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职教育;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自1985年建校以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始终围绕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服务面向明确,办学目标定位是立足湖北及武汉,面向现代服务业,以管理学为主体,突出服务业管理特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校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明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行业的知名品牌,同时,顺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对接湖北及武汉的优势、支柱、新兴产业,该校及时设置了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专业,该校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院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中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高职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问题谈点浅见。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市场的走向
(一)酒店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截至2010年,我国星级旅游饭店共14639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酒店535家、四星级酒店2057家、三星级酒店6215家。我国现有星级酒店14639家,比1999年的3856家激增280%,近11年来年均增幅25%,可谓增长速度迅猛,由于饭店总量的增大,近些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维持在10%以上,但是每年新开酒店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尤以高档豪华饭店的投资升温为明显,如五星级酒店从1989年的3家、1999年的77家,再到如今的535家,预计2015年我国的五星级酒店将达到或超过1000家。从2000年到2011年,国内仅五星级酒店的投资额就增长了361%,四星级饭店投资额增长312%。
总体来说,全国酒店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高星级酒店发展迅速;酒店集团化进程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已经进入我国市场,40多家集团的70多个品牌进入中国,共管理近千家饭店。2010年中国国内饭店管理公司(集团)规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锦江国际、山东蓝海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94.5%、178.0%。锦江国际、港中旅维景、首旅建国客房数量均超过2万间,南京金陵客房数量也已逼近2万间,这4个集团共拥有客房151169间,占全国29家饭店集团客房总量的42.5%,在规模上较其他集团有一定优势,形成了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第一阵营,规模向国际水平进一步靠近。
从湖北地域酒店行业来说,2009年全省星级饭店602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226家、总客房52586间,总床位96476张。由于全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酒店行业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旅游酒店总量持续增长,高星级酒店继续增加。2011年全省星级酒店700多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6家,四星级80多家。我校所处的武汉市截止到2011年,现有酒店企业500多家,挂牌五星级酒店有12家;四星级酒店有26家,另有三星级酒店50家。高星级酒店中,香格里拉、华美达光谷、新世界、马哥孛罗、明珠豪生等5家年收入破亿元。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从对武汉市酒店行业的调查来看,年龄结构上,21-30岁这一年龄段的员工最多,占36%;31-40岁的占25%;20岁以下的占17%,41-50岁占12%,50岁以上的最少只占6%,从业人员以青年为主,从性别结构上分析,女性占59%,男性占41%,整个中高级管理层以男性高学历者居多;从人员层次上来看,整体员工队伍中,高中或中专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28%,其次是大专占11%,初中居于第三占18%,本科占9%,其中50%以上著名本土酒店总经理、总监级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了50%以上;从人才类别上看,酒店行业需要经营部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职能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其中职能管理人才(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如厨师、财务人员)、营销策划人才中80%是非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为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而综合性营运管理人才(如酒店筹备、设计规划)是十分匮乏。
(三)市场需求情况
从人才类型上看,高技能酒店专业人才是当今酒店业人才需求的主要部分,湖北省现有酒店管理专业设置的高职院校有34所,在校学生人数11250人,毕业生13730人,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士预测估计人才缺口至少10万,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集团,对于主管、部门经理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缺口十分大,以及具有营销、信息技术、语言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酒店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例如,当今中国60%的酒店不知道如何制定酒店总体营销战略,55%的酒店不懂营销管理,35%的酒店对定位模糊,40%的酒店对价格难以管理与控制,40%的酒店在整合应用广告、公关、促销策略上有困难。
饭店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巨大的人才缺口问题令业界头疼不已。各大酒店集团都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扩张,但不少酒店却因为人才缺乏而迟迟无法开业,错过了占领市场的好时机。按需求紧急程度依次是酒店筹备及规划设计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人才等。其中尤其是酒店筹备及规划设计人才及其匮乏,以湖北省为例,每年新增60—100家星级饭店,每家酒店前期筹备管理人才需要10人以上,此类人才需要每年至少为600—1000人,另外全省每年新开业数百家经济型饭店和餐饮企业,每家店也需要酒店筹备管理人才5人以上,每家酒店企业的筹备期多在6个月以上,人才需求保守估计也在3000人以上。目前湖北省34所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一方面不能满足服务与基层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也胜任不了酒店筹备管理人才的要求。目前全省只有两所高校开办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其中一所2011年招生,另一所2012年招生,招生人数只有几十人,远不能满足酒店企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另外国际酒店集团经理及总监级别人才,副总经理和总经理职务主要由港澳台人员和外国经理人担任,50%的国内本土酒店集团的总经理、总监级管理人员 和部门经理级管理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了50%以上。可以预言,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而且工作岗位集中在高星级酒店。
