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篇1

一、 存在的问题

1.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大学生就业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比如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增大, 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将受到遏制,这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行业及其关联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二是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地位已经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三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是区域结构性矛盾。受到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则是缺乏人才、留不住人才,经济发展缓慢。二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专业结构性矛盾。从计划经济“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演变,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问题暴露出来,如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

3.就业市场尚不完善。目前,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比如,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尚未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方面

1.就业政策灵活性差,造成毕业生就业思想障碍。由于就业政策相对保守,没有真正实现学生自主择业,有些保护人才外流的举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如在贫困地区,采取一些手段对所聘毕业生加以种种限制,有些单位在和毕业生签约的同时收取高额保证金和违约金,这种不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产生的结果却恰恰相反,造成人才工作的恶性循环。

2.就业市场容量不足。一是国有企业改制改革,造成下岗失业的人数增多。二是产业化、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使各类企业的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岗位随之减少。三是企业突出生产经营效益和效率,用人的宗旨变化。

3.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比如,许多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本科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大学生,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望而却步。

4.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毕业生跨区域就业。各地引进人才机制的工作不平衡,体制依然存在,某些地方还存在就业上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户籍等限制人才跨地区就业。对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上区别对待,就业权的不平等,形成了以排斥外地人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歧视。如一些地方政府明文规定“非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除一些紧缺专业和规定的院校之外不允许落户”,造成外地毕业生就业空间受到限制和人才资源浪费。

5.社会舆论的影响。要重视家长、亲戚、朋友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城市上学就是城市人了,再回家乡是丢人的事情”,有些家长普遍认为,“在大城市工作就是好的工作”,“能够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几代人的脸上都有光”。现实是,城市容量虽大但也有饱和的时候,形成了“无业可就”,相反的,一些小城镇却形成了“有业不就”的奇怪现象。

6.从业待遇差别造成就业地区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迫切希望到东部发展,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费。而落后地区、工资待遇较差的地方,即便是对毕业生有许多的优惠承诺,却很少有人应聘,毕业生的流向呈现“城市优于地县,河东优于河西,城镇优于农村”。

(二)主观方面

1.就业观念导致就业取向出现偏差。据调查,近乎一半或者超过一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个人化倾向严重,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表现为私欲过重、好逸恶劳、盲目随从、好高骛远等不良倾向。一是就业多倾向于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省区的毕业生需求量也较大,但其艰苦、落后的工作、生活环境使毕业生大多不愿在中西部地区就业。二是就业期望值偏高。

2.用人单位存在观念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要由硕士生做,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浪费,也给毕业生造成了学历“门槛”。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大学生的培训上。

3.社会对大学生定位出现偏差。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失业是正常现象,如果大学生长期找不到工作,只能证明他的能力出了问题。在我国,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处在从精英需求向大众需求转变中。

4.毕业生就业途径出现偏差。毕业生就业的途径有许多种,首先是靠亲友推荐,其次是人才网站招聘、社会性的招聘会、学校“双选”洽谈会、学校推荐等。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关系取向明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靠社会关系通过走后门、托关系、送礼金等手段参与竞争,既有失公平,也易使毕业生产生“关系第一,能力第二”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勤恳实干、执著认真的职业素养和进取心,以至偏失人生的方向。

5.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一是综合素质和能力差别。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增多,质量下降,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二是自身能力欠缺。有些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相对薄弱,有的属于信息渠道狭窄、对岗位期望值过高、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等。三是求职技巧欠佳。大学生的就业逐渐市场化,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必然要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由于缺乏基本的技巧,在面试的过程中表现过分紧张,从而显得不自信,甚至有些学生弄虚作假,虚构各种资历、经验和能力,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三、对策和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国家政府部门应主抓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社会企业、团体、组织应积极配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学校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责任落实。毕业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及时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早定工作岗位。

1.完善、落实各项就业政策。一是国家要加大对甘肃人才工作的扶持。二是要加快建立市县两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推进各项政策深入落实。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

3.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水平,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和主渠道作用。一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二是实现学生实习、见习、实践、志愿服务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就业机会。三是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四是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实现招聘活动的日常化,建立用人单位的资料库。

4.开阔视野,鼓励多样化就业。一是鼓励大学生开阔视野,不局限于一次性就业,如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考取研究生等缓解就业压力。二是施行奖励措施,切实规范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如对到国家级贫困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更多奖励,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去支援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三是关注毕业生今后的工作状况,及时给予最有力的帮助。

