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篇1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法制化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李斌(1978-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束建华(1983-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17-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政府分配逐渐转向市场中的双向选择。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已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基于此,我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受到一定损害,大学生就业法制化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实现大学生就业全过程法制化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现状

(一)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法制化缺失

1.学校就业工作目标与大学生就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国家将高校招生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相挂钩,大学生就业率成了考核高校领导的重要内容,高校主管就业部门也将就业率各项考核指标分解到一线部门,完成就业率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完成一份就业协议,成了高校就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目标,是通过几年大学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收入高、工作压小、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的“好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围绕着增加自身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就业砝码,找一份适合自身而稳定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不想在初次就业中迁就自己。大学生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视,他们渴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可见大学生就业目标的满足是多方面的,这与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生就业目标需要法制化的保障。

2.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教育。在高校就业目标偏向追求大学生就业率的情况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缺乏对大学生就业法规知识的普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对国家相关法规不重视。(2)高校自身就业法规缺乏。(3)对学生相关法规普及缺乏。

3.缺乏健全专业机构和人员配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中,时常出现就业法律方面的问题,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发生就业纠纷时,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大学生的母校,此时应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维护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然而许多高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专兼职机构,人员配备更无从谈起,大学生就业法制化还处在比较混沌的状态,即使有也形同虚设。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帮扶机构和人员配备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就业法制的指导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的落实。

(二)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单位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用人的观念和法律意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用人单位想方设法侵占大学生利益,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劳动合同的不平等。通过签订不平等的劳动合同,以所谓合法的方式来约束大学生毕业生为其获取更大的利益,无视法律的公平。(2)通过设置各种陷阱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华丽的口头承诺、延长试用期、扣押各种证件和收取各种培训费用等方式,侵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3)随意调动或开除大学生毕业生。有些单位随意以单位的名义,强行安排大学毕业生加班,在不征求大学毕业生个人意见的情况下,随意调换劳动岗位甚至将其开除。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法制化工作缺失,在中、小、微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市场也显现出向非公有制单位发展的现象,人才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法制化工作中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宣传不到位。人才市场作为基层组织,存在法制宣传形式单调、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就业法制宣传仍停留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形式,存在缺少创新而呈现滑坡、减弱甚至没有的状况。(2)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对用人单位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虚假宣传,甚至让一些骗子公司“冠冕堂皇”进行招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3)对人才市场监管不到位。虽然国家和各地对人才市场都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但在实际中“马路边”的人才市场乱象丛生,拉拽哄骗招聘现象依然存在。

(四)大学生自身法制意识淡薄影响了就业法制化

1.主观方面。大学生往往都处在心理的发育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干涉和约束,特别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内心关注度很低。同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等相关法规政策知之甚少,内心深处并不愿意去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其忽略了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2.客观方面。社会上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分配不公、贫富分化、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时刻在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个人化倾向化,也使大学生对法律公平性产生怀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就业法规的学习和落实。再加上高校对就业法律认识不到位,法律教育薄弱,导致了大学生对就业法制教育逆反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落实。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对策

(一)高校的对策

1.学校应转变就业观念,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就业。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原来人们关心的就业数量(就业率),转变到对就业质量的要求。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离不开法制化的保障,只有在法治化体系内进行的就业,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就业。因此,高校应该认真地看待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处理并加以研究分析,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每位大学毕业生,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用法,在法制化的基础上追求就业率、追求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质的提升。

2.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因自身社会经验少,在出现就业纠纷时,往往很难处理好,使大学生处于被动处境,这时他们最需提供法律援助,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法律援助方就是自己的母校,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毕业生信任自己的母校,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母校了解自己的毕业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高校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中间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高校应及时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为学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援助机构时,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吸纳校内外法律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成立就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通过场所咨询、网站咨询、电话咨询、电子邮箱、QQ 群、微信等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法律援助。

3.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素养和法律观念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必备的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就业政策又熟悉学生情况的师资队伍,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制订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法律培养计划,将就业法律教育作为重要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教授,不断灌输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合同意识、司法意识、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形成。再次,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自我保护和避免违法的重要保障。通过到法院参加观摩旁听,开展教学模拟法庭,对学生就业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举办各类讲座、竞赛、主题班会和模拟招聘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接受和提升就业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咨询、辅导和帮扶,达到就业法律帮扶的实效。最后,加强就业法制化方面工作的研究,不断巩固和提高学校就业法制化的水平。积极推动就业法制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就业法制化建设,对就业殊群体帮扶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逐步提升就业法制化的水平。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对策

1.规范用人单位人事制度。规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落实。用人单位对聘用大学生实行合同化管理,所有聘用人员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聘(雇)用合同。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聘(雇)用合同,必须交有管理资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加大对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与培训,灌输依法用人合法管人的法制化思想。

2.严厉监督、打击用人单位招聘和用工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不定期对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招聘和使用大学生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抽查回访,对违法现象严厉打击,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决策层,认识到违法用人成本的昂贵。同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加强对聘用人员的宣传,让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早举报、早制止,服务前移畅通投诉渠道。

