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教育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20 17:0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儿童教育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儿童教育现状

篇1

关键词:积极情感 农村特殊留守儿童 隔代家庭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的会。在这次会上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应该说是目前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最新最权威的数据。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报告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出现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约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与前些年相比较,2005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增长。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之高,留守的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报告》按学龄对农村留守儿章进行了划分,并统计出了各学龄段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中,各组所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6%,其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3000多万。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小学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初中学龄和高中学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下降。

《报告》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做了详细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集中在中南部的省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六省。这六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加起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半数,达到52%。此外,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位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和江苏。报告还总结出在这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最集中的十个省份中,大多数是属于典型的贫困省份,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出大,但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省份由于省内劳动力的流动,从而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农村隔代式的家庭教育的现状及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方式

(一)隔代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爷爷奶奶(隔代)监护、单亲父母监护、自我监护、兄长或姊妹(同辈)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方式。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杜鹏教授带领着该校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调查,这项调查主要针对父母等人口的流动外出,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造成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中,单亲父母抚养和爷爷奶奶抚养是主要的监护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48%。通过数据,隔代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和单亲监护方式一样成为主要的留守子女面临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二)留守儿童得不到相应的监护与引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的教育基本由隔代人负责,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样子,在思想观念和对现代教育的理解上差距比较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再有就是忙农活照顾不上管学生,更有的是身体不好根本照顾不好学生,更有甚者是一两个老人照顾几个孙辈,精力根本不够。上述种种原因加上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学生只能在物质上或生活中给予满足,缺少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在隔代教育中,隔代监护人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是粗暴和放任,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心理上,以及安全方面屡屡发生问题。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在上升,更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未得到提高

篇2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91—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2亿多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的进入陌生的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美好,也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果,心中最大的期盼就是子女能够学有所成,走出农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的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且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畸形发展。

一、不同视角下的理性思考

从概念的内涵上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长期性,不能不引起学者们深深的忧虑和思考。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理性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个人。儿童成长教育的过程,也正是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把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对社会而言,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儿童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年幼缺乏正确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人社会化过程则是十分艰辛的,社会化中父母导向作用缺少,这就更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给予帮助。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作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到位,社会教育缺乏。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须从这三个方面投入精力,不可或缺。

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说,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不足,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队伍素质落后,教育政策不完善,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的扶持。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缺失的,严重缺乏安全感,性格易形成偏差,有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保护而变得胆小、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而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脾气暴躁、打架斗殴、不尊重师长,未及时纠正会酿成大祸。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根究底还是经济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乡村人口为6.56亿,农民工总量为2.52亿人,也即没有工资收入的乡村人口至少也在4.02亿人以上。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不足,使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农村整个文化素质是远远落后于城镇水平,而文化水平的高低跟收入水平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体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引言

本文对当下我国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旨在让全社会、政府、教育机构给留守儿童营造出温馨、安逸、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实施学习上的监督、行为上的约束、以及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从而为我国未来发展培养可用之才,呼吁各级政府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妥善的社会保障,履行教育留守儿童责任。须知,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深远的,一方面,不但能够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还能够让他们自小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之能够成为未来国家与社会优秀人才。[1]

一、社会工作优势视角概述

社会工作,即持利他主义(Altruism)中所倡导奉行的助人理念,具体到实际行为中,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以其方式乐于助人的服务行为。社会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发展出了许多其他的专业理论。 优势视角便是在这个领域中形成的新兴的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优势观点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由美国最先提出。这种观点主要通过站在照顾案主的角度,旨在使其得以成功的在社区中生活,且最大程度的应用周边资源。有关学者认为,优势视角的内涵就是把案主、社区、以及助人者引至到能够最大化利用最美好部分的关系里[1]。在给案主给予所需服务阶段,使其重新恢复希望与积极精神。

优势视角下,无论是个体、群体、家庭、还是社区,都拥有优势。但不难看出,当前人们最容易忽略的正是这点。对此,人们更应当注重挖掘任何也许可以扭转不幸的力量与资源。[2]

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1.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对留守儿童展开必要的心理教育,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于让孩子可以积极为社会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可以给孩子实现自身完善发展创设出必要的背景条件。同时,让孩子明白,惟有在给全人类提供服务,为他人创造幸福的时候,才可以让自身获得真正的幸福,也就是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指导孩子人生,让孩子在今后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时,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事准则,循序渐进地培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2]。

价值观对于留守儿童的行为定向与调节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即对动机的导向功能。孩子们的行为动机会受到价值观作用的调动与支配,在相同的背景条件下,价值观不一样的孩子,其动机模式必定也会产生严重的差异性,因此,产生的行为也不尽相同,动机的方向取决于价值观的支配。因此,给孩子们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价值观也直接体现了孩子们的认知与需求情况,因为价值观属于孩子们对世界与行为结果的一种个性化判定,所以,在某个视角下,也直接体现出了孩子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3]

2.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自改革开放以来,毋庸讳言,我国的整体犯罪率仍然总体水平较高。而品行属于其背后的复杂存在。品行出现误区,让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势头,在此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许多外出务工父母通常都会将子女留在老家,进而缺乏监护人管教,无法第一时间纠正孩子误入歧途的症结,使得孩子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渊[3]。因此,对孩子的监管好坏将直接左右他们能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反之,则有可能危害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疏于起码的管理,使孩子培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气,极有可能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恶果出现。

3.应对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措施

3.1强化教育在政府职能中的责任性

实现教育公平等,就一定要首先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平等。最为现实的应对对策就是,构建农民工子女随迁就学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农民工子女就学难、教育无法保障的问题。一旦子女能够随迁,那么即便父母外出务工也并不会耽误子女的教育。然而,我国尚有许多地区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依然无法安置过多的随迁子女顺利就学。为此,需要在农民工务工的集居地,通过地区政府作为主导、扶持,成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保证随迁子女能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政府也可以鼓励那些对随迁子女允以入学的学校一定的专项补助,进而调动学校接收务工子女就学的积极性。[4]