5.帮助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一是继续加大对家庭困难、残疾、民族学生的就业扶持力度。二是对于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要实施失业登记制度,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优惠和各种免费服务。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

6.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鉴于目前许多毕业生由于自身原因而不能就业,呼吁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自身就业素质。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 问题 对策

竞争、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多数毕业生能够客观冷静地面对竞争压力大的现实,增强自身的风险竞争意识,逐步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要;更好地认识国家分配模式的取消和人事制度这一现状,增强自身的职业流动意识。积极的一面应得以提倡,而消极的一面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总体上趋向于务实化和理性化,但是由于处在就业观的转型时期,各种不合理的就业观依然存在,暴露出了以下一些问题:

1.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观世俗化,择业目标短期性

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众缺乏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表现出“重物质,轻精神”的世俗化特征,选择职位时趋向于工资高、待遇好、吃苦少的工作,而对于基础性的、较为吃苦的工作则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大学生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的发挥等,不顾自身发展的职业前景,就业观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2.择业心理上矛盾,服务社会意识差

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及职业评价与现实状况之间存有偏差,以至于会脱离于现实。将不利因素考虑过高以至于产生悲观情绪甚至自甘平庸;想要自主创业却又因对市场估计不清而半途放弃;想要在基层做一番大事业、实现自身价值,却又不愿吃苦。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就业理想功利化,服务社会意识差,将职业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真正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太少。大学毕业生们挤在发达城市里,苦不堪言地找工作,而基层和农村对大学生求贤若渴却乏人问津。

3.择业认识片面,缺乏诚信意识

社会体制改革深入使得大学生思想上形成的“想机关、重国营、轻集体、鄙个体”的职业观念有了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用新的视角来认识就业问题。在职业选择方面,自谋职业也算就业的观点逐渐被毕业生所接受,但有一些大学生对职业认知应存在着片面性,将职业单纯分为“热”“冷”两项,对于“热”的就拼命地想要挤进去,而对于“冷”的则是远远地避开;还有的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择业能力不能正确评价。有些大学生在就业时缺乏诚信,对自己的应聘材料弄虚造假,这样直接导致用人单位的不信任。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上普遍表现出这样的矛盾:既渴望发挥学识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怕在艰苦条件下工作;既愿意走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又希望政府和学校能保证就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淡薄。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家庭、政府各界人士用冷静的态度,给大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从就业困扰中解脱,重建科学的就业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经济、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观显得复杂而多变。因而对于大学生教育观的教育,不仅要社会、家庭、政府等创造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要积极调整,切实的转变就业观念,结合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采用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来达到切实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

(一)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社会方面,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环境的正确导向作用,完善就业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作。社会舆论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约束性和感染性。加大就业和创业中优秀毕业生榜样事迹的舆论宣传力度,呼吁用人单位应实事求是地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就业体系。转变就业管理的单一管理角色意识,将就业管理发展为集管理、教育、服务与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性的体系;其次,要逐步扩大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努力将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成为一个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

学校教育方面,一方面,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观是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射,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我们要切实加强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举办各类活动渗透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澄清观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就业观偏差,做好深入细致的教育观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观障碍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诚信的择业主体是不具备任何可竞争力的。因此,学校教育中应向学生灌输诚信的理念,教导大学生应牢固树立诚信意识,经得起市场考验。

家庭方面,一方面,要深化家庭教育观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社会和高校是毕业生开展就业观教育的主渠道,但要做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工作,仅仅依靠社会和高校的教育还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家庭教育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家庭应给予大学生就业鼓励。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应对就业挫折和压力有十分重要的帮助。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与大学生多进行情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真实诚恳地传达他们的期望。其次,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二)调整大学生就业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会教育、高校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正确看待和解决就业中的矛盾,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正确途径。从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意识,内因作用发挥越充分、主观努力越积极,则取得的教育效果越佳。大学生就业观自我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能够客观的分析自我,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困难,达到顺利就业。

1.树立诚信的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人无信不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讲信用的市场,缺乏信用的大学生在市场中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因此,大学生要从主观上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在实践中经得住当代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我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立足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2.转变大学生择业观,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观正确与否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极大。“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得自己走向完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就成为当今教育大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敢于到艰苦环境工作的观念。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其次,在就业时既要考虑所学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谋求职业,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要打破从一而终的就业观,不断奋斗进取,学会在职业流动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把握机遇。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是指一个人对其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道路进行的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帮助规划者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配置,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评估自我和分析环境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进行行动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几个步骤。

