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3-09-20 17: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篇1

(一)农村经济不断壮大,生产逐步发展。

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之源。我省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建设典型。

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我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主力军,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人口的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了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县域经济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强县、强镇和强村。实践证明,凡是经济效益好,发展比较快的县市,新农村建设搞得都比较好。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提升了现代农业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比如:平原县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发展民营特色产业。按照经营企业化、生产系统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的路子,壮大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建成了一批品牌型的农业生产基地。先后培育了恒丰面粉、福源淀粉、奥伦八喜、登海(平原)种业、奥西姆奶牛、友谊养猪场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作物制种、畜牧、用水等各类合作社、行业协会670多个。培植了四大生产基地,即60万亩的优质专用粮基地、36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的良种基地、年饲养量4000万只的畜禽养殖基地。通过“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日趋优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全县实现GDP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

三是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到非农产业就业,是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比如,郓城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突破口,通过机制求活,环境求优,作风求实,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90%以上的民营企业老板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引导着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有2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70%。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实现的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总量的70%以上。龙口、即墨、诸城、寿光、博兴、邹平等县市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综合竞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民营经济是农民分工、分业、分化的孵化器,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消化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

(二)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活逐步富裕。

我省各地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着农民的生活水平。

一是加大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我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部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单向收购制度和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了补贴范围,改进了补贴方式。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对“三农”资金投入64.4亿元,比2006年增加12.6亿元。将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每个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帐户,实行“齐鲁惠民一本通”制度,做到“一个到村,四个到户,六个不准”。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我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政策优惠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措施,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推行,在合理确定农民交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费用的补贴办法,财政的补助标准由过去的每人10元提高到了每人40元。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正在逐步扩大,2006年达到了70%。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至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三是逐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各县乡普遍建立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灾民救助为基础的,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重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优抚法规政策,切实解决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等问题。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筹集供养经费,绝大部分乡镇实行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比如,即墨市,被征地农民按月领养老金。2006年筹资8189万元,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解除了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后顾之忧。

(三)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乡风逐步文明。

各地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乡风村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活习俗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都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放在了首位。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通过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达到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逐步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目的。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此,许多县市把加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作为重点。利用党校分期分批对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地培训。通过培训让基层干部成为农村讲文明、树新风的先行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在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各地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尽力做到让每家每户掌握一项致富技能技术。有些地方还选拔培训了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经营大户,促使他们成为农民企业家或创业明星。二是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弘扬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许多乡村都制订了村规民约,开展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社会新风尚。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了文明新风。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逐步整洁。

村容村貌代表着一个村庄的整体形象,反映着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各地把改善村居环境作为突破口,按照“规划先行、控制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庄发展规划开始了编制,对宅基地进行了统一管理,逐步改变着建设杂乱无序、标准不一、有新房、没新村的现状。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建设为重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在路网建设上,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的质量和等级水平。我省绝大多数乡村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水网建设上,通过政府扶持和群众努力相结合,相当一部分村庄用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在电网建设上,完善了布局,减少了损耗,降低了成本,部分县乡已经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在信息网建设上,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宽带网,发展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和宽带网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了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一部分乡村通过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积极推进了环境保护和村庄整治。他们以“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火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为重点,以“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为目标,从最容易解决和投入少、见效快的事情入手,着手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逐步改善着农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管理逐步民主。

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经济 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各项措施,对我国城乡经济公正问题进行思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坚持统筹规划、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将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所存在问题

(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城乡市场中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化分工不发达。由于人口众多、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同时由于经济发展长期相对落后、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已逐渐完善,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城市发展较快,吸纳资源的能力较强,城乡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目前,相对城市发达的市场分工来说,农村市场主要以集贸市场为主,市场化分工很低。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农村居民饮用水大部分为自备水源,实现集中供水的地区仅限于部分小城镇的镇区。同时,道路、医疗卫生、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城乡差别都很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公积金、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工资和低保等福利,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农民基本还在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圈中循环或盲目地单枪匹马地闯市场,缺乏规模经营优势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之差牺牲农业来补偿工业,对农业征收高额税,积累大量资本以支持工业城市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资非常有限,农业技术进展缓慢,农民收入下降,生活水平不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我国农村发展起点低,边远地区有滞后问题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支持,往往在遇到自然灾害或者病虫害时,产量和质量也跟着受损。在边远地区农村中,受到重视的只有可以用于非农开发建设的土地,土地的生态值受到忽视,农村社区和人口的发展受到忽视,边远地区缺乏人气,难以使其发展成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在边远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矛盾中,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达不到合理规模、交通建设严重滞后、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使其经济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效率增速得不到提高。科技水平低与现代农业对科技需求旺盛的矛盾制约边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边远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局限在一个较低水平,严重影响了边远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统筹城乡发展存在城乡差距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的产业分工泾渭分明,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这就人为地割断了农村内部产业间的联系,也割断了城乡间各种产业的自然联系。并且,当时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牺牲农业,补偿工业,积累大量资本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资非常有限。这些造成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商品化、专业化程度很低,农民收入下降,生活水平长时间无法得到改善。而对城市,政府利用计划体制的力量以财政、金融、价格、福利等种种方式进行投资,加快工业的优先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一)解决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问题

