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篇1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引言

固定资产通常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在15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1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1]。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机械及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很多医院的固定资产与20年前相比,基本上的成几倍的增加,如何管理好这些固定资产,对于很多医院来说是一个难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医院自身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则医院日常工作可以有条不紊且高效的展开,否则,医院的日常工作将会陷入困境。当前,我国各地区都充分意识到了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很多医院也在自身固定资产管理上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发展是一个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这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医院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持及发展建议。

二、目前我国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有些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医院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不太重视,在工作的认识上面存在一定的误区,自身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及意义,再加上这些人员年龄大小不一及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了这些人员的素质并不是很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些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只是按照国家的要求设立相关的岗位,但是在岗位人员的录用上面,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再加上医院平时疏于对这部分人员的考核培训,从而就导致了这一部分人员在知识储备上面较差,知识面较窄,进而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

(二)缺乏有效的评价及监督机制

我国有一部分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医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多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上面还没有出台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较为细化的评价体系,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做得非常好,同时也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医院的日常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有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上面比较随意,很多工作都不亲力亲为,靠主观去判断,给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医院在实际的过程中,对这两类工作人员都一样对待,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这样就会打消那些在工作上面做的比较好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在具体的监督上面,虽然各地区卫生局及医院成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但是很多时候在具体的监督上面,都没有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例如,位于我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家二甲医院,由于平时不太重视医院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其招聘的相关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片混乱,曾一度以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好而被市政府要求关门整顿。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环境较差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从而就导致了我国各地区医院具体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时,很难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很多条例上面,都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化,在加上目前基本上没有一家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可以作为标杆来进行推广,这就导致了我国政府部门出台想相关细则基本上是没有办法来检验的。在加上我国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医院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相关制度的运行环境较差,从而就导致了有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较差。

三、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第一,要统一思想,主要就是要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报一些典型的不好的案例,使他们找找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第二,医院相关部门领导要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小事抓起,从日常行为上管起,同时要经常与他们进行真心的沟通,使他们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及生活习惯。

其次,要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保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这就需要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有突出的工作能力。为了培养他们工作能力,我们的医院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要要求相关人员要脚踏实地,求实务新,同时,要积极开展新的培训模式,即以集中培训为主,以内外教育为辅,医院要请一些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医院授课,同时,医院也要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医院去学习交流。

同时,医院相关领导要积极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学成才,鼓励他们要增长知识面,大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开展岗位互换互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及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他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锻炼。

最后,就是医院要积极引进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一,就是要从国外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使得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与国外的先进的模式线接轨。第二,就要从社会上面招聘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相关人才。第三,就是要与本地区相关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面一定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度,引进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及考核体系

为了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及考核体系,首先我们的医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相关部门领导要积极落实两个一。一是一人一本工作日志,即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每天要按时登记自己的工作日志,并将相关的工作记录到里面。二是一月一总结,相关领导要对每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次,就是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证这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规范性,从而可以对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及科学的评价。在具体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面,要合理,从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指标,例如,思想政治表现,管理能力,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等,只有评价指标健全合理了,医院才能更好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价。同时,相关部门领导要及时对评价指标进行更新,对不合理的且没有实践代表性的指标要及时的废除,对于需要改进的指标要及时改进,从而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及实际可操作性。这样一来,就会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价,医院根据评价的好坏,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奖励,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三)优化运行环境,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我国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运行的环境,其次,在体制建设上面,由于各地区各医院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我国政府部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面很难出台一些具体的执行细则,所以我国各地区医院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各地区各医院建立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要与本地区各大医院及卫生部门进行商量,然后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次,医院领导及当地卫生部门要定期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考核,找出不好的地方,然后与相关部门及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探讨,从而完善已建立的制度。例如,位于华中地区的三甲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通过与武汉同济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及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交流研究,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一体制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医院日常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结论

医院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维持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运行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积极发展的好坏。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促进医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篇2

以较小的力量获得较大效果的现象成为杠杆作用。财务管理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作用产生于固定费用的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计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价值摊销额、固定的办公费用等,但不包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方面的费用),形成经营风险。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的固定费用(如债券利息、优先股股利等),形成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没有固定费用的存在就无所谓杠杆作用。

为达到企业总风险程度不变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来降低经营风险(可采取减少固定成本或扩大销售的方法),而同时适当提高负债比例来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增加企业收益。虽然这样做会使财务风险提高,但如果经营风险的降低能够抵消财务风险提高的影响,则仍将使企业总风险下降。于是,就会产生企业总风险不变(甚至下降)而企业总收益提高的好现象。

