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范文

时间:2023-09-20 16:5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篇1

关键词:煤矿矿井;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强,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都不开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因此煤炭的开采工作是各项资源开采工作的重中之重。煤矿的开采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如果在煤矿矿井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漏洞,就会造成整个工程进程受阻,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从而实现煤矿开采工作安全高效进行,为以后的煤矿开采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矿井建设施工中安全管理概述

煤矿矿井工程不同于其他的工程建设,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任务和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详细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

1.1 煤矿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煤矿建设施工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与其他地面工程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其安全管理工作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1 矿井建设的施工场地一般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施工难度十分大,导致作业场所一般都比较狭小、阴暗。同时施工地点比不是仅仅局限在小范围内,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开采线路往往绵延数十公路,甚至更长,这使得煤矿内部的地质、水文条件有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给开采工作带来困难。

1.1.2 矿井内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仅会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呼吸安全,还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一旦控制不当,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1.1.3 煤矿的开采过程是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工作,同时各个施工环节彼此影响,极大的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1.2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任务

煤矿矿井建设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同时保证施工作业安全进行,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具体的任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工程中出现的瓦斯、粉尘要及时进行管控,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同时要建立一定的预警机制,对于潜在的安全事故要事先做好防范措施。

1.3 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文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做到层层落实,职责明确,奖惩严明。实行安全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管理制度。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实行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日制度。实行科学管理。一是施工单位要配备比较先进的安全监控仪器,提高装备水平;二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预见性,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不断完善提高。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就是要不断适应变化的条件,消除新的危险因素,不断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和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工作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2 矿山工程项目计划性

矿山建设项目相较于一般建筑工程具有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较多单位,建设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等特点,来自各个方面的突发事件均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因此承建单位必须对整个项目建设进程进行相应的实时调节,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最终保质按时完成。此外矿山建设工程项目是向地下发展的,地下复杂未知的环境,也使得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未知因素较其他项目多,因此在进行矿山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同时还必须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分析。

3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和现场管理

煤矿开采大多在地质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施工作业时,有一定的复杂性、未知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首先要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施工人员能够采用更加先进、安全的处理手段进行施工作业,防止出现因为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导致的工程事故。其次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敦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最后要优化现场的施工环境,改善矿井中的通风条件、湿度温度等,防止出现瓦斯、粉尘燃烧爆炸事故,危及施工人员安全。

4 安全与质量、工期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城市雾霾污染严重引起人们对生活健康的担忧,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煤矿建设以及相关行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长期以来形成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矿建设过程中也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把它作为一种观念,但事实证明如果不从根本上摒弃这种观念,人类将失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把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矿井建设工作的首位。

4.1 安全与质量的关系

4.1.1 质量是指“实物”而言,是建设工程的主体,安全是指建造“实物”的人在建造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状态。

4.1.2 安全与质量是任何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永恒的主题,也就是说质量是管物的,而安全主要是管理人为因素的。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作业,施工人员就能会生产出相对优质的产品;如果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就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更谈不上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了。

4.2 安全与工期的关系

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极大的缩短了工期,节省工程成本。如果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就会极其容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但会极大的影响工期,还会导致发生施工人员伤亡事故,给其家人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同时也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结束语

我国的各项事业的进行都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要做好此类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工作。煤矿矿井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加大对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及时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防止出现各种常见的工程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各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平,靖洪文.矿山建设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3]熊广忠.工程建设监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协同管理;财务管理;造价管理;水利工程

Abstract: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s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requires collaborativ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finance in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There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ir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he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investment and risk, the owners of investment project selection play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ensures the eff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and the work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reasonable use, the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function structure, space and time etc..

Keywords: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稳步加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逐步完善,国家对处于水电建设黄金阶段的水利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工程造价和财务也正处于相互独立、且各自管理的状态,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对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严重地缺乏规范性。这就给投资者带来风险管理、核算成本、竣工评价期成本的控制、投资决策等方面的诸多不便。因此,如何通过对工程造价和财务协同管理来实现参与各方的预计目标和项目目标就成为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管理项目全周期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济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经营目标下,进行对利润分配、现金流量、资本融通、资产购置等环节的管理行为,它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工作重点在于与工程财务有关的保险以及税收、财务分析、成本的管理、资金的筹措等方面。其业务范围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包括运营期、建设期、筹备期和残值计算等。要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资金控制、协调、计划及运作,就必须要收集各项业务的原始凭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进而实行资金安全与全面预算管理。其实行过程复杂于工程造价管理,它既与财务部门管理相融合,又是独立于工程的。

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将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设计方案、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了投资估算、竣工决算价、结算价、承包合同价、预算造价以及概算造价等,进而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合理的物、财、人等资源配置。工程造价管理在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自身造价控制,最终实现环境、安全、质量、工程以及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由此看来,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了有效控制造价和合理确定造价两个方面。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因为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的性质有区别、资金来源比较分散、且资金金额较大,所以常常会出现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资金闲置或者难筹措急需的小额资金等现象。对项目的工期要求、施工条件、现场环境等要求考虑不足,造成了在工程索赔、设计变更、成本核算等方面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效益流失。由此可见,制定目标成本与编制成本按照经验成本降低率进行,管理项目成本的过程太过表面化和简单化。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专业工程知识的掌握,就不利于控制、核算工程成本,导致工程建设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财务监督职能较弱,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内容单一,不能充分地体现出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等重要工作职能。而且,企业缺乏有效制约监督机制,使得管理层所掌权利太过于集中。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只注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的工作。建设单位普遍重视工程的质量、施工的进度与工程的成本,财务管理的观念淡薄,认为财务部门只是报账、记账部门,忽略了财务管理不善会造成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性。说明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所处的核心位置。