让农民收入增加,实际购买力提高,这是培育、发展农村市场的关键,也是城乡市场与农村市场协调发展的核心。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人口的市民化,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从根本上突破买方市场下的需求约束。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作用,并在提高农村城市化、农业人口非农化水平上下功夫,使庞大的农业人口实现历史性的转移和市民化。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种新型的商贸业主体,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业主体的产权创新与组织创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二)解决边远地区的滞后问题

加强国家政策针对边远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为边远地区农村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倾斜力度,为边远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中央各部委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的一对一帮扶力度。建立健全贫困农民救济制度以及农村养老金制度,逐步建设良好的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积极开展针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强农、兴村、富民,同时对中国边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非凡。只有认真分析当前边远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积极应对,才能够逐步改善中国边远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三)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

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点,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原则,加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优美的居住环境。要统筹城乡生力布局,形成城乡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向规模农产适度集中,发展规模农业。要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生产、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追赶,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三、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蓬勃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缓慢,农民生活水平落后。在这种形势下,抓住重点,找准路子,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对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城乡经济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美荣,高吉喜.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中国发展, 2009(04).

篇3

关键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0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6-02

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一直都是政府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非耕地类型的建筑用地也在日益增加,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推行新农村的着重关注点之一[1]。随着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针对新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此次研究的主题就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途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1 统筹城乡建设中新农村建设概况

1.1 统筹城乡建设整体布局和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从根本和大局上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城乡建设。在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大前提下,结合各个农村实际的发展需求开展新农村建设,避免建筑用地和农耕地、林业用地的冲突,务必对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利用,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1.2 错落有致的整体规划布局概图

整齐的街道排列有序,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结构布局,东西向的街道符合北方农村坐北朝南的习俗,也是布局规划错落有致的的体现。鳞次栉比的院落、干净朴素的农家小院坐落于街道的两旁,进入室内可见房间的面积较大,采光效果极佳,基本符合农村建筑群落设计的要点[2]。

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与模式

村庄建设规划布局是体现与反应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之举,也是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入,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城镇一体化不仅是响应党的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更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举。

2.1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从2004年,我国首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政策,首次对城乡建设用地提出了增减政策,即是指在新农村建设推行的工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对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用度,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平衡的挂钩政策。此次意在对农村剩余建设用地的重新“洗牌”和调整布局,做到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力求缓和人均土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解决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并随后在全国开展试点,就城乡用地增减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反馈[3]。

2.2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

目前,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有3种:第1种,全村定居型,即把分散的居民合并村庄,把新农村定居于相对中心的位置,是相对于周边较小聚落的农村而言;第2种,城郊合并型,把居住于县城和主干道路的居民接纳到城市的周边区域进行统一安置,这是针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第3种,拆旧建新模式,是指把主要村落的年久失修或者无人居住的建筑物拆掉,在此基础上建造新的房屋,这样就不必整体的迁移,既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土地,又不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4]。

3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其本质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整体重新规划,缓解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3.1 提高了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总要求下,对新农村建设的选址很关键,既要避免工业建筑群,又要与交通主干道相连接,和林业用地相错落分布,这样的布局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3.2 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减少新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商业用地,建筑各种公共设施,开设集约环保的新工厂,方便居民就业。这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和土地集约化,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3 助推城乡规划建设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土地资源的紧张是一大难题。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对于节约出来的土地,或是农耕用地,或者林牧业鱼塘业,集约化农耕,都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可提高农民的额外收入,使土地规模效益增加。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明新的发展方向[5]。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由于实施过于急切,易损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切身利益。有的新农村模式选址不当,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对农业会有一定的冲击;或者工业用地、交通占地与新农村建设的冲突,造成城镇利益优于农村利益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6]。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政策在根本上对新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和规划做出了量化规定,既能对新农村的房屋建设提供合理和充足的建设用地规划,同时也可为城乡统筹规划合理的布局和规划设计。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资源合理应用,避免耕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起到实质上的帮助作用。希望可以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5 参考文献

[1] 韩清怀.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思路探析――以人口的流动性与宅基地的区位固定性之矛盾为视点[J].城市发展研究,2010(8):137-140,146.

