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教育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教育的方法

篇1

关键词:体育 教学 运动技术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供参考。

1、规范训练法。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

2、对抗与竞赛训练法。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篇2

关键词:成人学生 思想教育 方法

成人学生思想教育,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成人发展作铺垫。我国应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成人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促进成人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我国成人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构成复杂

成人学生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年龄差距,在成年学生教育中有十七八岁的,也有二三十岁的,最大成人学生有五六十岁的,可以说成人学生教育的组成非常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非常困难,难免在教育中会照顾不到一些个体,所以做好成人学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关系复杂

在成人学生教育中,很多人都是有工作的,也有人是自由职业者,他们的人际关系与组织机构都不会在成人高校管理中涉及。由于他们的工作都不一样,所以对高校的认识也不一样,这也是造成管理成人学生工作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

(三)出席率差

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构成的不同,以及学生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从而导致成人学生不能在统一的时间下一起学习。成人学生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有的是时间原因,有的是自身的懒惰问题等,造成在成人学生教育中出席人数总是不全,这也会导致授课教师没有激情,因此,影响授课的质量。

(四)学习目的不正确

我国现阶段接受成人学生思想教育的学生都很实际,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历获取好的工作,还有的是为了在工作中能够晋职称,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成人学生思想教育存在功利性质,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

二、成人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讨论

(一)所有教育都应以思想教育为前提

人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人本身就会倾向于懒惰的状态,因此,如何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约束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成人学生思想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成人学生的思想,帮助成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成人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眼前的利益,更多的是能够完善自己,为他人和国家带来积极的作用。对于教育中的管理者而言,必须做到与时代脚步看齐,顺应时代的步伐,针对成人教育中的具体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让成人学生很容易地接受管理,从而推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二)成人学生思想教育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基本内容。我国一直把以人为本作为宗旨,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在我国现在的发展大潮中,以人为本主要是尊重理解别人、关心爱护别人、不断地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人为本已成为教育事业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学校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三)成人思想教育采用激励手段

激励是一种可以激发人们动力的一种方式,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在这个激励的过程中,也有情感上的交流。引导者为了能够使学生为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不断地前进,因此,就会采取这种激励措施。这种激励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激励措施有以下几点,例如,学习热情励、思想素质激励、心理上的激励以及情感上的激励等等。第一种思想素质上的激励。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于自己的事业抱有信心,能够有责任心。管理人员也应对成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结。第二种学习热情激励。这样的激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与重要性,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第三种心理调节激励。这种激励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中,教师通常会与学生进行谈话,通过谈话的方式诉说对于事物的看法与观点,并对此给予最深理解。第四种情感因素激励。对于情感上的激励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彼此做到信任对方,这样才能以爱的形式来化解问题,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三、加强师德教育

要想加强成人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应该确立爱岗敬业的理念,只有对于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与强烈的奉献精神才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还应该热爱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最全面与专业的回答。在教师治学的过程中,应该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风格,对于学生要孜孜不倦,对于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也要不断地提高。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法与教学理念,让学生对学习后更加有兴趣。最后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教师职业对于自身的人格问题都有着重要的要求,教师只有做好表率工作才能让学生信服,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采取民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传授教育的教师也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有过错的学生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该正面地加以指导,尤其是成人学生。由于成人学生的思想和思维都相对于成熟,所以在对其进行教育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只有正确的思想教育,才能使成年学生更加完善自己,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周艳丽.对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成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6.

[2]胡英芹.浅淡成人高教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篇3

关键词:理论实践;环境影响;学科配合;榜样示范;集体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0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62

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首要素质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已成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通过对课内和课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过程所进行的探究与反思,我对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外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模仿性和可塑性强是中小学生的显著心理特点,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思想认识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把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和学生德行形成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组织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与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原生态现象以及学生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水平,又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道德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基础。

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做到因生利导、因时因地施教,做到合情、合理、有理有据、有的放矢,忌讳生搬硬套和形式主义。