另一方面,要把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规避到地方教育的发展规划中来。当地政府督促公办中小学做好接收务工子女的入学及教学工作,并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务工子女就学入学门槛,简化手续,与当地学生能够得到同等待遇,严禁对务工子女收取额外费用。考虑到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隔代监护”、“亲戚监护”的诸多限制,政府应当利用对户籍、借读等诸多角度给农民工子女制订相关政策,减免打工所在地学校对其所征收的额外费用,并且缩减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4]。最终让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达到最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2强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督

需要重视的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绝不单单是个体家庭的责任,更是学校、社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在监督家庭与学校履行义务责任的同时,也应当要求社会各部门一齐共同协调,相互帮助的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以家庭这一视角分析,作为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儿童的思想、生活与学习,要明白,在对待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上,一定要拿出父母所有爱、智慧、以及全部能力,方可培养出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5]。无论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父母们应当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营造出环境下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从小树立起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另外,做为孩子成长摇篮的学校,更应当充分履行教育职责,切实的教育好下一代,把教育永远放在学校存在的第一目的。[5]

3.3通过传媒力量,强化宣传力度

如今,我国信息科技已到高度发展水平,政府更应当重视信息传播快速这一优势,最大程度应用传媒平台。地区宣传部门与新闻单位在对待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态度,更应当和宣传怎样预防艾滋病、抵制家庭暴力、保护野生动物那样,引起人们对留守儿童基本权利的关注与争取,进而通过全社会的理解与帮助,一齐参与到治理与解决的过程中来,逐渐使家庭、学校、社会成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体系。

3.4加快城镇教育的改革

政府应当首先处理好解决城镇、乡村教师待遇问题,从师资资源处入手,走出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只有提升城镇、乡村教师的待遇,才能够有机会吸引更多教师走到农村进行任教,也能够从根本上预防一些优秀教师出现流失的局面。毫无疑问,教师待遇的提升有赖于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工资的发放标准重点还是有赖于县级财政,这就直接致使农村教师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教师,甚至由于县与县之间发展的差异性,教师的待遇也存在显著差别。

为了妥善处理好该问题,市级、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成为教师工资的承担主体,并且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完善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对留守儿童教育质量的提升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利用社区、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提升生活环境,强化留守儿童和社区内的人有效沟通,进而让留守儿童拥有归属感。只有更加复合进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留守儿童的其身心发展。当然,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中的社区,绝不只是具象的社区。不仅需要在微观的角度上,介入到留守儿童的每一个个体,还可在宏观政策上,从本质上扭转问题背后的顽疾,这自然也需要全社会上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3,36(27):44-46.

[2]王江荷.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3(17):49-50.

[3]许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闻世界,2010,15(22):338-342.

篇4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间,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十分关注的对象。有学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40%,占全国儿童的22%,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这个比例更高。如此多的儿童远离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教育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引发了广泛的忧思。我们若不及时妥善解决今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二十年后,这批孩子必然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问题

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北部,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4.92%,现辖1个副省级市、1个较大的市、10个地级市、1个地区,以及64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六普数据显示,黑龙江省总人口为3 831万,截至201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约有18万农村留守儿童,超过70%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中东部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三市。北部的伊春、黑河两市虽然总数不多,但比例较高,占本地儿童的5%以上。

2.留守儿童的情感特性。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长时间没有陪伴,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会感到孤独,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化初期缺乏足够关爱,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引导,亲子关系疏远导致的情感缺位,极易导致其性格发育失常。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少儿期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至关重要,因为这一阶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最为迅速,早期社会化的一些重要认知皆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但由于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农村留守儿童对生活环境中的人与事容易出现恐惧和怀疑,致使易发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较强,出现逆反行为的几率较大。隔代看护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对老人的观念认知产生反向心理,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乖张,生活无规散漫,自控力和自觉性变差。

3.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一是辅导缺失。黑龙江省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中具有高中学历的仅占约18.5%,直接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及质量低下。二是监管不力。黑龙江省农村儿童留守有三种监护类型:即单亲照顾、监护和隔代照顾。这三种方式中,第三种比例最大,孩子大多留给父辈老人,也就是隔代监护。他们大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没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很多认为满足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就是合格的监护,缺少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引导和其他层面的监督。

4.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现状及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完整,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学校也没有办法得到充分有效的感情照顾,两个重要成长环境的功能缺失容易使其心理发育出现问题,造成心理成长困境,这样既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其早期社会化的进程。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大背景下,农村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有限,致使他们没有有效的办法或先进的观念更多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仅有的术科教学很难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没有给予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足够心理认知引导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会受到很多障碍限制。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存在空缺,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制造了诸多灰色地带。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在实施模式上存在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几乎为零,老师与家长间的联系沟通较少,没能及时反馈孩子的在校学习状况。

5.留守儿童制度保障现状及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一系列制度壁垒,让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其子女想要融入城市生活变得困难重重,劳动力有进城务工生活的自由,但户口限制使其很难享受到真正的市民待遇,要想为孩子提供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育的环境更是奢求。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农村儿童进城受教育就需要产生一系列的关联成本,同时学校的正常运转也需要更多的资金,作为发挥辅助功能的社区,其运转同样困难不少。处于农村的学校则由于多方面原因,既不能吸引来优秀的教师,也没条件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而对留守儿童教育起辅助功能的农村社区,资金完全依靠财政才能运转,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亦是令人担忧。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建议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从宏观角度讲,包括社会、文化与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性因素。从微观角度来区分,主要指外部生长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农村社区三个方面,他们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三个最主要环境场域,这些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建议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配合政策调整,从破解制度樊篱出发,采取长期有效的、系统完备的措施。

1.坚持政府主导,优化制度环境。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仍需要政府为主导,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完善,二是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未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提高问题意识,做好规划部署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有针对性地增加财政投入。建议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将留守儿童教育投入纳入预算之中,将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融入当地社会民生发展的规划之中。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仍无法达到完全公平,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在发展乡镇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省级财政则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黑龙江省应根据自身实际,在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着重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对完全公益性的组织要划拨资金,使其能够正常运转,为农村社会民生的建设提供服务。

