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样的民俗文化

篇1

关键词:现代陶艺;现代陶艺;应用形式;意义

0引言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陶瓷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朝历代陶瓷艺术中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成为其艺术风格与寓意的主要内容。无论古今,民俗文化都应在陶瓷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当代传统陶瓷艺术固然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而标志着时展方向的中国现代陶艺虽然是在“西化”背景下形成的,但是更有责任与使命承载民俗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一种民族陶艺的姿态立于世界陶艺之林而不致被同质化。

1民俗文化应用于现代陶艺的兴起与成因概析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西方陶艺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开始兴起并逐渐繁荣,并且从最初的照搬西方陶艺形式不断走向成熟,寻求更具民族个性精神的艺术元素来摆脱文化定位不确定和不受公众认可的窘境,于是民俗文化被不断引入到现代陶艺作品当中。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反映出中国现代陶艺家的创作精神已经从反叛传统走向文化寻根,从而为中国的现代陶艺寻求到更广阔的出路。于是我们便看到,在进入21世纪以后,民俗文化的大举融入现代陶艺作品中已经成为一种创作大潮而令现代陶艺家们趋之若鹜,纷纷高举起民俗的大旗,以“草根”文化之表象演绎着时尚与前卫之内里。将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之潮流的形成,决不是如某些人所认为的是现代陶艺家们由都市文化向乡村文化的集体转向,更不是现代陶艺家们新农村意识膨胀,而实际上是来自于对跻身国际陶艺舞台的渴求。因此,在现代陶艺中玩味着民俗文化的是“学院派”陶艺家中更为进步者,他们对民俗文化于现代陶艺发展的作用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当代现代陶艺的精英们率先将民俗文化应用到现代陶艺中,并不断将其深化,并引发现代陶艺界的群体模仿。如果考察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的发展演变轨迹,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其大致是由现代民间陶瓷艺术持续转化而来。现代民间陶瓷艺术的起点一般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秦锡麟倡导的现代民间青花,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形成了形形的现代民间陶艺流派,尽管均高扬传承民俗的宗旨,却无一例外均属于“学院派”,而非民间艺术家。各种现代民间陶艺流派除创作大量瓷画作品以外,还创作大量富有民俗文化气息的现代陶艺作品,从而推动民俗文化融入现代陶艺潮流的形成与持续发展,而现代陶艺家集群分布的特征亦使这种风潮很容易扩散开来。

2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形式

如果仅从主题选择上来判断,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表现与传统陶瓷艺术显然并没有区别,其基本内容完全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分明地看到二者之间的传承关系。现代陶艺中所表现的民俗文化主要为各种传统民间陶瓷艺术以及其他民间美术、传说、故事等,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艺术表现主要取决于其应用形式而绝非主题内容,其应用形式大致可分为主体式、穿插式和点缀式三大类。主体式应用形式是指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占据主体地位,在作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品的造型、内容、立意均以民俗文化的形式来加以呈现。这是一种相对直接和简便的应用方式,其直接性在于:作品中民俗文化的内容可以大部分甚至是直接移植于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中;其简便性在于,作者可以直接撷取民俗材料加以植入,而不需要对形象进行太多原创性构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体式应用即是一种现代陶艺创作的捷径,事实上,艺术家仍然必须要经过再创作过程以求得新意。再创作过程主要是指艺术家需要仔细考虑以何种陶瓷材质和装饰手法来呈现民俗文化,以及对民俗文化进行重构、解构、变形等,使之既能传达民俗文化内蕴而同时不失陶瓷韵味和现代性。穿插式应用形式则是指现代陶艺作品中既有民俗文化内容,亦有其他现代文化内容,两部分内容在作品中相对均衡,进行穿插应用,民俗与现代在作品中形成强烈文化反差,也使得作品主题更为耐人寻味。艺术家应用穿插形式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以利用现代构成和美学原理进行构思布局,亦可以采取具有个性化情感表达的自由方式,充分体现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点缀式应用形式则是指现代陶艺作品体现出的是现代文化理念与主题,民俗文化只作为次要内容在作品出现,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感受或增添一些历史穿越感。这种应用形式同样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艺术家只需截取某种民俗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不完整片断加以呈现即可。当然,在这种应用形式中,艺术家也需要对全局的把控,避免因排布的不适当而破坏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