当前,湖北省“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2011年,全省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同期GDP的12%以上;提供直接就业100万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600万人;培育四星级以上饭店达到15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0家以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将武汉打造成国际国内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以武汉进入高铁时代为契机,推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相关配套建设。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已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我国酒店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有着近30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升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具有专业、课程、师资,以及职业教育优势,可找准专业定位方向,谋求差异化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积极申办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
(一)专业定位为主要面向酒店筹建管理岗位,并辐射酒店营运管理岗位,培养应用型的酒店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定位要与武汉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重要战略决策相契合,彰显特色,紧扣“应用性”, 既区别于现有研究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倾向,也区别于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定位。比如,华侨大学等研究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本科的人才定位为:培养适应国内、海外、港澳台地区酒店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视野观、并可从事涉外、涉侨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管理人才。可见综合性大学对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定位比较宽泛,到底是哪类管理人才并没有界定。
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湖北经济学院的酒店管理(本科)的人才定位为: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学生个人健康成长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文素质良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而目前全国以及湖北省酒店数量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增长高于10%,不仅服务人员缺口大,管理人员十分欠缺,湖北本地的众多高星级管理人才都是海归人才或是从沿海城市引进,最急需的是酒店前期筹建规划及后期营运管理人才(前面已对人才需求做了相关分析)。所以本专业具体定位为面向国内外星级酒店,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从事酒店前期筹建管理工作,并能胜任酒店营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实施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应用性
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原有专科形成了“循岗导教”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办学上对接行业人才需求,按照岗位要求设计教学,包括课程设置、第二课堂活动等,在培养应用型酒店人才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有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校内实训实验、校企合作方面,我们有国家级(酒店)实训中心,有稳定的校外深度合作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应用型本科更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借鉴到本科的教学中。具体而言,有这么几点:(1)以素质为基础,搞好外语、信息技术等素质教育,夯实学生职业发展潜力,(2)以能力为本位,强调专业教学的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3)加强校企合作,开放办学。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性,注重应用型,而不是偏重理论和学科研究。
(三)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保障人才培养实施
提升办学条件,一要引进高端人才,不单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更要从行业企业引进经验丰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形成一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知名教授,不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二要加大教学设施投入,为开展应用型教学提供实验实训的设施保障;三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杨金土;《走出中国自己的高职教育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3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研究项目(2011A053)和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B733号)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篇2
关键词:公路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87-01
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项目,能够有效改善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影响区域经济建设的众多因素中,交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公路主要是实现人流、物流等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性的设施之一。在构建适合海外投资环境以及进行资源开发等诸多的必要性条件之中,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以下是笔者针对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决策讨论。
一、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以及相关的系统方面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很多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已经不断成为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新研究的课题,很多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专项的研究,主要原因也在于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建设很可能成为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高速公路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大陆已经有高速公路建设成功的案例,这也从实际上说明了高速公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速公路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