经营杠杆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关系如下:

由此可见,通过控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作为企业经营杠杆系数的调整机制,在经营杠杆作用最大时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即在此时固定费用最大化能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这就是企业按照不同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应考虑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企业获利能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动状况、纳税义务的考虑、资本保全与技术更新的考虑、会计信息的稳定性等因素。

企业计提资产的折旧方法,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回收时间和某一时期的经济效益,折旧的提取对企业筹资和现金流量、对企业投资、对利润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来讲意义更是重大。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资产较分散,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网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在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如何做好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上都能做到账卡相符,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要经常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全面清点一次,保证账、卡、物相符,但是事实上电网企业的资产量大,分布广,很难做到定期的盘点。同时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财务不能及时反映资产的各种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财务帐面资产信息的准确性是值得推敲的。由此可见,就目前状况来说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总的看来无外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领导重视不够。领导重视的是企业直接的效益和安全生产状况,其考核

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购电量、公司经营电网线损率、售电量等。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一直以来公司对固定资产更重要的要求是使用价值上的,即只要电网能够安全地输送电能,因而就比较容易忽视对固定资产经济价值的管理。

原因之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相对滞后。要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首先要保证各部门在管理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物料领用的申请到发料、建卡、财务入帐,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资产管理是各个部门互动的管理,对企业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财务部门应作为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生技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关科室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作为具体保管部门。而我们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显存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即存在多头管理又有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没有并轨,因此要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到制度先行,有必要在管理制度上保证资产的日常管理。

原因之三:部分资产的产权问题。部分地区的10KV线路资产产权复杂,农电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条线路既有地方所属,又有农网改造中投入,还有用户投资形成,这对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多的不便和难度。也有一些城市的用户工程产权没移交,供电公司却承担了运行维护以及相应的安全责任。根据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于此类用户工程,企业入帐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因为对电网企业而言,税是现钱,资产固有即存在,这就意味着要用一笔“活资金”去换“死资产”,从财务上来看这么一笔交易对企业而言是不经济的,但事实上该资产本身又确实已经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由此导致用户工程不能及时移交、入帐,这也为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埋下了弊病。

改进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改变观念,重视管理。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应努力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把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作为建立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必须保证企业有关资产及财务指标的统一、真实、完整、可靠和准确。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绩效评价于固定资产管理挂钩的体系,建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系统的资产管理体制。针对供电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各自为政,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现象,打破条块分割,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意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并举,建立健全公司总部、分公司、班组三级的资产管理体系,并严格制定考核和奖惩制度。还要注意加强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协调,建立起资产管理信息传递及时、工作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建立资产管理的网络,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以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清产核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清产核资的成果,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今后电网企业实行新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又兼顾企业特性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约束机制,并加以认真实施,继续深化资产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适应今后电网企业发展的新形式。

具体来看,首先,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机制。其次,应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以资本管理为突破口,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企业资本投入、运营、收益管理,企业资本保值增值、评价考核等。为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告格式,统一了对不同行业的监管,对企业接受资产的捐赠等加强管理,从而达到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再次,应加强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财物,使账外资产及时入账;再如切实做好企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纠正和制止侵害企业资产的行为,清理出那些长期脱离管理的企业资产

强化对资产的核算、监督和审查,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财务部门担负着对电力资产核算、监督和管理的重任。首先要强化对自己的要求,对新建资产要确保及时准确入帐,并正确计提折旧。对久拖未决的工程项目要督促有关方面及时编制决算。对随意处置电力资产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令其补偿损失。对该报废的电力资产及时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废。对未在资产目录中列出的新设备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积极探讨对策。同时财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使用保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结合ERP上线,展望上海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景

随着2003年国资委的设立,一整套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随之得以建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上海市电力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地提出了“实施ERP工程,构建精品电网”的宏伟计划,将公司各个业务模块集大成于一体,旨在灵活地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大大提升了电网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可以预见,ERP工程的成功实施也必将会使电力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它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手段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和职责,实现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并轨,从而旨在通过自动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自行监控固定资产(比如重型机械)和商品(比如零件和原材料),并与会计系统和后勤系统相集成,使它能提供大量的功能,最佳化地用以控制和使用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ERP项目的核心环节,它所倡导的管理模式的确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实现资产变动管理与流程控制,加强动态监督(管资产);

