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的风险控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务风险 风险控制
我国保险公司在经历了市场化、入世等重重考验后,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很大发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进一步的发展,国内的保险业正在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其中,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其在保险公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考察和解决,以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能力。
一、国内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和原因分析
(一)综合经营的发展方向增加财务风险
综合经营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众多巨大的风险源。因为保险公司目前作为专门操作风险业务的企业,其自身的负债结构就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再从事更多的高风险业务,如信用交易等,就可能将风险放大。因此,虽然综合经营是大趋势、发展大方向,但是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就不应该走全能型金融机构改革之路,公司必须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和金融特长确定合理的综合业务拓展边界,这也是综合经营的安全性要求。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风险隐患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抢夺更多市场份额,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业务数额、轻管理和质量效益的问题。这种过度的竞争导致公司内部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因为保险公司一般采用逐层授权的管理机制,管理的理念是“以保费论英雄”、发展的方向是规模第一、效益第二,这种理念发展出来的企业文化就是对内部财务风险不重视、内部控制不到位,不能建立长效科学的财务风险监控管理机制。
(三)业务控制漏洞积累风险
在承保、核保、保全、查勘、理赔等业务各环节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如果被客户或者内部人员操作利用,就可能导致公司赔付上升、造成直接损失。比如为了加快发展,一些保险公司进入新业务领域或者新地区,过度扩张致使经营成本上升,且对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往往是新入者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但实际上的业务漏洞众多,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是远远高于这种偿付能力的,这也决定了财务风险将长期存在。
二、加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作为一个连续性较强、牵涉面较广的工作环节,必须全面开展相关方面工作,方能有效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一)加强产品创新
要改变保险公司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道路,不能仅仅依靠价格抢占市场,而要将业绩的增长点放在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独特的经营模式上,具体表现为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的创新,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保险和金融服务。对此,保险公司一要加强市场调研工作,发现客户的真实需求、同行业竞争者的发展策略和具体产品定位,再此基础上创新产品和服务。比如针对广大农村市场,就要求研发出能够符合农村消费水平的医疗险、养老险等。二是要加大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因为我国保险业发展较晚,竞争不充分,已经形成了寡头格局,后果就是大公司不重视产品研发、中小保险公司没有足够财力和人力进行研发,所以为了以后长远竞争考虑,无论大小公司都要正确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从而能够积极筹集创新资金,适时适度引入外部资金,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突出。三是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合力推进产品创新工作。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新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孵化器,要将保险公司和学界联合起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险产品,让整合后的资源创新更具活力。
(二)利用财务杠杆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
保险公司的资金运营能力是直接决定公司负债、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公司必须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金辅以财务杠杆,充分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从而提高自身资本运转能力、负债能力和盈利水平。一是要积极拓展保险资金的运用途径,应该注意把握市场机会,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力求最大限度拓展资金运用渠道二是加大对资金使用的管控,公司应该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托管制度和监督机制,对风险及时有效科学地加以识别,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和提升外部约束力。
(三)完善再保险体系
再保险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和良好的制度保证,也对规范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行为、控制内部财务风险有帮助。为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全体重视再保险,将再保险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并结合市场和内部管理制度对再保险充分利用。二是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和高校合作培养更多的内生性人才,与国际化、多元化的经济市场接轨。三是强化法律支持,制定更多关于再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迎接外资再保险公司的挑战和内部管理困境。
(四)加强动态监管
对保险公司而言,抵押债券和含有提前赎回权的债券等资产己经无法通过静态监管来防范和控制随之而来的风险,而动态监管这一方法可以从产品研发阶段开始分析、预测风险,使风险的不可控程度降低,从而使管理者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因此,加强动态监管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叶柏松,高淑娟.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12)
[2]吴宇熙.试论保险公司财务运营效能评价与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上海保险. 2011(12)
[3]金鑫.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 2011(06)
篇2
【关键词】风险控制 投资公司 对策
一、小型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
风险投资行业概述。风险投资产生于美国,由于新兴的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较大,但又很难通过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支持。风险投资公司利用其经营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在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的灵活性方面,能够满足很多新兴企业对于资金和资源的需求。投资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体现在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能力,也就是说,在投资前对准确的判断和甄选出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和项目,然后在投资后对这些企业或项目提供诸如资金、管理、资源整合等各种支持活动,使得其能够快速稳健的发展,从而为企业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
小型投资公司的界定。由于投资公司的商业模式特点决定了,不能单纯的以注册资金的多少来界定大小。目前投资行业在我国仍属于新型行业,缺乏相应行业规范和法规,因此对于小型投资公司的界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2011年6月18日,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对于小型企业的界定:“其他行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上,且100人以下的企业为小型企业”。本文参考了以上的规定,以及国内几家大型招聘网站中对于同类型公司的界定条件,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小型投资公司的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公司员工人数20人以下;注册资本在500至2000万元;总资产投资规模2亿元以下。
风险控制机制对于小型投资公司的重要性。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除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小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风险投资行业就是一个高风险和高回报并存的行业。大型的风险公司由于其所掌控的资产实力和人员规模,使得其对于风险控制的管理更加专业和严格,以及在对于风险出现后的对于已投资产的减值损失,具有更强抵抗力。可以说,风险控制贯穿了风险投资公司经营行为的全部过程,是风险投资公司的与生俱来的基因。而对于小型投资公司的项目管理来说,风险控制机制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性;保证获得项目投资收益;由于小型投资公司的可使用资金相对有限,无论是投资前的风险评估,还是投资后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机制都是保证投资人资金安全性,以及保证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的最重要因素。
小型投资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特点。没有或有极少数专职风险控制人员或部门。由于人员数量较少,一般不会设置专职的风险评估人员,基本由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投资经验的几个高级管理人员来负责进行风险评估。较少使用专门的风险评估模型或工具。一般仅依靠项目调查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较少使用专门的风险评估工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小型投资公司接触的项目需要的投资额较小,需要的决策时间相对较短,而专门的风险评估工具需要的时间较长,不利于较快的进行决策;二是一般的小型投资公司人员较少,一般依赖高管的个人经验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多为投前风险控制,而投后风险控制力度较弱。由于小型投资公司的资金实力等因素制约,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一般采用跟投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即是规避投资风险的手段之一,同时也导致投资公司对项目的运营没有实际的控制权,所以对于项目运营内的风险,难以迅速采取措施。所以,更多依赖于在投资前,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小型投资公司面对的风险种类
由于小型投资公司的人员和资金规模的限制,在同一时期内的在投项目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多数投资一般采用项目制管理的经营模式。那么对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五类风险:
政策性风险。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很多行业的相关政策尚未成熟,仍存在很多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空白,这使得因相关法律、法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变化或调整,对于公司运营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政策性风险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小型投资公司很难通过购买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不断研究各类行业政策等方式,来规避政策性风险。
