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界六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口腔疾病当中的龋病列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本调查将会新疆地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能够为相关措施的采取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新疆地区城镇和农村的老年人共2000名,年龄在61~75岁。2000名老年人口分别来自新疆五个不同地区,来自城镇的老年人口为1000名,来自农村的老年人口1000名,平均每个地区被调查人数为400人,男女各200人。所有调查对象均为随机选取,身体其他条件并无明显差异,P
1.2方法 为了提升本次调查的质量,本调查采取的调查方法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基本调查方法》,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检查全部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口腔医生来完成,各医生对于各类口腔疾病具有较强的判断、分析能力,对本次调查的目的、性质、目标等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认真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1.3调查项目 本次调查的项目包括新疆地区老年人的余留恒牙和患龋现状、牙周病患病现状、义齿修复现状和口腔黏膜病检出现状。
1.4调查标准
1.4.1余留恒牙和患龋检测标准 调查老年人余留恒牙情况时,主要分析余留恒牙的个数。在调查老年人口龋齿患病情况时,主要检查调查对象有无冠龋或者根龋,并录入每位调查对象患龋齿牙齿的数量。
1.4.2牙周病检测标准 牙周疾病的检测内容包括牙结石、牙龈出血和牙周袋三项内容,当检测出调查对象患有任意一项牙周疾病时,可确定其患有牙周疾病。
1.4.3义齿修复标准 义齿修复情况的检测包括五个内容,主要调查老年人义齿修复的类型单桥、多桥、局部义齿、桥和局部义齿和非正规固定桥。
1.4.4口腔黏膜疾病标准 本调查对口腔黏膜的检查主要通过判断调查对象口腔是否出现白斑、溃疡、扁平苔藓、脓肿和其他疾病。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
2结果
2.1余留恒牙和患龋现状 由表1、表2可知,在接受调查的2000名老年人当中,余留恒牙数量大于19的老年人占到1388人,龋齿患病率达到了74.9%。
2.2牙周病患病现状 从表3可知,新疆地区老年人口牙周疾病的患病人数为1803名,占到所有调查对象的90.2%,患病率很高;其中男性老年人口的患病率为88.6%,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为91.7%;从城乡分布来看,城市老年人口牙周疾病的患病率和农村人口较为接近,并无明显差异。
2.3义齿修复现状 新疆地区老年人口义齿修复人数较多,2000名调查者当中,义齿修复的人数有1194名,占调查总人数的59.7%,其中男性义齿修复人数为581名,女性为613名,男性义齿修复略少于女性。
3讨论
综上所述,当前老年人口腔保健能力急需提高,提升对各类口腔疾病的认识,了解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基本的口腔保健技巧[3]。①政府应该大力培养基层的医疗口腔保健人员,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目前最为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是机械菌斑控制和糖摄入量的控制,这就需要老年人定期进行口腔菌斑清洁,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少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的唾液分泌量有所下降,牙根逐渐暴露,极容易出现龋病,对此老年人应该学会使用含氟牙膏,这样能够使牙齿的釉质表面得到加固,有效提升牙齿的抗龋能力。③对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例如可以让医疗保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可以开展专项的口腔健康讲座,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最终改善当前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马力扬,杨兰,聂红兵等.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0-92.
[2]刘洪臣.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3,11(4):193-198.
篇2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特点和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8亿,占总人口的12%,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针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老年人的口腔保健工作也不容忽视。
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都在衰老,生理功能在减退,心理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社会适应性相应减退,口腔组织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而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的慢性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这些均可影响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根据这些特点,要求口腔工作者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1根据老年人生理衰退的情况,和蔼,亲切,耐心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应该给与他们最大的方便。老年人的理解能力和听力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说话尽量缓慢,清楚,老年人说话常重复,有时含糊不清,我们要态度和蔼,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将病情和治疗方案详细的解释清楚。
2老年人还常常伴有不同的慢性病,我们必须在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全身状况,询问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等全身疾病,如有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后,再确定能否进行口腔治疗。
3在检查过程中,老年人对疼痛的描述常常含糊不清,而且常常是患牙,龋,隐裂,牙周病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仔细检查,认真观察,明确作出判断。做叩诊和冷热实验要适可而止,避免加重老年人的疼痛和恐惧感。
4在治疗过程中,动作要快,准,稳,轻,尽量避免多余的动作,这样既能缓解老年人的紧张情绪,又能赢得患者对你的信任。
5老年人给药时,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了解患者的日常用药情况,切实掌握用药指征,配伍禁忌,慎选药物,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6治疗结束后,要耐心反复嘱咐病人有关的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在全身状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非主诉的口腔疾病进行适当的处理后,使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7治疗方案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全身状况,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增龄性变化,应集中解决老年人最主要的矛盾,以恢复其功能为主,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尽量保留患牙,做相应的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牙槽骨吸收,提高咀嚼功能。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现在老年人对美观的要求。
8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常常被忽视。我们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对老年患者积极宣教,教会他们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尽量延长使用牙的寿命。
9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让老年人了解预防性老年牙科学的概念1,既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口腔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增加,高龄患者行动不便,来医院就诊本身就不方便,而且多数老年人伴有多种慢性病,身体虚弱,健康状况较差,这对口腔工作者的治疗,用药,拔牙,麻醉,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为解决老年人牙科治疗问题而提出的这一概念,即在老年人60岁或70岁以前,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对可保留的患牙进行彻底治疗,对不能保留的患牙早日拔除后镶一副合适的义齿,同时教会他们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这样,当患者进入高龄期后,不用再问津牙科。即使出现小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篇3