通过实现跨部门流程处理,强调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监控。系统根据预设业务流程,实现资产变动信息的自动记录与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共享,达到数据规范准确的目的,并能对全公司资产的分布提供及时的掌控、分析与统计,强调对资产的统一调度和配置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降低生产成本(管人);

通过建立一整套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资产的使用者,实施严密的资产控制与监管,达到防止资产流失,杜绝产生帐外资产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控制资产的使用成本,提高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加强内控机制,分清工作责任,使得管理及时、有效(管事);

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设计,使得资产管理不再只是部门级事务,实现跨部门的过程处理,有利于分清工作中的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与信息的及时、完整、有效,将对资产管理落实为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打好基础。

五、总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为确保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作为电网企业来说,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又是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有必要实行资产化经营,在盘活存量,用活增量的基础上,使企业资产高效益、低成本运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ERP过程的正式上线运行和业务流程的不断整合,相信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围绕国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目标,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抓管理、出效益,逐步适应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向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摘要]

资产是企业效益产生的源泉,资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作为国际化的电网企业,有必要实行资产经营,力求资产运营上的高效益、低成本。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办事,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注重价值形态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的

篇3

在中国的金融机构版图中,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负责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是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搞活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方面在自身不断提高管理运营能力的时候,也开始感受到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好的竞争实力是农村信用社立足于农村市场的基石。农村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是其竞争力的一大体现,因为在农村金融中,农民普遍的金融知识并不丰富,农村金融的可得性比较低,开设更接近市场的分支机构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个有力途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固定资产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是指因为信用合作社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包括存取款服务、信贷服务、咨询服务等管理经营活动而持有的,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会创造相关的可以流入信用合作社的经济利益。从具体种类来讲,农村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包括营业网点的房屋、电脑软硬件等电子设备、保险柜、验钞机等机器设备。在剔除信贷资产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占比最大。细分开来,在信用合作社的固定资产中,房屋类固定资产占比最大,其次是网络信息设备和车辆等类固定资产。这三类固定资产对一般的银行而言都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对在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更高的农村市场的经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更是如此。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明确管理分工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明确管理分工是管理固定资产的重要基石。实现权责明确,将固定资产分类与对应的管理人员挂钩,实现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有对应的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保证管理的高效,也可以保证追责的成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分工,在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流失是很常见的事情。明确分工也是建立考核业绩的一个基础,明确不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或者消耗程度对应的管理人员,便于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业绩的考评。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实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战略目标的发展下,用预算的方法将资源进行管理,对信用合作社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推动其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比如,信用合作社的固定资产购买不能仅凭个别部门的需求就随意添置,应该根据预算管理的方法,在前一年末进行申请并提供充足的申请理由,然后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然后在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核准。这样可以使得固定资产的增量得到控制,存量有明确的认识,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会计控制

会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固定资产清点完全,每年的折旧和意外损耗有明确的记录,账目准确。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充足的信息基础。同时,也要对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人员会计人员出现绩效考评,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立刻启动追责,避免内部会计人员侵蚀信用合作社的利益。

(四)信息技术控制

信息技术控制是指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管理流程,减少人为的误差,同时可以降低人员成本。比如,对于运输车辆的情况,可以通过安装物联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车辆的损耗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也可以利用远程操控系统,核查是否出现内部人员私自驾驶用于私人利益。对于验钞机等一些易损耗的固定资产,使用编码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

(五)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包括上级机构比如银监会或者省一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工作组对下一级信用合作社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及自身的自我检查。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放松。这是从外部力量上来监督控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行为和责任。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会计信息不准确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着账目之间互相矛盾、账实不符的现象。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会计核算出现差错,即对已经处置的固定资产未做相应的账务处理;第二个是利用部门虚列财务开支发票,绕过审批私自购建固定资产,逃避监管而没有入账。固定资产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使信用合作社管理部门不能充分掌握合作社的固定资产的信息,导致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失

当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下对固定资产的购入有比较严格的审批制度,需要预算管理和上级领导审批等流程,但是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却疏于管理。对于很多固定资产没有实施分工管理,而是放在同一的仓库中,以供各部门进行使用。这种是便捷部门对物资的使用,但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是很大的打击,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出现去年购置的设备,今年还需要重复购置,原因就在于固定资产的消耗率太高,管理混乱。

