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篇1

一、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学

所谓“乐”就是乐趣、兴趣,也就是教育形式趣味化。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艳丽的色彩,优美的音响,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一)故事导趣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对上好一堂课的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一般老师最喜欢采用短小的录音故事开头,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如在教学《太阳》一课时,是这样开头的,老师播放《两个小孩辩日》的录音故事,当听到小孩争辩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教师便提问:“连孔子也没有把问题回答清楚。同学们,你们想给他们准确的答案吗?想弄清楚太阳有关知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太阳》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作出最详细、最确切的介绍。”学生听来十分专注又十分轻松,学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课堂气氛因此也显得轻松活泼。

(二)灯片引趣上课伊始,如果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首先采用投影出示彩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公鸡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公鸡又分别找谁比美?它们的态度怎样?”然后教师进行过渡性提问:“公鸡又是怎样由骄傲自大、一心要表现自己的美丽而转变为愿替人们做事?”“要弄懂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读书。”这样既展示了教学目标又创设了美的意境,也激发了学生学的情趣。

(三)游戏激趣游戏是少年儿童尤为爱好的一种趣味性活动。这种活动引进课堂,能产生乐学效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指定一名学生扮演小蝌蚪,另外找几名分别扮演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小蝌蚪在配乐朗读声中找妈妈的游戏完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明确:第一次找:是年纪小,不懂事,盲目地找;第二次找:是身体长大,已懂事,自觉地找;第三次找:是长成蛙,见识多,准确地找。

二、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地学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比较抽象、枯燥、深奥的东西难于理解,并且学起来非常乏味,因而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生动的电教手段,化文为图,化静为动,化深为浅,让学生轻松地学。

(一)化文为图图画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它能把抽象的、深奥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按三个意义段设计自制了三框投影片。第一框。是一只海船渐渐离岸,岸边有许多亲友正挥着帽子,挥着手,嘴里不断地喊着:‘再见,再见!“还有的人放着欢送的鞭炮。作者郑振挥站在船尾也频频挥手。第二框,是海船在向前行驶,沿海停泊着好几艘帝国主义的军舰。两岸的黄土和青草以及隐约可见的小岛。第三框,是一艘海船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老师将这三框投影片纳入课堂启发学生观察后,很快就把课文内容理解了,并且对作者当时那种离别之情和他那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得非常深刻。

(二)化静为动小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和稳定性差,常常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投影片中的静片改为动片,还配上恰当的录音。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声中有画,画中有声,声画结合。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把静片改为动片,也就是把河中的小舟改为拉动片,并配上录音,这样一改生动逼真,纳入课堂启发学生,因而轻松地理解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

(三)化深为浅小学生对事物的连锁反应比较差,尤其对深奥的内容往往难于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借助图,并且将单幅图改为多幅图,欲缓坡度,降低难度,学生易于理解。如教学《詹天佑》一课的第二部分时,把书中的一幅插图扩充为三幅图,一幅是帮助学生理解”勘测线路“这层意思的;一幅是帮助学生理解”开凿隧道“这层意思的;一幅是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人字形路线“这层意思的,也就是书中的插图。特别是”开凿隧道“这层,如果不用形象、直观的图画来启发,学生就难于理解”六个工作面“的问题。增加两幅图这样就分散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

三、指导学法----让学生自主地学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去启发、引导、点拨、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学“是构成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提纲导法所谓”提纲导法“就是利用提纲指导学生的学法。仍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讲读课文之前,教师运用投影给学生展示了下列自学启发提纲:1.巧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肃穆、不约而同、矫健、苍茫。2.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物?老奶奶的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写一对青年夫妇和一群红领巾的?为什么只具体写这三种人?(2)课文是怎样描写灵车的?给你的感受如何?哪些地方写了人们极其悲痛的心情?找出关键词句并进行体会。(3)灵车慢慢地开定了,人们的表现怎样?3.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试着编列小标题:方法提示:①从段意中提炼;②小标题可以是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词;③小标题必须醒目而且明白确切,以上提纲学法指导非常明显:第一题提示性理解词语的方法,是联系上文理解;第二题是按照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题是指导学生如何编列小标题。