二、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良好的外界“德育环境”影响相结合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和人生经验狭隘,对于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及公平、正义的认识肤浅甚至出现错误和偏颇,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灌输”尤为重要。然而,再好的理论教育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良好的外界环境相配合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理论脱离了实际的支撑,学生头脑里树立的良好道德理念也会变为空中楼阁,甚至化为乌有。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生活,让学生能够辨别良莠,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既受到良好“德育环境”氛围的熏陶和影响,自觉接受好的同化和浸染,同时又能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达到“去伪存真”“去恶存善”“去除负能量,增强正能量”目的,让环境去陶冶和升华学生的道德感情和思想境界。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优化、净化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生活在文明、整洁、雅观、朴素的环境中,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培养讲卫生、爱清洁、有礼貌、守纪律、求进步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思想品德教育主学科的主导引领作用和其他学科德育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主学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上,还渗透在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学生良好德行的培养和养成既是反复体会并逐渐加深道德理性认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也是不断强化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所以,仅仅依赖单纯的思想政治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做好主学科课堂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常规教学和实验活动中。因此,学校和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其他科任老师共同担当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使命,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共同营造品德课大教育、大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品德教育的效果。

四、教师的榜样示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相结合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比如日常的打扮要朴素、大方、整洁;举止要表现出良好的修养;语言要文明、规范、准确;处事要谨慎、谦恭有礼、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让自己的言谈举止成为学生的楷模。

同时品德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国的教育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品德教育中只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依据时展的要求,采取科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和行为。

五、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大集体环境和学生个体德育的因材施教相结合

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集体会每时每刻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态度,它能使每一个学生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能使好的思想和言行得到肯定和强化,并使之转化为良好习惯;能使不良的思想和言行受到摒弃和抑制,让学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反之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智慧以及行为习惯等等,都能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形象。所谓“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会影响整个乐章”,因此,对学生进行个别品德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注意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动向,要“因生施教”“因事施教”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特别是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发扬优势并及时克服不足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学会管理自己、激励自己、改造和发展自己,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成为集体的看点和闪光点。

总之,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毅力和信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就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人生、适应生活,德才兼备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篇4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是整个思想教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党的教育指导方针指引下,以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规律和特点为基础,努力协调、组织教育全过程,使整个教育活动有效展开,最终达到教育活动最佳化的目的。一切思想教育管理活动最终都服务于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整个过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工作,是每个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管理成效如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学校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此外,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对于优化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着明显的作用,还能够促使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策略

在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之后,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和初中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提出三个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方法的策略,希望以期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初中教育的良好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管理者以工作为出发点,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培养人、教育人等等,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理念。思想品德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也具有管理工作的一般特性。针对初中生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特殊的年龄阶段上,正是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对其思想工作做到位,可以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教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自身做起,关心每个学生,利用人性化的手段来教育管理学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处理一个经常迟到旷课的初中生的时候,思想教育管理者可以适当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并经过调查分析学生迟到旷课的原因,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犯错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学生所犯下的错误。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管理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教育管理者必须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以人性化方式处理教育问题。

2. 完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机制。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管理者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思想上的导师,行动中的引路人,他们在思想品德教育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里,都会引起学生的效仿。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管理者的队伍首先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建立相对稳定与合理的流动制度, 完善思想品德教育人员的考核机制,这样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式化,规范化。其次,是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多方面吸纳各种人才,提高整体素质,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往高层次和高水平方向发展。关于优惠政策,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定期举行教育培训活动,提供教师通过培训得到晋升的空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也能达到完善管理机制的目的。此外,要切实解决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待遇问题,依据各个教育工作者的不同情况,适当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得到不断优化。

篇5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不仅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方 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作用 ,同时对塑造和坚 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新时期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不断开拓创新,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成分和利益群体 、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的价值取 向也日益呈现 “多元化”趋势。道德失范现象 、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 大以及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纷纷涌入我国,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主流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的精神归属显得无所适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不但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长期以来 ,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并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许多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 比较有创新价值的方法 ,如以“启发式”、“渗透式”、“隐蔽式”取代 “填鸭式”教育 ;以有的放矢的理论联系实际,讲真话 、实话,取代“空谈”、讲“官话”、 “套话”;注意运用“情感陶冶法”、“心理咨询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红色网站 ,等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要求 我们不 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创新 ,内容也要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历来都是相辅相成 的,方 法创新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 内容创新,关乎整个思想 政治教育目标 和任务的 目标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思 想政治教育 的内容 主要包括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政治教育是导向性内容 ,思想教育是根本性内容 ,道德教育是 基础性 内容 ,法纪教育是保障性内容 ,心理教育是前提性内容。这些内容涉及了政治学、社会学 、哲学 、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从根本上说 ,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社会 阶级或集团的政治目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具有强烈的 阶级性 、党性 ,这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创新必须坚决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在教育 内容中的中心地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既要具有超越性、又要体现现实性