市场风险。被投资公司处于的市场发生环境发生变化,比如新技术出现、新的替代品、市场生命周期改变、消费者需求或偏好变化、以及其他不能预测的变化等原因,都会导致市场风险的发生。由于项目公司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着投资公司的利润水平,所以投资公司不仅要应对已投资的项目所处的市场风险,同时也要兼顾自身所处的市场风险。
被投资公司风险。由于被投资公司对项目的定位不明确,对项目实施的内涵的认识不深入,以及其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不到位,造成项目运营成本增加,项目时间周期延误,甚至直接导致项目失败。小型投资公司所接触到的项目方,一般处于成长阶段,其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验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因此被投资公司风险是最经常发生,也是决定所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性风险。
技术风险。是由于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技术层面,存在的缺陷、瓶颈等问题,需要高额资金投入、长时间的实验来予以解决,造成项目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最终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追求高投资回报的投资公司,经常会接触到高新技术项目。而这样的项目在提供了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高技术风险。新技术覆盖面广,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同时涉及大量的科学及专业技术知识,对风险评估能力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求较高。
自身风险。小型投资公司还要经常面对自身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能力风险和管理风险两个方面:
(1)由于投资公司内部负责风险控制的人员自身存在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或局限性,而带来的对项目风险预判不足,或对风险发生的预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等,而产生的风险。
(2)投资行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小型投资公司在组织结构、运作模式、投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不成熟性,更增加了其管理风险。
三、小型投资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
限制投资行业的选择范围。制定投资策略时,要避免“全而不精”,要适当地限制可进行投资的行业,便于集中力量对行业政策、行业特点进行研究和深入了解,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提高投资成功率。在选择投资行业的范围时,可以选择比较熟悉的行业,或已经投资成功案例的行业,或是未来有增长潜力的行业。另外,要注意处于该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尽量选择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对处于幼稚期的行业要慎重选择,而不要选择衰退期的行业。
限定投资方式及投资比例。要选择比自身强大的合作伙伴,采用联合投资或跟投的方式进行项目投资。这样做即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整合合作伙伴的资源,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可使用多种投资方式进行,比如进行股权投资时,可以配以同等金额的债权,以降低项目公司破产清算时的减值风险。要限定投资比例,一般来讲,投资于单个项目的金额不宜超过投资公司资产总额的15%。
逐步提高项目尽调水平。在项目尽调阶段,逐步完善项目尽调清单,提高自身的尽调水平,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被投资公司的相关信息,制定科学的和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以保证投资项目的成活率和报率。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项目公司的设立和运作时,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在投资协议中将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行业发展的初期,很多投资公司都会与被投资公司签订“对赌协议”,其主要内容一般是被投资企业要保证固定的投资回报率,如果无法达到相应的回报率,则要通过回购股权、支付现金等方式对投资方进行补偿。但近些年的一些案例表明,“对赌协议”并未被证监会认可,同时在司法解释中也尚不明确。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签订“对赌协议”就规避了风险。
多种形式进行项目监管。在项目投资后,要采用多种方式确保投资后的有效监管,以降低项目的运营风险:在被投资公司董事会中确保至少一个董事会席位;派往被投资公司的董事须定期向公司报告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及项目进展情况,遇有偏离投资计划和变现计划以及出现其他重大事项时,应及时报告;可以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被投资企业定期进行审计,如有可能向被投资企业派驻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
项目退出后,提取盈余公积金。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及时将股权资本变为流动资本来进行套现,提高投资资金的流动性,避免资金长时间沉淀于项目中无法自拔。在项目退出后,对已获得的投资收益提取10%的盈余公积金,此部分资金可用于弥补其他项目的投资损失。
篇3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我们对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治理建议与合法的节税筹划思路。
一、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表现
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主要存在于“进口”(上游)和“出口”(下游)两个环节,面对上游“进口”环节涉及增值税,面对下游“出口”环节涉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且都不是个小数。分述如下:
(1)对上游要求生产企业高开增值税发票偷逃增值税
这多是无关联的“中间商”所为,目的是虚增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加大抵扣,偷逃因药品数倍加价带来的高额增值税。其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医药生产企业,把产品卖给“中间商”公司,“中间商”公司结账时就要求医药生产企业高开增值税发票,比方说把10万元的药品开成18万元,否则,结账就难了。医药生产企业得罪不起“中间商”公司,也只好言听计从,按要求开出18万元的发票,到“中间商”公司结账。超过实际交易额的8万元,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中间商”公司就按实际交易额10万元付款。这样,医药生产企业的账面就挂上了8万元的应收账款,并且永远收不回来,也不可能收回来,因为这笔账“名存实亡”;同时,医药生产企业还要按18万元收入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二是“中间商”公司按发票额18万元付款,多付的8万元让医药生产企业从其他渠道返回去。这样,医药生产企业仍要按18万元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时还要承担串8万元现金出来的“任务”和风险。
因为药品的差价主要体现在中间环节,由此带来的增值税也比较大,为了逃避这个环节的税收,一些“子弟兵”公司也存在让上游“高开发票”的行为,目的是把税款转嫁到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如何“消化”,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2)对下游要动用大量现金且偷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药品销售公司对下游的回扣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有的回扣高达百分之三、四十甚至五十,并且需要“真金白银”,这就需要大量的现钞(现金的狭义概念),而且还得是“税后”的(个人所得税税后)。这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大量的现钞从哪里来?二是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三是如何把回扣作为费用“合规”地在税前列支。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串现”――弄到足够的现钞!只要弄到现钞,从桌子底下塞过去,就不存在什么个人所得税了;只要拿到发票,作为费用入账,企业所得税也就偷逃了。
一些药品销售公司“串现”的方法基本有二:一是“找票”,找些发票来冲账,把现钞弄出来(前几年就听说一些医药企业“找票”都找到青藏高原去了,真担心他们把那片天空污染了),甚至买一些假发票冲账――这就偷逃了企业所得税;但随着监管的完善和打击力度的加强,“找票”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且风险加大,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又探寻出第二种方法――“开票”,即通过“正规”手续(比如签订咨询合同等),多以咨询费等名义(不能是买东西,不然在会计处理上会增加资产)把钱汇到一些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扣除几个点的税费后,把现钞提出来返回药品销售公司――咨询公司开给药品销售公司的咨询发票记入税前,也偷逃了企业所得税;有些规模的医药企业干脆自己成立众多小公司(表面上一定与自己无关联),承担“串现”任务,来满足回扣的需求;为了“防范风险”,这些小公司“串现”额大到一定程度(连他们自己也担心害怕了),就自动消亡,他们再注册另一个小公司“接班”。这其中的风险已经超越了税法的范围(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
二、药品销售公司的涉税风险控制建议和节税筹划思路
药品销售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医药市场的特征和竞争的不规则性所导致的。要完全解决之,前提是彻底解决医药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但这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所以药品销售公司目前要做的是:如何在不规则的医药市场中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时又要防范医药行业比较突出的税务风险。
我们对药品销售公司的基本建议是:自己少赚点,“破财免灾”,偷逃税款不能太过了,不然早晚会出事;同时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减轻税负――针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具体节税建议如下:
(1)对于增值税,节税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减免税政策,二是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以获得税款抵扣。
利用减免税政策进行节税筹划,完全符合税法的立法精神和政府的意图。但是,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导向比较明确,一般公司很难符合条件。在药品市场,只有计划生育药品和用具以及艾滋病药品等减免增值税,一般企业“够不着”,所以,还要把节税重点放在进、销项税金上。
在“进口”一定要取得合法的扣税凭证,尤其是在不被一般企业注意的购买公用汽油、购买办公用品等方面,这些日常采购也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抵扣。公司要在全体员工中普及索取进项发票的意识――只要是买东西,就要求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了进项税金,公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增值税税负。
在“出口”方面,要比较“直接对医院销售”和“通过药店销售”的风险,在同等条件下,要选择连锁店作为销售渠道(可能不需要动用大量现钞);在销售确认方面要灵活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医院回款期若有几个月,可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药店有押批现象,也可统一按分期收款方式处理。这样可以递延税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金流的压力。
若面向农村市场,也可以考虑其他销售渠道,比如委托基层供销社(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较多)来销售产品,减轻税负。
(2)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总体节税思路首先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上――比如从纳税人身份、设立地点、投资方向、新产品优惠等方面考虑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决定公司(尤其是成立新公司)行为。
