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09-20 17:0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知识点

篇1

8月20日,是浙江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在丹青学园,进门,两侧挂着两条横幅: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你好,丹青;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华,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你好,丹青。

在我们心中,象牙塔本应该是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培养人才和探求学问的场所,人文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但现在很多大学除了显著的功利化、行政化之外,那种纯洁神圣的精神早已不复存在。浙大迎新横幅新标语之所以在微博上被狂转,以跟“热烈欢迎新同学”这样的老标语截然不同的奇葩之姿让校园内外的人都津津乐道,在笔者看来,正是对当前失去独立文化灵魂的大学精神的反思,“不倾国,不倾城,不虚化,不浮躁”,不正应该是纯洁神圣的大学之特色吗?(Cuilifeng)

2.中国式选美最缺什么?

选美在各地不断升温,随着重庆小姐、海南小姐、安徽小姐、湖北小姐等等选美活动的此起彼伏,“美”成了一种被商家竞相运作的商品。不过近来连连引发舆论哗然的各地选美活动,皆因千挑万选始出来的“美女”,在公众心目中难以达成共识乃至贻笑大方……

希望选美不要仅仅停留在商家炒作概念、纯功利性的低俗层面。如一项选美结果能成为我们共同享有的文化情感符号,这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像我们中国人不管身处何地,只要提起西貂王杨四大美女,亦或是红楼、三国、水浒、西游四大名著,都会情不自禁拨动最深处的那根心弦,她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低俗的商业炒作,而是一种共同记忆的符号,成为这个民族文化和种族命脉的传承的载体,这才是选美活动应该拥有的灵魂所在。(刘春龙,中国网)

3.文明就像卫生纸,没事少扯!

据媒体报道,6月15日起,青岛市南区24座公厕试点免费提供卫生纸。公厕管理员称,一盘270米长的卫生纸,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盘,除了正常使用很多都被浪费了。管理员表示经常遇到游客如厕后扯下一大截卫生纸带走,或者拿来擦鞋擦脚。

篇2

在日本人西周(1829-1897)之前,philosophy尚未被翻译成“哲学”一词,但是,在西方已经实质上有了“孔子的哲学”“中国哲学”等说法。从利玛窦(1552一1610)算起,西方学者就开始了以西方哲学“格义”中国传统思想之历程。到了黑格尔(1770-1831),他也使用“中国哲学”“孔子哲学”等字眼阐述中国传统思想。如他认为,孔子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孔子失掉官职后,“在他自己的朋友中过讨论哲学的生活”。又说,《论语》中所讲,是“一种常识道德”,“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可以看出,黑格尔并非否认中国有哲学,只是认为中国没有思辨哲学。事实上,利玛窦早就指出,“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显然,利玛窦、黑格尔二人并未否认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哲学”,只是认为“中国哲学”仅为道德哲学,不够“高明”而已。根本质疑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品格的,是胡塞尔(1859-1938)、海德格尔(1889一1976)、伽达默尔(1900一2002)等人。德里达(1930-2004)绍续前哲看法,明确提出了“中国哲学”学理基础问题:          

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翻译”的转化等等,它是一种欧洲形态的东西,在西欧文化之外存在着同样具有尊严的各种思想与知识,但将它们叫做哲学是不合理的。因此,说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科学等等没有问题,但显然去谈这些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穿越    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对我来说则是一个问题。,而当它引进了欧洲模式之后,它也就变成欧洲式的了,至少部分如此。……我想要说的是我对这种非欧洲的思想决不缺乏敬意,它们可以是十分强有力的、十分必不可少的思想,但我们不能将之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依上述德里达之见:首先,从史实来看,“哲学”肇端于古希腊,发展成熟于欧洲,是欧洲文化形态的东西。其次,同样是史实,“中国哲学”之产生、发展,是在引人“哲学”这种“欧洲模式”之后才有的事情。此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哲学”这个“史实”存在。“中国哲学”实为近代中国学者引人“哲学”这种“欧洲形态的东西”之后,“欧洲式”了的“中国哲学”(即“西方哲学在中国”)。显而易见,德里达这番论说,是从“哲学”及“中国哲学”史实出发,对“哲学”及“中国哲学”学理进行辨析,其本人也一再申明无任何贬低中国传统思想之意。    