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计划变更主要是由于工程功能改变、工程出现新要求、市场供应材料不符合工程设计材料、预期设计的深度不够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设计变更会引起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用量等问题,更会引起工期的延长与工程造价的提高。应在尽可能不影响永久工程以及主体的部分施工的同时,对于设计变更,业主、监理以及设计在经过共同的研究、商讨并最终确认后才能生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设计变更,要严格把关。很多项目因业主对限额设计不够理解,仅仅为了压缩项目投资,造成设计抄袭现象的频频发生,反映出设计单位管理松懈的问题。因项目前期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前期投入经费不足,为了压缩成本,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其控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负面影响。目前很多施工企业无法体现出企业本该有的采购优势、施工装备优势、技术特长、管理水平等,在组价的问题上,仍旧持有定额计价的陈旧思想,并没有发挥出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企业自主报价、政府宏观调控等清单计价的主导思想。例如:在计取措施费用的问题上,按照定额中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技术措施费用后,再套用定额的机械、材料、人工单价计算获得,用基数乘以预算定额提供的相应的费率能够得出组织措施费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能体现项目方案优势和企业实力的费用就是措施项目费用,其费用应该是由施工企业按照采用的施工方案和自身情况来进行综合报价。地方政策的变化和物价上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程增加成本投入。就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各种的定额都是行业或者市场的平均水平,在人工费用、配套工程费用、设备价格、材料的采集地等方面,较大的随机性普遍存在。

2、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能合理使用、调配资源,并完成某项目工作以及管理。应当把工程造价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实施到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去。参考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流程图1。

图1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流程示意

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存在是互相促进、紧密联系的关系,通过协同管理,使经济管理的目标得以控制。协同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风险管理环节的协同。通过进行合理风险防范与评估等管理措施,可减小、避免损失。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协同管理造价风险以及全过程、全方位的财务。b.竣工后评价阶段协同管理。工程项目评价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评定项目立项时实现原定目标。需要对立项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财务效益、实际运营、施工、生产建设与其相关的配套条件、设计、决策等方面进行评价。c.对成本进行考核、分析、核算、控制、计划、预测时,通过财务管理中的项目成本进行管理。企业发生的按照项目核算的成本就是工程项目成本,工程项目不仅仅包含了与工程相关的费用和财务费用,还包含项目实体成本,核算对象也是具体的工程项目。d.分析还款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项目风险的效益大小好坏与项目成本的高低,在通过对造价成本以及财务成本的协同分析后,能始终将筹资的成本在预期的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与财务的协同管理需要从风险管理、决策、筹措资金、控制成本、竣工评价等环节进行开展。

3、结束语

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以及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水电工程项目协同造价管理的研究,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济管理的水平,对促进水利工程的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财务和工程造价协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协同管理经验,从而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篇3

1.1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与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缺少细致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尚处于相对粗放型管理阶段,尽管我国颁布实施《招标投标法》,同时,就工程项目管理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行政性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完善性,这对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而言有着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旧有的传统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在传统体制的引导下,工程企业很容易在市场发展变化中迷失自身目标,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长远发展,过于急功近利而缺少战略性计划的制定。先进合理的管理制度的缺乏,以及旧有管理制度的干预,导致我国工程企业经营不善、管理流于形式。

1.2工程项目管理缺少规范力度

由于我国工程企业缺少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详实的参考依据,且使其没有深刻了解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缺少足够的责任意识,继而使管理缺乏力度与规范性,在面对一些有违法律规定的工程项目内容时,管理人员置若罔闻,选择不予处理,或者草率了事、敷衍置之。又有些管理人员在对待工程项目时,突然一段时间严抓猛打,突然一段时间放松懈怠,这种管理态度及做法都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果,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1.3缺少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直以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都十分苛刻,“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企业喜欢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丰富的经验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控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在处理现场管理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企业只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内部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既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也没有对其加强监督考核,这都不利于管理人才的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涉及范围极广,管理人才必须始终与时俱进,保持与企业发展、市场完善一致的步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人才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自身价值,起到积极的管理作用。

2、建設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2.1优化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是整个建筑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之一,对资源的利用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项目管理的模式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在建立项目管理模式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责任分明的原则,推动发展和改革我国的建筑企业,促进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进而保证项目管理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大力支持大型建筑企业的发展,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构建最优良的项目管理模式,落实和支持法人负责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开始迅飞猛进的进步,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因此,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2.2加强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设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要具有开放性,跟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要求及时做出相应改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观念的转变对建设工程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从新观念、新思路出发,寻找新途径、新观点,提示管理效率。结合国际形势,注重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借助信息工具,提供工作效率,形成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与稳步前进。