关键词:老年人;龋齿;口腔卫生保健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in the elderly in Haikou City,and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and oral health care in the elderly.Methods A total of 875 elderly people aged 65-74 year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districts of Haikou City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The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was carried out.Results The crown caries detection rate,caries filling rate,tooth loss due to caries rate,DMFT rates were 48.10%,21.00%,38.30%,70.70%.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rown dental rate and DMFT rat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The elderly people;The dental caries;Oral Health Care
S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龋病和牙周病是公认引起失牙的最常见原因[1]。失牙导致咀嚼功能减弱或丧失,降低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影响全身健康,进而降低生活质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是预防龋病的关键。秦立芳等对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口腔健康行为良好组龋病、牙周病及牙齿缺损发病率比口腔健康行为不良组低[2]。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875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分析海口市老年人龋齿和口腔卫生保健状况,为海口市老年人龋齿的防治及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海口市65~74岁在当地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常住老年人口。
1.2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海口市四个区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5~74岁老年人200人。为保证足够的有效样本量,避免出现废卷影响结果,每个调查点增加5%的样本量,即共需抽取840人,实际抽取875人。
1.3检查工具 便携式牙科检查椅和便携式照明灯;平面口镜,镊子以及WHO推荐使用的的CPI探针(探针的头部为球形,直径0.5 mm,在3.5 mm和5.5 mm之间是一段黑色区,在8.5 mm和11.5 mm之间是另一段黑色区)。
1.4检查方法 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口腔医生对受试者进行检查,统一检验标准,明确检查目的。使用人工光源、平光口镜和CPI探针检查,以探诊结合视诊,完成口腔临床检查。
1.5龋病评价指数及计算公式 龋齿指口腔中检查出发生龋病的牙数;失齿指口腔中因为龋病而引起缺失的牙齿数目,补齿指做过充填治疗的牙数或牙面数。龋失补指数为个体口腔中发生龋病的牙(面)数、因龋病缺失的牙(面)数与因龋病做填充治疗的牙(面)数的总和,用来表示个体患龋情况。DMFT指数指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病的牙数,即龋、失、补牙之和/受检人数,反映人群龋病严重程度。龋均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包括正在发展的患牙,已填充过的龋齿,龋已拔除的牙。患龋率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即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患龋率主要用于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如对比和描述龋病的分布,探讨龋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等。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Z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组间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 参与口腔健康检查的老年人共875人,其中70岁及以下461人,占52.70%,70岁以上414人,占47.00%;男性368人,占42.10%,女性507人,占57.90%;小学及初中639人,占73.10%,高中125人,占14.30%,大专64人,占7.30%,本科及以上47人,占5.40%。
2.2海口市老年人冠龋及根龋情况 目前牙冠有龋检出率为48.10%(421/875),总体牙冠因龋填充率为21.00%(184/875),总体牙冠因龋失牙率为38.3%(335/875),总体冠龋失补率为70.7%(619/875)。男女间牙冠补齿率和龋失补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牙冠患龋率和失齿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368例男性牙冠龋均是0.96,507例女性牙冠龋均是1.35,不同性别人群冠龋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759,P=0.006),冠龋均女性比男性高。男性牙冠充填均数为0.32,女性牙冠充填均数为0.51,不同性别人群牙冠充填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2.953,P=0.003),女性牙冠充填均数高于男性。不同性别老年人冠龋失齿和龋失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目前牙根现患龋的人数有193人,检出率为22.10%,牙根填充人数是21人,牙根充填率为2.40%,牙根龋失补率为56.70%。总体龋病检出率79.10%,其中男性78.00%,女性龋病检出率为79.90%,不同性别老年人牙列龋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P=0.497)。
2.3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情况 73.80%的老年人有饭后漱口的习惯,66.40%的老年人会早/晚刷牙,65.80%的老年人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见表3。
2.4口腔卫生保健对龋病的影响分析 以目前牙冠有龋与否为Y(有=1,无=0),P1-P10(有=1,无=2)为自变量,采用forward(wald)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有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见表4。
3 讨论
海口市老年人总体冠龋失补率为70.70%,牙根龋失补率为60.20%,总体龋病检出率79.10%低于全国第三次的平均水平[1],高于甘肃省、河南省、东北三省老年人及兰州市敬老院老年人患龋率水平[3-6],也高于意大利研究结果[7-9],原因可能是海南的水质氟离子含量低有关,也与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经济水平差,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不重视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有关。不同性别人群冠龋龋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恒牙冠龋均女性高于均男性,这可能因为女性在生理上发育早于男性,恒牙萌出较早,接触口腔环境及遭遇龋蚀的时间长于男性,女性还要经历怀孕这一特殊时期,孕期激素及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都会引起患龋率增加。不同性别人群牙齿充填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牙齿充填均数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龋均比男性更高,同时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外表及口腔卫生健康,因此女性因龋填充均数及填充率都要高于女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人群恒牙冠失牙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调查研究男女失牙率无统计学差异相符合[9]。
刷牙是控制菌斑的基本方法,同时给予牙周组织以适当的按摩刺激,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10]。66.40%的海口老年人会早晚刷牙,均低于全国同年龄组(75.00%)[1]。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的占65.80%,不正确的使用牙签易造成牙及牙周组织微血管的破坏,引起口腔感染,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使要引起注意。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有会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海南人习惯借助牙签来维护口腔卫生,特别是有龋齿的患者,常用牙签清理龋洞中的残留食物。而有龋齿的患者每3个月更换牙刷可能是为了刷净龋洞,刷牙时会很用力,损耗牙刷,这种不正确的方式会加重牙齿的损耗。
总之,海口市老年人患龋率较高,口腔卫生保健欠佳。要帮助老年人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键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11.