史实不容假设,更无从质疑。从中国思想学术史看,用“哲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中国哲学学科产生,确实是在“穿越欧洲模式”之后。德里达的看法,不过道出了这个史实而已。而这一史实的揭示,却足以对以往中国哲学研究构成严重挑战:其一,“穿越欧洲模式之前”(即引人西方哲学之前)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到底有没有“哲学”及其发展的“史实”?如果没有,“穿越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及其发展史,其历史依据和学理基础何在?其二,近代以来“欧洲式”了的“中国哲学”,能否成为严格意义上“中国的哲学”?德里达如上关于中国哲学学理之诘问,姑名之曰“德里达问题”(the Derrida problem) 。   

与“德里达问题”同时,郑家栋提出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反思中国哲学之“法”(“理据”)。郑氏说:“‘中国哲学之合法性’问题的真实涵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着某种独立于欧洲传统之外的‘中国哲学’吗?或者说,‘哲学’是我们诠释中国传统思想之一种恰当的方式吗?又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中国哲学’概念及其所表述的内涵能够得到恰当的说明,并取得充分的理据?”他进一步指出:         

由于作为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学科门类的“中国哲学”是中西文化交流后的产物,确切地说,是引进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诠释中国思想的结果,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对于“中国哲学”来说,西方哲学概念及方法的引进是建立了某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语系统和表述方式,还是建立了“中国哲学”本身?换句话说,抑或中国历史上本不存在“哲学”这种东西,今天所谓“中国哲学”,乃是人们以某种取自欧美的“哲学的方式”解读中国历史上非哲学的文本创造出来的。此问题干系甚大,因为如果此一论断成立,则只存在 “中国现代哲学史”,而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一语的涵义也就可以等同于“哲学在中国”。   

篇3

(一)职场人际沟通要求

团队作业模式已成为现代组织内部运行的主要特征,因此提升高职学生职场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便成为应有之义。沟通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场合特定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隐语的理解能力等。作为最为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则时常成为高职学生步入职场的软肋,表现为要么词不达意、要么语言过于杂乱等。

(二)职场情绪控制要求

高职学生步入职场,也意味着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人际交往对自身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这似乎与大学语文课程无关,实则不然。通过构建学生内在的人文涵养,将有助于他们通过“自我解嘲”的方式来转移思绪,最终达到跳出负面情绪的效果。

二、解读基础上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分析

在上述解读基础上,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可作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知识传递功能

知识传递功能其实是当前起到主导作用的功能定位,它成为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正因如此,前面笔者提到了“仍突出传递学理性和知识性”的问题。这里需要强调,尽管这种单一功能影响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但作为基础仍要得到继承。

(二)行为训练功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作为高职教学、教改的指导思想,也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贯彻。因此,还应将行为训练功能设置为功能之一。在于职业素养相契合下,须提升高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可见,语言组织、场合特定语言应用等便构成了行为训练的内容。

(三)意识提升功能

这里的“意识”可以界定为人文意识,即使学生在面临职业困境和不良职场环境时,也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应对,并在自我解嘲中使自己在职业思想上不断趋于成熟。事实表明,通过对筛选后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获得意识上的提升。

三、分析引导下的优化措施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引导下,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增强对教学功能的认识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普遍存在职业疲劳感,这或许与课程当前的地位有关。但在重建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时,根本还在于教师们的努力。因此,应在业务学习时引入对教学功能认识的内容,并在集体智慧的支撑下不断创新功能定位。

(二)完善教学内容板块设计

根据功能分析所得到的结论,需要将内容板块细分为基础知识点、能力训练、职场意识提升等三个部分。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师资编撰校本课程,从而明确教学的内容。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则可以通过编撰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形式,来分别完成对这三部门内容的讲授。

(三)创新教学内容知识体系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仍然是按照学理性知识体系来编撰的,从而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容,也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相背离。因此,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教师应紧密围绕着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广泛收集相应的素材。其中,在意识提升板块领域的素材收集应成为重点。