4.提倡主体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主体教育不是任何单一本位的教育,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多本位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大学生积累理性认识与知识,同时实现自身潜在能力的完善与发挥,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过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整个社会就业观的大转变。观念的改变是最痛苦的,却也是最彻底的改变。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地带来学生行动、实践的转变,“思想统治行动”。只要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在择业、创业的实践中才会以实现自身价值、服务于社会及国家作为择业的最重要标准。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国家的有力资源。因此,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切实地转变就业观,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永军,吕媛,郭树航,徐智策.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3).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41-01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热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而就业率却不到80%,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中国毕业生网的200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当今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越发变得困难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如下。

1.1 高校普遍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这几年,我国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4年之中增加了80万,预计今后还将会持续增长。毕业生存量迅速扩大,增长幅度也不断加大,毕业生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但社会的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从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趋势来看,人才供大于求,这不是简单的人才过剩,因此需要各地积极调整人才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1.2 在就业地区、部门的选择上失衡,出现“难”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存在趋同性,他们大都选择到省会及沿海大城市,势必造成择业方向上的集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分流下岗人员增多,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又转为“双向”自主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有一种普遍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职位。而具有此种特点的高校、科研单位、医院、国有企业、中小学等部门,因报考人员扎堆,不断抬高部门就业门槛,也使得就业难问题愈加凸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2.1 体制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应当在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流动中起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而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却未能有效地进行二者供求信息、质量信息的传递工作。人才结构问题,实际上是流动体制的问题,只有通过充分的流动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2 传统观念方面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传统观念依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这主要是:我国大学生仍然用“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思想看待就业,习惯于“被计划”;大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缺乏自己合理、客观的判断。大多数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时,偏重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忽视中小企业。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10年12月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人员需求所占比重分别是33.9%和46.5%,中小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占企业人才总需求的八成。传统的就业观,与现实社会需求错位,这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2.3 社会用人环境的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已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各类用人单位在选择时存不少误区,主要体现为:很多用人单位一味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人才;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急功近利,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歧视,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产生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是方面的,所以,要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3.1 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引导

政府要努力消除就业的制度障碍,确保就业政策及时落实,缩小全国不同地区就业政策上的差距,同时根据各区域经济情况的不同,做出必要合理的政策倾斜。要构建全国性的就业市场网络,让招聘单位和毕业生实现网上双向互联,让二者实现自主的、多样化的选择。

3.2 学校应优化自身的课程设置

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量力而行,提高课程的质量,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3.3 大学生要努力充实自己,提高核心竞争力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平时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学校要加大投入,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论是社会还是高校,都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将自身的特点与适应职业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窦秀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58-59.

[2] 王新,马金锁,张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大家,2011(12).

[3] 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篇4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由于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加重,大学毕业生在2001年有114万,2015年就增加到749万,增长6.57倍,预计2016年将达到770万,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问题更加的凸显

一、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较差的心理素质。

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大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全面能力较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焦虑的心理问题,导致就业的自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花费较多的集体活动不能参加,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从而无法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产生了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缺乏主动性,不善于表现自己。

2.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向呈现两个极端现象,一部分因为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退缩、自卑、自闭;一部分因为自我的期望、家庭的期望较高,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自己就要找大城市、薪水较高、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困难。

3.较低的自身综合素质。

一方面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来自落后地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落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英语、才艺等综合能力较弱。上大学以后,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较弱,而且很多人产生退缩心理,在大学综合能力没有很好的锻炼,而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很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造成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差,很多人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去打工,而且往往从事的是低端的工作,减少了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因为缺少社会阅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找到较好的工作。

4.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就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就更加的艰难。

5.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论是简历制作费、形象费、交通费,还是在毕业前参加的技能培训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就业更加困难。

二、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打造健康的就业心理。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了解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能独立的面对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作用,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各种就业心理调适的课程、成功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回校交流、辅导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心理介入等形式,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就业信心。

2.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制定符合自己的就业计划。从较高的期望值向适度的期望值转变,认清社会的形式,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就业信息收集方面,不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联系学长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3.高校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途径。