2.3提高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是对人才的培养,企业要对管理人才加以重视,力求人才的素质高、觉悟高、能力高,在具有良好的、精湛的专业管理能力的同时有着先进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经验丰富,不纸上谈兵。企业要为管理人才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与培训平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分析

3.1加强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是建设工程施工资金的前提,加强成本管理即是对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有效的成本控制。从前期策划开始到后期运维,整个全生命周期中都要进行严格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相关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对建设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建设工程所需的材料、构件、及机械设备等在建筑市场中的成本差价,以减少资金浪费,有效控制成本。此外,还应该对物资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进行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可大大提高建设工程成本的重复利用率,从而创造最大的成本效益。

3.2增强创新思维

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中已建立了管理责任制,但管理责任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要明确生产过程,管理层次需分明且减少,逐步推动项目管理模式向扁平式的管理发展,进而取代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

竞争机制,对于员工需加强激励机制和约束体制的管理等,坚持公平的原则,培养企业内部的核心员工,加强对其的培训与管理,保证核心员工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企业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坚力量。

3.3借鉴国外优秀的项目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建筑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虚心学习国外建设工程管理中可学习的经验。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应该努力优化现有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传统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应尽量发展多样性。目前全球各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各有不同,我国应采取设立相关法律条文的手段来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形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通常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实现的。同时,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建筑行业中介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即可建立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将现有的大型设计院转型为项目管理公司,努力成为管理和技术能力同时具备的专业咨询企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日趋复杂,同时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也日渐增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建设的项目为主要的目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进行成本的控制和安全质量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曹子澜.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

[2]罗晋.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刘雪成.试述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4]杨尚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

篇4

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建筑工程,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管理机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根本保证。就目前来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建筑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评估等,采取有效风险,处理机制,最大程度上减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和其他行业的风险管理方式不同,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使得风险管理方式和其他行业风险管理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强,因为项目完成以后,将会改变建筑施工地点,导致人员流失和人员变更现象十分严重;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过程中,临时工较多,不同位置不同状况的工程,相关的设备、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都存在一定的临时性;

(3)建筑工程项目的波动较大,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水文地质、施工现场等结构布局也不相同。因此,对于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方式也不同,工作人员应该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

(4)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交叉操作较多,某些工程通常都是由几个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共同完成,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会由多个人来完成[1]。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理论和实际不符合

现阶段而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积极停留在理论方层面,所以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导致一些理论和实践出现脱节现象。设置一些理论方式不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们不能得到实践。

2.2不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相应法律法规、劳动保险、合同、气候、地质、施工工艺、原材料采购、工程预算等许多方面;所以,,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根据国外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经验,应该积极构建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咨询机构,提供阶段性信息咨询服务,能够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但此现阶段而言,我国的风险管理机构相对缺乏[2]。

2.3风险意识差

目前,我国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某些建筑单位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等,不存在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另外,在风险管理,没有及时的对风险进行分析,也不具备具体措施的风险管理措施,如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生风险,各个企业部门之间推诿责任,就会造成混乱,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也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3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风险培训

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良好的业管理风险意识是企业风险管理够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树立强烈的安全风险观念。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还是工程质量都和风险管理机制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工程风险事故,应该积极将施工安全责任具体各个施工人员,将其作为绩效评估内容,并且逐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责任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积极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负责人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应该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需求依据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数量的充足,能够落实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同时,还要保证全面风险管理的资金充足,积极构建安全施工体系,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各个机械设备、人员都能依据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安全操。还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和保护,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一些违反安全施工和管理规则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责任追究,保证相关工作落实到位[4]。

3.2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强大的工作团队是相关工作的开展的重要保证。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都里不离开工作人员的督促。并且,建筑施工也是由人进行完成的。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建筑全面风险管理机构。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且,还要保证纪律严格、坚决落实、负责任感强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风险管理工作中,明确责任,让员工都自身得到放松、能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营造一种家的温暖,对于一些工作失误的员工,应该进行批评教育,表现较好的应该进行鼓励,多听取工作人员的意见,从精神和物质方面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还要明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工作落实力度,确保工作能够完成,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良好的经济效益。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施工前,应该积极对建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施工重点,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对施工中潜在威胁和安全隐患行通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增强责任心、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明确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能提高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中,积极的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保证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还能保证建筑单位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友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14(1):82.

[2]周婉,温少元.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4):37~39.

[3]张锦泉.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探讨[J].广东科技,2008(12):192~193.