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是提高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 ,因而不 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理想性、超越性。但是这种理想,这种超越 ,必须建立在现实之上。我们的教育内容只有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实际,才具有科学性。再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过高”、“过空”,跟他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和实际的精 神需求反差太大,就会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内容创新要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真正挖掘 出体现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东西 ,创新出既具有超越性又充分体现现实性的内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应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应该对个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关注 ,注意研究个体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对合理的需要予以满足,对不合理的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如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义利统一观念等,这些既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的内容,就应该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 中。

(四)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创新应体现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情况错综复杂、千差万别,表现 出非常明显的层次性 。从年龄上看,教育对象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 四个层次 。我们应该根据年龄结构,合理地确定 出不 同层次 的教育 内容。从文化知识层次上看,教育对象有知识比较渊博 、知识水平较高、知识水平一般、半文盲、文盲之分。从思想道 德状况上看,教育对象有思想先进、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思想落后、思想道德素质差之分。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 “一刀切”,势必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 。另外,从地域上看,教育对象有城乡差别,东、中、西部差别,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这同样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体现层次性。

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创新 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该通过方法的不断创新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尤其是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从2000年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才在CNKI上开始发表。

一、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冲击

我国正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改革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利益均等化难以实现与公平诉求的矛盾始终存在,与此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使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潮流冲击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将更加激烈。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里,西方更是借助经济优势大肆地宣传西方的政治思想,进行思想演变的企图始终没有改变。

(三)多媒体发展的冲击

以传播手段新颖、速度快、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广泛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像一把双刃剑,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本身附带的商业性,虚拟性对主流意识文化产生了冲击,干扰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推陈出新离不开对传统教育方式中优秀部分的继承,同时应借鉴西方科学成果,例如道德讨论法、价值澄清法和社会学习法,这些方法都有值得学习的元素,值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去借鉴。

(三)对多媒体媒介实行利用与监管并举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意识,主动走入网络世界,摄取时势信息,通过文字、声音、画面、人物等的编辑,制作各种多媒体教育软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多媒体信息传递的监管,做到精、细、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创造条件。

(四)实现从单向到互动的转变

传统单向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影响下这种工作方式的合理性面临严峻的挑战。由此一般性的灌输和说教就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仅靠单向注入,强迫命令反而会严重挫伤和压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都是人,都具有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而且常常角色互换。只有达到二者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建立在主 客体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双向沟通和协调的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的不断提高,倡导平等双向沟通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因此,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由单向式教育发展为互动式交流,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尤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队伍,发挥其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核心作用。他们能够运用长期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和立场对诸多焦点热点问题作出明智的分析.可以产生无法取代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言,也必须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各种方式去认识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真伪.掌握一定的有效使用媒介以及正确看待信息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运用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其他的社会成员,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充当了教育者。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是可以交换的。

(六)注重实践锻练

所谓实践锻炼,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收到实效,是不是真正使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得到改变,归根结底体现在人的实践行为上。另一方面,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实践活动是必经之路。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务虚又务实。才会收到真实的、持久的效果。如果只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形成空洞的说教或许愿,就不会受因此,我们必须引导教育对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寓灌输于活动,寓事理于实践,在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动中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惟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算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胡艺华,李祎妮.浅析利益主体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

[2]李晓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性探究[J].学理论 2011,(1).

篇7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所设定的专业是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项。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汉语言文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接受知识的一方则主要是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历史文化特征的独特性,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以及掌握汉语言文学的意义。因此要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特征的同时将学习潜能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时对其所表述的意义予以深度思考。

一、关于后现代教育思想的简要概述

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教授与被教授的模式,其主要提倡平等的观念,打破了以往教师将教学完全把握住,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控制学习行为方法。即以“去中心”作为教学理论,其教学模式以“对话”为要点,在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中交流互动,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1]平等交流“对话”教学模式的建立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理解以及尊重的和谐教学氛围被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同时,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同样对于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视。该思想提倡将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且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其引入,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该专业,主动探究其深意。与此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这不仅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后现代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其进行评价,而不是以传统的应试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统一定义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且独特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以不同的评价方法以及不同的评价尺度对学生的特点予以总结,通过针对性的评价,让其感受平等性的关注。在这样的指导下,最大限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从全方位提高学生了解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明显、强烈。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分析

