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深入开展资产清查为基础,准确摸清家底,解决遗留问题,吹响规范资产管理工作的前进号角
房山教委装备站新的领导班子在2005年上任初期,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多年来清产核资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帐物不符情况,各种遗留问题比比皆是,“家底不清”的问题十分严重。我们一致认为,要想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必须要下决心搬掉“帐物不符、家底不清”这块拦路石。在进行广泛动员的基础上,我们以新出台的《房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系统其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为指导,组织各单位于2005年年底至2006年上半年开展了一次彻底的资产清查活动。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都非常高涨,登记实物、核对帐目的工作开展得紧张有序,许多单位的领导都是亲自带人串科室、钻库房盘点实物。在清查过程中,我们装备站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帮助各单位妥善解决了大批难于处理的遗留问题。通过此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开展,各单位不仅摸清了家底,而且提高了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为后来规范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教育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建设创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前我区有许多学校的领导不是不想抓好固定资产管理,而是不知从何抓起;有许多资产管理人员不是不想规范管理行为,而是不知如何规范。在建立和完善我区教育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于2005年年底出台了《房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系统其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我区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部门职责,固定资产的包含范围、分类、计价,以及资产的管理、维护、处置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这是房山区教育系统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而专门制定的首部管理办法,成为我区教育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随着规范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这几年我们又陆续制定了《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撤并校固定资产处置工作意见》《规范手工帐目管理工作意见》《规范出入库手续管理工作意见》等管理制度。前不久我们又出台了《房山区教育系统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这些管理制度,符合资产管理工作需要、针对资产管理工作实际,突出了政策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全区统一的要求下,各校涉及资产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也得到了逐步健全。目前我区形成的这种较为完善的多级教育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正在资产管理工作实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我们顺利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坚强制度保障。
三、以开展资产大检查活动为主要手段,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实现管理手段创新
从2006年起,房山教委装备站每年上半年都组织开展一次全区范围的教育资产大检查活动。装备站成立检查小组,依据《固定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其他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帐目手续及实物管理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指导,做到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指导改进、督促提高,在根治“帐物不符”顽疾、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各单位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房山区教委还将装备站的检查结果列入对各单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开展资产检查工作的力度。
连续几年的固定资产检查活动,我们都是本着“讲服务、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和“想基层单位之所想,急基层单位之所急”的服务理念来开展的。每次到校,我们都要虚心征求学校同志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呼声,并踏踏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力争使每个基层单位都能满意我们的工作。
四、以严格资产处置手续审批为基本措施,把住资产“出口”,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实现监管措施创新
按照《房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系统其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报损报废、校际调拨等资产处置工作的监管,克服人情因素干扰,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实行报废资产上交制度。对于撤并校资产的处置工作,我们依据《撤并校固定资产处置工作意见》,对处置方案制定、资产分配交接及帐目手续处理等各工作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此外,对于一些还有利用价值的闲置、淘汰的装备,我们都积极通过再次调剂,调拨到有需求的单位。通过上述措施,有效防止了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进一步发挥了资产的再利用价值。为贯彻落实《房山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房政办发[2008]99号文件)精神,我们紧密结合我区教育资产管理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房山区教育系统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并已于2009年11月20日正式颁布实施(房教发[2009]55号文件)。《实施细则》的出台,将对进一步规范我区教育资产处置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以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为主要途经,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实现队伍建设创新
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是我们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5年至今,我们每年都组织一次全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员集中培训活动。像新任资产管理员培训、撤并校资产处置业务培训、转制校资产清查工作培训等小规模培训活动,我们更是经常性地开展。此外,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了市级图书管理员培训、实验教师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培训,并多次组织各校领导参观全国和市级的教育技术装备展览。经初步统计,这几年我们组织开展的“三员”业务培训的参训人员多达1600余人次。这些培训活动的内容,涉及到制度学习、软件操作、帐目处理、实物保管、使用技能等各个方面,重业务素质提高,重实际技能增长,受得了广大实验教师的普遍欢迎。
在认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树立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营造良好声势,来进一步激发调动学校和老师参与资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我们于2006年11月份和2009年10月份,两次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的资产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资产管理工作方面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
以赛代训是我们这两年开始尝试的一条加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2008年年底的化学教师实验技能和创新大赛、2009年年初的自制教具及论文评比活动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六、以教科研活动为先导,努力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管好固定资产的最终目的是“用好”,即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过去几年,我们是以抓规范管理、抓帐实相符为工作重点的。随着教育装备管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全面实施,现在我们已经将工作思路调整为以“管好”为基础,以“用好”为重心,不断加强使用管理的研究和工作力度。在这方面,我们努力树立“科研兴教”意识,积极参加了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研究”的项目研究活动,其中“硬件设备使用效益”和“学校发展变化”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研究协作组的工作也已经启动,我们是成员之一。
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我们密切关注学校在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情况,并把“资产无闲置情况,仪器设备利用率高”作为检查、评价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针对我区部分学校专用教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使用(借用)及实验操作记录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我们正在会同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有关教学工作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准备予以解决。在我们的引导下,许多学校除了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的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外,还积极开展了本校的仪器设备使用技能培训、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对于资产的使用管理意识及师生使用仪器设备的技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增强,有效促进了教育资产使用效益的提高。