其次要考虑公司的人员结构。我国税法鼓励公司接收、安置一定比例的特定人员――比如转业军人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税费,要注意这些条文的应用(先把职工弄下岗,再聘任上岗等滥用优惠政策的做法不可取)。
第三要注意税收临界点。税法规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为小型微利企业,可以按20%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财税[2009]133号《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又降低了一半。若药品销售公司规模较小,一定要注意这个条款,争取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篇4
一、引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对风险认识不足、控制不当不断导致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如何识别、度量和应对风险就成为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企业要识别出其所面临的风险,就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2 500多家,其在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也不容忽视。股票市场是高风险市场,为了加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2008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框架。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风险评估为核心导向,其中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并且风险评估是整个内控体系的关键。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风险评估,这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切入点和起点。
风险评估是上市公司对筛选出的主要风险组织公司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进行风险识别、系统分析,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和基础。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时,既要识别、分析和关注阻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纯粹风险),更要善于发现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的风险(机会风险),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科学分析风险、制定切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的风险应对策略,达到分散、弱化以至化解风险的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评估过程复杂且不易操作,风险评估就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就成为一个难点。本文结合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实践,对风险评估操作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探讨,以期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操作解析
在实施、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实践中,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应重点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通常应将销售、采购、生产和财务等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环节作为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和总纲,在重点和总纲的统领下,抓住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即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尤为重要的是,在初始风险评估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宜粗不宜细。若开始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要求的过细、过于完美,风险评估工作可能会陷于繁琐细微的事务性工作而难以进行下去,甚至导致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失败。因此,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总体框架,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思路;其次,充实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一方面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不断补充、丰富,另一方面应随着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持续改进、完善,为实施内部控制、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及经营环境的差异,加之风险不易识别、量化,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时应特别注意与本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切忌为了风险评估而进行评估的形式主义。具体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的难点
进行风险评估前,上市公司应先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这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必备条件,也是风险评估的标准。只有明确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才能有针对性、有标准的搜集、整理和取舍相关的风险信息和数据,才能对已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筛选、整理和归纳。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设定,主要根据证监会的监管要求来进行。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设定风险评估目标通常从公司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等方面来考虑。首先,经营战略比较宏观,在风险评估中不宜定性操作和定量把握。由于大多数员工只是把经营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和长远奋斗目标,只有公司的高层管理核心人员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因此,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在风险评估目标中所占比例通常不能太大。其次,经营目标和报告目标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最容易被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理解和感知,也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和识别,因此,风险评估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多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和提炼。最后,上市公司只要依法经营,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去运作和管理,即可保证经营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因而对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目标的设定,就转化为对公司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风险控制目标和风险评估目标的设定,实务中更易把握和操作。
(二)收集风险信息的难点和途径
风险信息收集的主要是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内外部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收集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风险评估的结果。
从收集影响公司经营外围环境信息的实践来看,上市公司通常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困惑:一方面是公司经营外部环境信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不易确定应由哪些部门牵头组织和具体实施,并且各部门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很难把握相关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有无影响及影响大小,结果导致收集信息时无所适从,最终难以确定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经营活动多限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市公司很难准确把握和获得与经营管理活动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信息。在收集风险信息时,上市公司应注重外部经营环境与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结合、与内部控制关键点和风险点的结合,并在这些交集中寻找切入点和信息点。
上市公司收集影响经营的内部环境信息时,应主要考虑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并结合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立足于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考虑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内部信息和条件,来收集相关的内部风险信息。
(三)识别经营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识别风险更多的是凭借识别者的判断能力、经验积累和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是把收集到的风险信息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方式,经过比较、归类、提炼、组合等方法,并充分考虑国家各部委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经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重点,主要包括核心风险、业务风险和工作风险。
核心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公司的经营目标出发,围绕战略核心,从公司整体及其职能部门层面、经营管理现状层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整理出公司的核心风险,这是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风险。
业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主要业务环节的风险入手,通过对制度、流程的穿行测试及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识别出最主要的业务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然后再通过穿行测试来检验主要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收集和查找是否全面,并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疏漏的风险点和控制点予以补充和完善。
工作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通过适用性测试来进行,在适用性测试过程中,识别出主要的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予以补充和完善。
从上市公司识别经营风险的实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至少应梳理出100种以上的风险,才可能比较全面的涵盖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
(四)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估量,其结果关系到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由于风险的错综复杂,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和衡量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需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综合使用。
