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课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课建议

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全国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实践性教学趋势日益明朗。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因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面临着课时非常规萎缩和教学效果不佳的尴尬境地。教师们努力尝试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各种方式,来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没劲”的局面。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1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对大学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大学语文不过是一般的公共基础课,轻视此类课程,因而在课时、授课条件、教师待遇等方面与专业课都相差甚远。再加上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在教学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忽略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支撑与验证作用。其实大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语文知识的运用。

1.2 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语文水平偏低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为显著的就是高职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许多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都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他们错别字连篇,不擅言辞,缺乏基本的朗诵、辩论、言谈技巧,甚至一些最常用的简单的应用文体,也不能正确掌握书写格式。这就使得一部分语文课程不得不停留在听、说、读、写等传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大学语文变成了高四语文。但是,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大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如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写作、公关社交、语言表达等能力,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要求才是高职语文的任务。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与语文的实践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3 实践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创新意识淡薄

传统的大学语文学习环境固定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大多也还停留在“以老师为主体”的层面,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学习,显然这无益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学脱离了实践活动,学生获得的知识面必然十分狭小。许多大学语文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提问、讨论、辩论、多媒体教学等。诚然,这些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手段与方法仍是传统形式下的传统手段,缺乏新意。

1.4 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为独立篇目,教学内容不似专业课程有非常强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方面,只能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简单对应,无法像其他课程那样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再加上由于对课程的轻视,大学语文的不断受到挤压,内容一再压缩,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在极为有限的课时之内,既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又要安排丰富的实践内容,这是极为困难的,这就导致了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2.1 强化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认识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实践教学看作理论教学的补充,认为理论教学是主体,而实践教学是附庸。大学语文长期以来也一直以无足轻重的地位存在于高职课堂上。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高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现状,首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认识到大学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培养高职学生言语交际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给予课时保证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开展实践活动的条件。语文课也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而是学生思、议、做,老师听、导、评的双向互动,应该是渗透在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只有主观上转变了观念,才能从客观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发展。

2.2 拓展大学语文实践教学空间

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大学语文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在教室进行,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显然无益于语文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教学。突破课堂教学局限,丰富第二课堂,将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努力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突破,才是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改革之道。利用课程活动实践性原则,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突破刻板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搬到图书馆、文化现场,组织读书会、文学社团、参观考察等,积极开展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向社会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实行开放、体验式教学。

2.3 优化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内容

要达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要求,还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入改革。大学语文不能再按照知识自身逻辑来组织教学,而应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以社会需要以及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将其“加强工具性,注重人文性”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在教学中注重语文学习与专业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不同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来选择课程内容,将大学语文建成一个课程群,充分发挥为专业服务的特点。因此,高职语文更适合以专题内容为单元开展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增加教学容量、完成教学任务,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和理解空间,优化其知识结构。再配以专题训练来提高学生专项语文能力,将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生活、职业密切联系,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性,改变以往公共课一刀切,脱离学生实际的做法。

2.4 丰富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形式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强调能力本位,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职业能力,就要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除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去读、说、听、问、答,去讨论、辩论、质疑、思考,使学生的勇气和语言得到锻炼,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还应该包括课堂外的语文竞赛、社会实践、经典影视鉴赏、讲座、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课程的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形式的改革要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就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资源,延伸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空间。

2.5 创新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语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实践教学方法的采用要从实际出发,要改变长期以来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的状况。脱离学情追求理想化的教学,只会是曲高和寡。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应当尝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讨论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和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要突出学生主体,倡导体验参与,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各方面技能。

3 结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信息,让学生自我探究、自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新,实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能力整体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而成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不断地努力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工作和生活具有基础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如何增强大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与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

1大学语文课的现状

在大学期间,语文课程为选修课,有很多大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修课程,如果语文课堂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此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配合教师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但是,现阶段,大学语文课堂的现状面临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从每个层面来分析一下。

1.1关于大学生方面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的兴致并不高,甚至在语文课中出现逃课现象,他们认为:第一,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对语文知识的了解与认识程度比较深;第二,由于大学语文课是选修公共课,学校在管理上并无特别说明,上与不上都可。第三,教师的授课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大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缺乏想上语文课的动力。