七、以推广应用软件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几年来我们在推行《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这两套软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扎实开展软件使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人员应达到的软件操作水平有明确的标准,对软件数据质量有严格的要求。通过资产管理软件的推行,显著提高了我区中小学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软件数据统计工作方面,我们每年都认真开展阶段性和年终性数据的收集、审核及上报工作。由于我们严把数据质量关,所以各单位软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普遍很高,这不仅使全区教育资产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更为高效和快捷,更为我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这些资产管理软件作为我区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数据平台和管理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2
关健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前言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进行了安全管理治理、生产技术的革新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宗生产性企业的煤炭企业,对于占企业总资产份额比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然不够重视,内部缺乏有效机制进行监督、制约。而固定资产的流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益降低,影响到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目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出于成效效益、人力资源及重视程度等因素考虑,未在企业内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企业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盲目照搬其他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企业资产管理混乱,一些如未审批采购、擅自报废资产及资产账实不符问题的发生,使我国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及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阻碍着煤炭企业正常生产发展。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由于多数煤炭企业未通过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管理责任,加之未将管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部门、员工的重要依据,导致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三)固定资产管理缺少监管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开采量、降低生产事故方面,忽视内部审计机构监督工作,未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内审机构开展工作必要的支持。同时,由于煤炭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体积大、存放地点复杂且分散等特点,资产管理及审计部门面临资产盘点困难等问题,最终促使煤炭企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环境之下,不利于资产安全、完整及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及资产规模,对资产采购、保管、变卖等过程制定管理制度。一是采购方面。各部门应结合年初采购预算将申请提交资产管理部门,采购申请在得到资产管理部门及具有相应审批权限领导审批通过后,由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二是保管、维修方面。资产使用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本部门资产保管、维修,并及时将维修、存放位置等信息记录于资产卡片,并定期将卡片信息与资产管理、财务部门进行核对。三是资产报废方面。拟报废资产部门应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申请单位填写内容与资产实物进行核对,提出是否报废意见,最终由企业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报废,避免部门擅自报废资产使资产账实不符,给个别员工侵吞资产带来隐患。
(二)加强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保证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及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一是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煤炭企业应在内部成立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应以财经专业及具备煤炭生产经验的人员为主,同时,企业应在经费保障、部门沟通配合等方面给予内审部门开展工作必要的支持,以保证审计监督作用发挥。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应放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及财务核算方面。二是聘请中介进行审计。充分利用外部中介机构独立性及专业性优势,定期聘请中介机构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进行情况外部审计。三是落实审计整改意见。煤炭企业领导应对内、外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给予高度的重视,组织企业各部门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按照审计意见进行整改,不断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及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三)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促使管理制度有效运行
煤炭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制度,年初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层层落实到各生产、管理部门,各部门再将本部门资产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位员工,并通过与部门、员工签订责任状形式,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绩效奖金发放及员工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不但可以保证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执行,而且可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煤炭企业可不定期对资产管理责任人填写的资产卡片、维修台账与资产实物进行比较,以考核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是否真正落实管理制度。
(四)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为:定期对各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在保证资产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关注资产损毁情况;印制固定资产台账与卡片,并督促各生产部门认真填写资产卡片信息,并定期将卡片信息与资产台账进行核对,同时,对企业所有房屋、车辆相关所有权证进行登记、保管,并通过及时与财务部门核对,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二是培训、宣传资产管理知识。企业应定期对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在企业内部宣传资产管理在保证资产安全及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三是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为提高煤炭企业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建议在企业内部成立资产管理小组,由企业法人担任小组组长,各生产车间主任担任组员,以明确管理层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职责,督促企业各部门给予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配合。
(五)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企业改革的持续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应组织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定期对他们进行法制、廉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我国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残存着许许多多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相关领导能够重视起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的其他部门也要积极的配合,相关的职务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他人。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增值保值,实现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屈利.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3).