(四)完备教学评价机制建设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需要在最后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该评价机制不仅针对学生学习,还应针对教师的教学。对于前者而言,应改变现有考试模式,即将情境能力考查也纳入其中;对于后者来说,则需要加大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的力度,进而督促教师将职教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中。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 新课改 大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从目前大学生的综合表现分析来看,他们的语文基础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够不断地夯实他们的文学素养、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活力。

1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有些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时日益减少,甚至取消了课程的设置,造成了学生语文素质的缺失。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难展现出自己的优秀之处,从而影响进步。

1.2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调

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采取的大多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无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尽管不少高新技术被运用到了教学中,但由于教师认识的不足以及课件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教学手段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很难真正发掘出语文这门学科所蕴含的审美情趣、情感价值以及人文气息。

1.3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性的课程,很多教师认为从事专业化的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就现实意义而言,有利于他们的薪资待遇的提高,有利于职称评定,因此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有些是非中文专业的老师,有些是学校刚招聘的年轻教师,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教师的进步与成长。

2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良好对策

2.1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而且利于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借助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如主题性的语文拓展训练活动、诗歌比赛等形式,在更大程度上{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夯实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以及人文素养,而且为教学手段的创新埋好了伏笔。其次,要注重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如在语文作品分析中,把与作品相关的时代特色以及文化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以便找寻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将个体的思考、文化知识点和现实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再次,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培育,在贴近学生情感世界与心灵世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良好的形象以及积极饱满的热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好印象。

2.2借助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大学语文教学要想增强时代性、技术性,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融合进来。(1)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介让教学内容变得活灵活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可以不依托于语文课本,如可以在班级播放知名人物记录、哲理性电影、生活中的感人事迹等,让大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感知语文知识的魅力和作用,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也督促了大学生朝着更加正确的轨道迈进。(2)为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内容既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对语文名篇的理解程度,又能考察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平时所参加的各种语文活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改革参考。(3)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建立班级专属的网络平台,通过QQ、微博、微信、博客等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亲和的形象获得学生的支持和拥护,鼓励学生积极说出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从而为师生关系的融洽、大学语文教学的完善提供不可替代的活力因素。

2.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除了上文所提到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之外,还要创新考试模式,将传统意义上的一张试卷"定胜负"的考试模式转变成多方式综合的考试模式,具体包括课堂讨论、期末考试、课程论文以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每个学生不同的闪光点。再者,可以尝试运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与课外活动开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如开展以"保护民族文化、守卫精神家园"的课外活动,让大学生自由发挥,在活动中可以朗诵诗歌、歌唱爱国名曲、分享优美文章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借助实际的行动来传承人文精神,弘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比在课堂中单纯讲解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要好很多。

2.4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引进优秀人才、提高薪资待遇、拓展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等措施,引导专业教师积极、主动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学校要给予教师更多参加培训的机会,通过推荐优秀教师出国深造、语文教学技能专业培训、轮换教学、开展教学交流会等方式,让大学语文教师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与领域,从而为教学的开展注入所需的因素。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改革 实践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37-01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的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强化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加大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专业课程。与此相反的是,作为能够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的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不受重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在高职学院屡见不鲜。所以,要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必须重视大学语文的地位,研究其性质,对其进行改革,把语文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和技能课程来开设。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写作、听说、阅读等方面建立培养语文职业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以解决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不足和需求提升的矛盾。

一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第一,大学语文的地位日趋尴尬。由于该课程不能代表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所以导致高职院校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学生认为专业课很重要,公共基础课可有可无,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第二,大学语文的教材得不到认可。高职院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方法古老而陈旧,缺乏吸引力,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提不起学生兴趣,也就难以引起学生对母语的重视。

第三,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不少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等老式教学方法,从头讲到尾单调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语文教师队伍被日益边缘化,往往学历低、职称低、自我评价也低。大学语文老师失去了“研究方向”,在教师队伍中处于“弱势群体”地位。