[2] 杜军,廖和平,唐娜,等.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153-159.

[3] 郭哭成,黄专伟,李何超.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利刃――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9):24-26.

[4] 张宇,欧名豪,张景泉,等.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13):13-19.

篇4

重“点”轻“面”。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固然应试点先行、谨慎推进,但是,在目前试点村中,多是基础较好、规模较小、易见成效的村庄。这些村虽然可以先行建设新农村,以示范点的实际成效激励农民,但建设新农村的范围是指整个农村,不是某部分农村,尤其在一些地方,所谓的“新村工程”标准高、设施齐,需要的投资大,已经不是农民的新农村建设,而演变成为政府的新村庄建设,这样一味倾力打造“盆景”,忽视了农村整体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指导,在“点”上越位,在“面”上缺位,就有违试点示范的初衷,增大了将来在“面”上推广的难度,甚至有人为拉大农村差距之虞。

重“体”轻“用”。新农村建设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因各地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不一,制定规划既要有各自的总体时间部署,还要有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要求。而在部分地方,当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政府的新村庄建设时,农民的真实需要往往被束之高阁,相反,政府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过多过细,从规划的制定到方案的设计,均一味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要求上规模、上档次,高标准、高规格,至于农民需要不需要、何时才需要,该由农民自己建设还是该由政府提供,并没有区别对待、分类实施。以此建设的新农村,只能是只有新村庄,没有新农村,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实在。

重“建”轻“改”。即偏重大建快上,忽视改造传统农业。建设新农村,首先必须抓好生产发展。生产发展,首要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和首要任务。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一味地将精力主要放在人畜饮水、生活用电、农村公路等农村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方面,而在改变农业“靠天吃饭”上着力不够,对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更是远远不够,资金总量小,使用分散,且没有稳定的渠道,使得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缺乏强劲的推动力。

重“硬”轻“软”。新农村建设固然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彻底结束农民穷、农业落后、农村脏乱差的历史,但同时要十分重视“软件”建设。目前,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得到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轻视软公共产品供给,已成为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轻“管”,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缺乏管护费用和机制;在农村社会事务发展上,公共事务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治安形势较差,低俗演艺、赌博、迷信等在个别地区农村依然存在。

重“明”轻“暗”。在农业税全面取消之后,农民的显性负担没有了,国家还提供了多种补贴,但随着农用物资价格的持续上涨、高中及高等教育费用过快增长、医疗医药费用的迅速上涨,农民的隐性负担却呈现加重的趋势。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不仅要求“多予”、“少取”,更需要削减农民的隐性负担。

重“补”轻“活”。目前,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以及各项涉农补贴政策的不断到位,“少取”、“多予”已基本实现,“放活”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突出任务。中国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突破的,并迅速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为中国改革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在此之后,除了迅猛崛起但大多昙花一现的乡镇企业以及广泛推广但有待改进的村民自治外,在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农村改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寂寂无声。只有“放活”,着力营造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宽松氛围,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的探索实践,才能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不断进发,并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重“进度”轻“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并不只表现在村貌的改变,因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在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试点村,主要以村容村貌变化为标准,强调建设速度,急躁冒进,盲目提速或搞速度攀比,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示范村”,没有切实考虑到客观实际和现有条件,忽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试图逾越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能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域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7-02

1 湖湘文化的特色与作用

(1)湖湘地域文化的特色。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结构中的―个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层出不穷,从蔡伦、欧阳询、王夫之、、等等,湖湘文化已受到世人的广泛瞩目与确认。根据湖南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考究,湖湘文化源自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周易•系辞》将炎黄文化的基本精神高度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些文化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可以概括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就在于它具有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思想,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历胡宏、张拭、王船山、、谭嗣同、杨昌济,以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理学的道德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实事实功相结合,这种学术文化的特色一直延续到近代。

(2)湖湘地域文化的作用。

湖湘地域文化在全国赫赫有名,他们以特有的风采,引领湖南乃至全国文化的发展。回顾历史,湖南省的漫长历史,构成了湖南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繁衍至今,也影响至今,成为湖南省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指导精神。湖南文化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湖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超越了湖南经济发展的水平,在全国处在靠前位置。另外一个标志是它的文化式样和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普遍风格,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湖南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都很丰富,这些资源成为湖南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了新时代湖南的文化品牌打;另外,湖南人特别具有不怕辣,不怕苦,不信邪、不畏难。勇于拼搏、敢为人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靠这种拼搏精神,靠这种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地域文化的新局面。

