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旅游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篇2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消费 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
旅游消费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达水平以及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旅游业发展水平越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基本性需求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就越高。反之,非基本性消费支出所占的比站就越高。因此调查分析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不仅可以反映日照市旅游消费水平所处的阶段,还可以反映出日照市当前游客消费的层次性特征,分析旅游者整体和不同群体的基本性需求与非基本性需求结构。
一、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现状
近几年,日照市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却不是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日照市旅游消费结构不甚合理,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吃、住、行等基本旅游消费上。旅游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日照市旅游业整体形象的提升,而且 严重阻碍了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总体旅游环境层面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地区经济基础,特别是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只有当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须的资金、技术等条件的支持。日照市自1989年才升格为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不具备接待大量散客旅游者的条件。
2.政府层面
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倾向上都是十分明确的,把旅游业列为日照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处理好做“裁判员”还是做“运动员”的关系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掌好日照市旅游业这艘大船的“舵”是政府的根本职责。
3.企业层面
日照市旅游企业因发展时间短,缺少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力和规模都无法达到目前日照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小型旅游企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雷同,削价竞争严重。缺少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旅游企业普遍存在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资金缺乏成为阻碍日照市旅游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4.旅游资源层面
日照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海滨资源和民俗资源,而在这两种资源类型中,民俗旅游消费层次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不能真正吸引度假型的游客,不仅没有门票收入,娱乐、购物等项目收入基本空白。旅行社“牧羊式”的服务和游客“到此一游”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使得日照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实际上成了游客旅游计划中的一个旅游景点,大批的游客及其所带来的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收入被白白送往周边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三、日照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措施
1.高起点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
(1)完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实施科学的规划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和完善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跨区县旅游发展规划―区县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四级规划体系。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立旅游项目库,完善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旅游景区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高品位、高效益的需求。
(2)明确主攻方向,全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
以打造东方太阳城、水上运动之都为核心,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内容,立足于日照海、山、古、农、节的鲜明特色,重点打造十大精品景区系列:3S旅游度假休闲景区(海滨一线)、莒国古文化旅游景区、五莲山宗教旅游景区、九仙山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景观系列、竹洞天风情系列、茶文化系列、古人类遗址景观系列、节庆系列、日照特产风味佳肴系列。
(3)加强区域性旅游合作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鲁东南苏北城市群为载体,加强日照与青岛、临沂、连云港等周边市地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共同发展跨周边省市的旅游线路。适应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区域关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培育综合竞争优势,共同塑造和提升“水上运动之都”和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两个国际旅游品牌。整合优势资源,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
(4)挖掘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利用文化专业队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间艺人、社会中介机构等深入发掘莒文化精髓,努力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加旅游产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充分利用两城古人类遗址、海曲汉墓、莒国古城、日照市博物馆、莒县博物馆等建设文化旅游基地。
2.加强旅游市场化运作和整体形象策划营销
(1)改革旅游景区(点)产权制度,创新旅游经济市场化运作方式
推进景区经营企业化、景区运作市场化、景区管理属地化。对鲁南国家森林公园等重点风景区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建立巡察制度,对景区(点)内的建设项目进行定期巡察、监管。推动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大型旅游集团。发展同业合作联盟,推进利益共享的连锁经营和集约式服务。广泛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分工协作,发展专、新、特、精的旅游服务。扶持和培育农民旅游、体育旅游服务组织。推进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景区(点)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
(2)突出“东方太阳城”整体形象的宣传促销
以海滨3S旅游、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为主线,注重高层次、战略性策划,精心包装“太阳文化节”、“沙滩文化节”和“民俗文化节”三大产品组合。加强旅游产品主题概念的区别设计,突出特色。围绕整体形象,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部门协同、上下互动、口径一致、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共同塑造日照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利用申办组织国际性、全国性会议、会展及文体、经贸活动宣传造势,提高日照旅游目的地在海内外的认知度。
同时,要不断强化和改善旅游软环境,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业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旅游细微服务活动,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形成对外宣传的整体合力,提高宣传促销的实效。大力实施“以节促旅”,定期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渔家民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交易会,在上海、南京、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主要客源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促销,针对不同的城市提出相应的宣传口号,如在济南主打“避暑、渔家”,在西安主打“避暑、海滨”,在郑州主打“方便、海滨、实惠”等。
加快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立与全国各省市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实行网上旅游服务交易。
3.调整消费结构的六要素,努力延长旅游产业链
(1)发展壮大旅行社业
严格把好旅行社设立、导游资格审核关,日照导游队伍目前不足700人,真正从事导游职业的不足400人,按照2010年日照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的规模,日照导游缺口还有1500人。日照目前只有一家国际社,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开发需求。鼓励旅行社依法经营、走向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服务质量、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活跃旅游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既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要围绕“十大旅游精品系列工程”,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铁路、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通过组建旅游专业运输、设置旅游专线、更新新型舒适的旅游交通工具、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等措施为旅游提供优质服务。
(3)促进旅店、餐饮业发展
合理布局宾馆、旅店。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形成高、中、低档次分明、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游客住宿接待体系。发展符合规范的景区(点)民居客栈。开发菜肴新品、精品,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环境优雅、各具特色的旅游餐饮中心区和美食街(城)。组织日照名特小吃展示、民俗茶艺、烹饪技艺表演、品评等活动,做靓日照美食品牌。
(4)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
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策划开发具有地方标志性文化内涵的旅游特色商品。围绕开发旅游纪念品,扶持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促进绿色食品、农副土特产、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等旅游商品的生产加工。结合城镇化的推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形成规模的旅游商品专业村镇。规划建设日照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和若干个规范管理的旅游商品一条街。在万平口等较成熟的旅游景区或沿线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中心,延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5)繁荣文化娱乐和会展产业
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大力推进参与式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体育场、万平口生态广场、日照展览馆、日照博物馆等重要设施,丰富旅游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市及各区县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和综合性演出场地建设,策划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旅游景区(点)及旅游饭店主题旅游娱乐活动。促进会展和旅游的有机结合,争办全国性、国际性会展,以会展促旅游,以旅游带会展,形成会展商务旅游品牌。
(6)在培育民俗旅游特色上求突破
围绕“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享渔家乐”日照渔家民俗风情游这一特色,将之打造成为独具日照本土特色的旅游品牌。鉴于日照市民俗旅游整体层次低的现状,今后要着力提高民俗旅游的层次和水平,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推动日照市民俗旅游由粗放型、速度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2]Philip Kotler等著谢彦君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白永秀郝索师萍著:《旅游企业管理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4]日照市旅游局:《山东省日照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年
[5]王德刚:《日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路》,2003年
[6]杨乃济:《日照市旅游发展战略》,中国旅游规划设计网,2000年
篇3
(一)旅游文化学科中几个概念的浅解
“旅游文化”一词,在今天曝光度不低。就其内涵,一般来说,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外延很广,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建筑、生态、园艺、公共关系等学科。一般采用“总和说”来定义“旅游文化”,但特点并不鲜明。也有“旅游民族”说的观点,即认为旅游文化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文化”。这是从旅游文化的民族特殊性来定义的。
