家和美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对哈萨克斯坦FDI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仍占较大比重;欧盟国家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稳步上升,中国和俄罗斯在平均占比为4.0%,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比重较低。

对比中亚国家所获得FDI总量与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后者仍处在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思考:第一,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应强化中美、中俄、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的战略部署,以符合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第二,中亚国家区域内宏观层面政策体制多变,服务监管与保障体系不规范或者缺失,导致其引资能力降低。与中亚国家合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其当地法律架构、行业规范、投资企业的当地社会责任的深入研究;第三,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应高度重视对中亚国家投资总体战略的研究以及区位、行业选择、对外投资保险制度等方面的研究;第四,从微观层面看,投资企业实体的资产总量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风险防范能力较弱。为此应加强对东道国与投资相关的政策、法规深入了解,从而尽可能地规避投资风险。

具体来看,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大国在中亚的博弈,增加了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中亚国家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焦点。从俄罗斯来看,由于历史原因中亚国家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从政治、安全、军事到经济,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俄罗斯开始加大对中亚国家的投资,强化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同时,俄罗斯对我国在中亚的投资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投资非常敏感。俄罗斯力图从生产、输出等环节控制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建使得俄罗斯担心失去对中亚国家的控制。俄罗斯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仅看做是经济问题,还是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

从美国来看,苏联解体后,美国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对中亚进行了全面渗透。美国的中亚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对中俄实施战略包围,更牢固地控制住欧亚大陆;二是争夺中亚的油气资源,确保美国能源安全;三是遏制伊斯兰势力的扩张。中亚国家在经济上也有赖于美国,希望得到其更多的投资和贷款以帮助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在加强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渗透,美国目前是中亚国家最大的投资者。美国在中亚的投资主要流向了哈萨克斯坦,用于资源开发。如据哈萨克斯坦央行公布的数据,1993年至2010年美国累计对哈萨克斯坦投资204.46亿美元,位居第二(哈萨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是荷兰,累计对哈萨克斯坦投资275.53亿美元)。美国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关键投资国,是乌兹别克斯坦采矿、石油天然气、农业机器制造、食品和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的最大投资者。

此外,欧盟、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也积极向中亚国家投资。可见,大国在中亚国家的博弈,增加了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二)中亚国家投资环境欠佳,影响了其投资的安全性

投资安全是保障投资回报的必要条件。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欠佳,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在中亚国家的投资安全,投资回报难以保障。一方面中亚地区是“”和恐怖活动猖獗的地区,虽然9·11事件后,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总体趋于稳定,但恐怖活动并未根除,在该地区投资仍然较高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中亚各国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如,哈萨克斯坦对外籍员工申请劳动许可的规定就是阻碍外国投资的主要困难之一。自2001年起,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外籍员工申请劳动许可的数量限制系统,该系统每年根据全国总劳动力数量限定发放许可的配额。据许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经营的企业反映,哈政府经常毫无理由地拒绝给公司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放签证,或者只提供短暂的居留期限。这一规定给外国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中亚国家加大对本国资源的控制,增加了投资难度

近年来,中亚国家加大了对本国资源的控制,提高了外资的进入门槛,哈萨克斯坦是典型的案例。2005年,哈萨克斯坦国会通过了一项新的法案,规定:注册地不在哈萨克斯坦但资产在哈国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转让股份时,必须获得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批准。同时规定,国家不仅可以优先购买矿产开发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还可以优先购买能对该企业直接或间接做出决策影响的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哈萨克斯坦的做法不仅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对外国投资者进入和退出哈萨克斯坦矿业,尤其是收购哈萨克斯坦国内矿产企业构成了实质。

(四)中亚国家对中国的复杂心态,影响双边投资合作

中亚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怀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中亚国家希望从中国得到经济、安全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崛起给自己带来伤害。这种复杂的心态已经影响了我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深入。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担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在中亚国家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哈萨克斯坦的流行程度胜于中亚其他国家,我国对中亚国家能源和资源投资的集中化,更助长了“中国资源”的气焰;担心中国“经济扩张”,使得中亚国家成为中国的“经济附庸”;中亚国家少数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的学者对中国对中亚国家的劳务输出持偏激观点,使得中亚国家对中国心怀戒备。

三、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投资合作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我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分析来看,目前双边的投资合作水平明显落后于贸易合作水平。因此,要提高我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发挥投资“助推器”的作用。

(一)明确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思路,确定投资战略

我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尚缺乏明晰的思路和总体战略。1994年4月26日,当时的总理在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就发展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合作问题提出了六点主张,其中第三条内容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经济合作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原材料优势,使产品有竞争力。要充分发挥信誉好、有实力的大企业的作用。这表明了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去中亚投资的态度,确定了中国到中亚国家的投资原则。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采取合资、独资、联营等形式开展跨国经营,积极扩大海外投资。这可以看做是中国企业走向中亚市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但这些原则和战略过于笼统宏观,较之西方等国家对中亚国家从经济、安全到人文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渗透式合作方式,我国有明显的差距。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态势均存在众多不稳定因素,发展方向不明朗。我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要深入认识中亚地区在我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战略地位,做到海陆并举(海基以东部沿海地区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为主,陆基可以包括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战略合作、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以及中国向南亚次大陆的战略延伸);在国家层面上,面对多极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应主动进行多极化、多层次的战略目标体系构建。

(二)增强政治互信,加大生产型投资

中国以能源开发为主的投资助长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流行,对我国与中亚国家进一步密切经济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为增强双边政治互信,今后应进一步扩大与中亚国家在非能源领域的合作,加大对中亚国家的生产型投资,密切双边在产业领域的合作。中亚国家也希望得到中国对其生产领域的投资,如哈萨克斯坦总体纳扎尔巴耶夫2006年访华时,就曾正式要求中国向哈萨克斯坦能源和原材料以外的工业部门投资。

中亚诸国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并不仅仅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定位于资源与原材料输出国地位,也寄希望于发展结构完整的民族经济。因此,我国与中亚国家进行经济合作过程中,需认真分析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寻找更多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契合点,扩大合作领域。

(三)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区域投资机制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的作用,为区域投资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如建立中亚区域投资合作基金,建立投资银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建立投资鼓励机制,改善投资引进国的环境;建立投资保障机制,保障投资安全。

近年来上合组织把进一步开展合作的优先方向确定为“安全、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在发展组织内部经济领域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经济和金融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的主要合作议题。

(四)贯彻和体现“双赢”和“多赢”原则

我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要贯彻和体现“双赢”和“多赢”的合作原则,实现经济互利,与中亚国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经济关系。

国家层面双边经济合作过程中,深入分析双方的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务实的态度,认识双方经济合作的互补特性,切实推动双方的经济稳健发展。地区层面多边组织间,尤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积极发展与俄罗斯为首的多个地区性合作组织(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统一经济空间、俄白哈关税同盟)间的联系与沟通,关注中亚经济联盟(当前由“俄白哈关税同盟”形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发展态势,做好相应的战略分析,把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纳入到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思维中予以重视。世界经济系统战略层面,发展中亚作为连接东西方、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和纽带作用,深刻认识今后一个时期中亚地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平衡各方力量,为中国和平崛起营造一个稳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基金项目: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应对研究——基于金融合作与能源合作视角”(09BJL006);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研究”。

篇2

【关键词】 中国新疆;中亚;金融合作;模式;对策

引言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经济国际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的成立推进了中亚五国金融合作支持对外开放战略的进程。与此同时,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是促进金融合作支持对外开放战略的强大动力,而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中亚地区金融合作区的建立,对于各国实施金融互动、优势互补,加快金融创新,改善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整体竞争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新疆与中亚金融合作的背景及动因

(一)金融危机呼吁金融合作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金融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只是负面的影响,它在很多方面也刺激了合作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恰恰强调了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促使各国认真思考,从而推动金融领域的合作。金融危机对中亚地区金融层面的影响,主要是银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和银行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金融投资环境下滑,落实到实体经济中,表现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投放减少,能源价格迅速下跌,对中亚资源型国家的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打击。因此,中亚国家建立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携手互助,共同抵御和防范金融危机势在必行。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中亚区域金融合作更为深远的背景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金融合作的内在要求。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亚地区只有加强经济合作,才能够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挑战。而中亚国家相互贸易与投资的大幅增加,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既为区域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加快金融合作提出了要求。

(三)增强中亚金融稳定的要求

2009年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发表《叶卡捷琳堡宣言》。《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积聚和扩散,保持经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兼顾各方利益、使全球化惠及各国的国际金融秩序。为此,应在本组织区域内就国际金融问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问题加强合作和信息交流。通过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完善危机防范与资本支持机制,并且在政策对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实质内容的政策协调机制,才可以增强东亚地区金融的稳定性。