3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应用的意义

纵观现代陶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对西方陶艺的模仿到简单借鉴,再到无本土文化的创作,经历了无序纷乱的过程,而直至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中国现代陶艺才似乎找到了真正的文化之根源,因此,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必然,对于推动现代陶艺向前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群体性是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正是群体性的存在使民俗文化得以广布周知,表达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从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轨迹来看,群体性亦是其一大特色,现代陶艺所引入的民俗文化绝大多数是民众所喜闻乐见、一望而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因而,这类现代陶艺作品具有较清晰的易于为公众所接受的文化内涵,借此便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公众关注与认可。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应用的意义绝不仅在于现代陶艺,而于民俗文化本身的传承亦是大有裨益的,彰显着传承民俗文化的功能。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文化已经离我们远去,变得不再鲜活和生动,而融入了民俗文化的现代陶艺作品主要陈设于都市文化机构、白领阶层家庭等场所,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生动写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传统、自然环境和审美习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陶艺引入民俗文化属于一种营销策略,它使作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迎合各地的风俗习惯,从而使现代陶艺可以适应与满足广大地区的地方性审美需求。这也就促进了现代陶艺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形成诸如西部陶艺、海洋陶艺、客家陶艺等各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陶艺群体,从而使中国现代陶艺表现风格更为异彩纷呈,并形成更为鲜明的本土化特色。

4结语

民俗文化赋予了中国现代陶艺新的生命力,使现代陶艺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既可得以深入大众,亦可借此跻身全球,因而民俗文化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陶艺家的高度重视与青睐,而日益活跃的创作活动又使之得以更加成熟与发展,从而不但推进中国现代陶艺向前发展,也必将对整个中国陶瓷艺术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小聪.浅议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观察,2006(09).

[2] 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

[3] 杨志.民俗陶艺的产生背景及其原因[J].中国陶瓷,2007(08).

[4] 余莉.民间美术的形式特征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09(06).

篇2

【关键词】关中文化;民俗;音乐艺术

一、关中文化及其特征

(一)关中地理人文环境

关中,是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也称关中盆地,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关中成为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关中民俗

1.大众的民俗文化

关中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淳朴本质的人情交往等等因素形成了自己众多的、多样的民俗文化。关中地区的民俗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物质生产,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游艺娱乐等方面和我国其他区域的民俗同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

2.农业生产的民俗文化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农业活动一直是关中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农业上有众多特色的民俗,主要有请"麦客”、扎根面、骡马会、骡马休息日、忙罢会等民俗文化以及特有民俗"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通过这样形象的十句话概括出了陕西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独特的生活方式。

二、民俗文化中的音乐艺术

(一)民歌

关中民歌数量最多的是小调,而小调中85%的是一般小调与社火小调。号子分为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锄地号子。关中多数歌谣是儿歌或曰"童谣”,其内容关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戏曲

陕西地域的传统戏曲起源早、规模大、影响深、种类繁多,较为著名的有秦腔、眉户、华阴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本地二黄、蓝田花鼓戏、同州梆子、西府秦腔、线戏、关中秧歌、跳戏、道情戏。传统剧目有《夫妻关灯》《三娘年磨》等。

(三)曲艺和器乐

关中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有陕西曲子、长安道情、关中劝善、韩城秧歌、长武道场。关中地区代表性器乐有鼓吹、西安鼓乐、丝竹乐、锣鼓乐。《戏曲音乐志》剧种表记载的23种戏剧产生于关中的有7种,源起于关中地区并以起源地为中心流传的戏曲约占陕西全部戏曲种类的52%。《戏曲集成》、《戏曲志》记载古今17个剧种戏曲人物282位,关中戏曲人物有181位,占68%。

三、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艺术

(一)华阴老腔的音乐艺术

关中的地理环境是华阴老腔存在的基础。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即使不在一起,由于土地平整广袤,他们可以喊话或手语交流。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田间劳动时也有喊话交流的现象,一旦有人唱起时其他人也会附和跟进。华阴老腔很有可能是在这种民俗上有一人加工而成的,关中的农耕文明是老腔真正的源泉。华阴老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家族戏的形式存在,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腔只传本族男性,不得传与外人。他们很少化妆,也很少穿戴传统戏剧中常见的那些表演服饰。老腔艺人不会装扮成所表演人物的样子,而是身着历史上关中平民经常穿戴的传统服饰。在演出过程中,有坐在方凳上的,有屈膝蹲着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着的。在男艺人中,还有拿着长长大烟斗,正在表演过程中还要模仿抽烟的动作。华阴老腔中的女艺只有一两位,女艺人也同男艺人那样常常身穿历史中关中平民的传统服饰,她们经常是手里拿着纺锤模仿织布或拿着鞋底模仿纳鞋底,有时也敲小锣等辅乐器几乎没有唱腔,总是靠着柱子或墙壁站在后面。在唱腔方面,华阴老腔采用一人主唱众人帮腔附和的托腔方式,声腔高亢,气势磅博。关中十大怪在华阴老腔中得到了体现,关中的民俗影响着关中的音乐。