二是完善相关服务,提供后续保障。结合省情,切实维护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权益,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提供离户籍地近的就业信息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承载力允许的情况下,将这一部分群体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其子女的入学工作,同时尽可能简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子女的入学程序,并做好入学后的教育跟踪工作。针对黑龙江省工资待遇偏低的现状,存在一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无力支付其子女在城镇的教育成本,相关部门可制定相关政策,依规应给予补贴和减免,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配套的监管服务系统,对拒接或收取议价的情况坚决予以查处,保障随父母迁往城市的留守儿童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

2.发挥社区功能,提升辅助能力。一是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完善其辅助监护能力,弥补留守儿童课外社会化场所不足的问题。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辅助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服务职能,就当前黑龙江省实际来讲,可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及其监护体系的有力补充。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基本没有儿童社区教育的相关社会组织,对孩子的补充教育仍处于断节状态,但相对紧密的邻里关系,使得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够使留守儿童无形中对社区内的邻里有亲近感,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环境,避免其产生不良行为。二是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黑龙江省可根据实际,鼓励当地的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采取市县联动、县域互动等形式开展家庭团聚送亲情、免费体检送健康、亲情讲堂送关爱、快乐成长送帮扶、励志教育送文化等活动,试点建立农村家长培训班、留守儿童教育咨询站等。号召社区内有条件的家长加入到志愿者组织,担当“监护人”,以就近原则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动态给予适当关心照顾。东北乡村较为亲近的邻里关系为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人力基础。社区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集体活动,如带他们帮社区居民做些农活等,以培养他们的互助观念。

3.提档学校教育,保障人力资本。一是成立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小组成员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追踪档案。小组成员定期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教育状况沟通,使其监护人能够充分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动向。不同学校主体间的小组成员可以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活动,更新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案。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学校要做好跟踪信息保密工作,在记录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情况的同时,要注意维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和隐私。当地文化部门和公安部门要联手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绿色校园环境,在儿童自控力弱的时期剔除不利环境因素。二是发挥班主任老师的教学外功能,在学习方面用更多的心思指导这些孩子的同时,可安排班级内同一个村社的学生结成互助小组,平常一起上下学,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同时,让其从这些日常交往中养成互助互爱的人生品质。在班集体活动中,鼓励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在住校生活中,尽可能地使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增加安全感,任课教师还应留心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夸赞,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班主任还应注意班级内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和交往动态,把他们的心理健康跟踪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演讲、小话剧等多种形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篇5

一、S镇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S镇留守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情况,笔者选定了S镇其中两个村(SS村和SE村)、三个幼儿园(JZ园、JF园和NG园)和3所小学(JY小学、JX小学和乡村NE完小)为考察点,通过实地调查得知,目前S镇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三种:

1.公立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这里指由政府组织和认可的教育机构,对留守儿童实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正规教育,它包括公立幼儿和公立小学设立的学前班及公立小学教育。学校教育又分为“非寄宿制”学校教育和“寄宿制”学校教育。“非寄宿制”学校学习。农村留守儿童在非寄宿制学校学习,并不能得到学校及老师们特别关注和特殊爱护。留守儿童按照学校规定,白天在学校接受课堂教育和管理,即“早去晚归”式的上学形式。学校正规教育,也不可能将“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分类分班进行特殊教育。(假设有某所学校按“留守”和“非留守”分别给予学生授课,那必将会引起社会有关“公正与否”的争议)。因此,学校教育,其主要活动不可能对留守儿童采取特殊的教育形式。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留守儿童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一般情况下是得不到任何补偿的。况且小学教师每天的工作非常繁重,农村过多的留守儿童,老师精力和爱心也是有限的。近些年来,在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号召下,各地基础教育已经开始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全国各地基础教育倡导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种关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面的关爱活动。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号召和组织党员教师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结对进行帮扶,辅导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学校为留守学生设置专用电话室,供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通话,沟通感情。二是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教师个体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师个体对那些家庭困难、学习成绩波动较大的留守儿童给予较多的关怀。但这种关心,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关心的方式、频率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意愿,不具有长期性和计划性,关心的内容也多停留在浅层次的生活关心,缺乏针对性。在非寄宿制学校读书的留守儿童,一旦放学回家,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祖辈疏于管教或不服管教,他们就有可能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甚至是无人管教的境地。“寄宿制”学校学习。所谓“寄宿制”学校,学校保障从上周日晚到下周五下午吃住学习都在学校的学生其基本生活、学习和安全的全天候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既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村儿童上学难问题,又是弥补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实地考察了S镇“寄宿制”学校二种儿童教育形式:一是(3-6岁)儿童学前教育;二是(7-12岁)学龄儿童小学教育。S镇学前班儿童教育存在“低龄化”问题。由于该镇地广人稀、生源较少且经济发展落后,全镇76个自然村,仅2个自然村有民办幼儿园,其他自然村,都是以村小附设的学前班为主要形式,其入校儿童含3—5岁的幼儿。该镇学前班存在严重的“幼儿化”问题。而在教育问题上,学前班又存在着严重的“小学化”倾向。教学内容以算术、认字等知识学习为主,教师均为非幼师专业。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对“寄宿”在学前班内的“幼儿”没有任何的“低龄”关照。S镇在寄宿制小学学龄儿童教育现状。多数寄宿制小学,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都采取了一定的关爱行动。白天课堂学习,留守儿童与“非寄宿”儿童一样,学校并未给予他们过多的关照。而在晚间,针对“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学校有时会组织教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和自强不息等心理辅导活动。对留守儿童更多的是常规生活管理和晚间学习作业辅导。然而,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存在着不少办学困难:一方面,缺少基本设施和教育管理人员,没有学生食堂、学生浴室和户外活动设施。乡村小学师资不足,一线教师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寄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寄宿教育过于强调秩序和集体目标。学校为规范寄宿生活,便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通常安排两节晚自习,要求寄宿生统一在教室学习,重复白天的学习内容,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使寄宿学生易生厌学情绪。尤其对于留守儿童,这种强调纪律秩序和集体目标的寄宿生活,扼杀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觉得生活沉闷无趣。这些都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2.民营托管教育所谓民营托管教育,就是留守儿童父母将留守儿童委托给“受托方”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农村务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其教育托管问题也成为农村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地方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以盈利为目的而自发地办起了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托管机构。笔者为了区别于寄宿制学校,不妨将这类“受托方”通称为“民营托管教育机构”或“民营托管机构”。根2013年S镇工商所和教育部门摸底统计,在集镇小学及幼儿园周边已经有50多家“民营托管机构”。笔者于2013年对集镇JY小学、JX小学4—6年级部分班级共121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两所小学约有43%的留守学龄儿童已经住在了民营托管机构,还有部分学前留守儿童也进入了民营托管教育机构。托管教育机构的类别,目前S镇自发产生了三类民营托管教育机构:第一类为社会人士举办的托管个体户或者由一人牵头、多家合办的托管教育机构。这些托管机构多为居住在学校周边的居民构成,他们利用居家地理位置优势,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其教育软硬件条件普遍较差,只能维持留守儿童基本生活要求。第二类为幼儿园附设的托管部。S镇6所民办幼儿园均设立了托管部,托管部不仅面向本幼儿园,还对外招收需要托管的留守儿童。托管的留守儿童可共享幼儿园的活动设施和教师等教育资源。与第一类托管机构相比较,第二类托管机构其教育环境相对较好一些。第三类为集镇学校的在职教师兼职举办的托管机构。在托管机构兼职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及时地发现留守儿童问题。这些教师通常富有爱心,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行为教育等。但是,由于地方教育部门禁止在校教师从事校外盈利性教学辅导活动,这类机构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民间教育组织。上述三类民营托管机构,尽管其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但它作为一种伴生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生事物,的确对于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外出务工人员及当地部分干部群众的肯定和欢迎。这种托管机构的应时而生,也说明了它具有生存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尽管武陵民族地区S镇民营托管教育机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也能为农村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解决儿童寄宿抚养或教育管理问题,然而,民营托管教育机构本身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民营托管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第一,民营托管教育机构身份的合法性问题。这些托管机构没有得到地方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属于无证经营,不受行政法规保护。因此,它们只能在“地下活动”,还常常会受到地方恶势力的敲诈勒索,也随时存在着因为效益或社会问题而自生自灭的风险。当前,地方政府寄希望于这些托管机构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管问题,但是,由于这些民营机构没有合法身份,不便直接出面予以保护和支持,致使这些民营托管机构生存尤艰。第二,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问题。托管机构由于是自发成立的,所以它的性质界定、责权划分、资质审核、监管评价等机制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未将这类机构纳入其工作监管范围。只是当这些民营托管机构出现突发事件或意外安全事故时,地方政府或教育部门才进行事态干预和过问处理。所以说,这些民营教育托管机构目前尚处于无政府监管和无序竞争状态。第三,缺少教育管理质量评估标准。现有的托管机构自身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质量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民营托管机构本身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机构本身缺少主观积极的服务意识和动力,部分由教师主办的托管机构,对其托管的儿童,只满足于督促孩子们完成作业,而缺乏对托管儿童的情感关怀。绝大部分托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仅仅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住宿、安全等一些最基本问题,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需求。托管机构大多室内活动空间狭小,因害怕承担安全风险,限制托管儿童户外活动。创办者和从业者个人素质普遍偏低,没有从教经验,不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于3—6岁的留守幼儿,心理发展还十分敏感和脆弱,在最需要得到父母关爱的时候,却长期远离父母,更无法在托管机构得到情感的补偿,这些对于他们日后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养成都将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3.家族亲属兼管式教育所谓“家族亲属兼管式教育”,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后把孩子交由男女双方的某一亲族(包括留守儿童的祖辈和其他家族亲属)代管、代教,故而称之为“兼管式”。这一“兼管”形式,在民族地区农村比较普遍。笔者实地调查看到,未进入学前教育和托管机构的儿童,主要是托付给家族亲戚代管代教;入学了的学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也是需要家族相关亲属兼管的。就是上了寄宿制学前班和接受了小学教育的儿童(包括托管机构里的儿童),他们到周末也是要“回家”的,这个“家”,实际上就是家族亲戚兼管式的“家”。因此,家族监管式教育仍然非常重要。家族兼管式教育主要有如下三大类:第一,直系祖辈兼管教育。我们把外出务工人员将留守孩子交由其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管理教育形式称为直系祖辈兼管教育。这类兼管方式,其优点在于留守儿童能得到祖辈或家族亲情的呵护,兼管者的权威性和责任心以及其教育耐心都比较高,因此,留守儿童能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当然,祖辈的亲情是不能替代父母的关爱)关怀。同时,家族亲属兼管,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示的。在民族山区,家族兼管者大多数属于年老力衰、体弱多病的老人,他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吃饱穿暖等基本生活需求,且多数兼管者是文盲或半文盲,无法辅导孩子们学习,有的对孩子还过分溺爱,致使留守儿童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第二,旁系祖辈兼管教育。有些家庭由于多种原因,其直系祖辈无法兼管留守孙辈,外出务工人员只好将孩子托付给血缘关系较近,平日来往较亲密的非直系祖辈代为监管教育,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旁系祖辈兼管。这种情况与上面所说的直系祖辈兼管差别较大,孩子离开了自己原有的家,既离开了父母,又要到一个陌生“新家”生活,加上旁系祖辈的权威性、耐心程度、应有的义务性以及对孩子性格了解等,也远不如直系祖辈。留守儿童过去很少与这些旁系祖辈共同生活,兼管者就像是孩子们心中的“熟悉的陌生人”。加之“兼管者”对寄养在家的留守儿童,多数抱有临时“代管”思想,对留守儿童也不愿过多过严地管教,除保证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外,极少有教育措施。第三,其他亲族的兼管教育。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是把孩子寄托给其他亲族,如兄、弟、姑、舅、姨等家,请他们代管代教。一般情况下,这样寄托兼管的时间比较短,当务工父母条件一有好转,他们就会将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或者另想办法,如送到前面所提及的民营托管机构。综上所述,公立学校寄宿教育、民营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已构成了目前S镇留守儿童接受寄宿教育的三大形式。尽管这三大教育形式各自存在着明显不足,然而,它们为解决农村外出务工者代为抚育孩子的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监管问题,确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事实上,也为地方政府解决了有关留守儿童托管方面的社会难题,分担了部分社会责任。