3.部门联动,完善对用人单位的综合考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会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人事聘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比较,掌握用人单位全面生产经营状况和人事管理情况。建立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开,使大学毕业生对应聘的单位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维护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三)大学生应主动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益

首先,大学生是就业法制化中的主要因子,大学生自身更应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认识法律的权威性,依法办事。其次,熟知就业法规中的各项条款和内容,是维护自身就业合法权利的保障。只有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知晓,才能发现就业中的违法行为,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次,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保障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公平,大学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就业行为,就业中相关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既是对自身权利的保护,也是对自身义务履行的约束,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必须守法。最后,充分利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弥补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加强大学生就业中各种法规学习,认真分析研究各种案例,增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third grad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es their main employment confusion and the most anticipated employment guidance mode and content, and practices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llege employment.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employment;confusion;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03-03

0 引言

信息学科是指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相关的科目。女大学生就业困惑是指女大学生因为外部客观原因及本身主观特点导致其就业困难等问题,从而引发女大学生的焦虑、迷茫、困惑。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信息学科属于理工科,由于性别、专业、行业及岗位性质等各方原因,导致该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受到高校及社会的特殊关注。大三作为大学阶段最关键的时期,大三的学生经历了大一点懵懂和大二的浮躁,纷纷开始关注自我定位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以信息学科大三年级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就业困惑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笔者选取了150位信息学科大三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真实有效。下面将结合调查结果开展具体分析。

1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由图1可见,想到就业,女生们觉得最困惑的是:95人选择个人能力不足,占22.5%;其次依次为:选就业方向不清晰69人,占16%;选求职方法技巧欠缺46人,占11%;认为个人自信心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均为40人,各占9%;选择毕业生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以及学校就业指导不够都是34人,占8%;选对相关行业及用人单位不了解、担心招聘单位性别歧视、担心专业对口问题,是否能从事与专业对应的工作及父母与自己的就业意向不一致及其他的,分别为32人、17人、10人、2人、3人。

2 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 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 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 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4 专业相关实践少

在调查“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大学期间除学习外,还有过哪些经历?”中,如图2所示,有143人,97%的女同学都有过题中所设前七种经历,但从参加经历的类型来看,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和竞赛有70人,占47%,这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讲,并不是很理想。

2.5 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

2.6 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2.7 就业压力大

由图3可以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算出,大三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值为7.6,就业压力大。

2.8 就业期待高

在调查“以下哪些是你设想在毕业求职时最看重的需求”,结果显示:94人的选择了发展前景好,占22%;其他依次为:79人选择工作稳定,占19%;77人选择工资高,占18%;;51人选择工资环境舒适宜人,占12%;41人选择离家近,占10%;34人选择充满挑战和竞争,占8%;18人选择专业相关,11人选择工资轻松,还有9人选择有一定地位,5人选择了其他。发展前景好、工作稳定是大三女大学生对工作的主要期待。如图4。

同时,在调查“你期待选择的就业单位是”,结果显示:有95人期待能进国有企业,80人想进入事业单位,选外资企业的有65人,选公务员的达43人,有自主创业期待的达32人,期待进入合资企、民营企业、基层就业分别有26人、25人和13人,还有14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女生还是倾向于稳定、工资高的工作。如图5。

但从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进入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公务员行业中的人数逐年减少,相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最终就业都进入了民营企业。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就业高期待是不了解就业现状,是不合理的就业观的表现。

3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 最有效措施

在调查女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的结果显示,由图6可见,女大学生认为解决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最有效的措施是:67人选择女大学生应自身努力学好专业,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占46%;有50人、34%的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学校应提供适合信息学科女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26人、18%的学生认为社会应加强性别平等宣传,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剩下3%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应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个人的问题,很多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社会历年来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杜绝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本文将不再关注个人及社会视角,将从学校视角出发,探索最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

3.2 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19、20题都是对于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由图7、图8可见,对于就业教育内容,信息学科大三女生最希望获得的指导,从以上选项看,都有选择,但有侧重,从高到低依次是:求职技巧指导,21%;求职经验分享,15%;就业市场分析,13%;实践实习信息,12%;人际沟通能力,11%;求职心理辅导,8%;职业生涯规划,6%;对于就业创业政策法律知识、就业信息研究分析,均占5%。就业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最吸引女生的活动方式从高到低依次有:能力提升训练营,30%;开设简历门诊,14.5%;工作坊,13%;个体咨询,占10%;讲座或沙龙,各占9.5%;职场模拟大赛,8.5%;职业生涯规划竞赛,1%;剩下3%选择了其他。

4 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就业困惑,除了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女大学生个人原因。国家和社会已通过拟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尽力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所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高等学校针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特点创新性实施有效的就业教育和就业帮扶,帮助女大学生克服自身问题,实现自我价值显得尤其重要。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身工作实践,实践研究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4.1 梳理女生就业相关信息,做到就业帮扶精准化