1.2关于语文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学语文课堂与初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教师仅是在课堂上泛泛地传授语文内容,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学生在课堂上因缺乏兴趣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语文的动力。

1.3关于学校方面的问题

学校对安排语文课时的安排比较少,这也充分说明对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大学语文中所体现的内容过于重视形式,许多高校在学习语文时所用的授课教材并不一致,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水平也是良莠不一。

2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议

2.1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不光小初高需要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一样很有影响力,但是目前由于语文教学内容并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所以如何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的价值才是关键。因此,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一个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丰富的教师不仅可以带动语文课堂有效开展,还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学校要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整合教师队伍,全面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让教师更好地发挥出语文专业内容的水准,达到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2.2重视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当前大学语文课的授课状态并没有很好利用提问这一环节,所以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出来,就不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备课时设计出能增强课堂气氛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有思考价值,只有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才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对语文内容的兴趣,进而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的贯通,来达到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难易程度适中。不仅要结合语文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题目。如果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没有经过备课随意提问,难以掌控课堂问题的数量,如果问题比较多,比较难,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够,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问题比较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机会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致,以至于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抵触心理;最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满足所有学生。课堂提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只针对某几个学生,而是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思考与讨论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今后面向社会来讲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2.3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想象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必须讲究标准答案,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教师都讲求标准答案,这样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在面对情感、面对问题时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久而久之,会给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专注标准答案,要让学生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冒险,锻炼学生的自主发挥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目前,社会着重强调人性化,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师生关系如果融洽可以改变以往课堂的紧张气氛,使语文课堂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对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3结语

在新时期,大学语文课并没有得到社会很好的重视,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并不需要对时间过于束缚,主要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所以说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继宏,徐永.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的生命价值视角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实验稿课标”)已于2012年9月1正式实施,它理清了一些模糊的概念,提醒了广大大学语文教师:语文,应该这样教。

启示一:语文教什么――莫忘语文教学的根本:学国的语言文字运用

修订版新课标在对语文性质的表述别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认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它把“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这一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并反复强调这是实验稿所没有的。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不明,各高校对大学语文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有失偏颇的。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锁定在“学习汉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的语文目的。这样,才能留住语文的真,不至于使大学语文“改来改去,改得‘语文’尽失”。或许有人会说,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提升,因而重点应在提升学生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但笔者认为,提升学生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只是大学语文其中之一的目标,并且是高一级的目标;而让学生具有文从字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才是语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目标,并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目前大学生语文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姑且不说每年都让指导老师抓狂的毕业论文写作,就是在大型的比赛或招聘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2004年,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上,获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位外国留学生,让众多中国学生惭愧不已。2011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全国招聘工作中,笔试附加题改错字仅1%及格。所以,并不是说上了大学,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很多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亟待提升,这就是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学情。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弃谈语言,而奢谈“文化”“文学”“人文”,那就是忘了语文的根本,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启示二:语文怎样教――