二、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只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我国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才能发现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是,仍未纳入各级政府议事和处事的工作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浪潮”已出现了20多年,带来了农村务工经济的大发展,也支持了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与此同时,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存问题,已逐步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近些年来,流动儿童的相关问题已经得到了劳动力输入地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与帮扶,有关城市“流动儿童”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和改善,并出现了好的前景。然而,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劳动力输出地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有的工作仍然是“漫步”在领导报告号召范围中。既没有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规划和方案;也没有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受亲情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制度性的要求,也没有纳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当然,就更不可能进入地方各级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因此,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虽然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最终却没有取得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成效。随着第二代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大,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这必将会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将会影响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管教育“市场混乱”,缺乏应有的基本规范和监控措施S镇是武陵民族地区最大的乡镇之一,常住人口近6万人。随着农村市场经济意识的加强,在S镇存在大量留守儿童需要教育托管的背景下,当地某些经济头脑灵活的人,纷纷办起了接收留守儿童托管的私营教育机构。且随着托管机构的增多,加之政府对这类民营机构缺乏监督,久而久之,儿童托管“市场”必定会出现“无序”竞争之“乱相”,有些地方甚至还发生了儿童意外事故。每当重大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对这些民营托管机构进行“整治”。如此反复的“整顿”,托管机构私营者人心惶惶,只好转入“地下”,有的干脆停办。儿童托管机构你停我办,“地上停”“地下办”,且各个私营机构价格各异,办学托管条件没有统一标准,教育管理方式“五花八门”。对于这些民营儿童托管机构的“混乱”问题,政府既不能阻止其产生,也不敢对其实施关停。因为,政府没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办法,而现实社会又迫切需要这些民营机构接纳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尽管这些托管机构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的存在,确实缓解了政府的压力,解决了部分家庭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困难。于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只能是今天有事管,明天又不管,睁只眼、闭只眼,任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对于农村儿童托管机构市场的“混乱”,这不能不引起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农村其他儿童相比,他们父母不在身边(至少有一方不在身边),长期缺乏父母的亲情教育。然而,这种亲情教育对于3—12岁的儿童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亲情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儿童来说,可能会产生如下4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亲情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情商。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眼见父母与亲友的交往,父母在家庭“红、白”喜事的操办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人间亲情、友情、恩情等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在家庭和睦的气氛中轻松自然地接受了这些人间温情,因此,他们会天性地信赖父母、依存父母。3—12岁的儿童是从开始说话能表达自己的基本所需中逐步完善语言的。因此父母在身边和不在身边大不一样。第二,亲情教育能增强儿童自信心和安全感。父母在身边,儿童有一种自然的安全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父母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是安全的。第三,亲情教育能增强儿童集体观念。3—12岁儿童,如果父母常在身边,他们能逐步体会和形成“家”的概念;7—12岁开始,他们便能比较和判断“别人家”与“我的家”有什么不同,并漫漫形成家庭“好”与“坏”等概念。这就是最初的“集体”概念。第四,亲情鼓励能增强儿童学习自信心。孩子上小学初期学业成绩的优劣,与父母及时鼓励和指导有着很大关联。因为孩子初入学,突然间端坐在教堂内,不自由的感觉会油然而生,如果父母不及时地给予纠正和指导鼓励,很可能就会有厌学情绪产生。只有在父母和老师共同引导和指导下,孩子才能度过入学适应期。上述有关儿童的亲情教育,对于当前农村大批留守儿童来讲,由于父母在外务工长期不在身边,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亲情教育缺失,这也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些许遗憾甚至是阴影。所以说,对于这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给予他们更多的亲情关爱和温情补偿,努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和开朗性格。然而,目前S镇现行的公立学校寄宿教育、民营托管机构教育、家族亲属兼管式教育,三种托管教育模式都忽视了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视,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亲情补偿和教师的特别关怀。而农村民营托管教育机构、亲属兼管教育,多数都是停留在儿童吃饭、睡觉、卫生、安全等基本生活教育管理上。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其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缺乏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特色性。

三、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基于前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将其纳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之中,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留守儿童问题既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问题,也是关乎民族地区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既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会影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进而将会使“民工族”代代循环,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难以得到根本好转。留守儿童是民族地区未来的主人,培养好农村下一代是和谐社会的百年大计。在社会快速转型期,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一特殊的群体,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管理及教育工作。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帮助和关爱,他们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温暖和关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拿出有力措施和方法,切实地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关问题,要像对待义务教育工作一样,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管问题。

2.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社会参与式的儿童管理机制,完善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地方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与财力扶持。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全面统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应出资在民族地区农村办一批示范性的幼儿园,解决好农村幼儿托管问题。其次,在市场自发办起了不少“民营托管教育机构”并得到了社会认可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运行优势,对于“民营托管教育机构”进行正确引导与规范,并给予政策扶持,促使其成长为一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生力军。政府保护性地指导“民营托管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让它们按要求和规范履行其职责,加强对“民营托管教育机构”的督导和评价,使它们在合法的前提下,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得到健康的发展。第三,政府可将“家族亲属兼管式教育”与农村社区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儿童的安全性和生活保障性,使“家族亲属兼管式教育”得到社区的扶持、监督和协助。譬如,湖北秭归县的“幸福村落”建设,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幸福村落”建设中,实行村民自治和互助,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各级地方政府借鉴。

3.丰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内容,提高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在完善了各类留守儿童教育体制后,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障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笔者认为:首先,教育部门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规范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方式,突出“情感教育”和自立教育,设计有关留守儿童教育评价标准,使教育工作者真正关心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应将民族文化、地方文化融入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活动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热爱民族文化,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第三,尤其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朗自信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第四,教育主管部门要把留守儿童的管理问题、检查评价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篇6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监护不力,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缺乏亲情关爱,人格发展不完善。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亲情比较淡漠,人际交往中感情体验不充分。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发展不完善。

(三)道德行为偏差,行为习惯差。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

(四)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

(五)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没有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放在应有的突出位置来重视,仅凭学校单方面教育。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及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的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

