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晋升路径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晋升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晋升路径

篇1

关键词:烟草 人事 改革 方案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利益是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制度的支撑。就体制而言,烟草行业长期以来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环境下发展的,烟草专卖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垄断行为。但是,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这种依靠行政力量干预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必将发生变化,并深刻影响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和布局。这就意味着,烟草商业企业必将面对组织变革,迎接内外部竞争的压力剧增。

一、烟草商业企业人事用工分配管理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设施、产品、服务、技术、市场管理等其他物质资产随时可以被竞争对手克隆或模仿,而人力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它将成为知识经济下组织在其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从烟草商业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是随着近年卷烟营销网络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和卷烟市场打假打私的不断加强,烟草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用工形式多样化。另一方面行业队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较好发挥,在诸如“身份”问题、岗位设置与编制问题、干部任免与流动问题、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问题,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都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和浓烈的“国企模式”。

1.烟草商业企业的职位管理与劳动用工机制现状

第一,身份管理。“身份管理”是计划经济下人事制度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身份的标志,如干部身份或工人身份、正式工身份或聘用工身份,身份决定职位与工作性质,这是国有企业“以人定岗”的政策基础。“身份管理”与现代企业“岗位管理”的理念是相冲突的。在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下,烟草商业企业虽然也在逐步淡化“身份”的影响,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身份”的痕迹,影响了企业激励政策的有效实施。

第二,岗位设置与编制问题。企业要设几个部门?部门内要设几个岗位?一个岗位应有几个编制?烟草商业企业往往没有进行客观的岗位分析,习惯上凭上级文件或以往的经验来处理这些问题。特别是当业务模式发生了调整,相应的机构调整、职能界定却严重滞后,由于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已经部分的影响了企业战略转型。

第三,干部任免与流动问题。烟草商业企业,尤其是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在体制上均是高度的政企合一模式,企业高层领导即是国家烟草专卖部门的局长(正处级或副厅级)同时又是烟草公司的总经理。因此,烟草商业企业内部中层以上岗位的人事任免均参照党政机关的管理办法,采取上级任命制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人才流动。

2.烟草商业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

目前,相当部分烟草商业企业的考核制度,主要围绕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晋升的依据,应试说,考核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第一,侧重于事后考核。理论上,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事前的规划,也包括事中的过程管理、事后的评估与改进。大部分烟草商业企业的绩效管理只是做到了绩效管理过程的“绩效评估”部分,考核期到了,根据人力资源部门的安排,对过去工作做一个总结与考核。这种考核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持久的沟通,对工作促进作用不大。

第二,考核标准量化程度低,且没有与企业的目标体系相联系,在评价中,普遍存在印象分、平均分和轮流坐庄现象。

第三,考核结果未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关联,与培训、薪酬、职业发展等几乎没有直接的联系,有时反而引起员工内部关系的紧张。

第四,考核的标准与员工的具体工作关联不大,同一套指标运用于不同的岗位,导致了考核不能驱动工作更好地开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激励机制“失灵”。

3.烟草商业企业的薪酬机制现状

第一,没有对岗位价值进行系统评价,不敢正视岗位之间的价值差别。单一地按照行政管理层级划分工资等级,同一行政级别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不大,这种“不同工却同酬”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批核心层、骨干层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与此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则是“同工不同酬”,特别是在部分一线岗位,由于“身份”痕迹的影响,存在着即使同岗但待遇却无法相当的情况。由于烟草商业企业员工的绝对待遇与市场相比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员工对于薪酬的不满主要来自于内部不公平的心理感受。

第二,薪酬调整没有与业绩变化相关联。特别是在烟草商业企业的各个综合管理岗位,实行的大多是岗位-技能工资制,每个月的工资几乎一成不变,只要不违反企业的奖惩规定,就能保证拿到全额工资,工作业绩的变化对工资影响不大。薪酬体系与企业战略和日常管理活动严重脱节,激励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薪酬晋升通道单一。长期以来,烟草商业企业习惯于沿用单一的以行政等级为主线的晋升通道,特别是在薪酬发放中,员工只有通过行政级别晋升,薪酬水平才有可能得到较大提升,在这种制度的引导下,一方面,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实现个人在企业内部的价值提升,纷纷放弃自己的专业优势,转而从事管理,由此,企业牺牲了大批的技术骨干,却成就了许多素质不相称的管理者。另一方面,长期处于一线的,为烟草行业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聘用员工,因进入行业时的“身份”门槛较低,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薪酬待遇,均没有向上提升的机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影响,责任心不强,归属感不高。由于这些人长期身处一线,直接与零售客户和最终消费者打交道,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已经给烟草行业的网建和专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带来影响。

4.烟草商业企业的人才培育机制现状

第一.没有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大多数烟草商业企业设有培训部门,但工作重点却侧重于职业技能鉴定或与学历管理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没有很好地与企业战略要求、员工的绩效问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结合起来,没有完善地跟踪测评机制和信息反馈制度。培训有效性总体上不尽如人意。