信息产业属于现今公认的新兴产业,能够有效活跃我国的市场经济。高速公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包含有通信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相关的内容,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促进了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交通控制等的智能化运输系统属于一种跨世纪的发展目标,但是其技术基础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第一代的智能运输系统已经逐渐投入市场的运作中,在我国的建设高速公路以及高等级的相关公路网中可能形成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本。例如,目前已经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系统,能够逐渐作为西部的现代工业生产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方面的支持,还能够进而提供更好地服务项目支持,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地相关市场机会。
(二)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圈形成
首先,国内很多工业方面在选址和物流等方面都依托于路网。工业选址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于构成物流系统的主要因素,方便快捷是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实现运输快速的同时可实现原料的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这些包含的相关因素已经是企业利润变量的一些自变量,一些同样成品的价格也会因为消费地的一些运费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当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保持准时性和速达性等,这些成为了物流系统发展和壮大的基本要求,并成为了衡量物流系统是否能够为制造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基本标准。
二、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策和思路
由于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综合考量交通发展的状况,同样,在发展交通的时候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系统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一)一体化规划的决策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因为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相关耕地质量相差极大。东部主要减少的是一些优质的耕地,但是西部很多区域减少的却是一些贫瘠的土地,甚至于是一些沙漠土地。因此,公路的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决策思路从本质上说属于大系统的一种战略决策思想。如果把公路建设和国土的利用效率等基本的因素加入到经济的决策过程之中,那么以公路的建设尤其是高等级的公路的建设的方法,来不断推动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改变西部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思路。
(二)公路建设规划方案
1.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以地方性为主而国家性为辅,地方的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因此,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是抓好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并且带动区域的整个公路网的相关配套建设。公路建设需要和相关的物流系统以及人们的生活等密切相关,因而需要作为一个系统的方案进行研究和规划。有关方面需要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在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中,要想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物流的效率,进而需要提升公路以及物流设施的相关质量建设。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区域范围之内的电子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企业的相关计算机利用率,这是使得物流企业以及货主之间成功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重要方式以及提升公路的相关利用效率的主要方面。区域性的物流系统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来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相关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形成新的交流圈的重要方式,也能够为工业的选址创造一些新的条件。除此之外,这种高效物流系统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2.对于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的系统性建设还需要构建较高质量的生活标准。高质量的生活标准主要是指和人们出行密切相关的一些生活质量水准,一些城市化的人口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根据我国的国土面积和构成情况,公路网络的建设能够促进卫星城市的形成,其能够形成的前提是需要形成一定范围之内的交流圈,为城市化的发展创造相关的条件,进而帮助地区实现引进海外资金来建造公路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重要条件。最后,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建造高级的公路网络。在一些特殊地区,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为:区域之间和都市经济和合作通道的建立、区域公路的客货运输的相关特性和距离以及公路货物运输和铁路运输、海上运输的联系加强。具有高质量的公路网建设还能够创造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机遇,逐渐强化国土干线轴中多余的相关结构,并且能够提高抗击旱灾的相关能力。另外,高质量的公路网还能够对于改善大都市圈或者是一些区域之间的过度性依赖,有利于逐步促进区域卫星城市不断形成。
(三)公路网密度问题
我国很多相关方面的专家在对于公路网的合理密度等问题上加大了研究力度,其主要的目标是集中于建设资金方面以及交通需求和服务水平的问题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着梯度的相关特征,这表明了全国性的经济发展呈现着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另外,我国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方针的指引之下,经济的发展重点已经逐渐向西部转移,然而中西部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下。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我国一些地区可能具备一些跳跃式的发展战略条件。因此,为了避免投资的过程中过于分散并且促进一些区域的优先发展,需要为某些区域引入海外资本,并且进行工业的选址以及区域之间实现合作的目标,为促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主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一些相邻的区域来作为实现共同合作目标的重要发展区域,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以及基础设施的共用等。
总之,交通设施和条件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有着极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建设意义。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策思路等问题,希望能够为有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 杨 苗.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
[2] 程 进,於忠祥.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2).