高校根据往年就业相关数据,一是应及时梳理出来校招聘的信息学科的相关单位,对于单位工作性质、是否接收女生、招聘条件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二是要整理出来往届信息学科女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尽最大努力搜集她们信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实时了解她们的发展状况;三是要建立学科女生就业工作群,给应往届女生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整理好的信息通过指导手册等材料及时传达给信息学科女生;四是要专门针对女生设立咨询师和指导老师,最大限度帮扶她们。

4.2 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行业分析竞赛化,以竞赛的形式让各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行业分析,聘请行业、学科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及所属行业加深了认识,拉近了距离。

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

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 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

篇4

[关键词]民生;毕业生;就业

12020 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2020 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约为40.9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就业空间压缩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对省内部分高校的调研,截至到2020 年6 月,已签订就业协议或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比例不足65%,低于往届,2020 年9 月后,随着各类招聘工作的陆续开展,就业形势得以缓解。其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经济下行持续影响就业

2019 年河北省GDP总量为35104.5 亿元,排名全国13 ,首次被挤出前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说明河北省仍处于经济转型期和蓄势期,与京津及东南沿海城市相比,就业渠道不宽。人才培养是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省内各高校与新经济模式的对接还需要一个磨合期,短期内还不能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与人才规模的匹配。

1.2 经济波动对就业造成消极影响

2020 年河北省受国内外经济波动的影响很严重,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消极影响。一是企业招聘岗位减少,导致很多已签订就业协议或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二是校园招聘工作延迟,线上招聘还不成熟,难以达到线下招聘的效果;三是很多毕业生推迟了出国留学计划,加入到国内的求职队伍中;四是各地机关、事业单位招聘都延期举行,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的拥堵;五是由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很多企业提高了人才门槛,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变得更窄。1.3 产业布局调整长期影响就业2020 年,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失业成为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阻力持续加大,国家间、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受到一定制约。国外就业市场萎缩,造成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大量人才回流,对新毕业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2 新时期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力以赴保障就业形势的稳定。突出高校毕业生这个重点,落实创业社保、创业担保贷款等补贴政策,支持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到基层就业。通过政策落实,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稳住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盘。为“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了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课题组立足衡水学院及周边地区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抽样调查,深入了解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及现状。从就业意向来看,想要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占到47.7%,想要到企业工作的占32.6%,想要推迟就业继续深造的占16.1%,想要自主创业的占3.6%;从就业地选择来看,想要到一线城市就业的占24%,到省内各市的占57%,到县乡基层的占15%,到国外留学就业的占4%;从对就业前景观望态度上看,认为就业受到影响,年内就业困难的超过80%。通过问卷调查,展示出2020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个趋势:(1 )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竞争人数增加和就业岗位萎缩的双重压力,迫使一些毕业生不得不放低就业姿态,重新调整职业规划,很多学生准备通过继续深造,避开就业高峰。2020 年有可能会有一定体量的毕业生“库存”,对今后数年的就业岗位形成冲击。(2 )就业方向正在发生变化。我国经济模式正在由出口拉动转向内需驱动,受贸易摩擦影响,有意愿出国或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在相应减少。同时,由于二、三产业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相对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标。(3 )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我省就业模式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已经5 年多,三地间形成了良性有序的人才交流态势。党的十以来,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承载就业能力不断提升。2020 年上半年,尽管受到一定影响,河北省GDP名义增速依然上涨0.42%,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经济发展势头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多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省内就业建设家乡,体现了经济转型对就业质量的驱动效应。(4 )积极的人才政策为大学生扎根河北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人才的政策,主动为各类人才创造就业机会,服务毕业生就业。通过“人才绿卡”、定向选调生等政策的实施,提升了清北以及海内外名校的各类英才入冀的数量,为稳定毕业生就业、巩固壮大人才队伍做了制度上的安排。

3 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策略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影响,保障大学生就业,要从以下两个思路去探究。一是正视机遇与挑战,短期内挑战大于机遇,需要积极应对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结构调整的困难,解决就业的燃眉之急;二是做好对就业形势转变的应对,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布局展开前瞻性谋划,筑牢高校毕业生就业基础。

3.1 深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和稳定就业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发展是稳定就业的决定性力量。“十四五”期间是我省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模式转型提升,经济新业态不断成熟,才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新的方案,拓宽就业渠道。河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上重要的一极,中央赋予了河北每个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各个地区区域资源禀赋优异。以城市集群带动产业集群,以功能定位定义职业方向,必然会极大增强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3.2 深挖第三产业的就业潜能

从就业方向来看,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就业的贡献率接近50%。党的十以来,突出以发展服务业和创业带动就业为重点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带动了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特别是为大学生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河北省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总量去产能向结构性优产能转变,未来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要由规模化向细分化、多样化、个性化转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会承担更多的就业责任,成为河北省就业最大的“蓄水池”。但中小企业承担风险能力较差,生命周期不稳定,需要政府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今年中小企业受波动较大,对于民企就业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冲击最为直接。各级政府为了帮扶民营企业恢复生产,稳定就业,制定了一些援企稳岗、减费降税、贷款资金支持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维持就业岗位的稳定。但决定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人才,各级政府应该立足经济转型的历史契机,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扩大产品市场,特别是注重内需市场的开发,培养引进更适合河北省经济发展模式的高精尖人才,不断提升经济活力,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3.3 新的就业模式催发新的就业机会