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研究
一、引言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医院固定资产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日常管理是否严格、规范,是否能做到保值增值等,对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快速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研究和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程的推进,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都加大了对医院财务资产的精细化管理的力度,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公立医院年度资产报表和年度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提出的硬性报送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个别医院在规范性方面还存在多多少少的问题。(一)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对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保值增值等情况实行有效的日常监管。(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日常活动缺乏制度依据,科室与科室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职责不清,沟通不畅。造成工作扯皮、管理缺失、风险增加。(三)固定资产配置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固定资产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情况是购置盲目,导致过度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情况是资产配置缺失,不能充分发挥资产的支撑效益,限制和影响资产性能的发挥。(四)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缺失,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后评价。既没有充分调动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潜能,也不能为医院下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配置医院固定资产提供参考和依据。(五)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规范。一是应该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图书、小型设备等直接列支,没有按固定资产进行归类管理,造成固定资产账外流动,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二是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没有按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监管和提取折旧,导致医院资产及当期费用数据失真,存在很大的资产管理风险;三是在建工程项目早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但迟迟不办理决算审计及转固定资产手续。已投入使用项目不能正常按固定资产管理并计提折旧,造成资产不实,费用不准;四是医院设备采购入库使用后财务报账不及时、会造成使用年限和财务折旧年限不一致,带来对账、财务审计等一系列管理不便;五是固定资产折旧提取随意性强。没有按规定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进行提取。有些医院为了满足绩效核算,计提折旧存在忽高忽低、科室间政策不一致、少提折旧、甚至超期超原值计提折旧的情况,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务处理混乱,主要经济数据失真。(六)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出售及对外投资管理不规范。存在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而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及现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私自留存,没有按规定上缴国库。事实上,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的对外出租、出借、出售及投资有着严格的规定,资产价值在规定限额以内的处置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对于资产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投资,要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出租、出借、出售收入及对外投资收益必须按规定及时上交国库。凡是没有按上述规定办理的行为均属违规。(七)固定资产报废管理不规范。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报废必须履行严格的报废审批手续,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医院固定资产到期或损毁报废没有履行报废审批手续,自行进行账务资产核销或核减;有些医院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多年,实物早已不存在了,但迟迟不走报废处理程序,资产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资产不实。(八)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失。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日常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或管理出现盲点及空白。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台账设置不规范,没有实行动态化管理;没有实行固定资产卡片式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没有对医院固定资产实行日常巡查和定期盘点,没有固定资产盘点表;固定资产使用科室没有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科室管理缺失等。(九)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或者单机版的阶段,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及精细化程度不高,不能提供科学的资产分析报告,不能科学合理配置医院资产,不能有效促进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能保障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目前,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及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持续要求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努力下,各级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水平不断提高,国有资产在为人民健康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有些医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不单独设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配备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不重视在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投资;对国有资产的日常规范化管理监督落实不到位等。(二)国有资产管理以及相关财务人员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不足。他们的管理知识及实战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医院国有资产日常规范化管理需要。(三)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缺乏考评监督机制。职工工作责任心不强,人浮于事,不能按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要求完成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四、解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目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并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可以采取如下主要措施:(一)从领导层面提高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重视程度。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必须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明确由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对于涉及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报废处理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委会或院长办公会等集体研究决定。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必须经常过问;对于固定资产日产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解决。(二)加强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应当建立医院内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的入库、日常动态监管、处置等工作。把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具体到部门、具体到事、具体到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专门的人专一专心去管这件事。同时,也能更好地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医院固定资产管出规范、管出成效。必须建立健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制度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之一。我们必须使用好制度控制这个法宝,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我们要用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管理事,靠科学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人。这样一来,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靠,管理失职也可以做到有责可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系统化、体系化,要细化、具体到固定资产论证、采购、入库、日常监管、处置、分析评价等各个环节。(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工作要干好,人才是关键,要加大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环节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一方面要注重对相关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培训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请进来,聘请专家搞内部培训;也可以走出去,参加针对性的培训班;甚至可以分期分批选派骨干人员到管理好的医院现场观摩、跟班学习,去直观性地学习兄弟单位规范化、专业化的账务、实物日常操作管理,包括学习人家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为创新创造性的做好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四)加大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力度。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自行开发、委托专业团队开发,也可以购买市场上已开发成熟的适应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软件。总之,要不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需求,增加涵盖固定资产管理功能的模块。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丰富资产控制手段,实行医院资产管理精细化;积极运用资产状况分析数据为医院业务运行管理服务。(五)实行资产管理评价及责任追究机制。医院应该实行对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地日常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既要涉及到资产管理部门,也要涉及到各级资产管理人员。1.要建立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部门。考评部门可以是专门建立的资产考核评价小组,也可以归口审计或质控部门进行考核。只要能有专业甄别能力,又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即可。2.要根据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考核评价标准,考评标准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考核评价有据可循,不当儿戏。3.考核评价结果要和个人绩效相挂钩,奖优罚劣。对由于管理失误给单位带来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实行资产管理工作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目的就是督促资产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把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地更实、更细、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兴利.对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2]王俊辉.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中国商界,2012(4).