二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1)将文学作品进行遴选,分成必读、选读、自读三类,缩减授课内容,增加“口语、写作与评读”的内容。(2)应用写作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及新理论进行教学。(3)将“口语”“写作”“阅读理解”的大量训练内容延伸到课外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之中。(4)寓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提高技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于语文教育之中。(5)提倡古诗文诵读,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所提供的文学滋养,感受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教育。在课外“活动教学”的广阔天地里组织丰富多彩的“三字一话”“三报一文”“三赛一班”“三办一社”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课,提高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根据自身情况提出问题。(2)巧妙地将新老知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解疑的能力。(3)依据教材内容引进相关文章或书籍,潜移默化地诱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四,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以学生的个别化学习为主要特征,采用开放、协作、随时随地教与学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点通过现代技术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

第一,建立语文应用能力考核机制。可给企业招聘人才提供语文应用能力考核依据和结果;促使各高职院校真正以职业为导向进行语文课程改革,改变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应用能力。

第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瞄准市场,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立足于重点培养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能力,坚持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按照不同的专业和岗位的需要,安排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充分体现高职的教学特色,为就业服务。

第三,安排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学好大学语文仅靠小课堂不行,仅靠几十节课也不行,还应与文化素质、社会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唐诗宋词鉴赏、明清小说鉴赏、外国文学赏析等文学选修课,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

第四,大学语文还要树起国际化的教学观。目前中国正不断走向国际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互相了解,从而找到共同合作的基础。大学语文教学应反映出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不同程度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饶异伦.大学语文教育整体优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2]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1)

篇6

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直接就明确了要以职业技能为主,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作为学校培养目标。这样的培养目标促使了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往往重视技能性的课程,而轻视人文性的课程,尤其是工科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在很多高校里一直是作为公共课来设置,甚至于有些院校还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设置,学生想选就选,不想选就不选。而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仅在文化层次上要差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人文素养上也往往是落后一截。这时学生再以公共课、选修课的态度来对待大学语文,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就更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事实上每一个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学学语文课程,学生不应以选修课、公共课的态度来对待。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应列入必修课程,从宏观上首先确立它的地位,重视它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和老师在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2技能和人文并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精力主要是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所以我们为了培养全面性人才,应针对他们多开设文史哲方向的辅助课程,便于大学语文的消化吸收。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应以文学审美为主,以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修养的培养作为学习要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应该培养学历高、文化低,知识多、素养差的“半成品”。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也需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法则。这样当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才能真正的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懂得如何生活,学会正确的活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虽然重视人文性教育,但绝不是对技能教育的忽视或者不进行技能培养。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课程上可以学习掌握本专业技能,而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里也能学得某些未来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实际上在语文的教学里除了有人文素养的陶冶,还会穿插了部分技能训练。比如在写作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对学生将来的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地会写工作情况汇报等类型的应用文,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而作为授课老师还可以在教学里适当地进行人文和技能的双结合,比如写读后感既能培养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写作技能。总体上,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技能的完善,职业技能的充实体现了个人素养的水平,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3改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往往比较传统,少有革新。比如在讲解作品这一部分,一般是按照作家简介、作品赏析、作家总结三个步骤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古板老套单一。所以学生久而久之会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中可以多运用几种方法穿行,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现在高校里基本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播放一些朗诵的录音,让学生从听的过程里感悟诗歌的情感、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模仿录音去朗读作品。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教师从头讲到尾过于单一的缺点,也能使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之美。再比如讲解小说的时候,由于长篇小说很长,有不少学生并没有读过原著,所以大学语文课本里小说节选的部分还不足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信息,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迅速掌握小说内容,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小说的人物有了感性的认识。此外针对不同系别的学生,在课堂上还可以调动他们的专业特色以丰富教学,比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根据诗歌内容、诗歌意境画上一幅生动的画。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将某些诗句、小说改编成歌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突出了他们的专业特色,还加深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印象,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现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以上只是借助外在手段来丰富大学语文教学,而在实际教学里更多的还是要借助教师自己的方法来丰富教学。比如在讲解过程里可以穿插使用比较法、体验法、联系法、探索法等方法。如将多个作家进行对比,或者将多个作品进行对比,甚至进行古今对比,中外联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既学习了新的作品,又不忘以往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学素养。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一部分时,向老师反映学习起来很吃力。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文言文,有些字词学生不认识,语句也看不懂,很难理解作品内容,更难以对这部分作品产生兴趣。而目前全社会都处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里,作为大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有耐心地去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想方设法使同学们对这部分作品感兴趣。比如可以给他们讲讲古代人的生活,吃饭穿衣出行礼仪等等,使学生对古人的生活状态有一个稍微感性点的认识。然后再联系作品给学生分析作家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写作背景,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把兴趣转移到要学习的作品里去。