篇3
区域经济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隐藏着社会动荡的危机,而区域经济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区域经济的管理,只有改善区域经济的质量,研究管理的目标和管理重点,才能使研究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管理是包括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学科,侧重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专家一般把宏观的经济管理与区域的经济管理归入国民经济管理学中。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对国民经济供需和稳定发展都缺少必要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经过多年的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影响,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管理是进行经济问题治理的方法,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失衡,周围环境的恶化和贫富悬殊的加剧、分配的不公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进行治理也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点[1]。
二、区域经济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区域经济质量进行改善,就要从区域经济的质量与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
1、区域经济质量
质量是固有特性可以满足要求程度,即区域经济的活动可以使社会与公众固有特性获得满足的程度。区域经济质量有时还要具有量特性,实现经济和物质的增长,使居民福祉得到普遍的增加,使区域经济的子系统可以协调的发展,使区域经济的财富得到稳定的增长。
2、区域经济管理
管理是管辖与治理,使组织系统可以正常的发挥出功能,保持组织的运行效率,解决问题,保证组织系统的不偏离目标。管理是优化配置所有要素的重要粘合剂,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智力要素。通过区域经济的经济实践,这种理论观点得到了证实。而区域经济质量的量,也就是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借鉴,而区域经济质的管理更是区域经济进行管理的根本。区域经济管理出发点和结果都是效果,并不是效率,是为了使国民的福祉得到增强与协调[2]。
三、以安徽为例,提出质量评价理论指导下的区域经济管理措施
1、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目标
安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确定出发展的目标为:以人为本,努力提高省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使省内各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管理发展的目标既要使落后的区域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得到提升,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要加强政府宏观的调控,加强对一些落后区域的重点治理工作,以公共产品公平的提供实现各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使各区域间的人均收入缩小差距[3]。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很多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机会有时就是公平。安徽区域经济在管理中并没有使用平均主义的方法,而是加强机会的均等分配,使各区域间的发展起点保持平等。可见,机会均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使区域性的贫困与城乡居民的生活在有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调控,实现公共产品均等的供给,机会均等的目标前提下,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制定,同时,还要考虑到安徽省资源稀缺的现状与政府调控的手段,结合各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行[4]。要妥善处理好区域发展战略与我国其它区域间发展的关系,把省域的经济置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中,跳出自身的范畴。尤其是安徽省处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一定要积极的争取国家的支持,还要加强与其它经济发展区域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加速在长三角的融合速度,努力帮助长三角提供起资源的支撑。在省域经济调控上来看,手段与方式都十分重要,和国家调控也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对省域经济的调控制定好方针和政策。要处理好安徽省内的不同类型经济区域间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各区域经济的交往,做好资源的配置,做好区域间的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专业化,使各区域间的商品需求与发展上开始依赖,最终走向合作。鼓励与推动安徽省内各区域间进行合作,建立起经济的联系,实现共同的发展。例如:对沿江经济进行合理的分工,实现各区域间核心作用的发挥,通过产业关联和整体规划,使汽车、水泥和有色金属等产业起好带头作用,加强农产品和农副食品的加工,开展规模化与产业化的经营。
2、区域经济管理的发展重点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了解人力资本在分布上的差异,对各区域间不同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分析,对农村工业化程度也要有清醒的认识。而这些都是使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抓住发展的重点,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开展两手抓的方式,使一部分区域发展起来,带动困难地区发展,根据现有城镇的格局,通过辐射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使区域间差距缩小,而不是牺牲经济发展快速区域利益,例如:加强对毫州、宿州和阜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水平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存在落后产业结构的问题,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所以,一定要加快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使经济效益得到增强的重要环节。例如:合肥市要加强汽车、工程机械和家电等产业结构的调整[5]。
篇4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一句镜花水月的空话,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第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河南为例,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区,省内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河南却是中国人口大省,2014全国总人口数量13亿6072万,河南人口数量约一亿,世界上没有几个大国的人口能与之相比。如何进行长远规划,并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省内约一亿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对GDP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河南省为例,拥有的全国知名大学较少,要大力推进高校发展。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2、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3、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篇5
[关键词] 区域;人才;活跃度;评价;辽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27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46- 03
0 绪 论