旅游文化归根结底是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形态,是旅游主体文化。旅游文化以旅游客体(以自然景观、地质地貌、山川等组成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主体(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创造者和感受者。笔者更赞同“碰撞说”,即在旅游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不可缺少的桥梁,就是旅游媒体,连接旅游主体与客体,是旅游文化的发现和传播者。再好的旅游景观,没有人去发现、宣传、保护,不能真正成为旅游资源(旅游客体)。因此,媒体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在此,媒体不仅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更包括从事旅游宣传、歌赞旅游的人,如诗人、作家、记者、歌者、民俗学者等。如此,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文化系统。从基本组成来看,旅游作为一门产业,还涉及旅游管理部门、服务团体和从业人员(旅游局、旅行社、导游等)。
(二)贵州旅游文化的传承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宜人,风景秀美,从雄奇、神秘到绮丽,不同特点的景致星罗棋布,有“公园省”的美称。贵州全境生活着苗、彝、侗、水、布依等多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7.9%,蕴含多彩多姿的山地村落民族民间文化和人类遗产。其中,世代口口相传的侗族大歌为世界非物质遗产,水族的水书遐迩闻名。更有大哲学家王阳明、一代经营之神沈万三等非黔籍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安顺地戏、屯堡文化的大明遗风与江南遗韵等,还有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都是贵州旅游文化的根基。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抢救和保护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是保护好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二是有组织发掘、整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如名胜古迹的修缮、民间传说的梳理和编撰;三是民间技艺、节庆、历法、医药、传统体育、原生歌舞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并有传承人;四是积极推动贵州非物质遗产世界“申遗”;五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注意环境保护。
加大非物质遗产保护并向世界“申遗”,是发展贵州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因为非物质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综合性、民族性,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具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这样的话只来自侗族世居的民间。发展贵州旅游文化,要克服存在的“短板”问题,如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此配套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省内国际航班,只有贵阳到曼谷)。旅游业要做大做强,必然要与文化结缘。少林寺如果离开了少林文化,不过是普通的寺庙。唐朝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的诗歌,让寒山寺名扬天下;郑绪岚亮开嗓子,一曲《太阳岛上》让哈尔滨松花江北岸不起眼“太阳岛”几乎家喻户晓;一部电影《庐山恋》,胜过给庐山打专门广告上万次。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以文化内蕴为灵魂。因此旅游文化,除了民俗学家、园艺学家、博物学家等参与,还应有媒体人和诗人、作家、艺术家的参与。
(三)贵州旅游文化的创新
第一,观念的创新。发展旅游文化不只是旅游服务行业的事情,如前所述,它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位一体”的体系。因此,就需要政府和服务行业、文化新闻界和民间多方努力。第二,战略思维的创新。旅游文化要与文学艺术结缘,借文学艺术之光照亮旅游客体。借开展活动的行为文化和影视文化宣传旅游,已成为宣传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本省人才资源来说,是做得到的。这类影视剧本身,也是旅游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结缘,把创意理念融入旅游文化中,如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与市场运作、特色旅游文化活动的策划等。第四,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把贵州旅游文化做成品牌,并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建立、完善常态化、动态化的“网上贵州旅游”数字化平台,实现宣传域面的全覆盖。第五,借鉴外省乃至国外好的做法和运作模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第六,通过旅游学校、旅游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以旅游文化推动贵州跨越发展的思路
篇4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概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31-01
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近来年的重头戏,许多省市争相将文化旅游列入政府报告和规划,部分地区甚至将其直接列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前期的科学规划、开发,以及后期相关产业的高效运行、利益保障都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但现在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的清晰界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给出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包含一片、要么过于狭隘以点带面,使得旅游企业在涉及文化旅游时常常误入歧途,投入高大、收效小,导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鉴于此,如何对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现状
将“文化旅游”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部分上进行搜索(搜索时间为2014年7月1日),一共有3 528篇文章,按文章发表年度进行统计,2000年全年仅有43篇文章,之后逐年增加,到了2006年全年发表文章为150篇,之后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全年有558篇文章。在首次检索的基础之上又别以“概念”或“定义”作为主题词进行2次检索,有108篇文章。笔者通过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总结,发现学者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出入不小,而且各种概念定义也都较为粗略。
2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美国与加拿大的学者开启了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1977年,夏西肯特・格波特与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中将提出了“文化旅游”这个概念,将文化视作文化旅游的关键,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游客在旅游中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而文化正是加深了解的纽带,“文化旅游”还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出现在书中。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以人们通过旅游所获取的内容为视角将文化旅游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而参与的增长见识、扩展视野、改进所处环境的一切活动”;文化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而开展的活动,包括民俗旅游、古迹旅游、节庆旅游、朝圣旅游、演艺旅游、朝圣旅游等”。
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给出了概念性定义(人们出于获得或满足文化需求而离开自己常住地,去往文化资源所在目的地的非营利性活动)和技术性定义(人们为了获取与或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到古代遗迹、艺术文化表演、艺术演义等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全部非营利性活动)。
1994年,Reisinger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些对文化体验有兴趣的人前往旅游目的地后所发生的一切活动。沃尔(Walle,1996)认为应该从游客的理解方式与理解方式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强调从游客的思想形态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1999年,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上通过的《国际文化旅游》也对文化旅游进行了一定阐述,它将文化自身和所处环境看作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里所指的文化环境,包括了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也包括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国外学界对文化旅游的界定要么泛化倾向明显,要么局限性较大,但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界定概念,认为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是文化旅游的源动力,是文化驱动了文化旅游。
3 国内研究综述
魏小安在《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1987)中最早在国内学界提到了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但是作者并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确定,仅仅在文中提及旅游业不仅只有经济性,还有很强的文化性。
国内不少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行归纳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3.1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产品
蒙吉军、崔凤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企业为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特殊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产品。包括历史古迹旅游、博物馆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类型。这一类学者多是文化自身、游览方式、体验形式与过程出发,把将文化旅游产品等同于文化旅游。
3.2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类型
马波将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多类型化的一种体现。郭丽华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根据个人文化修养和对不同文化的向往,离开自己的文化环境前往异地体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种全方位满足的旅游活动。
3.3 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
部分学者从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将文化旅游视作一种“意识”。郭丽华认为,不能仅把文化旅游看作是一个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而创造旅游产品的一种思路,是旅游企业对于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认识。
3.4 一切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旅游
有学者指出所有旅游都是一种文化旅游,任何旅游活动中多多少少都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来,这种提法不过是想让文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驱动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持反对意见的则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大概念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依赖于人文旅游资源而存在,依赖于人们对文化的向往,那些靠自然资源或者人工娱乐设施作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显然不应看成是文化旅游,即使这些旅游中多少包含了一些文化的成分。
4 结 语
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旅游概念研究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我们可以发现:
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时都是先泛化再局限、从抽象到具体。
②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根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必须从文化旅游资源出发才能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③文化旅游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先决条,只有旅游消费者对于异质异地文化有了渴望和需求他才会前往目的地对该类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体验。
④我国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较少有学者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
⑤部分学者简单将文化与旅游两个概念进行叠加,“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相互混淆、不叫区分,把文化旅游简单看成是旅游开发中对文化资源的挖掘。
最后,如果要对文化旅游做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而达到身体和精神愉悦的一种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刘宏燕.文化旅游及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S1).