(二)秦腔的音乐艺术

秦腔又称"秦声”、"乱弹”、"梆子腔”秦腔的唱腔激昂高亢、苍劲悲凉,既有西北黄土高原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刚劲,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秦腔的唱腔、板路、道白、身段、脸谱、角色门类自成体系。民俗“关中十大怪”中最怪的就是"唱戏吼起来”,由秦腔音乐充分反映了关中人民开阔爽快,朴实大气的性格。秦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通过这样的作词、演唱的方式演化出特定风格的声腔,戏曲艺术根本不同在"声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的声腔,为本地人百听不厌,秦腔并不是高高在上让人亲近不得的艺术,当人们辛勤劳作高兴的时候,可以放开嗓子吼上一段;当人们悲伤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吼上一段。在陕西的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热热闹闹的听一场秦腔来奖励自己一年来的辛勤劳作,秦腔深刻的扎在了关中老百姓的心坎里并把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请上秦腔戏班子唱上一场作为荣耀,亦会让乡里乡亲们美美的谈论一番。这充分体现出了关中人民对秦腔这一行当的热爱以及秦腔艺术在关中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篇3

(一)建立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源于主题公园,强调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运转模式,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全球化翻版。[1]民俗文化村是集中保存、保护、传承、展示、发展或经营特定地域或群体民俗我恩华的村落。民俗文化村可分为两种类型:异地集锦型和实地展示型。前者为博览、旅游等目的,通过浓缩、模仿、移植等方式,异地向人民集中活态展示民俗文化的模型博物馆,如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等;后者是指在原居地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村寨。集中保存、传承、展现和发展其民俗文化的村落,如贵州黔东南的郎德寨、南花,湖南的德夯苗族民俗村等。[2]

以档案学的视角观之,档案不是单一的,民族档案不仅仅指某一份单一的文献、石刻等,而是还包括与此文献、石刻相关的一切事物、活动等民族文化事象,一份具体的民族档案文献和与该份文献相关的所有民族档案事象共同构成了民族档案这一整体,民俗文化村就是将各地区典型的民俗习惯、仪式风俗、节日庆典等集中于一个主题景区内表现出来,其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不仅保存了民族档案的本体,还保留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民族档案事象,民俗文化村使保存分散的、不完整的民俗文化实现了体系化、集成化管理,有效地整合了民俗文化或民俗档案。

(二)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

所谓民俗博物馆,就是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收藏品等,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将民间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有形和无形的陈列手段,以达到实现地域民俗风味的效果,从而也兼具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保护,最大限度的成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研究和传播的产所。[3]民俗博物馆不同于历史类、自然类或其它类博物馆,它是以收藏、演讲、展示民俗文物为主要职能,并以此作为对公众进行民俗知识教育的产所。

从档案学的视角来看,民俗博物馆保存了有形的民族档案实物和无形的民俗文物,档案是历史的记忆者,在民俗博物馆中所保存的文物可以看出民族档案的发展历程,并且民族档案实物与民族档案文献相结合就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档案,因此,民俗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是纸质型民族档案文献的重要补充,对于完善民族档案体系和实现民族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三)进行参与式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人的自觉、自愿、积极地参与,然而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的歧义异、对参与的肤浅化理解、政府角色的定位失误等原因,导致对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保护性破坏”。[4]因此,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就需要基于对主位观点的尊重和了解,充分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文化承载者的文化自觉,使其真正参与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监测和评估,实现参与式的保护。对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字、风俗习惯等民俗文化进行参与式保护,通过与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的民俗文化传承人或是当地居民交流,能够记录民俗文化的起源、社会发展历程等具体的信息,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效保护的方式。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因思维定势的缘故,人们较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所创的作品,而容易忽视民俗文化作者所持有的那套技术或技艺。关注民间工艺的现状,以现代田野作业的理念调查民间工艺,以种种现代手段保存技艺、建立档案,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更应注意对于民间工艺传承人的人文关怀,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入现代社会的前台,更直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运作的过程之中。[5]因此,在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应进行参与式保护工作,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原始产生地,加强与民俗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互动。

从档案学的视角观之,参与式保护从源头保护了民俗文化的原始形成地,保证了民俗文化的纯真性,明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模式和形式等等,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档案学视野下民俗文化传承途径探讨

民俗文化的传承从各个不同学科领域视之,都有不同的有效地途径,从档案学学科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就可以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民俗文化档案化是指依据档案学原理,通过文字、录音、摄影、录像及数字化等记录手段将民俗文化转化成档案予以保存,并以之为依托加以再现、复原和创造的过程。[6]即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具备一定的档案属性的民俗文化当作档案来对待,运用档案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与传承,最终的目的是拯救濒临灭绝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以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以档案管理的操作要求来进行后续的管理,把民俗文化纳入到档案管理的范围之中,以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来对它进行保管、保护和提供利用,以达到民俗文化永续相传下去的目的。民俗文化档案化管理使民俗文化在开始形成时就处于受控状态,并及时纠偏、纠错,使民俗文化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中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民俗文化档案化的具体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搜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