2 湖南新农村建设对地域文化的诉求

湖南省是全国文化大省,地域文化浓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们不仅是湖南的历史见证,深刻反映了湖南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乡土文化;也是湖南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的根源。现在,湖南地域文化已经是湖南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发展是整个湖南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湖南作为一个远古文化灿烂的省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保障广大湖南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湖南人民文化素质,使其享受到本区域的文化发展成果,已是当前湖南省进行新农村建设亟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3 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地域文化的支持。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新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没有地域文化的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同时,没有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地域文化也不能代表先进地域文化的前进方向。经济越发展,就越离不开地方区域文化的支持。

(2)地域文化可以促进乡风文明。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文明程度提升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地域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3)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地域文化的发挥。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区域界线和地缘关系进一步打破,各种矛盾将有所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也将更加困难。在这样的新形势面前,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地域文化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变化、生活方式变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进行规范调节,以地域文化保持新农村社会协调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4)地域文化可以推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的落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突出体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上。这些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从人类全面发展要求看,在温饱解决后,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愿望更加强烈,这就需要地域文化发乎作用,满足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愿望,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

(5)地域文化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人享有公共特别是地域文化服务,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加强和改进地域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加新农村地域文化的投入,加强农村地域文化设施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农村的文化生活质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体公民都享有地域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从而,为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4 湖南以地域文化建构新农村建设新举措探析

(1)重视地域文化建设。

湖南省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对于地域文化建极为重视。并把地域文化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开发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实行地域文化建设落实责任制,把地域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地域文化建设的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发展。

(2)多元投入,积极解决地域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

湖南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解决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经费投入和财政支出问题。地域文化的沉淀需要时代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湖南的相关部门,积极把地域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内容,并积极筹措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域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确保了对地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促进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开展。

(3)多方建立地域文化建设的机制。

湖南的新农村建设以地域文化促进措施。按照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积极推动地域文化的发展机制,以地域文化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其次,加强人们对地域文化认知与对地域文化的思维提升,并且把地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最后,大力发展地域文化的改善工作,该维护的维护,该推广的推广、该宣传的宣传。必要的时候可以有党委和政府联合进行,并且实行责任制,把对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到人人思考地域文化;同时,把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4)全面开展全民地域文化活动。

首先,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地域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各个负责单位要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区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向上的优秀本区域文艺作品,要积极开拓面向农村群众,组织好重大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红色革命文化的推进速度,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继续开展。其次,积极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实施湖南红色文化品牌战略,发展地域文化特色、红色旅游推广,等等。最后,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相关地域文化的文艺,加强历史文化的选题规划和区域文化建设,把地域文化题材纳入新农村建设中。

(5)实施地域文化推进工程。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而培养新农民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以地域文化促进新型农民的培养。本文觉得,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湖南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实施地域文化推进工程,使更多的农民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掌握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发展的本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地域文化,大力实施地域文化熏陶的促进作用,拓宽地域文化促进渠道,丰富地域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为农村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以地域文化达到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5 结语

湖南省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载体和体现,湖南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融合与促进,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个性解剖和继承发扬,也是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决策,以地域文化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最终以地域文化促进并夺取新农村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水利 问题对策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TV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83-01

前言

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尽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水资源在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离开了水资源,农业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面临全国性的缺水的现实,缺水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发展能够使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农村水利的发展能使我国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抓好农村水利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对农村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农村水利发展现状

1.1农村水利建设成就突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农村已基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难的难题,自来水实现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与此同时,我国还重视对农田的改造升级,通过灌溉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治理农业产量过低,增强农业抗旱、抗灾能力。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开展,来治理农村水土流失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成就突出,为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成就突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前农村水利建设面临诸多的问题。第一,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因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一般置于农田荒野之中,没有专人维护,长年的风吹日晒等恶劣天气的作用,使得农村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加之无专人看护、维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面临严重的老化问题,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持续稳步发展。第二,政府投入不足。农村水利建设多靠地方政府的投入,地方政府投入多依靠农业税以及农民无偿的投工投力,自从我国农业税取消后,地方政府财政吃紧,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的资金进一步减少,多处正在建设中的农村水利停工甚至荒废。第三,农民保护意识欠缺。有些减灾水利工程由于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群众就认为没有什么效用,不自觉地对其产生人为破坏。如沙河下游河道,在洪水期发挥着重要的行洪作用,但群众为多种作物,增加收益,对河床开荒平整,种植高秆作物,致使洪水不能快速下泄,大大增加了防灾减灾的难度。第四,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原则上跨村的水利工程由乡镇管理,跨乡镇的由县(市)管理,跨县(市)的由省管理,跨省或大江大河的治理由国家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管理主体缺位。村里的水利没有专门的水利人员管理,一般都是村委会管理。乡镇只管理跨村的泵站和涵闸,县也是只管跨乡镇的泵站和涵闸。渠道的维护却无人问津。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水利行政机构的不作为,而地方政府由于资金有限和认识不足,对水利建设疏于管理。