篇4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针对公立医院实行了新的医改政策,为了配合这一医改政策,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我国财政部联合卫生部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和创新,能有效推进新医改的实施,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一)缺乏财务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会计达标升级的考核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为了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进行了考核评价。随着医疗卫生改革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进,医院的经济来源日益呈现多元化,医院规模逐渐扩大,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复杂,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部分医院将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纳入到了评审标准中,但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缺乏财务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有些医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HIS建设规范,医院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应用系统是彼此封闭和独立的,这导致医院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医院的领导过于注重业务量,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忽视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三)财务管理的主体不全面
很多医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的主体认识不全面,他们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其他职能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单位领导将医疗业务的管理当作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轻视医院的价值管理。实际上财务管理工作涵盖的范围很广,它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专利,还涉及到组织、计划、协调、领导和控制等范围的职能。
(四)财务管理内容和领域狭窄
有些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领域认识不清,财务管理的模式仍然局限于办公室报账和出报表等传统的机关化工作作风,没有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财务人员没有深入到有关的科室和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对医疗服务的流程不太熟悉,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分析不到重点上,提出的意见没有实际意义。此外,医院的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到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看待问题的深度不够[2]。
三、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强化财务管理的策略选择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强化财务管理的策略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和加强监督管理。
(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领导层的内部控制意识;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四是提高医院资金成本的使用效率;五是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六是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医院领导应重视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彻底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3]。
(二)加强资产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是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医院进行市场竞争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资产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债权债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医院的财务制度和开支范畴及开支标准进行相应的规范,医院的收费应按照物价管理的标准进行,并设定收支项目。同时,建立债务清理和报账制度,对资金的使用做好统筹;二是实行业务公开透明,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三是对资金的使用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建立健全资金支出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分配,促进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预算管理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并赋予其独立的权限,针对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新医改的方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同时,将经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并参照业务科室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体化的预算管理流程,不断增强财务管理的调控能力。医院要加强预算管理,并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防止出现有限资金闲置、浪费和被挪用等现象。
(四)加强监督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涵盖的领域较广,几乎涉及到医院所有的经营活动领域,能否有效发挥监督管理的效能对医院经营活动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监督管理,应实行会计业务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会计业务质量的考核,同时明确会计工作的流程,以此来提升医院财务监督的水平。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管信息平台,能有效确保医院经营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落实岗位监督和会计核算责任,通过大检查和内部审计等方式,对医院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医院风险的防御能力[4]。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65
1引言
信息化的到来,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构建信息化运营平台,在患者挂号、缴费、化验、病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但是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却收效甚微。新医改的提出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新的挑战。在取消药品加成净收入急剧下降的医改政策影响下,如何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如何合理安排资金,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保障,如何适应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高效管理是目前医疗组织固定资产管理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合理并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率,防止重购置轻管理,充分利用医院运行成本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观念落后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引入到医院管理运行中,但各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极少关注固定资产管理。大多公立医院的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仍停留在固定资产由财务科部门会计单独管理的层面,采用卡片管理,与现在信息化发展趋势脱节。在现代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固定资产数据越来越多,核算的部门越来越多,固定资产核算逐步精细化。单靠人工处理固定资产数据难以实现,唯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数据,使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工作更加规范,确保责任制度落实到位,实现医院资源共享,做到事前分析,事中控制,事后检查。利用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有利于各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管理者的运营管理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医院实行重大决策时,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相关数据作参考,为医院重大决策奠定基础。
22专业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位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人员缺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专业的人员应具备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还应熟练应用信息化软件,保证日常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日常维护;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配合实物管理,而在资产数量多、种类多、涉及部门多、固定资产专业类别较多的情况下,若无相关科室的专业优势进行配合,难以在全院范围内实现账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衔接。而现行公立医院大多是财务科部门会计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医疗科室更无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专员,在无基础的有效数据支撑下,医院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难以开展。
23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不到位
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应配置专业的软硬件设施。软硬件设备是提升医院后勤设备管理工作具体质量的基础与保障,但是许多医院目前还存在着基本硬件设备使用不足、陈旧的问题,同时在管理软件使用及网络建设方面也仍然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一方面与医院管理层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有关,另一方面是医院缺乏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医院管理层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建议。
3强化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31重视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鉴于信息化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医院管理层在注重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的同时,应给予更多的注意力于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信息化管理到位,促使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动态化,在制度上明确规定相关科室的职责分工,强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的重要性,进而全面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其次,构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流程,按照信息化要求与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制定明确的部门责任与岗位职责,进行流程化管理,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部控制;最后,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期进行跟踪维护,搭建适合自己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作为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模块,资产的内部控制的理念也要深入到每位医院管理层的意识中,时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发挥信息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推动作用。