(四)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合作可有效整合区域内的金融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能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深化经济合作;提升各国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行业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对对接欧盟、东盟区域合作,提高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开放水平,保持各国的经济繁荣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国际上成功的区域合作经验来看,区域金融合作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合作区域相互毗邻,且处于“龙头”地位的金融核心区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增长力;二是各地区之间经济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梯度性,资源优势互补;三是必须形成利益共享、成果多赢的共生型协作机制。在这一点上,中亚地区相对于其他经济区域,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一)从地理区位来看

中亚各国区域特征明显,中国是中亚金融、物流和信息中心,中亚各国和中国中西部都处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区,而中国新疆毗邻中亚八国,新疆乌鲁木齐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中心城市,且地处欧亚地理中心,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中国新疆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以及与中亚各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关系,奠定了金融合作的基础。

中国新疆与中亚各经济体虽然在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存有一定差异,但近年来,该地区各国政府均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开拓国际市场作为其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如果以中国为内圈和核心圈,第二圈则为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第三圈就是欧亚的其他国家。处于“龙头”地位的核心区是中国经济圈。该经济中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周边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辐射力。

(二)从资源禀赋来看

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有关。如表1所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明显,互补较强,为经济金融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亚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区内资源禀赋的这种差异和比较优势,寻找合作的契机,实现共同发展。

(三)从经济发展来看

在中国新疆与中亚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表2可以看出,受自然禀赋差异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影响,中国、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济增长各不相同。新疆经济增长相比中亚五国的经济增长最快,而哈萨克斯坦增速是中亚五国的领头羊,因为其资源丰富,经济高度市场化、自由化。土库曼斯坦增速虽快,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经济增长较快,但他们经济增长中有个相同的特点是需要依赖外债来维持本国的经济活动。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缓慢,主要源自于其改革进程缓慢,国家干预较大。

(四)从经济开放度来看

麦金农(1963)认为,应该将经济开放程度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仅仅使用汇率手段调整国际收支失衡,则会由于进口价格上升导致物价上涨,使国内出现需求下降和失业率上升;而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对进口商品依赖程度较高,需求弹性较小,则需要汇率大幅调整。基于以上理由,如果区内经济体开放程度较高,应当建立统一的货币区,这有利于各经济体内外均衡的实现。一般而言,经济开放度体现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其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银行所称的“第三次一体化(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以及通讯技术进步、关税降低和国际直接投资(FDI)流入限制的逐步放松,中亚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衡量一国开放度的最常用指标是外贸依存度①。根据Kawai和Takagi(2000)的统计,东亚地区有7个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开放度接近或超过100%,当之无愧地成为“超级贸易国家和地区”,东亚国家对外开放度平均指标达到81,而从表3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新疆和中亚国家平均指标为74,与东亚国家开放度接近,并已经明显高于欧元区国家53的水平。但是从差距来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各经济体在开放水平的差距较大,表明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个体差异仍然较大,需要经过一定的趋同,才能接近欧盟国家的开放度分布。就平均水平而言,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这种高度开放的特征,增加了汇率合作的收益,因此迫切需要各国汇率的相互稳定,进行金融合作。

(五) 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的信誉级别较低,这既增加了中国及中国新疆与中亚进行金融合作的风险,也不利于中方改善与中亚经贸合作的投融资环境。从金融发展来看,中国有比较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配套的法规、监管机构,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一批活跃的投资者,相对中亚国家的金融体系较为规范,因此,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快中国的资本进一步辐射,特别是中国的金融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机会。而周边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正需要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使两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资源优势吸纳投资,弥补开发资金的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可以说,中亚区域合作恰逢其时,区域内的资金配置效率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六)从中国新疆未来的金融地位来看

随着国务院32号文件的颁布,新疆在中国能源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加工区地位更加明确,需要多方开展金融领域合作,中国新疆金融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乌鲁木齐“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中亚金融中心。2007年 12月,渣打银行联合溢达集团在乌鲁木齐推出小额农贷试点项目。2008年9月,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行正式挂牌营业。作为第一家在新疆设立分行的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将会在新疆全面开展金融服务。这标志着新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截至2008年9月,乌鲁木齐有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信、民生等国内银行,以及浙商银行、徽商银行等地域性银行都有打算在乌鲁木齐市开展跨地区金融业务。新疆金融业的稳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搭建了有利平台。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金融合作的对策

由于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决定了中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只能是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中亚经济金融合作总的原则“是平等、互惠、自愿、双赢”,中亚金融合作的步骤应该分层次逐步推进,各经济体可考虑先从双边、三边合作入手,进而发展到多边及更广泛的合作,总的构想是整合区域比较优势,拓展金融媒介宽度。

(一)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的积极作用

2005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六国的各自授权银行或金融机构均已加入这一多边金融合作组织。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峰会期间,各成员国在银行联合体框架内签署了7.5亿美元的协议和项目,为各成员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把握机遇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桥梁作用,推动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一是提升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作用,促进开展实质性的多边金融业务;二是积极开展创新融资合作模式,支持重点项目开展;三是大力推动金融结算及信息平台的工作;四是推动建立联系我国和中亚国家企业界的民间经济组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

(二)积极开展各种金融合作模式

1.金融市场方面的合作。在中亚区域内的金融合作,尤其要发挥中国新疆作为中亚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各经济体可借助区域合作的机会,加快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建设,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使区域内各经济体的金融市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2.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联动来提供整体性的跨区域金融服务,使区域内客户在经济活动中的需求获得更有效的满足;涉及到区域内大型项目的资金支持时,多个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予以合作;在对区域内企业进行重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个机构投资者。

3.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手段并重的多种方式促进金融合作。积极引导中国金融机构开展中亚地区业务,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兼并等方式成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针对中资企业的贸易和投资,开展融资、保险等业务。以中资项目为依托,实现在中国新疆与中亚各经济体的金融业务深入开展。

4.通过与中亚国家金融资本融合引导实业投资。联合中亚国家发起成立“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基金”,针对中亚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采矿业、石油开采和加工业及发展滞后、相对薄弱的行业进行投资。

5.金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金融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区域金融公共设施建设,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为区域金融合作中出现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包括区域信息共享系统、区域支付结算平台、区域票据交换中心、区域外汇交易市场、区域信用卡管理中心等,目的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金融业整体水平。

(三)建立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金融合作监管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金融稳定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区域内整体金融运行环境良好,管理机制健全,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而区域金融合作(如银行内部跨区域合作、跨行跨区域金融市场合作等)都要求更高的监管水平。要保持这种稳定状态,除了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还必须建立跨区域金融监管、风险预警、风险救助等一系列合作措施,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区域征信体系、区域金融信息披露管理系统、区域反洗钱合作系统等。

【参考文献】

[1] 秦凤鸣.中亚市场新视角[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邢广程.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6-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09.

[3] 何剑,陈文新.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金融合作问题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3).

[4] 戴金平,万志宏.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 朱显平.“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目标及途径[J].东北亚论坛,2007(3).

篇3

首先,从单个国家角度来看,中国能够在东北亚经济、贸易合作中起到最为核心的作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中还只是一个重要参与者的角色。日本在经济总量、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是该区域内的佼佼者,但由于近期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中国的领土争端均有显著升级,外交摩擦不断,日本与上述邻国的政治关系陷入了相对低谷。从中短期看,日本亟需修复与上述邻国日益恶化的外交关系;更长期的角度,日本需要学习德国对近代历史做深刻的反省。这是日本走向“国家正常化”必须迈出的一步。在此之前,日本都难以在该地区的经贸关系中发挥真正的主导作用。

蒙古国和朝鲜均处于待开发状态。韩国经济在贸易、投资方面与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出口指向中国。近些年来,韩国经济已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可见,不论是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还是从区域的政治关系来看,中国均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从而也最有可能成为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主导者。

其次,中国可以先行发展与各国的双边经贸关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其逐步整合到多边框架下。

在东北亚地区,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多边的经贸合作机制,在中短期可能难以实现。但对于中国而言,以自身为主导,先行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双边经贸关系、金融合作,则是可以实现的。在东北亚双边经贸关系中,中韩合作是最值得期待的,其规模可观,而且发展势头也较为稳健。因此,中国可以在中韩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对蒙古国、朝鲜、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将其他双边关系逐步整合到多边框架下,从而以渐进路线实现多边合作。同时,这一渐进整合过程,也可能对东北亚区域中其他未参加进来的国家构成压力,为了避免在区域合作中被边缘化,这些国家也会采取更为积极的姿态加入进来。

最后,从多边角度来看,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还是需要一个实体作为依托平台。

目前,有东北亚国家参与的涉及经贸合作的多边机制有上合组织、中日韩自贸区等。但这些多边机制也存在问题:其一,并没有完整地覆盖东北亚区域;其二,上合组织虽然是由中国发起的为数不多的国际组织,但是目前该组织的重心仍然在军事安全领域,经济、金融合作相对滞后,而且参与者主要是中亚地区国家;其三,由于近期日本同中、韩领土争端升级,中日韩自贸区本身也难以对区域经济合作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现有的多边机制难以对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起到统合作用。