篇5
【关键词】吉林北山;文化旅游;文化资源
吉林市北山地处吉林市西北,吉林北山庙群始建于1924年,是吉林市久负盛名的寺庙风景园林,以山地园林景观为主。目前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吉林市重要的旅游胜地,吉林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一、北山文化旅游资源
北山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了北山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北山文化资源主要有:
(一)庙会文化。北山庙会是当前东北地区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庙会。北山庙会中规模最大的每年4月18日的娘娘庙会和4月28日药王庙会,庙会期间游客香客云集,有着丰富的杂耍、歌舞表演节目,以及大量的特色小吃、土特产品。其盛况成为北山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二)节日文化。北山还具有丰富的节日文化,包括伶人节、观音节、中元节、荷文化节等。丰富的节日文化带来了大量的旅客,促进了北山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风俗文化。吉林地区在早期是满族的聚集地,随着人口的迁移,汉族大量迁移至吉林地区。因此,吉林地区的民俗文化即有满族特色,又有汉族的风俗。在北山比较有特色的风俗是庙会期间的“跳墙”、“烧替身”、“十不全”等。
二、北山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深度不够,文化特色不明显。
1. 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认识深度不够,认为文化就是按照古代特色建造一条古街或一座庙宇,如武夷宫内的仿宋古街,虽然保持着宋代的建筑特色,但里面却有着大量的现代艺术品。
2. 文化旅游产品过于商品化,忽视了文化旅游产品应包含特色的文化内涵。例如北山佛文化,大量的佛文化产品设计庸俗,无法从深层次来感知博大的北山佛文化。
3. 北山有着历史悠久的道教与佛教文化,美丽的园林风景,特色的餐饮文化,丰富的民间艺术。但当前北山销售的旅游产品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其旅游产品仍然处理文物资源型。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北山成为了单纯的旅游观光景点,看完就走,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文化旅游开发与市场运作脱钩。吉林市政府针对北山文化旅游项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物力,在1999年投入3000万元对北山公署前山区进行了重新改造,并于2000年5月完成。2010年又投资4.6亿元,兴建了北山人民广场,已于2010年8月开放。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吉林市政府对北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但这些投资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却与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市场运作脱钩,并没有与北山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文化旅游产业链并没有构建完整,导致上下游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得到深度挖掘。
(三)对文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
1. 北山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其旅游景点却十分分散,企业与政府并没有建立有效的文化旅游产品整合机制,导致旅游线路不成熟,不利于游客对北山文化的理解。
2. 传统旅游产品设计没有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导致产品设计单一,产品品位较低,缺乏特色。
3. 北山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朝圣游与观光游方面,没有形成具有北山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北山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层次的开发北山文化旅游项目。
1. 深度开发北山文化旅游内涵。在旅游产品设计时,必须能从深度与广度感知到明确的文化主题;必须多视角、分层次的体现出文化内涵。例如针对北山佛教文化,为体现其文化内涵,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佛教文化旅游,包括佛教观光游、佛教生活习俗游、佛教朝圣游等。这种多视角、分层次的旅游产品设计能使游客感知到佛教文化的厚重。
2. 加强北山文化旅游载体的建设。将北山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全面的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硬件载体实现,例如建立北山文化博物馆、北山文化一条街等,将这些文化资源通过硬件载体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北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软件载体实现,通过举办文化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来承载北山文化。
3. 加强北山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的内容方面,要注重突出北山文化的内涵;在市场营销的目标上,要注重不同的客源市场、旅游动机推出不同的文化旅游线路;在市场营销的形式上,可通过互联网、电视或报刊等媒体进行文化旅游活动的宣传与推广。
(二)继续完善文化创意旅游办节模式。节庆旅游产品对于宣传北山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培育一个节庆旅游产品却需要较高的成本以及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完善文化创意旅游办节模式时,必须坚持规范化、市场化、特色化与品牌化的基本原则,凸显北山文化特色。另外,北山的冰雪文化、饮食文化、满族文化、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北山特色,在培育节庆旅游产品时应充分结合这些文化,打造人无我有、吸引力强的节庆旅游产品。
(三)提高文化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文化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是影响北山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文化旅游从业队伍的素质。
1. 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这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同时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历史知识、艺术修养、服务能力方面的培养。
2. 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加强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对文化旅游的认知,以保证北山文化旅游发展决策的科学性。
3. 提高旅游开发企业的水平。以保证旅游开发企业能针对北山特色的文化资源设计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 祁少华.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9(4).
篇6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篇7
一、旅游品牌营销概述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认知的总和。从消费者的角度,可以将品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品牌的实体层面,如质量、功能、价格、外观等,二是品牌的精神层面,包括价值、个性、信誉、形象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作为营销的核心和灵魂,成为营销最有力、最持久、效益最高、成本最低的利器。在营销活动中,品牌营销就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将品牌的实体层面与精神层面联系起来,培养品牌差异,建立品牌个性,并获得消费者认知、青睐,最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旅游品牌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同具体的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群相关联,承诺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其地域性、独特性明显,包含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体验、精神的享受、优质的服务、人文的关怀等利益的承诺。而旅游品牌营销则是通过实施有效的营销活动,将旅游地独特、优美的旅游资源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联系起来,培养品牌忠诚度,借助口碑效应,提升旅游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品牌建设对来宾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品牌建设能够推动来宾市旅游业的发展
营销活动中,品牌建设是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旅游营销中,旅游品牌的培育与建设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旅游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与分析本地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对当地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树立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来宾市多年来通过对旅游品牌的建设,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按照“十二五”规划,来宾旅游将以建成广西南北轴线节点旅游城市、打造广西旅游发展新一级、实现桂中旅游崛起为目标,构建“一城、两带、五区、六品牌”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一城”即“广西南北轴线节点城市”,“两带”即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和红水河壮乡风光旅游带,“四区”即金秀生态民俗旅游区、象州温泉度假区、忻城土司文化旅游区、武宣峡谷风光旅游区,“六品牌”即桂中水城、世界瑶都、壮乡故宫、武宣庄园、象州温泉、合山奇石。在此指导思想下,来宾市旅游得到迅猛发展,以2014年为例,来宾市全市201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21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49%;实现旅游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36.97%,分别完成全年目标数的101.15%和101.2%。因此,旅游品牌的建设能够极大程度地推动来宾市旅游业的发展,帮助提升来宾市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二)品牌建设能够增强来宾市旅游业的竞争力,提升来宾市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培养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从而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并通过品牌个性特征,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产品区别出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品牌建设,帮助其他营销手段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消费者建立消费偏爱,从而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在十二五期间,由于确立了明确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指导思想,来宾市旅游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提升,极大程度增强了来宾市旅游业的竞争实力,促进来宾旅游业的消费。以2014年全年和2015年1到5月的数据做个比较,来宾市全市201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21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49%;实现旅游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36.97%;2015年1-5月,来宾接待游客总人数685.58万人次,同比增长30.43%;旅游总收入47.02亿元,同比增长37.26%。从数据上看,来宾的旅游消费成果喜人。
(三)旅游品牌建设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目的地收入
在旅游品牌建设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全市以旅游六品牌(桂中水城、世界瑶都、壮乡故宫、武宣庄园、象州温泉、合山奇石)为核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开发A级以上景区、星际宾馆、农家乐等,吸引各方游客,夯实旅游营销客源开发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收入的提升,推动当地农业、娱乐、住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当地收入。
三、来宾市旅游品牌营销的建议与对策
(一)开发旅游产品