(二)画面导点所谓”导点“就是利用投影画面或录像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排除课文疑点,比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仍以《詹天佑》一课为例,教学在八达岭使用”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这部分r此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学们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知识,难以理解。于是教师就利用投影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先放映绘有八达岭地形的投影片,但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到”把工期缩短一半“这段话后,教师启发性提问:根据投影片上的地形图开凿八达岭隧道,要从山顶打几口直井?究竟有几个工作面?要求学生看投影片,对照课文动手圆出”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有的托腮想,有的动手画,有的互相议,气氛活跃,态度认真,犹如自己在设计施工图一般。同学们通过仔细看、反复读、认真画,很快就理解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解除了疑点。

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 文化科学 身体心理 审美艺术 劳动技能

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加强课堂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应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能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通过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使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学习体育动作,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教师应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而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得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篇3

一、确定物理课堂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制定每一课时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忠实于课标,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和能级要求;要知、情、意、行兼顾,全面把握与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突出隐性目标,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原则。还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年龄阶段特点制定目标。比如在教学“电磁感应”这一节时,可以这样制定:

德育目标:渗透“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对学生进行科学真理的探索,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打开真理大门的教育:

知识目标: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能的转换;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只有把目标确定之后,教师才可以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二、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作用不一样”。人的个体先天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后天主观努力的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再强求学生都朝着某一个模式发展,不能再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也要使学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不但学到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指出的那样:“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摘自《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优秀生的培养,还要注意后进生的转化。要大力抓两头,用心促中间。不要轻视、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物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我们必须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智慧、潜能、心理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活动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你在尊重他,关心他,鼓励他,理解他,他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真正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教师自身的“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教”向“导”转化,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的必要条件和各方面的帮助,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和辅导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其次,教师要从过去单一的知识讲授向在教育科研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向转化。

四、教会学生学习

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这些都离不开方法的掌握,能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是人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之一。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进行方法教育的具体操作要点是:

1、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既然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除了注重常用的学法指导外,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讲做笔记,怎样复习、总结,怎样收集学习资料等。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必须以学生学的方法为依据,并有意识地将好的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如学习物理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答物理问题时的思路和技巧有哪些,怎样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等等。只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会”为主动地“会学”。

2、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物理学充满着物理方法,而且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发展其它自然科学,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所以,重视物理方法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理理论建立(也就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一一分析、处理、研究资料和事实(或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一一应用。在学习物理理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二是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初中物理教材中普遍应用的观察、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类比法、等效替换法,推理、概括法等等。

五、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首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指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关方面和知识就很多,所以我们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挖掘书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包括:

1、历史传统教育,成就教育和国情教育。

2、要落实“三个为主”,加强学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其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的统一,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通过精心选择教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布卢姆指出:“掌握学习方法,主要依赖于人们自己去取得成功,而非通过机器和其它技术手段”。主体学习方法,就是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置身”于学习过程之中,进入学习角色,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设法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要不断采用多种方法,全过程服务于学生,不断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让他们感到在目标学习任务面前,人人都能取得成功,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篇4

一、营造课堂气氛。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爱学的保证。所以,教学中就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教师要面带微笑,精神焕发,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课堂中出现的差错,不能任意讽刺、挖苦、谩骂和体罚,以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也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场所。如果教师对学生始终是启发、鼓励和诱导,使课堂被一种平和、轻松的气氛笼罩,就会减轻儿童的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挥内在潜能,认真地去学习,积极地去思考,既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实现了乐学。

二、创设情境。

因为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能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像配音童话、幻灯、彩图等形式,如果使用得当,都可将学生引入一种类似真情真景的情境中,增进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并能由此引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突出快乐因素,使学者愉快、教者轻松。