2020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支持“宅经济”等新业态,引导生产制造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云服务”,鼓励发展共享员工能新的就业模式。一方面是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影响,开辟新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是主动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功能。这些新型职业形态具有门槛低、成本小、技术含量高、市场面宽等特点,适合年青人的特点。鼓励毕业生在新型岗位就业创业,不仅可以拓宽就业面,缓解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3.4 规范化网络招聘平台

当前,线上招聘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尽管还有一些功能上的不完备,但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得到了大多数企业和求职者的认可,或将成为未来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形态。2020 年上半年,通过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河北省春季大型网络招聘会及各地市春季网络招聘会、“毕业生云就业”等专项活动,全省累计举办网络招聘854 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5 万人,成为特殊时期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成效显著。大力发展并规范网络招聘平台,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服务流程,便捷服务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匹配的精确度;二是丰富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开发网上面试、签约、报到等多种功能;三是完善制度,建立诚信约束机制,避免违约、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3.5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经济下行压力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角色的转换还不到位,就业观念还不成熟。2020 年是“非常规”就业的一年,但大多数学生的就业之路绝非一片黑暗,而是曲折中蕴含着希望,甚至机会大于挑战。毕业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应有积极的心态和充分的准备,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正确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利用就业的空挡期,不断积累知识,主动适应社会,扩大就业能力的边界。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改革红利,把就业眼光投向一线岗位、基层岗位、小微企业,更多地尝试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就业中磨练本领,快速适应社会。

3.6 精准开展就业帮扶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体系。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而每个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规划都不同,需要提供更加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二是用足用好就业帮扶政策。面对就业难题,各级政府、高校应积极应对,为企业纾难解困,与企业和毕业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不断完善落实各项就业帮扶政策,将暂时应对就业困难的举措,转化成稳定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参考文献]

[1]高淼.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思考[J].今日财富,2019 (03 ).

篇5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给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以大学生的就业实际、自身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因此,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实现毕业生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触目惊心的数字,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的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加。高校毕业生从2006年的4l3万人增至2009年61l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就业影响更加明显。2010年高校630万毕业生,加上历年未就业人员,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找工作,是社会对“80后”这代人的又一次考验。

(二)大学生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滞后于就业体制改革,择业期望值过高,毕业生大多选择在东部沿海等中心城市就业.对急需人才的基层、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却少人问津;向往机关、事业单位,很少人考虑民营企业,更少人考虑自主创业。2008年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2.就业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十分欠缺,择业时很难让用人单位满意。

3.就业心理脆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持有不同的就业心态,很多毕业生存在自我认识过高、理想脱离实际、心理封闭、害怕困难等问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弱;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差;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与人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4.精神追求欠缺。现在的毕业生是“8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从小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上较脆弱,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很不完善,精神信仰匮乏,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往往一遇到困难就畏缩退却。

5.缺乏职业道德,诚信意识薄弱。一些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对个人的发展考虑过多,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诚信意识,违约离职、频繁跳槽现象普遍,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接收计划。

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给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地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效途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根据新形势发展进行转移,就业指导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把就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思想教育中,作为大学生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来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就业实际、切身利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最好时机,而且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以涉及学生利益的就业指导作为新的工作重点,是思想教育突出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我们要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动态、新特点、新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以下在问题。

(一)对就业指导内涵认识不足。

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就业指导工作强调服务功能,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主要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却忽视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择业观、就业观、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

(二)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

就业指导往往定位于“就业”指导,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才进行就业教育,未毕业的学生“事不关己”,出现就业教育工作“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渠道单一。

就业指导工作只靠职能部门、部分学生工作人员及个别教师参与,不能引起各层面的人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人手不足,难免出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讲普遍性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学生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等现象。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忽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思想教育息息相关。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积极宣传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做好面对现实、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要继续利用讲座、论坛、网络、新闻宣传媒体等多种方式,坚持正面教育,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动员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去,在校园中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工作。新出台的征兵政策的征兵对象主体倾斜于大学生,鼓励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广东省为吸引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自2009年起,每年招募16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制定了《广东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毕业生走创业之路,2009年至2011年,重点扶持4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2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理念教育。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只抓就业环节,而必须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新生军政教育、形势教育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实践和实习中,引导学生从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起步,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认识到综合素质在今后就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学生能对照自己,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在新的就业环境和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在就业指导中全程为学生服务,要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所关注的就业问题,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树立追求先进科学知识、做合格人才的成才观,鼓励他们要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参与公平竞争.从容选择自己的用武之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育毕业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评价自己,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要把收入高低作为评价职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职业是无贵贱的,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从就业“寒冬”中突围而出

(三)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篇6

中国作为全球化体系中的一员,经济发展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可避免,同时金融危机也波及到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总量就业矛盾,进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生毕业的需求的总量在减少,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二是境外就业渠道正在收窄。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务工人员的需求减少,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探究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理性应对。