对于任何旅游目的地来说,想要取得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就需要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旅游的消费比例会不断上升,对于旅游的心理需求也不断升级,过去单纯的游山玩水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因此,旅游项目朝着多样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在旅游资源的类型的划分中,一共有8大主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来宾旅游资源拥有8大主类,29个亚类,126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经过多年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开发了五大类旅游产品,分别是: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乡村旅游。在保持现有旅游产品的前提下,来宾旅游还需要加大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注入体验旅游、特种旅游、专题旅游等新的元素,提高现有旅游产品的档次,在旅游产品中设计丰富的娱乐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二)旅游品牌整合营销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整合营销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六要素,另一方面是旅游相关机构、旅游企业、潜在旅游者或者社会公众,将两方面作为整体进行整合营销。目前,来宾市旅游还不完善,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很薄弱,旅游六要素中,娱乐、住宿、购物、基础设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完善来宾旅游的各项不足,需要统一协调,加大整合营销力度,为来宾旅游品牌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三)依托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提升知名度
近年来,来宾市借助一些大型节庆活动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来华投资区(高新区)连续3年举办的东南亚民俗风情旅游节,金秀《瑶都神韵》专场剧,歌舞剧《蔗乡女》、2014、2015接连两年举办“中国旅游日”广西分会场的启动仪式等均通过电视网络媒体使得来宾走进国际视野。在“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节庆”的思路指导下,正实现着旅游发展由“粗放型”向“特色型”的转变。
(四)创新形式,开拓“旅游+”时代
在旅游品牌的树立中,对景区的宣传渠道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如今互联网平台成为一个广泛、实用而且成本低的新兴媒体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来宾旅游尽管起步晚,但是一开始就很注重利用互联网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2014年7月,来宾市旅发委推出了“来宾旅游APP”,通过“APP”的建立,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浏览整个桂中旅游圈,买票、订酒店、导游等服务都可通过互联网一键完成。至2015年,该平台已经覆盖了来宾市兴宾区及象州、武宣、合山、金秀四县的主要景区。此外,来宾市还大力推动“互联网+旅游+文化”的推广模式。通过APP、微信、微博等平台,展现来宾市瑶壮文化、红水河文化、观赏石文化、东南亚归侨文化等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形态。在“互联网+旅游+文化”的工作机制下,来宾市的旅游宣传逐渐多样化、碎片化、特色化,既各具特色吸引不同的人群,又形成整体互相促进。
(五)加大旅游品牌的服务支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服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品牌的建立更是离不开服务这一要素。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用服务说话,更能打动消费者,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是建立品牌最有效的捷径。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来宾在全国、在广西其他同级别的城市相比,从经济水平到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还较弱,因此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设施亟需得到提升,如住宿接待设施方面,五星级酒店只有两家,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低意识弱,跟其他大中城市的差距甚大。从旅游品牌的树立来看,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来宾市旅游品牌的建立,还需要加大服务的支持。
四、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游客凝视 旅游符号 历史街区 什刹海
一、引言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地,去寻找差异、愉悦、解脱、怀旧或者刺激,他们通过“凝视”旅游地的人、物和事象去体验,完成旅游“朝圣”[1]的“人生仪礼”。“凝视”也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本文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作为游客凝视的场域,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研究同一凝视主体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凝视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了“凝视”的概念,凝视作为一种目光投射,是主体施予客体的作用力,象征着一种权力关系,不仅是一种压制,也是一种生产[2]。在此基础上,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 gaze)”[2]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诸多旅游人类学家不断地运用这一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对凝视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出新的理论建设,提出“反向凝视(reverse gaze)”、“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等概念,试图将凝视权力从游客对旅游地居民的单向度研究转向双向权力施加,确认居民在旅游中的作用,强调旅游地居民在旅游的社会性建构中的能动性。后来有学者尝试以“旅游凝视(tourism gaze)”建构包含更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凝视研究[3],主张考虑游客间凝视、旅游掮客的作用、隐形凝视(主要指反思性的自我凝视)的作用,并提出诸凝视主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是互为主客体的,凝视的路径、重点及其发生的作用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语境而变化。“凝视”是个隐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游客通过目光施加的行为力量,还包括表情、动作、口头表达等多元化的方式,将旅游动机、旅游诉求、旅游体验融合并表达出来,向旅游地、当地居民施加影响。程与米勒(Cheong&Miller)将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体分为游客、居民和掮客(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者、媒体人员、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经营者、从业者等)三类[4],把旅游研究的关注对象从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代改珍在其博士论文《都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以北京什刹海胡同游为例》中提出旅游过程中“交互凝视(interactive gaze)”概念,这一概念在认识到旅游过程中权力主体的复杂多元化的基础上,将旅游生产所涉及到的主体全部纳入考察范畴,强调主体间的交叉互动,揣测、试探、协商、斗争、妥协、合作等,包括异质性主体作为群体的交互关系,主体内部个体的个性化权力态度及其行为,个体化的权力向度与群体的权力向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异质性主体在旅游场域中因掌握资源的差异,其权力位点不同,权力行为施加的时机和环节也就不同,权力地位也不对等,使得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权力不均质化,且在共同的场域内共同施加权力行为,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厄里认为是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在旅游者的目光的凝视之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一切景观都变成了文化景观[5]。谢彦君、彭丹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体验和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了符号解读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结果[6,7]。杨振之等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符号化”的一把钥匙[8]。白凯等将旅游目的地形象视为典型的标志化符号,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认知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存在特性[9]。
三、什刹海历史街区游客体验调查分析
1.什刹海旅游发展状况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刹海,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什刹海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片历史街区之一。
什刹海旅游业发展起源于什刹海胡同游,什刹海胡同游发起于1994年,到2000年前后,一直都是以徐勇为首的北京胡同游览公司在独家经营,每年接待15万人次左右,呈现以国外游客为主,国内游客为辅的特征。2000年以后,什刹海地区的国内游客数量迅猛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为辅的态势。2008年5月,西城区政府成立了特许经营办公室,对什刹海的胡同游进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几家有实力、有经验的公司进行规范化的特许经营,目前共有9家公司,共300辆三轮车共同经营什刹海胡同游旅游项目。目前什刹海地区已发展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了“逛海子、食滋味、居品味、行趣味、荡韵味、淘风味”等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国内游客,于2013年10月上旬与中旬集中进行,调研地点主要是在什刹海历史街区,分散在烟袋斜街、荷花市场、酒吧街和金丝套保护区胡同(奥运人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3%。
游客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就被调查游客的性别来看,男女比例为54.7:45.3,男性游客的数量稍多于女性游客数量。被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游客为主,24-44岁的游客占总调研对象的63.8%。就月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游客最多,占总体游客量的41.7%,其次是月收入水平为5000-10000元之间,占总体的32.6%,月收入水平低于2500元或者高于10000元的游客相对较少。就受教育水平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游客量的80.7%。就职业差异来看,专业文教技术人员的游客数量最多,占总体的33.8%,其次是学生群体,接下来就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服务销售商务人员,分别占总体游客量的13.4%和11.5%。就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是来自外省的,占总体游客量的81.2%,其次是北京市其他地方的游客,占总体的14.6%,而老城区的游客占总体游客量比重最小,为4.2%,游客量随着客源市场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种距离递增效应。
就出游目的而言,大多数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是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来此观光和看风景,休闲泡吧会友的游客相对较少,购物的游客最少。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观光看风景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少数游客来此休闲泡吧会友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出游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什刹海历史街区的游客分为文化型游客、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外地游客来什刹海,多是为了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对本地游客而言,则是来此放松休闲的,以观光看风景为主。