(一)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予以综合性考虑

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其教学法多半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进行教学。此方法虽然明确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汉语言文学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大,且理解不够透彻。此外,其教学法灵活性存在较大程度的缺乏,且实用性也不高。[2]因为以教学计划为依据进行教学是老师对课堂节奏、内容等予以掌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下的被动学习,研究发现,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教学质量效果较差。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所涉及的知识十分多,而且内容也比较复杂、艺术性强,学生难以识记,从而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并予以综合性考虑,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结合教学计划的同时,从汉语言文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辅助应用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在较好地增强学生吸收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以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中小说、诗词、散文以及曲赋等占多数,这类文学内容的专业性强,就传统的以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无法对其内容予以深刻的解析。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将开放与互动作为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其通过以“对话”为要点,在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中交流互动,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因问答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发其说出对该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师总结补充,对问题进行深化。这样一问一答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教学模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

三、结语

后现代教育思想是教改后新形成的教育思想,该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教育,以学生的人性化以及个性化作为中心思想,同时以对话式教育方式与提问式教育方式作为提倡点,主旨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激发,以便学习质量的提高。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突破传统型教学方式所带来的限制性,进而可以更好地把我国优秀的文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教育 育德 心理学 品德教育 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8-01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越来越关注个性和多元化价值追求的今天,我们班主任必须学会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得理论和方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笔者懂得了只有这样,思想工作才会有成效可言。

1 从“心”开始,用“心”育德

首先,我们班主任必须抓住学生的心里才能对其实施教育。从“心”开始,不外乎我们必须从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心理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力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

记得我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因父母都打工在外,家里只有奶奶照顾他,父母挣了钱,给他买了电脑。由于没有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手中的电脑便成了一件纯粹的玩具。他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就连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他都不完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导致课堂上听不进去课。看到这种情形,我便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漫长的心里教育历程。首先进行家访,在他的家中和他一起聊网络游戏。在他和老师的谈话进行到兴致时,我帮他制定了一套玩游戏的方案。方案中含有学习的成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一星期后,我对他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他居然主动把问题积累起来并向我讨教了。有了起色,我又向纵深引导,给他制定了新的一星期计划,他欣然接受了。就这样经过两个月时间,我给他安排了计算机比赛。他不负期望竟然取得了第一名。从此后,他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了。语文、数学成绩在期末检测中跃居班级第四名。由不学,到主动学经历了漫长的心里路程,在引导的过程中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不是义正言辞,滔滔说教,这就是从心开始的结果。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自然成绩就上升了,学生本身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2 变“说教”为体验,变“体罚”为训练

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在“动情”和“明理”的基础上训练才能定型。

我们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提倡变“说教”为“体验”这种方法。例如:学生中常出现劳动懒惰的情形,这种情形靠说教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于是,我便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的活动“擦玻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在大家的感召下,这位懒惰的学生也报了名。在擦玻璃的过程中,他精神集中,擦得仔细认真,结果他取得了第二名。他用手背摸着满头大汗笑了,笑脸上透着累,但都能过多的是快乐、开心。此后的周末大扫除,他再也不懒了。

在学生中,还有一种人,犯错误屡教不改,有时气得老师难免动动手。不过,这在“教师法”里就是体罚了,是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即不违法有能教育学生不犯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体罚”。那怎么办呢?我们经过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结果找出了一条妙计:变体罚为训练。有谁犯了校规就让谁做体育运动:跑步、蹲起等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即受到了教育,教师的行为也不至于违法,师生都受益。

我们班主任,要改变工作中说得多,效果差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应经常学习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的知识总结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后升华。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何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必须在动情和明理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训练才能有成效。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把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运用的合理,重视学生到的意志力的培养,让好习惯铸就学生的健康心理。

教师还要懂得表扬和赞赏学生。及时表扬会给学生带来重大的爆发力,使他们更努力做好它。表扬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鼓励学生敢于承认错误,表扬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赏识学生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教育工作才会有成效可言。