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事象搜集的类型可以是文字型、石刻碑文型的古籍文献,也可以是宗教典籍文献、民族节日仪式以及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使用的物品等等。对于民族古籍文献而言,具体来说,国家可以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组,由民族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文物管理部门一起,做好民俗文化的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的数量、种类、价值、保管状况进行登记;对于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活动等而言,就可以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真实地记录整个仪式活动过程。对于价值难以判断的,可以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民俗文化鉴定小组进行鉴定,以便对有价值的民俗文化重点保护。另外,针对以往普查不全的情况,可以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除了派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网站,鼓励群众自己通过网络来进行登记,进行“鉴宝”。普查的结果,要形成民俗文化管理状况分布图、形态样式表、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登记表,使人们对所寻找的民俗文化资源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掌握。

(二)对民俗文化进行界定并归档保存

从档案学的视角解读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必须从档案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广泛搜集而来的不同载体类型的民俗文化进行界定,看其是否具备档案属性,如原始记录性等,具体来说,要看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就是了解某份文献是否是当时当地直接形成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些文献是事后形成的,但是这些文献与有关社会活动是紧密联系的,是相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类似这样的文献也应视为档案,就需要进行归档保存。待界定工作完成后,就把古籍文献和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档,考虑到民俗文化分布分散、残缺不全和有些民俗文化还正在产生等原因,可以采用区别于“官方归档”的“自然归档”方法进行归档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补充,实现民俗文化的体系完整、种类齐全。

篇4

一、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天津作为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其民俗文化非常繁荣兴盛,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因此,了解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纵贯南北,自古就有鱼盐之利。有利的自然环境促使了天津渔业和盐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本土民俗。而随着漕运和军事建制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天津,带来许多外地的民俗。此外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又使天津民俗文化中出现了西方风情。各种民俗事像相互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天津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天津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得到整合之后就成为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另外,天津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据统计:从2005到2010年间,天津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6.8%,到2010年天津旅游业总收入为1248亿元;入境游客为16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7.5%;外汇收入为14.2亿美元,年均增长为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相对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1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天津发展较快的产业和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外,截止到2011年,天津共有A级景区59个,其中5A级2个,4A级13个,3A级29个,2A级15个。

三、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天津的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具体有:

(一)天津民俗文化品牌不够突出

天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很高的现代化成就,但是与其在国内外的拥有的知名度及吸引力是不相称的。其与北京只有120km,但是与北京的民俗文化品牌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规模都相差太远,造成旅游形象遮蔽,严重制约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城市环境较差影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更加深化,城市环境的好坏、知名度以及魅力的大小,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世界人口排名是第16位,市区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以及城市绿化面积不足也严重困扰着天津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亟需改善,居民素质也有待提高,这些对于天津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天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开发

天津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几十年来,天津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并没有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起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存在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几点应对措施,具体有:

(一)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准确定位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以及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而且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这就是天津市最好的总体旅游形象。这不仅体现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又突出了都市景观与人文魅力。

(二)加强城市改造与精神文明建设

确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统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展示天津独有的精神风貌,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突出特色旅游文化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培育地区信用,开展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活动。

(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针对天津优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调查小组,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这些资源,以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大力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附加值,提高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程 利用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有效挖掘适合孩子发展的空间

1.了解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同里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各类调查问卷,家长和孩子的同里一日游等活动,让幼儿深深感受到“我住在同里”、“我是同里人”,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衍生出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等话题。一系列的活动真正验证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把民俗文化定位在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如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2.走入古镇,探究古镇文化资源的富饶

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上面,也不只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涉及幼儿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分散在幼儿园园内、园外的各个角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与同里旅游公司(退思园、珍珠塔、崇本堂、嘉荫堂、明清一条街、古镇大戏台、同里天元围棋馆等)签订协议,作为我们的园外实践基地。另外整个同里古镇本身就是幼儿的一个实习场。我们带领幼儿走入古镇,融入社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同伴的合作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更为可贵的是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多领域的人脉资源——我们的家长(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研究同里志的),更有“苏州民间工艺家”第一人——同里剪纸艺人计建明。