具体来讲,风险评估主要通过多次循环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并且应经过至少两轮多次的循环验证,同时要求时间间隔在两周以上,最终使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逐步趋于一致。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风险评估体系。
1.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及参与主体
由于风险存在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因而,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应涵盖其主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就成为参与主体,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人员是主要参与者。
2.确定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
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是风险评估过程中定性与定量方法衔接的纽带和桥梁,也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重点。实务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具体来讲,主要应结合公司的发展阶段、业务特点、风险发生频率及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程度等来确定。
通常,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表1和表2分别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描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并把风险的定性标准定量化,从而实现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的衔接和转换。从表中可以看出,风险的影响程度随着风险发生概率的逐级加大也越来越严重。
3.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调查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问卷设计关系到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调查问卷设计一般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去考虑和设计,一般需要设计200―500个风险事项,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4.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
问卷调查结束后,需要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及处理。理论上,风险评估至少应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要求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基本不变,并且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两周以上,然后再测算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离散度。若离散度较低(通常以标准差小于1来认定),则取两次调查问卷的平均值作为问卷调查结果;若离散度较高(通常以标准差大于等于1来认定)时,则公司管理层应组织参与风险评估的人员进行探讨、沟通与交流,努力使大家对风险的认识趋于一致,然后再进行第三次问卷调查,并将这次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最终问卷调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实务中,在统计问卷时,需将调查问卷分成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骨干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取各组的平均值。对于公司战略层面等较为宏观的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高层领导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管理职能类、重要业务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中层干部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具体业务、操作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基层骨干小组数据的权重。权重的调整幅度需要通过开会沟通、讨论,由参与风险评估的主要人员共同做出决定。
5.绘制风险地图
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风险分类,根据数据统计汇总调整结果,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两个维度绘制风险地图,如图1所示。处于黑色区域的为重大风险,处在白色区域的为重要风险,处在灰色区域的为一般风险。通过图1,可以直观地识别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的认定就高不就低,即处在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大风险,处在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要风险,充分体现风险评估中风险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和理念。
风险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上市公司不但要进行风险评估,还需要进行风险管理。通常,对重大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还应制定出重大风险预案,确保风险被有效管理,当重大风险发生时,立即启动预案,应对风险,降低损失。对重要风险要加强监控,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重大风险。对一般风险要予以适度关注。
篇5
【关键词】投资担保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一、投资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管理控制问题
(一)市场环境带来的风险
市场环境决定了一个行业发展的兴衰,在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薄弱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容易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企业经营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投资担保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受到的影响势必影响到投资担保公司的发展。比如金融危机爆发,整体大环境经济出现低迷,消费力不足,中小企业的产品滞销,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从而走上破产的道路,这样一来担保投资公司的资金回收也就成了问题;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恢复经济,会出台诸如放松银行贷款相关政策、降低银行对企业评价信用等级要求等一系列法规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经营的道路,这样一来担保投资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二)投资担保公司自身的风险
投资担保公司自身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缺乏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实力有限、规模小、竞争激烈缺乏风险控制意识。首先,一方面我国投资担保行业的起步比较晚,行业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虽然有对投资担保公司的成立和业务范围作了规定,但是却没有细则方面的法律规定,这样就导致了有些投资担保公司钻法律漏洞进行违法违规操作;另一方面,我国法律对投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没有做明确的规定,致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呈现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现象,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没有管理、金融、法律、经济、财税方面的基础知识,也缺乏相关的从业经历,对担保业务结构、担保原则、市场定位的认识不足,缺少能对担保对象进行客观调查和详细风险的专业评估人员,最终导致了投资担保公司在管理方面缺乏规范性,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业务的开展;其次,投保企业注册资金比较少,实力弱、规模小,跟银行规定的授信条件和授信额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能得到的担保贷款资金比较有限,因此担保企业赚取到的利润也比较少。最后,投保行业进入门槛低,企业比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有些企业为了争取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投资担保行业经营的是风险,集中了资金风险、信用风险和生存风险。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一般不是很健全,信用度比较低,可抵押资产少,对资金需求的频率也比较高,投保公司对这类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可能到最后代偿债的几率将会增大;另一方面,投保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审核、运行监控、资金追偿的相关制度,在抗风险能力方面比较弱、缺少相关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化解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投资担保公司因自身问题面临的风险。
(三)信用评价体系不全带来的风险
现阶段,我国整体的社会信用水平还比较低下,信用体系的建设尚不健全,投资担保公司在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不是很清楚,对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的真实性无法做到百分百的考证。有些情况下,投保公司是可以察觉中小企业数据报表是否可靠真实,但是如果中小企业串通其他部门企业篡改数据,这时候投保公司难以察觉了。另一个方面,中小企业在贷完款后,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还不了款项,甚至破产,这时候银行会追究投保公司为第一偿债人,要求其承担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责任。
二、投资担保公司如何管理控制风险
(一)设立投资担保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在担保业务发生前,投资担保公司能够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和失信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的预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库,记录相关中小企业以往的信用情况以及相关的经营情况,从而达到预警风险的目的。风险预警系统应该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动态静态相结合、普通特殊相结合的原则对客户进行预测。风险预警系统在对中小企业的相关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建立投资担保风险的预警值,以使担保公司在向中小企业开展担保的时候有个风险底线。
(二)合理灵活运用反担保措施
在担保实务操作中,投资担保公司为了降低风险,通常会将中小企业的房产作为抵押,但除了用房产作为抵押外,我们还可以将中小企业成套设备或者生产线作为反担保抵押物品,这是因为成套设备或生产线不容易被损毁、转移或是变卖;另外,股权抵押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反担保抵押中,即是投资担保公司将抵押物品的买入期货合同写入合同,如果到时中小企业未能按时偿还贷款金额,投资担保公司可以优先处理或者销售抵押物品;再者,投资担保公司也可以将中小企业的流通股票作为抵押物品,与证券公司签订合同,设定中小企业股票市值的最大预警,如果股票市值达到预警指标的时候,中小企业要按照合同的规定补足市值,证券公司则按投资担保公司要求对股票进行平仓处理。
(三)建立资金补充机制
投资担保公司可以将风险投资引入担保业务链,引导风险投资方参与到担保业务中来,彻底将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打通。风险投资方承诺会使中小企业想取得银行贷款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同按照规定的优惠价格入股中小企业,通过提供新的资金来帮助中小企业偿还贷款,这样能够保证中小企业不会因为资金链短缺出现经营陷入困境的状况。这样一来,银行可以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资金的回收有了保障;对投资但保公司来说,可以避免因中小企业出现无力偿还贷款自己代偿还的风险,顺利获得贷款,还可以用低廉的价格获取预期的目标风险投资方。