(一)坚持语文学习的法宝:多读、多写、多积累

修订版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多读、多写、多积累”,这实际上是回归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特别强调诵读涵咏,熟读精思。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真理。当前大学生语文能力下降,论文辞不达意的现象极为普遍,书读得少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广州大学的王华老师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较少,因此阅读量也不多。在被调查的224名学生中,有1.3%的学生从来不讲课外阅读,17.1%的学生每月阅读量还不到1本,27.2%的学生每月的阅读量仅为1本,还有21.8%的学生是偶尔阅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阅读量都较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前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会逐年下降了。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当今大学生手机、电脑、兼职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不要说三日不读书,就是三月不读书者也大有人在。另外,大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像中小学语文那样规定一个学期要包含16课时的堂上作文课,大学语文极少的课时也不允许教学上这样做。由于缺乏“多写”的环境和老师课堂上的指导与督促,大部分大学生上了大学之后除了写写微博、发发微信就再也不动笔了,以致学年自我鉴定和毕业求职信都写不好,毕业论文就更不用说了。要改变大学生这种状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多读、多写、多积累是不可抛弃的语文学习的法宝,这是从古到今已经验证的真理,也是语文十年课改反思的结果。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在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上下点功夫,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这才是大语教学的康庄大道。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修订版新课标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笔者最近开展的一项题为“90后高职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就高职生这一对象而言,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阅读品位亟待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亟须得到老师的指导。在被调查的68名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只有2人完整地看完了四大古典名著,有55人了解名著的主要方式是看改编的电视剧或漫画书,有26人“很久没有看长篇小说了”。学生阅读的视野狭窄得可怜,他们除了对时下流行的一些非主流小说以及一些励志的、成功学的书籍有所涉猎之外,对其他作家、作品知之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两名同学在谈到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时触及到经典,如老舍、鲁迅,如《三国演义》。作为大学生来讲,这似乎不太正常。这种状况在中文专业学生群体里大有改观。中文专业学生喜欢的作家有:巴金、曹雪芹、莫泊桑、奥斯特洛夫斯基……喜欢的作品包括《红楼梦》、《白鹿原》、《莫泊桑短篇小说集》、《麦田的守望者》、《肖申克的救赎》等等。中文专业的学生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阅读的视野与品味相差如此巨大,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中文系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包括各阶段的文学史,通过老师的讲授以及自己翻阅教材,他们能不同程度地接触经典、了解经典,教师的讲授也可能引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因而在课外阅读时会有意地选择这些作品阅读。而非中文专业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只有本专业相关的一些知识,经典名著的阅读少有老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品位,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适时地指导,还可以面向全院多开设经典文学讲座,或利用博客撰写一些经典作品导读之类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接触经典,了解经典,读懂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乃至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都会有较大的帮助。

启示三:语文教学效果怎样评――增强教学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修订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改变过去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评价还要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照实验稿课标,我们可以看到修订版新课标“评价建议”的条理更加清晰,具体建议更加细化、指导性更强。修订版新课标强调了评价的作用,强调发挥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增强教学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一建议在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下,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发挥其实并不多,充其量也是“带着镣铐跳舞”。但修订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建议恰恰启发了我们:作为环境较为宽松,学校、任课教师可以做主的大学语文课程,其课程评价完全可以按修订版课标的评价建议来操作,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学生采取全面的、较为完善的评价。正如湖北经济学院彭书雄教授所言:“由于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少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大学语文更易于采用开放性、人性化的评价方式。”目前多数高校、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都较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较为单一,评价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评价的多样性、灵活性也得不到体现。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可以采取包括笔试以内的多种评价方式,如可以通过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课堂、小组活动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课堂讨论、平时作业、文章发表、写作比赛获奖、小组合作表现、与课程有关的一些社团活动等等都可以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比例可占总评的50%或更多,考试的次数也可以不止一次甚或可以不考。如湖北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的陈建华老师,他的学生如果在一个学期内能够熟练背诵100首唐诗(老师提供“必背100首唐诗篇目”),就可以免考语文。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还可以考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等等,评价的结果也更为公平,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莉萍:《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对话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召集人之一巢宗祺》[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增刊.

篇4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62-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全过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容纳环境物质和净化的场所。土壤学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对于高等农林教育来讲,土壤学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系列课程中关键的纽带,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如何积极开展土壤学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把土壤学的知识融会到本学科和本专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土壤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能动性。土壤学是林学、农学、环境和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概念多,理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运用照片、图表和动画这些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阐述抽象的理论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如在讲授矿物岩石、土壤结构和土壤分类与分布这些章节时,可以把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土壤结构的实物带进教室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也可把这些章节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土壤馆进行学习,更好的讲述土壤矿物、中国的“五色土”、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土壤剖面特征。