[2]秦立芳,李济功,吴雪林,等.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08):546-547.
[3]马力扬,杨兰,聂红兵,等.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01):90-92.
[4]张颖,程敏,李岩,等.东北地区65~74岁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008,17(06):582-585.
[5]K少晨,祁涛,王建林,等.兰州市敬老院326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562-1564.
[6]赵树娟,熊均平,杨旭,等.河南省漯河市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03):500-501,504.
[7]Yotat M L,Agbor A M,Ntumba H,et al.Oral Health Status of the Elderly at Tonga,West Region,Camero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istry,2015,2015(1):1-9.
[8]Coccia E,Santarelli A,Ponzio E,et al.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the elderly in Ancona:a population-based study[J].Minerva Stomatologica, 2015,64(5):241.
篇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步衰退,免疫功能也逐渐下降,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我院对新疆驻西安地区干休所的260名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共调查260名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其中男性115人,占44.2%,女性145人,占55.8%,年龄56岁~82岁之间。调查性别与年龄情况(表1)。
1.2 调查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手册为标准,采用一人一表制,将问诊与口腔结果填表相结合,选用标准口腔器械,对被调查的口腔粘膜、牙体、牙周及缺牙情况按照龋病,牙周病,楔形缺损、磨损及牙列缺失进行检查询问,做详细记录,进行统计[1]。
2 结果
调查对象各年龄组患病情况(表2)。
260名离退休干部及家属中,患龋总计为194人占74.6%,牙周病129人占49.6%,楔形缺损151人占58.1%,牙列缺失69人占26.5%。
3 讨论
3.1 龋病。本组调查龋病的发病率为74.6%。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自洁能力较差,牙龈逐渐萎缩,导致食物嵌塞,牙颈部及牙根外露,龋坏以根面龋和环形龋多见。
3.2 牙周病。本组调查中牙周病发病率为49.6%。在老年人中多见牙周炎、牙龈炎、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及牙根暴露。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①由于老年人多脏器的退形性变。②慢性病的长期困扰使得抵抗力下降。③牙结石的长期刺激没有及时清洁,应加强老年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定期洁牙,注重平时的口腔机能训练,如:叩齿、牙龈按摩、鼓漱、运舌等,以减少牙周病的发病率[2]。
3.3楔形缺损、磨损。楔形缺损磨损多见于前磨牙,严重时可诱发牙髓炎,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牙龈多已萎缩,牙颈部牙骨质暴露,加上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造成损害。
3.4 牙列缺失。随着年龄的增加,缺牙数及牙列缺失者明显增多。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口腔保健知识,龋病及牙周病患病率较高,没有及时治疗,再加上老年人行动不方便而放弃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这说明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全社会及其子女们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医务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得他们能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关敏,于华.沈阳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口腔健康调查.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2):107-108
篇5
自我口腔保健
中老年人的自我口腔保健活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保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主要包括:
刷牙中老年人应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用或成人用保健牙刷。一般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易握,不易滑脱。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根面龋和减轻由于牙齿磨耗、磨损引起牙本质过敏症。应选用“上下加旋转”的刷牙方法,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刷牙对中老年人都有好处,值得提倡。
洁牙由于中老年人牙龈退缩,牙缝较宽,牙齿稀疏,光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牙齿清洁。在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者使用牙线洁牙,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食物残渣。当口腔中有孤立牙时,也建议使用纱布或条带清洁牙面。
剔牙选用扁平或锥形样木质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可帮助清洗牙邻面的软垢。
漱口每餐之后用清水漱口是一种好习惯,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漱口水,然而对于口腔稀释能力差的中老年人不建议使用高浓度漱口水。但漱口不能替代刷牙,因为漱口达不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
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包括戒除烟酒、不用牙开瓶盖、不咬硬物等。
保证营养
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康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老年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容易营养不良,一般中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青少年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则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要严格限制甜食,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合理安排膳食。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是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基础。一般建议半年复查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三个月复查一次。定期检查主要检查龋病、牙周病、黏膜疾病等等。