(四)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公司健康高效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的参与。投保行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因为其涉及到的知识涵盖到了金融、经济、法律等学科,所以投资担保公司一定要加强对员工在这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掌握投资担保业务的新技术、新方向、新观念、提升风险管理控制水平。不断通过分析案例、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全面提高从业经验和业务能力,并加强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作为投资担保公司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制定符合公司文化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业务开展的操作流程,使员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加强对贷款企业信用的调查和分析,提升公司的专业形象。
三、结束语
投资担保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兴起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但由于该行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法规还尚不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也还未完善,投保公司的经营需要面临很多的风险。所以,投资担保公司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规范化和专业化经营管理,提高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化解,从而促进投保行业向着科学、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华.浅谈投资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
[2]金时江.担保公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济师,2010(93).
篇6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管理与控制 防范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必须面对着极其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公司因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使财务活动遭遇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经营的绩效风险性大大增加,从而造成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倒闭。因此,科学系统地对财务风险引发的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指导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加强风险控制能力,保持公司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并在未来面对相似的危机时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筹资管理不当,资本结构不当,导致负债过多
许多上市公司负债比例过大,到期无力偿还,从而引发财务危机。这是由于筹资不合理,造成资本结构不当而引起的,即公司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对公司的财务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公司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2、公司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甚至断流
流动资金是公司运营过程中的血液和命脉,是各项决策的财力支持,决策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危机,引发财务风险。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对外担保带来的财务风险、盲目的多元化战略等都会使企业走上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的道路。
3、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风险应对能力差
风险应对能力差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难题。面对财务风险时,如何化解财务风险和处理财务风险后的遗留问题,是财务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今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
4、上市后的更多责任,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大增
上市公司的经营与业绩将对更多的投资人负责,即公众股东。而经营业绩和股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公司股价的涨落。也因此,上市公司接受更大群体的监督,财务信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使得公司不得不在股利政策上花些功夫,从盈余中留出一部分发放股利,并支付高成本的披露费用,造成财务压力。
5、利率的变动,导致利率风险
既然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运用了债务筹资方式而产生的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那么在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中,债务利息或优先股股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是一个基本因素。因此,利率是一个基础性因素。而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影响,贷款利率时常发生增长变化,而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
三、规避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1、控制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
公司利用债务筹资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也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却会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因此根据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非常重要。在筹资管理方面,上市公司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负债规模,在债务利息率低于投资利润率、合理确定借款额度和还款期限、采取最佳资金来源结构的前提下,权衡成本和收益,适度负债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要合理搭配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以达到最理想的资本结构。
2、健全科学的财务决策制度和体系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结构,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切忌主观臆断,对每一种可行方案都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中,可以通过公司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公司可以与其它公司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公司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
3、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个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能够正确地处理财务预警权和经营管理权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可以细化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保证监督控制能力,明确会计和财务的分工,并且确保企业经营者不干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等。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以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监督。
(2)科学化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一方面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政策;另一方面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责权分明的应收账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4、采用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可根据自身行业性质和特点,以及持续经营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充分考虑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因素与市场反应,选择适合公司的、稳定的股利政策。其间应当综合考虑契约和法律法规等法律因素、变现能力因素、偿债需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资金需求因素、财务信息的影响因素、股东投资目的因素等。
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证券主管机关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来看,应当将强制披露制度与自愿披露制度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对年报信息进行再次分类以实行不同的信息披露制度。
5、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
规避利率带来风险,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一个普遍使用并效果良好的途径。通常是由财务部门编制资金预算计划,它由资金预算收入、资金预算支出两大主体内容构成。其中,资金预算收入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净增加额;资金预算支出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投资所需资金支出。通过编制公司年度资金预算计划,能够明确公司年度资金运作的重点,便于公司日常的资金控制,把握资金周转“脉搏”,节约公司融资成本,避免盲目贷款和不合理存款等情况的发生,即使出现利率风险,也可以及时调整,从容应对。
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要抓好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次,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再次,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最后,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2)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警示。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其进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为严峻,上市公司更是首当其冲。此外,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变化,上市公司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经营环境、更多的风险因素、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更为严峻的生存发展挑战。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之中。上市公司只有具备了充分识别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应重视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使公司在重重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郁蓓: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2] 许学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88).