(三)固定资产闲置问题比较严重

信用合作社的闲置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地产和电子设备。由于经营的重点的变化或者业务变化的需要,信用合作社的网点搬迁是常见的事情,但是房产的空置问题却出现了。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一些迁走了的网点常年闲置,既没有出租也没有出售。这是对信用合作社的资源的浪费。还有目前电子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信用合作社为了适应外部竞争环境而经常购置电子设备,这就导致了一部分过去购置的电子设备在信用合作社内部的淘汰。但是这一部门电子设备往往出现闲置在库房里或者为内部员工拿走私用,这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管理检查力度不够

在过去的管理中,因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直是中国金融机构的弱者,管理机构对它是保护大于监督,管理要求不严格,相较于银行管理更为粗线条。这就导致,对固定资产核查的忽视,出现了很多问题。在银监会和省一级的信用合作社的一些规定,下一级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没有严格执行,比如账物分管原则,这就导致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的总账目与明细账目不符合的现象。

四、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一)会计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应对

会计信息不准确问题建立一套完备的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录入体系,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入库、使用和日常核查信息统一录入一个平台。将日常的检查的结果与账目信息进行季度性汇总对比,防止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账目不清。对固定资产实行电子监督,比如二维码制度,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在用的固定资产都是二维码的,使用权限需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这样整个信用合作社就可以清晰的指导所有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部门分布状况,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准确。

(二)明确分工和预算管理应对固定

资产日常管理缺失问题明确所有购入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对每个部门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数量进行预算管理,超出一定限额需要申请,年度考评责任落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身上。具体的考评条款,包括使用率和损耗率,过低的损耗率与明年的预算管理相挂钩;而过高的损耗率则与管理员的绩效相挂钩。通过明确分工和预算管理来降低信用合作社总体保有的固定资产数量,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明确分工和信息技术控制应对

固定资产闲置问题比较严重问题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比如对每一级的信用合作社的房屋租赁和购买责任单独列出,赋予某个部门相应的管理权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管控比如车辆和电脑设备的使用情况。这样做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实时监控,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落在对应的监管部门肩上,通过对部门的考评,来提高整个信息合作社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提高监督检查应对固定资产管

篇4

(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药材分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规模的扩张,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正在面临巨大的变革,这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总结了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之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优化企业的资产使用情况。

关键词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77-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秦峰,(1978-),男,江苏常州人,会计主管,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药经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引言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息息相关,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成为优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在具体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有必要为加强其管理与核算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风险意识与管理责任,执行力度较弱

长期以来,我国的多数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对现代管理理念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和风险意识十分薄弱,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企业单纯地认为只要做好生产和销售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反而忽视了对于资产的购置和处置决策以及日常管理,部分企业在没有进行科学的预算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就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这就造成了资产的闲置、重复和浪费,甚至有些企业会存在采购人员大量收取回扣的现象,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则会造成资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及时某些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但员工并不严格执行规章,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必要的监督,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最终流于形式。

(二)手续和制度不完善,管理核算方式落后

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忽视,许多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手续和制度也不甚完善,管理和核算方式也十分陈旧,并不能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的步伐。首先,固定资产的相关人员没有进行正确的资产划分以及费用的确认和登记,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存在严重不符。其次,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日产管理和使用以及资产的处置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批与登记手续,不同部门之间的资产调配也没有履行相关的手续,一旦发生资产损坏或丢失,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最后,许多企业没有按照全员性和全面性的原则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导致其日后责任追究的困难;没有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导致资产的配置效率低。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闲置和流失严重

我国的多数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并不规范,资产的增减业务以及这就和处置较为随意,账务处理不够及时和准确,导致企业的账实脱节严重,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既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也不利于报表的使用着的决策。同时,多数企业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没有定期对企业的资产的数量、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盘点和对账,有些企业构建的办公楼等一直挂在“在建工程”账户而没有进行合理的转入,对于资产的维修费用也没有按照合理的标准进行入账,资产盘盈、盘亏、毁损和报废等都没有进行及时的入账核销,更没有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企业的资产出借等也并没有进行核准,私设小金库现象严重,这就为企业的资产流失提供了巨大的风险敞口,资产闲置和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四)资产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的加快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也不断提高,而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的财会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高。一方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包括采购人员和资产的日常保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强,其管理观念有随着企业的管理企业和管理观念的进步而发生变革,资产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企业的财会人员素质不够高,财务知识框架落后,对固定资产核算的专业判断能力低下,难以合理确认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折旧费用及相关明细科目,对于资产的分类和统计也不够准确。有些小企业干脆外聘财会人员代账,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意识、明确责任,加大执行力度