篇4

关键词:中亚 新丝绸之路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联盟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5-4812(2014)01-0096-109

在当今国际政治中,中亚是一个遥远和偏僻的所在。它地处亚洲内陆,相对落后封闭,除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有时发生的动乱外,它很少引起关注。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区,却同时存在着三个大国的区域一体化战略,这就是俄罗斯的“欧亚联盟”,美国的“新丝绸之路战略”,还有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此外,欧盟也有对中亚的“新伙伴战略”。如此之多的大国战略聚集在这个世界的“角落”,使得中亚在地缘政治上显得颇为“拥挤”,这不能不说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道特别景观。中俄美为什么都在这一地区有类似的战略设计?这些战略之间有什么异同?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们的前景如何?这是本文的兴趣所在。

一、中俄美的区域计划

首先,需对中俄美的三大战略作一简单叙述。

1.欧亚联盟。欧亚联盟是俄罗斯区域一体化的主要平台。在原苏联地区实现一体化,这是俄罗斯不变的目标和长期的追求,而普京总统对此尤为执着。2011年10月,时任俄罗斯总理、即将参加总统竞选的普京在报刊撰文,提出了他对欧亚新一体化的宏大设想。这是普京吹响推动欧亚一体化的新号角。按照普京的规划,欧亚联盟将分为四个阶段逐次实施,它们分别是海关联盟、共同经济空间、欧亚经济联盟和欧亚联盟(为方便起见,以下以欧亚联盟统称之)。

早在1995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国就成立了海关联盟。在海关联盟的基础上,2000年10月,成立了欧亚经济共同体。共同体的基本目标是在成员国间建立海关联盟和形成共同经济空间,加深经济和人文一体化。欧亚经济共同体现有5个成员国,它们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此外,还有乌克兰、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三个观察员国。乌兹别克斯坦曾在2006年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但在2008年退出。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内设有欧亚发展银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欧亚经济共同体又成立了反危机基金。

2007年10月,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框架内成立了海关联盟,它的成员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与1995年的海关联盟是两个组织。2011年7月,海关联盟正式启动,三国统一了海关程序,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从2012年1月开始,海关联盟开始向共同经济空间升级。共同经济空间是更高一层的一体化形式。它以欧盟的《申根协议》为蓝本,在诸多领域实行协调的政策和行动,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竞争规则、技术规范、农业补贴、交通、自然垄断行业的税率,以及统一签证和移民政策等。2011年12月,俄白哈成立欧亚经济委员会。这是一个超国家机构,总部设在莫斯科。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为继续向欧亚经济联盟发展设计了道路。

按照普京的设计,在实现欧亚经济联盟后,将过渡向它的更高形式,即欧亚联盟。欧亚联盟将不仅仅是经济性质的联合,而且将含有政治的内容。普京解释说,这将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和价值基础上的共同体,但不是苏联的翻版。普京还认为,欧亚联盟是开放的,现阶段它的开放主要针对原苏联国家,但未来不排除对其他国家开放。目前,正在酝酿加入海关联盟的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在原苏联地区之外,印度、越南、土耳其也表示了加入海关联盟的兴趣。

2.新丝绸之路战略。新丝绸之路战略是美国对中亚和南亚的地区战略,由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11年7月在印度金奈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之“新”并不是相对于古丝绸之路而言。美国远离欧亚大陆,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没有任何瓜葛,但它对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却情有独钟,甚至比本地国家更早以丝绸之路来冠名它的政策。早在1999年,美国就把它旨在援助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政策命名为“丝绸之路战略”(Silk Road Strategy Act)。2006年,美国对这一战略进行了修订,仍保持了“丝绸之路战略”的名称。因此,新丝绸之路战略之“新”应是相对于这两个版本而言,它在内容上与这两个版本也已不同。

新丝绸之路战略是在“大中亚计划”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中心目标是以阿富汗为中心,把中亚和南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由畅通的共同市场。按照美国官方的解释,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建设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建设是指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完善管理制度、简化过境程序、加快通关速度、克服官僚作风、消除、改善投资环境等等。硬件建设则是指修建连接中亚、阿富汗和南亚的铁路、公路、电网、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通过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建设,推动商品、服务、人员跨地区的自由流动。

美国为推动新丝绸之路战略做了大量努力。它通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阿富汗区域经济合作会议(RECCA)以及伊斯坦布尔进程(Istanbul Process)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设想,帮助消除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障碍,推动公路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目前,它重点推动的项目是土库曼斯坦一阿富汗一巴基斯坦一印度天然气管道(TAPI)和中亚一阿富汗一南亚电力网(CASA-1000)。这两个项目目前都还在谈判之中,尚未最后落实。总的看来,尽管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步履沉重,但它的轮廓已隐约可见。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主席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个开放的概念,它的基本范围可从两个事实进行判断。一个事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为基本参与国。上合组织有6个成员: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它的观察员国有5个,即蒙古、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欧亚经济共同体有5个成员国,它们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欧亚经济共同体中,除了白俄罗斯外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因此,可以说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参与国。另一个事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涉及30亿人口。粗略估算,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总人口也约为30亿,其中中国约13亿,俄罗斯1.4亿多,中亚约6000万,印度12亿多,巴基斯坦近2亿,伊朗7500多万,阿富汗约3000万。

由此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致在上述国家的范围。这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地域,它东起中国,西到伊朗,南抵印度,北至东欧,包括了东亚、中亚、西亚、南亚、欧亚的广大地区。不过,这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所依托的基本框架,而不是它的界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范围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按照中国官方的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是指在政治上保持协商和达到相互理解。道路联通是指发展交通联系,这不简单是修建铁路和公路,更重要的是使各国的交通连接起来,形成区域通网络。为此,需要在道路建设和政策配套两方面做出努力。贸易畅通的重点更多是指消除贸易壁垒,改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繁琐低效的过境程序,使贸易变得通畅简便。货币流通则是指推动结算本币化,增加本币的流通。而民心相通就是增加民间交流和友好。

二、三国战略的相似与相异

欧亚联盟、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某些相似特征。

1.地域上的重合是它们最大的相近之处。三个战略的覆盖范围虽有大小,但它们有着共同的核心目标区域,这就是中亚。在三个战略中,中亚都是它们的目标终点或视角。欧亚联盟是从东欧到中亚,新丝绸之路战略是从中亚到南亚,而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以中亚为起点向外辐射。从理论上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为开阔,它既包含了欧亚联盟国家,也覆盖了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区域。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欧亚联盟和新丝绸之路战略占据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部分空间。况且,书面上的“拓土开疆”是虚拟的,并不是说谁划了就归谁。或许是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范围已大为拓展。美国助理国务卿助理L_特蕾西(Lynne M.Tracy)在2013年10月关于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一次讲话中说,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目标不仅是把中亚、阿富汗、南亚连接起来,而且要使它一直通向东亚、中东和欧洲。在此前美国官方的表述中,新丝绸之路战略的范围从来没有走得如此之远。与此同时,在欧亚联盟的面前也出现了走出原苏联地区的前景。2013年年4月,俄罗斯与越南和印度开始讨论两国与海关联盟建立自贸区的问题。2013年10月,土耳其也表示了希望加入海关联盟。这样一来,欧亚联盟的影响已远达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由此可见,中俄美推行的战略在地域上是相互覆盖,难以分开,而不是谁吞并谁的问题。

2.欧亚联盟、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不约而同地都是以经济为基本形式和内容,这是三大战略的又一主要相似之处。中俄美的战略形式不同,但都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都有跨地区的互联互通的内容。在发展的方向上。它们虽有差别,但其大方向都是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相似性相比,三大战略的差别和不同更多,也更有实质性意义。

(1)它们是由不同的大国主导,即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仅这一点,就使三个战略产生了鲜明的地缘政治分野。不管是欧亚联盟、新丝绸之路战略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它们都带有不同大国的印记,体现着三国对这一地区的战略谋划。

(2)它们虽都以区域一体化为大方向,但在地理走向上,它们却是南辕北辙。如果把中亚作为中心点的话,欧亚联盟是把中亚拉向东欧,新丝绸之路战略是把中亚引向南亚,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想把中亚与中国连接起来。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欧亚联盟引向中亚的是俄罗斯的传统影响,新丝绸之路战略吹向中亚的是印度洋之风,丝绸之路经济带投向中亚的是中国的经济辐射。