2. 农村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1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新要求。在我国长期的农村水利建设中,建设农村水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需求,农业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带来了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协调的困难,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2宏观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新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政府在农村水利建设上的政策发生了改变,地方政府片面的理解这些变化了的政策,片面的把农村水利建设理解为“公益性工程”。这种片面理解导致农村水利建设中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困境。

2.3农村水利建设工程要求提升带来的难题。农村水利建设具有规模小、分布广、数量众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维护责任不明确、年久失修等问题进一步突出,随着我国政策对农村水利工程要求的提升,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二、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管理,确保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要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划定责任,统一管理,通过日常维护管理,来发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要加强执法管理,对破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行为给予严惩,起到震慑作用,保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受人为破坏。要加强投入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投入全部用到农村水利的建设和维护上。

2.提高认识,强化农村水利的建设和管理

地方政府应该把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列入重要的政府议事日程,通过引导,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统一设计,制定统一的农村水利发展建设规划和指导性规范。同时,出台一些优惠性政策,来激发社会组织、企业、农民自身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使其利益得到政策支持和保护。最后,要做好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自身的意识,提高节水意识,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积极投身于农村水利的发展建设中。

3.拓宽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投资渠道

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应该形成政府投入、招商引资、农民积极参与以及企业或社会组织投资的多渠道。要通过政府财政力度的加大,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资金的专款专用来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的加大,从而强化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完善农村水利的各项功能,发挥农村水利的社会经济效益。要通过宣传和组织,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外商、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到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中。

4.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要采取新思路

4.1在确保农村水利功能发挥的同时,要转变观念,树立生态水利建设和管理理念,实现农村水利建设与人、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生态水利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状。

4.2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建设节水环保社会。在农村水利建设中,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合理布局滴灌、喷灌工程,有条件的实现农业灌溉技术的提升,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4.3在农村水利建设中,要着力解决农村防污治污的问题,宣传和树立农民良好的节水和卫生习惯,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农村水资源的防污目标,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三、结论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的是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农民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兴办水利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基本保障工程体系,确保农村水利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张艳平,彭端伟,薛辉.堰师市农村水利工程利用现状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8):17-18.

[3]李永昌.新农村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08,25(8):134-147.

篇7

一、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具备互动基础

1.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从农民到农村,从物质水平提高到精神面貌改善,都是新农村建设要涉及的基本内涵。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意味着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促进民众团结,也可以强健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然牵涉到体育文化的建设。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体育文化基础,考虑到体育文化是否能为民众所接受。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地方体育自然成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必然要考虑的资源。

2.地方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体育活动方式,如朝鲜族的珍珠球、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打铜鼓等。这些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在民族社会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民族民众的身体健康,如贵州部分山区民族的全民习武习俗很好地推动了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这些民族体育活动来自民间,符合民族习俗和审美,大多为集体活动,对民族成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保持民俗风情,稳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往往以体育活动作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侗族三月三的抢花炮,便是以当地抢花炮运动为内容形成的节日,体育与民族习俗的紧密结合,使得民族体育成为民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稳定了当地民族社会结构。[1]最后,促成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分为娱乐类、竞技类、养生类等活动,不同体育活动对民众有不同的作用,娱乐活动活跃了民众生活,竞技类体育活动培养了民众的竞技精神,而养生类活动则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益,不同民族的体育活动因此也培养了少数民族民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在民族传统社会中的功用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相同或类似的趋向,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民族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基础。无论是在构筑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结构,还是在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村寨团结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相同体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民族地区的体育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两者发生互动的基础。[2]