企业要想加强其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首先应当从思想上改变,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摒弃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增强风险管理和成本意识,对于资产的购置和处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提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及个人的责任,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和执行,及时解决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变过去混乱的管理风格;要改变过去重购置、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的观念,合理分配企业的资源,科学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严格监督各项资产活动的执行情况并进行严格的奖惩,提高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和风险观念以及执行企业相关章程的责任感。同时,企业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作为工作的考核指标之一,以激励员工执行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的固定资产逐渐走向规范化。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执行程序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强化其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重要保障,企业有必要完善其管理制度,并加强和优化其内部控制设计,保证企业的各项执行程序的规范有序。首先,企业应当对建筑工程及需要安装的固定自查执行严格的审核和验收,并在日常使用中严格划分企业固定资产维修和损坏的标准,以避免对应当报废的资产进行不必要的维修。其次,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与外借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批准,报废资产必须符合企业的报废标准,并科学评估资产的价值。最后,企业应当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核算的约束,严格执行考评机制,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和使用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资产的侵占、挪用、毁损等行为进行严肃批评和惩处,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三)强化资产清查与核算,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账实不符,因此做好资产的清查和核算尤为重要。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随时进行局部抽查,将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及使用情况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核对,对于不相符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并及时进行账面的调整并做好备案登记,以便于年终结算时对企业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同时,企业应尽量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设置资产卡片,对资产的购置、折旧、调配和处置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登记处理,同时必须在验收单据、调拨单、报废单等单据与固定资产卡片相一致时才能予以批准,购置的资产要及时入账,处置的资产要及时核销,报废毁损要查明原因并及时调整账面价值,以保证各项固定资产与企业的账面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各种繁杂的固定资产并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保证资产使用的效率和规范性。

(四)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人员培训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企业有必要提高其资产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应当熟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技术知识和财务知识,严格执行资产的看管、维护、检修等工作,保持固定资产的政策运行和安全完整,并做好与企业财务人员的配合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财会人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的固定资产相关知识,熟悉和了解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性能和指标,并能通过自己职业经验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准确性,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引进外部的优秀人员或聘请专业的顾问进行咨询和培训工作,以更新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管理观念、制度设计、会计核算以及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应当据此进行优化和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固定资产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边慧芳,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论是用财政资金购买还是用按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金购买,也不论是接受国家调拨,或是接受捐赠,都属于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由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管理混乱,造成资产流失。下面我想谈一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及时、正确的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1、资产配置

对于购买的固定资产,单位在收到固定资产和发票后:若是用财政直接支付资金购买时,应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若是用财政授权支付资金购买时,应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接受捐赠、无偿调拨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相等。事业单位若存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尚未付清租金的情况下,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大于固定基金账面余额,除此之外,两者相等。

2、资产使用

行政单位经批准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形成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经审核批准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3、资产处置

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废或出售固定资产时,应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处置时取得的变价和残值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4、计价标准

固定资产在购入或调入时,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调拨价以及运杂费、安装费等入账;固定资产是自行建造的,以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属改建、扩建的,按改建、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值,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证入账。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值的,应以估价入账;固定资产盘盈,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固定资产在购置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计入经费支出(事业支出),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除特殊情况外,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不得任意变动其账面价值。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中发生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之后发生的,计入事业支出。

5、账目登记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账》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的品名、型号、数量、单价等都应分类后单个登记清楚。我在工作中曾发现一个单位没有单设《固定资产明细账》,《明细分类账》中“固定资产”下二级科目“电脑”53200元,“空调” 83000元…….具体有几台电脑?几台空调?什么规格?什么单价?何时购买?等问题,从账上看不清楚。核算都不清楚,要管理好谈何容易。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

1、资产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方式主要有购置、调剂等。单位应当在符合规定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资产的配置,超过规定标准的应经财政部门审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从严控制,合理配置。若能通过财政部门调剂解决的,不再重新购置。购置时,属于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依法实行政府采购。

2、资产使用

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固定资产举办经济实体和对外担保;若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时,应事先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事业单位以国有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配备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建立领用交还制度,并督促使用人爱护所用资产。当工作人员在工作调动时,应监督其交还所用资产,办理交还手续。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没有指定专人管理固定资产,或虽然指定了专人,但其未能有效履行职责,人员在调离工作岗位后,单位为其配置使用的电脑、桌椅等物品,物随人走,无人监管,只是年末会计人员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个资产核销,并进行账务处理。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3、定期盘点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定期盘点,做到账、卡、实相符。盘点时出现资产盘盈和资产盘亏时,应按照规定程序,经过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进行账务处理。在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前,年末财务报表时,若是资产盘盈,可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暂行入账,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进行账务调整和处理;若是资产盘亏,单位不得自行进行账务处理,待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进行账务处理。