同时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使用“why”、“how”、“what”这样的语言,同时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和学生多一些互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述土壤有机质时先提问班上东北的同学,“与杨凌的v土相比,家乡的土壤颜色是深还是浅?”,学生的答案为家乡的土壤颜色比较深,我会紧接着问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课堂讲授。在讲授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将平时收集到的生产实践中有关土壤学的实际问题融入课堂,如苗木的立枯病与土壤质地、田间的水肥管理之间的关系,反过来,不同的森林植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如针叶林和阔叶林对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长期种植针叶林的土壤的pH值要低于长期种植阔叶林的土壤pH值[2]。在讲授土壤质量和土壤退化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学识土壤质量的概念、目前土壤退化的现状及结合学习的知识如何进行治理。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很认真的学习掌握。有的学生把学校周边出现的污染拍成VCR,讲述污染的来源、现状及目前的治理情况。结合土壤退化的现实案例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进行,如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良[3]。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1.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与考核。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掌握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和理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把理论和实验课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实验课总共是16学时,野外的实验包括: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土壤样品的采集。室内实验部分则利用野外部分采集的土壤进行处理,同时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容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养分的速测。根据实验结果和野外调查内容让学生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评价该地区土壤质量的好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完成大部分的内容,老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实习报告为主,根据学生在实习实验中的表现,给学生确定成绩。实践教学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过程中的规范性,主要考核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的规范性操作;二是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每个实习小组通过PPT形式介绍实习中主要剖面特征、分析土壤的肥力特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综合评定其试验成绩。

2.鼓励学生参加野外综合实习。为了更好的掌握植物学、林学、昆虫学、土壤学等内容,安排学生去学校的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进行综合实习。火地塘试验林场地处秦岭南坡宁陕县境内,位于北纬33°25′-33°29′,东径108°25′-108°30′,林场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8~10℃,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100~1300小时,无霜期170天。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暗棕壤和山地草甸土。森林覆盖率96.8%。全场活立木总蓄积量257113.8立方米。火地塘林区是秦岭山区生物种类的富集地之一,仅种子植物1026种,木本植物83科、206属、500多种,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5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羚牛、川金丝猴、豹和林麝;国家Ⅱ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种类8种:豺、黑熊、大灵猫、金猫、青鼬、水獭、鬣羚和斑羚。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科研、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收录的兽类19种,如草兔、红白鼯鼠、花面狸、野猪、黄鼬等。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如林猬、小麂、毛冠鹿等。同过综合实习把“崇尚科学、亲近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传输给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掌握。

三、关注土壤学科前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信息化时代要求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结合自己的科研,把新的理论和理念及时的带到课堂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在“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一方面主要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主观需要为指导,同时兼顾林业专业其他课程的安排,发挥“土壤学”作为林学专业基础课的核心地位。立足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把土壤学的最新理念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4]。应把目前土壤学研究的几大问题如土壤发育与土壤信息,土壤资源和土壤质量演变,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壤分子生物学与蛋白组学,土壤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土壤污染过程、控制修复和风险管理[5]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把前沿性的研究传播给大家,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有关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这些部分可以做成专题。在讲述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等章节时,可以结合目前的气候变化,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土壤有机质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土壤(在1m深度内)有机碳库储量约达1500Pg,另含有超过1000Pg的无机碳库[6],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中具有关键影响。通过目前农业生产中的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大限度的固定到土壤中。让学生认识到增加土壤有机质不仅对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同时在减缓气候变化这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氮肥这一章来说,我国氮肥的消耗量占世界的1/3[7],过量的氮肥施用和低下的作物利用率造成了氮肥的面源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中国三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2%[8]。氮素化肥的生产是温室气体,尤其是N2O排放大户[9]。如何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减少氮肥的损失是本学科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技能,以及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能力,并结合科研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思想更新到教学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曾曙才,刘辉.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2-64.

[2]林伯群.森林土壤学中几个重要问题及其现状[J].土壤通报,1963,(3):47-49.

[3]王闰平,高志强,苗果园,张国红.黄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资源条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3):43-44.

[4]陈立新,朱永林,乔璐.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4):112-114.

[5]赵其国,滕应.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新进展[J].土壤,2013,45(1):1-7.