(一)理性认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只不过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了。应该说,摩擦性、结构性失业仍是我国就业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复杂,与当前经济衰退造成的需求下降有关,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有关,但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

(二)政府部门要创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为有效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奠定良好的宏观就业环境,尽量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宏观基础。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环境。当前在保增长、促发展这个大局下,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结构和增长方式,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就业弹性系数恢复到较高水平,从而为广大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二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化管理各种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大力培育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地方政府有必要根据从户籍、档案、资金、提供实践机会等多方面有效促进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是尽快推进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制度建设。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遗憾的是,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岗位空缺信息统计和制度,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岗位信息会的基础建设,向社会及时公布信息,从而降低摩擦失业率。

四是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政府要从政策上鼓励用人单位多吸纳毕业生就业,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要继续扩大内需,以消费、投资、出口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岗位。

(三)高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在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上要转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中心,适当延缓扩招的步伐,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社会需求。

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力度。一方面,高校要尽快建立完善集教育、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上的职业指导部门间的联合,通过充分整合校内外经济金融学者、就业指导专家、高校就业工作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大学生理性面对和应对金融危机。当前尤其要进一步积极开展对高校毕业生免费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心理辅导等工作。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关注学业障碍、求职挫折等重点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帮扶和教育工作。

三是加强就业指导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应就毕业生工作定期出版就业工作简报,加大就业信息网建设,通过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和的及时与高效,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把握毕业生就业心态,确保就业工作安全稳定。

四是广泛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四)大学生应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积极应对挑战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未雨绸缪,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计划。对大学生就业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从而不再去过分计较短期间内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参照性,缩小就业范围,从而避免漫天撒网。

大学生要提高心理素质,应对择业挫折。较强的心理素质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经受住压力和打击,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事实上,在当前就业背景下,绝大部分大学生求职都不会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如何调试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应当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端正就业心态,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敢于竞争,敢于碰壁,敢于面对挑战。

(五)用人单位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就业促进法》不仅为解决就业歧视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要求用人单位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根据自身的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等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确保人员招聘的质与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把接纳大学生作为单位或部门良好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不断吸纳新鲜力量优化单位人力资源结构,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企业持续不断发展提供动力。

篇7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evere, and it is worse since the global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2008.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s not only the higher education problem, but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such a situation,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university students' harmonious employment, analyze its featur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urn these crises into opportunity,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n promote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次贷危机;大学生和谐就业

Key words: subprime crisis;university students' harmonious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03-02

1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世界性的次贷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我国又迎来了新一波的大学生找工作浪潮,今昔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 毕业生数量多,就业率却呈下降态势 自从大学扩招以来,我国每年要就业的大学生数目呈现激增趋势,2003到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0万、631万和660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1000万。在就业方面,这么庞大的就业队伍,按正常社会发展需求,如要吸纳所有大学生顺利就业都有一定的难度,何况遭遇次贷危机的影响,更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2003年至2010年就业率分别为70%、73%、 74.5%、69%、 70%、 70%、70%、70%。由此可见,历年的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在30%左右。

1.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出现“僧多粥少”现象,但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市场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多的地方人少,事少的地方人多”的怪象, 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出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少岗位出现紧缺状况。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

1.3 大学生就业观念偏失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理念较为模糊。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将择业标准确定为“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要求所选择的工作单位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福利高一些,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这部分毕业生过重强调眼前利益,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因受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明显减少,求职人数增加与岗位数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在这些地区寻找工作更加困难。

1.4 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信心不足 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启动资金、创业技能、扶持政策等的约束,普遍缺乏创业的精神和意识,时下次贷危机延续,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更显不足。一些毕业生求职不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

1.5 关注焦点: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及其就业往往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中心、舆论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特殊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失业群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群体,引起了政府、媒体、舆论等的高度重视,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比较有利的条件。

2 影响大学毕业生和谐就业的因素

2.1 就业弹性较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 经济发展速度与大学生就业人数增长速度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GDP的增长都在7%以上,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但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明,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但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80万个,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而据2010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仅本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就达到了660万,再加上前几年未就业大学生人数,总计将超1000万待就业大学生。

2.2 区域发展差距及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还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巨大及城乡二元结构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时往往优先考虑的是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和占国土面积近70%的中西部地区生产力落后,科技文化生活水平不高,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受分配、户籍、用人等制度因素影响,能够提供给就业人员的待遇相对较差,故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小,到这些地区工作的热情就不高。

2.3 次贷危机的影响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国有大中型企业受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不明显;而小型非国企、私企、外企以及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冲击较大,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导致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以广东省为例,全省有近一半的中小企业亏损、倒闭或者濒临倒闭。

2.4 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主要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就业中精英意识过强,在薪资期望、地域期望、职位要求上,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甚或一部分人宁愿待业或找临时事情做,也不愿“屈就”。 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甚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一旦被揭穿,不得不再次承受教训。

3 大学毕业生和谐就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现和谐就业,需多方共同努力。

3.1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靠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了,才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才可以扩大对大学生需求的规模。”政府要继续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来,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鼓励和帮助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促使人才合理均衡分配,以缓解当前的就业相对压力。