4、资产处置

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为保证处置价格公允,在处置时,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前言

水电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它们是促进水电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水电企业进行了水电供区农村电网更新改造,同时实现了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将原有旧资产拆除,引进与应用了新资产,因此,怎样做好水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水电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结构与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强化评估,可以有效提升资产使用率,缩减生产投入成本,真正发挥资产应有作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二、水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从设备采购开始一直到回收整个过程的管理,其中涉及到多个环节,一个环节管理失误都会导致管理失败。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促进资产正常运转,还能保证资产完整,充分发挥资产应有作用。但在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却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计量不准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应做到资产与台账内容相统一,而现实工作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经常出现使用部门所登记的内容与财务部门记录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很多情况下计量单位也会出现差异。如财务部门根据发票按“套”记录固定资产,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却没有采用与财务部门相同的记录方式,而是整套资产分成几个部分,并按照后来的部分划定名称,且做台账管理。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则根据设备常用名记录,这样就出现了名称差异,所以在资产清查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会认为不存在该资产,而记录成盘亏,但使用部门则会将其设定为盘盈,进而出现登记差异,资产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1]。

(二)资产脱离管理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采购来的设备没有进入到仓库中,也没有按照既定要求办理入库手续,而是从采购点直接运送到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就不了解该设备实际情况,也无法按照既定要求管理,进而出现资产脱离管理的情况,也给后期资产清查带来一定困难。

(三)资产丢失

由于电力企业工作较为特殊,很多工作人员可以携带小型资产外出使用,如调试设备或维修设备等,但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事件,经常会有很多资产在使用中意外丢失,而由此带来的损失则需要企业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四)资产闲置

电力企业需要经常采购设备,但很多设备都是在利用中才发现与现实要求不符,这样就出现了资产闲置的情况。同时,由于时间差异,有些设备在采购以后才发现原有工作计划已经改变,刚采购回来的设备也没有用处,也会成为闲置资产,这些资产被长期闲置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问题。此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管理意识也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不强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与资产管理机制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流程(如下图1所示),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应确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监督,严格审查,要求所有资产都要按照既定要求采购与使用。同时,做好资产审核,做到资产实物与账目相一致。从资产采购开始一直到回收都要实现全面管理,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按照企业相关管理办法工作,真正落实企业规定的各项标准。

(二)落实责任与义务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做好资产实物监督,认真落实相关管理机制,且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与义务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保证各种固定资产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各个工作人员也要做好沟通与联系,强化数据之间的传递性,控制好资产数量与质量,明确使用状况,按照资产实际管理要求做好管理工作[2]。为各个资产构建详细的资料,尤其要注明在管理中应注意哪些要点,且将该机制落到实处。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薄弱环节,为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不足的出现,在实际管理中应联系实际情况修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增设固定资产损失承担责任人及应承担的后果等,并将会计准则中针对资产损失的内容纳入到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中,实行最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如果在资产使用中出现了人为损失,就要有使用者承担,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使用者保护资产的意识,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所蒙受的经济损失。

(三)清点资产

资产清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保证资产清点完成,防止徇私事件的发生,可以让外部审计机构参与到资产清点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资产管理质量,还能促进资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应做好资产进一步审查,既要采用年度审查,也要采用季度审查,经常开展审查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盘亏的出现,保护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固定资产管理会涉及到很多部门,⒂肫渲械墓ぷ魅嗽币埠芏啵为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就需要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如财务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核算,保证财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实际情况,确保资产完整。为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管理者应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实现业务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企业在发展中蒙受损失。此外,还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严格审查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如果在审查中发现有不足的存在就要立即纠正,情节严重的可以适当惩罚,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减少这些情况的出现,就要联系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优化,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真正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与措施

医院的资产是指医院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付、医院自行购买、接受捐赠和其他法律规定途径获得的所有资产。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普通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就医自的增加,医院的市场化和竞争性逐步增强,因此,如何强化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是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医院的固定资产,除了具有一般组织固定资产价值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广泛且使用科室比较分散;其次,医疗器械和设备需要经常的维护与保养,后续使用成本很高;最后,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使用一般都由单独的科室进行,很少进行整体的管理与核算。正是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复杂性。