这个过程让老师明白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

二、有效筛选资源的价值,形成适宜孩子发展的资源模块

民俗文化资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成为园本课程。因此,我们关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引导幼儿感受优美、注重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支持幼儿间的合作。我们根据资源的类别、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需要甄别选择,合理开发。选择操作性强的民俗游戏材料、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民谣、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传统民俗节日和饮食文化等等。这些资源成了我园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机选择部分。我们筛选了同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四大方面:1.民风民俗:包括民间小吃、结婚走三桥、节日所特有的文化资源等。2.民间工艺:包括编织、剪纸、形式多样的画种……3.名人、名事4.同里民谣。建构了“民风与民俗”、“民间工艺”、“名人与民俗”、“民间童谣”等主题式课程。比如:在同里的婚庆习俗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谈话,和孩子一起了解同里婚俗的故事,结婚走三桥的风俗。衍生出同里的桥文化——认识桥、夸夸家乡的桥、我设计的桥(画、做、捏、折);了解同里婚俗物品——花轿(设计花轿、抬花轿)、请柬、喜糖(包喜糖、抢喜糖)、服饰(设计图案花纹);了解同里婚俗的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打连厢、挑花篮等。

三、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营造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教师需要发现蕴含在这些同质异态的资源中的永恒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更加上位、升华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关注课程资源与幼儿学习方式的有效交互,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情境、拓展途径,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幼儿园内营造民俗文化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让幼儿身临其境,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将民俗化主题活动更多地渗透到日常区域,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探究性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开放。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丰富的区域角中,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究,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实施饮食文化主题后——创设同里小吃一条街(制作、介绍、买卖、品尝);节日文化主题后——创设水乡小舞台(既参与舞狮舞龙、打连厢、童谣等民俗节目的表演,还可以设计门票、规划舞台、设计海报);工艺文化主题活动后——生发出水乡工艺坊(蛋壳活动区、瓶子活动区、葫芦活动区、好玩的剪纸区和稻草DIY制作、青花瓷、窗格等)。在“水乡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充分体现同里民俗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或在“同里小吃街”品尝古镇糕点,或欣赏“水乡工艺坊 ”中的创意作品,或流连于“水乡大舞台”,看小朋友们民俗表演,沉浸于民俗文化课程所营造的浓浓的民俗氛围中。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家乡文化带来的快乐。

篇6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资源优势 品牌建设

承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承德的文化产业,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北京交通大学王衍用教授曾指出:个性化就是标准化,本土化就是国际化。诚然,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重在发掘其个性化和本土化特色。承德除了皇家文化、生态文化以外,最具特色的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特别是满族民俗文化。挖掘其优势资源,彰显其特色价值,对于发展承德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与品牌建设

文化产业的发展链条,一般呈现为从整理文化资源到把握资源优势,再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品牌化。资源优势是基础,而品牌建设才是最终目的。要想依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 ,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样要注意把握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

承德是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市总人口的40%,形成了厚重的民族民俗文化,包括舞蹈、音乐、民俗工艺、民族饮食等各个方面,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少内容在全国影响广泛。近年来,承德市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培育和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了很多文化产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就旅游游览与消费角度来说,极具满族风情的围场皇家秋狝,蒙古族的风情演绎,还有丰宁的满族风俗游览,都已经成为承德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二是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承德有三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地方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开发出来。比如丰宁满族自治县正在规划建设满族文化产业园、满族文化博物馆、满族风情一条街,努力形成满族文化聚集区,突出民族民俗品牌,让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三是民俗园区的开发。正在建设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承德元宝山脚下,有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最为丰富的满清文化产业长廊。

当然,发掘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最重要的是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创建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形成的风格独特且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一是整合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集效应,能够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增值效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四是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五是放大效应。要想打造承德的民族民俗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多重效应,显然不能仅仅靠某个项目和某类产品,还需要对既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只有站在品牌建设的高度,才能认识、发掘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品牌建设则是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主要目的。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表述,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开掘应该是一个“化珠成链”的过程,尽管每一颗珍珠都会闪射光芒,但只有将它们穿成珠链,光芒才会最为耀眼。这就是品牌建设中资源整合的价值所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内容文化与形式文化的整体认识。所谓的内容文化,是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蕴含。《说文解字》把“俗”释为“习也”,强调的就是民众的自我教化与传习。民族民俗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承载着民众的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必然渗透着民族的道德、情感、理想和审美等诸多精神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文化的产品化,忽略了产品的文化属性,即文化产品的文化元素,就容易造成文化产业的庸俗化乃至低俗化,导致文化精神的迷失和伦理道德的失序,从而偏离了倡导和建设文化产业的初衷。事实上,人们面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最感兴趣的正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一段蝴蝶舞,上下翻飞的有这方水土英武雄健的磊落情怀;一张剪纸,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对这块土地上质朴而美丽的情愫。在发掘民族民俗文化产品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到其内容文化的价值,才能从整体上彰显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特色和价值。