3.地方体育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传承保护

在以上分析中已经指出,民族体育对于民族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从民族体育本身来看,少数民族体育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活动,大多数体育活动的产生初期并不是作为体育活动而存在,而是民族民众为了实现当时的某些生产、防身、祭祀等实用目的而形成的体育活动,如朝鲜族的珍珠球活动本身是从当地民众采集珍珠的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体育活动,而部分民族的武术运动则是因为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形成。在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各个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体育项目糅合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具有历史价值。最后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因此,少数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表明了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在现代社会场景下,由于民族社会的转型,民族体育赖以存在的民族习俗基础逐渐消失,少数民族民众也接触了更多的外部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正逐渐从民族舞台中退出,民族体育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实际是对民族农村的面貌和本质重塑的过程,是民族社会的新转折点,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需要依据民族社会的发展需求转型或调整,因此新农村建设也是民族地区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特别是在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投入、导向、群众基础、还是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来讲,民族体育都具备融入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的互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体育的参与,而地方体育也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实现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因此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两者的互动主要是以新农村建设导向来调整地方体育,促进地方体育在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因此首先需要界定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而根据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的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3]因此地方体育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展体育经济,推进经济增长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较为贫困,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县区分布在民族地区。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建设,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建设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引下依靠当地民众的自觉能动性,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下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往往会影响民族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来开发,如当前在西南部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都进行了抢花球、抛绣球、上刀山下火海及板鞋舞等体育活动的表演,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通过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另外也有部分民族地区有斗鸡、斗狗、斗鸟、斗牛等习俗,这些地区通过相关活动的展演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和其他产业结合,增加其他产业的吸引力,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部分民族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链构建和延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斗鸟斗牛已经走出民族地区娱乐范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与少数民族的其他生活场景或文化有密切关联,存在着很好的经济开发价值。通过对地方体育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可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2.加强体育交际,调整民族关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民众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一方面强调了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也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更加明显,民族文化成为除经济利益之外决定民族之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很容易形成民族之间的间隙。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维系民族内部关系的信仰及文化的坍塌也使得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复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重构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少数民族内部要搞好团结,同时族际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建立团结、友善、双赢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平衡,同时也在于日常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所达成的精神共鸣。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意识基础,特别是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内部及族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本质有促进交流、增强团结的功能,在体育活动中,团体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才能在竞技活动中胜出,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参与者的个性和行为特点都得到了尽情体现,由于出身、文化教养等差异而带来的社会身份差异被淡化,因此体育活动更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大都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展开很好地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在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同一种民族体育活动时,民族体育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会媒介,促进民族之间克服彼此的文化隔阂,消除因宗教、生活方面等方面的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和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民族体育活动为平台或媒介,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精神生态,发展新型社会关系。土家族的竹铃球、划龙舟以及侗族的抢花炮等活动都是一些团体性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组织类似的体育活动比赛,来培养当地民众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推广体育生活,改善精神面貌

民众的精神面貌是民众精神状态的直接反映,也是影响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是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民众精神面貌的状态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准。因此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的精神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原有的精神娱乐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的民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对民众外在的物质条件进行提高,同时也要丰富少数民族民众的业余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体育活动是民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参与项目,对于民族地区民众的精神面貌改善可以从加强民族体育活动推广来促进。但是从民族体育活动本身来说,多数少数民族体育产生于少数民族较为原始、落后的社会场景中,是当时民众较为单调生活的调剂,而随着民族经济水平提高和民众外部文化接触增加,原有的多数体育活动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形式或者规则等方面已经和现实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不一致,因此多数民族体育开始淡出民族社会,而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并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便使得部分地区的民族民众在节假日或者日常生活的业余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来填充,造成民众精神的匮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对当地的体育活动进行适当地改编,迎合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相关体育活动大力推广,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生活,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必然能有效改善民众现有的精神面貌,如酉阳地区的土家族拍手舞改编而成的健身操已经吸引了当地大多数人的参与,而乌江石柱、黔江等地区的农村和城镇也逐渐在当地普及。另外彭水苗族的踩花山本身也是当地花山节的一个主要项目,经过当地文化部门的改编,逐渐作为广场舞、农村院坝舞向各地推广。[5]多姿多彩的体育生活推广必将促成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地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重新建构,当地文化资源是新农村建设蓝图实现必不可少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助于健康民族民众体格,同时对民族精神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中,民族体育还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从民族体育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也将直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通过合理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当地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两者的积极互动也将最终促成两者的共赢态势。

作者:高丽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容浩,郑文芳.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互动共进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2]刘卫国,付健.民族体育文化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10,(4).

[3]唐寿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新”解[J].农业经济,2013,(10).