(3)它们在功能和目标定位上也有明显差别。欧亚联盟的定位是形成超国家的共同体,在经济上实行协调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实现高层次的一体化;同时,它要形成某种政治联合,并有意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极。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中亚-阿富汗-南亚的经济连接,使之成为一个相互密切联系的经济市场,并建成从中亚到南亚的油气管道和电力网。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是形成密切区域内的联系,实现“五通”,但目前还没有提出过建立某种有形的机制,也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

显然,在功能定位和目标设置上,欧亚联盟雄心最大,定位最高,远超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这种情况有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它反映了三国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它们对中亚有不同定位和不同追求。俄罗斯与中亚有前宗主国的特殊关系,它视中亚为其“影响范围”,在一体化的程度上无所顾忌,虽不能恢复苏联,但也是越高越好。美国在中亚是一个“过客“,它不是本地国家,难以以它为中心建立区域机制。美国主要是通过当地国家来实现它的计划,它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是从外部推动,推动具体项目是最务实的方式。中国是本地区国家,又拥有强劲的经济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中国所希望,但从政治上说还存在着较大阻力,经济上条件也不很成熟。因此,目标宽泛和形式松散的“经济带”是较为适宜的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提出不切实际的高目标,政治上没有强烈的挑战性,又能保留自身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4)在发展程度上,欧亚联盟启动最早,也走得最远。它的初期目标已经达到,目前正处于实现中期目标的阶段。按照欧亚联盟的时间表,2015年将启动它的第三个阶段,即欧亚经济联盟。新丝绸之路战略虽距总目标尚远,但如以具体项目为标志的话,它也在缓慢推进中。丝绸之路经济带诞生最晚,它基本上还处于概念建设的阶段。当然,这不是说在这个概念之下是一片空白。中国过去在这一地区所推动的项目和所取得的成果,都应是这一概念的自然内容。但就它作为一个战略来说,则是刚刚起步。

三、合作共存还是竞争排斥?

作为有不同大国背景的三个战略,它们很自然地被设置成一场大竞争格局。不可否认,虽然它们是经济行为,但都会产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效应,甚至它们的出现也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地缘政治的动机。这一点欧亚联盟表现得最直接,新丝绸之路战略表现得比较含蓄,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则完全淡化。

在三大战略中,有明确“边界”的只有欧亚联盟。它因是联盟性质的机制,在联盟之内实施共同的经济政策,因而对联盟之外的国家形成了界限。同时,俄罗斯的政治态度也很清楚,它不欢迎任何其他大国在中亚推行一体化。在这个意义上,欧亚联盟具有排他性质。这使它与其他一体化进程有形成竞争甚至对立关系的最大可能。但从根源上说,欧亚联盟并不是为反对其他大国竞争而设立的,也不是以与其他大国竞争为目标。独联体一体化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即制定的战略,欧亚联盟的出现也远在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前。俄罗斯与前苏联国家特殊的密切联系,也使它的一体化十分自然和合理。

新丝绸之路战略有多重功能。帮助阿富汗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是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推动中亚和南亚的经济联系是另一项重要功能,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抑制俄罗斯对中亚的控制。这最后一项重要功能是地缘政治性质的,美国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对此讲得比较坦率,奥巴马政府不公开谈及这一点,但这一战略本身就带有这种用意。就此而言,新丝绸之路战略也带有排他性,它的排他性不是普遍的,而是具有特定目标。它们首先是指向俄罗斯和伊朗,其次也部分地包括中国。还需指出,这种排他性主要是地缘政治意义上,它不一定表现为拒绝这些国家的经济参与。美国不反对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做出贡献,但对于伊朗,美国既在政治上排斥,也在经济上将其拒之门外。排他性使新丝绸之路战略与俄罗斯、伊朗以及中国之间生成隔阂,是形成对立的潜在因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前两者不同,它是完全开放的系统,不带有排他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关系较为简单,两个概念在区域上虽然重合,但在实践上更可能是并行的,而不是排斥的;更可能是竞争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一是因为两个战略的定位都比较宽泛,它们没有形成实体;二是两者的直接接触面不多,不易形成冲撞。从美国的态度来看,它对中国在中亚推动互联互通较少指责,甚至有所赞许。特别是在使阿富汗融入到地区经济的努力中,美国和中国没有矛盾。可为例证的是美国对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给以正面评价,对于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美国也表示欢迎。

相对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的关系更为复杂。由于俄罗斯将中亚视为其“影响范围”,而且欧亚联盟已经在中亚安营扎寨,它对后来者有本能的戒心,担心会冲击它业已建立的地位。虽然俄罗斯官方没有这种表示,但舆论界已传出声音,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欧亚联盟是一个挑战。按照作者的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反对欧亚联盟的用意。从战略上说,中国视俄罗斯为战略伙伴,友好合作是中国对俄罗斯的基本政策。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和需要去提出一项反对俄罗斯的计划,导致对两国关系的损害,从而因小失大。

事实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既反映了中国自我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中国尽量照顾俄罗斯的用心。这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专注于中亚,这其中应有考虑到俄罗斯与中亚特别关系的原因。可以想象,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专以中亚为对象,那会与欧亚联盟形成直接碰撞。另一个方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提出建立自贸区的目标。中国曾在上合组织内提出过建立自贸区的倡议,但俄罗斯对此持抵触态度。丝绸之路经济带回避了这一主张,这与中国此前的立场相比应说是退步。这是中国务实的表现,因为在这样广大的地区贸然提出建立自贸区是不现实的,同时这也是为避免与欧亚联盟的矛盾。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发展自贸区的想法。自贸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形式,本身并无不对。它可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贸易。当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设自贸区将是自然的要求。而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追求自贸区目标的同时,中国仍会推动与一些中亚国家的自贸区谈判。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在主席宣布丝绸之路经济带时,他特别指出中国在中亚不谋求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并表示愿与俄罗斯携手合作。这是向俄罗斯传递的重要信息,意在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排斥俄罗斯,也不想与欧亚联盟争锋。至于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吞并欧亚联盟,那不过是地理概念上的文字游戏而已。一个低层次的、没有具体机制的、松散的经济合作形态无法融合一个高层次的、制度化的经济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地域概念上覆盖了欧亚联盟,这与其说是欲吞并欧亚联盟,不如说是希望与欧亚联盟共同发展。

中俄美同在中亚推行类似的区域计划,使得三国相遇于一个狭窄的地缘政治舞台。从结构关系上看,三个区域计划各背靠一个大国,不管有无主观的意图,客观上它是一个竞争性结构。不过,这不意味着三者将难以相容。从综合的因素判断,三者虽然存在着竞争,但可以和平地共处,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合作。这样,竞争、共处、有限合作将是它们基本的关系形态。

做出这种判断有以下原因:

首先,从实践层面上看,三个区域一体化在功能定位和制度形态上是错开的,欧亚联盟的高度一体化、新丝绸之路战略的项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宽泛联系不处于同一个层面,它们不易形成正面冲突。

其次,三个项目都以经济合作为基本形式,这削弱了对手反对它的理由。反对他国的经济合作没有道理,不得人心,因此任何国家都难以理直气壮地反对他国的经济合作。

第三,三国都没有直接对抗的强烈愿望,并且都有避免直接对抗的主观意识。欧亚联盟虽有比较明显的排他性,但它是固守“地盘”,反对他国不是它的动因。新丝绸之路战略抑制俄罗斯的含义显而易见,但美国也不想用对抗的形式。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则选择以开放性来避免与俄美直接碰撞。由此看,三者的竞争主要是软性和隐形的,它主要表现在追求超越对方的自我发展,而不是直接攻击对方。这其中,它们之间的双边关系也不一样。有的双边关系,如新丝绸之路战略和欧亚联盟,它们的地缘政治竞争性较强;而新丝绸之路战略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竞争性较弱。

三者的一些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纵横交错,并不是泾渭分明。比如说,中俄美的计划中都有发展欧亚大陆交通联系的内容,而一条从中国经中亚和俄罗斯到欧洲的铁路或公路,很难说它只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联盟,或是新丝绸之路战略。而且,有些项目三国也会共同参与。美国积极支持旨在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伊斯坦布尔进程,把它作为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动器”。中国也是伊斯坦布尔进程的参与者,并且主动承办伊斯坦布尔进程的活动。

还应看到,大部分当地国家也往往在三个战略之间穿梭,同时在各个战略中扮演着角色。如哈萨克斯坦,它是欧亚联盟的重要成员,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必不可少的伙伴,同时它也支持新丝绸之路战略。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有这种情况。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都是新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参加者,相信它们也会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此看来,三个战略在实践层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划出一条无法逾越的界限。

四、为什么是中亚?