种类文化与主题文化的整体发掘。承德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要想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特色文化品牌,就需要整体发掘,在特定主题的统领下,发挥整体效应。

以旅游主题为例。承德具备了民族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比如丰宁坝上的满族风情,围场的民族民俗,平泉的契丹文化,还有待建的《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紧邻外庙的“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等等。这些景观既是避暑山庄和外庙旅游的延伸,也都具有独立欣赏与体验的价值。若能够将这些旅游资源整体链接起来,就更容易形成特色品牌,发挥品牌的多重效应。

一是放大辐射效应。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就近辐射《鼎盛王朝》的满清文化园区、“清城”和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街,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可以形成一级辐射的整体效应。如果向远辐射,还可以延伸至南北两端,比如向北的围场、丰宁一端,可以体验扬鞭跃马和婚嫁祭祀等民俗文化,形成二级辐射的整体效应。这样逐级辐射,就放大了个体景观的产业效应,也凸显了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

二是构建梯级结构。围绕避暑山庄形成一级结构;依次延伸开去,譬如以围场为二级核心,链接到承德县的民俗文化、平泉的契丹文化,形成二级结构;具体到围场本身,白天可以感受围猎场的壮观场面,参与民族婚嫁以及祭天等民俗活动,晚上可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族表演。这样一来,每个具体的民族民俗文化项目都能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承德市区和县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可以考虑从三方面促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呼应:一是形成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的整体链接,构建区域文化特色整体;二是借助市区文化,为县区文化营造良好的宣传与演示平台;三是市区文化与县区文化直接对接,形成互补共赢的文化产业局面。

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的建设途径

发展地方的文化产业,关键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清醒认识。要想建设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品牌,同样需要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把握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

强化宏观谋划,创建整体效应。一是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已经试图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庙,建设清城、碧峰门民族民俗文化一条街、《鼎盛王朝》满清文化园区以及皇家文化广场,体现了近辐射、多角度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事实上,只有考虑整体布局,才能利用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整体效应。

二是要整体推介,强化效应。一张剪纸,再绚烂,也就是一张剪纸;一个舞蹈,再耀眼,也就是一个舞蹈。它们本身无法构成强大的特色品牌效应。如果将民族民俗文化放置一起做整体推介,就会有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

三是健全机制,形成合力。从组织机制、运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共同创造有利于发展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整体环境。

深度整合资源,凸显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一是以避暑山庄为核心,辐射其他各县区,努力形成以市区为主体、向南北两端延伸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链。具体来说,要以避暑山庄、双滦民俗文化中心为核心,北向隆化北魏古城、木兰围场、丰宁民俗文化演示区域延伸,南向平泉辽河源、宽城满族自治县延伸,形成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布局。

二是整合民族民俗文化中舞蹈、音乐、民间工艺和民族饮食等各种形式,营造整体模式,强化整体效应。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果分散开来,往往难以凸显优势。只有通过集中展示、多元开发、市场拉动等途径,将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体链接起来,才能加宽加厚文化产业链,在整体上推动承德的文化产业发展。

注重创新推广,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一是注重创新品质。将分散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为一体,将潜在的满族文化资源发掘翻新。

二是注重扩大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承德民族民俗文化的旅游规模、艺术及民俗表演规模以及民族工艺生产经营规模作整体性的扩展,放大民族民俗文化的品牌效应。

篇7

北京东岳庙座落在朝外大街141号,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供祀的是泰山神东岳大帝众神体系。全庙由中路正院和东、西道院三个部分组成,占地约6万平方米,殿宇堂庑376间,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而北京民俗博物馆就坐落于这座历经历史洗礼后的东岳庙内。据曹馆长所说,民俗博物馆之所以坐落于东岳庙内,是因为东岳庙历史上行业祖师信仰比较多,涉及到过去的各行各业,而根据东岳庙的遗物确定了博物馆的方向。由于各行业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以及考虑到博物馆以后的发展方向,故定为民俗博物馆。