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职业化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s a service industry, providing consultation outcomes is still an emerging industry strength,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still no strict definition and legal status. Increasingly apparent, but with the important role of large-scale development projects,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由业主临时组建、培训一个建设班子进行工程管理的模式,不但已经难以适应高水平项目管理的需要,而且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明显。基于此,迫切需要改革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选择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即:项目管理公司,是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尤其是项目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大的工程,项目管理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是专业化,由建设单位组建临时的基建班子,一般对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相应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受到影响,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从事工程项目较多的专业公司,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

二是职业化,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和业主自己管理得多。一个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验难以积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此外,临时班子人员缺乏职业化支撑,短期行为普遍,行政权力容易直接介入,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监督失灵,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滋生腐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而项目管理公司则是职业化公司,经验和业绩积累丰富;

三是成本效益可有效控制。在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成本低、工程效益高、建设工期短、技术和质量水平高的理想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借助专业项目管理公司的技术力量,才有可能从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整体把控工程项目。

三、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全过程角度而言,项目管理服务可包括如下主要部分: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设计管理、投资管理、招投标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等。

前期策划与手续管理

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根据项目功能要求和目标,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经筛选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一方面是为可行性研究提供答案,同时也是项目后期设计实施的纲领。

根据建设工程的需要,项目管理公司还可以协助或代表业主方办理各项报审报备手续,并协助业主方进行工程的验收和交接手续。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前期的立项直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其涉及的报批、报审和报备手续极为繁琐复杂。业主方作为非专业单位,并不了解上述手续,若自行办理不仅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更可能长期无法通过审批。

鉴于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由项目管理公司负责办理上述手续,以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加快审批程。

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平面功能的审核审定、对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我国目前的工程设计操作实践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

(1) 施工图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没有纳入施工单位招标范围内,施工单位仅按图施工,不利于设计与施工的衔接,也不利于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从国际惯例看,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单位投标的过程中,把施工图设计摆在龙头地位,以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体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

(2) 设计依据主要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而国家规范远远跟不上工程建设实践的发展需求,导致设计落后于实践;同时,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对业主方建设需求的考虑也不够,导致建设功能的下降和后期工程设计变更的增加。

(3) 土建设计、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分家,导致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作的衔接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使工程造价普遍较高。

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对设计的管理。项目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专业知识,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加强土建、结构设计与装修设计的衔接;从经营角度确认总体平面功能,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文件符合业主方的建设需求;从造价角度,确认工程方案是否符合经济上合理的要求。目前国内项目管理中还未充分认识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投资估算和审核设计概算,审核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费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等。投资管理要求项目管理公司具有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

4、招投标与采购管理

招标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管理公司应具备招标资质,以业主方进行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等项目的招标工作。具体而言,招投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招标文件,主要是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等有关技术文件的编制;

(2)组织招标工作,包括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勘查和答疑,组织回标、开标、评标、决标;

(3)组织合同谈判和签署。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署、履行、变更、索赔和争议解决等,建设工程涉及的合同内容极为复杂,如何处理每个合同文件的衔接关系,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需要项目管理公司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1)一般而言,合同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1) 明确合同管理的构架;

2) 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单位协同制定科学完善的合同文本;

3) 监督合同的履行过程;

4)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篇6

1.1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完善

实现建筑工程业主方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是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从制度和方法上保证相应执行环节中的方向和方法符合实际需求。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体系层面的构建。这使得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在开始阶段便陷人了一种混沌模糊的状况,负责人不能对相应的建设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在部门设置和执行流程等方面缺乏具体详细的依据,这使得基层的信息化建设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以有效把握建设方向和尺度,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审核与评定阶段很难根据准确的指标进行评价。

1.2信息化建设技术支持不充分

软硬件技术支持是建筑工程业主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技术支持造成的信息化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软件和硬件技术等级标准与项目管理工作实际的需求不匹配,在引进相应管理软件和系统构架搭建的过程中,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往往会引进一些相对廉价的技术,认为信息化建设发展就是购买一些软件安装在电脑上,能够接人互联网查询下载资料就可以了,这种认识偏差导致的技术水平不足,往往会因为技术应用本身的层次较低,使得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操作性问题,管理效率大大折扣

1.3信息化建设人才储备缺乏

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离不幵专业人员的实践操作,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准确合理的操作相应系统,信息化是难以发挥应有效力的。建筑工程业主管理信息化人才储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员知识结构和实际管理经验不均衡上。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对于工程项目的流程有着准确的认知,同时能够通过丰富的经验识别具体项目的管理重点,而拥有这种经验的管理者往往工龄较长,在知识结构上与当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存在距离,同时由于一些传统工程管理理念的影响,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1.4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建设拓展空间不足

现阶段,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系统的更新应用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建设发展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拓展性。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业主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关注点往往局限在眼前较短的一段时期之内,相应软硬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投入也仅仅以适应当期需要为出发点点,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从长远的角度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构建人才体系,在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后,相应的软硬件和人员知识能力结构便可能不在适应实际需求,需要再次的建设投人。

2.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2.1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建设体系

为了全面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提升工程管理效果,建筑工程业主方应充分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的构建。首先,管理层应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带头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指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使信息化发展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在信息化建设发展制度层面应制定严格的实施与评价细则,结合国家指导性文件、行业规范标准充实制度,保怔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第三,体系建设应联系实际,应在深人分析当前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体系,确保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可执行性。

2.2全面提升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建筑工程业主应根据资金储备水平,选择具有实用性的软硬件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来,在软硬件建设过程中兼顾技术的可行性和整体系统的对接有效性。通过系统构建实现内部工程管理者对于工程资料查询使用的便捷性,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业主除了重视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平台的构建外,同时也应针对移动端的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投人,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工程管理工作。