三、操作实验、模拟表演。

组织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独立操作的喜悦中,独立思考,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能促使他们由直观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这样,随着问题的解开,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能激起其学习的兴趣。 恰到好处的模拟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从事物的表象出发去理解事物的本质,找出解开问题的钥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想中“乐学”的积极因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由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转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游戏、竞赛等方式。

篇5

在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伴随着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的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广泛的应用,为数学的课堂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让抽象的问题更加直观化,让复杂的问题更加简单化,使用多媒体的课件可以让数学的知识形象体现,还可以丰富课堂学习氛围,多媒体当中声图并茂的生动的动画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掌握就能更加的直观并且方便,就比如说在学三角形相似性这一章节时,就可以利用影子测算出金字塔的高度,从而形象的去引导同学们分析出它背后的原理以及技巧,就可以把课堂的学习带入到一个轻松愉快又和谐的一个情境当中。任何思维都离不开平常的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的情境,就可以使得原来很枯燥很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因为数学中的知识点很多因为逻辑性很强而出现的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对于这些公式、定理的理解以及掌握就很容易会产生一些思维混乱的情况,通过从教学当中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和实例,比如说在生活、生产当中的实际的问题作为学习时的一些素材,让同学们从真实的感受当中体验数学的知识的奥妙所在,从而产生学习的乐趣,而且对同学们自身的思维的能力培养建立前提。从生活当中来学数学的知识,不但可以激发同学们对问题的体验,还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亲自实践之后得出的知识结论是非常深刻的,很不容易被忘记以及忽略。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小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智力发育过程之中,对于很多的事物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看法和观念,经常喜欢问为什么,老师要是不能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的精神,尽力的去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打击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数学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一门学科,如果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死板的结论性的知识将会很难达到想要的学习的效果的。小学的数学课程作为一个具体的学科的知?R学习的活动的过程,一方面它具有着人类学习以及学生学习共同的特点,而另一方面也必然有反映个性的一些特点。学数学要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但是,因为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非常严密并且很抽象,根据小学生们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的数学的学习要比其他的学科更需加的需要感性材料,所以,充分的运用起感性的材料,用直观的形象性帮助同学们去理解学习的内容就是小学的数学学习当别的明显的特点。

二、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更新教育观念,相信每个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传统的学生观认为,一个学生群体,必然有好、中、差之分。只有先天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有成才的希望和培养的价值。而素质差、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能掌握简单的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因此,学生学习分化是必然的,是天然合理的,教师无能力解决的。课堂提问、课堂巡视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后进生多一点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教学反馈要注意树立优、中、后进生三个层次学生的标杆,尤其看后进生的达标情况,及时矫正,使全体学生当堂学会。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的教育,其实质是主体性的教育。而目标教学的精髓一是要规定明确具体体现层次性和程序性的教学目标;二是重视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三是要把反馈矫正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确定后,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深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复习引入、学习新知、巩固过程、达标检测、总结评价各个教学环节中,都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6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作者简介:郎立文(真实姓名)北京市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德育教研员,曾多篇论文获市、县奖项。思想意识超前,结合实际写出属实的文章。本文是为了实施“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组织我县职业学校教师进行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研讨会,本次具有学科代表性、专业代表性的研讨会的成果有一定的推广性.

篇7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素质教育 实现途径。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问题与认识问题。比如,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指在学校政治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现有思想水平进行道德的、政治的、人文规范教育,培养其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虽然不同时代的政治课教学会打上那一时代的印迹,但是特定社会总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受其特定情境影响的同时,必然存在超前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它看成单一的,彻底受某一因素的影响而决定全部内容。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成分绝对存在,但作为人文科学,思想成分才是它的精华。思想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各项素质的高低。

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功用绝非单一项,在完成相应的、或者说有选择的内容之后,必须将重点放在教育者的思想方面。一个思想不健全的人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大,一个思想健康而高尚的人即使是平凡的,也是有益的,对他这个人,或者他所在的集体和社会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