4调整教学重点

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除了可以改变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调整教学内容,第二是增强学生实践。在大学语文的教学里,很多教材在选取作品时基本上是以中国文学为主,外国文学为辅,古代文学为主,现当代文学为辅来设置讲授内容的。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里也是主讲古代部分,略讲现代部分,主讲中国文学,略讲外国文学。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大学语文课程课时量确实有限。在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时一般都只有32节课左右,课时的压缩也不可能让老师在课堂上有太多的发挥,做到面面俱到。尽管课时有限,我们也要尽量使教学内容的涉足面变得宽阔一些。所以我们应改变固有模式,尽可能地做到古代与现代并重,中国与外国齐举。我们不应把视野局限于某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培养他们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人格修为,而不是让学生只掌握了单一的知识点就大功告成。在这一点上就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要兼收并蓄,厚积薄发。此外,在大学语文课程里主要还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的部分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我们还应在教学里多加强学生读、写的练习,让学生多读书,多写作,以免造成只会空想,不会动笔的结果。比如在课堂上要经常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文章,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又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再比方说,很多学生现在文体不分,连基本的常用文体都还搞不清楚。一份请假条包含几十个字但都还说不清楚请假原因,或者一份求职信不能恰当地介绍自己,甚至还错漏百出。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是错误的。还有的同学遇到要写的作业,通通去网络上下载抄袭,就算抄好了还存在一大堆错字。造成这样局面,不仅仅是大学生在中学里没有学好语文,还有身为大学语文老师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师,在教学里不仅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适当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适时地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去锻炼,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的问题,以此给学生纠错。

5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50 [本刊网址]http:∥

虽然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途径,但是大学专业课程、各种社团活动和实习机会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占有着主要地位,很多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视而不见,认为学学语文对日后的个人发展没有多大用处;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另外,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使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来看,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看重的是学科的实用性,认为语文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有多大用途,且大学语文学术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大学生想要避开语文课堂,这对大学语文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显得没有吸引力,种种问题的出现,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难度。

二、大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被“边缘化”,教材单一

虽然大学语文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公共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被“边缘化”。由于在大学里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并且是一门不具备学术性的课程,因此大多数院校都把它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语文的学习完全看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大学语文的课程教材也是各种各样的,针对性不强,课本内容缺乏时代性,知识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用这种教材进行教学更加提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大学语文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在高职院校中,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过度重视对学术的讲解和研究,专业性太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既没有学习效率也没有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在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的形式上,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闭卷考试的单一模式,一张试卷看似题型多样,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测试出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另外,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临近期末,学生常常采取突击复习的方式,短期内记住大量的知识点以应付考试,而考试过后,所保存的短期记忆很快被遗忘,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从而也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在大学语文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一)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新的定位并对教材进行改革

目前,除个别高校之外,大学语文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还处在正在建设的阶段,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题提升大学生的语文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高校要对语文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它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它的知识面也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知识上,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知识不要仅仅局限在课本,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方面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讲,最主要的对文化意蕴的体会与理解,把教材中的案例还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探讨,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材的编写上面,要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根据大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进行编写,顺应时展的潮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弱化较强的学术性知识,涉及的知识面范围要广阔,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放松下来,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课堂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课堂上做与语文课无关的事情,既浪费生学僧学习语文知识的时间,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看,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朗诵、演讲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多媒体充分利用起来,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与语文相关影视资料、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下自己多搜集一些课外资料进行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逐渐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三)改善考核机制