2.3健全信息化人才培养储备体制

人才储备使实现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业主方应健全人才培养储备体制。应从当前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为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制定规划,重视对于现有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改造和优化,同时应大胆启用新人,让更多的具有信息化专业背景的人员承担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实践锻炼这部分人才的实际经验。建筑工程业主应将人才个人发展与的公司进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与进修机会,让员工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投身岗位工作,实现培养人才留着人才的目的。

2.4保证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建设拓展空间

信息化建设的拓展性,是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工程业主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多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在软硬件建设标准与人才培养工作中适当提升标准,充分利用拓展空间实现当前和未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过渡与对接,减少技术革新对于信息化管理工作造成的迟滞性影响,保证建筑工程业主信息化建设长期不间断的发展下去。

3.结语

篇7

如果按照美国HEINRICH方法,间接损失应是直接损失的4信计算,那么我国施工领域一起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合计可达到2000万元左右。对于这样的损失规模,任何事后应对措施都是无效的。

管理层对风险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

风险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些特大的高危险行业如海上石油钻探领域。在建筑行业,风险管理引入的较晚。成体系的引入可说起始于《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的。然而,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里,对风险管理这一管理工具的运用非常有限,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层缺乏对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事建设工程管理与实施的组织普遍没有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二是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缺乏对风险系统性管理体系的建立、规范,并进行较为持久稳定的运行;三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参与各方都缺少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四是对于建设工程项目中已经出现的大小风险事件,缺乏事后的总结分析:五是企业对项目管理机构,如项目经理部的考核,基本没有“风险管理”这项内容;六是领导层缺少风险意识,对风险事件的处理只重视发生后的工作和事后处置结果,而对事前的控制基本不作为。

这样的状况,导致的结果一是建设工程项目大多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或项目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抢工”的情况。二是项目的成本处于失控状态。项目收益主要依靠项目的过程经营,通过项目经理或企业管理层对业主的所谓“公关”完成。也就是说,计划成本的预控性得不到发挥。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和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总出现“意外”事件。即便对某些领域如质量管理领域,许多企业会总结以往出现的质量缺陷,制定预控措施,但因缺乏系统性,导致质量控制目标很难全面实现,或导致成本上升、进度滞后等连带问题出现。四是项目管理团队总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缺乏信心,总有失败感。这就导致项目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下降,管理人员注意力难于集中,管理水平持续下降。五是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上升,但管理能力并未同步提高。进一步,会导致管理人员流动性加大,企业的项目管理团队不稳定,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停滞不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对以往项目管理历史数据的管理现状堪忧

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我国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少有企业对以往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收集、整理和分析。往上一个层面,工程企业的管理组织——行业协会;很少收集、整理和详细的行业内各企业和项目的有关数据。这对于依靠历史数据、经验和直观认识进行管理的工程项目,是致命的。

笔者所在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主要集中在投标成本、竣工决算、利润总额、管理费支出等财务会计数据。而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其他数据,如进度计划完成率、劳动力技能水平和负荷程度的数据、劳动生产率、质量缺陷率和风险状况数据、安全生产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状态数据、交叉协调效率数据、工艺过程实施技术符合性数据、场地内运输效率数据等与施工面管理直接相关的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缺乏施工面数据的记录收集,意味着对施工面管理很可能处于失控状态。没有这些数据的积累,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项目、预控将要实施的项目、如何进行正确的决策判断以及如何能管理好项目运行是无从谈起的。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项目管理的效率将很低,项目的收益很难达到企业所有者的要求。

很多企业对项目管理,采取的是目标管理。企业会对项目下达计划指标,如利润、安全、质量、进度等。但这些指标的确定,一般凭借的是管理层的经验,缺乏历史数据作为基础的分析判断。对于达到这些目标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应对,更是缺乏必要的管理。

风险分析使用的范围有限

当然,风险管理工具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还是有所运用的,只是其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一般情况下,对于项目的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以及环境管理,大多数企业会运用风险管理的一些方法。而对于合同、技术、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很少有企业会用到风险管理工具。

实际上,尚未普遍使用风险管理方法的领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比如,对于与施工面管理直接相关的技术方法的风险分析,没有或很少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缺乏这项分析,可以导致技术可实施性差、延误工期、安全高风险、成本不可控、质量风险大、影响作业人员士气等。

风险管理的数学工具的使用问题。按照当代流行的风险管理理论,无论是风险概率的分析判断,还是风险损失的评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任何方法运用的基础,都离不开“数据”。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风险管理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

而当前,很多企业在运用风险管理方法时,因为缺乏必要的历史数据与资料,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观认识进行定性分析。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司,要求项目经理部每月上报项目月报,向企业管理层描述项目的运行状态。其中,对于质量和安全状况,仅能用“质量、安全状况良好”这样的模糊语言表述,而不能使用数据说话,更不能以数据描述项目运行的未来趋势。这就是缺少数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这将导致企业管理层缺乏对项目运行的准确把握,不能很好地控制和支持项目的运行。特别是对项目运行的未来没有科学的趋势分析,企业与项目管理团队将如雾里行船,随时有触礁的可能。