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缺少人才,区域经济活动将无从谈起,经济发展无法得到保证。高质量的人才不仅可以替代自然资源,缓解资源短缺,而且能够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原有资源的不足。从区域发展战略上看,区域人才能形成强大的区域竞争能力,使区域的竞争优势更持久,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表述一个区域人才动力性的概念,对它进行量化之后能够衡量一个区域人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除了政策以及地域、气候因素外,人才及其活跃程度对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区域人才活跃度的概念,并通过调查问卷找出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人才活跃度的指标体系,确定区域人才活跃度模型,并利用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1 区域人才活跃度(Regional Talent Liveness)
人才是区域在自然资源、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当一个区域人才表现为人才状况好,高素质、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多,人才流动快,人才年轻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时候,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就多,当地的经济实力就强,发展后劲就足,区域经济活力自然就增强,即区域人才活力促进区域经济活力。因而,通过非价格竞争,该区域企业可占领更多的市场,同时,高质量的人才投入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一旦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得以产业化,形成新产品,该区域产业将可以通过垄断产品的价格获得产业革新租金,从而使该区域价值体的构成扩大。
因此,区域人才活跃度取决于该区域人才现在和将来的存量、质量、创新性和流动性,决定区域价值体系的现实变动,影响区域价值体系的未来状况,因而是该区域竞争潜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区域的人才活跃度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反映区域人才创新能力、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外在“活跃”程度状态的总体表现,是区域人才的生命力,其既决定了区域现实发展的活跃程度,也是与区域的人才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是在一定区域中,整个区域人才群体的存续、发展以及抓住发展机遇的能力,是提升一个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包括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区域人才活跃度既表现了一个区域人才现实的发展态势,又表现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既决定了该区域现实的经济发展态势,又决定了其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2 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人才活跃度是评价一个区域人才存续现状和未来发展活跃程度的指标,确立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标体系, 找出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影响因素,是综合评价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一个核心环节,通过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标体系的确立,最终能够进行区域人才活跃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运用头脑风暴法,在分析区域人才活跃度构成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导向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指标筛选原则,建立了区域人才活跃度评价体系。
(1)人才环境:即该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有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区域的硬环境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区域生活质量;区域软环境包括区域的人才政策、区域的人才氛围。区域硬环境选取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收入水平指标——平均工资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类为居住环境指标。主要反映城市居民对住房的负担能力、对房屋存量的保护能力、居住舒适度等。选取指标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住房面积。第三类为地区发展势头。发展势头表明该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实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是人均GDP增长率。区域软环境——区域的人才政策、区域的人才氛围具体体现为政府对教育、科研的财政支持状况,它们共同决定着区域的人才活跃度。其指标为科研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
(2)人才流动性:当人才流动活跃时,在这个区域寻找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都会比较容易。这样的区域才会吸引著名公司、科研机构落户。人才流动性选取的指标为区域内人才流入流出比。
(3)人才创新性:创新是竞争的保证,是人才活跃度增强的前提。发明专利数量最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人才的创新性,而其中关键技术比例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中关键技术比例逐年提高,而实用新型数量在发明专利数量中逐年递减,这也能说明我国人才创新性正在不断提高。所以,人才创新性选取指标为发明专利数量和关键技术比例。
(4)人才年龄:一个区域人才年轻化程度(整体年龄高低)是影响区域人才活跃度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区域的年轻人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越大,区域的人才活跃度水平就越高。人才年龄能够体现一个区域人才的成长性。人才年龄这一因素选取指标为35岁以下人才占整体人才比重。
(5)人才质量:区域的人才活跃度体现在区域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上,区域人才质量越高,人才活跃度则越高。由于人才中的中高层次人才相比普通人才有更高的贡献率,因此,人才质量对区域人才活跃度的贡献比人才存量要大得多。本文选取的指标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所占比例;第二部分为科技人才数量;第三部分为研究生学历人数所占比例。
(6)人才存量:即在整个区域内就业的、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为区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总量。人才存量越大,区域人才发展越具备潜力,区域人才活跃度越强。这一因素选取的分指标为区域人才数量。
3 区域人才活跃度模型
3.1 确定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3.2 区域人才活跃度模型的确立
根据区域人才活跃度各项影响因素的线性特性,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数值为各项指标增速的期望值。区域人才活跃度模型确立如下:
式中,At为第t年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数;αi为区域人才活跃度各分指标权重;cit为第t年区域人才活跃度第i项指标数值。
4 辽宁人才活跃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查阅了《中国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料,最终得出了2007-2009年辽宁人才活跃度各项指标数值,运用以上数据,可以得出2008年和2009年的辽宁人才活跃度指数:
作为一种线性指数,人才活跃度指数越大,人才活跃度水平越高,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2008年的辽宁人才活跃度指数为0.046 4,2009年则提升为0.093 2,2009年辽宁人才活跃度指数有了大幅度提高,提升幅度为100%。比较2009年和2008年的人才活跃度指数,辽宁人才环境这一指标对于人才活跃度指数的贡献最大,而对提升幅度贡献最大的则为人才创新指标,表明与2008年相比,2009年辽宁人才创新精神、创新成果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但其中的指标之一——研究生学历人才比例在2007年为0.30%,2008年为0.23%,2009年为0.23%,未呈上升趋势;另外一个重要指标——35岁以下人才百分比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25.8%,25.15%,24.78%,需要在这两个指标方面加以改进。
5 辽宁与广东人才活跃度比较分析