二、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是由人们主观随意规定的,而是由素质教育内容、思想政治课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在素质教育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放在首位,而思想政治课则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可见,它的地位不一般。可以说,素质教育每一大类项目中无不渗透着思想政治课的影响。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思想政治课则是素质教育这个灵魂的载体。

2.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诸方面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素质教育性质和方向的作用。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大潮中,形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存,不同体制学校办学思想的差异,都会对青少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让思想政治课在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一旦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否认它的作用,学校就很容易生产出道德败坏的“人才”和影响社会发展的残次品。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担当着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真正担当并完成自己承担的素质教育重要任务,必须大胆实践和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1.课堂主阵地要抓住不放。

从教师方面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基本原理和公民品德教育,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各种正确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从学校方面讲,课时安排不能少,教师要求不能低,考试中的比例不能减,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能降。

2.教师跟上考试要求的步伐。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考试由原来考知识为主改为重综合能力测试。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思想政治教师本身综合能力要先提高。不仅能教好思想政治课,而且要知晓历史、地理、乃至理、化、生等学科有关知识,并与之结合。这也是素质教育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3.结合高考要求,教育学生关心时政。

帮助学生订一份时事杂志,要求每天收看收听国内外新闻,请团委、学生会办好广播和板报,并组织时事政治竞赛,养成学生关心天下事的品质,逐步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

4.安排和组织好思想政治活动课程。

可利用节假日或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撰写观后感、访问记、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开展小论文写作竞赛,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论理解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政治教师如没有当班主任,可经常与班主任联系,搜集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便于结合课文理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或参加班级管理小组,协助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

总之,素质教育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着思想政治课程调整、内容更新、教法改进和视野扩大。推动着思想政治课改革,推动着中学政治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我们要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奋斗,承担起思想政治课应承担的光荣责任。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软件 行动导向 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63

Creating a New Way to Quality Education - Informationaliz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TENG Wenrui, WANG Yong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42)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a viewpoint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action oriented can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a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edia,by the case of design & develop of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course and practice &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t also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the important role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school.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ing software; action orien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的教育导向,是提升人才质量的一种宏观战略性的教育理念。而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各教育领域的自身特点去寻找方法、途径和手段。最近几年,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尝试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以“项目化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有效推进以“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做中学”为特点的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从而在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行动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此,我们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我校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应用来加以具体说明。“换热器拆装与试压”是高职“化工设备维修”专业核心专业课程“化工机械安装与修理”的重要的单元课题和专业技能,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和目标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在熟悉换热器结构、原理并读懂图纸的基础上,能熟练拆卸、装配换热器,并能正确地对换热器进行试压检验。这其中包含着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训两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1.2 教学设计(教学法与实施)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我们依据“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将单元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如图1),设计了系列任务:认知结构 读懂图纸 明了原理 模拟拆装 模拟试压 实训操作,将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各任务环节,采用“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模式实施教学。

图1 教学法设计

上述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分为两个环节:先期综合学习 和 动手实训操作。先期综合学习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融汇性的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实施;学生在完成先期学习后必须通过综合知识过关测试,拿到“实训准入证”后,进入技能实训操作环节,也就是实际动手操作环节。

图2 教学实施流程

如前所述,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来推进“先期综合学习”教学环节。如图3所示,软件设计了五项主体学习功能:“观察结构、读懂图纸、认知原理、模拟拆装、模拟试压”,以及两项辅助功能:“加油站”和“过关斩将”, 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学习由上述七项功能实现(其中包括认知、训练、仿真、考核等)。在软件引导下,学生(团队)独立自主地依次完成五项(学习)任务;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督导、检查、评价,并利用软件进行提问、答疑、重点讲解和考核测试,从而实现“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任务驱动”─ “软件助学(教)”的项目教学实施进程。上述教学设计和实施流程意在实现知识和技能紧密融合,使学生做到“既懂又会”,“会必然懂”,达到“知行合一”,同时也为“动手实训”环节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实训准入证”制度是我们多年教学经验下的教学创意,它避免了传统实训教学方式“单纯操作”造成的盲目性和“知、行脱离”的严重弊端。