篇9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之一,伴随着手机、电脑和WIFI的普及,以及QQ、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也日渐强化了它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网络助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

网络有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信息和思想的影响和冲击的同时,其思想和行为受到了重要的影响,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二)网络腐蚀大学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

网络也极易腐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且良莠不齐,各种形形的思想言论,如宣扬退团退党保平安的,还有一冠冕堂皇的言论宣扬享乐、拜金等,在这些言论的鼓动下,很容易致使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得以淡化、价值取向得以扭曲。

二、网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进而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党的十以来,多场合就网络信息化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这给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力度。

(一)创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理论,轻实际的现象,这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看起来十分的枯燥无味。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克服的缺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广大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这一优质的平台,广泛的收集和整体各种教材信息,更好的把网络上的信息和内容融入到思想教育课堂当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接受思想正是教育。因此,从根本上看,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是思想政治的资料库,更是一个优质的平台。

(二)建立专业网站、增设教育板块

美国著名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高校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来设立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网页,让广大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校园新闻,整合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搭建学生网络新闻立体平台;加大对典型事件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明白是非;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咨询是学生和高校教育者直接进行对话和沟通的平台,高校应该在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以及心理咨询等的过程中以更加恰当的方式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对国际问题以及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在学生探讨和思考中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然后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组织网络教育主题活动、营造网络育人的氛围

多次提出,要在全国和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高校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活动中得以有效的进行。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建立一些网络互动社区,引导学生更好的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营造一种网络育人的浓厚氛围,将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四)发挥网上、网下合力作用,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该充分的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网上教育把党的最新的声音和思想更好的传达给每一个大学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还应该通过开设网上论坛以及心理咨询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网下教育主要是针对网上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学术疑惑或网上的热点问题,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如座谈、报告、演讲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释疑解惑,有针对的进行思想引导,提高思想认识,端正价值取向。发挥网上、网下的合力作用。

同时,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更加高效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就是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探索建立对网上成果发放薪酬、给予奖励的办法,探索建立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情况列为师德先进、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条件的办法。?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持久的活力。

指导老师:赵贵臣

作者简介:龚卓(1993-),湖南岳阳人,北华大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校保卫;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4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腾飞,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此,高校的招生办学规模逐年加大,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人数的增加给学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和新挑战;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来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非常有实践价值的教育舞台,因此,作为高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部分的高校保卫工作,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的又一个落脚点;因此,在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校园保卫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加强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以往大学生对校园保卫工作不适当的理解和认知,是当下高校保卫工作上的一个挑战点,也是改进校园保卫工作的重大机遇期。

一、加强校园保卫工作的现实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完全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有的学校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可见,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的教育管理环节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虽然我们给予了重视,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结合实践,当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育实践的细节上开展深入的工作,为此高等学校的保卫工作应当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多层次开展的需要,积极配合,加大关注度和加强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保卫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前提,以保证学生的思想政治稳定为出发点,以完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局目标。在校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其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一时期得到彻底塑造;培养一个具有崇高价值观和高尚人生观的新时期优秀大学生,应当成为高校保卫工作开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为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高校保卫工作当中去,把塑造人的优秀品质作为高校保卫工作的追求目标,这也应当是新时期高校保卫工作的内在本质。

相对比来看,从前,我们的高校保卫工作,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学校里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大部分都是简单地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比如说对于学生有打架斗殴,偷盗等行为的,简单地将其交由所辖地公安部门处理,而忽略了从思想根源上对肇事大学生进行教育,其实效是治标不治本,严格意义上讲,这样开展工作本身就是失职,具有不客观性,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同时,简单地处理此类问题,不但没有起到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反而间接激化了学生的对立情绪,造成肇事大学生的进一步迷失;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到高校保卫工作的实践中去,是当前高校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校园保卫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的最直观方式,也是当前校园保卫工作开展的正确途径,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从细节上来看,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迫切需要加强高校保卫部门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各类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因子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和侵染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客观事实;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横流自是必然;加之信息化社会里,网络媒介高度繁荣,为黄赌毒的传播提供了天然便捷的载体,加之大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相对较少的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约束,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现象比比皆是;种种社会毒瘤严重侵染着当代在校大学生,削弱了他们的意志;我们知道,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往往自我控制和自我辨别、鉴别意识较弱,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如果让已经受社会不良习性影响的学生影响到周边成群的同学,其带来的校园恶劣影响将不言而喻。