区域人才活跃度指数的存在意义在于可以进行比较,除了进行纵向的各年度比较,也要进行横向的各区域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到差距。以下是广东人才活跃度指数的实证分析,旨在通过辽宁与广东人才活跃度的比较,找出辽宁人才活跃度与广东的差距。
由以上计算可知,广东省2009年人才活跃度指数为0.248。与广东省相比,辽宁省2009年人才活跃度指数仅为0.093 2,相差194%。通过比较各项指标数值,广东省人才活跃度各项指标在2009年比2008年提高较多,其指标的绝对值都比辽宁各项指标绝对值高,只是区域人才总量2009年相比2008年有所下降。在人才活跃度各项指标中,对人才活跃度指数贡献最大的指标为人才流入流出比例,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有大量人才流入广东,从而提升了广东的人才活跃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熊治泉,陈军华,谷金阳.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管理观察,2009(5).
[2]陆晓丽,郭万山.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7(6).
[3]朱钰,刘润芳,王佐仁.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的思考[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5).
篇6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
转贴于 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篇7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杨国梁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篇8
【关键词】专业布局,地方经济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高等院校专业结构布局与专业建设应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基本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专业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和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透彻分析地方经济结构,做到有的放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产业襄阳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未来5-10年,襄阳应把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确立为工业领域的龙头产业,把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6大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办学之初,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深入透彻分析襄阳产业结构及未来产业规划,初步将学院的办学方向确定为以汽车为核心,以人文经济为协调的的工科类高职院校。
二、紧贴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快优化专业结构科学布局
1、目前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趋同。大量设置的同类专业又造成师资力量的短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二是热门专业布点过多。特别是新办高职院校,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味求大求全,盲目跟风,争相设置热门专业,造成了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过剩,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企业招收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人才培养的供需脱节。三是专业布局调整应变力差。未能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专业结构调整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预见,上不上专业仍然取决于理论推测,或根据招生状况、热门专业来确定,没有充分分析社会的真正需求。
2、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一是对接地方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和建设专业群。支柱产业是地方经济的领头羊,人才需求量大,设备先进,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是高职院校专业赖以存在的基础。近年来,为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的良好对接,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始终围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大力发展与地方政府重点规划的汽车走廊、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相关的专业,构建起以汽车专业为核心、以大交通专业为支撑、以工业类专业为辐射面、以人文财经专业为协调的专业发展格局,打造6个专业集群,专业涵盖了汽车的前市场、后市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人文财经、旅游服务等。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瞄准重点行业发展趋势,以满足地方经济结构调整需求,提高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是对接地方新兴产业设置专业。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办好为地方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专业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正在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院从办学的初期,就瞄准这一趋势,成功申报新能源汽车专业。在后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深度校企合作,联合地方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学院聘请骆驼蓄电池股份有效公司、东风乘用车股份公司、众泰汽车股份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为客座教授,到我院任教,从事新能源汽车专业课成的教学,并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参与新能源汽车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以至于我院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还在培养期间,就被本地及外省的新能源企业预定,既服务了本地经济,更有效地宣传了学院。
三是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对人才的需要。为了使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我院对襄阳市和湖北省经济机构及发展趋势调研,整理出区域产业发展清单及对应专业清单,邀请相关企业高管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校、企、政三方研讨,探索专业与产业对接方式,确定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对接区域产业体系。
我院之前开设有机械制造类、汽车产业类、财会类、市场营销类、旅游类和信息技术类20个专业。为了使专业建设更好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学院把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襄阳市汉江流域经济带产业示范区建设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对现有专业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按照工作领域、工作对象和岗位群整合成6个专业群,提出“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汉江流域城市经济带示范区建设为导向,重点建设汽车类、机械制造类、现代服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着力培养财经管理类、旅游服务管理类、现代弄农机装备专业群,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在建设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凸显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的指导思想。