因此,目前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国内游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较高、中等收入者为主的外地游客占了绝大部分;在职业上,文教技术人员和学生是比较突出的两大类群体;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的出游目的具有显著差异,外地游客以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本地游客则以放松休闲,观光看风景为主。
游客体验中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主要体现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相对而言,游客对酒吧和寺庙等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感知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氛围的感知相对高于酒吧和寺庙,说明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也是一种旅游景观符号,对广大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也是存在差异的,由下表可以看出,游客对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和老字号这几个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最为显著,验证了孙九霞的研究观点,即游客凝视具有选择性,民俗村内,游客凝视只是带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号[10]。正如厄里所言,旅游凝视不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感官体验,如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11]。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体验中的“老字号”的体验,既是一种视觉体验,更是一种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很多游客到什刹海,尤其是到烟袋斜街,都会品尝中华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游客感知体验到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什刹海的标志性景观,它们是老北京历史遗留的产物,同时也是典型的被什刹海胡同游的旅游经销商大肆宣传的旅游符号。厄里认为存在两种特别的旅游凝视方式,即浪漫的旅游凝视和集体的旅游凝视。浪漫的旅游凝视包括被看作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体的旅游凝视则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参与,正是多数人的交互作用建构起旅游的氛围。因此,从游客体验视角来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是一种集体凝视。
旅游凝视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视是旅游者主体的行为,旅游者类型的差异影响旅游凝视的内容[12]。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来看,文化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具体而言,在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中,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胡同的感知最显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旅游符号。基于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的感知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胡同的体验。分析结果表明,30%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比较古朴宁静,36.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承载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都是游客,剩下3%的游客则对什刹海胡同没什么感觉。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酒吧的感知并不显著,但是大多数游客对这里的酒吧还是比较喜欢的,认为酒吧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较为古朴,具有怀旧感,并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后海沿街,濒临什刹海,酒吧的视野空间和环境较好。
旅游凝视的功能在于空间的建构。旅游地在旅游者的凝视下被消费,旅游者凝视引起旅游地文化向“舞台化”、“表演化”方向发展,使得旅游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建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与传统生活状态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13]。什刹海历史街区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游凝视的结果,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自我的现代性表述与主动建构的产物。
“游客凝视”不是一种孤立现象,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旅游现象。事实上,激发这种游客凝视消费活动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4]。进一步地统计分析发现在被调查游客中,39.9%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能够代表传统老北京文化,来此旅游,他们能够较多感觉到传统老北京文化;17.4%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游客在这里能够感觉到一点点传统老北京文化,5.6%游客则没有感觉。就不同区域差异而言,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对在什刹海能否感受到传统老北京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就外地游客而言,不同的外地游客体验差异较为显著,约35%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30%的外地游客则持相反的观点。就游客类型而言,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认为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体验到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休闲型游客的感知体验则不相同。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的感知体验,结果显示,7.5%的游客认为这些旅游符号元素之间非常协调的,46.9%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是比较协调的,33.3%的游客对此持中立的态度,12.2%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不协调。总体上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是比较协调的。尽管酒吧是外来文化符号,但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沿岸的酒吧整体外部建筑和装饰风格与周边地区相和谐。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从游客体验的视角来分析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认为首先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以外,游客认为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区主要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调研结果表明,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四、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凝视分析
文章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研究结果显示:
1.游客凝视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银锭桥、酒吧和寺庙等
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非酒吧和寺庙的感知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在复杂多元的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不断地再生产;其再生产是文化符号的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都市民俗文化传统经过旅游途径的再生产,在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被符号性地构建,呈现出来的已经不是“无旅游参与式”的传统本身,而是被客体化(把传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被碎裂、叠拼的面向展演的传统,是各种内在的、外来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合而成,呈现出“嵌合体化”的状态,游客凝视体验的是建构出来的民俗文化“奇美拉”。正如万建中教授所说,外来生产者会根据需求将民俗变成“权力资源”而加以利用,而民俗对于民众的规范力量是融入生活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胡同”、“四合院”等的凝视就是什刹海胡同游经营者根据游客的需求将这里的传统民俗变成“权力资源”加以利用的,而“胡同”、“四合院”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载体,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是老北京“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2.游客类型的差异影响游客凝视的内容
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休闲型游客,其中文化型游客的感知体验最显著。说明在交互凝视过程中,作为同一凝视主体的游客之间对同一凝视客体的权力态度和权力向度差异,即凝视主体游客之间权力非均质化,在共同的凝视场域什刹海历史街区对传统民俗文化符号共同施加权力行为。
3.游客凝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
游客凝视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传承了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基于游客感知体验和凝视的视角,其传承的首要途径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4.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感知体验
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外,还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等。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五、游客凝视对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依托什刹海地区的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的空间建筑布局。什刹海胡同是老北京活的历史博物馆,是广大中外游客了解老北京,理解新北京的重要方式。什刹海地区也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因此,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多权力主体的共同参与
旅游凝视处于一种涉及多个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式凝视的环境中,游客凝视的对象旅游产品是不断再生产的产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旅游凝视中权力主体游客的凝视。旅游凝视是一种交互式行为,不仅需要研究游客本身,也要研究东道主、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互动的过程[15]。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作为东道主的当地社区居民是重要的权力主体之一,他们对该地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产生作用,因此,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注重多元权力主体的交互凝视,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2.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发展要遵循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3]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2,27(3):107-112.
[4]Cheong S-M, Miller M L, Power and tourism: 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2):371-390.
[5]邓小艳.符号消费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10,(4):38-41.