积极促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农村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转变观念,尽可能地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近年来就业形势分析等材料,向农村贫困毕业生讲清今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形势,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择业常识和择业技巧,充分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和供需见面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益纯.大学生就业障碍及其调试[J].社会研究,2005(4):67-68

[2]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篇5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

篇6

关键词:就业形势;创业;教育问题;挑战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大众化发展模式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与越来越少的工作岗位造成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因而,社会各界、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学生都十分关注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几十年来,大学教育已经由培养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发展为普及性的大众教育。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2001~2015年大学毕业生持续高速上升,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而2015年的就业需求相对于2014年没有明显的起伏。但2015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而就业的总需求增长过缓,大学生就业总供求矛盾明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于二十一世纪初期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推行了有关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管理通知的工作决定。将各大高等教学单位中管理工作的执行中心,逐步转移到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缓解方面。规定核心内容要求,国内各主要经济城市中的高等教学单位,应当将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创新就业思维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核心。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可以将创业教育作为专题,开展富有指向性的培训教育讲座。引导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模式,推行弹性较大的学制管理模式,允许部分学生在求学期间休学创业。由此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自主创业既可以满足学生自给自足的愿望,也可以进一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但是,就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缺失,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了挑战。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所谓创业教育,其实际上指的是培养富有开创精神的存在个体,让培养对象能够在提升自主创业能力的同时,实现在技术应用手段、综合工作素质以及情感交流技能方面的全面提升。”为响应总书记“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然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就是开设一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培养各种能力,面试礼仪、简历制作等等。并且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多为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毕业就到学校工作的教师。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学不到实际的创业知识。

2.创业教育重视理论,缺乏实践。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单一,教育模式多为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没有相应的实训场地,教学达不到鼓励创业的目的。而且创业教育的师资多为学院派,没有实际创业经验,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

三、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

1.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使课程专业化和多样化。创业课程可以分为认识创业、创业基本流程、构建创业团队、创业融资、撰写创业计划书、申办创业企业程序、创业战略与管理、创业实务、创业行业拣选等课程体系,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和企业合作,开设“校企合作班”,构建实训平台,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实践。此外,学校和企业可以联合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创业大赛”,对获奖学生给予资金支持。

2.完善创业教育师资,聘请校外兼职导师。针对理论课程高校可以安排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讲授,同时针对一些专业问题,高校可以在校外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等进行兼职授课,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对有兴趣创业的学生进行指导。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植政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简化资金支持程序。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继续推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鼓励高校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提供项目对接、政策解读和在线咨询等服务。创业不是简单的事情,会面临创业资金短缺及创业失败的风险;创业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该不遗余力地对创业政策进行宣传,使每位学生对创业都有所了解,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黄扬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11):315.

篇7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理论及实践操作体系还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性指导上,并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内容体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37-作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需要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构建职业指导的中国化的理论支撑、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为完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模式,延伸就业指导内涵.提高就业教育工作成效.提出了建议与参考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指导理论及体系.尚处于探讨和发展时期.就业指导内容较简单.指导对象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我们要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社会的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今年的就业大军高达1000多万人。截至2009年3月l0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生毕业生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中国社科院近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0

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幅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人.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

1.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正确地待人处事因此.解决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和冲突.首先必须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自我评价的关键在于要真实、客观,毕业生只有通过理智、冷静地自我思考.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次.要将自己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加以比较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并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从而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再次.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认识自己最后.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从而降低择业的盲目性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

1.3实践能力弱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

1.4重就业率轻就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高校对就业率都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就业率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培养过程和就业质量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就业教育的内容单调.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因而在开展就业教育时.以大量的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市场的维护和拓展以及深入的就业形势分析为主.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第二,重视技术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我们很难得出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正相关结论。只有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才是lF确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2就业指导的对策

2.1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一开始就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从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毕业生的新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等方面去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就业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工作机制等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思想.打破就业指导只面向毕业生的局面.将就业教育贯穿和体现于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分层次、有系统地在大学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状况、专业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2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全员抓就业的局面

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但是.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课程教学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的政策.而且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校内外的所有力量.凡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人士都要参与其中.即就业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性的。

2.3加强实践指导

作为一门指导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就业指导课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及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以职业指导、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录像观摩等形式,力求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组织学生对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访问.既可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又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增强开拓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能够正视困难、正确对待就业同时,建立往届毕业生档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加入就业指导中.以实例教育在校学生