(一)加强统筹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主的领导协调机制。政府要着力建立和形成留守儿童工作的协调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也要利用各种力量,形成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社会帮扶机制。同时,还应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牵引方面的优势,着眼为外出务工人员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农民在家乡的就业机会:城市有关部门亦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等。

(二)依法维护权益。形成以家庭为主的亲情关怀机制。家长在外出务工和抚育子女两者之间要理性选择、合理安排、长远考虑,切不能一走了之或不管不问。外出的家长要重视选择监护人,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监护人、家长及时沟通,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尽量不要全权交给上一辈,一放了之。

(三)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一是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个人的信息。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化。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五是学校要设立校内家长,由任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四)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应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绿色通道”,形成自上而下且分工明确的工作网络保障体系。乡镇政府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掌握本乡镇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应对。可以村民小组为中心,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由村委会牵头。各村民小组组织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人组建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托管中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安全保障。关于托管费用问题,可以采取留守儿童家长出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

(五)加大改革力度。形成合理的入学制度等相关配套机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虽表现在乡下,但其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却在城里。应尽快改革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并在教育财政拨款时纳入预算。要建立健全进城民工子女就学的规范化制度。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和地区的政府,应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政策,适当降低办学“门槛”,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新形式。

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

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农村,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农村出现众多的“留守儿童”。在边远民族地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他们多数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伯叔姑姨等亲属一起生活。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做好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面对和主动思考的重大课题,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存环境恶劣,教育条件较差,而且认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实属天经地义。况且民族地区婚育年龄普遍提前,许多年轻的夫妻总是让自己的父母帮助带孩子,一旦结婚有了孩子,就认为已经对父母有所交待,然后把孩子交给父母自己就踏上了打工之路。孩子从出生到上学都与祖辈在一起生活,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的坚实基础,使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和谐发展,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祖辈和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不从心,使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成绩一般。

留守儿童多与祖辈或亲戚在一起生活,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对孩子宽容、放任,他们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而作为临时监护人的其他亲友也有所顾虑:不是亲生儿女,不好严格管教,这很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加上留守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不到位,导致孩子性格发展不健全。父母不在身边,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他们大多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承受了较大的内心压力。

(三)学校无法做到对“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护机制。

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较差,师资缺乏,许多教师还得兼顾自己的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一些留守儿童的家离学校很远,需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学校上课,在学生上学、放学的路上老师没办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对“问题儿童”难以管理,造成一些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干脆把责任又推给孩子父母的身上,对他们放任不管。

二、影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因素

(一)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性格、心理因素。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治自律能力很差,他们生活在无限制的环境中,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的极端性格。同时,也会造成孩子自身的心理障碍,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最后,导致他们的价值扭曲,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恶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萌芽。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缺陷等因素。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就是家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这个关键脱环,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就不能有完全的保证。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现在这第一任老师没有了,他们的行为习惯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父母亲情教育、家庭劳动教育都是不完整的。而一般祖辈对孙辈都是宠爱有加,而严教不足。这必然会让孩子存有一定的依赖思想和惰性。 亲戚对非亲生孩子的教育总有一定的顾虑,这会让留守儿童得不到与亲戚亲生孩子同等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挫折教育和劳动教育。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问题,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处在一个很无助的环境中。在社会上有很多对少儿成长不利的因素,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照顾,也成了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特别是父母双方双出的“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例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家长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在物质上常常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致使不少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摆阔的气、与同学互相攀比的坏习气,容易误入岐途,甚至犯罪。

三、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父母要转换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很多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在成绩和行为习惯表现两方面都比较差。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怀与教育不可缺失。如果需要外出务工,务必留一位家长在家做好孩子的监护人。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做到孩子有纰漏及时纠正,孩子孤寂及时抚慰,孩子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更以积极和健全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学习。有条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落实孩子的监护权,并且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努力创造并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

(二)农村小学要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机制。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教师作为专门的教育人才,能根据孩子们身体和心理的特点,有效的采取各种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的高效的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一是构建学校督导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要为他们设置家庭背景档案,老师要定期找学生谈心,了解孩子们情绪的波动变化,做好孩子的“亲情家长”,深入到孩子心灵的深处,掌握孩子心的成长脉搏,体会到他们的内心感受。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是采取教师与家长签订增强了解留守儿童信息的家访协议、开通家长热线, 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三)社会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时刻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儿童,就可以减少他们心理的疾病,让他们坦然的面对这个世界,以良好的素质走向以后的人生。一是社会各界要广泛动员,利用电视、网络等宣传手段呼吁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与帮助。二是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教育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教会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过完留守的日子,学会开朗、大方、乐观地看待世界。做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92

1 国内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农村地区作为人口最多的地方,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孩子上学。作为学前教育类型之一的幼儿园教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3至6岁的儿童。为了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就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学校开始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儿童适应性、创新性的不断发展,让其个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重视,全国各地尤其是乡村正开始兴建许多新式的幼儿园以适应儿童的更好发展,同时乡村幼儿园也引进国内外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著名的蒙台梭利式教育法。这些新式教学都是秉承遵循人的成长规则和心理学原理,以激发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发展。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就提出要尊重儿童的观念,鼓励孩子从内心去学习,把孩子的智慧与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当下,因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改变,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在全国各地兴起,这种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孩子家长的热烈支持。譬如说,青岛明星幼儿园、北京神墨幼儿园培训机构;此外还有瑞吉欧式幼儿园、音思派教育等。以上所列述的都是一些大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幼儿园,除了这些,在我国农村地区也陆续出现一些符合当地地方特色的幼儿园,适合孩子的全面发展。

2 适应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地区按其地方特性,幼儿园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幼儿生活用房、幼儿供应用房、幼儿服务用房以适应儿童的健康发展。

2.1 生活用房

因为农村地区土地便宜,人口较多。幼儿园在建设时都会布置几个生活用房,是用来给孩子提供休息、睡觉、生活的房间,并且房间设计要求很高,符合布局、采光、通风的要求。生活用房的设计理念是方便孩子,所以房间有活动室、休息室、更衣间、卫生间等设置,同时在布局上也是很有讲究,对于使用频繁的房间一般设置在幼儿园的楼下,而休息室这样相对安静的房间一般设置在楼上。这就是在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地方特色。