图3 软件界面

2 软件的助学功能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介绍,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下面简要说明一下软件的各项学习功能的设计。

(1)观察结构:设计了“三维结构展示”和“结构分解组合”功能,采用三维立体动画方式,实现学生“全方位、内外”直观、形象地观察认知结构。

(2)读懂图纸:设计了“识图学习”─“识图训练”配套功能,先认知后训练,实现读图、识图功能,帮助学生高效率认知图纸。认知装配图时,用鼠标触及图纸上序号则显示其零部件名称并高亮显示其图案轮廓,突破了教材静态图纸的观察方式,容易引发学生认知兴趣;训练时要求学生拖动零部件名称到正确的图示位置,以此训练学生对图纸的认知。

(3)认知原理:设计了“原理演示”功能,以直观形象的动画形式展示换热器工作原理,解决了传统教师讲解枯燥难懂的尴尬,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4)模拟拆装:“模拟演示”功能让学生熟悉基本拆装流程;“拆装仿真”能让学生模拟拆装操作,进行训练;同时,还配以视频便于学生仔细观察实际拆装流程。通过认知和模拟操作的训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为后续真正的动手实训打下基础。

(5)模拟试压:模拟试压是最重要的学习环节,共设计了“壳程试压、管程试压、试压仿真、偷师学艺(视频)”四项功能,使学生能够模拟实际试压操作流程,完成整个试压技术流程的仿真操作,从而掌握换热器试压的专业知识、标准及装配试压技能。

在上述五个主体学习功能项中,我们均设计了“我要问”的教师提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也便于教师督导检查。学生若对问题感到艰难困惑,可以到软件“加油站”功能中查询学习。

(6)“加油站” 该功能提供前述五大功能学习模块对应的专业知识。我们改造课程教材陈述方式,内容简洁清晰、针对性强,描述尽可能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容易为高职学生所理解,便于其查阅学习。

(7)“过关斩将” 为考核测试功能,取意“过五关、斩六将”。 通过“五关”测试,将前面所学综合知识进行逐一考核,学生若逐项通关,则取得“实训准入证”,标志着学生具备了实训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学生(团队)可在实训室自行进行实训操作(拆装和试压)。

3 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对上述“软件辅助的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了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们的实践与跟踪观察,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教学组织、难点突破、能力塑造等各个方面,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的项目教学模式都体现出很大的优势,实现了质的提升,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

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实践,其观念意识逐渐改变,比如,学习观念的转变,独立意识的养成等。这些改变促使学生发现了自身潜力,意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自觉性、自我期许感、自信心等进一步得到发掘,通过反馈效应,将更利于其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进步。与此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里的综合能力表现为很多方面,比如独立行动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等。

总之,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一把“金钥匙”,通过我们的精心设计和在教学中的配合应用,解决了我们多年传统教学存在的困难和弊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从测试和反馈效果来看,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切实做到了“深厚扎实”、教学效果、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学生也逐渐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需要着重提及的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成为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助教助学的得力助手。

4 “软件辅助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除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更重要的是想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的上述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更为深远的示范应用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我们的具体教学实例,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点重要的价值体现。

4.1 有效实现 “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首先,软件紧密契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了完整丰富的“学习─训练─答问─测试”一体化教学功能,充分有效地实现了“运筹电脑荧屏,决胜课程学习”的功能,形成了“学习助推力”;其次,通过五个教学功能模块,借助教师“我要问”─ 学生“加油站”功能创意,有效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实现了“学习驱动力”; 再次,结合高职学生身心特点,界面简洁实用、活泼有趣,文字图片卡通化、幽默有趣,通过“过关斩将”的功能创意,摆脱呆板单一的考核功能,将测试考核“过关游戏化”,寓学于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了“学习吸引力”。总之,作为替代教师功能的媒介,软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导、驱动学生独立自主地按照任务程序进行课程的专业综合学习(“先期学习”),成功实现了“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展,改变了原来教师讲解、讲授造成的“教师主动、主体,学生被动、客体”的学习模式。这为学生素质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 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将学生提升到主体地位。