篇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大学生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为切入点,提出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效果的四点建议:以案例讨论教学为主,理论讲授为辅;以专题教学为主,完善、优化任课老师的专业结构;重视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氛围;适当增加安全演练的次数,增强学生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

安全教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安全教育,为我国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今,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安全事故不断被爆出。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下足了劲儿,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本领,努力为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1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1.1 案例教学比重低

虽然网络给大学生了解外面的社会提供了便利,但是,实质上,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非常少,在与陌生人交流、交往方面经验更少。因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更多的案例,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1]而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安全教育课教学中,由于学时有限,安全教育的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比例不平衡。具体来说,案例教学较少,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危机感不足。

1.2 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不深入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有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社交安全、防灾避险。[2]但是,各高校担任安全教育课的基本是辅导员以及学校其他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专业构成很复杂,有思想政治专业的,有英语专业的,有汉语专业的,有管理类专业的,甚至有化工类专业的。由于辅导员本身专业的限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培训,因而,辅导员教学并无法满足那些专业要求较高的安全教育。

1.3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

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一般安排在大一,即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年。这一年,大学生的学习模式还深受高中学习模式的影响,课堂学习以听为主,很少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再加上他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重视低,所以,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上课心态基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打着上安全教育课的旗号,学习其他知识或者干脆不听课,坐等下课。另外,任课老师在教学安全方面的积累较少,教学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互动较少,这也是导致师生互动较少的重要原因。

1.4 第二课堂开拓不足

大一学生已经成年,生理与心理已经渐趋成熟,为人处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是相对较强的。在安全意识与安全教育这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具备了良好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辨别危险因素的能力与意识、一定的自救与他救意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很大部分大学生缺少一定的演练,导致他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能立即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行为反应过慢,不利于在第一时间排除危险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大学生,连最基本的安全设备的使用都没有完全掌握,比如灭火器、安全锤的使用等。而面对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以及相关的技能,都是在课堂上无法用理论讲授来让学生完全掌握的,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演练才能熟练地掌握、正确运用。

2 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效果的建议

2.1 以案例讨论为主,理论讲授为辅

在大学生安全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讨论法进行教学,是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3]案例教学讲究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恰当的植入、分析,最终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而案例恰当的植入,意味着不同的专题要采集不同的案例。案例的采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案例采集过程中,必须注意案例的类型、层次与多样性。案例的类型广、层次多、才能尽可能地通过教师的讲授,把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归结与讲解,以让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更快速地作出正确的反应,脱离危险。

案例法的使用,其中涉及到一块很重要的内容,即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的有序的讨论。讨论是学生将教师所授内容进行内化而必经的一个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强化教师所授的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学生本人的思考,把知识与自我的认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学生自己全新的安全观、技能观。其实,这就是案例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念进行内化而成为自身的理论、意识、行为规范的过程。

2.2 以专题教学为主,完善、优化任课老师的专业结构

目前高校安全课课程教学任务从始到终都是由一位固定的教师来完成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善长国防安全教育,有的教师善长消防安全教育,有的教师善长食品安全教育,有的老师善长网络安全教育等等。由于不同的教师善长的内容不同,导致有些教师在讲授自己不熟悉、不善长的内容时,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氛围不高。因此,最佳的方法便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的专题教学任务、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专题教学,就要求,在排课时,根据每个任课教师的特长或者专业,安排相关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于优化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结构是非常有益处的。

2.3 重视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历来都是教师在课堂不间断地讲授知识,学生不间断地作笔记。但是,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现代课堂教学纯理论讲授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回了。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起学生的互动意愿。就安全教育课来讲,主要是多提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有利于启示学生的反思的互动例子,从而激起学生互动的意愿,刺激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行为反应。另一方面,重视课堂互动,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前,教师应该督促学生提前预习,交收集相关的信息,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互动时使用。学生对自我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学习形象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害怕说错话,那么,在课堂互动中就不积极、不主动,导致班级课堂互动受到影响。

2.4 适当增加安全演练的次数,增强学生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安全演练,本质是实践教学。演练,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场反应的以及刺激他们迅速作出判断并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但是,由于学校的设施、设备、场地、人员等方面的配套有限,演练的场次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应该与学校周边的相关部门联合,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安全教育演练场次受限的问题,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探讨更多可操作性的经验、技巧,少走弯路。

增加演练的场次,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即在演练过程中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问题。由于演练活动不是纯粹的纸上谈兵,演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演练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由于学生不熟悉,在操作中也可能发生不安全的事件。此外,由于学生所接受的演练活动有限,因此,在演练中,学生的纪律问题也可能影响到演练安全。比如,在开展消防演练活动过程中,如果演练现场突然烟雾不受控制,那么,在可视性不强的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产生慌乱、紧张的心态而发生踩踏事件,伤亡事件。在演练过程中,演练相关部分及负责人必须排除各种伤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问题与隐患,保障演练活动有序开展。