第二,员工发展通道单一。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只有职务晋升一条独木桥。

二、烟草商业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

为推进烟草商业企业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员工队伍的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构建“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系统解决方案。

1.前瞻性原则

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仅是一项富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长远战略。

2.系统性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企业中各层人员的重新定位和再认识。因此,从层级上看,应考虑“经营领导层-管理执行层-实施操作层”的分工;从横向分类看,应当考虑到业务流程与专业职责的分工与合作。做到改革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和一体化。

3.针对性原则

针对烟草商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量身定做解决办法,从关键点突破,以便更好地推动系统的运作。

4.可操作性原则

在设计解决方案中,以前沿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企业的特点与要求,务求关注方案的适应性和实际操作性。

三、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的系统解决方案

1.夯实基础,优化组织结构,实施定岗定责定员

第一,组织结构优化。定位于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根据组织战略,重新优化企业的组织机构。首先,看是否有关键的职能遗漏或待强化,关键职能是否有特定部门承担,即强化战略职能;其次,相互牵制的职能要分离,关联性强的职能能否重新组合;最后,设计合理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在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后,通过《企业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能说明书》等文件予以固定,为全面分析企业各部门人力资源分布奠定基础。

第二,开展岗位调查和岗位分析,实施定岗定责定员。岗位调查是对岗位的设置状况、岗位职责以及岗位的工作量等实际情况进行的综合调查,是为现状分析收集资料的过程,可通常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完成。

岗位分析是对岗位调查收集到的岗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深入了解并解决岗位工作的“5W1H”即:做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在什么环境做?用什么方法做?通过分析可以准确定位岗位工作的是具体性质,在分析的同时、对收集的岗位职责逐条进行本岗位内部的对比分析和岗位间的职责对比分析。

实施定岗与岗位分类。定岗是指结合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和岗位流程的需要,确定的岗位名称和数量。岗位分类是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科学的岗位分类方法,形成不同的岗位类别和系列。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的岗位分类可以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生产操作类、业务类以及服务类五种类型。

实施岗位定编。在确定了企业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等情况下,综合分析岗位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因素,确定各类人员配备的过程就是岗位定编。

实施岗位定员。引入竞争上岗的机制,建立和完善岗位聘任制度。逐步按照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稳步推进岗位竞聘,形成“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提升。

2.关注核心,构建岗位绩效工资制

为实现对各岗位任职人员的收入分配激励,推动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和职业发展,避免单一薪酬发展路径带来的诸多不良现象。根据岗位评价及岗位分类的结果,设计宽带薪酬体系。构建权责清晰、分类科学、规范有序、有效激励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薪酬水平调查。参照劳动力市场价格,并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岗位的薪资水平,使企业的薪资水平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性,保留吸收优秀人才。

第二,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打破传统身份的壁垒,按照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以岗位为对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以员工的贡献大小为依据,以岗定薪、以效定资;以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为手段,形成和稳定核心层、骨干层员工队伍,并由低向高逐步缩小高管理、高技术、高技能等岗位原不同身份员工的工资收入差距直至完全接轨。规范工资构成,工资结构主要由岗位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建立员工工资收入与岗位、工资收入与岗位等级、工资收入与绩效考核等动态关联的工资调节机制。以增强企业活力与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在分类管理基础上的工资结构体系,增强工资调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强化薪酬的激励机制。

3.搭建支撑,开展全员动态绩效管理

第一,认识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通过对内设组织机构和个人工作绩效的管理和评估,积极构建公平竞争的平台,客观分析和评价各职能部门及其员工的工作实绩,以引导各岗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并结合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正确实施奖惩,最终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通过规范化的关键绩效、工作目标设定以及沟通、绩效审查与反馈工作,改进和提高管理执行力,强化管理层对企业方针目标及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员工工作计划性与主动性,实现过程的预控与可控。适时向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相关数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和员工个人能力发展。综合考核结果作为企业绩效工资分配、员工职业发展以及其它人事决策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实现绩效评定结果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第二,做好绩效管理规划。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闭路循环过程,表现为一个不断强化的正反馈过程。这个循环的周期通常被分为四个步骤,即绩效计划、绩效实绩与管理、分析与评价、激励改善。

4.后续拓展,设计并拓宽员工晋升通道

晋升通道设计的目的是帮助不同类型的员工实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员工随个人能力发展进行岗位晋升的动态管理制度,不是基于职位,而是基于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不同性质的岗位根据其对企业的价值,设定不同的跑道。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不必只通过职务晋升一条独木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本职种的跑道中向上发展。一是管理类岗位将积极推进和加大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力度,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专业技术类岗位将通过职称评定和公开竞聘等形式与办法,理顺和打通晋升渠道。三是技能类岗位将通过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和岗位竞争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综上所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构建“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机制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必要保证。烟草商业企业开展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对理顺内部用工关系、规范分配行为、构建和谐烟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涂满章.整合背景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体系建设[M].工业出版社