篇7
一、风险控制的含义及方法
1.风险控制的含义
由于当前市场的不断变化,导致一些潜在风险的存在,往往这些风险是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对这些难以控制的潜在风险,就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应对可能发生的这一风险或者减小这一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始终伴随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风险一旦出现,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收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内容主要由风险决策、项目的可行性风险研究、项目的投资成本风险研究、项目建设风险研究、项目风险评估、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方法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等内容组成。
2.风险控制的方法
企业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对风险的回避、对投资损失的控制、对投资风险进行转移和对投资的风险进行保留。对风险进行回避的控制方法是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投资项目进行自动放弃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损失,但往往企业的投资者在选择放弃的同时,也有可能失去一定的收益。损失控制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制定可行性的计划来减少所投项目的损失,而不是放弃这一风险投资。控制损失包括对投资前、投资中和投资后三个控制阶段,投资前期的控制能够减少企业投资损失的概率,投资中和投资后期的损失控制能够大大降低实际投入的损失。对投资的风险进行转移是指通过让渡人或契约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这一转移方法能够将企业的风险大大降低,主要通过合同转移和保险转移的方式来实现。将投资的风险进行保留的控制方法是指经济主体利用可以进行支付的任何资金进行自我保险和无计划的自留,但这一风险控制方法往往由于实际损失超过预计损失,经常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
二、子公司在财务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的措施
1.建立科学完整的会计机构
要对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风险控制,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完整的会计机构,对子公司内部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会计机构的建立,需要将子公司的业务特点、公司规模、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等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将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以及市场变化等结合起来,进行公司内部会计机构的设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工作,全面展开风险控制工作。同时,将会计工作的最终目标作为子公司制定各项任务、制度以及工作程序的理论基础,与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策略和业务标准保持一致,对子公司内的各个岗位进行严格的界定与控制,保证公司内财产安全控制的完整性,对资金和资产进行定期的检查,保证公司财务的安全性。
2.建立和完善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除了要在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内部建立完整的会计机构,还要不断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子公司内部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保证子公司的工作人员,按照其要求严格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相应的经济业务,避免由于公司前景和环境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的控制,要严格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础规范》进行工作,在对子公司的货币资金控制方面要严格按照这一规范对采购和付款以及收款、存货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子公司的工程项目,不仅要对对外投资的资金总额进行控制,还要对担保工作进行控制,需要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控制后实施。同时,子公司的财务部门也要严格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础规范》,对北京总公司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并建立一套适合于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对子公司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
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财务风险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不断提高子公司工作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对子公司的会计工作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整理分析。在没有得到收益的情况下,不能违规地对会计事务进行管理,更不能为子公司做假账,要严格遵循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杜绝违法事件的产生,不断提高子公司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加强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由于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总公司的规模相比,相对较小,所以子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也相对比较少。因此,在对子公司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与管理,进行相互制约与相互管理。
4.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层次与北京总公司相比往往比较少,也使子公司的财务机制相对比较灵活,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财务信息。正是基于此,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不严谨,为了提高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管理,就必须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财务流程规范化和制度化。比如,在对公司的收款和付款流程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收款和付款的会计凭证进行出纳,再将支票的引鉴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只有将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到子公司的实物管理中,才能更好地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也要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落实,并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5.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
上海东方通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总公司相比,总公司所形成的风险控制体系的级别和层次相对较高,员工之间的分工也比较细。子公司如果照搬北京总公司的那一套风险控制体系,会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导致子公司很难达到这一套风险控制体系的实际效果。因此,子公司在制定风险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北京总公司风险控制系统的优点,并结合子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由于子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对财务预算目标的制定往往不切实际。针对子公司的这一现状,必须要与总公司的财务预算进行对接与交流,加强企业之间的管理。
篇8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任何企业都承受着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经营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有国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企业内部经营风险主要有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产品技术风险等。而作为专业为中小企业担保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其外部风险主要来自被担保企业的风险,它指的是作为被担保的中小企业客观上因自身经济活动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即风险性,而使企业在偿还债务上出现问题,或主观上恶意违约,导致担保代偿的风险。