进行风险管理,涉及到使用数学工具。无论项目管理还是风险管理,都是系统管理,需要运用系统方法。韦伯斯特大字典中,定义系统方法为: “应用数学方法(典型的情况下),以研究一种行动(如一个过程、一种商业或一种生理逻辑功能)的行为、步骤和任务,达到设定的目标或使命,并找出更有效地完成他们的计划和程序”。我们大多数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掌握系统方法的数学工具。这与大部分企业不重视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缺乏对企业入职员工的基本培训直接相关。风险管理的现状,实际上也反映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状况。

风险应对措施缺少系统性

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对各种风险的系统应对措施,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因为缺少风险分析、风险评价过程,更缺少风险控制的主观意图,风险的系统应对措施是无从谈起的。

对于所有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来讲,风险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比如,进度的延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成本突破导致项目亏损等。对于这些风险事件,企业都会采取应对措施,力争将事件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损失减少到最少。这样的应对没有什么错误,问题在于,大部分的应对措施都是在事后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的。由于缺乏事先的预测和预案的提前准备,出现事件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出台应对措施,是无法控制和影响损失的。笔者了解到,在建设工程施工领域,出现一起安全生产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400万(包括死者补偿、死者家属接待、死者抢救治疗费用、丧葬费用、因事故发生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因事故导致的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损失等等)。而间接的影响和损失尚无数据统计。根据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中,对间接损失统计范围的定义和给出的公式,以笔者所在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例,仅工作损失一项的价值就在250~350万之间。如果按照美国HEINRICH方法“间接损失应是直接损失的4倍”计算,那么我国建设工程施工领域一起安全死亡事故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合计可达到2000万元左右。对于这样的损失规模,任何事后应对措施都是无效的。因此,事前的系统性的风险管控措施是必要的和非常重要的。

风险,是伴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周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投资立项阶段,还是在物业进入运营后。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从项目投标到工程回访的合同履约全过程,面临的各种风险都会带来损失。因此,在项目管理全范围和全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工具,通过数字化的分析、评价,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合理的系统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通过合理的风险转嫁机制来应对风险,才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科学之道。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策略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按照合同条件承包建设的,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是在“合同环境”下形成的。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包括活动或过程的结果,还包括活动或过程的本身,即还要包括生产产品的全过程。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应包括决策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回访保修质量等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及其相应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社会工作质量、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依靠施工方面的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

1、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策略

在建设工程建设中,无论勘察、设计、施工和机电设备的安装,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事先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

1.1 对人的因素的控制 

在这五大因素中,机由人控、料由人管、法为人创、环依人治,“人”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做好“人”的工作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人的因素第一”即具体作业者、管理者的素质及其组织效果在工程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为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1.2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 

建筑材料(包括原材料、工程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为此,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使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的选择和使用材料。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目标的前提。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1.3施工方法的控制

建设项目质量的方法控制主要包含工程项目建设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控制。方法控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施工方法集中反映在承包商为工程施工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施工程序安排等。

施工方法的控制,着重抓住关键点:施工方案随工程进展不断细化和深化;对主要项目拟定几个可行方案,突出主要矛盾,摆出其主要优劣点,从而可以反复比较与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制定方案时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

施工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无论方案的制定、工艺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都必须以确保质量为目的。

1.4对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

建筑设备的控制应从设备的选择采购、设备运输、设备检查、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方面考虑。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选择施工机械,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并主要从机械设备的选项、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机械设备的数量和机械设备的完好状态加以控制,以确保设备的质量。

1.5施工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现场水文、气象变化及其他不可抗力等自然环境因素;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一般难以避免,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最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布工程也就是最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要消除其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主要采取预测预防的控制方法。

2、进度控制策略

明确工程工期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目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项目的进度目标,要充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在项目组织结构中设有专门的工作部门和符合进度控制岗位的专人负责进度控制工作。为此,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实施项目计划进度,优化工程工期的关键路线,按工程进度有计划有步聚组织劳动力、机械、材料、资金等进场进行工程施工,在施工期间,不断优化工程的关键路线,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工程,节约资源。

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但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因此,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要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片面地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使工程质量降低或项目成本增大而导致项目亏损。

3、安全管理策略

3.1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严格遵守国家、省和市颁布的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与教育,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防火安全规定,确保:

1)不发生重大伤亡和安全事故;2)受安全教育面积100%;3)施工工人轻伤率为3‰;4)重伤和死亡率为0;5)火灾发生率为0;6)杜绝工人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3.2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有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等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检查监督施工现场及班组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做好安全日检记录,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以公司安全生产副经理及质安部成员组成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施工保证体系的管理,检查组织对安全隐患的突击检查。

成立工地安全管理小组,由项目部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领导,负责工地安全施工管理,并由专职安全督导员负责具体安全事务的监督。班组施工管理兼职安全员,负责指挥班组工人的安全施工。

3.3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

4、组织协调策略

组织协调策略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者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在控制、激励和协调各方关系的活动过程中,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协调能力。项目组织协调策略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组织合力的形成和持续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强有力的组织协调策略可有效地引导工程各方单位能和谐处理好日常工作,提高决策能力。作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组织协调策略的实施,以高效的方式取得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的统一意见,进而达到解决问题,完成工程目标。