2.2 服务用房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功能性用房设施配备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医务室、值班室、办公室等基本功能性用房。而对于这部分房间的布局主要是设置在首层,比如医务室、晨检室等房间因为事服务用房,需要方便使用而对于其他房间可以设置在相对高一层的楼层,互相隔开,避免相互干扰。也可单独设置使用应具体要求。

2.3 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一般是功能性不是很强的房间,主要是一些辅助作用比如食堂、茶水间、洗衣房等生活场所,他所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非常大,而迎合了乡村地区的建筑特点,土地丰富,面积宽广。一般是独立设置避免和其他房间相互干扰。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校区的建筑分为两种,集中式和分散式。在场地确定的条件下,应按要求设置协调好各个分区、房间的关系,以免造成干扰和浪费,使得其校区面积利用率最大。

3 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特色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 要突破孤立的班组空间

中国的幼儿园建筑与国外的幼儿园建筑布局相差甚大,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主要是沿用固定的活动单元模式,所有的儿童就限制在几间房间或活动室中;而相比国外的幼儿园教室布局,他们多采用自由式的平面布局,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打破原有教室独立封闭的班级空间,把以往传统的走廊连接教室的布局手法转换成儿童互动、游戏、社交的综合性空间。这样不仅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还促进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交往,从而形成生机勃勃的儿童天地。

3.2 要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以班级为基础,从而导致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模式趋向于管得太死的特点。从农村幼儿园的建筑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大小教室隔开,走廊长连,所有孩子都按年龄、班级分开在不同的教室,各班的老师和孩子互不往来,都是以班集体为中心。然而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早就证明,孩子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一起活动和游戏。所以应将幼儿园的建筑与其他不同性质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可以和小学、中学、等其它的公共建筑一起联建,这样就可以让儿童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交流。在不同人群的交往中,他们可以学到不同知识,开阔眼界,促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建筑上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打破分割、封闭格局,更多的为孩子创造公共的交往空间。

3.3 要增强室外趣味空间的设计

因为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对农村幼儿园建筑来说要求比较高,就必须要求面积较大的空旷的室外环境,用以设计满足儿童游戏、娱乐的场所。而游戏又是开发孩子智力和学习知识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比如冒险游戏、“连接体”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农村幼儿园建筑只有迎合以上三点要求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教学提供自己的特色,使农村孩子能够真正的打破固有模式和城市幼儿园一样有自己的学习模式。

4 结语

面对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孩子的教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村幼儿园建筑已经不单纯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房子了,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是儿童可以进入自由畅游的工具。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角度去思考,为孩子建造一所良好、温馨、舒适、且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同时有利于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多功能特色幼儿园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路,卢健松.湖南耒阳市毛坪浙商希望小学[J].建筑学报,2008(07).

[2]谢国杰.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J].建筑学报,2007(09).

[3]刘德刚,刘华,孔翔榆.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才智,2010(32).

[4]张艳.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以浦东凌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07(05).

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 阳光体育 教学环境 身心健康 人文关怀

一、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

通过对自己所在学校体育开课情况的调查分析,已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的开课率为62%,这与全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开课率相差20%。有的开课班级根本就没有《体育与健康》课本,教师也没有《体育教学大纲》手册,说明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还很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案上体育课为“依教案教学”。调查结果显示依教案教学率仅15%左右,教风不严谨,随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客观因素。

被调查的体育教师的数量(15人)和质量,尤其是偏远地方乡村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缺失是很严重的,必须引起政府及教育管理机构的足够重视。此外,被调查的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也不合理,高级职称仅占1%,中级和初级以下教师占99%。体育教师队伍中有33%是非体育专业,教学水平及创新能力较低。教师队伍的落后也成为制约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瓶颈问题。

教师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之一,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与体育教师交谈的调查分析过程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只有极少数老师很关心留守儿童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对留守儿童的轻视和忽视的比例在偏远农村的体育教学中如此之大,应该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通过对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也可看出,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紧张,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全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有的学校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到1元。据调查,在所有作为调查对象的农村学校中,拥有200米绿茵田径场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学校只拥有一块篮球场地和数量不多的乒乓球活动场地,但规格质量距标准场地相差很多,而且学生活动器材老化严重。

对于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情况,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帮助家里做家务或做农活,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很少。由此可见,农村家庭的负担普遍很重,学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很不乐观。

二、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农村教育机构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帮助留守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应本着对留守儿童、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加大资金投入,为各级学校配齐、配足体育器械,并积极地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作为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设,开足开齐体育课和社会实践课程。那么学校作为留守儿童能够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学校中度过,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编写适合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实际的教材,创建适合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模式。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定期培训。建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争取政府或民间力量支持,建立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对留守儿童予以全程监护。构建和谐向上的学校体育教育氛围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学习,使教师们更多的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作为留守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承担起重要的职责,制定和实施予以全面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得以切实改变弱势境遇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从而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教育乃至体育的惠泽;倡导发达地区、现代都市对落后农村的科学管理与经济扶持,以加快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留守儿童需要扩大锻炼和交流的空间,增设儿童体育活动场所,以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学校要尽可能组织一些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从而实现学生在体质、心理、适应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在社区中找到心理的慰藉和家庭般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李香萍 亓凤华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建设和谐社会[J].职校论坛,2008,(28)。