考试一般成为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标准,分数的高低成为考核是否通过的标准。与此同时,它带来的弊端也是亟待解决的。学生为了应付卷面考试,常常突击复习,并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造成书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的分离。因此不能单单将卷面分数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期末学业水平的测试的形式要多样化,如将平时课堂表现的良好和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能力高低也作为测试的评分标准,再与考试的形式相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不再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亲身体会中华文化的意蕴,丰富精神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此外,还可以实行社会实践加分机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接受各类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而这些经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篇8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存问题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典型示范则是最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典型的旗帜作用、感染作用和自我教育作用。笔者参与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课题项目,通过对辽宁近十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典型示范的现存问题,并分析成因。

1 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1.1 典型示范的选树原则不明确

1.1.1 典型示范远离大学生生活

在学生眼中,典型示范评选的结果都是全面发展的非常出色的特例,而学校为了突显典型的优秀一面,不排除有夸大其词的成分,甚至对先进典型的不足遮遮掩掩,对毛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您的身边有您认为的大学生典型示范人物吗?”调查这项调查中,收回有效问卷1220份,其中60.8%的同学认为有,37.9%的同学认为没有。可见这种完美的典型在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在大多数学生心中,他们与典型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心灵鸿沟,典型的行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所以也就失去了典型评选的真实意义。典型的选取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可以设定各种符合各个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评比,每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评比,这样可以让典型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时让学生有努力和学习的方向,做到典型大众化、有效化。

1.1.2 典型示范的时代性不够鲜明

当今时代,大学生的目标追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仅注重思想的进步和学习的优秀。因此,用传统、古板、守旧、落伍等形象已经不足以成为典型,更何况以此来说服新时代的大学生呢!当今的典型应该能够反映并增强社会主流价值,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 用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去教育大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使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3 典型示范不够大众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归根到底要有可行性,可学性。在1204份问卷中,632名学生认为可能去参加,222名学生不会去参加,可见70%的学生没有认同感,不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那么典型示范的影响力也无法发挥作用。大学生典型应该得到广大师生的公认,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学校树立典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优越于普通同学和一般集体,但是最终还要归宿于大众。所谓的“超人”“超级英雄”虽然感人,但不够平民化,人性化,只有共同性才能使典型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从而鼓励学生见贤思齐,不断完善自我,形成人人争先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1.2 典型示范的选树机制不健全

1.2.1 典型示范的选择标准单一

不论是标兵的评比,还是奖学金的评选,都是相近的内容——选取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典型。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某个同学一人获得几个奖项,而一些学习没有足够优秀,但是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同学却没有机会成为典型。这种没有针对性的选准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对学校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心理。学校应该不仅仅单一地以学习为选准,而是针对各个方面树立典型,让更多的学生展现闪光点,激励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发展。

1.2.2 典型示范的后续培养不到位

学校选取一个典型之后,会举行颁奖仪式告之全校,但是忽略了之后的跟踪培养工作,把典型教育作为了一种短期行为。典型不是自然成长的,需要经过组织的精心培养和教育,才能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变得更加成熟,从而成为一个长久的典型,时刻激励着大学生。然而现在典型只是昙花一现,众多典型在树立之初备受关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遗忘,典型逐步落伍,丧失了典型的引导作用。所以,学校应该给予典型一个后续的培养,经常进行后续发展活动,让大学生时刻关注着他们,时刻激励着大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实现选取典型的实际意义。

1.2.3 典型示范的选取不够民主

典型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的人,是学生的楷模,树立的典型首先是要得到学生的认可。 而大部分的典型都是学校在学生申报材料中选举出来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典型的推荐、评选工作中。所以,学校应该发动“大众评审团”,让学生参加选举典型的投票活动,杜绝有关人员内定的情况发生,选出让学生认可、学校满意的典型,从而增强典型的引导作用。

1.3 典型示范的推广宣传不到位

1.3.1 典型示范的宣传方式单一缺少新意

目前对于典型的宣传方法过于传统,25.7%通过学校活动,16.7 %听周围学生说,52.5%的学生通过海报宣传,广播,网络等渠道。然而海报形式宣传地点局限在校园中心,学生上课、下课匆匆路过,很少会驻足,宣传效果十分有限;对于新兴的宣传传媒应用得不够,不能很好地介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既没有时效性,也缺乏广泛性。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媒介,手机是接收信息的最快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打好网络宣传牌,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典型的事例,也可以在细微处将典型渗透大学生的思想中去,例如:通过微信的方式,宣传大学生典型。