[6]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19(6):1-6.
[7]彭丹.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8]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21(2):75-79.
[9]白凯,孙天宇,谢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10]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 (4):37-42.
[11]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M].London:Sage,2002.
[12]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 (1):111-118.
[13]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以广南县“世外桃源”风景区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2.
[14]周志强.从“游客凝视”到“游客化”——评《游客凝视》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贡献[J].文化与文学,2010,(1):138-142.
篇9
[关键词]体验营销旅游品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
体验营销的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n)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发表的《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联想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派恩对此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企业以服务为中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从主顾关系关系上认为:“体验营销正是通过让顾客体验产品、确认价值、促成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李修林认为“品牌并非仅仅是产品相互间区别的标志,而且应该是值得记忆的美好体验而产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的丰富源泉,应该是知名度、承诺与体验的集合体。”将体验营销引入旅游企业的实际经营是在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主要指景区、景点)意识到旅游产品中的“体验”层面,开始把游客的“体验感”作为营销的一个考量内容,并把这种思想逐步纳入产品设计中。
一、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1.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体验营销丰富了旅游品牌等于体验的观念
旅游品牌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旅游产品所能提供给游客某种“体验”的承诺。旅游品牌塑造是为了确定品牌的独特风格和个性,给游客传达独有的体验信息,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与其他旅游产品相区别。只有将旅游品牌的个性与游客的个性链接起来,沟通景区与游客的心灵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旅游品牌的塑造才会成功。体验营销因其具有注重顾客的体验,强调顾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动物等特点而成为品牌塑造的核心手段。
2.体验营销有利于实现品牌认同
体验营销运用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利于提炼品牌特性以满足个性需求、有利于通过品牌创意建立消费理解与尊重和有利于吸引顾客参与品牌互动,实现品牌认同。体验营销就是要将“体验”注入到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里。“体验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使旅游品牌真正代表一种体验、一种感受,进而提升旅游品牌的效用。
下面旅游目的地鞍山为利进行分析。
二、运用体验营销理论分析鞍山旅游的品牌
鞍山,是辽宁省第三大城市,东北地区第五大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由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城市组成的中国东北“4+1”城市旅游联合体成员。鞍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特色明显。融自然景色观光游、朝拜游、温泉理疗度假游、百炼成钢考察游、民族风情体验游于一体,已经形成了“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
1.“采稀世珍宝,创造人间奇迹”的世界第一玉佛
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玉佛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内,玉佛阁内敬奉的玉佛是由1960年发现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的“玉石王”雕刻而成,高7.95米、宽6.88米、厚4.10米、重260.76吨。呈双面造像,正面为释迦牟尼佛,背面为渡海观音。1997年11月,玉佛以其博大雄伟、润泽明丽而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于2002年12月12日,被世界吉尼斯总部正式确认为世界最大玉佛。
2.“亚洲最大的热矿泥疗美容保健中心”的汤岗子温泉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国四大的温泉康复中心之一。汤岗子温泉历史悠久,唐代时已开始得到利用。本世纪20年代,在此建“龙泉别墅”设有大小浴池多处。日本人也在这里修建了“对翠阁”旅馆,设“龙宫温泉”。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曾两次下榻温泉旅馆。建国以来,逐步建设成的温泉康复疗养中心。共有温泉18穴,水温在57℃~65℃间,最高可达70℃左右。水中含有20多种矿物元素;亚洲惟一温度高达45摄氏度的湿润热矿泥,由亿年前火山灰经温泉水滋养等理化作用形成,对各种风湿、老年病、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都具有很好的理疗价值。
3.“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的千山
鞍山千山风景区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自古就被誉为“东北明珠”、“东北四大名山之首”,千山一年四季景色怡人。佛道两教共处一山,和睦相处,共生共荣。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佛——“千山弥勒大佛”坐落于群山之间,此佛是由一座山峰自然形成,佛身高70米,臂宽46米,头高9.9米,耳长4.8米,“佛是一座山,山为一尊佛”,此山峰更为千山添加了神秘色彩。著名学者老人在游览千山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南有黄山,北有千山”。
4.“黄金有价玉无价,国石岫玉出鞍山”的岫岩
鞍山岫岩满族自治是中国“国石”岫玉的产地,是驰名中外的“玉乡”。岫岩玉雕艺术,继承红山文化之遗风,又得历代玉雕大师之真传。从出土的玉鼓、中华第一玉龙、金缕玉衣等古代文物,到现代中国玉雕史上最大的瓶素工艺品“华夏灵光塔熏”,最大的镂透玉雕精品百鸟朝凤,以及赠送给我国澳门特区政府庆祝回归的旷世珍品“九九月圆图”都以其优良的玉质,精湛的工艺,美好的寓意,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奇世珍宝。在2001年中国国石评选活动中,岫玉荣荻“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的桂冠。2006年12月,岫岩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
5.“祖国钢都、共和国长子”的鞍钢
鞍钢是举世闻名的老钢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集采矿、选矿、烧结、冶炼、轧钢于一体。现代化的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壮观的采矿场、火红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使参观者眼界大开,他们对工艺流程、产品用途及企业的发展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观结束还意犹未尽。鞍钢旅游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三、运用体验营销创建旅游品牌策略分析
1.主题体验营销
主题体验就是设计能打动顾客情感、激发其欲望的体验主题。体验主题活动,体验主题必须集空间、时间和事物于相互协调的现实整体,能够与旅游目的地本身拥有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相吻合,才能够强化游客的体验。游客的体验是完整的,包含了空间时间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让游客“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作适当的事。就鞍山而言“千山春节民俗文化庙会”;“流光溢彩耀钢城”大型焰火晚会,“感受关东民俗风情、享受农家生活乐趣”为主题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冰雪温泉农家乐游;“品尝鲜果、体验采摘乐趣”等主题旅游深受游人喜爱。围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办千山国际旅游节、宝玉石博览会、汤岗子温泉节、民俗文化节和大佛节等节庆会展活动,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专项、节庆旅游相结合的转变,聚集人气、商气和文气,营造旅游氛围。
2.感官体验营销
感觉体验的诉求目标是创造感官体验,它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建立感观上的体验感觉同时建立品牌的识别符号,从而区别于其他产品,进而引发顾客的购买动机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实施感觉营销时,需要考虑的是应该怎样立体地、感性地实现知觉上的体验。千山以春天梨花飘雪,香气漫谷;夏天松涛阵阵,满山滴翠;秋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银妆素裹,玉树琼枝成为感官卖点。
同时千山古刹瑜伽禅修游,住王尔烈书房,品佛家斋食,体验僧侣生活也别具吸引力。千山的亚洲第一大鸟语世界---百鸟园、拥有百余种禽类的互动性游览观赏区,听鸟、赏鸟、玩鸟,与鸟类亲密体验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到汤岗子看龙宫、泡温泉、埋矿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被泥埋等于白来”。
3.情感体验营销
情感体验策略就是以满足游客情感体验需要为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以情动人,发挥情感的影响力、心灵的感召力,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消费产品过程中得到功能上满足的同时,带来正面的情感满足并形成情感共鸣。鞍钢旅游就采取领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来打动游客,使游客联想到自强不息的英雄保尔,产生感情共振,同时也极具工业旅游的魅力。当年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木鱼石的传说》中的木鱼石就深藏在千山,而国内第一部反特影片《古刹钟声》中的古刹就是千山的龙泉寺,也增添了千山的神秘色彩。
4.绿色体验营销