篇8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新疆就业形势也逐渐日益严峻。而当前各高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授课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教学形式、突显个性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措施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改进措施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TDSKZD1204)。

作者简介:张燕飞(1979—),女,硕士,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0 引言

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49万,较去年增加22万,将再创历史新高,可见,新疆就业形势也将面临较大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意识,建立灵活的就业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当前,新疆各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开设时间滞后、内容有局限,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

当前,新疆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安排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年,开设的时间较晚,此时学生面临就业,对学生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局限于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其中涉及择业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测试和创业教育等方面内容所占课时比例较少,对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的培育明显不足,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呈现出缺乏全程性和系统性。

1.2 教学形式较为简单,重理论、轻实践,效果不理想

目前新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采取讲座、授课、会议等,时间短而内容分散,多采用大班授课,授课互动少、灵活性较差。教学过于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加之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使课堂内容与就业实际情况脱节,效果大打折扣[1]。

对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不少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受到人际交往能力、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就业指导课仍显得系统性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仍难以形成个性化的择业理念,实现良好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在形成较好的就业、创业素质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不规范,就业指导课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指导效果也不理想。最终使得高校就业指导中普遍形成的“三多”和“三少”情况:即支招多,解惑少;信息多,观念少;择业多,敬业少。“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多样化、信息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形成[2]。

1.3 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当前就业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能够结合个人的性格、兴趣,有效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择业能力。作为大学毕业生,往往在就业过程中会因为遭遇不同人生的境遇和多重选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或不适。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和政府的依赖心理加强,竞争意识减弱,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缺少创业理念[3]。他们对毕业和就业的理解较为片面,这种心理落差和不适,往往比汉族学生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就业指导课除了就业理论和面试技巧学习外,关键还在于对其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态调整,建议可逐步开展个体职业咨询辅导。但对于新疆各高校的现有条件,虽然建立起了就业咨询室,但由于专职授课教师较少,往往难以针对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而在课堂外的辅导次数不足,使得职业指导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1.4 教学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

目前,疆内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任务主要由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或辅导员担任,他们多数没有取得专门的国家职业指导师职格认证,普遍情况下仅凭自己的就业工作经验开展教学活动,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4]。

2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改进措施

为解决当前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教学形式、突显个性化和全程化的指导原则,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1 教学形式多样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互动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

2.1.1 案例教学

重视收集及典型案例资料库,充分挖掘优秀校友资源,积极引用校友在择业、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鲜活实例,将一些成功的社会人士请进校园,开设专题讲座,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5]。

2.1.2 模拟应聘

将学生适当分组,让其提前准备应聘材料,同时邀请任课教师或校友充当单位招聘人员,模拟实际招聘人才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挑战性的模拟招聘,使学生亲身体会应聘感受,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讲授内容映像,同时能总结自身不足,增加今后的就业机会。

2.1.3 现场调研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场调研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和人才招聘现场参观调研、感受现场气氛,增强学生直观认识。

2.1.4 信息化教育

充分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网络就业指导平台等,快捷有效地各类就业指导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各类交流平台,便于了解学生动向,为教师开展教学测评、心理评测打下基础,进而有效避免了授课学时有限,互动环节不足的缺点,使学生能够持续获得就业信息资源,帮助大学生更充分的认识自我[6]。

2.2 突出个性化、全程化指导,确保就业指导效果最大化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应以职业生涯指导为核心,进行教学全程化改革,在不同的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逐步设置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方案,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特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确保就业效果最大化。可以分四个阶段开展工作,预科及一年级时,强调专业认知,以职业生涯规划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能明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合理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二年级时,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远期职业技能目标。三年级时,注重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四年级时,对学生进行求职训练,培养其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帮助其尽快完成身份转变,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为有效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注重培养一支稳定的、专职与兼职有机结合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创造学习进修机会,有针对性派出现有授课教师进行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并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认证;其次,可以利用校友资源,聘请企业家、校友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即促进了校企交流,又为开设各类题讲座作为课程建设的提供有力补充。

总之,在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新疆就业形势随之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现有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突出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和形式多样化,促进就业指导课的发展和创新,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柳秋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17-20.

[2]马飙.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刍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01):43-46.

[3]孙嫱,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2(04):05-18.

[4]杨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05-106.

[5]文锦枢.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1570-171.