中俄美战略在中亚的共现,使得中亚地区在国际政治中显得与众不同。这种现象反映了三国对中亚的重视,但造成这种情况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俄罗斯在中亚经营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藕断丝连,俄罗斯与中亚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自然想把它拉回自己的怀抱。中国与中亚在地理上浑然一体,中亚五个国家中的三个与中国接壤,还有两个也是近邻。中国与中亚的边界长达3000多公里,就地理上与中亚的接近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广泛。这种地理上的特殊关系,使得中国向中亚的开放和发展势在必然。不断加深的政治经济联系,特别是中国经济影响的不断增长,也不断推动着中国向中亚更深入的迈进。由此说,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亚的经营都是由于自然之势,并没有战略上的突兀之处。

美国的情况与中国和俄罗斯不同。作为一个与中亚相隔万里、与中亚没有任何密切历史人文联系的国家,它在中亚推行区域一体化战略看上去没有自然的理由。不过,美国在中亚的重大战略存在是由特殊机缘造成的,这就是阿富汗战争。由于阿富汗战争的爆发,美国军事力量涌入阿富汗,并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巨大的政治和物质投入。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水涨船高,它获得了堪与俄罗斯和中国比肩的地位,成为对中亚最有影响的大国之一,这成为美国能够提出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新丝绸之路战略既是地缘政治战略,也是为解决阿富汗问题而设计的。它是美国为阿富汗的政治过渡所做的安排之一,其目标是使阿富汗融入地区经济合作,通过地区合作实现经济自立。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产生也有前因后果,它虽是美国从外部强加的,但不是凭空而来的。

由此可说,中俄美同在中亚推动区域整合,反映了三国之间的竞争性。不过,这在较大程度上是由于中亚特别的地缘政治位置而形成的状态,而在较小程度上是由于强烈的竞争野心所造成的。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潮流,中俄美都被卷入其中,并且都试图成为弄潮儿。美国在大半个地球都在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最重大的项目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中国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计划。中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在推动自贸区建设。中国已与1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1个自贸协定,正在谈判之中的还有7个,涉及23个国家。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虽以原苏联地区为重点,但也跃跃欲试走向更大的空间。在2013年11月访问韩国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提建设从韩国经朝鲜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的欧亚大通道,有媒体将之冠名为“钢铁丝绸之路”。俄罗斯与印度和越南谈判的自贸区项目都颇具规模。而且,相信俄罗斯不会就此止步,一旦有可能,它还将走得更远。欧亚联盟的另一个主要成员哈萨克斯坦也主张不拘泥于独联体地区,而是向外发展,欧盟、中国、印度、日本等都是欧亚联盟可能的合作对象。由此观察,如果把中俄美的中亚战略放到其大战略的背景之下,那么可以看到,中亚是中俄美大战略的局部表现,但不是它的集中表现;它是中俄美大战略的正常表现,但不是它的特殊表现。这意味着,在中俄美的大战略中,中亚是重点之一,但不是最突出的重点;三国都重视中亚,但其中亚政策不是特殊的政策。当然,这是从政策的性质而言,而不是指表现形式。

欧亚联盟、新丝绸之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其前景和命运也都云雾缭绕,都有不明朗之处。

欧亚联盟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天然的历史惯性,也即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深远的政治、经济、安全和人文关系。在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一段时期里,它们的首要关切是维护独立和国家建设,它们对于俄罗斯推行一体化比较敏感,对与俄罗斯的制度性融合有着本能的警觉。现在这段时期已经过去,中亚国家在政治上对与俄罗斯的一体化已不过于害怕,而传统联系对国家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例,它们虽然还不是海关联盟成员,但俄罗斯是它们最主要的劳务市场,劳动移民又是它们极其重要的就业和收人渠道,这种经济上的密切联系使它们渐渐向海关联盟靠拢。

欧亚联盟还有一个重大优势,这就是它有一个坚定的盟友,即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俄罗斯在欧亚联盟中的坚定盟友,事实上,它还是欧亚联盟的始作俑者和欧亚主义的最忠实信徒,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比俄罗斯更推崇欧亚主义。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大国,在这一地区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最大的经济影响力,有它和俄罗斯联手推动,欧亚联盟的基本框架就有了保障,它对中亚其他国家也自然产生巨大影响。

欧亚联盟的弱点是它的核心国家俄罗斯经济能力不足,能够提供的经济投入有限。它还有另外一个内在弱点,俄罗斯把欧亚联盟的最高形态定位在政治和经济联盟,而哈萨克斯坦对于欧亚联盟的政治化持谨慎态度。这意味着,在欧亚联盟发展的初期和中期阶段,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有一致的共识,但到它的后期,两国对欧亚联盟的走向可能出现分歧,这可能成为欧亚联盟继续发展的制肘。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优点是内部政治结构比较平衡,它没有主导国和普通成员,中亚国家、阿富汗、南亚国家扮演着同等角色。这一特点使参与国较少政治顾虑,相应地,新丝绸之路战略也较少政治阻力。在经济利益的分享上,新丝绸之路战略也比较平衡,中亚国家、南亚国家和阿富汗都各得其所。从理论上说,它们不仅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而且对改善国家的经济结构也有裨益。这使相关国家易产生积极性。

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友的大力支持也是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一大优势。美国仍是有重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国家,它的支持不仅有政治上的意义,也有融资上的重要作用。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最大弱点是它必须经过动荡不安的阿富汗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美国自己经卡拉奇到阿富汗后勤补给线的安全都没有保证,更何况从中亚到南亚的天然气管道和电力网的安全?在阿富汗问题不能解决之前,新丝绸之路战略难以说真正实现。此外,美国是非本地区国家,与本地大国竞争有地缘上的劣势,它能否持久地保持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热情和投入也不能确定。如果美国的兴趣转移,它对新丝绸之路战略支持减小,则新丝绸之路战略也将失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不断上升的经济影响力。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与中亚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在中亚的经济存在也迅速扩大。200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仅为18亿美元,而2012年达到459亿美元。中国已是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有充裕的资金,可向中亚国家提供大量贷款。截止2013年6月,中国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向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贷款余额达491亿美元。2013年9月主席访问中亚期间,签订的各种经贸合作项目总值达480亿美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与中亚国家不断加深的经济联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强劲的推动力。此外,从地缘经济的角度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占有相对更有利的地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弱点是中国与中亚的人文关系基础不够深厚,部分精英和民众对中国的认同程度不高,对中国在中亚经济存在的扩大既有期待,也有担心。这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会形成无形但严重的阻力。

从政治的角度看,随着中俄美区域战略的深入,它们的接触面将越来越大,它们的矛盾将越来越触及实质,因此它们的竞争性会越来越强,并且可能导致直接碰撞。不过,从经济的角度看,随着三国区域计划的发展,它们的融合性也将增强。这一方面是因为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不管是由谁主导,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同时参与中俄美项目,它们的多重身份也为三国项目的相互渗透提供了通道。这似乎是一个相互矛盾的趋势,但它很可能是中俄美区域计划的未来关系状态。这种情况孕育着两种可能:或是三国屈从于政治的需要走向对立,或是它们顺从经济的规律逐渐融合。

结语

中俄美同在中亚推动区域一体化,客观上形成了竞争之势。不过,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柔性的形式,直接对抗的形势一般不会出现。三大国在中亚的同台竞技,反映了其对中亚的重视和这一地区的重要性,但这种情况的出现均事出有因,并不表明中亚有超出其他地区的特殊重要性。中俄美的区域项目各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从中近期看,欧亚联盟的优势有最强的表现;从中远期看,中国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

展望三个区域战略未来的关系,按照一般的政治逻辑,它们的竞争性将越来越强;而从经济角度,它们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多。三者最终的关系形态取决于多种可知和不可知的因素,对其可以推测,但难以确定。

本文作者认为,中俄美在中亚应采取合作的姿态。这是因为:首先,合作共赢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其次,合作是减小阻力的最佳途径,它更有利于各自项目的实施。最后,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其中,这最后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大国的所作所为都应符合本地区国家的利益,而不能只把它们作为实现本国利益的背景。

篇5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曾几何时,中国对机制性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持怀疑、谨慎乃至排斥的态度,对其重要性无从认识并“置身事外”,到现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和“作用其中”,乃至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表明中国已经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 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 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目前与中国已经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都在我们的周边,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地缘优势,且香港、澳门和东盟国家在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中占到了近25%,与它们率先达成并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完全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力模型的要求。然而,鉴于由种种因素,现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步履缓慢,所以我们也需要突破地缘限制,将参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并列起来,选择理想的贸易伙伴,尽快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博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2. 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从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如CEPA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来看,其核心内容都是贸易优惠安排,其实施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年,且实施内容的涵盖面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内容仅限于“早期收获”产品);与欧盟等历经数十年、一体化水平较高的组织相比,我们的自由贸易区尚属于较为初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步阶段。