实行绿色体验,就是将旅游与消费者绿色体验要求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实行这一策略,既要生产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又要注重加入让消费者体验的内容。通过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来塑造绿色体验主题,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体验绿色魅力。岫岩在景区周边的乡村改变以往种植传统品种的结构,改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出现了一大批食用菌村、蔬菜村、香瓜村、草莓村、葡萄村等,开办了多处农家旅馆,让游客在赏玉购玉、反璞归真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民风的纯朴。
5.行动体验营销
行动体验就是要加入体验因子,多设计让游客参与的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的平台,增加游客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营销的核心也就是吸引消费者的参与,从而产生互动,让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的主人。生态观光农家乐游冬季到农家过年,吃杀猪菜,睡热炕头,看农村自然景色,滚雪球,打雪仗……夏季到无公害田园参观,自愿参加趣味劳动,组织采摘垂钓比赛、知识竞赛、种植比赛、品农家饭菜、篝火联欢等形式多样的参与活动……让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游客多了一份惬意,体验到回归自然的亲切感。玉佛苑景区的玉佛苑民俗旅游文化节,游客礼拜世界最大玉佛和五百罗汉,观赏各种彩灯,品尝冬季风味小吃,撞响福兴钟,祈求美好祝愿……
6.文化体验营销
文化体验以顾客的文化体验为诉求,针对旅游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消费心理,利用传统或现代文化,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鞍山通过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独特个性的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以玉石文化、佛教文化、泥疗文化、冶铁文化为主,以满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等为辅的旅游产品体系。如玉佛苑景区举办的佛教文化体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在导游员的指引下,参观天王殿、舍利堂和大雄宝殿,通过导游员专业的讲解,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世界最大玉佛的神奇、传奇、诱人、迷人。参观结束后,游客在玉佛阁参加由玉佛苑僧人主持的吉祥法会,最后参与鸣撞福兴钟活动,游客们鸣撞福兴钟,放飞的祝福和心愿,使活动的气氛达到。游客体验到了古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并一睹世界最大玉佛的迷人风采。岫岩县十分注重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在投资兴建了满族博物馆的同时,收集整理了满族歌舞、东北二人转、辽南皮影戏等民族文化,并在宾馆酒店和景区、景点进行演出。文化体验旅游通过对文化的展示和参与及文化保护的教育,达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第11版.梅清豪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1)
[3]李怀斌: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星:中小型景区的旅游体验营销探析——以四川安县寻龙山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4)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市场;市场调查;市场开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35
1引言
陕西省为旅游大省,陕西省的旅游资源特点鲜明、历史悠远、完整性高,遗存丰富、品位独特,映射出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遗产、代表性强。陕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并存,又各有千秋,相得益彰。陕西省内区域间差异明显,陕南、关中、陕北依次为山地风光带、文物古迹带和黄土风情带。陕西全省现有国家A级旅游区(点)10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9个,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0处等,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151座博物馆、馆藏90万件(组)各类文物。在陕西建都的有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其中有73个帝王在这里执政,72座帝王陵墓和4000余座将相古墓,还有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古城墙、西安碑林等特色景点。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将对陕西省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使得陕西文化再次迎来了世界性的荣耀,陕西旅游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使得在校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旅游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旅游的队伍中,大学生旅游市场也开始慢慢活跃。但是,符合大学生这一旅游团体的特色产品却未同步推出,致使这一市场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大学生旅游市场与特色旅游产品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大学生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潜在的社会效益。
2问卷调查概况
21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几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陕西省大学生旅游市场问卷》和《陕西省大学生旅游产品问卷》,在问卷调查中主要侧重于大学生旅游相关的诸多因素的调查和大学生对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态度与偏好。
22调查时间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网络调研法,问卷星:wwwsojumpcom)的形式相结合,在各个高校以专业类型有针对性地随机分发问卷,网络问卷则采用开放形式,在校大学生均可填写提交。同时,对于大学生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的个别问题的调查进行小组访谈。此次调查,调查时间在2015年4月,为期15天,共分发纸质问卷300份,两类分别为150份,共收回265份,有效问卷为249份,其中旅游市场卷为127份,旅游产品卷为12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3%。
3陕西大学生旅游行为及特征的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对实地调研问卷和网络调研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利用Excel、Spss统计软件方法进行处理,对陕西大学生的旅游行为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31大学生对旅游的喜好程度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旺盛时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旅游这一活动恰恰给他们认识和接触新事物提供机会,在旅途中,会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见识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了解与自己意识中存在不同差异的文化,因此,大学生对于旅游本身抱有很高的兴致,大学生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可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通过统计得出喜欢旅游的人数累计百分比达到683%,而对于旅游不排斥的人数占到了976%,仅有少部分的大学生不喜欢旅游,由此可见,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32大学生旅游目的分析
虽然大学阶段的学习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但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因此,进行必要的调节,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对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而旅游无疑是一个减压的好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要出游目的在于放松和求知,在调查中,选择舒缓压力、休闲娱乐有102人,人数最多,占比3630%,其次是选择获取知识、拓宽见识有69人,占比2456%,这正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时从中还可以得出为了购物、品尝美食而旅游的人数占1637%,而选择目的是野外探险、感受刺激的人数占总体比例有1281%,占比例最小的是广泛交友,仅占783%。
33感兴趣的旅游产品
调查显示,五种旅游产品中,占比例最大的是观光旅游类产品,占到384%,其次是文化类旅游产品,占比为192%,度假旅游类产品和生态旅游产品分别占总体的184%和180%,占比例最小的是专项旅游类产品,仅有60%。大学生更偏爱于观光旅游产品类旅游产品,其次是文化旅游产品和度假旅游产品。大学生思虑单纯,喜欢自然美景,向往美丽的自然风光,受学校人文教育的熏陶,对于古迹民俗和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大学生对于文化习俗的了解大多数来源于课堂,很少接触和切身体验,对文化本身概念模糊。
34旅游中的限制因素分析
从下表统计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的限制出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金钱,普遍在意的旅游质量是出行交通,交通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了旅游过程的高效程度。
限制出行因素与旅游质量的因素交叉制表最影响您旅游质量的因素出行饮食出行住宿出行交通旅游景观购物品质娱乐方式合计限制出行的最重要因素时间8101352341金钱81020192261同伴16231013安全1320006其他1041006合计1929412855127
35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分析
大学生获得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网络信息、书刊杂志、同学朋友以及旅行社的推荐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网络渠道(占比583%)、同学朋友(占比228%),而书刊杂志、旅行社推荐占比分别仅为165%、24%。如今,随着科技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发展,在校大学生平均人手一部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几乎在大学生人群中普及,加之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的使用频率也必然随之增加,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是大学生市场的一大特点。