龋病形成速度因人而异,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龋病发展较快,一般半年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中老年人应讲明症状和部位,配合医生的检查,主要检查每个牙齿唇颊面及邻面有无龋洞,或能否被器械钩住,必要时可以摄片明确检查部位。
牙周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检查过程中不仅要查看牙龈组织有无红肿、出血、溢脓、退缩,牙齿周边有无结石,牙根有无暴露、有无无法保留的牙齿,严重时需摄片查看牙槽骨有无吸收、牙根的情况。一般推荐半年洗一次牙。
部分黏膜疾病是癌前病变,此时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口腔内存在反复发作的破溃、溃疡、口腔内突发性斑块者应该及时就诊,就诊时主要检查唇颊黏膜及舌体有无破溃、溃疡、条纹及斑块等,就诊后应根据医嘱回访。一般建议三个月复查一次。
做到有病就医
患有口腔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治疗和修复,尽早恢复口腔功能,减轻余留牙的咀嚼负担,维护口腔健康。
现实生活里,中老年人常忽视口腔问题,就诊次数较少,其实,中老年人应该重视口腔卫生与保健,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可以及早治疗,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希望中老年人了解部分口腔知识后能养成定期检查和就诊的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治疗全身疾病
篇6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肃省城乡中老年居民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789名35~44岁中年人、429名65~74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2.83%、63.08%的中、老年人有就医需要,中年人高于老年,无明显城乡差别;过去一年内22.81%、27.74%的中、老年人因口腔疾病就医,就医原因主要为急慢性牙疼,就诊医疗机构主要是县市以上综合医院、私人口腔诊所和社区卫生院;未就医原因主要是“牙齿没有问题”、“牙病不重”和“经济困难”,老年居民、农村居民“经济困难”比例高。结论 口腔健康认识水平、经济收入低限制了甘肃省城乡中老年居民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应加强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满足老年居民、农村居民口腔卫生服务需要。
【关键词】 口腔健康;卫生服务;需求;老年人;中年人
1995年进行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为甘肃省卫生行政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口腔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10年后甘肃省城乡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有什么变化,口腔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口腔卫生需求情况如何,这些情况急需了解和掌握。为此,甘肃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组对35~44岁、65~74岁两个年龄组1 218名城乡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确定的年龄组,选取年龄在35~44、65~74 岁的甘肃省城乡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年龄按调查当月算。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要求〔2〕,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第一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从甘肃省大、中、小城市中各抽一个市,按GDP高、中、低水平各抽一个县作为第一层抽样目标,选取了兰州市、张掖市和临夏市三个城市地区和定西市陇西县、天水市秦安县和平凉市庄浪县三个农村地区,在三个城市地区各抽取1个区,每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三个农村地区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共抽取18个街道和乡镇。第二阶段以单纯随机方法从每个街道(乡镇)分别抽出2个居委会(村)为调查点,共36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均调查2个年龄组,共对1 224名城乡中老年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35~44岁组792名、65~74岁组432名,男女比例1∶1),6人资料不合格而剔除。
1.2 方法与调查内容 由问卷调查员面对面询问方法收集资料并记录。2名问卷员负责完成所有口腔健康问卷调查。调查前调查员均经过第三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组统一培训,技术一致性达到95%以上。调查问卷由第三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导组统一编制,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健康自我评价、口腔疾病就医需要、过去一年内就医情况和未就医原因、家庭收入和口腔疾病就医费用支付途径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以控制数据录入质量。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2.0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 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 见表1。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明显不同,老年人认为牙齿和牙龈健康状况差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人(P=0.000,P=0.000),城乡无明显差别(P=0.150,P=0.092)。表1 甘肃省城乡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35~44岁组比较:1)P
2.2 口腔疾病就医需要情况 见表2。82.83%、63.08%的甘肃省城乡中、老年人有看牙的需要,无明显的城乡差别(P=0.233,P=0.118),中年人明显高于老年人(P=0.000),城市中年人对镶牙、牙周治疗、牙病预防措施的需要高于农村(P
2.3 口腔疾病就医情况 过去一年内末次就医情况见表3。被调查对象中,仅有22.81%、27.74%的中老年人在过去一年内因口腔疾病就医,就医原因主要为急慢性牙疼,分别为79.56%和93.28%,中、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接受治疗主要为拔牙、补牙和镶牙。一年内末次口腔疾病就诊医疗机构城乡明显不同(P=0.000,P=0.000),中、老年无明显差别(P>0.05)。过去一年内未就医主要原因是“牙齿没有问题”、“牙病不重”或“经济困难”,老年人因为“经济困难”未就医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年人(P=0.000),仅有6.39%和6.47%的中、老年人认为“附近无牙医或无好牙医”。
2.4 口腔疾病就医费用支付途径 见表4。被调查对象中,90.66%和92.99%的中、老年人看牙自费,城市享受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的居民明显高于农村(P=0.000,P=0.000)。表3 甘肃省城乡中老年人过去一年内口腔疾病就医情况表4 甘肃省中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费用支付途径与同龄组乡村比较:1)P
3 讨 论