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人才的分布、人才的素质以及人才的储量等进行协调管理,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区域经济是指区域内所有人口通过智慧和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综合经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提升区域内所有人口所创造的综合经济,而合理分配所有人的力量,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和劳动,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合理分配所有人口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创造更多的综合经济,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提升知识存量,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注重加强对劳动力与资本的利用。而在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中便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强化。通常情况下,在人力资本丰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会呈多样化的趋势,通过人力资本丰富可以使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递减效应降低。这会促进区域内的发展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储存人力智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知识生产效率,促进发展效益与研究效益的提升。所以,针对产业中的培训对象,应尽量针对文化程度高的员工进行培训,以便实现人力资本的储存,提升知识生产效率。
(二)人力资源结构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我国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了劳动力多的情况。另外,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开展相对较晚,因此,大部分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普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使得我国劳动力资源也会呈现出质量差的情况。这种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同时在科技水平层面上的差距则更加明显。这种差距的存在,会影响到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的积累量。人力资源差距越大,则区域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积累量下滑的程度越明显,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充分证明了提升人力资源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给予提升劳动力文化水平以更多的关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整体结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三)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创造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的投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拉动区域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区域消费水平,而且还能推动区域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共同发展。人口消费能力的提升可以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可以提升区域人口的经济收入,增加区域人口的消费能力,进而会进一步的拉动消费需求。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人力资源开发措施不合理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往往会错误的认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观点和想法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导致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提升,使员工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岗位工作,这必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即使一些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但是所采用的开发措施往往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难以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开发效果不理想。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我国比较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会给经济建设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使得高校每年都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降低,导致人才出现了饱和现象。很多高素质人才得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一些要求较低的工作,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我国还面临着专业性人才不足的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不符,并且在校期间实践经验不足,短时间内难以适合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人才区域需求差异大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再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更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比较密集。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的中西部地区而言,该地区的建设更加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受到经济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该地区的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使得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导致高素质人才的流失。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又会使该区域出现人才短缺问题,进而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此一来,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势必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企业招聘优秀的员工并不等同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更加广泛。要想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管理人员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挖掘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企业需要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人才优势,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企业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善人才结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针对目前我国人才趋于饱和的状态,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这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要注重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给予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大力培养经济管理人才,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支持,加大力气培养技术型人才。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才能提升人才的利用率,做到人尽其才,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