篇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作了科学概括,这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新”就“新”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就“新”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具备;“新”就“新”在随着城乡人员流动性的日益增加和信息传播、渗透范围的日益广泛,农民的思想、意识、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巨变;特别重要的是,“新”就“新”在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形成和新型农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建设新农村,说到底,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构建中国农村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塑造中国农村新的文化与新的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则意味着新的观念意识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的过程,也必然是农村新文化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必然传承以往优秀的农村文化成果,同时吸收现代先进文明与文化成就,它集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等之文明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得成功。

当前,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济基础;而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农村中不断地得以构建,是实现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保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条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出现。建设新农村,其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是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从基础抓起。教育的提升,引导着农民对文化追求的提升,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在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有了可靠的经济依托。2006年,中央将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将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个政策在全国的普遍推行,将为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提供最根本的条件。应该看到,实现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十分繁重。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篇9

【关键词】村镇建设;管理体制队伍建设;探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建设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这些要求,在新的要求下展开新农村建设。

一、新时期村镇建设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在多方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农村建设的投入大增,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又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村镇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镇建设需要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我国有着广大的农村点,要想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农村建设重在管理,系统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广大的农村进行统一的调配管理,推进农村整体的发展。而且在系统的管理体系中还能通过对比突出重点,以局部重点项目为示范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个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还需要一套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落实每个机构的责任,提高各个村镇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村镇建设更加注重综合性

新农村建设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要求进一步加深,在以后的建设中一定要注意农村建设整体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开展农村建设要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使人们生活更加富裕。还要注意乡风文明的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注意整顿农村环境,使村容更加整洁。另外,不能忽视村镇管理的民主化,加强村镇管理民主化建设。村镇建设任务繁重,需要协调各个方面各个行业的发展,只有更加注重村镇建设的综合性,才能适应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村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存在制度性缺陷

村镇管理体制队伍仍然是传统的条块分割体制,这样的队伍建设虽然能够确保管理人员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但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农村管理的发展。这样封闭的管理体制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需要,从而使村镇建设陷入被动的局面,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管理体制队伍建设人才素质普遍偏低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建设的管理人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村镇建设管理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文化程度也在普遍提高,但是整体而言管理队伍的素质还是普遍较低。从学历上讲,能够拥有本科学历的管理人员仍然占很少的一部分。管理队伍的文化氛围、技术氛围也比较低,距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建设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三)管理体制队伍思想观念落后,自主性差

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导致管理体制队伍的观念比较落后,不能真正领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意图,只是在上级领导下机械的开展活动,缺乏自主性。管理体制队伍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不能根据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农村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这样落后的观念,消极被动的工作作风,严重影响新形势下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彻底改变管理队伍的落后思想观念,推动管理队伍积极主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三、完善村镇建设加强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村镇建设管理体制

1、建立协调统一的村镇管理体制

新形势下村镇建设综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完善村镇建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改变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管理队伍业务归口管理体制,使各个部门能够上下衔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通过整体的协调统一,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村镇建设和管理,使分散的农村管理业务得到统一的调度,在各部门的协调下促进整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实施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村镇建设,转变村镇管理体制需要实施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新形势下农村建设缺少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导致各个部门职权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需要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新农村建设涉及面比较广泛,所以对建设成果的考核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对建设的成果进行考核外,还要注意对建设工作方法和态度的评价,使绩效考核更加的合理高效。考核的标准除了考虑全面外还要统一,可以由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制定统一的标准,然后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绩效的考核,督促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村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

1、加强队伍建设的领导

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所以加强村镇建设需要成立领导负责的村镇工作领导机构。领导要把村镇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中去,切实加强管理体制队伍建设。

2、提高管理体制队伍的整体实力

村镇建设管理体制队伍整体素质偏差,管理人员自主性低,这些都影响村镇的建设和发展。所以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实力。首先,从源头上控制管理队伍的人才素质尽可能选取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人来担任村镇建设的管理者。其次,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建设与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要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做好准备迎接这些挑战。村镇管理者一定要看清目前农村建设的现状和要求,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余.促进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对策探析[J].现代商业,2011(18).

[2]庄旭前,胡中.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04).

篇10

本届摄影展的主角是农业部推选出来的2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品展示了新农村示范村的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优美整洁的农村社区、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展现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形象地宣传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同时,还举办了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座谈会和海淀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前光,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和、农业部及北京市、海淀区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和相关活动。据悉,从10月31日起,此次展览还将陆续在天津市、浙江省安吉县、江苏省姜堰市等地进行巡展。

理论背景

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禀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但是,当我们面对着8亿多农民和广袤的农村时,我们不能回避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大多数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迈进。但是我国农村“小农”经济的局面远未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化和现代化把大量的土地、资本吸进城市,却将大量的农民排斥在城市化之外;由于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滞后,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体制和制度层面,农村金融制度滞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更为落后。体制上的不平等,如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等,最典型的莫过于户籍制度,导致农民长期处于城市边缘状态。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即可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2003年起,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其次,我国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非农产业就业持续增长,农业就业比重发生转折性变化,1997年,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下降到了50%,目前,有2亿多的农民在城市就业。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