研究表明,健康需要由实际健康水平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差距引起,是在一段时间内为获得期望的健康状况而应该被利用的卫生服务,包括由个人认识到的健康需要和由医学专家判定的健康需要;健康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量。需要与需求往往是不一致的,需要只有转化为需求,才会具有寻求卫生服务的行为,才有可能利用卫生资源〔3〕。本次调查反映甘肃省城乡中老年居民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甘肃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4〕,患龋率高达62.57%、79.14%。本次调查中提示居民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很大,特别是老年人群,然而在过去一年内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利用非常低。从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结果分析,自我评价高估了自身实际的口腔健康水平;从一年内未就诊的原因分析,影响中老年人未就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牙齿没有问题”、“牙病不重”和“经济困难”。由于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有牙病或牙病不重,口腔健康状况尚可,当然也就没有寻求口腔卫生服务的行为〔5〕,加之甘肃省位于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调查对象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仅3 000元左右,90%以上的甘肃省城乡居民口腔疾病就医费用是自费,使得经济困难成为制约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居民、农村居民寻求口腔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大量需要没有转化为口腔卫生需求,潜在需求非常高。
一年内末次就医情况调查结果提示治疗需求仍为当前主要类型,预防服务需求极低。由于预防服务是成本效益最好的口腔卫生服务,重治轻防必然会造成口腔医疗卫生资源严重浪费。就诊医疗机构选择上,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使得城乡居民的选择明显不同。城市居民选择前两位的是县市以上综合医院、私人口腔诊所,农村居民选择的前两位是卫生院社区中心/社区站/医务室、私人口腔诊所,选择省级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口腔专科医院就诊的稀少。由于卫生院社区中心/社区站/医务室和私人口腔诊所多在社区和村镇,就诊方便价格低廉,成为甘肃省老年居民、农村居民就诊的首选口腔医疗机构,因此,加强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建设,扩大社区医院口腔卫生服务范围,加强私人口腔诊所特别是摆摊游医管理和继续教育〔6〕,提高口腔卫生服务质量,满足老年居民及农村居民的口腔卫生服务需要,真正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S〕.4th E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121.
2 齐小秋,张博学,张 立,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6213.
3 吴 明,李 睿.健康需要与需求的概念及测量〔J〕.中国卫生经济,1995;14(1):44.
4 马力扬,杨 兰,聂红兵,等.甘肃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02.
篇7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修复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0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造成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的因素
1.1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较为明显的退行性变化。
1.1.1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的釉板组织会出现裂痕,同时其裂痕间隙内的水分丧失,最终会导致牙齿的裂开。与此同时,牙釉质的颜色会改变,且渗透性降低。
1.1.2牙本质的变化。牙本质在老年时期容易变成硬化牙本质,且牙体脆性系数变大。同时,随着牙体的髓腔空间变小,会造成拔牙的难度增大,使根管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1.3牙周组织的变化。老年人牙周组织的细胞活性降低,会出现牙周组织的萎缩的现象。同时,牙周膜腔变窄,血管的形态出现异常。有些甚至出现牙的颈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压根暴露在外面,使牙体出现松动。
1.1.4颞下颌关节的改变。颞下颌关节盘及髁状突关节区的各种纤维在老年时会出现分布紊乱的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变少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导致皮质骨的吸收增大,从而改变关节的正常面的结构。
1.1.5口腔粘膜的变化。代谢功能的衰退容易导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组织的变化。如:黏膜细胞萎缩。而黏膜组织脱水会降低组织张力和弹性,引起黏膜组织逐渐变薄及缺乏水分。同时,血管分布的降低,会导致损伤的组织修复时间长,从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
1.2行为习惯因素。
1.2.1龋病多好发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口腔卫生及护理较差及机体营养不良等的人群,而龋病中发生率最高要数根面龋和颈部龋。
1.2.2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时口腔卫生观念较差、饮食时食物嵌塞、及伤及牙周组织的创伤等因素引起。
1.2.3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习惯进食较烫的食物等,会导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现白斑。当然,牙颌组织的改变及口腔修复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导致白斑的发生。
2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临床分析
2.1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类型和特点。
2.1.1固定修复:活动修复是以前较常用的修复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口腔修复多以固定修复为主。固定修复能有效利用残根残冠,增强口腔的咀嚼功能。
2.1.2活动义齿:固定义齿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当牙齿缺失量较多时,活动性修复是主要修复方法。在进行活动性修复设计时,应从修复对老年人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考虑。在设计活动义齿时要保持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即为方便以后的义齿修复维护,应在设计时多设计便于以后使用的备用卡环。
2.1.3种植义齿:种植义齿被誉为人类的第三付牙齿,近年来,由于各种牙齿材料及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种植义齿得以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问题的修复治疗。以前种植义齿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复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来,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从修复的目的进行分类,口腔修复又可以分为美学修复、功能性修复和治疗性修复。其中,功能修复的内容为牙体、牙列方面的修复以及缺损颌面部的修复;而治疗性修复册则对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正治疗。