篇9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是困扰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本文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视角,对当前就业态势和成因进

行分析,并就学生心理教育和学校教育指导的具体举措进行阐述,浅析应对策略,以期对扭转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局有所裨

益。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态势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76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Education Strategy Analysis

FU Wei, HOU Jing, RAO Xin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Jurong, Jiangsu

212400)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public,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and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in universities, college graduates, especially

graduates of vocational high tertiary institutions are plagued by the current difficult employ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real big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a college teachers o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the causes and elaborate on specific measure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education gu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with a view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benefit dilemma.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education strategy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普及以及当今社会就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高校

毕业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各大高校中都存在。对于一名毕业生来说,了解毕业就业政策,澄清模糊认识,调整

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去迎接人生的重要挑战变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学校来说,在学生平时的专业学习之外,通过

设置相关就业课程,并在课业之余,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就创业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务实地提炼经验自我锻炼,就变得意

义重大而深远。

1 就业形势分析

来自教育部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到

2014年,大学毕业生达到了727万,记录一再刷新,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据

《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界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

少7.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

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能够

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

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导致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成因分析

2.1 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向大众的普及,高校不断扩招。自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据统计2010年毕

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严峻的就业压力

迫使大学生考研。在一项“你认为考研人数历年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网络民意调查中,82.6%的网友认为“就业形势严峻,

考研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是其主要原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考研,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到市场,又造成了学历贬值,给本科及以

下待就业学生造成了压力,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对提升我们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以及发展科学教育来

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决定性的影响。

2.2 毕业生就业观存在误区

高校毕业生因接受了较长时间的科学教育,很容易通过外在和内在原因形成一种自我暗示,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过早进行定位

,在此基础上树立的就业观建立在过高的心理期望之上,往往与市场脱节。这一点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可以得到印证,大

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

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这70%中主要是选择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

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是应届

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对于敏感的就业待遇问题,常听到身边的学生讲“低于3000元的坚决不干”,

这样就造成了我们的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可以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体现在学生就业

空间和层次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上。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

家的共同富裕。

2.3 传统教育机制弊端凸显

我们的传统教育机制本身存在很多的问题,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容易出现“一时脑热”的现象。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

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缺乏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分析,也疏于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

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笔者在工作中也常听到学生反映,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

,而且为数不少。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思考,并进一步着力改变的重要方面。

3 教育对策分析――多措并举,正确引导

3.1 准确定位,客观认识自己

针对就业中的各种问题和冲突,大学生首先应有客观分析和认识自我的勇气,明确充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先就

业的顺利。此外,通过心理测量、职业实践等方式确立一个相对清晰和客观的自我概念,客观地评价自己,勇于承认自己与他

人之间的差异和不足,并且尊重这种差异进而努力改造和提升自己,相信自己能够独立,接受社会的考验。那么,即便毕业后

的初次就业条件有限,也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而追求更高的岗位,可以说正确的定位对每一名待

就业的学生来说都非常关键。

3.2 调整心态,摆脱依赖心理

在实现就业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学生都应做到适时调整心态,摆脱依赖心理,力求独立。也就是说,在就业问题上不等

、不靠、不依赖。实践中,笔者发现现在仍然有不少同学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等学校、等家长,甚至一心回避害怕面对,依赖心

理很重,这是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的。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凭借个人能力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

。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可以提供帮助,但绝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每一名待就业的学生,如果缺乏这方面的

思想准备,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和积累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即使依靠学校或家庭的帮助找工作,也是很难适应工

作,因为就业后的发展是比就业本身更为严峻的考验。

3.3 更新观念,顺利实现初就业

我们的学生应确立实现及时就业的观念。实践中,有些同学因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有等一等、拖一拖的想法。部分家长也

觉得家里不指望孩子挣钱,在家待一段时间再看的心态。其实,长期待业是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非常不利的状态,也是

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态度。学生毕业后如不能尽快实现就业,很容易导致其与社会发展脱节和自身知识、能力的迅速弱化。正如

近日在天津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时指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

,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对于一名青年人来说,毕业后的几年无疑是对其个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阶段,应通过

各种方式实现自己的初次就业,并通过今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升以及自己的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发展。

3.4 善于出击,增强就业竞争力

孔夫子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就是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愁的是你没有从事这个职位的能力。这也是印证了这个道理,简

言之我们的学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主动出击,利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广

开渠道,多方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利用平时的课业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机会,着力打造自己的技能,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实现就业后,能实实在在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将平时所学迅速转变为生产力,以自己的踏实付出赢

得用人单位的认可,也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博取机遇!