安全教育问题,是伴随学生一生的问题,在促进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提高的同时,我们应该也要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安全教育不仅在课堂,也在平时。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体现在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场所中,尤其是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应当把安全教育的元素融入班会活动中,多形式、多途径、创新性地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掌握较强的安全本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参考文献

[1]梁姗姗.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失及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2]莫锦荣.大学生安全教育[M].2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7.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篇7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垫脚石,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基础。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却面临着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大多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适量增加实践课时,缩减理论课时。大学语文成为了被缩减的对象,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大多数专业选择砍掉大学语文,尤其是理工类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意义,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所以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一门非中文专业应该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些专业不开设或不再开设大学语文,甚至一些独立学院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但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王蒙在其《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演讲中提到:“语言的功能实在太大了”。王蒙在此提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就是语言是否创造了人?语言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界限,是文明是否发达的界限。所以学好语言,应用语言不光具有表意和交流的作用,它还有帮助学生产生思想、推动思想的作用。除此以外,对于文学的研究一般是从语言现象开始的,进而渗透到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层面。大学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分析这些文章作品,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面对独立学院中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上来改善及解决这一问题。

2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师既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对教授方法的意见。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文学欣赏,理论性知识的把握,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继而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几点思考,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2.1渗透式双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自信度不高。针对这类学生群体,要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知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与高中语文要有所区分,大学语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逐渐延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知识结构。要达到以上效果,首先要使学生与教师思维互换,充分利用双向思维。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改教学方式。另外,设置学生模拟课堂环节,学生会产生参与感,对学习内容产生重视感,在准备环节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对大学语文的知识进行渗透式引导。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科交叉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最终实现科技整合。社会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主要趋势,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教授大学语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学与其他学科比较研究的相关课程,如电子科技大学公开课,文学与科学:英美文学作品新读;南昌大学的现代汉语与社会生活;以及杨振宁、莫言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等等。这些课程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又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对卢纶《塞下曲》的不同角度理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诗动静结合,唯美展现了唐代边塞场景。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质疑:“北方大学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讲解,学生在接受大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转换思维看待问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所学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2.2应用型教学内容提高大学语文实用性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变革;创新;针对性;丰富性;审美性

“从一个象形人变成一个拼音人”这是2008年7月25日腾讯新闻网的标题,文中指出教育界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汉语,造成多数中国人“把汉语看作离婚的前妻”。在外来文化侵袭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一个象形人变成一个拼音人”。多年来,社会现状造成了大学语文内外堪忧的局势,教育系统的不重视,学生的不以为然,作为非人文社科专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显然成为了“非主流”的学科。

一、《大学语文》现存于医学院校的现状

1.医学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较低

医学院校学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性与普通院校存在巨大差异,学院对于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必然缺乏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重视程度,从理论上为忽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给出了一个完满的解释。《大学语文》现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存在于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目前大多只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一个学期,普遍仅有30个左右的课时、两个学分。相较于同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英语课而言可谓是凤毛麟角,原因在于语文课缺乏思政课的官方地位,也没有英语等级考试那样的市场推动力。

2.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学术性强、脱离医学生的需求

五年的医学修行重在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潜移默化中固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而大学语文教育在他们的求学生涯中已然被定位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性学科,可有可无。[2]目前,大多大学语文教师授课时往往延续求学时专业课的授课形式与方法,“你看我说、你听我讲、自行消化”,首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加之大学授课与中小学授课存在差异性,学生一时间难以招架快节奏、大信息量的植入,玩手机、聊天等显现出现便不足为奇。其次,授课内容学术性强,教师受到学时限制教学内容仍然没能逃脱文选框架,侧重于选择中国古典文学名篇展开深入讲解及研究,课堂上讲读一部名篇、详尽梳理一下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脉络,将各方对其的研究成果展示于众,最后思考几个文学问题,以中文专业特有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一味强调学术的专业性,忽略了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和作者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无法满足学生追求时代性、创新性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其对大学语文的求知欲,造成了学生对非专业理论课有实际之用就上,无实际之用就逃的现状.[3]再者,授课内容脱离学生需求,医学院校学生理科生居多,相对而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来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迫切的希望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能够马上拿来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而非为了纯粹学术性的学习,所以对于医学生而言实践性、可操作性才是他们最关注的,这同医学院校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模式是相辅相成的。