2.2老年人口腔修复特点。作为医务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应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点,采用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适应水平的修复方案,使该方案遵循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原则。并做好对老年人口腔修复前及修复后的的相关健康教育,使其重视口腔卫生,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2.3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方法。
2.3.1治疗模式:为老年人制订治疗计划时,在治疗中修复体的设计制作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由口腔修复科的医师在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统病史、患者及家属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实可行的、能为医患双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拔补治后再转口腔修复医师进行牙体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复适当的咬合功能。实施修复的方案既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口腔状况,又要考虑到义齿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2.3.2口腔修复方法的选择:塑料可摘局部义齿通常戴用时间较短,因为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不利于口腔卫生。但因其相对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齿随后亦需拔除修复时,可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为老年患者的暂时义齿,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相比,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口腔卫生、余留牙状况等多种因素。
2.4修复过程。由于老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某个特殊阶段,其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医生及护士应让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接受治疗。许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是可是治疗很多种疾病的,因此,让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生信任,对医疗环境满意,对医疗技术满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老年人无论在生理、病理、心理状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损或缺失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口腔科医师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的相互兼顾、治疗与护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与防病的相互结合,不断改变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条件,总结临床经验,为发展老年口腔医学事业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社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年人口比重的逐年提高,口腔疾患作为老年人群众的常见问题,也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次研究通过调查800名社区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现状和医疗状况调查,发现这一人群的一些普遍特征,也是今后开展社区工作的一个参考。
资料与方法
社区老年人:总人数800人,男357,女443;年龄55~75岁,以2006~2007年本社区老年患者门诊符合入选条件(入选条件:55~75岁;沟通无障碍;可配合口腔检查与问卷调查)。
研究方法:基础资料部分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一般情况及资料结果,总计发出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口腔专科检查部分以口腔科查体、就诊病历记录及专科问项的资料汇总统计分析[1]。
结 果
基础资料显示:55~65岁522人,其中至少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201人(40%);66~75岁378人,其中至少有1项慢性病231人(62%)。
口腔专科检查部分显示:检出各种龋、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疾病人数504人(63%);检出牙周病768人(96%),有牙周治疗需求的总计不足28%;牙列缺损(包括无法保留的残冠和残根)和牙列缺失681人(85%),有修复治疗史和现要求修复治疗的患者总计不足33%,近期有修复计划的约15%;口腔黏膜病32人(4%),其中以溃疡、白斑、地图舌、口干综合症多见,3例诊断不明转诊上级医院。据统计该调查人群中86%患者要求治疗或拔除主诉牙,而对于临床检见的其他口腔问题不予关注或要求暂缓治疗,集中表现在对牙周问题及牙列缺损重视不足。
讨 论
通过对社区老人这一人群口腔健康调查的汇总,55~75岁年龄段各种常见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与一般人群横向比较远高于平均患病率[2]。同时口腔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咀嚼消化、营养吸收,进而关系其身体素质和日常生活质量。而结果显示该年龄段慢性病患病比率本身基数就大,所以保障口腔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疾病及相关保健知识了解途径少、信息窄更新慢的现状[3],加强宣教增强老年口腔健康意识和大力发展老年口腔医疗服务成必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2005:1-30.
篇9
关键词:增龄;口腔疾病;对策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75-03
“老年”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阶段。无论在组织结构、脏器机能、免疫系统,还是在进食习惯、营养和精神状态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及机能减退现象。口腔组织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老年人口腔机能逐渐退化,龋病及牙周病发病增加。在对待老年患者时,口腔科医师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不仅要解决和缓解老年患者的局部疼痛,恢复口腔正常的生理机能,更主要的是缓解口腔机能退化带来的精神及心理压力,以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老年人口腔生理变化及其心理影响
1.1 口腔生理变化
1.1.1 牙体组织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体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咬合磨损。磨损不仅限于颌面,邻面的磨损量常与颌面成正比,老年人牙齿的近远中径会显著减小,接触点变成接触面。牙齿的其他面亦因使用牙刷等导致磨损,重度磨损的颌面趋于杯形。牙体的颜色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暗。增龄使釉质水份和有机成份含量降低,釉柱间有机粘连质钙化。老龄釉质较脆弱,在温度和压力改变下易致碎。