(三)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吸引了大批人才投入到该区域的建设之中。而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下,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同样重要,并且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同样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因此需要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之中,促进中西部的发展。为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政策,积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就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建设之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并提升人才的利用率。
篇10
关键词:进出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平台
一、基于青岛港的进出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背景
(一)与青岛蓝色经济关联度强。物流业是重要的生产业,是制造业、初始供应商与需求者的联接桥梁,直接影响社会产品的综合效益。据统计,2013年制造业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88.8%;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密切相关,它的影响力要超过一般服务型行业。城市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物流与配送,与机关团体、千家万户紧密相关。与发展蓝色经济与港口物流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港口就是一个物流基地、物流枢纽、物流节点,是物流企业的集群。港口物流行业的发展支撑港口产业的发展,同时物流行业也是蓝色经济中各个企业与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
(二)区域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仅就目前青岛港年吞吐量4亿吨,从业人员按24000人估算,董家口达到3亿吨的吞吐量时物流从业人员将达到1.8万人。青岛市董家口港临港产业区规划85平方公里,需要物流从业人员至少4.5万人,共需6.3万人。
(三)对青岛区域经济支撑度高。物流业是公认的第三利润源,物流业的发展是建设青岛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基础,是蓝色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衡量青岛港口经济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对港区一体化建设,发展临港产业、港政、港航、港陆联盟有着重大的支撑度。基于进出口的物流学科建设可为青岛物流企业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适应青岛蓝色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要,为青岛港口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环保化、企业全球化与国际化、服务优质化、产业协同化提供有力的支撑。为青岛产业调整与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四)高校培养复合型进出口物流人才能力不足。青岛港的发展和壮大带动了青岛高校物流专业的迅猛发展,不少高校也正在或已经加大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力度,但是高校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能力依然不高,大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与物流专业自成体系,并没有从集中整合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培养技能与专业的课程,这些高校毕业的学生都存在外贸技能缺乏、英语基础差、物流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二、基于青岛港的进出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出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打破目前各专业自成体系、分散建设的现状并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学院于2014年从青岛港及区域经济特色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将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物流服务与管理这三个专业集中整合起来成立进出口物流专业,此外还成立了青岛港的实习实训基地,引进青岛港有经验的骨干人才走进课堂。
(二)建设课程体系。高校培养人才的专业特色是需要以课程作为支撑的,尤其是高校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起着基础作用。学校在构建忠于专业目标的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对青岛港企业调研和本校人才目标等内容加以确定。青岛黄海学院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进出口英语、进出口单证实务、国际货运、物流技术与实务、外贸函电写作能力等,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自身核心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三)建设师资队伍。以复合型为特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对高校培养进出口物流人才很重要,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实际的企业进出口单证操作经验,还要具备上文反复提到的多项专业技能。例如,我们根据专业课程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来自多个不同的著名物流企业一线的优秀专家,例如青岛港许振超经理、金宇物流孙汇丰副总经理等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由于这些兼职教师所在物流企业及其他许多物流企业分布在学校周边,距离较近,为课程的工学交替式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专兼职教师的相互交流、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的实践进修等提供了地理位置上的方便以及实训实习条件和环境的保证。
(四)打造实训平台。进出口物流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有完整强大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岗位业务能力。基于此,青岛黄海学院依托企业构建与物流专业群发展相适应、技术上具有前瞻性与社会共享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物流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改革和企业员工培训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在现有“物流仓储实验室”、“物流软件实验室”、“国际物流实验室”的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青岛港、青岛金宇物流、山东邮政速递物流等公司合作,采用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共建方式,共同建设有港口物流特色、信息化、智能化的集装箱货运技术实训基地、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物流运输与配送调度实训室3个校内实训室,拓展2个校外实训基地。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与参与实践,也能够为港口企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三、结束语
本文对进出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背景及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得出高校一定要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打造校政企合作的实训平台这些手段来为进出口物流企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理论,希望能给相关高校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麻醉对外科手术的重要性
- 下一篇: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