4.2 改善传统实训模式,塑造学生“知行合一”的学习品质

传统的实训模式有很多弊端,如效率低、效果差:学生在实训室不易组织,教师需要讲解和示范,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反而并不好。而更严重的缺陷是“知、行脱离”:学生在实训室仅仅是动手操作,没有将知识和技能紧密衔接,形成了盲目动手,“手、脑分离”的不良学习品质,这对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而采用如上所述的“实训准入制”模式,通过多媒体软件中的模拟仿真功能设计,可以模拟实训现场中实训装置的技能操作,同时和专业知识紧密融合。学生通过仿真训练后通过过关测试,在知识和技能综合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再进入实训室独立操作,既解决了“执行脱离”的弊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迁移”── 从电脑荧屏上的“仿真模拟”到现实装置上的“动手操作”之间的行为转换,这一行为转换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一种培养和锻炼。

5 小结──启示和思考: 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

如前所述,我们通过上述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即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并非仅仅通过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那样进行简单应用,而是要开拓视野,借助这一手段有效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现。其中通过合理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一形式可以有效实现行动导向教学的展开,这是一个值得倡导实践且很有前景的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途径。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要求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在具备合理完善的助学功能基础上,还要具备“学习驱动力” 和“学习吸引力”。比如,软件要具备“学习─训练─考核”的驱动功能链;再如,软件要营造项目教学中“任务驱动”的学习环境,功能设计应针对项目任务流程而开发,并配以足够的辅助功能,比如前述“加油站”功能,类似的还有“知识索引”、“知识库”等各种形式。另外,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增强软件的“易用性”和“乐用性”。总之,只有实现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行动导向”的学习模式,才能体现其在素质培养中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gh-285)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Z].2010-07-21.

[2] 杨彩卿,霍新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18).

[3] 刘咏梅,祝钧,戴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

[4] 邵政胜.典型工作任务与高职实践教学相结合[J].赤子,2014(3).

[5] 黄凤仙.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学报,2012(3).

[6] 隗小山,罗言,王英平,刘文虎.构建完整石油化工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

[7] 黄斌,胡虹,仓理.当代知识观视野下现代化工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9).

篇9

那么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师资队伍素质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1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差、自我约束力差。 他们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往往是对授课教师“度德而师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而且要“修己德,正己身”,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必须在为人师表上狠下功夫,提高道德素质,各个方面都要做学生的表率。正如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种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导师,而且是学生的道德形象楷模和思想道德领路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 重视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

心理学、教育学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对学生来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扬其所长,因材施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它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发现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才能选准教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这些都需要熟练地运用心理学、教育知识。随着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心理学、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新内容,丰富自己的头脑,探索规律,才能把学得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成人教育中去,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3 改革创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问渠哪得清水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高素质的源泉和基础。现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联系本地实际,精通多门适用技术,才能使自己的学识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未来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对应的是终身学习。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之间的差别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认知交往。所有这些都迫切地要求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量,不断地接纳和吸收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

4 提高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固然对教学水平及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素质。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经验三者之间不再是一条链式结构。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等。教师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教学中主题鲜明、简明扼要、条理清晣、生动有趣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有对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能够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避免思想陈旧,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同时教师还要有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融进学科新成果、新信息,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教师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把理念有机地转化为创新实现。作为学校,要经常引导教师培养“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的意识,经常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要引导教师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中将有助于教师把握教育教学的动态 ,明确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使之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使之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教学服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使命,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辜负这个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简明中国教育简史》(北师大)