牙髓的变化表现为根尖动脉数量随增龄而减少,静脉高度扭曲,神经纤维变性,出现钙变、空泡变性、玻璃样变性及脂肪变性。牙髓内形成的钙化物和继发牙本质均随增龄而增加,给开髓和根管扩大造成困难,操作时易致髓腔穿孔和器械折断。牙髓室的宽度和高度都明显缩窄。徐剑青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上下颌第一磨牙分别制成磨片,测量后发现:牙髓腔高度的增龄性改变较宽度显著得多,髓腔顶部的牙本质变化最为明显,老年人增厚为0.846~0.872mm[1]。
1.1.2 颌骨、颌关节、牙槽骨的变化
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疏松,颌骨的骨密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增龄,牙冠变短,颌关节功能减弱,颌运动明显受限,尤其是无牙颌的颌关节不断创伤,矢状髁突变平,关节囊松弛。牙齿的缺失可引起牙槽嵴吸收,颌骨因之而萎缩及变形。如同时伴有牙周炎症或无牙颌时,牙槽骨吸收可能明显加快,造成牙槽骨高度的快速丧失。此外,老年人胃纳不佳和胃酸缺乏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使骨钙与血钙的交换减少,造成骨质脱钙,加速骨质疏松,牙槽骨吸收。老年人颞下颌关节也会产生变化,关节盘、髁状突关节区的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呈致密排列,皮质骨吸收而致髁状突变小,关节面变平。关节的变位、变性使下颌关节易于脱位或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
1.1.3 口腔粘膜、唾液腺的变化
由于增龄,口腔粘膜下组织菲薄,角化过度或不全,舌减少,血管减少,组织不易愈合,易出现口腔溃疡、糜烂、口炎及扁平苔癣等口腔粘膜病。唾液腺泡细胞萎缩,腺导管上皮细胞变性。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量减少,分泌速度减慢,易出现口干症。唾液由酸性转变碱性,自洁作用及冲洗功能降低,食物残渣易粘附于牙齿表面或牙间隙内,牙菌斑易积存,易导致龋齿及牙周病。
1.1.4 神经、韧带机能的变化
随着机能的老化,咀嚼肌、颜面肌群肌肉面积缩小,韧带纤维数量减少,神经纤维传导速度降低,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咀嚼肌及口腔周围肌群的运动不协调,老年人常无意识出现下颌、口唇不自主的颤动,面部表情不规则抽搐、呆痴等。
1.2 精神、心理的老化
有些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交流时会反复陈述,而形成唠叨现象。老年人因脑力和精力不足,易造成注意力不能集中或持久,常在交流时出现因别的事情打岔而将话题转到另一方面去的情况。由于脑细胞的退化,造成记忆力减退,有时会出现词不达意,加之老年人说话吐词速度过慢,说话不连贯或不该停顿的地方作停顿,往往使听者觉得费解。一部分老年人过分自尊,敏感易激动,稍有不慎的话就会使其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大发脾气,使交流气氛紧张,甚至不能进行。而另一部分老年人则表现过分自卑,当其感觉自尊心受损时,会缄默,而使交流中断。口腔与牙齿不仅发挥生理机能,它还具有支撑颜面,表达表情的功能,无牙颌老年患者颜面下垂,两颊凹陷,口唇周围呈现较广泛的放射线状皱折,不仅失去了年轻时的外貌,甚至失去了社交的自信,这也是阻碍老年人社会交往、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
2 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
2.1 龋齿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列为世界需要防治的第三位疾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的改变,尤其是是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流速慢,致使食物易于残留,同时由于牙周组织生理性退缩或病理性萎缩及牙间隙变宽,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和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1988年北京统计龋齿发病率为52.3%[2]。1999年我国统计65~74岁年龄组患龋率为64.2%。加拿大学者Pactota1987年调查154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37%牙体缺失,61%牙列缺损,患龋率达86%。残根、残冠为龋齿后遗症,几乎很少见到老年人有完整的牙列。
2.2 牙周病
牙周病属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是造成失牙的最主要原因。患病时,牙齿毛细血管的吻合支明显减少,血管壁增厚,而齿槽动脉硬化,组织再生和恢复功能性能力相对降低,代谢能力也低下,牙龈组织出现萎缩现象。牙周韧带的厚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造成牙周膜疏松,牙周膜纤维减少,排列密度降低,纤维钙化不存在,牙槽骨也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统计,牙周病患病率大约70%。老年人牙周疾病的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咀嚼功能和机体营养的吸收,需要积极治疗及长期维护。
2.3 口腔粘膜病
口腔粘膜主要是由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膜组成,除牙龈及硬腭部的复层鳞状上皮有角化层外,其软腭唇颊无角化层,口腔粘膜的上皮角化和厚度增加时唾液腺体有退行性变化,腺细胞萎缩,腺功能减退,唾液分泌量降低,唾液中淀粉酶含量降低,粘液蛋白增高,因而呈现唾液粘稠,pH值由酸性变为碱性,临床表现口干、味觉异常、烧灼感、粘膜发白发干、损伤后不易愈合等[4]。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有扁平苔癣、粘膜白班、口腔溃疡、牙龈炎、萎缩性舌炎等。
3 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对策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衰退及心理变化,他们对口腔疾病的治疗常有紧张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老年人对事物的理解较慢,而且听力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前要详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询问是否伴有慢性病,特别是注意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有无出血倾向等。如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可先请有关科室会诊,以确定患者能否承受口腔科治疗。在交谈中,应耐心观察患者的表情与反应,并获得病人的尊敬,使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增高,避免出现对立情绪。说话时要尽量清楚、缓慢,由浅人深并适当地应用形象比喻,以征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同意。
治疗方案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口腔组织的增龄变化,以恢复其功能为主,不能求全,应集中解决最主要的矛盾。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处理时间不宜太长,应尽可能减少复诊次数,除极松动的牙齿外,尽量保留患牙,如条件允许的话即使是残根也应做治疗,以做覆盖义齿用,这对防止齿槽骨吸收,提高咀嚼功能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消除患者对拔牙的恐惧心理。另外,治疗方案的制定也不能忽视老年人对美观的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老年人一般有多个患牙,龋齿、磨耗、隐裂、牙周病并存。老年人对疼痛的描述含糊不清,所以,确定主诉牙至关重要。否则,处理无关患牙不能解除患者的主诉症状。认真做好冷热试验,仔细观察和鉴别患牙对叩诊的反应,对确定主诉牙很有帮助。要注意叩诊及冷热试验要适可而止,避免激惹患牙,加重患者的疼痛和恐惧感。