2.处于人生关键成长期的大学生,在心理承受力方面所面临的各类挑战所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高校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会生态体,学生的组成各种各样,从具体分类来看,有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也有连基本生活费都要靠做兼职自己争取的;有出生在大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的;有来自西北等生活习性很鲜明地区的,也有自小生活在中原文化核心区域省份的;在校大学生本身呈现出来的种种不同,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挫折,有挫折就会带来校园安全隐患;从近年来全国高校爆发的安全事故案例来看,都是因为学生在面临各种压力后无法得到排解和疏导所致,这些现象的本质要求高校的校园保卫工作必须得到加强和重视。

3.高校保卫部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成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校来讲,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成功与到位,以树立起学生爱国,爱党,爱民族等优良的思想素质为目标;而高校的保卫部门就承担着高校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严格责任,既是一种教育的义务也是国家赋予的教育权利,是权利和义务并存的整体,是国家教育体制里,为国家对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把关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在校学生走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在政治素质教育方面把关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保卫部门所开展的工作意义非凡而且影响力深远。

二、高校保卫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保卫工作具有事前预防,事后监控及处置的特性;其属于社会综合治理的范畴,高校保卫工作所面对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高校保卫工作的特质及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使得高校保卫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难度;为此,如何抓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迎难而上,是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的前置问题。有良好的心态,再通过找突破困难的途径和方法,是首当其冲的步骤。通过实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为蓝本,在高校保卫工作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是搞好高校保卫工作的一条捷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重点在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的开展是杜绝事故发生的前提,其实效性也显而易见;因此,做好预防也就从根本上治理了校园保卫事故的发生。从预防的角度去看校园保卫工作,是抓问题的主要矛盾的方法(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践行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可行手段),解决了根本矛盾,就可以从问题的源头上解决校园保卫中的安宁、稳定的问题。综上,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和开展,要从思想意识的高度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应用在高校保卫工作的重大意义。

三、在高校保卫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高校校园保卫工作的具体分工来看,高校校园保卫工作分为学生户籍管理、校园安全维护和防范、校园安全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校园消防的安全维护和管理、校园安全事故的先期处置等。可见,校园保卫工作的每一项都关乎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关乎着高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保卫工作既应注重学生的利益需求,又要深入从思想意识深度、行为举止的严格规范要求两个方面切入;由于在校大学生身份和心理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要求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应采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理德并举的方法;注重干实事,办实事,形成一个千方百计完成保卫工作的局面;实事求是解决学生的实际需要,寓管理于服务,寓教育于帮助之中。

长时间以来,高校保卫工作处在一种低阶段的发展怪圈。无法与时俱进,无法针对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进行适时调整管理,停留在处理问题的方法生硬而又高压迫,究其原因,是没有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去开展具体工作;具体来讲,面对犯错误的在校生,采取简单的拉架势,摆冷面孔的方式,造成了犯错误的学生在心理层上的接受困难,在思想根源上的认识困难,在保卫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上的失态。通过近期的归纳探索,高校保卫工作应当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去具体开展和落实,所取得的实效明显,这其中又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辅助以灵活的手段方法效果最佳。

为此,高校保卫工作的良好开展,应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手段为台阶,以良好的心态为保障,三个原则相辅相成,不可缺一。其中科学的手段应当是循循善诱,沟通和教育相并举的手段;良好的心态应当是管理人员对学生应当具有的耐心、善心、感化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友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校保卫工作的实践反复证明,大学生犯错若无有效得关注、纠正,预后,会造成其学业上,价值观念上,人生道路选择上几个层面上的严重受挫,以致助长其最后走向犯罪;反之,如在其犯错初期,通过思想教育的方法,加之及时的沟通、匡正,其预后会好得多。在高校保卫工作的当下,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及时、全方位沟通,了解,并深入探究其在校期间的所思所想,了解其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有时效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务之急。对受社会阴暗面影响较深的学生,用情感干预,以讲道理、博感情的方式教育之;核心点还在于沟通二字,沟通是基础,是灵魂,是工作产生实效的法宝,以此到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的效果。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德育和思想政治觉悟的培养两个方面,这也是其称其为人才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高校保卫部门在塑造具有德育和觉悟两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塑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