3. 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上述有中国参与的贸易自由化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货物贸易,而且也包括了服务贸易。在内地与香港、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也涉及到电子商务、商品检验检疫与质量认证、中医药产业合作等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的鲜见领域。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确立了双方的优先和重点合作领域,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以减税为主的自由贸易区。这种以贸易为先导的宽领域、纵深化、全面推进的一体化模式,加大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难度。

4. 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无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是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之间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进展步伐都很快。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言,从2000年双方的可行性研究到2001年确定将用10年的时间建成,再到2002年《框架协议》的签署,2003年10月及2004年1月中国与泰国率先废除了188种果蔬产品的关税、与除菲律宾以外的东盟成员间落实包括600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内的“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10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并于2005年1月起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比较猛。同时,为让成员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而调动其推进自由贸易区进程的积极性,上述一体化大都选取了走阶段性的发展道路,采取“速成式”策略,以获得示范效应。

5. 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考虑到成员国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故存在着更多的妥协条款和更大的灵活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允许有特别的例外条款。例如,在“早期收获”方案中,菲律宾就以担心对其农业部门产生破坏作用为由没有参加;而在已经达成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里,也将减税产品区分为“常规贸易产品”、“敏感性产品”和“高敏感性产品”等三大类:前者将从2005年7月1日开始被成员国大幅削减进口关税,直至2010年全部取消;中者将从2012年起逐步地被削减关税――当年将降税20%,直到2018年减至0―5%之间;对于后者(主要是大米、糖、植物油、汽车及某些石化产品等)将继续置于关税的保护之下,但到2015年其关税水平最高不能超过目前的50%。

6. 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不长,对国际贸易规则尚处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对于类似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应如何建立、建立时应注意什么、运行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情况等操作与技术设置方式方面的问题尚缺乏实践经验,而我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区启动步伐却很快,这就迫使我们要边干边学,努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的新规则要求。

7. 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截至目前已有新西兰、南非、巴西、东盟10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36个国家相继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鉴于“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减少来自贸易伙伴的不公平待遇、改善其出口商品国际环境的重要意义,故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大都以“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例如,已经启动的中国首个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对象――新西兰就是西方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而对于当前正在磋商中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方也已经明确表示,应在澳方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后才能正式开始。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占中国进出口总额45%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无一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位居前十位的经济体中,绝大多数尚未认可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根据世界区域一体化经济学理论,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未来应该积极争取的谈判对象,如何防止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演变成为自由贸易谈判时的障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篇6

过去30年,中国东部沿海开放走在前面,而广大中西部地区仍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如今,沿海地区作为第一梯队,将专注于高端产业,而中西部作为第二和第三梯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热点。

陕西是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转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有助于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规划的推进,深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促进中亚区域与中国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就是要把陕西建设成为推进向西开放的新起点、深化区域合作的新起点、加速中西文化交流的新起点。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打造文化支点,发挥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蝴蝶效应”

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陕西以“华夏源脉,东方古都”为文化定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国家和相关省市对“一带一路”战略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经济领域,深度涉及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等重要文化领域的实践举措尚不多见。陕西应抢抓先机,率先研究、制定好实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支点的政策和措施。这不仅将占据“文化引领发展”的制高点,还将避免与乌鲁木齐、重庆、成都、武汉等区域周边城市展开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必将大大提升陕西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内辐射力。

随着文化与城市融合、产业融合、科技融合、旅游融合、金融融合的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将获得强大势能和动能,在数字内容、智能娱乐、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发展领域,实现经济发展的蝶变。这不仅能提升陕西区域战略地位,还能通过优质文化平台促进陕西区域经济发展。

巩固和扩大陕西同中亚国家社会和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积极开展民间交往同样必要。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在合作内容上,以经贸为主、多维度并进,促进“民心相通”。在合作步骤上,注意经贸发展、公共外交、安全合作的依次推进和相互支撑。推进陕西与中亚各国互设境外产业园。

鉴于中亚国家地区稳定复杂情况,加强地区安全与反恐合作,推动睦邻友好关系。因此,在经贸与安全合作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推进公共外交,实现经贸发展、安全合作、公共外交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完善商贸投资、旅游探亲落地签证管理办法,积极推动双方相互逐步实现客商、旅游等入境“落地签证”政策。

专门设立项目培训中亚地区高级政府官员,既包括短期专题培训,也包括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的学位培训。设立中亚留学生陕西政府奖学金项目。支持中亚地区学生来陕西学习,培养中亚地区懂汉语、了解中国的青年力量。在陕西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研究基金会或者中亚发展研究基金会,给予中亚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资助、访问学者等合作研究机会。

园区整合,扩围自创区政策红利,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

以西安陆港为依托,使陕西成为内陆型开发开放新高地。打造陕西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节点城市。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物流节点;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做好公、铁、空多式联运交汇点的建设,使多种运输方式高效中转、顺畅衔接,做到“物畅其流”。

通过西安港打通中国西部与中亚、欧洲贸易、产业通道,促进向西开放升级。西安国际港务区紧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公路码头三大支撑项目,打造国内最大的国际陆港基础平台。通过与东部沿海港口的紧密合作,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促进陕西出口产品结构从资源型产品向加工型产品转变,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陕西成为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园区的功能性整合是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关键路径。园区设置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园区作为经济发展平台,基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开放发展的需要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开发区。陕西现已形成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曲江新区、航天开发区等园区同城竞争、同业竞争、同质竞争越来越激烈。园区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定位不够准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园区建设规划缺乏长期性,园区产业链缺乏统筹协调。各园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诉求差异很大。

北京中关村自创区形成了“一区十六园”,陕西也可以通过“托管模式”,形成“一区多园”,克服目前创新资源分散的局面。在更大区域内整合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创新聚集。利用“负面清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重点实施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协同招商,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呈‘链’发展,向高端聚集。推进负面清单管理,各分园以产业为纽带招商,有效整合园区资源。充分发挥自创区的创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协调发展,使自创区成为陕西创新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统筹资源,发挥市场化平台的“共生效应”

陕西国有资本的产业化投资和创业投资不足,政府和市场需要协同,合力推进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

统筹各大园区建设资源,由陕西国资委发起,谋划成立陕西丝路发展集团。成员单位由五大园区现有开发建设单位组成,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市场化手段运营,使国有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力。发展集团受省政府委托,负责园区从土地一级开发到园区建设再到招商引资全链条工作。各园区差异化竞争,建立合作共赢的新规则。受托管理政府重大项目股权投资,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利用多种金融手段缓解企业融资难。主要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等服务。负责引进重大项目和统筹产业布局,完善和优化产业规划,加快推动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促进高端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谐共生发展。陕西丝路发展集团的设立将为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提供平台。

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重视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环境、方式等制度安排。针对亚欧大陆国家不同情况,鼓励省内企业有重点地开发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市场。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深化与区域各国的合作交流,推进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等行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7

[关键词]东亚;最优货币区;层次分析法;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8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8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产业安全链重构:突破跨国“链主”纵向控制的理论和对策研究》(08BJY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转移问题研究》(06JJ790018)。

一、引言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联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它是以欧元之父蒙代尔等人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一场货币体制革命。该理论认为,最优货币区是指由一些彼此间经济比较开放,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较为接近,经济政策比较协调的地区所组成的独立的货币区[1]。这种最优货币区的主要特点是,在该货币区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区内各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协调,各成员国之间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各种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2]。目前,将区域货币一体化变为现实的是欧洲,1999年欧盟的建立和2002年欧元的正式流通,标志着欧洲大陆已经成为一个经济货币联盟。

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几乎为零,亚洲各国也正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惨痛的后果中认识到了亚洲进行货币合作的必要性。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3的财政部长通过了日本提出的东亚货币互换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在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下相互提供干预基金,建立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清迈协议”是一个以双边货币互换为核心的紧急融资框架,按照这个协议,亚洲地区已经缔结了多个货币互换协定,其中,2002年3月日本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缔结的日圆与人民币之间的互换协定意义最为重大。在2002年7月召开的亚欧财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出一项提案,为未来以单一货币为目标的亚洲货币体系描绘出大体的轮廓,这项提案认为大约到2030前后出现单一亚元、亚洲央行和货币同盟。2008年5月,第十一届东盟+中日韩(10+3)会议集中讨论了“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资金总规模,东盟和中日韩的出资比例,并于会后发表了《第十一届10+3财长会议联合声明》。拟构建“东亚外汇储备基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区金融危机。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正在逐步蔓延,亚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研究利用区域货币一体化和经济政策协调来遏制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的冲击,保护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引入经济特征指数,并采用层次赋权方法(AHP)计算经济一体化指数,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通过与欧洲共同体建立之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比较,结论表明,尽管亚洲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尚存在大量障碍需要克服,但东亚地区已经初步具备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1.最优货币区理论