1.3.2 典型示范缺少传承性

“香港小姐”比赛是一种美的典型,她们在任职的一年内要担负使命前赴各地宣传香港的形象并实践香港小姐服务社会的使命,不停激励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并且把美传承下去。与之相比,我们的典型却没有相应长期的宣传,只是一时地受人追捧,之后就被人遗忘,这些优良品质没有感染给更多的人,没有传承下来,着实是一种可惜。所以,树立典型之后,要相应地做一定的宣传,把典型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典型”把优点传承下去。

1.3.3 典型示范的互动性不突出

在“您是否接受过典型示范的大学生的帮助”调查中,66.3%学生没有得到过帮助,21.6%学生偶尔会请他们帮助,12.1%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典型被树立后并没有在实践中进行活动,不能够担负责任,主动发挥典型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对于典型仅仅了解大致的模型,而众多的模型很难形成一个有利的整体形象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内心。学生只有处于特定的角色和情境之中,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接触到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才可能真正地被感染,被吸引。因此,典型应该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们一个具体的形象,让大学生知道该如何向典范学习。

2 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2.1 主体因素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受到西方资本意识形态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会有一些特性,最为显著的就是自我化倾向和功利化倾向。

2.1.1 自我化倾向

由于现代的家庭格局多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得到的关爱较多,付出的感情较少,使得他们比较自我,从而造成现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我的利益和感受,认为我就是我,无需效仿别人,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选择走自己设计的路。这种习惯就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漠不关心,甚至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态,所以使得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面对典型示范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

2.1.2 功利化倾向

在经济尚不发达,大学生双向选择的中国,大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存在于生存的角度、经济的角度,却忽视了教育的非功利性意义和价值,教育往往被当作是一种改善人的物质生存状况的投资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中所占比例不大。由于中国教育的特殊化现象,导致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较为薄弱。从而典型示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较为缓慢,落实较为迟滞。

2.2 客体因素

2.2.1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针对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而是各个教育阶段共同联动的问题。大学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中学以及中学以前的学校教育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搞,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因为不少学校德育教育重灌输,轻实践,也没有强化校内先进典型、营造学习示范的氛围。在典型示范上,从选择典型,培养典型到树立典型的每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的机制,缺少有效的多方合作,甚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即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偶有实践,也是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效果。

2.2.2 社会因素

篇9

【关键词】微课;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形式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并不断发展。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医学专科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如何发挥其传承传统文化、传授语文应用技能,陶冶情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多元化学习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微课在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思考。

1微课及其教学特点

微课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适合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1时间短、内容精。随着互联网进入微时代,学生更关注微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min左右。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min或45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来说,“微课”越来越吸引更多当代的高职学生。另一方面“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更突显教学内容的精致。1.2情景化、形象化。微课是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将视频作为载体,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而展开的教与学的过程全程记录下来[1]。由于微课的主体以视频呈现,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中易于接受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1.3移动性、重复性。随着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微课学习的时间、场所更为随意和便捷。草地、咖啡厅、交通工具上都可能成为学习的场所。而且对于难点、重点还可以做到反复、多次学习。拓展了学习时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2微课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激发学习热情。大学语文在医学专科学校只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且学时少,内容多。传统的讲授较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特别适合语文教学特点的配乐诗朗诵、优秀作品欣赏、字词对比辨析、精彩辩论大赛片段等以视频展示的教学手段极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如能增加学生作品的交互更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和互动,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2.2促进自主学习。微课的微视化、碎片化、精致化,加之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学习的形式、时间、场所的随意化、便捷化,再辅以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更促使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将传统课堂学习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激发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2.3丰富第二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是丰富大学语文教育的必然手段,是对课堂教学在时空、内容的补充。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将优秀文学作品,戏曲、影视片段、演讲作品、辩论赛精彩场次展现于网络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2.4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微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教师的能力提升。在微课制作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教师从内容筛选、分解、脚本的设计、动画、后期编辑,基本扮演着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多个角色。同时,还涉及计算机ppt、动画、声像编辑等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快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飞速的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微课在医学五年一贯制专科大学语文教育的运用