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渠道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相对而言,在经营上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上的不足,多数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盲目性,技术含量不高,开发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投融资风险大。因而,为中小企业担保是一个高风险业务,探讨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外部风险控制就是研究通过何种方法和手段来降低和控制担保的风险程度,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一、融资性担保外部风险控制方法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被担保企业(担保的客体)情况千差万别,主客观因素多样,风险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各个担保项目的客体风险更多主要体现其个体特征;因此应具体项目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组合,以提高对担保客体风险控制的效果。从担保业务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设法回避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回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采用,一是对于担保客体风险特征明显,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大,风险难于化解的担保项目应予以拒绝,回避风险;二是对某种业务风险的防范处理成本大于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原则上,担保公司放弃的是它不熟悉、没有把握或不具备条件和能力来控制的担保业务,而倾向选择那些自己比较熟悉、有条件或有优势去经营和控制的担保业务,即是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具体经营活动中要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作为,有选择、有取舍的经营方式是规避担保客体风险的最好手段。
(二)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在担保客体风险发生之前,做好风险防范和提前预警,抑制风险的发生;其二,在风险发生之后,采取化解手段,降低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预防的手段多样,主要有抵押、质押、留置等。预防风险通常适用损失频率较高而损失程度相对较低的风险种类。针对具体担保项目中担保客体风险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损失的各种风险因素,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1、风险发生之前
在担保公司为企业出具担保之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提供担保服务,而在承保之后,不能因事后发现问题而单方面解除担保责任。因此,抑制担保客体风险的措施一般在担保之前设立,根除或削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担保客体的道德风险是担保业务中较常见的风险,应特别注重防范。在担保实践中通常通过反担保措施设置,提高被担保企业的违约成本,来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反担保措施可为经营者个人无限责任反担保、房产设备等动产及不动产抵押、存货、应收账款、股权、着作权、专利权等形式质押,等等。反担保措施的设置应根据被担保企业的具体情况,原则上,一要抓住企业的"要害",提高违约成本; 由于作为担保对象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企业所有权及经营权一体,企业的运营常常主要依靠经营者在内的一个或几个重要人员,因此在审核担保申请过程中,对经营者或企业主要人员的审查十分重要,同时有必要要求其个人及配偶提供个人无限责任反担保,以抑制因个人恶意违约的道德风险;二要注重反担保措施的变现能力及价值,提高被担保企业的违约成本,同时,如一旦发生担保代偿后,执行反担保措施仍可降低风险损失。但在反担保设置中对物的抵押,不能过分强调所谓的抵押率,放松对项目的调查和风险审核。
2、风险发生之后
当出现担保风险发生征兆或实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风险恶化,争取化解风险,或者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担保代偿损失,这也是对担保客体风险的发生进行抑制。因此在担保贷款未到期之前,加强走访,配合贷款银行敦促企业及时将销售回款转入在该贷款行帐户,控制帐户进出;并从反担保措施上对企业及经营者施加压力,在担保公司的督促之下,最终企业从其他渠道筹借到资金按时偿还了贷款,担保公司顺利解除担保责任,避免了代偿损失。
(三)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在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之前或之后,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将风险单位分割成许多许多独立的小单位而达到减少损失的一种方法。分散风险的办法通常适用于损失程度较高而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主要方式有:
1、担保项目风险组合。这是为了控制担保客户风险过于集中,而力求担保项目品种多元化,担保项目所属行业分散化。在担保实践中,担保项目风险组合实际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对被担保企业及所处行业的分散,避免担保风险过于集中在某一行业、某一企业,将担保公司的整体担保风险分散到彼此独立,关联度较小的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特点的业务,如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承兑汇票担保等等,一旦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某些业务出现风险时,其他业务收益不受影响,而把整体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另外合理控制单个客户担保额度及单笔额度;担保公司对单个客户最高担保额度控制在担保公司净资产10%以内,单笔额度控制在该客户单月销售收入额度以内。对客户总体融资担保额不得超过企业的净资产,其中个人贷款担保额不超过净资产的60%;流动资金信贷担保额一般为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的30%以内。
2、与银行比例担保。在担保业务操作上,不是简单地将风险由银行一家承担转嫁由担保公司承担,而是遵照风险由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各方面都能接受的风险分担机制,由三方共同承担担保风险。应将与银行进行比例担保作为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操作平台,通过与银行签定比例担保协议,做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贷款银行作为借款企业(被担保企业)的往来银行,可通过其帐户往来及结算情况获取客观信息,并且银行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信贷人员,银行对融资项目的审核意见为担保公司在独立审查相关担保项目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由银行自身承担一定比例的融资信用风险,避免贷款行因担保公司提供的100%连带责任担保而放松对融资项目必要的审查标准,忽视贷款资金用途和借款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控,增大担保公司的担保风险。此外,在与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不仅在担保前可以作好信用调查工作,担保后能更好地进行项目的跟踪管理;同时在被担保企业出现临时资金困难时,也有助于企业融通资金,减小在保项目的代偿风险。
3、共保。即与其他担保公司比例担保。多个担保公司共保,可以利用各自资源了解和帮助被担保企业,有利于对担保客户风险的控制。
(四)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担保经营机构出于避免风险损失的目的,有意识地将可能发生的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机构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转移方式有特定风险转移和综合风险转移两类。特定风险转移是对于担保公司承担的特定担保客体风险进行转移,如担保公司接受的物品抵押,有可能发生缺损风险。为转移类似特定的担保客体风险,担保公司可以强制要求被担保企业对相应物品以担保公司作为受益人进行投保。综合风险转移即将担保公司承担的整体担保客体风险进行转移,如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作为反担保人、向再担保公司申请再担保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的意义主要在于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而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社会解决融资互保问题,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担保业务实际操作中,如担保申请企业可以提供反担保单位,为不增加担保申请企业的负担,仅会要求其关联企业提供反担保;但如果担保申请企业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弱,不能提供较强的自身资源作为反担保措施,但经营尚好,符合担保公司扶持的条件,可以要求经营者通过其个人资源寻求其他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提供反担保,借以部分转移担保公司承担的担保客体风险。
(五)风险补偿
担保公司承担着巨大的担保客体风险,风险的损失在所难免,风险补偿是担保公司维持连续经营的重要基础。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公司收取的费率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50%,而在通常情况下,为减轻大多数中小企业负担,担保公司实际收取的担保费普遍远低于此标准,与其承担的风险极不匹配。同时为了保证担保资金的安全性,该规定要求担保资金只能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企业债券、部分投资基金等风险较低、收益率低的投资品种;并且规定担保公司应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建立风险损失准备金。而正常的担保费收入及投资收益在维持担保公司的经营费用支出后,远无法补偿担保代偿的缺口。因此担保公司在呼吁政府建立有效补偿机制的同时,应注重自有资产的运营,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拓展担保资金的理想投资途径;在担保业务方面,应重视业务品种的创新,推出适合市场需求且能带来较好担保收益的业务产品。
篇9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8]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9]郑成哲.科学进行财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6).