二、医用《大学语文》的变革与创新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目标应围绕其专业性开展具有医学特色的语文课,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准确表达自我见解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医学文化,增强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1.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针对性

首先,选取针对医用的语文教材,医用大学语文既然是专业背景下的语文,就不可避免而且应该积极主动与专业相结合,主动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更直接、更明确的为专业服务。[5]目前,医学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多是适合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各类学生的通用读本,尽管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特色,但是存在缺乏针对性、不能兼顾专业特点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点,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外医学典章,加入一些医学论文写作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文化素养和医用写作能力。再次,开创特色课程,教学中选取古今中外精美名篇为载体,通过富有典范性的选文结合当下热门话题例如:医患沟通,准确把握经典性与时代性,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艺术,培养学生人文医学职业技能中的沟通交流能力。

2.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丰富性

其一,课堂内容尽可能做到信息量大、涵盖面广、题材广泛。中国跨入21世纪后,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的公用性增多,文字性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逐渐消退,基本的文学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多领域的涉猎,以此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扩宽学生眼界。其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突出培养学生运用能力。课程考核中加入30%实践成绩,设置相应的竞赛机制,将各大班分列出人数相等的小组,以小组成绩决定个人成绩,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课比赛、征文、诗歌朗诵、即兴演讲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及综合素质。

篇9

【关键词】高职语文;困惑;教改实践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明确提出,要“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也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职业教育要从职业出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最新提法。

培养高端技能型职业人才,归根结底要落实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胜任该项工作以及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它是完成某种任务或胜任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职业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人的发展和创造,个体的职业能力越强,各种能力越是综合发展,就越能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就越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和业绩,越能给个人带来职业成就感。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放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各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上,在教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首先是如何为高职语文课程定位的问题。

对高职语文的定位,专家和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认识上存在着极大分歧:有的学者坚持人文性和审美性,有的学者坚持应用性、实用性。

前者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高职语文的社会价值,他们主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认为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写作水平低下,如果只重视专业素质教育,欠缺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单面人”、“工具人”。这多少为语文教学的生存找到了一些依据,但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我们的教育行政各级机构还没有相关的政策或指导性文件来指导和保证高职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

后者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探讨语文的实用价值,他们主张语文课作为基础文化课应为专业服务,认为语文课应以实用写作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事实上这已经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了,很多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专业的教育目标,所有的课程均是按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或者说是按照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模块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高职院校开设“语文”或“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处,语文课直接改为“实用语文”课或“应用文写作”课,直接按照写作任务进行模块教学。

其次是语文课程的开设和教材体系如何构建的问题。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语文课程定位不统一,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也很复杂。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中该不该开设,该承担什么任务,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般文科类的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总课时数在60-80课时,每周4课时。工科类的高职院校重视职业能力,一般开设“实用语文”课或“应用文写作”课,课时数则多少不一:有的工科院校语文课程已经被边缘化了,语文课程的开设随意性很大,成为专业课程课时补缺的课,专业课程少语文课时就多,课时数在60课时左右,专业课程多语文课时就少,课时数在30课时左右,有的学校干脆就没有语文课。

语文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编写体系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很多院校使用的是自编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有的按照文学发展脉络的线索构建教材体系,有的以选篇为主要构建方式,有的用人文主题组成单元,有的分阅读、口语、应用文写作模块,有的依应用文体裁分类……

语文课程定位不确定,课程体系混乱,语文教改就没有固定的方向。目前高职语文课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是比较盲目的,零碎的,不系统的,个人行为或者以校为单位的几个人行为,没有形成合力,也没能达到专家或院校一致的认可。如果能够统一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语文教改的步伐也许会迈得更稳、更快,达到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效果。

第三,介绍我校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我们学院高职语文课程的名称原来叫“实用语文”,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共计30课时左右。现在改为“大学语文”,工科专业32课时,艺术专业和经管专业60课时。学校给语文课的定位是: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在加强高职语文课程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主导思想指导下,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和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调研、分析。