3.5 积极应对,高校正确教育引导

面对愈演愈烈的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形势,学校应主动介入,加强教育引导。如开设就创业课程和设置高校心理教师,以便及

时发现和解决准毕业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此外,可以学校社团为抓手,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院还在校内

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这既方便了院内师生的生活,又通过一个新的渠道使得学生在课业之余,又能利用自己所学为师生服务

,既收获了信心,又使自己得到切实的锻炼。

4 结语

在天津考察时要求社会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

转换能力。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但是对学生多年学业的综合检验,是每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社会历程的重要起点,

实现学生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支撑。

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关联。我们应按照的指示,就学生就业难问

题积极应对、深入分析、寻求突破,学生在校期间,在办好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更需重视学生就业实践课程的普及,并着力

做好学生就业心理工作,鼓励学生更多参加社会实践,最大意义上促进大学生就业,这是我们学校的重大社会责任所在,也是

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篇10

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也受到了影响,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企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经调查研究,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按其比例推算201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8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8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6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9.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20.56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在这一大背景下,今后几年内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紧张。

截止2010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这一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怎样使高校学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成为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

不同专业社会需求明显不同。对于一些通讯、电子、土建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旺盛,面对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毕业生需求不足。近年来,如计算机、英语、会计等较为火热的专业,报考的人数很多但是社会实际的需求量却处于饱和状态,这也增加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上的压力。

(二)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刻板条件

在双向选择过程中,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一些较为刻板的条件使一部分人员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并且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的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毕业生需求旺盛,对一般院校的毕业生需求相对不足;有的用人单位有户口或性别要求;有的用人单位对是否有工作经验有需求,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等等。

(三)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的认知偏差

首先,大学生就业中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即所谓的“一步到位”,就是要一次性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岗位,怕麻烦,一有困难就怨天尤人;另外,不少人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少本科生希望到工资很高的公司就业,或者担当公司的要职等,这些想法都不切实际。

其次,大学生对就业去向思考的“从众”性。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从众心理,缺乏对社会实际需要及自身的客观的、理性的分析,并且适应社会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形成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根据调研,大学生所理想的就业去向分别为考研、考公务员、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国留学等,并且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为数不多的大城市,往往忽视了西部地区、山区以及各个地区的基层工作。这种局限性最终导致已经毕业,但是还没找到就业单位的局面。

(四)高校学生就业实践工作与学校的课时设置的矛盾

在高校开展就业实践工作十分困难,一方面,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教育,主要集中在理论课层面,使得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开展践行就业理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大四课时才能够顺利毕业,若是单纯地依靠大四下半学期去实习、去接触社会一定会出现明显的适应性问题,这时再去修正自己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将会增加就业率的不稳定性,导致新的就业压力。

三、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高校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

针对学校课时设置与就业实践之间的矛盾,实现低年级学生既不影响学业,还能够增强社会适应性,可以考虑“校企联系”。一方面,将企业引入高校,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有在实践岗位表现突出的学生,企业在其毕业时可以将其录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设置模拟就业课堂。根据高校的专业类别的设置,可以相对应地开设模拟就业课堂,即在模拟的就业情境中,具体地践行就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切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高校开创就业工作新思路

切实落实“三种”教育工作。所谓三种教育的工作是使学生们了解“创新、创业、就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创新催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培育、具有就业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与此同时,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走自主创业路,这是缓解就业市场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政府应适时出台相应政策,对大学生提供支持。

另外,高校可以考虑实行“梯次”教育,即根据不同的年级做好就业意向“梯次”调查,根据不同年级对就业方面存在的不同想法,做好相应的就业教育的安排以及就业实践的安排,将就业的实践工作切实地深入每一个年级,从而自低年级起增强学生的就业危机感以及在就业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就业观、择业观,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大学生需改变就业观念

首先,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一个“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将其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并且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其次,要消除就业的从众心理,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素质及条件,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盲目跟从就业方向,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己的用人单位。

再次,要消除“等、靠、要”的就业观念,实现主动求职。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及早搜集相关信息及就业政策。作为应届毕业生应该在就业之前首先给自己定位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今后打算工作的城市,对所应聘公司的用人意向先有了总体了解后,把自己的专业与该公司所需的人才意向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在与招聘负责人交流时,心中才能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抓住机遇,尽早上岗工作。