治疗中,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对机体的影响常常高于口腔治疗本身,所以,术前的心理疏导及术中的无痛操作都很重要,凡估计可能产生疼痛的治疗及处理,如磨牙、开髓等,均应给予有效的麻醉或提示。在治疗过程中,操作应轻柔,动作要快而准,尽量减少多余动作,这样既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又可赢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治疗结束后,应耐心地反复嘱咐病人有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在全身状况条件允许前提下,对非主诉的口腔疾病也应进行适当处理,使患者经过本疗程后,口腔健康状况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给药时,应详知病史,了解患者日常服药情况,切实掌握用药指征及配伍禁忌,谨慎用药,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口腔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增加,高龄患者行动不便,来医院就诊本身就很困难,而且一般患者多有全身性多种疾病,身体虚弱,健康状况较差,这对医生的治疗、用药、麻醉、手术和拔牙等会带来影响,甚至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时期,进行全面的口腔科检查,对可保留的患牙进行彻底治疗,对不能保留的患牙拔除后镶一副合适的义齿。同时,口腔科医师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教会患者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这样当患者进入高龄期后,即使偶尔出现小的问题,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牙科治疗。老年患者应定期到口腔科检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口腔健康,以利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1] 徐剑青.牙髓腔与牙本质的增龄性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1988,(4):23~27.
[2] 北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协作组.北京市2191名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报告[J].中华口腔医学,1988,(5):23~29.
[3] 王秀平综述,王嘉德审校.老年人的生理与口腔特点[J].现代口腔医学,1998,(12):34~36.
[4] 李武德,李昀生,李静茹,等.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探讨[J].河北医学,2004,(12):25~27.
Age-induced Oral Diseas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ONG Lili
篇1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及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视。在口腔门诊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结合其心理特点分析,合理的安排老年患者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诊疗过程和效果。
1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恐惧:在口腔诊疗过程中, 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对口腔保健基础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口腔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的恐惧, 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加之老年人多数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所以他们还害怕在治疗口腔的同时引发其他的疾病。
1.2 烦躁易激怒:老年患者容易情绪不稳定, 遇到小事易激怒, 往往由于沟通不畅而引发争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往往更加容易敏感、猜疑, 孤独感十分明显, 希望被照顾和关心的情感也更加强烈。因此, 更希望医生详细向其描述病情以及接下来的诊疗计划。如果诊疗时间过长,会加剧他们的烦躁情绪。
1.3 反应迟钝复述不清:老年患者由于思维逻辑能力的衰退, 加上听力减退,动作反应迟缓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反复叙述, 对医生诊疗方案理解不足, 易造成诊疗过程的不配合, 甚至产生医患纠纷;
1.4 固执及不信任感较强:老年社会经验丰富,易对事物采取怀疑的态度,坚持己见,尤其是面对年资较轻的医师时,不信任感会增强。
2 方法和对策
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减轻老年患者就诊的心理负担。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认真研究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 不断转变服务观念, 拓展医疗服务领域,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要主动、积极地与老年患者沟通。口腔医生应认真倾听老年患者的描述并耐心与他们沟通, 详细向他们讲解诊治过程和预后效果。有些老年患者的顾虑心理严重,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姑息治疗的方法, 缓解. 其心理压力, 减轻其心理负担。
第二,综合考虑, 合理制订诊疗计划。由于老年患者前来就诊时, 口腔内一般都有较多患牙,而且有可能多种口腔疾患并存, 这样就要求口腔医生综合考虑, 制定诊疗计划。对老年患者而言, 尽量保留牙齿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为老年患者进行口腔诊疗的过程中, 更需要认真细微, 全面系统。尤其是针对拔牙病例, 要综合考虑,为以后的修复治疗效果的最优化打下基础。医师做到全面系统的检查, 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他个性因素, 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前, 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利害关系, 治疗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复诊次数, 减轻其心理负担, 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因此, 在对老年人的口腔诊疗过程中, 必须具有整体观。在制定治疗计划中, 必须将老年患者的整体情况考虑在内, 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第三,治疗过程中,手法轻柔,禁止野蛮操作。在用药过程中, 要针对不同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系统情况合理给药。尤其对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 在给药过程中, 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毒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 应尽量减少各种刺激, 操作轻柔, 以免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适反应。在拔牙病例中, 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 坚持正规操作, 减少创伤, 减轻患者痛苦。当老年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痛苦或不适反应时, 应给予安慰和鼓励, 决不能粗暴地训斥和强行野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