[10]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11]文慧娟.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篇10
[关键词] 关联方 关联交易 财务风险 控制
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屡见不鲜,但其带来的效应却不同。健康的关联交易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信息不对称,而且能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相反,不健康的关联交易会影响上市公司独立经营能力和抗外部风险能力,使关联各方利益失衡。当前关联交易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
一、关联交易的基本概念
1.关联交易的涵义
关联交易即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指一家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益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而会计准则规定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2.关联交易的特征
关联方交易是介于市场交易与企业内管理交易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交易,其特征如下:
(1)关联交易双方的主体拥有独立人格。
关联交易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律地位,关联交易双方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业活动。
(2)关联交易双方的地位实际不平等。
从表面上看关联方交易属于市场交易,但是实际上由于关联方交易当事人之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可能导致交易按其中一方的意愿达成,而另一方则失去了平等谈判的机会。因此,关联方交易更像是管理交易。由于这种双方在法律上平等而在事实上不平等,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才可以在看似合法的情况下产生。
(3)关联方交易往往出于一些特殊的目的。
关联方交易除了购买原材料、销售产成品等与一般市场交易相同的目的外,往往出于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等特殊目的,进行关联交易。
(4)关联方交易的信息具有隐蔽性。
一般信息使用者从报表中很难分辨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平,更无法确定关联方交易对该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何影响。关联方交易的隐蔽性为上市公司随意调整利润,粉饰业绩等提供了便利。
二、关联交易概况
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第一,关联购销的比例最大。第二,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担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一方面,大规模占用资金导致公司重大财务风险,甚至最后被ST的情况并不少见。从中国证券报上看到的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公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公告背后所掩盖的问题无从得知,必须进行分析才能抓住实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关联方担保行为频繁发生,而且担保数额动辄几千万,多则上亿,这些担保中违规担保并不在少数。比如2005年包括太极集团在内的重庆20余家上市公司相互担保,涉嫌违规,形成了“重庆担保圈”,大股东抽身后,相关债务由关联公司承担,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第三,关联方重组(包括资产和债务的重组)行为更是普遍。这些关联交易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是机会还是风险,有待商榷。
2.关联交易方式
关联交易是目前上市公司内部交易的普遍现象,形式多样,关系错综复杂而市场信息透明度却很低。目前关联交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产品购销中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中的关联交易、担保中的关联交易、重组交易中的关联交易。其中前两种形式是最主要的方式。
三、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分析
1.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点
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是因关联交易行为所引起的,由于对未来收益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它表现为关联交易产生收益的不确定性。关联交易财务风险涉及到关联企业各方,甚至于整个企业集团,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联方中一方出现重大财务风险,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给整个集团带来致命打击。
2.关联交易财务风险分析
(1)关联方产品购销
关联产品购销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甚至可能成为左右上市公司业绩的调整工具,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关联方如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购销环节,那么通过关联购销操纵利润就轻而易举了。
(2)关联方资金占用
关联方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不利影响,阻碍上市公司正常发展。
①影响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大量资金占用致使上市公司长短期资金链断裂,流动资金匮乏,偿债能力严重削弱。
②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金占用直接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利润,甚至直接导致亏损,影响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3)关联方担保
关联方担保导致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上市公司自身存在资金短缺风险,仍向关联企业对外担保进一步增加或有损失。不但造成公司的偿债压力,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举债能力,从而影响公司的商业信誉和盈利水平。
②关联担保承担的连带责任导致的直接损失,公司因担保连带责任引起资金的流出,将直接减少公司的盈利水平,加重公司现金周转压力,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4)关联方重组
目前关联方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大多是为了保持关联公司上市地位的一次性休克方法,只是为了度过目前危机的“输血”―即输入大量资金或豁免大量巨额债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血”―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颓势。重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实质性的变革。这种靠非经常性收益提高短期业绩的方法,使公司的长远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3.典型案例分析
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鲁北,自2010年4月30日起因连续三年亏损遭遇连续停牌。*ST鲁北关联购销问题和关联方大规模占用资金奏响了它的衰败之曲。
(1)关联购销问题
*ST鲁北关联购销问题由来已久。从2001年开始,其与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购销的金额分别为3,312万元和3,576万元,2002年保持在2,000万左右,到了2003年,购销的金额已激增至9,000万元和8,000万元以上,而且当年购销活动中各有5,600万元被刻意隐瞒。2004-2009年关联交易销售额与毛利率情况如表1所示,净利润如表2所示。
表12004―2009关联交易销售额与毛利率表 单位:(亿元)
年度 关联交易销售额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销售毛利率(%)
2004 2.13 25 11.94
2005 1.04 17 3.95
2006 2.03 32 7.42
2007 5.57 57 8.81
2008 5.09 62 -7.75
2009 8.67 248 -6.76
表22004―2009净利润表 单位:(亿元)
年度 净利润
2004 0.22
2005 0.03
2006 -0.06
2007 -0.11
2008 -6.73
2009 -0.48
可以看到2004年-2009年中,关联交易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一直很大。从2007年起已经超过50%,2008年达到62%,2009年关联交易额已高于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已高达248%。伴随着大规模的关联交易,其经营业绩一路下滑。*ST鲁北销售毛利率大大低于同行业水平,2008年已至-7.75。大规模关联交易逐步掏空*ST鲁北,致使其盈利能力每况愈下。净利润从2004年开始下滑并在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2008年亏损额达到了6亿多元,2009年仍有0.48亿元的亏损。
不难看出,*ST鲁北因大规模关联交易导致经营业绩一路下滑,关联交易购销导致的财务风险从2006年起开始爆发,至2008年已不可逆转,直到2010年4月30日自食恶果。
(2)关联方资金占用
*ST鲁北重要的关联方有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其他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无棣海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无棣海生生物公司。正是这些关联方将*ST鲁北一步步拖入衰败的泥潭。
具体来说,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累积近10亿。截至2004年10月31日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93亿元;其他关联方占用7287万元,合计占用2.66亿元。2005年上述关联方合计仍占用2.56亿元,2006年迫于压力,*ST鲁北公告收回全部欠款。2008年*ST鲁北被占用资金9.19亿元,大大超过*ST鲁北当年的营业收入。大股东鲁北企业集团迫于证监会压力进行了部分偿还,但截至2009年年末仍占用*ST鲁北2.34亿元资金。如此大规模地占有*ST鲁北的资金,使*ST鲁北从2006年起遭遇亏损,而从2007年起开始面临巨亏,原因在于这段时间正是其关联方疯狂占用其资金的时期。
而另一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其成立时注册资金仅90万元,但从2004年到2008年5年间,竟然反复占用*ST鲁北资金累计总额高达14亿元以上,而且这些资金占用根本与*ST鲁北的生产经营无关。这些资金即使按近年来平均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其累计的利息额也达到关联方无棣宝丰有限公司注册资金的四五十倍之多。
这种行为属于无偿拆借上市公司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使用的违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ST鲁北已被停牌,虽现在正为复牌努力,但如若再不扭转颓势,那么将给公司带来更加恶劣的财务影响,公司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破产清算之路,从此销声匿迹。
四、关联交易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从以上分析看到,防范和控制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制定完备的企业契约,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第二,加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力度,可通过区别关联交易的风险和重要程度,将关联交易分层次披露,不重要的关联交易,简单披露;重要的关联交易,则需立即公告;特别重大的关联交易,还需要获得股东的批准。第三,加强证券机构监管,加大对违规关联交易的处罚。如果中小股东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有隐瞒重大关联交易或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或向法院,要求相关机构对该上市公司进行调查。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严重弄虚作假或刻意隐瞒重大关联交易,给各相关层次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相关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针对那些企图利用关联交易达到不正当目的上市公司和个人,证券监管机构应制订出详细可操作的处罚条例细则对其加以约束。这样才能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管,从而防范和控制关联交易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晶:浅谈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J].经济与法,2010,(2):42~43
[2]叶永辉 许海峰: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J].企业家天地,2009,(2):11~12
[3]刘霞玲: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