32培训专业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人才
无论何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组织制胜的法宝。医院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其业务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专业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还需要医疗技术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现行社会对此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较少,大多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形成。因此,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应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对此类人才的发现与再培养,争取培育出适合本部门、本岗位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另外,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相关医疗部门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专员,利用基层医疗部门管理专员的专业素养与基础数据的统计与上螅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库,为后期数据的统计分析上报提供保障。最后,也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便捷,财务部在资产清查核对时,无须进行全院资产清查,仅需抽查部分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即可,另外,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各科室能够更为精确地清楚科室成本发生情况。
33加强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就要全面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软硬件质量。硬件是指一系列用于信息化管理及操作的硬件设备,软件不仅是指用于管理工作的管理软件,而且也是一个能够有效强化部门、科室及各个环节之间信息交流从而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质量的局域网络。在硬件建设中,应及时更新和全面普及,加强必要的硬件设备配置和应用。软件方面,虽然现在市面上有许多成品管理软件能够应付普通程度的管理需求,但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物资管理与资产管理,同时还涉及大量的医用器械与材料,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应根据医院的实际管理需要进行定制软件的开发应用,同时认真加强管理人员及计算机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升。在网络建设方面,要积极打破环节与环节之间如今仍然存在着的一定程度上的壁垒和隔阂,通过推行信息分类及传输的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标准来提升信息传递与收集速度,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专门数据,帮助医院管理层与决策者做出科学管理决策。
4结论
总之,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适应、利用好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构建适合自己医院特色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寿纪霞论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J].中国市场,2016(5):133,135
篇6
根据县委、县政府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结合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本局高度重视全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年初在总结考评20*年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上,及时开大会动员部署09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现将上半场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切实抓好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本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稳定向好,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十分重视局安全领导小组的建设,认真评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合理与否,作用发挥程度好差,及时作出了保持安全领导小组组成成员的稳定,并赋予相应的工作要求。县粮食局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二大公司的总经理。坚持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一岗双责”领导体系。
在明确局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后,针对本系统安全单位管理层次的要求,确定了局管责任主体单位三家,即海盐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海盐县粮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海盐县油脂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月14日,县局召开了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签约大会,县局领导对20*年度较好完成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进行认真总结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按二个层次分别进行09年度安全目标责任落实的责任签约。县局与三个单位进行了安全责任状签约,二大公司与相应的区域分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会上要求各单位各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层层签订好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各司其职,通过责任的落实和强化,把2009年的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抓实抓出成效,为全县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尽好责任。
二、明确目标,强化重点。
09年2月,县局以盐粮管[2009]2号文件“关于做好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下发各局管单位,要求结合实际,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围绕“储粮、资产、生产、资金人员”五项重点内容,把安全目标和任务尽职履行好。
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确保储粮安全一的大前提下,结合粮食资产的现状,对日常资产质量安全和租赁生产的安全一管理,县局十分重视并作为重点监管的经常性任务。年初,县粮食资产管理公司分别与分布于全县各地的100多户资产租赁户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目标对象、任务要求和责任明确落实。
三、加强监管,消除隐患。
县局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高度重视,明确了全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的系统大检查,重大节日开展抽查。监督检点是加强储粮化学药剂的管理,规范熏蒸作业行为。每次检查对执行“双人双锁药剂管理规定”情况进行对照评判,确保约剂严格科学管好,严防药剂丢失流失。对粮食熏蒸作业完成后要求按规定认真处理药剂残渣,不留隐患,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此外,对粮油装卸作业的规范操作,装卸作业责任主体的明确都做好以书面形式予以落实。在上半年春粮、油菜籽收购期间,各收储的库站完善岗位责任,加强防火、防盗值班管理,确保粮油物资人员的安全。
县粮食资产管理公司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承租单位(户)的安全生产做到“不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房屋出租给生产经营单位,也不将房屋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每次局安全监督检查,此要求均认真对照检查,严防违法行为产生,从源头上抓好监管。在监管中,除了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外,重点把握好五个关:“出租房屋质量关,租赁单位准入关、安全生产设施关、日常生产管理关、监督检查整治关。”今年上半年,每次检查,县局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参加安全生产的大检查和抽查活动,对生产现场发现的有不安全隐患,局领导严肃认真面对面向业主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即时整改。检查中,口头教育,提出整改的租赁企业有5家。
今年3月份开展了一季度的安全生产监督大检查,二天的时间,对全系统的相关单位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检查,检查后,对于有安全隐患等三家单位,县局发文予以通报,责令改正。
五月一日劳动节前夕,县局开展了安全生产局部重点抽查,对个别单位存在的安全值班不健全老问题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有关公司认真落实。
从上半年安全管理通过责任目标、制度等落实,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但存在的压力仍很大,如消防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仍需加强监管。
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按照盐安监[2009]34号文件《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县局及时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精神以盐粮管[2009]18号文件转发给局管各单位,要求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扎扎实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责任落实;二是严格监督检查;三是坚持科学理念,树立安全发展观。通过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宣传,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而确保本系统全年目标责任的落实,圆满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
在安全活动月中,县局及局管各单位悬挂横幅2条,张贴安全宣传标语45条。组织开展“建设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解答,发放试卷140份,回收答卷140份,从局机关到企业干部职工均踊跃参加,较好地普及安全知识。
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县局领导和职能科室的同志亲自走访企业,听取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的企业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日常管理措施改进的指导等。根据2009年5月1日新实施的《消防法》,对照本系统的消防重点单位,县局及时组织订购了180本《消防法》单行本,送发到相关企业和干部职工,供学习,努力实现依法治“火”。
篇7
关键词:产权重组;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针对企业产权关系而展开的企业改组、整合与整顿活动十分频繁,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也使部分企业摆脱了困境,对于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蓬勃发展的企业产权重组等活动相比,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产权重组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就企业产权重组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现论述如下。