曾经听过不少项目经理说:“项目管理难,协调关系更难”。组织协调强调的是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而专业知识的学习、管理能力紧随其后。拥有一流的听说写、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具有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将成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组织协调策略主要取决在经常遇到的需要组织协调的棘手事情,能更好更快地组织协调各方统一意见解决问题,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篇9

【关键词】 项目管理;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17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2-111-02

【Abstract】 pick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complex,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versification, high

standard of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has a

certain weight and promot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by cutting out the superfluous fast management train of thought, mod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us and strategy。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strategy

1 引言

随着建设工程的复杂化、大型化、施工及管理的多元化、高标化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时效性、技术性越来越在管理领域提升了更高层次的挑战,随着这种挑战性的激化,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已占有了较大比重,信息交流和传递已成了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不足的原因,提出了信息化管理中的新策略,以便与项目管理的同仁共同探索项目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空间。

2 信息化管理给我们带来的生机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通推行,建设工程领域里的信息化管理再也不是新生事物,已引起了国家、部门乃至于企业上层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大部分企业、甚至现场项目管理部建立了信息管理网络平台,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不少项目管理企业还资助研制和开发了适应自己管理需的独特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甚至采用了监控和自动控制应用技术,各类专业工程管理软件也层出不穷,如:计划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造价管理软件、销售管理软件等等。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①以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应用技术;②自动监控技术的应用;③信息门户PIP的应用;④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⑤虚拟与现实技术的应用。上述所例举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确实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带来了不少有效的帮助,为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带来了接近统一的管理标准。

3 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3.1 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在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人们的逻辑思维往往是所谓的信息化管理即采用计算机互联网管理的模式,那管什么,怎么管?头脑还是一片空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使信息交流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减轻了项目参与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加快了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以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也极为复杂,建设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不仅意味着用轻松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网络平台替代繁杂的手工信息化处置作业,而是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达到了缩短工作时间,减少工作人员,增加最大空间利润附加值的目的。

3.2 信息化管理有效运行的缺陷。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虽在普遍应用,但应用效果又如何呢?项目管理公司在一些重大项目、高难度建筑上加大了信息化管理的投入,购进了先进的计算机,添置了大量的网络系统管理软件,但能够有效运行的并不多,主要表现在:

3.2.1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熟知程度还有所缺陷。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在信息化管理的操作流程、应用软件的使用、信息化管理包括的内容有所缺乏,仅仅停留在信息的交流上(使用最多的是项目管理群这一交流工具,其次是专业论坛交流网站)和信息的查阅上,在软件的应用上往往局限于简单的一些处级阶段的基本软件,如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等。其主要是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往往仅来自多年的实践,也就是这些管理人员大多数已走出青年时代,中年或者接近老年者居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信息化管理知识的教育,再加至年龄原因,即使自我学习、探索,也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3.2.2 管理上及软件更新上还存在一定缺陷。项目管理公司均有自己的内部网络管理系统,虽不算完备,但也算可以适用,并有很强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软件,但管理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网络系统的基本作用仍是在使用邮件的功能,许多有用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后仍需要人工处理,且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公司上层管理之间,部门与下边现场管理机构之间仍然处于脱节和封闭状态,网络平台上各职能部门的信息不能有效集成起来,造成了信息混乱,达不到有效利用,信息共享的效果。

3.2.3 先进的信息软件不能普及推广应用的缺陷。广大信息软件开发工程师往往致力于高端软件的开发并投放市场,而这些软件的全数应用很值得怀疑,是否真的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些软件引进回来后成了一种摆设,其利用率很低,甚至有的软件引进后从未派得上用场。网上介绍了一个大型建设项目投资近千万美元与国外某项目管理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先进的、完备的,但目前仅有约20%的功能获得使用,而且仅是单一功能在使用,并没有在相应的程度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4 造成信息化管理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4.1 上层管理层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上存在偏见。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监理,都面临如履薄冰的境界,建筑市场僧多粥少,压价竞标,已造成管理企业在失望中艰难维持现状,往往过着精打细算,能省一笔钱就省一笔钱的日子。而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有效运作、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等方面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花费一定的时间,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使得一些缺少长远眼光的项目管理单位领导不想增加这些投入了,安于现状,免得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

4.2 小型企业尚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条件。项目管理企业往往是从监理企业的产品更换而转变过来的,加至甲级企业门槛较低,不少企业虽成功升级为甲级企业,只能说明其软件条件的到位,而其从事项目管理的规模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又如何呢?实则这些企业虽在形式上在走项目管理这条高端技术运行的路子,而在管理上仍采用这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运行,在企业组织机构未调整的情况下,只能简单的将人员运行了组配。这就很难适应信息管理的有效投入和运行了。

4.3 企业内部有效机制的缺乏和不完善。不少项目管理企业往往搬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装饰自己,往往环境、气候的不适应会造成水土不服。绝大部分项目管理单位没有自己一整套的企业标准,包括操作流程、组织责任、信息闭合等,同时企业缺少现代项目组织运行所必须的组织文化,同时缺乏用信息化进行项目管理的知识、能力、素质,没有养成项目管理信息化运行所必须认真的、按程序、按规定、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5 怎样完善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简单的说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其实容易,但实际完善起来却很难,首先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其次要具备企业的综合素质。