(2)参照行业、岗位用人标准和要求,结合我院学生所学专业研究并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课程体系,优化了课程内容,设计了教学方案。

(3)根据调研结果和教改方案,按照学制和专业分别制订了六个课标。它们是三年制高职工科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三年制艺术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三年制经管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五年制高职工科艺术类“阅读与写作1-4”课程标准、五年制高职经管类“阅读与写作1-4”课程标准和五年制高职经管类“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4)确立了为专业服务的教学模式。内容上,对每一个教学单元,我们从学习内容、学习标准、学习建议、对学生评价、教学建议、课时数六个维度做了具体要求,所选范文或范例尽量与我们学院的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教学上,我们设计了“知识理论+练习实践+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融入练习实践过程中,从而实现高职语文教学目标。

篇10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职教育 定位 创新

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该课程地位已经从原来的中心被挤向了边缘,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那么,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呢?

一、重塑学科定位

高职院校和许多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一样,主要是为语文基础差的理工科学生补课,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层面,即工具性上。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大学生在中学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学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谈何容易?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太准确。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要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

显然,我们要赋予大学语文应有的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高校应该把大学语文从“工具教育”的沉疴中解放出来,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充分考虑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注重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所学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正如教育部所建议的,高校理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使其回归“母语教育守望者”的角色。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社会文化已发生了重大转型。西方大众流行文化进入中国,并且从后台走向前台,极大地挤占了中国精英文学和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学语文应顺应这一变化,大胆更新教学内容。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更新教学内容?从教材方面来说,高职语文教材应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结合。高职语文教材应更注重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使高职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同时,提高文学修养。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相比,在层次上应相对降低,弱化理性思辨的内容,突出其实用性价值,如强化读、写、说的功能,增加实践性材料,等等。

三、创新教学方法

多年来,有不少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团队+专业精神;南开大学:网络条件下的交互学习;黑龙江大学:专家讲坛、 教师精讲、读书报告三结合;湛江师范学院:教学、研究、创新一体化等;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高职语文教学借鉴。但是,职业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有其特殊性,高职学生主要来自中专、职高、普通高中和技校,从总体上讲,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消化力明显薄弱一些,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都有一定差距。不少学生语文能力欠缺,实用文体写作格式不清,用语不准确;课外阅读量不够,中外名著知之甚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含糊不清等等。但他们又用普通大学的标准来审视各门功课的教学,期望语文教师带来些与高中、中专、职高等不同的东西,期望能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开阔视野,提高语文能力,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语文在自身成才中的作用。特别是高职语文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迫切希望丰富和发展自己,然而连读文学著作都不知从何读起。针对这样的学生,高职语文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对象的特殊性,把握好兴趣、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科的深浅度、难易度。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语文教学的方法。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弥补汉语言基础知识的不足。高职语文应强调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即把高职语文的重点放在语言的运用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还可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在交际中学习、捕捉、筛选和加工语言,在生活中了解和吸收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化,以此来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第一,教师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如今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完全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逐篇讲解,而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把教学任务分成若干专题,紧密围绕一个中心观念或学生的切身实际,以文学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为底衬,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二,适当增加讨论研究课。允许学生说“不”,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特别要肯定那些敢于提出与教师相异的观点的同学,然后带领全班一起共同研究,寻求正确结论。平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使之介入课堂。

3.重视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高职语文课的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高职语文课要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能力本位需要通过必要的考核来检测、督促和鼓励。

根据大纲“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加强过程考核,如听课笔记、读书笔记的考核等,平时考核占70%。这种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作法,有利于克服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弊病。无论是过程性考核还是终结性考核,都要以能力考核为主,加强说、写、独立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核。一般来讲,在以往的能力考核中是重写轻说,在高职语文考核改革中,应适当提高“说”的考核比例,对课堂上的讲演、讨论、分角色口语表演等积极性、创造性和认真程度都进行打分,以提高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考核重点转移到能力上,辅之以必要的宣传教育,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会逐步迁移到能力的提高,并成为追求的目标。

当然,提高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