一、产权重组的概念、实现方式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一)产权重组的概念及其实现方式。产权重组是企业采取转让产权、股权,或通过投资参与产权转让等形式改变原有产权关系并对产权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对于拥有资源的弱小企业来说,实施产权重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实施产权重组可以换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对于开拓市场、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当前,企业实现产权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兼并、联合与租赁承包;其二,剥离;其三,吸收企业外部投资主体。
(二)产权重组中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在产权重组之前,为保证重组决策的准确性,须对兼并重组企业开展前期调查工作,而财务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前期审查时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在开展兼并之前,还应了解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结构与财务状况并作出客观评价,为重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并购结束且产业重组形成后,还应开展财务管理整合工作,为财务管理一体化、进一步协调融合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条件,也是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做好重组后的财务管理整合工作,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实施财务负责制,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二,实现财务管理一体化。以主体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依据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实施财务一体化管理,以发挥上述企业的协同优势,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产权重组后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滞后。传统观念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仅仅与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有关,在财务部门核算环节内做好该项工作即可。这种财务管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也缺乏科学性,无法满足产权重组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认为,财务管理除用于计量和核算之外,还是一种涉及企业所有管理人员甚至全体员工的管理工具。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将其纳入管理,积极探索并购后财务管理的整合办法,使目标企业与主体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协调,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调配,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二)预算编制及执行问题多。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编制比较随意,无法满足企业产权重组后的战略要求,有的甚至偏离主体企业的发展规划。有的企业在确定预算编制之前未进行调查研究,无法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的企业编制预算时基本由财务部门一手包办,其他业务部门很少参与;有的企业预算执行随意性大,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刚性约束力,无法保证预算资金的用途,预算管理水平低下。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风险大。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状态堪忧,隐性问题较多,不仅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薄弱,而且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较差,存在监督不力或评价失效等现象。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负债总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很多企业处于过度负债经营状态,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财务风险较大。
(四)资产及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资产使用不合理,管理不科学。有的企业未认识到合理配置资产的重要性,重钱轻物与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现有资产的效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热衷于重新构建资产,导致部分资产闲置,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其二,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脱节。以固定资产为例,有的企业新建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后因某种原因未及时进行竣工验收,而财务部门未办理入账手续,导致账实不符。其三,资产实物管理水平低下。有的企业未合理制定闲置建筑的租金额度,没有及时将收取的租金入账,甚至存在坐收坐支等现象。
三、解决对策
(一)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满足企业产权重组对财管管理的实际要求,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积极转变和更新管理理念。其一,企业领导应通过学习和培训更新财务管理知识,增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努力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其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做到又好又快。首先要做到好,好字当先,遵从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才是快,根据企业的自身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加快发展。在对内公益性投资方面,应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其结构进行科学筹划,全面预测项目建设及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不可盲目上马,一味图好图大。其三,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人是企业财务活动的操作者和管理者,人的知识水平与努力程度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成效。因此,要在财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摒弃“以物为主”的陈旧观念。企业要为财务人员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四,实施制度化管理。通过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的决策过程透明化和程序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范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执行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领导要给予重视。编制预算时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组织财务及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努力细化预算支出;其二,推行零基预算。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推行零基预算,重视细化预算编制,为预算编制提供有力依据,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三,提高预算执行力,强化执行管理。预算编制后只有切实得以执行才能发挥其作用,企业应在编制预算时即开始考虑其执行效果,确保预算执行的刚性。其四,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企业领导进行绩效考评时可将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预算执行的合理性以及支出项目是否被随意调整等内容纳入其中,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预算约束力。其五,做好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工作。应保证项目主体工程预算的差额不足
10%,做到合理规划、科学部署和尽早落实,避免在主观估计或未经论证的情况下调整项目支出预算。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建立内控体系与财务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监督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为缓解资金紧张,企业应做好筹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与金融机构融资、降低现有债务规模等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保证债务良性运行,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财力情况合理控制基建投资规模,制定完善的还贷计划。
(四)加强资产管理,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企业领导应将资产管理纳入科学化、规划化和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与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提高对实物资产的管理水平,明确各部门职责。
总结:产权重组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企业产权重组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管理理念滞后、预算编制及执行问题多、财务风险大和资产及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企业应积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与执行力,努力完善内控制度,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同时还要加强资产管理,真正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满足企业产权重组的需要,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企业设备管理
前言:为加快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我部建议采取建立符合我公司需要的设备资产管理信系统,使用计算机查询和记录设备信息,实现对资产管理、运行、维护维修、备件管理等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并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经济管理分析能力,对公司属各单位设备管理绩效的考核做到数据化,精细化,规范化,使公司的机械设备管理上一个新台阶,更能为公司领导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 公司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公司的设备管理已经可以实现电子文档管理,但是靠简单的电子文档管理,仅能做到一个平面的记录,很难解决设备记录完整性和连续性的问题,也难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在以下几方面都存在问题:
1.设备资产的基础信息管理方面
1.1 利用EXCEL表格管理,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设备资产信息共享性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信息共享的需要。
1.2 EXCEL表格记录的设备台帐设置依据单一,需要按照不同的方式统计时非常麻烦,容易出错。而设备的管理存在着动态的变化,随着管理人员的变动,设备使用单位的变更,造成数据的变动性很大,不但会造成数据的不准确,甚至可能出现信息丢失。
1.3 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使用单位的变更、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记录无法集中归档,所以很难做到全程追踪每台设备的全套资料,并实现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所要求的单台设备的独立绩效考核,对每台设备建立健全设备档案。