分析一个区域经济能否实现货币一体化,首先必须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同一化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加入最优货币区,必须对加入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这是因为,统一货币区的形成,一方面能给参与者带来汇率稳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参与者失去一定的经济自[3]。我们以某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决策过程为例,来说明经济一体化程度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重要性。如果某国与一个已经建立的货币区中各成员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资金流动十分畅通,那么,某国加入这个货币区后,通过稳定汇率和统一货币的发行,可以使某国与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减少不确定性,这将为某国带来极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给中国带来的收益也越大。

另一方面,某国加入货币区后,必须让渡一部分经济自。假设出现一个未预期的供给冲击,使某国国内出现失业率上升和消费萎缩的局面,但某国又不能够自主调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就是加入货币区所导致的损失。但是,如果某国和货币区内其它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大,那么,国内的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成为拉动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因素,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流出,在货币区内其它国家找到投资机会,失业的状况也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而得到缓解。因此,某国与货币区内成员国的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加入统一货币区的损失也就越小。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形表示这个结论。

图1、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与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损失

如图1所示,收益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和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损失曲线的斜率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增加而减小,两条曲线相交处(G点)就是收益与损失相等处,一国从此处开始可以做出加入货币区的决策。因此,G点也是形成最优货币区的临界点。

2.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现实可行性

在亚洲,东亚、南亚、西亚和中亚地理上相对独立,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上都有明显差异,经济发展也各有特色[4]。既有中国、印度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也有韩国、新加坡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既有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东盟国家,也有以出口石油资源为主的西亚“欧配克”。从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来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亚洲来说是最高的,因此,亚洲的货币一体化,应当从东亚的货币合作出发,走次区域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过渡的道路,而不可能像西欧那样一次性地全盘一体化。

考察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包括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其次应当考察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最后是分析东亚各国的贸易依存度状况。

(1)宏观经济基本面

东亚共有10个经济体,既中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国土总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亿。从人均GDP来看,在东亚地区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有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当然,韩国作为“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实力也不容小视。除以上几个经济体外其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其中,日本的人均GDP是人均GDP最低的印尼的40倍。从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率比较高的国家有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且这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控制的也比较好。从总体上来说,除日本外,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比较一致,但在通货膨胀方面,各国差异比较大,印尼和菲律宾的通货膨胀明显过高。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表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较大差异,这给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协调方面增加了难度。

(2)产业结构趋同程度

除了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各国的产业结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一国产业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实施,如果各国的产业结构相差太大,相同的政策措施会对各国产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那么各国进行宏观政策协调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也就相应加大了政策联动的成本。

20多年以来,东亚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都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传统农业大国如中国、印尼、菲律宾都基本了工业化进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急剧下降。其次,除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以外,东亚各国基本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最后,服务业在东亚各国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在一些国家已经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之,产业结构趋同化是东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东亚实现货币一体化最为有利的一个先决条件。

(3)国际贸易依存度

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最直接的动因是实现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以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是衡量建立统一货币区是否必要的根本标准。同时,成员国之间贸易依存度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和成本问题,因此,任何区域共同体的设立都必须考察区域内贸易在本国贸易中所占比重。东亚各国的区域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口和出口的区域内贸易已经达到了贸易总额的45%以上[5],而且,在贸易依存度指标上,东亚各国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各国数据都达到了很高的趋同度。与西欧1979年时的状况相比,东亚区域内贸易依存度已经基本达到了当时西欧的水平[6][7],不仅在贸易比重上相差无及,在占GDP比重上也仅是稍微落后。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量测度

为了进一步定量测度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我们采取层次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一体化指数”,并将其与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较。

在经济一体化程度测度方面,由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是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因此,要得出综合性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必须对选定的经济特征变量设定权重。在这方面,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个较好的工具。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在能源政策分析、产业结构研究、科技成果评价、经济发展规划、人才考核评价以及发展目标分析等许多方面,AHP应用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利用AHP设定指标权重的思路是:首先建立地区经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个经济特征变量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计算综合经济特征评价指数。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面对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定性分析,我们宏观经济基本面、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依存度三方面来描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特征,而三大一级指标内部又包括一些二级指标(见表1)。

2.确定各指标权重

设定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是,在判断矩阵中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设定的标度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通过得分加总就可以得到指标权重。首先给出判断矩阵标度的含义(见表2)。

接下来,我们分别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见表3、表4、表5、表6)。

通过打分,可以计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见表7)。

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的计算和比较

通过计算各经济特征指标的权重,可以得出区域内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进一步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可以由区域内各国家经济特征指数值的差异来确定,因此,经济特征指数的方差就成为度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可行指标。该数值越小,表明各国之间的经济特征差异越小,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各国家的经济特征指数值Ei:

然后再计算Ei的方差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

结合东亚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计算得出其2006年经济特征指数值分别为27.14、34.55、26.44、32.19、35.20、20.59、22.28、17.89、34.17、23.8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9.52。应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计算出1965年欧共体成立时,其成员国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为34.93。由此可以发现,目前东亚(包括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接近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水平,可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在时机成熟时考虑发行仅在东亚内部流通的共同货币。

四、结 语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重新引发了人们对区域经济政策协调的讨论,这不仅需要我们对衍生品金融创新的风险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对各国在危机爆发时的区域政策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风险,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经济体,东亚地区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金融风暴之后,更有理由着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进程。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用以应对类似目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和流动性紧缩危机;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初步实现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8]。

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东亚各国可以循序渐进地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尽管东亚地区的相互贸易依存度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劳动等要素自由流动尚需进一步的发展,经济货币政策有待进一步协调,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东亚正在成为本世纪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各国的经济联系正逐步加强,尤其是贸易自由化进展迅速,这些都为货币合作以及建立货币区提供了经济基础。货币合作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互动作用也已经被欧盟一体化的经验所证明,因此,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徐明棋.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J].世界经 济研究,2003,(10).

[2]Tamim, Bayoumi. A Formal Model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J].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 1994, 41:537-554.

[3]Mundell, Robert.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1:509-17.

[4]颜华国,蔡宏波,林舒.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基于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新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8,(3).

[5]林桦.从成本与收益看东亚货币合作的前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6]Goodhart, Charles.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J]. EuropeanEconomic Review, 1996, 40 :1083-1090.

[7]Martin Feldste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nd Monetary Union: Political Sources of an Economic Liab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1:23-42.

[8]陈淼鑫.最优货币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J].财经研究, 2002,(2).

Feasibility Study of East Asia Monetary Integration: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Xu Bin1,Zhou Shaodong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46,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China)

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障碍;对策

自贸区的全称为自由贸易区,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首次提出将自由贸易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加以落实,且在党的十会议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分别提出:加快落实自由贸易区战略及以全球为背景搭建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我国自贸区所涉及的合作领域随“一带一路”的提出而逐步扩张,除此之外,我国自贸区的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布局也进一步完善,其成就异常惊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障碍。

一、我国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我国的自贸区战略开展并非顺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国的自贸区战略发展时期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的紧张时刻,先实践,后理论是存在于其中的重要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未出现之时,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发展屡遭失败,其原因不外乎缺乏对自贸区建设的清晰设计及惨遭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这些影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自贸区的顺利发展。1.中日韩三方自贸区建设进展缓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达程度上不如日本及韩国,而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并未发展完善,也不如日本与韩国中已成熟的市场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三方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谈判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目前中国的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为主,而日本与韩国的产业却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不发达产业带来压力。这些原因都成为了阻碍自贸区建设进展的重要因素。2.中国与海合会自贸区的谈判的发展趋势不明朗。自2004年开始,中国已与海合会开展了五轮以自由贸易为中心的谈判,每年为一轮,至2009年后暂停。直至2014年,中方与海合会都有恢复谈判的意愿,并在之后达成一致意见,于2015年3月进行第六轮谈判,这是谈判中止多年后的第一轮谈判。在谈判中双方提出尽快达成中海自贸协定的愿望,但从目前发展局势来看,中国与海合会自贸区的谈判的发展前景不明。其原因有:中海两方对关税减免问题的分歧较大、海合会内部出现意见不一的现象、RCEP谈判遇到多重障碍无法如期收官等。3.我国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不完善我国目前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发展并不完善,与欧美地区的原产地规则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国的自由贸易区的标准类型较为单一,通常以区域价值成分为标准,其他标准很少运用其中;再者,就我国自贸区原产地规则采用的标准而言,其标准细化程度较低,标准细化程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自贸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对策