早晨9点多的东岳庙还未有多少人烟,东岳庙的工作人员先带领我们总体游览了一番,体验一下独属于这家博物馆的民俗气息。未进东岳庙山门,可见一座结构浑雄、造型凝重的牌楼。因它与东岳庙被朝阳外大街相隔,故经工作人员提点才知这浑雄气派的琉璃牌楼也是东岳庙所有。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北京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三间四柱七楼黄绿彩琉璃牌楼,明万历年间由宫中太监们集资建造的,历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沿着东岳庙的中路向内走就是东岳庙最主体的一个建筑群——七十六司。每个司都代表东岳大帝的一个职能,而每个司的职能是什么都会有个相关介绍,在每个司门两旁都以楹联的形式将他们的职能书写出来,这些楹联都是在1997年修缮时集结的一些当时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其中就包括刘炳森、欧阳中石等等书法大家。司内的神像则分两部分完成,一部分是出自张昌教授及其学生的手中,另一部分则是由北京雕刻厂很有造诣的师傅们所雕的,每尊神像都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再向前观看,就会看到东岳庙的三多之一——碑林。岳庙碑石数量首冠北京城、郊群庙,曾流传有“东岳庙的石碑数也数不清”的说法。其中既有元、明、清以来皇家御制石碑,也不乏张居正、史可法、沈德潜等官员和社会名流撰写的碑文。在众多碑石中,最为著名的无疑就是位于东碑林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文、书丹并篆额的《张留孙道行碑》,俗称“道教碑”,也叫“张公碑”。此碑也是被称之为民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而另一个镇馆之宝就是明代的由金丝楠木制作的三清神像。据说当年拉动时有很多经书从神像内掉出,故得“满腹经纶”一词。为了保护神像屋内并未设灯,因此屋内较暗,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晴天来会看的清楚很多。当问到曹馆长最爱哪个馆藏时,他说:“各有千秋吧,但是就艺术而言,‘张公碑’应该更加值得我的喜爱。”

再向内走,就到了博物馆开办展览以及活动的地方,由于博物馆设在东岳庙内,为防止打扰庙内道士清修,所以大多活动都在最里面举行。本次来民俗博物馆,馆内正在开展一起关于旧时商店招牌的展览,一间间观览不难发现一些北京的老子号——“全聚德”、“王麻子”等等都位列其中。望着这一个个带点古旧味道的招牌,你完全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何为真正的“金字招牌”,也可以体会到旧时人们的智慧。远远望着你就会知道这家店主经营着什么,更有甚者一些店面会邀请书法大家题字来增加知名度,这也是明星效应的一种吧。

据曹馆长介绍,馆内的展览并非长年的,而是过一段时间一换,管内的藏品也并不是仅仅依靠藏品种类而展,而是每期都会有一个主题,然后将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展品一起展出,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来体会到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果每次来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展览,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呢?只有每次都有不同的东西展出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也能更多的了解到咱们的民俗文化。当然我们的展览大多也是跟着传统节日走的,这样更能体现我们传统的民俗特色。”曹馆长这样说道。

当问到搜集藏品的过程时,曹馆长强调:“我们选择的藏品过程中比较注重代表不同阶层的,有代表性意义的展品。这些藏品大多来自不同的途径,包括一些藏家、旧货市场,老百姓的捐赠等等。”

而在历史上,东岳庙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辟为民俗博物馆后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是弘扬、展示、研究传统北京民俗文化的窗口。其中“借问祈福何处好,路人皆指东岳庙。”指的就是东岳庙的祈福活动。烧福香,走福路,挂福牌,绕福树,挂福匾,画福布等多种多样的传统祈福活动是东岳庙的福文化的核心与特色。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利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科学能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篇9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安排,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气氛。为了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我校利用中秋节特有的民俗特色,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使师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中秋节前夕,我们组织各班广泛开展诵读经典、诗词等活动。围绕中秋节还开展了主题班会,使广大师生领略了中秋节日文化的内涵。接着又在全校开展了以关爱、互助为主题的各种慰问活动。我们组织学校团委干部和学生会干部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送去月饼和礼物,与他们共度中秋佳节,全校各班还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节目的魅力,增进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另外我们还组织广大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该节目集中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时尚现代的城市风貌、***人和谐的生活状态,以及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成果。广大师生观后深受感染和教育,并开展了观后感征文活动。在第四周还组织各班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板报比赛活动。

总之,我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师生及同学之间的友谊。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实验中学

2010年9月24日

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安排,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气氛。为了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我校利用中秋节特有的民俗特色,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使师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中秋节前夕,我们组织各班广泛开展诵读经典、诗词等活动。围绕中秋节还开展了主题班会,使广大师生领略了中秋节日文化的内涵。接着又在全校开展了以关爱、互助为主题的各种慰问活动。我们组织学校团委干部和学生会干部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送去月饼和礼物,与他们共度中秋佳节,全校各班还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节目的魅力,增进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另外我们还组织广大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该节目集中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时尚现代的城市风貌、***人和谐的生活状态,以及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成果。广大师生观后深受感染和教育,并开展了观后感征文活动。在第四周还组织各班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板报比赛活动。

总之,我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师生及同学之间的友谊。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实验中学