1.4 由于各基层单位对机械设备基础数据收集、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中设备的分散和调动频繁造成基层管理员难以长期坚持“事后立即如实记录”,从而造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就很难进一步进行各种分析工作,更难对每台设备运行、故障的相关指标、趋势进行分析,不能实现精细化的设备管理要求。
1.5 面对国家政策的对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交通运输厅每年都与我们公司签订节能责任书,从2010年开始,节能统计也将纳入统计法的法规范畴。从而对我们公司节能工作的相关报表和设备绩效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做到单机经济核算,就很难做到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更难以真正做到节能降耗,提高每台设备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
2 执行设备资产管理标准
1、公司制订了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和制度,但是靠人工的方式去监督和执行,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度不够或成效甚微,缺乏一套自动提醒和自动监督的信息化系统。
2、在对公司各单位使用机械设备的经济指标方面,虽然有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制度的落实和贯彻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依据不充分,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难以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进行量化考核,使机械设备的绩效考核制度难以和目前公司对各单位的其他考核制度接轨,最终造成公司目前在对各单位的综合考评中缺失了这个极为重要的设备绩效考核部分。
3 设备的维修及备件管理
1、维修计划、维修资源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平衡关系,对委外维修未建立跟踪管理。而且,维修知识库没有建立,维修经验存在推广普及的困难。
2、很难对备件进行合理库存管理,造成备件库存不足或库存过量,库存不足就影响维修造成停机影响生产,库存过量又造成资金积压,给公司带来损失。
3、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没有一套根据设备本身的要求,能够有计划,到期提醒,并将维护情况及时反馈到公司管理部门的管理体系,难以贯彻落实设备维护工作,造成难以从根本上保障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对设备的使用效率。
4 引入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如果引入信息化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以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把管理水平提升到:
1、设备基础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基础数据的关联统计分析功能。
2、将设备运行数据归档,可以对设备进行定性定量的运行维护管理。
3、对设备运行维护进行定标管理,系统对运行维护进行标准化管理。
4、备件管理同设备维运行维护进行协调管理,解决备件基本储备量。
5、对于委外维修设备,进行追踪管理从而实现维修策略投入最优化。
5 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以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为思想、以施工现场——项目部(工程处)——公司设备部三级管理为对象,以先进的B/S体系(即直接用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软件,基层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不用安装其他的东西)和JAVA技术(最新的通用软件语言,安全性较高),为我公司设备管资产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统一工作标准和设备管理经济技术分析功能,实现全公司设备资产运行、维修资源、备件资源的共享和统一标准的高水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开放的设备资产树体系,完备的台帐、档案与报表,实现对设备多种不同状态下的管理。
在机械设备基础信息管理方面,通过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建立起设备资产多视角、多状态管理。从组织机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地理空间4个视角和从在用、封存、闲置、报废等多种状态来管理设备资产。系统自动集成有关特定一台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变动、折旧、维修、保养、、报废等全程管理数据记录,形成包含动态数据在内的全寿命周期的设备资产管理档案,为分析设备运行、改进维修对策等提供了方便。
篇9
关键词:高校 仪器设备管理 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教学、科研事业不断发展,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投入日益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及管理问题,落后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洪流,满足高校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内在需要成为各大高校探索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成果
(一)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
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江苏省省属高校。该校近年来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升,背后的推动力之一就是良好的仪器设备管理。
在仪器设备管理上,该校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制定了一系列仪器设备管理的实施细则。该校制定了《南京邮电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南京邮电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仪器设备自行采购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低值资产、低值品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仪器设备的管理、采购、监督、处置、出租等制度和监管体系。
(二)仪器设备管理成效明显
目前,该校建有5个国家级实验中心,省级实验中心16个。截止到2015年12月末,该校拥有教学、科研国有资产32275台件,资产总值43068.37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654台件,总值24157.53万元,占学校教学、科研资产总额的56.1%。2012年至2015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国有资产10999台件,资产总值19659.11万元,占学校教学科研资产总额的45.64%。以上事实反映了该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据、有法可依,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水平需要提高,服务需要到位,制度需要完善,细节需要斟酌,意识需要提升,思想需要进步。
二、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自我摸索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该制度的核心内容即在主管校长负责下,设备管理处作为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资金和设备的使用,考核和检查设备使用情况。这套管理方法已经为各大高校普遍采取并使用,并且指导各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现阶段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仍然面临众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不能有效地适应先进的管理机制,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发挥先进管理机制的应有水平。高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相对忽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及背后的工作者。诚然,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的好坏,片面追求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忽视背后力量的建设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教学、科研工作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的,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厚此薄彼的作法切不可取,但这也确实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之一,变相造成了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者培训机会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繁重、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从而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仪器设备共享率低
伴随着高校不断加大的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高校的仪器设备数量迅速增加。然而,仪器设备的共享率不高直接导致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率高、设备闲置率高,甚至有些设备在一个项目结题后就闲置不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一些有科研经费的老师由于项目较多、经费充裕,往往忽视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遇到设备老化或者出现故障时,常选择弃用而重新购置新的设备;二是由于各个学院、各个老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和必要的设备共享条件。尤其是某些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往往耗费了巨大的经费,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一种间接的国有资产流失和损耗。最近几年仪器设备共享的相关工作已经得到各大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从管理机制的制定到实施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网络共享平台使用率不高、宣传度不够、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等,缺少有效的论证机制来确保设备购置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如仪器设备粘贴标签,这种纸质标签容易脱落,时间长了字迹不清,资产清查时如果想要找出一台账物上存在但又实际使用率不高的设备,往往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很多时间。
(四)仪器设备管理思想意识薄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仪器设备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科研事业的有力支撑,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部分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思想意识还是相对薄弱,表现在学校重视不足、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资产账务管理存在混乱、老旧设备报废不及时等方面。
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几点建议
(一)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组织调配能力。高校要加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就要重视对仪器设备管理者的技能培训,定期接受下属单位提出的培训申请,由学校或者二级单位组织专家对管理者进行专业性培训。江苏省省属高校都在使用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该资产系统是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软件,但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这款软件包括类似于这款软件的其他管理系统,是学校仪器设备管理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除了讲座培训、书籍普及,还可以加入网络交流,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知范围,加深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知。