[2]周志轩.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M].成都时代出版社

[3]胡昌全.薪酬福利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

篇2

职场人比较认可职业培训

在此次关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力的调查中,将参与过职业培训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进行分别调查,但是两个人群都对职业培训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给以了充分的肯定。相比而言,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对于职业培训能够起到的作用期望值相对更高,将近九成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都主观认为职业培训将对就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面对新岗位,很难说某个求职者能够单单从过去的工作经验中学习和掌握到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很难招聘到完全匹配现有岗位的人才,企业就越来越重视通过职业培训来使新人更加匹配新岗位。这同时也就说明,此前接受过此岗位相关培训的求职者就自然会在这个就业或者晋升的机会中脱颖而出。

在未参与培训的人群中,女性相比男性对于职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信任度更高,超过了90%。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培训的信任度要高于男性,这种趋势在职业培训中也有所体现。在自学能力上,男性与女性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接受培训与考试的能力上女性往往优于男性,因此培训对于女性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大于男性。

从学历上来看,本科及以下学历对于职业培训的认可差别不大,但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于职业培训的信任度明显降低,只有超过七成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未参加过培训的职场人认为职业培训会对就业产生促进作用。

而事实上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也比较认可职业培训对于就业所做出的贡献,但是这种评价的比例略低于未参加培训的职场人。在参加过培训的职场人中,83.4%的人对职业培训做出肯定,比未参加职业培训的职场人低了近6个百分比。

可见,经过实践的证明还是有一部分参与了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没有从中获益。这种结果的产生可能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培训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课程的水平参差不齐,参与者需要对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做出一个判断。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参与培训的盲目性,面对就业压力社会上也曾经一度出现“考证”热,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也是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希望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

未参加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有培训计划

尽管对于职业培训近九成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还是认可的,但是认可与付诸实践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在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人群中,超过半数被调查者将有参与职业培训的计划,这与认可的近九成的比例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尽管如此,也还是能够看到职业培训市场的广阔前景的。

在关于职业培训是不是“多多益善”,李院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承认多多益善,但是他指的多并不是指“证”的数量,而是指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又丰富了的学习经历,这个比证书的数量更重要。他特别指出绝大多数职业考试的证书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敲门砖。

选择是否参与培训受工作时间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在3年及以上的职场人中选择计划参与职业培训的比例有小幅增加。

可见,随着职业发展路径的明晰化,很多职场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选择职业培训为自己充电。此时的职业培训多是职场人根据自己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充电,多是技能培训和应试培训相结合,进行比较高级的岗位技能的培训,比如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此时的培训效果不再仅仅针对就业,而主要体现在对于职业发展的帮助。

尽管在对于职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认知上,除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外,其他学历职场人态度差异不大,但具体到参与培训的计划,不同学历间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随着学历的不断提高,对于职业培训的参与度也相应降低。本科学历的职场人对于职业培训的计划参与比例略低于大专及以下,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计划参与比例则一下降到了不到四成。可见,由于高学历者在就业中的学历优势,职业培训对于高学历职场人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在各类职业培训中,对于尚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来说,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是最具吸引力的。在有参与职业培训计划的职场人中,超过四成人计划参与此类培训。其次是IT类培训,也超过了两成,然后是办公软件培训和外语类培训。可见,直接增加业务技能的培训对于职场人有较大的吸引力。

若是图真正的收获,则有四点参加职业培训的意义:一是拥有了一个学习的环境,会促使求职者踏踏实实的学点东西,二是能够系统化掌握理论知识及补充必要的技能,三是职业培训时与更多人的交流机会,四是同学带给自己的压力,与公司外界的人有所比较,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参与职业培训者更认可培训有助于晋升

在对于参与过职业培训的职场人的调查中,职场人实际参与的主要培训类型与未参加者计划参与的基本一致,参与最多的是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

对于中高层人才而言,参与的职业培训也可以用“专、新、洋”来概括,“专”指的是专业性,比如说注册会计师、律考;“新”指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岗位,或者是原有的岗位国家给与了职业资格的认定,比如说物流师、营销师,以及一些针对人才开发的项目,比如说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洋”则指的是国际化的一些职业培训。

对于职业培训事实上对就业的影响,近半数的参与培训者答案是肯定的。47.9%的参与过培训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所参加的职业培训直接促成了自己的就业。

从促成就业的培训情况来看,参与IT类职业培训对于就业的直接促进作用最大,近六成参与IT培训的人认可培训对于就业的直接影响。其次是外语类培训,在参与外语类培训的职场人中也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自己的培训行为直接促进了自己的就业。这两类培训参与者对于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认可度最高。

尽管只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表示职业培训对于就业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有近八成的参与职业培训的职场人表示职业培训对就业后的晋升发展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