2010年9月24日

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安排,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气氛。为了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我校利用中秋节特有的民俗特色,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使师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中秋节前夕,我们组织各班广泛开展诵读经典、诗词等活动。围绕中秋节还开展了主题班会,使广大师生领略了中秋节日文化的内涵。接着又在全校开展了以关爱、互助为主题的各种慰问活动。我们组织学校团委干部和学生会干部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送去月饼和礼物,与他们共度中秋佳节,全校各班还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节目的魅力,增进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另外我们还组织广大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长歌行》特别节目。该节目集中展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时尚现代的城市风貌、***人和谐的生活状态,以及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成果。广大师生观后深受感染和教育,并开展了观后感征文活动。在第四周还组织各班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板报比赛活动。

总之,我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师生及同学之间的友谊。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推广,国内各个地区都着力关注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甘肃地处西北地区,富含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当地的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营主体观念的差异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民俗文化的发展仅仅局限于片面的宣传方面,无法刺激市场当中大部分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给当地带来的经济贡献往往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发展民俗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我省内部的大部分地区而言,天水富含历史悠久、深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特征,如何利用这一特色资源,使其能够更进一步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的问题。

1 地方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力条件

(1)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社会转型加快、文化变迁加剧,民俗文化在现代性、流行性的文化影响下呈现了流失性的变化。例如,现代产品的普及,往往使得很多传统的生活用具被取而代之,而制作这些传统生活用具的工技艺往往依托于家庭、民间匠人的传承。在人们的市场需求取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工艺就会发生流失甚至失传。但问题在于这种流失、失传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或者物化的产品,更加包括了这一工艺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对于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政策,并在此基础,于2011年底2012年初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政策吸引了大多数社会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靠拢。对于那些富含文化元素的地方经济发展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

(2)历史文化的积淀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天水当地,积淀了大量的诸如上古、先秦等多民族、多种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如此,前些年出土的大地湾文化更是将有证可考的人类文明向前延伸到了八千年前。这些文化元素都为当地的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及神秘的色彩,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出土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对此类文化遗产的向往和探究。这些具有目的性的人员流动为天水当地民俗文化的宣传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当前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具有倾向性。目前地方政府已经为天水相关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宣传举办了特定的文化庆典活动,将当地的民俗文化内容以正式组织宣传的方式传播到更为广泛的地域和受众群体当中。通过此类宣传工作,一方面有效的增强的当地文化的传播范围及当地地方的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产生了前往当地游览、调研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吸引外来人员的游览,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及诸如餐饮、住宿等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重活力。

2 当前天水民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正式组织的宣传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思想观念的局限性,使得天水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一定的不足问题。

(1)发展方式过于片面。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各地文化发展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政府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的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往往导致民俗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另一方面当前天水地方民俗文化发展方式多集中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方面,但在如何利用民俗文化创造社会需求这一层面还体现出不足之处。因此导致前来当地的人员当中,游览的人多、投资的人少。加之地方相关产业发的支持程度不够,使得这类旅游产业能够带来的经济效应尚显不足。

(2)民俗文化的产业链条相对较短。目前地方政府相关组织对于发展附带民俗文化的行业重视程度不高,仅停留在简单的文化内容宣传层面,但对于与此类行业相关的可延伸产品开发和促进相较不足,以及辅发展建设尚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例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对于可供游览的景区的管控及附带措施不足,导致由于此类设施的受限,无法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旅游业服务产品的缺失,尤其是产品品质相对较低,这都直接影响了主营的文化产品的发展。

(3)现代化商务措施不足。围绕主营文化产品开展的相关经营措施尚显不足。首先以文化为核心的其他产品开发不足,社会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影视文化作品的开发利用十分缺乏;其次在目前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互联网及电子科技技术应用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是目前民俗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三对市场中消费者划分不明确,产品的宣传往往是一概而论的,由于正对性不强,目标主题不确定,从而使其产生的宣传效果不理想。

3 发展策略

(1)积极仿效、创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吸纳当前地方民俗文化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在附加服务、产品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地方辅行业及物质文化基础有所提升,以此来吸引消费及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创新。鼓励社会各界资源投资文化产品,并采用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发创新型产品,如戏曲、演出等实现多元化、生动化。

(2)改进宣传模式。有针对性的改良宣传方式,围绕民俗文化产品开展行之有效的商务活动,尤其是在前期宣传过程中的目标群体、区域划分及市场信息调研方面应当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性别、名族等特征的消费者,采用不同的宣传内容及宣传方式,并在文化产品营销过程中采用服务及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来规避不利效果。

(3)积极融资。广泛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一方面在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入政府投资,通过正式组织投资的方式提升此类行业发展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广泛吸引来自各界的民间投资,尤其是多样的化的投资方式,利用广泛的民间资源来不断丰富地方民俗文化产品的富含内容及产品种类,尤其是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附加产品和服务的支持程度。

综合来看,天水地区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存在着其本身的优势,但由于发展方式的受限,使得目前该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有效利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地方民俗产业健康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学术交流,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