5.1 加强项目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刻不容缓。万事靠人,以人为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更是靠的高端科技人才,由于八十年代走出的大学生已近50岁左右,往往对信息化管理这类繁琐的软件、枯涩的代码很难适应和掌握,这就要企业引进部分信息化管理人才了,以一人带多人,采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模式覆盖企业内部。同时,可采用请教师进门培训授课,将头脑活跃的职员送到大专院校或者专门培训机构进行深造的模式,迅速充斥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不足。作为项目管理企业来讲,这类人才不求多,但求精。

5.2 重新组建企业管理架构。项目管理企业要跳出原有条条框框,跳出旧管理模式的束缚,那就得管理人员思想上的更新。要想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企业管理机构的重大调整或许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并适当考虑让有信息化管理技能的人才充实到企业技术管理高层队伍中来。让这种技术人才在所在的岗位和责职下开展工作,让其为企业所承揽的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适用性管理系统,并将项目管理开展工作前的信息化设计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中通盘考虑。

5.3 增加必须的投入,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一项项目管理工程承揽下来后,首先要设计贯穿整个项目管理前后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的计划目标,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项目管理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操作流程,项目管理信息渠道链接及信息平台的搭建等。一整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即是项目管理从立项开始到试车交付的贯穿红线,这就是要投入信息化管理人才,先进的办公设备,当然,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办公(管理)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精力和投入,也是无法达到项目管理现代化和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

5.4 加强信息化管理中的文化建设。任何一项事业,一项管理,乃至于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机构,直至于一个人,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实施和运行过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也是如此。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和运作模式往往基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先进文化和法律背景形成的,并把这种文化融入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当中,表面看这种文化是天衣无缝的,有依有据有节,实则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严格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存在分歧,正如法律无情与人间有情之间的分歧。这种不相适应的现代化文化在实际项目管理操作中有时仅仅是流于形式,甚至会成为项目管理中的一些障碍。故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文化管理应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相结合。既体现严肃性,又不缺灵活性;既体现规范化,又不失人性化。这种管理模式才会充满生机,才会融和。

6 实例:项目管理信息沟通协调包括内容

6.1 信息沟通方式和途径。主要说明在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针对不同的项目相关组织及不同的沟通要求,拟采用的信息沟通方式和沟通途径。即说明信息(包括状态报告、数据、进度计划、技术文件等)流向何人、将采用什么方法(包括书面报告、文件、会议等)分发不同类别的信息。

6.2 信息收集归档格式。用于详细说明收集和储存不同类别信息方法。应包括对先前收集和分发材料、信息的更新和纠正。

6.3 信息的和使用权限。

6.4 信息说明。包括格式、内容、详细程度以及应采用的准则或定义。

6.5 信息时间。即用于说明每一类沟通将发生的时间,确定提供信息更新依据或修改程序,以及确定在每一类沟通之前应提供的现时信息。

6.6 更新和修改沟、完善通管理计划的方法和形式。

6.7 约束条件和假设。

篇10

关键词:工程 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对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造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与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环境的落后有着直接关系,这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都比较落后。我国在1991年才成立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这也只是一个二级学会。这客观反映了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时间短,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也还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能进行质量、进度、材料、成本、风险五方面控制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还处于一种严重缺乏的状态,再加上缺少专门培训机构,以及缺乏对员工的正规系统培训,更加重了这种困境。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相反,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却非常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高。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质量和成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引发了不少安全事故,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3、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显著效益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识, 许多业主认为只要能够解决建设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就没有必要聘请专门的项目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 他们只重视创造项目产品的过程,而忽视了真正的项目管理,创造项目产品的过程只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特性和质量,却不能保证项目整体的效率和效益。我国现行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只是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招标等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但对项目管理却没有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 没有完备的实施标准和合同文本,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运作的具体要求。 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招投标、合同文件、收费标准方面的政策法规也不完善。

4、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健全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属于"技术服务"型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涉及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前期手续办理、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试运行等各方面内容,尤其是针对整体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及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目前,国内的一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大都是由监理企业发展而来的,他们大多只具有某些阶段的项目管理能力,没有构成项目全过程管理所需的服务能力。

5、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建设工程项目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国际化,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日趋频繁,我国项目管理公司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内竞争的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许多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建立公司内部局域网,同时通过因特网向外和获取信息,差距还相当明显。就管理软件而言,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管理软件,而我国自行开发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类似软件,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落后了很多。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要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1、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例如美国 PMI 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 考试和资质证书,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 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但是,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因此对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当落后。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应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方案,严格按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标准,完善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认证制度。同时聘请国内外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促进先进项目管理方法的交流与推广,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

要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风险以及风险转移问题,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和准入条件,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同时,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工程项目管理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管理到竣工验收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3、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的项目管理公司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公司仍存在巨大差距。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科研机构、项目管理单位、软件开发企业等,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项目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管理水平。这既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

4、 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

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狠抓质量控制,确保项目在使用期限内安全无事故,同时还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数量不少,而经济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必须处理好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先进项目管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只有充分认识自身不足,结合我国国情来发展和健全我国的项目管理事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