基于以上事实,2002年,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5年初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同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基本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国家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贫困化指数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即在经济增长的早期,收入分配趋于恶化;在经济增长的后期,收入分配趋于改善。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让农民增收,正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普遍规律。只有一边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步伐,一边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农村自身和谐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贫困化之间的矛盾。

座谈会成果

摄影展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座谈会”,邀请了参展的2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代表和优秀带头人交流新农村建设经验。

参加座谈会的21家示范村的带头人,阐述在建设新农村方面的成就和见解,让人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宽广道路。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最大限度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就是最适合本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民生产合作社作用突出。他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有效载体。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成立了兴十四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省内高标准的农机库棚,全村拥有各类大中小型农业机械441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村1.68万亩耕地由村里2%的农民种植,98%的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同时,村里积极发展畜牧业,建起了大型集体牧场2处,扶持奶牛养殖户,牧业实现了专业化养殖。

针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势,国家应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建立符合其特点的税务体系等,免收相关登记环节费用。

以工促农,发展第二产业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村是建设工业型新农村的代表,工业型新农村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业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韩村河村在1992年成立了韩建集团,依托龙头企业的力量,韩村河村把过去的宅基地、村民住房,进行再施工设计,进行房地产开发。每年房地产开发的利润中,集团都会拿3000万利润回报韩村河村。2005年起韩建集团开始转向投资建筑用管的生产加工。现在北京市内方圆75公里的管件生产和安装,全部由韩建集团供应。集团每年产值达到39亿,利税2个多亿。

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发展三产

北京市香山村是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的代表,即城郊型新农村。香山村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国内知名生物公司合作,种植为城市配套的有机草莓。从草莓一个产品突破,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销售方面加大宣传,打造品牌,通过举办各种采摘节,水果本地销售额达到了800多万。

近几年,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业保持了20%以上的发展速度,实物总量接近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0%,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主要载体。

利用电子商务,跨越城乡信息壁垒

陕西省甘亭镇东韩村村委会正与西安交大、中国南通和干部三家联合打造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村,通过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农产品供求信息传递给经营者和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村里已经成立了电子商务管委会,建立支付宝平台,在中国地图上都可以找到实体店。另外,农民经营电子商务,它的产品质量由电子商务管委会保障,资金由政府提供。

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天津新农村建设走的是城镇型新农村的道路。天津以推进农村的城镇化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依托天津直辖市,大城市带动小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化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兴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例如华明示范镇,利用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镇。现在华明示范镇已经把12个村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撤了12个村,12个村的村民集中到这个小城镇里面居住。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

安吉县是生态型新农村的代表,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全面建设安吉县187个村新农村建设,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农业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是展示给村民的一个新农村的美丽画面。按照这样的目标,全县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系统,户集、村收、县中专,每年县里面拿出2000万资金,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现在在安吉县,农民在致富的同时依然可以享受到洁净的水、空气。

发展特色手工业,让农民就地就业

九渡河镇是怀柔西部的浅山区镇,也是中国和欧盟生态试点镇,这决定了九渡河镇的产业方向只能以生态环保的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

说起九渡河的手工业,最有特色的是灯笼产业。2006年,政府带领村民去山东学习灯笼技艺,回来后召集培训村民此技艺,最终将其发展成了一个盈利丰厚的手工业项目。为让刚刚起步的灯笼产业朝着市场化发展,村里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组建了股份合作社,实行合作社自主发展。目前,红庙、九渡河、黄坎、黄花城、黄花镇、撞道口、二道关和东宫8个村成为灯笼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44。在销售环节,村里开展各种推介灯笼产品的活动,通过活动造势名,开拓市场。北京国庆期间的喜庆灯笼全部是由九渡河的灯笼生产合作社提供的。

在交谈中,九渡河镇政府还表示,农村有很多好的产业和项目有待开发,希望社会资本能够注资当地的板栗加工、黄花城长城风景区开发等产业。

新农村建设不会一蹴而就

新农村带头人介绍本村发展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人提到,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够,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不够开阔;还有人提到,农村穷困落后,和城市差距越来越大的关键是信息的缺乏,农村产业流通和信息环节短板问题严重;会上讨论最多的还是农村金融问题,新农村建设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对新农村的建设投入。目前国家对农业上的投入结构比较单一,针对农业科技和农民直接补贴的投入比较少,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行业还有诸多政策限制。

农业部新农村建设处处长严端祥表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树立一种长期作战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