2.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的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财政拨款,无需过多的考虑资金成本,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即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上,片面追求大规模和先进技术,却忽视其管理。在固定资产购置前,很少进行可行性论证,缺乏科学的预测和投人产出等效益分析,盲目引进,加剧了投资风险。在购置的过程中,对合同签订条款和资产质量检验把握不严,增加了购置风险且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果。在资产入库、领用等环节管理存在漏洞,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造成的损坏、丢失等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核算和赔偿。另外,医院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不健全且多流于形式,监督管理缺失,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甚至形同虚设。

(2)固定资产购置不科学

首先,固定资产购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缺乏严谨科学的论证,购置后出现患者少而设备长期搁置的不合理现象,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其次,各科室在提出设备购置需求时,往往各自为政,从局部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大量的重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再次,没有考虑不同医疗设备之间功能的互补性,造成大量设备功能的重复,产生资产的闲置浪费问题。最后,没有考虑整个地区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没有合理评估自身的能力与需求,造成与其他医疗机构设备雷同或地区内设备的供给能力过剩,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3)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

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分类混乱且存在着管理盲区和多头管理,易出现账账不符或账实不符的现象。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且使用科室分散,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造成实物资产的购入、调配、处置等过程步调不一致,各部门数据不能相互印证,账账、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造成账面价值失真。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核算的过程中,既不能计提折旧,又不能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是购置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与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可提取修购基金,但并不是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提取的,经常出现修购基金的倒挂现象。这造成医院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越来越高,与其实际价值相差越来越大,账面信息严重失真。

(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许多医院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定了其购置、验收、使用、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但缺乏具体的管理细则,操作性不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没有根据权责对等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进行职位设置,往往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缺乏部门和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机制。此外,内部审计未充分发挥作用。医院从事专业审计的人员普遍较少,一般由指定的行政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兼任,缺乏独立性,审计监督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转变以往重采购轻管理的管理理念,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编制固定资产采购预算,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资产的采购,尽量减少临时采购、紧急采购,以增强固定资产采购的计划性和科学性,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保管、使用和核销管理,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证账簿与实物的一致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及时掌握资产的盈亏情况,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此外,建立一套从会计、资产管理员到实物管理员的层级管理程序,制定一系列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并根据具体需要将制度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从而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落到实处。

2.建立固定资产的采购制度

首先,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在医院设备购置初期,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综合权衡设备的定价、购置渠道、资金来源、使用效率、安置部门等因素,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再做出购置决定,以避免低效率的购置。其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三级模式,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中心,对固定资产的购买行为进行统筹规划,以防止各职能部门局限于部门利益,进行重复低效的购置。同时,综合考虑医院整体宏观环境进行医疗器械的选择,保证医院整体和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的能力平衡,从而实现医院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建立固定资产采购的评价制度,将固定资产的采购效果纳入到部门绩效考核之中去,从而规范不同部门的固定资产采购行为,杜绝盲目采购,以增强固定资产采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方面,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对资产管理涉及的各部门进行统一协调,监督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以保证各环节的前后衔接和各数据的相互印证,从而防范多头管理带来的账账、账实不符。另一方面,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首先,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建立院科两级成本核算机制,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的有偿占用。其次,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提取固定折旧和减值准备。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采用双倍余额法或加速法计提折旧,以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设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准确核算清理费用.真实详细的反映固定资产损益情况。最后,引入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利用信息技术把各部门的终端链接起来,加强信息集成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实时动态的反映其价值。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完善岗位责任制,形成岗位之间的轮换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增强岗位之间的相互约束和制衡。例如,对固定资产购买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和稽核检查等重要岗位,进行职务分离,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等进行相互制约。其次,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盘存,一旦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最后,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内部审计,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的作用;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重视内部审计意见。

三、小结

目前,我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时间不长,不少医院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医院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为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完善医院的采购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总之,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改变其粗放的经营模式,实现其健康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晓萍.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研究.2011(4)

[2]龚艺萍.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商业会计.2010.12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 归口 分级管理 责任跟踪管理 电算化管理

目前,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很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滋生腐败和犯罪。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分析、归纳、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固定资产项目缺乏科学、合理地可行性研究,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二)新增固定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资产运行。

(三)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不到位,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发生生产事故,造成生产停顿。

(五)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固定资产丢失、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