36出游时间规律分析
调查显示,在1~3月出游人数占63%;在4~6月出游人数占339%;在7~9月出游人数占543%,剩下的选择在10~12月出游的人数占55%。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夏秋之季出游,且选择的时间为暑假假期,其次是在4~6月春暖花开的时节出游,在冬季出游的人数明显减少。
37大学生旅游天数和旅游开支的特征
虽然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旅游,但基于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他们所选择的出游平均天数是696天,大多数人选择7天,可以接受的平均旅游费用为111802元,大学生可以普遍接受的费用为500元,通过调查可以得出,设计的出行时间为一个星期,旅游费用在500元左右的短期旅游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青睐和参与。
38大学生旅游费用的来源分析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者,没有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用在旅游方面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奖学金、生活费、兼职收入和父母给予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父母给予,接近80%比例,其次是来自自己生活费中节省的金钱作为旅游费用,旅游费用的来源决定了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心态和购买纪念品和消费品的意愿,这导致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
4陕西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多样性
从整个旅游市场来看,针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相对比较滞后,即使在旅游业蒸蒸日上的趋势下,也依旧鲜有相关的特色产品出现,旅游产品缺乏多样性,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今大多数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均是根据主要旅游景点规划出的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特定旅游项目,从根本上讲,旅游者只能选择其中已有的制定好的路线和方案,而针对于某些旅游者的特殊要求的满足能力较差,这种旅游产品的模式已难以吸引参与者的眼球。在对新的旅游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的多样化的旅游模式。
42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和层次性
大学生特色旅游市场的开发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工作量大,在前期投入多且回报率低。同时,大学生经济不够独立,消费层次相对较低,但思维活跃、知识水平较高,对旅游本身质量有较高期待,从而使旅游企业在大学生市场上获利低薄、几乎无利润可言。因此,大多旅行社没有动力和热情去主动规划和开发,实体的旅行社、旅游网络企业都沿用传统的旅游模式,将主要业务重点放在飞机订票、酒店预订等传统旅游业务上,对于适合像大学生旅游团体的旅游产品始终没有太多特色,现有的产品针对性弱。即便是较有名气的携程网,依然没有充分顾及在校大学生阶层,没有对不同出游目的的大学生旅游者开发有针对性地多消费层次与形式的旅游产品。
43安全问题隐患诸多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繁重,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几乎很少有机会去旅游,参加旅游团或者与父母一起出游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虽然在校大学生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但却对旅游市场缺乏经验,在安全问题上又不够重视,面对突发事件难以妥当解决。这使得安全问题将会是大学生出游的最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之一。2015年7月18日,西安市临潼区一名19岁的女大学生,到蒲城县龙首黑峡谷景区游玩时,从双龙洞栈道天梯一处阶梯摔下3米高的石崖,致身体多处损伤,右侧鼻骨骨折,右眼球破裂,视力为零。类似于这样的大学生出游遇险的实例层出不穷。
44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性作用不足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收入并未对陕西经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陕西省旅游业收入小的问题较为突出,2012年陕西旅游总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2位,仅相当于四川的 57%,山西的 9448%,河南的 5092%,远远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区。当前,社会节奏、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旅游者的旅游观念及旅游形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随之产生的“快餐式旅游”诟病显著。当下的大多数旅游产品,皆有此诟病,游客跟随导游,快速地对景点游览,来不及参与和了解当地民俗人文,又快速奔赴下一个景点。对于想要通过旅游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大学生而言,浅显的旅游体验并未实现和完成这一初衷,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旅游也未发挥出其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造成潜在的“浪费”。
5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建议
51增加旅游产品中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元素
由于大多数人会选择在7~9月出去旅游,即在暑假出行,暑假假期时间较长,气候温度更适合外出旅游。大学生出游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为了舒缓压力和增长见识,因此,在对旅游市场进行开发时,应着重于针对这一目的展开。将旅游产品与大学生的本身的特点相结合,针对特定的旅游时间和消费水平,结合大学生的空闲时间的分布,按照不同消费水平的人群,开发不同时间段的旅游产品系列;在路线的设计上,制定针对于有不同目的性的参与者,设定不同的旅游路线以及目的地,增加产品多样性,突出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主题,使参与者印象深刻;产品的设计和市场的开发方向应着重于精神享受方面,减少物质消费带来的浪费,缩减成本,实现其特色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
52将民俗与旅游产品相结合
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能够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旅游地及民俗艺人创造经济价值。将旅游作为文化民俗交流的工具,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在旅游中获取文化知识,了解文化背景,去亲身感受体验文化底蕴与内涵,这远比在课堂上获得的文化知识要丰富和生动得多,让旅游这一产业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体现其具有教育性的积极作用,对于陕西省悠远的历史文明的传承可以发挥极大地推动作用。旅行社在这方面应该主动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接,使大学生旅游成为大学生人文课堂的一种拓展。
53改进营销方式,增强信息传播有效性
大学生作为时尚的领军群体,使用网络的频率很高,利用网络可以快速地将信息传递出去。但存在的问题是,虽然网络传播具有高效性和全面性,可是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不高。因此在构建旅游信息传播平台的同时,需要加强信息的可信赖程度,尽可能地保障信息的可靠性,设立评价反馈机制,取得参与者的信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加入,塑造旅游的品牌形象。可通过旅游的专业网络平台以及大学生论坛进行网络推广。
54制定合理价格,设计有价格层次的旅游产品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着重于开发短期或者短途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价格弹性高,学生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高,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压低价格,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价格的制定,以薄利多为主,缩小旅游产品中赘余的环节,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开支,针对于大学生在旅游中的交通、饮食和住宿皆以干净、便捷为主,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发挥大学生的自助能力。运用“4P”理论,在价格策略方面进行多层级价格定价的方式。面对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而又求新变化的特点,把产品分解成若干部分,通过多层次灵活的价格体系吸引大学生旅游者的前往。
55将分享经济理念融入旅游本身,实现旅游模式创新
将分享经济的理念融入传统的旅游模式,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新模式。大学生最在意的旅游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和住宿,而经济作为限制出游的最大因素,这就要求在交通和住宿方面保持高质量及经济性的平衡。传统的旅游模式主要分为旅行社、景点以及酒店这三大块,利用“分享”的思想,融入新的元素,进行传统模式创新。在交通方面,短途短期旅游产品交通工具的选择可以是各种交通工具的组合,给参与者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制定同一旅游景点的不同路线和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工具。在住宿方面,不仅仅局限于青年旅馆和经济型酒店,引入特色民居,增加旅游本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2013年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在刚刚上映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追捧,从本质上看,这档综艺节目其实就是一场旅游真人秀,在节目中,参与者的居住地皆以当地民居为主,这不仅仅增加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同时使旅游本身更具有挑战性、神秘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梅陕西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陈志芳,叶红大学生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032-1035
[3]丁春文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浅析[J].企业经济,2010(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