即使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自贸区目前的战略发展仍受许多新障碍的影响,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国家需要针对目前中国自贸区战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1.制定合适的战略目标。首先,应制定一个合适的近期目标。该目标以加快自贸区谈判进程、提升自贸区自由化水平、扩大自贸区合作领域为主,通过该目标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再者,要制定一个中长期目标,该目标旨在搭建一个系统的全球自贸区网络,其中包含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五大洲重要国家,推动我国的贸易投资实现自由与便利。2.遵循发展原则。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在与外界经济合作中始终以互惠互利、共同繁荣为合作理念,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国家要将合作伙伴的双赢视为重中之重,这种思想不仅坚持了我国所贯彻落实的发展理念,也能够让合作伙伴对我国自贸区战略的疑虑解除,除此之外,还足以确保全球自贸区网络成功搭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3.选择合适的自贸伙伴。自贸伙伴的选择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自贸区而言,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应当选择最合适的自贸伙伴,选择与自身条件均衡的国家进行合作。首先,所选择的自贸伙伴应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因为只有成员国的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韩国,就属于总体经济规模较大的合作伙伴,与其进行贸易合作,能够促进双方共同繁荣。除此之外,国家的资源禀赋也是重要标准,所选择的自贸伙伴应有充足的资源,能够确保我国的资源供给。最后,双方国家要有一定的产业互补性,若缺乏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国家间将无法进行高效的国际贸易。因此,应选择最合适的自贸伙伴,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建设发展。

三、总结

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予了我国自贸区战略全新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自贸区战略是能够推动贸易畅通的实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增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自贸区战略需承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自贸区战略还需面对各种新障碍,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最为基本原则,努力推动中国自贸区的实现。

作者:于欣欣 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惠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韩经贸合作前景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1):138-139

篇9

关键词:商务信函;中俄贸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81-02

一、中俄商贸基础和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日益密切的交往,中俄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两国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在国际事务和地区合作方面成功合作,双边经贸关系取得稳步的发展。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合作创造了极大的需求。中俄这两个邻国的贸易往来,成为促进两国发展、繁荣世界经济的重要课题。

目前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当前,中俄合作正进入一个战略转型期,即从以政治安全为主,转为以经济合作为先导的阶段。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是很大的,预计在双方共同努力之下,两国在经贸合作,特别是在投资这一重要领域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商务信函对俄贸易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应当看到,对于同为转型国家的中国和俄罗斯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操作起来,远比发展在其他领域的双边合作要困难而复杂得多。要长期、顺利地推进双边经贸合作,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需要做很多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商务信函作为沟通商业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贸易的成败与否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规范、礼貌、得体的商务信函能够为贸易伙伴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体现出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阻碍商业贸易的进行,甚至造成贸易分歧和摩擦。所以,商务信函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商务信函用语特点对贸易的影响

(一)商务信函用语简洁,是高效工作的一种体现形式

这些年来,高科技的广泛使用实现了人们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为了追求时间的最大利用效率,在贸易领域中总是运用最简短的表达方式表示最大化的意思。所以商务信函总是会采用简单明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避免冗长繁琐的句子,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清楚地知道信函中传递出的信息。这样一种沟通的形式,既节约了时间,又达到了传达信息的目的,同时简洁的语言,传递出了工作中利落的工作作风,也符合商业活动的正式性。如今的现代商务活动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效率,所以商务信函中用词的简洁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办事效率。

如果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越直截了当的表达越显出寄信人的诚意,所以在商务信函中,尽量多地使用实词,不拐弯抹角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对读者表达礼貌的方式。同时,一些尽可能避免的虚词,在书写商务信函的时候也要尽量不用,以达到简洁的目的。

(二)商务信函用语精准,是清晰表达的一种要求

商务信函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个是传递信息,即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或者已知事实;另一个就是敦促收信人要做的事情。故准确地选择表达所需要的词汇是很关键的。同时,令收信人感兴趣的内容也是使他们阅读和回复的重要前提。而运用一些准确的实词能够帮助收信人保持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清晰地知道信函所要传达的信息和内容。相反,语义模糊或者使用虚词过多的商务信函只会浪费收信人的时间,并且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用词精确,无可厚非也是体现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的一种形式。精准的用词,能够体现出高效的工作作风,同样,拖沓冗长的商务信函,给商务伙伴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从而不利于商务活动的开展。所以,在书写商务信函的时候,要注意到用词的精准。

(三)商务信函用语肯定,态度积极,是公司自信的一种暗示

主动句能使全文的语气显得积极,所以在商务信函中多用主动语气,就能够给读者充分的主动的暗示,显示出发信人的自信。反之,如果总是采用否定的词语或者语式,则会给读者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态度,不利于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积极语气的使用能够促进双方的友谊,能够保持和客户的良好关系,也维护了企业形象,有利于双方长期贸易关系的确立和维持。

积极的态度和语气能给贸易伙伴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合作态度,表明对双方开展贸易的自信和期待,正是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能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工作态度,从而有利于贸易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多在信函中使用肯定语气代替否定语气,尽量用肯定词代替否定词,以达到积极的效果。

(四)商务信函用语亲切,是加强沟通的重要手段

亲切随和的商务用语可以给读者造成良好的印象,反映出公司优质的服务和态度,从而间接上也促进了贸易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信函中的承诺的履行,也是公司信誉的一种体现,透露出一种企业文化和人格认同。友好、谦逊的书信表达方式不仅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为商业活动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促进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经济效益。

(五)规范准确的贸易信函能够促进商务谈判的开展

商务信函用语要简洁准确,避免过多的自然段,而是要最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最多的意思。采取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注意商务信函中表达的规范,尽量避免在沟通中出现误会,以保证贸易活动顺利开展和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准确地表达方式和规范的语言使用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所以从事贸易活动者应该注意自己平时在这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四、在商务信函中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首先是由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的,在他看来,表述时所用的词语远远不能完全涵盖所要表达的全部意思,所以在表达的时候,所传达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同时,Grice还指出,合理的语言编码间有着合理的联系。而他所指的合作原则包括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四个方面,数量是指所说的话不累赘,不重复包含信息;而质量是指所说的话要有理有据,不含有不真实的成分;关系指的就是所说的话要互相之间相关联;而方式是指用语简洁,语义清楚没有歧义。同时,Leech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他指出: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包含得体、包容、称赞、协同等方面。

在商务信函中,双方的交流主要通过信函这种书面的方式进行,于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必然体现在信函当中。具体体现如下:

(一)信息的完整性

一封质量良好的商业信函必须包含充分的信息,既不过量也不出现信息短缺。信息的完整既表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信息的质量上。

俄语经贸信函的正文通常按一定的格式书写,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写明发文的主要目的,此前与发文内容有关的会晤和来往信函,问题提出的依据、产生的原因等;主体部分用于连贯、详细地阐释问题;结尾部分应有针对性,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包含2―4句话。第一句话通常对所述内容进行总结,下一句话通常要包含请求、要求、指示等用语。

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相互孤立,彼此矛盾或重复。这种结构上的划分是相对的,亦可根据信函的用途和目的使用其他结构形式。

(二)信息的有效性

Grice为质量原则所定的标准时:能够确保信函内容足够真实可信,不可出现错误信息或是证据不足的信息。在书写商业信函的时候,贸易双方都必须保证所传达给对方的信息真实有效,力求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是正确的,禁得起考验的。同时,在数字的处理上,必须认真仔细,保证正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俄语经贸信函中的数词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千以上的数字从个位算起,每三位一进,书写时通常每隔三位留一个空格。设计精准的数额时,应在数字之后的括号内表明数额的大写形式,例如:

12 000(двенадцатьтысяч)1.2万

400 000(четырестатысяч)40万

(三)信息的关联性和简洁性

在处理商务信函信息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信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个基本的交流层面都必须互相关联,避免脱节的现象产生。

同时,要尽量使用简洁明晰的结构来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尽量避免有歧义的词语的运用。同时,商务信函中清晰的表达能给对方一种精炼的感觉,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促成商务交易的成功开展。

俄语经贸信函中的某些词语和连接词通常可以用缩写形式,例如:

тоесть―т.е.(即)

сегогода―с.г.(今年)

и другие―идр.(等)

五、结论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开展,中俄两个邻国的双边关系有了较快的发展,他们在地区合作上也呈现出越来越蓬勃的发展面貌。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随着政治关系的日益牢固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这样,起到沟通作用的俄语商务信函的地位也愈加重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作者投身此中。

参考文献

[1]董德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诉求,2004.

[2]黄颖.发展我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之我见[J].北方经贸,2005.

[3]胡明媚.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探讨,2005.

[4]季塔连科.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中俄合作,2004.

[5]江华.论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03.

[6]李保民.简论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范,2006

[7]李辉杰.中俄贸易存在大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

[8]李炳言.中俄综述:共同为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履行责任, 2008.

[9]刘全顺.中俄贸易合作向战略高度发展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

[10]凌激.关于规范对俄贸易的几点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

[11]陆南泉.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式的几点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7).

[12]冒天启.中俄经济贸易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发言.2008.

[13]彭华.直面“全球化”的中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 2003.

[14]秦宣仁.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

[15]孙晓郁.面向未来的中俄贸易.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