3.2 政府的努力主要是政策制定上下功夫 中央多部门联合开展实施了“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项目。配合这些政策的落实,各级政府需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就业政策、取消大学生的户口准入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使大学生能无障碍求职和自由流动。

3.3 高校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求职对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难题,尤其是传统就业渠道吸收能力急剧下降,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作为知识结构相对先进的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高校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教育和指导,使具有创业激情的大学生获得充足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模拟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创业准备。如参与校企合作等形式进行实习锻炼,学生有知识,但缺乏创业资金,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学校也可以通过专业教师、校友联手,加入促进学生就业的队伍,甚至由教授、导师亲自带领求职毕业生登门拜访企业,增加就业机会,这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普遍的一种做法。

3.4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转变就业观念即要求大学生据次贷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形势,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本人的能力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面向实际,调整心态,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不要好高骛远,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意识,或称“骑驴找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二线、三线城市就业,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业,从基层做起、从点滴起步,把心态放宽、眼光放远,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工作的挑战。

3.5 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源和网络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动向和就业取向,尽可能多的收集和掌握相关讯息,并利用各类信息为自己服务,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就业问题上也不例外,大学生应在读书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社交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广积人脉,为将来的就业之路开辟更多的渠道;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各类招聘信息,进而提升自己就业的应对力。

参考文献:

[1]黄敬宝.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62-65.

[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2007.

[3]刘期彪.次贷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42-47.

[4]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0-93.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中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它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并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基本准则与目标,但当今国内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比较单一,毕业生普遍“心气儿”高,喜欢去一些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寻求就业机会,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发掘。而高校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也革新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相关指导课程的内容及模式。

与传统教育相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越性在于授学生以“渔”,能够通过高校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潜能,使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有助于大学生顺利走上社会,提升竞争力。且现阶段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创业项目的前期投资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让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可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还不够重视,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与激励,没有形成一种教育制度与体系。这使高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有长期的规划;且相应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遵循守旧;与相应企业联系较少,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2.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通过求职的方式来求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的创业意识淡薄,对于创业教育不置可否,认为只有那些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才适合创业实践,往往对自身能力自我否定;且在许多大学生的认知中,资金是创业的基本条件,忽视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3.缺乏足够的政府与社会支持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也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就业市场压力。但是各个地区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尽相同,致使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未得到真正的扶持,许多人浅尝辄止,造成了社会创业环境混乱、复杂的局面。

三、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1.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作为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各高校应弥补传统就业观念的不足,重视创业教育工作,为创业工作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建立高校创业教育联络工作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聘企业家、创业者为外聘教师。另一方面,可在高校内部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创业氛围,并建立创业基金,对于学生策划的具有可行性的创业项目给以帮扶。

2.加强引导大学生创业活动与实践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是否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应着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且每学期对一些可行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进入实践运作阶段,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对创业学生进行项目指导,为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咨询与帮扶。

3.为大学生牵线搭桥,依托企业实施创业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与运作资金的筹备,都是相对较难解决的问题。除相应的创业资金支持外,学校的创业工作组应依据学生创业项目的特点联系大、中型企业,让学生有机会与企业联合创业,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能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指导。

4.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促进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制定出相应规划,与高校一同指导帮扶创业项目。同时,设立相关创业机构,推出相应的措施,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创业资金扶持机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业实践中。

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重要举措,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潜在能力,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因此,要想顺利开展创业教育,就需要学生、高校、社会各方修正传统就业观念的不足;高校、政府部门共同实施相应政策,来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计划的进行。通过积累这些创业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开创大学生创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牛万,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1).

篇9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参与主体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唯一包办主体,高校、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以彰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校等日益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主体,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生存和发展,要从技术进步和环境变革中获益,必须改变传统的用工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挑选、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高校面对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以及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必须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可见,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就业问题也由此成为需要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解决的系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践表明,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产生受到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社会相关主体参与大学生就业的利益诉求,也有高等教育以及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但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是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或者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产生的。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毕业生就业数量逐年攀升,但与此同时因受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需求则呈现出持续低迷状态。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开始逐步摆脱无所不包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开始重视市场机制在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大发展。当然,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属于整体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其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相比,两者之间具有运行机制的相似性和职能、属性的共通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及其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联系,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本质上也属于教育中介组织。从现实生存状态而言,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承担了从政府分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管理的部分职能,并享有业务运作上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还处于“磨合”之中,甚至还与政府保持着浓厚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从起源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前身是劳动服务公司或人才交流机构。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10月,全国共有4600多家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1]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这些社会人才中介机构也开始承担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部分职能,与此同时,专门的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组织也相继成立。目前,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以下三类:一是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二是各省教育部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三是职业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经营性机构。[2]由于大学生就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特殊重要性,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规范发展及其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独特作用。2002年,教育部还专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建设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或服务中心已经成为不同类型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重要主体,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促进中心。