3.1诗词作品情景呈现。对于优秀诗词的学习,由于内容相对较少,在微课制作时,将朗读、音乐和适宜的背景视频植入,让学生从声、音、视觉对作品全方位感受和领悟,让学生自然地融入一种真实、形象的意境。再加上教师适宜的重点精讲,往往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2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对于一些优秀长篇作品的精彩片段,我们也可以通过微课来学习。如《雷雨》可精选戏曲或者影视剧中的某个精彩片段,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对作品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影视作品的精彩片段加上呈现。3.3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医学专业学生大多来源于是理工类考生,加之专科层次学生文学基础较为薄弱。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尤为重要,如唐宋时代若干脍炙人口的诗词,与当时盛世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那将相关课文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利用微课予以呈现,不仅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3.4字词、成语学习。对于字词本义、成语、典故等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课堂讲授较为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但利用微课声像、动画加以阐述,就能将枯燥的学习转为生动有趣的影像,如能配以作业或练习的互动游戏,将易于混淆的字词通过娱乐方式反复练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3.5语文应用能力。作为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包括各种请示、报告、总结等。可利用微课知识碎片化,专题化特点。对特定文体设定专一主题,从写作要点、格式、要求到范例作品的展示,及常见错误案例的纠正,规范学生的习作。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6沟通和交流能力培养。沟通和交流是医学生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医学院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利用微课,可设计人际沟通交流中的规范,用视频展示,设计上可考虑将学生作为剧本的演员,将沟通交流中的正反案例及所产生的不同后果予以表现,让学生既参与其中锻炼了自己,又吸引更多同学关注作品,主动学习。对深化课程改革,提升传统语文教学效果大有好处。总之,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相整合,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习重点,达到教学目的[2]。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化。微课必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对于教师听评课模式改革,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将是一种考验。同时,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更容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师生的教学交互。紧跟信息时代,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我们相信传统语文教学必将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李湄红 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1]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4]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一棵树长得高出自己。”一棵树长得超出其他树木,在树林中很容易看到这种情景,但是一棵树超出其他树木很容易,却不可能高出它自身。人却不同,人可以高出他自己。一个矮个子的人,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很高大。反之,一个高个子的人也可能很矮小,因为人有精神和灵魂,人高出自身的部分就是精神和灵魂的部分,是更人性的部分。一个真正高大的人不是因其外形,而是因其精神与灵魂的深厚与博大。

面对功利主义、专业崇拜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近些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也日渐凸显出大学生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人文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超越物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任务是把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激发大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大学语文就应该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拓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还应是文明的摇篮,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大学教师的教育也不只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更是点燃学生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在各类教育中,知识传授无疑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但若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其中人文教育更难也更重要。因为人文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什么是真理,如何追寻真理;领悟什么是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尊重和爱惜生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人文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需要潜移默化和精神的领悟才可达到,所以要比其他教育的难度更大。落实到大学语文教育,其目的就不只是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智的开发与灵魂的启迪。大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生命热情,燃起学生拼搏的火焰。

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一样,一个人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这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只有三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包含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所以,提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轻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理解为“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教育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不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人只有具有了精神的完满才是社会的人的最终确证。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分高下的情况下,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前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知识讲解、情感启发、思想升华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5]高中语文通过中外文学优秀选篇的阅读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选文意义,掌握应有的知识点,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再重复中学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诉求,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上面来,承担起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

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大学语文选用经典文本不能只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应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然而,多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选篇当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选篇很少或没有,有的干脆就用“大学国文”作为大学语文。其实,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同样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圣经》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希伯来人在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无尽的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未来的企盼。在中世纪文学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的存在物”的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真切地感受到在宗教压抑和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活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有足够的外国经典文本,以拓宽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241.

[2] 冯大建,迟宝东. 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 蒋承勇. “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5]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