(七)固定资产淘汰处置不及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管理层应当严格审查投资项目并做出预算,经过经济评价后,做出决策,然后确定工程立项。

(二)把好固定资产验收关。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要严格把好验收关。要对所购固定资产的

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对高科技精密仪器,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要组织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联合验收,出具书面验收报告。

(三)建立固定资产的微机管理体系,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一方面应将固定资产取得的审批、采购与增加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的资料,实行微机管理,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簿记录也应纳入微机管理,这样便于固定资产投资责任追踪管理与日常管理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其次,实行固定资产现场查点实物的有效管理。

在固定资产清查中,首先财务人员要到现场查物点数,核对账目,要按照目逐项清查固定资产,核对每台设备主机、附机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核对设备存放地点和保管人与账面现象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落实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发现盘盈、盘亏,要认真查明原因,弄清责任,妥善处理。其次,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对维护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提出改进意见。

(四)着力固定资产日常运行维护。固定资产操作运行是固定资产业务最主要的活动环节,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平衡,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离不开资产日常维护和员工培训等控制措施。具体地:第一,固定资产使用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日常维护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第三,对于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五)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工作常抓一懈。技术落后的机器设备造不出先进的产品,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技术落后,会直接削弱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升级改造,以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证生产的安全环保。

(六)及时处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的资产要及时清理,盘活资金,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领导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

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

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通盘考虑企业固定资产状况,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投保政策。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人,防范固定资产投保舞弊。已投保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应当调查原因及受损金额,向投保公司办理相关的索赔手续。

二、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管理

企业有时因资金周转等原因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物或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如到期不能归还借款,银行则有权依法以该固定资产折价或拍卖。企业应当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的管理,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资产安全。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企业的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方方面面,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各部门配合沟通与协作,把管理好资金与管好实物结合起来,对固定资产实行科学管理,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

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帐、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健全。各零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也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提折旧。(以提修勾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及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帐面固定资产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从基层抓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和资产卡,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帐。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指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帐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帐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3)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3.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显示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4.建立计算机网络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篇10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固定资产项目缺乏科学、合理地可行性研究,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二)新增固定资产验收程序不规范,导致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资产运行。

(三)固定资产登记内容不完整,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不到位,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发生生产事故,造成生产停顿。

(五)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固定资产丢失、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

(七)固定资产淘汰处置不及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二、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强化如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管理层应当严格审查投资项目并做出预算,经过经济评价后,做出决策,然后确定工程立项。

(二)把好固定资产验收关。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要严格把好验收关。要对所购固定资产的

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对高科技精密仪器,以及建筑物竣工验收等要组织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联合验收,出具书面验收报告。

(三)建立固定资产的微机管理体系,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一方面应将固定资产取得的审批、采购与增加验收、使用、调拨、报废的资料,实行微机管理,固定资产的相关账簿记录也应纳入微机管理,这样便于固定资产投资责任追踪管理与日常管理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同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其次,实行固定资产现场查点实物的有效管理。

在固定资产清查中,首先财务人员要到现场查物点数,核对账目,要按照目逐项清查固定资产,核对每台设备主机、附机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核对设备存放地点和保管人与账面现象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落实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发现盘盈、盘亏,要认真查明原因,弄清责任,妥善处理。其次,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对维护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提出改进意见。

(四)着力固定资产日常运行维护。固定资产操作运行是固定资产业务最主要的活动环节,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平衡,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离不开资产日常维护和员工培训等控制措施。具体地:第一,固定资产使用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日常维护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第三,对于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岗位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五)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工作常抓一懈。技术落后的机器设备造不出先进的产品,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技术落后,会直接削弱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升级改造,以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品种,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证生产的安全环保。

(六)及时处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的资产要及时清理,盘活资金,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领导审批后确定。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

此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

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通盘考虑企业固定资产状况,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二、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管理

企业有时因资金周转等原因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物或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如到期不能归还借款,银行则有权依法以该固定资产折价或拍卖。企业应当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抵押的管理,明晰固定资产抵押、质押流程,规定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确保资产抵押、质押经过授权审批及适当程序。同时,应做好相应记录,保障资产安全。财务部门办理资产抵押时,如需要委托专业中介机构鉴定评估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会同金融机构有关人员对抵押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抵押资产,应编制专门的抵押资产目录。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企业的预算管理,投资管理等方方面面,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各部门配合沟通与协作,把管理好资金与管好实物结合起来,对固定资产实行科学管理,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