二、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

相对于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而言,我国专门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较晚,但劳动力市场及其中介组织的发展实践为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先行的制度环境。在认识上,鉴于以往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行政权力导向,有人建议建立开放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大力扶持各种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3]针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质量缺乏保障和服务功能不完善的弊端,有学者主张采用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机制。[4]在实践层面,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有些地方政府开始简政放权,把原属于政府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与政府职能分开,建立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一些地方政府逐步加强了对社会化中介组织对大学就业服务的监督和管理,着力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行为;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尝试建立全程式、个性化、多样性的就业服务模式。实际上,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政策,可发现我国已经具备了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运行的法律基础。当然,在建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职能和运行机制时,还应充分考虑大学生就业及其就业市场的特殊性。但在实践中,由于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的“惯性”制约,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以及政府监管经验不足,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还不远是一种制度化的设置,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制度性的约束。

1.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政府、高校之间定位模糊,职权不清

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兼具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中介组织的双重特性,因此,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既要遵循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基本规律,又要关照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殊要求。在政府“简政放权”、引入市场机制和实施“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政策以后,如何协调和落实不同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一直是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转变大学生就业管理职能的同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缓冲和配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政府分离出去的公共就业和大学生人才服务机构仍然迷恋于计划体制下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行政角色,习惯于对就业市场发号施令,而对如何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等并不关注,更缺乏开拓就业服务项目的内在动力。[5]其二,虽然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或服务中心,但这些中心普遍倾向于将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意识淡漠,服务范围狭窄;尤其是在政府所谓就业政绩的驱动下,一些高校为保全自身所谓“面子”和“声誉”,甚至成为大学生就业率数据虚高的制造者。其三,社会经营性就业中介组织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模式滞后,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缺乏对社会性中介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质量监督、政策规范,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而导致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鱼龙混杂、可信度较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经营性中介组织提供的大学生就业服务职能狭窄,仅仅局限于信息提供、失业登记等服务项目,有待建立包括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就业实习、法律咨询等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2.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之间信息和职能分割,缺乏协作沟通机制

相对于其它劳动力资源,大学毕业生是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向、就业岗位层级也相对较高,因此,有必要发展相对独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中介组织。但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整体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体就业市场独立运行,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必须实现与其它劳动力市场及其中介组织之间的相互贯通和资源共享。实际上,其它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中介组织本身就承担担着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部分职能。当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之间还处于“资源割据”和“各自为战”状态,远远没有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协作。从内容来看,这种分割主要表现为就业信息和服务职能的分割。在信息分割方面,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只是进行一般的就业信息,且信息范围面较窄,信息更新缓慢,并且不同就业中介组织之间信息相互封闭,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影响大学生之间就业机会公平的实现。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区域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就业信息更是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状态,或者同一信息在不同区域的效用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导致大学生就业流动成本的增加。[6]在职能分割方面,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其他劳动力中介组织、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职能分割。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虽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以其针对性强的优势在大学生就业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高校资金投入有限以及服务机制缺乏灵活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其职能还主要局限于就业岗位推介和就业咨询服务。实际上,仅仅依靠高校就业服务的力量,难以满足大学毕业生日益多样化的就业服务需求。但在实践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之间职能缺乏协调,甚至呈现出相互冲突的状态,缺乏统一的就业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这不仅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就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3.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呈现出较强的“自闭”倾向“,中介”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无论从我国教育中介组织产生的背景还是西方国家的实践而言,教育中介组织实质上是在传统的“政府-企业”社会结构中引入的第三方力量,目的是弥补政府和市场“机制失灵”的缺陷。[7]同样,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产物,旨在于政府与大学或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协调的桥梁,减缓政府与高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大学生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进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在实践中并未能实现这一预期的职能。实践中,政府仍然习惯于用行政权力干预大学生就业服务,以及用数量化指标考核和评估就业服务,来自包括学生、用人单位等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也热衷于迎合政府评价,缺乏主动面向就业市场开拓毕业生供求信息的动力,更缺乏成熟有效的就业信息搜寻和分类机制。在这种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无论是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还是社会经营性就业服务机构,不管是服务内容还是服务职能,仍然主要局限于就业工作的程序,既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更没有能力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改革建议。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目前,这种协作机制还处于自发性或政策性倡导阶段,缺乏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有效参与。因此,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如何引导用人单位参与高校就业服务,同时引导高校面向人才市场进行人才培养,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乃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而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建设是走出这一困境的突破口。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着力在目标定位、运行规制、资源配置等方面推进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变革,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合理定位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与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规范政府行为,加强立法监督和增权赋能是就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重要经验。首先,我国急需在就业促进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制订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中介组织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规范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性质和职能、服务质量和标准,为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其次,转变政府职能,由原来对大学生就业和中介组织的直接管理转变为依靠法律法规、政府购买、委托、质量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管理,给予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更多独立自主的运营空间;尤其要放宽经营性中介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范围的限制,探索其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体制机制。第三,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要切实淡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就业服务、就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培养咨询等功能于一体、依靠服务质量求生存的社会化机构。