一些高校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应尽早尽快地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考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职工的工作活力,对优秀的管理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对落后的管理者提出要求并加强监督。绩效考评制度可以明确将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及共享情况、仪器设备利用率纳入实验室管理绩效考评项目。同时,学校可以把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实验室绩效考评实行学院自评、学校考评的二级制度。每年学校应组织对上一学年实验室绩效进行考评,考核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开机使用的有效机时数、仪器设备现有功能和技术开发的项目数、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率和运行环境良好程度、仪器设备管理者出勤情况、仪器设备管理员日常工作量统计等。绩效考评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共享率,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为仪器设备所在部门配备数量合适的管理人员,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管理好部门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及管理科学化、精确化、制度化。
(二)建立有效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针对某些高校存在的仪器设备的过度和重复购买现象,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学校可以成立专家组,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进行科学论证并给出论证报告,论证结果应该反映该仪器设备的数量、使用情况、共享率等,学院再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购置计划。另外,建立一个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也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配置专门的管理员管理共享平台。定期组织学校之间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完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每台仪器设备的价值,可以节省科研经费,缩小教学、科研场所面积,减少浪费,从而真正实现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作为南京邮电大学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者,笔者认为类似于南京邮电大学这样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高校,学科交叉和融合度高,科研项目组、院系之间设备共享需求较大,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仪器设备共享工作。
(三)注重细节化的信息化仪器设备管理
社会正处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阶段,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也要与时俱进,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完成传统管理模式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过渡,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效率,减少人员配置和其他资源的消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物联网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这一技术可以被引进学院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射频自动识别、仪器设备定向跟踪和监控、仪器设备数量清查、仪器设备使用等等。使用不同的仪器设备管理平台,或者是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普通价值仪器设备、低值仪器设备、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账物管理,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避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效率低下、账物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四)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意识水平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对院系仪器设备管理员和学校机关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指导,并通过他们去宣传和教育更多的人,让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意识,自觉成为仪器设备管理人,促进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态度决定一切。很难想象,一个不能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学校如何能取得教学和科研的持续进步,仪器设备管理看似不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但其实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是高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仪器设备管理既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长期、整体、系统的工程。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上,高校应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 24(1):5- 7.
[2] 冯小燕,孔丽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4, 25(2):93- 96.
[3] 邹鸿雁,郑春雨,温岩.对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29- 30.
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主,不以盈利为目标,因此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导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内容,按照相关流程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前需要对所有业务量和资产数量进行全面排查,通过科学的评估和优化配置,防止出现国有资产长期闲置而导致资产浪费现象,并且通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为后期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能够顺利、高效运行,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一,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重点对通用设备、房产、交通工具等进行清查,全面、准确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亏和盘盈现象,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账实、账账以及账证相符。二,对国有资产清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需要从保障条件、管理能力和运行效果三方面进行,具体表现为:保障条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或者公共产品时需要消耗的资产;管理能力通常是指优化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能力;运行效果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即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现有资产提供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职能完成后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实施流程
通过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存在不按照流程实施的现象,不仅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还影响绩效管理效率,造成严重的国有资产浪费。笔者根据自身的多年实践经验,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流程进行了总结,具体表现为:
(一)设定科学的绩效评价目标
绩效评价目标是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前提,通过设定科学的评价目标,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前,应该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由评估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评价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价目标,并且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将该目标作为准则与导向,明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范围,例如,评价时间跨度、评价内容等。此外,为了保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目标能够顺利的实现,还需要创建专门的主管部门,由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专家小组对评价机构的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台账制度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根据资产清查结果建立相应的国有资产台账,对实物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全面、准确以及详细的记录,主要包括单位实物资产分布状况、总量等,如果出现实物资产变动,则应该对变动原因、结果及时进行记录,以此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即从国有资产的形成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国有资产台账建立时应该针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且由各级财政部门对总台账负责。此外,根据国有资产总台账创设分台账,分台账主要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科室与部门创建,同时明确各个科室与部门的权责,以此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科室、部门资产的全面管理。
(三)强化信息核查与取证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和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在进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必须做好信息核查与取证工作,不仅应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还应该做好实地考察工作,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核查。同时,财政部门在对信息进行核查时还可以参考第三方提供的数据信息,这样可以实现对所有信息的详细和全面的分析与取证,显著的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此外,当信息核查与取证工作完成之后,还应该公开评价结果以及处理意见,这样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应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全面了解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严格遵循相关实施流程,设定科学的绩效评价目标,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时有章可循,创建健全的国有资产台账制度,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科室、部门资产的全面管理,强化信息核查与取证,及时、准确的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不断的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质量和效率。
作者:卢登玲 单位:高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周银留.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经贸,2014(24):58-59.
-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晋升路径
- 下一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