篇10

关键词:社会工作视角;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若想有效解决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还需要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将社会教育提前贯彻在教育中,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1.隔代教育代沟现象突出,教育子女力不从心部分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会采取外出务工的方式。虽然该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庭生活水平,但是给孩子所带来的缺憾是无法弥补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开始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而家庭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但是,部分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将孩子交付给祖辈来照顾,未能承担父母应当担起的教育责任。因祖辈与孩子有着较大的年龄差距,导致所谓代沟问题;孩子会产生相应的排斥心理,这也导致祖辈的教育无法在孩子成长中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祖辈的年龄日增,再加上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其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所采取教育方式会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且束缚孩子的身心,致使孩子缺少创新精神[1]。另外,祖辈还存在隔辈疼的现象,对孩子溺爱,尽量满足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不合理,长此以往,孩子形成“自我”“骄纵”的心理,对祖辈的管教不再服从,还会在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极端的方式,产生一定的扭曲心理及品行不端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父母给予孩子物质满足,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要尽抚育责任,还应当承担知识传授责任,给予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部分家长在外出务工时无法带领孩子进入新环境,将孩子留在农村家庭中。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对父母的感情也会慢慢变淡。关系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孩子不再对父母存在依赖感,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解决[2]。孩子形成了一定的主观意志后,父母的教育所起到的效用不再明显。父母即使满足了孩子物质的需求,但是因心理需求的缺失,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孩子性格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其他孩子谈及自己父母,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内心愈发封闭,若未能及时引导沟通,在心理的驱动下,其行为也会与常人产生较大的差异。这也是不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

3.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无法起到有效的榜样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基本上未接受过系统教育,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文化知识,不仅无法给学生提供帮助,而且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父母转变为亲戚,他们以家庭为重心,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从另一层面来说,也可能是寻找不到沟通的切入点与契合点,在学习上也只能起到督促作用,无法为孩子提供辅导或者陪伴,长此以往,孩子将所有的依赖感隐藏起来,不再求助于监护人及教师[3]。因孩子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不具备明辨是非能力,模仿力强,而部分监护人素质较低,常常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爆粗口,孩子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养成不良习惯。

4.缺乏安全保障,儿童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内心需求。长期缺乏陪伴与安全知识教育,孩子无法形成相应的安全意识,导致很多留守儿童被人作为施暴对象,而且大多数孩子在受到伤害时,不能及时告知父母,一般会以忍气吞声的方式承受此类伤害[4]。归根结底是孩子心中已经形成了父母无法提供帮助的想法。该问题是否值得父母深思呢?孩子的处境及教育问题,孩子不应该站在主动配合的层面上,而且外出务工并不是教育缺失的理由,父母的抚育与教育方式应是主要的因素。家长应调整家庭生活与教育观念,给予孩子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关心,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家庭层面的缺失,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给孩子心理所带来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留守儿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缺少完善性,也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化。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社会工作呈现出多元化全覆盖的趋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5]。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引导下,监护人对家庭教育会有全新的认识,并掌握符合孩子心理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较为枯燥乏味,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丰富其生活,使其能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快乐生活、成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介入,如政府部门,社会工作者应当呼吁当地政府加强重视度,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扮演着参与者与实施者的角色,给予孩子在情感物质上最直接的帮助,更起到了有效的倡导与引导作用;倡导多个部门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推动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引导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学会面对并克服所有困难。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更是社会、学校的责任;只有各方朝向同一个目标推进,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可行性社会工作本身就有着提供与配置资源、预防、复原的功能,并能够起到有效的稳定社会的作用。在解决农村家庭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社会工作者需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并将此类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其能够在复原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也就是调整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行为及学习上的错误行为,使其能够恢复到最初的状态,让社会功能更加明显化[6]。而预防功能所指的是从多个角度介入家庭教育,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干预家庭教育及其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要因素,以防止问题持续恶化,造成难以收场的社会性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孩子思想及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指出其教育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正确其专业的指导,让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目的。而这种直接与间接介入的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当前的社会资源,对现阶段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以及时反馈到各部门展开社会性支持,进而在改善家庭教育现状中发挥出最大效用[7]。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社会工作者起到了桥梁作用,既给予其资源上的支持,又给予有效的干预,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孩子社会化方面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个案工作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针对现有的家庭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性指导。首先是做好全面调查及分析工作,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采用合适的语言及行为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在外的辛劳,并养成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8]。因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心理防线较强,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辅导过程中,应当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认真聆听孩子所倾诉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真诚的关心与帮助,采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现存的问题,以此来起到教育保障作用。

2.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小组工作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使得参与小组的个人获得思想、行为、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不单单是父母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群体、监护人、学校都会对此造成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从多方面切入展开工作。首先针对父母,可在父母节假日返乡期间组织相应的活动,通过专业教育知识的传授来提升父母的实际教育能力,增强责任意识,使其能够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并鼓励父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实际所需,给予孩子最实质的帮助,拉近与孩子的关系,以此来达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9]。对于留守儿童,社会工作者可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地理位置等进行分类教育,并定期举办一些与兴趣、学习、人际沟通相关的活动,并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其中,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团队及互助精神,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个人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父母务工时将孩子所托付的看管人,也就是所谓的监护人,因其在孩子的成长中责任重大,社会工作者可联系监护人,并成立相应的监护人小组,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将科学有效的教育及抚养方式教授给监护人,使其能够合理地抚养。对于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可联合教师组建教育小组,共同探讨留守儿童教育方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有效落实,鼓励教师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力度,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意,以增进师生感情,为后期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社区工作方法留守儿童社区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人群的鼎力配合,并利用当前农村社区现有资源,为留守儿童建立相应的学习活动场所,如阅览室、体育馆等,为学生提供多重学习环境,丰富其知识,保障其课外活动时的安全。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或者定期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让社区内其他成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照顾,从不同的层面上给予其相应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四、结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父母被迫离开家庭,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我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若想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需要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为留守儿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支持,弥补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失,达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瑶,景维民,张雪凯.留守儿童获得了更多的家庭教育投入吗?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人口,2019,34(6):15-28.

[2]宰晓娜,罗玉华,李文靖.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12):48-51+60.

[3]李惠兰,农志华,黄丽婷,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桂东南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0):244-246.

[4]董颖红,孙艳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及其教育启示:心理弹性理论的视角[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1):86-90+96.

[5]罗春桃,佘静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留守小学生教育问题探析:以湖南省宁远县桐木漯瑶族乡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9,27(6):104-107.

[6]杜柏玲,陈维举.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基于陇南市320名农村留守小学生的调查数据[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1):80-86.

[7]王亚奇,娄辉.“社会工作+心理学”双重逻辑视角下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介入研究:以Z县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6):78-81.

[8]熊谋林,胡瑶,张琪,等.青少年越轨、犯罪与“社会一体化”预防理念:基于四川省三市调查的启示[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1):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