2.建立就业中介组织之间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合作机制

就发展趋势而言,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同区域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的合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就业信息之间的合作共享。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信息搜集、传递过程中的调控、监督和质量监督功能,加强不同区域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为学生跨区域就业搭建流畅的信息交流和就业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政府应致力于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状态,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缩小依附于不同就业市场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当务之急是加强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机制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国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其二是公共就业中介组织(包括政府主办的就业中介组织和高校就业服务中心)与经营性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合作。在合作模式上,可以采用契约式合作或授权式合作,[8]还可以通过成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理事会,制订大学生就业服务准则,对大学生就业服务进行机构认证和就业服务人员培训,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目标和计划的落实。在合作内容上,当前应主要致力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中心与公共就业机构、社会经营性中介组织与之间职能协调,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的开发、失业大学生管理、大学生创业扶持、毕业生实习岗位管理、就业技能培训,等等。

3.加强大学生就业中介组织自身的内涵建设

篇10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大学生就业;民生

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基地。[1]建设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以下简称长株潭“两型社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研究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乃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烦心的现实难题。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对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而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首先,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大学生是全社会中最充满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顺利就业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自身才智的充分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圆满实现。因此,要努力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使其充分发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构建长株潭“两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学生充分就业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一方面青春洋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拥有凝聚力和号召力,但另一方面心智不成熟、易冲动。在当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怯懦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抑郁心理,从而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进而影响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社会稳定要积极意义,进而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构建。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加速长株潭地区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和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广的就业平台;其次,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将推进长株潭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新型产业的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尤其是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服务业的发展,如品牌经济、创意产业、文化、教育、物流产业的发展,都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

二、当前影响长株潭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长株潭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原因

受传统工业化观念的影响,长株潭“3+5”城市群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发达,严重阻滞了城市提供就业岗位能力的提升。并且,长株潭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均衡,取得较快发展的第三产业集中在商贸、旅游、餐饮等,而信息服务、物流服务等新兴领域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均衡意味着内部很多增加就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明显制约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空间。因此,加快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期望值过高是影响长株潭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

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偏差。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过高,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很多大学生对职业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根据自身素质进行职业定位。其次,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大学生初到工作岗位一般缺少工作经验,缺乏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欠缺具体岗位对其某方面素质的要求,如沟通能力、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无法满足社会对他们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要求。

(三)金融危机是影响长株潭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原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长株潭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的特点是内向型居多,外向型经济所占比重较小,所以就业市场暂时未受到大的影响,但会因为金融危机的二次冲击带来就业压力。原因是,金融危机使得广东沿海等地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大量湘籍农民工不得不选择回乡就业。“湖南是有着1200多万农民工输出的大省,其中80%长期在沿海地区就业。据相关部门预计,在2009年将有30%左右近280多万农民工因找不到工作岗位而回流湖南省。”[2]回流的农民工将在省内城镇寻求机会再就业,而长株潭“3+5”城市群将成为其首选,这势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政策扶持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治本之策

解决就业问题,既是政府经济调节职能的直接表现,更是政府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拓展,因此,政府应在化解就业问题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从而尽快实现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和协调指导型政府的转换。[3]在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树立“就业乃民生之本”的观念,把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作为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努力创造有利于扩大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多元化就业格局。

1.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010年8月湖南省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大学生就业新途径。长株潭(3+5)城市群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两型”产业。这些新兴“两型”产业通过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将会得以快速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就业平台。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长株潭(3+5)城市群将采用先进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和品牌化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决定》指出:“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长株潭(3+5)城市群未来几年将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娱乐休闲等其它服务事业,通过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开拓一片新天地。其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长株潭(3+5)城市群根据“两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重点培育现代演艺、数字媒体、手机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文化娱乐业,进一步塑造湖南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属于低碳环保产业,不仅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充分就业。

3.颁布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计划,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启动实施“创业扶持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以长沙市为例,面对经济形势、就业总量和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挑战,长沙市通过“政策校园行”、“大中专毕业生服务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与高校就业网络的对接,把岗位信息直接送到大学毕业生身边。同时,多方位拓宽和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通过提供不同额度的担保贷款和给予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些政策极大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能否建立一支与“两型社会”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4]当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最急需、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是与“两型”产业有关的具有扎实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实际上是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多了解“两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一些与“两型”产业有关的专业,以符合市场的需要,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业政策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熟悉国家的人才就业政策和规定,了解当前的就业信息,以便他们根据当前就业现状“对号入座”,预先打造自己。另外,高校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急功近利的就业思想,多考虑国家的需要和个人的未来发展,少考虑个人眼前的得失,在全面客观评价自己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此外,高校共青团、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要针对毕业生在择业中心态变化的实际状况和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学生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坦然地面对择业和就业。

3.加强创业教育。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5]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所在

1.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利用各种机会为自己积累经验和资本。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去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事业梦想;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舞台更大、前途更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灵活就业的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多实践、多锻炼,最终必将闯出一方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2.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大学生个体而言,解决个人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短期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大学毕业生,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翔.“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湖南发展思路探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3.

[2]邓春生,李金龙.长株潭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103.

[3]李金龙,邓春生,谢小明.金融危机下政府化解就业问题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09(4):107.

[4]金莉萍.转型中的人才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70.

[5]林翠玲.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