[2] 《古文观止》

[3] 《论语·子路》

[4] 《朱文公文集》

[5] 韩愈:《师说》

篇10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想象力 审美能力 自信心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培养高素质、身心健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就应该从幼儿时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艺术教育是指通过艺术形式进行的教育,即以各种艺术手段感染幼儿,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创造美与识别美的能力,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儿童都是艺术家,这既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种诗意的描述,它并不是要在儿童与艺术家之间简单、生硬地划上等号,而更多的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与生俱来拥有艺术能力。[1]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

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用丰富、形象化的感悟语言引起儿童的兴趣,陶冶儿童的情操和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幼儿全面发展。[2]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平等的环境氛围,教师要鼓励孩子自由创造并适当进行艺术技巧训练,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疑问,如在唱“小树叶,飘呀飘”的歌曲时,有的孩子双手摆动,形象地表现树叶随风摇动的样子,有的孩子双手做小树叶状,放在胸前等。教师要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自由发挥,为歌词配动作。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力,因此,在孩子们进行创编时,教师不能干预,打断孩子的思路,这样有利于保证孩子创编思路的完整性。假如教师不时让孩子停下来,纠正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幼儿的思路就会受到干扰,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刻意模仿老师的动作。教师要给孩子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大胆、自信地去想象、去创造。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创造过程,而不要太在意结果怎么样。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可以手舞足蹈、自编自唱;在绘画中幼儿可以乱涂乱画,对此类情况不要以“不对”、“不行”等以成人固定的方式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发现幼儿的可塑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想象,大胆思索,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人类审美的本能在儿童的绘画、舞蹈、音乐活动均有所表现,所以,教师要对孩子的这种无意识的艺术本能给予肯定,并加以启发、引导,要把幼儿这种对美的无意识表现积极地培养成为幼儿有意识的艺术展现,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

首先,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提供给孩子去创造、去感受、去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教师要让幼儿多看多听,丰富幼儿的感官,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其次,教师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培养孩子的感受美的能力。例如教师在美工区准备了供各年龄层次、能力层次不同的孩子的美工活动材料,供孩子自主选择,并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当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对美有切身的感受,也会评价自己的作品,美好的一切会从孩子的作品中一一展现。如在音乐活动中,孩子在听、想、说、唱、动等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起来,从而产生主动感受、领略音乐美的积极心态,思维愈发活跃,好奇心更加强烈。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艺术活动符合幼儿富于想象、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幼儿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孩子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用自己的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在绘画中,幼儿的画与教师的示范画颜色不同或有的地方不太一样,这虽然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孩子表现的却是自己眼中喜欢的色彩、线条,这正是孩子的“闪光点”。其实,也是孩子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教师不能扼杀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而要加以肯定,并正确引导、启发,让孩子大胆探索,自由发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渐渐地,孩子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随心所欲地、快乐地陶醉于艺术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多组织幼儿感兴趣的艺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各种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艺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当这一兴趣得到满足时,幼儿不但学会了技能技巧,而且产生了成功感、自信感。成功的次数越多,幼儿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在各方面及各阶段的能力,并以此来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例如,在舞蹈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对歌词、舞蹈进行创编,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微笑,使孩子充满自信地一一展现自己的舞蹈动作。当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时,教师肯定的口吻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从中获得更强大的推动力。那么,幼儿在实践锻练中,体验了成功,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就更加有了表现自我的欲望,从而形成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这种主体性在儿童那里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也就是说,个体主体性有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使幼儿主体性在教育上成为可能。[3]幼儿艺术教育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过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体验。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幼儿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欣赏每一个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艺术教育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个幼儿由于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因此对艺术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喜欢表现的孩子,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天赋;对于胆小、羞于表现的孩子,教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

(四)更新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其次,教学内容应更具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最后,为了应答时代的挑战,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扩展和更新当代我国现有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扩展和更新后的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欣赏”、“表现”和“创造”三方面的内容。[4]

艺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情感、智能、社会性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全面素质教育园地中一个颇具新意识的尝试。幼儿唱歌、跳舞、画画等艺术活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艺术教育的环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艺术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边霞.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与成人艺术家的比较[J].教育教学研究,2004,(12).

[2]郑惠萍.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